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信息技术模块三word复习教案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模块三word复习教案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模块三word复习教案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模块三word复习教案粤教版

模块三:word

word复习操作要点总结

1.文字

操作: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下划线、边框、底纹、着重号、上标、下标、空心、阴影、阳文、阴文、文字效果

方法:格式——字体

2.段落1

操作:段前间距、段后间距、行距(间距);左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居中(对齐方式);左缩进、右缩进、首行缩进、悬挂缩进(缩进)

方法:格式——段落

3.段落2

操作:分栏、首字下沉、边框和底纹、项目符号

方法:格式——……

4.其他

页面设置(文件)

页眉和页脚(视图)

查找和替换(编辑)

艺术字、自选图形、页码、图片、文本框(插入)

题库题目:(分两部分,10word和12word)

10word:(共21道题)

打开1.doc,进行如下操作

1.将第一段(“动员令1……具体如下:”)、第五段(“动员口令2……配送上门!)”段落悬挂缩进2厘米,并设为黑体、加粗、四号字;

2.将其余段落左缩进2厘米;

3.保存文件。

打开2.doc文件,完成下列操作

1、将英文标题字体设为“Times New Roman”二号、红色。

2、标题行段后间距为0.5行、分散对齐。

3、第二、三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前段后间距0.5行。

4、插入图片文件“wusb拓扑.jpg”、不锁定纵横比,高为5厘米,宽为6厘米,设置版式为“四周型”、拖放到文章最后面。

5.保存文件。

打开3.doc文件,完成下列操作

1.插入页眉,内容为“天天阅读”;

2.选择“16开”纸型;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厘米;

3.设置标题的字体为黑体、三号、颜色为红色;

4.正文字体设置为宋体、小四号,各段均设置首行缩进2个字符;

5.保存文件。

打开4.doc,进行如下操作

1.插入页眉,内容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设置正文样式:宋体、四号、行距为固定值20磅;

3.将正文各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

4.保存文件。

打开5.doc,进行如下操作

1、第一段为标题,设置文字样式:黑体、加粗、三号、红色、下划线、居中;

2、将文章正文设置首行缩进2厘米,行距固定值18磅,段前、段后间距1行;

3、在文章末尾插入图片“世博会.JPG”,环绕方式为四周型,水平对齐方式为居中;

4、保存文件。

打开6.doc,进行如下操作

1、设置正文文本样式:隶书、三号、行距为固定值20磅;

2、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内容为“保护环境,拯救家园”,文字样式:隶书、12、加粗;

3、艺术字形状为“桥形”,大小尺寸为高度:2.2厘米,宽度:5厘米;

4、设置版式:四周型;

5、艺术字位置:文本顶部,居中;

6、保存文件。

打开7.doc,进行如下操作

1、将文章标题设置为黑体、三号、居中对齐。

2、将文章中的表格外边框设置为红色、3磅。

3、将文章中的表格底纹设置为绿色填充色。

4、将表格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5、保存操作结果;

打开8.doc文件,完成下列操作

1.设置页面纸张为16开,页面边距上、下为

2.5厘米,左、右为2厘米;

2.将文章标题“寒冷大陆——南极洲”设置为:二号、隶书、蓝色、居中;

3.将文章第一自然段分成两栏,栏间距2个字符,加分隔线;

4.保存文件;

打开9.doc,进行如下操作

隶书、12、加粗;

2.艺术字形状为“细环形”,大小为高度3厘米,宽度3厘米;

3.设置版式为“四周型”,

4.艺术字位置:两边;

5.保存文件;

打开“10.doc”文件,进行如下操作

1、将全文中的所有“《经济学家》”设为粗体,蓝色;

2、将正文各段的行间距设置为1.5倍行距;

3、添加标题“经济学家”,设置字体大小为小一,加粗,并居中显示;

4、保存文件;

打开11.doc完成如下操作

1. 将文中第一段的行距设置为3.4倍行距。

2. 将文中第二段设置5%的蓝色底纹。

3. 将第三段设置首行缩进2个字符。

4. 保存文件;

打开“12.doc”文件,进行如下操作

1、将标题文字加粗,并将大小设为小三,且居中显示。

2、将第一段的首行缩进设为0.8厘米。

3、给文档添加页眉,并在页眉里输入“NBA之星”。

4、保存文件;

打开13.doc文档进行如下操作

1. 设置页眉,页眉为“缩略时代”。

2. 将文中第二段的行间距设置为

3.1倍行距。

3. 将第二段中的“信息中心主任”的字体设置为红色、加粗、斜体、加下划线的宋体,并具有“亦真亦幻”的动态效果

4.保存结果;

打开14.doc完成如下操作

1. 为本文添加标题“电子商务”,小三绿色宋体,加“赤水情深”的动态效果,并居中显示。

2. 为第三段落设置蓝色的边框。

3. 保存结果;

打开15.doc,进行如下操作

1. 第一段为标题,设置文字样式:黑体、加粗、三号、加下划线、红色、居中;

2. 将文章正文首字“中”下沉3行,字体为隶书;

3. 保存文件。

打开16.doc,进行如下操作

1.将标题中的“珍惜生命”,设置为黑体,三号,居中,红色;

2.将标题中的英文“Cherish life”设置为英文字体Arial;正文内容为楷体,四号;3.为文中“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加着重号,并加赤水情深动态效果;

4.将km2中的2设置为上标;

5.文末尾“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加粉红色波浪线。

6.保存文件;

打开17.doc,进行如下操作

1.将标题设为二号,隶书,居中,底纹为″浅绿色″(应用范围为文字),段后间距1.5行;2.将正文段落左右各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行距为1.2倍行距。

3.将文末日期设为右对齐;

4.将正文前3段设为分两栏,并加分隔线;栏间距为1个字符;

5.将正文第1段设为首字下沉,下沉行数2行;

6.将文章后两段,添加菱形项目符号;

7.将整个文档的纸型设置为”16开”,应用于“整篇文档”;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设置为”2”厘米,应用于“整篇文档”;

8.插入页码,位置为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为居中,显示首页页码。

9.将文中的“珍惜”二字,替换为“珍爱”

10.插入页眉,内容为:“我的第二题”,并设置为左对齐;

11.保存文件;

打开18.doc,进行如下操作

1.在文章开头,插入艺术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样式为第1行第3列,字体为黑体,作为标题,。

2.艺术字形状为“双波型1”;

3.设置艺术字格式,文字环绕方式为“四周型”,水平对齐居中;

4.大小:高1.7厘米、宽10.2厘米。

5.填充色为蓝色,线条色为淡蓝色;

6.保存文件;

打开19.doc,进行如下操作

1.将正文设置为仿宋体,四号字,绿色;

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就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得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得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就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得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得习惯与自主学习得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得获取者就是刚刚升入高中得学生,按照人得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得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得认识,可以让她们从大量存在得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她们应该获得得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得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得各种信息,感受信息得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得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与学习得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得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得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得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得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就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您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瞧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得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得信息。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得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得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得身体内部得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就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得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得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得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得特性,也就有相同得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得信息,找出它们共同得特性。

江苏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2014分项练习)《Word文字编辑操作2》

考生:王志烨,试卷:《Word文字编辑操作2》考试答题数据 操作题,每题10分,10题共100分 【第1题】 打开“z:\781\”文件夹中的文件“巷子里的阳光.doc”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 将正文中的“sun”替换为“太阳”; (2) 将标题设置为“三号”,颜色设为“深红”,并将正文设置为“首行缩进2.5个字符”,行距设为“固定值20磅”; (3) 在正文第7段后插入艺术字“巷子里的阳光”,选择“第3行第3列”的式样; (4) 在文档末尾处插入剪贴画“建筑”类别中的“建筑物”,将剪贴画的版式设为“紧密型”; (5) 将文档的纸型设置为“16开”,方向为“横向”; (6) 在文档页脚处插入页码,对齐方式为内侧,页码格式为“一、二、三……”; (7) 保存文档并关闭应用程序。 操作题评分如下: 错误,将正文中的“sun”替换为“太阳”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标题设置为“三号”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将正文设置为“首行缩进2.5个字符”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行距设为“固定值20磅”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没有插入艺术字 错误,在文档末尾处插入剪贴画“建筑”类别中的“建筑物”,将剪贴画的版式设为“紧密型”;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将文档的纸型设置为“16开”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将文档方向设置为“横向”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没有插入页码 没有插入页码 错误,标题颜色设为“深红”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本题得分:0.00 分 【第2题】

打开文件“z:\97\guxiang.doc”,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将文章标题字体设为黑体,字号为二号,颜色为红色,居中对齐; (2)将正文各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 (3)在正文第一段后插入图片“z:\97\qiutian.jpg”; (4)页面设置中纸型为A4,上下左右页边距均设为2.5cm; (5)在页脚中插入页码,并居中。 操作题评分如下: 错误,将文章标题字体设为黑体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将文章标题字号为二号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将文章标题字体颜色为红色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将文章标题居中对齐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将正文各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在正文第一段后插入图片“z:\97\qiutian.jpg”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页面设置中纸型为A4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上页边距设为2.5cm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右页边距设为2.5cm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上页边距设为2.5cm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错误,下页边距设为2.5cm 不正确 (得分: 0.0 分) 没有插入页码 本题得分:0.00 分 【第3题】 打开文件“z:\849\低氧健身.doc”,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并保存。 (1) 给本文加上标题“低氧健身”,并将标题设置为居中,红色,加粗; (2) 将正文最后一段的行距设置为1.5倍行距; (3) 正文中的项目符号改为数字顺序项目编号(1.2.3.…); (4) 将全文分为等宽的二栏,栏间距为2.5个字符,栏间加分隔线。 操作题评分如下: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章节,内容涉及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及其特点;信息处理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针对此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发现自己身边有关信息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师设置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再者,现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方面的认识并不是一概不知,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信息技术”这两个事

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明确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信息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激发学习欲望;通过学习,努力提高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更有效的利用信息;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数据管理技术(选修四)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一课时 非上机时间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15 分钟,其他活动(如:阅读、讨论、评价、展示、小结等)大约用20 分钟。 5. 设计组成员资料: 姓名性别通信地址QQ号码电子邮箱 王健男株洲北师大附校495931434 Janssen0313@https://www.doczj.com/doc/e815350515.html, 张喜女株洲县第一中学405384475 Zhangxi086@https://www.doczj.com/doc/e815350515.html, 易李平女醴陵市第一中学529024569 llyzylp@https://www.doczj.com/doc/e815350515.html, 汪博男醴陵市第四中学10266775 Wangbo830309@https://www.doczj.com/doc/e815350515.html,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及数据库的概念。 2、知道利用数据管理技术能达到什么样的管理效果。 3、实例分析、实践操作感受并理解数据管理技术。 4、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据管理技术》课的开篇,是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的基础上对数据管理知识的进一步认识、拓展与加深。共有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体验数据管理技术,二是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这节课既要学生了解认识数据库,又要学生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一些概念,并且激发学生对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学生分析: 数据管理技术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数据库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有初步的了解,而且有些同学在上 Internet 网的时候上过类似数据库的网站,或者接触过 Access 数据库,但又比较陌生是因为只见过没有真正去认识,认真的用过、理解过。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因为数据管理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因此针对学生对象的分析,运用“任务驱动”,“情感引导”,“分层探究”,“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的实现。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新课讲授探究、讨论案例分析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朱光明/李文郁 摘自:《蚌埠教育网》 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1.以国家课程改革有关文件为依据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充分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要求。 2.教材要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高中校际差异和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注意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延伸或拓展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注意内容的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 教材内容力图科学、客观、准确,语言表达要严谨且通俗易懂;选择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当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4.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顺利开展;要注意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并有意识地设计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5.注重“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流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并设置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能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期末复习题1汇总

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B ) A.知识、经济、能源 B.信息、能量、物质 C.工业、农业、轻工业 D.物质、材料、通信 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 A.报上刊登的广告 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 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 3.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C ) A.文字 B.视频 C.声音 D.图像 4.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 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5.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6.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7.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8.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 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例1.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A ) A.计算机技术 B.液压技术 C.通信技术 D.微电子技术 例2.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扩展人的(B )功能 A.处理信息 B.传递信息 C.收集信息 D.信息的控制与使用 例3.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B )。 A.信息 B.信息技术 C.通信技术 D.感测技术 例4.下列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是(B ) A.飞鸽传书 B.移动电话 C.烽火狼烟 D.动画制作 例5.下列选项中,体现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D)A.印刷术的发明 B.文字的使用 C.造纸术的发明 D.语言的使用 例6.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B ) A.语言的使用 B.印刷术的发明 C.文字的使用 D.电报、电话、广播的发明和普及 例7.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深入应用,将引领信息技术朝着( B )

高一信息技术word教学课件

第三章文字处理 一、Word概述 Word 提问、word能为我们做什么? 1、word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word是当今世界上应用得最广泛的文字处理软件,是微软公司出版的办公套装程序组office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word 最大的特点是所见即所得。word 最强的功能是图文混排功能。word 的操作环境极其友好,用户非常容易从word屏幕所示的工具按钮中找到所需工具,并可根据需要显示各种工具按钮。word 具有快速的表格产生功能,并可引用到文档中,使文章更具说服力。word 还具有英文拼字检查功能、打印预览显示等功能。 Word2000还具有一些非常出色的新增功能,如安装操作更方便灵活性更强、office助手更优秀、更强的自动功能、更强大的收集和粘贴功能、新一代的表格功能、更多的边框和底纹、最新的图像和绘图工具、将word作为一个电子邮件编辑器等。 提问:如何用word制作文档? 基本步骤为: 准备:启动word,新建或打开文档 处理:保存、输入、编辑、排版、打印 结束:(保存、)关闭文档或退出word 2、启动和退出word 启动: 方法一:单击“开始”按钮,指向“程序”菜单中的word启动命令 方法二:双击word文档图标时首先启动word应用程序 其它方法:双击桌面或文件夹窗口中的word快捷图标 或单击文档菜单中文档名等) 退出: 关闭word 文档:单击文档窗口的关闭按钮 关闭word应用程序:单击word 应用程序窗口的关闭按钮 (关闭文档时系统会检查询问最近修改是否保存)

3、word的窗口环境 认识窗口 窗口组成:应用程序和文档窗口的组合 标题栏:显示文档标题,执行窗口操作——移动、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 菜单栏:word操作命令的分类集合 工具栏:菜单命令的快捷按钮栏,方便操作 标尺:衡量对象的宽度或利用其进行排版操作 编辑区:工作区域,word文档的显示区域 滚动条:用于滚动查看文档的内容 视图切换按钮:视图是指文档的显示方式,不同视图对应的编辑功能也不同。 状态栏:显示编辑的有关信息 认识视图方式 视图是指文档的显示方式,普通视图适于快速处理大量的文字、大纲视图可以察看文档结构图、页面视图可随时看到自己的编辑结果、web版式视图用于创作web页能够仿真web浏览器显示文档,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来显示文档。 菜单栏的使用 菜单命令的执行:单击相应的菜单命令 菜单命令中某些标志的含义:隐藏箭头;灰色;快捷键;省略号;黑箭头;图标等 工具栏的使用 显示相应工具栏:单击“视图”菜单,指向“工具栏”级联菜单中相应的工具栏 名称,单击 调整相应工具栏中的工具按钮:单击工具栏最右侧的黑箭头,选择进行显示和隐藏隐藏相应工具栏:方法同显示,将工具栏名称的勾号去除即可。 认识对话框 执行某些菜单命令后系统会弹出一个窗口,要求用户在其中输入某些信息,以完成确切的操作,这就是对话框。 对话框的组成: 标题栏、帮助按钮、关闭按钮 标签(选项卡) 文本框、数值框、单选框、复选框、下拉列表框、命令按钮

高中信息技术word操作题速查手册

高中信息技术word操作题速查手册模块一:WORD 1、页面设置(纸型、页边距) 文件――页面设置 2、查找、替换文字 编辑――替换 3、页眉、页脚设置 视图――页眉、页脚页码页眉页脚切换 4、工具栏的调出(如绘图工具栏) 视图――工具栏 5、首行缩进、行距、段前段后距 格式――段落 6、边框、底纹 格式――边框底纹 7、分栏 格式――分栏 8、项目符号 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 9、表格设置 选中表格或单元格――右击 10、图片设置 (1)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2)设置图片大小 右击图片――设置图片格式――大小(注意锁定“纵横比”前面的钩) (3)设置图片版式 右击图片――设置图片格式――版式 (4)图片绝对定位 右击图片――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高级 11、绘图工具栏 圆:SHIFT+椭圆 圆角矩形:直选图形――基本形状 文本框微调位置:CTRL+方向箭头 水平(垂直)线:SHIFT+CTRL+――――― 直选图形颜色、粗细设置: 右击自选图形――设置文本框格式 图形的组合:选中所有文本框(SHIFT)右击――组合 12. 文字方向:将指定文字设置文字方向 格式——文字方向 二、Word操作考点: 1、文字和段落格式化: (1)对指定的文字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下划线、着重号、阴影、上标或下标、字符间距、文字特效 (2)对指定的段落设置:对齐方式、左右缩进、首行缩进、段落前后间距、行距(单倍、1.5倍、多倍、固定值、最小值) (3)给文章插入标题:

2、项目符号与编号: (1)为指定段落设置项目符号或者项目编号; (2)将指定的项目符号改为项目编号 3、边框与底纹: (1)给指定的文字设定边框(宽度、颜色、线形、方形/阴影); (2)给指定文字设置底纹 4、分栏:将指定段落文字进行分栏(栏宽、栏间距、分割线)*最后一段的段落 标记不要选择 5、首字下沉:将指定段落的首字设置下沉(字体、下沉行数、距正文距离) 6、文字方向:将指定文字设置文字方向 7、设置水印背景:添加图片水印或文字水印 8、插入页码:插入指定格式的页码(位置、对齐方式、数字格式) 9、插入图片: (1)插入指定剪贴画、 (2)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3)插入指定类型的艺术字、 (4)插入指定的自选图形 10、插入文本框:横排文本框、竖排文本框 11、设置图片(包含剪贴画、图片、艺术字)格式: (1)设置图片的颜色与线条:填充色、线条颜色; (2)指定图片的大小、缩放比例、旋转; (3)指定图片的版式:环绕方式,水平对齐的绝对位置和垂直对齐的绝对位置; (4)图片裁剪和图片效果(冲蚀、黑白、灰度)设置;图片亮度与对比度设置 12、设置文本框格式:在指定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并设置文字格式;设置文本 框边框线条颜色、版式(环绕方式、水平对齐) 13、页面页脚设置:在页眉或页脚中添加指定文字并设置文字格式 14、设置显示比例: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Word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会考试题 (必修部分)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5、()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的( ).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 D.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 17、我们常说的“IT”是()的简称 A.信息技术B.因特网C.输入设备D.手写板 18、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A.识别 B.显示 C.交换 D.交流 19、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现代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 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 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1 粤教版必修1

第三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版)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与评价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的纷繁复杂也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因而,学会准确地鉴别和评价信息,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本节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设置的。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根据信息论的知识,信息价值判断可根据信息的特征考虑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趣味性、时效性及实用性等。但从教材结构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本节将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归结为“真实”、“有用”,为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从信息来源进行判断”强调的是要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中确认权威、可信的信息源,从而鉴别信息的真实性;“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强调的是对于不同的角色,他所需要获取的信息是不同的,只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强调的是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时效性,这是信息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学情分析】: 学生对从外界获得信息具备了简单、直观的判断能力,但是缺乏全面的理论支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信息鉴别的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不良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案例掌握鉴别和评价信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能对信息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与判断,形成信息安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很难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形成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教学手段】: 案例分析、问题驱动、合作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Word、Excel操作题考点总结

Word操作题考点总结 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的调出:视图菜单——工具栏——常用、格式 1、设置字体、添加底纹 字体的设置:选中文字——格式——字体 字符间距、文字效果的设置:选中文字——格式——字体——字符间距、文字效果底纹的设置:选中文字——格式——边框和底纹 2、设置段落、行距 选中段落——格式——段落——行距、首行缩进(找特殊格式)、段前段后、左缩进右缩进 3、页面设置 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纸型 4、图片 插入图片:先把光标放到插入的位置,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图片大小设置:选中图片——格式——图片——大小——输入高、宽值(根据情况取消或勾选“锁定纵横比”) 图片环绕方式的设置:选中图片——格式——图片——版式——选择合适的环绕方式(若找不到需要的环绕方式,点击高级) 5、艺术字 插入艺术字:先把鼠标光标放到插入的位置,插入——图片——艺术字 艺术字环绕方式的设置:选中艺术字(鼠标呈四向箭头单击)——格式——艺术字——格式、版式 更改艺术字的样式、字体:选中艺术字——艺术字工具栏(若没有,选择视图菜单——工具栏——艺术字) 6、自选图形 插入自选图形: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出现自选图形对话框选中合适的图形,然后拖拉鼠标绘制图形 自选图形的设置:选中自选图形——格式——自选图形——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颜色线条、大小、版式 7、文本框 插入文本框:插入——文本框——横排、竖排 文本框的设置:文本框上单击——格式——文本框——设置文本框格式——颜色线条、大小、版式 8、项目编号 选中需要添加项目符号的段落——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编号 9、特殊符号 插入——特殊符号——特殊符号 10、分栏 分栏:格式——分栏——选择分的栏数 取消分栏:格式——分栏——选择一栏 11、页眉和页脚、页码 视图——页眉和页脚 插入——页码 12、新建Word文件 找到要求的文件夹——空白处右击——新建——Microsoft Word文档——输入文件名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word操作大汇总

心态 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一级不好买哪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一级不好买哪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一级不好买哪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 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一级不好买哪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一级不好买哪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一级不好买哪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 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一级不好买哪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一级不好买哪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一级不好买哪都是的是的软件股份的空间卡国家的搜房统计好高 打开文件夹中的“心态.doc”,按以下要求进行操作: 1.将标题“心态”设为黑体、绿色、三号字、居中字符间距为加宽2磅设文字效果为“赤水深情”(10分) 2.设纸张大小为B5(182×257mm),右边距为2.5厘米;(5分) 3 将末自然段行间距设为22磅;给末自然段字体设为阴影效果(5分) 4.将文档中第1自然段设为楷体、小四号字;悬挂缩进效果 (10分) 5.将文章第一自然段落段后间距设为5行(5分) 6.给文档加一个竖排文本框,文字内容为“心态”,字号48磅,边框线设为“蓝色”,版式设为“四周型”,并将该文本框放于第一段后;(15分) 7.给文档中插入一幅图片,并设为四周型、宽度设为7.01厘米,并置于文档中部;颜色设为“灰度”(15分) 8.将文档的第二自然段行间距设为“1.5倍行距”给文本加宽度为3磅,颜色为绿色的边框(10分) 9.设置页眉文本内容为“经济学笑话”,字体颜色为“红色”;页脚内容为页码 1 2 3 样式的,底端居中,(15分) 10.将第二自然段设为首字下沉,行数为2行,距正文间距1cm (10分) 11.给第三段分为两栏,中间有间隔符 1

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高中信息技术word专项练习

Word专项练习 1.老师布置了一制作电子报刊的任务,那么以下软件中你觉得哪些是比较合适的?(A ) A)Word WPS B)Word 写字板 C)Word 记事本 D)写字板记事本 2.如果你只需要保存一个软件的序列号或一段纯文本,使用方便且占用空间小的应用软件是(D )。 A)WPS B)Word C)写字板 D)记事本 3.在Word2000中,(B )查看方式具有“所见即所得”的效果,页眉、页脚、分栏和图文框都能显示在真实的位置上,可用于检查文档的外观。 A)普通视图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web版式视图 4.下列软件中,适合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是( B ) A.Photoshop B.Word C.Flash D.暴风影音 5、如图所示,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状态下,将已选取的内容复制到相应位置,并保存当前文稿,应依次选择工具按钮的顺序是______。( B ) A①→③→⑥B⑤→⑥→③C②→④→⑥D④→⑥→③ 6.制作电子报刊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选择以下哪些软件是比较合适的?______( A ) A、Word、Photoshop B、Word、写字板 C、Word、记事本 D、写字板、记事本 7.Word中进行字体格式的设置:( B ) A影响插入点所在段落的文字 B只影响选中的文字 C影响插入点所在行的文字 D影响整个文档的文字8.在Word文件菜单中,如果有…则表示:( A ) A有对话框 B有子菜单 C可直接执行 D此菜单不可用 9.在Word中,若设置字号时由四号改为三号,则文件中内容打印出来将( A ) A比原来大 B与原来一样 C比原来小 D不能确定 10.对两个Word文档分别进行“剪切”操作,则剪贴板中( C ) A仅有第一次被剪切的内容 B仅有第二次被剪切的内容 C可以有两次被剪切的内容 D无内容 11.在Word中,由样式、字体、字号、粗体、下划线等按钮组成( B ) A菜单栏 B格式工具栏 C绘图工具栏 D常用工具栏 12.在字处理系统的编辑状态下,在进行字符“替换”操作时,应当使菜单项是( D ) A“工具”菜单项B“视图”菜单项C“格式”菜单项D“编辑”菜单项

高中信息技术 《片头的集成》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2

《片头的集成》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有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六章第二节多媒体作品的集成中的中头的集成 5、学时数:45分钟(机房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AuthorWare的流程;认识Authorware几种图标的作用。 能够导入外部声音、动画;欣赏和体验用图标方式集成多媒体作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经历作品片头的集成过程,理解Authorware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本节课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常见作品片头的创作,让学生了解AuthorWare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工作原理;了解AuthorWare界面、图标、窗口等的特点,掌握几种图标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制作简单的Authorware作品的过程与乐趣。 3、学情分析: 通过前期Authorware作品的展示,学生对用Authorware开发作品跃跃欲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AuthorWare这个软件有了初步的印象,但该软件相对于学生以前所学的所见即所得的软件而言,无论是界面还是设计思想独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讲解、练习与个别指导的力度,让学生理解Authorware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工作原理。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图标、数字电影图标、声音图标、等待图标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Authorware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工作原理 5、教学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粤教版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第一章节,内容涉及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及其特点;信息处理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针对此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发现自己身边有关信息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师设置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再者,现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方面的认识并不是一概不知,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信息技术”这两个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1)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2)明确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明确信息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2)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了解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激发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