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氮保存对人同种瓣组织代谢及活性的影响

液氮保存对人同种瓣组织代谢及活性的影响

液氮保存对人同种瓣组织代谢及活性的影响
液氮保存对人同种瓣组织代谢及活性的影响

液氮保存对人同种瓣组织代谢及活性的影响

磊1,赵晏1,张鹏2,黄庆恒3,任沪平4

(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61;2

美国肯塔基州大学医学中心外科,列克星顿30508

;3

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200120;4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西安710061

)摘要:目的

主要观察液氮(-196?)保存1~24个月不同时间瓣膜组织葡萄糖代谢率和同

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的变化,为临床适用的冷冻保存人同种主动脉瓣的适宜保存期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男性的主动脉瓣膜20个。实验依据保存时间分为10

组,Ⅰ组为新鲜对照组,Ⅱ~X 组分别为冷冻保存1~24个月瓣膜。新鲜瓣膜取材后直接供实验

用,冷冻组各瓣膜缓慢降温(1??m i n -1

),液氮中保存,快速复温。瓣膜置入培养液24h ,置入前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并计算其差值。同位素测定标本加入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

苷,做C B P M 计数,计算每m g 组织3H

-T d R 掺入量。结果新鲜瓣膜组葡萄糖消耗量和3H -T d R

掺入量均最高,冷冻保存组随液氮保存时间延长,组织的葡萄糖消耗量和3H -T d R 掺入量逐渐减低;冷冻保存1~15个月瓣膜葡萄糖代谢率与新鲜瓣膜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冷冻保存18~24

个月瓣膜葡萄糖消耗量明显减低(P <0.05),冷冻保存12~24个月瓣膜3H -T d R 掺入量较对照

组明显减低(P <0.05

)。结论液氮保存对人同种瓣膜组织葡萄糖代谢率和胸腺嘧啶核苷掺入

量有一定影响,其程度随保存时间增长而加重,液氮保存15~24个月瓣膜组织代谢率明显减低,因此瓣膜耐久性可能减低。据此可认为,人同种主动脉瓣的适宜保存期限为15个月以内。

关键词:液氮;冷冻保存;人同种瓣膜;葡萄糖消耗量;3H -T d R 掺入量

中图分类号:R 65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0659(2002)01-0040-04

I n f l u e n c e o f l i q u i dn i t r o g e n o nL e t a b o l i s La n d t i s s u e v i a b i l i t y o f h u L a na o r t i c v a l v e h o L o g

r a f t s ∥X u L e i ,Z h a o Y a n ,Z h a n g P e n g ,e t a l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N e u r o p h y s i o l o g y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 71006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o b s e r v et h et i s s u e g l u c o s e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 3

H -T d R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o f h u m a n a o r t i cv a l v e sa f t e r c r y o p r e s e r v e d i n-196?l i q u i dn i t r o g e n .M e t h o d s T w e n t y v

a l v e s ,w h i c hw e r e h a r v e s t e d f r o mh e a l t h y a d u l t d o n o r s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10g r o u p s :G r o u p I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a s f r e s hv a l v e ;G r o u p Ⅱ-X w e r e v a l v e s p r e s e r v e d i n l i q u i dn i t r o g e n a tm o n t h (s )o f 1,3,6,9,12,15,18,21,24,r e s p e c t i v e l y .F r e s hv a l v e sw e r ee x a m i n e dd i r e c t l y .A l l t h e c r y o p r e s e r v e d v a l v e sw e r e t h a w e db y t h em e t h o d o f i m m e r s i n g i n 37?s a l i n e p o o l .A l l s p

e c i m e n s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p o r t i o n s .O n e p o r t i o nw a s e x a m i n e d

f o r t i s s u e

g l u c o s e c o n s u m p t i o n .A n o t

h e r p o r t

i o nw a sm e a s u r e d f o r 3

H -T d R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 .G l u c o s e c o n t e n tw a sm e a s u r e d i ne a c hs p e c i m e n t e s t e d f o r g l u c o s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p r e -a n d p o s t -i n c u b a t i n g i n t h e c u l t u r em e d i u ma t 37?.V a l v e t i s s u e s t e s t e d f o r i s o t o p i cm e a s u r e m e n t w e r e i n c u b a t e d i nR P M I -1640c o n t a i n i n g 3

H -T d R f o r 14~16h o u r s a t 37?,t h e n s c i n t i l l a t i o n f l u i dw e r e a d d e d t o c o u n t t h e C B P M.R e s u l t s T h e f r e s h v a l v e s h a d t h e m o s t r a t e s o f g l u c o s e c o n s u m p t i o na n d 3

H -T d R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 .V a l v e s o f g r o u p Ⅷ-X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e c r e a s e d i n g l u c o s e c o n s u m p t i o n 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h a t o f f r e s h v a l v e (13.9~11.2v s .26.5,P <0.05).3

H -T d R 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w a s d e c r e a s e dm a r k e d l y i n g r o u p Ⅵ-X 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h a t o f t h e f r e s h v a l v e s (100.9~20.6v s .175.1,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L o n g -t e r mc r y o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i n l i q

u i d n i t r o g e n c a n r e d u c e t h e t i s s u e g l u c o s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3

H -T d R 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 o f h u m a n v a l v e s.T h e 收稿日期:2001-02-27修回日期:2001-04-02

作者简介:徐磊(1966-

),男(汉族),甘肃省临洮市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脑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第23卷第1期2002年2月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O FX I 'A N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 .23N o .1

F e b.2002

l o n g e rt h ec r y o p r e s e r v e d d u r a t i o n,t h el o w e rt h er a t e so f g l u c o s ec o n s u m p t i o n a n d3H-T d R 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V a l v e s p r e s e r v e df o ro v e r15m o n t h sh a v el o w e r g l u c o s e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v a l v e s p r e s e r v e d f o r o v e r12m o n t h s d e c r e a s em a r k e d l y i n3H-T d R 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T h e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t h o s e v a l v e s i n c l i n i c a l u s ew o u l d b e s h o r t e n e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l y.

K E Y W O R D S:l i q u i d n i t r o g e n;c r y o p r e s e r v a t i o n;h u m a n v a l v e h o m o g r a f t;g l u c o s e u t i l i z a t i o n;3H-T d R 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

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活性同种异体主动脉瓣的研究不断发展,临床技术和瓣膜保存方法的不断改进,同种生物瓣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进步。尽管临床上应用瓣膜的历史比较早,国内外对于同种瓣膜组织的代谢与冷冻保存时间的相关性研究报道尚少,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瓣膜组织代谢功能的量化,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瓣膜保存期限,为临床应用同种异体瓣膜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选用(18~35)岁健康成年男性脑死亡30m i n内取材的主动脉瓣20个。实验分为新鲜瓣膜对照组(Ⅰ组)和冷冻保存组(Ⅱ~X组),冷冻保存组依据在液氮(-196?)中保存时间分为Ⅱ~X组,分别为冷冻保存1、3、6、9、12、15、18、21、24个月的瓣膜。每组2个瓣膜共6个瓣叶。1.2冷冻保存修剪备用的带瓣主动脉管道浸入含二甲基亚砜(D M S O)的营养液中,三层无菌薄膜分别束扎,记录时间及贴上标签后,置入4?冰箱中过夜,再置入液氮蒸汽中使瓣膜缓慢降温,最后放入液氮中保存,降温速率保持在1??m i n-1左右。定期添加液氮,使瓣膜始终保持在-196?。

1.3复温取保存不同时间的带瓣管道在37?水中快速复温5m i n,然后掀去包裹薄膜,在37?无菌生理盐水中快速复温,复温中不断轻柔翻动带瓣管道,使其各部位的温度均匀上升。新鲜瓣膜及冷冻复温后各组瓣膜均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取出,

剪切瓣叶并观察其大体形态,分切瓣叶,称重后做实验分析。

1.4葡萄糖代谢率测定各组瓣膜在分析天平上无菌称重,置入含10%胎牛血清(F C S)的R P M I-1640营养液中,每10m g组织加入

2.5m L营养液。在37?含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24h,培养前后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营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计算两者差值即得到瓣叶24h葡萄糖消耗量,进行新鲜组与冷冻保存组之间的比较。1.53H-T d R(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测定无菌称重各组瓣叶组织块,每10m g组织加入含10%F C S的R P M I-1640营养液1m L和3H-T d R 2μC i,置入24孔培养板,37?培养14h,去上清液,加入50g?L-1氢氧化钠0.5m L,在试管内加热至80?左右,使组织块溶化,加入闪烁液10m L再用自动闪烁计数仪做1m i n均相闪烁B P M计数,计算每毫克组织的掺入量。

1.6统计学处理葡萄糖测定结果和3H-T d R掺入量的数据以x+s表示,用S i g m a S t a t

2.0统计软件包处理,两组数据液氮保存组和新鲜瓣膜组之间行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葡萄糖消耗量测定结果Ⅰ组葡萄糖消耗量最大,为每24h26.55g?L-1,Ⅱ~X组葡萄糖消耗量均低于Ⅰ组,随保存时间加长葡萄糖消耗量逐渐减低;Ⅷ~X组各组的葡萄糖消耗量与Ⅰ~Ⅶ组相比明显减低(P<0.05),见表1。

表1各组瓣膜的葡萄糖消耗量(x+s,g?L-1?24h-1)组别ⅠⅡⅢVⅤⅥⅦⅧⅨX

保存时间/月013691215182124

葡萄糖消耗量26.5+1.723.8+3.923.4+3.922.0+3.121.6+3.921.2+5.218.1+3.313.9+1.7*12.2+3.1*11.2+3.7*与Ⅰ组相比*P<0.05

2.23H-T d R掺入量测定结果Ⅰ组3H-T d R掺入量最大,为175.15b?m i n-1?m g-1;液氮保存组各组3H-T d R掺入量均低于Ⅰ组,并随保存时间加长而逐渐减低;Ⅵ~X组各组的3H-T d R掺入量与Ⅰ组相比明显减低(P<0.05)见表2。

1

4

1期徐磊,赵晏,张鹏,等.液氮保存对人同种瓣组织代谢及活性的影响

表2各组瓣膜的3H-T d R掺入量(x+s,b?m i n-1?m g-1)组别ⅠⅡⅢVⅤⅥⅦⅧⅨX

保存时间/月013691215182124

3H-T d R掺入量175.1+27.2157.5+26.7154.9+39.9151.4+63.4148.5+26.0126.7+23.8*105.3+28.0*100.9+52.3*52.3+15.2*20.6+10.3*与Ⅰ组相比*P<0.05

3讨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D o n a l dN.R o s s[1]首次成功地将人同种主动脉瓣原位移植于人体。经过近四十年来临床技术和瓣膜保存方法的不断改进[2],同种生物瓣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进步[3]。人同种主动脉瓣具有中心血流、抗钙化、抗血栓形成且无需术后长期抗凝治疗等优点[4],从而在临床应用上显示出其它瓣膜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及应用前景。临床资料表明,活性人同种主动脉瓣的耐久性优于无活性瓣膜[5]。O’B r i e n等[6]采用液氮保存的同种主动脉瓣,发现瓣膜耐久性明显提高,十年衰坏率为零,提出纤维细胞存活的同种活细胞瓣膜的概念。同种活细胞瓣膜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较强的抗感染、抗血栓作用且无需活动抗凝治疗,它的抗张强度较无活性瓣膜大为提高,所有上述功能的优越性都基于瓣膜组织结构良好的完整性,包括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代谢等[7]。

同种瓣的采集、灭菌处理、保存方法等均可影响瓣膜活性,采集时主要考虑两种因素的影响:供体的年龄和热缺血时间[8]。供体选择健康成年人,年龄多在20~35岁之间,超过45岁的供体临床使用后易发生瓣膜蜕变、钙化和关闭不全。供体在心腔冷灌前主要为热缺血损伤,随热缺血时间延长,组织细胞可发生胞浆水肿、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等可逆性损伤,随热缺血时间不断增加,细胞可产生线粒体絮状沉积、核膜溶解、核染色质丢失、细胞裂解等不可逆性损伤[9],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应尽量缩短热缺血时间。本研究中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m i n内,及时对供体心腔用4?生理盐水冷灌冲洗,清除残留在心腔及瓣膜上的血块,有效地降低了组织温度,从而使组织细胞代谢减慢,从而减低组织因缺氧缺血产生的损伤。同种瓣采集后应及时进行灭菌处理,目前普遍采用低浓度抗生素灭菌法,能较好地保存组织活细胞[10]。本研究采用的同种瓣处理和无菌方法源于美国盐湖城的L.D.S医院并作改进,把保存液中的小牛血清浓度提高了5%,经此方法处理和保存的瓣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11,12]。

瓣膜在降温过程中加用适宜浓度的冷冻保护剂(甘油、D M S O等),可有效地减少冷冻损伤[13]。冷冻降、复温对瓣膜组织结构,特别是内皮细胞影响较大。采用快速降温(10~100??m i n-1)时,细胞浆、细胞核和染色体内均有冰晶形成,细胞膜结构易于破裂;温度骤降使细胞内酶变性导致低温休克对细胞的损害作用更甚于冰冻的机械作用[14]。本研究实验证明,缓慢降温对组织的破坏较轻,而采用1??m i n-1降温效果最佳[15],降温速率不同,D M S O对组织细胞的影响也不同,每分钟1?降温D M S O的适宜浓度为10%[16]。复温常采用(37~ 42)?水溶快速复温[17],以减少组织过冰点时细胞再结晶的形成。本研究快速复温过程中,采用37?恒温水浴箱复温,始终保持水温于37?左右。并快速解除包膜,冷冻保护剂得到及时稀释,从而维持组织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组织破坏较轻,在梯度浓度稀释时加用营养液,保留细胞活性。

瓣膜组织观察的指标有组织结构、组织活性、细胞增殖能力、代谢功能、细胞特异性抗原鉴定等[18],其中葡萄糖消耗量测定法是代谢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此法对瓣膜无损伤、出结果迅速而被广泛应用,一般认为,瓣膜组织每24h葡萄糖消耗量大于160m g?L-1确认组织存活[6],且这与组织培养结果一致,说明葡萄糖消耗量与组织活性相一致。本资料中新鲜瓣膜及冷冻保存1~15个月瓣膜24h葡萄糖消耗量均超过160m g?L-1,保存18~24个月瓣膜葡萄糖消耗量显著减低且都低于上述标准,说明液氮保存1~15个月瓣膜组织代谢水平较高,瓣膜具有活性,而保存18~24个月的瓣膜组织代谢水平明显减低,瓣膜组织活性较差。3H-T d R掺入量结果与此结果基本一致,胸腺嘧啶核苷(T d R)是细胞D N A合成的前身物质,3H-T d R 掺入量的高低可反映组织细胞的活性[19]。本研究表明,在液氮保存组,3H-T d R掺入量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液氮保存1~12个月瓣膜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与新鲜瓣膜组相比有轻度减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液氮保存15~24个月瓣膜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与新鲜瓣膜组相比明显减低,这种变化在保存18~24个月瓣膜尤为显著,说明组织代谢显著下降,细胞活性较差。

2

4西安医科大学学报第23卷

理论上认为,液氮保存时组织代谢接近停止,瓣膜活细胞可长期保存,但瓣膜组织代谢虽处于低水平,却没有完全停止,细胞仍处于缓慢的无氧代谢过程,细胞内外可能仍有离子交换及渗透压的改变,随保存时间延长,细胞内外代谢产物不断积累,以及冷冻降温过程中各种物质浓度积累到有害程度,可导致细胞完整性的破坏,从而使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参考文献:

[1]R o s s DN.H o m o g r a f t r e p l a c e m e n t o f t h e a o r t i c v a l v e[J].

L a n c e t,1962,2:487.

[2]吴清玉,楚军民,王东晋,等.R o s s手术的临床应用[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6(5):268-269.

[3]R o s sD N.T h e p u l m o n a r y a u t o g r a f t:t h eR o s s p r i n c i p l e (o r R o s s p r o c e d u r a l c o n f u s i o n)[J].JH e a r tV a l v eD i s,2000,9(2):174-175.

[4]K n o t t-C r a i g C J,E l k i n s P C,S t e l z e r P L,e ta l.

H o m o g r a f t r e p l a c e m e n t o f t h ea o r t i cv a l v ea n dr o o t a s a

f u n c t i o n a l u n i t[J].A n nT h o r a c S u r g,1994,57(6):1501

-1506.

[5]G a l lK L,S m i t hSE,W i l l m e t t eC A,e ta l.A l l o g r a f t

h e a r t v a l v ev i a b i l i t y a n dv a l v e-p r o c e s s i n g v a r i a b l e s[J].

A n nT h o r a c S u r g,1998,65(4):1032-1038.

[6]O’B r i e n M F,S t a f f o r dE G,G a r d n e rM A H,e ta l.A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a o r t i c v a l v e r e p l a c e m e n t w i t h v i a b l e

c r y o p r e s e r v e da n df r e s h a l l o g r a f tv a l v e s,w i t h a n o t e

c h r o m o s o m a ls t u

d i

e s[J].J T h o r a c C a r d i o v a s c S u r g,

1987,94:812-23.

[7]S o n g Y C,Y a oL Y,K n e e b o n eJ M,e ta l.E f f e c t o f

c r y o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h i s t o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o n t y p

e I

p r o c o l l a g a n g e n ee x p r e s s i o n i na o r t i cv a l v e g r a f t s[J].J T h r o a c C a r d i o v a s c S u r g,1997,114(3):421-427.[8]P o m p i l i o G,p o l v a n iG L,R o s s i n iG,e ta l.E f f e c t so f

i s c h e m i a o nv a l v ee n d o t h e l i u m[J].A n n T h o r a cS u r g,

1997,63(3):656-662.[9]C r e s c e n z oD G,H i l b e r t SL,M e s s i e rR H,e t a l.H u m a n

c r y o p r e s e r v e

d h o m o g r a f t s:

e l e c t r o nm i c r o s c o p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c e l l u l a r i n j u r y[J].A n nT h o r a c S u r g,1993,55:25-30.[10]李东玉,张仁福,朱洪玉.同种带瓣主动脉和肺动脉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6(1):25-27.

[11]黄庆恒,李兆志,王乃栋,等.人体同种主动脉瓣临床应用,附7例报告[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4,13(1):14

-16.

[12]王乃栋,侯立业,黄庆恒,等.同种异体主动脉瓣移植的临床应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89,5(2):77-79.

[13]K u m p e rA,K u m p e r C,K r a a t zEG,e t a l.A s s e s s m e n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p r e s e r v a t i o na n ds t o r a g ec o n d i t i o n so na o r t i c

v a l v e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a q u a n t a t i v em e a s u r i n g m e t h o d o f t h e i n t e g r i t y o f e n d o t h e l i a l c e l l[J].T h o r a cC a r d i o v a s c S u r g,1989,37:294-298.

[14]司福厚,刘政达.冷冻疗法[J].中华理疗杂志,1980,

3:169.

[15]A n g e l l JD,H a w d r e y O,A n g e l lW M.Af r e s h,v i a b l e

h u m a nh e a r tv a l v eb a n k.S t e r i l i z a t i o n,s t e r i l l g y t e s t i n g

a n d c r y o g e n i c p r e s e r v a t i o n[J].T r a n s p l a n t P r o c,1976,8

(s u p p l1):139-147.

[16]A l i n kG M,A g t e r b e r g J,H e l d e r A W,e t a l.T h e e f f e c t

c o o l i n g r a t e a n d

d i m

e t h y l s u l

f o x i d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 t h e

u l t r a s t r u c t u r e o f n e o n a t a l r a t h e a r t c e l l s a f t e r f r e e z i n g a n d t h a w i n g[J].C r y o b i o l o g y,1976,13:305-316.[17]B a n kHL.B a s i c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c r y o b i o l o g y[J].J C a r d i a c S u r g,1987,2:137-143.

[18]L a n g SJ,G i o r d a n o M S,C a r d o n C a r d o C,e ta l.

B i o c h e m i a c l a n d c e l l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o f c a r d i a c v a l v e

t i s s u ea f t e rc r y o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o ra n t i b i o t i c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J].J T h o r a c C a r d i o v a s c S u r g,1994,108:63-67.[19]V a n d e r K a m p A W M,V i s s e rWJ,V a nD o n g a n JM,e t

a l.P r e s e r v a t i o no f a o r t i ch e a r t v a l v e sw i t hm a i n t e n a n c e

o f c e l l v i a b i l i t y[J].J S u r g R e s,1981,30:47-56.

!!!!!!!!!!!!!!!!!!!!!!!!!!!!!!!!!!!!!!!!!!!!!!

(编辑韩维栋)

(上接第37页)

[5]吴秀兰,葛源,白克敏,等.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4):236 -237.

[6]郭怡清,方利君,张月娥,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小儿膜性肾炎[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3):159-161.

[7]张爱平.乙型肝炎病毒(H B V)相关性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中H B V-D N A分布的分子生物学检测[J].中华实

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11(3):237-239.

[8]黄朝兴,吴淑珍,李凡凡,等.原位杂交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 N A在肾脏的存在[J].医师进修杂志,2000,23(3):34-35.

[9]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0,29(9):519-521.[10]郭怡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6,12(2):111-113.

(编辑韩维栋)

3

4

1期徐磊,赵晏,张鹏,等.液氮保存对人同种瓣组织代谢及活性的影响

药物开发中的药物代谢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开发中的药物代谢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分析化学家的primer,part Ⅰ摘要: 面对先进的组合合成1和高通量筛选技术,药物开发过程继续发展。临床药物代谢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先导确定和优化中起了关键作用。这一快节奏的开发过程给分析化学家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设计更快和更敏感的分析技术来辅助药物发现和开发。这篇文章,两个系列中的第一部分向分析化学家介绍药物代谢原理。第二部分将讨论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以及药物代谢数据怎样用以预测药代动力学参数。 正文: 技术创新和竞争压力引发了药物发现过程的巨大变化。分子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工程的进步在确定新的治疗靶标的进步中卓越的贡献。由于靶标确定中的技术发展、自动化的组合化学合成和高通量筛选,药物发现过程快速的发展。鉴于这种发展,提高化合物在人体中目标药理活性的优化效率,而降低对动物研究的依赖已经成为一个挑战。新的化学实体(NCEs)通过组合合成和用靶标的作用信息来设计先导化合物的理性药物设计进入药物开发流程。HTS有助于确定先导化合物在高浓度下提供的所需效用。在次级筛选阶段,理化性质如溶解度、脂溶性和稳定性通过测定脂水分配系数2和pKa3来确定。这些参数在预测蛋白结合、组织分布和胃肠吸收过程非常有用。 在先导化合物的优化过程中,筛选出的先导化合物使用体外试验进一步筛选。先导优化的目标是选择在人体中有所需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如组织渗透、稳定性、肠吸收、代谢和清除通过体外系统获得。这些体外体系包括微粒体、肝细胞、用以确定代谢和评价代谢路径和速率的组织切片、评价细胞转运吸收的caco-2细胞系。毒性数据可以通 1 定义及特点:组合化学是一门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手结合一体,并在短时间内将不同构建模块用巧妙构思,根据组合原理,系统反复连接,从而产生大批的分子多样性 群体,形成化合物库(compound library),然后,运用组合原理,以巧妙的手段对库成分进行筛选优化,得到可能的有目标性能的化合物结构的科学。组合化学与传统合成有显著的不同。传统合成方法每次只合成一个化合物;组合合成用一个构建模块的n个单元与另一个构建模块的n个单元同时进行一步反应,得到n×n个化合物;若进行m步反应,则得到(n×n)m个化合物。组合化学合成包括化合物库的制备、库成分的检测及目标化合物的筛选三个步骤。 2 脂水分配系数:(lipo-hydro partition coefficient)为化合物在脂相和水相间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值,通常是以化合物在有机相中的浓度为分子,在水相中的浓度为分母。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越易溶于脂,反之则越易溶于水。易溶于脂的物质在机体内呈现亲脂性或疏水性,而易溶于水的现象称为亲水性。公式:脂水分配系数以P表示,化合物在有机相中浓度Co,在水相的浓度Cw。P=Co/Cw 3 酸的电离常数Ka,取负对数,即,-lgKa。可以说明酸的电离程度,即酸性强弱,酸越弱,Ka 越小,pKa越大。

(完整word版)第二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ch) (2)

第2章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1节概述 ⒈何谓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PK), 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⒉开展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⑴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通过研究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于药物处置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各种临床条件对体内过程的影响,计算及预测血药水平,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剂量和给药频度,指导合理用药。 ①例如对一些安全范围比较窄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②例如根据时辰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结果,调整某些药物的给药剂量(茶碱—白天少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晚上少服)或设计更合理的剂型(如抗心绞痛药缓控释剂型)。 ③例如通过遗传药理学药物代谢多态性的研究指导临床合用药。 ⑵有助于新药的开发 ①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成为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基础(如提高生物利用度研究、 缓控释剂型的研制等)。 ②通过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物和代谢机制的研究,可以发现生物活性更高、更安 全的新药(如研究氯雷他定代谢产物→活性更强的洛他定、对地西泮代谢产物的研究,得到系列活性代谢产物→多数已开发上市。) ③是新药临床试验的重要内容:如Ⅰ期临床试验中的新药临床动力学研究,是 制订新药给药方案的依据。 ⑶充实基础药理学理论,深化人们对药物作用的认识 本章将着重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药动学参数及其意义。 第2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前已述,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一门学科。一般地,药物要产生药效或毒性,必须先经吸收进入血液,然后随血流分布到组织中,部分药物还在肝脏等组织中发生代谢,药物及其代谢物经胆汁、肾脏等途径排泄出体外。药物在体内自始至终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一)吸收(absorption) ⒈概念:吸收是指药物未经化学变化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通常用吸收速度和程度来表示,如生物利用度。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药物制剂因素(如药物理化性质(如粒径大小、溶解度和药物的晶型等)、处方中赋型剂的性质与种类、制备工艺、药物的剂型以及处方中相关药物的性质等)和生理病理因素(病人的生理特点如胃肠pH、胃肠活动性、肝功能及肝肠血流灌注情况、胃肠结构和肠道菌丛状况、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及病人饮食特点等) ⒉药物在不同部位的吸收: ⑴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及影响因素: 口服给药是常用的给药方式,也是最安全、方便和经济的方式。因消化道各部位组织结构以及相应的pH值不同,对药物的吸收能力与吸收速度也是不同的。药物的吸收通常与吸收表面积、血流速率、药物与吸收表面接触时间长短以及药物浓度有关。大多数药物在胃肠中吸收是被动扩散的,因此脂溶性的、非离子型药物易吸收。 影响因素 ①药物和剂型: 口服药物制剂,药物经过释放、溶解和跨膜转运三过程。药物制剂的释放速率和在胃肠中的溶解速率影响药物吸收速率和程度。不同的制剂因药物释放速率和溶解速率不同,吸收速率不同。如果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溶解速率大于跨膜转运速率,则药物的跨膜转运速率是吸收的限速因素。如果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溶解速率慢,释放速率和溶解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制因素。如灰黄霉素在胃肠道溶液中很难溶解。当固体给药时,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溶解,因而吸收不完全。延长胃肠排空时间,可增加该类药的吸收。

液氮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732 液氮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液氮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操作步骤 1.供气前准备工作 1.1检查储槽内压力是否正常; 1.2缓慢打开液阀,待槽内压力至所需压力时,打开减压阀前阀。 2.供气程序 2.1压力稳定后,打开出液阀; 2.2打开蒸发器后的供气阀门,气站开始工作。 3.关闭程序 3.1关闭出液阀,增压阀; 3.2关闭减压前阀,使气站处于停止状态。 4.故障处理程序 4.1压力过高,打开放空阀降压; 4.2压力过低,打开增压阀(及增压开关)进行增压; 4.3当安全阀因压力过高而起跳时,打开放空阀。降低储槽压力,然后关闭安全阀,密切注意储槽内的压力变

化; 4.4发现漏液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然后通知工厂设施科。二.运行参数 1.氮气输送压力不得低于0.45MPa,不得超过 0.6MPa; 2.正常情况下出液阀和调压阀前后阀常开,放空阀常闭。 三.维修 1.巡视人员不得随意拔弄阀门,减压装置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工厂设施科; 2.修理工作由专业维护人员进行维护。 四.安全措施 1.操作人员开闭阀门管道附件时,必须配戴好防护用品 2.对于设备、管道、阀门的解冻,宜自然解冻,严禁用敲打、火烤和电加热等方法进行解冻。 3.严禁用油类.禁止酸.碱等腐蚀物接触贮液罐。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完整版)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最佳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 E、体内消除速度 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A、药物血浆半衰期 B、药物的分布容积 C、药物吸收速度 D、药物排泄量 E、生物利用度 3、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 A、每4h给药一次 B、每6h给药一次 C、每8h给药一次 D、每12h给药一次 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4、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增加3倍 E、增加4倍 5、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 A、5~10h B、10~16h C、17~23h D、24~28h E、28~36h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吸收速率常数 D、表观分布容积 E、消除速率常数 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药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 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 A、与用药剂量有关 B、与给药途径有关 C、与血浆浓度有关 D、与给药次数有关 E、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为 A、0.693/k B、k/0.693 C、2.303/k D、k/2.303 E、k/2血浆药物浓度 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 D、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 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13、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0.05L B、2L C、5L D、10L E、20L 14、在体内药量相等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 A、血浆浓度较低 B、血浆蛋白结合较少 C、血浆浓度较高 D、生物利用度较小 E、能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强 1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表观分布容积(Vd)的概念不符 A、Vd是指体内药物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B、Vd的单位为L或L/kg C、Vd大小反映分布程度和组织结合程度 D、Vd与药物的脂溶性无关 E、Vd与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有关 16、下列关于房室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却速率的快慢 B、在体内均匀分布称一室模型 C、二室模型的中央室包括血浆及血流充盈的组织 D、血流量少不能立即与中央室达平衡者为周边室 E、分布平衡时转运速率相等的组织可视为一室 17、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不包括

第二章 药物代谢

第二章药物代谢 大纲要求: 熟悉:药物在体内代谢的化学变化类型。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1、芳环的药物主要发生以下哪种代谢 A、还原代谢 B、氧化代谢 C、脱羟基代谢 D、开环代谢 E、水解代谢 2、含芳环药物的氧化代谢产物主要是以下哪一种 A、环氧化合物 B、酚类化合物 C、二羟基化合物 D、羧酸累化合物 E、醛类化合物 3、氯霉素产生毒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 A、在体内代谢生成有毒性的代谢产物 B、生物利用度低,临床使用剂量大 C、能对体内生物大分子进行烷基化 D、化学性质不稳定,带入少量有毒性的杂质 E、不易代谢,在体发生蓄积 4、奥沙西泮是地西泮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主要是在地西泮的结构上发生了哪种代谢变化 A、1位去甲基 B、3位羟基化 C、1位去甲基,3位羟基化 D、1位去甲基,2’位羟基化 E、3位和2’位同时羟基化 5、关于舒林酸在体内的代谢的叙述哪一条是最准确的 A、生产无活性的硫醚代谢物 B、生成有活性的硫醚代谢物 C、生成无活性的砜类代谢物 D、生成有活性的砜类代谢物 E、生成有活性的硫醚代谢物和无活性的砜类代谢物 6、氯霉素产生毒性的主要根源是因为其在体内发生了哪一种代谢 A、硝基还原为氨基 B、苯环上引入羟基 C、苯环上引入环氧 D、酰胺键发生水解 E、二氯乙酰侧链氧化成酰氯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通常药物经代谢后极性增加 B、通常药物经代谢后极性降低 C、大多数药物经代谢后活性降低 D、药物代谢包括官能团化反应和生物结合两相 E、药物经代谢后均可使毒性降低 2、下列哪些药物的代谢产物被开发成为新药而用于临床 A、地西泮 B、氟西汀 C、阿糖胞苷 D、阿米替林 E、奥美拉唑 3、胺类药物的代谢途径包括 A、N-脱烷基化反应 B、氧化脱胺反应 C、N-氧化反应 D、N-酰化反应 E、加成反应 4、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酰胺类药物主要发生水解代谢 B、芳香族硝基在体内可被还原生成芳香伯氨基 C、硫醚类药物在体内可被氧化成磺酸 D、含伯醇和伯胺的药物经代谢后生成醛而产生毒性 E、亚砜类药物在体内既可发生氧化代谢生成砜,也可发生还原代谢生成硫醚 5、下列哪些药物经代谢后产生有毒性的代谢产物 A、对乙酰胺基酚 B、氯霉素 C、舒林酸 D、利多卡因 E、普鲁卡因

液氮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液氮系统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 建立低温液氮贮罐标准使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正确安全操作维2.适用范围 储运部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 3.职责 储运部操作人员有职责按此液氮系统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操作程序 4.1. 工艺流程图

4.2. 操作步骤的组成 4.2.1首次充灌的操作方法 4.2.1.1确认供液装置里的液体就是所要充灌的液体。 4.2.1.2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9、V-11)都已打开,其余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2.1.3将供液装置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相连接。 4.2.1.4全开放空阀V-13,进行常压充灌。 4.2.1.5打开管道长液排空阀V-3,微开供液装置的排液阀,使输液软管子冷却,同时吹除贮槽充装C-1口处的杂质及空气。 4.2.1.6关闭管道残液排放阀v-3,慢慢打开顶部液体进口阀v-2,进行顶部喷淋充灌。 4.2.1.7在充灌液体期间,应注意贮槽压力表P-1。若贮槽内容器压力上升至超过供液压力或接近贮槽的正常工作压力,应打开内容器放空阀 V-13,使贮槽放气泄压。 4.2.1.8使用V-2进行顶部充灌。 4.2.1.9打开管道残液放阀V-3,排出输液金属软管和上进液管的残留液体后关闭底部液体进口阀V-2和管道残液排放阀V-3。关闭内容器放 空阀V-13。 4.2.1.10松开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的联接接头,对软管表面除霜,待软管恢复柔性后拆下输液软管。 4.2.2补充操作方法。

4.2.2.1确认供液装置内的液体就是所要充灌的液体。 4.2.2.2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9、V-11)都已打开,其余阀门应处于关 闭位置。 4.2.2.3打开内容器放空阀V-13,内容器放空泄压。再将供液装置输液软管 与贮槽安装口C-1相连接。 4.2.2.4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V-3微开供液装置的排液阀,使输液软管冷却, 同时吹除贮槽充装口C-1处的杂质及空气。 4.2.2.5关闭管道残液排放阀V-3,慢慢打开顶部液体进口阀V-2到全开位 置。 4.2.2.6慢慢打开底部液体进出口阀V-1,进行顶部底部同时充灌。 4.2.2.7在充灌时,应注意贮槽压力表P-1。 4.2.2.8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V-3,排出输液金属软管和上进液管中的残余 液体,半闭顶部V-2和V-3,再关闭V-13。 4.2.2.9松开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的接头,对软管表面除霜,待软管 恢复正常后拆下。 4.2.3供气的操作方法 4.2.3.1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9、V-11)已打开外,其余阀门处于关闭 状态。 4.2.3.2依次打开回气阀V-6、增开阀V-5、液体出口阀V-7。

甘油冷冻保藏法

甘油冷冻保藏法 本方法适合于中、长期菌种保藏,保藏时间一般为2-4年左右。 (1)用火焰灭菌的接种环取斜面菌种在平皿上划线分离单菌落。 (2)平皿倒置于30℃或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小时,至单菌落的大小为3mm左右。 (3)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于一个装50mL的300mL三角瓶中30℃或37℃振荡培养10-15小时,至菌密度OD600为1.0-1.5。 (4)用火焰灭菌的接种环取少量种子液,涂片后,作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的形态,及是否有杂菌。 (5)按30%甘油:种子液为1:1(V/V)的量加入无菌甘油,混合后分装至事先灭菌的菌种保存管(1-2mL/管),-70℃或液氮保存。 冷冻干燥保藏法 (1)准备安瓿管用于冷冻干燥菌种保藏的安瓿管宜采用中性玻璃制造,形状可用长颈球形底的,亦称泪滴型安瓿管,大小要求外径6-7.5mm,长105mm,球部直径9-11mm,壁厚0.6-1.2mm。也可用没有球部的管状安瓿管。塞好棉塞,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备用。 (2)准备菌种,用冷冻干燥法保藏的菌种,其保藏期可达数年至十数年,为了在许多年后不出差错,故所用菌种要特别注意其纯度,即不能有杂菌污染,然后在最适培养基中用最适温度培养,使培养出良好的培养物。细菌和酵母的菌龄要求超过对数生长期,若用对数生长期的菌种进行保藏,其存活率反而降低。一般,细菌要求24—48小时的培养物;酵母需培养3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则宜保存孢子;放线菌与丝状真菌则培养7-10天。 (3)制备菌悬液与分装以细菌斜面为例,用脱脂牛乳2ml左右加入斜面试管中,制成浓菌液,每支安瓿管分装0.2ml。 (4)冷冻冷冻干燥器有成套的装置出售,价值昂贵,此处介绍的是简易方法与装置,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将分装好的安瓿管放低温冰箱中冷冻,无低温冰箱可用冷冻剂如干冰(固体CO2)酒精液或干冰丙酮液,温度可达-70℃。将安瓿管插入冷冻剂,只需冷冻4-5分钟,即可使悬液结冰。 (5)真空干燥为在真空干燥时使样品保持冻结状态,需准备冷冻槽,槽内放碎冰块与食盐,混合均匀,可冷至-15℃。装置仪器,安瓿管放入冷冻槽中的干燥瓶内。 抽气一般若在30分钟内能达到93.3Pa(0.7mmHg)真空度时,则干燥物不致熔化,以后再继续抽气,几小时内,肉眼可观察到被干燥物已趋干燥,一般抽到真空度26.7Pa(0.2mmHg),保持压力6-8小时即可。 (6)封口抽真空干燥后,取出安瓿管,接在封口用的玻璃管上,可用L形五通管继续抽气,约10分钟即可达到26.7Pa(0.2mmHg)。于真空状态下,以煤气喷灯的细火焰在安瓿管颈中央进行封口。封口以后,保存于冰箱或室温暗处。 此法为菌种保藏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一般生活力强的微生物及其孢子以及无芽胞菌都适用,即使对一些很难保存的致病菌,如脑膜炎球菌与淋病球菌等亦能保存。适用于菌种长期保存,一般可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但设备和操作都比较复杂。 滤纸保藏法 (1)将滤纸剪成0.5×1.2cm的小条,装入0.6×8cm的安瓿管中,每管1-2张,塞以棉塞,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 (2)将需要保存的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使充分生长。 (3)取灭菌脱脂牛乳1-2ml滴加在灭菌培养皿或试管内,取数环菌苔在牛乳内混匀,制成浓悬液。 (4)用灭菌镊子自安瓿管取滤纸条浸入菌悬液内,使其吸饱,再放回至安瓿管中,塞上棉塞。 (5)将安瓿管放入内有五氧化二磷作吸水剂的干燥器中,用真空泵抽气至干。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 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 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 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 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谢酶等在Caco-2细胞中大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 ④可同时研究药物对粘膜的毒性; ⑤试验结果的重现性比在体法好。 缺点: ①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②缺乏粘液层,需要时可与HT-29细胞共同培养。

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一.教材精要 掌握:个体差异,遗传药理学,时间药理学,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耐受性,依赖性,撤药症状。 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生理因素、精神因素、病理因素。 了解:药物治疗原则。 (一) 药物因素 1.药物剂量和剂型及给药途径 由于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亦不同。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速度不同,一般规律是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贴皮。 2.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主要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1)药动学方面的作用机制:①妨碍药物吸收(胃肠道pH改变、形成络合物、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②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③影响药物代谢(加速药物代谢、减慢药物代谢);④影响药物排泄。 (2)药效学方面的作用机制:①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增敏作用);②拮抗作用(药理性拮抗、生理性拮抗、生化性拮抗、化学性拮抗)。 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 拮抗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减弱。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3.反复用药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称为耐受性。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抗药性或耐药性 (resistance)。 药物依赖性:指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二) 机体因素 1.年龄和性别 小儿及老人用药的注意事项。 对已知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在妊娠第一期即胎儿器官发育期内应严格禁用。 2.功能和病理状态 病人的功能状态可影响药物的作用。 肝肾功能损害时分别影响在肝转化及自肾排泄药物的清除率,可以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及(或)减少剂量加以解决。 3.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个体差异: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少数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称个体差异。分为:量的差别和质的差异。 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它主要影响药物血浆浓度及效应强弱久暂。 4.种属差异 动物种属差异和人种、民族差异。 5.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 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包括以下四种: (1)致敏反应。 (2)快速耐受性:药物在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

液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主要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如何安全、正确使用液氮。 2、液氮概述 2.1 法定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氮;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id nitrogen 2.2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不燃,具窒息性,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2.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4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遇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 2.5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在低凹处积聚,遇点热源爆炸。用排风机将漏出气送至空旷处。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2.6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戴防寒手套。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50℃。 2.7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9%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面罩。 手防护:戴防寒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防止冻伤。 2.8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高纯氮≥99.999%;工业级一级≥99.5%;二级≥98.5%。 外观与性状:压缩液体,无色无臭。 熔点:-209.8℃;沸点:-195.6 ℃相对密度(水=1)0.81(-19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7 饱和蒸气压(kPa):1026.42(-173℃);临界温度:-147℃;临界压力:3.40 MPa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2.9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

食品冷冻保藏技术研究模板

食品冷冻保藏技术研究 Research The Technology Of Food Freezing Preservation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30113422 林锴) 摘要:冷冻保藏技术目前已在食品加工行业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速冻食品也已成为人们非常青睐的一种加工食品。本文阐述了食品冷冻保藏的原理,简单介绍了制冷技术的发展史,同时,作者研究了当今食品工业中果蔬、畜产品和常见水产品三类食品的冷冻保藏技术工艺。叙述了现阶段国内外冷冻保藏食品行业的发展状况。最后针对速冻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食品;冷冻;保藏;研究进展 正文 食品的冷冻保藏技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食品保藏工艺学。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品种多样、规模较大的食品制造业。冷冻与保藏的食品已成为人们现代饮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日益成为主流食品之一。同时,冷冻与保藏食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并对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产、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食品冷冻保藏技术的原理 食品冷冻作为工业规模的食品保藏方法在世界各地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食品冷冻保藏的原理首先是:在0℃以下的低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显著抑制,从而防止食品腐败。其次,在低温下影响食品品质的酶反应和氧化反应等所有反应速度显著下降。另外,在产品中形成冻晶,也是微生物的活动和变质反应的水的活度降低。 所谓速冻,就是将食品中心温度快速冷冻到-1℃到-5℃,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所需时间不超过30分钟。鲜鱼和畜肉等含水率较高的食品,当品温达到-1℃时,食品中的水分开始冻结,温度降至-5℃时,所含水分的80%冻结。这时,整个食品大致成为冻结状态。因此1℃-5℃的温度界限称为最大冰晶生成带冻结

菌种冷冻保藏

菌种冷冻保藏 菌种保藏对于生物制药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使菌种长期保藏,且其生物学性状和遗传性质不变,必须选择适宜的载体和更稳定的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无论哪种方法,其原理都是创造一个抑制细胞代谢的环境,即低温、干燥、缺氧、缺乏营养,使新陈代谢活动处于高度静止状态。在众多的菌种保存方法中,相对所需保藏环境,冷冻真空干燥法(即冷冻管保藏)是目前保藏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有效的一种。 1、冷冻真空干燥保藏原理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可使细胞或孢子水分在冻结状态下直接升华而干燥。冷冻管保藏的三要素:真空——降低水的蒸汽压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冷冻——使水蒸气冷凝以减轻真空泵负荷,加速干燥;低温——达到进一步加速干燥的目的。 2、冷冻干燥的优点: 对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影响小;所得干粉疏松,溶解性好;水分含量低。 由于同时满足菌种保藏三要素,使微生物始终处在低温、干燥、缺氧的条件下,能克服传代、沙土管简单保藏方法的不足,保藏菌种范围广、时间长(保藏期可达数年至十数年)、存活率高、保存过程不易失活和退化等。 3、主要步骤为: 3.1将待保藏菌种的细胞或孢子悬浮于保护剂(如脱脂牛奶)中; 3.2在低温(-45℃以下)下使微生物细胞快速冷冻; 3.3在真空条件下使冰升华,以除去大部分的水分; 3.4封口使菌种始终处于真空缺氧状态; 3.5冷藏创造低温、干燥的保藏环境。 4、材料 菌株:筛选出具有优良性能的菌株。 试剂:2% HCl;脱脂牛奶(20%乳液)、 器具:培养皿、接种环、250 ml三角瓶、高压蒸汽灭菌锅、牛皮纸、酒精喷灯、恒温培养箱、酒精棉球、泪滴型安瓿管、标签、长颈毛细玻璃管、普通棉、冻干机。 培养:种子液体培养基、斜面或平板培养基。 5、主要流程 备泪滴型安瓿管→备脱脂乳→制菌悬液→分装→预冻→真空干燥→封管→保藏 6、操作方法

液氮储罐操作规程

液氮储罐操作规程 液氮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一、液氮使用程序: 1、将输出使用管线通液体排放接口连接在一起。 2、明确出液位显示液相阀和液位显示气相阀外所有阀都被关闭。 3、开启液体排放阀,增压器输入阀和增压器输出阀。此时,装置会自动输送液体,一直到为止,或直到所设定的压力。 4、一旦达到所需输送物质的数量(或者将贮罐关闭另外使用一段时间),关闭液 体排放阀,停止整个流程,本装置的运行完全是自动完成的,阀门只有在充装和进行维修保养时才被开启和关闭。 5、贮罐阀门的正常操作状态如下:关闭顶部充装阀,底部充装阀,气体排放阀, 溢流阀,均衡阀,开启液体输出阀,增压器输入阀,增压器输出阀,液位显示液相阀,液位显示气相阀。 二、提高液氮储罐压力程序: 1、记录现有贮罐压力 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按钮,调节调压阀 注:顺时针旋转1/2周相当于约0.15Mpa的压力或压力上升。 3、待贮罐压力上升30分钟后,确定新的压力设定值。 4、根据情况重复步骤2和3,确定达到规定压力。 三、降低液氮储罐压力程序:

1、打开气体排放阀,将贮罐压力排放至低于新设定压力,达到较低的压力后, 关闭气体排放阀。 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按钮,调节调压阀。 注:逆时针旋转1/2周,将使压力下降0.15Mpa。 3、待贮罐压力平衡30分钟后,确定新的压力设定值。 4、根据情况重复步骤2和3 ,直到达到规定压力。 四、液氮储罐充装程序: 1、明确输送装置内所盛物质即为实际需要输送的物质。 2、明确顶部和底部充装阀均被关闭。 3、明确贮罐处于最低规定操作压力。 4、明确所有其他阀门军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注:如贮罐不处于使用状态,增压器输入阀,增压器输出阀,液体输出阀均关闭。 5、将输送装置输送软管通贮罐充装接头连接起来。 注:在充装之前,打开充装管排放阀和输送装置泄压阀约3分钟,或者待软管开始结霜,使输送管冷却并对其吹扫。关闭充装管排放阀。 6、彻底打开顶部充装阀。 7、如使用压力传输器输送,使液体输送装置内的压力升高,直至压力比贮罐压 力高至少0.35Mpa为止。打开输送装置上的充装阀,或者如使用泵传输输送,对泵做必要的连接,慢慢打开传输装置输送充装阀,保持泵充装压力比贮罐压力高0.35-0.7Mpa。

液氮储罐安全操作规程全解

液氮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低温液氮贮罐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范围:所有低温液氮贮罐 职责: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技术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 1.设备流程图

2操作步骤的组成 首次充灌、补充充灌、供气、低温泵系统、低温液体喷淋系统、小容器充装、槽车充灌、增压调节阀设定、液面计的操作。 2.1首次充灌的操作方法 2.1.1确认供液装置里的液体就是所要充灌的液体。 2.1.2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9、V-11)都已打开,其余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1.3将供液装置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相连接。 2.1.4全开放空阀V-13,进行常压充灌。 2.1.5打开管道长液排空法V-3,微开供液装置的排液阀,使输液软管子冷却,同时吹除贮槽充装C-1口处的杂质及空气。 2.1.6关闭管道残液排放阀v-3,慢慢打开顶部液体进口阀v-2,进行顶部喷淋充灌。 2.1.7在充灌液体期间,应注意贮槽压力表P-1。若贮槽内容器压力上升至超过供液压力或接近贮槽的正常工作压力,应打开内容器放空阀V-13,使贮槽放气泄压。 2.1.8使用V-2进行顶部充灌。

残留液体后关闭底部液体进口阀V-2和管道残液排放阀V-3。关闭内容器放空阀V-13。 2.1.10松开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的联接接头,对软管表面除霜,待软管恢复柔性后拆下输液软管。 2.2补充充操作方法。 2.2.1确认供液装置内的液体就是所要充灌的液体。 2.2.2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9、V-11)都已打开,其余阀门庆处于关闭位置。 2.2.3打开内容器放空阀V-13,内容器放空泄压。再将供液装置输液软管与贮槽安装口C-1相连接。 2.2.4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V-3微开供液装置的排液阀,使输液软管冷却,同时吹除贮槽充装口C-1处的杂质及空气。 2.2.5关闭管道残液排放阀V-3,慢慢打开顶部液体进口阀V-2到全开位置。 2.2.6慢慢打开底部液体进出口阀V-1,进行顶部底部同时充灌。 2.2.7在充灌时,应注意贮槽压力表P-1。

药代动力学试题

1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有哪些及评价药物代谢的方法? 2 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哪些?阐明各个参数的意义? 1.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1)给药途径的影响 一种药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因此可以有不同的给药途径与方法。给药途径与方法影响药物代谢进而影响疗效,因而引起了人们对给药方法研究的重视。这与药物代谢酶在体内的分布以及局部器官与组织的血流量有关。由于肝脏与胃肠道存在众多的药物代谢酶,“首过效应”就是导致口服药物体内代谢差异的主要原因。 给药剂量与剂型的影响 (任何药物代谢反应都就是在酶参与下完成的。体内的酶都就是有一定量的,当体内药物量超过酶的代谢反应能力的时候,代谢反应往往会出现饱与的现象。在硫酸结合与甘氨酸结合的代谢反应中,用较少的剂量就能达到饱与的作用)。 ①剂量对代谢的影响 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主要取决于体内各种药物代谢酶的活力与数量。代谢存在饱与现象。剂量过大时出现中毒反应。 ②剂型对代谢的影响 对口服后要在胃肠道中代谢的药物影响大。如:口服含1g水杨酰胺的溶液、混悬液、与颗粒剂后,测得尿中硫酸酯的量,服用颗粒剂比溶液剂与混悬剂多,这就是因为颗粒剂吸收前需要溶解,吸收较慢,不会出现硫酸结合反应的饱与状态,生产硫酸酯的量就多,这就是剂型对代谢影响的结果。 药物的光学异构特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体内的酶及药物受体具有立体选择性,导致不同异构体显示明显的代谢差异。 酶诱导作用与酶抑制作用 药物重复应用或与其她药物合并应用时,药物代谢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某些药物的代谢被另外一些药物所促进(诱导),另一类就是某些药物代谢被其它药物所抑制,促进代谢的物质叫做诱导剂,抑制代谢的物质叫做抑制剂。有的药物对某一药物来说就是诱导剂,对另一药物来说可能就是抑制剂。 ①酶抑制作用 某些药物能抑制肝微粒体中酶的作用,使其它药物代谢速率减慢,导致药理活性及毒副作用增加,这些具有酶抑制作用的药物称酶的抑制剂。酶抑制作用包括不可逆抑制(抑制剂+P450活性部位结合,阻止其与氧结合而失活,常见药物:乙炔雌二醇、炔诺酮、安体舒通等)与可逆抑制(β-二乙氨乙基二苯丙乙酸酯)。 ②酶诱导作用 酶诱导剂也可加速本身的代谢,可导致药物临床疗效降低,产生耐受性。 如:苯巴比妥:自身酶诱导剂,开始几天有效,连续服用代谢速度加快,安眠作用下降。 保泰松:自身酶诱导剂,开始几天血浓高,副作用大,连续服用后,副作用减小。 生理性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液氮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液氮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液氮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操作步骤 1.供气前准备工作 1.1检查储槽内压力是否正常; 1.2缓慢打开液阀,待槽内压力至所需压力时,打开 减压阀前阀。 2.供气程序 2.1压力稳定后,打开出液阀; 2.2打开蒸发器后的供气阀门,气站开始工作。 3.关闭程序 3.1关闭出液阀,增压阀; 3.2关闭减压前阀,使气站处于停止状态。 4.故障处理程序

4.1压力过高,打开放空阀降压; 4.2压力过低,打开增压阀(及增压开关)进行增压; 4.3当安全阀因压力过高而起跳时,打开放空阀。降低储槽压力,然后关闭安全阀,密切注意储槽内的压力变化; 4.4发现漏液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然后通知工厂设施科。二.运行参数 1.氮气输送压力不得低于0.45MPa,不得超过 0.6MPa; 2.正常情况下出液阀和调压阀前后阀常开,放空阀常闭。 三.维修 1.巡视人员不得随意拔弄阀门,减压装置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工厂设施科;

食品工艺学第四章 食品的冷冻保藏

第四章食品的冷冻保藏 概论 一、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 冷却食品不需要冻结,是将食品的温度降到接近冻结点,并在此温度下保藏的食品。 冻结食品,是冻结后在低于冻结点的温度保藏的食品。 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合称冷冻食品,可按原料及消费形式分为果蔬类、水产类、肉禽蛋类、调理方便食品类这四大类。 二、冷冻食品的特点 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 营养、方便、卫生、经济; 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三、低温保藏食品的历史 公元前一千多年,我国就有利用天然冰雪来贮藏食品的记载。 冻结食品的产生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 1877年,Charles Tellier(法)将氨-水吸收式冷冻机用于冷冻阿根廷的牛肉和新西兰的羊肉并运输到法国,这是食品冷冻的首次商业应用,也是冷冻食品的首度问世。 20世纪初,美国建立了冻结食品厂。20世纪30年代,出现带包装的冷冻食品。二战的军需,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冻结食品业的发展。战后,冷冻技术和配套设备不断改进,冷冻食品业成为方便食品和快餐业的支柱行业。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构成完整的冷藏链。冷冻食品进入超市。冷冻食品的品种迅猛增加。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因外贸需要冷冻蔬菜,冷冻食品开始起步。80年代,家用冰箱和微波炉的普及,销售用冰柜和冷藏柜的使用,推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发展;90年代,冷链初步形成;品种增加,产量大幅度增加。 第一节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原料有动物性和植物性之分。 食品的化学成分复杂且易变。 食品因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惊人。 引起食品腐烂变质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对食品的破坏作用。 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的主要条件:液态水分;pH值;营养物;温度;降温速度。 低温对微生物的作用:低温可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但在低温下,其死亡速度比在高温下要缓慢得多。一般认为,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渐恢复。 降温速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冻结前,降温越迅速,微生物的死亡率越高;冻结点以下,缓冻将导致剩余微生物的大量死亡,而速冻对微生物的致死效果较差。 二、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作用的效果因原料而异。 酶活性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一般的冷藏和冻藏不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三、低温对非酶因素的影响 各种非酶促化学反应的速度,都会因温度下降而降低。 第二节食品的冷却 一、冷却的目的 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肉类冻结前的预冷;分割肉的冷藏销售;水产品的冷藏保鲜。 二、冷却的方法 1、冷风冷却

第4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目的要求】 了解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因素和机体因素。 【教学内容】 1、药物因素:制剂和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2、机体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特异质反应、疾病状态、心理因素-安慰剂,长期用药引 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耐受性和耐药性、依赖性、停药症状)。 【讲授方法】 板书、Powerpoint。

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引起不同个体作用的差异。 个体差异随人而异的药物反应称为个体差异。 表现为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的血药浓度不一定都能达到等同的药效。 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 1.药物剂型 2. 药动学 3.药效学 4.临床病理 第一节药物因素 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一)药物制剂 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如:供口服给药的有片剂、胶囊剂 供注射用的有水剂、乳剂、油剂 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 缓释制剂利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以达到比较稳 定而持久的疗效。 控释制剂是一种可以控制药物缓慢而恒速或非恒速释放的制剂,其作用更 为持久和温和。 (二)给药途径 不同剂型的同一药物因其给药途径不同,其吸收速度不同。 一般: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 舌下>口服>粘膜>贴皮 (不同给药途径吸收的优缺点已在药代谢动力学部分阐述过) 药剂当量指不同药剂所含的相等的药量。 生物当量指不同药剂能达到相同血药浓度的剂量比值。 ** 有的药物采用不同途径给药时,还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用途,如硫酸镁内服可以导泻和利胆,注射则产生止痉、镇静和颅内压降低的作用。 二、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可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从而使药物的药理效应或毒性发生变化。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其目的(除达到多种治疗目的以外)是提高疗效,减少(或降低)不良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