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控力与习惯

自控力与习惯

自控力与习惯
自控力与习惯

很多人觉得自己计划完不成,拖延,生活中养成种种恶习的根源在于自制力不强,以为增强了自制力,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个想法是错的,自制力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那什么才是呢?诸位稍安勿燥,这个后面自然会讲到,但在此之前,且听我讲一个哈佛学霸的故事。

一. 75%真实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叫Tal ,是哈佛大学心理系大三的学生,同时也是学校壁球队的主力。他每天很早起床去跑步,然后去学校,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他会去球场和教练进行常规训练、打比赛,在此之后,他会去健身房健身,然后回家,做作业,看书学习,睡觉。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于是大家纷纷认为Tal 童鞋是一个高度自律的学霸。Tal 童鞋也是这么看待自己的,直到寒假到来。

作为学霸,寒假当然不会满足于过过圣诞节,看看之前很火的天朝剧《Nirvana in Fire》(琅琊榜),Tal 打算预学两门下学期的课,完成一个Research Project,并且平均每天保持1小时以上的锻炼。

嗯,结局喜闻乐见:Tal 童鞋跪了,他唯一的成就是如愿看完了Huge(胡歌)主演的这部大作,哦对,还胖了四斤。啥,你问学习研究和锻炼呢?Tal 只在头两天看了10页书,加起来锻炼了一个小时而已。

看到这里我知道有人要跳出来说:“不!这不是真的!学霸辣么自律,寒假计划怎么会失败?!一定是你瞎编的!”

对,如你所见,我瞎编了25%的部分,但那仅仅是具体的失败细节,事实仍然没有变化——Tal童鞋的计划的的确确泡汤了。不信你看,下面是他的原话,还有视频截图为证。

I can't wait to have the freedom without squash and just focus on my classes. Catch up on all the readings and writings and stuff. Winter holiday came. I stopped playing completely. And instead of becoming more productive, I became far less productive.

我等不及没有壁球的自由,以专注于我的学习,追上阅读、写作的进度。寒假来了,我不用再进行(壁球)训练了,但与高效学习相反,我反而效率变低很多。

有些读者已经认出Tal 了,没错,他现在是哈佛的Tal 教授,这张图来自于他广为流传的《积极心理学》课程的第11集的39分47秒。(借机安利下,作为哈佛当年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没有之一,这门课于2010年被网易公开课收录,并取了个很鸡汤的名字,叫《哈佛幸福课》,此后长期霸占排行榜第一,累计观看数早已破千万。)

二.学霸们的困扰

Tal 教授用亲身经历证明了,在寒假计划这种事上,学霸和普通人其实有着同样的困扰。有

人会说Tal 是个例,但不是的,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学霸,即使是在MIT 念Phd 的哥们,也会面临在家睡到中午起不来,学习计划迟迟无法落实的问题。

当然,还是有人会举手,说不对啊,我就认识那种寒假计划很充实,还全都落实了的学霸!对,没错,我们姑且把这样的人称之为“成熟体学霸",把前面那些计划泡汤了的称为“幼年体学霸”。在你们见到的那些学霸里,相当一部分仍处于“幼年体”,仍会和普通人一样,受到自控力和拖延症的困扰。

那么问题来了,“幼年体学霸”是如何成长为“成熟体学霸“的呢?

虽然计划泡汤了,学霸毕竟是学霸,很快展现出了他与普通人的区别:

普通人是这样的:计划失败-> 沮丧-> 骂自己一顿-> 制订新计划-> 继续失败

学霸是这样的:计划失败-> 沮丧-> 骂自己一顿-> 深度思考计划为啥失败-> 改善问题-> 制订新计划

当然新计划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失败之后,学霸会重复上述流程。久而久之,新计划中失败的越来越少,成功的越来越多,学霸也实现了幼年期到成熟期的进化。

那么为啥计划会失败呢?明明学霸们平时是拥有高度自控力的,难道到了寒假自控力会失效?

这就要说到自控力的假象了。

三.自控力的假象与真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高考前是自己学习力和自控力的巅峰,那时候每天都要做好多题,学到很晚,但第二天还是精神抖擞,继续奋战;上了大学之后,时间宽裕了,反而变得懒散了,没有之前学习的劲头和毅力了,到了假期更是懒得一发不可收拾,熬夜看剧、晚睡晚起、暴饮暴食那都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时间越宽裕,自控力就越薄弱?这显然不科学。那就是因为时间越宽裕,我们越容易懈怠和堕落?但这是结果,并不是原因。我们以为自己的自控力曾经很强,上大学后变弱了,放假后则因为懈怠愈发孱弱——这其实这个假象。那真相是什么?

Tal老师为我们揭示了两个真相:

1.保证我们高效运转的其实是习惯,而不是自控力。

想想在高考之前的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里,我们被动的养成了很多习惯——每天规律的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我们目标明确——每个月、每个星期乃至每天复习什么,老师们都替我们安排好了。这些我们习以为常,就像你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自动去刷牙一样自然(说不刷牙的你走开!)

你想想想你起床后刷牙的过程:穿衣服(好吧我知道有人不穿),拿起杯子和牙刷,走到卫生间,接水,挤牙膏,开始刷。即使你可能还睡眼惺忪,但这一套流程你仍然能精确无比、毫不费力的执行下来。这个过程需要一丢丢的自控力吗?基本不需要对不对?

所以高中的那些学习,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自控力。而当你进了大学,课程安排变得自由了,你丧失了那些被动习惯,开始自己规划学习和生活时,才是需要自控力的时候。而此时,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第二个真相:

2.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

很多人不知道,自控力和肌肉力量一样是有限的。这个结论被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明,大家上网搜索一下就能看到,我这里不做赘述,我只打个比方,相信能帮你更好的理解这个结论:

想象下,当你搬宿舍、或是换教室时,你把一摞又一摞沉重的书本,吃力的从这个屋子搬到那个屋子之后,你双臂酸软,腰酸背疼,严重者可能连一杯水都举不起来——因为你的肌肉力量耗尽了。

自控力也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桌上昨天新买的一大堆零食,双十一淘宝主页玲琅满目的商品,男神胡歌的新剧又开播了……我们要反复抵抗这些诱惑才能专注于那些重要的目标,比如学习和减肥。每拒绝一次诱惑,你的自制力就消耗一分,如果面临的诱惑太多,总会有一个时刻,我们会累到无力抵抗,任由暴饮暴食、刷爆淘宝、熬夜看剧这些行为支配我们的生活。

当然现实没有那么可怕,肌肉酸痛过两天会恢复,自制力嘛,你睡个好觉也能回归正常。有意思的是,不同人天生力气不一样,自制力强弱也不一样,自制力超群或是弱到掉渣的,在人群中都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那个状态——不好也不坏。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霸就是那群天生自制力超群的人?如果是这样,那我写这篇文章也太没意思了。

有机智的童鞋马上反应过来了:哦!既然我们可以锻炼肌肉,自制力也是可以锻炼的,对吧!我们只要把自制力锻炼到很强就可以了!

这话没错,然而肌肉力量有极限,自制力也是有极限的。生活中,我们面临的诱惑如此之多,靠后天锻炼出来的自制力依然会不够用。另一方面,就像上面讲到的第一点:无论是校园里的“成熟期学霸”,还是社会里的精英人士,其高效的学习和生活,并不像我们往常以为的那样,依赖于强大的自制力,而是得益于后天构建起来的习惯体系。

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自制力,去构建这样一套体系,才是我最想说的东西,当年的Tal 童鞋,也是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才开始了他的翻盘之旅,成功进化为成熟体学霸,最后成为哈佛教授,走上人生巅峰的。(好吧别打我,我承认后面这段是我瞎编的。)

但是构建习惯体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原因有两个:

1.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有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阻挠我们的行动,

2.很多人不知道,习惯背后的原理。

四. 看不见的敌人

很多人都想要减肥,想要健身,但大多数人的状况是:决定要减肥或健身后,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买了一堆装备,办了几千块的健身卡,却在去了不到三次后,将这些东西都束之高阁。

为什么建立一个锻炼的习惯这么难呢?因为太多人不了解习惯背后的原理,更重要的原因是,太多人太急了,太想在短期内看到显著的改变。

是的,我们都希望一夜暴富,一朝成名,都喜欢看“穷小子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一年变身亿万富翁”、“胖女孩半年瘦身八十斤俘获男神芳心”的故事。但这些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之所以天生短视,喜欢即时的反馈和满足感,是因为大脑里,住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捣乱。首先你得意识到它的存在,然后才能战胜它。

在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还茹毛饮血的时候,资源稀缺,吃了上顿没下顿,大脑需要持续的分泌化学物质,它们促使人们去寻找并摄入食物,热量越高越好,把自身的脂肪储存的越多越好;如果不是这种机制,人类很可能存活不到今天。

可我们不是原始人,我们进化出了更高级的控制单元,所以我们学会了计划,学会了为达成长期目标放弃短期利益。但原始的那部分大脑并没有消亡,它依然在时刻争夺着身体的控制权,促使我们孜孜不倦的寻求即时的满足感。

所以你明白了吗?为什么在认真学习时,忽然会冒出“学这么久了,看一集美剧吧!”的念头;为什么晚饭吃了不少,睡前还是管不住自己伸向零食的手;为什么你打开手机想要背单词,却鬼使神差的戳开了微博;这些的本质都是原始大脑在作怪。

好了,看到这里,你意识到敌人的存在了,即大脑的原始部分;你也意识到它惯用的伎俩——即时满足感。但这还不够,要打败它,你得掌握科学的武器,也就是习惯的原理。

五.习惯的原理

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四个部分:触机(cue)、惯性行为(routine)、奖励(reward)和信念(belief):

触机:即触发习惯的原因,你可以想象成手枪的扳机,按下扳机,子弹就打出去了。习惯的触机有很多,可能是时间、地点或场景。你早上刷牙的触机是起床这个动作;去吃午饭是因为时间到了(额,好吧,还有肚子饿了);有人习惯睡前刷微博,那么触机可能是你躺下来盖上被子。触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决定习惯好坏的,是它引发的惯性行为。

惯性行为:之所以叫惯性,是因为它是无意识的,比如一打开电脑就先上网看看娱乐新闻;比如睡前一定要刷一下朋友圈。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的自制力,就用于修正那些引起拖延的旧行为,将其替换为新的惯性。在更正坏习惯时,你需要格外留意引发它的触机,

同时关注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这一步是最消耗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可能要与旧习惯反复拉锯,因为良好惯性行为的建立不仅需要有自制力去克服旧的行为,还需要在行为结束时获得正向的反馈,也就是下面要说的“奖励”。

奖励:这是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往往被人们忽略。为什么坏习惯容易养成且难以改变?因为它们的奖励往往即时而明显:打游戏、刷网页、吃零食这些哪个不是这样?好习惯难以形成,也恰恰因为短期的奖励不够明显。背单词、健身、练书法这些行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能从过程中获得精神激励,但很多人不行,那我们需要人为的赋予自己奖励:比如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发个微博鼓励下自己、达成一些小目标时吃顿好的庆祝下等等(啊喂也不要暴饮暴食啊!)

关于奖励,稍稍多说几句。诸如学习、健身这种事本身是有点反人性的,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建立正向奖励机制呢?这个展开能写两本书...知乎上有很多学习、健身相关的优质答案了,我这里不赘述。我想提供一种思维:积极的、开放性的、成长性的思维。即多去看看那些享受学习、享受健身的人是怎么做到这些事情的,尝试去学习他们的方法,把目光放在积极面上,而不是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觉得自己做不好。

此外,强化你的“信念”有助于你获得精神上的正反馈。

信念:这是支撑你建立习惯的内在动力:你想要每天背单词,是为了干掉英语考试;你想要学会弹吉他,是为了能在各种晚会上一显身手;你想要规律饮食、早睡早起,是为了身体健康;你想要健身减肥,可能是想俘获女神/男神的芳心。总之,你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信念能让你你在养成好的习惯时获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馈,同时,你的信念越强烈,就越能忍受改变过程中的痛苦与反复。

明白了这些,可以更好的帮你建立习惯,而关于如何建立习惯,有太多的技巧,诸如远离诱惑、分解目标、建立记录和反馈机制……多的能写出一本书(事实上有很多关于习惯的书了,后面我会推荐一本),我这里想说点心态上的东西,也是我在踩了无数坑后,用斑斑血泪换到的重要经验:

六. 三点心态

1.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真的,大家都是普通人,承认这一点没啥可耻的。拿我最喜欢的肌肉模型举例子吧,我始终觉得,建立习惯也好,培养能力也好,都跟锻炼肌肉是一码事:你今天只能举30斤的哑铃,下周你最多举35斤,你不能说明天我就要举60斤。同样的,如果你之前从没去过健身房,不要指望刚开始一周能去三次,更科学的计划,是从一周去一次做起;如果你之前沉迷游戏,一周打七天,不要指望明天就能戒掉它,科学一点的目标,是下周只打六天。

承认自己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敢于面对现实,也是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是吗?《积极心理学》中的建议是:对于一般人,一个月能建立一到两个习惯就很不错了。不要太贪心,你真能做到,一年下来至少养成12个习惯,你能够爆掉大多数人了。

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休息,在此之上,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对自己少一些苛责,多一些鼓励。

2.少一些苛责,多一些鼓励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太过于强调严格自律和自我批评,却很少教我们如何鼓励自己。太多人放弃改变,是因为在反复的失败后,用批评和苛责扑灭了自己内心的火种。

我大学最堕落的两年,深受这种思想所害,最后让我走出来的,不止是不甘堕落,更是每次失败后,像对待朋友,有时甚至是像对待小孩子一样,鼓励自己,哄自己:“这周计划锻炼三次,只锻炼了一次?没事,也比不锻炼强吧,是不是计划不合理?下周试试两次吧!”“今天计划要学的又没学完,下午还刷了两个小时网页……没关系,比昨天好啦!昨天刷了大半天好嘛!”。

计划失败了,大多数人会羞愧,会痛苦,会责骂自己。但少有人去安慰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你是个普通人,你总会有脆弱的时候”;少有人像鼓励朋友一样鼓励自己,跟自己说“加油,还有机会,来!想一想下次怎么可以做得更好”。

真的,在与欲望和弱点搏斗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没有队友的,你只有自己给自己打气。

嗯,有人担心过多的自我安慰会让自己松懈,所以我要强调的最后一点,是行动。

3.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

无论你苛责还是鼓励自己,最后引发改变的,是行动。想做什么,现在就开始做吧,不要等到以后。在我的认知中,90%的“明天再说”等于“明天就忘”。想看书的,今晚睡前就拿起来,哪怕只看一页;想锻炼的,今天就蹦跶起来,哪怕只是一组4分钟的燃脂训练;想学画画的,今天就画起来,哪怕就画一个水杯。

只要你做了,无论多少,你都是在行动,都是改变,而如上一点所说:再微小的改变,都值得褒奖。

就像虽然90%的人看了这篇回答,过两天还是会忘记。但我觉得吧,不要紧啦,大家都是普通人嘛,别苛责自己,至少这么长的文章,你都快看完了,对不对?你还是很棒哒!而且看了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从现在做起”的体现啊!

你看,学以致用嘛,我就是这么看得开╮( ̄▽ ̄")╭

最后,送一句我爱极了的话给大家:

Incremental change is better than ambitious failure.

逐步的改善好过雄心勃勃的失败。

End. 后记-为什么要写这篇文字

我曾是一个学渣,很渣很渣的那种:我背着笔记本去图书馆,却刷了半天的网页,又看了半天的电影,晚上我把自己骂一顿,决定明天好好学习,结果第二天又故态复萌;我曾整天翘课打游戏,晚上通宵到早上7点,睡到中午1点,起来吃碗泡面,下午继续打,这样循环了一个多学期。我不是没有想过改变,但每一次下定决心后的热血,都持续不到三天,很快就会陷入计划失败-> 自责-> 重新计划-> 计划失败的恶性循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自控力是限制自己进步的最大阻碍,我痛恨没有毅力的自己,觉得这辈子没啥出息了。直到后来,见了很多很多人,读了很多很多书,我才明白以前很多对于自控、习惯和效率的理解都是错的。在那以后,我慢慢摆脱了诸如自控失败、拖延症这类问题的困扰,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学霸”;我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天过得忙碌而有意义。

而为了达到今天的状态,我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我也看到太多人,跟我掉进同样的坑里,想要爬出来,却因为力气用错了地方而徒劳无功。即使是寒假计划失败这样一件看上去很小的事,背后却隐藏着太多的学问,它们分散在不同的书与课程里,没有足够经历的人,难以一窥全貌,结果就是反复的掉进坑里,在爬坡的过程中耗尽了心力,最终放弃了自己。

我常常想,如果当年有人告诉我正确的道理和方法,我的人生会不会顺遂很多?

所以我啰啰嗦嗦的写这么多,哪怕只对一个读者有用,就不枉我花二十多个小时,去琢磨和修改这篇东西。

最后的最后,再送两段话给大家:

“在生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次机会,让你不得不面对自己身上的缺陷和弱点,事实会一次又一次提醒你,你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需要改变。可人的本性是懒惰又脆弱的,大部分人选择麻痹自己,转向短期的即时刺激(上网购物打游戏,暴食社交一夜情),少数人选择改变自己,于是就会有痛苦,有反复,有成功和放弃。”

“没有人生来完美,每一个趋近于优秀的人格,都是经过了多次自我改造的结果。没有试图去改变的人,继续重复着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看着那些早已看过的烂熟于心的风景,而对于正在改变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

这两段话来自知友@陈诺,我稍有改动,基本没有曲解原意,推荐大家看看她的回答,很多答案对我帮助很大。

在改变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不懈的坚持和科学的方法,祝你们每一天都和之前不一样,每一天都是新的,大家共勉。

谈自控能力的培养

自控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的:1、自控能力的培养是自律意识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大学生社会化成败的培养息息相关。班会旨在通过对一些大学校园内部常见的自控能力差的表现进行晾晒,使大家认识到自控能力差的危害性。 2、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加强自控能力的自我培养。 一、教学导入 天气寒冷,迟到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引出主题。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案例分析及自我晾晒自控能力差的危害性来反论培养自控能力的重要性。 2、仅从个人的角度去分析缺乏自控能力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即时满足”和“集体无意识”。 三、教学难点 培养自律能力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1.列出动机并维持。 2.让“反增法”来帮你。 3.养成习惯并坚守。 教学器材: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课时及班级:13造价1、2、4、3班,每班2课时 导入 1、由一段视频导入 这段视频虽然是我们临时录制的,但这样的场景确实是天天早上都在上映,而且是在循环播放。 2、对起床前挣扎的心理进行探究。 问题:为什么上午上课迟到? 生来来不上进的人是没有的,每个人都是积极和消极融合的矛盾体。自控能力强的人起床了,自控能力弱的人睡着了,就迟到了。 一、自控力的含义和重要性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自控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它能调动其它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方面,消解它们的消极方面,使一个人按照理性的要求去行动。 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对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诠释。一些国外的先哲名人对此也有着精辟的见解,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人啊,你要自助!”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简而言之,就是自我的监督、引导和催促。 良好的自控力是个性成熟的表现,哪怕是一件小事,只要能做到自我的监督、引导和催促,天长日久,就会产生日积月累的力量。 案例:1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 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为了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此时的柏拉图很年轻,在学识上与后来的哲学家柏拉图相比仍显稚嫩,但已表现出一个杰出人物所具有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优秀心理素质。他在成为哲学家之前,大部分时间仍然显得平淡无奇,所不同的是在那些人们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复中,柏拉图能认准目标、始终坚持。甩手固然甩不出一个哲学家,但是目标游移、耐不住寂寞的人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两个同等条件的人,一个学习坚持不懈,一个学习浅尝辄止,两年以后,差别会很明显。这个故事会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值得我们深思。 案例2.俞敏洪的故事 能够坚持不懈,是良好的自控力在起作用。 因而,心理学家认为,自控力比智商更重要,良好的自控能力是一个成熟的人进入理性社会最主要的因素。自控能力强的人,其情绪不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不仅能够增进身心健康,而且更容易实现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更易获得家庭的幸福和事业上的成功。 案例3准毕业生的回首往事 二、自控能力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1、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自控能力差的表现有哪些? 90后大学生的自控力相对较弱是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不管是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案,还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和我们学校的伤人事件。这些不幸事件的发生除了这些当事人法律观念淡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控力差,导致“磕碰擦”这样小的起因把“小事激大,大事激炸。”

初中生的自控力研究

初中生的自控力研究 【摘要】自控力,即自我控制能力,也指对自己的周围事件、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控制感。拥有良好的自控力,是一个人的人格的表现,也是一个人能成功的准绳,也是一个人能在社会立足发展得基础之一。初中生,一个令家长和老师极为烦恼的一个群体,正在处在“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幼稚与成熟并存,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的他们。由于身体发育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偏低,常常处在迷茫、不知所措、意志力表现相对的脆弱的阶段。 【关键词】表现自控力目标 初中生的年龄的一般在12、13岁至15、16岁,在这一阶段,心加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是青春期的萌动,是人生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除了在外在的身体与生理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外,初中生的脑和神经系统也发生了变化:脑的重量和成人接近,脑的沟回增多,加深,神经元以完善和复杂化,大脑的机制也越发的成熟,思维的独立性和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但片面性和表面化难以掩饰,还欠成熟,这就使得初中生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思想上的跳跃,但是,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还不是很成熟,兴奋过程占优势,因而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冲动性,从而也诱发了自控能力脆弱的发生。而在我们人体的大脑内存在着一种叫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属于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阿尔维德·卡尔森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这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发现,还使更的

人多巴胺失调则会令人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当人们积极想做某事时,脑中会非常活络的分泌出大量多巴胺荷尔蒙。它是一种使人类引起欲望的荷尔蒙,通过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多巴胺是人体本身会影响自控力的因素。也正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也正是身体机能的生长,出现了自控能力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生活、学习、与他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上,处于初中阶段的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童年的那种稚嫩,同时又增添了成人的几许成熟,面对学业上的竞争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他们在生活上不能要仅仅依靠玩乐来充实自己的人生,还要争取学好,这使得生活上就要学会约束,但当他们在学与娱乐之间不并能很好的妥协,即表现出而来自我控制能力差,比如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让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习影响很大;漫画、小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放松,流行八卦新闻让学生有了娱乐的话题,这让一些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陷入困境中,而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沉寂在虚拟的网络、小说和娱乐上,而当学习与这些娱乐发生聚焦时,处于习惯的思维中,而是得在课堂、在学习中脱轨了。学习上,还表现为抵制不了诱惑,作业常常推脱现象。又如,一些自控能力差学生在做作业时习惯性听歌、看电视,认为自己能一心二用,或是认为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欣赏音乐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不能控制好自己,一心一意的做好一件事情。而对已在初中生之衣发展阶段的人际关系,则也表现得很明显。当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容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差,而在与他人

培养孩子自控力的经典总结

培养孩子自控力的经典总结 儿童图书指导老师经过长年的与全国各地快乐书童的会员打交道,分析出和总结出孩子们的共同特点和兴趣所在,还有内心深处的点,这个点引导的好就可以像一个小树不断地像太阳使劲成长,如果家长引导不好这个小树就会弯曲被其它的大树给掩埋掉,所以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我们首先就按五个步骤来培养。 1. 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 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动机水平。例如,只有当幼儿认识到欺负小朋友是不良行为时,他才会不骂人、不打人;只有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行为时,他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小伙伴。所以应当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实现他对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 2. 让幼儿有自主权和主动权 多给幼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这不仅异于同伴,更重要的是异于成人。因此,做父母的应尊重孩子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享有的权利。

3. 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不要过于压制幼儿 研究表明,在严厉、专断、限制模式的控制下,儿童一般有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的特征。限制控制下的儿童大多有退缩和攻击性行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对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和束缚。其实,幼儿由于年龄尚小,他们有时的“乱说乱动”并不是故意的,如果不加区分就加以限制,会造成他们情绪上的压抑,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得不到健康发展 4.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就可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降低自控行为引起的紧张感,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例如,要求幼儿不随地扔垃圾,如果他每次都控制得住,以后就会形成垃圾不乱扔的好习惯。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训练幼儿良好的自控行为,对他们自控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5. 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 研究表明,社会模仿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榜样在儿童自我控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榜样模仿是儿童自控行为的决定因素。家长的言谈举止都在幼儿的注意当中。因此,家长要时刻保持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良

《自控力》优秀读后感

《自控力》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提出了意志力损耗极限的理论,这个理论首先包含了损耗意志力的种种条件的论述(其中包括外界诱因、自身心理因素、肌体营养条件,生物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这些条件如何量化地影响意志力(例如从早到晚意志力是如何衰减的),进而提出了如何减少意志力损耗的理论(例如应该在意志力旺盛期处理繁杂事务,避免在意志力薄弱时处理这类事务大量浪费性损耗意志力,这也是关于如何高效利用我们有限的意志力的理论)。而同类专著通常只包含如何训练意志力的理论,却没有考虑到意志力本身的损耗问题。这使得本书在构建自控力训练模式理论时,覆盖面更加全面。许多人按照传统的自控力训练读物去试图训练自己时,都没有得到过避免意志力损耗这方面的指导,因此大部分人的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他们的意志力在训练过程中,强化的量远远比不上损耗,尤其是本书所提到的“自我强制心理”对意志力是最大的损耗因素,这一点在同类书籍中都没有得到明确论述和强调。 其次,本书推荐采用的不是强制疗法,恰恰相反,本书反对强制疗法,不提倡自我克制,而是提倡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欲望,将其引导转化成使自己专注于某些事情或者无视诱惑的动力,这与“借债征兵打债主”的思想不谋而合,是一种以战养战的活用,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行之有效地利用其他欲望来抵制当前诱惑。这种方法可以算是同类书籍中介绍的最为高明的方法,它考虑到了意志力薄弱者本来就没有意志力去直接对抗诱惑,正如一个本来就欠债的企业没有本钱来扩充规模。这种方法借用了我们对其他诱惑的兴趣,来转化为对抗当前不良诱惑的意志力,相当于为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进行变废为宝的融资,使之自发地利用其在别处浪费的资源来解燃眉之急。 最后,本书不同于同类书籍的第三个亮点是,它指出善待自己的重要性,即很多时候不要强求。这极像博彩爱好者常说的“不要越输越赌”。本书指出,善待自己是给自己减压,而很多时候,人们屈从于欲望往往是为了逃避压力。只有行之有效地缓解压力,才能使人们不再为了逃避压力而被诱惑。这可以说是非常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们意志力崩溃的最重要原因。而大多数同类书籍则要求我们反复提醒自己要自我约束,而几乎不会教我们如何去缓解压力。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介绍给我们一种健康的人生心态:那就是要敢于面对挑战,这样才能获得主动的自由自在,而不是为了逃避挑战去选择慵懒,那只是暂时的惬意。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放松。 作为人气读物,本书的座谈式写作风格,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通过近似与读者谈心的方式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与读者产生很好的互动,更加容易让读者融入到书中。“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常用来形容对客观世界的自我感受。而同时也经常成为面对失望的自我表现结果自我评判的一句牢骚话。 从内心到外部世界,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的最终效果。首先,客观的外部环境是我们我发左右的,这就需要我们心存感恩心,不持偏执念。接受客观世界的无常。使我们的心具备安静下来的外在条件。除却我们不能预测、评判、又不能毫无偏见认知但处处施加绝对影响的的客观世界。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我们的内心了。现在人们比过去更关注意志力。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我们知道,意志力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经济安全,人际关系和事业成败。也知道,应该掌控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么,做什么说什么,买什么。但这些真的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吗,如果果真,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意志力薄弱了-自控力只是一时的行为,而力不从心和失控却是常态。凯利的《自控力》被评为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整本书的写作方法属于实验案例探讨形式,这和国内的书有些却别,看起来感觉枝杈繁茂,声情并茂,但找到主

家校会教案如何培养孩子自控力

寻找成长密码 —中职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机械制造部赵涛云 一、活动背景 自控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能力,它能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的身体健康、心智水平、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等,无不受到自控力的影响。缺乏自控力,比如:随心所欲地花钱、肆无忌惮地发脾气、毫无时间观念、饮食不规律、情绪不稳定……常常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提高自控力对人们来说 刻不容缓。而拥有强大的自控力,就等于拥有了一种能让你坚持目标、贯彻始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神奇力量。很大程度上,自控力能够决定我们事业的 成败,也能够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好坏。可以说,对人们成功影响最大的,就 是人的自控力以及人的智力。智力一般来说很难自我突破,而自控力却可以通 过锻炼而得到增强。虽然过度使用这种意志力,大脑也会产生疲劳,但只要遵 循科学系统的训练机制,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样,自控能力就会逐渐得以完善和 增强。当自控力非常强大,甚至成为我们本性的一部分,与我们的天赋、才学、能力完美结合时,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生活也会从此更加精 彩! 对于我们中职学生,自控力主要表现在玩手机、上网无节制。是目前学校 老师和家长最为烦恼和头痛的一件大事。说的直接一点就是自控能力差,学生 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二、活动目的 1、让家长了解孩子玩手机、上网的危害有哪些? 2、帮助家长了解、分析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 3、帮助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三、活动过程

根据DCCI(中国互联网第三方研究机构数据平台)《2017年中国青少年移 动网络安全蓝皮书》中显示,已经有83.5%的家长为青少年配备了智能手机,82.7%的青少年将智能手机选择为自己最常用的上网工具,QQ、陌陌等社交平台占据他们上网的大部分时间。而手机游戏,作为诱惑孩子天性的产品,自然 就成为填充青少年日常碎片化时间的主要“玩具”。 下面我们就看看学生上网、玩手机有多大的危害?做父母的怎么办?可以 给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一)上网、玩手机的危害 案例展示: (案例一) 2017-09-17晚:杭州市 滨江区一高档住宅江南 明月小区西区发生一起 悲剧,一名15岁的初 三女孩从19楼坠下死 亡,矛盾的导火索就是 手机。 女孩坠亡后,她的 一些家属也赶到了现场。据了解,女孩坠楼的原因可能和手机有关,当晚女孩在使用手机时被家人发现,家人随后不许女孩再玩,双方发生了一些争执。争执过后,女孩一时想不开就跳下了楼,“她的脾气太急了。”一位女孩的亲属评论。

自控力读后感3000字

自控力读后感3000字 最近读了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尔格尔教授的人气新书《自控力》的中文版,略受启发,想写点想法。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这没什么特殊之处,最初感觉它和以前我读过的一些励志书和自我调整心态的书籍没什么两样,大致上都是通过一些实验研究作为例证,来得出一些关于人群心理发展规律的抽样结论。 我一直对这类实验或者结论都不怎么信服,毕竟现实是复杂的,不可能有那么理想的实验条件,在现实条件下的人群是否会有实验中所统计的行为取向分布,始终是个未知数。而且事实上我看过另一些书,也是有关于人性研究的专业书籍,其中明确提到,用特定实验的方式研究人性或者心理问题,通常都是不可靠的,因为现实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随机因素,各种突发事件都可能严重影响一个人的选择或者决定,而且往往这种随机因素的决定作用是显著的,这种条件是实验室不能制造的。但是,当看到本书内容1/3的时候,我似乎了解了它为什么被称为最受欢迎的心理学教程。它的实验论据与其说是提高本书说服力,不如说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巧妙手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读者对于本书的兴趣,书中例举的很多实验其实都是理想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上的可靠性并不高,但是这些实验的设计都很有创意,趣味性强,容易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感兴趣,而非为了让他们信服(本书很好地保留了读者质疑的权利,这也是优秀教材必有的特点,只有允许质疑,才能让学生学习时通过质疑来产生交互,从而更加清楚地知道教材所书的内容为什么有道理)。 我想,很多人把这本书看作是一本鼓舞人心并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约束的读物,显然是“跑偏”了。本书实质上并不是那些宣扬“自我救赎”的“心灵鸡汤”类的读物,它实质上是一本教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到关于意志力科学的重重科学论断,而非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减肥的书,它的内容是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尽管它的文字形式非常通俗和生动,但说到底它是一本学术专著。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认识人类的自控能力,以及如何去训练和运用它,更重要的是,它在渗透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给学生,即使你不是专业研究心理学的人士,你多少会建立起初步的科研思考模式,在思考和分析每一个问题时,初步地形成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总结结论,思考结论的应用方式,如何有理论指导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如何用理论建立看待世界的新视角等等。 本书与同类心理学书籍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不是古板的科学书籍,没有充斥第三人称的纯科学性的论述(像法医报告那样),但它的理论架构确实地表明它又不是表面想看起来那样的一本通俗流行读物,它是一本理论专著。用通俗读物的模式来撰写理论专著,虽然不是前无古人,但能够将理论构架保持得如此完好,在同类作品中确实不多见。 下面总结一些我个人的收获: 首先,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提出了意志力损耗极限的理论,这个理论首先包含了损耗意志力的种种条件的论述(其中包括外界诱因、自身心理因素、肌体营养条件,生物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这些条件如何量化地影响意志力(例如从早到晚意志力是如何衰减的),进而提出了如何减少意志力损耗的理论(例如应该在意志力旺盛期处理繁杂事务,避免在意志力薄弱时处理这类事务大量浪费性损耗意志力,这也是关于如何高效利用我们有限的意志力的理论)。而同类专著通常只包含如何训练意志力的理论,却没有考虑到意志力本身的损耗问题。这使得本书在构建自控力训练模式理论时,覆盖面更加全面。许多人按照传统的自控力训练读物去试图训练自己时,都没有得到过避免意志力损耗这方面的指导,因此大部分人的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他们的意志力在训练过程中,强化的量远远比不上损耗,尤其是本书所提到的“自我强制心理”对意志力是最大的损耗因素,这一点在同类书籍中都没有得到明确论述和强调。

自控力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自控力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拜读了《自控力》一书后,很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感慨颇多。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自控力读后感与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自控力读后感与心得体会1 生活中有很多诱惑,诱惑从何而来,而面对诱惑的自控力、意志力如何产生,又该如何维持?《自控力》一书第六章“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中对意志力、压力、诱惑力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当一个人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情绪低落时,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 为什么压力会与诱惑挂钩呢,因为当人感到压力时,大脑就会指引着你,让你去做它认为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例如,你很喜欢逛街,那么在你感觉情绪低落、压力大时,你的大脑就会将你的喜好无限放大,这时逛街就成了一种很美好的诱惑,能够缓解你压力与低落情绪的诱惑,这种诱惑会让我们失去理性,被本能支配,从而采取一些不起作用的应对策略来缓解自身压力,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想要提升自身抵制外界诱惑的意志力就必须学会缓解自身压力。 我认为缓解自身压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学会丢包袱。生活中繁杂的事务会将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支解,使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执行最重要的事情。这时,你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有效的办法是先分析一下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次要的,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少做或不做,这样

就可以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 二是要善待自己,放低标准。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了,至善至美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不要妄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得完美无缺。适当放低一下标准,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或许在客观上也减轻了别人的压力。 三是要给自己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压力的产生也可能是因为对事情本身的理解造成的。过分夸大了事情的重要性和后果,导致心理负担加重。不少人往往因为急于求成,而忘记了对事情本身的思考。留一点儿时间思考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事情本来的面目,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下解剖情绪、分解压力的机会。 四是不要忘了休息。过重的劳动会导致人生理疲劳,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过分的焦急与紧张。适当的休息不但会缓解大脑疲劳,而且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减轻心中的压力。 压力既是动力、又是阻力,只有从根本上了解压力、认识压力,掌握正确的解压方法,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抵制外界诱惑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在能力和事业上得到进一步升华。 自控力读后感与心得体会2 最近读了《自控力》这本书,真是本好书!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读后感想。 首先,用8句摘选书中关于意志力自控力的理论观点,希望大家籍此对这本书的主旨有个了解。 一、意志力缺陷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不仅仅是你。意识到自己

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控能力的个案研究 内容摘要由于受社会发展、经济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加之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基础教育层次不同,当前农村小学特别是低段的学生中有一些课堂学习的自控能力比较弱。表现为:一是任性而行,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是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下过多次决心,但在行动上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本课题是特别针对小学一年级课堂自控能力薄弱的学生的实质性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一年级课堂自控能力个案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社会的知识化、信息的网络化的发展喝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内心世界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长期冲击着我们现在的人类。如今媒体上登载的一些高知、身居高位的人触犯国纪国法屡见不鲜,深刻反映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仔细分析,这些人除了思想道德品质低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 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对子女有求必应,百依百顺,造成子女的依赖心理和任性行为。夫妻离异或不管不教,以及重组家庭的增多,外出打工等,许多家庭把孩子抛给老人抚养,隔代的祖父难于管教孩子。有的离异家庭双方都不愿意照顾孩子的生活喝学习,有的甚至把孩子作为自己再追求幸福的障碍。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家庭的关爱,性格变得孤僻,产生好动、不爱学习

的表现。不良的家庭教育,以及有些家长的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长中的子女。 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些课堂上自控能力差,不爱学习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歧视、甚至体罚,这些学生难免产生自卑,引发厌学,有的甚至课堂上更加任性妄为,成绩每况愈下。 我们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由周围多个自然村的孩子组成,由于他们基础教育的层次不同,家庭教育的要求不一,导致了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常常有这样的一部分学生,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引起他的“好奇心”,并足可以让他“集中”注意力持久,可一旦到上课听讲、做作业完全判若两人,小动作做个不停,自我控制力很差,写字马虎,喜欢拖拉。因为贪玩作业经常拖拉,成绩偏下。他们在老师面前常常唯听事从,信誓旦旦地表示痛改前非,但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开始热情,但总做不到底。尽管老师们想了种种办法,但效果仍不明显。于是,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爱因斯坦提出:“人一旦学会操纵自己的大脑,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孩子身上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一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于是我们选择了“自控力薄弱学生行为的个案研究”,试图寻找学生自控力薄弱的原因,改变他们的自控力薄弱现状,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步入21世纪,世界教育经历着从传统的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转变。当代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的完善与否,是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确实,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外许多心理学家致力于自制力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多种培养自制力的方法。其中,"7个控制"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

中文摘要 学习自控力是学生为实现学业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按照社会要求和一定的内在标准对外部环境,自己的情感,欲望、行为等加以控制的能力。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学习中适当的提高自我控制不但对学习有益,而且还能促进个体性格的发展。本论文通过三个研究探讨中学生学习自控力情况。 研究一对 604 名中学生分别用《中学生学习自控力问卷》和《中学生学习自控力原因问卷》调查了学习自控力特点和影响因素。得出结论:(1)中学生学习自控力从初一到高三,呈现总体降低趋势。(2)影响中学生自控力的原因可归纳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随着年级升高外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少,内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3)影响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主要因素是诱惑,影响高中生学习自控力的主要因素是情绪。 研究二选用 99 名被试接受2×2×2 随机区组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学习自控力(高、低自控两个水平)、压力(有压力和无压力两个水平)、诱惑(有诱惑和无诱惑两个水平),因变量为注意稳定性。结果发现:(1)学习自控力、诱惑在注意稳定性上有主效应,压力无主效应;(2)学习自控力和压力对注意稳定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学习自控力和诱惑对注意稳定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3)学习自控力、诱惑和压力三个因素对注意稳定性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研究三选用两个同质的初一班级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 个月的学习自控力培养。最后发现(1)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2)实验后,实验组低自控被试的自控力分数显著下降,实验组高自控被试和控制组被试的自控力分数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自控力;培养 第1 章文献综述 真正关于自我控制的实证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60 年代,其中认知—行为主义的研究尤为引人注意,Rotter(1966)认为个体心理控制源的期望决定了他对特定行为后果的态度[3],控制点分为两大类型:内控制点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和外控制点 (external locusof control),内控制点的人将个人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他们会从成败中吸取教训,成长自己。外控制点的人将个人行为后果归因与外部原因,成功了也不会特别自豪,失败了就会怨天尤人,这种人自控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一旦外力撤销,就会失去自控。Seligman (1975)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概念,习得性无助在人类身上表现为如果一个人长期体验到失败,就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其实是自控失败的一种表现。Mischel (1972)通过实验提出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概念。还用冷/热系统结构框架(Hot/Cool-System Framework) 来说明策略性注意调配(Strategic Attention Deployment)对自我延迟满足的作用机制。注意调配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控制的策略。Bandura (1977)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是对自己能力和控制的主观评价[4]。一般认为,高自我效能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达到特定目标,因而会通过自我控制,采取各种策略达到目标。低自我效能的人认为自己不能达到目标,可能会放弃自控。习得无助其实是低自我效能的极端表现。 学习自控的涵义

浅谈小学生自控力的养成

浅谈小学生自控力的养成 赵墩小学王跃 我在赵墩小学四年级任教过程中,发现一位名叫程××的学生,不仅爱在课堂上说话,而且爱做小动作。平时,作业从来不会主动交上来。他经常在课堂窃窃私语,只要发现自己脱离老师监管的视线,便又开始说得更欢,一直做自己的事情,从而扰乱课堂秩序。面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课后,我也常和其他科任老师谈起这位学生,老师们直摇头,说:“唉,无可救药。想要他完成作业、认真听课不是一般的难。”试想,这样的学生学习能好吗? 于是,我查阅了相关的一些资料。像学生这样的行为,就是平常说的开小差,这是严重缺乏自控力的表现。自控力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和约束自己行为的一种能力。科学家研究表明:小时候自控力强的孩子,到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比同等智商的孩子要高20%左右。我们留意身边的学生,会发现缺乏一定自控力的学生还真不少。对于那些生性好动,心智稚嫩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教会他们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培养良好的自控力呢? 根据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自己浅薄的教育经验,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以下“四心”。 一要有爱心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就是要关心,呵护学生的成长。那么,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精心的呵护。他们犯错,有时是故意的,但绝大多数是无意的,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他们好奇心

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尤其是遇到新奇的事物,总想看看,听听,动动,这正是孩子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我们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才能探究开小差的真正原因,是来自自身的因素,还是来自家庭的因素,还是来自学校的因素……然后针对不同原因,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帮扶计划。 二要有耐心 面对自控力差的学生,我们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对待,动不动就责罚孩子,这样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适得其反。“我们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作为老师,对孩子要充满信心和爱心,要耐心细致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自律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犯错是不对的。比如,当见到其他小学生无自控行为时,让他判断那样做是否正确,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他明白,只有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才能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不仅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当小学生对自我有一定约束力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有利于小学生强化自我控制意识,逐步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这比“你不可以……”“你不要……”等严厉的禁止性语言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要有恒心 制订班规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班规班约的制订一定要慎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由大家共同讨论制订,得到全班人支持,班规班约一旦制订,不能朝令夕改。还要选拔一批有责任心的班干部,作为班规班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开展“兵管兵,兵教兵”

《自控力》读后感800字

《自控力》读后感800字 读完《自控力》,你有什么感触呢,下面XX为大家精心搜集了2篇“《自控力》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自控力》读后感800字 最近读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尔教授的人气新书《自控力》的中文版。现在社会大家或多或少存在拖延症、月光族、熬夜族、减肥控、淘宝控、电脑控、手机控、微博控、购物狂、工作狂、注意力涣散、抽烟、酗酒等症状,而我也有以上症状中的多数。因此,希望通过这本书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 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提出了意志力损耗极限的理论,这个理论首先包含了损耗意志力的种种条件的论述(其中包括外界诱因、自身心理因素、肌体营养条件,生物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这些条件如何量化地影响意志力(例如从早到晚意志力是如何衰减的),进而提出了如何减少意志力损耗的理论(例如应该在意志力旺盛期处理繁杂事务,避免在意志力薄弱时处理这类事务大量浪费性损耗意志力,这也是关于如何高效利用我们有限的意志力的理论)。许多人按照传统的自控力训练读物去试图训练自己时,没有得到避免意志力损耗这方面的指导,因此大部分人的结果都是以

失败告终,原因就是他们的意志力在训练过程中,强化的量远远比不上损耗。 本书推荐采用的不是强制疗法,恰恰相反,本书反对强制疗法,不提倡自我克制,而是提倡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欲望,将其引导转化成使自己专注于某些事情或者无视诱惑的动力,这与“借债征兵打债主”的思想不谋而合,是一种以战养战的活用,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行之有效地利用其他欲望来抵制当前诱惑。 本书指出善待自己的重要性,即很多时候不要强求。这极像赌爱好者常说的“不要越输越赌”。本书指出,善待自己是给自己减压,而很多时候,人们屈从于欲望往往是为了逃避压力。只有行之有效地缓解压力,才能使人们不再为了逃避压力而被诱惑。这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们意志力崩溃的最重要原因。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健康的人生心态:那就是要敢于面对挑战,这样才能获得主动的自由自在,而不是为了逃避挑战去选择慵懒,那只是暂时的惬意。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放松。 一个没有自控力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没有自控力,好比轮船没有了动力,只有随波逐流,漂浮不定,无法到达彼岸。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术,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里所说的“坚韧不拔之志”,正是本书所指的自控力。自控力给我的启示有以下两个方面:

浅谈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上课时容易分心,常被教室外面的声音所吸引;有的学生明知迷恋电子游戏是有害的,但仍然偷偷去玩……这些都是自制力差的表现。所谓自制力,就是一个人自己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自制力薄弱的人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与冲动,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力差,这种人易被诱因干扰、动摇、惊慌、违背纪律,做不良习惯的奴隶。 国外曾有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专门给进行实验的孩子们每人一块软糖,并对他们说:“如果你能坚持到叫你出来时还没有把那块糖吃掉,将再奖你一块;如果你等不到,就吃掉了软糖,那么你只能得到那一块。”结果有些孩子当场就把软糖吃掉了,而有的孩子尽量克制自己,最后得到两块软糖。专家们把他们分成两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得到两块软糖的孩子后来普遍比那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这个实验表明,有自制力或自制力强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保持充沛精力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能忍受机体的疲劳和创伤;能抗拒内外诱内的困惑和干扰;能自觉遵守纪律。如志愿军英雄邱少云,就是具有高度自制力的人,他在侦察敌情时,为不暴露目标,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至英勇献身,他为我们树立了自觉遵守纪律的光辉典范。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制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所以家长和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制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这里简要介绍几点: 一、严格管理教育,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是顺利从事学习和其它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特征。.自制力弱的学生,常常不能抗拒诱惑或干扰,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而违反纪律。因此教师

浅谈中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自信、自律、自强,做合格中学生”是我校近年来提出的德育目标。在“三自一做”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自律的品质,他们缺乏自制力,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为学习没有主动性,上课看小说、睡觉;业余时间上网吧……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记得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曾经说过:管得住自己的人,不仅不会沦为“人渣”,还有可能成为“人杰”;管不住自己的人不仅不会成为“人杰”,还有可能沦为“人渣”。所以说,自制力缺乏是人生前进道路上 的拦路虎。中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认识到中学生自制力培养的重要性。下面谈谈我在培养学生自制力 的感受和体会。 自制力是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并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它表现为既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又善于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高中生虽然自制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尚处在发育阶段。在自我意志方面,存在着盲目成熟感,在情感方面,好冲动、易转移,自制力差,往往管不住自己。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呢? 一、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提高认识指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大理想是学生自制力的力量源泉,只有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百折不挠,奋斗到底。教育学生,使他们明白理想与现实毕竟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理想,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要有抵抗外界因素的干扰的能力,要有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和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非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使他们具备稳定意志品质。 二、建立良好的班风,通过集体的舆论来约束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环境之一。良好的班风,对学生自制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熏陶作用,促进作用。 在班风建设中,首先要建立孜孜不倦、勤奋好学、求思上进的良好班风;其次要开展有利于自制力发展的活动。如组织学生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使学生不怕困难,能克服懒惰、贪玩的缺点。另外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讲座或者

浅谈自制力的重要性与培养

浅谈自制力的重要性与培养 摘要: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一方面应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行为。自制力对人走向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代百科全书式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哲学家们都注意到:”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 关键词:自制力 一、自制力的重要性 自制力不管是对学生还是成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保驾护航,使我们能更好的控制自我,克服困难,坚定自己的目标,向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发。自制力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元素,是我们人生转折和飞跃的保险绳。有了较强的自制力,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便不会迷失方向,便不会被各种外物所诱惑,不会因为其它事情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增强自制力,可以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使自己更加理智,遇事更为冷静,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使得自我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有了较强的自制力,可以使你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拥有更多的朋友和知已,使得自己的交际范围更为广泛,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优点,吸取别人的教训,进一步的完善自我。自制力可以使我们激励自我,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使自己战胜弱点和消极情绪,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自制力不但对学习很重要,而且对生活和工作更为重要,但是种种数据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自制力现状是却是令人堪忧的。自制力不管是对我们现在的学习,还是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制力越弱,我们成功的可能性就越趋向于零,而自制力越强,我们成功的可能性便越高。 二、自制力的培养 1.把恶习当朋友来接纳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必须在周末写出报告,否则会付出代价。但你却呆呆地坐在电脑前,脑子里空空如也,一个字也不愿意敲。你一会儿打开旅游网站,一会儿打开爬山网站,所有的内容你都看过了,但你还是一遍遍地刷新网页。你强烈地谴责自己,发誓再也不做这些无聊事了。但过了一会儿,刚写了几个字,你又开始刷新电脑网页了。那么,换个方式。仔细地聆听一下你内心的声音,你会听见,你心中有一个部分在大喊:你整天做烦躁和劳累的工作,你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现在,你要感谢这个“次人格”对你的关心和帮助,告诉它你一定会去。但此时此地,你必须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分心的想法不再纠缠你了,它相信了你的承诺。

《自控力》读后感范文

《自控力》读后感范文 人生总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管你内心怎样纠结痛苦,只要你不去面对,不拿出行动,那些问题就会周而复始地出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自控力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控力读后感1 《自控力》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作者是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该书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 现在社会有很多人存在自控力不足的问题,其中我也被拖延的毛病深受困扰。有很多人是手机控、电脑控,也有很多人存在酗酒、抽烟等问题,他们有的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害处,有的能够意识到;但难以改变现状。 这本书正是通过一些实验研究作为例证,来得出一些关于历史上人类心理发展的结论,从本质上解释行为,以及提出周期性建议来改变人的行为。 书中部分实验都是理想实验,研究范围太广,人类世界较为复杂,外界影响因素众多。于是难以在人类世界中做这些实验。

作者就构造理想模型,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实验,趣味性强,这使我很感兴趣,总是不由自主地跟着作者的引导走,而不是那种自我逼迫的感觉。 本书不是像其他心理指导书籍一样——只提供文字引导,鼓舞人们改变;更可以说是一本教材,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科学性。虽然它所运用的语言通俗易懂,但是它确实是人们用来进一步了解“意志力科学”的素材。对于人们自控力的薄弱,它反对强制疗法,反而支持有效地利用自我欲望,将一些负面情绪转化成实现目标的动力。它不仅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自控力,以及如何运用它,它更是向读者解释:在研究此类问题时,应该采用哪些科学方法;以此帮助读者建立科学思考模式。这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 在一些事物面前,很多人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冲动。*通过举例子,提问题来告知人们如何正确且有效地抑制住冲动。正如它所说“自控力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偏离目标,又不断把注意力收回来”。本书建议通过一些锻炼改善意志力,提升与自控力有关的一切生理指标,提醒人们:要想在需要“说不”的时候“说不”,在需要“说好”的时候“说好”,你还得有第三种力量——那就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当你面对诱惑和拖延症的时候,你得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 自控力读后感2

培养员工自控力

培养员工自控力 如果一个员工的情商高,那么他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几率就高。所以在挑选员工的时候把情商因素考虑进去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对于刚刚接触到情商这个概念的人来说,明白情商究竟是什么还是很重要的。 在很多的情况下,情商这个概念是被误解了的。实际上,很多人以为情商等同于社交技巧。这种观念是非常片面的。一个人的社交技巧是用来管理他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比如如何和他人互动、沟通。当然,这些技巧是构成情商的重要部分。但是情商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用来管理自己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我们内心的世界驱动我们如何和外部世界打交道。所以全面地来讲,情商包括了我们驱动自己内心世界以及如何管理外部世界的能力以及技巧。 管理你的员工的情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能帮助他们改善自己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自我控制正是你希望员工获得的重要的情商能力。自我控制与了解自己,然后适度、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关。这些情绪在控制得好的情况下是如何帮助一个人达到他的人生目标以及加强他与他人的联系的?在控制得不好的情况下又是如何令一个人遭受损失的? 自我控制包含三个部分的能力:情绪的表达、勇气以及从打击中恢复的能力。 管理情绪的表达 客户代表向客户吼叫,员工挖苦讽刺自己的同事,或者心怀不满、蓄意报复的生产线工人向下一班工友刻意隐瞒关键的信息。这样的“战争”不仅在道德层面产生影响,而且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发生在办公场所的侵略性的行为,包括欺凌弱小,已经成为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工作当中发生的这些不愉快可能导致错误的发生、更多的人请病假以及生产效率的下降。 具有自控能力的人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为公司带来益处。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自一个地产公司的销售部门。因为部门即将签下一桩价值两亿五千万美元的合同,负责人激动不已。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即就签完字,立即就结束谈判,然后立即就开酒会庆祝。 然而,在镇定了这些急切的情绪之后,他提醒自己不要那么心急,而是要继续倾听客户的意见。管理情绪的结果是他可以静下心来更多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最后达成的交易额比原来计划的还多五千万美元。而且,客户也觉得这样的交易很符合他们的长远需求,多花的五千万美元将在未来他们需要扩张时为他们节省下一亿美元。 这位销售经理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帮助公司获得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团队的士气。自我控制能力使得人们既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又能与他人建立牢固的关系。它意味着一个人可以管理各方面的情绪。一个具有相当高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员工可以管理恐惧、愤怒以及失望等各种情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