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侯庆英)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侯庆英)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侯庆英)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侯庆英)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

侯庆英黄儒林

(安徽神源煤化工有限公司邹庄煤矿,安徽淮北 235123)

摘要:本文浅析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的技术方法,确定了与建立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模型,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评价的矿井通风安全的程度(量化)。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层次分析法;安全性评价

1 综述

矿井通风在煤矿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等于是煤矿的呼吸道系统,保证其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就非常重要。然而伴随着煤矿煤炭产量的逐步提高,其井下生产系统也在向前、向深部进行不断延伸,瓦斯的突出量也会加大,给矿井通风安全带来更大的压力。通风系统管理不好,安全事故也会频频发生。在煤矿安全生产上,通风则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井下作业的安全问题,甚至影响到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实际经济效益。所以,要切实保证煤矿作业的安全,对通风系统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以判断通风系统的安全性程度。

2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的技术方法

对于层次分析法而言,它是一种综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办法。通过对复杂决策问题的实质、影响因素和内在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运用数学化决策的思维过程,并利用少量的定量信息对多目标、多准则和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2.1 先要确定所要评价的指标

在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时,它的内容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主要通风机效率及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②评价通风网络复杂度、矿井开采集中度,以及开采区通风均衡度等在内的通风网络结构的安全性;③评价矿井风压、等积孔和回风段阻力比在内的通风网络阻力分布的安全性;④评价开采区通风设施数量和开采区内部漏风比率的通风设施的安全性;⑤评价风量供应与需求的综合指数、开采区内风流瓦斯浓度在内的风量和风质的安全性;⑥评价开采区内风流逆转危险程度及安全撤退需要的最少时间在内的防灾

救灾系统的安全性;⑦检测通风安全状况漏检率的安全检测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2.2 制定评价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系统理论,在煤矿开采的大环境下,其矿井通风系统还包括诸多子系统,而子系统中又包括通风设备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等,只有全面考虑矿井通风系统所在的大环境,并结合通风子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对通风系统安全做出综合性的评价。按照层次分析法,需要建立安全性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三层,主层为通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下分为四个部分:①通风系统环境,它包括通风网络结构合理性、风量供需比、有效供风率、风速合格率、矿井漏风率、采煤工作面配风率、局部通风三专两闭锁和等积孔等内容;②通风设施安全性,它包括主要通风机安装要求、局部通风机安装要求、通风巷道维护情况、通风巷构筑物情况和局部通风机风筒阻燃率等内容;③通风系统安全管理,它包括管理机构、人员素质、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措施、管理制度和安全监测情况;④易发事故情况,它包括粉尘爆炸、瓦斯聚集等内容。

3 确定与建立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模型

3.1 建立指标权重数学模型

①我们利用AHP,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及方案层划分指标权重,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②明确量化标准。通过对两个因素进行比较,确定该两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例如1表示两个因素重要性是同等重要,3则表示其中一个因素比另外一个因素稍微重要一点,以此类推,5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7表示一个因素较另一个因素而言十分重要,9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此过程中的2、4、6、8等数值,则表示相邻奇数标度值的中值,

即2表示1与3之间的中值。③根据量化标准建立矩阵,可设定A=A

1,A

2

…A

n

A 1=a

11

,a

12

…a

1n

,A

2

=a

21

,a

22

…a

2n

,A

n

= a

n1

,a

n2

…a

nn

。④我们根据矩阵公式,可对

权重进行计算,并最终确定,得出结果。若 C.I./C.R.<0.1,则就符合一致性要求。

3.2 对评价系统指标隶属度的分析

此层次分析法中,通风安全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则是由多方面组成,为避免出现主观性,因此要选取多指标进行比对。可以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对风量供需比、管理机构、易发事故等指标进行比对,以实现客观性和多指标性的合理性。

4 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4.1 引入运用实际案例

将安全评价模型投入到某矿之中,其通风安全的评价测试体系赋值就可确定:①其通风系统环境中,有效供风率的权重数值为0.21,风速合格率的权重数值为0.06,矿井漏风率的权重数值为0.12,配风合格率的权重数值为0.21,局部通风情况的权重数值为0.34,等积孔的权重数值为0.06;一级得分则为0.882,二级得分则分别为1.0、1.0、0.4、0.9、0.7、0.8。②在通风安全性中,主要通风机安装情况的权重数值为0.41,局部通风机安装情况的权重数值为0.26,通风巷道维修失修率的权重数值为0.14,通风构筑物情况的权重数值为0.19;一级得分则为0.825,二级得分则分别为0.9,0.9,0.5,0.8。③在易发安全事故中,瓦斯检测系统的权重数值为0.15,瓦斯超限次数的权重数值为0.15,瓦斯监控设备完好率的权重数值为O.20,煤尘爆炸指数的权重数值为0.20,测尘点合格率的权重数值为0.2,瓦斯聚积点数的权重数值为0.2;一级得分则为0.772,二级得分则分别为0.7、0.7、0.8、0.4、0.7、0.3。④在通风系统安全管理中,其人员素质情况的权重数值为0.10,安全投入情况的权重数值为0.10,安全管理情况的权重数值为0.26,管理制度情况的权重数值为0.26,安全监测情况的权重数值为0.28;一级得分则为0.735,二级得分则分别为0.8、0.6、0.6、0.7、0.5。对其煤矿进行评价时,可采用下列评价公式进行计算:F=)(11ij ij n

i n i c N ??∑∑==。式中,n 表示评价指标的个数,C ij 表示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N ij 表示因素的权重,N i 表示准则层的权重。根据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标准,评价结

果中低于0.5属于不安全范畴,在0.5~0.8之间属于基本安全,超过0.8才算是安全。在此投入模型评价中,按上述公式模拟计算结果时,F=0.8054。显然超过了安全标准的要求,说明该煤矿可以确定为通风安全煤矿范畴。

4.2 对实际应用案例的小结

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可以满足评价设计的可行性、客观性和多指标性的基本设计原则。②通过对通风系统的具体测试评估,以及对不同因素进行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到不同因素的权重。③对通风系统作出具体的评价,还应结合煤矿的具体情形与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评价因素的隶属

X学院 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 应用 学生姓名X 系别X 专业班级X 指导教师X 成绩评定 2011 年6月

目录 1 引言 (1) 2 水环境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2.1 水环境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2 水环境质量评价发展趋势 (4) 3 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 (5) 3.1 玄武湖水质概况 (5) 3.2 层次分析法简介及基本步骤 (5) 3.3 玄武湖质量评价计算 (5) 3.3.1 西北湖质量评价计算 (6) 3.3.2 东南湖质量评价计算 (9) 3.3.3 东北湖质量评价计算 (11) 3.3.4 西南湖质量评价计算 (13) 3.4 计算结果 (15) 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附表 (19)

摘要 玄武湖是南京城区内最大的湖泊,分为西北,东南,西南和东北四个湖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大量的生活污水被排入湖中,使得湖水逐年水质污染严重,近年来大有加重趋势。水质将变浑发臭,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市民身体健康。因此,对玄武湖整治是势在必行的。本次研究是根据玄武湖实测水质指标资料,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体系,经计算最终得出各指标权重,从而对玄武湖四个湖区水资源质量状况进行相关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保护水资源措施,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供参考。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湖水中BOD5超标严重,应采取针对性治理。 关键词:玄武湖;层次分析法;权重;水环境评价

层次分析法在玄武湖水环境评价的应用 X 1 引言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东北,为全国五大城市湖泊之一。湖泊总面积4.42 km,其中湖水面积3.912 km。从80年代开始,玄武湖流域 km,湖中陆地面积0.492 人口迅速增加,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湖内,使湖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盐的负荷不断增加。2003年的水质监测报告表明:玄武湖水质的总氮超标率为8.3%。另一项针对玄武湖底层泥巴的调查实验表明,表面上一汪清水的玄武湖,底层的那些淤泥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南京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1]。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研究玄武湖水环境问题,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其污染程度及主要污染物,并对玄武湖水质进行相关评价,以期为提高和改善玄武湖的水环境提供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水环境评价能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信息,对于水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成果将大大提高玄武湖水环境管理与决策的水平,对于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国内外水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国内外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方法标准供环保工作者使用[2]。其中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较多如:布朗水质指数、普拉特水质指数、罗斯水质指数、内梅罗水质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模糊数学法和地图叠加法等,最后一种方法是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简单且实用。以上种种评价方法都要首先确定断面单项指标代表值,大多用平均值作为代表值,而内梅罗水质指数法则既考虑到平均值,同时考虑端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但评价工作中有很多具体问题不易解决,很少采用。其他方法还牵涉到标准问题或评价指标的权重问题,也很少采用[3]。 水质评价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水质的物理化学参数的实测值为依据的评价方法;另一类是以水生物种群与水质的关系为依据的生物学评价方法。较多采用的是物理化学参数评价方法,其中又分:①单项参数评价法即用某一参数的实测浓度代表值与水质标准对比,判断水质的优劣或适用程度。②多项参数综合评价法即把选用的若干参数综合成一个概括的指数来评价水质,又称指数评价法。

构建风险层次结构 通过选取的指标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目标的且问题涉及到许多因素,各种因素的作用相互,情况复杂。依据层次分析法处理这类复杂的问题就需要对所涉及的因素指标进行分析:哪些是需相互比较的;哪些是需相互影响的。把那些需相互比较的因素归成同一类,构造出一个各因素类之间相互联结的层次结构模型。各因素类的层次级别由其与目标的关系而定: 第一层是目标层,也就是国家风险的评价排序 第二层是准则层,这一层中是国家风险排序所涉及的国家风险类型,即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 第三层是子准则层,这一层是评价衡量准则层中各要素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 即政权凝聚力、腐败状况、相关法律政策、国际关系、官僚主义、经济政策、汇率稳定性、金融环境、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民族差异等。 第四层也就是我们要选择的方案即所要选择的并购方案国家。 为了方便计算以及模型的理解,层次结构中各层次均用字母代替,目标层为A i 准则层为B,子准则层为C,方案层为D。 522重要性程度描述 为了将上述复杂的多因素综合比较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两因素相对比较问题。首先找出所有两两比较的结果,并且把它们定量化;然后再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从所有两两相对比较的结果之中求出多因素综合比较的结果。进行定性的成对比较时, 我们将比较结果分为5种等级:相同、稍强、强、明显强、绝对强并将我们所做出的比较结果应用1?9个数字尺度来进行定量化,比较具体含义及相应数字对应如下表: 表5.2 AHP重要程度描述表 子准则层 方案层 图5.1风险层次结构模型 Fig.5.1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 of country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措 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措施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矿井的稳产高产、防灾抗灾能力和矿井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彼此又相互影响。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应采取如下措施: 1要有稳定的通风网络结构,保证风流稳定①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应采用独立通风。②在布置通风系统时要尽量避免和减少角联风道,特别是采煤工作面不允许布置在角联风道上,以保证风流的稳定。对存在角联通风的巷道必须采取有效的风流稳定控制措施。③矿井不应多水平同时开采。机电硐室应独立通风,且风量符合要求。井下火药库应有单独的进风道,回风必须直接引入矿井主要回风道或独立回风,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2要有足够的通风能力,保证有效通风①矿井应有足够的通风能力,满足各个用风地点的风量要求,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②按规定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预测风量分配和阻力分布,合理进行通风机的选型。③经常检查矿井供风量、漏风量大小及其漏风分布情况,使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均控制在矿井通风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④在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并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主要通风机工况,以保证主要通风机高效运行。⑤生产布局合理,加强回

风巷维护和通风构筑物保护措施,减少通风阻力,使通风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3要有可靠的通风设施和装备,保证正常通风时期有效控制风流并符合抗灾救灾能力的要求①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的布置与结构,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且尽量做到数量少位置正确和质量可靠。②矿井要有完善的反风装置。③风硐必须按规定安装防爆门。 4要有合理的通风网络,以保证巷道的阻力分布能够满足各用风地点的通风需求在通风网络中,风流按巷道风阻进行风量分配,分配到各个工作面的风量,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采取控制与调节风量的措施。此外,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变化,工作面的推进和更替,巷道风阻、网络结构及风量均在不断变化,相应的要求及时进行风量调节。 为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满足用风地点的通风需求,必须对全矿井通风网络进行全面调查和阻力测定,在关键分支上进行降阻,降低通风阻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扩大巷道断面;②降低巷道局部阻力;③开掘新井巷,缩短通风长度;④增加并联风路;⑤调整采掘布局,实现均衡生产。 5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和通风管理机构,并配足人员。严格执行井下动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制度。局部通风机专人管理,制定专

层次分析法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系统性的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这种方法尤其可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 2.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 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且能把多目标、多准则又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即使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也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计算也经常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3.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 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大脑,只保留人脑对要素的印象,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 劣势: 1.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这个作用正好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只能从原有方案中进行选取,而不能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样,我们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我们自身的创造能力不够,造成了我们尽管在我们想出来的众多方案里选了一个最好的出来,但其效果仍然不够人家企业所做出来的效果好。而对于大部分决策者来说,如果一种分析工具能替我分析出在我已知的方案里的最优者,然后指出已知方案的不足,又或者甚至再提出改进方案的话,这种分析工具才是比较完美的。但显然,层次分析法还没能做到这点。 2.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 在如今对科学的方法的评价中,一般都认为一门科学需要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完善的定量方法。但现实世界的问题和人脑考虑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带有模拟人脑的决策方式的方法,因此必然带有较多的定性色彩。这样,当一个人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做决策时,其他人就会说:为什么会是这样?能不能用数学方法来解释?如果不可以的话,你凭什么认为你的这个结果是对的?你说你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比较深,但我也认为我的认识也比较深,可我和你的意见是不一致的,以我的观点做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沿江八市环境评价研究 作者简介:张颖超(1960-),男,学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控制与信息技术、嵌入式技术等;蔡以路(1987-),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复杂系统信息技术。 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并进行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在此基础上对沿江环境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沿江地区环境保护的建议,力图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标签:层次分析,沿江,环境评价 0 引言 江苏沿江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南通、泰州、扬州八市,是江苏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承南启北的重要作用,教育发达,劳动力充足且素质较高,科技资源丰富,人才广聚。江苏在2002年的时候提出了沿江开发的重要举措,它对拓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对促进协调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江苏沿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和产业密集,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沿江开发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构建江苏省沿江环境监测统计与评价指标体系出发,并据此对环境进行适时评价,为政府决策提供对策建议。 1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在70年代提出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按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从而形成多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并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和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 1.1 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和涉及的各因素,将它们划分为:目标层即最高层,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我们要分析的最终的结果;准则层,包含了为实现最高层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可以由许多层次组成;方案层,是为了实现最高层而提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 表1 沿江环境评价体系 1.2 构造判断矩阵

探讨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及措施 摘要:煤矿瓦斯、煤尘、火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危险因素,煤矿通风质量 与防治煤矿瓦斯、煤尘、火灾(自燃)密切相关。本文探讨如何开展煤矿通风评价,提供有效的方法,通过评价找出煤矿通风存在不足,并保留评价过程全部信息。 对煤矿通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安全措施 引言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 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 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煤矿瓦斯、煤尘、火灾是矿井的主要危 险因素,而煤矿通风对防治煤矿瓦斯、煤尘、火灾(自燃)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 做好煤矿通风评价,通过安全评价判断出煤矿通风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改善矿井通风,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1.1 煤矿通风的基础资料评价 煤矿瓦斯、二氧化碳等级鉴定、开采煤层的自燃发火性、开采煤层的煤层爆 炸性鉴定结果,是反映煤矿在该方面有无灾害的基础性资料。《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133条规定,矿井每年要进行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经 省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报省级煤矿机构部门备案。鉴定应包括瓦斯、二氧化碳相 对涌出量、绝对涌出量。《规程》第151、第228条对煤层自燃发火性、煤尘爆 炸性做了规定。 1.2 煤矿测风的评价 煤矿测风工作是通风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测风数据一方面必须真实、准确,同时测风地点要全面,能反映出通风的状况。测风地点应包括进、回风井,主要 进风巷、回风巷,采(盘)区进、回风巷,采掘用风点进、回风巷;可能漏风区域如:风门、风桥、密闭等;低风速区域: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上隔角,角联 巷道等。 根据矿井测风数据,计算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风流风速。煤矿井下风流状态要 求为层流,紊流可将井下有害气体如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随风流带走,紊 流状态要求井巷中的风流风速必须大于《规程》规定的最小风速。同时由于巷道 风速低的特点,低风速区域也是瓦斯容易积聚的地方,是管理重点。井巷风流风 速过大,容易造成煤尘(粉尘)的飞扬,必须低于《规程》规定的最高风速。根据《规程》163条的规定,通过计算评价各用风地点的风量是否满足需要。漏风是 矿井的必然现象,通过测风,要计算矿井外部漏风、内部漏风。内部漏风又分直 接进回风间的漏风和漏到采空区的漏风。外部漏风,直接进回风间漏风影响矿井 的通风效率,而漏入采区的风量,对于开采有自燃发火性煤层的矿井将是严重的 自燃发火隐患。 1.3 煤矿通风系统的评价 煤矿通风系统要以保障煤矿井下各用风地点风流稳定为出发点。煤矿的通风 系统分为中央并列式、对角式、分区式等。要根据通风系统的特点,识别留设煤 柱或岩柱是否满足该矿通风系统的要求;判别各种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 密闭是否符合要求,矿井负压是否符合要求;矿井的风机、反风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2016江西财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 A题 城市交通模型分析 参赛队员: 黄汉秦、乐晨阳、金霞 参赛队编号:2016018 2016年5月20日~5月25日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江西财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章程。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队编号为2016018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 队员1. 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41 队员2. 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41 队员3. 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41 日期: 2016 年 5 月 25 日

编号和阅卷专用页 江西财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2016年5月15日制定

城市交通模型分析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流量急剧增加,交通出行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削弱经济活力的瓶颈之一。本篇论文针对道路拥挤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讨论拥堵的深层次问题及解决方案。 首先建立绩效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目标层,准则层(一级指标),子准则层(二级指标)。 其次,建立评价集V=(优,良,中,差)。对于目标层下每个一级评价指标下相对于第m 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由专家的百分数u 评判给出,即U =[0,100]应用模糊统计建立它们的隶属函数A(u), B(u), C(u) ,D(u),最后得出目标层的评价矩阵Ri ,(i=1,2,3,4,5)。利用A,B 两城相互比较法,根据实际数据建立二级指标对于相应一级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P i (i=1,2,3,4,5) 然后,我们经过N 次试验调查,明确了各层元素相对于上层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构造模糊判断矩阵P ,利用公式 1 ,ij ij n kj k u u u == ∑ 1 ,n i ij j w u ==∑ 1 ,i i n j j w w w == ∑ []R W R W R W R W R W W R W O 5 5 4 4 3 3 2 2 1 1 ,,,,==计算出权重值,经过一致性检验公式 RI CI CR = 检验后,均有0.1CR <,由此得出各层次的权向量()12,,T n W W W W =K 。然后后, 给出建立绩效评价模型(其中O 是评价结果向量),应用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被评价城市交通的绩效进行分级评价。 接着在改进方案中,我们具体以交叉口为中心建立模型,其中包括道路长度、宽度、车辆平均长度、车速等等考虑因素。通过车辆排队长度可以间接判断交通拥堵情况,不需要测量车速、时间等因素而浪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成本和效率。为管理城市交通要道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和依据。 【关键字】交通拥堵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绩效评价 隶属度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煤矿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管控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将会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为了保证煤矿可以安全顺利的进行生产,必须要了解矿井内部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系统,对煤矿中各种有害气体进行实施的检测,本文主要探讨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 标签:煤矿通风安全评价通风安全控制影响因素 0 引言 煤矿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管控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将会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通三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火灾、瓦斯和煤尘三种,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必须要全面的分析出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并根据各项因素制定好相应的管控措施。 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简介 1.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是建立在通风基础之上,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对煤矿中二氧化碳、瓦斯的测定,以及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每层的爆炸性和自燃发生率的统计,这些因素与煤矿工作人员的开采工作进度以及人身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煤矿通风的安全评价工作而言,数据的准确性是其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为了保证安全评价的数据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各项因素,评价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煤矿的规格来制定不同的测量点,对测量点的风速和风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测量,确定好风速对矿井有害气体的影响。除了测量风速之外,由于空气密度变化也会在矿井中形成自然风,而这种自然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矿井的通风情况,因此,除了测量矿井的风速和风量以外,还要对矿井中的空气密度进行测量,计算出矿井中的风压变化情况,做出更加科学的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1.2 煤礦通风安全评价的作用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全面的反映出煤矿的空气变化情况,计算出有害气体的散发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煤矿通风安全检查还可以对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进行可观评价,如果有害气体的释放不正常,那么就可以及时的采取必要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危害,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不仅可以保证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环境污染的扩散。

附件二: 矿井通风系统图图例 序号 名称 图例 颜色说明1:50001:2000 1 进风风流红色1:2000平面图在巷道中间划;1:5000平面图风流与巷道间隔 1mm。(网络图只划风流方向)。 2 回风风流蓝色1:2000平面图在巷道中间划;1:5000平面图风流与巷道间隔 1mm。(网络图只划风流方向)。 3 测风站棕色 4 永久风门棕色门扇迎向风流。 5 临时风门棕色门扇迎向风流。 6 正反风门棕色 7 防火密闭红色 8 永久密闭棕色 9 临时密闭棕色

10 风桥棕色 11局部通风机红色 1:5000平面图及立体示意图直 径3mm,1:2000平面图直径4mm。12风筒 在风机处和工作面各标注三节, 其余不标。 13调节风窗棕色 14轴流式主扇棕色 15离心式主扇棕色 16防爆门 棕色 棕色 17抽排风机棕色 18抽放泵棕色 19抽放管路红色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图例 分类 设备名称 颜 色 图例符号图例尺寸(毫米) 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绿直径=8,线宽0.5mm 一氧化碳传感器红直径=8,线宽0.5mm 风速传感器黑直径=8,线宽0.5mm 负压传感器黄直径=8,线宽0.5mm 温度传感器紫直径=8,线宽0.5mm 设备开停传感器蓝直径=8,线宽0.5mm 馈电传感器红直径=8,线宽0.5mm 风门开关传感器蓝直径=8,线宽0.5mm 井 下设备分站(干线扩展器)红 方框:长12 宽4, 线宽0.5mm

分站(干线扩展器)电源箱红 方框:长12 宽4, 线宽0.5mm 断电仪红直径=8,线宽0.5mm 线缆 光纤蓝 在光纤上标出型号, 线宽0.5mm 主通讯电缆黑 在电缆上标出型号, 线宽0.5mm 传感器电缆红 在电缆上标出型号, 线宽0.3mm 其它防雷器(通讯、电源)红 方框:长12 宽4, 线宽0.5mm 监测中心红 方框:长30 宽15, 线宽0.5mm,0.3mm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系统性——将对象视作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 实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应用范围很广,同时,这种方法使得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能够相互沟通,决策者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它,这就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 简洁性——计算简便,结果明确,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即可以了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该法的基本步骤,容易被决策者了解和掌握。便于决策者直接了解和掌握。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囿旧——只能从原有的方案中优选一个出来,没有办法得出更好的新方案; 粗略——该法中的比较、判断以及结果的计算过程都是粗糙的,不适用于精度较高的问题。;主观——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给出成对比较矩阵,人主观因素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结果难以让所有的决策者接受。当然采取专家群体判断的办法是克服这个缺点的一种途径。 层次分析法(AHP法) 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用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比较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解决的课题。 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第32卷第2期2008年4月JOURNAL OF DAQING PET ROLEU M INS TIT UT E V o l.32No.2A pr.2008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环境综合评价 王 怡1,2 (1.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74) 摘 要:分析环境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建立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生活系统、环境经济系统、环境资源 系统、环境技术系统和环境管理系统.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我国2006年的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同普通 层次分析法的区别在于判断矩阵的模糊性,能够简化人们判断目标相对重要性的复杂程度,借助模糊判断矩阵实现由定 性向定量的转换,评价结果可信度较高. 关 键 词:模糊层次分析法;环境综合评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X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891(2008)02010003 0 引言 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的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1].通过环境评价可以掌握环境规制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利用评价结果的反馈,不断调整规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环境评价中,层次分析法是运用较多的评价方法.如金菊良[2]将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应用在水环境系统工程中,用以实行快速自适应全局优化搜索;胡秀芳、钱鹏[3]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邓燕雯[4]探讨了环境价值的集中评价方法,包括收益资本化法、边际机会成本法、总经济价值评估法等.在实际的环境评价中,由环境问题导致的经济效果定量分析比较容易,而社会效果通常采用定性分析.对于那些局部的、间接的和相对的指标,难以用综合的定量指标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处理不肯定、不明确、带有模糊性的评价指标时,往往发生环境评价结果与环境的实际状况不一致的现象.笔者在建立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判断矩阵评价环境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5]确定上层指标的综合判断权值,并确保该权值的一致性,得到环境评价的综合发展指数值. 1 评价指标体系 1.1 影响因素 环境 社会和经济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具有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因此,构建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社会生活系统、环境经济系统、环境资源系统、环境技术系统及环境管理系统等因素对环境综合评价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3].社会生活系统主要考察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环境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环境经济系统反映在一定的环境规制政策下,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环境资源系统是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废弃排放的减低,还要充分利用排放和废弃来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技术对环境保护具有推动作用,通过对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 三废 的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地区的竞争力;环境管理系统是环境综合评价重中之重,反映了环境规制的效率,包括环境政策本身的效率及环境规制带来的社会效率.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具有较强的耦合性. 收稿日期:20070917;审稿人:肖艳玲;编辑:王文礼 作者简介:王 怡(1975-),女,博士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规制方面的研究.

YF-ED-J842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浅议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浅议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摘要: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事故多、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重、 特大事故频繁发生。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应用是 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 O 引言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炭工业是国民 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煤炭工业在改革发展、 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安全生产等方面成效显 著,年产量达23亿t。我国煤炭生产一直受到

瓦斯、水害、火灾,煤尘及顶板塌落等各种灾害的威胁。虽然采取各种措施抑止事故的发生,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但目前煤矿安全状况仍面I临严峻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远高于其他产煤国家。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的基本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发生的重要手段。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调整和改造系统、优化通风设计、准确编制应急预案及指导通风安全管理。 1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以往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大多采用安全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判别的区别与联系 1、层次分析法 [ 参考文献:吋义成, 柯丽华, 黄德育. 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从一堆同样大小的物品中挑选出最重要的物品,如重量最大的物品,即至少要确定各物品的相对重量。这时,经验和常识告诉我们,可以利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若在没有称量仪器的条件下对一组物体的重量进行估计,则可以通过爱对比较这组物体相对重量的方法,得出每对物体相对重量比的判断,从而形成比较判断矩阵,再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问题,就能计算出这组物体的相对重量。 将此方法应用到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科学管理等领域中,就能确定各种方案、措施、政策等 相对于总目标的重要性排序情况,以供领导者决策。 一般的层次分析法模型由图5-1 所示,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方案层组成。需要注意几点: (1)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构并非是上述部分一成不变的,其中的当指标层因素较少时准则层可以省去(图5-2 ),当某一准则对应的指标层元素过多时可以将其指标层细分为“子准则层和指标层”(图5-4 )。由于层次分析法是利用两两比较完成的,为了便于人的比较与判别,每层的元素个数在3~7 之间为佳,超过7 以后增加了比较判断的难度,因此当元素过多时,可以将其分类后分成两层或多层来判别。 (2)准则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比一下图5-1 和图5-4 ,即每个准则可能有独 用的指标体系,也可能是各准则之间共用某几个指标。 (3)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基于某个目标,对多个待评价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得到方案的重要性排序。具体到某个问题,其并无相应的数据。而模糊综合判别有相应的基础数据。两者可以结合一起用,比如常用的是模糊综合评判过程中,权重可以由层次分析法计算。 层次分析法的骤如下: 1)在作者建立评价模型后,根据经验对每层里的各个元素建立重要性判别矩阵,从判 别矩阵中可以得到某一层中各个指标的归一化权重(表5-1中的W B,W C1,W C2,W C3,W C4)。(表5-1和5-2 的数据为图5-1 模型的) 2)由层与层之间权重的传递可以得到最低层(具体指标层)的综合权重。如图5-1 所示的图中有得到各个C ij的综合权重W ij(表5-2第2列)。 3)最后,在指标层与方案层之间建立判别矩阵,针对每一个指标C ij 都需要建立一个各 方案A i的比较矩阵,判别A针对C j的重要性w A i (表5-2的每一行)。最后将指标C ij的综合权重W ij与W Ai进行乘法求和,从而得到方案A的最终综合权重刀(W ij心Ai),即为续表5-2的最后一行。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进入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尤其是我们居住的许多城市也都陆续发生了各种环境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目标城市空气质量分析的结果。 关键词:城市空气质量层次分析法Saaty标度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和全球人口急剧增多的因素的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很多地区相继出现了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市众多,人口密集。但由于工业的发展,我们的很多城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空气的污染,直接对我们造成伤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我们通过已知的不同城市的不同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对不同城市的综合空气质量进行统计和比较。 2. 层次分析法 2.1方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得到重视。层次分析法有其深刻的数学原理,但它更是一种决策思维方式,体现了在思维过程中的分解、判断、综合的基本特征。 2.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Saaty标度构造判断矩阵,直到最下层。 表1 两两比较的Saaty标度 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应用探索 当前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对一些资源的开采量也得到了加大,其中对煤矿的开采就是比较突出的,煤矿矿井的开采由于在危险性上比较高,所以这就需要对采取科学化的措施进行防范,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评价进行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本文主要就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以及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原则进行阐述,然后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构建方法及指标划分进行分析,最后探究矿井通风系统综合安全评价可行性及体系优化。 标签: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 引言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涵盖着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就是对矿井的正常生产要能得到有效保证,然后就是对矿井生产的灾害发生要能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所以这就需要这一系统能够满足矿井通风系统在结构上的合理性以及整套系统的稳定可靠性,还要能够对自然灾害的控制能力得以有效具备,对矿井下的用风地点的风量也要能够满足等等,对系统安全的评价要能体现出实用和准确性。 1、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及构建原则 1.1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对于矿井通风系统没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就不能对安全评价的目标得到实现,而评价指标的构建是基础,这对评价结果正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从阶梯层次的结构上来看,要能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对系统内在的因素间联系及结构要能分析,将这一結构进行分成几个层次,从而就形成了如此结构模型。其中矿并通风系统安全是目标层次,也是最高的层次,是对系统的安全评价。然后就是影响因素分类,这就是准则层这是按照某一方式来实现解决问题涉及到的中间环节,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因素有着影响。而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危险性就是评价指标和方案层,前者主要是评价系统安全的具体评价指标及参量;后者则主要是针对不同问题的不同描述,这一层次也能够再次分为子方案。1.2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原则。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的构建要能够遵从相应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特殊性原则等方面。其中在系统性的原则方面也涵盖着整体性和相关性以及目的性的原则,对于矿井通风系统各评价指标要能是有机整体,这样才能将反映的结果整体性的得到体现。另外在相关性主要是评价指标间能得到有机联系,而目的性则是这些评价指标都有着其各自的功能。矿井通风系统的科学性原则方面主要就是要能保障系统的客观真实,这样才能保障结果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2、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构建方法及指标划分 2.1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构建方法。对于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评价构建的

第七章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类型、适应条件、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 、安装地点、通风系统的选择 2、采区通风----基本要求、进回风上山选择、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3、通风构筑物及漏风----风门、风桥、密闭、导风板;矿井漏风、漏风率、有效风量率、减少漏风措施 4、矿井通风设计----内容与要求、优选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计算、阻力计算、通风设备选择 5、可控循环通风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按进、回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 1、中央式 进、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根据进、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 2、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两个回风井位于井田边界的两翼(沿倾斜方向的浅部),称为两翼对角式,如果 只有一个回风井,且进、回风分别位于井田的两翼称为单翼对角式。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各采区开掘一个不深的小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 分别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如图。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 1、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提高,比较安全。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分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其正压或负压均不大,采空区通连地表的漏风因而较小。其缺点是使用的通风机设备多,管理复杂。 三、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在确保矿井安全、兼顾中、后期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多种个可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中央式通风系统具有井巷工程量少、初期投资省的优点。因此,矿井初期宜优先采 用。

利用层次分析法解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学模型 摘要: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用正确,合理,简单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是每所大学都会面临的问题,需要校领导进行决策,这些问题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约束。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中,会受到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而不知如何做出抉择。本论文将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这一问题进行相对合理的假设以及简化,将主要考虑因素集中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这四个方面,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问题转化成定量问题,构造对比矩阵,分析权重的一致性,并在最后借助Matlab数学软件进行求解,对十位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以排序的方式给出评价结果。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 Matlab 对比矩阵权重 一、问题重述: 课堂教学是教学监控和教学评价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取定合理的评价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建立合适的方法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建立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人文素养对于学校和老师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对现存的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入手。此种方法是否合理有效,能否真实的放映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本文通过对十位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建立模型,进而求解从而对他们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排序,为校领导进行相应的决策以及学生们选择课程提供相应的依据。 二、问题的分析: 对多位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排序的问题,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十位教师进行优先排序。在解决问题时,首先分析内在因素间的联系与结构,并把这种结构划分为三层即可,即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把各层间诸要素的联系用线表示出来,接着是同层因素之间对上层因素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利用“两两比较法”建立比较矩阵,求得权系数,再进行一致性检验,如通过,则求得的权重系数可以被接受,否则,应重新评判。再进行单层权重评判的基础上,再进行层次间重要性组合权重系数的计算。 最后求出各个方案所占的权重,即可确定十位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先顺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