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如何创新,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如何创新,进行了全面论述,希望与同仁商榷。

关健词:网络环境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创新发展

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信息中心,教学科研的重要辅助,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课堂。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应用,各高校已经建成了校园网和图书馆子网,能够直接连到互联网上,并且安装了高校图书馆信息集成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高校图书馆硬件建设已经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是笔者考察发现,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却远远不能满足网络时代下师生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师生的服务要求,给力高校教育教学,就必须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1 创新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的核心是服务,创新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为此,高校图书馆就应该确立“读者第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摘要】从理论上阐述图书馆服务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途径以及如何实施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信息交流渠道的多样化,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原有的服务理念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高校图书馆要摆脱传统服务模式的束缚,就必须走服务创新之路,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来探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1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 创新服务主要是指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应用新思想和信息技术来改善和变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为读者创造新的知识价值,最终形成图书馆的竞争优势。 服务创新是建立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密切互动上的。只有图书馆和读者直接进行良好的沟通,相互了解,图书馆才能明确读者的需求,提供读者所需,从而不断挖掘创新点。每年都可以做几次问卷调查,针对不同的问题,如图书馆资源的满足率、图书馆信息的可以利用率、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新要求等。及时从读者那里了解信息,充足的反馈信息才能督促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为图书馆提供服务创新的信息与灵感。 人力资源是服务创新的一大要素。服务创新主要是依靠馆员的创新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我们要重视动员馆员有效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对馆员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训,使每个馆员都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2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目的 图书馆引进创新的目的是多样化的。服务创新能提高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也能开拓新的服务市场。各个图书馆都为了不同的目的进行服务创新,而每个图书馆都会有一个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他们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服务窗ixnd关键在于服务的质量,所以图书馆引进服务创新的最早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作为服务性行业,服务创新的人才是关键,只有能够留住和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才能保证服务创新的生产和实施。有种说法是,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所以图书馆必须重视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改善,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 3 服务创新的思路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袁建勋

Vol.28No.1 Jan.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为基础,综合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 方法,传递知识、交流信息、促进知识创新,为用户提供策划、咨询、调研等各种智力成果与服务的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服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也使习惯于封闭式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面临严重挑战.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了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应该进行顺应时代的改革创新,找出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为广大师生和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1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信息宝库.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信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具有重要作用.1.1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 质 大学生通过利用各种图书、期刊、报纸、视听材料和电子资源等各种信息服务,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余爱好.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1.2 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更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准确的数据资料,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而图书馆就是查阅这些资料的最佳场所.在科研工作中,图书馆可以为科研课题提供相关信息,提供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从而为科研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供保障.1.3 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可以满足社会用户对信息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由过去的在校师生扩展到广大社会成员.高校图书馆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市场调研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2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 2.1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特点2.1.1 信息服务的载体多样化 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载体多样化 越来越明显,例如:电子期刊、光盘、电子图书、网络教学课件、数据库等各种网络资源.这些新载体具有容量大、检索方便、传递快、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与传统文献资源一起,形成优势互补、丰富庞大的资源体系.2.1.2 信息服务的手段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由传统的以事实性咨询、指导性咨询和专题咨询为主的服务变为了通过网络技术提供功能强大、灵活、方便、实用的信息检索系统为主的信息服务.2.1.3信息服务项目的特色化 网络时代对图书馆馆藏及服务特色的要求更为迫切,也使它规模效益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当然也为它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进一步强调各馆的特色馆藏,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由一般的常规化服务更多的向特色服务转移.开展特色服务成为了读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2.2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2.2.1 观念落后,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认识不足很多人对图书馆的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图书馆只是藏书、借书、看资料和报刊的地方,尤其是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往往是以“书库”“书店”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其管理人员只是管理归类、编目存档的资料员,是学生借书、还书的“售货员”.实际上图书馆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在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进行社会教育等职能的基础上进行的[1].图书馆职能的本质———信息服务并没有改变,只是这种服务的落脚点已经转为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延伸和扩大了图书馆的职能,这使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存在巨大潜力. 2.2.2馆藏资源陈旧,难以满足当今时代信息服务的要求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图书馆都属于经费相对紧张的 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发展 袁建勋 (山西医科大学 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032200) 摘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阐述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进一步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的措施,对深化信息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满足信息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未来发展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1-0143-02 第28卷第1期(上) 2012年1月143--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及拓展

浅谈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及拓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迈向了全新的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价值以及发展的能力。教师、学生以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深刻的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内涵。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以及特点,提出适合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网络 在现在的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经从由“图书馆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拓展、创新。在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下,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所以高效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要秉承着“读者第一,服务第二”的原则,不断的对读者服务工作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点 (一)馆藏内容多样化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中都融入了信息技术,导致图书馆以印刷为主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变化。增加了网络信息资源,不仅仅局限于以印刷书本为主的单一形式,用数字形式来储存文献信息可以更加的方便。由于网络资源的发范围很广,很多的资源都可以

汇聚成电子资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数字化、电子化的文献资源共享环境。 (二)服务对象复杂化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对象只能在经过图书馆认可,有借阅资格的人才能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在学校里一般是学生作为大的主体,教师也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而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有了新的定义,只要是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的个体、单位等都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由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丰富,学术价值高,所以吸引了很多校外的读者,使高效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逐渐向社会开放,所以服务对象比较复杂。 (三)读者需求多元化 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一些交叉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能够掌握更多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新动态,需要利用很多不同领域的书籍和资料,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对于学生而言除了阅读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资料以外,也需要补充一些地理、历史、经济、娱乐等多方面的学科领域知识。所以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上一定要多种多样,才能体现综合素质教育和休闲娱乐的功能。 (四)服务方式的网络化 现在的高效图书馆服务工作不同于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形式,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只需要进行网上搜索就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 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减少了对图书馆物理实体的依赖;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却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社会读者的需求。于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呼之欲出。文章从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优势、存在问题、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必然性;优势;困难;实现途径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只对本校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则去公共图书馆。然而,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和各类资源毕竟有限,很难满足广大社会读者的需求。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2005年7月8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与服务创新”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员高级研究班,邀请北京大学等五十多所大学图书馆馆长,探讨数字化时代大学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该研讨会研究通过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该宣言中说,“高校图书馆有义务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界把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概念定义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就是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接纳社会读者和团体,允许他们查阅馆藏信息资料,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实现服务社会化,既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又能节约社会资源。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社会化职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及社区开展服务十分普遍。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只处于探索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仅丽水学院图书馆、义乌工商学院图书馆等几家高校馆在开展此项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据权威部门统计,国内1794所公立大学图书馆藏书6.6亿多册,并且有大量连续出版物、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但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平均流通率低于40%,有的甚至不足20%,如何让这约4亿册处于“休眠状态”的图书有效利用起来,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二)校外读者的迫切需求我国公共图书馆藏书大约4亿册,却要面向比高校师生数量庞大得多的社会读者,服务质量必然会不尽人意。比如说武汉的光谷,这里被称为中国的“硅谷”,高新企业众多,高等学府林立,却没有一个能与之匹配的公共图书馆,此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仅对校内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只能花上数小时的时间乘车去省图书馆。很多光谷人都有托朋友亲戚去高校图书馆借书的经历。如果光谷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能向社会开放,就解决了当地读者查资料较难、信息不足的问题。(三)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第一,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的运作经费一直都由学校负担,常常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了一些重大项目。实行服务社会化,其实是将高校图书馆推入市场,让高校图书馆在参与图书、信息市场领域的竞争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社会读者后,资金问题也可迎刃而解。第二,21世纪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更新日新月异,4年的大学教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因此提倡“终生教育”,只有全民投入到学习中去,国家才能兴旺富强,发展得更快。高校图书馆学习环境幽雅,学习气氛浓厚,拥有丰富的馆藏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人们理想的“终生教育”场所。在对社会读者开放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增强自己的社会地位。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优势(一)人文、自然环境优势高校图书馆大多位于依山傍水、绿化率高的“象牙塔”中。相比公共图书馆,高校馆空间宽敞,布局合理,远离都市喧嚣,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底蕴深厚的文化氛围。(二)信息资源、管理设备优势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开展,各高校都特别重视对图书馆的建设,倾注全力丰富馆藏,购买先进的设备,所以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等特点,品位高、专业性强、涵盖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

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_1330

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主体,“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口号或理念,不能仅停留在表面。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带给读者便捷获取各种资讯和知识的同时,也导致太多的读者不能安心的深阅读,碎片化阅读比比皆是。况且,与国外许多国家比,我国的人均阅读量是令人汗颜的,作为高校图书馆尚有些许欣慰。然而,有目共睹的是,事实也不尽如馆意。因而,各学校图书馆使出浑身解数,以唤起读者的阅读热情。 诸如:与学生社团联手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此举的确调动了以此兴趣相投的部分?x者的参与度。然而,现实很骨感,大部分读者,甚至近在咫尺,也不迈进一步,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无动于衷。那么,如何激发社团之外的让这部分读者,能够关注图书馆,进而对阅读感兴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突破的课题。 我们需要思考,是否把我向你展示推介,期待、恭候、盼望读者的惯性理念,链接到你想要阅读什么,你喜欢、需要、渴求我帮你做什么的轨道上来。 就像一个儿童,当你蹲下身子来关注他的需要时,儿童顿时会获得极大的受到呵护的满足感,他会主动的扑向你那温暖的怀抱,信任

你、爱你,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那样一种场景吗? 那么,推及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若要调动全体读者的阅读兴趣,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点,二是面。点就是通过引导各社团开展活动,可以激发各种专业的阅读兴趣。二是面,即让社团之外的大部分读者能够喜爱上图书馆。那么,图书馆就要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形成持续的合作与互动,让为读者服务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落实到图书馆的日常服务项目中,就是以读者荐书占充实馆藏的比重要明显增加,教职员工可以限定每人每月一册,学生每学期两册,这样读者就会自行筛选自己最需要的书籍,且要力求一周或十天即可快递借阅给读者,使之常态化,以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尽力提高全体读者的满意度。此管理方式的实施,将促使图书馆各部门从以各自业务为中心向以读者参与荐书为中心的结构转型。让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结出丰硕果实。 从以往纸质书籍的采购至上架大致经过几个月或者近一年,导致读者失去最初的阅读激情,转变为需要图书馆能够急读者之所急,与书商协商妥当,迅速的采购到荐书,且优先快捷地完成采集、加工、借阅。 读者参与荐书的过程,就是与馆的信息沟通与共享产生了链接。

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

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 作者:张金瑾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8年第3期 文/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张金瑾 【摘要】当前,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推动了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把网络应用在高 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意义。通常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会变得更 加便捷和高效。同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学习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质量。所以,在 当前的发展形势下,高校应该积极响应网络发展趋势,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但是,当前我国 各个高校图书馆在实际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存在的这些问题急需高校进行快速 解决。因此,本文阐释了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 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载体。通常情况下,高校图书馆是一个比较重 要的信息传递平台。在高校的实际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在对图书馆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便应该积极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 习环境。 一、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一)相关人员技术不足,服务意识低。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比较低,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很多高校用年龄大的人作为管理人员。这些人员不 能虚心接受新事物。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年龄大的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的了解比较少,实 际操作能力比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学生想要查阅资料均得不到图书管理人员的帮助。 同时,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之后,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很多高校的图书管理 人员不能清晰地明确自身职责,导致其服务意识和工作意识均比较差。 (二)硬件技术不到位。通常情况下,很多高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网络技术的运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高校运用计算机设备,也不能对图书馆内相关信息进行合理和有效 的更新。这样,很多图书馆内资源就会出现浪费等问题。同时,很多高校在实际进行图书馆管 理的过程中运用了网络,但是并没有对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维护。这样,图书馆中很多信息丢失,导致图书馆服务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三)系统整体性差。目前,很多高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为图书馆配备了网络。但是, 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其布局比较缓慢,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和健全的管理体系。比如,有的高 校图书馆中设置了网络系统知识查找系统,但是仅仅能够对书目进行查阅,却不能进行详细的 阅览和试看。同时,还有的高校图书馆网络系统只是为了借书、还书,加之硬件的不及时维护,便出现了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能力弱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策略 (一)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 地位。针对现阶段我国各个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学校应该积极制定出解决办法, 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比如,在学校内部可以定期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图书管理人员 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向管理人员灌输“读者至上”的理念。

中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比较

2001年第4期总第103期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T u Shu Guan Gong Zuo Yu Yan J iu N o.4 Serial N o.103 中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比较 王晓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资料室,北京 100081) [摘 要]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究竟有多远?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图书馆工作中“读者第一”的观念越来越得到大学图书馆界的重视,本文着重分析比较中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学习和借鉴对方的经验,从而推动中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610(2001)0420004203 新世纪曙光初露之际,中国大学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11工程”提出要在21世纪建立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图书馆,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究竟有多远?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我们如何迎头赶上?是摆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行业的重要课题。由于大多数图书馆的专业技术力量比较雄厚、设备较为完善、资源异常丰富,加之近几年来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和网络化建设,因此,今天的图书馆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一部分。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还要看到,技术的发展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图书馆历来强调为读者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遂人意的现象时有发生。图书馆只有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地生存和发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与国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进行比较: 1 “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 图书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但不管我们在战略规划、内部机制、人事管理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新的方式,最后都要反映在图书馆服务质量上,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生存之本。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人就是通过它的各项服务,将图书馆与读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准确、及时、方便灵活地向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宗旨,这一宗旨贯穿体现在它的全部业务活动中。要使这一宗旨得以实施,就要从观念上改变过去那种“等人借书”的被动服务意识为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意识。 服务意识不强是中国高校图书馆多年以来存在的普遍问题。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中美两国图书馆在服务意识上的明显差距,在美国的图书馆里,一般是不能用“没有”两个字把读者打发走的。参考馆员对于前来提问的读者,必须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至少要告诉他们怎样能找到所需的资料。而在中国的图书馆里,“没有”是打发读者的一个常用词汇。 当前国内图书馆采用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已不那么逊色,但在服务上却差距极大。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所的民意测验表明:1997年有64%的美国人至少去过一次图书馆,1 10的人去过25次;1994年美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为6246亿册,流通率为233%,全国人均借阅量为3册。我国公共图书馆1995 4

高校图书馆服务

高校图书馆服务 【摘要】新的信息环境形成,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呈现读者 需求多元化、服务项目多元化、服务手段与方式多元化的格局。针对 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实行多元化服务。要实现对读者服务 多元化,就必须掌握其特征,解决更新服务观念、实行人性化管理、 提升馆员素质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工作;信息服务 新的信息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得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读者需求、文献类型、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正处在由 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因而读者服务工作 也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工作多元化 具体表现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工作多元化表现为:读者需求的多元化、服务项目的多元化、服务手段及方式的多元化。这是现代图书馆向传 统图书馆的挑战,从理念上说是由敬业向精业的转变过程。 (一)服务项目的多元化。在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 资料保存职能已不再是评价其质量高低的首要条件,居于主导地位的 是文献信息的传递职能,即如何通过有效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本馆 馆藏及他馆馆藏为读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这一职能侧重点的变化, 要求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重藏轻用”的传统和封闭的服务方式,以新 的开放的先进的服务方式,广泛准确及时地实现文献信息的搜集、开 发和传递。因为以上原因,服务项目的多元化也就成为了必然。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保持着传统的内阅、外借及书目查询服务,同时 还担负着参考咨询、多媒体资料阅读、网络信息传递、情报检索、情 报编译、定题跟踪、回溯检索、课题查新、编制二三次文献及读者导读、用户培训、开设检索课等多种服务,随着读者需求的持续增加, 还将开拓新的服务项目。

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创新策略

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创新策略 随着国家对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立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图书馆在高职院校所存的意义是用于服务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部分,为服务科研以及教育而生,是高职院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其创办的理念就是为人才培养做贡献,为我国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做贡献,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也是读者至上,所以图书馆在读者服务的问题上应该向实际发展,使其更专业更规范,为建设更强的中国做努力,为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country,the establishment of librar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developing very fast. The significance of librar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serve teaching,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ining talents. It is built to ser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and is the documentary information cente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ncept of founding it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an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 market demand. The service tenet of the library is also the reader supremacy,so the library should develop to the reality on the question of reader service,make it more professional and more standard,so as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build a stronger China,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關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创新;策略研究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下新时期的我国,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跟上我国的发展步伐才能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也是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的合理利用使高职院校在传统的信息服务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各项服务和管理强化的过程中,虽然取得的效果不错,但是在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首先,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难点及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分析与策略,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明确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创新策略的难点及问题,通过提出较强的针对性意见,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进行分析。 2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服务模式过于传统 随着我国信息与网络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逐渐走向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读者的各种需求,由于互联的不断发展,读者的信息需求也随之变的多样化,各式各样的要求应接不暇,所以传统的服务模式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当下读者在阅读和文献的查找上已经不能为传统模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等技术的冲击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文章将紧密结合学校图书馆的革新状况,对过去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弊端予以陈述,然后对新型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优化作出简要分析,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标签: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资源建设;管理机制 在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中,主要利用人工查找的方法来找寻图书内容。在图书资源获取上,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会让学生的使用质量受到影响,而在图书借还方面,都为人工借还。学生在有借书需求时,需要进行人工操作,且同时需要有专人进行值守,学生需要依靠图书证刷卡进入,而电脑需要保持刷卡进入界面,如果不慎移动鼠标,就很有可能让刷卡不显示、记录数据不准确等现象出现。 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的优化 1.新型高校图书馆整体概述 针对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种种弊端,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革新策略。首先,在图书馆内采用了一卡式门禁系统,其原理与地铁通道机类似,学生的图书卡得到升级,利用图书卡或是学校發放的一卡通手机才能通过门禁,让学生的财产安全与学校图书的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其次,在新型图书馆内,增设了学生选座使用的选座系统机、馆藏书目检索机和自助借还机,让学生的选书、找书及还书更为方便。最后,另有一系列网上的图书馆服务,利用QQ、微信等媒介,可以让学生远程找书、看书,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这两种服务体系的结合。 2.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具体优化 (1)资源建设的强化。高校图书馆在优化服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合理把握各项资源,让本地资源与电子资源得到充分融合,让层次化的资源体系得以形成。第一,可以利用文件与图书的多种形式来保存本地资源,在整理资源过程中,根据学科知识可以对其进行科学分类,让其存放在不同区域内,并确保本地资源和服务管理系统得到紧密结合,让信息得到共享,让用户的获取更为方便,在存储过程中,可以做好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工作;第二,需要确保电子资源的检索较为方便,在高效图书馆的资源设置中,可以利用文字转换技术、数字处理技术让纸质资源得到转化,以形成电子资源,让学生可以享受便捷的数字资源,打破传统纸质资源的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 (2)管理机制的优化。随着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革新,也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如我的岗位是前台咨询并监管门禁系统,现阶段,具体工作内容随着图书馆的革新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对管理体制予以优化,才能让图书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高祀亮(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青岛266042) [摘要]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地位,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工作中的新要求,探析了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对策,提出深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环境定题服务数据库 [分类号]G250.73 1. 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的重要地位 1.1信息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现象,它是信息源体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一定形式与外界进行交换的讯号。简单地说,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存在和运动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宝库和服务中心。知识、信息是以文献形式存在的。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切载体材料上的人类知识。知识、信息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而记录是联系知识、信息与载体的手段。文献中记录着的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为读者所利用时就转化为情报。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即运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特定用户,并产生效用的知识或信息。因此,图书馆的特定信息服务实际是情报信息服务。 1.2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全面运用,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网络技术作为现代信息存储、流通和传播手段,极大地丰富并改变了原有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了空前拓展。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再局限于本馆原有的印刷型文献信息,而是扩展到网络可检索和共享的其它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以馆藏的现实信息资源和网上虚拟信息资源为主要对象,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以知识和信息的开发为手段,为用户提供增值信息、特定信息的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必须打破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大信息观,确立新的现代服务理念,充分开发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不断适应社会对文献信息深加工和综合化的要求,真正成为网络环境下面向社会服务的现代化信息中心。 1.3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高校图书馆读者的信息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者不再仅满足于印刷型文献,而是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网络信息和多媒体信息。信息需求从单一型、专业型向各行各业及生活领域扩展,形成了全方位、综合化的态势。这种需求决定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发展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并举,从过去单一的文献借阅服务,转向既要有书本式的文献借阅服务,又要有联机检索和光盘检索服务,还要有情报信息服务和教学培训服务的多元化格局。从而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读者信息需求和信息资源的多样性要求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必须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服务工作的新路子,针对读者的需求提供全程性、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包括信息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技巧、方法等多方面服务。 1.4 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革。适应和利用网络带来的变革,找准重点,发挥已有的优势,更新服务思想、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变,主要应加强情报信息服务工作,即针对用户特殊需求的信息服务工作。 2.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工作中的新要求 2.1领导的重视与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做好信息服务的重要保证。高校图书馆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必须得到校领导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只有为图书馆信息网络

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初探

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初探 【摘要】本文通过对智慧时代的特征阐释,分析了智慧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探讨了智慧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普通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 【关键词】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457(2018)03-0055-003 Probe into the Service Innovation Mod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Wisdom Age LI Zheng-yan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Library,Dazhou,Sichuan 635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sdom era,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age on th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probes into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ce,and establishes the service mode of innov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ce. 【Key words】Wisdom era;University library;Service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在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新的形势,加强服务创新意识。更新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冷脸”服务为“微笑”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加强交互式网络技术服务,提倡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加强读者资源获取能力的培训。 标签: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服务理念服务领域 0 引言 高校图书馆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新的形势,加强服务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 1 更新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的信息密集区。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基本点就是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规划,收集、整理和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来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信息和科研工作的需求。应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1 变被動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就是要改变提供图书,等待读者,有求必应的旧的服务理念,提倡主动服务,创造读者,提高效率的新的服务理念;就是要变潜在读者为现实读者,变偶尔读者为经常读者,变信息提供者为知识导航者。当读者来到图书馆,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而茫然无措时,我们不应该不闻不问,置之不理,等到他来询问时才问一句答一句,甚至爱理不理。而应该主动上前询问他需要什么图书,引领他了解书库里图书排架的方式,帮助他找到所需图书。这样做就会为我们赢得更多的读者,从而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因此,以读者的需求为己任,把最好的信息,用最方便的方法,在最好的时机送到最需要的读者手中,使文献知识和信息与读者需求有序地相结合,让读者花费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得到最满意的服务。这就是我们图书馆人新的服务理念。 1.2 变“冷脸”服务为“微笑”服务一些图书馆给人们的印象是“门难进,脸难看”,这主要是因为个别图书馆员工缺乏“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对待服务工作漫不经心。这不仅表明服务人员文化修养不够,更有损现代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文明窗口的形象。高校图书馆的目的就是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教书育人服务。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微笑服务。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来迎接进入图书馆的每一位读者,使读者感受到图书馆员工对自己的欢迎和尊重,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进图书馆。当读者由于不知道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而出现违纪现象时,我们不应该表现出横眉立目,盛气凌人的行为举止;而应该以一个善意的微笑来表达对读者的理解和宽容,诚恳地引导读者明白错误所在,并委婉地提出处理意见。这样就可能在保全读者“面子”的情况下,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1期) Total No .291 收稿日期:2012—01—18 作者简介:常晓天(1981—),女,吉林九台人,吉林省教育学院,初级,研究方向:读者读版。 常大地(1988—),女,吉林九台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浅议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 常晓天1,常大地 2 (1.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00;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有着质的飞跃,同时也使高校图书馆进入现代化的新时期。分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现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对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及完善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中图分类号:G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052—02 高校图书馆为了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 仅应用传统方式的服务,同时也应用了网络这种新兴方式的服务。这使高校图书馆有了新的职能,也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的动力。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现状就目前图书馆的网站上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来看,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基本上可分为三大主要部分:馆藏书目检索、 辅助性读者服务、光盘数据库检索。目前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中最主要的一项 功能便是馆藏书目检索。根据调查显示,各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建设已初具模型,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逐步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向网络服务模式转变。各高校的样本图书馆都根据本馆的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网上咨询服务,对用户提出的各种常见问题疑难解答。很大程度上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意识到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建设有特色的数字化馆藏就要从实际出发。 随着网络环境的普及和高校图网络的普遍性发展,高校图书馆在网络服务方面的发展趋势是令人 欣慰的, 现状也是值得我们深入调查和研究的。二、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网络的发展和传播为我们提供了立体空间和资 源交互共享的信息服务的同时, 也颠覆了以往高校图书馆的传统信息服务。一定障碍的存在,制约着 其服务开展与发展。有问题,就要有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对策,找到问题的根源,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政策,便会减少图书馆网络信息发展的障碍,从而完善其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1.主观上图书馆自身的问题。 图书馆的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就要求图 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要有所提高, 在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这样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普遍自身综合专业素质不足,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进一步培养不够,也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而导致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图书管理员。 2.客观上信息用户的问题。 一些低素质的信息用户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信息用户缺乏道德意识,导致一些不良信息伴随着互联网传播开来, 导致一些“三观”没有形成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乃至误导最终造成犯罪。 3.当代网络传播技术下的网络唯一化。 其主要表现在网络化意识的形成、网络化的学术倾向、网络化的资源投入和有偿网络服务四个方面。例如,许多用户依赖网络,以为网络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削弱了现实的人际交流,长期键盘输入一定程度上退化人的书写能力, 用户获取信息更多通过浏览网页,减少了到图书馆查找信息的用户;一些学 2 5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信息服务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2年2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21条中也有这样的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图书情报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明确地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在这个信息来源多元化、传递网络化、共享全球化、载体多样化和服务个性化的今天,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和信息服务环境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中心,潜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时代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性 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它应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信息宝库,

高校图书馆技术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只有信息服务技术开发能力与高校图书馆利益有机结合,才能产生推动高校图书馆从事信息服务技术开发的动力,同时又为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目标提供保障。信息资源体系的变化和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不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转变和创新服务理念,树立“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不断增强网络信息服务意识。此外,要转变观念,增强信息商品化意识,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开发,形成各种信息软件、二次文献、专题服务等信息产品,提供有价的、有偿的信息服务。进入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也要走入市场,引入竞争观念,拓展服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为用户及时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教育科学研究发展工作做出了积极推动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世纪,现代化信息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数字化或者数字信息化发展迅速,网上图书或者网上期刊等非纸质存储方式的信息――虚拟馆藏越来越多,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不同专业的师生提供学习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信息。但是由于机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服务工作有许多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