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名词术语

特种设备名词术语

特种设备名词术语
特种设备名词术语

特种设备名词术语(综合部分)

(第二次修改稿)

1.3.1检验员Junior inspector

持有省级以上(含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从事规定范围的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

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编撰

1.3.2检验师inspector

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有效中级资格证件,从事规定范围的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

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编撰

1.3.3高级检验师Senior inspector

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有效证件,从事规定范围的特种设备检验、科研、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和技术法规标准编写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

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编撰

1.3.4锅炉水质监测单位Boiler water surveillance testing body

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相应有效证件,专门从事锅炉水质监测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编撰

1.3.5锅炉水质监测人员 Boiler water surveillance testing personnel

取得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专门从事锅炉水质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编撰

1.3.6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Special Equipment NDT Inspector

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相应有效证件,从事规定种类无损检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编撰

1.3.7 Ⅰ级无损检测人员LevelⅠNDE Inspector

指持有省级(或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Ⅰ级相应无损检测种类资格证书,从事检测数据记录,整理检测资料的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

1.3.8 Ⅱ级无损检测人员Level Ⅱ NDE Inspector

指持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Ⅱ级相应无损检测种类别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

1.3.9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Level Ⅲ NDE Inspector

指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Ⅲ级相应无损检测种类资格证书的高级技术人员。

1.3.10持证焊工Qualified Welder

是指取得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按照规定材料和项目,从事特种设备及其部件(附件)焊接工作的人员。

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编撰

1.3.11 持证焊工档案Welder File

指包括规定格式的焊工焊绩记录、焊缝质量检验结果和焊接质量事故记录等内容的档案资料。

按《焊工考试规则》第三十八条编撰

1.3.12重大焊接质量事故Major Welding Accident

指在特种设备生产过程中,由于持证焊工人为原因造成特种设备或主要部件报废、降级使用,或导致特种设备使用时发生事故等情况。

按《焊工考试规则》第四十一条编撰

1.3.13监督检验 Surveillance Inspection

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的持证检验人员,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内容,在特种设备生产过程中,对特种设备所进行的各类检验、试验、检查、资料审查;对生产单位资格和相关人员资格情况、生产活动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所进行的监督性检查等全部活动。

按《条例》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编撰

1.3.14法定检验 Statutory Inspection

指按照国家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监督检验、安装检验、定期检验、修理改造监检、型式试验、事故检验等强制性的检验。

按《条例》第二十六条编撰

1.3.15定期检验 Periodic Inspection

指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时间间隔和内容要求,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在用特种设备所进行的周期性检验检测。

按《条例》第二十六条编撰

1.3.16监督检验合格证明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for supervision inspection

是指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对监检合格的特种设备,按照规定格式内容和程序所出具的证明性文件。

同上

1.3.17全面检查Overall Inspection

指机电类特种设备在停止运行一年后,重新使用前所需要进行的确认特种设备能否继续投入安全使用的各类监督检查。

按《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第十八条编撰

1.3.18验收检验Put-into-service Inspection

指特种设备安装结束后,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综合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安装总体情况是否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所进行的监督性质的检验与资料审查。

按《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第十五条编撰

1.3.20原始(检验)记录Inspection Record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特种设备过程中,现场记录的与被检验设备有关情况和问题的文字或音像等原始性资料。

编撰

1.3.21安全阀在线检查和检测 In-service Checking & Testing

指在运行状态下对安全阀进行的各类检查和检测。

按《安全阀安全技术规程》编撰

1.3.22安全阀离线检查和校验 Out-of-service Checking & Testing

指在离线状态下对安全阀进行的检查和校验。

按《安全阀安全技术规程》编撰

1.3.23 重大修理 Major Repair

指不改变特种设备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生产活动,如修理承压类特种设备受压元件或更换一般性受压元件和安全装置的;更换、修理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影响强度的部件、安全装置的,或者对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

《关于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八条

1.3.25改造 Alteration

指改变特种设备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生产活动。但对于承压类特种设备主要受压元件的更换属于改造行为。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第五条

1.3.26 报废 Scraping

由检验检测机构判定在用特种设备不再具有作为特种设备使用的价值或达到使用寿命,并由使用单位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取消该台特种设备登记手续,对该台特种设备采取拆卸或适当破坏处理的相关活动。

按照《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编撰

1.3.28 承压设备 Pressure equipment

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关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义范围的特种设备及其部件(附件)的总称

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编撰

特种设备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编制:吴爱明 审核:万桂勇常广秀 实施时间:年月日

目录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 2、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6) 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8) 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9) 5、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制度 (10) 6、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 (13) 7、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16) 8、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 (18) 9、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20)

总则 为保障特种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1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 1.1.1遵守并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 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 1.1.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3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 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1.1.4参加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及试车。 1.1.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1.1.6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1.1.7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1.1.8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1.2.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1.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1.2.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1.2.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 1.2.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1.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1.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1.2.8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1.2.9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 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某维修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某维修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564-63 某维修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所有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厂内机动车辆、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的安全管理。 2、职责 (1)特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特种设备登记、定期检验、检查等全过程管理工作。 (2)各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及日常检查。 (3)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A、特种设备采购前应确定供方具备该特种设备制造资质,并查验其相关证明材料。 B、特种设备采购执行公司《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及相关制度。 C、所购特种设备,应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2)特种设备的安装及维修 A、物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及维修。 B、特种设备的安装及维修必须由依法取得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报安全环保部审核备案。 C、承接特种设备安装、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特产办要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特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管理组织专业术语

概率(几率)probability 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观察或试验中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的稳定性,称为该随机事件的概率。通常以P(E)或P表示随机事件E的概率。对任何随机事件E有:0≤P(E)≤1以必然事件U和不可能事件V,则P(U)=1;P(V)=0;概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大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反之则小。 分散维修decentralized maintenance 维修人员及其资源配置在各生产部门,由各生产部门负责安排维修工作并予以实施的方式。 动态试验dynamic test 将产品看成一个弹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在动态力(如交变激振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振动。动态试验是试验动态力作用下的动刚度和动态特性。 动力设备设施管理power facilities management 为确保动力设备设施安全、合理、经济、可靠运行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基本内容为:工作任务及范围,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和作业计划,动力设备设施的状态检查、事故处理与防范,动力设备的维修、运行、经济管理,动力设备、设施、站房的完好标准。 除尘、防护设备管理duct-proof and prote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为企业用于各类环境防护治理(水质、大气、防尘、除尘、噪声、废油及废弃物治理等)设备、设施制定的使用、维修、运行等全过程管理实施办法。 抽样调查sampling investigation 在总体的全部单位中,依据随机原则抽选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整个总体数值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情况:1.对象是无限总体;2.不应该、不适宜全面调查;3.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请书

C Q T J-Q T B S004-2014/0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请书 一、申请(由申请单位填写) (一)申请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电子邮箱 主管人员传真号码 联系人员联系电话 (二)申请定期检验设备信息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 设备类别制造编号 制造单位设备(使用) 编号 使用证号(承压类) 注册代码 安装位置(机电类) 层站数量(电梯类) 维保单位(机电类)维保电话(机电类) 备注一个单位同时申请多台设备的定期检验,可分别将设备信息填入附件②内作为本申请书附件。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 规定,特提出上述定期检验申请,请给予安排。我单位将按照特种设备安 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定期检验前的有关准备工作和定期检验中的有关配

合工作,对检验单位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注:预约现场定期检验时间: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申请单位(公章)申请单位经办人(签字):日期: 二、受理(由检验单位填写) (一)予以受理决定 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予以受理。已安排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检测人员从事定期检验工作,定于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_日到现场实施定期检验。 已将上述受理情况,于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按双方约定的____________方式书面通知了申请单位的经办(联系)人员:____________。 部门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签字):日期: (二)不予受理决定 经审查认为不符合条件(不需要进行定期检验、不属于本单位受理范围),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具体理由为(说明主要情况及依据): 。 已将上述不予受理情况,于年月日按双方约定的 方式书面通知了申请单位的经办(联系)人员:。 如不服本决定,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行政复议或者3个月(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日期)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特种设备管理要求

特种设备检查内容及要求: 1、是否建立健全设备点检、巡检、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取得操作资格证并持证上岗。 3 、起重机械有明显、清晰的金属标牌,标牌内容为: ①起重机名称、型号; ②额定起重量; ③制造厂名、出厂日期; ④其它所需的参数和内容。 4、起重机械司机室设有座椅、门锁、灭火器、电铃或警报器,必要时设置通讯联络装置。 5、起重机械吊钩是否设有防止吊重意外脱钩的保险装置,吊钩表面光洁,无剥裂、锐角、毛刺、裂纹等。 6、起重机械主、付钩上升限位、小车行程限位、大车行程限位、门限位完整有效。 7、起重机械大车及小车缓冲器完好有效。 8、起重机械卷筒上钢丝绳按顺序排列。 9 、起重机械钢丝绳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10、起重机械滑轮槽光洁平滑,不得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11、起重机械滑轮应设置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装置。 12、起重机械滑轮无严重磨损、无裂纹,滑轮绳槽的磨损深度不得大于20%。 13、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控制装置、制动装置灵敏可靠;特种设备的安全阀和压力表应在有效期内。

14、每班对特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安全附件进行检查。 15、起重机械制动轮的制动摩擦面无油污,抱闸松紧一致,制动轮磨损量不超过40%,制动刹带磨损量不超过50%。 16、桥式起重设备有润滑图,润滑点应有标志并定期润滑。 17、起重机必须设置紧急断电开关,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切断起重机总控制电源。紧急断电开关应设在司机操作方便的地方。18、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管槽,电缆金属外皮和变压器低压侧,均应有可靠的接地,检修时保持接地良好。 19、起重机轨道的接地电阻以及起重机上任何一点的接地电阻均不得大于4Ω。 20、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超载限位器、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联锁保护等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符合规范要求。 21、起重机设正常照明及便携式照明。 22、起重机设有指示总电源分合状况的信号,设置故障信号或报警信号。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 、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测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三、全厂管网平面布置. 四、主要设备及特种设备清单 五、要设备及各种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安装技术文件与资料. 六、特种设备制造单位的生产许可资质证书复印件 七、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八、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九、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表 十、气瓶领用、入库记录单 一、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汇总表

一、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测制度 目的 规范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保障设备安全运行,防止设备事故,保证安全生产; 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 适用范围本公司的特种设备、生产动力设备及辅助正常生产所必须的非生产设备、设施。 主要内容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压力容器(氧气、乙炔瓶等)、起重机械、公司内机动车辆等均应列入特种设备管理。 特种设备的使用、保养、管理责任应落实到具体人员。 特种设备严格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定期检查。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要求,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电梯应当至少每15 日进行 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每半年对闲置、封存的特种作业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并做记录;每年对所有设备检查、鉴定一次,并做记录。 定期维护。由设备操作者对设备进行使用前和使用后维护保养;每季度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按保养规定内容例行保养;每年按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维护。维护保养情况应做好记录。特种设备购置要有生产许可证、产品鉴定合证;安装、维修、检测要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并按规定登记、报废。 特种作业设备的档案要齐全,图纸、资料,使用检查、维护记录完整。普通设备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购置要有生产许可证、产品鉴定合证;建立从安装、调试、验收,到运行、维护、保养、检测等各环节的档案,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测; 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要由总经办、生产部等各部门负责人联合验收签署后,方可使用; 制订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所有设备必须依公司有关规定,制订定期的预防性保养计划,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运行与维护坚持“设备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维护,保证设备安全。 负责人调离,立即配备新人。 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设备出现事故时,要及时通知品管部,进行调查和处理;建立设备事故档案,保存相关资料。 认真做好设施、设备管理全过程中的记录工作,每个环节的责任人都要填写规定的记录表格或图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签名确认,存档保存。 辅助生产的厂房设施安全管理厂区内发现危房或危及人身安全的设施必须及时修复, 一时难以修复的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确保企业人身和财产安全; 厂区、车间和宿舍的通道(路、门等)必保持畅通无阻。消防设施健全有效。 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与员工宿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厂区内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清晰,车辆停放区域规划合理整齐。 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目的为保证公司安全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规范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新版)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施时间:年月日

目录 1、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2) 2、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4) 3、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7) 4、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10) 5、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11) 6、电梯钥匙管理制度 (13) 7、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4) 8、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15) 9、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7) 10、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及记录 (19)

一、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电梯正常可靠地运行,降低电梯故障率,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规范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行为。 1.2范围 1.2.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单位所用电梯的日常性事务管理和督促、协调对外联系电梯管理有关工作。 1.2.2电梯作业人员是指负责电梯驾驶和日常性电梯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 2、职责 2.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2.1.1熟悉并执行电梯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电梯的管理工作,检查和纠正电梯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1.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2.1.3监督电梯作业人员认真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1.4编制电梯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执行。 2.1.5负责按国家规定要求向政府部门申请定期监督检验。 2.1.6根据单位职工培训制度,组织电梯作业人员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和组织内部学习。 2.1.7组织、督促、联系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电梯事故隐患的整改。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 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

一、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测制度 目的 规范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保障设备安全运行,防止设备事故,保证安全生产; 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 适用范围 本公司的特种设备、生产动力设备及辅助正常生产所必须的非生产设备、设施。 主要内容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压力容器(氧气、乙炔瓶等)、起重机械、公司内机动车辆等均应列入特种设备管理。特种设备的使用、保养、管理责任应落实到具体人员。 特种设备严格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定期检查。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要求,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每半年对闲置、封存的特种作业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并做记录;每年对所有设备检查、鉴定一次,并做记录。 定期维护。由设备操作者对设备进行使用前和使用后维护保养;每季度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按保养规定内容例行保养;每年按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维护。维护保养情况应做好记录。 特种设备购置要有生产许可证、产品鉴定合证;安装、维修、检测要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并按规定登记、报废。 特种作业设备的档案要齐全,图纸、资料,使用检查、维护记录完整。 普通设备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购置要有生产许可证、产品鉴定合证; 建立从安装、调试、验收,到运行、维护、保养、检测等各环节的档案,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测; 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要由总经办、生产部等各部门负责人联合验收签署后,方可使用; 制订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所有设备必须依公司有关规定,制订定期的预防性保养计划,定期维护保养; 设备运行与维护坚持“设备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维护,保证设备安全。负责人调离,立即配备新人。 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设备出现事故时,要及时通知品管部,进行调查和处理; 建立设备事故档案,保存相关资料。 认真做好设施、设备管理全过程中的记录工作,每个环节的责任人都要填写规定的记录表格或图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签名确认,存档保存。 辅助生产的厂房设施安全管理 厂区内发现危房或危及人身安全的设施必须及时修复,一时难以修复的必须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企业人身和财产安全; 厂区、车间和宿舍的通道(路、门等)必保持畅通无阻。消防设施健全有效。

设备管理概念与术语

设备管理概念与术语 1、设备 设备一般指生产或生产上所常的机械和装置,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在机械系统,设备通常指机械和动力两大类生产设施。 2、设备管理 目前我国采用并逐步推行的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的一生实行综合管理,即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及更新。调拨,直至报废各个过程的活动,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个方面。 3、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是企业设备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成套设备,系统、单台机械,装置等有形资产。生产设备需要通过在生产成本中提取折旧,以补偿在长期使用中受到的物质和技术上的损耗。 4、设备规划 设备规划包括设备管理工作和新设备设置规划两个方面,设备管理工作规划是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中、长期(三年或五年)和年度计划。新设备设置规划是指新设备设置、更新和改过规划、设备规划是企业开发和生产经营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指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是管理、财务、工程技术和其它应用于有形资产的实际活动的综合,其目标为追求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活动内容包括:制定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要求和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及各项资产的安装、试运转、维修、改造和更新,并进行有关的信息反馈。 6、全员生产维修(TPM) TPM是日求现代设备管理维修制度,它是以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系统,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加,依靠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来推行的生产维修,概括为:T----全员、全系统、全效率,PM---生产维修(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 7、设备经济寿命 设备经济寿命(又称设备价值寿命),是根据设备的使用费(包括维持费和折旧费)来确定设备的寿命,通常是指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经济寿命用于确定设备的最佳折旧年限和最佳更新时机。 8、设备的技术寿命 设备在技术上有存在价值的期间,即从设备开始使用,至被技术上更为先进的新型设备所淘汰的全部经历期,技术寿命的长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使用、报废等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公司内目前所有生产现场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定期检验的管理。 三、编写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四、职责 1、设备部负责特种设备的基本维护管理及报废的管理。 2、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联系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3、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 五、工作内容和要求 1、压力容器 1)各工段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维护检修、使用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试压、无损检测和变形的测定。 2)使用部门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和容器的技术性能制定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各工段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压力、温度条件使用,不得在超温、超压和超负荷下运行。变动温度、压力控制指标,未经领导批准,不可变动。 4)设备部对每台压力容器进行编号、登记、建立设备档案。

5)加强容器、管道的防腐工作,容器和管道外表面要经常喷刷保持油漆完整。 6)容器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定时进行检查。 7)设备部对容器的使用、维护、检验和管理进行全面监督。 8)压力容器配备的安全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查,并保证安全附件齐全,灵敏可靠,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 9)安全附件实行定期检验制度,设备部每年至少联系对安全阀检验一次,压力和测温仪表每半年校验一次,爆破片由车间应定期更换,更换期限由车间视实际情况确定。 10)压力容器每年应由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一次年度检查。 11)设备部做好检验报告的归档工作。 2、气瓶 1)气瓶安全使用管理工作,使用岗位要指定专人负责。 2)定期对气瓶储存和使用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涉及特种作业的,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作业。 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其安全距离应不小于lO米,并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工作中同时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时,瓶间安全距离应不小于7米。 4)气瓶移动作业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必须用非燃料隔板隔开。 5)气瓶所使用的瓶阀、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单向阀等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3、厂内机动车 1)安全驾驶 ①驾驶人员必须经过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培训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准开车,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行车驾驶操作规程。 ②严禁将车交给无证人员驾驶,未经允许生产用车严禁无故开出生产作业区。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总则 1.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 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1.2、安全负责人是特种设备管理的总负责人,应按本 规定要求实行安全管理,并对其安全可靠性负责。各级设 备管理机构和设备管理人员对本制度贯彻执行,各级安全 人员对本制度实施监督检查。 2、机构和职责 2.1、按照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 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积极消除各类隐患,完善生

产工艺流程,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2.2、安全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2.3、生产办是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的职责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2.3.1、负责贯彻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2.3.2、负责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2.3.3、负责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及台帐管理工作; 2.3.4、负责特种设备安装、维修、运行、检验各环节的监督检查; 2.3.5、负责制定特种设备检验及人员培训计划。 3、特种设备监督管理 3.1、特种设备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373号令《特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la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缩写为 “PMS”) (提示:以下图文资料属于成都华标企管的原创,版权所有,引用时请注明“资料来源:成都华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什么是“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标准的名称是《设备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缩写为“PMS”(P lant M anagement S ystem- Requirement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是从国内先进企业的优秀设备管理方法中,总结提炼形成企业设备管理最基本的通用要求,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和完善其设备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使设备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 注1:于2012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由国内设备管理专家蒋良君、黄集长主导,组成了“PMS标准技术小组”,从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审定,历时半年编制完成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作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荐性标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填补了国内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空白。 注2:2013年1月,蒋良君和黄集长修订标准草案,2013年1月到3月22日,共收到23多份(名单,见标准编写参与者。)国内设备管理专家、学者及企业设备管理专业人士对优化标准草案的反馈意见。4-5月份,由设备管理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对2012版的《设备管理体系-要求》作了大量修改,使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更翔实、全面,且有了质的提升,这对企业设备管理更具指导性。 注3:于2013年8月,在桂林“全国首届PMS(设备管理体系)大会”上,正式发布《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PMS/T1-2013。(见下图)

特种设备检验申请表

遵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ZYTJ-ZJL-14A.3-00/2018 特种设备检验申请表 (适用于锅炉安装改造修理监督检验申请) 施工单位施工许可证 施工单位联系人联系人电话 检测单位检测单位资质 使用单位安装地址 序号锅炉型号锅炉制造单位 锅炉 级别 监检类别 出厂 编号 □新装;□移装 □重大修理□改造 □新装;□移装 □重大修理□改造 □新装;□移装 □重大修理□改造 □新装;□移装 □重大修理□改造 报检资料清单 一、资质证件: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一式两份) 2、施工单位《锅炉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或符合质检总局规定的其他资质文件 3、如无损检测分包,提交分包合同及分包单位持有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证》 4、移装锅炉应提交移装前内部检验报告和锅炉使用登记机关变更证明文件,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禁止移装。 5、施工单位施工合同 二、出厂资料 6、锅炉出厂资料(或锅炉修理改造方案) 三、质量管理文件 7、施工单位质量体系文件 8、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关键人员任命文件及受压元件焊接人员、无损检测人员名单及证书 四、施工工艺文件: 9、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有确定的质量计划) 10、锅炉房设计文件(锅炉修理、改造申请可不提供) 11、焊接工艺评定资料(如施工中无焊接工序,可不提供) 12、焊接工艺文件(如施工中无焊接工序,可不提供) 13、热处理工艺文件(如施工中热处理工序,可不提供) 14、胀接工艺文件(如施工中胀接工序,可不提供) 15、检测工艺文件 16、水(耐)压试验方案 17、调试和试运行工艺文件 18、检验人员认为需要的其他工艺文件 报检资料说明注:①检测单位是指承担无损检测分包任务的无损检测单位。 ②2、3项首次申请及更换新证时应为原件,其他情况时,可以使用加盖单位鲜章的复印件; ③ 10~17项,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提交的资料,未提交的资料应做书面说明。 ④ 7、11项,首次向我所申请监检应提交完整资料,以后申请只须提交补充及变更资料。 申请单位声明 我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锅炉监督检验规则》的要求,于项目开工前向你单位提交以上资料,承诺所提供资料均真实有效。 申请单位(章)日期: 注:本检验申请表一式两份,报检单位和检验机构各一份。

特种设备管理规范

好好学习社区 特种设备管理规范 责任部门:品管部 目 的 确保本公司特种设备管理规范满足法规要求 适用范围 适用用于产品计量检测设备的检验控制 流 程 表 責任部門 工 作 内 容 工作标准 记录表格 备注 NO YES 1 采购 1 需要计量器具的部门,填写《申购单》,交品管主管审核后,交总 经理批准。采购员根据批准后的《申购单》要求负责计量检测设备的采购和验收。采购必须符合申请的规格、型号。 实际需要 《申购单》 2 品管部 2 所有检测设备由品管部进行归口管理,编号、记录名称、规格型号、 精度、生产厂家、校准日期、周期等,登记在《检测设备一览表》中,对不符合采购申请规格、精度要求的计量器具不予接受,采购 应重新换货。 《申购单》 《检测设备一览 表》 《计量校验计划》 3 品管部 3 对需校验才能使用的仪器,校验后才能使用。校验分为外校和内校。 ① 需外校时,负责送有资质的计量单位校准。并取得校验合格报 告,作为准用的依据,出厂合格证不能代替合格的校验报告 ② 内校设备由具有内校资格的人员按照计量周期进行。内校必须要追踪到合格的标准样,作为内校的标准,建立《检测设备履历表》,记录计量器具的校验维修状况。校验合格要贴上准用的标识。 内校指导书 《内校记录表》 《检测设备履历 表》 内校人员资 格证书 4 品管部 4 校准合格贴上绿色“合格”标签,不合格贴上黄色“限制使用”标 签或红色“停止使用”标签。将校验信息记录在《检测设备履历表》中,计量仪器应保管在符合要求的环境中,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磁场、辐射、空气洁净等。 5 使用部门 5 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填写领用单,品管部根据需要发放检测仪器, 并记录领用信息。使用部门明确使用人,对检测仪器负责保管,维护, 当发现仪器不准时,及时交回品管部处理,部门不能私自处理。 《领料单》 检测设备发放记录 表 采购 校 验 领用 验 标 识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 (一)设臵管理机构 1、管理机构。以企业(法人)内部管理文件形式,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注明机构人员的职务及联系电话。 2、机构管理结构图。将管理机构的人员用组织结构图表示,注明各管理人员之间的管理关系以及所管理的部门及设备。 (二)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及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1、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明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全面负责(安全生产负责人必须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若安全生产负责

人不是法定代表人,应有加盖公章的企业任命书。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任命。有加盖公章特种设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任命书,任命书应注明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及任期,任命的管理人员应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附劳动关系证明资料)。 3、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证书方可上岗管理。管理人员必须与企业办理聘任手续并到质监部门备案。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定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 1、各职能部门安全责任制。制定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制。包括:特种设备安全

管理部门职责,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职责和制度等。 2、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制定特种设备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包括:安全生产负责人岗位职责,特种设备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等。 (二)制定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 制定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包括: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特种设备报检制度,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度等。 (三)制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 根据特种设备种类以及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包

设备管理英文术语

概率(几率) probability ·方差 variance ·分散维修 decentralized maintenance ·动态试验 dynamic test ·动力设备设施管理 power facilities management ·除尘、防护设备管理 duct-proof and prote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 t ·抽样调查 sampling investigation ·备件国产化管理 domestic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imported spare parts ·标准偏差 standard deviation ·安装预算 budget of installation ·包机制 machine contracting system ·班前检查与润滑制度 regulation of check and lubrication before on shift ·[设备]交接班制度 shift relief system ·《设备管理条例》(《条例》)《Equipment Management Regulation》 ·[设备]修理 repair ·[设备]维修 maintenance (and repair) ·重点调查 key-point investigation ·重点设备管理 management of key-point equipment ·重点设备 key-point equipment ·责任事故 liability accident ·指数分布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直方图 histogram ·预付与托收承付 prepayment and collection ·预防性试验 prophylactic test ·预防为主 prevention first ·正交设计法(正交试验法) orthogonal design ·正态分布 normal distribution ·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transportation 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 ·质量“三包” three guarantees of quality ·质量事故 accident due to quality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management regulation of pressure vessel ·无故障运行时间 mean time to failure ·威布尔分布 Weibull distribution ·闲置设备管理制度 idle equipment management ·闲置设备 idle plant ·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维修性 maintainability ·维修信息管理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combination of service and planned maintenance ·随机事件 random event ·数控设备管理 numerical control (NC) equipment management ·三级保养制 three-level service system ·数学期望 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数学模型 mathematical model

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丰宁县医院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1.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 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2.安全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 安全管理负责人受主要负责人委托,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组织实施单位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了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持证上岗。 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4.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借阅及保管工作,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档案齐全完好。 (一)安全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定期报检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制定特种设备(含需定期校验的安全附件、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报检制度. 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结合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情况,正确合理地发放、使用和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确保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二)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种设备特点,操作步骤、巡回检查、运行记录、异常处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操作规程应悬挂于操作场所。 (三)特种设备使用及管理 1.使用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核对其是否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 2.报废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3.设备状态标志 特种设备登记标志是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核发的证明其特种设备合法的证明,如使用登记证、安全检验标志等,该标志应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2018年度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总结

X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度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总结 2018年我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在各级领导的监督、关心及指导下,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等安全监察制度执行,工厂特种设备运转平稳,安全状况良好。 一、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及架构 公司为更好的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生产,2015年4月,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由总经理任特种设备管理小组组长,下设副组长一名,组员四人(含专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一名)。 二、特种设备类型及数量 公司目前拥有特种设备11台,其中厂内叉车5台,在厂区内运行﹔电动单梁起重机6台,安装在第一/二/三车间。 三、2018年度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3.1、建立完善特种设备的软件资料

回顾过去的2018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怀和督导下,我公司的特种设备相关资料已越来越完善,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岗位职责》、《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检查、定期整改制度》、《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特种设备事应急措施》等相关规章制度。 3.2、加强法规学习 贯彻实施国家、公司关于特种设备管理的法规、条例,完善本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通过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和辅导这些法规、条例,把国家和公司关于特种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从而使特种设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为了提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公司派人参加了2017年7月份、11月份、12月份等月份由市/区组织了的大规模特种设备相关知识培训课程,认真学习了特种设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制度。对基层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了相关管理程序、制度、规程的集中学习和培训,加强了基层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认识。 3.3、严格按照计划实行特种设备年度检验 公司领导充分理解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为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设有专职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每月点检报表中有反应特种设备的安全和检验情况,并于每年年初制定统一的特种设备检验计划,安排专项费用,负责监督实施。杜绝了特种设备的超期使用。全面检验工作由市特检所检验单位进行,并记录在案,2018年5月对本厂的叉车进行了检验,检验合格。

设备管理 标准

前言 目次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 第一章设备的管理方针目标 1、设备管理的方针 科技进步、规范管理、合理使用为公司设备管理的基本方针。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和国家局《设备管理办法》,紧紧围绕重庆市局《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打叶复烤企业设备管理达标考核项目》及《打叶复烤企业设备管理达标考核细则》,依靠强化管理、预防为主、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努力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水平,切实完成市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做好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2、设备管理主要目标: 1.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95%。(职业健康安全、环保设备完好率 100%) 2.生产设备故障率<5%。 3.生产设备有效作业率≥90%。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年度设备管理目标。 3、设备管理的具体任务是:在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的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按规定选购设备;搞好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登记、建档、保管及迁移、调拨、封存、报废工作,合理使用设备,搞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贯彻执行。 第二章设备与基础设施的全过程管理 一设备与基础设施的立项、审批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执行。二设备与基础设施的购置 1、职责 1.1综合部负责单纯设备设施的购置和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 1.2生产部负责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1.3安保部负责安全环保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2、固定资产设备与设施的概念 同时具备下列两种条件者,均列入设备固定资产: 1、单台设备设施购价满2000元以上者。 2、属生产经营用设备使用寿命一年以上者,属非生产经营设备及物品使用寿命在两年以上者。 3、自制设备经使用满一个月,效果良好,制造成本在2000元以上者。 4、与主机一同购入的附件(包括部件)随主机一并列入固定资产,随机配件不列入固定资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