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穿戴传感器项目可行性报告

可穿戴传感器项目可行性报告

可穿戴传感器项目可行性报告
可穿戴传感器项目可行性报告

可穿戴传感器项目可行性报告

xxx有限公司

摘要

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人机交互体验、智能传感技术、柔性电子技术等都离不开传感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耗小等特点。可穿戴传感器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方式包括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三大部分。

得益于可穿戴设备种类的增加、产品技术的渐趋成熟、用户体验的提升和价格的下降等多重因素,近年来可穿戴设备概念持续火热。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1.72亿台,同比增长27.5%;其中,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7320万台,同比增长28.5%,市场规模庞大。

从可穿戴设备主要厂商来看,近两年来,出货量TOP5公司纷纷推出了新的可穿戴产品,各公司的产品由于使用的传感器类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产品售价则受功能、续航能力、产品性能、品牌等多维度的影响。目前,这些企业的研发方向则侧重于电池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可穿戴医疗产品、人工智能、多功能集成等方面。未来可穿戴设备还将集成更多的传感技术和功能、外观设计也将更加美观、续航能力更加持久。

近年来,受物联网热潮的强势带动,全球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

在我国传感器市场的应用结构中,可穿戴设备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约

占20%。在中国可穿戴设备产品产量增长的保障下,相关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图像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生物传

感器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

目前,智能定位、移动支付等技术已经广泛出现在可穿戴设备中,但可穿戴设备后续的技术发展,也是用户一直在关注的。可穿戴设备

的市场规模与细分产品的市场份额均受消费者的使用与购买意愿的影响,产品便捷性和功能性成为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用户需求对可穿

戴设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用户关注的功能按重要

性排列,依次包括:GPS跟踪、时间显示、设备找寻、感应充电、智能提醒、提醒来电、提醒闹钟、卡路里燃烧计算、睡眠监测、血压测量、计步器、疾病检测等方面。未来可穿戴传感器可向这些方面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以及越来越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出现,可穿戴设备对

传感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可穿戴传感器高度集成和多元化测量。集成更多传感器可

以增加设备的功能,使其能够测量更多参数;此外,使用多个传感器,

系统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度,获取更多细节。

其次,更多的应用新材料,实现柔性可穿戴。由于人类身体构造

的原因,可穿戴设备如何更好的贴合人类的肢体也是需要探索的方面。目前,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常用材料包括柔性基底、金属材料、无机

半导体材料和碳材料等。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可能在于多材料

功能融合、柔性功能材料、柔性器件机械耐用性等。

再者,可穿戴设备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功耗和供电。可穿戴设

备两次充电之间的可用时间是影响用户体验与市场接受度的关键因素

之一。因此,增加续航能力也成为可穿戴设备能否进一步普及的关键。

最后,未来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需要更新应用点的刺激,用户

对产品的深层次信息挖掘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可穿戴设备将集

成更广泛的生物传感器,如测量血氧量、血压和血糖水平的光谱传感

器等。

该可穿戴传感器项目计划总投资12372.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10271.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02%;流动资金2101.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8%。

达产年营业收入163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102.59万元,税

金及附加206.94万元,利润总额3295.41万元,利税总额3956.89万元,税后净利润2471.5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85.33万元;达产

年投资利润率26.63%,投资利税率31.98%,投资回报率19.98%,全部投资回收期6.51年,提供就业职位307个。

报告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技术先进、低能耗、低污染、控制投资的要求,确保投资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

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的目标。

可穿戴传感器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背景、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建设规模

第五章选址可行性研究

第六章项目土建工程

第七章工艺技术

第八章项目环保分析

第九章项目职业安全管理规划第十章项目风险评估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概况

第十二章实施进度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评价及建议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公司

(二)公司简介

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

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

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

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公司秉承以市场的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同时,以产业

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形成“产业+技术+资本”相

生互动、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效应。公司致力于创新求发展,近年来不断

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

所长期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同时,为客

户提供可靠的技术后盾和保障,在新产品开发能力、生产技术水平方面,

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不断推动转型升级,使产品在全球市场拥有一流的竞争力。

公司坚持精益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战略,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产品质量优势、规模化生产优势,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公司将不断改善治理结构,持续提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厂商的良好关系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研发产品能够与时俱进,为公司持续稳定盈利、巩固市场份额、推广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41.64万元,同比增长30.77%(3445.38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可穿戴传感器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2620.08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19%。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224.3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7.26万元,增长率19.55%;实现净利润2418.2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3.83万元,增长率19.45%。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建设理由

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人机交互体验、智能传感技术、柔性电子技术等都离不开传感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耗小等特点。可穿戴传感器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方式包括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三大部分。

得益于可穿戴设备种类的增加、产品技术的渐趋成熟、用户体验的提升和价格的下降等多重因素,近年来可穿戴设备概念持续火热。2018年,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1.72亿台,同比增长27.5%;其中,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7320万台,同比增长28.5%,市场规模庞大。

从可穿戴设备主要厂商来看,近两年来,出货量TOP5公司纷纷推出了新的可穿戴产品,各公司的产品由于使用的传感器类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产品售价则受功能、续航能力、产品性能、品牌等多维度的影响。目前,这些企业的研发方向则侧重于电池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可穿戴医疗产品、人工智能、多功能集成等方面。未来可穿戴设备还将集成更多的传感技术和功能、外观设计也将更加美观、续航能力更加持久。

近年来,受物联网热潮的强势带动,全球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在我国传感器市场的应用结构中,可穿戴设备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约占20%。在中国可穿戴设备产品产量增长的保障下,相关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图像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

目前,智能定位、移动支付等技术已经广泛出现在可穿戴设备中,但可穿戴设备后续的技术发展,也是用户一直在关注的。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与细分产品的市场份额均受消费者的使用与购买意愿的影响,产品便捷性和功能性成为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用户需求对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用户关注的功能按重要性排列,依次包括:GPS跟踪、时间显示、设备找寻、感应充电、智能提醒、提醒来电、提醒闹

钟、卡路里燃烧计算、睡眠监测、血压测量、计步器、疾病检测等方面。未来可穿戴传感器可向这些方面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以及越来越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出现,可穿戴设备对传感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可穿戴传感器高度集成和多元化测量。集成更多传感器可以增加设备的功能,使其能够测量更多参数;此外,使用多个传感器,系统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度,获取更多细节。

其次,更多的应用新材料,实现柔性可穿戴。由于人类身体构造的原因,可穿戴设备如何更好的贴合人类的肢体也是需要探索的方面。目前,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常用材料包括柔性基底、金属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和碳材料等。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可能在于多材料功能融合、柔性功能材料、柔性器件机械耐用性等。

再者,可穿戴设备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功耗和供电。可穿戴设备两次充电之间的可用时间是影响用户体验与市场接受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增加续航能力也成为可穿戴设备能否进一步普及的关键。

最后,未来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需要更新应用点的刺激,用户对产品的深层次信息挖掘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可穿戴设备将集成更广泛的生物传感器,如测量血氧量、血压和血糖水平的光谱传感器等。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可穿戴传感器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产业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8099.04平方米(折合约57.12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7.13%,建筑容积率1.0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5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9.82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38099.0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1765.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527.9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424.7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149.5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2台(套),设备购置费3146.02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611628.22千瓦时,折合75.1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0212.52立方米,折合0.87吨标准煤。

3、“可穿戴传感器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611628.22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0212.52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76.04吨标

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1.4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8.14%,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产业区发展规划,符合xx产业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

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2372.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271.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02%;流动资金2101.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8%。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63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102.59万元,税

金及附加206.94万元,利润总额3295.41万元,利税总额3956.89万元,

税后净利润2471.5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85.3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26.63%,投资利税率31.98%,投资回报率19.98%,全部投资回收期

6.51年,提供就业职位307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四、报告说明

作为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报告是在前一阶段的报告获得

审批通过的基础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

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

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依此就是否应

该投资开发该项目以及如何投资,或就此终止投资还是继续投资开发等给

出结论性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五、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产业区

及xx产业区可穿戴传感器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 产业区可穿戴传感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

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科技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可穿戴传感器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产业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

就业职位307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485.33万元,可以促进xx产业区区域

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63%,投资利税率31.98%,全部投资回

报率19.98%,全部投资回收期6.51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51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36条”、“鼓励社会投资39条”、“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10条”、《关于深化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关于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决策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民

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前7个月达到了8.8%,始终高于整体投资

增速,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2.6%。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智能制造工程,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开展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

产业智能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建设一批试

验验证平台,开展标准试验验证。加快传统行业民营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

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六、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我市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以装备制造、汽车、石化等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奠定了建

立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推动我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实体经济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工业经济是

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力,是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

造业。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重要发达国家重新聚焦实体

经济,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新兴经济体依靠

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打造新的“世界工厂”。在这“双重挤压”下,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上战略位置,扭转资

本“脱实向虚”的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经济实力再

上新台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推进,促进供求平衡,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驰而不息,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脱贫攻坚

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民获得感、

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

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技术创新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会对产

业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产业发展又能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

产业投资,激发技术进步。因此,必须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围绕关键技术攻关,鼓励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多种不确定性,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常用的模式有外溢模式、联盟模式、大规模制定模式、供应模式等,企业

可以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技术创新资源、风险防控能力等关键因素,选

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完成技术创新。目前,很多后发国家和地区着力推

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赶超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近年来,我国战

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要看到,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附加

值特点,众多资本会竞相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投资

潮涌和“非理性繁荣”现象,如光伏产业在一个时期就存在一哄而上分割

有限的产品市场和创新资源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

也降低了产业的预期利润。因此,企业进入新兴产业,要慎重选择和把握

好时机。

4、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项目承办单位技术水平提升,有利于促进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紧紧围绕战

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把有限的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

重要环节,为此,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导向、牵引、辐射和带动作用,延伸相关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增强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通过投资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提供众多就业职位,可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

力和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增加

当地就业人的员的收入,进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

展具有促进作用。项目承办单位通过自身拥有的专业技术和前期调研、询

价掌握的市场信息等准备工作,已经建立起来的基础条件与优势将使各项

工作顺利开展。

二、必要性分析

1、伴随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长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

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

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

长点。新常态下“稳增长”的潜力十分巨大,机遇也非常难得。当前,新

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深入发展,国内市

场潜力巨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

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持稳定,这些都为我国经

济实现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有

能力、有信心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2019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新阶段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