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微生物学》整理版

《医学微生物学》整理版

《医学微生物学》整理版
《医学微生物学》整理版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分哪三型八大类?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藉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三类。

按结构和组成不同,可分为三型八大类

⑴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⑵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广义的细菌):包括细菌(狭义的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

体、螺旋体及放线菌。

⑶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名词解释:细菌L型;质粒;芽胞

⑴细菌L型:是指细胞壁缺陷型的细菌。1935年Klieneberger首先在Lister研究所发现而

得名。

2 质粒: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遗传性状、能够自我复制的

染色体以外的闭环双链DNA。或:细菌的胞质DNA。

3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

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即为芽胞。其抵抗力强,衡量灭菌效果时,常以杀死芽胞作为判断指标。芽胞的大小、形态、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助于细菌鉴别。

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胞壁的功能:

⑴维持菌体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外界低渗环境;

⑵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⑶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血清分型有关。

⑷G-菌外膜是一种屏障结构,阻止某些抗生素的进入,成为细菌耐药的机制之一。

⑸某些G+有表面蛋白、G-菌内毒素等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⑹与细菌染色性密切相关。

细胞膜的功能:

⑴物质转运;⑵生物合成;⑶细胞呼吸;⑷形成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等。

细胞质的功能:是细菌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场所;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核质的功能:是细菌的遗传物质,控制细菌的各种遗传性状。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荚膜的功能:

⑴抗吞噬作用;⑵黏附作用;⑶抗有害物质的损伤;⑷具有抗原性。

鞭毛的功能:

⑴是细菌的运动器官;⑵有些鞭毛(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⑶具有抗原性,可籍此鉴定细菌及对细菌分类。

菌毛的功能:

⑴普通菌毛:细菌的黏附结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⑵性菌毛:介导接合,细菌的毒力、耐药性等性状可通过此方式传递

⑶为某些噬菌体的受体。

芽孢的功能:

⑴根据芽孢形态、大小以及在菌体中的位置,有利于细菌的鉴别;

⑵杀死芽孢为灭菌的可靠指标;

⑶可以成为某些传染病潜在的传染源:芽孢本身不致病,但当它发芽转变为繁殖体后,可

引起疾病。在人类,有四种常见的严重的传染病是由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引起的——炭疽杆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

3、简述细菌L型的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形成: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溶菌酶、溶葡萄球菌素、青霉素、胆汁、抗体、补体等)的直接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后形成。G+菌原生质外仅有细胞膜包住称原生质体,G-菌尚有外膜保护称原生质球。

临床意义:可引起慢性和反复发作的感染,如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并常在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

5、革兰染色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与临床意义。

革兰染色原理:

⑴通透性说:主要是由于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的不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含有

较多类脂质,而肽聚糖含量较少。当用酒精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使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细胞脱色,经复染后,染上复染液(复红)的颜色;

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多且交联度大,类脂质含量少,经酒精脱色后,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酒精不易进入菌体脱色,故细胞仍保留初染液(结晶紫)的颜色。

⑵化学说:G+菌菌体含有大量的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菌

体不易脱色。

⑶等电点说:G+菌(PI2-3)低于G-菌(PI4-5),G+菌带负电荷比G-菌要多,G+菌易与带正

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牢固,因而不易脱色。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方法)如下:

干燥1min 1min 15--30s

①涂片②结晶紫③卢氏碘液④95%酒精

固定水洗水洗水洗

30s—1min

⑤稀石碳酸复红待干后用油镜进行观察。

结果判断:革兰阳性菌呈紫色,革兰阴性菌呈红色。

革兰染色的临床意义:⑴鉴别细菌;⑵选择药物;⑶与致病性有关。

第2章细菌的生理

1、名词解释:内毒素;外毒素;培养基;菌落;纯培养

⑷内毒素(endotoxin):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脂质A,当菌体死

亡裂解后才释放,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⑸外毒素(exotoxin):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

外的蛋白质,其毒性强,为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

⑹培养基(culture medium):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

养物制品称为培养基。

⑺菌落: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单一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菌落。

许多菌落融合在一起形成菌苔。

⑻纯培养:挑取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培养基中,长出的细菌为纯种,该方法称为纯培养。

2、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⑴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⑵合适的pH值:大多病原菌的最适pH值为7.2-7.6;

⑶适宜的温度: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温度为37oC;

⑷必要的气体环境。

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种类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⑴与致病性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致热原、毒素和侵袭性酶;

⑵供治疗用的合成代谢产物: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⑶与鉴别细菌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色素。

4、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细菌生长曲线:是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连续检测细菌在不同培养时间的活菌数目(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以cfu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菌生长数变化规律的曲线,即生长曲线。包括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这四个时期。

⑴迟缓期:代谢活跃,菌体增大,积累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不分裂繁殖,为细菌大

量繁殖作好物质准备。

⑵对数期:细菌繁殖迅速,菌数呈几何级数增长,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典型,对外界环境作

用敏感,适用于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进行药物敏感实验,一般在培养后8-18小时。

⑶稳定期:细菌数仍在增加,死菌数与活菌数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其特点:形态、染色性

等生物学性状常有改变;芽孢,毒素、抗生素等产生;若向培养系统补充营养物质,取走代谢产物,改善培养条件则可延长稳定期。

⑷衰亡期:死亡菌数增多,超过活菌数,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生理活动趋于停止。一般不

用该期细菌作鉴定和研究工作。

5、按物理性状不同可将培养基分哪几种?各有何主要用途?

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三种。分别观察下列生长现象:

⑴固体培养基:细菌得以分离培养生成菌落从而获得纯种,主要用于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菌落分为三型:①光滑型菌落(S型菌落);②粗糙型菌落(R型菌落);③粘液型菌落(M型菌落)。

⑵半固体培养基:多用来检查细菌的动力和短期保存细菌。有鞭毛的细菌可由穿刺线向四

周运动播散,培养后穿刺线模糊不清,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混浊生长;无鞭毛的细菌,不能运动,仅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清晰,穿刺线以外的培养基仍透明澄清。

⑶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大量繁殖细菌和观察某些细菌的生化反应。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

生长呈三种状态。①混浊生长,见于大多数细菌;②沉淀生长;③菌膜生长,多为专性需氧菌,在培养液表面生长,形成菌膜。

6、按用途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种?请各列出一种常用的培养基。

⑴基础培养基:如营养肉汤、营养琼脂、蛋白胨水等

⑵增菌培养基:

①通用增菌培养基:如血平板、血清肉汤等。

②专用增菌培养基:如碱性蛋白胨水用于霍乱弧菌的增菌。

⑶选择培养基:如SS平板、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TCBS等。

⑷鉴别培养基:如糖发酵管、双糖铁培养基等。

⑸厌氧培养基:如庖肉培养基、硫乙醇酸盐肉汤等。

7、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求与否,可将细菌分为哪几类?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四大类。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1、名词解释: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

⑴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

原微生物。

⑵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

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⑶无菌:不存在活的微生物的意思。

⑷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2、常用湿热灭菌方法的种类及其效果与适用范围。

⑴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如结核杆菌)、保持物品中

所需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持续法: 61.1-62.8℃ 30分钟;

瞬间法: 71.7℃ 15-30秒;

常用于消毒牛奶、酒类。

⑵煮沸法:常用于消毒食具、刀剪、注射器等

繁殖体:煮沸100℃,5min;

芽孢:煮沸100℃,1~3h。

⑶流动蒸气消毒法:阿诺蒸锅或蒸笼。

繁殖体:煮沸100℃,15~30min

⑷间歇蒸气灭菌法:如血清培养基的灭菌。

⑸高压蒸气灭菌法:一种最有效、最彻底的灭菌方法。在103.4 kPa(1.05kg/cm2)蒸气

压下,温度121.3℃,维持15-20min,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普通培养

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最佳灭菌法。

3、高压蒸汽灭菌法所要求的条件和用途各是什么?

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在密闭的蒸气容器中进行。随着压力升高,蒸气的温度也相应升高,在103.4kpa 蒸气压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 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用品等。但该温度还不足以灭活朊粒和热原质。

4、请叙述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机制、特点和注意事项。

⑴紫外线(UV)的杀菌机制主要是损伤细菌DNA构型,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

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从而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死亡。

⑵特点与注意事项:

①UV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40-300nm波长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

最强,因其正好与DNA的吸收光谱一致。

②紫外线的穿透力极弱:不能透过玻璃或纸张等,故一般只用于空气消毒及物体表面消毒。

③杀菌波长的UV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④一般用低压水银蒸气灯做紫外线杀菌处理。

6、简述乙醇、碘酊、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主要特点。

乙醇消毒灭菌的机制、特点及主要用途:

⑴机制:去除菌细胞膜中的脂类,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与凝固。

⑵特点与主要用途:

①以浓度为70% ~75%时杀菌力最强。

②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

③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和浸泡体温计。

2.0~2.5%碘酊、0.5%碘伏:多用于皮肤黏膜、体温计以及其他物品的表面消毒。

过氧化氢:

机理:导致酶蛋白-SH基转变为-S-S-,导致酶活性丧失。3%~ 6%过氧化氢kill most bacteria;10%过氧化氢kill all microorganism including spore.

用途:可用于物品表面和皮肤黏膜消毒(如口腔、创口的消毒、厌氧菌感染的消毒)。但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

0.2%~0.3%过氧乙酸:类似于过氧化氢。

2%戊二醛:

机理:细菌蛋白和核酸的烷化作用。

特点:广谱,高效,快速。

用途:戊二醛以0.3%NaHCO3调整pH至7.5~8.5,配成2%水溶液,浸泡5min,适用于精密仪器、内窥镜(不能用热力灭菌法进行灭菌)等的灭菌。

环氧乙烷:

种类:杂环类化合物,沸点10.8℃,气体消毒剂。

机理:细菌蛋白和核酸的烷化作用。

特点:能穿透包裹物,广谱高效,杀灭芽胞,易燃,对人有毒性。

用途:已广泛用于医疗器械、一次性用具的灭菌。

常用的灭菌要求是浓度800~1200mg/L;相对湿度55%~60%;50 ℃;6h。

7、请简要说明手术室常规使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⑴手术室空气及表面物体:紫外线杀菌法;

⑵手术器械和物品:高压蒸气灭菌法;

⑶手术后废弃物特别是传染病病人手术后的废弃物:焚烧法

⑷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刷手,然后用75%酒精浸泡手及前臂5min,若酒精过敏者,可使

用0.05%~0.1%新洁尔灭浸泡5min代替;或擦干后用0.5%碘伏涂擦,自然凉干。

第4章噬菌体

1、名词解释:噬菌体;前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溶原性细菌

⑴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⑵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

⑶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

体,称毒性噬菌体。

⑷溶原性细菌: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2、毒性噬菌体增殖以何种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毒性噬菌体以复制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成和装配、成熟与释放等步骤。

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名词解释: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卡介苗(BCG)

⑴转化: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

状。(转化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⑵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

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⑶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 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

的性状。

⑷溶原性转换: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噬菌体作为供体,宿主菌染色体中整合了噬菌体的DNA

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⑹卡介苗:卡-介二氏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在含有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

上,经过13年传230代,终于获得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即卡介苗。

2、医学上重要的质粒的种类有哪些?简述质粒的主要特征。

医学上重要质粒的种类:①致育质粒(F 质粒),②耐药质粒(R 质粒),③毒力质粒(Vi 质粒),④细菌素质粒:如Col 质粒,⑤代谢质粒。

质粒的主要特点:

⑴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⑵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如sex pilus 、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

⑶可自行丢失与消除,非生命活动所必需;

⑷质粒的转移性:可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⑸质粒的不相容性与相容性。

3、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方式有几种?

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

7、外毒素的产生受哪些遗传物质的控制?举例说明。

外毒素的产生其遗传控制有三种情况:

⑴大多数外毒素的产生由细菌染色体基因编码,如志贺毒素、百日咳毒素、铜绿假单胞菌

外毒素A等;

⑵由细菌某些质粒基因编码,如大肠杆菌肠毒素(LT和ST)、破伤风痉挛毒素、炭疽毒素;

⑶由溶原性细菌的噬菌体基因(前噬菌体)编码,如霍乱肠毒素、白喉外毒素、链球菌的

致热外毒素。

第6章细菌的耐药性

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名词解释:正常菌群;菌群失调;重叠感染;毒血症;脓毒血症;败血症;菌血症;

⑴正常菌群:定居于正常人体体表及其开放性腔道中的微生物群。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

益无害。由于在正常微生物群中以细菌为主,而且对细菌研究得较多而深入,所以将正常微生物群通称为正常菌群。

⑵菌群失调症: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改变并超出正常范围

的状态称为菌群失调。由此而引起的病症称为菌群失调症。

⑶重叠感染:或称为二重感染,是一种后果较为严重的菌群失调症,即在抗菌药物治疗原

感染性疾病或预防某些微生物感染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

⑺毒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宿主机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

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特定的靶器官和组织,引起特征性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

⑻脓毒血症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

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引起肝脓肿、肾脓肿、肺脓肿。

⑼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包括内毒素和外毒

素等)所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例如高热、皮肤和粘膜瘀斑、肝脾肿大等。

⑽菌血症是指病原菌由局部入血,一过性从血流到达易感部位后再行繁殖而致病,例如伤寒早期有菌血症。

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有哪些?正常菌群转化为机会致病菌的条件有哪些?(简要说明微

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⑴生物拮抗;⑵营养作用;⑶免疫作用;⑷抗衰老作用;⑸抑肿瘤作用。

正常菌群转化为机会致病菌的条件有(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

⑴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菌群失调;⑵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⑶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如免

疫抑制剂使用、激素、射线照射、细胞毒物的使用导致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3、细菌性感染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细菌的致病机制如何?)

①侵入体内的微生物(细菌)的数量

侵袭力:菌体表面结构与侵袭性酶等

②侵入体内的微生物(细菌)的毒力

毒素:内、外毒素

③侵入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血液、人畜共患病的传播(节支动物媒介传

播)、性接触等

④机体免疫力

4、细菌常见的黏附方式与黏附部位有哪些?细菌起粘附作用的结构有哪些?

常见的黏附方式:⑴单个散在的吸附;⑵形成微菌落⑶形成生物膜

黏附部位: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粘膜);血液中的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医学植入物如中央静脉插管、导尿管、人工心脏瓣膜、关节替代物等。

起黏附作用的结构物质:黏附素……细菌表面与黏附有关的蛋白分子。分2类:

①菌毛黏附素:存在于菌毛顶端的黏附蛋白。定居因子

②非菌毛黏附素:细菌表面的其他组分。如外膜蛋白、脂多糖、G+菌细胞壁的磷壁酸、表

面蛋白(LTA-M,F-protein)、荚膜、微荚膜、支原体顶端结构、多糖等.

黏附机制:细菌表面的粘附物质作为配体ligand与宿主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而介导粘附作用的发生

黏附的意义:

⑴通过粘附以免被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摆动、肠蠕动、尿液及分泌物冲刷清洗等作用所排

出,是感染的第一步;细菌的黏附能力和致病性密切相关。

⑵病原体表面分子或结构与宿主细胞特异的受体的结合,决定了病原体的组织嗜性,揭示

微生物感染的致病机制的基础。

⑶是定植、繁殖,侵入和扩散或转移的基础。

6、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

区别点外毒素内毒素

⑴来源G+菌和部分G-菌G-菌

⑵存在

部位

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Cell wall成分,菌裂解后释出

⑶化学

成分

蛋白质,分子结构为A-B模式脂多糖

⑷稳定

60-80℃,30min被破坏160℃,2-4h才被破坏

⑸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可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

素三大类,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

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⑹抗原

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

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

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8、简述细菌性感染的类型有哪些?全身细菌性感染类型有哪些?

细菌性感染的类型有:

⑴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其中显性感染又可根据病情缓急分急性感

染、慢性感染;

⑵根据感染部位分: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其中全身感染又可分为毒血症、内毒素血症、

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病原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要注意什么?

采集细菌标本的一般原则是:

⑴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标本;

⑵因时取材。根据疾病特点采集不同标本(不同病期取不同标本);在采取局部病变标本

处,不可用消毒剂;

⑶尽早取材。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对已用抗菌药患者的标本,应注明药物名称;

⑷因地取材。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⑸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多数细菌标本可冷藏保存或运送)。

【附】病毒性疾病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方法原则基本,

病毒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标本采取基本原则与细菌相似,即:早期采样,冷藏速送。但还要特别注意下列原则:

⑴被杂菌或易受污染的标本,在进行分离培养时应该使用抗生素(加入高浓度青霉素、链

霉素或庆大霉素处理);

⑵标本的运输和保存:若标本采集地点离病毒实验室较远,可将标本置甘油缓冲盐水中低

温保存送检;

⑶进行病毒血清学诊断时,应采取双份血清即在发病初期和病后2-3w内各取一份血清,

以对比抗体效价变化。

3、对怀疑为细菌性痢疾的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查时,通常应采取哪些实验步骤?

⑴取粪便标本接种到SS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挑取无色菌落进行生化反应与鉴定。

⑵生化反应:IMViC、动力等

⑶血清学试验:利用单价或多价痢疾杆菌免疫诊断血清进行菌群鉴定(玻片凝集试验、SPA

协同凝集试验、荧光菌球法等)。

第9章球菌

1、名词解释:抗O试验。

⑶抗O试验(ASO test):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ASO test)是一项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有链

球菌溶素O抗体的中和试验,常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250单位左右;活动性风湿热患者一般超过400单位。

2、化脓性球菌有哪几种?各自的所致疾病的种类。

种类:化脓性球菌包括G+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G-的脑膜炎球菌与淋球菌

致病物质以及所致疾病

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如下疾病:①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包括局部感染如疖、痈、毛囊炎、蜂窝组织炎,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②毒素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等。

链球菌

A群链球菌引起的疾病有三类。⑴化脓性疾病:包括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脓疱疮、扁桃体炎、咽炎、咽峡炎、产褥热、中耳炎等,⑵中毒性疾病:猩红热等,⑶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肺炎链球菌

所致疾病: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

脑膜炎球菌

所致疾病: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淋球菌

所致疾病:淋病。表现为尿道炎、宫颈炎、淋病性咽喉炎、淋病性结膜炎(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即脓漏眼……1%硝酸银滴眼)、幼儿淋病性外阴阴道炎等。

3、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的主要依据有:

①涂片、革蓝染色镜检:G+葡萄状排列的球菌。

②血琼脂平板上分离培养:直径2~3mm、金黄色、光滑突起的圆形菌落,有时可见β-溶

血环。

③主要生化鉴定试验:血浆凝固酶、耐热核酸酶、发酵甘露醇等。

4、简述从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中分离鉴定细菌的步骤、依据和报告。

⑴取血液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典型G+成堆排列的球菌;初步报告:“查见革兰阳性葡

萄串状排列球菌,疑为葡萄球菌”

⑵分离培养:血液标本先经液体培养基增菌培养6~8小时后再接种于血平板上,观察中等

大小的典型S型菌落:直径2~3mm,金黄色、光滑突起的圆形菌落,有时可见β-溶血环。

⑶鉴定试验:H2O2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分解甘露醇等。

上述试验阳性,结合临床可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6、简述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过程以及引起的主要病种。

甲链是口腔及上呼吸道部位的正常菌群,随口腔破溃处进入血液并引起菌血症,随血流到达心脏,如果心瓣膜有损伤或有先天性缺陷,细菌则在损伤部位繁殖,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7、金黄色葡萄球菌与A群链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的特点各是什么?为什么?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的特点:脓汁黄而粘稠,化脓病灶多为局限,且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这与色素和血浆凝固酶有关。

A群链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的特点:因本菌能产生多种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故病灶有明显扩散倾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脓汁稀薄,略带血色

9、临床上流脑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保暖、保湿、立即送检,培养基预温,最好床边接种。因抵抗力很弱。对寒冷、湿热、干燥、消毒剂、紫外线均敏感。室温3h即死,55℃5min内被破坏。且能产生自溶酶。

10、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列举出6~8种常见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体极其所致的疾病。

⑴淋病——淋病奈瑟氏菌

⑵AIDS——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⑶梅毒——梅毒螺旋体

⑷尖锐湿疣——HPV(人乳头瘤病毒)

⑸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等

⑹性病淋巴肉芽舯——沙眼衣原体

⑺软下疳——杜克嗜血杆菌

⑻生殖器疱疹——HSV-Ⅱ(单纯疱疹病毒Ⅱ)

第10章肠杆菌科

2、肠杆菌科细菌在SS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肠道非致病菌:红色菌落,如大肠杆菌等。

肠道致病菌:无色菌落。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

乳糖发酵试验: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

3、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疾病的种类由于哪些?简述致腹泻大肠埃希菌的种类以及主要的临床

意义。EHEC主要血清型以及引起的病种是什么?

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疾病的种类有:

⑴肠外感染:以化脓性炎症多见。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腹膜炎、阑尾炎、手术创口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与脑膜炎。(条件致病,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尿路感染最为常见。)

⑵肠道感染:腹泻。

引起腹泻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及其所致疾病

(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是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霍乱样腹泻)(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主要引起儿童和成人菌痢样腹泻。

(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严重者致死。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可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血便。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主要血清型是0157 :H7,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4、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物质、主要临床特征与临床常见病种。

志贺菌属

致病物质:菌毛;内毒素;志贺毒素。

所致疾病:经肠道传染,引起细菌性痢疾,有3种临床类型,即急性菌痢、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

主要临床特征:发热;脓血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甚至神志障碍,中毒性休克。沙门菌属

致病物质:菌毛、耐酸应答基因、Vi抗原、内毒素、肠毒素。

所致疾病:肠热症(Enteric fever/typhoid fever):伤寒和副伤寒;肠炎型即食物中毒;败血症;带菌者。

主要临床特征:伤寒……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

5、细菌性痢疾与肠热症的标本如何采集?

细菌性痢疾标本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新鲜脓血黏液便;立即送检或床边接种;保存于30%甘油盐水或卡-布培养基。在治疗前采集粘液脓血便作床边接种,不能及时接种可置甘油缓冲盐水中送检。

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发病第1周:血液;发病第2周起:粪便;发病第3周起:粪便、尿液;肠热症全程:骨髓。

8、伤寒沙门菌与痢疾志贺菌如何进行分离鉴定?

标本(粪便)接种于肠道鉴别培养基如SS选择培养基。37℃培养24h后,挑取无色半透明的乳糖不发酵菌落接种至双糖铁培养基。伤寒沙门菌与痢疾志贺菌均不发酵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但痢疾志贺菌没有鞭毛,无动力而伤寒沙门菌则有,再用伤寒沙门菌与痢疾志贺菌的抗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予以鉴定。

9、列出伤寒沙门菌及志贺菌在KIA和MIU(动力-吲哚-尿素)的基本生化反应。

区别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

KIA KA - - KA - +/- KA + + KA++

MIU - -/+ - + - - + - - + + +

10、简述大肠埃希菌的生化特性。

氧化酶试验(-)

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等(个别菌株迟分解乳糖或不分解乳糖)

KIA:AA+-

MIU:++-

IMViC:++--

第11章弧菌属

2、霍乱由何菌所致(霍乱弧菌的哪些血清群可引起霍乱)?试述其致病物质及其致病机制。

霍乱弧菌O1群与O139群可引起霍乱。

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鞭毛;菌毛;黏液素酶等。

致病机制:霍乱弧菌主要是产生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ATP转变为cAMP,使cAMP水平升高,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增加,肠腔内水钠储留而导致上吐下泻(呕吐与腹泻,米泔水样大便,内含黏液、上皮细胞和弧菌,无炎症细胞)。

3、对可疑霍乱患者应如何进行快速微生物学检查?

运动试验与制动试验(+)。

动力观察:采取病人“米泔水样”大便或呕吐物制成悬滴片,观察细菌动力,可见流星或穿梭状动力的细菌。

制动试验:标本,霍乱多价诊断血清(效价1:64),用暗视野镜观察,3分钟内运动

被抑制的即为阳性。

4、试述霍乱的防治原则。

⑴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作好国境检疫与交通检疫,防止本病从国外传入;

⑵作好“三管”(水源、饮食物、粪便的卫生管理)工作,改善社区环境,以切断传播途径;

⑶疫苗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力;

⑷对霍乱病人应严格隔离治疗,必要时实行疫区封锁,以免疾病向外蔓延;

⑸对症治疗,抗菌治疗:①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和酸中毒是治疗霍乱的关键;②抗生素的应用:可减少外毒素的产生,加速细菌的清除。

5、感染霍乱弧菌后,肠道产生的SIgA有何作用?

SIgA的作用:⑴凝集作用;⑵阻碍黏附作用;⑶中和霍乱肠毒素作用。

7、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的疾病。

所致疾病:食物中毒,该菌经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所传播,也可因食物容器或砧板生熟不分污染本菌引起。潜伏期5~72小时,可从自限性腹泻至中度霍乱样病症,免疫力不强。

第12章幽门螺杆菌

第13章厌氧性细菌

1、名词解释:厌氧性细菌;汹涌发酵现象;

⑴厌氧性细菌:是一群必须在无氧的环境下方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根据能否形成芽孢,分

为厌氧芽孢梭菌属和无芽孢厌氧菌两大类。

⑵汹涌发酵现象:是产气夹膜梭菌生化反应活泼的一种突出反应。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

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生成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海棉状碎块。管内气体常将覆盖在液体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走管口胶塞,气势汹涌,这种现象称为“汹涌发酵”。

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形态、致病性(致病途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与致病机制)和防治

原则。

革兰阳性细长杆菌,有周鞭毛,芽孢位于菌体顶端,圆形大于菌体,呈火柴棒状或呈豉槌状……本菌典型特征

致病途径:创伤感染。(新生儿破伤风……脐风)

致病条件:伤口内形成厌氧微环境

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抑制性突触前膜,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酸、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失调,导致屈肌和伸肌同时发生收缩而出现肌肉痉挛(典型症状: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

防治原则:

⑴手术器械与接生用具必须严格灭菌。

⑵正确处理伤口:对窄而深的伤口要及时清创扩创(用H2O2冲洗以消除厌氧环境,有必

要时用TAT1500~3000U进行伤口局部浸润注射)。

⑶人工主动免疫:对儿童用DPT进行人工主动免疫;对军人和其他易受伤的人群可用破伤

风类毒素进行人工主动免疫,以作为特异性预防

⑷人工被动免疫:使用TAT。

⑸治疗:抗毒素+抗生素+镇静解痉药物的应用。

3、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的临床感染类型。

产气荚膜梭菌

临床感染类型:

⑴气性坏疽:是由气性坏疽病原体侵入伤口造成的严重急性感染,以组织坏死、气肿、水

肿、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

⑵食物中毒:食入被大量细菌污染的食物(多为肉类)引起,临床表现:腹痛、腹胀、水

样腹泻;可自愈。

⑶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菌株污染食物而引起,由β-毒素致病。潜伏期不到24h,起病急,

有腹部剧痛、腹泻,粪便带血,可并发腹膜炎、周围循环衰竭等,病死率高达40%。

肉毒梭菌

临床感染类型:

⑴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毒素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以神经末梢麻痹症状为主,少见胃

肠道症状。

⑵婴儿肉毒病:细菌进入肠道,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居多;症

状与肉毒食物中毒类似,便闭、吸乳、啼哭无力;病死率不高,约1~2%。

4、简述肉毒梭菌的致病机制。

致病机制:肉毒梭菌在厌氧环境下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毒素,主要随污染的食品经消化道吸收后,经血液或淋巴液作用于中枢神经核及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以肌肉迟缓性麻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

5、简述无芽孢厌氧菌感染的致病条件。

无芽孢厌氧菌属机体正常菌群,在成为条件致病菌后,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因此,其致病条件为:寄居部位改变;宿主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厌氧微环境。

第14章分枝杆菌属

1、名词解释: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麻风细胞(或泡沫细胞)

⑵卡介苗(BCG):是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减毒活疫苗。(是卡-介二氏将有毒力的牛

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毒力减弱但仍保留免疫原性的变异株,即卡介苗。现广泛用于人类结核病的预防)。

⑶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检测受试者对TB是否有细胞免疫功能

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试验。即判定机体对TB是否有无免疫力一种试验。

⑷麻风细胞或泡沫细胞:是指麻风患者渗出物标本涂片后,可见到有大量麻风杆菌存在的

感染细胞,这种细胞的胞质呈泡末状,称为泡沫细胞,这为麻风病原学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一个区别。

2、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形态染色特点、培养特性、致病因素和感染类型、预防措施。

主要形态染色特点:细长略弯,分枝生长趋势;革兰染色阳性,不易着色;抗酸染色阳

性(红色)。

培养特性:专性需氧,生长缓慢,最适pH6.5~6.8,Lowenstein-Jensen(罗文斯旦-琴逊/ L-J培养基):R型菌落,似花菜;液体培养基:形成菌膜,有毒株呈索状生长。

致病因素:TB不产生内、外毒素,也无侵袭性的酶。TB致病性主要取决于菌体成分……脂质(索状因子,磷脂,分枝菌酸,蜡质D,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蛋白质;糖类;荚膜。

感染类型:⑴肺部感染:原发感染与原发后感染。⑵肺外感染:免疫力低下患者M. tuberculosis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内、外播散。常见于脑、肾、骨、关节、生殖系统少数形成全身粟粒性结核或播散性结核。

预防措施:

⑴一般性预防:卫生宣传、提高机体抵抗力。

⑵特异性预防: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新生儿接种卡介苗(BCG)。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分阶段治疗和坚持全程。

4、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其临床用途。

原理:Ⅳ型超敏反应

结果判断:5mm <直径<15mm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强阳性反应

或:PPD-C侧红肿>BCG-PPD侧为感染;BCG-PPD侧红肿>PPD-C侧可能为卡介苗接种。

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TB有DTH,并说明有特异性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应进一步检查以追查病灶。

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对TB也无免疫力。

临床用途:

⑴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

种卡介苗

⑵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

⑶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者)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⑷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6、抗酸染色的步骤与结果是什么?

步骤:

⑴涂片、干燥、固定:将标本涂片于载玻片上,干燥并固定;

⑵加石炭酸—复红染液数滴于标本上,置于火焰上,以弱火徐徐加温,使染液冒蒸汽(切

勿煮沸)后离开火焰,染液将干时再添加,维持3~5分钟,待标本凉后水洗;

⑶用3%盐酸酒精脱色1/2~1分钟,脱色时轻轻摇晃玻片,直至涂片无色脱出或稍呈粉红色

为止;

⑷水洗后,用碱性美兰复染1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后用油镜观察。

结果:抗酸染色阳性菌染成红色,背景以及其它菌染成兰色。

7、感染后,能形成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细菌有哪些?

伤寒沙门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军团菌、布氏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

8、麻风分枝杆菌的传播途径和临床感染类型分别是什么?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接触感染

临床感染类型:麻风主要经呼吸道与接触感染;发病慢, 病程长,细菌主要侵犯神经、皮肤黏膜;引起麻风病。临床上表现为两型两类。

⑴瘤型麻风(开放型):传染性强

⑵结核样型(闭锁性):传染性弱

⑶界线类:兼具两者的特点

⑷未定类:前期病变

9、简述当前应如何对麻风病进行病原学诊断?

目前麻风病的微生物检验主要靠采集病理标本涂片或切片,抗酸染色镜检,找麻风细胞或麻风杆菌,结合临床做诊断。

第15章嗜血杆菌属

第17章其他细菌

1、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形态特点、培养特性、致病因素和防治原则。

主要形态特点: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呈栅栏状或L 、V、Y等文字形,有异染颗粒。

培养特性:常用培养基…吕氏血清培养基(含凝固血清的Loffler 培养基):生长迅速,异染颗粒明显;菌落为灰白、光滑、湿润的小菌落;选择鉴别培养基……含亚碲酸钾(0.03-0.04%)血琼脂平板:黑色菌落。

致病因素:白喉外毒素、索状因子、K抗原

白喉的防治原则:

白喉的特异性预防有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两种,注射白喉类毒素是预防白喉的主要措施。

⑴人工主动免疫:常规预防,可注射DPT或白喉类毒素;

⑵人工被动免疫:紧急预防,可注射白喉抗毒素。

⑶治疗:患者应尽早隔离治疗,尽早使用白喉抗毒素;同时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

或红霉素),可抑制白喉棒状杆菌的生长繁殖,以消除毒素的来源,而且对混合感染的其他细菌也有作用。

2、简述白喉毒素的致病机制与免疫机制。

致病机制:白喉棒状杆菌主要是产生白喉外毒素,作用与易感细胞,使EF-2失活,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引起组织坏死和病变。

抗白喉免疫主要依靠白喉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3、临床上使用动物免疫血清(抗毒素)治疗白喉、破伤风时应注意什么?

⑴早期足量使用;⑵皮试,防止超敏反应发生。

4、以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细菌有哪几种?

霍乱弧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其中G-菌产生外毒素的有:霍乱弧菌、鼠疫杆菌、百日咳杆菌;与典型外毒素不同,由菌细胞裂解或

自溶后才能释放外毒素的细菌有:鼠疫杆菌、肉毒杆菌。

5、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几种?

毒素型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等。

细菌性(传染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梭菌等。

6、简述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和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致病机理分别是什么?

①霍乱弧菌:主要是产生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ATP转变为cAMP,

使cAMP水平升高,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增加,肠腔内水钠储留而导致上吐下泻(呕吐与腹泻)。

②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抑制性突触前膜,阻止抑制

性神经介质(甘氨酸、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失调,导致屈肌和伸肌同时发生收缩而出现肌肉痉挛。

③白喉棒状杆菌:主要是产生白喉外毒素,作用于易感细胞,使EF-2失活,阻断易感细胞

的蛋白质合成,引起组织坏死和病变。

第19章支原体

1、名词解释:支原体;冷凝集试验

⑴支原体:一类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

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⑵冷凝集试验:用支原体肺炎病人血清与人O型RBC或自身RBC混合,4℃过夜,可有红细

胞凝集现象出现,在37℃时其凝集又分散开。因此称之为冷凝集试验,临床上可用此试验作为支原体肺炎的辅助诊断。

2、简述支原体主要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引起人类疾病的支原体的种

类以及相应的病种。

支原体的主要特性

无细胞壁;可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的微生物;细胞膜含胆固醇特殊的顶端结构与致病有关;培养需加入10%-20%的血清;菌落呈荷包蛋样;与细菌L型有本质区别。

主要形态结构特点:没有细胞壁。

主要培养特性: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必须加入10%~20%人或动物血清。生长缓慢,典型的菌落呈荷包蛋样;在液体培养基中一般不易见到混浊。

主要生化反应、支原体种类及相应的病种见下表:

支原体葡萄糖精氨酸尿素吸附细胞致病性

肺炎支原体+ ——RBC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气管炎人型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NGU)

生殖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NGU)

穿透支原体+ + —RBC、CD4+T、Mφ多见于艾滋病

溶脲脲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NGU)3、简述溶脲脲原体引起不孕症的可能原因。

⑴吸附于精子表面,阻碍精子运动;

⑵产生神经氨酸酶样物质,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

⑶与精子膜有共同抗原,造成免疫损伤而致不育。

第21章衣原体

1、名词解释:衣原体;原体;始体

⑴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型微

生物。

⑵原体:是衣原体繁殖过程中所见的小而致密的、有胞壁的、具有感染性的颗粒,是发育

成熟的衣原体。

⑶始体:是衣原体繁殖过程中所见的大而结构较疏松的、具有繁殖能力,无感染性的、无

细胞壁的增殖型颗粒,是衣原体的细胞内形式。又称网状体。

2、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如何?

⑴原体(elememtery body,EB):小而致密,球形或椭圆形呈圆形,是衣原体的细胞外存在

形式,有胞壁和拟核, 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具高度感染性,无繁殖能力。能吸附于易感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经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发育形成始体。

⑵网状体(reticulate bady,RB)或称始体(initial body):大而疏松,圆形或椭圆形,不具

有感染性,是衣原体的细胞内形式,繁殖体形式,以二分裂繁殖,形成子代原体。最后细胞破裂释放原体,再感染其他细胞,每个发育周期约需48~72h。

原体吸附于细胞,8小时后发育成始体并增殖;30小时后始体开始分化为子代原体,并在细胞形成包涵体;48小时后细胞破裂,释放的子代原体继续感染邻近细胞。

3、简述衣原体可引起人类哪些疾病,其传染方式如何?

⑴沙眼衣原体:分沙眼生物型、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和鼠生物型

沙眼生物型:人是自然宿主,无动物储存宿主,其所致疾病有:

①沙眼:传播途径:眼—眼、眼—手—眼。是一种结膜及角膜的传染性疾病。

②包涵体结膜炎:婴儿可通过产道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包涵体性脓漏眼);成人可

通过性接触,由手→眼感染,或通过接触污染水源(游泳池)而感染,引起滤泡性结膜炎(游泳池结膜炎)。

③泌尿生殖道感染:通过性接触传播,属于STD,是NGU的主要病原体。

④婴幼儿肺炎:通过产道感染引起。

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人是其自然宿主,无动物储存宿主,通过性接触,侵犯淋巴组织,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

鼠生物型:一般不感染人类。

⑵肺炎嗜衣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即TW AR组衣原体。通过呼吸道引起青少年急性呼吸道

感染(衣原体性肺炎),TWAR抗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硬化有关。

⑶鹦鹉热衣原体:鸟类传播,人偶受染发病引起衣原体肺炎等。

第22章螺旋体

1、简述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常见的临床病型以及防治原则。

传染源:肾脏长期带菌与排菌的鼠类和猪是钩体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

传播途径:①接触污染钩体的疫水是主要传播途径,②垂直传播。

常见临床病型:①流感伤寒型;②黄疸出血型;③肺出血型;④脑膜脑炎型;⑤肾功能衰竭型等。

防治原则:

①防鼠、灭鼠,保护水源,加强对带菌家畜的管理。

②加强个人防护。

③在常年流行地区,对易感人群和与疫水接触者宜接种包含当地流行株在内的多价钩

端螺旋体疫苗。

④治疗:青霉素。

2、简述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传播途径、疾病种类及临床特点)与免疫性的特点。

传播途径与疾病种类:

⑴获得性梅毒:性接触传播,也可经输血引起。临床上分三期,反复隐伏与再发为其临床

特点

①Ⅰ期(初期)梅毒:外生殖器硬性下疳,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

②Ⅱ期梅毒:全身梅毒疹,感染性强,破坏性小。

③Ⅲ期梅毒:皮肤粘膜溃疡、侵犯内脏器官或组织,感染性小,破坏性大。

⑵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母体→胎盘→胎儿。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之后,引起胎儿的全

身性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或生出梅毒儿,呈现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特殊体征。

免疫特点:为传染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以细胞免疫更为重要。

3、诊断梅毒的血清学试验有哪几种?简述非密螺旋体抗原实验的原理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梅毒病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主要是血清学诊断,分为两类,即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和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原理:间接凝集试验。即:用活性碳颗粒(RPR)或甲苯胺红(TRUST)吸附心脂质抗原,再与待测血清中的反应素结合,便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

临床应用:①梅毒的初步诊断及普查的初步筛选;②评价药物疗效,判断治愈标准。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1、名词解释:病毒;病毒体;前病毒;裸病毒;顿挫感染;缺陷病毒;干扰现象

⑴病毒:是一群体积微小(以nm作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DNA/RNA)、只能在活细胞内

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

⑵病毒体:是指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的病毒颗粒。

⑶前病毒:整合在宿主细胞DNA上的病毒基因称为前病毒。

⑷裸病毒:无包膜的病毒,由核心和衣壳组成。又称为核衣壳。

⑺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由于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要条件,

使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自身成分,或虽合成病毒核酸及蛋白质,却不能组装成完整的病毒体,是为顿挫感染。或:病毒进入非容纳细胞的感染过程。

⑻缺陷病毒:是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发生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

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这种病毒叫缺陷病毒(基因组不完整的病毒体)。

⑼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可发生一种病毒干扰另一种病毒增

殖的现象。

2、简述病毒体的结构、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DNA/RNA)和衣壳组成的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有包膜和包膜子粒。

病毒体的化学组成:主要为核酸、蛋白质及糖类和脂类。

⑴病毒的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为病毒的增殖、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信息。

⑵病毒蛋白质:为病毒衣壳的全部和包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如下的生物学作用:

①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环境中的核酸酶和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

②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可特异地吸附在易感细胞表面受体并促使病毒穿入细胞内, 是

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亲嗜性的重要因素介导病毒体的核酸进入细胞;

③作为病毒的抗原,可以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④是病毒分类和鉴定的依据;

⑤构成病毒体的酶类,如乙型肝炎病毒的DNA聚合酶、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等。病毒

体的酶类对于病毒从感染细胞内释放、病毒核酸复制以及对宿主细胞的转化均具重要意义;

⑥有些病毒的蛋白质具有毒素样的作用,可使机体发热、血压下降、血细胞改变及出现中

毒症状等。

⑶病毒体的脂类和糖类:主要存在于包膜中,与包膜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有关。

3、双链DNA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哪五个步骤?

复制周期包括: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

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名词解释: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包涵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干扰素;病毒中

和抗体;杀细胞性感染;血凝抑制抗体。

⑴水平传播:病原体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⑵垂直传播:病原体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宿主的亲代传给宿主的子代的传播方式。

⑶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

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因为inclusion body具有特征性,因此可作为诊断依据,如Negri body。

⑷潜伏感染: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某些病毒或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

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在一定的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又开始复制,使疾病复发。如HSV-1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可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又可出来增殖表现出临床症状。

⑸慢发病毒感染:为慢性发展的进行性加重的病毒感染,较为少见但后果严重。病毒感染

后,有很长的潜伏期,达数月,数年甚至几十年.在症状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患者最终死亡。常见的有:①HIV;②朊病毒引起克雅病,库鲁病,羊瘙痒病、疯牛病等;③狂犬病毒。

⑹干扰素:由病毒核酸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和动物细胞所产生一类低分子糖蛋白,

它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⑺病毒中和抗体:是指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此类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

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即可阻断病毒感染易感细胞的抗体。

⑻杀细胞性感染:病毒在敏感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次释放出大量子代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 1. diachronic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also known as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tud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up to the present. 2. arbitrariness Language is arbitrary for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semblance to their meaning. The link between the linguistic signs and their meanings is a matter of convention, and conventions differ radically across languages. 3. langue According to Saussure, langue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s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It can be thought of as the generalized rules of the language that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seem to abide by. 4. competence Chomsky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abstract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According to him, anyone who knows a language has internalized a set of rules about the sequences permitted in his language. This internalized set of rules is termed as a person's competence. 5. morpheme The most basic element of meaning is traditionally called morpheme. The “morpheme' is the smallest unit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and content, a unit which can not be divided without destroying or drastically altering the meaning. 6. Morphology Morphology studies morphemes and their different forms and the way they combine in word formation. So it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7. Semantic triangle According to Ogden and Richard's semantic triangle, there is no direct link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world, or between the symbol ( the linguistic elements, the word, the sentence) and referent ( the object in the world of experience). The link is via thought or reference, the concepts of our minds. 8. Lingua franca Lingua franca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a language that serves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speakers. 9. componential analysis Componential analysis is a way to analyze lexical meaning, and it defines the meaning of a lexical element in terms of semantic components. 10. Cooperative Principle Cooperative Principle (CP) was proposed by Paul Grice, under which there are four maxims: the maxim of quantity, the maxim of quality, the maxim of relation and the

1. The study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over a period of time is generally termed as _____linguistics. D A. applied B. diachronic C. comparative D. synchronic 2. The sentence that has a NP and a VP can be shown in a __C__ formula "S→NP VP". A. hierarchical B. linear C. tree diagram D. vertical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ounds is a voiceless bilabial stop? A A. [p] B.[m] C.[b] D.[t] 4. The words ―make‖ and ―bus‖ are called _____D____because they can occur unattached. A. derivational morphemes B .inflectional morphemes C. bound morphemes D. free morphemes 5. The pair of words ―lend‖ and ―borrow‖ are____B______. A. gradable antonymy B. relational (converse) antonymy C. synonyms D. co-hyponyms 6. The semantic components of the word ―man‖ can be expressed as ____C___. A.+animate,+human,+male,-adult; B.+animate,+human,-male,-adult; C.+animate,+human,+male,+adult D.—animate,+human,-male,-adult 7. What kind of function does the sentence ―How do you do?‖ have? B A. Directive B. Phatic C. Informative D. Evocative 8.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can be classified as_______A____. A. lexical words B. grammatical words C. function words D. form words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tates the behaviorist view of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______A_. A.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process of habit formation B.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species-specific property of human beings C. Children are born with an innate ability to acquire language D. Humans are equipped with the neural prerequisites for language and language use 10.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meaning of language in context is called __C? A. morphology B. sociolinguistics C. pragmatics D. psycholinguistics 11、Chomsky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导言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语言学是 19 世纪成为独立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五个阶段。 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文。 6、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判断正误 1、语言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数和书面语。(错误)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错误) 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错误)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正确)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对)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错)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需要语言: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另一方面。同时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 结果的贮存所。所以语言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 使听读者了解。并且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条理化。 2. 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集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2.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 3.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A.个体微小 B. 种类繁多 C. 分布广泛 D. 可无致病性 E.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4.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 噬菌体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5.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单细胞 B. 有细胞壁 C. 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等 D. 对抗生素敏感 E. 繁殖方式 6.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支原体 B. 放线菌 C. 衣原体 D. 细菌 E. 以上都不是 7. 下列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 B.有细胞膜且含有胆固醇 C.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D.细胞核内含染色体遗传物质 E.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环状DNA 8. 最先创用固体培养基将细菌进行培养的科学家是 A. 法国的巴斯德 B. 德国的柯霍 C. 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 D. 英国的李斯特 E. 荷兰的列文虎克 9. 下列哪种不属于1973年以来发现的感染人类的新病原 A.嗜肺军团菌 B.幽门螺杆菌 C.埃博拉病毒 D.伤寒杆菌 E.阮粒 10. 关于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巴斯德首次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B.柯霍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 C.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D.琴纳分离出天花病毒 E.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11. 严格说来,结核分枝杆菌在分类上属于 A . 放线菌B. 衣原体C. 支原体D. 螺旋体E.立克次体 12.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含有核酸 A.朊粒 B.小病毒B19 C.巴尔通氏体 D.伯氏疏螺旋体 E.汉坦病毒 13. 导致机体免疫系统致死性破坏的病原体是 A.轮状病毒 B. 疱疹病毒 C. HIV D. HAV E. TSST-1 14. 谁首次分离出黄热病毒 A. Edward Jenner B. Louis Paseur C. Robert Kock D. Walter Reed E. Alexander Fleming 15. 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的是 A. Edward Jenner B. Louis Paseur C.Robert Kock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1.( 单选题 ) 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D )(本题 2.0 分)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 D、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 单选题 )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 B)(本题 2.0 分) A、[u, ε] B、[α, Λ] C、[α,y] D、[o, a] 3.( 单选题 ) 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 B)(本题 2.0 分) A、[k, 1] B、[p, k] C、[p, n] D、[t, v] 4.( 单选题 )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A)(本题 2.0 分) 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5.( 单选题 )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 ,“我的”发音是 [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A)(本题 2.0 分) 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6.( 单选题 )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C )(本题 2.0 分)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心理属性 7. ( 单选题) 英语“ students”中的“ -s”是 ( C)(本题 2.0 分)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 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 8. ( 单选题) 从词的构造方式看, 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本题 2.0 分) A、木头 B、念头 C、苦头 D、山头 9.( 单选题 ) 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 (A )(本题 2.0 分) A、分布标准 B、意义标准 C、形态标准 D、逻辑标准 10.( 单选题 ) 下面词组中 ,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D)(本题 2.0 分)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

语言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B.语言就是说话,说话就是语言。 C.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D.语言具有地方色彩,说明语言不具有社会性。 2.下列说法只有是错误的。 A.汉语的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 B.语言中的轻重音是由音重变化形成的。 C.音位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I).音素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3.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老”可以同“新、旧、少、嫩”等构成反义词。 B.“大”和“小”是绝对对立的反义词。 C.“红”与“黑”这对反义词具有非此即彼的关系。 D.反义词“冷”和“热”具有相对性。 4.下列说法只有____正确。 A.意译词如“激光”、“电话”都是借词。 B.仿译词如“机关枪”、“铁路”都是借词。 C.“尼姑”、“和尚”、“玻璃”是借词。 D.“爱神”、“北极熊”、“超人”都是借词。 5.下列词义的变化,属于词义的缩小。 A.“meat”原指菜肴,现在指荤菜。 B.“走”本义是跑,现在指步行。 C.“江”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D.“book”原指一种树木,今指成本的著作。 1.C 2.D 3.D 4.C 5.A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I).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ji【j头沿吉中 5.单纯阋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词缀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terms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把下列术语翻译成中文 1.duality of structure _________结构的二元性_______________ 2.General Linguistics ________普通语言学________________ 3.voiceless consonant _________清辅音_______________ https://www.doczj.com/doc/e817906330.html,plementary distribution ________互补分布________________ 5.free morpheme ________自由词素________________ 6.immediate constituent ________直接成份________________ https://www.doczj.com/doc/e817906330.html,ponential Analysis ________成份分析________________ 8.American Structuralism ________美国结构主义________________ 9.zero morph _________零语子_______________ 10.structural ambiguity _________结构歧义_______________ 11.productivity _________多产性______________ 12.linguistic competence __________语言能力______________ 13.manner of articulation _________发音方法_______________ 14.intonation language _________语调语言_______________ 15.allophone __________音位变体______________ 16.inflectional morpheme _________曲折语素_______________ 17.phrase marker __________短语标记______________ 18.denotation __________指示______________ 19.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__________系统功能语法______________ 20.bound morpheme __________粘着语素______________ 21.cultural transmission __________文化传播______________ 22.Descriptive Linguistics __________描写语言学______________ 23.derivational morpheme ___________派生词素_____________ 24.consonant ___________辅音_____________ 25.tone language ___________声调语言_____________ 26.empty morph ___________虚语子_____________ 27.syntax ___________语法_____________ https://www.doczj.com/doc/e817906330.html,plementary antonym ___________互补反义词_____________

英语语言学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I.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2%X10=20%) 1. Saussure’s distinction and Chomsky’s are very similar, but they differ in that ____________. A. Saussure took a sociological view of language while Chomsky took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B. Saussure took a psychological view of language while Chomsky took a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C. Saussure took a pragmatic view of language while Chomsky took a semantic point of view D. Saussure took a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while Chomsky took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2.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____________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A. unnatural B. artificial C. superficial D. arbitrary 3. We are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acquire language, _______________. A. and the details of any language system are genetically transmitted B. therefore, we needn’t learn the details of our mother tongue C. but the details of language have to be learnt. D. and the details are acquired by instinct 4. A(n)________ is a phonological unit of distinctive value. It is a collection of distinctive phonetic features. A. phone B. allophone C. phoneme D. sound 5. The morpheme –ed in the word “worked” is a(n) __________ morpheme. A. derivational B. inflectional C. free D. word-forming 6. WH-movement is __________ in English which changes a sentence from affirmative to interrogative. A. obligatory B. optional C. selectional D. arbitrary 7. Naming theory, one of the oldest notions concerning meaning, was proposed by _________. A. Grice B. Plato C. Saussure D. Ogden and Richards 8. “John married a blond heiress.”__________ “John married a blond.” A. is synonymous with B. is inconsistent with C. entails D. presupposes 9. In semantic analysis of a sentence, the basic unit is called _______, which is the abstraction of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A. utterance B. reference C. predication D. morpheme 10. In Austin’s speech act theory, ___________ is the act of expressing the speaker’s intention; it is the act performed in saying something. A. a perlocutionary act B. a locutionary act

Model 1 I.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 giving examples for illustration if it is necessary. 1. macrolinguistic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ompou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Referen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Idiolec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Minimal pai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Competen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Diglossi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Sound assimila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Arbitrarine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Semantic shif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Indica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true or false. 1. Language use is both systematic and non-systematic, subject to external as well as to internal variation. 2. Corpus is a collection of texts input into a computer. Language corpora make it possible for material developers to select authentic, natural and typical language. 3. Mistakes often occur when learners fail to perform their competence. 4. Root is understood in terms of meanings while syem is understood with emphasis on affix. Sometimes a linguistic element is both a root and stem. 5. All instances of NP--movement are related to changing a sentence from the active voice to the passive voice. 6. Word lays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because of its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ransmitting the meaning.

医学微生物学大题 2.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侧链、交联桥 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侧链构成疏松 二 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3.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 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4.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1)荚膜:①具有粘附作用②抗吞噬③抗有害物质损伤 (2)鞭毛:①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②其功能主要是运动,具有抗原性;③可依此2点对细菌进行鉴别(鞭毛数目、位置和动力)。 (3)菌毛:①普通菌毛:有致病作用,主要是与黏膜细胞粘附,如淋球菌; ②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质粒。 (4)芽胞:①使细菌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抵抗力;②临床上依芽胞的有无作为灭菌、杀菌是否彻底的指标;③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 5.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简述各期特点. 分4个时期:

丽水学院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答案(B卷)课程语言学概论使用班级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空格,每空格1分,共14分) 1.在中国,早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汉字的字义、字音、字形进行的,产生了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三个分支,统称为“小学”。 2.被尊称为“19世纪的亚里土多德”的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预设的概念,他的理论被公认为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3.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4.语言的变异可以分为地域变异、社会变异和功能变异等3类。 5.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道德哲学家奥斯汀,他认为,语句有命题意义和施为意义两层意义。 二、判断是非题:对的写“√”,错的写“×”(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3.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4.超音质音位又叫“超音段音位”或“非音质音位”。 (×)5.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b]和[p]是两个音位。 (√)6.福建“沙县县”简称为“沙县”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机制。

(×)7.词序和虚词是俄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 (√)8.语法手段中的“零形式”也表示语法意义。 (√)9.就其实质而言,语法规则表现的就是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10.湖南江永的“女书”体现了语言的性别变异。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②)1.语言符号的符号是: ①声音②文字③它所代表的事物④发音器官(④)2.我国青海五屯话是一种: ①皮钦语②洋泾浜③新美拉尼西亚语④克里奥尔语(③)3.合作原则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①奥斯汀②利奇③格赖斯④莫里斯(④)4.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①异根式②重音③词缀④内部屈折(③)5.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正确的描述是: ①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②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③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④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④)6.俄语、汉语、日语3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①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②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 ③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④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③)7.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 ①阳光的温暖②马上开始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1. (单选题) 下 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本题2.0 分) A 、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 、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 、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D 、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 (单选题) 下 卜列兀音音素都是后兀音的一组是(B)本题2.0分) A 、[u, £] B 、 [a , A ] C 、 [a ,y] D 、[o, a] 3. (单选题) 下 F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B)(本题2.0分) A 、[k, 1] B 、[p, k] C 、[p, n] D 、[t, v] 4. (单选题)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本题2.0分) A 、音位 B 、 曰素 C 、 音节 D 、 音渡 5.(单选题)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 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A)本题2.0分) A 、顺同化现象 B 、 逆同化现象 C 、 弱化现象 D 、 异化现象 6.(单选题)语音的本质属性是(C )本题2.0分) A 、物理属性 B 、 生理属性 C 、 社会属性 D 、 心理属性 7.(单选题)英语“students”中的“-s”是(C)本题2.0分)

A 、虚词语素 B 、 词根语素 C 、 构形语素 D 、 构词语素 8.(单选题)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D)本题2.0分) A 、木头 B 、 念头 C 、 苦头 D 、 山头 9.(单选题)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本题2.0分) A 、分布标准 B 、 意义标准 C 、 形态标准 D 、 逻辑标准 10.(单选题)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冋的一组是(D)本题2.0分) A 、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 、我们大家/首都北京 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 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1.1 Why study language? 1. Language is very essential to human beings. 2. In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things we should know. 3.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we need to study language scientifically. 1.2 What is language? 1.3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The features that define our human languages can be called design features which can distinguish human language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1.3.1 Arbitrariness 1.3.2 Duality 1.3.3 Creativity Creativity means that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 its duality and its recursiveness. Recursiveness refers to the rule which can be applied repeatedly without any definite limit. The recursive nature of languag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endless sentences. 1.3.4 Displacement 1.4 Origin of language

球菌(一)——革兰阳性化脓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形态与染色G+,葡萄串珠状排 列,会发生L型转换 (变成G—)G+,链状排列,早期 有荚膜(后期消失) G+,矛头状,成双排列,宽端相对, 尖端向外 培养基普通培养基血液、葡萄糖培养 基,血清肉汤培养基 血液、血清培养基 菌落特点光滑,边缘整齐,不 透明,金黄色,有β 溶血环灰白色,表面光滑, 边缘整齐,有较宽的 β溶血环(血平板) 草绿色α溶血环,菌落中央下陷,有 自溶酶分泌 生化反应分解甘露醇,触酶 (+),血浆凝固酶 (+)不分解葡萄糖,不被 胆汁溶解,触酶(—) 被胆汁溶解 抗原葡萄球菌A蛋白与 IgG结合抗吞噬,荚 膜多糖,多糖抗原多糖抗原,菌毛样M 蛋白抗原、P抗原 荚膜多糖、C多糖、M蛋白 抵抗力抵抗力较强,耐热耐不耐热、耐干燥,对有荚膜株耐干燥,抵抗力一般较弱

盐,耐干燥,易发生耐药性一般消毒剂、抗生素敏感 致病物凝固酶(使血液凝 固),葡萄球菌溶素 (插入破坏细胞), 肠毒素(引起食物中 毒),表皮剥脱毒素 (引起剥脱性皮 炎),毒性休克综合 征毒素-1 黏附素、抗吞噬M蛋 白、肽聚糖、致热外 毒素、链球菌溶素 (抗O试验)、透明 质酸酶、链激酶、链 道酶 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脂磷壁酸、 神经氨酸酶 致病化脓感染、食物中 毒、烫伤样皮炎综合 征、毒性休克综合征化脓感染、猩红热、 风湿热、急性肾小球 肾炎 (机会致病)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 败血症、继发炎症 免疫天然免疫,易再次感 染 型别多,易反复感染较牢固特异性免疫 检测产金黄色素,溶血 (+),凝固酶试验 (+)抗O试验(+)胆汁溶菌(+),Optochin敏感(+)、 荚膜肿胀试验(+) 球菌(二)——奈瑟菌属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天津师范大学考试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 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本大题共10 分)1.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2.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3.历史稳定性(稳固性)全民常用性(全民性)构词的能产性(能 产性) 4、增添删除(删减) 5.渐变性不平衡性 6.清浊,舌位高舌位低 7.时位调位重位8.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圆与不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本大题共10 分)1.语音:2. 历史比较语言学: 3. 条件变体: 4. 性: 5. 方言词: 三、分析题: (本大题共30 分,每小题6 分) 1. 分析下列句法结构中歧义出现的原因并加以分化(6 分) A 爱慕的是小王:分化:别人爱慕的人是小王;小王爱慕的是别人。歧义出现的原因是 “小王”的施受关系不明。 B 王熙凤也不知道哪儿去了分化:别人也不知道王熙凤哪儿去了,王熙凤也不知道别 人哪儿去了。歧义出现的原因是“王熙凤”的施受关系不明。 C 修了一条乡村公路分化:把一条(坏了的)乡村公路修好了;修出(成)了一条乡村公路。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路”到底是表示结果还是表示受事关系不明。 D 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 分化:这个灯笼已经挂上去了,挂上去的时间是一天。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还没有挂上去。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动词“挂”既有“持续”的语义特征,又有“完成” 的语义特

征。 2. 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6 分)春眠不觉晓花落知多少答案略 3. 分析下列各词的结构类型,并指出各语素的性质:(6 分) 学员:附加式(派生词);词根+后缀。烟头儿:附加式(派生词);词根+词根+后缀。秋千:单纯词;双声词。 Returns:附加式;词干+词尾。blackboard :复合词;词根+词根。 抗菌素:复合词;前缀+词根+词根。 4. 下列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试将它们进行分类(6 分)印欧语系:西班牙语、波兰语、印地语、德语、意大利语;阿尔泰语系:哈萨克语、满语、蒙古语; 南岛语系:高山语;南亚语系:佧瓦语;闪——含语系:阿拉伯语汉藏语系:苗语。评分标准:错一项扣一分。 5. 用语音术语描述下列辅音(6 分)(1)[v] 唇齿浊擦音。 (2)[L] 舌尖中浊边音。 (3)[ts]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4)[p h] 双唇送气清塞音。 (5)[x] 舌面后(舌根)清擦音。 (6)[z] 舌尖前浊擦音。 四、简答题: (每小题10 分,本大题共30 分) 1. 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别(10 分)共时语言学,又叫静态语言学。它以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状态中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律,分析各种语言单位,描写语言规则,而不考虑时间的因素。 (3 分) 历时语言学,又叫动态语言学,它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描写和研究语言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演变方式,研究这种演变在语言内部和外部的 原因。(3 分) 举例4 分,各举两个以上,分别得二分。仅各举一例,分别得一分。 2. 请简要回答洋泾浜与克里奥尔的区别(10 分) 洋泾浜是指某些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地区,因语言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2 分) 克里奥尔又叫混合语,指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出现的包含不同语言成分的混合的自然语言。(2 分) 二者不同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