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_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_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_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_0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盟军在北非取得胜利;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及对德作战方针的确定;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大战在欧洲结束,《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第二次大战结束。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变化,提高

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

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肯定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及苏德战场的胜利,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加

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

【重点难点】

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

议的作用的比较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

正课学习: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它最终迎来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伟大胜利,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多次会议(开罗会议:《开罗宣言》,确认中国在战后收回台湾等被日本侵占的

领土。和德黑兰会议:苏美英在德黑兰会议上通过了三国一致行动和

战后合作的宣言,而且决定在1944年5月以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

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

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

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二、最后的胜利

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苏胜德)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

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为了赢得这

场战争,希特勒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军队。先后出动飞机十万架次,投掷炸弹100万枚,整个城市几乎化为灰烬。但英勇的苏联军民坚持战斗。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冬季,苏

军展开强大的反攻。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它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转折

点?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法西斯轴心国是以德国为核心的,希特勒的胜利是建立在进攻之上的,进攻一旦停止,它灭亡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此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2.中途岛之战(太平洋战场—一美胜日)

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6月,日军进攻美国的太平洋

海军基地中途岛。美国成功截获了日军的密码,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最后,美国以少胜多,日军损失惨重。从此,美国取得了太平洋

战场的主动权。

3.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英胜德意)

1941年初,德军进入北非。纳粹名将隆美尔指挥德意军取得了

一系列胜利之后,在1942年6月逼近阿拉曼,英军如果不能取胜,

就可能丧失包括埃及在内的整个中东的势力范围,英国同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就会切断。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反攻,取得了胜利,改变了

北非战场形势。

这三场战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瓦解,

推动了整个战场形势的转折。在太平洋战场上,中途岛之战以前,日

本几乎没打过败仗,而以后日本没打过胜仗。阿拉曼战役以后,丘吉

尔曾说: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战

无不胜。以这些战役为代表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转折阶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来看,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过程,即反法西斯力量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过程。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其中最重要的转折。

1943年,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乘胜追击,在西西里

登陆,攻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1943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胜利的曙光。

诺曼底登陆地图,登陆路线,登陆战斗的图片;东西夹击德国进

军路线。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从西线逼近德国。苏军也在东线发动猛攻。从此德国便陷入盟军东西夹攻之中。1945年初,两线军队相继攻入德国本土,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为加快战

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

三、德日法西斯的投降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溃灭,欧洲战事胜利结束。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会晤,重申对德国问题处理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在反法西斯力量打击下,9月,日本签定投降书。这样,一场人类文明史规模空前的战争结束了。反法西斯同盟一方取得彻底胜利。

提问:二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呢?

可采取表格的方式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二战后期四次非常重要的国际会议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认

识,它们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同阶段。作用也各不相同,但它

们的共同作用是有效地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巩固和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对加速二战的胜利起来重要的促进作用。

提问:那么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伟大

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下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 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5月9日是二战胜利纪念日

5月9日是二战胜利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哈萨克斯坦人民都要举行盛大集会,缅怀为抗击纳粹德国而牺牲的先烈们。虽然处在大后方的哈萨克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未直接遭受到德军铁蹄的践踏和蹂躏,但战争仍然给这里的人们留下沉重的记忆。这是因为,哈萨克斯坦人民为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样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哈萨克斯坦总统档案馆不久前首次向世人披露了这个国家在二战期间的鲜为人知的史料。 举国动员,全民参战。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希特勒德国集中百万大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作为苏联在亚洲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全力投入到了保卫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为了便于指挥作战,苏联最高统帅部于1941年12月5日下令将哈萨克斯坦一分为二,分别划归南乌拉尔军区和乌拉尔军区管辖。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里,人口仅有千余万的哈萨克斯坦举国动员,全民参战。从1941年6月到1945年2月,共有160万哈萨克人拿起武器,走上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前线,其中有120万人直接参加了苏联红军,有60多万哈萨克人光荣牺牲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场上。 据解密资料显示,在二战期间,哈萨克斯坦组建并向苏德前线派出了14个步兵师和骑兵师、7个独立旅、1个高炮团、12个工程营和2个汽车营,其中有石山口骑兵师、阿拉木图独立步兵旅、阿克纠宾斯克独立步兵旅、江布尔骑兵师和阿克莫林斯克骑兵师。有5支由哈萨克人组成的兵团和部队在抗击德军的战役中战功卓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它们是:第316步兵师(俄军王牌师第8近卫摩步师的前身);第38师(后改为第73近卫师);第29师(后改为第72师);第238师(后整编为第30近卫师);以及第75步兵旅(后改编为第312步兵师第3近卫旅)。 开足马力,生产军火。二战前,哈萨克斯坦军事工业底子薄弱,仅有3家规模不大的军工厂和3个军工车间。1941年冬天,苏联将其西部地区的19家军工厂后撤至哈萨克斯坦并进行了应战改造,使得哈萨克斯坦的军工生产能力成倍增长。这些企业在1942年当年就开始恢复生产,并很快达到战前生产水平。到了1945年初,后撤至哈萨克斯坦的这19家军工厂的生产能力与战前相比提高了2~3倍,其中,位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第675军工厂和位于科克切塔夫的第621军工厂的产量提高了3倍以上,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苏联红军的弹药供给。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2年1月到1945年1月,哈萨克斯坦为苏联红军生产并提供了总价值超过100亿卢布的武器弹药。其中,生产50毫米、82毫米和120毫米地雷521.4万枚,供应苏军1350个师,平均供应每个师120毫米地雷1680枚、82毫米地雷2180枚;生产小口径(20毫米、37毫米和45毫米)炮弹199万发,供应苏军200个师;生产中口径(76毫米)炮弹185.3万发,供应苏军420个师;生产大口径(203毫米)炮弹2万多发,供应苏军20个重炮团;生产各类炸药1160吨,供应苏军80个师。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生产的鱼雷和水雷满足了苏联海军25个潜水艇大队的弹药需求。此外,哈萨克斯坦还生产并为前线部队提供了1.3万辆载重汽车、1万多辆辎重车、1538辆牵引车、1000多辆特种汽车和轻型汽车、以及11万匹战马等。 想方设法,安置难民。哈萨克斯坦为苏联卫国战争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做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接收和安置了几十万名来自苏联其它地区的战争难民和后撤人员。战争开始后,成千上万的难民从战争前线以及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地涌入哈萨克斯坦,到1942年1月1日,进入哈境的难民达40多万人,其中包括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家领袖 轴心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 总理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 党) 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 尼 意大利王国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日本裕仁日本天皇大本营·日本皇室 同盟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保守党 中国蒋中正(蒋介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 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 根本原因 一、是由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起的。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军队中没有100名以上的年轻人,没有总参谋长,没有重炮或军用飞机,没有超过9840吨级的舰只,这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给德国的规定,其目的是在德国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随着失败带来的经济危机,以及马克的下跌,大范围的失业,德国也不能对任何国家产生经济或贸易上的威胁。但 在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国社党赢得37%选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实际上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毫不隐晦自己的计划,就已很清楚地阐明了奋

12部经典二战电影 连起来就是一部完整二战史

12部经典二战电影连起来就是一部完整二战史 国内图片拇指阅读军武菌2015-07-08 12:09 我要分享 今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二战的电影,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在所有的二战电影中,哪些是最经典的呢?今天给大家推荐12部二战片,从头到尾连起来看更有意义,这12部片子加起来,刚好展示了整个二战的前因后果。 二战萌发:1939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超写实主义风格,为你还原了希特勒是如何从一名男童黑化成一个“男魔”。也许有不少人的三观还处在抛弃人道主义去崇拜这个“男魔”的阶段,但这部影片深刻的揭露了一个心术不正的投机主义者是如何蛊惑人心成为大独裁者,并让今天的德国都无法原谅自己曾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 维也纳的流浪汉、慕尼黑的“小透明”、啤酒馆的法西斯,希特勒用“极端民族主义”绑架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给全人类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正如影片片头所言,“恶人得逞的必经之路,就是让好人无所事事!”该片对希特勒进行了栩栩如生的解构,警醒我们不要忘记二战的惨痛教训。 防御阶段:1940-1941 《不列颠之战》

这部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以颇为精彩的空战镜头重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战役——不列颠空战。对比今天动辄上亿人民币的“五毛特效”,这部影片以满满的诚意从多个国家调度现役的几百架真正战机,并佐以极尽考究的军械装备,火爆的还原了当时的空战场景。 更让军事电影爱好者热血沸腾的是,你还可以看到英国皇家空军战机“喷火”激战德国战机“BF109”的大场面!但好的影片难免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足,比如这部影片中就缺少了本次空战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扶不上墙”的德军战斗机BF110。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_1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2、认识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战役在二战中的作用。 3、正确认识二战的性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启迪,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1、讨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意义、二战的性质、影响和历史启迪,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2、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分析其在二战中的地位,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的战胜邪恶势力。 2、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重点】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为二战的转折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根本因素。 2、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它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联盟,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诺曼底登陆,充分认识其历史作用。 4、雅尔塔会议对二战进程及战后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问题。随着法西斯国家的结盟和不断扩张,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任务,二战整体来讲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的战争。

二是如何认识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通过分析二战中以德国为中心的法西斯国家的一系列突袭事件来证明斯大林格勒战役关系战争全局,该战役遏制了德国的战略攻势,使其开始转入战略防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八幅图片导入(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失陷,德国闪击波兰,侵占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英国也受到轰击,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德国侵略地图),顺势抛出问题: 1、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①主要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②被侵略国家的战术思想陈旧。例如,面对希特勒机械化军队的突袭战、闪电战,波兰依靠的只是骑兵,法国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单纯的防御战和消耗战,只能被动挨打。③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纳粹德国各个击破。) 2、教师顺势设问:在这种情况下,被侵略各国应当采取什么行动来有效地抗击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疯狂进攻?(也结成联盟,协同作战。) 二、学习新课 a.走向联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联合国家宣言》是在何时何地签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意义? 3.为什么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 4、观察地图,说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作用。 小结: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基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 标志:1942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 表现:战略上的联合:三大战场遥相呼应 经济上的联合:美国提供战略物资 政治上的联合:重要会议 作用: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一点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战争把世界分为两大阵线: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方面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五十国,参加法西斯国家集团的有德、意、日等七国。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三千五百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数达两千一百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三十万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九年级历史上册专题

2014年历史中考复习研讨会材料 九年级历史 专题复习资料 目录 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 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第四专题、近代化的历程 第五专题、思想解放运动 第六专题、科技的进步 第七专题、党的奋斗历程 第八专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与巩固第九专题、纪念性历史事件与热点

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一、西周、西汉初-----分封制: 1、目的: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2、受封者:周王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 3、诸侯权利: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 4、诸侯义务:(1)拥戴周王为天子(2)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活动(3)贡献财宝和特产(4)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5、作用:(1)巩固西周的统治(2)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二、秦朝 -----皇帝、三公、郡县制 1、皇帝制度特点是:皇帝世袭、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2、三公及其权力:丞相——管理行政。御史大夫——监督太尉——管军事 3、郡县制:全国分 36 郡,郡下设县。 三、隋唐-----三省六部、科举选官 1、三省六部名称和作用: 三省:中书(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 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常科中最重要的两科:进士科和明经科 基本程序:州府初试合格者进京由尚书省组织“省试吏部考核后任用。 意义: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表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已经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向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正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为一批出身低微的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激励这部分人通过读书博取功名,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三、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厂卫;军机处 1、废除丞相,设六部,作用:皇帝直接控制了军政大权。 2、设内阁,成为权力中枢机构,作用加强了君权。 3、设厂卫: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设置,控制人们的思想,加强了君权。 4、清军机处的设置:时间:雍正时期 目的:(1)直接目的:军事需要(2)根本目的:加强君权。 四、民国-----民主共和 1912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 五、新中国-----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制度 1、1949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共同纲领》,主要内容是:(1)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2)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3.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1)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意义:(1)这部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2)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3)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1分封制:以血亲关系为基础。前期巩固统治,后期成为分裂割据的主要原因。 “百代都行秦政制”,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2君权在古代逐渐加强,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1.了解德军突袭波兰、德军进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等知识;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能力;利用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参与讲述战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2.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形式的复杂性。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新闻视频 教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周边很多国家的不满和愤怒。靖国神社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引起很多国家的愤怒和不满呢?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新闻导入,对于这个新闻一直是很多人注意的事情,作为学生情绪可能更好调动,从而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 (一)战争的爆发与逐步扩大 1.二战的全面爆发

播放:视频《二战的爆发》 教师:二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学生:在亚洲,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欧洲,1939年9 月1 日,德军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于9 月3 日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教师:1939年9 月1 日德国突袭波兰,德军进攻波兰,华沙陷落。此时的西线,英法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却按兵不动,坐视波兰亡国。 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在欧洲的扩张形势图》 教师: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27 天内征服了波兰,4 小时征服丹麦,23 天内征服挪威,5 天内征服荷兰,18 天内征服比利时,就连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也在39天内被征服。30多万的英法联军被迫在敦刻尔克进行大撤退。看看下面这个法国人悔恨与无奈的表情,猜猜看,他可能悔恨什么呢? 展示: 学生:悔恨不该实行绥靖政策,不该纵容法西斯的侵略。教师:西方大国推行纵容政策自食其果,导致了法国的灭亡。法国投降后,德国于1940 年秋准备大举进攻英国,为取得制空权,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空袭。这场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不列颠之战”。英国与法国的结果相同吗? 展示: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教师:面对气势汹汹的纳粹,从伦敦的重重迷雾中传来了新首相丘吉尔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们决不投降!”英国军民在新任首相丘吉尔的带领下,顽强抗 拒,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 2.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 教师:1941年6月22日,德国掉头向东,进攻苏联。德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胜利,很快就推进到苏联腹地,并调集精锐部队围攻苏联首都莫斯科。 展示:“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

九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带答案)一、填表题 1.无产阶级斗争 2.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二、选择题

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 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右图中,展示的是一面墙及墙面标示牌,牌上显示语种:法语。时间:1871年5月21——28日,这面 墙为我们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供了最直接依据?() A.宪章运动 B.文艺复兴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3、下图中的人物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请你给这张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B.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 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D.马克思主义创立与继承者 4、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C.摆脱了经济危机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 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 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6.恩格斯曾评价:“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 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位巨人是() A.牛顿 B.马克思 C.列宁 D.达尔文 7.1872年建成的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倍称为“日本铁路之祖”.以下与日本 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发展近现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8、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三、材料分析题 1、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它们却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 重要的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年产35 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材料二 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为( ) A.皇帝 B.哈里发 C.天皇 D.总统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3.《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 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5.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改革派势力强大 B. 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C. 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D. 奴隶制已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需要 6.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7.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A.大和统一日本 B.武士集团的形成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8. 日本幕府政治又叫“武家政治”,其开始于哪一事件?( ) A. 镰仓幕府的建立 B. 室町幕府的建立 C. 江户幕府的建立 D. 明智幕府的建立 9.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 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 A.杀手 B.铁血战士

《第二次世界大战》提纲

第二次世界大战提纲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②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影响下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德国日本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③重要原因→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 a.含义:英法等大国为了逃避战争、把侵略祸水引向苏联,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b.表现: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加剧对中国的侵略,英法大国都是默许 c.顶峰:1938.9德意英法强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d.危害: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过程 ①爆发→1939.9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战争全面爆发 (1940德国向西占领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大部分地区,并轰炸英国) ②扩大→1941.6德军向东突袭苏联,战争规模扩大 1941.12日本偷袭珍珠港,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最大) ③联合→1942.1被法西斯侵略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④转折→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⑤协调行动 a.1943.11美英中三国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 b.1944.6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c.1945.2美英苏雅尔塔会议 三巨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的斯大林 内容:决定战后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为战后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⑥胜利 a.1945.8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b.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1945.9.2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性质 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4.影响 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欧洲战场主要是东边苏联与德国的苏德战场,诺曼底登陆是从西边开辟的打击德国法西斯的又一战场,称欧洲第二战场) (一战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后被德国日本法西斯破坏,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地圆学说流行 B.中国的指南针导航技术传入欧洲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日趋扩大 D.欧洲人渴望到东方追逐财富 2.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A.文艺复兴的原因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佛教对外传播的过程D.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3.14世纪以来,欧洲人非常渴望到东方寻找黄金,从而掀起了寻金热。最先组织寻找黄金的国家是() A.意大利、英国B.葡萄牙、西班牙 C.荷兰、英国D.意大利、葡萄牙 4.1497年,葡萄牙王室派达·伽马率领船队沿西非海岸继续航行,寻找新的航线。最终达·伽马船队开通了() A.从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B.从欧洲通往东非的航线 C.从欧洲通往印度的航线D.环球的航线 5. “1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最奇异的远航”是指() A.迪亚士船队的远航 B.达·伽马船队的远航 C.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 B.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发现了美洲大陆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比较 (1)指出材料一图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从远航的目的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3)郑和船队成功远航和新航路的成功开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初中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初中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告终。它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1.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3.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中,世界反法斯国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去得了深刻的教训。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5.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攻克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典例题 今年6月6日,欧美国家在法国西部海滩隆重举行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70周年纪念活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决定是哪一次国际会议作出的( ) A 根据以下图文信息,可以判断该事件是 D

我们的二战胜利日是哪天

我们的二战胜利日是哪天? 2013/08/20 作者:明夷济 我们习惯忘记历史。习惯忘记背叛,习惯忘记耻辱。你相信很多学生不知道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吗?你相信很多学生说不出来二战,中国是和哪个国家打的,是从哪年开始,又从哪年结束吗? 当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甚至德国人大张旗鼓的纪念二战胜利日,当二战胜利日俄国士兵骄傲的从莫斯科红场跨过,当飞机的轰鸣声响彻天空,当看见二战俄国老兵胸前挂满奖章,总会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看到了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中国也有盛大的阅兵式,甚至规模比俄国还大。可我们纪念的是国庆日,在这个日子里,我感觉不到自豪,感觉不到国家的强大。 更可气的是,在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的日子,我们不是在纪念我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而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日本首相会不会参拜靖国神社上。日本官员理直气壮地去参拜二战的罪犯,而我们却声嘶力竭的呐喊,似乎日本首相不参拜靖国神社,就已经能够抚平中国脆弱的心灵。 我们的中华民族自尊心被撕得粉碎。诚然我们没有把两颗原子弹甩到日本,诚然我们没有百万红军出兵东北,但是中国军人曾经浴血奋战,有过失败的惨烈雄壮,有过胜利的激动自豪。可谁记住了?谁抹杀了? 日本人在钓鱼岛上狂妄的叫嚣,日本人造航母,日本人恢复旭日旗,日本人要建国防军,日本人在肆无忌惮的扩军;修改教科书,篡改二战历史;肆意否定历史,伤害慰安妇。 我的心在滴血,每一位中国同胞,你们的血是否沸腾? 有了核武器,不够;有了航母,不够;有了北斗,不够;有了神州,不够;有了蛟龙号,不够;中国GDP 世界第一次,不够;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不够;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一,不够;奥运金牌世界第一,不够…… 当我们走到世界各地,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时候;当外国人提到中国人不是鄙视而是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当每位中国人具备优良素质的时候。 现如今,我们对待列强决不能卑躬屈膝,决不能让自己成为弱者,更绝不能把自个描绘成弱者。我们要努力塑造强者的姿态。 无论怎么抹杀历史,二战我们战胜了日本;无论多少人否认事实,我们在二战中做出了应有的牺牲与巨大的贡献。我们战胜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决不能让战败者肆意嚣张,就应该像俄国人那样,为自己在二战的表现而自豪。 既然每年的8月8日和9日被欧洲人来纪念二战的胜利,我们中国应该选择8月15日或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备课人:孙存元 〖内容标准〗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知识回顾〗 1938年,英、法、德、意签定了《》 协定的影响: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绥靖政策:牺牲弱国利益,纵容侵略,苟且偷安的政策 时间:,标志着:二战爆发。知道“白色方案” 德国突袭苏联:时间: 标志:二战进一步扩大, 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时间: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标志:二战规模到最大。 个国家签订了《》 英美盟军在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内容:①②③ 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二战的性质: 〖备考建议〗 本考点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注意本单元中的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如二战爆发的标志、扩大的表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标志、二战转折点标志等;注意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以及二战与中国抗日战争的联系。 〖点击中考〗 例解1 (2005年南宁市中考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通过对二战爆发的结基本史实的回顾即可解决。 【解答】B 【评注】对于此类陈述式选择题,通过对课本基本知识的回顾就可解决。 例解2(盐城市2006年)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相似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从中获利 C.日本都是战败国 D.英国都是战胜国 【解答】C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 战争起因·世界大战前奏·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世界大战的结局、影响和特点。 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战争起因 德、日、意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确立的法西斯政权及其侵略扩张,是这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法西斯政权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确立了凡尔赛 战败的德国不甘心于《凡尔赛和约》给予的严厉惩罚和约束。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获得英、法许诺的领土而不满,另一个战胜国日本扩张要求日益强烈。由于德、日、意等国的实力很快得到恢复和加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为英、法、美等国的对手。随着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帝国主义制度的各种基本矛盾重新尖锐化并愈演愈烈,以致发展到诉诸战争。20世纪20、30年代,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相继兴起以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法西斯主义势力和运动。1922-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国际秩序,从而形成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从1933年起加速扩展军事工业。1934年秘密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其军队的限额。1935年正式重建空军,实施义务兵役制,秘密颁布《国家防御法》。1936年3月7日,德国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和《凡尔赛和约》的有关规定,派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早在1935年秋德国国防军即已开始制订代号为红色的对法作战计划、入侵奥地利的奥托方案和进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纳粹德国成为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欧洲战争策源地。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意大利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组成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确定武力侵占中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中亚细亚和小亚细亚以至欧洲的侵略扩张总纲领。从1931年起,日本对中国发动并逐步扩大局部性侵略战争。1936年制订向太平洋地区及西伯利亚的扩张目标和对美、苏、中、英等国作战的具体方针。日本成为挑起世界战争的远东战争策源地。 3个法西斯国家在对外扩张和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结成侵略集团。1936年11月25日,德、日两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参加该协定。 世界大战前奏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多次发动局部战争。日本首先在亚洲燃起战火,揭开世界战争的序幕。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翌年3月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专项归纳

九年级上册历史专项归纳 世界三大宗教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人远航的对比 补充:中国近代化历程: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学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共和制)、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重要历史文献的比较 工业革命的成果 难点释疑 1、新航路开辟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殖民扩张和掠夺,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开拓 了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三角贸易”的影响:(1)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 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2)位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3)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3、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一方面,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因 此它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另一方面,独立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确

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因此它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 4、法国大革命中“大”的理解: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 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5、华盛顿和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有何历史作用?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6、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2)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3)条件:英国通过殖民掠夺累积了丰厚的资金;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充足的劳动力; 通过海外扩张拥有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同时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 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7、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最终取代了手工生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不了世界的面貌,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形成对世界的统治;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改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工人运动不断高涨,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3)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吸取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及时总结工人运动斗争的革命实践经验。 10、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对国际工人运动起直接指导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1、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法国的巴黎公社;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古代东西方的冲突与交往 1、希波战争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第一次大冲突,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希腊取得胜利。重要战役是马拉松战役和萨拉米斯海战。 2、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4世纪,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比伦城。东征过程充满了暴力和征服,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传播 4、古代世界文明交往方式:商旅往来,宗教传播,人口迁徙,战争征服,使节互访。 5、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流的意义是什么? 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和友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6、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哪一种交往方式对人类文明发展更有利?为什么?和平交流更有利,因为暴力冲突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很大。 7、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国际交流的使者,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要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多学习和掌握西方的语言,有一个开放的国际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