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体系与基本原则

谈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体系与基本原则

谈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体系与基本原则
谈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体系与基本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13485603.html,

谈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体系与基本原则作者:丁海斌

来源:《北京档案》2019年第03期

摘要:文章在以往档案学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档案学本体论出发,概述了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与体系,在传统的“三层次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细致的“五层次论”,并将本学科研究方法细分为哲学基础、纲领性原则、本学科专门方法三个部分。论文首次提出了档案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实践本体皈依法”,并阐述了这一基本原则的内涵。

关键词:档案学研究方法实践本体论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meth? ods of archival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out? lines the level and system of archival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ontology of archives.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three-level theory”,a more detailed“fiv e- level theory”is proposed,and the method of research in this subject is subdivided in? to three part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the pro? grammatic principle, and the specialized method of this disciplin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methodology of archival research was put forward - "The Theory of Obedient to Practical On? tolog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is basic principle was expounded.

Keywords: Archival science;Research method;Practical ontology

引言:档案学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吗?

(一)缘起

在几个不同场合,笔者多次遇到了同一个问题:什么是档案学的研究方法?怎样描述档案学的研究方法?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是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本人主编的《档案学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本人对该教材中的档案学研究方法部分的内容是不够满意

的,因此在教学中直接就该问题向学生们做了自我检讨。笔者在教学中看到了这个问题(教学中发现问题,是我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问题的主要原因),别的学者在教学和科研中也会看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在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因此,也有很多人在不同场合和本人探讨这个问题。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7月在青岛召开的第五届档案学青年学者论坛上,在本人的大会发言“谈档案学原创性的几个问题”之后的交流中,青年学者闫静博士又一次提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其中一位与会者脱口而出的“档案学没有研究方法”之语强烈地刺激了我。本来,这个问题虽早已放到了笔者的“待解决问题”题录中,但还没有在这些问题中排在前面,现在看来,它的位置需要向前提一提了。

科学发展史表明,学科的独立性是以科学方法的独立性为基础的。有无专门的科学方法和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是衡量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志之一,每门成熟的学科都会有自己独

档案学的发展及研究对象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档案工作不断地发展,积累了许多经验,主要是整理与编目的经验。但是古代出现的档案学思想因素和萌芽,是局部的、片断的、经验性的知识,尚未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但为档案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19世纪初叶,“档案学”概念首先在德国出现。1804年德国档案学家约瑟夫·奥格写的《一种档案学理论思想》一书,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档案学”的名称。之后于1806年创办的《档案馆学和登记室学》、于1834年创办的《档案学、古文书学、历史》杂志,都使用了“档案学”这一名词。1885年法国历史学家朗格鲁在巴黎出版的《国际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杂志第1期发表了《关于档案馆的科学》一文,才首次提出了档案学应是一门独立科学的见解。 19世纪以后,欧洲档案学体系开始形成,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诸如档案馆的性质和作用、档案的整理分类和鉴定、档案的利用和公布等等,多属档案管理方面的理论与技术。1898年荷兰档案学家S.缪勒、J.A.斐斯、R.福罗英合著的《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被誉为档案学名著。几十年来多次出版的这类专著,如1945年К.Г.米加耶夫、1980年Ф.И.吉尔多赫等著《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均以档案管理为基本内容。被《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档案学名著的美国T.R.谢伦伯格所著《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1956),也主要论述档案的性质和档案的管理。 我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一20世纪20一40年代,这是我国档案学的初创阶段;第二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这是我国档案学的重构与渐进发展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末,这是我国档案学基本停顿时期;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这是我国档案学的完善与繁荣发展时期。 (一)档案学的初创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档案工作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关档案管理思想的孕育和萌芽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这些思想缺乏完整的较为系统的理性思考未能及时成为一门学科。直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档案学才产生。当时是以近代机关档案室工作为研究对象的。我国的档案学产生于20世纪的30年代是有其客观条件的。 首先,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是导致中国档案学产生的直接原因。1933年国民党政府为了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发起了“行政效率运动”,将文书改革作为开展“行政效率运动”的主要内容,决定以内政部提出的文书档案连锁法作为推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最好试行方案。 其次,史学界整理明清历史档案和学术研究的需要,是促进我国近代档案学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自五四运动以后,我国史学界开始注意对近代史的研究.因此,对整理反映我国14世纪以来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等情况的明清历史引起了高度重视。当时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中央研究院协史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历史系、禹贡学会等学术机构和团体,都对明清两代历史档案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利用工作。 再次,近代意义的档案教育的开创,对促进档案学思想的产生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0年代未至40年代,武昌文化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档案管理专科的成立和私立祟实档案学校的开办.以及国民党政府对军政人员的业务训练等档案教育的开展,这一切都进一步推动了档案学的发展。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现了更多的档案学专著。其中有:1940年出版的龙兆佛的《档案管理法》,1942年出版的梁上燕著的《县政府公文处理与档案管理》,1946年出版的傅振伦的《公文档案管理法》,1947年出版的周连宽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黄彝仲的《档案管理之理论与实践》.秦翰才的《档案科学管理法》等,特别是1N9年5月出版的殷钟腔的《中国档案管理新论》代表了我国40年代档案学的水平。 (二)档案学的重构与渐进发展时朔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本专业科研选题题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生产的需要,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只有面向社会,面向生产实际需要的选题,其成果才能为社会所吸收、消化,以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可行性要较高 一般来说,完成一项研究课题,往往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和要素,即理论条件、物质条件、能力条件和人、财、物三要素。如果所必须的基本要素不具备,所需的基本条件经过努力后还是难以达到或者根本不可能达到,那么,不管该课题多么需要,多么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也是不能成功的。因此,在选题过程中,一定要分析清楚主客观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做到“知己知彼”。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需要我们干什么,而我们又能干什么等心中有数。只有遵循可行性原则,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选择好基本符合自己情况的研究课题。 3、内容要新 工科论文除了具有理论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性和实际操作性。工科各学科发展非常之快,往往教科书刚进入课堂,内容就已经落后了。待学生毕业时,所学知识可能几近淘汰,所以学生选题要注意所用知识不能陈旧,要能跟上学科的发展。 4、题目要大小适当,难易适度 论文题目不宜过大,否则必然涉及的范围大广。学生处涉科研,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理论功底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学生主要以业余学习为主,题目太大,势必讲得不深不透,乃至丢三落四,难以驾驭。因此,选题必须具体适中。题目

选择要难易适度。过难,自己不能胜任,最后可能半途而废,无法完成论文;太容易,则论文层次太低,不能很好地反映几年来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水平,同时自己也得不到锻炼。

科研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科研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陈钦华 论文是针对本学科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论述的一种文体,是科研成果的具体表述和记录。在内容上要求真实、准确,内容阐述不允许出现偏差,结构要严谨,材料要确凿、翔实。论文的内容要有独创性,在研究上要有新发现、新发展。因此要求科学工作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 一、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 就是要求作者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准确地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论文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要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能力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能够经得住实践推敲的符合实际的结论。一切学术研究成果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社会,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例如《沼泽地改造后的土壤变化及林木生长研究》(载于《林业勘查设计》97.1),通过对改造后的沼泽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为沼泽地造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选题:一是本学科发展前沿上的课题,这样的选题一般应立足于创造。二是亟待需要解决的课题,这样的课题,有的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有的是本学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三是使原有的课题更丰富、更充实的研究。因为对某些方面的研究只有不断研究、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才能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例如《草牧场防护林放牧功能》(载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97.3)、《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配置研究》(载于《防护林科技》96.3)等等,即属对防护林研究方面的补充和丰富。四是填补国内外空白的课题,科学的研究总有未涉足的领域和比较薄弱的方面,一般来说,对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 2.可行性的原则。 选题的可行性,一般指选择作者自己有可能完成,客观上又有利于完成的课题。因此首先要选择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课题,因为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其最终目的都要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创造财富,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功能,任何没有研究价值的研究都是徒劳无益的。其次要选择自己有能力完成的课题,科

当今档案学专业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热点有哪些

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档案学专业主要培养在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的高级人才。 二、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 (一)档案学基础理论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是理论档案学的核心,也是应用档案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方向研究档案与档案管理(事业)中的基础性、宏观性、前沿性的理论问题,主要包括:档案这一社会事物的内涵、外延及档案的价值、特点,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管理,档案学科体系的内容、结构,档案管理基本理论等。 (二)电子文件管理 本研究方向旨在面对电子文件的出现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司法认同、技术支持方面引发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开展全方位的理论探讨和创新研究。主要研究电子文件概念、种类和特点,电子文件管理原则、模式和标准,电子文件管理流程、方法和技术,以及电子文件的利用等。 (三)企业档案管理 本研究方向在研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上,以企业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和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原则、模式、方法与技术,并为企业提供适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四)历史档案与史学研究 档案学与历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历史档案的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史学研究。 (五)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保护技术是档案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方向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档案载体及记录材料结构、成分、性质及耐久性;环境条件对档案载体耐久性的影响;有害生物对档案载体耐久性的影响及防治;档案修复技术;现代信息安全性研究。 那么,就一般意义讲,什么是衡量档案学热点问题的标准呢我认为基本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近年来相对比较集中探讨的档案学前沿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术研究是有规律可循的.每门科学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内在矛盾规律.这种矛盾规律往往是通过一些前沿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表现出来的.比如,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档案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之一就是电子文件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的档案工作对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电子文件大量出现,且因其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传统形态档案的特点,传统档案学管理理论已经无法合理地解释和说明这种新的档案现象,更无法科学地回答它所提出的各种具有挑战性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正是由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这种矛盾的存在,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并将大量的外国档案学的相关成果介绍进来,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整理,吸收,改造和发展. 第二,对新世纪档案学术研究具有一定导向性与前瞻性的理论问题. 第三,具有一定公众关注度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二,档案学热点问题举要 (一)与电子文件管理有关的基础理论问题 1.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始性"维护问题.两种重要管理理论的研究——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理论和文件连续体模型理论.可参见《档案学》2003第二期,傅荣校,周林女的"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的产生 结构化程序设计由迪克斯特拉(E.W.dijkstra)在1969年提出,是以模块化设计为中心,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模块,这样使完成每一个模块的工作变单纯而明确,为设计一些较大的软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点 1.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中,都采用了自顶向下,逐层细化的方法。 2.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 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重复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 (1)用顺序方式对过程分解,确定各部分的执行顺序。 (2)用选择方式对过程分解,确定某个部分的执行条件。 (3)用循环方式对过程分解,确定某个部分进行重复的开始和结束的条件。

(4)对处理过程仍然模糊的部分反复使用以上分解方法,最终可将所有细节确定下来。 3. 主程序员组的组织形式指开发程序的人员组织方式应采用由一个主程序员(负责全部技术活动)、一个后备程序员(协调、支持主程序员)和一个程序管理员(负责事务性工作,如收集、记录数据,文档资料管理等)三个为核心,再加上一些专家(如通信专家、数据库专家)、其他技术人员组成小组。 设计语言 C,FORTRAN,PASCAL,Ada,BASIC 设计方法的原则 自顶向下

程序设计时,应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不要一开始就过多追求众多的细节,先从最上层总目标开始设计,逐步使问题具体化。 逐步细化 对复杂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作为过渡,逐步细化。 模块化设计 一个复杂问题,肯定是由若干稍简单的问题构成。模块化是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子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一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 限制使用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起源来自对GOTO语句的认识和争论。肯定的结论是,在块和进程的非正常出口处往往需要用GOTO语句,使用GOTO语句会使程序执行效率较高;在合成程序目标时,GOTO语句往往是有用的,如返回语句用GOTO。否定的结论是,GOTO语句是有害的,是造成程序混乱的祸根,程序的质量与GOTO语句的数量呈反比,应该在所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取消GOTO语句。取消GOTO语句后,程序易于理解、易于排错、容易维护,容易进行正确性证明。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1、三个二级学科:图书、情报、档案学管理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创成一级学科,档案管理学 2、是档案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是从事文员、秘书的技能课程,以下是8大技能 技能: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档案保管期限登记、编目)、检索、利用(用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科技建设、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编辑研究、统计做公务员的总的要求:档案学管理、秘书学、办公室管理 档案学概论 第一章、档案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沿革 一、中国档案的起源 二、我国档案的形式和名称的演变与沿革 第二节、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的定义 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音等不 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产生的条件 档案的产生是逐渐历年产生的。恩格斯说:蒙昧、野蛮、文明。今天的文书,明天的档案。 条件如下: 1、进入文明时代后,记录符号、文字记录 2、随生产实践发展,语言文字完善,出现了有条理的信息记录 3、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有条理信函及应用 4、有条理的信息用完后为了日后查考保存起来,形成档案 二、档案的基本含义 (一)、档案是各种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二)、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 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 (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3)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三)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档案信息的载体 载体形式:甲骨档案、简牍档案(竹简+木椟,这在战国至两晋产生最多,尤其是秦汉)、金石档案(青铜+石刻)、缣帛档案(细绢档案)、纸质档案 2、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 (1)从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即档案信息记录在载体上的方法看 刀刻、手写、印刷、晒制、摄影、录像、激光扫描等

科研选题的原则

科研选题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生产的需要,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选择课题首先要树立实际需要的观念,以社会的需求为前提。同时,只有面向社会,面向生产实际需要的选题,其成果才能为社会所吸收、消化,以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另外,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高校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既要选择一些对基础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课题,能体现研究水平的“高精尖”项目;也要结合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地区的资源和优势,选择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立足教学和工作实际,瞄准学科前沿,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 可行性原则。一般来说,完成一项研究课题,往往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和要素,即理论条件、物质条件、能力条件和人、财、物三要素。如果所必须的基本要素不具备,所需的基本条件经过努力后还是难以达到或者根本不可能达到,那么,不管该课题多么需要,多么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也是不能成功的。因此,在选题过程中,一定要分析清楚主客观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做到“知己知彼”。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需要我们干什么,而我们又能干什么等心中有数。只有遵循可行性原则,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选择好基本符合自己情况的研究课题。 创造性原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科学研究就是开拓新领域,建立新理论,不断创造新技术, 研制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等。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本质与灵魂,所以科研选题必须有创造性,即要选择那些尚未认识而又需要探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切忌重复别人已经做过并已取得成果的类似课题。坚持选题的创造性,首先要瞄准国内外尚不成熟或尚未研究的课题;其

档案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给学生指定的档案学阅读书目 国内著作及教材: 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吴宝康、丁永奎,《当代中国档案学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裴桐等,《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曾三档案工作文集》,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 李统祜、徐绍敏,《档案法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汇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陈兆祦、王英玮,《文件与档案管理》, 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陈永生,《档案学论衡》,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 周学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辑哲,《维系之道—档案与档案管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韩玉梅主编,《外国档案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陈智为等,《档案行政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吴宝康,《论新时期档案学与档案事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陈智为、王英玮,《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何嘉荪、傅荣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国档案出版社 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冯惠玲主编《电子文件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健主编,《电子时代机构核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2月版译著及译文集: 缪勒等[荷兰],《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印 T. R谢伦伯格[美],《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 布伦内克[德],《档案学――欧洲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历史》,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印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档案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彼得.凡尔纳主编,《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必读》,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中国档案学会学术部、《档案学通讯》编辑部编印 《第十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 《外国档案法规选编》,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 陈兆祦等,《六十国档案工作概况》, 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戴维. 比尔曼[美]《电子证据――机构电子文件管理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补充:

档案学经典导读,综

云南大学 档案学经典导读期末论文 (2013届) 题目:近十年中国档案史研究综述 专业图书情报 学生姓名邵巍 学号 12013001668 任课教师周铭 2014年2月

近十年中国档案史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档案史概念的引入、学科研究内容和现在问题的探讨,对中国少数名族档案史、名人与档案史、档案断代史和中国档案史的学科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档案;档案史;档案事业 1 前言 中国档案史作为档案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本文主要选取近十年来以档案史为主题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对这些学术论文做大致的梳理和分类,以期对中国档案史的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中国档案史是指档案学科体系中研究中国档案历史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客观规律与客店的分支学科。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档案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2)档案库、档案室、档案馆、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教育机构、档案学术研究机构、档案宣传出版单位、国际档案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的历史; (3)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目、编纂和提供利用等业务实践的发展历史; (4)档案工作法律、法令、料理、通则和办法的制定及其实施的历史; (5)档案事业史上的时间和历史人物。 中国档案史研究现阶段主要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如何对这门学科命名。以前称之为“中国档案史”,后来改称为“中国档案事业史”,其中也有一些称之为“档案工作史”、“文书档案发展史”、“中国档案管理史”等,不过,“中国档案史”的叫法比较普遍。从习惯上称“中国档案史”到正式命名为“中国档案事业史”,反映了档案界对此探索的过程。但正式命名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对此争论的停止,之所以更名为“中国档案事业史”,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档案史”所囊括的研究面太过狭窄,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及其历史发展。但是“档案事业”这一概念的直到19世纪才被提出,“中国档案事业史”的提法又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中国古代的档案工作。所以在学科名称的问题上,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商榷,在本文中暂用“中国档案史”的提法①。 2 主题 通过对近十年来以档案史为主题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对这些学术论文逐一归类,并根据前言部分档案史研究内容5个方面进行对号入座,将这些数学期刊 ①张会超. 将中国档案史研究进行到底[J]. 档案管理,2005,05:66-67.

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概念最早由E.W.Dijikstra在1965年提出的。是软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主要观点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重复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 详细描述处理过程常用三种工具:图形、表格和语言。 图形: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表格:判定表 语言:过程设计语言(PDL) 结构化程序设计曾被称为软件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该方法的要点是: (1)没有GOTO语句;//在有资料里面说可以用,但要谨慎严格控制GOTO语句,仅在下列情形才可使用: ·用一个非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去实现一个结构化的构造。 ·在某种可以改善而不是损害程序可读性的情况下。 (2)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3)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分解; (4)主程序员组。 其中(1)、(2)是解决程序结构规范化问题;(3)是解决将大划小,将难化简的求解方法问题;(4)是解决软件开发的人员组织结构问题。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应用 基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方法以及结构化程序基本构成结构的掌握和了解,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具体实施中,要注意把握如下要素: 1. 使用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顺序、选择、循环等有限的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2. 选用的控制结构只准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3. 程序语句组成容易识别的块,每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4. 复杂结构应该用嵌套的基本控制结构进行组合嵌套来实现; 5. 语言中没有的控制结构,应该采用前后一致的方法来模拟; 6. 严格控制 GOTO语句的使用。其意思是指: ( 1 )用一个非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去实现一个结构化的构造; ( 2 )若不使用 GOTO 语句会使功能模糊; ( 3 )在某种可以改善而不是损害程序可读性的情况下。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 档案工作的内容(简答) 1、档案管理工作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利用 2、档案行政工作 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 3、档案教育工作 1934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档案专业1946年重庆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 4、档案宣传工作 内容:宣传档案、宣传档案工作、宣传档案人员 形式:口头宣传、大众媒介传播、档案陈列与展览、档案专业报刊、档案网站 5、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6、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二、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内容: 1、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核心) ①国家档案按规定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②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各级档案行政机构统计、分级、分专业管理。 ③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2、维护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手段) ①维护档案的完整(数量、质量) ②维护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上采取相关措施,使档案不受损坏、延长档案寿命,不丢失、不泄密、不超范围扩散) 3、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目的) 三、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1、分散式(英国式、瑞士式、美国式) 2、集中式(中国式、法国式、瑞典式)设行政机构 四、综合档案馆 1、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 2、科学文化事业性质(管理的对象、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职能) 五、专业档案馆 1、解释: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 2、类型:特殊载体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馆、部门档案馆 六、企业档案馆 1、涵义: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的档案馆(具有档案馆的一般属性、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服务本企业) 2、特点:综合性、专业性 3、设立:大型以上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必须考虑到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状况、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 七、档案室 1、解释:各机关统计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2、性质: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服务于本机关 3、任务: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的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结构化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简述

关于结构化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简述 一、结构化程序设计 它采用结构化技术(结构化技术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实现)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并使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或软件工程环境来支持机构化技术的运用。结构化程序中的任意基本结构都具有唯一入口和唯一出口,并且程序不会出现死循环。在程序的静态形式与动态执行流程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1、优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主要由三种逻辑结构组成,分别为:顺序结构、循环结构、选择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每种结构,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这是结构化设计的一个原则。遵循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出的程序具有明显的优点。如: 其一,程序易于阅读、理解、排错和维护。程序员采用结构化编程方法,将一个复杂的程序分解成若干个子结构,便于控制、降低程序的复杂性,因此容易编写程序,同时便于验证程序。 其二,提高了编程工作的效率,降低了软件开发成本。由于结构化编程方法能够把错误控制到最低限度,每个模块可以独立编制、测试,因此能够减少调试和查错的时间。 2、缺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有三点缺点;如: 一、用户的要求难以在系统分析阶段准确定义,从而使系统在交付使用时会产生许多 问题。 二、用系统开发每个阶段的成果来进行控制,不能适应事物变化的要求。 三、系统的开发周期长,结构化程度较低的系统,在开发初期难以锁定功能要求。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计算机程序是由单个能够起到子程序作用的单元或对象组合而成。它达到了软件工程的三个主要目标: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为了实现整体运算,每个对象都能够接收信息、处理数据和向其它对象发送信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概念主要包括:对象、类、数据抽象、继承、动态绑定、数据封装、多态性、消息传递。 1、优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点有好几个方面。如: 一、简单性:因为面向对象语言里面的对象都是反映的真实世界的对象,所以复杂性 就降低了而且程序结构也更加清晰; 二、模块性:每一个对象都来源于一个单独的实体,它内部的工作与系统的其他部分 是分离的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论述科研选题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论述科研选题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研究课题: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脑梗死后小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 1.该课题首先体现了需要性原则。 (1)需要性原则(或必要性原则)选定的研究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第一,考虑课题的价值。第二,注意将近期需要与长远需要的结合。第三,要正确处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关系。 (2)脑梗死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患,尽管其诊断及治疗技术在过去的20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脑梗死后会导致大量神经细胞死亡,以往人们认为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但多年来对神经营养因子及干细胞的研究使人确信: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在一定条件下神经细胞是可以再生的,新生的神经元可以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此干细胞治疗现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最有价值的潜在治疗手段。 2.创造性原则(或创新性原则) (1)确定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的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预期可能获得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成果,具有独创性和实效性。否则,就没有创造性,就不能作为研究的课题。要创新就要提倡两种精神:一是敢于怀疑(质疑)。二是敢于冒险 (2)脑梗死后,单纯外源性干细胞移植目的在于取代受损的神经组织,但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存活比例及迁移能力都很小,很难达到治疗目的。分化成神经元的比例也很小,功能神经网络不能形成。不能精确控制移植细胞的迁徙和分化,加上取材不易、靶点注射困难和安全性等因素,其移植还不能普遍应用。而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体内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朝向神经元分化来修补缺损的病灶,朝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来重建髓鞘及其功能,这是较神经干细胞移植更有临床意义的策略。因此,进一步阐明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机制,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大量分化,增加其向病灶处迁移能力,调控它们朝向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并支持和引导轴突生长,在未来可能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最有价值,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3.科学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是说,选定的课题必须有事实或科学理论作根据,要持之有故,选之成理。具体说,要以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南,从事实出发,从科学出发,坚持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和愿则。 (2)本文作者参阅大量国内外的专著,总结出脑起源神经营养因子可能是基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在未来将是一种新的干细胞治疗方法。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4.可行性原则 (1)所谓可行是说,选题时必须考虑课题可能预期完成的主、客观条件。要根据实际具备和经过努力能具备的条件去选题。具体说,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正确评价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第二,正确评价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第三,发挥主观能动性。 (2)该课题实验具备所学的主客观条件,并且通过实验,取得显著的实验结果,表明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朝向神经元分化,修补缺损的病灶,在未来将成非常安全简易,非常有价值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手段。具有可行性。 5. 效益性原则 (1)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2)进行该研究时,所需实验材料、器械、试剂、技术等在实验室内容易配备和完成实验。短时间内可以得出实验结果。耗资也不是很大,所以从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合理运用考虑,效益很好。研究结论在未来可能是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最有价值,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对社会对人类都有很好的效益。 该选题符合科研选题的原则,能成功实施,而且成功得出脑起源神经营养因子可能是基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在未来将是一种新的干细胞治疗方法,为医生有效治疗脑梗死带来新希望,为人们带来福祉。

论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论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摘要:本文从科研选题的概念以及步骤中认识到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出科研选题的原则,通过对科研选题原则的阐述使了解意义原则、科学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的定义和意思所在。 关键字:科学技术科研选题原则 一、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也是科研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爱因斯坦在《物理学进化》一书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正确地选择课题,在科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课题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由于科研选题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所以科研选题不仅是科学研究的一个起始环节,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如科学学的奠基人贝尔纳所强调的:“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事实也的确表明,影响科技成果的各种因素中,除了人员的素质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外,选题是一个关键因素。 科研选题的步骤 一般来说,选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问题调研。这是选题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科研主体应首先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专长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领域,然后对这一领域做全方位的调研。调研内容可以包括:了解人们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取得

档案学

论述.企业档案馆的设立应具备的条件:1.设置档案馆的企业必须是大型以上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是那些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生产过程联系紧密、对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要就较高的企业,以及特殊行业,国家垄断性行业的大型以上企业,2.企业档案馆的设置必须考虑到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状况。只有在档案总和管理水平较高、企业档案工作制度与网络较为健全和有一定档案信息开发能力的企业才具备建立企业档案馆的条件。3.企业档案馆在机构设置上应是企业的内部机构,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4.企业档案馆在设置时可以考虑实现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总和开发利用,这也有利于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 论述.档案的价值与作用的区别有共同点;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档案的作用通常是指档案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从关系属性而言,二者都属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但价值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作用则是比较具体的。也就是说,“价值”通常是从总体上。一般意义上表示档案的有益性、有用性,而“作用”往往是从具体的、个别的意义上表述档案的有益性、有用性,可以看做是价值的体现和扩展。一般来说,价值具有比较稳定的特征,而作用则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呈现出多种形式。此外,价值一般是指档案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主体需求对客体属性的肯定,而作用则可以包括正、负两个方面。因此,尽管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还是应该将二者区别开来,分别进行论述。档案作用问题可以属于档案价值理论的研究范畴,但二者的涵义,特征是有差异的。 论述.档案学的研究范围;1.基础理论研究,它主要研究关于档案现象的一般理论,即研究各种档案现象的共性问题。2.档案史学研究,它主要研究中国档案史、世界档案史、档案学史、档案思想史等。3.应用理论研究,档案学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各种类型档案管理的应用理论、原则和方法等。4.应用技术研究,它主要研究不同载体档案的保护技术、档案微缩复制技术、档案数据库设计与开发技术、档案数字化处理技术、档案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及其安全保证技术等。5.边缘性、交叉性档案现象研究,它主要研究档案与其他信息、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档案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现象,拓宽档案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建立档案学与其他学科的边缘性学科。 论述.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1.档案学是研究档案文件和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以及全部档案工作时间活动的理论体系。 2.档案和档案工作是档案学的研究对象。 3.档案学是以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为研 究对象的一门科学。4.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盒档案工作的客观发展过程及其运动规律的学问。5.档案学是以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为研究对象,并探索研究对象的结构、功能、运动规律以及与其相关学科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档案学的任务:在研究和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档案管理的科学理 论、原则、技术和方法,指导档案管理实践,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论述.档案工作的标准属性? 1. 标准的制定与审核或批准当工作程序,都有专门的规定。 2. 标准都有固定的代号,格式整齐划一。 3. 档案工作标准是从事文件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共同依据,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并具有一定的行为约束力。 4. 档案工作的标准时效强,它是某个历史阶段的档案工作的实践水平为基础。 5.标准内容有相对专一性,一个当工作标准一般只解决一个实践性的问题,文字要求准简练。 6.标准依据其不同的种类和级别在不同的范围内,贯彻执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7.档案工作多数属于推荐性标准,各地各部们采用标准的时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科研选题原则的看法

自然辩证法给我们学科科学研究选题提供了很多启发,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首先,选题要有根据,以事实为根据。其次,选题要有目的,以满足需要为目的。一般说,符合需要性原则的课题是有事实为根据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海森堡也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这无疑都是对选题重要意义的高度概括应当认为,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是整个科研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是任何一项科研活动的真正起点。 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科学研究要从实际需求出发 通信工程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和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只有通过广泛的传播与交流,才能产生利用价值,存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将通信技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切实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改进方法,深入研究,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增加生产技术含量,同时科研选题首先还必须符合社会当前的或长远的需要,或者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科研任务的确定,都应首先考虑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科研才能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能提高其他学科科研创新能力,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勤于思索,注重创新 通信工程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有客观的研究对象:如通信设备,通信服务质量等;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模型构建,理论仿真等等;也有自己的科学理论:如博弈论。虽然前人已经在这门科学上有所研究,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在研究通信的时候,我们科学研究选题需要创新,只是简单重复前人结果不是科学研究,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的前进与发展。所谓具有创新的选题,指的是那些尚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预料经过研究可获得一定价值的新成果的课题。如新观点、新思想、新设计、新概念、新理论、新手段、新产品、新质量、新效益等。创新性具有新颖性、探索性、先进性、风险性等特点。它进一步体现了课题的需要性。同时,要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从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法研究同一个问题,获得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不断推进科学发展。 3.知己知彼,轻易适中,要具有科学性和填补性 通信学科是一个发展速度特别快的学科,短短几十年,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选择每一个通信技术方面的课题,都是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围绕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需要的完成这样的课题,不能想入非非,脱离实际,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因此,选题需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任何新课题以至新成果,都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的,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从事理论研究,要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从事应用研究,要有一定理论根据。科研选题应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背景下进行深入分析。那些与已经确认的科学理论完全违背的课题,例如“永动机”设计,就不应该作为选择对象。同时,科学是发展的,任何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都是特定时代、特定条件下的产物。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发展,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发明还会对已有事实和理论进

关于档案学的一些认识

关于档案学的一些认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上一学期上完一学期的导读课唯一的感受是这个专业很博大精深,系统学习档案学是要很认真努力的,但是学好档案学也是终身受益的,值得我们去为之付出为之努力。下面我就具体谈一下我的认识。 档案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和象征。档案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文献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早在五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用文字符号在载体上记录自然现象和自身活动状况(如甲骨、金石、简牍、纤帛等),这些记录物在当时作为记载事物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被使用,以后一部份记录物被选留保存下来变成为档案,形成诸如甲骨档案、金文档案、石刻档案、简册档案、纤帛档案、纸质档案……等等。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代相传,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档案物化并延续了人类的记忆,成为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纽带,通过档案,我们可以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业绩,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档案也是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门类,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类社会的种种记忆都是通过档案获得的。档案属于历史的范畴,它的本质是传承,记载先进文化的发展过程。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建设现代文化的过程中,档案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档案无言,但掷地有声,它跨越时空,是历史发展的忠实记录者,也是见证历史演变的真凭实据!大到几十万年人类进化史、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小至个人成长历史;就国家而言,档案内容将涉及一国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涵盖工、农、兵、学、商等各行各业;每逢重大节日或典庆日子,大到国家(地区)及有关行业系统,小至单个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等,都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举办专题展览、编写发展史等各种形式,宣传展示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有句名言,叫做“一切归档!”这句话揭示了一切事物的终极状态。我也觉得,所有的喧嚣经过岁月的冲刷和时间的磨蚀,都将归于沉寂,即使最辉煌、最神圣的东西,都将被简化成一种最纯粹的物质形态,被浓缩成最简单的存在形式,这就是——档案。纵观档案的各种形态,有综合性档案,有专业性档案,离我们近的,有家庭档案、健康档案、荣誉档案、婚姻档案、房地产档案、金融档案、旅游档案等等,档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档案始终相随。 孔子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的开创者,他在整理档案文献中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寻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他把编研工作融入到个人的情趣与爱好中,无以割舍。当得知,我最喜爱的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放弃他如日中天的电视事业,即将走进宁静高校的一隅,投身到潜心研究口述历史的事业中时,我感慨万分,由衷钦佩,至此,我对档案工作有了一份更加特殊的情感。 一份档案就是一段历史,例如人事档案记录的就是每个人一生的经历,透过泛黄的档案纸,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青春岁月,辉煌成就。那一页页的档案纸虽没有生命,但它承载的历史、记叙的事件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是每个人用生命创造的。曾记得看过一个档案管理员的纪录片,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那位前辈在档案管理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面对别人看来乏味的工作,她却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每一份档案,真正做到了做一岗爱一岗,闲暇之余,还研究档案归类方法,提高搜索效率,以便于他人查阅,档案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任何资料的缺失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它记录了每个人的曾经,见证了每个人的成长,虽然,它现在安安静静的躺在档案室里,可它会在你不知道的时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