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滞涨时期的美国经济(70年代)

滞涨时期的美国经济(70年代)

滞涨时期的美国经济(70年代)
滞涨时期的美国经济(70年代)

本文就70 年代滞胀成因,滞胀对经济、股市的影响,如何走出滞胀等三方面进行分析。以史为镜,给读者以启发。

滞胀的成因

科技发展正处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是根本原因。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不但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反而如“火上浇油”。

美元持续贬值、油价高企和粮食紧缺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

滞胀的影响

滞胀对私人投资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

在整个滞胀期间美国股市经过了6 轮调整,股市走熊先于经济衰退,而股市起稳也先于经济起稳。

在西方经济体遭遇滞胀的同时,美国信贷扩张反而促成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世界贸易的扩张。

走出滞胀

经过里根政府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于1983 年迎来经济增长高峰,此轮滞胀历时13 年。

经济学上的“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生产停滞是经济滞胀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由美国学者D.格林沃尔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把停滞解释为:“实际产量或收入不变、下降或虽增长但大大慢于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因此,滞胀时期的生产停滞并不是仅仅指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生产的下降和停滞,它是一种跨越经济周期长期存在的现象。因此,上世纪1970 年到1982 年美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及经济缓慢增长阶段基本上属于“滞胀”阶段。市场上普遍认为美国当时的滞胀以及此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所致。如今,石油价格又再度高企,“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是否又会重新回到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两难境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就滞胀起因、滞胀对股市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走出滞胀等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1970-1982 年美国“滞胀”成因

在“滞胀”阶段,美国共经历了4 次经济危机(按照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970 年11 月,1975 年3 月,1980 年7 月,1982 年11 月)。这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

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较为罕见。二战后至1970 年间美国共发生了四次经济衰退(按照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949 年10 月,1954 年5 月,1958年4 月,1961 年2 月)。经济衰退发生时,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同时物价也会下降;危机过后,生产增长,就业增加,物价也会上涨。是什么导致了高通胀率与高失业率、经济不振同时存在?我们还应该从滞胀产生的原因说起。

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5%左右。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

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20 世纪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但经过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

直至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新科技革命才再掀高潮。

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自1960 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1947 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约三分之一,1948 年下降到23.5%,1960 年下降到18.2%,1970 年再降到15.5%。1美国从1971 年首次出现了13.03 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此后,除了1973、1975 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直接推动了通货膨胀

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曾对50 到60 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以及促使经济危机程度减弱和时间缩短,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70 年代,扩张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却双双“失灵”了。

第一、财政政策为什么“失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数届政府皆奉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大政府开支,借以刺激经济回升,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战后至1981 年为止的36 个财政年度,有27 个财政年度有赤字。政府预算内的财政赤字在1976 年和1981 年分别创下了694 亿美元和739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在1970 年至1979 年的10 年中,政府的财政赤字预算达5128 亿

美元。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美国政府还发行了大量的国债。1970 年国债额为370 亿美元,1975 年国债额为5332 亿美元,1980 年国债发行额达到9077 亿美元。人均负担的国债额从1960 年的1572 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3985 亿美元。联邦政府每年为国债付出的利息也从1960 年的92 亿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749 亿美元;利息约占每年联邦支出的10%左右。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缘何失效?归根结底,是由于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如火上浇油般推高了通货膨胀。

第二、货币政策为何“失灵”?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逐步由价格目标向数量目标过渡。但是,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美联储在实际操作中,仍是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体系的首要地位。因此,在此转变阶段,货币政策不稳定,再加上,高通货膨胀背景下,利率波动较大,最终导致了货币供应量过大。

具体而言,虽然1970 年伯恩斯上任不久后就宣布以货币总量为供给目标,但是实际上却是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最终目标。每隔六个星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就会重新制定各种货币总量的目标区间,以及与该目标区间所匹配的联邦基金利率。如果联邦基金利率高于或低于目标区间,就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手法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目标区间内。因此,货币供应量往往会出人意外地螺旋式上升或者下降,极不稳定。

另外,选择利率作为调控目标,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虽然关于利率的信息每天都能得到,但不容易控制。其次,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预期的长期真实利率。所谓预测的长期真实利率,就是市场参与者通过在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来推测的真实利率。而恰恰在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出现了比较高的通货膨胀。在这样高的通货膨胀时期,名义长期利率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既不稳定,也不能预测。

因此,在滞胀期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能够帮助经济增长,反而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大,被认为是推高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

银行信贷业务扩张也对通货膨胀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使通货膨胀直接上升至两位数

世人常常把上世纪70 年代的经济“滞胀”归因为石油价格上涨。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与其后的经济衰退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3-1974 年。十月战争爆发,欧佩克为制裁西方,联手削减石油出口量。国际油价从每桶3 美元涨到12 美元。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衰退。从1973 年到1975 年美国实际GDP 增长下降了0.7%。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9-1980 年。伊朗爆发革命,随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石油日产量锐减油价骤升,从每桶14 美元飞涨到近40 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1979 年到1980 年,美国实际GDP 下

降了0.23%。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90 年。1990 年8 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1 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价格从每桶14 美元上涨至40 美元。从1990 年到1991 年,美国实际GDP 下降了0.17%。

为什么油价上涨会引起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呢?首先,生产率与石油价格关系密切,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生产率下降。美国工业部门在19 世纪70 年代对石油的使用量达到高峰,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使用石油为燃料和原材料的生产部门。

其次,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率。石油以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品这两种形式影响物价的走势。

除此之外,不仅是油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也由于粮食紧缺而大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1972 年,自然灾害席卷全球,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2.9%,许多国家发生严重的饥荒。前苏联在这一年到处抢购,大量进口,造成战后前所未有的粮食短缺。1974 年世界粮食再次减产,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第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的1978 年,再次出现世界粮食短缺。

由于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1973 年和1974 年,美国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3.2%和13.7%;1978 年和1979 年,上涨幅度分别达到9.7%和10.7%。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与美元贬值

石油价格的上涨从表面上看由石油危机所引发,但实际上也与美元持续贬值不无关系。1975 年,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这些国家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石油价格由美元标注,这造成原油价格与美元汇率反向运动的逻辑关系。1970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持续贬值,为油价上涨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滞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滞胀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一方面,美国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生产下降。1973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5.3%,持续时间为18 个月;197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持续时间约44 个月。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到战后历次危机的最高值。197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近1.5 万家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最高时达9.2%,失业人数约836 万。在197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企业倒闭、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都创出战后最高纪录。企业破产数量达25 300 家,失业率最高时达10.8%。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物价严重上涨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发展。“滞胀”阶段是美国“二战”结束后最为艰难的一个阶段。从1969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 年12 月经济复苏为止,美国约有13 年的时间停留在滞胀的阴影下。平均每3 年多就有一次衰退,实际GDP 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9%,而其它时期的经济增幅平均为 3.87%至 5.69%。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前所未有地高涨,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10.46%,而美国战后各经济阶段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33%至3.54%。

“滞胀”时期美国各产业的表现

70 年代美国“滞胀”时期,各行业的表现不一。我们统计发现,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制造业表现较差;但是,具有定价权的上游资源行业和下游服务业,以及出现新的盈利模式的行业,增速明显能超越CPI 的涨幅。70 年代,美国增长最强劲的行业分别是采掘业、农林牧渔、金融服务业、公用事业,平均年增速超过10%,远远超过CPI 的上涨。其中,采掘、农林牧渔的年增长几次超过50%,主要是受益于石油价格暴涨和全球性粮食涨价。金融服务业的年增长也曾经接近20%,则是因为70 年代美国的银行业了出现新的盈利模式——国际贷款业务的兴起。中东“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的银行,再加上美元持续贬值刺激不产油的欠发达国家贷款来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因此,70年代美国的银行业处于信贷扩张、高杠杆、高盈利的丰厚时期,直至80 年代初债务危机爆发。

70 年代,美国温和增长的行业,包括,信息服务业、教育医疗业、房地产、住宿食品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行业,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基本实现正增长。信息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是受到当时美国电信行业的垄断格局被打破,行业竞争机制刺激了居民对通信的消费增长。

70 年代,美国增长呈现停滞状态的行业涉及面较广,包括,制造业、交运仓储、建筑业、零售业、批发贸易等,主要是受到经济停滞、失业率高的影响。

滞胀翘高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导致了固定收益类资产贬值,经济衰退又拖累了股市上涨,缺乏投资渠道的资金开始涌入大宗商品市场。黄金作为规避通货膨胀的保值工具在1980 年创下了每盎司850 美元的高点。

滞胀对美国股市的影响

经济的衰退通常伴随着股市的下跌。我们分析了1942 年至1995 年股市的牛熊周期,发现这期间总共有8 次经济衰退,每次都伴随着股票市场走熊。股票市场走势是经济增长的领先指标,8 次经济衰退前的股市有7 次已经提前下跌已经提前下跌,而经济开始复苏前,股市一般会提前4 个月左右起稳。当然并不是每次股市走熊都与经济周期有关,14 次股市调整只有8 次与经济周期有关。信贷周期等其他因素也同时左右着股票市场的走势.

整个滞胀时期,股票市场经过了 6 次调整,约有一半的时间处于熊市之中。也就是说,1946-1995 年美国股市的14 次调整有一半是发生在滞胀时期的。滞胀严重影响了美国股市的发展1973 年-1974 年的股市大调整中,美国S&P500 下跌了近43.3%,为历次调整中最大跌幅。从个股的表现看,在70 年代股市调整时期,仍有部分行业的股票出现了一定的涨幅。比如,金融股、国防股、采掘股和服务类股。总体来说,板块的走势还是与当时的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

西方国家“滞胀”对全球影响——资金向欠发达国家巨额转移

虽然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国家都陷入了滞胀的局面,但是,美国信贷规模的持续扩张,也促成了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的扩张。国际贷款业务的兴起至少可以追溯到1973 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机,主要由三方面因素促成的。

其一、资金。1973 年,加速的通货膨胀与利率上调的不利影响无法支持美国银行正常的融资活动,导致了银行系统的演进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当时石油涨价带来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产油国,这些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银行。缺乏正常融资渠道的银行一下子拥有了巨额的资金。

其二、需求。借款需求的产生与70 年代宽松的货币政策、过低的实际利率相关。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负利率降低了还本付息的费用,也间接增强了借款国的信用度。下跌的实际利率、扩张的世界贸易、不断提高的商品价格、再加上贬值的美元,这一切都鼓励了债务国,并给与他们增加负债额的机会。国际上,不产油的欠发达国家需要贷款来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而产油国家则需要贷款来支持经济扩张计划。适逢东西方关系缓和,美国银行成为信贷的源泉。

其三、利润。当时,欧洲美元市场不受管制,美国银行不必为自己海外分公司的债务保持最低的准备金。国际贷款的利润相当的丰厚。

国际贷款业务成为整个银行业务中发展最快的业务。加上各家银行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对贷款条件的要求就相应宽松很多。借债国为获得贷款而提供的必要资料少得可怜,一些贷款银行甚至不知道贷款对象在其他地方的借款数额。就这样整个国际信贷市场迅速的发展起来。1982 年,墨西哥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信贷市场的发展才算告一段落。

20 世纪90年代开始,私人资本才开始显著流入新兴市场。

美国如何走出“滞胀”?

以往当发生经济衰退时,在生产下降、失业率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下跌,正是由此实际情况作后盾,以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失业率下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才能大行其道。然而,此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滞胀时期,异常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发生,使得美国政府进退两难。

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

福特和卡特的两任政府都实行了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1976 年1 月,失业率为7.9%,福特政府设置了一条将失业率压制到1980 年时5.2%的经济路径。也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失业率每年需要下降0.6%。卡特总统在任职期间,也将这一目标路径沿袭下来。其具体措施是:一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二是拨款举办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位置。前一项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扩大了预算赤字,从而加剧了美国依然存在的通货膨胀,以至于1978 年又出现“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后一项措施则因拨款不多,以致收效不大。通货膨胀的上升导致卡特政府不得不将重点重新转移到治理通货膨胀上,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在70 年代末甚至超过了10%。由于卡特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摇摆不定,货币政策时紧时松,也没有执行前后一至的战略。最终,卡特政府也在“滞胀”的阴影中下台。

稳定货币供给量和结构性财政政策

1979 年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强力提升美元利率。高息的强势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将美国推入强势美元时代。1981 年,里根入主白宫,里根政府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度干预,限制了经济活力,是造成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为了对付"滞胀",里根政府改弦易辙,采用了四个措施: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最为有效的两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

首先,里根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目标,即使利率过高触发经济危机,也不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里根政府在期上任初期虽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稳定的货币供应量抑制了通货膨胀,使得通货膨胀逐步下降。到1984 年已经降到3.8%。其次,里根对企业实行的加速折旧政策和原来的投资课税扣除等优惠,使得企业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对刺激传统产业更新设备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由于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低于前期,也鼓励了企业投资。除此以外,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了油价的下跌;美元升值也使得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工会为保证工人就业而放弃提高工资的要求等客观原因也使得通货膨涨出现了下降的态势。经过里根政府的持续努力,美国终于1983 年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高峰,此轮经济滞胀一共经历了13 年的时间。

滞胀”时期美国各产业的表现

70 年代美国“滞胀”时期,各行业的表现不一。我们统计发现,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制造业表现较差;但是,具有定价权的上游资源行业和下游服务业,以及出现新的盈利模式的行业,增速明显能超越CPI 的涨幅。70 年代,美国增长最强劲的行业分别是采掘业、农林牧渔、金融服务业、公用事业,平均年增速超过10%,远远超过CPI 的上涨。其中,采掘、农林牧渔的年增长几次超过50%,主要是受益于石油价格暴涨和全球性粮食涨价。金融服务业的年增长也曾经接近20%,则是因为70 年代美国的银行业了出现新的盈利模式——国际贷款业务的兴起。中东“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的银行,再加上美元持续贬值刺激不产油的欠发达国家贷款来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因此,70年代美国的银行业处于信贷扩张、高杠杆、高盈利的丰厚时期,直至80 年代初债务危机爆发。

70 年代,美国温和增长的行业,包括,信息服务业、教育医疗业、房地产、住宿食品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行业,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基本实现正增长。信息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是受到当时美国电信行业的垄断格局被打破,行业竞争机制刺激了居民对通信的消费增长。

70 年代,美国增长呈现停滞状态的行业涉及面较广,包括,制造业、交运仓储、建筑业、零售业、批发贸易等,主要是受到经济停滞、失业率高的影响。

滞胀翘高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导致了固定收益类资产贬值,经济衰退又拖累了股市上涨,缺乏投资渠道的资金开始涌入大宗商品市场。黄金作为规避通货膨胀的保值工具在1980 年创下了每盎司850 美元的高点。

滞胀对美国股市的影响

经济的衰退通常伴随着股市的下跌。我们分析了1942 年至1995 年股市的牛熊周期,发现这期间总共有8 次经济衰退,每次都伴随着股票市场走熊。股票市场走势是经济增长的领先指标,8 次经济衰退前的股市有7 次已经提前下跌已经提前下跌,而经济开始复苏前,股市一般会提前4 个月左右起稳。当然并不是每次股市走熊都与经济周期有关,14 次股市调整只有8 次与经济周期有关。信贷周期等其他因素也同时左右着股票市场的走势。

整个滞胀时期,股票市场经过了 6 次调整,约有一半的时间处于熊市之中。也就是说,1946-1995 年美国股市的14 次调整有一半是发生在滞胀时期的。滞胀严重影响了美国股市的发展1973 年-1974 年的股市大调整中,美国S&P500 下跌了近43.3%,为历次调整中最大跌幅。从个股的表现看,在70 年代股市调整时期,仍有部分行业的股票出现了一定的涨幅。比如,金融股、国防股、采掘股和服务类股。总体来说,板块的走势还是与当时的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保守自由主义 保守自由主义(Conservative liberalism)是自由主义的变体之一,结合自由价值、政策与保守主义立场,或更简单地说,代表自由运动中的右派。 保守自由主义政党结合了自由主义政策与在社会、道德议题上较为传统的立场。[2] 他们普遍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支持者,且常定义自身为法治政党。 两次世界大战以前,从德国到意大利,多数欧洲国家的政治阶级由保守自由主义者所主导。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等1917年以后发生的事件将较激进的古典自由主义带到较保守(温和)的自由主义。 在欧洲,不要将保守自由主义与自由保守主义混淆,自由保守主义是结合了保守主义观点与经济、社会和种族议题上的自由主义政策。 一、基本主张 主张维护17世纪以来的古典自由主义传统,反对以福利国家为目标、以加强政府干预为手段的现代自由主义改革。 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保守自由市场为重点的经济学家,如:哈耶克、布坎南、弗里德曼等;一类是以保守一般意义的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为特色的哲学家、政治学家,如:伯林、诺齐克、萨托利等。 在经济上,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效性,批评国家干预所造成的经济恶果,认为政府职能的增加是对个人自由的威胁;在政治上,批评政府的低效率和官僚主义,以及对自由、民主、法治的破坏;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问题上,强调消极自由,认为积极自由会导致强制,破坏自由,而消极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在自由和平等的问题上,强调自由的优先性;在民主问题上,反对“平等的民主”,主张回到”自由的民主”中去,强调间接民主,把政治交给那些选举出来的精英人物,主张“精英政治”。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 2.

结合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进行全面评价。 答:评价: 一、凯恩斯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 1、震撼世界的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历史上空前的严重的经济大危机。1929年10月24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暴跌成为这次危机的起火点,之后迅速波及到美国全部产业界,最终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到处商品充斥,生产萧条,商店关门,生产力大量闲置和毁灭,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千百万失业者挣扎在饥寒交迫中。 2、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流行: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正深深地陷在经济大危机中。当时美国经济学界和政治的一些人就开始建议政府采取干预措施和运用经济政策来调节治理危机,以至于逐渐形成了一股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潮。 3、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成功:1933年3月,在经济危机中,佛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深受当时美国社会上要求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影响,一进白宫就要求美国国会授以“紧急全权”,并宣布实行“新政”。所谓“新政”实质上是一系列工业、农业、财政、金融、对外经济的政策的总称,其中心内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调节和干预国民经济的运行,对付经济危机。“新政”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颁布各种紧急法令,以稳定金融、稳定物价、调节生产、保障利润。进而实行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运用赤字财政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强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新政”的推行对于解救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减少失业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表现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强大力量。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成功,成为凯恩斯主义形成的实践先导。 二、凯恩斯为什么主张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资本主义经济:凯恩斯主张的是用调节总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他的理论是说国家有空闲的生产能力,是总需求的不足导致这些空闲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于是需要刺激需求,由政府来扩大财政支出,即课本上所说的政府购买,这样短期内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在与总供给曲线交于新的均衡点处时物价上涨了,物价上涨是扩大总需求带来的结果,而不是说要用通胀来刺激经济;你可以参见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分析物价上涨。也可以这样理解,政府购买扩大,则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多,则物价上涨。 三、凯恩斯货币政策主张的特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使得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引起投资需求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支出,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对凯恩斯理论的评价:1、成功方面: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是刺激增长的扩张性政策,而且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政府干预,采取种种措施增加全社会的货币总支出、扩大有效需求,其中以扩大政府开支为中心内容的膨胀性财政政策为主,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为核心的膨胀性货币政策为辅,再配之以管制工资,无价的收入政策和改善结构性失业的劳工政策,以及对外经济扩张的外贸政策等。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特别是在缓解经济危机、减少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过显著疗效。在战后近四分之一世纪里,西方各国工业生产增长了近三倍,其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周期也较为缓和,失业率大为下降。以凯恩斯主义的典型试验基地的美国为例,1942年开始执行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经济政策,当年的政府开支比上年增长了一倍,而失业率则从上年的9.9%降到4.7%。此后30年间,美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美国电影60-70 年代赏析 一·前言: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首先必须认识到这样十年的区分也不是说一定在十年内,关键是关联的东西。文化的东西是很难界定清楚的,只是大概。美国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电影史离现在不太近又不遥远,,所以对其作用与意义的认识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然而也因为这个原因讨论它又显得极为重要。同时了解这一段历史,对于中国电影的崛起也许能指出一条出路。个人认为,任何事物是有联系的。任何艺术的发展必须是与时代紧紧相连的。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以文艺复兴为参考,并从历史文化,社会现状等角度试图了解这一时期的电影特色。之后笔者同时也认为,这一时期的电影是处于一种承上启下或者说是一种近似于文艺复兴的前期的状态。很多电影人开始探索好莱坞辉煌以后的出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二·背景: 表现:笔者认为三十到四十年代,美国电影始终处于黄金时代,“美国电影中类型影片,在30 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 年代初期有声电影的出现,对白、歌曲和音乐的使用,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 而四十到五十年代,美国电影开始下滑呈现颓势。“美国电影自40 年代末至50 年代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挑战。首先,1948 年5 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拖延多年的“派拉蒙案”作出裁决,判定大公司垄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司放弃发行和经营电影院的业务。这就切断了大公司的主要财源,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其次,美国电视发展迅速,到1953 年,电影观众人数与1946 年相比减少了一半。为争夺观众,早在20 年前发明出来的宽银幕电影此时开始成为与电视竞争的手段。最甚者是自1947 年起,“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开始针对好莱坞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1948 年,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判处好莱坞十人案,1951 年又继续加深和扩大对电影界人士的迫害。许多人被指控为共产党,800 余人被列入黑名单。这场迫害极大地损伤了美国电影的创作元气。但受迫害的电影界人士克服重重困难,摄制出描写锌矿工人罢工的影片《社会中坚》(1954,H.比伯曼导演),至今仍受到电影研究人员的重视。主要发生在40 年代中期至50 年代初期的美国“黑色电影”,如B.怀尔德的《加倍赔款》(1944)和《日落大道》(1950),T.加奈特的《邮差总是按两次铃》(1946)和N.雷伊的《以夜维生》(1949),亦是在这种政治气候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并随着50 年代末政治迫害的消退而逐渐消逝。”而七十年代后的美国电影又开始多元化的发展,各种流派,包括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形式主义Formalism,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film,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真实电影与后现代电影相继完善并日渐成熟。可见,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美国电影其重要意义。原因:历史方面:美国历史自1960 以后,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 经济方面, 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 则仍不断膨胀;从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 继续增加, 1970 年, 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 社会方面:1960 年初期, 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1960 年代中期, 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由于工业的发展, 人口的集中, 60 年代后期, 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 70 年代初期, 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 是大恐慌以来, 最严重的一次. 文化方面:社会摇滚的盛行,嬉皮士的出现,美国出现了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有更强的危机意识,有更强烈的怀疑精神。所以那一时期的电影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三·六十年代电影概况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结束之后,各大公司从印年代中期开始解体或转产,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废除。随之出现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在“好莱坞之后”的年代里,一些经典题材和类型电影发生了变化。N,雷伊、V,米纳里和D,西尔克使美国情节电影前进了一步,出现了西尔克的《写在风中》(G.R. 希尔的《虎豹小霸王》(1969)和S.佩金珀的《野性的一群》(1969)等与过去不同的西部片。歌舞片中的佳作当推顾柯的《窈窕淑女》(1964)、R.怀斯的《西区故事》(1961)和《音乐之声》(1965)以及惠勒的《滑稽女郎》(1968)。这一时期是美国青年思想最动荡的年代,相应出现的表现青年疑虑、反抗的所谓“反英雄”影片有:雷伊的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6年贸易逆差达395亿美元。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1996年顺差为105亿美元。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规模究竟有多大? 美方统计方法高估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另一方面,它在计算美国对中国的进出口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中美双方在最近5年的官方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它表明双方计算的贸易逆差的偏差虽有逐年减少之势,但仍然很大,美国现有的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数额。 即使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逆差进行修正(介于二者之间,但更接近于中国官方数字),经过调整的贸易逆差数额仍然远远高于其真实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贸易模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中国转移,它一方面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总贸易额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加工贸易模式属于两头在外的生产与贸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赖进口、最终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并且,由于劳动成本低、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进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国政府和中国员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从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结构看,欧盟和中东等地区所占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作为整体的东南亚地区对美逆差则呈下降趋势;美国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而把它们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由于中国劳动工资较低、对外资存在税收优惠,这种产业转移和贸易顺差的转移的大部分利益由外商及其母国获得,但在国际收支中则表现为中国顺差的上升。 从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和中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中美之间存在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按照国际贸易的正常模式,中美双方各自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可以极大地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美国政府通过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向中国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国际分工的人为扭曲;同时,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使得中国尚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实上超过8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由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进行的。 因此,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的形成,主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中美贸易不平衡,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实质上扩大了中美贸易逆差的数额,而美方的统计方法则进一步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规模。 二、美国得自中美贸易的巨大利益 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规律的作用,美国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和制造业在GDP和就业方面的比重日趋下降,美国经济正进入信息化和服务化的后工业时代。在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中,美国通过进口廉价的日常消费用品、出口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霸权地位,不仅使美国能够充分享受这种利益,而且可以获取巨额的“铸币税”收益。 根据国际贸易利得理论,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美国不仅享受到了国际分工的好处,还获得了参加国际贸易后的利得分配。首先分析中美贸易中美国所获得的交换利得。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成本低,但资金短缺,科技相对落后。美国是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充足,科技发达,但劳动成本高。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鞋、玩具、家用电器和旅行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主要向中国出口飞机、动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器件、通信设备和化工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粮食、棉花等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和互利性,有力地推动了两国贸易的发展。 中国向美国市场提供的价廉物美的商品,不仅可以满足美国广大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可以为美国经济带来两大利益:其一,美国可以将大量的资源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并维持其国际领先地位;其二,这些价廉

自动包装流水线压盒模具设计绿色化改进 摘要:包装机械是现代包装工业生产包装产品的最主要的技术设备,随着高新技术向包装机械行业的日益渗透,一方面人们不断开发新产品,刺激消费并淘汰旧产品,另一方面在消耗资源进行大量生产的同时,废弃物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包装机械设计及开发模式,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使包装机械在其全生命周期中(设计、加工制造、装配、使用、维修直至废弃后处理处置过程)对环境无影响或使影响最小化、资源低耗、易于回收等绿色特性,即进行绿色设计。 关键词:包装机械绿色设计改进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伴随着日益加快的现代化进程速度,作为附属产业的包装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现代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世界范围内,包装行业迅速发展为涉及到各行各业,并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经济贸易乃至国防建设都具有深刻影响的特殊行业。基于包装行业迅速的崛起,包装机械作为该行业的重要机械设备也迅速的发展,无论从设计过程还是具体应用,较之以往的机械都有了很大提高。时至今日,在一些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包装机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生产、食品加工、化纺轻工、医药卫生等行业,各类包装机械构成了自动包装流水线,从而实现了生产包装的机械自动化,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包装成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好的满足了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污染所导致的全球性环境恶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要求世界各国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以后,各国的环保战略经历了一场新的转变,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这就是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弃物生产少量化、对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方向发展。在这种“绿色浪潮”的推动下,绿色设计应运而生,相应地绿色产品设计技术也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包装机械设计及开发模式,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使包装机械在其全生命周期中(设计、加工制造、装配、使用、维修直至废弃后处理处置过程)对环境无影响或使影响最小化、资源低耗、易于

第讲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第11讲) 黄安年文发表: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1999年4月;学术交流网/美 国问题研究/2002年5月31日发布;2002年8月28日重发 第十一讲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 一里根政府的振兴经济政策 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这位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1981-1989), 1981年1月20日在就任第40任美国总统时的演说中,宣布要对外重振国威, 对内振兴经济, 实行新保守主义的新联邦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通常被新闻媒介称为“里根经济学”。 在里根政府八年任期里, 他一反传统的现代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经济政策, 一方面改行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 同时也兼顾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政策,从而出现了恢复和振兴美国经济的新局面。 里根总统就职演说谈到:“令我们深受其害的经济弊端, 是几十年累积而来的这些弊病”。他阐述了新联邦主义的思想, 他说:“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 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我无意废弃政府,而是要使其发挥功能,和我们一起合作,而不是凌驾于我们之上;和我们并肩而立,而不是骑在我们的背上。政府能够而且必须提供机会,而不是扼杀机会;它能够而且必须提高生产力,而不是抑制生产力。” 同年2月5日,里根在全国电视讲话中说:“现在应该认识到是我们到了转折点的时候了,我们受到了一次相当大规模的经济灾难,按老办法办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现在是另找办法的时候了。” 1981年9月24日, 里根在电视广播演说中又说:“我们政府已经包办了许多我们曾经认为应当由良好的社会自豪感和邻里互助意识的人们去做的事情。” 1982年1月28日, 里根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正企图破坏‘伟大社会’,它是约翰逊发起的向贫穷开战,使我们落到如今的困境中”。里根的新联邦主义振兴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 1.实施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 1981年7,8月间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里根政府提出的1981年复兴税法,要求从1981年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内容标准】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要求】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2.概括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3.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4.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5.探讨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6.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和平,也有利于各自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试说明】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建交;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点解读】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最主要标志。) (1)背景 ①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②美国坚持了20多年的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根本原因)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2)重返联合国的经过 ①美国“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破产。 ②联合国2758号决议: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①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 ②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③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外交突破的关键) (1)原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方面:①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根本)②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直接)④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中国方面: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有利于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有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经过(最敏感问题:台湾问题) ①“乒乓外交”,以民促官。(1971第31届世乒赛,日本)②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③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④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中美建交:1979年1月1日,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3、中日建交(最敏感问题:历史问题) (1)原因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日本国内产生影响(根本)②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直接)③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2)过程 ①田中角荣访华:1972年9月②中日建交: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1973年,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 (3)阻碍中日关系的问题 ①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②日本不承认侵略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③日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④慰安妇问题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中日关系的改善的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②、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20世纪70年代美国滞涨危机与西方经济学流派 摘要:二战之后直到美国经济大萧条结束,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思想风靡全国。但是在70年代之后,由于科技发展的低潮,美元贬值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等原因,导致了美国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也就是“滞涨”。自此,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思想失灵,美国将如何走出滞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和动力,本文将简要予以讲述。 关键字:滞涨,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货币学派 一、凯恩斯主义与70~80年代美国滞涨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为之后美国“滞涨”的出现埋下了伏笔,以致于在本文当中,也不可回避的要简要提到这段历史。 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胡佛总统应对不当,罗斯福总统上台党政,实行新政,顺利的带领着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重新焕发了资本主义的活力,美国经济得以回升,失业率下降,同时,最重要的是奉行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使得西欧的许多遭受到经济危机波及的国家开始奉行凯恩斯主义,自此,凯恩斯主义思想风靡西方国家。 凯恩斯的宏观财政理论认为,政府进行宏观干预,用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凯恩斯提出实施财政政策更为有效,其中最主要,和本文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凯恩斯的财政支出政策。 凯恩斯的财政支出政策,也称赤字财政政策,主张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充分就业,在此目标下,政府增加公共投资,甚至出现财政赤字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凯恩斯主张实行财政赤字政策,并通过发行一定数量的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实行温和的通货膨胀。 在当时的美国,凯恩斯的宏观财政政策的提出,是基于经济萧条的现实经过深思熟虑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罗斯福的“新政”取得显著的效果,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遭受经济危机的各国政府也纷纷实行凯恩斯的宏观理论。 到60年代末,随着凯恩斯主义风靡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最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因此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涨”困境,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因为在西方经济学中政府政策有几个目标即:经济高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这个观点是凯恩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增加货币供给、需求增加、经济增长、失业减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减少货币供给、需求减少、经济停滞、失业增加、物价下跌、通货紧缩。即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不会同时存在,但在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增加、通货膨胀同时存在,凯恩斯主义受到质疑至此,凯恩斯主义失灵。 二、出现滞涨的原因 在“滞胀”阶段,美国共经历了4 次经济危机(按照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970 年11 月,1975 年3 月,1980 年7 月,1982 年11 月)。这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变动趋势 2009-02-22 23:29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直到1995年前后,广大美国雇佣劳动者遭遇了实际工资持续下降的困境。工资挤压不仅折磨处于不利地位的工人,而且也折磨大多数的美国家庭。过去许多美国人都盼望将来收入能够稳定地上升,而现在对于他们来讲,能勉强保持原来的水平已经不容易了。 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主要媒体如商业周刊、纽约时报和其他期刊先后发表文章详细叙述了美国工人实际收入的下降和生活标准的侵蚀。到1995年底,这一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了。商业周刊在1995年7月刊登一篇题为“工资挤压”的封面文章。其中写到:“在复苏阶段的4年中,利润率达到45年来的最高点,失业率保持相对较低水平,贬值的美元已将国外的竞争者置于守势。美国公司持续降低成本就象经济还处在旋尾降落状态。许多措施正在破坏现有的支付系统和工作结构,代替它们的是新的低工资率、削减的增长和将工作分包给较低费用的供贷商。”(注:Aaron bemstein,“The Wage Squeeze,” Business Week, July 17,1995,p.55.) 1995年夏天纽纽时报经济学记者路易斯·尤奇泰尔写到:“虽然(猛然跌落的工资)问题已经折磨美国人很多年,只是现在才上升到主要问题。”(注:Louis Uchitelle,"Flat Wages Seen as Issue in'96 Vote,"New York Times,August 13,1995,p.26.)经济专栏作家威廉姆·格雷德在1995年11月写到,“不管是从新闻摘要中,还是从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现在几乎每个人都了解对大多数美国家庭的持续工资收入侵蚀。”(注:William Greider,"Middle-Class Funk,"Rolling Stone,November 2,1995,p.35.)可见,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工资挤压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集点之一。 二、企业界与正统经济学界的态度与辩护 对于广大工人工资和生活水平的下降,企业家们主要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看待这一问题。他们并不担心广大工人的工资挤压问题,反倒认为这种现象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他们从未对工薪家庭的生活状况感到忧虑,认为工资下降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润,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持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保护小企业免受倒闭的厄运。当媒体报道每月工人收入的数据时,他们也是对工资的停滞或下降持肯定态度,并未考虑到它对依靠劳动收入的广大劳动人口带来的后果。 关于美国工人实际报酬下降的问题,正统经济学界或采取回避的态度,或寻找各种借口,对工资挤压问题进行辩护,甚至否认工资下降的趋势存在。 否认工人实际报酬下降的学者主要存在三种说法: (1)福利抵消说。许多人认为,在近几十年,包括保健、保险等的雇员福利有了显著的增长。如果雇员福利被准确计量的话,会发现福利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工资的下降。结果是,雇员报酬——工资和雇员福利的合计在近几十年实际是增长了。工人现在的情况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 (2)通货膨胀率夸大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劳动统计局(BLS)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通货膨胀的估计夸大了生活成本的实际增长。伯斯金(Boskin)委员会的报告坚定地持有这一观点(伯斯金等1998)。如果通货膨胀率被高估,通货膨胀对工

一、选择题 1.[2018·云南月考]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一大片” C.独立自主D.“另起炉灶” 答案 C 解析“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两极格局下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体现不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A项错误。“一大片”是20世纪70年代外交方针,是指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处理国际事务,与“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符,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中国在建国后虽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坚持独立自主,不是毫无原则地倒向苏联,故C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原来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2.[2018·江苏宿迁模拟]六十多年前,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个印度记者很感兴趣地提问:“国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够和平共处呢?”周恩来说:“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这则材料主要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另起炉灶” B.互相尊重主权 C.“求同存异” D.互不干涉内政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中周恩来的回答可知,要想两国和平共处,就应该尊重其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即实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故D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

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是我国的外交方针,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项错误;题干主旨不涉及国家主权,故B项错误;“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 3.“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利益纠纷的国际准则,与题干信息“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相符,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2018·河南周口期末]1955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这主要表现在周恩来( ) A.提出了“求同存异”主张 B.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 C.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功绩,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对万隆会议产生了很大的干扰,使会议杂音时起,出现波折和争吵。就在会议可能偏离正确轨道时,周恩来发表极具针对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演讲,并广泛与各国交流意见,使会议朝着正确轨道前行,故D项正确。A项虽然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 1970年代末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80-199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率达10.1%,1990 -1999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0.7%,位居世界各国首位,远远超过同期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1980-1990年世界各国GDP年均增长率为3.2%,其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4.4%,中等收入国家为3.2%,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4%,高收入国家为3.1%,1990-1999年世界各国GDP年均增长率为2.5%,其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2.4%,中等收入国家为3.5%,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3%,高收入国家为2.4%)(注: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中文版,298~299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1979-2000年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6.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7.43%(均按可比收入计算)。(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ee18082214.html,),2001-07-01。)但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整体上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扩大了。人们对此看法各异,有的认为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认为目前的收入差距尚属正常。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政策建议,或者不同的舆论倾向,更

重要的是会导致不同的政策选择,从而对经济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对居民收入差距当采取何种政策,既需要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和判断,也需要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及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旨在对1980年代以来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进行实证性的经验分析,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评判,并阐述对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所应采取的政策的看法。一、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一)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总体态势以反映居民收入差距(或收入不平等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来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态和变化是最便利、最实用的。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基尼系数处在0.3以下,80年代中期以后,基尼系数超过0.3,1990年代初在0.37左右,1990年代中期以后上升至0.40以上,虽然1990年代末,基尼系数同1990年代中期相比,没有显现进一步上升的势头,但从长期看,1980年代以来,基尼系数的上升却是十分明显的。从收入百分比份额的演变来看,在1990年代,人均收入最低的2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之势,而人均收入最高的2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则呈上升之势(10年间约上升了5个百分点),人均收入最高的1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幅度更大(10年间约上升了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是按人均收入计算的,如果按家庭收入计算,差别还会要大一些。这些数据表明,198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参见表1)。

反思美国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成因与对策 所谓“滞胀”(stagflation)是停滞膨胀的简称,由经济停滞(stagnation)和通货膨胀(inf1ation)两个单词拼接而成,用以描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进并存的新现象。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通常是在经济周期的两个不同阶段交替地出现的:经济停滞往往出现在萧条阶段,通货膨胀则往往出现在繁荣时期。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却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两难现象。“医治一种疾病成为加重另一种疾病的手段。” 一、美国当年是如何陷入“滞胀”困境的 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一样,经济虽有起伏,但由于采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用财政支出和货币扩张来缓解衰退,经济的起伏要比战前平稳得多: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4.6%,生产率年平均增长3.2%;就业情况大为改善(其中,50年代的平均失业率为4.5%,60年代为4.7%);消费物价指数的年平均上涨率仅为2.5%。以致于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之为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 20世纪60年代,美国第36届总统约翰逊提出了建设“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的内政纲领,其核心是保障民权,向

贫困宣战。它向美国人民许诺了宏伟的目标——即通过社会变革,可以消灭贫困,实现种族平等。它扩大了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对社会福利所承担的责任,其福利范围和对象比原先更广泛,主要表现在有关就业、医疗、教育、生活和住房、城市发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机制的设置和政策的实施上。 当时美国经济周期正处于景气扩张阶段,联邦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然而州和地方政府却面临着技术和财源的不足,于是约翰逊决定通过授权计划的方式将联邦资源输送到州和地方政府。由于美国人民对肯尼迪总统英年早逝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情心,美国政府和国会达成了罕见的高度一致,一系列相关法案被迅速通过。在约翰逊时期,美国共制订和实施了近500项计划,用于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然而,就是在这种繁荣景象的下面,美国的国力却在悄悄地衰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效率的恶化:生产率由上升转为下降。与此同时,工资福利水平却在不断提高,以致于1968年单位劳动成本上升4%,1969~1970年上升6%,1970年后工资上升幅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时,因越南战争升级和“伟大社会”建设导致社会开支猛增,使得政府的财政赤字于1968年曾创记录地达到252亿美元,而到1971年6月底美国的财政年度结束时,仍高达232亿美元。1969~1970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政府于1970年采取了扩张性的

第23讲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 A组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加强了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D.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18北京海淀期末)20世纪70年代,中国领导人认为: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主要来自苏联霸权主义,因此应该建立一条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来打乱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部署,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此中国() A.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盟友关系 B.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C.与美国改善关系,实现邦交的正常化 D.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外交活动 3.(2016北京海淀期末)右图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年的邮票,其中缺失部分应填写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不结盟运动会议 4.(2017北京顺义一模)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因素包括()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7北京朝阳期中)当中美两国认同“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时,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共同() A.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执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秉承“求同存异”的理念 D.践行独立“不结盟”宗旨 6.(2016北京东城二模)有观点认为:中美关系发展史跌宕起伏,以曲折和波动为其主要特征,始终难以用“正常”二字来形容。下列有关中美关系的论述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亚洲,中华民族进行的另一场伟大防御战争则在拖住日本人” ②“美国作为一个主权政府……不会将…承认?赠予一个引起革命并对美国憎恨的政府” ③“欢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负责任的作用,美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反恐是中美可以加强合作的领域” ④“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确认从台湾撤走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二、非选择题 7.(2017北京海淀期末)近代以来,殖民活动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万隆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历史上,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情况下欢聚一堂,讨论自身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印度总理尼赫鲁评价说:“亚洲今天不再是被动的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亚洲了。今天的亚洲是有活力的,亚洲是充满了生气的。”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迅速发展,从1956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非洲共有33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被称为“非洲年”。同时,亚非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确定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合作方向。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滞涨原因及分析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经济的强劲发展,日益冲击着二战后美国保持的霸主地位,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这些资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先后出现了滞涨,严重地影响了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凯恩斯主义之后,西方主流的经济学派普遍认为,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是不可能并存的。因为,通常下,通货膨胀可以使得就业率上升。但是,上个世纪的一次经济危机中(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这个事实,而使得该理论观点被否认。 西方经济学中政府政策有几个目标即:经济高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这个观点是凯恩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增加货币供给--需求增加--经济增长--失业减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减少货币供给—需求减少—经济停滞—失业增加—物价下跌—通货紧缩。即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不会同时存在,但在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增加、通货膨胀同时存在,凯恩斯主义因此受到了质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滞涨呢?学术界众说纷纭,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说法,对各个国家的具体原因也有不同的说法。笔者综合了各方说法,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历史原因: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人们的一片胜利声中拉下了帷幕,这次空前的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历史上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亚洲和欧洲作为二战的主要战场,本土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战争结束后,这些国家纷纷面临了百废待兴和经济萧条,而美国则远离战场,保护了国内的工业设施,从而保证了战争结束后美国得以持续繁荣和成为超级大国。1946年,丘吉尔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冷战正式开始,这个时期,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实行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采用了计划经济的经济模式,而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则实行市场经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美国实施了旨在振兴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给予经济援助,在东亚,美国也帮助日本走上了民主的社会道路,同时,借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契机,日本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并进入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创造了罕见的“日本奇迹”。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主导成立了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致使美元与黄金挂钩,从而为美国进一步领导世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此刻的欧洲,通过美国的经济援助,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面对着日益强势的美国,欧洲人开始思考着摆脱美国控制道路。一方面,受到凯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