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篇一:《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去世两个多世纪之后,“metaphysic”一词方才出现。众所周知,后人编亚里士多德手稿时,编完《物理学》一书,便着手有关第一哲学手稿的编撰工作。由于手稿是亚里士多德在不同时期写就的,而且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并没有给有关第一哲学的这些手稿以一个总的名称,于是,编撰者就干脆为这本汇编集子起名“metaphysic”,直译即“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由日本明治时期的井上哲次郎译为我们现在所通用的“形而上学”。取《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意。

(一)《形而上学》一书的总体结构

现在看到的《形而上学》通行本共分14卷。由于此书是亚里士多德不同时期的手稿汇编,所以在各卷之间会有一些内容上的重复,而且各卷之间也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但是《形而上学》一书中的各卷基本都在讨论第一哲学的问题。各个时代的注释家就《形而上学》的结构曾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参照注释家们的观点,再结合每卷所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这样划分《形而上学》的总体结构:

一、第1卷为全书导论部分,可看作全书的引子。首先,在告诉读者“求知是人类的本性”(p1)之后,亚里士多德很快指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p3)为了研究的第一哲学,就必须弄清楚智慧究竟是“哪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按照编者(也可能是亚里士多德)的意图,我们看到第一卷导论部分指明了以后各卷即将讨论对象是什么。其次,在这一卷的第三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我们熟知的四因说:形式因(本体亦即怎是,本因)、质料因(物质或底层,物因)、动力因(动变的来源,动因)、目的因(目的与本善,极因)。最后,亚里士多德对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柏拉图的“原因与原理”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回顾,并对以往哲学家的观点进行了细致分析,在说明前辈观点让自己获益良多后,亚里士多德话锋一转,毫不客气地说前辈们的这一类“原因与原理”内容上显得浮华且模糊,并指出若要探求事物的“原因与原理”,必然同时探求亚里士多德自己提到的“四因”,或者四因之一或二或三。

二、第3、4和6卷为全书过渡部分。有人称第3卷为“难题篇”,的确如此。翻开这一卷我们发现亚里士多德不停地发问:“一个动变原

理或性善原理怎能应用于不变事物?”(p39)“假如本体之学与通则

之学有所不同,两门学术应以何者为先,何者为主?”(p41)……

在此,亚里士多德提出10多个问题哲学应当研究的问题。第4卷就

第三卷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阐述有关本体的问题。第6卷讨论

学术的分类:实用、制造与理论。在第119页指出,哲学不同于数

学与物理学,这“第一学术则研究既是独立又不动变的事物。一切原

因均须具有永恒性,而于此为特重;这一门学术所探求的原因,与

我们看来就像是神的作用。”在经过3、4和6卷的过渡,我们接下

来将进入《形而上学》一书的核心。

三、第7、8和9卷为全书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是着重讨论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思想,是全书核心。第7卷总的讨论本体问题,以及

本体与形式-质料区分的关系问题。第8卷重点详细讨论形式-质料的

区分,第9卷又回到本体的讨论,并讨论了本体与现实-潜能的关系

问题。其中,亚里士多德提出本体主要地是具有独立性与个别性

(p128)本体是与一切事物相关的“本原”。那么什么是本体?让我

们翻回第5卷第95页:“?本体?可有二义:(甲)凡属于最底层而

无由再以别一事物来为之说明的,(乙)那些既然成为一个?这个?,也就可以分离而独立的——这里第二义并以指说各个可独立的形状

或形式。”

四、第10、13和14卷为辅证部分。在这三卷中,亚里士多德重点

在批评柏拉图的本体论,以论证自己的本体论。其中第13卷和第14卷批评柏拉图及其学派将数和理念视为独立存在的实体的观点。而

第10卷是讨论“一”与“多”的问题,进而说明各种对立范畴与相反范

畴之间的关系。

五、第2、5、11、12卷为全书的注脚。或者被疑为学生笔记,如

第11卷。或者被认为是从其他书卷中粘贴与此,如第2卷。或者被

看成“哲学辞典”,如列举了30个哲学范畴的第5卷。或者被认为是

亚里士多德早期的独立论文,后来加入此书的片段,如第12卷,这

部分被看做是亚里士多德的神学。至此,我们已大概了解了《形而

上学》一书的总体结构以及每一部分主要讨论的内容。接下来我们

将重点讨论该书的核心思想。

(二)《形而上学》一书的核心思想

《形而上学》的最核心问题就是本体论。第5卷对“本体”下定义。

第7、8和9卷重点谈论本体问题。

第12卷讨论不变本体。第13卷驳斥柏拉图的本体论。《形而上学》作为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同时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

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所要解决的便是本体论问题。

1、探讨本体论的第一步是引入“四因说”。“我们应须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证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p6)他认为早期自然哲学家与自己的老师柏拉图都没能很好

地解决这个本原问题,因为对事物生灭变化的根本原因之探求是晦

涩的且不全面的。因此他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生灭变化归根

到底不外乎四个根本原因:质料因、形式因、运动因和目的因。“凡

有所询求于事物之原因,宜必并求此四因,或于四因中偏取其某因。”(p19)

在这里有必要谈及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精彩批判。

柏拉图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由于参与或者说分有了“意式”(即理念,相),亚里士多德开始反驳这一论点。

首先,“假如通式可以被?参与?,这就只应该有本体的意式,因为

它们的被?参与?并不是在属性上被?参与?,而正是?参与?了不可云

谓的本体。” (p24)他认为“参与”(或者说“分有”)是假托的。可

是“通式对于世上可感觉事物(无论是永恒的或随时生灭的)发生了

什么作用;因为它们既不使事物动,也不使之变。它们对于认识事

物也不会有何帮助;因为它们甚至于并不是这些事物的本体,它们

若为事物的本体,就将存在于事物之中,它们倘不存在于所参与的

个别事物之中,它们对这些事物的存在也就无可为助。它们若真存

在于个别事物之中,这就可被认为是原因,如?白?进入于白物的组

成中使一切白物得以成其?白性?,但这种先是阿那克萨戈拉,以后

欧多克索及他人也应用过的论点,是很容易被攻破的;对于这观念

不难提出好多无以辩解的疑问。”(p25)而且“没有意式作蓝本让事

物照抄,事物也会有,也会生成……意式既是事物之本体,怎能离

事物而独立?”(p26)在此,亚里士多德意在批判柏拉图以理念为

本体是行不通的。

2、为了做进一步的讨论,亚里士多德给“本体”范畴下了一个定义,

因为“定义之所以为人所重就在于它必有所指明;由名词组成的公式

将所解释的事物划出了界限。”从亚里士多德给出的定义,我们是否

可以判定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基本本体是个别事物,因为在定义

中我们看到:本体必须是“某个这个”。当然,亚里士多德马上做了

一个限定,他将可算作本体的事物划在我们称之为“自然物”的范围

内。在符合定义的情况下要同时兼备独立性,因为独立存在是本体

的内在特征。在分清什么是本体之后,我们发现亚里士多德又回到

了对柏拉图本体论的批评路径上来。

3、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不是不承认一般形式的存在,他只是否认形式有独立的存在。同时他也声称事物的形

式是事物成其所是的东西。第136页,亚里士多德用一句话带过形

式与艺术家的关系,他说:“从技术造成的制品,其形式出于艺术家

的灵魂。(形式的命意,我指每一事物的怎是与其原始本体。)”为

了说明形式无独立的存在,他进一步指出:“所以老话说得对,假如

先无事物,就不能产生任何事物。明显地,现存各物必出于先在各物;物质就是先在的部分;物质既见于创生的过程,也由此创成某

些事物。”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又一次强调他的本体就是“某个这个”。

说到形式问题,不得不提到质料。关于二者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指

出形式和质料的区别具有相对性,一个个别物体是形式或质料,是

由它和其他事物的具体关系决定的。例如,对于土来说,砖是形式,但对于房屋来说它又是质料。在论述理念学派的错误时,亚里士多

德引入了潜在与实现。他说:“明显地,被当作本体的事物大部分还

只是潜在物。”亚里士多德顺便区别了物质本体,形式本体和综合本体。他对潜在与实现的引入主要是为了阐明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他

认为质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是消极被动的。而形式才是积极主

动的,形式给予质料以一定的性质,它才成为现实。形式是事物形

成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是事物的本质。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质料不具有独立性和个别性,它只是事物生灭变化所必须假定的东西。

至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基本本体是形式。

(三)一点想法

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本体概念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自相矛盾,

因为一方面他规定了本体是基本的,有独立的存在;另一方方面他

有说本体必须是可定义的和可认识的,与实质相连。所以说亚里士

多德

一方面主张本体是个别事物,一方面有主张本体是普遍本质,在这

里是否存在扞格?为了解答这一难题,有人提出在亚里士多德的理

论中,本质也是个别事物。这样理解的话便不存在矛盾了。

又,关于一与多的论述,也是颇能体现亚里士多德敏捷思维之处。

他提出“倘以二为多,?一?恰正成了少;而?一?若作为?少?,也就

可转成为?众?”(p201)。

又,在卷一论及智慧与哲人时,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先假定:哲人

知道一切可知的事物,虽于每一事物的细节未必全知道;谁能懂得

众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也称他有智慧;谁能更擅于并更真切的教授

各门知识之原因,谁也就该是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探求

的知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知识更近于智慧;高级学术也较之

次级学术更近于智慧;哲人应该施为,不应被施为,他不应听从他人,智慧较少的人应该听从他。”(p4)

又,《形而上学》提到“由同样要素组成的事物,有些灭坏,有些却

得到永存的性质。”关于不可灭本体的说法发人深思。电影《这个男

人来自地球》也在探讨不可灭实体的问题。影片中的john是不是处

于我们所谓的时空之外呢?其实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既

然时间和空间的计量是人为的,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在时空之外呢?在这种人为行为之外,我们是不是漏掉了什么,比如说john这

样的caveman?

(四)小结

可以说《形而上学》一书将亚里士多德思辨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种思辨与《政治学》与《尼科马克伦理学》中的表现是不同的。

读《形而上学》就仿佛亚里士多德拿着一条思想之线,在前方牵着

我前进,而且从来都不是缓缓而行。虽然亚里士多德思维非常清晰,但是对于我来说读一次两次是不够的,有些地方还需要再加阅读,

好好领会。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 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

书馆, 1959.

2. [美]加勒特?汤姆森,马歇尔?米斯纳.《亚里士多德》[m], 张晓林译, 北京:中华书局, 2002.

【篇二:读书心得三之《形而上学》】

读书心得三之《形而上学》

作者:祁璇

班级:10级中澳3班

写作日期:2010年6月1日

形而上学的常见问题

● 什么东西用作维持物体的性质?物体外在性质改变后,该物体是

不是还是同一个物体?什么东西支撑着它是同一个物体,还是已经

是不同的物体?

● 人如何维持其同一性?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个我,是

因为灵魂相同还是身体相同?还是有其它的原因?●因果关系。是不

是凡事有因果关系?是不是因已经决定了果?人有没有自由意志?

第一因是什么?

●世界的起源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地水火风、理气?还是原子?

●物体能否从虚无到存在又从存在到虚无?

哲学的形而上学

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有其在哲学史中的起源。当哲学

作为对知识的反思,在古希腊成为知识形式以后,由于所形成的哲

学决定于其思维方式,就是对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的理解——对

追寻独立于人的客观基本存在的目的而导致对存在之形式的研究不

断深入,尽管柏拉图曾告诫应注意理念的作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

德还是把存在归结于形式,并以此使哲

学集于形式化之大成,建立了持久而影响西方哲学进程的古希腊哲

学体系。把存在形式化必然把精神也作为独立的形式与之区分,在

实现了文艺复兴对上帝的否定从而使笛卡尔把存在与思维作了明确

的二元分离之后,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就在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

化的西方哲学中为发现存在与思维的形式并力图使之同一,就成了

西方哲学家千秋百代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

当文艺复兴产生了唯理论和实证论的哲学以后,以形而上

学作为区别科学的哲学形式开始使用。从此,哲学从古希腊的百科

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形而上学,物理学也从这一百科全书

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自然科学——随着对存在的形式化的哲学

不断的形式化使自然科学的形式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当自然科学的

不断进步,以致于当自然科学以牛顿物理学体系的成功并在之后把

以进行物理实验的技术手段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时,丰富的物质利益

产生了科学主义的思想,一方面唯科学是从的价值观开始反对形而

上学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自律的本体论

困难使形而上学受到疑难。从此开始了在哲学史上不断发生的拒斥

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潮和从而导致的形而上学形式的不断改变,笛卡

尔---培根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形而上学而创知性论形而上学,

黑格尔在康德对知性批判的基础上反对知性论形而上学而创辩证法形而上学,当代的科学唯物主义和实证论反对一切形而上

学。

西方哲学史表明,在对世界的存在有可能以实证的方法进

行认识时,实证的内容和实证的形式的区别导致对存在的形式化,把存在的形式化,使亚里士多德对哲学作了相应的形式的区分,产生了形而上学的哲学形式,即把存在形式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传统。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这与任何所谓专门学术不同;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遍地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它们把实是切下一段来,研究这一段的质性;例如数学就在这样做。现在因为我们是在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明白地,这些必须是禀于本性的事物。若说那些搜索现存事物诸要素的人们也就在搜索基本原理,这些要素就必须是所以成其为实是的要素,而不是由以得其属性的要素。西方哲学把对存在成为存在的形式化的不断努力和成功的解决了存在与其表现为形式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认为是科学以后,对何以存在成为形式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本性尤其是当存在不以形式作为存在时所产生的哲学问题使西方哲学无所适从。

这就说明了一个本质的哲学问题,存在的本性即存

在的本体和人类的认识的本体论关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人类应怎样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存在,这是我们基于西方的形而上学对存在的形式化的终结而作出的反思。反思的结果

表明:由于对时空的理解的形式化,从而完善时空的形式化,以此自在的时空成为认识的生成关系形成对存在的形式关系,这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方法和结果。所以,不同的对时空的理解,是造成不同的形而上学的原因。以时空为意识的起点,对存在形象的形式化,和追查存在形式的基本性,以形式的不断数学分割为基础对存在进行形式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分割并形成形式之间的时空逻辑关系,这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的思辨方法。自然科学的理想就在于不断的完善对存在的形式化和完成对形式的自恰的逻辑证明(由形式化带来的数学的不断完善和不断完善的数学加剧了形式化的过程)---以寻求形式化的极限为己任。当形而上学的形式化和由形式化产生的科学从而把对形式化的证明这一任务交给科学以后,科学对存在的所能部分的形式化的成功,使科学企图把自身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基础排异,从而完全的取代形而上学,这不但使西方哲学从近现代开始据

斥形而上学,而且,哲学出于对科学对存在的形式化的成就的羡慕,哲学开始充当科学的辩护士。这表现为哲学的失落和失落的哲学的

有关问题。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一语,确切

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亚里士多德17岁进入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有深入的了解。后来他回到马其顿从事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公元前335年,

他重返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

【篇三:《形而上学》读后感】

形而上学对认知世界的启示

——《形而上学》读后感

自从人类诞生文明起,人们在谋生之余总会遐想这世界的奥义。人

们总是希望以更普遍、更简单的答案来回答那些我们似乎无从入手

的问题:世界的组成是什么?万物为何如此又将如何演变?人类在

自然中是否特殊又是否肩负着某些使命?人类首先归纳出万物都趋

向于下落——这是生活的经验。后来人们又继续寻找下落的原因——也许在牛顿之前还没有人能系统地说明引力——但却已经诞生了

最早的“物理学”。此时此刻,必定还有人要刨根问底,探寻物理背

后的原因,也就是物理学的基石。然而一旦至于此,问题便变得玄

虚起来。一来是这种学问必须来源于现实事物的观察与总结中,不

能空空而谈;二来这种学问必须高于物理学的层面,必须能够充当

物理学的基础而不是物理学的补充。

显然,这种学问应该是我们这个世界最为高级的、最为统一的,它

能为所有一切的规律提供理由,能为所有一切的现象提供解释,而

它本身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毋庸置疑的。我个人怀疑这种学问是否

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它应该是高于

语言而独立于语言存在的,它不会因为语言的存在而产生,而我们

又必须让这种学问依附于语言。无论如何,尝试系统地阐述说明这

种学问都是必须的。亚里士多德本人并未将这种学问命名,后人整

理其著作,统称这一方面的文章为“物理学之后(metaphusika)。”在中国,由于《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

法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汉语和日语中译为“形而上学”。

对于形而上学所论述内容的定位我如上理解,但是政治书告诉我们

在康德、

黑格尔之后,形而上学这一词汇有了更多的涵义。它渐渐演变成为

与辩证法相对立思想的代名词,并在黑格尔、马克思哲学中被全面

否定,目前政治书也采纳了这一观点。关于“形而上学”的部分解释

中明确指出此前后两者的方向不同,并非同一事物。但查到更多的

解释认为是辩证法指出了自古希腊以来论证形而上学的狭隘与弊端。从古至今,思想一直在走向多元,我们不应该去否定《形而上学》

及之后有关这门学科所取得的成果,也不应该因为形而上学的历史

局限性而去扼杀这种思想。每种能穿越时光留存下来的思想都有其

先进性,都是人类文化中的瑰宝,都有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使用的最主要的理论工具我认为是“四

因论”,即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寻求解释:质料因、形式因(本因)、运动因和目的因。例如我正在写文章这件事上,

首先要有笔和纸作为质料,二要有文章这种形式,三要有我作为动

力去工作,最后还必须有写这篇文章所要完成的使命(完成作业)

作为目的。这样看似乎这四因确实是面面俱到,缺一不可,而对于

大多数情况这四因都被可以找到。首先,它肯定了质料,也就是肯

定了物质的存在。形式和运动是我们看来事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也

容易被肯定。问题纠结在目的因这一项上:是否任何事件都有其目的?《苏菲的世界》一书给出了一个例子:天空下雨的原因是否包

含其目的呢?如果肯定四因论,答案最终会是“下雨的目的是滋润植

物的生长”。这显然是十分有争议的,有学者据此将亚里士多德的学

说归结为唯心主义,认为坚持目的因就是在肯定一种超出自然规律

之外的支配力量。如果万事万物都有其目的,那么宇宙诞生的目的呢?人类文明的目的呢?人生在世的目的呢?是否只能知道结果才

能反推目的,如果这样那么万事万物便冥冥之中都有了一种宿命的

支配,它既能为现在提供目的,也早已为未来设定结

局——这在我们看来将是很荒谬的。然而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形

而上学并不应被归为纯粹的宿命论,也并不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

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关于目的因的论述确实存在着疏漏,而且其

本人或许并没有发现这些漏洞,自然也没有去解释这些问题。在“四因”中,亚里士多德着重点实际上在于质料与形式的对立。他之后将

形式因、运动因、目的因统归于“形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界

的本原就是质料与形式。其中,质料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东西,而形

式是质料背后真正支配的世界发展变化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亚里

士多德其实有潜在的二元论倾向。虽然他并没有像笛卡尔那样将物

质与精神完全并立,但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尊重了物质世界的存在与

客观规律,另一方面继承了其师柏拉图的某些唯心主义观念(如“理念”与“形式”)。

关于“本原”、“原因”、“元素”等名词,作者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严

格地解释这些词汇的涵义。但也许是由于语言方面和世界观的隔阂,我们可能还是会觉得其论述存在概念混淆的情况。比如我们会觉得“本原”是从“原因”概念中摘录出并补充的,但是作者又将本原作为

原因之前的概念。按照作者(译者)的解释,本原的涵义应包括事

物的始点、生成点、基本部分、来源、认知基础。然而如果把质料

与形式作为世界的本原是不能涵盖这些所有方面的。我推测在希腊

原文中“质料”、“形式”、“运动”、“技术”这些词汇是拥有更为广泛

内涵的,只不过在翻译中受汉语词汇所限被简化了。这样理解其论

述的许多地方会显得更为严密一些。

尽管看起来,作者这样的世界观与我们所通常接受的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是格格不入的,但如果我们肯认真地分析两种世界观的异同,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并不能简简单单地肯定其中某一种论调,也不

容易轻易地提出一些确凿有力的事实来反驳其中一方。在哲学的争

辩中,并不是更新颖的观点就能对古老的观点形成绝对的压倒。亚

里士多德对当今我们认知世界的启示不仅在于其勇于探索、勤于思

考的精神上,也在于其思想的具体内容上。首先,亚里士多德在论

述中从未以人类本身为中心,而是以自然定律为前提。人在大自然

中本是渺小的,但亚里士多德在整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就指出了“求知是人类的天性”。求知让人类与动物与众不同,因此人类又是

特殊的。明白了人类在世界的定位也便可以让我们更清醒我们所肩

负的使命,那便是求得真知。真理是人类所不断追求的,尽管路途

艰辛人类却义不容辞。在辩证法产生之前,几乎所有的自然学科的

发展方向都是以形而上学为理论依据的。这足以见得形而上学对于

对科学发展的正面激励作用。形而上学尤为重视对事物本质的研究。随

着近年来物理学研究尺度的一步步缩小,人类已经可以探知原子内

部的秘密,对于物质的研究正在一步步贴近其本质。这也正是形而

上学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更是显而易见的。一部著作的名称

之后独立成为一门学问并流传至今已经对它是至高的肯定与褒奖了。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各路各派哲学家几乎都受到了形而上学的影响,

在其论述的话题之内表述自己的观点。如今形而上学仍然保持着其

崇高的地位,各种新论点层出不穷。尼采、哈贝马斯、周国平都提

出过与之相关的或深或浅的见解。形而上学仍然保持着它的活力。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对形而上学的不屑一顾是因为我们不能接受一位

古希腊人拥有比我们更为严密的逻辑与推理,不能接受一位提出“没

有力就不能运动”“重的物体下落得更快”等荒唐谬误的先人来引导我

们的世界观。但存在必有其合理性,跨越两千多年的哲学史诗必将

在新时代继续启迪后人,继续闪烁其光辉。

阅读资料一:《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翻译,商务

印书馆出版

阅读资料二:《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著,杨玉成,张维翻译,百度文库电子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