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级质量控制

三级质量控制

三级质量控制
三级质量控制

高校图书馆机构典藏库三级内容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1

畅佩郑邦坤李欣荣

(四川省成都市西华大学图书馆邮编:610039)

[摘要] 机构典藏库所收录资源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机构知识库的使用效果,只有建立高内容质量的高校机构典藏库, 才能充分发挥机构知识库开放性与共享性的优势。本文从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访问控制和数据内容控制构建机构典藏库三级内容质量控制体系,对机构典藏库的内容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 机构知识库;机构典藏;机构仓储;机构库;内容质量控制

Three Levels Content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College Librar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Chang Pei Zheng Bangkun Li Xinrong

(Xihua University Librar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resource that was collected b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use and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We should establish high quality control of resource content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openness and sharing advantages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build three levels content control of colleg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from the data quality control, data access control and data content control ,in order to assure the content quality of colleg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Keyword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Content Quality Control

1. 引言

机构典藏库[1](又称:机构知识库、机构仓储、机构库等)是开放存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由机构提供一个平台,以收集、整理保存、检索、提供利用为目的,以本机构所创建的各种数字化产品为内容,由机构成员自己将个人或机构的研究成果提交到机构典藏库中,供机构内外的终端用户利用,几乎没有任何使用限制的知识库。

首先将机构典藏介绍到我国的是发表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5期上的由吴建中撰写的论文《图书馆VS机构库――图书馆战略发展的再思考》,文章介绍了国外机构典藏库的起源、发展、定义及影响。2007年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将《机构库应用研究》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南,表明我国机构典藏研究进入应用阶段。

目前国内机构典藏研究已经形成比较核心的研究团队,如表1所示[2-9]。

通过对历年来我国及四川省在机构典藏研究上的学术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学者们在机构典藏库的构建模式、机构典藏库构建中的涉及技术问题、软件的汉化研究、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等方面涉及较多,而在机构典藏库资源建设中,如何对机构典藏库的内容进行质量

1本课题由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项目《社会科学数据机构库内容质量控制研究》(项目编号:SCAA14B05)资助

控制等问题研究甚少。本研究拟通过本文从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访问控制和数据内容控制构建机构典藏库三级内容质量控制体系来为机构典藏库的内容质量提供保障,如图1所示。

表1 机构典藏核心研究团队及方向

2.机构典藏库三级内容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1)数据质量控制:对描述各种数字资源元数据质量的控制,以保证数字资源的储存和检索。

元数据是对各种形式资源进行结构化描述的语言,是数据库人员进行资源管理、检索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和纽带[10]。元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资源的查询和检索效果。元数据质

量控制是机构典藏库内容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严格的元数据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机构

典藏库的检索和管理效率。其目的在于对数据形式进行审查,上传的各种信息资源都必须经过元数据质量控制人员的规范标引、采集与严格审核才能最终确定上传资源是否合格。

在元数据管理过程中, 制定各种数字资源的标准化元数据规范是相当重要的, 它可以

保证机构典藏库长期运行中内容的可检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将自己的

……建立机构典藏库开放同行评审制度

图1 机构典藏库内容质量控制三级保障体系

……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学术推荐系统

……规范各种数字资源元数据

资源上传到机构中,需要经过元数据标引与著录,才能达到资源的共享与检索[11]。所以元数据标引的规范与质量是各种资源的检索与使用的基础与关键环节。

随着开放获取和开放出版的发展,机构库不只是包含有已经出版的文本资源(期刊、报纸等)还会有其他各种数字资源(图片、声音、数据等)。机构典藏库需要容纳各种资源(包括文本与非文本),那么元数据规范性将起着关键性作用,机构库各种资源的储存、组织、检索、显示、使用以及重复使用的效率都会受到信息资源元数据规范与著录规则的影响。机构典藏库要支持非文本信息的储存、使用与检索,则要建立与完善各种资源的元数据规范,包括:图像、音频、视频、数据、科技报告等[12]。

(2)数据访问控制:在机构典藏库内容质量控制中充分利用学术代头人的学术地位,利用数据访问控制技术,通过IP限制和口令设置等访问控制手段使其在机构典藏库的内容质量控制中发挥作用,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学术推荐系统。

这种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学术推荐系统,需要通过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来完成对机构典藏库的内容质量控制[13]。“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成果,就代表了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其成果的学术质量毋庸置疑,是机构知识库存储的重点。“学科带头人”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就“学科带头人”而言,机构典藏库可以将分散在不同地方或机构的科研成果(包括已发表的论文和科研项目等)汇集到一处,这样既有利于机构内外人员的检索和使用,也有利于机构的统计分析与评价等(见图2)。

图2 “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带头作用

形成以“学科代头人”为核心的高校机构典藏库学术推荐系统,需要学科带头人严把资源质量第一关,将自己所在学科领域的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上传到机构数据库中,以供机构内部和社会各界人员的使用。如把机构知识库比作是学校搭建的一个以学科代头人为中心的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平台,那机构典藏库的长期发展就有了现实意义和保障[14]。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学术推荐系统,具体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明确学科领域以及相对应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肯定是相对某一学科

领域而言的,撇开学科领域而谈学科谈带头人是毫无意义的。高校在构建以“学科

带头人”为中心的学术推荐系统时,首先就要清晰地梳理出自己的学科分布,以便

明确相对应的学科带头人。“学科”与“学科带头人”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个学科可能有多个带头人,相应地一个学科带头人也可能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只

是要求在构建推荐系统时能有明确的学科分类标准。

●设置权限控制;在权限上只给予“学科代头人”足够的权限:上传其学术成果,推

荐其他人员的学术资源,修改信息资源的一些信息和删除学术资源等。这一权限控

制可以通过IP限制、口令设置和账户管理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而一般机构用户只需

要通过身份认证识别和密码或通过注册则可获得对数字资源的获取,自由下载机构

典藏库中存有的数字信息资料。总之一般用户可以自由检索下载高校机构库中的数

字信息资源,但是将其数字资料上传到机构典藏库则必须经过参考咨询或学科代头

人的推荐来完成。

●动态控制;任何系统长期平稳的运行都离不开控制的保障,以“学科带头人”为中

心的学术推荐系统的运行也需要设立科学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如定期进行账户管理

和清查以确保推荐系统的质量保障作用。

(3)数据内容控制:在高校机构典藏库系统中嵌入评审模块,借鉴开放同行评审方法,在线对机构典藏库资源进行内容质量评审,为机构典藏库内容质量控制提供长期有效运行保障。

开放同行评审[15](Open Peer Review),是指在评审过程中公开评审专家和上传者的身份与评价,是在传统同行评审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评审人员与被审人员的透明度,揭露了评审核心人员的身份与评价。恰恰是这点切合了机构典藏库的开放性与公开性。将开放同行评审制度应用于机构典藏库的内容质量控制,既可以保证机构典藏库的内容质量,也可以保持机构典藏库原有的开放性。将开放评审制度应用与机构知识库的内容质量控制有以下几点好处:

●保持了机构知识库的开放性,增强了同行评审的透明度;开放同行评审系统本质就

是要改变传统评审制度的不公开性,它要求评审人员与被评审人员都要公开其身

份,做到评审体系公开化、透明化。

●节约控制成本,有利于机构典藏库的免费获取;在基于开放同行评审制度下,对某

一研究领域有建树或有研究意向的人员都可自助地参与评论,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专

业审稿的费用,有利于机构库使用者免费获取机构知识库中的信息资源。

●提高了机构人员参与与使用机构知识库的积极性;在开放评审系统之下,机构人员

即可以是资源提供者,又可以是资源评论者,也可以是资源使用者,这样就可以参

与到机构库的整个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机构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加快评审速度、节约时间成本;机构数据库比传统数据库有一个及时、快速的优势,

如果引进这种快速的网上开放评论体制既可以很好地保留其原有的快速传递科研

信息的特性,又能保障信息资源的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可以快速又有

质量地传递最前沿的科研信息,这样会地极大地加科学研究项目的进程。

目前的机构典藏库都是将仅进行形式审查的内容直接存储在机构库中,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机构典藏库的内容质量没有保证。结合以上开放评审与机构典藏库的契合点,本文考虑在机构典藏库系统中嵌入评审模块,借鉴开放同行评审方法,在线对机构典藏库内容进行质量评审,为机构典藏库内容质量控制提供长期有效运行保障。具体的运行流程如图4所示:

图3 机构典藏库开放同行评审流程图

需要补充的是,图3中第1步骤中的学科分类和资源类型是很关键数据,是必填项目如果为空,将不能成功提交资源;第2步骤则要依赖学术推荐系统;图3的第3步骤中,需要科学与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打分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量化标准,这样会有利于图3中第4步骤的进行;在进行第4步的过程中,内容质量控制人员需要根据第3步骤打分结果计算并判断是否入库。

3.结束语

机构典藏库对学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学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高等院校学术成果的推广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只有高内容质量的高校机构典藏库,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学术成果的传承、推广、交流和使用起到应用的作用,为使用者带来内容和服务的增值,为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交流、寻求信息提供了方便。

机构典藏库的内容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质量内容保障体系的建立,以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形式明确机构典藏库的内容级质量控制的内容、方法,对现代图书馆机构典藏库内容的典藏、共享方式有重要的意义[16]。

参考文献:

[1]李欣荣. 高校图书馆机构典藏库内容质量控制分析[J]. 图书馆,2011,01:136-137.

[2]吴建中.图书馆VS机构库——图书馆战略发展的再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

报,2004,05:7-10.

[3]董文鸳,袁顺波.聚集学术机构知识库的中心: 机构库( InstitutionalRepository) 探

析[J].图书馆杂志,2005,24( 8):51-55,59.

[4]郭少友.机构库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 161) : 77-80.

[5]袁顺波,董文鸳.机构库的起源、影响及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2006( 2) : 44-46,61.

[6]邓君,毕强,韩毅.机构知识库(IR) 系统Archimède 与eDoc 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 2008( 1):28-34.

[7]马建霞.机构知识库联盟的认证和授权的技术机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0( 4) : 90-95.

[8]郎庆华.机构知识库自存储资源的获取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9, 28( 7) : 166 -169, 184.

[9]柯平,王颖洁.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26(6) : 243 - 248.

[10]马玲玲,卞艺杰,梅俊. 高校机构知识库元数据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01:31-34.

[11]刘贵玉. 机构知识库元数据管理策略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11,15:74-77.

[12]张晓林. 机构知识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02:1-7.

[13]郭清蓉. 机构知识库自存储评价体系的构建[J]. 情报杂志,2009,07:74-76.

[14]林爱群. 机构知识库元数据的自动生成与评估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9,07:21-23.

[15]刘春丽,何钦成.开放同行评审的产生、发展、成效与可行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01:40-44.

[16]蔡迎春. 分布式机构库的质量控制[J]. 图书情报工作,2008,07:44-47.

作者简介:

畅佩(1989——),女,西华大学图书馆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

郑邦坤(1970——),男,西华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服务。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李欣荣(1970—— ),女,西华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现代情报技术的研究,发表论文30篇。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要求提要:建筑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1)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 来自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要求 一、基本规定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现场质理管理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进行检查记录。 2、建筑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3)相关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

规范的规定。 (2)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4)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7)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9)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10)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4、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在下列抽样方案中进行选择: (1)计量、计数或计量-计数等抽样方案。 (2)一次、二次或多次抽样方案。 (3)根据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控制稳定性情况,尚可采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全面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和 客户提供足够的信任度,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内部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活动计划的审批,并组织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计划结果进行评审。 3.2 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督。 3.4 检测人员负责按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中心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 测的特性和范围以及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4.1.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2)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3)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4)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等。 4.1.2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2 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二是外部质量控制计划。 4.2.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1)计划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 (2)控制频率/时间; (3)控制结果的记录方式; (4)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 (5)控制结果的评价准则;

(6)控制实施责任人; (7)评审/评价栏。 4.2.2 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1)比对实验项目,目的、发起单位、参加单位; (2)样品准备与分发、样品保管、运送要求; (3)比对的实验方法、依据; (4)进行比对的时间、频率; (5)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分析方法; (6)检测质量制定准则。 4.2.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技术部根据监测的具体情况,专业范围、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制定年度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控制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4.2.4 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室具体实施。 4.3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对相关项目结果质量进行控制,做好控制 记录,并对控制结果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出现某种不良趋势,应及时查找影响原因,根据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2 技术部根据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能力验证计划;负责联系、协 调各部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并负责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填写“比对、验证活动记录”。 4.3.3 对执行质量控制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或经分析认为可能存在的隐患,执行《不符合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4 在控制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一些项目进行连续或多次的控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从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性,检查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 4.3.5 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若检测结果分析存在离散现象严重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 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结果的原因,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价 4.4.1 内审组组织相关人员就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经评价发现计划有不相适 应的部分,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控制计划进行调整,经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最新ICU 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及职责

ICU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及职责 二、各级职责 (一)一级质控 1.一级质控实施者由责任护士完成,它是质控管理的基础。责任护士将质控融入日常工作中,通过查房及执行规范、指引落实,每班至少对所分管病人进行查房两次,根据病情、护理规范、护理常规及指引随时进行查房,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并跟踪效果,适时上报。 2.下班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及自查,整理责任区域环境。 3.接班前评估(阅病历、查执行单)管辖病人情况及自身能力,汇总新入院、危重特殊、特殊检查治疗患者情况,接班后对上一班责任护士工作情况进行点评。 4.负责对当班出院病历进行初步质控。 5.质控项目包括:环境、特殊检查、治疗、体位、管道护理、用药、用氧、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病历书写、专科护理等。 (二)二级质控 1.二级质控由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完成,它是质控的重心。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通过查房、跟班进行质控。 2.每天交接班前,组长评估当天上班护士的资质和水平,了解当天病人的情况,对危重病人和特殊病人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护理查房对责任护士护理病人的情况进行质量监察,指导、帮助责任护士,预测风险,分析问题,适时对护士进行培训及解决护理问题,将质控融入到职责中。 3.跟随科主任或主管医生对新入院、危重特殊、特殊检查治疗患者的查房。建立护理组长交接班登记本,重点交接危重、疑难、特殊病人的病情、需要关注重点以及病区管理中需要进一步落实或完成的事项。 4.质控内容包括:重点对高危人群、高危技术及高危环节进行质控。 (三)三级质控 1.三级质控由护士长完成,它是质量的核心。护士长通过查房、跟班进行三级质控。 2.掌握病区的整体情况,重点抓好护理组长职责的落实,针对病情危重、护理效果不佳或特殊病人进行查房;同时每周组织两次专项查房(周二及周五),通过查房对组长/责任护士的临床工作予以支持、帮助与指导,结合病例对组长/责任护士(护生)进行培训,评估病人安全及护理质量,预知预测护理风险,发现病人存在的问题,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对组长/责任护士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控,落实核心制度,实地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

结果质量控制

第十八节结果质量控制 一、判断题 请将你的判断符号填在()内,对的为“V”;错的为“X” 。 1.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 答案:“ 2.实验室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答案:“ 3.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由质量监督员实施,以确保所出具的检测结果公正、科学、准确、有效。() 答案:X 4.如果检测机构没有技术校核计划,不能提供技术校核证据,就不能认为是检测过程控制有效、体系运行良好的实验室。() 答案:“ 5.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是指内部人员的比对活动。()答案:X 6.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能够监控检测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答案:“ 7.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问比对来确认实验室能力,它是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校准和检测水平而进行一种外部验证活动。() 答案:“ 8.实验室的管理中,强调对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即任何过程都不会发生变异。()答案:“ 9.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对象是人、机、样、法、环、溯等因素。()答案:“ 10.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尽可能在质量控制数据已经超出预先设定的判据时采取措施。 () 答案:X 11.在检测/校准过程中由于诸种因素的变化会使得检测质量不可能始终是恒定的,质量可能发生突变或渐变。() 答案:“ 12.检测结果的正常变异是不可避免的,它以用不确定度来表示其变化区间的。()答案:“ 13.实验室对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就不会发生有变异,在相同条件下的每次测量应当一致。() 答案:X 14.强调对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但受控不等于没有变异,即使在相同条件下的每次测量也有差异。() 答案:“ 15.用于结果质量控制只能使用有证标准物质。() 答案:X 16.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保证只能用《评审准则》5.7.1 条中列出的5 种方法。() 答案:X 17 ?用于监控的样品关键是要选择稳定、均匀的样品。()

护理三级质控实施方案

护理三级质控实施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就是医院护理管理得主题,也就是护理管理重要得职能之一,护理质量直接反映护理工作得职业特色与工作内涵,护理质量得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得素质与技术质量,还取决于护理管理方法得优劣及护理管理水平得高低,为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因此,经护理管理委员会通过,制订医院护理管理质量考评标准及护理质控实施方案。 一、护理质控组织及管理形式: 1、个人质量护理:全体护士就是护理质量得操作者,就是自我管理责任 人,必须树立正确得质量管理理念,明确个人岗位职责,确保护理质量就是整体质量基础。 主要职责:按照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得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护理常规与操作流程,按护理质量标准做好自我管理,自查、自纠,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工作符合质量要求。 2、各科成立护理质控组:由护士长任组长,科内主管护师或护师以上为 成员得质控护士组成(3-5人) 主要职责:根据护理管理总体要求,结合本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得病区管理制度,措施,,工作指引,对本科得护理质量进行自查,并做好日常检查与全面质量管理,每次质量督查有分析记录,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改进护理流程,每月汇总在护士长手册上交护理部 3、成立医院护理质控组:由护理部主任及各专科护理质控成员担任,由 主管护理工作得副院长任组长,护理部主任任副组长。

主要职责:主要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标准修订与完善,全院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质量控制,并追踪监督实施效果,促进全院护理质量提高。 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5% 3、护理文书合格率≥95%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住院患者满意率≥95% 6、护理人员培训覆盖率≥90% 7、护理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分≥85) 8、健康教育覆盖率≥98% 9、病人知晓率≥95% 10、护理事故发生率为0 11、护理差错发生率≤0、5/100 12、年压疮发生率为0 13、护理计划实施率100% 14、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15、常规器械消毒灭菌率100% 三、质控内容: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服务品质、护理安全、病历文书、危重病人护理、静脉输液、消毒隔离、急救物品、药品管理、护士规范化培训、技术操作 四、质控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评价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评价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技术性、质量等方面。要合理对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不仅要促进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细化管理,还要积极贯彻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而为人们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提供有效的实施保障。 一、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是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技术、现场施工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在执行期间,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调控,以保证在建筑施工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生产部分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降低施工中的影响问题,促进施工的安全运行,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建筑企业的运行效率,还能以最低的经济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实施质量。在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实现专业的技术使用,并构建合理的实施方案,利用合理的解决措施不仅能够促进各个程序之间规范运行,还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

施工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一直是影响施工技术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存在关联。所以,建筑企业应重视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考核工作,并促进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选择一些技术水平比较低的人员,甚至选择一些没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所以说,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施工人员根本不能保证施工技术质量的有效控制[1]。 (二)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在建筑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中,根本没有体现出完善性。制度的建设能够促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但在当前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一些制定的制度还体现着较大的松散问题,从而降低了整个工程的有利实施。如: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性,在较大程度上都制约了建筑工程的有效实施。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施工单位只考虑自身效益的提升,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也不够熟练,与下阶层人员的沟通不到位等,都引起了施工方式的不规范执行[2]。 (三)建筑材料质量差

28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0目的: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和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 3.0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结合各检测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 3.1.2审核批准各检测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和实施计划; 3.1.3负责组织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评审; 3.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 3.2.1审核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 3.2.2组织实施计划并监督执行; 3.2.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2.4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检测项目负责人: 3.3.1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 3.3.2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 3.3.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资料管理员: 3.4.1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3.5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技术负责人应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其得以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应组织和指导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4.2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3技术负责人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公司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公司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1)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2)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3)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4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分析验证和监控的数据,在发现验证和监控的数据超出预定数据时,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必要时向技术负责人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检测过程失控,危及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暂时检测工作。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问题。 4.5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 b)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 c)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评审 d)能否发现检测质量存在的潜在问题。 4.6当监控或验证发现检测质量存在问题时,检测室负责人应立即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对较为严重的不符合工作应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对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善后处理。 4.7评审记录和结论应由技术负责人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 4.8预防措施

护理管理体系护理三级质控包括些

护理管理体系护理三级质控包括些 儿科二区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管理体系 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尚凤萍 副组长:向芙蓉姜秀群 组员 : 王菲钟宇杨蓉师婷田正萍刘小琴杨雪君 田静 二.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1. 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对全科的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 2. 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归纳并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

3. 对科室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护理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操作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4. 对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三测单),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一) 科室主任职责如下: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质控小组组长。 1. 主要负责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包括医疗质量自查方案。 2. 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 定期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学习诊疗操作规范,强化质量与安全意识。

4. 完成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自查内容包括护理操作和规章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 执行情况两大方面;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 员的医疗行为。 5. 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 护士长职责如下: 1. 在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的领导下,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工作计划,制定科 2. 负责检查了解本病房的护理工作,参加并指导危重、急症及抢救病人的护理。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有计划地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加强医护配合,严防差错事故。 3. 随同科主任和副主任医师查房,参加科内会诊及新开展的业务、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4. 负责本病房护理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遵守劳动纪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9-01-20T10:19:42.75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作者:原媛 [导读] 质量“事前”控制的核心要素就是未雨绸缪,如果能做好“事前”控制,将在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上带来很大的便利。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一提起“质量”二字,人们的脑海里可能会马上浮现出这样的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对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就愈显得尤为重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及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因此,近年来公司也提出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本文将针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及经验浅谈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质量“事前”控制 质量“事前”控制的核心要素就是未雨绸缪,如果能做好“事前”控制,将在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上带来很大的便利。 “事前”控制首先要明确质量目标,在确定目标以后才可以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整体把握,才可以更有针对性的编制质量策划以指导日后的质量生产工作。其次,“事前”控制必须做好技术服务工作:①施工前组织各专业、各相关人员尽快的熟悉图纸,并进行高质量的图纸会审;②严格按照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对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③在各工序施工前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组织样板施工,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并做好验收手续并存档。最后,在施工前组织好材料进场安排,材料进场严格执行进行材料报验制度,需复试的建筑材料一定要考虑复试的周期进行组织材料进场。 总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质量“事前”控制就是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下一步的“事中”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项目管理团队逐步趋于年轻化,因此“事前”控制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2、质量“事中”控制 管理人员一般都明白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但为什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频发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呢?原因基本因为一味追求一时的工期或经济利益,造成对质量的失控,对后续的施工或交房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事中”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事中”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是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灵魂。 “事中”控制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质量过程控制,其核心为:全面控制施工质量,重点控制各工序质量。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坚持“样板引路”制度,施工过程中所有工序严格按照已验收合格的样板施工,现场基层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质量巡查,严格遵循“三检制”,做到发现问题绝不放过。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件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整改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压运行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质量“事中”控制直接关系到质量管理的成败,一定要做到“三多三勤”:多动脑勤思考、多动腿勤巡查、多动手勤总结。 3、质量“事后”控制 质量“事后”控制主要是指根据已施工完成的工序、部位与预期质量目标的分析对比,对于偏离目标的工序、部位提出预控改进措施,并在后续该工序、部位施工时实施控制的方法。其指导思想是总结以前的经验和教训,把后续的施工部位做得更好。它直接暴露出不合格的工序、部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控制的重点为后续的工序、部位。“事后”控制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措施,但是它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公司大力推广实测实量制度,正是“事后”控制的一种有效措施,尤其是在高层住宅项目上的质量控制中,效果体现的更为突出、显著。通过实测实量获取现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质量预控措施。但是随着项目管理体系的精简,实测实量制度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耗费着很大的管理资源,有些项目实测实量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本人看来,实测实量不仅要做,还要做好,真正的起到实测实量的目的,以达到“事后”控制的效果,结合本人工程经验,认为实测实量执行方面可以参考一下几点:①成立专门的实测实量小组,并吸纳班组长进入小组,不仅可以节约项目管理资源,而且在实测的过程中,让班组长收获到质量控制成果的喜悦及认识到质量控制不足的部位;②选用先进的测量工具,如激光测距仪、激光投线仪、楼板厚度检测仪等,不仅能大大提高测量的精度,更能提高测量的速度,以节约管理资源;③组织进行班组长互测、工号长互测、质检员互测,不仅能提高测量人员的积极性,更能很好的做到扬长避短;④将实测实量纳入劳务队伍及班组的质量管理协议中,明确奖罚措施。 “事后”控制是针对已完成部位而言,从整个项目质量管理而言,它属于“事中”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但对于未开始的部位来说,它同时又属于“事前”控制的一部分,因此“事后”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事后”控制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出管理的不足,更能很好的预控后续的管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把“事后”控制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4、结语 建筑企业根本的、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要面向市场,因为市场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出发点,质量好坏最终要用市场来检验,建筑企业的质量成果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最终达到用户的满意。这就要求企业在工作中要注意几个结合:1.数量与质量的结合。2.生产要素与科技含量的结合。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内容。正确的决策能给企业带来高质量的工程。 3.质量效益良性循环与质量投入的结合。良性循环是指重视质量,加强质量投入,从而带来良好的信誉,占领更多市场,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搞好质量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总之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中的重中之重,不能一味的追求进度而轻视质量,更不能因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而放弃质量,只有深刻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企业才能做得更强。因此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出质量,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出效益,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出精品工程。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监控检测/校准工作过程, 预见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征兆或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实验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不符合工作的发生。因此,如何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成为很多实 验室急需解决的课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 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实施实验室间比对验证活动,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是一种检测质量的全面的审核工作,它不但包括了对检测人员、设备、环境等的比对,也包括对检测报告、数据处理的验证等,是实验室能力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 二是内部质量监控。利用内部手段如对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保留样品再检验 对无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如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指标并易保存的样品采取留样再检测的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控制,这

样不但使检验人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检验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助于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2.定期使用标准物质 (1)按计划定期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异常因素,使检测体系恢复正常。 (2)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来完成仪器的期间核查,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校准状态,对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验正的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 (3)利用对标准物质的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以查明检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检验技术,是否能够检出符合要求的准确数据及结果,这也是对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利用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把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此方法通过统计技术,将指控样用于检测中,对每次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波动范围,通过检测查出异常原因所导致的波动,制定相应措施进而消除异常原因。 4.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护理三级质控管理方案第一次修订

2014年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案(第一次修订)根据《医院评审细则》2011版要求,对我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修订,将护理制度执行、患者查对专项进行合并为患者查对专项质量标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合并,临床路径质控标准由一级质控组检查,三级质控组暂不督查。建立科室、追踪检查、护理部三级护理质控体系,强调护理质量领导小组是质控体系的核心,质量监控小组是质控体系的重心,各病区的质控小组是质控体系的基础。通过护理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运行、全体护理人员的参与,从而不断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一级质控(护理人员人人参与质控)通过一年的运行,运行效果不佳,因此,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对我院科室一级质控模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科室一级质控模式如下:科室一级质控组成员为3-4名,组长为护士长,组员为科室组长或科室骨干力量,每个组员负责3-4项质控项目,组长负责全部质控项目。每月护士长组织质控成员根据每项质控标准进行不定期检查,做到每月有质控检查重点、总结,每季度覆盖。针对每月检查的质控实际合格率低于护理部制定的标准合格率,将本质控项目继续纳入下月的质控重点。一级质控问题(护士长已追踪检查确认整改)追踪检查由科护士长二周后完成,追踪检查的合格率为80%。 科室一级质控结构图:

第二组:基础、分级护理质量检查、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检查 组长:李月梅 组员:戴小青、王晶(大)、邹蓉 第三组:科室急救药品、物品检查,科室药品检查、护理安全、病区管理质量检查 组长:曹丽花 组员:林佳、严昭仪、谭娟 第四组:护理文书、实习带教 组长:汪兰 组员:李华、李艳芳、朱先花、邹萌丽 第五组:综合ICU,门诊,急诊,手术室,供应室、消毒隔离质量检查 组长:夏慧华 组员:徐琴、王晶(小)、殷艳 【工作职责】 1、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 2、制定全院护理管理目标,制定、完善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3、制定并完成年、季质控计划及年总结、季总结; 4、定期检查、考核。对各项质控标准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并进 行评价,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5、汇总检查结果,并向相关科室反馈考核结果; 6、进行质控原因分析,与临床科室共同提出改进措施; 7、定期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有关内容讲课; 【工作安排】 1、每月有重点检查内容,每季度全面覆盖。 2、检查内容:质控标准检查、质控追踪检查、重点科室检查。 综合考核、 3、质控检查内容:患者查对专项、重点环节(中/夜)、基础、 分级护理、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护理、科室急救药品、物品检查,科室药品、护理安全、病区管理质量检查 质控标准检查:按各项质控标准进行检查 质控追踪检查:针对上一轮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科护士长检查发现的问题,护理部下发整改通知,并 在二周后由科护士长带一名本病区护士长进行追踪 检查,合格率为80% 重点科室:手术室、ICU、急诊科等重点检查。 满意度调查:全院每月进行一次在院病人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95%,出院病人由病区完成 夜间护理质量:每日安排一名护士长值班,护理

(完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目录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4 1.1保证质量组织机构 --------------------------------------------------------------- 4 1.2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 6 1.3项目质量监督体系 --------------------------------------------------------------- 8 2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 9 2.1技术准备 --------------------------------------------------------------------------- 9 2.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11 3施工阶段的质量预控 ------------------------------------------------------------- 13 3.1结构工程质量预控 -------------------------------------------------------------- 13 3.2装饰工程质量预控 -------------------------------------------------------------- 15 3.3安装工程质量预控 -------------------------------------------------------------- 17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预控措施 ------------------------------------------- 19 4.1施工测量质量预控措施 -------------------------------------------------------- 19 4.2基础的施工质量预控 ----------------------------------------------------------- 20 4.3主体工程质量预控措施 -------------------------------------------------------- 21 4.4装饰工程质量预控措施 -------------------------------------------------------- 31

测量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l 目的 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以及采用统计等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的监控。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结合本检测中心承检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审核批准承检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及实施计划,负责组织讨验证和监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批准检测中心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审核并汇总本部门检测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组织实施预定计划,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 监督员的职责 负责监督实施预定计划的执行,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 办公室的职责 负责组织制定年度比对验证计划及实施。 3.5 检测项目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6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4 工作程序 4.1 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宣贯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得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 4.2 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经检测室负责人会同监督员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 4.3 技术负责人在汇总各检测室上报的意见后。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中心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中心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4.3.1 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4.3.2 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4.3.3 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3.4 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3.5 验证和监控的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4.3. 5.1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4.3. 5.2 参加检测中心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4.3. 5.3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4.3. 5.4 对有留样品进行再检测; 4.3. 5.5 分析一个样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4.4 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向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的问题,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存在疑问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及调整力案和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其他问题。 4.5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一个评审组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应包括: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验证和监控方案及记录方式能否证实结果质量符合要求和能否发现测量系统或结果质量存在的潜

质量控制流程图.doc

3.1.1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施工准备 项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频率及方法 材料、机械、劳动力、现 场管理人员准备 分项开工报告 批准 分项开工批复单 每道工序施工 施工测量放线 报告 检验试验报告设计施工复核 不批准 分析原因,及时修复改正或返工 材料检查工艺流程检查测量检测试验检测质检工程师检查 自检结果 工序交接报告 不合格 抽样检查资料检查试验抽测测量检测工序检验记录检查 交工报告 不合格 合格 交工证书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3.1.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指挥长 生产副指挥长 质量安全 总工程师 材 料 厂 科 程 工 安全质量 试 验 室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质量安全 委员会办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工 程 队 队 程 工 程 队 工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3.1.3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原材料取样 不 合 标准试验格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试验报告 实施控制检验 成品抽样检验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合格不合格 作业结论分析原因 结束提出处理意见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3.1.4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承包单位填写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方法: 承包单位另选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合 格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承包单位使用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3.1.5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图纸会审 参加设计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师审批 工程物料确认 进场验收 技术复核 分部工程验收 技术交底工程定位交接 甲方、监理确认工程师确认 隐蔽验收质量验收 资料审核 甲方、乙方、设计联合验收 交付使用送交资料和竣工图 回访维修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护理质控整改措施

篇一:护理质控检查及整改措施07 护理质控检查及整改措施篇二:第二季度护理护理质控检查整改措施 第二季度护理护理质控检查整改措施 神经外科一区李群香 消毒隔离: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是医院改建期间,定期检查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情况,监督检查科室清洁卫生工作情况。 2、组织科室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严格执行手卫生,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使每位护士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 3、培养护士良好的习惯凡是液体、棉枝、茂康碘开包或开瓶后及时填写使用日期,同时经常督促和检查,加大执行力度。 4、每星期检查一次紫外线登记、含氯消毒剂监测登记和医疗垃圾放置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护理文书: 存在问题:医嘱单:一份临嘱缺页码。 护理记录单:首次护理记录单缺项。一份护理记录不全善。住院须知缺项。 大交班本:一班未签名。 整改措施: 1、针对存在问题组织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加强检查发现及时修正。 2、督促医生在开医嘱及时填写页码。 3、经常查看交班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质控检查情况 病人护理存在问题:输液速度与输液卡不符。27床、5床翻身卡填写不全 考核存在问题:病情观察无针对性:脑损伤病人无观察病人瞳孔变化及呼吸道情况,对病人异常化验、检查欠熟悉。 整改措施: 1、落实基础护理三级质控检查:即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长,每天进行质控查房。实行组长负责制,护长加强监督。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 2、加强专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如组织学习专科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相关临床表现观察掌握相关检查结果,掌握所管床的病情对病人负责。篇三:护理质控记录 一月份护理工作小结一月份工作计划: 1、制定护理工作年计划、季安排、月重点 2、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3、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明确职责与分工。 4、对卫生局年终检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认真整改。 2、工作小结:本月按计划顺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制订了 2010 年护理工作年计划、季安排和月重点,拟定了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各项工作。组织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议,明确职责与分工,以便各负其责开展工作。对卫生局年终检查护理工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一月份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病房杂物较多,健康宣教无床尾标识, 2、门诊注射室输液日卡不规范,个别护士着装不规范。 3、两病区护理文书有字迹潦草、涂改现象,三测单绘制欠美观;执行医嘱皮试结果未填写。 4、手术室环境欠安静,接送车欠整洁;巡回护士对抽考相关制度不知晓,患者出手术室无输液卡。 5、供应室布局欠合理,不符合院感要求。 6、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仪表有欠规范现象、劳动纪律较松懈。 3、整改措施: 1、护理部加强制度落实的督导。 2、强调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中的重要性。3、科室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进行培训,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4、加强护士言行规范的学习。 5、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 6、向分管院领导反映供应室布局不合理,院领导表示将和其它院领导协商,酌情整改。

结果质量控制

第三章结果质量控制评审准则: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质量控制程序,定期参加能力验证或机构之间比对。通过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偏离预先判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质量控制应有适当的方法和计划并加以评价。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验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参加实验室比对的能力验证活动,不但能考核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而且还可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标准物质的应用、化学试剂的纯度及实验用水是否符合要求,是对其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监督、确认和评价。 实验室还应经常利用内部手段,如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 在标准更新、人员交替、设备变化和检测质量波动的情况下,尤其应加强质量控制工作。 (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一般以比对的方式进行,以下简称比对) 一、实验室间比对方式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1)能力验证:(多个实验室)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一般能力验证由主持评审的机构和权威的技术机构组织。 (2)测量审核:(参加实验室与参考实验室)

一个参加者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由获得测量审核认可的机构提供)进行比较的活动。 (3)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两个实验室条件(硬件、人员能力、设备能力等等)应当大致相当,如果条件差别很大,比对结果意义不大。 (4)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①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由检测人员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以验证检测测量能力。 ②样品复测:某一样品的检测完成后,再用相同的方法对该样品的相同参数进行复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③人员比对: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某一样品进行相同方法的检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④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检验:同一样品的某些参数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这些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亦可作为判断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方式之一。若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相互矛盾,应查找原因,对有疑问的项目进行复测,使相关参数间的关系趋于合理。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 (1)比对活动的文件(作业指导书) 比对活动应制定作业指导书,类似于检测操作的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应尽可能详细地规定比对活动: ①比对活动的名称; ②活动应用的类别(人员、仪器、留样、与其他实验室); ③用于比对的标准物质、比对样品、所用的仪器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