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物流配送业务分析

城市物流配送业务分析

城市物流配送业务分析
城市物流配送业务分析

物流市场分析报告

物流市场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文体。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公文式,另一种是新闻报道式。它又分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双标题是指既有正标题,又有副标题。下面是XX收集整理的物流市场分析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流市场分析报告(一) 一、商贸物流市场的概况市位于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市区人口57万,城区面积550平方公里。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亿元,增长%; 财政收入亿元,增长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 一、××商贸物流市场的概况 ××市位于××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市区人口57万,城区面积550平方公里。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亿元,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增长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 ××曾是××省会城市,自古就是商业贸易重镇,长江沿岸重要商埠,是近代较早的对外通商口岸,曾以农产品出口为最,也是近代徽商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专业市场得以恢复,全市的商贸市场经历了一个由低档次、低水平的马路地摊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后,依托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催生培育了几个专业市场和商贸主导企业,已形成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

大型购物中心与便民店、专业店与商业街、农村连锁店与社区便利店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各类大宗生产资料基本实行了集团化经营,日用消费品、药品、书刊、快餐已被规模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所取代。特别是形成了几个大的批发市场,仅在××市区就有××光彩大市场、××汽车零件工业城、××国际汽车城、钢材大市场、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等。其中,××开发区物流园区的光彩大市场居“全国十大工业市场”第六位,20xx年交易额达130亿元,实现税收1亿多元。 随着流通产业的发展,××市的物流产业规模和特色日渐凸显。截止20xx年底,××大型物流园区建设投入资金逾10亿元,半数项目已在“十五”期间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主要有: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园区、农副产品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园区,另有以企业为主的配送基地或中心。20xx年底止,已注册的物流企业有数十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市委、市政府已计划“十一五”期间物流园区的建设投资总额达到20亿元。现在建的物流园区有总投资为亿元的××港口物流园区,投资5亿元的华东国际农业大市场。 ××市物流园区和各类批发市场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设起点高,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程度;入驻企业多,管理较为规范,能为商家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需求;辐射力强,

城市零售市场配送业务分析报告

城市零售市场配送业务分析报告 2020年7月

一、达达集团:京东、沃尔玛加持,本地即时零售市场 的开拓者 (一)即时配送起步,携手京东到家打造本地零售平台 达达集团的前身为达达平台,成立初期主推同城速递送达服务。2016年4月与 京东到家合并,以众包物流的业务模式进入本地即时零售市场。作为京东生态的重 要组成部分,达达集团延续京东的强零售基因,旨在提供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 药健康等海量商品1小时配送到家的极致服务体验。 2019年,达达集团营收规模达31.0亿元,其中京东到家GMV为122.1亿元,活 跃用户数达2440万人,活跃商家数超过8.9万家;达达快送活跃骑手数达63.4万人, 订单量达7.5亿件,日均订单量峰值超过920万件。 图1:京东业务布局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年报,市场研究部 达达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创期(2014-2016):2014年上海趣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主营 基于众包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旗下达达平台为本地商户提供同城即时配送服务,主 要产品包括供商家使用的发单APP和供骑手使用的达达APP。2015年4月,京东旗 下子公司京东到家成立,负责开拓本地零售业务。 2016年本地生活外卖主战场硝烟弥漫,各大外卖平台开始自建配送体系,达达 平台果断放弃外卖市场,并与京东到家合并,大力切入本地零售O2O领域。与京东 的合作帮助达达顺利度过订单瓶颈期,公司业务开启新一轮换档提速。 (2)整合期(2016-2018):合并之后的两年时间,京东到家迅速拓展合作伙 伴,分别与永辉超市、沃尔玛、华润万家、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一心堂、 屈臣氏、万宁、名创优品等头部零售商达成合作协议。受益于京东到家订单引流, 达达日单量峰值快速攀升,2016年突破300万,2017年突破800万单,2019年迈上 千万级别台阶。 (3)开放期(2019至今):2019年4月,达达接入个人跨城快递服务,同年6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论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以快递产业的起源、中国快递市场内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在过去发展中及现阶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国各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对中国快递产业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测,为中国各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快递产业概述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快递业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1快递产业的起源 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1907年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 9年自此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小物件科技产品的诞生。小物件的运送在可*性和实效性上远远不能满足人满的需求。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可*的递送货物的产业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UPS网点已遍布美国25个城市,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递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迅速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地区不断延伸。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

浅析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精)

浅析城市物流配送系统 摘 要:通过对城市物流配送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城市物流配送优化调度模型,结合电子商务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系统构建提出了解决城市物流配送的优化调度方案。 关键字:物流配送;电子商务;配送模型;优化调度 引言: IT技术与传统物流活动的有机结合,提升电子商务的运作水平和经营规模,特别是从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角度,促进城市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在这种模式下的调发展,对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内电子商务、大型百货、连锁商业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商品流通时间和成本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其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效率的高低。城市大量商品的消费需求,连锁商业、大型批发市场和百货商场等商贸流通企业的集聚,引发了城际物流、城市配送商品流通,由于城市配送物流更多的是短距离配送过程,是直接面对消费的流通,所以也常常被称为“最后一公里”,是众多消费品流通供应链和工业品销售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城市配送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1、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城市配送设施少 在全国大部分的城市物流配送中,现仍大量使用手工整理、手工票据、人工装卸作业以及信息系统比较落后,不能及时跟踪货物以取得在途信息。正是由于城市配送物流作业缺乏相应的搬运装卸工具、计算机管理系统、射频设备和条码管理系统,所以货损货缺失的状况时常发生,客户的配送需要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同时配送公司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 2、自用型配送点居多,公用型过少 据初步调查统计,浙江的城市配送中大约60%以上是自营配送,所以配送网点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自用,面向社会的不多。一方面是社会共用型配送节点缺少,配送组织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自用型物流配送节点相应较多,仓储利用效率不高,设备闲置严重。3、城市配送通道限制,设置不合理 调查发现,城市配送中的道路通行限制限行很多,在大型的商业聚集区和重要物流节点,配送拥堵现象严重,配送运输通道不通畅,同时在很多地方没 有根据土地利用情况,设置不同的配送通道区域,只是简单地按照城市中心区与非中心区的划分,来标定路段,限制车辆通行。 第二、城市配送物流管理现状 1、城市配送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协调管理难

医药物流案例分析

医药物流案例分析 物流管理1203班 小组组长:魏瑶(1220052108) 小组成员:丁倩(1220052104) 陈思(1220052114) 董雪甜(1220052107) 孙春丽(1220052116) 黄金钗(1220052109)

医药物流发展的概况 医药物流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医药(主要指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诸环节进行有效集成和整合,实现医药流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医药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并很快成为医药流通领域的热点。其原因在于:宏观上,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国经济形势普遍走好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微观上,是由于我国医药经济持续走强(医药市场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药品连锁经营以及零售市场前景普遍看好的情况下形成的。所有这些都必将促使医药物流成为热点。 医药物流的特点 医药物流是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而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医药物流的核心是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医药物流的重点是将供应商、物流中心、终端销售网络,进行合理的分工、整合。医药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等特点,在市场环节上,具有生命周期短,有失效日期限制,用户供货要求时间紧,在流通环节上,由于本身性能上的原因,使其对储存、包装、运输有特殊的要求,对医药物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医药物流领域里,提供专业化服务,避开现在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方面的价格战,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才是成功的捷径。 一.医药物流发展的现状 1、国际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2013年5月30日,新GSP实施前夕,全球最大的速递机构、最大的包裹递送公司,同时也是全球主要的专业运输和物流服务提供商UPS在中国建立的第二个医疗物流仓储中心正式在杭州开业,UPS对外宣称“已达到前述新规的各项要求”。UPS亚太区高层表示,该公司在杭州的仓储中心将主要服务于总部在中国的医药企业,医疗物流是UPS的重点战略,战略团队正在考虑在中国适合的地方投资。同年7月,美国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区贸易物流中心也签约落户无锡新区…… 跨国巨头选择医药物流作为突破口,自然有其考虑:医药物流的高价值、高准入条件、高技术含量,对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等高专业要求,使跨国巨头在与国内医药物流企业竞争时有更加明显的综合优势。可以说,跨国巨头已经赢在起跑线上。 2、冷链物流发展升温 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医药物流成为了行业的热点所在,虽然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但是发展迅速,并很快成为医药流通领域中的领头者。医药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的最显著特点是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具有专业性高、技术性强、初投入大、聚焦高端等特点。据统计,疫苗类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总销售额中的3%~8%,且上升趋势明显。新GSP中关于药品仓储温湿度

快递市场行业分析报告摘要

快递市场行业分析报告摘要 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将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班轮运输、船舶代理及速递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放开,包括公路货物运输、货物租赁、一般货物的批发、零售及其物流配送,出入境汽车运输公司等将取消在地域、股比等方面对外资的限制。而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到2005年,外资快递有望可以独资经营快递业务。对于这一天,中国快递行业的各路兵马早已期待已久。 随着对外资快递独资经营的放开,外资在中国的独立和扩张加速。而中国本土企业的动作幅度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中国的快递企业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网络的初步建设。 以33%速度增长的市场 美国服务业联盟(USCSI)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快递业市场将以至少33%的速度持续增长。有权威人士认为,未来10-20年,全球航空货运将增长6% ,但快递业的增长是航空货运业的2倍,即12% ,而中国则会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 广阔的市场,觊觎者自然众多。安邦集团物流分析师张晓牧指出,目前主要有四种力量在争夺这一市场。 首先是国有性质的快递企业,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邮政快递——EMS。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仍然垄断着中国国内外快递市场。而就在2004年底,中外运也突然发力切入快递市场,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其50余年的物流背景和较为完善的网络。 其次则是国际速递巨头。全球速递业四大巨头——中外运敦豪(DHL)、联邦快递(FE DEX)、联合包裹(UPS)及荷兰天地快运(TNT)均已进入中国,另外,日本的佐川急便等也在2 004年与保利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完善的全球网络将其竞争实力提高到了一个相当强大的程度。 第三股力量来自于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中国的一些民营快递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壮大,其中比较着名的包括大田快递、顺丰速递、申通快递等。这些公司基本都经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资产规模在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一类企业往往在某个区域范围内拥有相当强的优势,并在这一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 第四股力量便是数量最多也是最为混乱的小型快递企业,这类企业凭借自己的实力往往只能承担同城快递业务或是省内业务,当面对全国甚至国际快递市场时便会显得力不从心。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缺少他们的存在,很多企业的办公可能都会遇到麻烦。 国际快递巨头的进入,直接威胁着原本在国内速递市场占据老大地位的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其市场份额以每年4%的速度递减,而在国际快递市场,也从高峰时的97%跌到40%左右。此外,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凭借其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唯才是用的人才机制、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成为快递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农产品城市配送现状分析及问题

农产品城市配送现状分析及问题 一、现状分析(1)流通模式:流通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农超对接、农餐对接流通新模式,约占市场交易总量的20%左右;二是运销专业户流通模式;三是公司加农户流通模式。后两种流通模式都经过批发市场环节,目前约占市场交易总量的80%左右。 (2)农资价格:价格波动不断,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销售难等因素一直是困扰农民的几大难题。在总体向好的宏观形势下,也存在着农业生产附加值不高、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较大、农产品出现“卖难”现象,农民增产难以增收等问题。就心欣价格网数据显示,菠菜的最高价格8.70元/公斤,最低价格4.00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价格就相差了一半多。 (3)发展环境和趋势: 1、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总体发展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阶段。 2、市场需求规模继续扩大。 3、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区定位更加明确,中心城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土地资源稀缺,绿色低碳环保要求提高,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4、产业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将全面推进。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九大服务体系之一,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承担着衔接产销和供需、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重要职能。 二、问题分析 1、配送水平问题:缺乏规范化的农产品配送运输、包装行业标准,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目前生鲜农产品物流方面未完全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针对不同种类的生鲜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环节没有严格的温度标准和包装要求。 2、运输、包装不当易造成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大量滋生或“二次污染”事件发生,影响农产品品质,严重威胁居民消费安全。 3、配送企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品牌化的农产品配送企业现有的生鲜农产品配送企业。从事配送活动的企业是蔬菜批发个体户或经纪人等,他们对如何保证配送的安全意识普便不足。 4、未建立完整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平台。信息也只局限于产品供应信息,而相关的物流配送企业相关信息依然缺乏,未建立完整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平台。 5、农产品采购问题:采购批量小导致的价格偏高。 (1)部分商贩们觉得采购批量太小,所以不愿去批发市场购买而选择就近菜市场的现象。如果小批量采购,买方的议价能力也是很低的,这就使得价格在小批量采购中比较快的上涨了。 (2)采购环节,倒手次数过多导致价格偏高。农产品批发商大多不是直接种植农产品的农民,而是从农民手中收购的商贩,来新发地批发的商户有些也不是直接售卖给消费者的,而是倒卖给卖菜的商贩。这无疑增加了采购环节和倒菜次数,必然会增加农产品的售卖价格,但是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利润都流向了中间商。(3)批发商货物积压导致的浪费。 现有物流配送能力无法真正满足不断增长的货运需求。如果客运面包车载货大行其道,城市配送呈现复杂而扭曲的产业生态。 政府对于运送鲜活农产品货车进城的政策如何变化,如何降低鲜活农产品货车城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物流行业巨大增长潜力; 政策上,我国政府坚决鼓励物流市场的发展; 我国企业将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大。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6041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2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1)2002年,我国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2001年的市场规模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70%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过去的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预计2003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600-700亿元以上,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至2005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 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方面: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我国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原因是: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企业将内物流外包的计划;另一方面,企业认为我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企业认为自己有条件把企业内物流做好。 在这种状况下,物流服务商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只能局限在相对低利润的物流服务上,一直到客户愿意外包增值服务为止。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物流企业与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仍有相当长的距离。 (3)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 (4)物流服务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

我国医药行业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我国医药行业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得快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步伐得加快,商品贸易规模得不断扩大,物资空间转动得广度与深度也随之扩展,因而对物流活动得效率、物流得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信息化程度都提出了更高得要求。同时,物流需求得个性化、多样化与高度化,要求物流服务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与优化企业得经营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物流服务,以适应物流市场得变化,提高企业得竞争力。 而医药物流就就是依托一定得物流设备、信息技术与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地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得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与资金使用效益。 一、医药行业物流配送得现状 从目前国际医药物流市场得结构现状瞧,寡头垄断就是市场结构得基本形态。美国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得份额超过40%,但药品批发企业商总共只有70家;日本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得份额为12%,也不过147家药品分销企业。美国得现代物流体系以大型制药企业与批发企业为轴心,医药连锁企业没有自己得配送中心,药品配送直接由各分店向批发企业要求,最后由总公司与批发企业结账。日本就是以共同物流配送为平台,使生产、流通与使用等环节得药品库存量大为减少,有得企业甚至达到零库存,大大降低了药品得流通费用,加快了资金得流通速度。 虽然我国医药物流兴起发展至今已有一段时日,但更多得只就是概念得炒作,缺乏对医药物流得真正理解与切实执行。国内医药物流在管理方法上很多还仅仅就是“仓储”,而没有把它们提到物流管理得高度。配送与运输只就是医药物流得一个具体环节而已,真正得现代医药物流得核心应该就是依托一定得物流设备、信息技术与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得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与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得自动化、信息化与效益化。 二、我国医药行业物流配送存在得问题 我国得医药流通企业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十分稚嫩,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多种问题。医药流通企业多而小,企业得市场占有率与市场集中度低,导致企业经营成本高,医药流通企业得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医药行业物流并没有实现我们所谈到得行业物流实体,没有形成行业集体或局部区域化得集约式得物流配送中心。 (一)配送零散,物品不集中,造成行业物流费用过高 由于医药行业现有得特性,以及医疗机构采购管理不规范,造成多家企业供货,供应生产商商品存放多处。造成社会、企业车辆过多运输、仓储费用增大、不能降低

中小城市物流配送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小城市物流配送业发展前景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截止2007年底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64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物流行业发展前景相当乐观,但是由于2008年10月全球性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导致对外贸易成交额急剧缩水,对支持造船业的钢铁行业等对物流行业有重大影响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目前,经济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从而我国物流行业也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也有人说2009年可能是中国物流业发展近10年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但经济危机的阴霾终究会一点点散去,伴随着经济危机过后贸易的反弹,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一定会继续扩大,作为物流行业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物流配送业的兴衰是紧紧附着在整个物流行业上的。那么如何做好度过经济危机,准备迎来新的机遇的战略储备呢,当下许多物流配送公司已经逐渐切入到零售行业领域,在原有物流行业的主要市场(第一、二产业领域)基础上,开始向第三产业扩展市场,由一线城市开始向二线城市拓展市场,由宏观竞争,开始转向微观,细节的竞争,由此下面我们着重讨论下中小城市物流配送业发展的前景: 一、中小城市市场在未来物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中小城市对物流需求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共263个。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40个,50万人至100万人的城市54个。也就是说超过50万人的城市不到100个。在663个城市中,绝大多数是不到50万人的中小城市,而这些中小城市作为连接大城市和乡镇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大城市的物流行业已经形成体系,市场容积基本饱和,市场份额基本被瓜分完毕,恰逢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要强求改变已经饱和的市场,显然是事倍功半的,因此,在这种前提条件下,要求行业经营重心向中小城市靠拢,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例如马士基在2007-2008年建立已

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doc 28页)

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doc 28页)

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 (2005年10月) 调查主持:中国仓储协会 承办单位:《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 支持单位:上海港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 为了深入分析我国近几年中国物流发展情况,对中国物流市场供求进行深入的剖析,中国仓储协会在《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等单位协助下,已经先后五次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的生产、商贸及物流企业。连续的年度市场调查活动及其形成的系列“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研报告”已经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调查结果已经成为国内外权威物流研究机构及物流专家了解中国物流的重要依据,这一调查项目也成为国内外物流界普遍关注的物流调查活动。 2005年,在中国物流仓储协会的主持下,在上海港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SPCFA)的积极协助下,我们继续邀请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中国酒类商业协会等九家权威协会作为

协办单位,联手共同组织了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调查活动,在众多的权威协会的协作下,在上海港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支持下,2005年我们面向上述各行业协会的主要会员单位、《物流技术与应用》主要订户、中国物流产品网注册会员单位的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共38000多家发放调查问卷38000多份。 根据此次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的处理结果,中国仓储协会秘书处与《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共同完成了此次调查的分析报告,报告描述了中国大中型企业物流的运作水平,分析了主要的物流作业指标,揭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空间,重点分析了物流市场的供需状况,找出物流市场中供需失调的主要方面,并对物流设施设备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析。 第一章物流需求市场分析 一、样本构成分析及企业基本信息 1、企业性质 为保证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及连续性,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问卷基本保持前几次调查问卷的基础框架,根据问卷回收情况,分析此次调查活动的样本企业性质构成比例如表1所示:调查表明,今年的样本企业中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的比例都有所上升,其中民营企业在样本企业中占有最大比例,接近40%。

浅析我国医药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一、医药物流概述1 (一)医药物流的定义1 (二)医药物流的特点1 二、医药物流的现状及问题2 (一)我国医药物流取得的成绩2 (二)我国医药物流面临的问题3 1、技术问题3 2、体制问题4 3、企业利润水平低4 4、物流人力资源短缺5 5、管理问题5 三、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对策5 (一)建设医药物流的信息化与标准化5 (二)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步伐,提高效率的物流服务6(三)发展第三方或第四方医药物流7 (四)转变政府管理职能7 (五)加强培养专业物流人才,提升物流产业水平8参考文献9 致谢11

浅析我国医药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医药物流作为医药产业中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并很快成为医药流通领域的热点。医药行业的销售物流与其他企业的物流有着共同规律,当然也有其独特性。我国医药物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很快成为行业物流的热点。在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医药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医药行业关注的焦点。从我国医药物流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影响国内医药物流发展的因素,结合目前国内物流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把握主次,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医药物流的健康发展。本文在介绍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阐明了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滞后的原因,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医药物流;现状;对策 中文摘要 Analysis of China's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英文摘要 Abstract:medicine as a new field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even thought it has just started, it developing rapidly,and became a hot pharmaceutical distribution field soon.They have com mon law betwee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 sales logistics and other logistics companies,of cou rse,it has its own uniqueness.Chines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developed later,but developed ra pidly and soon became a hot spot.It is flourish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oday,our country is laggin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in th 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also became the focu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enterpri se analysis,factors affecting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development,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domestic logistics grasp primary and secondary,str engthening policy guidance,to accelera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This novel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status quo,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 s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reasons for the lag,and gives targeted suggestions.To this end,this p 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and on the basis of proposals f 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Keywords:medical logistics;Status;countermeasures

北京地区物流市场分析报告

北京地区物流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达到16.7%,比发达国家高出近一倍。在中国的工业生产中,物流占整个生产周期约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和百分之四十的生产成本。而据有关专家估计,在中国内地,货物遗失、受损及积压存货占了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二。 从一定角度上来谈,我国物流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物流市场主体不成熟并且主体错位。第二,物流客体的包装、自动识别与自动计量落后,物流过程破损率高、浪费极大。第三,现有管理体制把铁路、公路、集装箱、船舶、飞机、港口、机场、管道、仓库、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资源分割。第四、物流市场组织及信息化程度严重落后。第五,物流市场中介组织的自律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下面主要谈谈北京地区物流的发展情况。 北京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北京市公路、铁路线路发达,公路货运站场、装卸点有6000余个,铁路分局管辖内的铁路货站有122个,铁道专用线连接的工厂货站、货场、仓库有几百个,但除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空货运枢纽、丰台的铁路路网编组枢纽外很少有成规模的称得上现代化水平的结点。各物流领域各自规划自己的发展,公路系统规划了23个一、二级货运枢纽,铁路部门也规划了16个主要货站,其中规划中共同提到的只有良乡地区。这些货站就位

置而言.铁路货站更接近于市区,其中在市区的就有6个,而公路主枢纽则更多的分布在四环路外的郊区。在货运方面,全市货运总量约3亿吨。 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北京物流未来三个关键发展环节的设想:计划在本市西南的房山区良乡闫村、东南的通州马驹桥、西北的昌平区沙河规划三个物流基地;准备在东北方向的朝阳天竺、东南的朝阳十八里店、南边的大兴大庄、西边的门头沟建设四个大型物流中心;建成若干专业化配送中心,与三个物流基地、四个物流中心以及企业自己建立的分散仓库或者配送中心一起,共同构成北京物流网络系统。 可以说,北京地区物流发展存在着以下有利因素。 一是经济活跃物流市场需求量大。物流最终目的是配合商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北京的消费市场巨大,相对而言,在电子、医药、汽车、机器等行业具有优势,其物流潜在市场巨大。 二是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地处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紧邻天津港、秦皇岛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场之一,公路网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些地理位置优势是北京发展物流业的有利条件。 三是2008年奥运会物流。2008年奥运会将带来巨大的物流市场,这是其他地区所

中国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海环盟)

中国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 (2) 3.1 物流行业产业链简介 (2) 3.1.1 物流产业链上游行业分布 (2) 3.1.2 物流产业链中游行业分布 (2) 3.1.3 物流产业链下游行业分布 (3) 3.2 物流产业链上游行业分析 (3) 3.2.1 物流产业上游发展现状 (3) 3.2.2 物流产业上游竞争格局 (5) 3.3 物流产业链中游行业分析 (5) 3.3.1 物流行业中游经营效益 (5) 3.3.2 物流行业中游竞争格局 (6) 3.3.3 物流行业中游发展趋势 (7) 3.4 物流产业链下游行业分析 (8) 3.4.1 物流行业下游需求分析 (8) 3.4.2 物流行业下游运营现状 (8) 3.4.3 物流行业下游发展前景 (9) 1

中国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 3.1 物流行业产业链简介 3.1.1 物流产业链上游行业分布 物流行业的上游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交通运输工具产业、房地产业、石油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等。.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目前我国己形成海陆空立体化网络,推动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工具决定了物流业的生产力水平。目前,我国大力发展重型特种车辆,如高速铁路机车、小型货运飞机、多吨位货轮,从而满足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津京地区和华中地区。长江三角洲区以上海为龙头。 物流地产业的发展对物流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影响较大。仓储是物流业的关键业务,货物吞吐能力直接决定了物流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决定了物流企业的先进性水平。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大批先进技术、管理系统被应用于物流企业,推动了物流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1.2 物流产业链中游行业分布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方式来看,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类企业规模较大,基础较好,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类是新兴的物流公司。这种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是在第三方物流概念引入和发展的过程中诞生的。此类公司大多是私有或者合资企业,其业务地域、服务和客户相对集中。由于这些公司的根基不深,经营规模不大,它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集中利用自己的资源,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由于新型的组织结构,进取向上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理念,这类企业的效率相对较高,发展速度很快,它们一般都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经营理念,机制灵活,管理成本较低, 2

京东网物流配送流程分析

京东网物流配送流程分析 一、京东物流的发展 360buy京东商城是中国B2C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京东商城之所以能成功,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归因于它良好的经营模式。同时京东商城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商品展示空间,消费者查询、购物都将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一拖多年打造的庞大物流体系,消费者充分享受了“足不出户,坐享其成”的便利。目前,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南的四大物流中心覆盖了全中国各大城市。 京东商城并没有向其它B2C企业那样完全将物流外包出去,而是创办了自己的物流体系。目前京东有两套物流配送系统,一套是自建的,另外一套是和第三方合作的。2009年至今,京东商城陆续在天津、苏州、南京、深圳、宁波、无锡、济南、武汉、重庆、厦门等40余座重点城市建立城市配送站,为用户提供物流配送、货到付款、移动POS刷卡、上门取换件等服务。2010年4月初,京东商城在北京等城市率先推出“211限时达”服务,在全国实现“售后100分”服务承诺。现在,只要客户购买的是现货产品,从下完订单到准备发货一共只需要1小时34分钟,客户还可以在线查询订单的处理状态,上面显示了订单被确认、产品出库、扫描、以及出货的每一个确切时间。 二、京东网BtoC物流流程 1.下单:客户在京东网上决定购买某货物且提交提单的过程。 2.系统确认订单:在顾客点击“提交订单”后新订单生成并将订单编号传递到系统。系统 确认后有货,自动进入订单打印程序。 3.订单打印:客户在网上下订单后,经过京东的网络系统可以在网上或现有的ERP系统中 看到客户下的订购单。订单可分为单个打印和批量打印。待订单打印完后ERP系统中的打印栏尤为打印变成以打印。再由信息员将已打印的订单进行确认,由订单变成为货物分拣介面 4.取货:京东的仓库中,商品按照字母A-P的顺序依次摆放着。而出库员小李手上的汇总 订单也是按照A-P的顺序排列下来。这样就可以从A区到P区依次取货,正好绕着仓库走一圈,而不用走回头路。一次要为20份左右订单同时取货。 5.分拣:在货物分拣完成后,交能发货包装组进行扫描出库和包装,同时分拣人员在ERP 系统中的将分拣过的货品资料前面打勾后,点击确定。同时页面变成待发货页面,状态栏为待发货状态。再点击确定转为我们现有的ERP发货系统。 6.扫描确认订单:库存组依据账物组交给的销售定单进行配货,配货结束在配货单上签字 确认后交给发货组。发货组接到配货组交给的物品后依据销售定单号在ERP系统上进行扫描,扫描时核对销售单的数量,尺码大小。确认货品无误后送往发票开具区。 7.打包:扫描和开具发票完成后,货品被送到打包区。打包员用塑料袋、泡沫和纸箱将货 品包裹好封严。每一个打包员身边也有台电脑,打包员完成一次打包,就要往系统输入自己的编号和货品订单号。

我国医药物流产业商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医药物流产业商业发展趋势分析(上) 物流与医药的结合,并衍生出一种崭新的行业,在于医药本身作为商品实质,随着人们对医药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的提高,随着社会用药慎重、科学观念和习惯的形成和运用,随着医药商品市场化、产业规模化、以及分工专业化最终实现的迫切要求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药品特殊性,扩大其商品共性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产品购进渠道和市场分销渠道是医药物流存在的基石,也是其赢利创效的原始本钱。关注医药物流的产业特点及其发展走向,对深化我国当前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医药整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国际市场特点与发展情况从国际市场上看,药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2003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已经达到4918亿美元,医药批发销售平均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北美和西欧是世界药品的主要市场,两大地区的市场占了全球60%的份额,日本大约占15%~17%,剩下23%分别由拉丁美州、东南亚和中国、中东、非洲、东欧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所占有。据统计,美国医药商业市场经过自由竞争,目前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产业格局。医药分销的前三位即占到整个医药市场的95%以上,麦卡森公司(McKesson)和卡迪诺健康有限公司(CardinalHealth)即是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公司,分别占据全美市场30%以上,排进世界财富50强。其中McKesson公司一年销售额就

达368亿美元;日本最大的75家药品批发企业也占了业务量的95%以上。诸如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医药物流已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可以说产业垄断化、企业寡头化、经营规模化是国际医药物流产业的总体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我国医药物流产业总体特点我国医药物流业是在国内医药生产与市场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这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据行业统计,目前全国药品批发企业1.65万家,零售企业近14万家,全国零售药店总数12万家、药品生产企业6300多家。2003年我国医药年销售额2200多亿元,我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为3600多亿元,占我国GDP的3.2%左右,医药商业平均每年以18%的比率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相比,我国药品流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只有800余家,销售额最大的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股份公司、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也分别仅占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3%~5%左右。批发企业处于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之间,发挥着中间商的“商品传递”作用。批发企业物流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其提供的物流服务必须能够满足上、下游客户的需求,并可以调节两者之间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下游的零售企业需要批发企业向其提供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商品物流;另一方面,上游的生产企业希望的却是大批量的商品物流,因此批发企业的物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