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11-3在线式红外测温仪工业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S11-3在线式红外测温仪工业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S11-3在线式红外测温仪工业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S11-3在线式红外测温仪工业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在线红外测温仪S11-3红外温度传感器为一体化集成式红外测温仪,该仪器带2线制4~20mA信号输出,0~500℃的测温范围,发射率可调,传感器、光学系统与电子线路共同集成在测温探头内。在线式测温仪有可实时检测物体测温、响应速度快、不需要接触到物体等特点,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S11-3主要应用于烟草、加热炉、食品加工、橡胶制作、造纸、塑料加工、包装、涂装、电气监测、纺织、复合材料

标准包装

S11-3主机、1.8m连接电缆、2个安装螺母、操作手册

选件:3m长电缆、其他长度根据要求定制

选购附件:二次显示仪表、空气吹扫器、固定安装支架、可调安装支架等

以上信息为中欧特普科技为您提供,如需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可联系我们的专业工程师,为您的应用交流和选型建议。我们提供的产品:便携式测温仪、在线式测温仪、光纤红外测温仪、双色测温仪、红外热像仪、黑体辐射源、激光焊接测温控制系统等;我们有专业的工程师与您进行应用交流和产品选型。深圳市中欧特普科技有限公司,德国高端红外测温控制方案提供商!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 学生姓名:李林 指导教师:李宏升 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061 班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 学生姓名:李林 所在专业:应用物理学班级:061 指导教师:李宏升 申请学位:学士 论文提交日期:20xx -xx-xx 论文答辩日期:20xx -xx-xx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红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简绍了红外技术的基础理论,阐述了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发展和分类。以及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和实现。 关键词:黑体辐射、红外测温仪、普朗克定律、热像仪。 目录 内容摘要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红外基础理论 2.1 扫像仪原理 2.2热像仪的发展 2.3 热像仪分类 第三章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及实现 3.1红外测温仪的种类 3.2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3.3红外测温仪的性能 第四章红外测温仪的选择 4.1确定测温范围 4.2确定目标尺寸 4.3确定距离系数(光学分辨率) 4.4确定波长范围 4.5确定响应时间 4.6 信号处理功能

4.7环境每件考虑 4.8 红外测温仪的优点 4.9 红外测温仪的缺点 4.10 使用注意事项 第五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一章概述 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式、在线式和扫描式三大系列,并备有各种选件和计算机软件,每一系列中又有各种型号及规格。在不同规格的各种型号测温仪中,正确选择红外测温仪型号对用户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红外检测技术是“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红外检测是一种在线监测(不停电)式高科技检测技术,它集光电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于一身,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红外辐射),将其热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从而准确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

详解数字电位器的原理与应用

详解数字电位器的原理与应用数字电位器(DigitalPotenTIometer)亦称数控可编程电阻器,是一种代替传统机械电位器(模拟电位器)的新型CMOS数字、模拟混合信号处理的集成电路。数字电位器采用数控方式调节电阻值的,具有使用灵活、调节精度高、无触点、低噪声、不易污损、抗振动、抗干扰、体积小、寿命长等显著优点,可在许多领域取代机械电位器。 数字电位器一般带有总线接口,可通过单片机或逻辑电路进行编程。它适合构成各种可编程模拟器件,如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可编程滤波器、可编程线性稳压电源及音调/音量控制电路,真正实现了“把模拟器件放到总线上”(即单片机通过总线控制系统的模拟功能块)这一全新设计理念。 目前,数字电位器正在国内外迅速推广,并大量应用于检测仪器、PC、手机、家用电器、现代办公设备、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 1.基本工作原理 由于数字电位器可代替机械式电位器,所以二者在原理上有相似之处。数字电位器属于集成化的三端可变电阻器件其等效电路,如图l所示。当数字电位器用作分压器时,其高端、低端、滑动端分别用VH、VL、VW表示;而用作可调电阻器时,分别用RH、RL和RW表示。 图2所示为数字电位器的内部简化电路,将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每只电阻的两端经过一个由MOS管构成的模拟开关相连,作为数字电位器的抽头。这种模拟开关等效于单刀单掷开关,且在数字信号的控制下每次只能有一个模拟开关闭合,从而将串联电阻的每一个节点连接到滑动端。

数字电位器的数字控制部分包括加减计数器、译码电路、保存与恢复控制电路和不挥发存储器等4个数字电路模块。利用串入、并出的加/减计数器在输入脉冲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可实现加/减计数,计数器把累计的数据直接提供给译码电路控制开关阵列,同时也将数据传送给内部存储器保存。当外部计数脉冲信号停止或片选信号无效后,译码电路的输出端只有一个有效,于是只选择一个MOS管导通。 数字控制部分的存储器是一种掉电不挥发存储器,当电路掉电后再次上电时,数字电位器中仍保存着原有的控制数据,其中间抽头到两端点之间的电阻值仍是上一次的调整结果。因此,数字电位器与机械式电位器的使用效果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开关的工作采用“先连接后断开”的方式,所以在输入计数有效期间,数字电位器的电阻值与期望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只有在调整结束后才能达到期望值。 从图2可以看出,数字电位器与机械式电位器有2个重要区别:1)调整过程中,数字电位器的电阻值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在调整结束后才具有所希望的输出。这是因为数字电位器采用MOS管作为开关电路,并且采用“先开后关”的控制方法:2)数字电位器无法实现电阻的连续调整,而只能按数字电位器中电

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摘要:在各种各样的测量技术中,温度的测量可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因为许多的应用领域,掌握温度的确切数值,了解温度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异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以测量为例,在力的测量,压力,流量,位置及电平高低等测量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常都会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可以说,各种的物理量都是温度的函数,要得到精确的测定结果,必须针对温度的变化,作出精确的校正。 关键字: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集成电路 引言: 工业上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四类:即热电偶、热电阻RTD、热敏电阻及集成电路温 度传感器;每一类温度传感器有自己独特的温度测量围,有自己适用的温度环境;没有一种温度传感器可以通用于所有的用途:热电偶的可测温度围最宽,而热电阻的测量线性度最优,热敏电阻的测量精度最高。 1、热电偶 热电偶由二根不同的金属线材,将它们一端焊接在一起构成;参考端温度(也称冷补偿端)用来消除铁-铜相联及康铜-铜联接端所贡献的误差;而两种不同金属的焊接端放置于需 要测量温度的目标上。 两种材料这样联接后会在未焊接的一端产生一个电压,电压数值是所有联接端温度的函数,热电偶无需电压或电流激励。实际应用时,如果试图提供电压或电流激励反而会将误差 引进系统。 鉴于热电偶的电压产生于两种不同线材的开路端,其与外界的接口似乎可通过直接测量两导线之间的电压实现;如果热电偶的的两端头不是联接至另外金属,通常是铜,那末事情 真会简单至此。 但热电偶需与另外一种金属联接这一事实,实际上又建立了新的一对热电偶,在系统中引入了极大的误差,消除此误差的唯一办法是检测参考端的温度,以硬件或硬件-软件相结 合的方式将这一联接所贡献的误差减掉,纯硬件消除技术由于线性化校正的因素,比软件-硬件相结合技术受限制更大。一般情况下,参考端温度的精确检测用热电阻RTD,热敏电 阻或是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进行。原则上说,热电偶可由任意的两种不同金属构建而成,但在实践中,构成热电偶的两种金属组合已经标准化,因为标准组合的线性度及所产生的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更趋理想。 表3与图2是常用的热电偶E,J,T,K,N,S,B R的特性。

便携式红外热像仪与在线式红外热像仪的区别_

便携式红外热像仪与在线式红外热像仪的区别_ 根据不同的使用形式,可以将红外热像仪分为在线式红外热像仪跟便携式红外热像仪。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款热像仪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所在。 一、不同点 1、供电方式不同 便携式红外热像仪都带有电池,而在线式红外热像仪则需要外部实时供电; 2、使用方式不同 便携式红外热像仪带有手柄,使用灵活,开机即可使用,走到哪用到哪。而在线式红外热像仪需要固定安装使用,一般只能看到固定区域内的红外热图像。当然了,如果选配武汉永盛科技的云台和手动或电动调焦镜头,会观测到更大的区域。 3、应用领域不同 便携式红外热像仪一般用于不需要每天24小时连续使用的场合,如日常巡检、故障排查、品质检测、执法巡逻等等。而在线式红外热像仪一般用在需要24小时连续监测的场合,如石油炼制、化工生产、安防等等。 4、PC机数据处理软件不同 与便携式红外热像仪不同,一般在线式红外热像仪的PC软件功能更强大、

更丰富,如在线式红外热像仪不仅能实时显示红外热图,还能实时显示热图中高或低温度点变化曲线。 便携式红外热像仪是一款外形比较小巧,结构紧凑、轻巧便携的红外热像仪器,而且配有电池,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工作场合的使用。是建筑围护、改修和修缮、检查以及屋面应用的好工具。便携式红外热像仪这款高性能、全辐射成像仪是专门用来针对恶劣的工作环境而优化设计的,适用于电气安装、机电设备、过程设备、HVAC/R设备及其它更多应用的排障工作。能提供快速发现故障所需的清晰、锐利图像的热灵敏度可用于发现很多细微的可能预示着故障问题的温度差异。而且便携式红外热像仪的使用简单,操作直观,用一个大拇指即可轻松的实现导览,无需携带纸笔仅需讲话即可记录发现的所有细节,大大方便我们的试验操作。 在线式红外热像仪在线式热像仪不同于手持式热像仪的一点就是,在线式的要固定在被监测对象的周围,好的的在线式红外热像仪几乎可以安装在任何地方,监控关键设备或其他重要资产。它可帮助您保护生产现场,监测现场状况,使您提前发现异常情况,从而避免财产损失、停工,并保障工人的安危。在线式红外热像仪主要应用于:石油炼制及开采,石化工厂: 甲烷的处理、运输和储存、储存区域防火、监控耐火材料衬里、检查火焰、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A和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TO,称为自由端(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 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 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EAB(T,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 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 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A流向B时,称A为正极,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很小时,△ V与厶T成正比关系。定义△ V对厶T 的微分热电势为热电势率,又称塞贝克系数。

数字电位器的应用操作分析

数字电位器的应用 数字电位器介绍 简单的讲,数字电位器由数字输入操纵,产生一个模拟量的输出。那个定义类似于数模转换器(DAC),所不同的是:DAC具有一个缓冲输出,大多数数字电位器没有输出缓冲器,因而不能驱动低阻负载。依据数字电位器的不同,抽头电流最大值能够从几百微安到几个毫安。因此,不论是一般电位器依旧数字电位器,假如与低阻负载连接,都应保证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抽头电流不超出所同意的IWIPER 范围。所谓“最恶劣的条件”发生在抽头电压VW接近于端电压VH,而且线路中没有足够限流电阻的情况下。有些应用中,抽头流过较大的电流,这时应该考虑电流流经抽头时产生的压降,那个压降会限制数字电位器的输出动态范围。数字电位器的应用 数字电位器的应用特不广泛,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增加元件以配合电路调整。例如,数字电位器的端到端电阻一般为10~200K ,

而调整LED亮度时通常需要特不低的阻值。针对那个问题,能够选用DS3906。当DS3906外部并联一个固定105 的电阻时,能够提供70~102 的等效电阻,这种结构能够按照0.5 的步进值精确调节LED的亮度。 有些情况下还会需要专门性能的数字电位器,例如对电压或电流进行温度补偿,光纤模块中对激光驱动器偏置的调节确实是一个典型范例(见图1),温度补偿数字电位器MAX1858内部带有一个用EEPROM保存的查找表,校准值在查找表内按温度顺序排列。数字电位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检测,然后依照检测的温度值从查找表里得到对应的校准电阻。

非易失性是数字电位器常见的一个附加功能。基于EEPROM 的非易失数字电位器在上电复位时能够保持在某个已知状态。现有的EEPROM 技术能够专门容易保证50000次的擦写次数,相关于机械式电位器,非易失数字电位器的可靠性更高。一次性编程(OTP)数字电位器(如MAX5427-MAX5429),能够在编程后永久保存缺省的抽头位置。与基于EEPROM的数字电位器一样,上电复位后,OTP数字电位器初始化到已知状态。然而一经编程,OTP数字电位器的上电复位状态不能够再更改。 数字电位器能够协助自动完成电源系统中电压或电流的校准,或用

TI300便携红外测温仪使用说明书

TI300系列 红 外 测 温 仪 使 用 说 明 书 北京时代之峰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3) 1.1 工作原理 (3) 1.2 功能特性 (3) 二主要技术参数 (3) 三仪器配置 (4) 四仪器使用 (4) 4.1 用户界面 (4) 4.2 基本操作 (5) 4.3 辐射率设定 (6) 4.4 辐射率的确定 (6) 4.5 高低温报警 (7) 4.6 时间设置 (7) 4.7 日期设置 (8) 4.8 数据存储 (8) 4.9 数据查看 (8) 4.10数据删除 (9) 4.11数据清除 (9) 4.12自动关机 (9) 4.13电池电量显示 (9) 4.14报警 (10) 五故障解决 (10) 六注意事项 (10) 七仪器维护 (11) 附录1:辐射率表 (11)

一 概述 TI300系列红外测温仪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非接触式测温仪,操作简便、 测量迅速、使用安全、携带方便,测温范围从400摄氏度到1500摄氏度。 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使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电力、 化工、冶金、塑料、金属加工,节能等行业快速非接触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1.1 工作原理:任何物体当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都向外辐射红外线。 红外线也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很强的温度效应,其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表面 的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 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 红外辐射能量,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 信号再经微处理器处理、换算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液晶屏显示该温 度。 1.2 功能特性: 1) 实时值、最大值、最小值、差值、平均值显示 2) 同轴激光秒瞄准功能 6)显示保持功能 3)高/低温报警功能 7)日历显示功能 4)华氏、摄氏转换功能 8)数据存储功能 5)液晶背光功能 9)电量显示功能 二 主要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TI300 测温范围400~1500℃ 测量精度±1% 重复精度±0.5% 距离系数50:1(95%的能量) 工作波段8~14μm 响应时间≤1000ms 显示分辨率0.1℃或0.1℉ ℃/℉转换√ 液晶背光灯√ 显示保持√ 高低温报警√ 工作温度0℃~50℃ 辐射率0.01-1.0可调 激光瞄准 同轴 最大、最小、差 √ 值和平均值显示 储存数据个数 20 相对湿度非凝结状态下, 达到40℃时为10%~90% 储存温度-20℃~+60℃ 电源AAA 1.5V电池(3节) 连续工作时间50小时(不开背光和激光) 背光功耗≤10mA 激光功耗≤30mA 尺寸192m×192mm×50mm 重量 445g

温度传感器简介

简谈温度传感器及研究进展 摘要:温度传感器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传感器,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17世纪温度传感器首次应用以来,依次诞生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近年来在智能温度传感器在半导体技术,材料技术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温度传感器发展迅速。由于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软件和硬件的合理配合既可以大大增强传感器的功能、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又可以使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使用更加方便,因此智能温度传感器是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微处理器的引入,使得温度信号的采集,记忆,存储,综合,处理与控制一体化,使温度传感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智能温度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P21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emperature transducer is used most widely, the largest number of sensors, in daily life, such 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fiel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Since the 17th century temperature sensor for the first time application, was born in turn 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 non-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in recent years 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materials technology, under the support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developing rapidly.Due to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th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reasonable matching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the sensor,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sensor, and can make the temperature sensor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use more convenient, thus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is a hot spot nowadays.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icroprocessor, which makes the temperature signal collection, memory, storage,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and control integration, make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o the intelligent direction. Key words:temperature transducer; Smart temperature sensor; 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s 前言:温度作为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量之一,测量温度的传感器的各种各样,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十分重要。据统计,温度传感器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传感器。简而言之,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transducer)就是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在材料技术的支持下,陶瓷,有机,纳米等新材料用于温度传感器中可以使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更加科学和精确。由于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软件和硬件的合理配合既可以大大增强传感器的功能、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又可以使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使用更加方便,因此智能温度传感器是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微处理器的引入,使得温度信号的采集,记忆,存储,综合,处理与控制一体化,使温度传感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人体红外测温仪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红外线测温仪的研发背景 . (1) 1.1红外测温仪的实际应用 (1) 1.2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历程 (1) 第二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和特点 (2) 2.1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理论依据 (2) 2.2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2) 2.3影响温度测量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 (3) 2.4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特点 (5) 第三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硬件设计 (6) 3.1总体设计 (6) 3.1.1 整体框图设计 (6) 3.1.2 电路设计 (7) 3.2温度传感器 (8) 3.3放大电路的设计 (8) 3.4模数转换部分电路 (9) 3.5LCD1602显示电路 (10) 第四章软件设计 (12) 5.1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15) 5.2改进方案 (15) 5.3推广及应用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附录1 PCB板图 (18) 附录2 3D效果图 (19) 附录3 程序 (20)

人体红外测温仪 摘要:为了克服传统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主要缺点——需要测量者与被测目标近距离接触和测量不方便。在顾及仪器测量高精度前提下,以追求最低成本为原则,研制了非接触式热释电红外测温仪,实现了对物体表面温度快速准确的测量。本文也设计了红外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根据热释电原理,主要针对人体体温测量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开发,开发包括整体方案,硬件电路,单片机程序和主机程序。并利用设计出来的红外测温仪在环境温度30℃下对人体温度和水温进行了测量,对人体的温度测量的误差低于±0.1℃,提高了测量精度。人体测温仪的设计主要为适应人体体温快速无接触测量的需要。主要介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最适宜人体红外线检测的热释电传感器PM611的优点和等效电路,阐述了基于热释电传意器的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讨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简单介绍了测温系统的适用条件。 关键词:温度测量,热释电,A T89C51

数字电位器芯片X9511的应用扩展

数字电位器芯片X9511的应用扩展 杨善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数字电位器在我国还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器件,该器件一出现,就以其调节准确方便,使用寿命长,受物理环境影响小,性能稳定等特点,而被广大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但数字电位器本身能够承受的电流和电压有限,因而需要扩展,同时在实际应用中,数字电位器的阻值范围及分辨率也需要扩展,本文介绍的扩展方案适用于各种信号的数字电位器。 数字电位器简介 数字电位器是可用数字信号控制电位器滑动端位置的新型器件,一般分按钮控制和串行信号控制两种,X9511就是XICOR公司生产的理想按键式数字电位器,它内含31个串联电阻阵列和32个轴头。轴头位置由两个按键控制,并且可以被存储在一个E2PROM存储器中,以供下一次通电时重新调用,并自动恢复轴头位置,X9511有1kΩ和10kΩ的X9511Z和X9511W两种规格。X9511内部由计数器、存储器、译码器、模拟开关和电阻阵列等电路组成,其中计数器是5位可逆计数器,可用于对控制信号PU(或PD)进行加(或减)计数,计数器的计数值可以在ASE 的控制下存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计数器的数值经过32选1译码器译码后可用于控制模拟开关,32个模拟开关相当于电位器的32个轴头,电阻阵列由采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的31个串联一起的电阻构成,电阻两端分别连接模拟开关的一端,而模拟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构成数字电位器的滑动端(VW),译码器的输出端可控制模拟开关的通断,从而实现滑动轴头位置的变化。X9511的计数器电路具有以下特点: ◆输入端具有内部上拉电阻和消除开关抖动的抗扰电路,当输入脉冲宽度小于40ms时,计数器将其视为干扰信号而不进行计数; ◆PU和PD引脚可直接连接一个按钮开关到地,当按钮按下时,在PU或PD端产生一个负脉冲,使计数器进行加1(按PU键)或减1(按PD键)计数; ◆能将计数值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E2PROM中长期保存; ◆能在上电时自动将E2PROM中的数据恢复到计数器中; ◆当计数器计数到最大值“31”时,PU按键失效,而计数到最小值“0”时,PD按键失效,从而避免循环计数,保证电位器调到最大位置时不会跳到零位,或从零位跳到最大位置。 ◆具有慢速和快速计数选择,当输入负脉冲宽度小于250ms时为慢速计数方式,此时按一下按键计数器将执行加1(或减1)操作,当脉冲宽度大于250ms时,计数器为快速(连续)计数方式,此时1秒钟以内,电路将以250ms的速率连续计数,若按键按下的时间大于1秒,计数器将以5ms的速率递增或递减,直到滑动端滑到最高或最低轴头位置,当按键一释放后,计数器立即停止计数,电路返回到等待状态。 X9511的管脚功能键表1所列,基本应用电路如图1所示,图1是用X9511组成的0-+5V可调分压电路,图中,VH端接+ 5V,VL端接地,从VW端输出0-+5V可调电压,按动开关K1,输出电压增大,最大为+5V,按动K2时,电压减小,最小为0V,按下按键K3后再释放即完成一次手动的滑动端位置存储,这样即可将当前的滑动端位置存储到E2PROM中以作为滑动端下一次

温度传感器的常见分类 温度传感器应用大全

温度传感器的常见分类温度传感器应用大全 温度传感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它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传感器。关于它你了解多少呢?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各种温度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路。 温度传感器从17世纪温度传感器首次应用以来,依次诞生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近年来在智能温度传感器在半导体技术,材料技术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温度传感器发展迅速,由于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软件和硬件的合理配合既可以大大增强传感器的功能、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又可以使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使用也更加方便。 1、热电偶传感器: 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势EAB(T,T0)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另一端温度为TO,称为自由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 2、热敏电阻传感器: 热敏电阻是敏感元件的一类,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与一般的固定电阻不同,属于可变电阻的一类,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中,不同于电阻温度计使用纯金属,在热敏电阻器中使用的材料通常是陶瓷或聚合物,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热敏电阻通常在有限的温度范围内实现较高的精度,通常是-90℃?130℃。 3、模拟温度传感器: HTG3515CH是一款电压输出型温度传感器,输出电流1~3.6V,精度为±3%RH,0~100%RH相对湿度范围,工作温度范围-40~110℃,5s响应时间,0±1%RH迟滞,是一个带

手持式测温仪操作规程

手持式测温仪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的 二、手持式测振仪是常见的一种设备温度检测工具,也可以辅助检修进行设备故 障判断,目前,包化公司主要用于泵、压缩机、风机、电机等设备的检测,具有方便、快捷、便携等特点,为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特制订本使用规程。 二、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专业型的手持式非接触红外线测温仪,有使用简易,设计坚实,测量准确度高,测温量程范围宽等特点。它具有激光瞄准、带背光灯的LCD 最大值、最小值、差值、平均值、数据保持、高低温报警、发射率可调及自动关机等功能,该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可以用来测量传统的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很难测量的物体表面温度。(如:移动的物体、带电的物体、不易接触的物体等)测量物体表面温度,测温仪的光学元件将发射的、反射的以及透射的能量会聚到探测器上。测温仪的电子元件将此信息转换成温度读数,并显示在测湿仪的显示面板上。测温仪的激光仅作瞄准之用。 三、仪器功能(外形如图1) 该测温仪具有以下功能。 1. 环形激光瞄准 2. 发射率可调 3. 咼、低温报警 4 .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差值显示 5. 数据存储 6. 扳机锁定 图1 7. 背景光显示 8. 接触探针插孔 9. 硬盒和腕带 四、操作使用方法 握住仪表手柄将红外线感温器对准被测物体。仪表能自动补偿环境温度变化时引起的误差,但当测量环境温度变化太大或者先测量过一个高温再去测一个低温的物体时,仪表需要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进行30分钟的热平衡,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测量扣动扳机以开机测量。如果电量充足显示器会亮,若不亮或电池能量不足显示则请

更换电池; 释放扳机LCD 显示屏将出现“ HOLD ”表示以示数据已经记录.在HOLD 莫式下,按UP 键可启动或者关闭激光,按DOW 键则可启动或者关闭背光; 放开扳机大约7秒后仪表将自动关机.(除非该仪表被锁定),要测量温度,请将测温 仪对准物体并扣动扳机。务必考虑距离和测量点的比例和视物。激光只作瞄准之用。 环形激光瞄准(如图2) A )背景光标准 B) C/F 标志 C )咼、低温报警标志 D ) 温度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差值DIF 、平均值AVG 、高 温报警值HAL 、低温报警值LAL 0 E ) MAX 、MIN 、DI F 、AV G 、HAL 、LAL 、PRB F ) LOG 图标表示数据存储模式 G ) 当前温度值 H ) S CAN 或 HOLD 标志 I ) 发射率标志和发射率值 J ) 电池不足,锁定和激光开启标志 按钮(如图4) A ) SET 按钮(设置高温、低温报警和发射率) B ) 向上向下按钮 C ) M ODE 按钮(用于设置各种功能) D ) 激光/背景光开/闭按钮(扣动扳机按下按钮以激活激光/背 E ) LOG 按钮(用于存储数据) 环形激光为八个激光点形成的环状激光,环形区域为被测区域,在光线 较暗的条件下,会有更高的光点出现在激光环的周围,这些光点不能用于瞄 准目标,只能用激光环来瞄准。 用户界面显示(如图3) f i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芯片调研及选型指导

型号ADT7410ADT7411输出类型:Digital Digital 精度:±0.5°C(?40°C 至+105°C,2.7 V 至3.6 V)Typ=±0.5 Max =±3 °C from 0°C to 85°C. Typ=±2 Max=±5 °C from ?40°C to +120°C (@VDD=3.3V±10%) 数字输出 - 总线接口:2-Wire, I2C, SMBus3-Wire, Microwire, SPI 电源电压-最大: 5.5 V 5.5 V 电源电压-最小: 2.7 V 2.7 V 最大工作温度:+ 150 C+ 120 C 最小工作温度:- 55 C- 40 C 安装风格:SMD/SMT SMD/SMT 封装 :SOIC-8QSOP-16 设备功能:Temperature Sensor Temperature Sensor 商标:ADI ADI 数字输出 - 位数:16 bit10 bit 电源电流:230 uA 3 mA 温度分辨率:0.0078°C0.25°C 温漂: 温度迟滞:0.02°C(温度循环= 25°C至125°C 并返回至25°C) 可重复性:0.01°C(25°C)

型号AD592ADT6501 输出类型:Analog Digital 精度:0.5°C MAX @ 25°C Typ=±0.5 Max= ±6 °C from ?45°C to ?25° C Typ=±0.5 Max=±4 °C from ?15°C to +15° Typ=±0.5 Max=±4 °C from +35°C to +65 °C 数字输出 - 总线接口:2-Wire, I2C, SMBus- 电源电压-最大:30 V 5.5 V 电源电压-最小: 4 V 2.7 V 最大工作温度:+ 105 C+ 125 C 最小工作温度:- 25 C- 55 C 安装风格:Through Hole SMD/SMT 封装 :TO-92-3SOT-23-5 设备功能:Temperature Transducer Temperature Switch 商标:ADI ADI 数字输出 - 位数:11 bit 电源电流:50 uA 温度分辨率: 温漂:0.08°C (Drift over 10 years, if part is operated at 55°C) 温度迟滞:可重复性:

DAC与数字电位器

DAC与数字电位器:在我的应用中选择哪种合适? 2007-08-21 11:33:53 作者:美信集成产品公司来源:电子系统设计 关键字:缓冲负载架构输出 本应用笔记对数模转换器(DAC)和数字电位进行了对比,传统的数字电位器用于替代机械电位器。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多,数字电位器也可用来取代一些传统的DAC应用。另外,传统的DAC与数字电位器相比尺寸较大,价格较高。然而,随着DAC价格的降低、封装尺寸的减小,DAC也可用来取代数字电位器的使用。 利用数字输入控制微调模拟输出有两种选择:数字电位器(pot)和数模转换器(DAC),两者均采用数字输入控制模拟输出。通过数字电位器可以调整模拟电压;通过DAC既可以调整电流、也可以调整电压。电位器有三个模拟连接端:高端、抽头端(或模拟输出)和低端(见图1a)。DAC具有队应的三个端点:高端对应于正基准电压,抽头端对应于DAC输出,低端则可能对应于接地端或负基准电压端(见图1b)。 传统的数字电位器用于替代简单的机械式电位器。随着数字电位器分辨率的提高,功能的增多,一些传统的DAC应用也开始由数字电位器替代。DAC和数字电位器存在一些明显区别,最明显的差异是DAC 通常包括一个输出放大器/缓冲器,而数字电位器却没有。大部分数字电位器需要借助外部缓冲器驱动低阻负载。有些应用中,用户可以轻易地在DAC和数字电位器之间做出选择;而有些应用中两者都能满足需求。 本文对DAC和数字电位器进行了比较,便于用户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DAC的基本特点和优势 DAC通常采用电阻串结构或R-2R阶梯架构,使用电阻串时,DAC输入控制着一组开关,这些开关通过匹配的一系列电阻对基准电压分压。对于DAC R-2R阶梯架构,通过切换每个电阻对正基准电压进行分压,从而产生受控电流。该电流送入输出放大器,电压输出DAC将此电流转换成电压输出,电流输出DAC则将R-2R阶梯电流通过放大器缓冲后输出。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 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 A 和 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 T ,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 TO ,称为自由端 (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 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 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 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 ,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 EAB(T, 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 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 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 a , 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 ,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 A 流向 B 时, 称 A 为正极, 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 很小时,△ V 与△ T 成正比关系。定义△ V 对△ T 的微分热电势为热电势率, 又称塞贝克系数。塞贝克系数的符号和大小取决于组成热电偶的两种导体的热电特性和结点的温度差。 2. 热电偶的种类

数字电位器常见问题及应用经验总结

对于设计人员而言,数字电位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很多限制。下面比较机械电位器,数字电位器的共同点和区别,并由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使用数字电位器。 电位器的出现有很长的历史,它以各种方式应用在广泛的领域,如常数调整和测量领域。最常见的莫过于设定和微调电阻值来微调电路,设置电平和调整增益等。电位器也被用来设计机器人和工业设备中的位置反馈。针对电位器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需针对特定应用的各种需求来设置。如电位器上的最大电压,各臂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能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以及最需要考虑的电阻问题。从功率到噪声的各个方面。单个电阻的误差通常有+/-20%到+/-5%,温度也会造成电阻值的漂移,所以需要考虑电位器的精度,线性,单调性与否,是否考虑设计中其它因素。比如人耳对声音的频率响应将比较重要。断电与加电时电阻的变化,成本和体积,还有可靠性如装配,潮湿等。 在爱迪生一千多项的发明当中,电位器总是为人们所遗忘。它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发明并应用在开关中。如图一所示。 经一百年来,随着材料及外形的改变,机械电位器在一些初级的应用中受到极大的关注。无可置疑机械电位器和数字电位器有许多区别,而它们的共性却令人惊讶。其中最大相同就是它们都具有可调性,能提供大范围的端到端电阻。 机械电位器可耐上千伏的高压,数字电位器受制于小体积通常电压在30伏以内。机械电位器电阻容量也比数字电位器大。然而我们只要稍加考虑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机械电位器受振动发生电阻飘移的时候会给设计造成问题。机械电位器的接触点因磨损,老化而造成电阻增大或失效,进而使机械电位器的性能无法预知。数字电位器则无因机械结构造成上述的问题,可以经上万次开关操作而依然保持一致。 数字电位器通常采用多晶硅或薄膜电阻材料,具有低噪声,高精度和优良的温度系数。 机械电位器和数字电位器尺寸大小比对如图二所示。

手持式红外测温仪说明与维护

手持式红外测温仪说明 与维护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手持式红外测温仪说明与维护 一,操作面板说明 测温范围 -25℃--900℃ 测温精度读数值的±1%或±1℃ 工作温度 -10℃~60℃ 存储温度 -18℃~60℃ 重复精度读数值的±0.5%或±1℃ 响应时间小于200ms 工作波段 8um --14um 温度分辨率 1℃或1℉ 辐射率修正 0.10—1.00可调,步长0.01 1.按下仪器测温开关,通过红色同轴激光点瞄准目标,激光点应打在被测目标的中心,此时仪器显示器显示的即为被测目标的瞬时温度。 2.辐射率设置 按下仪器测温开关,仪器显示器上显示有辐射率符号“ε=”和辐射率值。按压面板上的“∧”键,显示器显示的辐射率值应增大,按压面板上的“∨”键,显示器显示的辐射率值应减小,辐射率值调整范围为0.1~1.00 。 3.上/下限温度报警的使用和报警温度的设置 按下仪器测温开关,连续按压两次面板上的MENU键,当显示器显示闪烁的“HI”符号及“on”或“oFF”时,仪器便进入上限报警设置状态,按压面板上的“∧”键可打开报警状态,此时显示器显示“on”;按压“∨”键可关闭报警状态,此时显示器显示“oFF”。在打开状态下,按住测温开关,第三次按压面板上的MENU键,此时显示器显示闪烁的“HI”符号和报警上限温度值,按压“∧”键和“∨”键可设置报警上限温度值。 在使用过程中,如上限报警处于打开状态,当目标温度超过上限温度值时,仪器的蜂鸣器将鸣叫同时显示器显示闪烁的“ HI”符号。

X9511数字电位器芯片

数字电位器芯片X9511的应用扩展 引言 数字电位器在我国还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器件,该器件一出现,就以其调节准确方便,使用寿命长,受物理环境影响小,性能稳定等特点,而被广大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但数字电位器本身能够承受的电流和电压有限,因而需要扩展,同时在实际应用中,数字电位器的阻值范围及分辨率也需要扩展,本文介绍的扩展方案适用于各种信号的数字电位器。 数字电位器简介 数字电位器是可用数字信号控制电位器滑动端位置的新型器件,一般分按钮控制和串行信号控制两种,X9511就是X I C O R公司生产的理想按键式数字电位器,它内含31个串联电阻阵列和32个轴头。轴头位置由两个按键控制,并且可以被存储在一个E2P R O M存储器中,以供下一次通电时重新调用,并自动恢复轴头位置,X9511有1kΩ和10kΩ的X9511Z和X9511W两种规格。 X9511内部由计数器、存储器、译码器、模拟开关和电阻阵列等电路组成,其中计数器是5位可逆计数器,可用于对控制信号P U(或P D)进行加(或减)计数,计数器的计数值可以在A S E的控制下存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计数器的数值经过32选1译码器译码后可用于控制模拟开关,32个模拟开关相当于电位器的32个轴头,电阻阵列由采

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的31个串联一起的电阻构成,电阻两端分别连接模拟开关的一端,而模拟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构成数字电位器的滑动端(V W),译码器的输出端可控制模拟开关的通断,从而实现滑动轴头位置的变化。 X9511的计数器电路具有以下特点: ◆ 输入端具有内部上拉电阻和消除开关抖动的抗扰电路,当输入脉冲宽度小于40m s时,计数器将其视为干扰信号而不进行计数; ◆ P U和P D引脚可直接连接一个按钮开关到地,当按钮按下时,在P U或P D端产生一个负脉冲,使计数器进行加1(按P U键)或减1(按P D键)计数; ◆ 能将计数值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E2P R O M中长期保存; ◆ 能在上电时自动将E2P R O M中的数据恢复到计数器中; ◆ 当计数器计数到最大值“31”时,P U按键失效,而计数到最小值“0”时,P D按键失效,从而避免循环计数,保证电位器调到最大位置时不会跳到零位,或从零位跳到最大位置。 ◆ 具有慢速和快速计数选择,当输入负脉冲宽度小于250m s时为慢速计数方式,此时按一下按键计数器将执行加1(或减1)操作,当脉冲宽度大于250m s时,计数器为快速(连续)计数方式,此时1秒钟以内,电路将以250m s的速率连续计数,若按键按下的时间大于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