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环境稳态习题

内环境稳态习题

内环境稳态习题
内环境稳态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50.0分)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

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

C. 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

D.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2.在2017年2月北京的“光猪跑”活动中,参加者只穿泳衣或短裤进行健身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奔跑前冷觉感受器兴奋,神经元间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传递加快

B. 奔跑前,低温会使参加者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

C. 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

D. 奔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

来维持的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内环境是机体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D. 正常人血浆中的PH为7.15~7.35,渗透压约为770KPa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马拉松运动时,人体体温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B. 人体细胞内的渗透压大小与0.9%的NaCl溶液相当

C. 正常人体的血浆的pH为7.35?7.45

D. 缺氧时骨胳肌进行无氧呼吸,不会引起内环境CO2浓度的增加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浆呈弱酸性

B. 细胞能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 内环境中物质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D. 内环境变化会引起机体器官和系统活动的变化

6.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④表示某处液体,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③

B.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②③④

C. ④的成分中包括血红蛋白、氧气和胰岛素

D. 细胞正常生活需要③中pH、渗透压、温度等保持稳定

7.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 组织液

B.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 淋巴和组织液

D. 消化道和组织液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钙离子

B. DNA聚合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

9.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A.

B.

C.

D.

10.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结构示意图,a、b、c表示的

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A.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B. 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C. ①与②可以相互渗透

D. c处细胞的内环境是③和④

1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B. 含有尿素、激素等化学成分

C. 组织液和淋巴可以相互渗透

D. 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

1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C.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D. 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

13.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消化液

D. 细胞外液

14.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 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B. 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C.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构成的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5.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 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

D. 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

对稳定

16.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④相关内容依次表示哪

种体液()

A.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B.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

C.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D.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

17.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

度变化随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钙离子

B. 呼吸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将一盆栽植

19.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

A.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 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 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D. 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

2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解旋酶

B. 葡萄糖

C. 二氧化碳

D. 抗体

21.下列关于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血浆、组织液渗透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B. 内环境中某种成分发生改变可能会引起人体患某种疾病

C. 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存在,会使血浆的pH保持稳定不变

D. 高温环境中出现中暑说明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2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

B.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体液调节

23.下列人体的四种疾病中,哪一种疾病不是由于内环境的成分发生剧烈变化而引

起的

A. 浮肿

B. 手足的肌肉抽搐

C. 缺铁性贫血

D. 尿毒症

2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

为()

A. A、B、C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B. A、B、C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C. 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 B、C、D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淋巴

25.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A. 呼吸氧化酶

B. 葡萄糖

C. O2

D. 氨基酸

2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7.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

A.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C.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28.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 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C.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D. 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29.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

会造成局部( )

A. 组织液增加

B. 组织液减少

C. 血浆量增加

D. 淋巴减少

3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多

31.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

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32.人体剧烈运动后,即刻测其血浆的pH会()

A. 远小于7.35~7.45

B. 大于7.35~7.45

C. 稳定在3~4

D. 稳定在7.35~7.45

33.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到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浆(或淋巴)

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体外环境则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

排出体外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③→④→⑤→⑥→⑦

C. ①→④→⑥→⑤→⑦

D. ①→②→③→⑤→⑦

34.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 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的温度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

一般不超过1℃

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状态

35.下图为正常人体内环境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

中①②③④表示体液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

B. 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 图中②③构成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 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36.肝细胞和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 组织液、血浆

B. 血浆、淋巴

C. 血浆、组织液

D. 血液、组织

37.下图是与人体体液组成有关的概念图?图中①②③依次为

A. 细胞外液、血浆、内环境

B.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

C. 细胞外液、内环境、血浆

D. 血浆、内环境、细胞外液

38.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长激素、溶菌酶、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 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 稳态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

39.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 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 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6层生物膜结构

D. 若此人的肾小球发生病变(产生蛋白尿),可能会导致C液增多

40.下列不属于内环境问题失调引起的疾病的是()

A. 组织水肿

B. 中暑

C. 尿毒症

D. 肥胖

4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

的是()

A. 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C. 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2.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A.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K+等

B. 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 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4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CO2、O2

B. 糖原、呼吸氧化酶

C. C6H12O6、尿素

D. H2O、Na+

44.下列关于内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白细胞生存的内环境可以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血红蛋白、抗体、激素都属于内环境成分

D. 淋巴可以汇入血浆,也可以进入组织液

45.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描述()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46.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机体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

B. 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D.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47.下列生物体内的物质中,最可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呼吸酶

B. 肝糖原

C. 神经递质

D. 载体蛋白

48.取甲乙两个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

然后,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

B. “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充分与试管中的血浆或水混合,确保pH试纸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C. 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 可证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49.哺乳都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 血液

B. 体液

C. 组织液

D. 细胞内液

50.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 体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C.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D.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51.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52.(1)②为____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___,其中

构成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53.(2)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

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___

54.(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值明显下降?

_________

55.(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号

___________

56.(5)②与③相比,③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

57.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

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体内环境是指_____,其中毛细血

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填标号)

(2)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______(填标号),氧气浓度最高的液体是___(填

标号);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

②与①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

(4)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和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组织细胞,

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和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51.【答案】(1)血浆;组织液;淋巴(液);②③④(2)②和③;③和④

(3)不会

(4)③

(5)大分子的蛋白质

52.【答案】(1)①②④;①和②

(2)③;①;三

(3)①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②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4)消化;循环;循环;泌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