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理论知识

汽车理论知识

汽车理论知识
汽车理论知识

汽车理论知识

最好你找个车型看看大家知不知道。因为车型不同(比如跑车、轿车等)差距还是很大的。

轿车的螺旋弹簧刚度一般为20N/mm左右(跑车要高些);工厂所用的阻尼一般用速度和力表来表示。

对于轿车的垂向动力学特性而言,基本的设计原则及考虑是

1 为了保证舒适性,一般把悬架偏频设计在0.9~1.5Hz(太低比如说0.5人会晕车,太高比如说4~8Hz人体共振效率降低),不仅如此,还希望后悬架偏频约为前悬架的1.2倍(振的慢的先振)。

2 至于阻尼比,一般希望在0.25~0.5:减振器不仅控制车身的运动还控制车轮的运动;设计时不仅要满足车身垂直振动的控制要求,还要满足侧倾和纵倾的控制要求。

不仅在设计载荷状态,还希望在空载,满载乃至超载状态下也满足上述原则。

补充一些:

ms指的是簧上质量,近似等于车身质量和悬架一半质量之和[还须考虑powertrain质量];mt指的是簧下质量,车轮+悬架一半质量;

ks悬架刚度,与弹簧刚度[如sunMapinfo所说的20N/mm]相差弹簧杠杆比的平方。

cs悬架阻尼,与减振器阻尼相差阻尼杠杆比的平方。

kt为轮胎刚度。

在描述车辆悬架时,可能会经常听到偏软或偏硬,任举例说明:

甲乙两车前悬弹簧杠杆比均为1,甲车前悬弹簧刚度20N/mm,乙车15N/mm,甲车前悬簧上质量400kg,乙车270kg,哪个车的悬架硬呢?

由悬架刚度/簧上质量[这里悬架刚度恰好等于弹簧刚度],甲<乙,所以乙更硬些。一般使用术语悬架偏频=sqrt(悬架刚度/簧上质量) /(2*pi)。

在描述车辆悬架衰减振动的效果时,则用阻尼比=减振器阻尼/(2*sqrt(质量*刚度)),

一般来说,轿车簧上质量约为簧下质量10倍,悬架刚度约为轮胎刚度1/10,所以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的阻尼比接近一致。因而使用一只减振器便可足以同时控制簧上和簧下质量的振动。

悬架刚度多近于线性,减振器则一定为非线性,因此这里是等效的减振器阻尼。

总结一下“我是大米”的问题:

有人将悬架的设计分为两部分:1悬架(垂向)动力学,包括悬架弹簧和减振器;2悬架knc,指悬架导向杆系和衬套。[当然更广义的还包括转向系,轮胎等]

就本贴的讨论范畴,应属1。不论悬架形式是macpherson,double wish bone,还是多杆,非独立。。。,悬架弹簧及其杠杆比的设计一般都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

对于A,B,C等不同级别的轿车,其质量是在一定范围的,再根据上述原则,你论文中所需参数的数量级就不至于搞错的。

ps: 论文等研究多数做的是方法论,不会太要求具体产品设计层次的内容,精确的数据似乎没有必要。

btw,确如你所说的喻凡书中为1949福特Granada参数;前文图中数据应是从《Fundamental of vehicle dynamics》而来,可能已有中文版,具体多少页我记不清了。等我再查查。

ks悬架刚度,与弹簧刚度[如sunMapinfo所说的20N/mm]相差弹簧杠杆比的平方。

这只是理想状况,悬架做了简化,忽略了一些内部力的作用,比如减震器筒的摩擦力,筒壁压力等等,实际悬架刚度和弹簧刚度并不只是杠杆比平方的关系,最好用动力学软件ADAMS计算得到。

举例:一麦弗逊悬架弹簧刚度为24,杠杆比为0.96,计算值为22.1。用ADAMS仿真得到的悬架刚度比弹簧刚度略大,为26.4。

keybox讲的基本都是对的,但是针对性还不是很强。目前的乘用车设计来说,一般前悬架频率为1.18左右,后悬架为1.4左右,后悬架与前悬架频率比在1.2左右。至于你的悬架垂直刚度则要根据频率和前后轴的质量来换算了。公式很简单f=sqrt(k/m)/6.28,其中f指频率,m指质量(单轮或双轮都行),k为刚度,需要与m一一对应。如果已求得悬架刚度,在根据悬架是否是独立或非独立悬架,以及弹簧的安装角度,可以求得弹簧的刚度。呵呵,悬架频率匹配的过程就是这样的。轮胎的径向刚度一般在200~350N/mm之间,也是可以根据双质量震动系统的计算公式来根据需要转换的。因此不管你想求悬架时候包含轮胎的刚度都是可以求出来的一般用动力学软件来求解比较准确。但是必须保证模型是正确的。这个方法对一些悬架形式不常见的很好用。对一些比较常见的mcpherson悬架里说,一般通过几何公式也是可以求的非常准确的。这个我是验证过的。呵呵

悬架系统的等效刚度、等效阻尼和悬架系统弹簧本身的刚度、减振器本身阻尼的刚度分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悬架系统的等效刚度、等效阻尼可根据经验值(悬架偏频值进行设定,如常用1.1~1.6Hz;等效阻尼比0.3~0.5)来确定,不同级别车辆稍有不同,一般高级车辆去小值;

悬架系统的弹簧本身刚度、减振器本身阻尼可以根据悬架的空间结构推导出杆杠比,继而可以根据悬架系统的等效刚度、等效阻尼计算弹簧,减振器本身的值;

注:悬架系统的等效刚度和弹簧本身的刚度之间关系不是定值关系,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而且是随着空间结构,空间姿态的变化而变化(愚人定义为:空间结构非线性刚度);对于阻尼对应关系亦有该特征,定义为空间结构非线性阻尼。

2 . NVH是指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由于以上三者在汽车等机械振动中是同时出现且密不可分,因此常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声振粗糙度是指噪声和振动的品质,是描述人体对振动和噪声的主观感觉,不能直接用客观测量方法来度量。由于声振粗糙描述的是振动和噪声使人不舒适的感觉,因此有人称Harshness为不平顺性。又因为声振粗糙度经常用来描述冲击激励产生的使人极不舒适的瞬态响应,因此也有人称Harshness为冲击特性。当汽车通过接缝或凸包时将产生瞬态振动(Harshness),它包括冲击和缓冲两种感觉。系统刚度越大,车身瞬态振动的幅值越大,冲击越严重,同时固有频率增加使振动衰减变快,缓冲的效果变好。同时它还给出了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得到的冲击和缓冲方面感觉等级的经验公式。总的说来,声振粗糙度描述是振动和噪声共同产生的使人感到极度疲劳的感觉。简单地讲,乘员在汽车中的一切触觉和听觉感受都属于汽车NVH特性研究的范畴,此外,还包括汽车零部件由于振动引起的强度和寿命等问题。从NVH的观点来看,汽车是一个由激励源(发动机、变速器等)、振动传递器(由悬挂系统和边接件组成)和噪声发射器(车身)组成的系统。汽车传动系统NVH特性研究是以汽车传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是属于于汽车整车NVH特性研究的子系统。目前的研究来看,汽车传动系统NVH 特性研究主要是研究由发动机作为一个激励源产生的或汽车处于某种工况下的传动系统NVH特性。国外对动力传动系振动特性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先进的汽车厂家从80年代以来已经将汽车结构的动态特性纳入产品开发的常规内容。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丰田(Toyota)、通用(GM)、福特(Ford)、克莱斯勒(Chrysler)等大汽车公司的工程研究中心专门设立了NVH分部,集中处理汽车的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和来自路面接触冲击的噪声声振粗糙度(Harshness)。

《汽车理论》清华大学余志生版-期末考试复习题

汽车理论习题集必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该小题后的括号)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A ) A.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B.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大传动比 C.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小传动比 D.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驱动力 2、汽车行驶速度( B ) A.与发动机转速、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 B.与发动机转速和车轮半径成正比,与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C.与发动机转速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与车轮半径成反比 D.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与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3、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B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等速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A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5、汽车加速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D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6、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包括(D )。 A.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 B. 摩擦阻力和干扰阻力 C.形状阻力和干扰阻力 D. 摩擦阻力和压力阻力 7、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B )。 A. 与车速成正比 B. 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C. 与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D. 与车速的4次方成正比 8、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C )。 A.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成正比 B.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成正比 C.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D.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的平方成正 比

汽车理论考试必备资料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3.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或最大制动器制动力)和起始制动车速。4.汽车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行驶,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为Φo,若Φ<Φo,汽车前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后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 5.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有两个:(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汽车文化期末考试a卷答案)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大题得() 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1765年英国人(A )发明了蒸汽机。 A.瓦特 B. 福特 C ?卡尔?本茨 D.古诺 2. 属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是:(A ) A.红旗 B. 福特C .大众D. 起亚 3. 采用人字齿轮形状作为公司标志的汽车公司是:(C ) A.法国标致 B. 德国大众 C .法国雪铁龙 D.韩国现代 4. 第一家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汽车企业是(B )。 A.奔驰 B. 福特 C .法拉利 D.丰田 5. 活塞位于(A )内 A.气缸 B. 曲轴箱 C .空气滤清器 D.飞轮 6. VIN 车辆识别代码共有(B )位 A. 15 B. 17 C . 20 D. 25 7. 柴油机是由(B )发明的 A.奥托 B. 狄塞尔 C .雷诺尔 D. 古诺 8. “多功能汽车”的英文简写是(B ) A. SUV B. MPV C . 4WD D. RV 9. 斯巴鲁SUBAR 的含义是(A ) A.昂星宿 B. 龙卷风 C .流星 D.银河系 10. 东风汽车标记是一对(B ) A.树叶 B. 飞燕 C .鱼鳍 D.羽毛 : 号位座 :名姓 :号学 :级班 ? ? 业专《汽车文化》期末考试(A ) 试卷命题人:王丰 任课老师:王丰

本大题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汽车史上的四次大变革是:第一次流水线生产方式_______ 、第二次汽车产品多样 性 _____ 、第三次精益的生产方式、第四次汽车工业走向世界。 2.至1966年,我国汽车工业已形成第一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五个汽车生产基地,基本填补了汽车类型的空白。 3.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 排放污染物和噪声。 4.汽车主要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大部件组成。 5.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行程,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6.按传动介质分,汽车传动系的形式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 7.两位德国人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被誉为现代汽车之父。 8.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包括机械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 本大题得()分 三、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 1.在我国,拖拉机和摩托车属于汽车的范畴。(x ) 2.按我国规定,中型客车的车长划分为 3.5米v L V 7米。(x ) 3.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T型车,又在世界上首推流水线装配汽车的方式。(V ) 4.发动机由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传动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组 成。(x ) 5.宝马的英文缩写是BMU (X )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

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1.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和振动剂量值两种。 2.“ISO2631”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1-80Hz摆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暴露极限、疲劳-降低工效界限、降低舒适界限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3.进行舒适性评价的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座姿受振模型考虑了:座椅支撑面,座椅靠背和脚支撑面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的振动。 4.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滤波器。 5.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减小,使悬架动饶度增大。 6.作为汽车振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主要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

汽车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汽车文化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共60 题、每题 1 分)抢答题:(共30 题)1.第一部现代汽车诞生在哪个国家(A ) A. 法国 B. 德国 C. 中国 D. 英国 2. 具有“越野车中的劳斯莱斯”之称的汽车品牌是( C ) A.悍马 B. JEEP C. 陆虎 D.奔驰 3. 是经营出租汽车的鼻祖?(A ) A. 德国人杜茨 B. 法国人莱瓦索尔 C .法国人米其林兄弟D. 德国人狄塞尔 4. 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是命名为什么?(A ) A. “戴姆勒1 号” B. “奔驰1号” C. “超音速汽车” D. 廉一号” 5. 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是以(C )为燃料的。 A.乙醇B、柴油C、煤气 6. 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是(C ) A. 波尔舍 B. 福特 C. 法拉利 7. 上海大众生产的帕萨特车型属于(C )档轿车 A. 高B 中高C. 中 8.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桑塔那,_( A )_, 轿车 A. 帕斯特 B. 吉利 C. 夏利 D. 标致 9. 卡迪拉克、旁蒂克、别克和雪佛兰牌各型轿车是由哪个公司生产的?( A )

A. 通用 B. 本田 C. 大众 D. 菲亚特 10. 野马公司隶属于哪家汽车集团?(B ) A 菲亚特B. 福特 11. 奔驰在香港叫什么?(B ) A 奔驰B. 平治 12. 德国大众在玻璃工厂中生产的顶级豪华轿车叫什么( B ) A 腾辉B. 辉腾 13. 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叫什么?( A ) A. 红旗 B 金龙 14. 西欧国家的邮政车是( C ) A、红色 B、绿色C.黄色D.蓝色 15. 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合资企业是(D ) A.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B. 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 C.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D.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16. 我们常见的大众汽车如宝来,帕萨特上面的1.8T什么意思(C ) A 1.8L B 1.8L 机械增压 C 1.8L 涡轮增压 D 1.8L 电喷 17. 世界上唯一产转子发动机的公司是( B ) A. 保时捷 B. 法拉利 C. 马自达 D. 兰博基尼

学车入门基础知识

学车入门篇(认识仪表、操纵机件、起步、变速) ■行车制动器踏板 1,作用: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需要减速或者停车就用它。2,行车制动器踏板的使用方法:踩踏行车制动器踏板时要由轻到重,等 车快停时,再由重到轻。意思就是:如果没有停车位置的限制,要轻踏行车制动器踏板直至完全停车,如果有停车位置的限制,踩踏这么轻,到停车位置时车停不住,这时可再踩重些,等车快停稳时,再由重到轻。也就是说,在停车的一瞬间,必须保持较轻的制动力,你看火车为什么停的那么平稳,桌子上放一杯水都不洒,说明别人用制动用得非常到位,如果我们肯不懈努力,勤学苦练,也能达到火车停车的水平。 ■离合器踏板 一、作用:切断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动力,有利于起步、变速、和停车。 二、使用方法:往下踩时,必须迅速踩到底,在抬起的过程中,要遵循两快、两慢、一停顿的使用方法。什么是两快、两慢、一停顿呢?听我慢慢给你说来。首先,将离合器在抬起时的总行程分为五个点位,(第1 点、全部踩到底,第5 点、全部抬起来,第3 点、就是中间还有一点叫做联动点,也叫做半离合或半联动,第4 点、联动点再往上抬一些称全联动,第2 点、联动点再往下踩一些称初联动)。这五个点位的含意:第1 点的含意是,发动机你转你的,变速箱1 轴(就是和离合器相连的轴)上的第一个齿轮停止转动。第5 点的含意是,发动机转一圈变速箱1 轴上的第一个齿轮必须跟着发动机转一圈。第3 点、就是联动点的含意,发动机转一圈变速箱1 轴上的第一个齿轮,只转半圈、多半圈或少半圈。第4点的含意和第5点相同,它们之间是自由行程,第2 点的含意和第1 点相同,它们之间是空行程。现在我来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快,什么时候应该慢,什么时候应该停顿。第1 点和第2 点之间是空行程应该快,第4 点和第5 点之间是自由行程应该快,这就是两快。第2 点和第3 点之间要慢,第3 点和第4 点之间也要慢,这就是两慢。在第3 点要停顿一下,这就是两快、两慢、一停顿的使用方法。 ■离合器联动点位置的确定:关于联动点,每个车的位置都不同,

汽车理论考试重点知识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2、汽车的驱动力定义(绘制汽车驱动力图):地面对驱动力的反作用t F即是驱动汽车的外力,称为汽 车的驱动力。产生:汽车发动机产生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得到的。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产生一对地面的圆周力(方向与驱动力方向相反)。3、汽车的行驶阻力产生: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等速行驶时,必须克服来自地面的滚动阻力和来自空气的空气阻力。当汽车在坡道上上坡行驶时还必须克服重力沿坡道的分力坡度阻力,加速行驶时还需克服加速阻力。组成: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坡度阻力。 空气阻力: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坡度阻力:汽车重力在坡道分力表现为阻力。 加速阻力: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直来那个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 4、轮胎滚动阻力的定义: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路面接触区域产生法向、切向的相互作用力及相应的轮胎和支承路面的变形。 弹性迟滞的产生机理及作用形式:轮胎各组成部分互相间的摩擦以及橡胶帘线等物质的分子间的摩擦最后转变为热能而消失在空气中,为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由于弹性迟滞损失使车轮法线前后法向反作用力大小不等。 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路面的种类、行驶速度、轮胎的构造(结构、帘线、橡胶)、轮胎的气压。5、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需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6、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驱动力—车速)上到行驶阻力与驱动力相等时,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最大速度。(汽车可以利用剩余的驱动力加速及爬坡。) 7、汽车动力特性图:(动力因数—车速图)汽车的动力因数及车速关系,到滚动阻力系数与动力因数相等时最车速。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定义: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评价指标: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 2、燃油消耗率的确定方法:在万有特性图上有等燃油消耗率曲线。根据曲线可以确定发动机在一定转速、发出一定功率时的燃油消耗率。 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1、使用方面:①行驶速度: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时燃油经济性好,随车速增加变差;②档位选择:档位低后备功率大,发动机负荷率低,燃油经济性差;③挂车的应用: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质量利用系数较大,燃油消耗率下降;④正确的保养和调整。2、汽车结构方面:①缩减轿车总质量、总尺寸;②发动机: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及机械效率,增压化,对汽车燃油经济性最有影响。③传动系:档位增多、增加选用合适档位使发动机处于经济工作状况的机会;④汽车外形及轮胎(降低空气阻力系数)。 4、后备功率的大小、负荷率的大小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档位低后备功率大,发动机负荷率低,燃油经济性差 5、绘制某档位的等速百公里油耗图,并写出绘制步骤及各步骤中所用的计算公式:1、汽车以某档位(确定)某车速u匀速行驶,在功率平衡图上可得到该车速下平路匀速行驶时发动机输出功率pe。2、由速度公式,可得计算该档位u行驶时发动机的转速n。3、在汽车发动机万有特性图上,由上述的pe和转速n,查值得到b。4、将上述得到的pe、b及其他已知参数代入计算式得Qs(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选择发动机功率的方法:1、从保证汽车预期的最高车速初步选择发动机应有的功率、最高车速实际反应了加速能力与爬坡能力。 2、估计汽车的比功率确定发动机的功率(不同货车的比功率随质量增加而降低,但大于单位质量应克服的滚动阻力功率) 2、直接档:传动比为1时的档位。超速档:传动比小于1时的档位。 3、最小传动比与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关系:最小传动比过小,发动机在重负荷下工作,加速性不好,出现噪声及振动;最小传动比过大燃油经济性差,发动机的高速运转噪声大。传动比小后备功率过小,动力性差,燃油经济性好。传动比大后备功率大,动力性增强,燃油经济性差。 4、最大传动比的选择原则:最大爬坡度、附着率、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5、等比级数分配传动比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动力性。 6、档位多的优点:就动力性而言,档位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及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档位越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所以档位多会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及动力性。 第四章1、汽车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 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的能 力。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热衰减性能;制动时汽车的方 向稳定性(不跑偏、侧滑、转向能力失去) 2、地面制动力:汽车受到由地面提供的与行驶方向 相反的外力(影响因素:制动器间摩擦力、附着力) 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 所需的力(制动器结构影响)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三者之间的关系: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决定于制动 器制动力,但同时受到附着条件的限制,只有汽车的 具有足够的制动气制动力与地面提高附着力时,才能 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3、制动力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峰值 附着系数:滑动率为15%—20%时制动力系数最大值。 滑动附着系数:滑动率为100%时制动力系数。侧向 力系数:侧向力与垂直载荷之比。滑动率越低,同一 侧偏角条件下的侧向力系数越大,轮胎保持转向,防 止侧滑能力越大。 4、水滑现象:在某一车速下,在胎面下的动水压力 的升力下等于垂直载荷时,轮胎将完全漂浮在水膜上 面而路面毫无接触。 5、汽车最大减速度=g@b,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的汽 车达到的最小减速度=g@s,理想的制动防抱死制动时 的最小减速度=g@p。 6、汽车的制动距离: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 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的停住为止驶过的距离。 决定主要因素:制动器起作用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 (附着力)、起始制动车速。其他还有车载载荷、 发动机是否结合、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 7、汽车制动过程从时间上的阶段:驾驶员见到信号 后作出行动反应、制动器起作用、持续制动、放松制 动。一般制动距离是指开始踩着制动踏板到完全停车 的距离。 8、制动器的热衰退:制动器温度升高后,摩擦力矩 常会有显著下降。 制动效能恒定性:主要是指抗热衰退的性能。 热衰退性能的影响因素:1、与制动器摩擦副材料及 制动器结构有关;2、当温度超过制动液沸点会发生 汽化现象,制动完全失效;3、制动效能因数随摩擦 因数升高而增加。 9、制动跑偏: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行驶。 造成的原因: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 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和 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相互干涉)。 10、侧滑: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 动。 后轴侧滑后果:将引起汽车剧烈的回转运动,严重时 可使汽车调头。 后轴侧滑的原因:后轮比前轮提前一段时间(一般为 0.5s以上)先抱死拖滑,并且车速超过某一数值, 汽车在轻微的侧向力作用下就会发生侧滑(路面越 滑、制动距离越长、越剧烈) 如何防止后轴侧滑:防止后轴车轮抱死,或后轴车轮 比前轴车轮先抱死的情况。 11、制动器制动力足够时,制动过程的情况有哪些: 1、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 2、后轮先 抱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拖滑;3、前后轮同时抱死 拖滑。 12、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前后车轮同时 抱死):在任何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前后轮制动器制 动力之和等于附着力,并且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别 等于各自的附着力。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1、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在驾驶员不感到过分紧张、 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员通过转向系及转向 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 抵抗干扰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2、轮胎的侧偏特性:主要指侧偏力、回正力矩、侧 偏角之间的关系。 侧偏力:车轮中心沿y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fy,相 应的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Y,fY称为侧 偏力。 车轮的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侧偏力 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的行驶方向亦将偏离车轮平 面cc,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象。 侧偏角:接触印迹的中心线aa不只是和车轮平面错 开一定距离,而且不再与车轮平面cc平行,aa与cc 夹角为侧偏角。 侧偏刚度:侧偏力---侧偏角曲线中,在侧偏角等于 0处的斜率称为侧偏刚度k。是决定操纵稳定性的重 要轮胎参数。 说明正负关系:侧偏刚度为负数,fr=k*a。负的侧偏 力产生正的侧偏角。 3、评价稳态响应横摆角速度增益:稳态的横摆角速 度与前轮转角之比,用于评价稳态响应。 汽车的稳态响应有哪几种: 1)中性转向:横摆角速度增益与车速成正比, 指汽车以极低的车速行驶而无侧偏角时的 转向关系。 2)不足转向:特征车速,汽车稳态横摆角速度 增益达最大值。不足转向量增加,k值增加, 特征车速降低。 3)过多转向:临界车速,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趋于无穷大。 (汽车都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表征稳态响应的具体参数那些、那些参数和稳态响应 几种类型的关系是什么:1、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 差(a1-a2),等于0,中性转向,小于0过多转向; 2、转向半径比R/R0,等于1,中性转向,大于一不 足转向;3、静态储备参数S.M,等于0,中性转向。 大于一不足转向。 4、回正力矩:在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 胎oz轴的力矩Tz。它是使转向的车轮恢复到直线行 驶位置的主要恢复力矩之一。影响因素:1、侧偏角 (随侧偏角的增大先增加4--6度最大,后降低,最 后为负数)2、随垂直载荷的增加而增加。3、轮胎的 气压低回正力矩增大。4、地面切向反作用力fx,随 驱动力增加,先增加到最大后降低。制动时,一直下 降到0后为负值。 5、表征瞬态响应品质好坏参数那些:1、横摆角速度 wr波动时的固有频率w0(w0值应高些为好);2、阻 尼比;3、反应时间T;4、峰值反应时间(达到第一 峰值wr1的时间)。 6、横摆角速度的频率特性:一个线性系统,若输入 为一个正弦函数,则达到稳定状态时的输出也是具有 相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但幅值和相位发生了变化,输 出输入的幅值比为f的函数,幅频特性;相位差也为 f的函数,相频特性,统称为频率特性。 在汽车操纵稳定性中,常以前轮转角或转向盘转角为 输入,汽车横摆角速度为输出的汽车横摆角速度频率 响应特性来表示汽车的动态特性。 幅频特性:反映驾驶员以不同频率输入指令时,汽车 执行驾驶员指令的失真程度。 相频特性:放映了汽车横摆角速度滞后于转向盘的失 真程度。 7、车厢侧倾轴线:车厢相对地面转动时的瞬时轴线。 侧倾中心:该轴线通过车厢在前方轴处的横截面上的 瞬时转动中心,这两个瞬时中心称为侧偏中心。 车厢侧倾角:车厢在侧向力作用下绕侧倾轴线的转 角。侧倾角的数值影响到汽车的横摆角速度稳态响应 与横摆角速度瞬态响应。 侧倾力矩组成:1、悬挂质量离心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2、侧倾后,悬挂质量重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3、独立 悬架中,非悬挂质量的离心力引起的侧偏力矩。 8、分析车厢侧倾是由于载荷在左右车轮重新分配对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曲线行驶时由于侧倾力矩的 作用,垂直载荷在左右车轮上是不相等的,这将影响 轮胎的侧偏特性。在侧向力作用下,若汽车前轴左右 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 量;若后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 减少不足转向量。 9、汽车的车厢侧倾时,由于悬架的结构形式不同, 车轮外倾角变化情况:1、保持不变2、沿地面侧向 反作用力作用方向侧倾3、沿地面侧向反作用力作用 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倾。 10、汽车侧翻: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绕某纵轴线转动 90度或更大角度以至车身与地面相接触的一种极度 危险的侧向运动。 侧翻类型:1、曲线运动引起的侧翻2、绊倒侧翻。 11、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的五个参数:1、频率为0 时的幅值比,即稳态增益。2、共振峰频率,值越高, 操纵稳定性越好。3、共振时的增幅比,其值应小些。 4、f=0.1hz时的相位滞后角。 5、f=0.6hz时的相位 滞后角。 第六章 1、汽车的平顺性: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 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 评价指标:乘员的主观感觉的舒适性。 评述性评价方法:1、当振动波形峰值系数小于九时, 加权加速度时间历程的峰值/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来评价振动对人体舒适性和 健康的影响。2、振动波形峰值系数大于九,用4次 方和根值方法评价。 2、进行舒适性评价标准规定有哪些输入点和轴向振 动:座椅支承面出输入点:三个方向线振动、三个方 向角振动;座椅靠背和脚支承面两个输入点:各三个 方向线振动。总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振动。 3、人体对垂直振动的敏感频率区域:4—12.5HZ、对 水平振动的敏感频率区域0.5—2HZ。 4、路面不平度函数定义:通常把路面相对基准平面 的高度q,沿道路走向长度i的变化q(i),称为路面 纵断面曲线或路面不平度函数。 5、平顺性主要讨论的自由度是什么:座椅支撑面处 输入点三个方向的线振动。 6、分析阻尼系数及频率比对幅频特性的影响: 低频段(0—0.75):在这一频段,{z/q}略大于1, 不呈现明显的动态特性,阻尼比对这一频段的影响不 大。 共振段(0.75—跟2):在这一频段,{z/q}出现峰值, 将输入位移放大,加大阻尼比可使共振峰明显下降。 高频段(大于跟2):在 =跟2,时{z/q}=1.与阻尼比 无关,在频率比大于跟2时,{z/q}<1,对输入位移起 衰减作用,阻尼比减小对减振有利。 1、汽车的通用性(越野性):它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 度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 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 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2、汽车支撑通用性的评价指标:牵引系数、牵引效 率、燃油利用指数 3、汽车通用性的几何参数:最小离地间隙h、纵向 通过角β、接近角、离去角、最小拐弯直径、转弯通 道圆。

汽车文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井冈山经贸学校2014—2015第二学期 15汽修(3)班《汽车文化》期末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得到监考人员指令后方可答题。 2、考生拿到试卷后应首先填写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考证号、姓名、学校),不得填出密封线外,同时把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右上角座位号栏内。 3、用蓝、黑色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4、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5、考试结束将试卷放在桌上,不得带走。待监考人员收毕清点后,方可离场。 一、填空题 :(每小题 1 分,共计 20 分) 1、 汽车诞生在 年。 2、 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是在 国。 3、 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是 。 4、 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原来是由 家公司合并而成。 5、 发明子午线轮胎的公司是 。 6、 中国唯一符合FIA 国际标准的F1赛道在 。 7、 世界上最著名的勒曼24小时汽车耐力赛举办地点是在 。 8、 世界上累计产量最高的汽车是 。 9、 SUV 是 汽车。 10、 现代汽车鼻祖是本茨及 。 11、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城是美国的 。 12、 宝马的英文缩写名称是 。 13、 客车的车辆类别代号是 。 14、 我国汽车报废标准规定,家用轿车的使用年限为 年。 15、 VIN 车辆识别代码共有 位。 16、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其 越好。 17、 自动变速器上N 代表 。 18、 排气管“放炮”的主要原因有 。 19、 电控汽油机大多采用 点喷射。 20、 最新的汽车分类标准将汽车分成 商用车和 车两大类。 二、单选题 :(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 1的驱动形式是 。 A 、FR B 、FF C 、RR 2、 兰博基尼在创建初期生产什么 。 A 、飞机 B 、农用机械 C 、自行车 3、 最注重汽车安全性的汽车厂商是 汽车公司 。 A 、沃尔沃 B 、奔驰 C 、通用 4、 ABS 是 的缩写。 A 、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B 、电子防抱死制动系统 C 、汽车驱动防滑驱动系统 5、 GPS 是 A 的缩写。 A 、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B 、全球监测系统 C 、全球导航系统 6、 保时捷的创立者,甲壳虫的设计者是 。 A 、 菲迪南德.波尔舍 B 、菲迪南德.雷诺 C 、菲迪南德.费雷 7、 舒马赫夺得过 F1冠军 。 A 、 6 B 、5 C 、7 8、 转子发动机的发明人的国籍是 。 A 、日本 B 、德国 C 、 美国 9、 F1大奖赛全年共有 站。 A 、17 B 、16 C 、15 10、 ESP 是 的缩写。 A 、主动式车身悬挂系统 B 、电子动态稳定系统 C 、电子感应刹车控制系统 11、“MPV ”是 的英文缩写。 A 、高级房车 B 、运动型多用途车 C 、多用途厢式车 12、奥兹莫比尔是 汽车公司的品牌。 A 、克莱斯勒 B 、通用 C 、奥迪 13、Seat 品牌属于 国家。 A 、美国 B 、意大利 C 、西班牙 14、第一个ABS 系统的制造商是 。 A 、博世 B 、西门子 C 、德尔福 15、最早的电动汽车 。 A 、1847年,美国的法莫(M.Farmer)制造了第一辆无导轨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 B 、1880年,法国的卡米?福尔最先制造出利用蓄电池作动力的、实用的电动汽车、 C 、 ,中国武汉理工大学研制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6、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叫 。 A 、民生牌 B 、 民族牌 C 、民权牌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身份证号: ……………………………装………………………订………………………线…………………………………

汽车理论考试参考答案

一、填空以及有关的选择 1、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 ;(2)汽车的加速时间t ;(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 2、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3、汽车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F f 、空气阻力F w 、坡度阻力F i 、加速阻力F j 。 4、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油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为L/100km 5、汽车动力装置参数是指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的传动比。 6、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以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7、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8、只有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地面又提供高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9、附着系数的数值主要决定于道路的材料、路面的状况与轮胎结构、胎面花纹、材料以及汽车运动的速度等因素。 10、评价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s 和制动减速度bmax a 。 11、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最大制动器制动力)以及起始制动车速。 12、增力式制动器恒定性差,盘式制动器恒定性好。 13、汽车的稳态响应特性有三种类型:不足转向 、中性转向 、过多转向。 14、高宽比对轮胎侧偏刚度影响很大,采用高宽比小的轮胎是提高侧偏刚度的主要措施。 15、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1)当 K =0 时,中性转向;2)当 K >0 时,不足转向。当不足转向量增加时,K 增大,特征车速降低;3)当 K <0 时,过多转向。临界车速越低,过多转向量越大。 16、(1)0S.M.=,中性转向;(2)0S.M.>,,不足转向;(3)0S.M.<,过多转向。 17、椅面水平轴向 的频率加权函数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0.5~2Hz 。 18、汽车支承通过性的指标评价:牵引系数、牵引效率及燃油利用指数。 19、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等。 二、名词解释 1、 滚动阻力系数:是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2、 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 变形形成了一种波,这就是驻波。 3、 坡度阻力: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 4、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最大值) 5、 附着条件:地面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切向反力小于驱动轮的附着力。 6、 后备功率:发动机功率与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消耗的发动机功率的差值。即 7、 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单位:kW/t 。 8、 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切向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 9、 制动力系数 :地面制动力与作用在车轮上的垂直载荷的比值。 10、 峰值附着系数: 制动力系数最大值称为峰值附着系数。一般出现在s =15% ~20%。 11、 滑动附着系数:s =100%的制动力系数称为滑动附着系数。 12、 侧向力系数l ?:地面作用于车轮的侧向力与车轮垂直载荷之比。 )(1w f T e P P P +-η b ?s s x y 、

汽车文化试卷及答案

2017—2018第一学期 17春汽修班《汽车文化》期末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得到监考人员指令后方可答题。 2、考生拿到试卷后应首先填写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考证号、姓名、学校),不得填出密封线外,同时把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右上角座位号栏内。 3、用蓝、黑色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直接写在表格里。 4、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5、考试结束将试卷放在桌上,不得带走。考试时间90分钟。 判断题: 选择题: 一、判断题 :(每题 2 分,共计 40 分) 1、F1赛车发动机的冷却是靠水来冷却的。 ( ) 2、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建于1908,创建人是威廉.C 杜兰特 ( ) 3、大众汽车公司主要有大众和奥迪两大品牌。 ( ) 4、本次和戴姆勒发明的汽车都采用柴油机 ( ) 5、1895年,法国的米其林兄弟制造出了用于汽车的充气轮胎 ( ) 6、美国第一大汽车公司是福特汽车公司 ( ) 7、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 型汽车是世界第一条流水线装配而成的汽车。 ( ) 8、爬坡试验包括最大爬坡度与爬长坡以及动力三项试验。 ( ) 9、德国工程师卡尔本次发明了在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 ( ) 10、世界上第一辆吉普车是由美国班特姆公司制造。 ( ) 11、汽车是用内燃机作为动力,主要在公路上或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通常有4个或4个以上的橡胶轮胎,用来运载人或货物。 ( ) 12、汽车电气设备由车身和发动机组成。 ( ) 13、1956年7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t 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一汽”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 ) 14、所有的宝马轿车都是后轮驱动。 ( ) 15、马自达以其辉煌的技术创新历史而自豪,尤其以转子发动机为代表。 ( ) 16、汽车噪音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动机,另一个是喇叭。 ( ) 17、太阳能汽车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用蓄电池来推动汽车。( ) 18、白色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远高于黑色汽车。 ( ) 19、未来小客车的造型必然是在鱼形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 ) 20、方程式汽车赛项目只有F1。 ( )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计40 分) ( )。 A 、凯迪拉克 B 、地球 C 、水星 D 、 雪佛兰 2.( )成功地创造了一整套现代公司组织管理体系。 A 、 阿尔佛雷德 斯隆 B 、 丰田喜一郎 C 、 威廉 杜兰特 D 、威廉姆 迈巴赫 3.我国第一辆轿车是( )。 A 、红旗CA770高级轿车 B 、解放牌轿车 C 、SH760中级轿车 D 、东风牌轿车 年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大奖赛在( )赛道举行。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大连 5.世界上最早组织汽车比赛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中国 年美国克莱斯勒的( )小客车,首次采用流线形车身。 A 、气流牌 B 、和风牌 C 、甲壳虫 D 、顺风牌 7.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会破坏( ),从而造成太阳辐射过强,也会导致出现高温天气。 A 、臭氧层 B 、对流层 C 、大气层 D 、电离层 8.氢气汽车指用( )的汽车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身份证号: ……………………………装………………………订………………………线…………………………………

汽车理论超级总结(考研笔记)

备注:各课次内容中:用红色字标记的是重点,加粗且斜体标记的是难点,既用红色标记又加粗斜体标记的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课次1: 内容: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一、汽车驱的驱动力:发动机的外特性,传动系的机械效率,车轮半径,汽车的驱动力图。 课次2: 二、汽车的行驶阻力:滚动阻力及滚动阻力系数,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系数,上坡阻力,加速阻力。 课次3: 三、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1-3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附着力与附着利用率 课次4: §1-4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1-5 汽车的动力因数与动力特性图: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课次5: §1-6 汽车的功率平衡:利用功率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课后习题:汽车动力性习题 试验1:汽车动力性路上试验 课次6: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2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汽车发动机的负荷特性与万有特性,汽车稳定行驶时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课次7: §2-2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汽车的加速、减速与停车怠速的耗油量计算。§2-3 影响汽车燃没油经济性的因素: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因素,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途径。 试验2:汽车燃油经济性实验 课次8: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功率与传动系传动比的选择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3-2 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确定 课次9: §3-3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的确定 §3-4 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课后习题:汽车燃油经济性及传动系统参数选择习题 课次10: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滑动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课次11: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汽车的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 汽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跑偏,制动侧滑。 课次12: §4-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理想分配曲线, 二、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实际分配线,同步附着系数及其选择,制动过程分析 课次13: 三、在附着系数不同的道路上的制动过程分析、利用附着系数与附着效率。 §4-6 制动力调节:制动力调节原理,制动系限压阀、比例阀,防抱制动系统。 课次14: 第七章汽车的通过性 §7-1 汽车通过性概述 §7-2 汽车间隙失效、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7-3 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 课后习题:汽车制动性和通过性习题 课次15: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概述:操纵稳定性概念,车辆坐标系,刚体运动微分方程。 §5-2轮胎的侧偏特性:轮胎坐标系,轮胎侧偏现象与侧偏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