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运维操作管理解决方案-齐治科技V3.2.0

(公开)运维操作管理解决方案-齐治科技V3.2.0

(公开)运维操作管理解决方案-齐治科技V3.2.0
(公开)运维操作管理解决方案-齐治科技V3.2.0

运维操作管理系统(堡垒机)

解决方案

浙江齐治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1月

声明

本文件所有权和解释权归齐治科技所有,未经齐治科技书面许可,不

得复制或向第三方公开。

修订历史记录(版本控制)

(文档类型A-内部归档类, D-外部交付类)

(保密级别A-公开,B-有选择公开,C-不公开)

目录

1现状分析 (2)

2解决方案 (4)

3功能实现 (11)

4方案优势 (24)

5客户收益 (26)

6成功案例 (27)

1现状分析

1.1运维管理现状

客户的维护部门主要负责应用系统以及信息系统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局内网络的建设和维护。现有数百台各种各样的服务器,其日常运维过程中都普遍存在以下现状:

用户的访问方式以内部直接远程访问为主。其中运维操作的远程访问方式又以SSH/Telnet/RDP/VNC/X-window/http/https/FTP/SFTP为主,设备数量比较多;数据库维护操作则以PLSQL、SQLPLUS、TOAD等客户端工具为主; 维护人员较多,并且部分设备的维护交由第三方维护厂商完成,维护操作比较分散,权限变更复杂;

使用设备上的共享系统账号进行认证与授权;

无法有效落实定期修改设备密码的规定;

用户的运维操作无审计;

需要定期接受等保、SOX、ISO27001等法律法规标准的检查。

1.2存在问题

维护方式不统一;

共享账号难控制;

操作行为难约束;

设备密码难管理;

运维操作无审计;

法律法规难遵从;

1.3问题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运维操作不规范;

运维操作不透明;

运维操作风险不可控;

1.4带来的后果

违规操作可能会导致设备/服务异常或者宕机;

恶意操作可能会导致系统上敏感数据/信息被篡改、被破坏; 当发生故障的时候,无法快速定位故障原因或者责任人;

2解决方案

2.1实现目标

通过Shterm的部署,可以有效的解决运维部门当前运维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堡垒方式,形成统一的运维入口,实现运维操作的唯一路径;

引入主从帐号管理概念,使用户认证与系统授权分开,从而有效解决系统帐号共享使用,带来的身份不唯一的问题;

基于用户、设备、系统帐号、协议类型、登录规则的严格访问控制设置,有效规避了非授权访问带来的问题;

密码托管和自动改密,使得密码管理规范能有效落地,避免了因人员的流动还会导致设备密码存在外泄的风险;

能完整记录运维人员的操作过程,当系统因人为操作导致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和责任人;

可以满足等保、SOX、ISO270001、BS7799等安全规范对运维操作管理的要求。

2.2具体设计

2.2.1总设计思路

因为操作的风险来源于各个方面,所以必须要从能够影响到操作的各个层面去降低风险。齐治运维操作管理系统(Shterm)采用操作代理(网关)方式实现集中管理,对身份、访问、审计、自动化操作等统一进行有效管理,真正帮助用户最小化运维操作风险。

集中管理是前提:只有集中以后才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只有集中管理才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分散是无法谈得上管理的,集中是运维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唯一的选择。

身份管理是基础:身份管理解决的是维护操作者的身份问题。身份是用来识别和确认操作者的,因为所有的操作都是用户发起的,如果我们连操作的用户身份都无法确认,那么不管我们怎么控制,怎么审计都无法准确的定位操作责任人。所以身份管理是基础。

访问控制是手段:操作者身份确定后,下一个问题就是他能访问什么资源、你能在目标资源上做什么操作。如果操作者可以随心所欲访问任何资源、在资源上做任何操作,就等于没了控制,所以需要通过访问控制这种手段去限制合法操作者合法访问资源,有效降低未授权访问所带来的风险。

操作审计是保证:操作审计要保证在出了事故以后快速定位操作者和事故原因,还原事故现场和举证。另外一个方面操作审计做为一种验证机制,验证和保证集中管理,身份管理,访问控制,权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自动运维是目标:操作自动化是运维操作管理的终极目标,通过让该功能,可让堡垒机自动帮助运维人员执行各种常规操作,从而达到降低运维复杂度、提高运维效率的目的。

2.2.2操作网关方式部署

集中管理是实现运维操作安全管理的首要前提。

针对当前核心设备分散管理的现状,集中管理倡导的是一种统一管理的理念。集中管理是未来运维操作安全管理的必然趋势。

实现集中管理,关键点在于对用户原有的运维环境不造成任何影响。综合各种部署方案,我们采用了“操作堡垒机”的部署方式。

2.2.3用好共享账号

在当前的运维环境中,普遍存在操作者身份无法识别的安全隐患。这主要是由操作者共享使用核心设备上的系统账号造成的。

设备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必然会使用到共享账号。共享账号就是多人共同使用同一个存在于设备上的系统账号,使用共享账号会让整体账号的数量最少。但是仅仅依赖系统上的单一系统账号,无法既能区分用户身份,又能完成工作角色的定位。

如何准确的区分用户身份和工作角色,进而实现操作者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一一对应?

Shterm将账号的用户身份确认和系统工作角色功能分离,在Shterm上增加了用户账号,完成用户的身份确认。原来系统上的账号依然存在,但是作用只是完成工作角色授权的工作账号。

用户登录Shterm是采用唯一的用户账号,然后根据工作角色的需要,转换成系统账号登录到被管理设备上。这样既能够保证整体账号数量最少,管理方便;同时又能够实现对用户、工作角色的双重定位。

当用户加入、离职或岗位变动,当代维人员和原厂商进行维护的时候,只需要在Shterm上变更该用户账号即可,对系统上的系统账号没有任何影响。

代维人员维护系统并不需要知道用户系统的最高权限的系统帐号密码,这样大大降低了管理风险。

原厂商进行临时维护的时候只需要临时分配一个用户账号,当使用结束后该账号会自动回收,减少了账号管理的成本。

2.2.4访问控制规则

目前,用户只要知道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任意访问任意设备,这种现状必然会带来“未授权访问的安全风险”。

部署了Shterm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Shterm逻辑上成为了用户登录的唯一入口,因为入口唯一,访问控制很容易配置了。

相同工作任务的集合可以放置在一个访问规则组里,当用户岗位、职责改变时,对用户相关联的组、系统权限、可访问设备通过Web的勾选,很容易调整。

根据工作内容的需要,可以配置不同的许可或禁止的登录策略。既可以设定固定日期的登录策略,也可以设定固定时间间隔的策略,还可以设定一天中指定时间段的策略,并且能够针对具体的地址段进行控制。

Shterm的访问控制列表可以让用户一目了然的知道某台设备上允许哪些用户登录。某台设备上的系统账号有多少个用户可以使用。

另一方面,从安全运维的角度分析,权限控制策略是从操作的层面上,降低高危操作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对于使用Telnet/SSH等协议进行远程管理的设备(各种网络设备和Unix服务器),操作权限的多少取决于用户可以执行的命令。所以,针对操作指令的控制才是核心。

对于服务器设备操作,Shterm可以对服务器的超级用户root操作权限进行控制,即使是root用户,权限也是受限制的,可以限制root用户只能执行某些操作(白名单)和无法执行某些操作(黑名单)。

当多人同时使用一个root账号时,Shterm可以对同一个系统账号进行操作权限再分配,保证使用同一个root账号的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操作指令权限,彻底解决了共享root账号权限一致的情况,真正实现细粒度的操作权限控制。

对于网络设备操作,Shterm可以保证即使多个用户在进入enable状态的时候,提供高于网络设备系统更好级别的控制力度,保证每一个用户的操作指令都能严格受到控制。

对于操作权限的控制意味着我们从被动接受用户输入到了主动控制。

对于用户的操作可以有3种执行状态:允许执行,拒绝执行,禁止执行。

对于高危命令(删除,重起,关机等)可以实时告警,一旦高危操作触发,会立即给相关人员发送告警邮件,保证用户在第一时间内知道高危操作是否对系统造成了影响。

2.2.5完整操作审计

运维操作审计是整个Shterm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员确定了以操作网关方式来部署,解决了之前共享账号的问题,配置了访问规则,明确了操作权限,那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操作和操作审计。

Shterm支持的运维操作方式和相应的操作审计基本涵盖了目前企业日常运维所涉及到的绝大部分操作模式,包括字符会话、图形会话、Web Client会话、文件传输、Oracle数据库操作审计等等。

对不同会话采用不同的审计方式针对字符会话,Shterm的审计功能会完全记录所有会话内的输入输出,并可以使用模式方式对这些输入输出进行查询以定位操作时间节点和操作内容。对于图形会话要采用全程的录像和键盘鼠标操作的记录,并在图形会话回放的过程中同步的显示出来。对于Web Client方式的操作会话,也是目前非常主流的一种操作模式,Shterm可以利用对于图形会话的审计方式来审计Web Client方式的会话,即,既包括了图形录像也包括了键盘鼠标记录,并且可以如图形会话一样,键盘输入信息可以进行完全的检索以便快速定位一个较长的审计录像。针对文件传输,FTP、SFTP之类的上传下载,Shterm 支持全部的信息记录,包含时间,人员,IP等等信息。对于Oracle数据库的操作审计,采用跳板机和应用发布的方式,能够把图形方式操作中的数据库语句全部完成的审计到Shterm平台内。

此外,Shterm对审计人员本身也有严格要求,一方面,对审计人员的审计操作,Shterm有严格的记录,审计管理员何时查阅了某个会话操作都要有明确记录。另一方面,Shterm支持非全局性的操作审计,即,审计人员也没有权利

审计所有的会话信息,因为会话中可能包含了非常敏感甚至机密的企业信息。

2.2.6运维自动化

日常运维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操作进行重复性动作,例如每天去执行一些脚本、检测一些状态等,重复繁琐的工作容易令人出现操作的失误。如果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替代用户的重复操作,使用户从重复繁琐的工作中释放出来,可以让用户有更多的时间去专注于更多技术领域。

操作自动化是运维操作管理的终极目标,通过Shterm的自动脚本功能,可让堡垒机自动帮助运维人员执行各种常规操作,从而达到降低运维复杂度、提高运维效率的目的。

2.3产品部署

在当前运维环境中部署了shterm(齐治运维操作管理系统,亦称齐治运维堡垒机)之后,拓扑结构如下:

部署说明

支持双机HA部署;

部署方式是物理旁路,逻辑串接;

部署唯一条件是Shterm与被管理的设备之间IP可达,协议可访问;

在部署过程中,不需要调整任何网络架构,不需要安装任何代理程序;

集中管理的一个标志就是入口唯一,Shterm是用户操作的唯一入口;

目标设备登录过程:用户用唯一的用户帐号登录到shterm上,然后Shterm会根据配置管理员预先设置好的访问控制规则,列出用户选择可以访问的目标设备和相应系统帐号,用户选择完成后会自动登录到目标设备;

应用程序登录过程:用户用唯一的用户帐号登录到shterm上,然后Shterm会根据配置管理员预先设置好的访问控制规则,列出用户选择可以访问的应用程序(如PL/sql),用户点击该程序即可马上打开。

3功能实现

3.1集中管理

部署了Shterm之后,所有用户对后台设备的操作,都要先登录Shterm的WEB管理界面(Shterm作为后台设备访问的唯一入口,实现单点登录),然后再根据Shterm管理员预先设置好的访问控制规则,自动登录到后台目标设备上去。具体方式如下:

普通用户按照登录流程,首先登录到Shterm的WEB页面,然后可以在“设备访问”项里面,看到可访问的设备列表。选择好系统账号,并点击相应设备后面的“图形”服务,即可自动登录到图形管理界面上去进行任何操作,同理,点击“字符”服务,即可自动登录到字符管理界面上去进行任何操作。

3.2部门管理

Shterm可以将不同的用户、目标设备分配到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彼此隔离;不同部门的用户只能管理自己部门内的目标设备、策略、操作的审计、控制等;

同时,Shterm还支持树状结构部门管理,上级部门可以管理下级部门的资源,包括资源调整、统计报表等。

3.3账号管理

Shterm为每个用户分配了独一无二的用户账号,设备上的系统账号不变,通过把多个用户账号和单个系统账号做关联(用户账号完成身份认证,系统账号完成系统授权),可以在不同的用户使用相同的系统帐号访问目标设备的时候,Shterm依然可以准确识别用户的身份,让用户的身份和具体的操作一一对应起来,从而实现用户实名制管理。

3.4身份认证

Shterm支持的认证方式包括:本地静态认证,第三方AD域、LDAP、radius、iso8583认证和内置totp(time-based-one-time-passwd)认证。

其中totp认证,是动态令牌认证。Shterm已经内置了totp认证服务器,只需要再部署相应的令牌即可:

3.5访问控制

Shterm可以根据用户/用户组、设备/设备组、系统帐号和时间来设置详细的访问控制规则,设置完成后,用户只能按照规则设置来访问相应资源,彻底杜绝了非授权访问所带来的问题。

3.6权限控制

对于Unix设备来说,权限的多少取决于用户可以执行的命令。所以,针对操作指令的控制才是核心。

Shterm可以针对超级用户(root)做操作权限的控制,当多人同时使用一个系统账号时,Shterm可以对同一个系统账号进行权限再分配,保证使用同一个系统账号的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这就彻底解决了共享账号和root用户权限的问题,真正实现细粒度的操作权限控制。

对于操作权限的控制意味着我们从被动接受用户输入到了主动控制。对于用户的操作可以有3种状态:允许,拒绝,禁止。

对于高危命令(删除,重起,关机等)可以实时告警,一旦高危操作触发,会立即给相关人员发送告警邮件,保证用户在第一时间内知道高危操作是否对系统有影响。

3.7金库模式

3.7.1实时监控与阻断

对于普通用户登录到目标设备上正在进行的操作,审计管理员可以再Shterm 的WEB界面做到实时监控,做到边操作边审计,真正实现实现操作透明;

同时对于用户的违规操作,审计管理员还可以做到实时切断。

具体如下图:

3.7.2双人授权访问

Shterm具备核心设备登录时候的双人授权功能(针对不同的访问控制策略分配不同的双人授权人)。普通用户如想登录该设备,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的授权才行。

3.7.3双人复核操作

Shterm对于在核心设备上的敏感指令操作,需要经过第二个人复核后,才能被执行。

3.8会话共享

Shterm具有图形操作会话共享功能,可让多位运维人员对同一个会话进行共享操作,例如用户A在设备登录的过程中需要用户B输入后半段的密码,这时用户A可以在WEB界直接申请,B收到申请后就可以登录同一台设备完成分段密码输入的工作,并不需要两人同在一个地方。

3.9密码托管

3.9.1单点登录

对于目标设备的访问账号密码,可以由Shterm进行集中托管,只要配置管理员在相应设备的密码管理中将目标设备的账号密码添加上去即可;

使用了密码托管功能后,用户以后访问目标设备时,只需要记住自己的Shterm上的账号和密码,即可通过Shterm自动登录目标设备。

3.9.2自动改密

Shterm可以灵活配置目标设备密码的修改策略,实现密码的批量定期自动修改,修改后的结果可以以加密邮件方式发送给密码保管员,从而实现密码的集中管理,同时密码保管员也可以随时在系统的WEB界面打包备份设备的密码到本地,提高改密功能可用性。

网络运维方案

网络运维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服务体系 1.1总体原则和基本措施 1.1.1我公司在提供服务时要根据辽宁XX的服务需求情况和要求,遵循下 述基本原则: 以保证辽宁XX业务系统稳定正常为目标,全力保障所维护设备的正常 运行为最高指导原则 统一组织管理和调度针对本服务项目的技术资源,保证在客户需要时 能提供符合要求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以单一的接口保证双方的沟通能够简捷有效,并易于落实责任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能够通过快速机制提供响应 通过责任到人、过程监控制等保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1.2我公司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采取7×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保障客户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响 应; 采用问题升级制度,即在响应不到位或问题难以尽快解决的情况下, 将问题升级给更高级别的技术管理层。 根据辽宁XX的需要和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辽宁XX共享与本项目服务相 关的部分技术信息资源。 通过我公司客户服务系统管理服务请求的登录和服务过程的监控等, 通过对过程记录文档的审计总结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过程改进。 1.1.3我公司与国内各大运营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沈阳本地设有分支机 构。我公司与本合同的维保设备原厂家具有一定的合作和授权关系。

1.1.4在项目实施后,我公司项目组与客户技术人员协商,制定出更合理的 资源配置方案。 1.2服务组织和人员 1.2.1公司人员 1.2.1.1我公司技术服务人员应有设备厂家的技术资格认证和多年维 护客户设备类型的工作经验,并根据客户设备种类、数量、分布、服务 要求,配备足够人员。我公司应有经过认证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可以作 为本项目的储备力量,当有紧急事情需要协助时,可以随时进行调配。 1.3备件管理 1.3.1在本地拥有专业的售后服务部门和备件库,配备有较强的技术支持和 服务资源,我公司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对辽宁XX提供良好的快速响应和支持。 1.3.2我公司提供本项目维保设备相关的备件库、备品备件清单、所在地情 况和提供服务情况,备件库情况要求能随时接受检查。 1.3.3如需进行备件更换,须提供原厂商配件,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等。 发生硬件损坏时,应根据服务级别尽快提供备件以便及早解决故障。服务商须保证备件来自合法渠道。 1.4服务方式 1.4.1要求我公司提供包含并不限于如下服务方式: 7x24小时响应。 远程技术支持。 现场技术支持。

(完整版)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简介 V1.0

第1章平台介绍 1.1产品定位 Broadview IT运维管理平台立足于帮助企事业单位的IT部门构筑一个统一的IT服务管理平台,它融合了主动式资源监控、操作管理、资产配置管理、服务流程管理等核心功能,为IT部门的服务供给、业务快速上线、业务稳定运行提供持续保障能力。 产品定位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高端用户,注重行业化用户的需求特点,主要面向如公安、海关、社保、税务等政府行业,以及金融、能源、烟草、通信、制造等的高端行业,同时借助平台化的技术优势,通过功能裁剪也能满足中小规模的市场用户需求。 1.2产品架构 Broadview V6.0 R2是Broadview产品的最新版本,其系统架构可分为4个层次,对应了五大子系统:集中监控子系统、资产配置子系统、操作审计子系统、流程管理子系统、集成展现子系统。

图1.产品架构 ?集中监控子系统:集中监控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生产环境中IT基础设施的集中监控管理,包括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中间件、 安全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等性能采集和事件处理,并利用监控可视化平 台提供可视化展现。 ?资产配置子系统:资产配置子系统旨在帮助用户建立统一的IT基础设施台帐。通过一系列业务建模、自动采集、调和、变更控制等手段,保证 IT生产环境中配置项的完整性和精准性,为上层服务流程提供数据支撑。 ?操作审计子系统:操作审计子系统主要功能是统一管理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等资源账号并合理授权,为运维人员提供统一的操作入口并 记录操作行为。 ?流程管理子系统:流程管理子系统的目的是通过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一套标准的运维服务流程,围绕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 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等ITIL最佳实践,进行IT运维服务的流 程化、规范化管理。 ?集成展现子系统:集成展现子系统包括了统一运维门户、报表平台、权限管理等主要模块,目的是保证平台不同角色的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浏览 器访问到跟自身职责对应的功能和视图。 第2章功能特点 2.1集中监控子系统 集中监控子系统主要由网络监控模块、系统与应用监控模块、统一事件平台模块、统一性能管理模块、性能管理数据库PMDB以及监控可视化平台组成;实现了对用户IT生产环境基础设施的监控,包括:网络设备、业务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安全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等。逻辑架构如下:

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简介 第1章平台介绍 1.1产品定位 IT运维管理平台立足于帮助企事业单位的IT部门构筑一个统一的IT服务管理平台,它融合了主动式资源监控、资产配置管理、服务流程管理等核心功能,为IT部门的服务供给、业务快速上线、业务稳定运行提供持续保障能力。 产品定位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高端用户,注重行业化用户的需求特点,同时借助平台化的技术优势,通过功能裁剪也能满足中小规模的市场用户需求。 1.2产品架构 Broadview V6.0 R2是Broadview产品的最新版本,其系统架构可分为4个层次,对应了四大子系统:集中监控子系统、资产配置子系统、流程管理子系统、集成展现子系统。

?集中监控子系统:集中监控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生产环境中IT基础设施的集中监控管理,包括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中间件、 安全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等性能采集和事件处理,并利用监控可视化平 台提供可视化展现。 ?资产配置子系统:资产配置子系统旨在帮助用户建立统一的IT基础设施台帐。通过一系列业务建模、自动采集、调和、变更控制等手段,保证 IT生产环境中配置项的完整性和精准性,为上层服务流程提供数据支撑。 ?流程管理子系统:流程管理子系统的目的是通过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一套标准的运维服务流程,围绕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 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等ITIL最佳实践,进行IT运维服务的流程 化、规范化管理。 ?集成展现子系统:集成展现子系统包括了统一运维门户、报表平台、权限管理等主要模块,目的是保证平台不同角色的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浏览 器访问到跟自身职责对应的功能和视图。 第2章功能特点 2.1集中监控子系统 集中监控子系统主要由网络监控模块、系统与应用监控模块、统一事件平台模块、统一性能管理模块、性能管理数据库PMDB以及监控可视化平台组成;实现了对用户IT生产环境基础设施的监控,包括:网络设备、业务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安全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等。逻辑架构如下:

应用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应用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运维服务目标及服务范围 服务目标 我公司提供专业的应用系统软件运维服务,可进一步加强XXX法院应用系统软件运行维护,对应用软件运行维护流程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流程,并通过专业的技术支持为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专业的技术平台,可以满足多种应用运行环境稳定的要求,可以满足系统高效、可靠和安全运行的要求,可以满足运行系统统一管理、及时的故障恢复的要求,可以保证XXX法院构建的应用系统正常运行,满足省级应用系统的建设需要,达到高效、稳定、安全和高扩展性的要求,为实现省本级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服务范围 本次应用系统软件服务的范围包括XXX法院正在运行的应用系统软件,软件主要有行政办公类软件、案件信息管理类软件、司法公开类软件。行政办公类软件主要有机关办公系统、内网网站系统、公文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物资装备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公共信息发布、电子签章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 案件信息管理类软件主要有各级法院开发使用的信访管理系统、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审委会管理系统、开庭公告管理系统、司法统计系统、审判质量评查等软件系统。

司法公开类软件主要有裁判文书公开网系统、审批流程公开网系统、执行信息公开网系统、庭审直播等应用系统。 运维服务要求 运维服务流程 1、技术人员现场值守运行维护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2、定期巡检结合故障现场运行维护服务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运维服务人员要求 驻场服务:我公司安排专业软件运维技术人员在服务期间驻现场服务,负责XXX法院正在运行的应用系统软件,软件主要有行政办公类软件、案件信息管理类软件、司法公开类软件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保障应用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驻场基本服务内容 (1)掌握XXX法院目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系统软件运行情况; (2)掌握XXX法院目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系统部署情况; (3)掌握XXX法院目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系统常见问题情况; (4)建立XXX法院目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系统软件各种故障的恢复流程及应急措施;

运维服务体系

运维服务体系 整理编辑: 、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原则 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完善的运维服务制度、流程为基础。为保障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制定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规范,确定各项运维活动的标准流程和相关岗位设置等,使运维人员在制度和流程的规范和约束下协同操作。 二是以先进、成熟的运维管理平台为手段。通过建立统一、集成、开放并可扩展的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运维事件的全面采集、及时处理与合理分析,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率。 三是以高素质的运维服务队伍为保障。运维服务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运维服务人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运维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和工具,做好各项运维工作二、运维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 运维服务体系由运维服务制度、运维服务流程、运 维服务组织、运维服务 队伍、运维技术服务平台以及运行维护对象六部分组成,涉及制度、 人、技术、对象四类因素。制度是规范运维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流程建立的基础。运维服务组织中的相关人员遵照制度要求和标准化的流程,采用先进的运维管理平台对各类运维对象进行规范化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操作。 三、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1.运维管理制度建设 总结现有的运维管理经验,相关运维标准,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统一制定运维管理制度和规范。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促进各项制度规范在数据中心的贯彻落实,从而建立起全辖统一、规范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方式。同时,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也要确保各项制度的及时更新。制度体系内容要涵盖机房管理、网络管理、资产管理、主机和应用管理、存储和备份管理、技术服务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类别。各类制度具体内容因需要而定,如网络管理制度需覆盖网络的接入管理、用户管理、配置管理及网

运维服务方案

1概述 1.服务目标 ●保障软硬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保障软硬件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故障的及时响应与修复; ●硬件设备的维修服务; ●可额外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制定等咨询服务。 2服务方案 2.1系统日常维护 系统首要维护工作是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1系统支撑软硬件的日常维护 系统支撑软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及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巡检。 2.1.1.3网络、安全设备维护 网络、安全平台维护的目标是:通过网络、安全系统管理服务,降低网络设备故障率,提高网络设备的运行性能。提高市民卡机房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以专业化运作模式解决市民卡机房各类信息系统信息化发展的需求。需要提供故障诊断、远程支持、现场支持、软件升级、设备搬迁、网络优化、网络巡检、现场培训、技术交流、网络安全、网络建设建议等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1)网络故障排查 (2)网络设备硬件状态检查 (3)网络流量监测 (4)安全策略配置及配置优化

(5)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服务 (6)网络设备资料整理,配置参数整理 (7)网络使用状况趋势分析及建议 2.1.4维护制度建设 制度是一种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和任务圆满完成的基础。建立和健全市民卡机房信息化设施运行维护的各项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工作的顺利完成是必需的。 要求运维团队依据以下标准,协助客户建立规范、科学、实用的维护制度。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2)《综合布线设计规范》GB50311-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电力供电标准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全集》 (5)《成都市电子政务外网使用管理规定》 (6)ISO/IEC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7)ISO/IEC 20000: 2005 IT服务管理体系 (8)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2.0 IT基础架构库终端设备的日常维护 (9)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2.2信息系统安全服务 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工作贯穿于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在运行维护阶段,要不断地实施风险评估以识别系统面临的不断变化的风险和脆弱性,并通过安全加固进行有效的安全措施干预,确保安全目标得以实现。

系统运维信息系统运行保障方案

第1章信息系统运行保障方案 1.1 统一服务台建设 提供统一报障电话,统一报障、统一维修接口,XX企业可以通过统一的报障电话申请服务、查询服务处理进程,跟踪处理进度,确保服务时效、控服务质量、调查用户满意度。这个统一的服务接口,在国际上有个标准的称呼:服务台(Service Desk)。我们将为XX企业建立统一服务台,提供优质、专业的报障受理、跟进服务; 服务台总体架构如下: 服务台(服务台)在服务支持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完整意义上的服务台可以理解为其他IT 部门和服务流程的“前台”,它可以在不需要联系特定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处理大量的客户请求。对用户而言,服务台是他们与IT 部门的唯一连接点,确保他们找到帮助其解决问题和请求的相关人员。 服务台不仅负责处理事故、问题和客户的询问,同时还为其它活动和流程提供接口。 这些活动和流程包括客户变更请求、维护合同、服务级别管理、配置管理、可用性管理和持续性管理等,服务台还负责事件快速响应,使用已知问题、已知事件知识库对终端用户的突发事件予以快速恢复或规避事故发生。 1.2 建立文档管理制度 文档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运维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文档进行统一管理,达到充分利用文档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确保运维资源符合运维服务的要求。文档资源包括运维体系文档、项目(软硬件)文档资料、服务质量管理文档以及服务报告文档等。 双方的职责为:XX企业:负责批准运维文档的更改、删除和发布。XX企业运维部组织编写及更改运维文档;批准文档的借阅申请。运维服务商负责更新文件目录清单;负责保管文档资料;负责备份文档资料;检查各类在用文件的有效性,防止使用无效版本; 负责定期提交服务质量管理文档以及服务报告文档等。 文档资源管理流程图

银行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中小银行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北京同创永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前言 随着国内中小银行业务信息化的深入,银行内的IT运维管理部门对辖内的IT设备及软件的运行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运行维护系统大多以人工为主,这种方式事件响应慢、故障排查周期长,严重影响了IT运维部门对核心业务的支撑力以及IT运营部门的声誉。同时,IT环境的不断复杂化,使得对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将已有的知识有效共享,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持续不断提高,逐渐成为IT运营部门是否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中小银行IT运维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人力资源缺乏: –目前支撑各个系统正常运行的维护人员缺乏,难以完全支持所有系统的运行维护。同时通过统计发现,IT的人员流动以前主要集中 在IT公司,而现在中小银行中,那些从事IT的员工也经常发生流 动。这使得企业本身IT支持服务不具有连续性。 ?IT 系统的运维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历史原因和科技规划的不一致性,目前各家银行的各个系统的维护相对独立,这样导致人力资源较大浪费,而且不利于知识的共

享。同时,也不利于维护,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各个系统之间的配 合难以协调。 ?服务分散,整体服务水平低: –各个应用系统的水平参差不齐,许多系统之间从业务看是相互独立的,从维护来看又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分散的服务导致整体服务 水平下降。 ?服务缺乏量化指标: –目前,中小银行银行对于ITIL体系的引进还刚刚开始,运行服务的各种制度、流程都不完善。缺乏对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度量指标, 使得目前整个系统服务的质量较低。维护人员缺乏服务的热情和激 励机制,最终导致服务水平下降。 中小银行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运用先进的管理平台和工具,融入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实现IT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弹性,从而能够更可靠、更快速地交付服务,做到服务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 通过简化IT基础设施管理,降低管理复杂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节约劳动力成本;通过资源整合,性能评估,容量预测和规划,优化系统配置,做到资源有效利用率最大化,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对核心系统资源进行自动、全面、实时地监控,加快系统故障响应能力,并形成问题管理的能力。通过查找系统性能瓶颈,了解运行隐患,实现主动式、防

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样本

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2) 一网络性能监控和流量管理重要性 (5) 1.1影响网络性能因素 (6) 1.2问题症结 (6) 1.3解决之道 (7) 二当前也许存在困惑 (8) 三解决方案 (10) 3.1方案目 (10) 3.2方案实行 (11) 3.2.1 Solarwinds系列产品概述 (11) 3.2.2 产品架构图 (12) 3.2.3 产品布置及配备规定 (13) 3.2.4 采用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r(NCM)实现配备管理 (16) 3.2.5 采用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NPM)监控管理您网络 (22) 3.2.6 采用IP Address Manager(IPAM)监控管理您网络 (26) 3.2.7 采用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APM)监控管理您网络 (30) 3.2.8 采用NetFlow Traffic Analyzer(NTA)控制带宽使用率 (36) 3.2.9 采用VoIP Monitor(IP LSA)控制带宽使用率 (40) 3.2.10 采用Solarwinds Toolset 实现对网络监测和分析以及网络故障及时发现 (43)

四 Solarwinds技术服务内容 (47) 五 Solarwinds客户分享 (50) 六项目建设投资回报 (51) 七总结 (53)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数字信息时代到来,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信息传递,已成为咱们生活中不可缺少一某些。随着网络接入成本不断减少,公司上网不再是大公司大机构专利,中小公司顾客运用宽带接入手段只需付出很少开支,就可以同样享有到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便利。继电话、传真之后,互联网成为公司又一种重要对外沟通手段,并且大有取代前两者趋势。不但如此,越来越多公司不再满足于网上浏览、电子邮件等初级信息应用,逐渐开始关注远程视讯会议、IP电话等网络通讯手段,ERP/ERM、OA等信息管理应用也被越来越多公司所采纳。通过组建跨地区公司Intranet,公司将分散在各地构造联成一种整体,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减少了管理成本。此外,通过建设公司门户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网络协助公司不断赢得新商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公司寻常运营中不可缺少一种重要环节,网络服务中断或者性能减少都会导致公司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或者间接引起运营成本增长。网络在公司寻常运营中重要地位,决定了网络运营维护成为公司IT人员首要工作。然而长期以来,网络管理人员对于网络上流量有多少,什么时间流量最高,流量中不同合同和应用分布等状况一概不知,唯一可以拟定就是网络通或是不通。由于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网络管理,当浮现网络性能下降状况时,技术人员无法及时做出判断,并采用有效办法加以解决。IT管理员将需要更多工具和服务,来提高网络可视性,并在发生网络问题迈进行积极规划和防御。

可视化资产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eZFM 依靠空间及图形化技术 实现企业不动产&基础设施&设备(资产) 整体可视化运营管理解决方案 (采用 BIM 、VR 、GIS 、FM 、移动端应用

企业资产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基于 android & iOS 的移动设备在管理中运用 统一运维桌面平台:将所有运维和管理工具通过桌面部署在统一平台中,通过策略化的配置将工具或整个运 维桌面发布给指定的人或部门,实现运维工具/桌面的按需交付和集 中更新。 安全隔离:集中桌面平台可以将运维网与业务网进行逻辑安全 隔离,一方面通过限制信息传播途径,可保障业务系统的核心数据 不外泄,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运维网的病毒传入业务 网,并防止来自 内部的攻击业务网。 优 势 解决接入安全问题:统一了运维人员管理 IT 资源的方式,将管理权限、应用权限集中分配。由于整个过程传输 的是图片,所以管理人员在日常运维过程中只会看到运维界面信息,企业业务数据不落地,可以有效防范信息泄 漏安全风险。 移动设备在管理系

北京达美盛软件股份有限 企业资产运营管理解决方案 设施&设备管理 高效的管理诸如设施和设备等固定资产,对维持良好的企业资产 财务状况至关重要。然而同时兼顾资产和部门的变动与开销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设施&设备管理模块可以帮助企业资产相关职能部门料理 这方面的麻烦。基于图形化操作界面,帮助用户建立更高效地工作环 境。使用户在减少支出费用的同时,高效地管理和规划部门或部门的 资产变动。 功能列表: 设施设备标准清册 房间设备配置清 册 设施设备平面布置报表 各 优 势 强调设施、设备资产的归属,增强部门责任感和减少支出 在可视化楼层平 面上, 可查询企业资产整体 查看设备折旧 查看房间内设施设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方案(IT运维服务方案)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方案(IT运维服务方案)

目录 1......................................................................................................................................... 服务内容3 1.1服务目标 (3) 1.2信息资产统计服务 (4) 1.3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服务 (5) 1.4主机、存储系统运维服务 (10) 1.5数据库系统运维服务 (18) 1.6中间件运维服务 (22) 2 ..................................................................................................................................... 运维服务流程23 3 .............................................................................................................................. 服务管理制度规范25 3.1服务时间 (25) 3.2行为规范 (26) 3.3现场服务支持规范 (27) 3.4问题记录规范 (28) 4 .............................................................................................................................. 应急服务响应措施30 4.1应急基本流程 (30) 4.2预防措施 (30) 4.3突发事件应急策略 (32)

企业ip网络运维管理方案定稿版

企业i p网络运维管理 方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企业IP网络运维管理方案 目录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越来越便捷,能够时刻掌握市场的动态和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是企业能够提升竞争能力的基本要求。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成长中的一种全新的辅助手段,是提升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实施信息化来解决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信息化已经是企业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署之一。 随着企业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人们对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些成长型的企业规模不断在扩大,人员、设备、环境等条件都在不断的增长更新,面对日益壮大的规模,企业在多方面都需要信息化: 生产与销售之间需要信息化 员工与管理需要信息化 库存与原材料管理需要信息化 市场竞争需要信息化

在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上,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具有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ERP、CRM,并且通过web网站发布公司信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为了能承载企业信息化的上述的关键应用服务,在网络建设方面,企业都建立了内部局域网、DDN专网和VPN专网等基础网络,网络上运行着大量网络设备、服务器等。 大部分的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建立想配套的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制度。信息管理部门的核心任务是对企业IP网络、电源和环境状况、服务器平台等IT基础设施进行日常运行维护、综合监控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保证信息服务的质量。 但是,IP网络线路、设备、服务器硬件设备、应用系统等不可避免的突然发生的故障,在不断的考验我们的信息管理人员。他们觉得自己无法主动的掌握企业网络的运行状况,时刻担心有故障发生而不能提前或者及时发现,影响公司业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同时,随着企业内部网络使用互联网的计算机的增多,根据业务或者个人需要使用互联网也越来越频繁,不可避免的出现对整体网络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如arp欺骗行为、感染蠕虫病毒并对而产生的对外的扫描和攻击、部分使用者进行的如bt应用等大量占用上行和下行带宽的行为等等。以上的各种情况如不能及时和有效的发现和定位,将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严重的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

IT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介绍.doc

IT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介绍7 一、IT运维管理产品E维信背景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许多行政单位,许多企业来说IT运维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但运维工作发生的次数、运维内容等信息记录不连续、不完整,信息散乱,缺乏专业的服务、专业的记录,没有设备分析、运维报告,最终没有呈现任何结果,客户难以认同运维价值,运维单位也不愿意做运维。 二、IT运维管理产品E维信的产生 对于客户而言,实现对运维的完善管理,提高运维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节约运营成本,将会是各个单位可能面临的问题。鉴于此,我们研发了IT 运维管理产品,能让这一系列流程归纳起来,形成规范。 三、IT运维管理产品E维信的方案介绍 (1)IT运维管理产品E维信三个操作端口: 1、微信公众号:主要面向派单人员,派单人员可以是报修人员进行操作,也可以 是部门内领导进行操作。 2、微信小程序:这个端口主要面向运维商、服务责任人、辅助人、上级领导、业 务人员。

3、电脑客户端:这个端口主要就是给系统管理员进行调度使用。 (2)IT运维管理产品E维信三个功能: 1、报修管理:故障报修、巡检发起、结束运维确认、IT设备健康状况查询、运维 接单、启动维修、暂停维修、结束维修、记录运维结果、上传相关报告、关联设备维修流程启动。 2、数据记录分析:服务时间记录、服务过程记录、服务结果记录、服务过程记录 信息交互、服务报告维修结果关键字段提取分析。设备健康状况分析、运维商IT运维 报告、按条件查询IT运维状况。 3、资产状况管理:单台设备健康状况查询,合同内IT资产清单汇总,更新资产使用人、查询使用部门变化信息等。 四、IT运维管理产品E维信优势介绍 1、运维派单、接单的流程管理;分工明确、流程透明,客户和工程师实时掌握运维进程,知悉运维效果。减少投诉发生。 2、扫码一键报修、扫码一键查询、系统内数据留存,随时调阅设备相关服务记录及报告。运维记录连续可查。 3、优化文档形成、传送、调阅等过程、节约工程师填写文

网络运维方案完整版

网络运维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服务体系1.1总体原则和基本措施 1.1.1我公司在提供服务时要根据辽宁XX的服务需求情况和要求,遵循下述基 本原则: 以保证辽宁XX业务系统稳定正常为目标,全力保障所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最高指导原则 统一组织管理和调度针对本服务项目的技术资源,保证在客户需要时能提 供符合要求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以单一的接口保证双方的沟通能够简捷有效,并易于落实责任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能够通过快速机制提供响应 通过责任到人、过程监控制等保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1.2我公司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采取7×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保障客户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采用问题升级制度,即在响应不到位或问题难以尽快解决的情况下,将问 题升级给更高级别的技术管理层。 根据辽宁XX的需要和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辽宁XX共享与本项目服务相关的 部分技术信息资源。 通过我公司客户服务系统管理服务请求的登录和服务过程的监控等,通过 对过程记录文档的审计总结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过程改进。 1.1.3我公司与国内各大运营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沈阳本地设有分支机 构。我公司与本合同的维保设备原厂家具有一定的合作和授权关系。 1.1.4在项目实施后,我公司项目组与客户技术人员协商,制定出更合理的资 源配置方案。 1.2服务组织和人员 1.2.1公司人员 1.2.1.1我公司技术服务人员应有设备厂家的技术资格认证和多年维护客 户设备类型的工作经验,并根据客户设备种类、数量、分布、服务要求, 配备足够人员。我公司应有经过认证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可以作为本项目 的储备力量,当有紧急事情需要协助时,可以随时进行调配。

运维管理服务子系统

运维服务管理平台 操作说明 一登录界面 根据登录界面的提示,如图1,首次登录系统时,请单击“IE配置工具”和“OCX控件下载”下载并运行控件。并将该站点添加为可信任站点。 1.安装OCX控件时,请关闭IE浏览器,并建议使用IE7及以上浏览器使用。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均为“admin”。您可以勾选“记住密码”,下次登录时不用再次输入。 图1 登录界面 2.单击“登录” 系统显示首页如2所示。 “概览”页签显示区域地图、设备和通道在线数、诊断结果统计、各区通道在线率、不同类型设备的在线率、各区视频达标率、联网平台在线状态和县级联网平台完好率。 ●单击右上角的,可以退出当前系统。 ●,控制当前系统为正常模式或静音模式,静音模式下实时报警上报时不会触发声音。 ●,将WEB界面切换为全屏模式。 ●:查询每日报表并进行下载。

图2 登录后界面 二权限限制 您可以配置不同权限的用户,系统默认4种权限角色,如表1-1所示。 除了系统默认的权限外,您还可以自定义角色。 添加权限的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设置> 权限配置”。 步骤2单击“添加”。 系统弹出“角色管理> 添加角色”对话框,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步骤3配置“角色名称”,并为当前角色选择“系统权限”。 步骤4单击“确定”,完成添加。 您可以对已添加的角色进行修改和删除。 ,修改当前角色信息。

,删除当前角色。 系统默认角色不能修改和删除。 图3 角色管理 三用户配置 配置好角色后,您可以配置该角色相应的人员。 以添加报修维修人员为例,添加用户的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设置> 用户配置”。 步骤2单击“添加”。 系统弹出“用户管理> 添加用户”,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步骤3配置“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联系电话”、所属组织等。

运维操作风险管理解决方案(20200918221541)

瞳用户需求 银行企业拥有庞大的IT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建设比较完善,随着银行行业 监管的强化以及银行特殊的社会责任要求,银行企业对运维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希望能够对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代维人员、开发人员等的运维操作行为,进行事前控制、事中监控和事后审计,具体需求如下: 集中管理:对管理员进行统一认证,解决操作分散无序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灵活的策略:能够基于用户组、设备组对管理行为制定策略; 审计操作行为:对维护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审计; 动态口令技术:使用动态口令技术进行认证,防止认证信息丢失。 矇解决方案简介 审计的目的是希望最大程度的降低上述运维操作风险,但是仅仅借助审计这种技术手 段来实现对操作的有效监管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任何一种审计永远都是事后行为,而缺乏事前、事中的审计。运维操作管理的本质是对于运维操作行为的控制,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控制和控制的力度,决定了管理的高度。 U理员 网络运维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员向网络设备发起认证请求,网络设备将请求发送至网络设备操作管理 平台,网络设备操作管理平台将认证请求发送到双因素认证系统,认证通过后,管理员可对 网络设备进行运维操作,网络设备操作管理平台对管理员的操作进行 实时记录; 使用具有审计权限的账户登录网络设备操作管理平台,可对网络管理员的操作进

行实时监控、阻断和事后审计; 系统运维操作风险管理平台(堡垒机) 在已经定义认证、控制、授权策略的堡垒机环境下,首先,系统管理员(主机、数据库管理 员)向堡垒机发起认证请求,堡垒机将请求发送至双因素认证系统,认证通过后,管理员可 对主机、数据库等系统进行运维操作,堡垒机对系统管理员的操作进行实时记录; 对于C/S架构的应用,采用客户端前置服务器的方式部署在网络中,在前置机上安装管理客 户端,堡垒机将安装在前置服务器上的管理客户端进行应用发布,用户登录堡垒机后,选择 应用发布的客户端工具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 使用具有审计权限的账户登录堡垒机,可对网络管理员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阻断和事后审 计; & 客户得到的益处 统一认证、统一制定授权策略,提高操作管理效 率;双因素认证增强系统维护的安全性,防治信息 泄露; 有效监管原厂商/代维厂商的操作,根据需求动态调整策略;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 真实记录、快速查询; 符合行业法规;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运维管理制度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试行 ) (2018年 8月版) 第一章总则 运维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技术保障产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运维组都需要适时参与并发挥不同得作用,因此运维组工作内容和方向非常多。 运维目标是在服务出现异常时尽可能快速恢复服务,从而保障服务的可用 性;同时深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推动并修复服务存在的问题,同时设计并开发相关的预案以确保服务出现故障是可以高效止损。 第一条为保障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运维技术人员工作制度化、 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办公系 1

运维管理制度 统运行推广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可持 续性的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全体人员。 第二章编制方法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 / 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以 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 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 PDCA 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第三章运维部工作职责 第一条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 (1)根据公司业务的推进和发展目标,负责平台信息系统管理及数据交换 策略的整体架构、对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的基础支撑,保障基础平台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2)负责系统基础平台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写,对用户使用过程 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3)会同项目实施,确认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数量、品牌规格、技术 参数,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实施。 (4)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 督执行。 (5)系统信息基础设备的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IT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I T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目录

1服务内容 1.1服务目标 运行维护服务包括,信息系统相关的主机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存储设备及其他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安全防范服务,保证用户现有的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整体管理成本,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同时根据日常维护的数据和记录,提供用户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规划和建议,更好的为用户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用户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可分为两类: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等;软件设备可分为操作系统软件、典型应用软件(如: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等)、业务应用软件等。 通过运行维护服务的有效管理来提升用户信息系统的服务效率,协调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内部运作,改善网络信息系统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结合用户现有的环境、组织结构、IT资源和管理流程的特点,从流程、人员和技术三方面来规划用户的网络信息系统的结构。将用户的运行目标、业务需求与IT服务的相协调一致。 信息系统服务的目标是,对用户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握网络信息系统资源现状和配置信息,反映信息系统资源的可用性情况和健康状况,创建一个可知可控的IT环境,从而保证用户信息系统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高效、持续、安全运行。 服务项目范围覆盖的信息系统资源以下方面的关键状态及参数指标:运行状态、故障情况 配置信息 可用性情况及健康状况性能指标 统计运维数椐、提供信息系统管理和工作报告、归纳总结并提供用户想 了解的数椐报告 1.2信息资产统计服务 此项服务为基本服务,包含在运行维护服务中,帮助我们对用户现有的信息资产情况进行了解,更好的提供系统的运行维护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 硬件设备型号、数量、版本等信息统计记录 软件产品型号、版本和补丁等信息统计记录 网络结构、网络路由、网络IP地址统计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的绘制 其它附属设备的统计记录 硬件设备清单如下表统计:

IT运维管理系统问题解决方案完整篇.doc

IT运维管理系统问题解决方案1 洛阳IT 运维管理系统问题解决方案 # 一问题修改:所属模块:IT 运维管理配置管理资源配置问题说明:在主资产卡片中的“附属品”“追加附属品”列表中的资产条目与主资产条目无关联关系,不能进行删除、划转、调拨操作,无法记录该资产的历史状态信息。方案分析:需求定义/ 功能描述/ 问题修改说明需求开发客户 资产信息模型 +所属主资产+附属品列表+追加附属品列表+状态:在用,借出,闲置,报废,附属品,追加附属品+资产调拨记录+资产转移记录 附属品/追加附属品资产 1 资产 2 资产n 已附属资产?划转 附属品/追加附属品1 资产1 资产 2 资产n 追加已报废资产资产 1 资产 2 启用?资产n 分配资产n 闲置资产资产1 资产2 报废 借出 已借出资产资产 1 归还

资产2 资产n ? 已分配且在用的资产责任人资产 1 资产 2 资产n 调拨责任人资产1 资产2 资产n 全安加更性特独多有HDPE具而。量质设铺是就素因键关个一命寿使期长定规到达否能,中程过用应的道管地埋种各在 # 二问题修改: 需求定义/ 功能描述/ 问题修改说明所属模块:IT 运维管理运维管理采购管理问题说明:采购清单中的“入库数量”“入库状态”不能随着“资源配置”中资产的入库情况发生联动变化问题分析: 需求 开发 客户 采购申请采购 采购数量入库数量调用采购单 资产录入入库 更新入库数入库数量

10 5 5 采购清单 入库操作:根据采购编号实际入库“资产数量”,更新“采购入库数量”:采购入库数量=累计“采购编号”资产数量; 全安加更性特独多有HDPE具而。量质设铺是就素因键关个一命寿使期长定规到达否能,中程过用应的道管地埋种各在 # 三问题修改: 需求定义/ 功能描述/ 问题修改说明所属模块:IT 运维管理服务管理(软件配置,硬件配置)问题说明:“软件配置”“硬件配置”项目中默认状态应为一条空记录,否则“发布管理”中的发布信息无法回填过来。方案分析: 需求 开发 客户 默认增加一条“软件配置信息” 默认增加一条“硬件配置信息”

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医院综合运维管控平台解决方案

1.1 系统概述 综合运维管控平台将医院的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机的聚合在一起,协调各 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和联动反应,把各种纷繁芜杂的操作界面和数据接口统一 起来,让用户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操作和管理,简化操作,集中精力在核心业务上,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1.2 设计目标 本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将综合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针 对本工程实际需要进行总体规划,对建筑内所有建筑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 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功能和管理的效率,确 保医院内所有子系统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系统配置适度超前,以适应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发 展的需要。 集中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全局化的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 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重点是要准确、全面地反

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 分散控制: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系统联动:以各集成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联动。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提供分析和决策建议,如:排班设定、24 小时值班台、自动远程报警等功能。 1.3 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T8566-1995) ●《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及配套管理计划规范》(GB12504-12509-90)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1.4 系统分析 综合运维管控平台是智能建筑设备系统的核心,它通过网络将各子系统集成到同一个计算机支撑平台上,建立起整个医院的中央监控与管理界面,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