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2013/2014第二学期------第18周)

指导教师:张芳舒挺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以及编程等,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网络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动手技能和自学能力。本课程设计通过完成彼此具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的几个小实验,能够对网络相关设备和服务器进行安装和配置,对网络设计的概念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实验环境

本实验主要应用软件来仿真实际的路由网络,选用的软件有选用的软件包括RouterSim CCNA 2、Boson Netsim和RouterSim。

三、具体内容

1.熟悉实验环境

通过参考软件中自带的帮助、参考资料和教师的讲解等,熟悉模拟器操作的常用命令。对配置模式、配置参数的查看、保存、清除等进行了解。

2.网络拓扑图的设计

熟悉不同网络设备以及相关的接口,如:路由器、交换机、主机,学习利用不同网络设备搭建网络系统。

3.网络路由器不同端口的配置

学习如何对网络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串行接口以及相关参数的配置,以及环回接口、令牌环接口的配置。并且能够对配置结构进行验证。

配置路由器的各种网络接口

配置Ethernet接口

配置路由器A与路由器2621的Ethernet接口,并通过ping来测试!

4.静态路由的配置

复习路由的概念,学习静态路由的设置,默认路由的设置,以及已有路由的删除。

5动态路由的配置

复习动态路由协议,深入掌握RIP协议的原理,能够进行动态RIP路由设置,并对设置的结果进行验证,查看。

实验1 使用RouterSim CCNA配置路由器的各种网络接口(同时也使用了静态路由配置,使两端主机ping通)

1.Switch1900

Router Con0 is now available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PCA Number: 73-3122-04

PCA Serial Number: FAB0337240K

Model Number: WS-C1912-A

System Serial Number: FAB0339U01U

Power Supply S/N: PHI031803JK

PCB Serial Number: FAB0337240K,73-3122-04

------------------------------------------------- 1 user(s) now active on Management Console.

User Interface Menu

[M] Menus

[K] Command Line

[I] IP Configuration

Enter Selection:

PCA Number: 73-3122-04

PCA Serial Number: FAB0337240K

Model Number: WS-C1912-A

System Serial Number: FAB0339U01U

Power Supply S/N: PHI031803JK

PCB Serial Number: FAB0337240K,73-3122-04

------------------------------------------------- 1 user(s) now active on Management Console.

User Interface Menu

[M] Menus

[K] Command Line

[I] IP Configuration

Enter Selection:

PCA Number: 73-3122-04

PCA Serial Number: FAB0337240K

Model Number: WS-C1912-A

System Serial Number: FAB0339U01U

Power Supply S/N: PHI031803JK

PCB Serial Number: FAB0337240K,73-3122-04

-------------------------------------------------

1 user(s) now active on Management Console.

User Interface Menu

[M] Menus

[K] Command Line

[I] IP Configuration

Enter Selection:

CLI session with the switch is open.

To end the CLI session, enter [Exit].

Router>en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switch 1900A

1900A(config)#hostname switch1900A

switch1900A(config)#ip address 172.16.10.3 255.255.255.0

switch1900A(config)#ip defalut-gateway 172.16.10.1

%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 marker.

switch1900A(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72.16.10.1

switch1900A(config)#end

switch1900A#

1.Router2621(由于第一次做的时候前面命名忘记了,在后面补的命名)

Router Con0 is now available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en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1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50.0 255.255.255.0 172.16.11.5(静态)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40.0 255.255.255.0 172.16.11.5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20.0 255.255.255.0 172.16.11.5

Router(config)#end

Router#copy run start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outer#show ip route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

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172.16.0.0/24 is subnetted, 5 subnets

S 172.16.50.0 [1/0] via 172.16.11.5

S 172.16.40.0 [1/0] via 172.16.11.5

S 172.16.20.0 [1/0] via 172.16.11.5

C 172.16.1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

C 172.16.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2621

route2621(config)#end

route2621#

1.RouterA(同样补了命名)

Router Con0 is now available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en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e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5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s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0.5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s0

Router(config-if)#encap ppp

Router(config-if)#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show ip route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

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172.16.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

C 172.16.2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

C 172.16.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10.0 255.255.255.0 172.16.11.4(静态)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50.0 255.255.255.0 172.16.20.6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40.0 255.255.255.0 172.16.20.6

Router(config)#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copy run start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outer#show ip route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

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172.16.0.0/24 is subnetted, 4 subnets

S 172.16.50.0 [1/0] via 172.16.20.6

S 172.16.10.0 [1/0] via 172.16.11.4

C 172.16.2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

C 172.16.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A

routeA(config)#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A#

1.RouterB

Router Con0 is now available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en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s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0.6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ncap ppp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outer(config-if)#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s1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40.6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ncap ppp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outer(config-if)#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10.0 255.255.255.0 172.16.20.5(静态)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11.0 255.255.255.0 172.16.20.5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50.0 255.255.255.0 172.16.40.7

Router(config)#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B

routeB(config)#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B#

1.RouterC

Router Con0 is now available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en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s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40.7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ncap ppp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e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50.7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10.0 255.255.255.0 172.16.40.6(静态)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11.0 255.255.255.0 172.16.40.6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20.0 255.255.255.0 172.16.40.6

Router(config)#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outer#show ip route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

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172.16.0.0/24 is subnetted, 4 subnets

S 172.16.20.0 [1/0] via 172.16.40.6

S 172.16.11.0 [1/0] via 172.16.40.6

C 172.16.4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

C 172.16.5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C

routeC(config)#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C#

配置好的线路:

结果:

实验2 使用Boson Netsim和RouterSim模拟了实验一,同时使用动态配置完成,由于基本和上一实验过程相同,所以只留下了动态的过程。

2.Router2621

router2621(config)#router rip

router262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0(动态)router262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1.0

router2621(config-router)#end

router2621#copy run start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2.RouterA

routerA(config)#router rip

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1.0(动态)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0

routerA(config-router)#end

routerA#copy run start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2.RouterB

routerB(config)#router rip

routerB(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0(动态)

routerB(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40.0

routerB(config-router)#end

routerB#copy run start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2.RouterC

routerC(config)#router rip

routerC(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40.0(动态)

routerC(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50.0

routerC(config-router)#end

routerC#copy run start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2.Switch1900

CLI session with the switch is open.

To end the CLI session, enter [Exit].

>en

#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config)#hostname switch1900

switch1900(config)#ip address 172.16.10.3 255.255.255.0 switch1900(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72.16.10.1

switch1900(config)#end

2.Host1:

Boson BOSS 5.0

Copyright 1998-2003 Boson Software, Inc.

Use the command help to get started

Press Enter to begin

C:>winipcfg

C:>ping 172.16.50.2

Pinging 172.16.50.2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72.16.5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5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5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5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5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Ping statistics for 172.16.50.2: Packets: Sent = 5, Received = 5,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50ms, Maximum = 60ms, Average = 55ms

主机配置

2.Host2

Boson BOSS 5.0

Copyright 1998-2003 Boson Software, Inc.

Use the command help to get started

Press Enter to begin

C:>winipcfg

C:>ping 172.16.10.2

Pinging 172.16.10.2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72.16.1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1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1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1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10.2: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Ping statistics for 172.16.10.2: Packets: Sent = 5, Received = 5,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50ms, Maximum = 60ms, Average = 55ms

主机配置:

实验3 模拟考试题,对给出的一个网络分子网.....

使用172.16.10.0的网络分成6个子网,我使用了1111四位来分,16,32,48,64,80,96

Router2621

Press Enter to Start

Router>

Router>en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2621

router2621(config)#interface f0/1

router262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20 255.255.255.240

router2621(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2621(config-if)#exit

router2621(config)#interface f0/0

router262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36 255.255.255.240

router2621(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2621(config-if)#end

router2621#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2621(config)#router rip

router262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16

router262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32

router2621(config-router)#end

router2621#copy run start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outerA

Press Enter to Start

Router>en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A

routerA(config)#interface e0

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37 255.255.255.240

routerA(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A(config-if)#exit

routerA(config)#interface s0

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53 255.255.255.240

routerA(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A(config-if)#encap ppp

routerA(config-if)#end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A#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A(config)#router rip

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32

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48

routerA(config-router)#end

routerA#copy run start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outerB

Press Enter to Start

Router>en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B

routerB(config)#interface s0

routerB(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54 255.255.255.240

routerB(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B(config-if)#encap pp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B(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outerB(config-if)#exit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B(config)#interface s1

routerB(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70 255.255.255.240

routerB(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B(config-if)#encap pp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B(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outerB(config-if)#end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B#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B(config)#router rip

routerB(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48

routerB(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64

routerB(config-router)#end

routerB#copy run start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outerC

Press Enter to Start

Router>en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C

routerC(config)#interface s0

routerC(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71 255.255.255.240

routerC(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C(config-if)#encap pp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config-if)#exit

routerC(config)#interface s1

routerC(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87 255.255.255.240

routerC(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C(config-if)#encap ppp

routerC(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outerC(config-if)#end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1,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config)#router rip

routerC(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64

routerC(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80

routerC(config-router)#end

routerC#copy run start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outerD

Press Enter to Start

Router>en

Router#config rt

%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 marker.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s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88 255.255.255.24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config-if)#encap ppp

Router(config-if)#exit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nterface e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104 255.255.255.240

Router(config-if)#no shut

%LINK-3-UPDOW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nd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80

Router(config-router)#netwrok 172.16.10.96

%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 marker.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96

Router(config-router)#end

Router#copy run start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Switch1900

CLI session with the switch is open.

To end the CLI session, enter [Exit].

>en

#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config)#hostname switch1900

switch1900(config)#ip address 172.16.10.19 255.255.255.240

switch1900(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72.16.10.17 255.255.255.240

switch1900(config)#end

Host1

Boson BOSS 5.0

Copyright 1998-2003 Boson Software, Inc.

Use the command help to get started

Press Enter to begin

C:>winipcfg

C:>ping 172.16.10.98

Pinging 172.16.10.98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72.16.10.98: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10.98: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10.98: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10.98: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72.16.10.98: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Ping statistics for 172.16.10.98: Packets: Sent = 5, Received = 5,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一. 中小型千兆网吧组建 内容及要求: 用BOSON软件实现小规模网络的模拟。熟悉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命令,调通网络,并通过实例深入理解网络基本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学会网络构建、日常维护以及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网吧包含100-200台上网的计算机。二.小型网络的组建 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和路由的选择。 具体要求如下: 1.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构建一个小型网络。要求使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网络类型。 2.分配和配置IP地址,要求配置内部网络地址。 3.对交换机、路由器等进行配置。 4.通过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模拟局域网间的数据通信过程。 5.分析通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 写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案、拓扑图、设备选型、方案报价、子网划分等内容。 (1)企业网络工程 (2)银行网络工程 (3)医院网络工程

(4)校园网网络工程 (5)大型机场信息网络工程 (6)邮电综合管理信息网 (7)某航空公司网络系统建设 (8)某市宽带信息网络 (9)证券交易网络系统 (10)学校以太网网络建设 三.Ping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层协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设计内容,在给定的Ping程序的基础上做如下功能扩充: ●-h 显示帮助信息 ●-b 允许ping一个广播地址,只用于IPv4 ●-t 设置ttl值,只用于IPv4 ●-q 安静模式。不显示每个收到的包的分析结果,只在结束时,显示汇总结果 Ping命令的基本描述 Ping的操作是向某些IP地址发送一个ICMP Echo消息,接着该节点返回一个ICMP Echo reply消息。 ICMP消息使用IP头作为基本控制。IP头的格式如下 0 1 2 3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 |Version| IHL |Type of Service| Total Length | +-+-+-+-+-+-+-+-+-+-+-+-+-+-+-+-+-+-+-+-+-+-+-+-+-+-+-+-+-+-+-+-+ |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 +-+-+-+-+-+-+-+-+-+-+-+-+-+-+-+-+-+-+-+-+-+-+-+-+-+-+-+-+-+-+-+-+ | Time to Live | Protocol | Header Checksum | +-+-+-+-+-+-+-+-+-+-+-+-+-+-+-+-+-+-+-+-+-+-+-+-+-+-+-+-+-+-+-+-+ | Source Address | +-+-+-+-+-+-+-+-+-+-+-+-+-+-+-+-+-+-+-+-+-+-+-+-+-+-+-+-+-+-+-+-+ | Destination Address | +-+-+-+-+-+-+-+-+-+-+-+-+-+-+-+-+-+-+-+-+-+-+-+-+-+-+-+-+-+-+-+-+ Version=4 IHL Internet头长 Type of Service = 0 Total Length IP包的总长度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用于IP包分段 Time to Live IP包的存活时长 Protocol ICMP = 1 Addresses 发送Echo消息的源地址是发送Echo reply消息的目的地址,相反,发送Echo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发表时间 2008-2-29 13:19:23 阅读(422) 刘彦保 (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摘要: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教学模式不适应课程特点、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等诸方面的问题。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应从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和强化实验教学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生长起来的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 当前,我国在局域网、校园网、企业网和Internet等方面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社会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建设、网络应用与开发和网络管理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人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热情日益高涨。因此, 计算机网络就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 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是,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脱离、教学模式不适应课程特点、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 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 多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 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 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则是TCP/IP网络协议。这样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存在着理论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 即在理论方面的OSI/RM的七层协议和实际广泛应用的TCP/IP协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学到的抽象理论知识与实际网络应用联系起来。 另外, 从计算机网络的科学体系开始建立到现在的20多年间,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各自的迅速发展中进一步融合, 新技术逐步成熟并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入。但是, 在教学中很多新技术、新应用领域并不能及时地在教材内容出现, 这就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 (二) 教学模式不合理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它综合应用这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与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需要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 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 需要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需要教学与市场的密切联系。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课程本身特点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以“教”为主, 缺少师生间的互动,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实验教学环节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认识不足。一直以来, 人们观念中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 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 实验内容不系统, 随意性大, 形式松散, 结果使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 不少学生修完了课程, 拿到了高分, 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认识并不深刻, 尤其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2)缺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环境。目前高等院校中,网络实验平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将数十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连接的小型局域网;另一种是只提供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和计算机。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网络, 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 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当前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具备了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没有参与过大型网络组建、管理的教师, 必定缺乏对大型网络形态和网络设备的感性认识, 导致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2014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_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2014年新版)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2.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基本概念。 3.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因特网网络服务和应用。 5.正确采集信息并能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中熟练应用。 6.掌握Word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编制文档。 7.掌握Excel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进行数据计算及分析。 8.掌握Powerpoint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制作演示文稿。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194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莫克利和他的研究生埃克特开始研制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1946年研制成功。 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段部件第一阶段 (1946-1959) 第二阶段 (1959-1964) 第三阶段 (1964-1972) 第四阶段 (1972年至今) 主机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 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汞延迟线磁芯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储器穿孔卡片,纸 袋磁带磁带,磁盘磁带,磁盘,挂 盘等大容量存 储器 处理速度几千条几万至几十 万条几十万至几百万上千万至万亿 条 计算机的类型: 按处理数据的类型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和模拟计算机 按用途分: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性能、规模、处理能力分: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及服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华电)

课程设计报告 ( 2012--2013 年度第2学期) 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互联网模拟 院系:计算机系 班级:计科 学号: 学生姓名:华电老朱家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1周 成绩: 日期: 2014 年 6 月 28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将网络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用于实际,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培养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要求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题目以及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应包括设计思路、网络拓扑图、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内容 1.网络设备认知及基本配置操作 (1)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结构。 (2)完成以下实验,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的配置方法,理解相关网络协议。 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③OSPF基本配置; ④RIP v2配置; ⑤静态路由配置; ⑥跨交换机实现VLAN; ⑦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 ⑧广域网协议的封装。 2.互联网的模拟 (1)结合实验环境,提出模拟网络互联需求,设计并完成组网,要求尽最大可能利用实验资源。 ①网络物理拓扑结构设计及IP地址分配; ②网络逻辑拓扑结构设计; (2)网络设备配置实现 按步骤(1)所设计的网络拓扑进行设备连接并配置。配置内容包括路由选择协议OSPF配置,VLAN划分等,并进行测试。 3.基于模拟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分析。在上面设计并实现的网络环境下,完成如下协议分析:

①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②网络层分片;ICMP协议分析; ③ARP地址解析协议分析; ④TCP传输控制协议分析; ⑤FTP协议分析;HTTP协议分析。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网络配置拓扑图准确,配置结果测试成功; 2.网络协议分析准确; 2.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 五、考核方式 考勤、验收和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23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b18898461.html,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许翔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03期 摘要: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和发达国家培养工程师的方法。为了培养合格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师,提出了一个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采用新的实验技术的方案,该方案采用引入思科公司的培训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2010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为各个专业培养合格的 工程技术人才。我国许多高校以此为契机,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机制。部分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实践基地,并与国内外学校企业合作,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到对应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网络类课程(网络应用技术、计算机组网技术、网络设计工程技术基础)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能掌握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何在现有网络类课程中,按照卓越计划的精神,合理安排教学培养学生,打造具有特色的网络类课程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工程师培养主要有两大类:美国模式和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模式。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有两个方向:自由探索科学真理;服务国家社会发展。这两个发展思路始终指导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实用主义是这两种发展思路的交集[1]。 实用主义的三大原则就是:实用即真理,有效即有用;需求导向,服务至上;事实重于假设。美国国家经济和社会政治,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多元化发展格局。MIT的工程研究成果,Standford的硅谷淘金以及苹果公司iPhone、iPad产品的全球热销,生 动地说明了实用主义的魅力[2]。 与美国模式,培养集管理、金融、工程技术于一身的工程师毛胚不同,德、法模式注重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培养工程师成品[3]。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依次是:实科中 学、职业学院、职业专科学校、高级专科学校、再到应用科技大学。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可以授予职业教育硕士学位。应用科技大学与传统研究型大学有同样的社会地位,选择哪种类型的大学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个人自主选择,而不是学习能力的好坏[4]。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1要点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 系名: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设计题目:中型园区网络建设 初始条件: 1. 所要求的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自己截图) 2. 假定ISP服务提供商:武汉电信 3. 设备选型如拓扑图中所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 1.1.交换机之间配置trunk协议 1.2.划分vlan,建立HTTP/DNS服务器 1.3. 通过在三层交换机上建立vlan网关使vlan间通信 1.4 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配置静态路由,使得分公司可以访问总公司服务器 1.5.公网路由器模拟电信的城域网,运行OSPF路由协议。 1.6. 使用缺省路由,防止公网的路由条目传递到公司的网关路由器上。 1.7 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网关配置NAT让内部的PC能够正常上网。 2.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2.1. 网络各节点具体配置步骤及测试结果; 2.2.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2.3. 总体运行情况与结果分析讨论 2.4.个人对本次课程设计感想体会及建议; 注意:设计报告内容严禁与人雷同。 3. 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一、实训目的和基本要求 在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网络工程技术实训。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了解目前主流网络技术的应用;手动配置网络设备;在进行了该项实训后,可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要求能够针对一个具体的要求,搭建一个网络。明确网络的拓扑结构、设备选型、设备连接、设备配置、IP地址分配、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内容。如果设备条件有限,也可以使用路由器来完成网络的构建。 二、实训步骤 2.1 组建总公司局域网组网 2.1.1 网络拓扑图 摆出小型网络所需要的设备并把说有设备连接起来(相同设备用交叉线,不同设备用直通线,注意路由器和PC机属于同种设备用交叉线),网络拓扑图如图1.1。 图1.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是我院的精品课程,近年来,在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建设工作。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构想及实践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一、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面广、内容抽象,对学生先修课程有一定要求,且理论性强,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定义和协议,学生总体感觉所学内容抽象、空洞,加之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普遍比较差,因此,如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就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2009年底,该门课程成功申请了院级精品课程,经过近2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组建网络的能力、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能力、虚拟局域网的划分能力、网络协议配置能力、网络的应用能力、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力、一般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网络的管理能力等。通过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 1、认识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应用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2、熟悉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各层的基本协议、原理和方法。 3、使用网络: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了解各种应用协议的原理。 4、配置网络:掌握组建局域网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一般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5、管理网络:能够使用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课堂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电子课件、动画演示、教学素材资源库及多媒体视频展示等,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生动具体,信息量大,使学生能够直观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容量大、直观,学习兴趣浓厚,实际操作机会多,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了形象直观的效果。 2、项目作业法。即教师给出企业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或将已有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自学指导法。自学指导法是我院的教学特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和实践,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方法主要指学生在课外自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学习要点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组成小组(每组4~6人),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查阅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开展某个专题的自主性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互评,老师进行适当点评。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相互协作的团队作用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4、任务驱动法。无论是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实践操作教学,均渗透示例、任务驱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 算 机 工 程 学 院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 姓 名: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学 号:
专业班级: 系 (院) :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计算机工程学院 2013.12.23——2014.1.5 计算机网络技术室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签名:
年 月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2
页,共
12

1.课程设计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 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 OSI 七层模型、TCP/IP 模型的各层功能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 划、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任务: 以淮海工学院本部校园为背景,设计一个校园网方案。淮海工学院的本部分为办公区、教 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现假设:办公区中各楼宇名为:教务处楼,党政办公楼,图书馆,计算机 系大楼、讲堂楼、机械楼、土木楼、海洋学院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楼、教学主楼等,生活区中有 学生公寓区和教师住宅区及各食堂。假设办公区、教学区每个办公室、教室均预留 2 个信息点, 生活区每个房间预留 1 个信息点,全校使用预留的一个 B 类 Internet 地址 172.160.0.0,试根据本 部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确定信息点个数及信息点分布,设计出 本部的校园网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学院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进行 IP 地址规划,完成 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配置与价格,并分别给出其价格 的出处(如网站等) ,基本确定方案的预算。 要求: (1)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园区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参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业园区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中 所学知识,积极完成设计任务。 (3)认真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园区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网络逻辑拓扑结 构和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而完成设备的选型和经费预算。 (4)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和设计心得五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设计报告模板。
3.课程设计说明书

2020年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2020 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 《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需要参加《计算机网络》考试的各专业考生。 n.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 学, 是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Internet 网络服务的建构与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学生从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学习相关内容。了解:指对所列 知识要熟悉其内容及含义。(单项选择题)理解:指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单项选择题、问答题)掌握:指对所列知识能深入理解,并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和 判断等过程中综合运用。(单项选择题、问答题、综合应用题)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考试内容 (1)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线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及其特点,数据报与虚电路交换特点; 2. 考试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组成; (3)掌握数据交换技术。 第二部分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 考试内容 (1)什么是网络协议,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 (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分层,什么是接口,网络体系机构的定义; (3)OSI参考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 4 )什么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5)TCP/IP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TCP/IP体系结构的主要协议。 2. 考试要求 (1)掌握网络协议、层次、接口等概念; (2)掌握OS、TCP/IP体系结构及其各层功能; (3)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协议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学生在TCP/IP协议和LAN、W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网络构建、网络日常维护以及网络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运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流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格式要求及须知: (1)使用学院网站的课程设计模版,要求格式美观,字体及编号要求见表1。 表1 字体及编号要求

(2)参考文献:参考课本的参考文献格式(附录C)。但编号换成[1]、[2]……(3)附录:课程设计中的代码或得到的数据包等数据将作为该设计附件或附录,题目需要但没有的相应代码及数据包文件的将记整组不及格,需要重做。 (4)成绩记录:该设计成绩将记录到教务处成绩管理系统中。 (5)打印:经审查(发邮件到指导老师处或当面交流修改)后,方可打印、存档。打印后递送到指导老师的信箱。 (6)如发现两组设计雷同或抄袭互联网,该组重做! 二、任务完成形式: 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作品(需要验收)。 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对于第二类题目为仿真文件)。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内容包括: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设计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40个小时。以下仅供参考: 1. 原理知识 4小时 2. 程序设计技术 4小时 3. 开发环境与程序调试环境 4小时 4. 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8小时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李逍逍 班级:08计11 学号:08261012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3)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3) 四.详细设计步骤 (5) 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6) 六.显示最终的结果 (8) 七.课程设计总结 (9)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小区局域网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组建小区局域网的总体要求: 运用自己对局域网组网技术的理解,设计小区组网方案,使得一个具有200个住户节点的智能化小区能够进行网络通讯,且将整个小区可划分为四个区域:1.网络中心区:以物业管理中心及监控中心为主的核心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群;2.远程网络接入区:包括外部网络接入口的路由器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3.园区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社区服务设施的骨干交换设备; 4.家庭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楼宇中的骨干交换设备,并为各住户单元提供网络接入端口,是整个小区网络系统的最基本单元。

考研《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考研《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西安邮电大学2016考研《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7 科目名称:《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动向,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典型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网络设备的连接与配置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基础,较好的网络应用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述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发展及标准化工作,掌握网络组成、了解网络分类,熟练掌握网络性能指标,掌握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因特网概述 网络的概念、因特网发展阶段、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3因特网的组成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重点)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等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1.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重点) 协议与划分层次、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协议与服务、TCP/IP体系结构。 第二章物理层 基本要求:掌握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了解网络传输媒体,掌握信道复用技术,数字传输系统及宽带接入技术。 教学内容: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有关信道的基本概念、信道的极限容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导向传输媒体、非导向传输媒体 2.4信道复用技术(重点)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第一次在线作业

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的复杂性体现在技术、成员、环境、()四个方面。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在数据通信网络设计中,ITU-T系列标准更接近于OSI/RM模型()的定义。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网络系统集成的工作在于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信号交换和()问题。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相当于一个()。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城域网往往由多个园区网以及()、传输网等组成。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TCP/UDP端口号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为交换机所利用,这是第()层交换的基础。 ?

? ? ?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电信网络流量很大,对网络设备要求有较高的()和可靠性。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需求管理包括需求跟踪、()、需求评估等工作。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网络工程师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来获取用户需求。 ? ? ? ?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电信网的主干链路,一般采用()和DWDM技术。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文档定义了网络工程项目的需求基线。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支持广播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对于用户比较集中的环境,由于接入用户较多,因此交换机应当提供( )功能。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叙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本课程包括四个部分: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规划管理和应用、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模式。数据通信技术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模式是本课程向网络应用方面的延伸,使本课程与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的结合更加直观。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理解相关的较抽象的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并为具有计算机组网全过程所需基本技能打下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系统掌握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概念和指标,如多路复用技术,调制技术,交换技术,差错检测和控制技术等。 2 理解数据通信规程(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各标准化组织的沿革和工作范围,掌握若干重要数据通信规程的工作原理。 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理解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理论基础及应用的基本方法。 4 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具有前瞻性。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操作系统(NOS)是管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一种系统软件,是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扩充,也包含了网络设备的驱动程序,因此需要了解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概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2章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重点是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难点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 (二)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 协议与划分层次 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一 基本要求: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网络,并完成相关文档和文件工作。要求通过查找资料,独立完成设计,全部图、表只能使用WORD或VISIO 的相关工具来画,不得粘贴扫描的图片。 路由器和交换机、PC机配置利用boson netsim 或类似软件来辅助进行,防火墙、服务器配置用文档描述。 1、某高校要求设计一个校园网, 一、用户需求 (1)用户规模500台计算机。 (2)用户大致平均分散在4栋楼房内,4栋楼房排成前后两排,楼房之间各相距200米,楼房高4层。每栋楼的4楼用户构成两个VLAN。(3)中心机房设在其中1栋楼房的1楼靠近另一栋楼房的一端。 (4)安装对外WWW、业务WWW、邮件、FTP、BBS、DNS、数据库七个服务器。提供匿名服务,但FTP仅对内部开放。 (5)提供LAN、WLAN接入。

(6)在业务WWW服务器上配备基于Web的业务应用系统,所有用户使用业务系统实现网上办公。 (7)要求出口带宽为1Gbps。 二、设计要求 (1)写出简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设计网络结构,并给出解释。 (3)除用户计算机已购置外,其余全部设备和通信线路需要重新购买、安装。试具体给出全部主要设备的配置、型号或技术指标及其测算依据。 (4)给出工程预算(包括设备、线路等,不含施工费)及其计算依据。 题目二 设计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一、用户需求 (1)公司有1000 台PC (2)公司共有7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

要求有限制,公司有3个跨省的分公司。 (3)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公司能够提供匿名的FTP,邮件,WWW服务,但FTP 只对内部员工开放。 (4)公司有自己的OA 系统 (5)公司中的每台机能上互联网,每个部门的办公室联合构成一个VLAN。 (6)核心技术采用VPN。 二、设计要求 (1)写出简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设计网络结构,并给出解释。 (3)除PC机已购置外,其余全部设备和通信线路需要重新购买、安装。试具体给出全部主要设备的配置、型号或技术指标及其测算依据。(4)给出工程预算(包括设备、线路等,不含施工费)及其计算依据。 题目三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精修订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3版)课后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 二、

三、 1、网络硬件:即网络设备,是构成网络的节点,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设备。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把网络节点连接起来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网络软件:网络软件是负责实现数据在网络设备之间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的软件系统。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传输协议、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服务软件、网络应用软件。 2、资源共享,如打印机共享;数据传输,如发送电子邮件;协调负载,如分布式计算系统;提供服务,如网页发布服务。 3、IP地址是给每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分配的一个惟一的地址,IP地址的结构能够实现在计算机网络中很方便地进行寻址。IP地址由一长串十进制数字组成,分为4段l2位,不容易记忆。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便于计算机按层次结构查询,就有了域名。域名系统是一个树状结构,由一个根域(名字为空)下属若干的顶级域,顶级域下属若干个二级域、三级域、四级域或更多。域名肯定有对应的IP地址,IP地址却不一定都有域名,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IP可以有多个域名,在动态DNS应用中,一个域名也会对应多个IP地址。 4、从主机位借三位作为子网位,划分为八个子网,具体如下表:

第2章网络传输介质一、

二、 三、 1、有线、无线 2、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微波、红外、蓝牙 3、光信号、电信号 4、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 5、发光、注入型激光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摘要】本文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从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不适应课程的特点等问题。因此,计算机网络教学应从教学模式和网络实验教学等方面来进行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网路;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实验教学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早已被每一个人熟知,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了,当今计算机网络已是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因此,计算机网络就成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整个学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高等院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偏重于理论,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同时,学生所学的知识偏重理论,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偏理论轻实践 在以往我们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大体是这样: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体系结构中每层实现的功能以及所使用的网络协议,实验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制作双绞线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网络,以往的课堂注重的都是理论的讲解,很少做网络实验,导致了所讲内容空洞、枯燥,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应该对课堂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2.教学模式不合理 在授课过程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另外目前普遍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资源利用不够,多媒体课件变成了“光影讲稿”,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二、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改革建议 1.构建适合网络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 首先,按需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学生兴趣的引导和激发是进行教学时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性。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们宿舍普遍建立了互联互通的网络,他们对构建网络、路由器配置、建立各种服务器具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并且存在大量的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个情况,要加强课程中互联网络的组建与配置这方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doc

谢谢你的阅读 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需要参加《计算机网络》考试的各专业考生。 Ⅱ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是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Internet网络服务的建构与应用。 第一部分概述 1. 考试内容 (1)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性能; (4)线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及其特点,数据报与虚电路交换特点; 2. 考试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组成、性能; (3)掌握数据交换技术。 第二部分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 考试内容 (1)什么是网络协议,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 (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分层,什么是接口,网络体系机构的定义; (3)OSI参考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4)什么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5)TCP/IP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TCP/IP体系结构的主要协议。 2. 考试要求 (1)掌握网络协议、层次、接口等概念; (2)掌握OSI、TCP/IP体系结构及其各层功能; (3)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物理层 1. 考试内容 (1)物理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2)信息、数据与信号的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