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冰心作品欣赏:倦旅

冰心作品欣赏:倦旅

冰心作品欣赏:倦旅
冰心作品欣赏:倦旅

倦旅

灯已灭了,

残花只管散着余香。

欹枕处——

只一两声飞雨

打着窗户。

听得此事,

一切的心都淡了!

新月未落,

朝霞已生。

蒙蒙里——

一颗曙星

躲避天光似的

穿着乱云飞走。好辛苦的路途啊!

看到此时,

一切的心都淡了!银海般的雪地,怒潮般的山风——

这样的别离!

山外隆隆的车声,不知又送谁人远去。

听到此时,

一切的心都淡了!

鼓励的信,

寄与了倦慵的人!事违初意皆如此!

一书在手,

湖光睡去,

星辰渐生——

看到此时,

一切的心都淡了!

1923年9月,深情依恋着故乡与亲人的冰心,“横海飘游”,来到美国留学深造。踏上异邦国土还不足三个月,她就成了病魔的俘虏。《倦旅》这首诗写于1924年1月,其时,冰心正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养病。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在无数诗篇中倾吐着诉说不尽的离情别绪:或缠绵、或凄绝、或哀怨……然而谁也道不出冰心胸中的羁旅之愁。于是,有了我们看到的这首《倦旅》。大体说来,《倦旅》一诗吟唱的还是离愁——去国怀乡、离家思亲之愁。

诗歌是用来抒情写意的。那么,写这首诗时,我们的诗人是一番怎样的心境呢?那时,冰心虽已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学子,在文坛上也已崭露头角,但她毕竟依旧是父母膝下“永在祝福中度生活”的娇女。客居他乡、卧病在床的处境,使这位敏感、多情的诗人生出许多惆怅与悲哀。

在她那征服了几代人的通讯集《寄小读者》中,把天伦之情的温馨可人描写得淋漓尽致的几篇通讯,均写于患病之后,与《倦旅》是同期之作。她无比眷恋地追忆着家人。“充满智慧”的父亲会猛然“横上”心头;梦中,弟弟会肩着四弦琴,似喜似悲地站在她面前,弹一曲“我如何能离开你?”母亲更使她日日夜夜魂牵梦萦。她说:“别离之前,我不曾懂得母亲的爱动人至此,使人一心一念魂神奔赴……”而故乡,也是在别离之后陪觉亲切。在同伴们沉浸在圣诞之夜的欢乐中时,冰心却自己关在屋中,熄了灯、倚窗而立,“起了乡愁”。青山沙穰疗养院的环境是宁静平和的,但对于病中的冰心来说又是凄清寂静的,静得使人难耐。冰心甚至“想买几挂大炮仗来放放,震震这寂寂的深山。”养病期间,生活如止水般单调、无聊。所有这一切都令冰心心生惆怅。“……第一是难听夜雨!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洒空阶更阑未休……似楚江溟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细雨梦回难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些于其心有戚戚焉的词句会悄悄浮上心头。了解了冰心这时的寂寞的心境,我们便不难体会《倦旅》一诗传达出来的愁思。

诗的开首便以灯灭、花残、飞雨、寒窗烘托出一个凄凉的夜晚。欹枕之态又描绘出抒情主人公落寞的心情。她“一切的心都淡了”,一个“淡”字蕴含着主人公在难耐环境中的无奈。接下来的第二小节,是主人公凝望天空所引起的思绪。“新月未落”、“朝霞已生”勾画出主人公长时间静观的神情。随后,曙星穿运而行的景象引起诗人的联想是“好辛苦的路途”。作者对星辰无所谓苦乐的运行赋与自己的感情,那便是游子内心的苦情。如果说,第二小节

写的是个“走”字的话,第三小节则着重写了个“离”字。作者以雪地山风推出带有几分悲壮色彩的画面。依着自己的心情,诗人听到山外隆隆的车声便认定又会

有人像她一样忍受别离的痛苦远行他方。诗的最后一小节中,诗人的倦态跃然纸上。她不忍将自己的悲苦传递给他人,而与人以鼓励,自己却悄悄品味着羁旅生活的孤独之苦。“湖光睡去星辰渐生”已是暮色。这首诗从夜晚写起,至暮色告终,记录下抒情主人公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而读者能从中体味到诗人终日难以摆脱倦情。

这首诗明显地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也得益于作者本人对古典诗词所具有的高深的造诣。诗人在表现内心情感的时候,很善于营造气氛。诗中的凄风苦雨、雪地山风、暮色晨星无不寄托着诗人的思绪。表面上看去,这首诗调子很低,再三重复的一句是“一切的心都淡了。”实际上,正是由于对故乡、亲人怀有满腔眷恋之情,才使冰心难于忍受当时的凄清孤苦,才有了这份冷冷的、淡淡的倦情。诗中没有一句思乡念亲的表白,然而诗中对曙星飞走、山外车声的联想,却明明地道出诗人远离故乡、别离亲人的悲苦惆怅。当我们体验着诗人当时的心情去读这首《倦旅》时,自会从她的倦情中读出感人的眷情——对故乡、对亲人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郑原)

读冰心小说有感

读冰心小说有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是的,书像一盏明灯,在黑夜里指引我 们前行的道路;书像一把火,燃烧我们内心的激情。书也像大自然的一幅幅美景,多姿多彩,陶 冶我们的心灵。 从小,我就爱看书,《话说中国》让我知道了中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沈石溪的动物 小说系列仿佛使我进入了一个奇妙动物世界;《十万个为什么》丰富了我的知识;《探秘宇宙》使我有种想冲破大气层去一探究竟的冲动;冰心的小 说清新隽永,语言生动优美,更是让我流连忘返。《寄小读者》表现了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赞扬。冰心老人十分关爱孩子,她把孩子看做是最神圣的人,她在身体有病 时也坚持给小朋友写信,鼓励小朋友、关心小朋友。透过这一篇篇短文,我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祥 的老人正娓娓诉说着她的故事:有快乐的、伤心的。。。。。。。听着简短却又让人回味深长。 在冰心老人的小说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桔

灯》,这篇小说写的是在抗战时期间,一位文静、聪明的少女,她的父亲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失踪, 母亲卧床不起,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她表 现冷静、勇敢,同时还十分乐观,对未来的生活 充满希望。其中少女用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的场 景更是栩栩如生的印进了我的脑海中。黑暗衬托 出小桔灯的光芒,使这桔红色的光显得更加珍贵,这一缕朦胧的桔红的光也代表了当时抗战时期人 民心中的希望,就是这点光冲破了黑暗,让我们 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觉得眼前有着无限 光明!这盏小桔灯也照亮了我,在我遇到挫折时,指引我、鼓励我,使我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虽然冰心老人已经与世长辞,但她那爱的哲 学还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像我们这样的小读者。 那些优美的语言,触动灵魂的文字,在岁月的长 河里,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我们一路远行。

冰心散文之《腊八粥》赏析

冰心散文之《腊八粥》赏析 阅读冰心的《腊八粥》,本文构思精巧。煮腊八粥本事佛家的一种风俗,但是在作者的家里却成了纪念亲人的一种特殊方式。因为冰心的外婆和母亲都在腊八这天逝世,然而更巧的是周总理的忌辰也是在腊八。正是“无巧不成书”。如果只着重写这种巧合,只能带来一时的吸引力,不足以成为文章永久性的魅力所在。然而,能够从这种偶然的巧合中看到其必然的因素,则体现了作者敏锐地观察力和透视力、她的过人之处。如果文章只是写前面部分作者家里来煮腊八粥得方式来纪念自己的亲人,文章立意只停留在普通的亲情上面,最读者不会有太大震撼。文章的转机是在下半部分,作者偶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们用煮腊八粥这种纪念亲人的方式来缅怀敬爱的周总理,敏锐的感受到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可贵感情。即用纪念亲人的方式来纪念敬爱的周总理,说明周总理真是全国人民心中最亲最亲的亲人。如果我们光写文章后半部分,只能说明人们缅怀周总理,立意就显得十分一般,而文章现在的这种写法是主体具有了某种情感的深度和新意。文中运用孩子的话语。表白了那种纯洁高尚的的心灵世界。作者似乎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引发了内心的波澜。然而文章表面上却写,“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的低下头去,和他们一起剥起花生米。”这就给作者留下了思索和感悟的广阔空间。 冰心说过,散文要“写到有了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写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关于散文》),“必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才能得到读者的同感与共鸣”(《创作谈》)。这既是她积数十年散文创作的经验谈,又是我们研读、欣赏<腊八粥>是大量散文佳品的一把钥匙。 在冰心关于故乡、童年的若干散文中,《腊八粥》尤显特别的是它并非一篇纯粹的忆旧文字。自然,作者也用“满蕴着温柔”的委婉尽意的笔致,抒写着母亲煮腊八粥的往事。然而,在这篇散文中,拨动读者心弦的,并不限于往事的回忆;孩子们那“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准备煮腊八粥的情景,来得更直接,更强烈,更具肃穆与天真的感人的力量!

冰心感恩的散文诗

冰心感恩的散文诗 感恩是春天花丛里的蜜蜂,帮助花朵传粉;感恩是漫漫大雪里的一把火,点烯了你内心的温暖。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描写感恩的现代散文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描写感恩的现代散文诗篇一:为了感恩 作者:红壁玉 为了感恩 我们不在忌讳死亡的话题 我们平静地反复拼接这九个笔画 像品味、把玩、理解人生的意义 古圣先贤归纳为慎终追远 才有了清明踏青、蹴鞠和斗草 看江南绿草鲜花款款袭来如云 等西北一片阳光绵绵倾泻似雨 盲目准备着,准备着,捕捉时机 恰似人生的黑暗、无知和不测 多日来妙手丹青的新清明上河图 置换额济纳大风、扬沙的广袤边疆 冥冥中母亲的遗言清晰回响在耳边 袅袅的余音分明爽朗着好转的喜悦 最遗憾年轻的姐姐没有丝毫的准备 她心中恪守与命运抗争的高大形象 被飞流直下的清明景象奚落和嘲弄 苦难中我失去的亲人,它们教育我 理想和现实永远是两样,像梦和醒来 唯杨柳梢头隐现神的白色羽翼不醒 宁静永恒风和日丽、绿洲万顷的天堂描写感恩的现代散文诗篇二:感恩,人生的阳光 作者:蓝天暖阳 感谢苍天 送我 湛蓝与空旷 感谢大地 送我 甘泉与宝藏 感谢工人 送我 便捷与温馨 感谢农民 送我 粮食与服装 感谢飞机 送我 尽览美丽的风光

感谢客船 送我 在大海里远航 感谢父亲用勤劳 送我 粗茶淡饭 感谢母亲 用凝结着心血的乳汁 哺育我 茁壮成长 感谢亲友 送我 无私的帮助 感谢朋友 送我 灿烂的阳光 心存感恩 心灵 一片敞亮 没有了 无奈与惆怅. 没有了 苦痛与忧伤 大千世界里 何处不充满 金色的阳光!描写感恩的现代散文诗篇三:感恩的日子作者:雨停江南 感谢海水的清澈, 给大海穿上了湛蓝的大衣; 感谢云朵的纯净, 给天空铺上了雪白的地毯。 感谢风儿吹绿了大地, 感谢雨水灌溉了万物, 感谢有你的日子里, 为我带来的微笑。 关闭已久的窗帘被拉开, 光线刺激着我的眼球, 我用手顺势遮挡, 指间小小的缝隙里, 有你仰望窗台的身影。 无聊的时光开始变得匆匆, 寂寞开始歌唱, 孤独的身影也被驱逐, 生活里处处是你的身影,

作品赏析《一只小鸟》(冰心散文)

《一只小鸟》(冰心散文)作品赏析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O年8月28日)美文评赏:这是一篇语言清新优美的散文。文章没有华丽生僻的词汇,有的只是平实的记述,但却能让我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那种对小鸟的爱恋与同情之心。如:“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现实生活中人们伤害鸟的例子很多,冰心奶奶却选择了“小鸟被杀害”这件能给读者带来触动的“小事”来写。正是因为这“小事”,才有了这篇文章独特的魅力。这种选择凡人小事和细小情节来写作的方法就是“以小见大”。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常犯的毛病就是挖空心思想写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以为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其实不然。小朋友们,以后习作时,不妨也学学冰心奶奶,写写“小事”,因为有时“小事”却不小。

简论冰心小说

简论冰心小说 摘要:冰心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以写作问题小说起步,其主题和题材比较广泛,从各个角度触及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表现了对人生探究的热忱。她做小说的目的是“要想感化社会所以极力描写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1],显示了她从家庭的窗口审查社会为题的视角。提出用“爱的哲学”解决社会问题。“爱的哲学”主要是指“母爱、童心、自然”。淡淡的忧愁、温柔的抒情和委婉有致的叙述语气,使冰心区别于其他问题小说家。同时基于家庭和社会抽象哲学的影响使她的小说具有局限性。 关键词:冰心;女作家;问题小说;爱的哲学;局限性

前言 她那些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曾产生过广泛影响,是我国新文学园地中独具特色的部分。“一颗澄澈透明的处子之心,一份清醇隽永的豪迈之情。秀逸中透着苍劲,纯厚里溢出激越。冰清玉洁,真爱永存。”[2]“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映照出冰心的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尽管遭遇了一些风雨,然而她的爱国之心却未曾改变。她告诉人们要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要以爱来解决人世间的一切苦恼与纠纷。为什么冰心会得到大家的赞赏,以及她的小说中存在的局限性。让我们来从冰心生活的环境出发,以及她的性格来全面的了解她。 一、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生余福州。她的父亲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海军军官,对日本帝国主义异常仇恨;母亲杨福慈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文,思想较为开通主张女子应该就业,在经济上取得独立,这个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家庭对进行的成长了产生深刻的影响。“整年整月看见的,只是青郁的山,无边的海涛,嘹亮的口号,清晨深夜的喇叭。”[3]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她幼年时期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开始以冰心为笔名(因为冰心二字笔画简单;她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斯人独憔悴》的发表正式拉开问题小说创作的风气,和之后所写的《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后受泰戈尔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小诗,后集为《繁星》、《春水》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发表《爱》和《往事》。作品散文集有《归来以后》、《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她以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就是说,冰心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祖国和人民,献给全社会和全人类。冰心的名言是

冰心作品的创作特点

冰心作品的创作特点 小说 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健端庄。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 在艺术表现上,冰心善于借鉴和运用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时而以叙述人的口吻直接抒发情感,时而通过人物的语言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露作者的主观意态,使小说带着浓重的抒情色彩。 冰心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这给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灵活地起讫,转折,变化,作者浓烈的情愫的抒发,可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 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她的许多作品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人无穷的回味。她撷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机缘,展示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金戈铁马的壮举,却具有一种哲理的追求。她常常用机敏的目光,去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从人际关系撞击中,爆发出火花,捕捉生活中蕴藏的哲理,寄托自己的情思,富有清新的哲理和诗意。 在小说的结构上,大多采用双向型的结构框架,互相映照的格式。她常以两个家庭、两个人物、两个事件,大洋两岸为主线,平衡展开,发展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的。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们以启迪,发人深思。在小说的描写手法上,她常采用白描的手法,以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的形象,表现她特有的诗的情性。 冰心的作品,往往把人物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清晨、黄昏、月夜;活动的场景设置在海滨、湖畔、公园、山间、船上;借助自然景物的描摹,将人物的美与环境的美,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造成特定的温馨的氛围。 散文 冰心的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邃。冰心通过自身经历的细腻描写,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一个世纪来,中国动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在冰心的散文里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压迫蹂躏中国人民的惨景,以及英雄人民、爱国青年奋起反抗,英勇斗争的画面。同时,冰心的散文题材还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斗争,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国际知识,诸如埃及、印度的古老文化;源远流长的中日关系;意大利的今昔;苏格兰的民间艺术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等,给人以新的启迪。 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冰心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她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这是由她的思想造诣

冰心散文欣赏:梦

冰心散文欣赏:梦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 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人娱乐的宴会。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她会打走队的鼓,会吹召集的喇叭。知道毛瑟枪里的机关。也会将很大的炮弹,旋进炮腔里。五六年父亲身畔无意中的训练,真将她做成很矫健的小军人了。 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这些印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官,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眼泪呢 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十岁回到故乡去,换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学到了女儿情性: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落下来的。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这也是很新颖,很能造就她的环境─—但她父亲送给她的一把佩刀,还长日挂在窗前。拔出鞘来,寒光射眼,她每每呆住了。白马呵,海岸呵,荷枪的军人呵……模糊中有无穷的怅惘。姊妹们在窗外唤她,她也不出去了。站了半天,只掉下几点无聊的眼泪。 她后悔么也许是,但有谁知道呢!军人的生活,是怎样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黄昏时营幕里吹出来的笳声,不更是抑扬凄婉么世界上软款温柔的境地,难道只有女孩儿可以占有么海上的月夜,星夜,眺台独立倚枪翘首的时候:沉沉的天幕下,人静了,海也浓睡了,─—“海天以外的家!”这时的情怀,是诗人的还是军人的呢是两缕悲壮的丝交纠之点呵! 除了几点无聊的英雄泪,还有甚么她安于自己的境地了!生命如果是圈儿般的循环,或者便从“将来”,又走向“过去”的道上去,但这也是无聊呵!

冰 心

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图] (1900—1999.2.28) 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1年写了小说《分》,标志着作家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2年北新书局开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 抗战爆发后,她于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庆,曾以“男士”的笔名写了散文《关于女人》。1946年抗战胜利后,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秋回国,她写了散文《归来以后》等作品,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记》。1958年3月《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读者》,内容多是介绍国外见闻、歌颂友谊以及勉励儿童努力上进。此外,还出版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

冰心散文欣赏:冰心散文--回忆.doc

冰心散文欣赏:冰心散文--回忆 雨后,天青青的,草青青的。土道上添了软泥,削岩下却留着一片澄清的水,更开着一枝雪白的花。也只是小小的自然,何至便低徊不能去? 风狂雨骤,黑暗里站在楼阑边。要拿书却怎的不推开门,只凝立在新凉里?─—我要数着这涛声里,岛塔上,灯光明灭的数儿,一─—二─—三─—四─—五。 沉郁的天气。浪儿侵到裙儿边。紫花儿掉下去了,直漾到浪圈外,沉思的界线里。低头看时,原来水上的花,是手里的花。 水里只荡漾着堂前的灯光人影。─—一会儿,灯也灭了,人也散了。─—一时沉黑。─—是我的寂寞?是山中的寂寞?是宇宙的寂寞?这池旁本自无人,只剩得夜凉如水,树声如啸。 这些事是遽隔数年,这些地也相离千里,却怎的今朝都想起?料想是其中贯穿着同一的我,潭呵,池呵,江呵,海呵,和今朝的雨儿,也贯穿着同一的水。 一九二一年七月十八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1年7月22日。) 2018-10-08 雨后,天青青的,草青青的。土道上添了软泥,削岩下却留着一片澄清的水,更开着一枝雪白的花。也只是小小的自然,何至便低徊不能去?

风狂雨骤,黑暗里站在楼阑边。要拿书却怎的不推开门,只凝立在新凉里?─—我要数着这涛声里,岛塔上,灯光明灭的数儿,一─—二─—三─—四─—五。 沉郁的天气。浪儿侵到裙儿边。紫花儿掉下去了,直漾到浪圈外,沉思的界线里。低头看时,原来水上的花,是手里的花。 水里只荡漾着堂前的灯光人影。─—一会儿,灯也灭了,人也散了。─—一时沉黑。─—是我的寂寞?是山中的寂寞?是宇宙的寂寞?这池旁本自无人,只剩得夜凉如水,树声如啸。 这些事是遽隔数年,这些地也相离千里,却怎的今朝都想起?料想是其中贯穿着同一的我,潭呵,池呵,江呵,海呵,和今朝的雨儿,也贯穿着同一的水。 一九二一年七月十八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1年7月22日。) 2018-10-08 雨后,天青青的,草青青的。土道上添了软泥,削岩下却留着一片澄清的水,更开着一枝雪白的花。也只是小小的自然,何至便低徊不能去? 风狂雨骤,黑暗里站在楼阑边。要拿书却怎的不推开门,只凝立在新凉里?─—我要数着这涛声里,岛塔上,灯光明灭的数儿,一─—二─—三─—四─—五。 沉郁的天气。浪儿侵到裙儿边。紫花儿掉下去了,直漾到浪圈

试论冰心早期儿童散文创作的根由及审美价值

试论冰心早期儿童散文创作的根由及审美价值 冰心,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1900年出生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从小便爱好文学。五·四时期,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激荡下为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牡会的黑暗,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她说:“‘五四’的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曲道路”。冰心先以问题小说步入了文坛,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在中国有“文坛祖母”之称。然而她最有影响、最能代表她的创作成就的是她的儿童散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卓如评论冰心的创作时说:“在各种体裁中,冰心散文当属成就最高,创造也持续了80年”。 作者自己也说过:“散文是我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关于散文》)“我知道我的笔力,宜散文不宜诗”。(《冰心金集·自序》)她又愿“多在描写孩子上努力”。。 散文集《寄小读者》是冰心于1926年献给歌子们的第一部珍品。这是她离开北京经上海赴美期间,用书信体裁写给儿童的漫游记,是她早期散文的代表作,开了我国现代儿童散文创作的先河,确立了她在儿童散文史上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的地位。以后又于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出版了《再寄小读音》,八十年代出版了《三寄小读者》。扩大了她的声誉,巩固了她的地位。纵观冰心的儿童散文创作,作者大都是以“三爱”为讴歌对象,以“爱的哲学”为中心主题。本文就冰心的早期儿童散文创作根由及审美价值作一粗略论述。

(一)“爱的哲学”对儿童散文创作热情的激发。 “创作总根于爱”,鲁迅的至理名言揭示了作家创作心理的一条普遍规律。冰心的创作不仅是“总根于爱”的范例,还具有“总归于爱”的特色,以“爱心”为“文心”。这与她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冰心从小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家庭,有着一个善良、温柔又伟大的母亲和一个负有军人气质的海军父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冰心的家庭有着典型的表现。她的童年是在爱的光圈里度过的,正如她在《童年杂忆》中说的:“我的童年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父亲、祖父、舅舅、老师以及我周围的人都帮助我的思想、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环境、家庭的影响,特别是“母爱"的影响使得冰心从小在潜意识中就形成“爱”的思想。她说是母亲为她打开了知识的门扉,教她尊重人,帮助人勇于“担负别人的痛苦“(《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所以,在她的早期儿童散文创作过程中,“母爱”始终是她的讴歌对象,在《寄小读者·四版自序》中,她坦率地承认:《寄小读者》一书的“对象是我挚爱恩慈的母亲”,“母亲赋予了我以灵魂和肉体,我就以我的灵肉来探索人生。以往的试验探索的结果,使我写了寄小读者这些书信”这就十分明显地阐述了她的写作缘由是来自对“母亲的爱”。《寄》中多处写到母亲怎样为她讲述她幼小的事,更写到母亲对小女的理解是如何深刻、细腻,胜过子女的自我了解。 慈母的病逝对冰心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她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了《南归》。在挽悼母爱的同时,她虽然慨叹“人生本质是痛苦,痛

冰心散文集摘抄(一)

冰心散文集摘抄(一) 冰心散文集摘抄(一) 1.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 春水温静地答谢我说: “我的朋友! 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3.谁曾在阴沉微雨的早晨,独自飘浮在岩石下面的一个小船上的,就要感叹宇宙的静默凄黯的美。岩石和海,都被阴雾笼盖得白蒙蒙的,海浪仍旧缓进缓退的,洗那岩石。 冰心散文集摘抄(二) 1.到过了高丽界,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 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叠对照,

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 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衣服像筛子筛过一样密密地向大地飞洒着。 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 2.信步走下山门去,何曾想寻幽访胜? 转过山坳来,一片青草地,参天的树影无际.树后弯弯的石桥,桥后两个俯蹲在残照里的狮子。回过头来,只一道的断瓦颓垣,剥落的红门,却深深掩闭。原来是故家陵阙!何用来感慨兴亡,且印下一幅图画。 半山里,凭高下视,千百的燕子,绕着殿儿飞。城垛般的围墙,白石的甬道,黄绿琉璃瓦的门楼,玲珑剔透。楼前是山上的晚霞鲜红,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深蓝浓紫。暮霭里,,融合在一起。难道是玉宇琼楼?难道是瑶宫贝阙?何用来搜索诗肠,且印下一幅图画。 低头走着,—首诗的断句,忽然浮上脑海来。“四月江南无矮树,人家都在绿阴中。”何用苦忆是谁的著作,何用苦忆这诗的全文。只此已描画尽了山下的人家! 冰心散文集摘抄(三) 1.地下都潮润了,花草更是清新,

评冰心问题小说《超人》

评冰心的《超人》 《超人》写于五四运动落潮期,发表在1921年4月份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上。这一时期北京的社会状况,用鲁迅的话说:“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新青年》和《新潮》人们,风流云散以来,一九二O至一九二二这三年间,倒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①这个时期,青年们曾经的那些昂扬的激情已经消退,热烈的运动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虚空的苦闷,许多青年从乐观救世急遽地变为悲观恨世,从悲观恨世再跌入厌世自戕的灭顶之灾,于是“自杀者日众”成为了当时常见的怵目惊心的现象。有的青年洁问道:“这样纷乱的国家,这样黑暗的社会,这样萎靡的人心,难道青年除了自杀之外,还有别的路可走么?”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冰心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非常敏感,在北京这个“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上,她的责任在于唤起这类青年的“新的活力”。《超人》及其主人公何彬的创造,就基于这一目的。这也是冰心在“人生派”的大旗下,积极为人生的表现。 《超人》在当时一经发表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赞扬推崇者以矛盾为代表,作为 第一个读者兼编者的他,曾化名“冬芬女士”在小说末尾附加《冬芬附注》,说“雁冰把这篇小说给我看过,我不禁哭起来了!谁能看了何彬的信不哭。”矛盾的话体现出相当一部分人对《超人》的观点——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动人力量。与之相对的则是成仿吾,他在《评冰心女士的<超人>》一文中表达了自己对《超人》一文的批评,指出小说的诸多问题。我个人 较为认同成仿吾的观点,在这里就详细说明我对《超人》这篇小说的看法。 一,冰心对真正解决青年的烦闷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成熟。冰心自己说道:“我做小说的目的,是要想感化社会,所以极力描写那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好叫人看了有所警觉,方能想去改良,若不说得沉痛悲惨,就难引起阅者的注意,若不能引起阅者的意,就难激动他们去改良。何况旧社会旧家庭里,许多真情实事,还有比我所说的悲惨到十倍的呢。”②冰心本意是想要起到“医治社会”的作用,然而有人却说:“冰心女士不是位医院的大夫,只是一位看护妇”③,给予病人只是一些暂时缓解痛苦却不能救人于根本的慰安。而且,由于她专注于心灵世界的探索,主人公思想的转变并非由于现实社会的影响,而是借一点点现实的契因,主要是在主人公自己的思索中完成的。“超人”何彬即是“听了三夜的呻吟,看了三夜的月,想了三夜的往事”便顿悟了人生。并且,促使何彬顿悟的人竟是由一个十二岁的禄儿完成的,如此深奥的哲理由不谙世事的孩童道出,似乎是不符合其身份的。 二,过分注重思想观念的宣泄而忽视对小说技巧运用。冰心急于把自己的思想加在笔下的人物身上,而不是让人物自然流露自己的思想,这种席勒式的书写使人物失去了自己,仅仅是作者笔下一个傀儡,既扁又平。在《超人》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是缺失的,冰心思想的表达并没有通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徐徐地暗示,而是将高深的思想借由平常人之口直接传达出来,不免给人以简单说教之感。正如成仿吾在《评冰心女士的〈超人〉》一文中所指出的:“她的作品一个共通的大缺点,就是“都有几分被抽象的记述胀坏了模样”,作者认为这是她“偏重想象而不重观察的结果。” 三,冰心“爱的哲学”的牵强与幼稚。小说的题目《超人》是很新奇,非常吸引人眼球的。冰心笔下的“超人”何彬,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冷”:心肠是冷的,住房冷的,眼光

读冰心小说有感文

读冰心小说有感文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的,书像一盏明灯,在黑夜里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书像一把火,燃烧我们内心的激情。书也像大自然的一幅幅美景,多姿多彩,陶冶我们的心灵。 从小,我就爱看书,《话说中国》让我知道了中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仿佛使我进入了一个奇妙动物世界;《十万个为什么》丰富了我的知识;《探秘宇宙》使我有种想冲破大气层去一探究竟的冲动;冰心的小说清新隽永,语言生动优美,更是让我流连忘返。《寄小读者》表现了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赞扬。冰心老人十分关爱孩子,她把孩子看做是“最神圣的人”,她在身体有病时也坚持给小朋友写信,鼓励小朋友、关心小朋友。透过这一篇篇短文,我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娓娓诉说着她的故事:有快乐的、伤心的听着简短却又让人回味深长。在冰心老人的小说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桔灯》,这篇小说写的是在抗战时期间,一位文静、聪明的少女,她的父亲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失踪,母亲卧床不起,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她表现冷静、勇敢,同时还十分乐观,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其中少女用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的场景更是栩栩如生的印进了我的脑海中。黑暗衬托出小

桔灯的光芒,使这桔红色的光显得更加珍贵,这一缕朦胧的桔红的光也代表了当时抗战时期人民心中的希望,就是这点光冲破了黑暗,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觉得眼前有着无限光明!这盏小桔灯也照亮了我,在我遇到挫折时,指引我、鼓励我,使我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虽然冰心老人已经与世长辞,但她那“爱的哲学”还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像我们这样的小读者。那些优美的语言,触动灵魂的文字,在岁月的长河里,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我们一路远行。

冰心散文名篇范文

冰心散文名篇范文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 春水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 “我的朋友! 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二 四时缓缓的过去—— 百花互相耳语说 “我们都只是弱者! 甜香的梦 轮流着做罢 憔悴的杯 也轮流着饮罢 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

三 青年人! 你不能像风般飞扬 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浮云似的 无力的生涯 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呵! 四 芦获 只伴着这黄波浪么 趁风儿吹到江南去罢! 五 一道小河 平平荡荡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平沙万里—— 自由的 沉寂的 他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 曲曲折折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高山深谷—— 险阻的

挫折的 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我的朋友! 感谢你解答了 我久闷的问题 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 在其中荡漾着了! 六 诗人! 不要委屈了自然罢“美”的图画 妥砍谈的描呵! 七 一步一步的扶走——半隐的青紫的山峰 怎的这般高远呢 八 月呵! 什么做成了你的尊严呢深远的天空里 只有你独往独来了

倘若我能以达到 上帝呵! 何处是你心的尽头 可能容我知道 远了! 远了! 我真是太微小了呵! 一0 忽然了解是一夜的正中白日的心情呵! 不要侵到这境界里来罢一一 南风吹了 将春的微笑 从水国里带来了! 一二 弦声近了 瞽目者来了 弦声远了 无知的人的命运 也跟了去么

白莲花! 清洁拘束了你了—— 但也何妨让同在水里的红莲来参礼呢 一四 自然唤着说 “将你的笔尖儿 浸在我的海里罢! 人类的心怀太枯燥了” 一五 沉默里 充满了胜利者的凯歌! 一六 心呵! 什么时候值得烦乱呢 为着宇宙 为着众生 一七 红墙衰草上的夕阳呵! 快些落下去罢 你使许多的青年人颓老了!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 篇一:冰心的散文特点 冰心的文章特点 冰心的文章有散文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与小 朋友谈访印之行》 《我参加了一次动人的会见》 《我们的祖先所唱的歌谣》 《中野绿子和小慧》 《老舍和孩子们》 《腊八粥》 《我的童年》 《童年杂记》 《灯光》 《我的中学时代》等等;诗: 《可爱的》《纪事》《一条红领巾》《六一节在拉萨》《献给我们挚爱的宋庆龄奶奶》等等; 小说:《一个兵丁》《离家的一年》《冬儿姑娘》《好妈妈》《小桔灯》《回过以前》《记一 件最难忘的事情》等等。 冰心, 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省长乐县。 从小喜欢读书识字, 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 这为她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1918 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五四”运动爆发 后,积极参加这一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 创作。1919 年 9 月发表第一篇小说 早期的冰心受出身和家庭的教养及基督教义和泰戈尔 哲学的影响,把“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在“爱”的思想指导下,其作品歌颂母爱、童真、自 然、 人类爱。文笔清新秀丽,委婉柔美,但题材较狭隘,时代气息不够强烈。建国后,冰心散 文创作呈现了新的思想风貌,歌颂劳动人民,歌颂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祖国,充满爱国主义 激情,如《印度之行》、《樱花颂》等。在风格上既保持了过去委婉含蓄,清新优美的特点又 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呈现出明朗欢快的基调。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 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 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 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 然而, 并非文白相加, 而是经过精心提炼、 加工, 使之相互融合, 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 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 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 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在冰心笔下,大自然具有人的灵性。景因情之融入而更美,而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种融情入景,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使作品具有抒情诗的韵味和风景画的情致;而笔调的轻 倩灵巧,语言的清隽流丽,既有白话通俗流畅的特点,又有古典文言精练雅致的长处,形成了 冰心散文与众不同的特点。 她的作品有的倒是对祖国、故乡、家人的怀念。也是集母爱,童真,自然为一体。清新, 隽丽,富含哲理性。其中母爱、童真之类内容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但色调有了一些改变: 增多了幻想破灭后的失望,探索人生意义得不到解答的苦恼,以及追忆童年生活时带有的怅惘 和哀愁,间或还流露

冰心散文欣赏我的良友悼王世瑛女士高中作文字

冰心散文欣赏:我的良友——悼王世瑛女士高中作文【3000字】一个朋友,嵌在一个人的心天中,如同星座在青空中一样,某 一颗星陨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颗星来填满她的位置! 我的心天中,本来星辰就十分稀少,失落了一颗大星,怎能使 我不觉得空虚,惆怅? 我把朋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趣的,这类朋友,多半是很渊博,很隽永,纵谈起来乐而忘倦。月夕花晨,山颠水畔,他们常常 是最赏心的伴侣。第二类是有才的,这类朋友,多半是才气纵横, 或有奇癖,或不修边幅,尽管有许多地方,你的意见不能和他一致,面对于他精警的见解,迅疾的才具,常常会不能自已的心折。第三 类是有情的,这类朋友,多半是静默冲和,温柔敦厚,在一起的时候,使人温暖,不见的时候,使人想念。尤其是在疾病困苦的时光,你会渴望着他的“同在”─—王世瑛女士在我的朋友中,是属于有 情的一类! 这并不是说世瑛是个无趣无才的人,世瑛趣有余而才非浅,不 过她的“趣”和“才”都被她的“情”盖过了,淹没了。 世瑛和我,算起来有三十余年的交谊了,民国元年的秋天,我 在福州,入了女子师范预科,那时我只十一岁,世瑛在本科三年级,她比我也只大三四岁光景。她在一班中年纪最小,梳辫子,穿裙子,平底鞋上还系着鞋带,十分的憨嬉活泼。因为她年纪小,就常常喜

欢同低班的同学玩。她很喜欢我,我那时从海边初到城市,对一切都陌生畏怯,而且因为她是大学生,就有一点不大敢招揽,虽然我心里也很喜欢她。我们真正友谊的开始,还是“五四”那年同在北平就学的时代。 那年她在北平女高师就学,我也在北平燕京大学上课,相隔八九年之中,因着学校环境之不同,我们相互竟不知消息。直到五四运动掀起以后,女学界联合会,在青年会演剧筹款,各个学校单位都在青年会演习。我忘了女高师演的是什么,我们演的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预演之夕,在二三幕之间,我独自走到楼上去,坐在黑暗里,凭阑下视,忽然听见后面有轻轻的脚步,一只温暖的手,按着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一个温柔的笑脸,问:“你是谢婉莹不是?你还记得王世瑛么?” 昏忙中我请她坐在我的旁边,黑暗的楼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都注目台上,而谈话却不断的继续着。她告诉我当我在台上的时候,她就觉着面熟了,她向燕大的同学打听,证实了我是她童年的同学,一闭幕她就走到后台,从后台又跟到楼上……她笑了,说这相逢多么有趣!她问我燕大读书环境如何,又问“冰心是否就是你?”那时我对本校的同学,还没有公开的承认,对她却只好点了点头。三幕开始,我们就匆匆下去,从那时起,我们就成了最密的朋友。

冰心散文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冰心体”语言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著作目录: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浅析问题小说的特征

从现实主义浅析问题小说的特征 文学院11级汉语言文学(4)班:陈慧 摘要: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小说。这类小说多以知识青年的生活为题材,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定义的问题,讽刺黑暗现实,支持社会改造,追求个性解放,鼓吹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等观念。代表作家主要有有冰心、卢隐、王统照、许地山等人。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结果,后来的问题小说不断发展,但始终没有脱离作家关心现实的这一优良传统。问题小说作为时代的特殊产物,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本文主要从现实主义分析冰心,王统照等问题小说家的作品特征。 关键词:问题小说五四现实主义爱的哲学 一、问题小说的出现 “五四”时期,随着大量的翻译,介绍西方现实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文章作品的出现,使得现实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这些文学作品反响很大,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兴趣。而受到“五四”时期我国国情影响,这些西方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传播到中国并被消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带上了浓重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点。这时期发展起来的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和写实。“为人生”强调文章应该直面人生,直面劳苦大众。文章应该摈弃无用的华丽和粉饰,应该以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为重点。“写实”则强调了文章应该以客观反映现实的写法,反对无病呻吟,以文学为游戏,卖弄文笔艺术。文学研究会致力于反抗昏暗的封建社会制度,这和西方现实主义思潮中反抗资本主义是不同的,这也是由我国封建制度作为阻碍社会进步发展的第一大阻力及根本原因的国情决定。问题小说体现了文学研究会早期的成果。以冰心、卢隐、王统照、许地山等作家为主要力量,问题小说在文坛上开始发展。 二、问题小说的写作内容 从描写内容上看,青年知识分子问题是五四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而“问题小说”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也主要反映在青年对其人生路径的探讨和在追求人生理想过程中出现的迷茫。庐隐的《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等就是描写知识青年对“人生是什么”所发出的焦灼而苦闷的呼问。《海滨故人》写五个女青年从学校踏入社会,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终的结局是热情消退,上进心丧失,甚至自我毁灭。《或人的悲哀》则更为明显,亚侠在爱情与人生的大海中沉浮,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可是找不到出路,只有焦虑、悲愁和失败。这些人肩负着时代的沉重包袱,热情地寻求理想人生,却落得个矛盾而彷徨的空洞结局。 三、问题小说的主要写作特征 (一)问题小说中的写实 问题小说的一大特征是写实。冰心以创作时间之长,创作水平之高,创作作品数量之多成为问题小说的主要代表。她于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