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

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

鄂尔多斯市“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战略战术问题
发布时间:2010-11-30 来源:鄂尔多斯市林业局 作者:吕荣

一、 为什么研究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
(一) 何为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
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即100万亩樟子松和100万亩油松(简称双百万工程)。具体讲就是利用三年时间通过造林和再造林,到2012年在东部丘陵梁峁地区总数达到100万亩油松林,中部沙区(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总数达到100万亩樟子松林。
(二) 针叶树造林规律的讨论
针叶树造林的规律——这是任何实施针叶树造林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之一。
半干旱区针叶树造林的规律——这是任何实施半干旱区针叶树造林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之二。
鄂尔多斯半干旱区针叶树造林的规律——这是任何实施鄂尔多斯半干旱区针叶树造林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之三。
鄂尔多斯市为了绿化美化环境,必须加强以樟子松和油松为主的针叶树造林,改变和提高以阔叶树和灌木为主的林分结构和林分质量,才能达到四季有绿、八方有林的绿色大市目标。只有实施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方是又好又快地将鄂尔多斯生态建设上档次上规模的有效途径。
不容置疑,大家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外界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鄂尔多斯属于半干旱向干旱地区的过渡带,同时也是干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带。气候干旱多风,土壤贫瘠缺水,植被以灌草为主,生态环境脆弱。虽然有千年乡土树种“油松王”作证,樟子松50年引种的成功经验,但是大面积实施针叶树油松、樟子松(简称两松)造林,如果不按针叶树造林规律实施,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劳民伤财的几率很多。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针叶树造林的一般规律,还要研究半干旱地区针叶树造林特殊规律,更要研究鄂尔多斯半干旱地区的针叶树造林适时适地适树规律。只有掌握这些规律,把握造林环节要点,采取环环相扣的技术措施,才能获得鄂尔多斯高水准的生态建设的成功。
针叶树造林——尤其是两松造林,必须苗木根系带土球成活率才高。因为两松都是直根系发达,须根系退化,依赖菌根吸水的常绿针叶树种。如果不懂的两松的生物学特性和它与环境的关联,就不知道两松的生活规律,也就无法实施两松造林,保证两松造林的成活率。
半干旱区针叶树造林——半干旱区针叶树造林制约因素是树-水平衡问题

。在造林中不采取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就无法保证针叶树造林后缓苗期的水分需求。再有抗性的树种,土壤中若无细胞分裂生根生长所必须的水分,最终也无法成活。若不懂的抗旱原理和两松缓苗期的最低需水特性,不懂的两松造林规律,就不能实施半干旱地区的针叶树造林,也就不可能使半干旱地区针叶树造林获得成功。
鄂尔多斯半干旱区针叶树造林——两松一年只有一次高生长期,属于有限高生长树种。在鄂尔多斯地区,4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两松高生长期,进入6月中旬,气温升高,两松顶芽封顶,高生长停止。以后一直到秋季初霜时只进行径生长和生殖生长,积累营养,提高木质化程度,准备越冬。鄂尔多斯气候干旱多风,尤其是春季,既是十年九旱,往往也是年年春旱,春旱常常又伴着大风。只有了解两松的生物学特性和鄂尔多斯的气候特征,再加上多年的植树经验告诉我们:针叶树造林苗木规格不宜栽大苗,风大,大苗摆动大,耗水也大;两松4月初—6月初高生长期移栽不易栽活,故应少植精栽。所以,鄂尔多斯林业人应该尊重两松的生物学特性和鄂尔多斯的自然特征,不断探讨两松在鄂尔多斯地区的造林规律,才能实施好双百万针叶树造林工程。
(三)鄂尔多斯地区实施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的争论
在规划、实施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时引起当地社会各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半干旱地区不适宜营造乔木、干草原地区不能大面积营造乔木林、沙漠地区不应该营造乔木林等。现就上述问题讨论如下:
争论问题之一、半干旱区不适宜营造乔木林
有的人提出:在半干旱区不适宜营造乔木林,这个问题不能单纯的简单的对待。干旱区的划分及指标,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个指导我们具体工作的实际问题。目前世界上对干旱区的划分方法有25种,我国学术界公认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年降水总量作为划分指标,虽然在量化指标上稍有差异,但多数学者使用的是:极端干旱区,年降雨量小于100毫米,干旱地区100-250毫米,半干旱地区250-450毫米,半湿润地区450-700毫米;第二种方法是以张宝堃提出的干燥度(k)为划分指标:干燥度k大于等于16为极干旱区,16-4为干旱区,4-1.5为半干旱区1.5-1.0为半湿润区。
神奇的鄂尔多斯不仅外围是三面黄河一面城,就其内部而言,南北340公里的距离内,分布着暖湿、温凉、干热、极干热4个热量带,东西仅400公里的长度内分布着明显的干草原(又称典型草原、真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3个生物气候带。按照前两种划分方法,二连-包头-锡尼镇-三段地

一线为干燥度等于2的分界线,线东为干草原,即半干旱地区,线西至最西部靠黄河的大部分地区为荒漠草原(又称半荒漠),也属于半干旱地区,半荒漠西部靠黄河的一小部分,干燥度大于4,为干旱地区,亦即我国最东部的荒漠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种划分是广义干旱区的划分方法。在广义干旱区内不排除特殊山地、河流所形成的其他类型区。如新疆自治区无疑处在干旱区的荒漠带,地势由三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夹两盆地(南为塔里木盆地,北为准噶尔盆地)组成,境内分布着我国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33.76万平方公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8万平方公里)、库姆达格沙漠(1.95万平方公里),全国仅有的两个极端干旱区都在新疆,就是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新疆仍有23.3%的半干旱区,10%的半湿润区和1.3%的湿润区。
同样,我们鄂尔多斯虽然大部分地区地处我国半干旱区的最西部,自然条件不容乐观。但南有塞上江南的巴图湾,北有海海漫漫的米粮川,之间河流屢现、湖海子广布,“双百万”工程区区200万亩,只占鄂尔多斯国土面积8.7万平方公里的1.5%。
是的,在半干旱地区是不适宜大面积的整体推进营造乔木林,但是在人居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块、有水源的区域合理的、科学的营造乔木林还是可行的。营造乔木林讲究适地适树,那就是符合5个条件,即选地适树、选树适地、改地适树、改树适地、以水定树。只有有针对性地科学的实施上述5项措施,就可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所以,半干旱地区不适宜营造乔木林争论的焦点再次集中在乔木耗水大、难郁闭、难成林三个问题上。
1、乔木耗水大。从整体上讲乔木是耗水量大。尤其是阔叶乔木或速生阔叶乔木耗水量是相当大的。双百万亩针叶树造林工程是营造的樟子松和油松,它们都是针叶常绿乔木,其共同特点为:一是叶小针状,叶表面蜡质层厚,相对而言,水分蒸腾量小;二是叶表面气孔少,而且都分布在针叶背面的气孔带内;三是两松都是慢生长寿树种,年积累的营养物质少,年生长量也小,耗水就少。因为植物每形成1克干物质耗水300-500克。据实地测算,一棵松树,在年降水量250-300毫米的地区,造林密度在40棵/亩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其生活用水需求。
2、乔木难郁闭。乔木造林及早郁闭是为了避免杂草丛生、形成自然整枝使其树干通直而言的。在半干旱地区,天然和人工造林都以灌木为主,乔木属于混交、点缀树种,地面有草,可防止风沙蚀积的作用;再说郁闭的林分就是大密度的林分,水分也难于支撑,林分郁闭的说法在半干

旱地区本身就是不适用、不科学的;还有两松本身顶端优势显著,侧向生长弱,不会形成歪脖子树的。我们强调在半干旱地区营造林以稀植增效为原则的,这个增效就是增加、增大生态效益。
3、乔木难成材。这个说法在半干旱地区是正确的,对阔叶乔木而言也非常恰当。但是,两松抗性强、寿命长,一次造林,百年受益。两松无论是生物学特性,还是生态学特征,一般是形不成小老树的。我们这一代,或者说是两代人是用不上它的木材,但子孙后代肯定是要受益的。我们眼前的主要问题是提高绿化率,遏制荒漠化,优化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现在不是营造速生丰产林,而是营造以生态效益为主的、生态与景观结合的、防护与用材多途并举的兼用林。 争论问题之二、干草原地区不能大面积营造乔木林
有的人提出,草原地带就是以草本植物为主的自然地带,历史上就没有森林分布。主要体现在草原地带以草本植物为主、干草原没有乔木林分布、草原上营造乔木林是违背客观规律的3个问题。
1、草原地带以草本植物为主。这种观点是对大范围、地带性而言之。我们实施的双百万工程,对鄂尔多斯市8.7万平方公里土地来讲仅占1.5%,而且是条件较好的、人活动频繁的城镇郊区、旅游景区、工农业园区、交通道路两侧区、生态移民区即5区。在5区中,除道路有集水面集水供给两侧外,还有城市中水、电厂冷却水、矿区输矸水等都可作为生态用水在干旱季节、干旱年份人工补充浇水。这是造林初期采取的措施,若两松成活后根本不用浇水。这里需要重申地是,双百万工程根本不是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大面积营造。
2、干草原没有乔木林分布。这也是对大面积、地带性草原而言的。前面说过,大草原上也有水分条件较好的适宜植树的立地类型,如河流两岸、湖泊周围、低湿凹地、城区园区等。不要忘了,鄂尔多斯历史上曾几度是森林参天的地方,鄂尔多斯西部大草原上百年的老榆树、古木瓜、长寿柽柳和地下多层煤炭资源便是佐证。根据50多年的植树造林经验,在干草原水分条件较好的立地条件地块上稀植两松是完全可行的。
3、草原上营造乔木林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表面上看是千真万确的,林业部门也有明确地营造乔木林的具体要求,但是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在草原上铺天盖地整体推进乔木造林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可不能否认,在条件较好的立地类型草原上,加上人工辅助措施,小面积、小密度、群团状的营造乔木林,对优化草原环境、改善生态状况是有积极意义的。干任何事情不能走极端化和概念

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是最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争论问题之三、沙漠地区不应该营造乔木林
有的人还指出,沙漠地区不应该营造乔木林,主要体现在沙漠地区水分匮乏、土壤贫瘠、风沙肆虐3个问题。
1、沙漠地区水分匮乏。整体上沙漠地区是水分匮乏,如果有水的话,沙漠早成了绿洲了。但是,有沙就有水。沙漠是由粗糙的沙物质组成的。沙子排列不整齐,质地疏松,大气降雨,无论是大雨,还是暴雨,全部渗到地下,形不成径流。雨过天晴,太阳爆晒,沙子表面的水分马上被蒸发掉。干沙层达到3-5厘米时,沙丘内部的水分基本上就不蒸发了。因为一是干沙层覆盖,起到了保护层作用,二是沙子排列不规则,形不成土壤毛细管,地下的水分无法向上运动。再则,沙漠中丘间低地相间分布,相对而言,丘间低地水分条件都比较好,在沙漠中丘间低地稀植樟子松是完全可行的。在造林中,树坑施腐植酸,栽后树盘覆膜,保证成活是没有问题的。在沙漠中栽植樟子松,只要成活了,而且放开根系,就不用浇水了。库布齐沙漠七里沙和毛乌素沙地昌汉淖沙地有30年人工樟子松,没有采取浇水措施,现在仍然直立挺拔,长势不衰。
2、沙漠地区土壤贫瘠。沙子中的养分是贫瘠,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对抗逆性强的樟子松完全可以满足其生活需求的。如前所述的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两处的樟子松未施一点肥,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现在已长成参天大树就是活的标本。
3、沙漠地区风沙肆虐。沙漠地区风大沙多是客观存在,但是,我们实施的双百万亩针叶林工程是在沙漠区中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和平缓沙地团块状与灌木混交,一是丘间低地和平缓沙地四周是沙丘,相对微环境较好;二是栽植时迎风面设置高立式沙障防护,防风蚀沙割危害幼苗幼树;三是同灌木混交,可提高群体抗风沙能力。
(四) 鄂尔多斯林业的特点
1、脆弱性
脆弱性表现在我们费了很大气力才换来全市的22.21%(2009年)森林覆被率。由于以灌木为主的林分状态不稳定,再加上纯林、无性繁殖林、地树不适林、密度较大等问题,林分反弹的力量非常大,随时都可能产生逆转复归旧态。鄂尔多斯生态建设缺乏的是慢生的、长寿的、常绿的树种,所以生物群落不稳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双百万亩针叶林工程工作做好了,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就会步入良性循环。
2、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自然很大。如西部大开发,项目

成倍上马,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各种园区、线路、公路、铁路、管路建设,各种矿区开采、项目上马等都要征占用林地,对植被破坏性较大。我们地区有个急于求成的做法,上项目占林地,第一政府有优惠条件,先占后征,只要你来搞开发上项目,就优惠提供土地,而这些土地往往大多数都是林地;第二是先平地后建设,破坏来之不易的地上植被,更有甚者,有时平了土地一冬一春就不管了,形成新的风蚀口,导致原有的绿地风蚀沙化;第三是紧占用慢恢复;第四是有的只占用不恢复。
3、反复性
反复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爬坡时期,人们对追求经济发展的愿值很高,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使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出现动摇,并导致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急功近利栽植高密度的大树,树地水分失衡,导致生态好转之后的反复性。
4、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我市地貌复杂,各旗区生态建设的状况很不平衡,8个旗区森林总量差距很大,森林覆被率高低不一,如2009年伊旗森林覆盖率38.69% ,而鄂托克前旗森林覆盖率15.74%。常绿针叶树数量少,分布不均。5区多,荒地少;东部多,西部少。
5、艰巨性
艰巨性主要表现在我们林业工作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松懈,平衡就被打破,治理的成果就难以维持。经过多年的治理,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基本治完,留下的是远沙大沙、深山大沟,裸露砂岩、盐滩碱地等困难地。植树造林技术要求高,投入成本大,任务艰巨。
6、不稳定性
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我市气候十年九旱、土地瘠薄、植被还没有形成稳定群落,大气候一有反复,短命植物或以种子的形态苦度难关,但草本植物很快消失地面,地面裸露,环境恶化,我们的建设成果就会会毁于一旦。如1999—2001三年大旱和高温,全市的人工林死了不少。
(五) 鄂尔多斯针叶林的特点
鄂尔多斯针叶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树种单一、数量不足、分布不均、作用不大、效益不高等问题上,现分述与后。
1、树种单一。鄂尔多斯地区主要的乔木树种为杨、柳、榆、樟子松、油松、侧柏;灌木树种有柠条、沙柳、杨柴、沙棘。特别是常绿的针叶树只有松柏两类。
2、数量不足。全市现有森林面积近3000万亩,而针叶林只有100多万亩。到2009年森林覆盖率仅有22.21%,远远不能满足有效地保护8.7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城镇、村庄、农田和牧场。
3、分布不均。全市分布着丘陵沟壑,干旱硬梁,毛乌素沙地,库布齐

沙漠和黄河、无定河流域平原五大地貌类型区。丘陵沟壑区和毛乌素沙地的森林覆盖率不足30%,干旱硬梁区和库布齐沙漠区森林覆盖率仅有15%左右,特别是常绿针叶树,即使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几乎也没有成片分布。
4、作用不大。由于树种单一、数量不足和分布不均,森林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尘置埃、汇碳释氧、旅游景观等的森林综合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尤其是占森林总面积不足3%常绿针叶树,在落叶季节没有森林的生机活力。
5、效益不高。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上,全市97%的阔叶林,其中85%的又是灌木林,景观单调、风季防护效益不佳,针叶林占的比例小是一个主要原因。
(六) 鄂尔多斯地区自然特征
鄂尔多斯地区地类多样、四季分明,是典型的过渡带和大陆性气候区。具有土壤贫瘠、干旱多风、植被稀疏、风旱同季、灾害频繁等自然特征。
1、土壤贫瘠。鄂尔多斯高原是黄土高原向沙漠高原过渡带,境内有分布在中国最东部的沙漠库布齐、最西部的沙地毛乌素,是沙漠和沙地交错带。全市土壤有9个土类、21个亚类、60个土属、165个土种。其中非地带性土壤—风沙土占48.9%,地带性土壤—栗钙土、棕钙土占30.6%。土壤养分特点是缺磷少氮钾有余。
2、干旱多风。鄂尔多斯气候是半干旱向干旱过渡地带,既是暖与冷、湿与干交错带,也是水蚀、水风蚀向风蚀的过渡带,还是荒漠化、沙尘暴严重发生、发展的地区。全市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270—400毫米,不但降雨量少,而且各月分布不均,60%—70%集中在7、8、9三个月,常以阵雨的形式出现。风多风大也比较突出。全年的大风日数从东南到西北多年平均为14.1—28.6天。地方民谣形容气候特点为“十年九旱,年年春旱;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3、植被稀疏。鄂尔多斯地区是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交错带。植物以中生、中旱生、旱生、超旱生为主,稀疏、低矮是它的主要特征。
4、风旱同季。鄂尔多斯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干热。大风季节主要在初冬至春末,而旱季也处在这个时期,阔叶树正好在此期落叶,是防风效益最差期。原因之一就是树少,常绿针叶树更少。
5、灾害频繁。生态专家指出,一个地区的森林不但林分质量高、盖度在30%以上,而且分布均匀,这个地区的自然灾害相对就少。鄂尔多斯地区自然灾害主要表现在旱灾和风灾上。春季的降雨量占全年的15%左右,大风占全年大风日数49%左右。两灾相随而行在春季,春季又是植物种植期和复苏期,影响生态环境质量是相当大的。
 

 通过上述分析,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林业特点,鄂尔多斯地区既需要营造“两松”针叶林,也适合营造“两松”针叶树;无论是树种适应性,还是营造技术,鄂尔多斯营造两松是完全可行的;无论是林分结构,还是林分质量,鄂尔多斯实施双百万工程是完全必要的。
二、 怎样研究双百万亩针叶林工程
(一) 营造针叶林的规律
1、樟子松、油松的生物学特性
(1)深根。两松的主根发达、侧根稀、须根少,是深根性树种。根深一般1-2米,最深可达5米。所以,它能吸收土壤中深层水分,抗旱能力强。
(2)常绿。两松是常绿树种,四季不落叶。据测定,在风季,同密度的有叶树林比无叶树林防风能力高2-5倍。在植物休眠期,常绿树种比落叶树种景观效益无法相比。
(3)长寿。樟子松一般树龄达150 — 200 年,有的多达 250 年,在毛乌素沙地人工林, 5 龄以前生长缓慢, 6 — 7 年以后即可进入高生长旺盛期(每年高生长量 30 — 50 厘米),据调查 21 年生樟子松平均高达 8.6 米,胸径 14.8 厘米,最高 10.4 米,胸径 25 厘米。油松一般树龄达 300 — 500 年,有的多达 1000 年,如鄂尔多斯油松王,据考察已达980多年。所以,营造两松是一次造林,长期受益。
(4)针叶树耗水少。两松叶小针状,叶表面覆盖蜡质层;叶面气孔少,而且分布在叶背面的气孔带内。所以,叶面蒸腾耗水相对就少。两松在生长季节日耗水量为4-5公斤/棵。年降雨量在250-300毫米就可满足40-50棵/亩两松的正常生长。
(5)乔木。两松是高大乔木,树高15-20米,最高可达30米。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是上等木材,经济价值高。
2、樟子松、油松的生态学特征
(1)景观好。松树树干挺拔苍劲,树形美观大方,四季常绿青翠,不畏风雪严寒。
(2)耐性强。樟子松耐寒性强,能忍受 -40 — -50℃低温,油松能忍受 -30 — -40℃。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和养分。
(3)适应广。沙地、梁地都可生长。
(二) 营造针叶林的目的
1、改变林分结构的需求。鄂尔多斯的森林80%是纯林,纯林易发生火灾、虫灾和空间利用不合理。混交林可起到互相隔离作用,还可以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发挥最佳作用。
2、提高林分质量的渴求。鄂尔多斯的森林85%以上是灌木林,林分质量不高,综合效益差。在灌木林中混交针叶乔木林,既提高林分质量,还提高景观效益。
3、持续发展林业的要求。以灌木林为主的森林,是低档次的森林,也是间断性的林业。如果抚育的科学合理,可以持续发挥效益,否则是不可持续的。如灌木不平

茬,由于生理机能衰退和病虫危害,杨柴会退化被顶级油蒿群落侵占;沙柳会老化枯死;柠条会枯梢矮化;沙棘会成片干枯。如果混交两松,可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树种之间互惠互利。如豆科灌木根瘤菌可固氮,提高林地肥力,两松分泌松脂和杀菌素,防病虫大发生。
三、 营造针叶林的战略问题
(一) 体制问题
1、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鼓励企业和个人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营造两松,国家给予补助和发放林权证。无论是什么形式,只要是合法营造两松,林业部门就认定。在5区的重要地段,地方政府出资重点建设。
2、科研、推广、生产同步行。由于在干旱缺水地区营造两松,要研究科学的造林技术,推广先进的造林经验。如种苗全程保湿技术、抗旱造林系列技术等。在生产中边研究、边推广、边应用。只有科研、推广、生产同步行,才能少走弯路,避免失败。
3、本地、国内、国际都许可。双百万工程,向全世界开放,谁有好的技术都应用,谁有好的经验都采纳。一句话,只要有利于两松成活、生长、成材,无论何方、何人都许可。
(二) 机制问题
1、育苗造林营林合拳出击。育苗、造林、营林是林业建设的3个重要环节,忽略哪一个环节也不行。如育苗要用良种,造林要用壮苗,营林要科学到位。每一个环节要有规划、设计、督查、验收、奖惩。环环相扣,合拳出击,不留死角。
2、掏钱买活树一锤定音。无论谁营造双松,造活一亩,按照标准,补助一亩。真正实现造一亩、活一亩,造一片、成一片。
3、纳入生态补赏激发群智。把双百万工程及时纳入生态补赏范围。每造好成活1亩两松林,按照公益林补赏标准补助1亩,减除林民的后顾之忧。常言道,无利谁还早起,有利谁不卖劲。这样更能激发造林者的智慧和积极性。
(三) 权属问题
1、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利益同享。营造两松,造林给于补助,营林给予补赏。容许继承,长期受益。
2、限期宜林地业主绿化。对那些拥有5荒宜林地的业主,给予限期绿化责任,否则转包给有积极性的造林绿化者。
3、合理流转宜林荒地。对有实力、有积极性造林绿化的企业、个人,政府出台政策,给他们搭建施展植树造林平台,合理流转宜林荒地,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整合零散荒地资源,进行科学造林,合理利用。
四、 营造针叶林的战术问题
(一) 种源问题
1、当地苗源当主角。当地的苗源,是土生土长的种苗,最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尤其是两松,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生长量

大。在双百万工程实施中应该当主角。
2、外地苗源跑龙套。外地的苗源价格低,但是,它有个驯化适应过程。在实施双百万工程中,外地苗源搞点引种实验还可以,绝不能把它按主栽苗源对待。它只能在双百万工程实施中当配角、跑龙套。
(二) 种苗问题
1、容器小苗坐正席。双百万工程要求栽1.5米以下小苗,强调以容器苗为主。容器苗造林营养土湿润,造林初期不缓苗。所以,两松容器小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大。理所当然让容器小苗在双百万工程实施中坐正席。
2、土球大苗作陪客。对于2米以上的大苗造林,一是土球带完整,土球直径是树干直径的10倍,才不至于树苗根冠比失调;二是成本高,它是小苗造林成本1—5倍;三是抚育管理复杂。但是为了见效快,当时的景观好,在一些主要地段少量栽植2—3米的大苗还是可以的。它在双百万工程实施只能作陪客。
(三) 起运问题
造林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种苗要全程必保湿。在两松种苗运输中,无论运距多近,都要从起苗、装车、运输,栽植全程保湿。
1、起苗。起苗时,土球或营养钵要浇透水;
2、运输。运输时在苗表面喷足水,用苫布盖好;
3、造林。运到造林地要假值。种苗保湿才能成活。
(四) 栽植问题
1、合理密度。两松是高大乔木,为达到水分平衡,造林密度每亩40-50棵。过密,水分失衡;过稀,达不到绿化效果。
2、大坑深栽。大坑造林,一是可以集水,二是可以保水,三是可以给树苗根系有一个舒展的微环境。
3、施腐植酸。腐植酸作用:
(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加强土壤的缓冲作用,增加土壤的代换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2)增加养分。腐植酸含有速效养分和可活化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易被植物吸收。
(3)中和土壤。鄂尔多斯土壤是中性偏碱,酸碱可中和;针叶树喜中性偏酸,腐植酸可起此作用。
(4)蓄水保水。腐植酸疏松多孔,又是亲水胶体,能吸持大量水分。
(5)刺激植物。腐植酸对植物体内的酶有促进作用,能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长。
4、浇足低水。浸润树苗土球,保证树苗缓苗期成活需水。
5、栽后覆膜。覆膜有三大作用:
(1)保湿作用,塑料薄膜起到树盘土壤与空气隔离作用,防止水分蒸发,保证树根周围湿润。
(2)增温作用,温室效应,膜外短波阳光穿透,膜内长波暖光无法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树木的根系5度开始活动,15—30度活动旺盛。在早春低温期可起到根冠水分平衡的作用。

(3)除草作用,栽后树盘湿润,温度适宜,杂草的种子很快萌发生长。由于塑料膜紧贴地面,温度高,直接烧死杂草,减少杂草与树苗争夺水分。
(五) 管理问题
1、打掉近地面多余枝。为了减少造林初期幼树根冠水分失衡,打掉近地面多余枝叶,减少水分蒸腾。
2、防止人畜兔破坏。主要是大面积小苗造林,野兔的危害,山羊的啃食,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如柳楼套护、柳芭栅栏维护、遮阳网罩护等。
3、小苗埋压保护。小苗埋压的方法是给“枕枕头、盖被子”,首先在小苗的背风向紧靠苗干放一锹土为“枕头”,以防小苗树干被压断,然后在小苗的迎风向把苗顺势压在“枕头”上,覆土埋实为“盖被子”。其作用是防止造林初期小苗发生生理干旱和羊、兔危害。
4、及时松土除草。造林后,要及时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杂草争水。
五、 营造针叶林的效益问题
(一) 生态效益
1、汇碳放氧。据测定,森林每生产10吨干物质,可吸收16吨二氧化碳,可向大气释放12吨氧气。森林每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大约可吸收固定350公斤的二氧化碳。1000万公顷森林,每年产生的生物质量可达2亿吨,相当于1亿吨标准煤。1公顷森林放出的氧气可供900多人呼吸用。鄂尔多斯市2009年森林总面积2900多万亩,据专家估算,1亩森林每年可吸收1.71吨二氧化碳,鄂尔多斯现有森林每年可减排4659万吨二氧化碳。
2、吸烟滞尘。据测定,每燃烧1吨煤,就要排放11公斤粉尘。大风、汽车、建筑、开矿等活动可使地面尘土飞扬,洪浊空气。树木能大量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粉尘,据测定, 1公顷森林可年吸收各种灰尘3.3×105-9×105公斤。主要表现在一是树冠茂密,具有强大的减低风速的作用,减少粉尘随风源飘,就地降尘。特别是常绿树,在扬尘严重季节,效果更明显;二是树木叶子表面不平,多绒毛,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能吸附空气中大量灰尘和飘尘,雨洗后恢复滞尘作用。据统计,1亩树林有75亩面积的过滤叶面,所以树林吸烟滞尘的能力是很大的。
3、隔音消声。树木浓密的枝叶使声波不定向反射或将声波吸收, 使噪声大大降低。据测定,一条宽40米的林带,能减小噪音10~15分贝。
4、吸毒杀菌。吸收有毒气体、分泌杀菌素,提高空气质量。据测定,1公顷松柏类林,一昼夜能分泌30公斤抗生素,杀死肺结核、白喉、伤寒、痢疾等细菌。
5、汇水集流。庞大的树冠,数以万计的针叶附着雨滴,使急雨短时不易形成径流,二次分配后的雨水最大量的汇集在林地。森林是天然的蓄水库。据

科学测算,树木在土壤中根系达到1米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 500-200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森林每小时可吸纳雨水20-40吨,大约为无 林地的20多倍。雨水多时,森林可贮水;雨水少时,森林可慢释放水分,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 
6、防风固沙。一条疏透结构的防护林带,迎风面防风范围可达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25倍左右,在防风范围内,风速减低20%—50%,如果林带和林网配 置合理,可将灾害性的风变成小风、微风。乔木、灌木、草的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颗粒,防止其沙化,或者把固定的沙土经过生物作用改变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据测定,1公顷防护林可保护100多公顷农田免受风灾。特别是针叶林,防护期长,防护效果好。
7、保水持土。林木树冠可以滞留降水而避免对地表的直接冲刷, 并积蓄雨水。树木的根系能固定土壤、吸收水分,枯枝落叶层也能吸收相当数量的水分, 减少地表径流, 防止水土流失。据研究,林地只要有1厘米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 94%。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2.22吨,相差44倍。 据测定,1公顷有林地比无林地多蓄水200多公斤。
8、调湿控温。森林冬暖夏凉。据测定,与无林区相比,夏季日平均气温低2℃左右,冬季日平均气温高2℃左右。
9、聚鸟集兽。森林给动物创造了很好的生活栖息环境,所以森林里百兽成群,百鸟齐鸣。
10、养眼益寿。森林环境满目绿色养眼,林木可释放植物精气和负离子增强人体健康。经济发展的目的,还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质量。由于环境污染造成 人们健康的恶化,还要由经济来承担。森林和草地具有净化空气、减轻和治理污染、满足人类身心健康和精神享受的功能,可以 说,森林、草地是人们健康的身体和高质量生活的保护神。
(二) 社会效益
1、美化环境。两松不但四季常绿,而且树干通直、树冠卵形、枝条轮生、树叶针状、松果圆锥,树形非常美观。在城镇庭院绿化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2、安置劳力。双百万工程从育苗、造林、抚育、管护,可安排一大批闲散劳动力。尤其是抚育和管护,常年实施,可安置下岗职工,从中获得再就业。
3、创造商机。通过双百万工程的实施,美化了环境,优化了生态,可吸引大批的商家在这优美的环境中经商办企业。
(三) 经济效益
1、林地增值。如伊旗2010年实施双百万工程,政府从农民手中以每亩3000元的价格征回土地,以每亩7000元的成本造上两松,当年的林地价格已达到每亩15000

元。就这一项林地增值每亩5000元。
2、林木升值。就拿种苗来讲,以2010年的市场价格和2年生小苗分析,两松每株5元,而灌木苗每株0.5元;阔叶乔木苗也不超3元。同是2年生苗,两松是灌木的10倍、阔叶乔木的1.6倍。拿2米的大苗对比,樟子松为100元、油松80元,而杨树不超10元。同样是8—10倍的关系。再拿木材相比,樟子松是1800元/立方米、油松是1700元/立方米、杨树600元/立方米,相差甚远。
3、长效利用。从3个方面讲,一是四季有叶,防护效益高;二是树形美观,景观效益好;三是树龄长寿,长期效益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