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河南巩义市三月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2019河南巩义市三月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2019河南巩义市三月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在南海成功开采的可燃冰(CH4?nH2O)可能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

B.大量使用含丙烷、二甲醚等辅助成分的“空气清新剂”,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C.某些筒装水使用的劣质塑料桶常含有乙二醇(HOCH2-CH2OH),乙二醇不溶于水

D.我国全面启动的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有关

2.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4N A个氧原子

B. 1 mo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HClO、ClO-粒子数之和小于2N A

C. 2.24 L(标准状况)2H2中含有0.2N A个中子

D. 25 ℃时K sp(CaSO4)=9×10-6,则该温度下CaSO4饱和溶液中含有3×10-3N A个Ca2+

)

3.已知有机物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6H11O4

B.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C. 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 是乙酸的同系物,能和碳酸钠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如图是一种可充电锂电池,反应原理是4Li +FeS 2

Fe +2Li 2S ,LiPF 6 是电解质,

SO(CH 3 )2 是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a 极被还原

B.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PF 6- 向 b 极区迁移

C. 充电时,b 极反应式为Fe +2Li 2S -4e -=FeS 2+4Li +

D. 充电时,a 极连接电源正极

6.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加到 HA 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 pH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 点:c(A -) = c(HA)

B. K a (HA)的数量级为 10-4

C. 水的电离程度:m < r

D. r 点:c(H+) = c(A-)+c(OH-)?c(Na+)

7.前20号元素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不同主族,A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为金属元素且有两种常见氧化物;若往D的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E>D>A>B>C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D

C. B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A的氢化物

D. C、E单质与冷水反应,E不一定比C剧烈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已知草酸镍晶体(NiC2O4·2H2O)难溶于水,工业上从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含有定量的Al2O3、FeO、SiO2、CaO等)制备草酸镍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中数据:

②2K sp(CaF2)=1.46×10-10

③当某物质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视为完全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种能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氧水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写出“氧化”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剂a“调pH”时pH的调控范围为___________,试剂a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 .Fe(OH)3 B. Fe(OH)2 C.Al(OH)3 D. Ni(OH)2 E. NaOH

(4)写出“沉钙”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Ca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F-)>___________mol·L-1(写出计算式即可)。证明Ni2+已经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a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亚硝酸钠(NaNO2)是肉制品生产中最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氮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并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SO2+Na2O2=Na2SO4,NO2和NO能与Na2O2发生类似反应。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有无色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I.制备亚硝酸钠

(1)装置A用恒压滴液漏斗,相比普通分液漏斗,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填仪器编号,且都是左进右出)。

(3)如果没有B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几个就写几个,填化学方程式)。

(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测定产品纯度,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量5.000g产品配成250mL溶液。

②从步骤①配制的溶液中移取25.00mL注入锥形瓶中。

③用0.1000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④重复以上操作3次,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5)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中NaNO2的纯度为___________%。

(6)设计实验证明HNO2的酸性比碳酸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I: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O2等污染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

已知: CH3OH(g)+3/2 O2(g)=CO2(g)+2H2O(l) △H1

CO(g)+1/2O2(g)=CO2(g) △H2

H2(g)+1/2O2(g)=H2O(l) △H3

请写出由CO和H2形成CH3OH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压强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与2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g) +2H 2(g)CH3OH(g) △H,CO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容器内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恒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若v(CO)=v(CH3OH)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反应中,催化剂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该反应的△H________0,p 2_______________p 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

II:甲醇是一种燃料,也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

(3)甲醇直接燃烧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

的电池装置,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工作时,

溶液中的OH -

向_________极移动,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 减小,则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1)火箭使用的推进剂燃料由N 、H 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N :H=1:2,其水溶液显碱性,则该物质中N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笑气(N 2O)曾被用作麻醉剂,但过度吸食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预测N 2O 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

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1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价阴离子再获得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叫做第二电子亲和能,部分元素或离子的电子亲和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

A .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难得到电子

B .一个基态

气态氧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O 2-时放出141kJ 的能量

C .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是-780kJ /mol

D.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

(4)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用“A”代替),可起到降低Al2O3熔点的作用。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A+3CO2↑+9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①冰晶石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冰晶石由两种微粒构成,冰晶石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③冰晶石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金属键

E 范德华力

F 氢键

④Al单质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乙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丁所示:

若已知A1的原子半径为d cm,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晶胞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Al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用字母表示)。

(5)配合物Fe(CO)5的熔点-20℃,沸点103℃,可用于制备纯铁。Fe(CO)5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Fe(CO)5晶体类型属于__________晶体。

②关于Fe(C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Fe(CO)5是非极性分子,CO是极性分子

B.Fe(CO)5中Fe原子以sp3杂化方式与CO成键

C.1mol Fe(CO)5含有10mol配位键

D.反应Fe(CO)5=Fe+5CO没有新化学键生成

2019河南巩义市三月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1、【答案】B

【解析】A.酸雨主要是由于硫、氮氧化物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可燃冰(CH4?nH2O)中只含C、H、O元素,所以不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B.二甲醚会在光照下分解产生甲醛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故B项正确;C.1mol乙二醇分子内含2mol-OH,依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乙二醇易溶于水,故C项错误;D.二氧化硅对光具有全反射,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用于信号传输,所以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无关,与二氧化硅有关,故D项错误;答案选B。

2、【答案】D

【解析】A.乙醇溶液中除了乙醇外,水也含氧原子,100g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46g,物质的量为1mol,故含1mol氧原子;水的质量为100g-46g=54g,物质的量为3mol,故含3mol氧原子,故此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共为4mol,个数为4N A个,选项A 正确;B.1molCl2通入水中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守恒可知,Cl2、HClO、Cl-、ClO-粒子数之和等于2 N A,故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2 NA,选项B正确;C.标况下2.24L2H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2H2中含2个中子,故0.1mol2H2中含0.2N A个电子,选项C正确;D.25℃时,K sp(CaSO4)=9×10-6,则CaSO4饱和溶液中Ca2+浓度为3×10-3N A,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选项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应注意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计算、可逆反应的存在等。A.乙醇溶液中除了乙醇外,水也含氧原子;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为化学平衡;C.求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重氢中含2个中子来分析;D.饱和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

3、【答案】C

【详解】A.键线式结构中拐点和端点为碳原子,共有6个碳原子,分子式为C6H12O4,故A错误;

B.含有-COOH以及-OH,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D.分子中含有-COOH以及-OH,与乙酸含有的官能团不完全相同,二者结构不相似,则不

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详解】A.NaOH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在小烧杯中称量,且放在左盘,天平游码回零,砝码为2.0g,故A错误;

B.用CuSO4?5H2O配制480mL0.2mol?L-1CuSO4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 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m=0.2mol/L×0.5L×250g/mol=25.0g,故B正确;

C. 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使pH试纸褪色,应用pH计,故C错误;

D. NaOH过量,不能证明溶解性大小,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5、【答案】C

【分析】A、装置图分析可知是原电池反应原理;

B、原电池中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

C、充电时是电解池反应原理;

D、充电时是电解原理,a 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详解】A、装置图分析可知放电时是原电池反应原理,a 极为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Li被氧化,故A错误;

B、放电时是原电池反应原理,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原电池中a为负极,所以PF6-向a 极区迁移,故B错误;

C、充电时是电解原理,b电极为阳极,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Li2S-4e-=FeS2+4Li+,故C正确;

D、充电时是电解原理,a 极为电解池的阴极,连接电源负极,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主体内容,涉及电极判断与电极反应式书写等问题,做题时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时的阴阳极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6、【答案】B

【详解】A项,由图可知,m点所示溶液中:==0,则m点时,c(A-) = c(HA),

故A项正确;

B项,HA H++A-,K a(HA)=,m点==0时溶液的pH=4.76,

K a(HA)=c(H+)=10-4.76,K a(HA)的数量级为10-5,故B项错误;

C项,根据A项分析,m点时,c(A-)= c(HA),同样方法分析,r点时,c(A-) > c(HA),则r点加入的NaOH溶液大于m点,r点溶液中剩余HA小于m点,r点溶液中NaA大于m点,则水的电离程度:m < r,故C项正确;

D项,r 点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H+) +c(Na+)= c(A-)+c(OH-),所以c(H+) =

c(A-)+c(OH-)?c(Na+),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中电解质之间的反应与反应图象、盐类水解等,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能力的考查,本题的关键是对特殊点m点的分析,这是图象题共同特点。

7、【答案】D

【分析】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A是碳元素;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N元素;C为金属元素,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C为钠元素;若往D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能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则D是Cl元素;根据前20号元素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不同主族信息可知,E为钙元素;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A是碳元素;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N元素;C为金属元素,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C为钠元素;若往D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能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则D是Cl元素;根据前20号元素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不同主族信息可知,E为钙元素;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Ca>Na>Cl> C > N,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N

C.氨气分子间有氢键,沸点大于甲烷;但是随着碳原子个数的增多,碳的氢化物(烃)沸点

越来越大,甚至大于氨气的沸点,所以氮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高于碳的氢化物,C错误;

D. 钠、钙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虽然钙的活泼性强于钠,但是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附着在钙的表面,所以反应速率比钠慢,D正确;

正确选项D。

26、【答案】(1). 把废镍催化剂粉碎或适当提高酸的浓度或搅拌或加热(2).

2Fe2+H2O22H+=2Fe3+2H2O (3). 5.0pH 6.8 (4). D (5). Ca2+2F-=CaF2

(6). (7). 取适量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草酸铵溶液,无沉淀生成(8). 过滤、洗涤、干燥

【分析】废镍催化剂用硫酸溶解,SiO2和硫酸不反应,过滤除去,滤液的成分为NiSO4、FeSO4、Al2(SO4)3、CaSO4及过量的硫酸,双氧水将Fe2+氧化为Fe3+,为提高产率应选用Ni(OH)2中和酸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的pH大于或等于5.0小于6,8,此时Fe3+、Al3+转化为Fe(OH)3沉淀、Al(OH)3沉淀,过滤除去,此时滤液中含有Ni2+、Ca2+、SO42-,向滤液中加入NH4F 使Ca2+转化为CaF2沉淀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NH4)2 C2O4生成草酸镍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即得草酸镍晶体。

【详解】(1)把废镍催化剂粉碎、适当提高酸的浓度、搅拌、加热都可以提高“酸浸”速率;本题答案为:把废镍催化剂粉碎或适当提高酸的浓度或搅拌或加热。

(2)双氧水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2H+=2Fe3+2H2O;

本题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3)使Fe3+、Al3+沉淀完全,而Ni2+不沉淀,pH的调控范围为5.0pH 6.8,为提高产率应选用Ni(OH)2中和酸调节溶液的pH;

本题答案为:5.0pH 6.8,D。

(4)加入NH4F使Ca2+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F-=CaF2,由题中所给

2K sp(CaF2)=1.46×10-10,K sp(CaF2)=0.73×10-10,依据K sp(CaF2)=c(Ca2+)c(F-)2,故c(F-)2=

K sp(CaF2)/ c(Ca2+),当Ca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F-)>,证明Ni2+已经沉淀完全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适量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草酸铵溶液,无沉淀生成;

本题答案为:Ca2+2F-=CaF2,,取适量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草酸铵溶液,无沉淀生成。

(5)操作a的内容是:过滤、洗涤、干燥;

本题答案为:过滤、洗涤、干燥。

27、【答案】(1). 平衡烧瓶和漏斗内的压强,使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滴下(2). E (3). B

(4). D (5). 2NO Na2O2=2NaNO2,,2Na2O22H2O=4NaOH O2↑,2NO O2=2NO2,

2NO2Na2O2=2NaNO3(6). 5NO3MnO4-4H+=3Mn2++5NO3-2H2O (7). 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8). 69。(9). 可测量等浓度的HNO2和H2CO3的pH,HNO2的pH比H2CO3的pH小,pH越小酸性越强;或者测定等浓度的NaNO2和NaHCO3的pH,NaNO2 pH比NaHCO3的pH小,pH越小酸性越强

【分析】(1)A用恒压滴液漏斗,相比普通分液漏斗,具有能平衡烧瓶和漏斗内的压强,使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滴下的作用;

(2)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通入水中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和过氧化钠反应前需要干燥一氧化氮,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尾气;

(3)如果没有B装置,则NO中含有H2O,应还有H2O和Na2O2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过氧化钠反应;

(4)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NO;

(5)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是:5NO2-2MnO4-6H+=5NO3-2Mn2+3H2O,所以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依据方程式计算纯度;

(6)利用酸性强弱的比较方法作答。

【详解】(1)A用恒压滴液漏斗,相比普通分液漏斗,具有能平衡烧瓶和漏斗内的压强,使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滴下的作用;

本题答案为:平衡烧瓶和漏斗内的压强,使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滴下。

(2)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通入水中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和过氧化钠反应前需要干燥一氧化氮,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尾气;所以连接顺序为:A→E→B→D→C;

本题答案为:E、B、D。

(3)有分析可知,如果没有B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Na2O2 =2NaNO2,,2Na2O22H2O=4NaOH O2↑,2NO O2=2NO2,2NO2Na2O2=2NaNO3;

本题答案为:2NO Na2O2 =2NaNO2,,2Na2O22H2O=4NaOH O2,2NO O2=2NO2,

2NO2Na2O2=2NaNO3;

(4)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NO,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3MnO4-4H+=3Mn2++5NO3-2H2O;

本题答案为:5NO3MnO4-4H+=3Mn2++5NO3-2H2O。

(5)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是:5NO2-2MnO4-6H+=5NO3-2Mn2+3H2O,所以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设250mlNaNO2的浓度为xmol/L,依据方程式可得:5:2=25x:(0.120),x=0.2mol/L,所以

n(NaNO2)=0.2mol/L0.25L=0.05mol,故NaNO2的纯度为:100=69;

本题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69。

(6)要证明HNO2的酸性比碳酸强,可测量等浓度的HNO2和H2CO3的pH,pH越小酸性越强,或者测定等浓度的NaNO2和NaHCO3的pH,pH越小酸性越强;

本题答案为:可测量等浓度的HNO2和H2CO3的pH,HNO2的pH比H2CO3的pH小,pH 越小酸性越强;或者测定等浓度的NaNO2和NaHCO3的pH,NaNO2的pH比NaHCO3的pH 小,pH越小酸性越强。

28、【答案】(1). CO(g)+2H2(g)=CH3OH(g) △H=2△H3+△H2-△H1(2). B (3). 小于(4). 大于(5). 4 (6). O2+4e-+2H2O=4OH-(7). b (8). 2CH3OH+3O2+4OH-=2CO32-+6H2O

【分析】(1)根据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分析;

(2)①A.根据(混)=m(混)/V进行分析;

B.根据=m(总)/n(总) 进行分析;

C.根据v(CO)正=v(CH3OH)逆或v(CO)逆=v(CH3OH)正进行分析;

D. 催化剂使用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②升高温度,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据此判定该反应的△H;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右移,一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据此判定p2与p1大小;

③据图像中一氧化碳转化率,结合“三段式”进行化学平衡常数K的计算;

(3) 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中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根据原电池中正负极极反应写出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详解】(1)①CH3OH(g)+3/2 O2(g)=CO2(g)+2H2O(l)△H1;②CO(g)+1/2O2(g)=CO2(g)△H2;

③H2(g)+1/2O2(g)=H2O(l) △H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2×③+②-①可得:

CO(g)+2H2(g)=CH3OH(g)△H=2△H3+△H2-△H1;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CO(g)+2H2(g)=CH3OH(g) △H=2△H3+△H2-△H1。

(2)①A.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恒为定值,不能判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B. 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量减小,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恒定,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C.没有指明正逆反应速率的方向,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D. 催化剂的使用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②升高温度,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该反应的△H小于0;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右移,一氧化碳转化率增大,因此p2大于p1;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小于;大于。

③100℃时,一氧化碳转化率为0.5,平衡时n(CO)=1-0.5×1=0.5mol,c(CO)=0.25mol/L,

n(H2)=2-0.5×2=1 mol,c(H2)=0.5mol/L,n(CH3OH )= 0.5mol,c(CH3OH )=0.25 mol/L,因此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c(CH3OH )/c2(H2)c(CO)= 0.25/0.52×0.25=4;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4。

II: (3) 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原电池中溶液中的OH-向负极(b)移动;该原电池中:负极极反应为:CH4O-6e﹣+8OH-=CO32-+6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根据转

移电子数相等可知,则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OH+3O2+4OH-=2CO32-+6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O2+4e-+2H2O=4OH-; b ;2CH3OH+3O2+4OH-=2CO32-+6 H2O。

35、【答案】(1). sp3(2). N=N=O (3). CD (4). Na3AlF6(5). Na+(6). AD

(7). 12 (8). (9). 分子(10). AC

【详解】(1)火箭的推进剂燃料为N2H4,可以看成是氨气中的氢原子换成-NH2,氨气中氮原子采用sp3杂化,所以N2H4中氮也采用sp3杂化。

(2)笑气(N2O)与二氧化碳为等电子体,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所以笑气的结构式为N=N=O。

(3)A.结合表中数据分析,氯、溴、碘得到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得出元素的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容易得到电子,故错误;

B.由题中数据可知,1mol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电子成为O-时放出141kJ的能量,故错误;

C.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O-,O-再得到一个电子成为O2-,此时的能量变化为第二电子亲和能,故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是-780kJ/mol,故正确;

D.根据表中数据,1mol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电子成为O-放热141 kJ/mol,1molO-再得到电子成为O2-吸热78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时应吸收热量,故正确。故选CD。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冰晶石的化学式为Na3AlF6;

②●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个数为,○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个数为,要使两种离子的个数比为1:3,所以大立方体体心所以代表的为钠离子。

③冰晶石溶液中存在钠离子、AlF63-、水,还有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AlF63-中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水分子中存在共价键,水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所以不存在离子键和金属键。

④在晶胞中以面心的铝原子为中心,与其距离最近的等距离的铝原子有12个,即三个维度

上的12个原子,所以铝的配位数为12,该晶胞中铝原子个数为,该晶胞的

棱长为= ,所以晶胞的体积为, 。

(5)①配合物Fe(CO)5的熔点-20℃,沸点103℃,说明其为分子晶体。

②A.Fe(CO)5为对称结构,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一氧化氮为极性分子,故正确;B.Fe(CO)5中Fe原子与一氧化碳形成配位键,铁原子提供空轨道,故错误;C.铁与一氧化碳形成5个配位键,一氧化碳分子中氧原子提供1对电子与1个碳原子形成1个配位键,所以1mol Fe(CO)5中含有10mol配位键,故正确;

D.反应Fe(CO)5=Fe+5CO,反应中得到铁单质,形成金属键,故错误。故选A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