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2018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

新2018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

必修一

第1 讲 宇宙中的地球

1.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

①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________而________,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②层次

总星系

?

?? ????? ????? ???

月球

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2)太阳系

①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________、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 ②中心天体:________。因为太阳质量大,吸引其他天体绕其公转。 ③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公转轨道之间。

④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⑴地球的普通性:________特征:八大行星相似,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 结构特征:类地行星相似,即与水星、金星、火星类似。 ⑵地球的特殊性: 表现:存在生命物质

????

???????

??????

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有液水;自身原因②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公转与自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原因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外部原因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 【跟踪训练】

(2016·扬州学测二模)右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读图,回答1-2题。

1. 与“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2.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 ( )

A. 肥沃的土壤

B. 平坦的表面

C. 适宜的温度

D. 厚厚的大气

(2016·南京学测模拟)2015年科幻电影《火星救援》讲述了登陆火星的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在遭遇到巨型风暴后留

在火星,

3.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4. 据表分析,火星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的主要原因是 ( )

A. 火星距离太阳更远,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B. 火星自转周期短,昼夜更替时间短

C. 火星体积质量小,引力小,大气稀薄

D. 火星近日点和远日点差异大,与太阳间的距离变化大 5. (原创题)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八颗行星中,B 表示 ,D 表示 。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 行星。

(2) 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 向 ,呈 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

性和 性。

(3) 若地球在H 行星的轨道上运行,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变为寒冷的“冰球”

B. 变为炽热的“火球”

C. 大气层将会消失

D. 体积将会变小

(4)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中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⑴来源: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⑵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特别提醒】

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太阳能分布的高值和低值中心均位于22°N~35°N之间;在30°N~40°N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呈增加趋势。具体分布如图所示:

4.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定义:太阳大气的变化,有时甚至出现较为剧烈的变化。

⑵太阳大气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表现为:

①黑子出现在________层,活动周期为________年,它是太阳活动强弱的________标志之一。

②耀斑出现在________层,它也是太阳活动________标志之一。

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⑶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电离层:干扰地球电离层,无线电________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②对地球磁场:干扰地球磁场出现________现象。

③对地球大气层:带电粒子流与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________现象。

④对天气气候: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________性。

【跟踪训练】

(2017·南方凤凰台信息题)2016年6月25日20时整,托举着载荷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像离弦之箭,于轰鸣声中冲入云霄,把一条巨龙般的桔色烈焰留在了深邃长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宣告海南文昌基地投入运行。读图,回答1—2题。

1. “长征七号”火箭上天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长征七号”火箭从属于地月系

B. 上天后的“长征七号”火箭不是天体

C. “长征七号”火箭发射的方向,可能朝向东方

D. 太阳活动可能对上天后的“长征七号”火箭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文昌是我国最新的航天发射基地,该基地的最有利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A. 四面环海,安全隐患小

B. 大型火箭海上运输方面

C. 纬度低,入轨近,节省能源

D. 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发射

(2016·扬州中学学测模拟)右图为“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呈正相关

B. 呈负相关

C. 成反比

D. 没有相关性

4.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B. 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 太阳活动剧烈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 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5.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 是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

⑵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__________,其重要的标志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⑶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的________层(填字母),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填字母),它们的活动周期平均为______年。

⑷太阳大气层发生的变化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影响地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5.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⑴方向

①侧视:自西向东。

②俯视???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如下面甲图所示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如下面乙图所示

⑵周期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

⑴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⑵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⑶60°

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⑷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⑸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跟踪训练】

1. 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 某天文台于9月21日24:00点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望远镜固定不动,则9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

时应是(下右图示意) ( ) A. 23点

B. 23点56分4秒

C. 0

点4分

D. 24点

3. 上右图为南极俯视图,图中四个箭头能指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读下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自转方向。

⑵比较并且说明图中A 、B 、N 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⑶本图中当A 点自转一周后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__________ ,叫做一个__________日。

6. 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

??

?图中甲所属半球为夜半球

①昼夜半球图中乙所属半球为昼半球 ②晨昏线: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AB 线所在大圆为晨昏线(圈),其中AOB 为晨线。

【基本特征】 ⑴含义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其形状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任何时候都把地球平分两个相等的半球,它是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如图所示。 ⑵特点

①随着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做自东向西移动,其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②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③晨昏线所在平面总是平分地球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④永远平分赤道。

⑤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观察者观测太阳的视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始终为0°。

⑥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落时刻。 ⑦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晨昏线与经线交角=直射点纬度。 ⑶判读

①自转法

a .顺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b .逆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昏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晨线。 ②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③方位法

a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b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4)晨昏线的应用

甲 乙

① 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甲图中AB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②确定地方时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如乙图中BN 地方时是6:00,AN 地方时是18:00。

③确定日期和季节 A .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北半球冬至日。

④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A 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B.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⑤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⑥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⑦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2)昼夜更替

①成因:地球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跟踪训练】

1. 读图,在下面四幅图的A 、B 、C 、D 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A. 甲—A

B. 乙—B

C. 丙—C

D. 丁—D

(2014扬州模拟)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如图)。读图完成2~3题。

2.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有(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 关于该图模拟P 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日白昼最短

B. 此刻太阳高度为0°

C. 此刻正值日落

D. 正处于冬季 4.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D.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5.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90°

B. 是昼夜的分界线

C. 与地轴重合

D. 地方时为6点或18点

6. 如图,弧ABD 正值日出。读图后回答: ⑴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⑵D 点的经纬度为_________________。

⑶把ABCD 四点按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 ⑷60°E 的地方时为______点。

7. 理解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⑴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A)地方时的概念

①因 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②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 。

③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__ 小时。

(B)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两地相比,相对位置偏 _ ,时刻较 。 ⑵时区与区时 (A)时区的划分

①从0°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跨________为中时区,从中时区开始,向东向西每隔________为一时区,即东 ________区至东________区,西________区至西________区,东西十二区各7.5度,合并为一个时区即东西十二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B)区时

①记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时。 ②中央经线的度数的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换算原则

a .同一时区:区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不同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________小时,相差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换算时按“东________西________”进行。

c .北京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 ⑶国际上以________________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跟踪训练】

2月8日是猴年正月初一,南京安安给远在他乡的表妹发拜年微信,内容如下:“拜年啦!羊年的表妹快跑啊,我们在猴年等着你呢!”据此完成1~2题。

1. 安安发送微信的时间以及她表妹所处的城市可能是( )

A. 北京时间23点 东京(东九区)

B. 北京时间2点 汉堡(东一区)

C. 北京时间20点 纽约(西五区)

D. 北京时间1点 悉尼(东十区) 2. 猴年春节前后,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角速度不变、线速度加快

B. 角速度加快、线速度变慢

C. 角速度变慢、线速度变慢

D. 角速度变慢、线速度加快

下图是6月22日五个不同地点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据图完成4~5题。

3. 五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五地中水平运动物体都发生左偏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⑤

5. 赤道上日出的点是6:00,读下图,回答。

⑴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____________线。

A 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点钟,

B 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点钟,

C 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点钟,

D 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点钟。

⑵比较A 、B 、D 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 ⑶C 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点钟。

⑷某物体从A 点向B 点再到C 点做水平运动,那么该物体先________偏,后向________偏。 ⑸在A 点随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时间长大致为________,叫________日。

8. 知道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3656910365548461??

???????

????

??

??方向:自西向东恒星年:日时分秒(真正周期)周期:

回归年:

日日分秒公转特征近日点快,时间为

月初速度远日点慢,时间为7月初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9.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⑴概念:______平面与______平面之间的夹角。 ⑵大小:________。如图所示:

⑶地理意义:引起________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回归移动,

如图所示。

(4)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如下表:

二分二至图的判读方法 考试母图:

变式图: 公转示意图

春秋分日日照图图

夏至日日照图

冬至日日照图

【跟踪训练】

(2013南京三中模拟)读下图,完成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B. 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 黄赤交角始终不变

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2. 若黄赤交角变小,下列关于地球五带范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带范围变小,热带范围变小

B. 寒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

C. 温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

D. 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

(2013泰州二中模拟)2012年第30届伦敦夏季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19时12分开幕,闭幕时间为2012年8月12日。据此回答第3~4题。

3. 奥运会期间,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下列哪幅图?(

)

4. 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 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北半球,向南移动

C.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南半球,向南移动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5~7题。

5. 由图中A 点到E 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 )

A. 恒星年

B. 恒星日

C. 回归年

D. 太阳日 6. P 点正午时阳光能直射深井井底的现象一年内有( )

A. 一次

B. 两次

C. 无

D. 多次 7. 一年内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且发生极昼现象的地区范围越来越大的区间为( )

A. A→B

B. B→C

C. C→D

D. D→E

8. 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将左图中的A 、B 、C 、D 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两至日。 ⑵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⑶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 __________。

⑷A→B 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移动,此期地球公转的速度在不断变________。B→D 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四季和五带产生的原因:

A.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纬度变化: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图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注:图一至图五中节气的具体时间因半球而异)

图一: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图二: 和 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图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图四:

和 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图五: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图六: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线

思考:(注:图六中所示节气为北半球)

在图六中,表示北极圈上的线是_________线;表示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线是_________线;表示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线是_________线。

正午太阳高度应用:

a.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为一天中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b.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c.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d.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例如:若根据已知条件间接推断某地地理坐标为(105°E ,30°N ),则判断该地属于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田农业等特征。

e.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

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f.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应该将太阳能热水器设计成活动杠杆。

a b c

g.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可以分布到更高的海拔。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

⑴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_________,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变化幅度越_________。

⑵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南、北半球),哪一半球就昼_________夜_________且纬度越高昼越_________;太阳直射点

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⑶赤道上全年昼夜_________;其他地方,纬度越低,昼夜变化的幅度越小。

⑷纬度相同但分处南、北半球的两地,其中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注意:南北回归线之外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在同一天出现;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20°N)昼长最大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在两次直射时。

规律总结:

⑴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⑵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⑶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极昼、极夜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极夜);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纬度愈高;南、北极各约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应用:

⑴利用昼夜长短判断纬度的高低

某一天昼夜长短的不同反映出各地的纬度高低。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昼越长,纬度越高;昼长小于12小时的,昼越短,纬度越高。如果一地昼长大于12小时,一地昼长小于12小时,比较两地与12小时的时间差,相差时间越大,纬度越高。

⑵计算:

a.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小时-夜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b. 昼长=昼弧/15°

c. 不同半球的纬度相同的两地,昼长=夜长

d.利用昼夜长短求日出和日落的时间

在已知某地昼夜长短的情况下,当地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可以用公式求出: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⑶昼夜长短的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③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C. 四季更替

原因:一年中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

??

???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纬度差异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两者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辐射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 ??

??

???我国传统划分:以“四立”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欧美的划分:以“二分二至”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划分北温带许多国家气候的划分:3、4、5月—春季;6、7、8月—夏季;9、10、11月—秋季;12、1、2月—冬季 D. 五带的划分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可以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五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减少的规律。

E. 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跟踪训练】

(2017届南京一中模拟)下表为冬至日北京、广州、漠河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

1. 冬至日漠河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 )

A. 8:15

B. 8:05

C. 7:51

D. 7:24

2. 为了满足冬季低楼层的采光要求,三地相同高度楼房的楼间距( )

A. 漠河小于北京,北京小于广州

B. 北京大于漠河,北京大于广州

C. 漠河大于北京,北京大于广州

D. 漠河、北京、广州三地相同

2014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3~4题。

3. 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 )

A. 甲和丁

B. 乙和甲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4. 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面两幅照片为我国一城市某住户在客厅拍摄的,时间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读图,回答第5题。

5. 下列有关这两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是在夏至日正午拍摄的 B. 乙图是在冬至日正午拍摄的

C. 甲图所示日,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D. 乙图所示日,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2013南京三中模拟)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每天能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回答6~8题。

6. 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高,空气稀薄

B. 气温高,太阳辐射强

C. 处于臭氧层低值区

D. 大气逆辐射强 7. 当地正午,该热水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为最大值时,北京时间应为( )

A. 10时

B. 11时

C. 12时

D. 14时 8. 图乙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α)变化图。图中反映6月22日夹角的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7·扬州学测三模)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 春分后地球绕日公转到240°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则其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从小雪至冬至这段时间内,扬州地区

( )

A. 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B. 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C. 昼夜长短变幅减小

D. 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2016·苏州学测模拟)一位中国游客在加拿大旅行观赏到“日不落景观”,右图为该游客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 该日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A. 苏州正午日影较短

B.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地球位于近日点

D. 该地可见极光现象

12. 与北京相比,该地 ( )

A. 冬季更短

B. 自转线速度更大

C. 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D. 年内昼长变化幅度大

13. (2017·江苏学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 )

14. (2016·江苏学测)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1)~(2)题。 (1) 该日为北半球的 (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 图示四个城市中,该日黑夜最长的是 ( ) A. 北京

B. 乌兰巴托

C. 新加坡

D. 珀斯

15. (2017·镇江学测模拟)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每隔15天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回答(1)~(2)题。 ⑴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小暑时日地距离最近

B. 大雪时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在变大

C. 冬至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D. 在立春和立秋两节气时,镇江的昼夜相等 ⑵在下列节气中,符合镇江正午日影逐日增长的是 ( )

A. 惊蛰至清明

B. 小满至小暑

C. 大暑至处暑

D. 大雪至小寒

16. 下图表示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上右图甲、乙之间用箭头画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⑵左图对应右图甲、乙、丙、丁中________。

⑶左图所示季节,此时南亚形成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左图B 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度,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⑸此日D 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17. (2017届南京一中模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左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标出夜半球。

(2) 左图是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地球光照图,对应在右图中的位置应该是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 (3) 此时A 地的太阳高度为 ________。

(4) 此日,A 、B 、C 、D 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 (5) A 、B 、C 三点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 10.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⑴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

②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

③内部圈层:C 以上为地壳;C 、D 之间为地幔, D 以内为地核(由E 外核和F 内核组成)。

A.地壳:大陆地壳较________,平均33km ;海洋地壳较________。整个地壳厚度平均17km 。

B.地幔: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层;与地壳的分界面为________界面,与地核的分界面为___ ___界面;软流层为____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位于上地幔上部。

C.地核:温度高,压力大;可分为________和外核两部分;外核最有可能为________。

D.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________部(软流层以上部分),都由岩石组成,称为岩石圈。 ⑵地球的外部圈层(见图)

A.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密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B.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跟踪训练】

(2012靖江模拟)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 1.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B 、C 、D 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B. C 、F 、G 为地球的内部圈层

C. A 、B 、C 、D 各圈层之间能够相互影响

D. D 、F 、G 圈层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2. 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圈层是( )

A. 地壳

B. 岩石圈

C. 地幔

D. 地核

3.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⑴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________波,(P)表示________ 波。 ⑵图中各层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

⑶ S 、P 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______Km 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______面。 ⑷在2900km 深处,S 波______,P 波波速______,从而发现了E_______________不连续面。 ⑸M 层和N 层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

第2 讲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 了解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的主要特点,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⑴三大类岩石及其特点

⑵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无地理位置上下关系:

有地理位置上下关系:

意 义:

①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改变地表形态,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③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地表的环境。 2. 了解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地表形态 ⑴内、外力作用

⑵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

褶皱: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随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

动、位移,形成断层。

注意:倒置地形成因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容易被侵蚀(外力)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容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对于找矿、找水、和工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⑴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图中A 表示__________,B 表示__________。从防

水角度考虑,背斜处还适宜修建__________。

⑵ 向斜是良好的储__________构造,常有“自流井”分布。如果岩层中含有 某种矿层,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

⑶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工程应回避__________,以免诱发__________、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跟踪训练】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沉积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岩浆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A. ①—②—③—④—①

B. ③—⑤—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②—④—①—⑤

(2012连云港模拟)读某地区的地层剖面图,回答3~4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

B. 乙处有可能找到地下水

C. 丙处适合修建水库

D. 甲处向斜成山 4. 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岩浆活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地壳运动

5. 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16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某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甲 乙 丙 6. 该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7. 峡谷岩壁从谷底到顶部出露的含有化石的成层岩层属于( )

A. 沉积岩层

B. 花岗岩层

C. 玄武岩层

D. 变质岩层

3.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跟踪训练】

(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桂林山水甲天下。图5为“桂林山水景观图”。据此完成1~3

题。 1. 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波浪侵蚀 2. 构成桂林山水山体的岩石主要是( )

A. 岩浆岩

B. 玄武岩

C. 花岗岩

D. 石灰岩

3. 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

地理环境的( )

A. 差异性

B. 整体性

C. 开放性

D. 独立性

(2013泰州模拟)岩石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据此回答4~6题

4. 图甲是海南省著名的景观“南天一柱”照片,按地貌类型划分,该景观属于( )

A. 流水地貌

B. 海蚀地貌

C. 海积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5. 图乙是发生低强度喷发的墨西哥城东南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组成该山体的岩石具有( )

A. 层理构造

B. 含有不同时期的化石

C. 片理构造

D. 晶体颗粒细小,岩石表面多气孔

6.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图乙中的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最先可转化为()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014无锡模拟)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向斜成岭

B. ②处地下水丰富

C. ③地有可能找到石油

D. ②处岩层比③处新

8. 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图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 甲Ⅲ

B. 乙Ⅳ

C. 丙I

D. 丁Ⅱ

(2017届连云港模拟)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闽浙边界。左图为“太姥山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夫妻峰’景观图”,

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 组成“夫妻峰”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该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2017届南通模拟)右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 甲山地的形成原因是()

A. 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B. 断层之间的岩块向上抬升,形成山地

C. 向斜地区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

D. 沉积物质不断堆积,逐年抬高成山地

12. 乙山区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花岗岩

B. 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花岗岩

C. 花岗岩、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

D. 石灰岩、砾岩、花岗岩、砂岩、页岩

(2017届宿迁模拟)科考人员在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

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左图为“该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 形成“蜂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力堆积

D. 流水堆积

14. 花岗岩的形成过程与图19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7届南通模拟)河北省拟申报世界遗产的嶂石岩地貌,位于太行山中南段,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张

家界地貌)之一,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组成。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左图为“嶂石

岩地貌景观图”,右图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 该地岩石类型属于上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7届扬州模拟)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 m的佛塔(左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7~18题。

17. 大金石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 A和①

B. B和②

C. C和④

D. D和⑤

18. 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③

B. 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D类岩石

C. 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C类岩石

D. 石灰岩经过④作用形成大理岩

19.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名地质工程师,对以下问题作简要分析说明。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________(单选)。

A.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 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 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 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地比较好。

(4 )甲、乙两地中,若打一眼水井,应选择在________地,若钻探石油应选择在________地。

23. (2017届无锡模拟)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丁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2) 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________,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________循环,此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

(3) 甲地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中丙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其形成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⑴“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⑵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⑶保温作用原理:

①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________和反射。

②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________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因此________是近地面大

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③________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8℃,实际为15℃。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离了33℃多。

⑷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①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较低。

②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③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

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④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⑤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

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⑥太阳辐射(光照)与纬度、天气、地势的关系如何?

撒哈拉沙漠太阳能最丰富(纬度低、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且削弱得少);我国青藏高原最高(地势高,大气稀薄,削弱得少);四川盆地最低(阴雨天气、削弱得多)。 【跟踪训练】

(2014扬州模拟)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2013年进入冬季后,我国多地处于雾霾笼罩之下,结合所学知识,读下图完成1~2题。

1. 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C.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D. 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2.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3. 根据下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在扬州盛夏,甲地闷热难挡

B. 若在扬州冬季,乙地人此日感觉稍暖

C. 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D. 假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2014江苏小高考)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月面虹湾区着陆。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夜晚温度低至零下180多摄氏度,白天温度高达100摄氏度以上。下图为“月面虹湾区域影像图”。据此完成4~5题。

4. 获取“虹湾”区域影像,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5.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之一是( )

A. 月球较地球接近太阳

B. 月面缺少大气调节作用

C. 月球没有自转和公转运动

D. 月面形态比较单一

(2013淮阴模拟)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6~7题。 6.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与图中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2扬州模拟)下左图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8~9题。

8. 由上面两幅图可知( )

A. a 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 a 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 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 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 b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9. 人类若大规模实施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图中的什么过程将发生相对明显变化(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10.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④代表的内容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认真研究图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数

字代表的内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图知,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⑶运用上述示意图,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及夏季气温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⑴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⑵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热力环流。

⑶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空气并非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但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受热膨胀上升等热力作用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⑷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如下图)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人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山风。(如下图)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

“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A ,C 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如下图)

注意:城市风利于城区污染扩散。 ⑸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①高空的风:

★受力状况及风向:高空中的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 图示:

思考:在图一、二中,F1表示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表示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一所示地区位于__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所示地区位于__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近地面的风:

★受力状况及风向:近地面的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注: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夹角一般在45°-60°)。

★图示:

思考:在图一、二中F1表示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表示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3表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一所示地区位于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所示地区位于_______半球,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一

图二

风向

530

530

522风向F 1

F 2

522F 2

F 1

图一

图二

3

3

注意: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冷热不均是根本原因。 ⑹等压线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②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 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

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向左或向右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跟踪训练】

1. 下图为“城市风原理逻辑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热力环流的某个环节数字序号为具体内容,下列组合最恰当的是( )

①城区和郊区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垂直运动 ③高空、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④空气水平运动 A. 甲①,乙④,丙③,丁② B. 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C. 甲③,乙②,丙①,丁④

D. 甲②,乙③,丙①,丁④

(2013扬中模拟)读下图,①②③所在的纬线为

33°N ,若①所在的大陆为欧亚大陆,③所在的大陆为北美大陆,P1、P2、P3、P4、P5代表等压面,完成2~3题。

2. 比较图中各点气压的由高到低排列为(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⑥

C. ②①④⑤

D. ⑤④③②

3. 此季节,①所在的大陆该纬度东、西沿岸的气候特征分别是( )

A. 东岸寒冷干燥,西岸温和多雨

B. 东岸炎热干燥,西岸温和多雨

C. 东岸高温多雨,西岸炎热干燥

D. 东岸寒冷多雨,西岸炎热干燥

4. (2012泰州模拟)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2017·宿迁学测二模)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5. 图中a 、b 、c 、d 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6. 图中甲处的风向为 ( ) A. 东南风 B .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 东北风

(2015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近年来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 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A. 提高建筑物高度 B. 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C.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D. 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9.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图①中,甲地空气________(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压________(高于或低于)乙地。 ⑵请在图①中a 、b 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 ⑶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 ⑷热力环流是由地面________不均形成的

6.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⑴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例) 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①低纬环流(0°~30° ),②中纬环流(30°~60°),③高纬环流(60°~90°)。

地面表现:________个气压带、________个风带,________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A .__________带(热力) B .__________带__________ C .__________带(动力) D .__________带__________ E .__________带(动力)

F .__________带__________

G .__________带(热力) 考试母图

变式图:

⑵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降偏南。

【跟踪训练】

(2014南京模拟)下图

“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 图中④表示的风是(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 图中与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