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Data_论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_高志平

iData_论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_高志平

iData_论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_高志平
iData_论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_高志平

第21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 l.21第2期J o urnal of Hubei N or mal U niv er sity(Philo soph y and So cial Science)N o.2,2001

论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

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

高志平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湖北 黄石 435002)

〔摘 要〕 本文认为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有利于亚非新兴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和世界和平;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冲击了以美苏为轴心的两极格局。

〔关键词〕 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两极格局

〔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01)02-0050-05

二战后至整个五十年代,亚非新兴国家绝大部分奉行中立主义外交政策。一方面,它们既不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结盟,也不与苏联领导的共产党国家集团结盟,另一方面,它们对国际问题和争端都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立场,特别是在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问题上是持积极态度的。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的中立主义政策对这些国家的内政及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有利于亚非新兴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首先,在中立主义政策之下,亚非新兴国家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获得援助,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通过奉行中立主义外交政策,亚非新兴国家既不卷入东西集团政治中去,又能使双方谁也不少了他们,使他们在寻求外援时左右逢源。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由于冷战中的迫切需要,东方和西方在争取殖民地民族和前殖民地民族方面展开了奇特的竞争。殖民地民族和前殖民地民族迅速地利用这种形势,设法不仅从华盛顿、伦敦和巴黎,而且还从莫斯科和北京获取最大的援助。”〔1〕以印度为例,到1963年12月31日止,印度接受外国政府的援助比例分别为:美国占61%,苏联占10%,联邦德国占9%,英国占7%,包括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其他国家占13%。其中,二战后印度从美国拿到手的经济援助共为39.52亿美元(不包括1962年7月1日以后的数字)。从1955年至1963年4月,苏联向印度提供和答应提供的经济援助共计55亿卢比〔2〕(P66—67)。仅1959年,苏联先后给印度3笔贷款,合计31.5亿卢比。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苏联向印度提供贷款总额达102.1亿卢比〔3〕。埃及也巧妙地利用美苏争端,从中获取数额不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及信用贷款。埃及在苏伊士运河事件后迅速获得了苏联提供的援助。1958年初,埃及和苏联两国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苏联提供埃及第一个五年工业发展计划所需的价值6250万镑的机器设备。同年底,两国又签订阿斯旺高坝第一期工程建设协定,苏联提供4亿卢布贷款,用以工程所需的机器、设备、零件和技术指导,贷款利息 2.5%,从1964年起分12年偿还〔4〕。在1959年至1960年期间,埃及又获得美国的援助总计达

〔收稿日期〕 2000—11—12

〔作者简介〕 高志平(1964— ),男,湖北黄梅人,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5400万英镑。1960年8月,美国以相当于2080万英镑的当地货币价格售给埃及90万吨小麦。(美援的65%用在资助埃及的经济开发上。)截止1965年对埃及援助中断为止,美国总共向埃及提供了约10亿美元(3.5亿英镑)〔5〕(P250—251)。奉行中立主义政策的国家柬埔寨也利用其中立地位从东西方两大集团获得了好处。很早柬埔寨就每年从美国获得五千万美元左右的援助,1956年2月西哈努克访问北京并获得援助,7月柬埔寨领导人访问苏联,获得技术和经济援助〔6〕(P844)。同样,印度尼西亚政府在50年代初就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一项向进出口银行借款一亿美元的协定〔7〕(P218)。中立主义国家通过从各方取得经济和技术援助,为建国初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亚非中立主义国家还通过加强与东欧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扩大了对外经济活动的领域。新中国总理周恩来指出,和平中立的道路是“符合于有关各国的民族利益的。根据和平中立的政策,它们有可能维护自己的独立而不受美国的控制,它们有可能把自己的军费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把自己的资源用到发展国家建设的方面。在和平中立的政策下,它们没有必要使自己同社会主义国家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受到限制,而且有可能从多方面争取到不附任何条件的经济援助”〔8〕(P220)。

其次,在中立主义外交政策之下,亚非新兴国家加强了团结与合作,从而提高了它们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巩固。亚非新兴国家有相似的命运和共同的任务,这是进行良好合作的基础和纽带。1947年3月和1949年1月,尼赫鲁以印度世界委员会的名义两次召开了亚洲会议。此后,1954年4月于科伦坡、12月于茂物,南亚五国总理两次聚会,紧接着1955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召开,1956年7月布里俄尼三国首脑聚会,最后1961年在贝尔格勒德召开了第一届不结盟运动大会。通过一系列会议的召开,亚非国家的领导人互相通气,彼此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亚非新兴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尼赫鲁、纳赛尔、苏加诺、恩克努玛以及欧洲南斯拉夫的领导人铁托成为亲密的朋友。在中立主义外交政策下,亚非新兴国家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并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和苏联友好往来。1950年6月,中缅建交,1954年两国总理发表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联合声明。此后双方签订了贸易、航空、经济技术等一系列协定。1960年双方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解决了两国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中缅友好关系在50年代成为中立主义国家与非中立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典范。这样,在对外关系方面,亚非中立主义国家通过参与促进国际社会进步的一系列活动,特别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声誉与地位。正如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黎波里纲领所言,“中立主义潮流的加强——我们属于这种趋势——反映出正在进行争取巩固他们的独立的斗争的各国人民的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9〕(P194—195)。中国政府对奉行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亚非新兴国家给予很高的地位,周恩来总理就指出:“我们不仅要向苏联学习,向兄弟国家学习,而且要向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向和平中立的国家,如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家学习”〔8〕(P160)。

第三,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增加了亚非新兴国家外交上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强调在两极争霸中不完全倒向一方,这就为亚非中立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留有更大的活动空间。1947年12月,尼赫鲁在印度制宪议会中讲到:“如果有一场大战,我们没有任何特殊的理由跳进去。尽管在当今的世界战争中保持中立有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做到,我们就决不加入战争。一旦必须作出选择时,我们将加入对我们有利的一方。”〔10〕后来尼赫鲁又进一步强调,“我们想要有倾向的时候,我们就有倾向,因为我们的政策是独立的政策”〔9〕(P214)。因此,战后亚非新兴国家通过实行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在国际关系领域有了较大的回旋余地,从而增加了它们在外交上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有利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和世界和平。

二战后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新兴国家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奉行中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它们站在不同于美、苏两极的立场来观察和处理国际关系。尼赫鲁曾说,我们的政策“是一种根据我们对世界局势和我们自己的局势的看法而得出的积极的政策”〔9〕(P214)。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也认

为,“在制定积极的外交政策时,必须把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考虑在内”〔7〕(P243)。亚非中立主义国家与中国一起团结亚非拉其它国家的人民,进行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使和平阵营的力量进一步壮大,从而为维护亚非国家的团结和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的发展对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构成了有力的挑战,美国一手策划组建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就没有达到其目的。1954年,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时参加其中的亚洲国家只有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最后,该组织只包括它本来打算保护的地区中不到半数的国家,而人口则不到四分之一。在中东地区,美国的全球遏制战略也受到了破坏和冲击。英美在中东组建巴格达条约的过程中便遇到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的抵制。当时,埃及把巴格达条约组织比作囚禁阿拉伯人的“大监狱”,并通过“阿拉伯之声”电台,无情地揭露伊拉克等背叛阿拉伯事业的可耻行径,并劝说尽可能多的阿拉伯国家不加入该组织。埃及通过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使除伊拉克之外没有其他的阿拉伯国家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从而使中立主义经受了考验。1959年3月24日伊拉克也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可见,战后亚非新兴国家的中立主义政策有效阻止了美国在亚非地区建立军事集团的势头,将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对世界的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印度作为亚非地区最早奉行中立主义的国家,其影响尤为重大。英国学者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分析道,印度以其古老文化而对越南以西各国颇有影响,它还作为争取亚洲独立运动的领袖而享有盛誉。现在,它在这个地区赢得了新的,虽然还不太明显的政治影响。1955年3月以后的18个月中,柬埔寨、老挝、北越、南越四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访问了德里,“总的看来,印度的影响是使裂缝趋向缩小,使不受任何世界大国约束的地区有所扩大,并创造了使那些主要竞争者感到至少是难以干预的形势”〔6〕(P20—21)。新中国政府对亚非国家奉行的不结盟政策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总理周恩来在1956年6月18日同印度驻华大使拉·库·尼赫鲁的谈话中就指出:“不参加军事同盟、坚持和平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所形成的和平地区,已经扩大,这就使战争难以打起来”,并说“印度倡导的并且得到许多国家赞成的扩大和平地区的政策,对于阻止战争,起了极大的作用”〔8〕(P164)。

二战后,美苏两极剑拔弩张,国际局势险象环生。由于亚非中立主义国家不加入任何军事集团,不允许外国在本土建立军事基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加纳总统恩克努玛认为,尽管我们的力量非常弱小,丝毫不能改变美苏之间力量的对比,但是,“总的看来,使一个大陆置身于冷战及军事集团的冲突和竞争之外,是有助于世界和平而不是有害于世界和平的”〔9〕(P203)。同时,战后亚非中立主义国家也大多意识到执行不结盟政策,便于他们在两极之间起一种桥梁作用,这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印尼总统苏加诺在1951年10月24日的联合国日纪念会上讲道:“我们希望能够在对立的阵营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我相信我们的态度是有利于世界和平的”〔11〕(P78)。在1952年8月的在一次演讲中再次强调:“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各种纠纷中将竭尽所能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11〕(P121)。

事实正如此。在50年代前半期,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中立主义国家在促使朝鲜战争的停战、实现印度支那停火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作了不懈的努力,对促进该地区的和平起了重要作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尼赫鲁为防止战争扩大,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作了大量工作。在当时中美之间尚无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印度成了中美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外交渠道。在联合国关于朝鲜问题的九次重大提案表决时,印度曾五次弃权,并投票反对美国提出的指责中国为侵略者的提案。在朝鲜停战后,印度主持了朝鲜战场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工作,并担任了中立国军事停战监察委员会主席,为维护亚洲的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亚非中立主义国家还积极致力于推进印度支那的停火。1954年2月,印度提出印支立即停火的“六点建议”。在科伦坡五国总理会议上,五国敦促印度支那停火,呼吁有关国家直接进行谈判。会后,印度驻联合国代表梅农列席日内瓦会议,在促进谈判成功方面发挥了作用。此外,这些国家为缓和台湾海峡危机也作了大量的努力,它“虽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但他们向中美双方传达的信息对于形势的缓解产生了积极的作用。”〔12〕在中立主义政策之下,亚非新兴国家的领导人频繁往来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往来于美苏两极,这对处于冻结状态下的国际关系来说无异于送去了一阵春风,有利于僵局的缓解。英国学者科拉尔·贝尔分析道,世界在两个集团之间划分得愈彻底,战争也就

愈逼近,所以保留若干国家坚持不结盟,同时对立集团又都一心力避疏远它们,这样就会给大国以一种遏制,从而促成和平。如果这样象是赋予中立国家一项类似传统均势论的平衡者的任务,那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军事上的力量(它们是弱小的),而是因为它们代表着一种集体舆论,而这种舆论所主张的,在既是两种社会理论之间、又是两种国家制度之间的斗争中,最终可能起着决定性的(心理上的和其他各方面的)作用〔13〕。我国有的学者也指出:二战后“一批民族独立国家不肯追随冷战,实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渐成风气,国际舞台上一股新的力量正崭露头角,也成为冷战的制约因素”〔14〕。

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的盛行表明在两极格局之下,“第三种势力”的立场是可以存在的。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的成功推行在当时起到了制约冷战对峙,缓和国际局势,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并对于人类突破两极思维,进而促进世界格局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表明,以亚非中立主义国家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在促使世界格局的转变中是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

战后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为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广泛发展创造了条件。亚非中立主义国家都是通过长期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而获得独立的,他们对其他亚非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积极支持的。1955年4月24日发表的万隆会议最后公报上,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地区为例子来说明殖民主义国家一直拒不给予其附属国人民以基本权利,并明确地表示支持那里的人民为“自决和独立”所进行的斗争。万隆会议反映了亚非国家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要求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社会的意愿,它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地区人民开展反帝反殖斗争,加速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便得到了埃及、印度等中立主义国家的有力声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1956年5月说道:阿尔及利亚的民族实体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应该得到法国政府的承认,各族平等的原则应该被接受〔6〕(P372)。埃及政府更是从军事经济诸方面给予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运动以支援。1962年3月18日,阿尔及利亚与法国签订了“埃维昂协议”,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行使自决权。这样,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七年多的民族解放战争终于赢得了胜利。加纳总统恩克努玛在执政期间,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积极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主张非洲统一。1958年4月,他主持召开了第一届非洲独立国家会议。中立主义国家加速推翻殖民主义的努力成功地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如此同时,亚非中立主义国家也极力反对种族主义,特别是印度向联合国第一次提出了南非种族主义问题,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这也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向前发展。60年代初一大批非洲新独立国家奉行中立主义,大大增强了中立主义的力量。他们相互间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彼此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从而为不结盟运动在60年代的广泛开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特别是“中立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联合起来就能产生一种力量,足以促使亚非人民脱离那种被看作是欧洲人的权力斗争”〔13〕(P400),这对于加强第三世界的团结,扩大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国学者巴勒克拉夫指出,“人们曾错误地相信世界最终己两极分化成为不可调和的两大集团,但1955年4月以后又不得不从根本上重新考虑问题了。由于增加了一支`第三势力’,万隆会议重新铸造了国际事务的结构,并将老问题置于新的历史环境之中”〔6〕(P7)。

战后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强有力的外交政策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对于中立主义外交政策来说尤其如此。二百余年前美国的联邦党人曾感叹道:“中立的权利只有在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保卫时才会受到尊重。一个衰弱而卑下的国家,连中立的权力都会丧失殆尽。”〔15〕埃及领导人纳赛尔在1954年4月曾说过:“谈论中立主义是无用的,除非

你能强大得有力量保卫你的中立地位。”〔16〕当代的英国学者史蒂文思也认为,不结盟的态度“通常都不能一贯这样做,除非你非常强大”〔5〕(P252)。由于亚非新兴国家大都是小国、弱国,因此,亚非国家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不因为国力弱而打折扣。外国学者埃尔德雷奇指出:“人们经常表述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国家如一个人一样不能只取不予,援助因此必导致依赖,因为即使没有附加条件,受援国也一定会卷入对授援国的道德义务中”〔2〕(P63)。拿印度来说,1961年9月尼赫鲁在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竟然站出来反对会议通过宣言谴责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公然为美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张目。对此,我国学者指出:“在印度的外交实践中更多地是力争自身在东西方的竞争和较量的空隙中立住足,为一己之利跟不同的国际力量联系和合作,均势策略与政治交易的色调甚浓。”〔17〕同时,在50年代,由于亚非新兴国家彼此间的差异较大,各国在政治、社会结构和文化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国家利益、追求的目标也不尽一致。特别是由于很多国家的经济命脉仍为英法等国资本所掌握,因此,亚非新兴国家在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过程中就很难做到互通有无、互补长短、互相援助。所有这些都限制了这些国家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积极”作用的发挥。更为严重的是,战后亚非一些地区大国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利益,在奉行中立主义的过程中,有的甚至背离了不结盟的宗旨,从而偏离了中立的轨道。如埃及“渴望在阿拉伯世界建立埃及的领导地位”,不惜委身于苏联,结果“似乎就要变成一个新的苏联卫星国”〔18〕(P97)。而印度更是在东南亚、中印边界挑起事端,“地区霸权主义”甚浓〔3〕(P824)。这些都是我们在评价战后亚非新兴国家的中立主义时应该看到的。

综上所述,战后亚非新兴国家的中立主义是富有成效的。它不仅在政治上提高了亚非新兴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声誉,而且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益处。同时,中立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高涨,标志着亚非许多新兴民族国家开始走上世界舞台,冲击着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轴心的两极格局。认真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第三世界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坚定第三世界在新世纪为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斗争的信心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814.

[2]胡少华.试论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J〕.世界历史,1988,(4).

[3]培伦.印度通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811.

[4]杨灏城、江淳.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M〕.商务印书馆,1997.186—187.

[5][英]罗伯特·斯蒂文思.纳赛尔传〔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6][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雷切尔·F·沃尔.国际事务概览1955-1956〔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7]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我的历程〔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8]周恩来.周恩来外交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9]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者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言论〔C〕.人民出版社,1964.

[10]转引自当代亚太,1999,(10).14.

[11]苏加诺演讲集〔C〕.世界知识社,1956.

[12]刘同舜、姚春龄.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十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3.

[13][英]科拉尔·贝尔.国际事务概览1954年〔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400.

[14]黄正柏.美苏冷战争霸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8—99.

[15][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5.54.

[16][英]安东尼·纳丁.纳赛尔〔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156.

[17]转引自南亚研究季刊(成都),1998,(2).48.

[18][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一九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下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部编2018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0改编)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 打算去法国度假带上护照和欧元就OK了一国驾照各国通行哦计划去荷兰工作啦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C. 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 D. 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 2.(2019四川宜宾)下图反映了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初,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发展速度超过欧美 B.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C.西欧始终占据工业主导地位 D.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 3.(2020改编)有关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 B.法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 C.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 D.德国经济增长率居西欧诸国的首位 4.(2019河南)“美同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木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度过大萧条,并且政府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激烈的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材料强调美国应() A.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确保对较弱个体救助 D.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5.(2020改编)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西欧各国在战争中破坏不大 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 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 6. (2019江苏扬州)某小组围绕下列两幅历史地图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A.联合国的建立 B.“冷战”的出现 C.苏联的解体 D.欧洲的联合 7.(2020改编)下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推动 B.美国大力扶持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推行非军事化 8. (2019四川南充)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资产阶级认为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 C.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精题分解】中考历史复习三十三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精题分解】中考复习三十三: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奥巴马在总统大选获胜后说:“美国,我们已经走过了漫漫长路。我们已经历了很多。但是,我们仍有很多事情要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美大陆会议宣告美国独立式在哪一年? (2)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当选与美国南北战争有关吗?为什么? (3)为了克服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4)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大大优于其他国家,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1776年(1分)(2)有关(1分)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黑奴的后裔在今天才可能当选总统。(2分)(3)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整顿农业; 调整工业;兴建公共工程(4分)(4)在世界各国中,美国率先进入以信 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2分) 2.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3.二战后不久,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各国工业生产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对我国的有益启示是 A. 要依靠大国援助 B. 要实行国有化政策 C. 要加人世贸组织 D. 要提高劳动者素质 4.新华网北京2008年9月28日电:2007年8月份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延续至今已14个月之久。这场危机肇始于美国房市泡沫破裂,并随房市继续向下探底而呈逐步升级和扩散之势。2008年9月,随着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强行“国有化”,雷曼兄弟无奈破产,高盛、摩根士丹利变身转型,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收购,次贷危机更引发了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美国正经历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救治经济危机?(1分)这一措施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1分)你如何看待这一措施?(3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分) (3)面对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复苏经济,请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2分) 答案:(1)实行罗斯福新政。(1分)《全国工业复兴法》(1分)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

中日外交常用语

中日外交常用语 大使馆(たいしかん) 総领事馆(そうりょうじかん) 通商代表部(つうしょうだいひょうぶ)通商代表处 外交使节(がいこうしせつ) 特命全権大使(とくめいぜんけんたいし) 临时代理大使(りんじだいりたいし) 参事官(さんじかん)参赞 一等书记官(いっとうしょきかん)一秘 陆军武官(りくぐんぶかん) 外交官补(がいこうかんほ)随员 スタッフメンバー(staff member)工作人员 外交団(がいこうだん)一国に驻在する各国外交使节の団体 中国驻在日本国大使馆 特使(とくし) 外交伝书使(がいこうでんしょし) 呼び出し(よびだし)召见 召还(しょうかん)召回,大使を本国に召还する任期満了(にんきまんりょう) 国交関系(こっこうかんけい)外交关系 外交ルート(がいこうroot)外交途径 外交辞令(がいこうじれい) 青书(せいしょ)蓝皮书 白书(はくしょ)白皮书 好ましい人物受欢迎的人; 好ましくない人物不受欢迎的人 国交树立(じゅりつ)建立外交(关系) 国交断绝(だんぜつ)断绝外交(关系) 外交文书 公约(こうやく) コミュニケ(communique)公报,声明; 共同コミュニケ联合公报 公表(こうひょう)公布、発表 协定(きょうてい) 取り决め(とりきめ)商定,缔结 条约(じょうやく) 国书(こくしょ) 亲书(しんしょ)亲笔信 付属书(ふぞくしょ)附件 仮调印(かりちょういん)仮署名(かりしょめい)草签 口上书(こうじょうしょ)谈判纪录 书简(しょかん)信函 斡旋(あっせん)周旋,居中调解 覚え书き(おぼえがき)备忘录 交渉再开(こうしょうさいかい)重开谈判

历史教案-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历史教案-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一、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 技革命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⒈兴起的标志以_____、_____、______的应用为代 表,还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高新技术。 ⒉兴起的条件及原因⑴由于____出现重大突破;⑵一定的___、 ___基础的形成;⑶由于_____的需要,特别是________ ______的结果。 如在原子能利用方面,_____在___ [时间]提出质能转换式, 在______的推动下,从理论转变为应用。 ⑴科技转化为______的速度加快。 ——第三次科技革命___的特点。 ⑵___和___密切结合。 ⑶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____, 出现两种趋势⒊特点①学科越来越 __,分工越来越__。 ②科学研究朝着____方向发展。 ⒋影响⑴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______的发展。 ⑵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______和______的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 调整,第一、二产业比重___,第三产业比重___;政府加大了 对科技的___和___。 部分亚洲国家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______的 机遇,积极发展本国工业。 ⑶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______的调整。 _____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另一方面,科 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____。 二、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⒈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⑴战后至 70 年代初高速发展时期。 ①原因大力拓展______,进行___输出。 应用第__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得到提高。 政府直接投资需要巨额资金的工业,并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 宏观管理,资本 主义发展进入________阶段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局部调整,这是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 ②成果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全世界__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 70 年代初,美国实际的国内 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___多。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指导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课标解读 (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2)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3)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 【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网络、报纸等方式收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方福利制度、美国新经济的当前状况,并与本课知识相联系。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探究西方福利制度给我们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2.结构图示法:绘制本课知识网络体系 3.感悟发: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并培养自身历史使命感,增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名词解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做的局部调整。 【基础知识考查】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理论:________________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____________,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特点:普遍奉行____________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作用: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__”。 4.调整:70年代初,欧美各国出现“______”现象,各国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____________”。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____________ ,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发展:二战后普遍实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作用:使穷人受惠,对____________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_____________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3)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和__________ 的提高,扩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

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练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新人教版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选择题 1.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带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C.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 D.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代二十年间,经济持续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3.对图示中二战后第二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A.经济实力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B.开始复苏和繁荣 C.发展速度放慢,出现严重经济危机 D.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4.对下图变化原因的解析错误的是() A.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援助B.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欧洲和日本挑战 C.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D.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5.资本主义经济在战后出现“黄金时代”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石油价格暴涨 B. 世界局势安定 C. 新科技革命推动 D. 殖民扩张加剧 6.二战之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个近二十年的“黄金时代”,该“黄金时代”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联合国的建立与支持; B.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政治上获得了独立; D.继续向殖民地榨取财富。 7.2013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自3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进口登记,加之欧盟对华接连提起的对光伏电池及光伏玻璃的反倾销调查,国内光伏行业再添“新伤”。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欧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主要作用是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 ③被誉为“经济联合国” ④在国际舞台上努力用一个声音说话,影响越来越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面对与欧盟的光伏贸易摩擦,我们可以向()组织申请解决 A.联合国 B.欧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8.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发源地,但从今天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据是() A.有美国充当世界警察 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C.联合国安理会作用加强 D.欧洲联盟的建立 9.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止共产主义“扩张”的这一政策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章程 D.华沙条约组织章程 10.二战后,促进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和苏联的大量援助 B.西欧国家的劳动力素质高 C.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D.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恰当 11.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 西欧、美、日工业生产都在向前发展 B. 各国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 C. 西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中日外交关系

中日外交关系——从钓鱼岛到防空识别区 在以世界多极化形势发展的趋势下,世界各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国家利益一跃成为国家之间争夺的焦点,在国家利益中,尤其以主权利益为主的领土纠纷尤甚,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成为世界上真正的大国,面对日益强大的国力,预约多国家之间的冲突,外交呈现复杂性。在于多个周边国家存在或多或少的争端,其中中日争端成为世界的焦点。从钓鱼岛冲突,到日美联合军演,再到中国划别航空识别区。中日之间的主权争端角逐不断,面对日本的大力煽动中日冲突,如何正确处理好中日关系,确保我国领土和海洋权益是摆在当下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侵犯的一部分。2012年9月7日上午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由此揭开了钓鱼岛事件,日本在二战结束后便通过各种手段对钓鱼岛进行侵占,民间保钓人士不断兴起保钓运动。由于钓鱼岛周边具有非常珍贵的海洋资源,日本加大侵蚀,在中国渔船相撞时间之后,国人把目光投入到钓鱼岛这个关系国家主权的领土,也由此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不断相互斗争。2013年6月16日,日本自卫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与美军联合夺岛演习,日本海陆空自卫队一起在美国本土参加夺岛演习无论是规模还是编制尚属首次。此举一看便是对中日钓鱼岛之间相互冲突的一种反应。中国政府继在南海划定海基线,在钓鱼岛附近实行定期维权巡航之后,今年11月23日又宣布在东海上空划设防空识别区,对不配合识别或者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防空识别区覆盖钓鱼岛空域,由国防部管理。规定自2013年11月23日10时起施行。起先日本国内掀起了巨大反应,许多右翼分子叫嚣着中国威胁论,要求拒不服从中国的防空识别区,但是在许多的日本民用航空企业,却已经给中国国防部递交了申请书,这标志着中国的钓鱼岛主权已经得到一定的承认,但是中日之间的外交关系仍然存在复杂性,面对日本的对立,中国应当考虑如何应对外交的变化性和在维护海洋权益上的客观必要性。 第一,要正确处理中日外交关系,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日方必须以史为鉴,尊重历史,不在作出不利于亚洲及世界人民不利的事情,取信亚洲人民。日方应当加大国内经济的发展改革,而不应为政治转移国内斗争视线。日方要放弃在东亚获得特殊权利的幻想,当今世界的外交关系是平等互利的,不可能存在霸王条约的外交关系。中方应当理解日方的政治上渴望大国的需求,求同存异,具有长远性的远观来看待中日关系。中方也应当明白中国强大崛起对东亚周边各国的心理影响,要不断重申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与周边国家共同利益找到共同点。中日作为亚洲的最大的两大经济实体,外交关系严重影响着两国乃至亚洲世界的影响,双方只有找到共同利益的着眼点才能推动两国外交发展。中日两国合作的基础是长远全局的互惠利益。只要中日双方坚持这点,就能正确处理相互的外交关系。推动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 第二,在关于如何正确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始终明白,国家实力决定国家关系,只有具有一定的国家实力与举措才能维护好本国的国家利益。在对于本国领土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的着眼点上,最先就是要加强海上防护力量,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让世界能够看到我国的实力有能力也有信心维护好本国的海洋权益。今日中国强势划别航空识别区,将钓鱼岛纳入到识别区内,并发出严厉的声告,对于对不配合识别或者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这个强硬的国防手段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如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无论是在世界还是在日本国内钓鱼岛作为中国的领土之一的观念已经为人们所理解。所以在维护领土和海洋权益的问题以上,必须以坚决强硬的态度对待,面对各种势力的挑衅,中国将以不断强大的国防势力予以最大限度的打击。如此,才能正确的维护我国的国家领土和海洋权益。 面对日益发杂的世界发展趋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一贯主张,对于周边领国予以

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中考强化复习(六) 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一)、课时内容《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结合中考历史1+n) 1、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成立时间是性质是前身是,成立时间是 成立的原因是 成立后的措施有 成立的意义是 地位是 2、日本战后二十年成为仅次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80年代日本在经济上实行政治上 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是1、 2、 (二)、基础巩固: 1、二战后,美国5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2、70、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3、7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4、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5、美国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二战后西欧经济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 7、“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欧盟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8、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概况怎样?主要原因有哪些? 9、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10、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11、当今的世界主题(发展趋势)是什么? 1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13、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三)中考直击 2012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54.下表有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表 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安定的国际环境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好55.李琳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A.欧洲联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60.始干2009年,发展至今的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加探,全球经济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欧洲的债务压力。中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说明 A.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B.中国经济依附于欧洲经济 C.欧亚经济优势消失D.欧洲仍然是世界经济中心 2013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9.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高通胀和高失业 B.军事化和城镇化 C.高速度和低失业率 D.信息化和全球化 (3)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 【全球经济成为一体】 材料三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4)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1分)及促进这种趋势的因素。(3分)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1分)2014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9.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中加合资企业上班。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A思想自由化B政治民主化C经济全球化D文化多元化 2015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7、李林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使用统一的货币”等文字,他查到的国际组织应是A、欧洲联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 38、随着苏联解体、两极解体终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B、经济发展不平衡 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地区冲突激烈 39、肯尼迪说:“通过援外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策略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40、“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 B、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C、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经贸往来频繁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影响 (四)、泰安市中考分析与展望 1、二战后的西欧崛起(2009、2010、2011、) ①、2009:“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的“高一级整体” ②、2010: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③、2011:“欧元”“统一护照”“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等信息,判断与其相关的组织 ④、2012:“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该组织是 ⑤、2013: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备战2016】⑴二战后,西欧崛起原因 ⑵二战后,西欧哪一国家发展最快 ⑶最大的经济体 ⑷欧元 ⑸欧洲共同体-----1993欧盟 ⑹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高一级整体” ⑺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 (3)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看音像资料,懂得提取有效信息、锻炼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认识改革和发 展之间的关系。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通过 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启示。 2.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 教学难点 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面对1929-1933年的大萧条,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走出了危机的阴影,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战后严重的经济困难,资本主义国家的改变会如何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2 讲授新课 【思考一】二战结束后,面临着战后的重建,假如你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恢复经济呢? (1)调整政策(2)发展科技 【思考二】在调整政策方面,你认为有哪些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借鉴呢? 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幻灯片】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 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结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思考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哪些? 材料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2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 的演变 “美元帝国”——战后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3)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2.形成 (1)确立: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特征: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3.意义 (1)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原因 (1)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有利于其商品输出。 2.建立: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3.宗旨: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4.职能:是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起了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5.影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考试题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Ⅱ) 8·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 1.(2007年高考文综34题)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2007年高考单科21题)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3.(2011年高考文综24题)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图9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4.(2008年高考23题)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5.(2008年高考24题)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6.(2009年高考24题)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

中日建交的原因和经过

中日建交的原因和经过 “尼克松旋风”刮向日本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消息,如同一股旋风,迅速刮向全球,引起各个国家和各方人士的震惊。而震惊力度最大的,当属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由于日本是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又是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环,日本政府一直采取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而与台湾方面签有《日台条约》,现在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本质改变,日本也必须做出相应的积极反应。因此,改善对华关系,就成为日本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课题。当时,担任日本外务省中国课课长的桥本恕,奉命开始进行同中国邦交正常化的准备工作。 中日高层接触的前奏 1971年8月,一直致力于中日民间交流和贸易的松村谦三先生去世。周恩来派资深外交官王国权赴日,参加松村谦三的葬礼。王国权时任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兼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周总理给王国权的指示是:此番赴日,实际上是在没有外交关系状态下开展的吊唁外交,要利用特使的身份,与日本各界广泛接触。鉴于佐藤首相执行支持台湾的政策,王国权不主动接触佐藤。 第二天下午1时,松村谦三的葬礼在东京一寺院举行。王国权在松村先生遗像前就坐。不一会儿,佐藤首相进来,他走向左边隔着两个座位的王国权先生,同他握手并寒暄:“远道而来,辛苦您了,谢谢。”这是日本总理大臣第一次同没有外交关系的中国要人握手。散场时,佐藤又一次走过来说:“请您向周恩来总理问候。”王国权答:“谢谢。” 佐藤首相正式宣布辞职后,田中内阁成立。不久,田中首相做了如下表态:“当务之急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邦交正常化谈判,我们要在激烈动荡的世界形势下,积极推行和平外交……要一口气解决日中关系。”对田中的表态,周总理迅速做出反映。在欢迎也门共和国代表团的宴会上,周总理说: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敌视中国政策的佐藤政府,不到期就下台了。田中内阁组成后,表明在外交上尽早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 然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需要克服许多障碍。其中战争赔偿就是敏感问题之一。中国高层决定“放弃战争赔款要求”,这是为什么呢?周总理在一次会议上做了三点说明。这三点是:1.在中日邦交恢复之前,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就已经在我们之前放弃赔款要求了,共产党的度量应该比蒋介石大。2.日本既然要求同我们恢复邦交正常化,就必须与台湾断交。中央关心的是日本与台湾的关系,在赔偿问题上,采取宽容的态度,有利于把日本拉向我们这一边。3.如果要求日本就战争进行赔偿,这一负担最终必然落到日本人民头上,迫使他们处于困苦之中。这同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愿望是不相符的。 竹入义胜——“日本的基辛格” 中日之间高层领导人的最初接触,需要有个能起沟通作用的桥梁。谁能担当起这项特殊使命呢?他必须是一位热心于中日友好、能够为双方首脑所信任,而且能够做到绝对保密的中间人。周总理的眼光投向了日本公明党。因为1971年8月初王国权访日后,在给周总理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公明党,认为它在日本是个很有民望的政党。周总理对公明党十分关注。其次是当公明党第一次访华时,在周总理与竹入义胜委员长的会谈中,竹入能坦率地、毫无保留地就中日关系陈述自己的意见。对此,周总理印象深刻。再其次,就是据东京的信息,竹入委员长与田中首相交往甚密。此外,从保密上考虑,他也是可以信赖的。 不谋而合,田中首相也选中了竹入委员长做“日本的基辛格”,让他与中国接触,传递双方的意图。 7月25日,负有特殊使命的竹入委员长率公明党代表团一行三人,由东京羽田机场起飞,取道香港、深圳、广州,于晚上10时许,抵达下榻的北京饭店,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已经等在那儿了。 27日起,周总理与竹入举行了三轮会谈。 第一、二轮会谈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战争赔偿、和平友好条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尖阁岛(即钓鱼岛)等问题。 第二、第三轮会谈开始,周总理开门见山地对竹入先生说:“今天说一说我们中国的想法。然后郑重地拿出《中日联合声明草案》手稿。该草案共八大项,重点是:1.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宣告结束。2.日本政府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三原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3.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为了照顾日本政府的具体情况,在台湾这一棘手问题上,周总理提出三点默契事项:1.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2.《中日联合声明》发表后,日本政府从台湾撤走驻台湾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并采取有效措施让蒋介石集团的大使馆和领事馆撤出日本。3.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团体和个人在台湾的投资和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台湾时,会给予适当的关照。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地方卷]——两年地方卷借鉴创新 1.(2017·江苏卷·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D[D对:通过纵向比较1990年和2003年高、中、低收入国家各自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国家在产业结构上呈现的趋势是:农业、工业比重降低,服务业的比重基本上是不断增加的。A错:高收入国家的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是因为其经济发展程度高,而非忽视农业生产。B错:低收入国家的农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高。C错:低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变革发展不平衡。] [模拟卷]——两年模拟卷仿真热身 2.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 B.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 C.“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 D.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从材料可知联邦德国政府有干预经济的举动,故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从材料中联邦德国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可知国家干预经济适应德国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德国既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又坚持市场经济为主体,体现了混合经济的特征,故C项正确;自由放任政策是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监管,与材料“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不符,故D项错误。] 3.(2019·山东青岛模拟)下表反映了美国()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地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彼此消长。 在二战至今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格局却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在战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每一次演变都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第一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 1原因:战使西欧各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战争中通过贷款、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大量财富。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资产阶级还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2表现: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在战后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

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外,美国还倡导和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影响: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势力,不断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日本等进行渗透,企图控制这些国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使西欧、日本等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还凭借其经济势力,大肆推行强权主义政策,使整个世界动荡不安,难以稳定。 二、第二次: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后期) 1原因:经过短暂的恢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政府还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大力发展本国经济。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危机结束以后,又进入“滞涨”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2表现: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复习目标(2分) 1 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与政治、外交、文化等 方面的关系;知道欧洲联盟,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意义;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 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2 重点掌握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3 难点是西欧、日本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二复习流程 【流程一】复习导入(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双方、性质、结果、影响从而导入战后经济的发展 【流程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请自己把以下内容掌握住 12分) 1 20世界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上最大的负责国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2 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的成果 B政局相当稳定,资本雄厚 C加入共同体,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D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 3 下列史实不符合美国国情的是() A 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B 1998年,“硅谷”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C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 D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流程三】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请自己把以下内容掌握住12分) 1 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分别及共同原因是: 2 欧共体成立的时间、背景、意义: 3 欧盟的前身及意义: 4 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合作探究:西欧、日本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做一做(3分)1促使1950—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冷战的结束 D欧盟的建立 2 标志着欧洲进一步联合、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的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3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 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三中考连接(测试一下自己吧?13分) 1 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A医治战争的创伤 B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 C争取美国援助 D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 2 二战后,西欧经济振兴的原因中,不包括() A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政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 D利用霸主地位,输出资本 3 二战后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多因素”不包括() A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 B美国推动下的民主化改造 C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D中国与日本的政治结盟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B西欧国家的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取得了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 C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加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D西欧国家在五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 5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前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处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植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使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 (2)材料二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3)欧洲(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布置作业: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给我国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五复习了这单元,你有什么收获与不足?请记录下来。(3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