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慎重准备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是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经验和病人的期望,价值观三者之间完美的结合,核心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

循证医学所指的证据:指来自以人为基本观察单位的,关于健康和疾病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结果,是可以直接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和宏观医疗卫生决策的研究证据。这些研究的方法论是临床流行病学。

最佳证据:是指对临床研究的文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有关质量评价的标准,经过认真分析与评价获得的新近最真实可靠,且有临床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2.Meta-分析:狭义,是将系统评价中的多个不同结果的同类研究合并为一个量化指标的统计方法,广义是用定量的

方法汇总多个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方法。

是对目的相同、性质相近多个医学研究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定量综合分析,是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文献、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等一系列过程,又称荟萃分析。是系统评价的方法之

一。

3?依从性complianee :指研究对象按研究要求执行医嘱的客观应答程度

4.向均数回归regression of the mean :指某些具有异常测量指标的患者即使不接受治疗,在其后续连续性测量中这些指标也有向正常值接近的趋势

5.沾染contamination :是指对照组研究对象有意或无意接受了试验组的治疗,沾染会使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存在差异减少

6.干扰comtervention :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接受了试验措施以外的其他处理,从而人为的影响试验措施的疗效。

7.失访:为了反映研究的真实情况,在理想状况下,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试验并取得相关数据,但实际上研究对象的迁徙,流动或死亡等因素可能导致部分研究对象不能完成试验或研究者不能得到相关数据

8?盲法blind :资料分析者可能因为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而歪曲研究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结合试验特点,邀请参

与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干预措施执行者,结合测量者),资料分析者或研究对象均不知道研究对象所在的组,也不知道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情况称盲法,根据盲的对象不同,一般将盲法分为单盲,双盲或三盲

9.分配方案隐藏allocation concealment :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选择偏倚

10.意向性治疗分析intention to treatment,ITT:指在统计分析中包括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研究对象,且不论研究对象最终是否接受研究开始时分配他的治疗,都按原来的分组分析结果,称意向性治疗分析

11.系统分析:是针对具体临床问题,运用系统,明确的方案检索,筛选相关研究,对研究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收集,分析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可靠结论的研究方法。

12.预后prog nosis:是指疾病发生后对将来发展为不同后果的预测或者估计,通常从概率表示,如治愈率,可法律等

13.预后因素: 指影响疾病结局的一切因素,预后因素多种多样,可以影响到疾病病程发展过程中出现某种结局的概率

14.截尾值censored value:指在随访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观察到患者的明确结局,不知道该患者的确切生存时间,所获得自上而下事件信息不完全。

15.生存时间survive time :狭义的生存时间是指患某种疾病的患者从发病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广义的生存时间定义为从某种起始事件到终点事件所经历的时间跨度。

16.起始事件initial event :是反映治疗效果特征的事件,又称为死亡事件,终点事件。它是根据研究目的的确定,是生存分析的基石,在设计时必须明确规定,并在研究中严格遵守。

17.失效时间failure event:指反映治疗效果特征的事件,又称为死亡事件,终点事件。它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是生存分析的基石,在设计时必须明确规定,并在研究中严格遵守。

18.随机试验对照RCT: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某种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传统疗法,经过一段时间后观摩两组的临床过程及转归,从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两种前瞻性研究方法,是评价干预措施的金标准。

19.PP 分析:(符合方案分析)或效力分析:只分析那些实际完成整个治疗的人,即放弃那些失访或脱组的人,PP 分析能反映实际按方案完成或治疗的结果,减少因干扰或沾染造成的影响。

20.霍森效应Howthorne effect:指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给予更多关注,导致有意或无意的夸大治疗效果

21.发表偏倚:即使随机对照试验的实施过程减少了偏倚,但是否报道和如何报道试验都可能在结果应用中引起偏倚,

当研究结果影响其发表时就会出现发表偏倚。

22.统计推断statistical inference :是利用样本提供的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或推断,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3.统计描述statistical description :是利用统计指标,统计图,统计表反映包括数据资料基本特点的统计方法,可是人

们准确,全面的了解数据资料包含的信息,有利于在此基础上完成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24.置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常取95%或99%)去估计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这个范围称为所估计参数

值的置信区间。

25?系统评价(SR: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用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26.循证医学: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循证医学是最好的研究证

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经验和病人的期望、价值观三者之间完美的结合。(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

究结果为依据。)

27.前景问题:前景问题是关于处理、治疗病人的专门知识问题,也涉及与治疗有关的病人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

等。(前景问题通常包括三或四个基本成分:患者或问题P、干预措施I、对比措施C结局指标0)

28.背景问题:背景问题是关于疾病的一般只是问题,可涉及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等。

29.原始研究证据:指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单个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实验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结论。

30.观察性研究证据:未向受试对象施加干预措施而得到的结论,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调查、描述性研究、个案报道

31.二次研究证据:指尽可能全面收集某一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分析、总结后所得出的综合结论,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证据。

32.试验性研究证据:指给受试对象施加一定的干预措施后得到的证据,如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

33.概率:是反映某一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是事件本身所固有的不随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的一种属性。

34.起始事件:是反映生存事件起始特征的事件,如疾病确诊、某种疾病治疗开始、接触毒物等,设计时间也需要明确规定。36.失效安全数通过计算假定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失效

安全数越大,表明Meta 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37.敏感性分析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对相同类型的研究(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含Meta 分析),比较这两个或

多个结果是否相同的过程,称为敏感性分析。其目的是了解系统评价结果是否稳定和可靠。

原始研究证据(primary research evidence):是对直接在患者中进行单个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试验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所得出的结论。

38.二次研究证据(secondary research evidence):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某一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严格评价、

整合处理、分析总结后所得出的综合结论,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更高层次的证据。

39?随机对照试验(RCT):是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然后接受相

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或环境下,同步进行研究和观察试验效应,并用客观的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评价试验设计。

40.严格评价:指对一个研究证据的质量作科学的鉴别,分析它的真实性的程度,即看是否真实可信。如果是真实可靠的,要进一步评价临床医疗是否有重要价值;如果既真实又有重要价值,最后要看这些证据是否能适用于具体的临床实践,即是否能应用于自己的病人的诊治实践以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

41.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analysis,CDA):是由临床医师服务人员针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中风险及获益的不确定性,在充分调查已有的证据,特别是最新、最佳证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可选的预备方案,从中选择最优者予以实施,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过程。

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是是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收集、综合和概括各级临床研究证据,系统

制定出帮助医师作出恰当处理的指导意见,一般由学术团体制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42.试验诊断类型(诊断试验类型):病史和体检;实验检查;影像学检查;器械检查;诊断标准。

44.临床证据手册(handbook of clinical evidenee):由专家对各种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进行严格评价后汇总撰写,对临床医师应用证据具有指导意义。

46.Cochrane SR指Cochrane协作网成员在Cochrane协作网统一的工作手册指导下,在相应的Cochrane评价组编

辑部指挥和帮助下所作出的系统评价。

47.共同决策模式:医生向患者提供与检查治疗等措施相关的医学信息,包括各种选择的收益" 风险等循证医学相关

资料和数据,患者也得阐明自己的看法取向和偏好,医患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共同参与决策。

48.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 HTA卫生技术是用于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

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HTA是对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

应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提供合理选择卫生技术的证据。对卫生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与淘汰、鼓励和禁止使用或进一步研究实行政策干预;从而更加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有限的卫生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率。

49.效应尺度(效应量)(ES:是指临床上有意义或实际价值的数值或观察指标改变量。

50.森林图:由多个原始文献的效应量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而成,横坐标为效应尺度,纵坐标为原始文献的编号,

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个研究的效应量及其95%可信区间依次绘制到图上。

51.漏斗图(funnel plots)最初是用每个研究的处理效应估计值为X轴,样本含量的大小为Y轴绘制的散点图。估计值

的精确性随样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小样本研究效应估计值分布于图底,分布范围较宽;大样本研究的估计值分布于图顶,分布范围较窄。当没有偏倚时,图形呈对称倒漏斗状,偏倚越大,不对称越明显。

52.时序性:这种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是否发生在被怀疑的药物应用之后。

53.去激发(dechallenge)试验:在停止使用被怀疑的药物或减少其剂量时,不良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

54.再激发(rechallenge)试验:药物清除后,重新使用被怀疑的药物后,不良反应是否重新出现;B型不良反应慎用。

55.决策节点(decision point):用小方框表示,有此结点出发的方案要求决策者从中作出选择,由决策结点发出的分支称为决策枝

56.机遇结点(chanee point):用小圆圈表示,由此发出的事件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是随接的,但其概率可以估计,

它所发出的分支称为机遇枝或概率枝。

57.内在真实性:指就文章本身而言,其研究的方法是否合理、统计分析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可靠,研究结果是否支持作者结论等。

58.外在真实性:指文章的结果和结论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和针对具体病例的推广运用价值。

59.独立:指所有研究对象都要同步进行诊断试验和标准诊断方法的测定,不能根据诊断试验的结果选择地采用标准

诊断方法测定。

60.盲法:诊断试验与标准诊断方法结果的解释互不影响 (指患者、医师或研究者不知道患者接受的是治疗药还是对照药)

61.预测值(PV):根据诊断试验的结果来估计患病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62.工作偏倚(work bias):由于诊断试验阳性和阴性患者接受金标准的机会不同而造成,可导致结果缺乏假阴性资料。

63.干扰( co-intervention ):当治疗组额外接受了有利的治疗,结果夸大了该治疗措施的有效性。

64.沾染( contamination ):对照组额外接受了治疗组措施或其他有利的治疗,认为夸大了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65.后效评价( reevaluation ):对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从事医疗活动后的结果进行评价。

66.自我评价( self evaluation ):临床医师或其他卫生工作者自己对循证临床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主要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循证治疗实践时,对单个患者的疗效评价,从而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

67.同行评价( colleague evaluation ):主要指对群体患者的后效评价,请相关专家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循证临床实践作后效评价

68.决策树(decision tree):按逻辑、时序把决策问题中的备选方案及相应的结局有机地组织起来并用图标罗列出来。

69.固定效应模型( fixed effect model ):是指在meta 分析中假设研究间所有观察到的变异都是由偶然机会引起的一

种合并效应量的计算模型,这些研究假定为测量相同的总体效应。=

70.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 model ):是统计meta 分析中研究内抽样误差和研究间变异以估计结果不确定性德模型。

71.失访:在试验的某一时间点上需要测定患者结果时,却不能找到该患者。

73.预后(prog nosis):指疾病发生后,对疾病未来过程和结局的预测或估计。

73.零点(zero time ):研究设计明确规定的起始点,即是在疾病的哪一点开始追踪观察。

74.起始队列( inception cohort ):如果研究对象选择的是疾病早期的病例,即集合时间接近疾病的初发时期。

75.疑诊偏倚:检查者尽力寻找有关证据来证实假定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76.预期偏倚:研究者受主观印象的影响而对预后的判断发生偏倚。

循证医学复习资料

循证医学的产生1疾病谱的改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疗效判断指标和实践模式2医疗模式转变,供需矛盾突出,要求更加合理的决策与管理3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学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实用化使循证医学的产生成为可能 循证医学区别于传统医疗实践1系统收集的证据优于非系统的临床观察2以患者终点结局为判效指标的试验优于仅根据生理学原理制定指标的试验3解释医学文献对医生是一项重要技能,有必要正规学习一些证据的相关通则,以达到熟练解释的程度4医生对于患者基于证据的个体化治疗优于仅靠专家意见作出的决策 循证医学: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法。循证医学是最佳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经验和病人的期望、价值观三者之间完美的结合。 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1证据必需分级以指导临床决策2仅有证据不足以作出临床决策 循证医学的特点1“证据”及其质量是时间循证医学的决策依据2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3充分考虑病人的期望或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提出问题2获取证据3评价证据4应用证据5评价循证医学实践过程 二次研究证据1系统评价/Meta分析2临床实践指南3临床决策分析4临床证据手册5卫生技术评估6实践参数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1可能降低证据指南的因素①研究的局限性②研究结果不一致③间接证据④精确度不够⑤发表偏倚2可能增加证据质量的因素①效应值很大②可能的混杂因素会降低疗效③剂量-效应关系 4S模型:即原始研究、系统评价、证据摘要、证据整合系统 选择循证医学数据库的标准1临床医生选择标准①循证方法的严谨性②内容覆盖面③易用性④可及性2图书馆选择标准 证据检索的步骤1明确临床问题及问题类型2选择合适的数据库3根据选定的数据库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和关键词4判断结果是否达到目的5证据应用和管理 系统评价中的统计描述指标:计数资料主要有:相对危险度RR 比值比OR率差RD 计量资料:除均数和标准差外,还有均数差MD和标准化均数差SMD 基本指标1 ERR、CER及置信区间2率差及置信区间3 RR及置信区间4 OR及置信区间 Meta分析是将系统评价中的多个不同结果的同类研究合并为一个量化指标的统计学方法 Meta分析的基本内容1合并统计量的选择2异质性检验与两种模型3合并统计量的检验4漏斗图5敏感性分析与亚组分析6 RevMan软件简介 如何高效率阅读医学文献1明确阅读文献的目的2熟悉文献的基本结构3选择性的阅读文献4可保留对文献的最后裁决权 临床研究证据的步骤1初筛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2确定研究证据的类型3根据研究类型评价医学文献评价医学文献的一般原则1文献内部真实性2文献的临床重要性3文献的外部真实性 患者参与决策的模式1家长模式2消费者模式3解释模式4共享模式 病因或致病因素是指外界客观存在的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的有害因素,或者人体本身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遗传的缺陷,当其作用于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导致疾病发生 危险因素指与疾病的发生及其消长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因素,但尚无充分依据能阐明其名曲的致病效应 诊断试验概念:是用于诊断疾病的试验和方法,包括①从病史、体格检查获得的临床资料②实验室检查③影像诊断技术④各种诊断指标 治疗性研究概念: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是临床医学的基本目标。考察防治性措施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称为治疗性研究。治疗性研究是临床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也是问题较多的领域 随机对照试验RCT(属治疗性研究方案)是国际公认的治疗研究性研究的最佳设计方案。因为RCT有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有测试客观效应的指标和方法;有具体的执行条件和考核标准,允许研究者主动控制各类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RCT是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的试验和对照措施,在一致条件或环境里同步进行研究并观察试验效应,再用客观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RCT最重要的特点是随机分配选择研究设计方案需要遵循两条基本原则1设计方案的科学性2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影响治疗性研究结果真实性的因素和对策1机遇和偏倚2样本大小3依从性4向均数回归现象5沾染和干扰6霍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及简 答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名词解释 1.循征医学(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分析 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广义上包括提出问题、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描述基本信息、定量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狭义上,meta分析则专指系统评价的定量分析。 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3.随机对照试验 是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的试验和对照措施,在一致条件或环境里同步进行研究并观察试验效应,再用客观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 4.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 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偏倚。 原则 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I(intervention)干预;C(comparator)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 O(outcome)结局 6.异质性 广义上描述参与者、干预措施和一系列研究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和多样性,或研究中内在真实性的变异;狭义上用于描述一系列研究中效应量的变异程度(指纳入同一个meta分析的所有研究间存在的差异) 7.系统评价 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已有的相关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合并,最终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8.卫生技术评估 是用于疾病预防、筛查、提高、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HTA是对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提供合理选择卫生技术的证据。 9.漏斗图 一般在推荐作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时才需要做漏斗图;主要用于观察结果是否存在偏倚,若资料存在偏倚,会出现不对衬的漏斗图,不对称越明显偏倚程度越大。 10.失效安全数 通过计算假定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失效安全数越大,表明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11.偏倚 从研究设计、到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2.敏感度 真阳性率??敏感度(SEN)%?=?TP/(TP+FN)×100?=?a/(a+c)×100?理想的敏感度为100%,敏感度越高的诊断性试验,漏诊率越低。是指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的能力 二、简答题 1.请说出RCT的评价要点

循证医学概念

循证医学概念 随着循证医学[循证医疗(保健、诊疗)、求证(证据)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health care,practice)的普及和发展,其正在逐渐和不断地融入整个医学(疗)体系,丰富和完善医学知识、方法、理论和观念,影响、促进和推动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文献不断增加。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可以检索到数白篇有关中文文献,国内已经出版了至少3本中文的循证医学书籍、创办了2本证医学专业期刊和创建了至少2个中文的循证医学网站;通过Medline可以检索到近万篇有关文献,国外已经出版了数十种英文循证医学书籍(这其中有循证药学),创建了不计其数的网站或网页。面对浩瀚的信息资源,有必要从宏观角度,遵照循证思路,采用系统性综述与叙述性(传统)综述相结合的方法,联系国内情况,了解和探索其基本概念或含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中文资料3本循证医学专著中循证医学的定义;用循证医学、循证医疗和循证诊疗,分别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中直接描述循证医学属性的文题(2002-01-21检索)。剔除明显译自外文者。 1. 1. 2英文资料 加拿大Health Network大学、Albtera大学、美国医学图书馆科学院(NYAM L)、英国Sheffield大学和牛津大学的5个知识性循证医学网站中。Evidente based medicine, evidence based health care和evidence based practice的定义(2002-10读阅);3本英文版循证医学专著中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定义。用“evidence based”检索Medline所得文献的题目中,直接描述循证医学属性的标题(2002-10

EBMR循证医学数据库简介(Ovi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s 循证医学数据库(全文) ※循证医学(EBM )数据库之功能: 以往对临床医生言,要想得到相关循证医学的信息,需要具有文献检索、评估与评论文献、整合信息之技巧。 而循证医学数据库把临床医生从浑沌、 大量的生物医学文献中解脱出来,选择、摘录适合的循证医学信息。循证医学也提供额外的策略,使很快的取得与临床问题直接相关之研究、评论 或评估性文献及提供临床问题之最佳研究结果。其亦提供科学之方法, 以订定临床个案之理想医疗计划。 ※循证医学评论(EBMR )数据库特色: Cochrane Collaboration 与ACP 皆制作有现代医学研究之评论,其取材 乃检视自临床医学调查、研究相关之 期刊文献,并将结果做简洁之分 析报告。Cochrane 数据库之主题评论(Topic Reviews ),为有系统的 研究上百种期刊文献;ACP 则每月至少过滤50种以上核心期刊文献, 搜寻最佳之原始与评论性文章,结构 化整理摘要评论与摘要其中重要 之医学实证所得。利用这些资源,临床医生可以不必读上千篇之期刊 文献与综合整理,即能很快的了解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EBMR 数据库在OVID 系统上之特色: 1. 在「Medline 」数据库可将检索范围限制在EBM (循证医学)之资料。使用者可因此检索得循证医学之资料。 2. 可从「 Medline 」连结到「EBMR 」数据库。 3. 可从 EBMR 数据库连结到OVID 全文期刊数据库系统、各被论之文 章、EBMR 评论之全文内容。 4. 专业主题检索--使用者可查询Cochrane Collaboration 之主题分类, 以取得各主题最新之医学信息。 ? Best Evidence 全文型: 含括「ACP Journal Club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 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出版)与「Evidence-Based Medicine 」(ACP 与British Medical Journal Group 合作出版)两种出版品,每月至少过滤50种以上之核心期刊,搜寻最佳之原始与评论性文章,结构化整理摘要评论与摘要其中重要之医学实证所得。 ?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全文型: 为「Cochrane 合作研究」(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机构所出版, 其为一个人与机构共同组成之国际性网络组织,专门从事有系统的评论储备、维护和传递影响医疗保健相关之业务主题性评论,有系统的研究上百种期刊文献,专门从事有系统的评论。 ? DARE(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iveness)全文型: 收录评论性文章的全文型数据库,为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Centre Reviews and Dissemination(NHS CRD)组织所出版,此一组织针对部份经过评估挑选有学术价值的医学期刊中选出Systematic reviews(系统性评论)的文章,集合而成所谓的DARE 。 ? CCTR (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全文型: 包含超过300,000有关于健康保健的控制 实验样品参考型书目资料,Cochrane groups 及其单位组织团体将 Medline 及EMBASE 所检 索寻出来的随机样品文献登记在一起而形CCTR 。 产品介绍:循证医学评论数据库汇整了重要循证医学(或称实证医学)文献,提供临床医生、研究者使用, 做为临床决策、研究的基础得到广泛应用,可节省阅读大量医学文献报告的时间。主要源自四个数据库: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成本:是指在某项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消耗的物资资料)和活劳动(卫生保健人员的脑力和体力)的货币价值。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卫生服务项目所消耗的资源。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 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系统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即包含Meta-分析过程,优点是:良好的重复性。 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Meta-分析(meta-analysis) 是对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等。目的在于增大含量样本,减少随机误差所致的差异,增大检验效能。又称荟萃分析。 背景问题:关于疾病一般知识的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个问题词加一个动词、一种疾病或疾病的一个方面 前景问题:关于处理、治疗病人专门知识的问题。具有以下基本成分:病人和/或问题,干预措施,对比措施,临床结局 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是指有病人群中阳性结果的概率与无病人群中阳性结果的概率的比值,即真阳性与假阳性率之间的比值。 LR(+) =(a/(a+c))/(b/(b+d)) 1 / 1

循证医学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循证医学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安全性Safety 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qRCT 背景问题background questions 比值比odds ratio,OR 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 病例报告case report 病例分析case analysis 病人价值观patient value 病人预期事件发生率patient’s expected event rate, PEER 补充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 CL Cochrane系统评价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CSR 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 Collaboration, CC 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参考试验偏倚References test bias 肠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RB 测量变异measurement variation 成本-效果cost-effectiveness 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 成本最小化分析(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 重复发表偏倚Multiple publication bias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TM D—L法DerSimonian & Laird method the number needed to harm one more patients from the therapy,NNH 对抗疗法allopathic medicine,AM 对照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control event rate,CER 多重发表偏倚multiple publication bias 二次研究secondary studies 二次研究证据secondary research evidence 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 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trial 分层随机化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 风险(危险度)risk 干扰co-intervention 工作偏倚Workup bias 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 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INCLEN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慎重准备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是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经验和病人的期望,价值观三者之间完美的结合,核心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 2.Meta-分析:狭义,是将系统评价中的多个不同结果的同类研究合并为一个量化指标的统计方法,广义是用定量的方法汇总多个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方法 3.依从性compliance:指研究对象按研究要求执行医嘱的客观应答程度 4.向均数回归regression of the mean:指某些具有异常测量指标的患者即使不接受治疗,在其后续连续性测量中这些指标也有向正常值接近的趋势 5.沾染contamination:是指对照组研究对象有意或无意接受了试验组的治疗,沾染会使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存在差异减少 6.干扰comtervention: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接受了试验措施以外的其他处理,从而人为的影响试验措施的疗效。 7.失访:为了反映研究的真实情况,在理想状况下,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试验并取得相关数据,但实际上研究对象的迁徙,流动或死亡等因素可能导致部分研究对象不能完成试验或研究者不能得到相关数据 8.盲法blind:资料分析者可能因为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而歪曲研究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结合试验特点,邀请参与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干预措施执行者,结合测量者),资料分析者或研究对象均不知道研究对象所在的组,也不知道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情况称盲法,根据盲的对象不同,一般将盲法分为单盲,双盲或三盲 9.分配方案隐藏allocation concealment: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选择偏倚 10.意向性治疗分析intention to treatment,ITT:指在统计分析中包括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研究对象,且不论研究对象最终是否接受研究开始时分配他的治疗,都按原来的分组分析结果,称意向性治疗分析 11.系统分析:是针对具体临床问题,运用系统,明确的方案检索,筛选相关研究,对研究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收集,分析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可靠结论的研究方法。 12.预后prognosis:是指疾病发生后对将来发展为不同后果的预测或者估计,通常从概率表示,如治愈率,可法律等 13.预后因素:指影响疾病结局的一切因素,预后因素多种多样,可以影响到疾病病程发展过程中出现某种结局的概率 14.截尾值censored value:指在随访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观察到患者的明确结局,不知道该患者的确切生存时间,所获得自上而下事件信息不完全。 15.生存时间survive time:狭义的生存时间是指患某种疾病的患者从发病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广义的生存时间定义为从某种起始事件到终点事件所经历的时间跨度。 16.起始事件initial event:是反映治疗效果特征的事件,又称为死亡事件,终点事件。它是根据研究目的的确定,是生存分析的基石,在设计时必须明确规定,并在研究中严格遵守。 17.失效时间failure event:指反映治疗效果特征的事件,又称为死亡事件,终点事件。它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是生存分析的基石,在设计时必须明确规定,并在研究中严格遵守。18.随机试验对照RCT: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某种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传统疗法,经过一段时间后观摩两组的临床过程及转归,从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两种前瞻性研究方法,是评价干预措施的金标准。 19.PP分析:(符合方案分析)或效力分析:只分析那些实际完成整个治疗的人,即放弃那

1、循证医学数据库DynaMed

1、循证医学数据库 DynaMed DynaMed是EBSCO公司遵循EBM原则所开发的一个专门为医护人员提供及时临床咨询,解答临床问题的一个实证医学资料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有近3200个医学临床主主题,包含 500余种医学期刊与系统性评价的资料内容,数据每日更新。该数据库经由美国国家医师协会认证并协助提供临床实证咨讯。主题包含:一般与异常的疾病或是症状、特定议题、正在发展的最新研究或范畴,用DynaMed 的医生或是专业人员的建议。每组主题包含以下分类:Gener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ICD-9 & ICD-10 codes) 概述、Causes & Risk Factors 致病因素及危险因素、Complications & Associated Conditions 并发症与相关症状、History 病史 、Physical 理学信息、Diagnosis 诊断 (提供实证等级信息)、Prognosis 预后 (提供实证等级信息)、Treatment 治疗 (提供实证等级信息)、Prevention & Screening 预防与筛选 (提供实证等级信息)、References (including reviews & guidelines) 原始参考文献、Patient Information 给予病患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每日审视逾500种的顶尖医学期刊、重要医学二次文献、实证医学文献资源、药物信息资源、临床诊疗指引,并且提供容易判读的实证等级(Level 1 (likely reliable) Evidence、Level 2 (mid-level) Evidence 、Level 3 (lacking direct) Evidence)与建议等级(Grade A recommendation (consistent high-quality evidence)、Grade B recommendation (inconsistent or limited evidence)、Grade C recommendation (lacking direct evidence)。 2、实证护理主题评论数据库Nursing Reference Center 由CINAHL编辑群,针对临床所需之护理相关人员,所制作一符合实证护理研究流程之参考资源,此数据库内容涵括以下主要内容: CINAHL护理指南 (CINAHL Nursing Guide):此部分内容收录了近3,600种实证护理案例资源 (Evidence-based lessons ),其中包括:护理流程揭示,疾病与病情控制,依法护理照顾指导以及药物的依法使用。这些内容以四大模块的方式出现:2,578种实证护理的快速学习课程 (Quick Lessons) 和966种实证护理案例 (Evidenced-Based-Care Sheets) ;791种法律案例 (Legal Cases);360种护理学研究工具 (Research Instruments);1,367种进修继续教育模块 (CEU Modules)。 护理人员须了解的实时治疗及临床照护的药品信息:Davis’s护理药物服用与临床照护导引 (Davis’s Drug Guide for Nurses);AHFS护理药品信息数据库(AHFS Drug Essentials)及最新的护理药物信息。独家收录的参考文献,包括:Taber’s Cyclopedic Medical Dictionary 《Taber’s医学词典》、Laboratory & Diagnostic Tests with Nursing Implications《护理临床应用的实验分析》、Diseases and Disorders: A Nursing Therapeutics Manual《疾病与生理失调的临床护理诊疗手册》。 病患教育 (Patient Education):逾6,742种以病患教育为题材的英文和西班牙文的医学图书馆数据。 护理新闻 (Health Nursing News):每日健康新闻,包括FDA updates(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署法规信息)与药品信息的每日更新。 疾病与症状(Diseases& Conditions)之主题资源,此部份之文献主要涵括以下两大部分:

循证医学试题(完整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 2.系统评价 3.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 6.敏感性分析 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 4.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 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6.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 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8.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9.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 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0.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各 研究的统计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 C.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后按法进行合并分析 D.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和合并后的综合效应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一、名词解释 1.循征医学(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2.meta分析 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广义上包括提出问题、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描述基本信息、定量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狭义上,meta分析则专指系统评价的定量分析。 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3.随机对照试验 是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的试验和对照措施,在一致条件或环境里同步进行研究并观察试验效应,再用客观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 4.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 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偏倚。 5.PICO原则 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I(intervention)干预;C(comparator)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O(outcome)结局 6.异质性 广义上描述参与者、干预措施和一系列研究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和多样性,或研究中内在真实性的变异;狭义上用于描述一系列研究中效应量的变异程度(指纳入同一个meta分析的所有研究间存在的差异) 7.系统评价 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已有的相关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合并,最终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8.卫生技术评估 是用于疾病预防、筛查、提高、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HTA 是对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提供合理选择卫生技术的证据。 9.漏斗图 一般在推荐作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时才需要做漏斗图;主要用于观察结果是否存在偏倚,若资料存在偏倚,会出现不对衬的漏斗图,不对称越明显偏倚程度越大。 10.失效安全数 通过计算假定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失效安全数越大,表明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11.偏倚 从研究设计、到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2.敏感度 真阳性率敏感度(SEN)% = TP/(TP+FN)×100 = a/(a+c)×100 理想的敏感度为100%,敏感度越高的诊断性试验,漏诊率越低。是指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的能力 二、简答题 1.请说出RCT的评价要点

循证医学大纲

《循证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24学时 学分:1.3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 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 前言 循证医学是进行终身自我继续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临床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本课程主要介绍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常用统计方法、文献评价、证据检索及临床研究常用设计方案等知识,使学生初步系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开展初步循证实践能力。课程将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采用问题为中心(PBL)和师生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开卷方式考核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和文献评价能力。 教学要求与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1.重点讲授循证医学的概念、特点。 2.介绍循证医学与Cochrane协作网产生的背景、发展与现状。 3.讲解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型、步骤及目的、意义,重点举例讲解循证医学实践的五步。 [教学要求] 1.掌握循证医学的概念。 2.了解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 3.熟悉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型、方法、步骤。 4.熟悉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及其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 第一章循证医学的方法学基础(2学时) [教学内容] 1.介绍循证医学常用统计学方法的基本知识。 2.讲解循证医学中常用的比较方法。 3.重点讲解EER、CER、RRR、ARR、OR、NNT等循证医学常用描述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教学要求] 1.了解循证医学常用统计方法基本知识。 2.熟悉循证医学中常用的比较方法。 3.掌握循证医学常用的描述指标。 [重点与难点] EER、CER、RRR、ARR、OR、NNT等循证医学常用描述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能力培养与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对文献结果进行解释的能力,为进一步的文献评价奠定基础。

循证医学_试题(完整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循证医学 2. 系统评价 3. Meta 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 6.敏感性分析 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Meta 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 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 .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 .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 .队列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 .专家意见 4. .Meta 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 .相关性检验 B .异质性检验 C .回归分析 D .图示研究 E .标准化 5. .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 .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 .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 C .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 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6. 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 的可能性更大 B. 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 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 C. 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 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 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 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 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 发表偏倚 C. 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8. 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 .Meta 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 .Meta 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 Meta 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 Meta 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 .Meta 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9. .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 说明A .Meta 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 不够 B .Meta 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 .Meta 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 .Meta 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 .Meta 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0 .Meta 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 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各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知识讲解

精品文档 一、名词解释 1.循征医学(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2.meta分析 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广义上包括提出问题、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描述基本信息、定量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狭义上,meta分析则专指系统评价的定量分析。 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3.随机对照试验 是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的试验和对照措施,在一致条件或环境里同步进行研究并观察试验效应,再用客观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 4.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 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偏倚。 5.PICO原则 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I(intervention)干预;C(comparator)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O(outcome)结局 6.异质性 广义上描述参与者、干预措施和一系列研究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和多样性,或研究中内在真实性的变异;狭义上用于描述一系列研究中效应量的变异程度(指纳入同一个meta分析的所有研究间存在的差异) 7.系统评价 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已有的相关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合并,最终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8.卫生技术评估 是用于疾病预防、筛查、提高、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HTA 是对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提供合理选择卫生技术的证据。 9.漏斗图 一般在推荐作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时才需要做漏斗图;主要用于观察结果是否存在偏倚,若资料存在偏倚,会出现不对衬的漏斗图,不对称越明显偏倚程度越大。 10.失效安全数 通过计算假定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失效安全数越大,表明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11.偏倚 从研究设计、到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2.敏感度 真阳性率敏感度(SEN)% = TP/(TP+FN)×100 = a/(a+c)×100 理想的敏感度为100%,敏感度越高的诊断性试验,漏诊率越低。是指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的能力 二、简答题 1.请说出RCT的评价要点 精品文档

循证医学知识点汇总

循证医学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2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了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纯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作出科学的 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循证医学的基础:①素质良好的医生;②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③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 ④患者的参与及合作;⑤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①弄清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②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③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当前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④ 分析和应用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其生存质量;⑤提供可用于卫生管理的最佳研 究证据,促进管理决策科学化。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①提出明确的问题;②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 集证据;③严格评价证据;④应用证据指导决策;⑤后效评价,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 证据的质量的分级:①第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多个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 系统评价;②第二级: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③第三级: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如设 计很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无对照。④第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⑤第五级:专家意见。医学如何评价证据是否最佳?①首先是分析评价证据的真实性;②其次是评价其对于临床医疗实践是否具 有重要价值;③最后是分析是否能适用于面临的临床问题。Meta分析的目的是:①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3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一、名词解释 1.循征医学(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2.meta分析 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广义上包括提出问题、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描述基本信息、定量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狭义上,meta分析则专指系统评价的定量分析。 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3.随机对照试验 是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的试验和对照措施,在一致条件或环境里同步进行研究并观察试验效应,再用客观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 4.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 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偏倚。 5.PICO原则 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I(intervention)干预;C(comparator)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O(outcome)结局 6.异质性 广义上描述参与者、干预措施和一系列研究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和多样性,或研究中内在真实性的变异;狭义上用于描述一系列研究中效应量的变异程度(指纳入同一个meta分析的所有研究间存在的差异) 7.系统评价 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已有的相关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合并,最终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8.卫生技术评估 是用于疾病预防、筛查、提高、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HTA 是对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提供合理选择卫生技术的证据。 9.漏斗图 一般在推荐作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时才需要做漏斗图;主要用于观察结果是否存在偏倚,若资料存在偏倚,会出现不对衬的漏斗图,不对称越明显偏倚程度越大。 10.失效安全数 通过计算假定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失效安全数越大,表明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11.偏倚 从研究设计、到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2.敏感度 真阳性率敏感度(SEN)% = TP/(TP+FN)×100 = a/(a+c)×100 理想的敏感度为100%,敏感度越高的诊断性试验,漏诊率越低。是指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的能力 二、简答题 1.请说出RCT的评价要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