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1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试卷课改实验班5.15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1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试卷课改实验班5.15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1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试卷课改实验班5.15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1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试卷课改实验班5.15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

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D.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2.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

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

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

3.隐士是古代远离权力中心的特殊群体,或洁身自好,守道不仕,或逍遥山林,与世无

争。钱锺书在评价历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时认为,“为政者亦识隐士装点山林,

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下列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A.“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B.“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C.“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D.“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

4.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

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5. 1895年,李鸿章评价李提摩太译作《泰西新史揽要》一书时说:“我邦自炎农唐虞以

前,以天下为公;赢秦而降,以天下为私。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至我大清,海禁大开……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这表明李鸿章

A.对世界大势了然于胸

B.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

C.试图以古制治理当世 D.认为民主实践已刻不容缓

6. 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

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0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人中土(内陆)

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据此推断,该章程

A.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B.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D.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

7.“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

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中国

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成了

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北伐战争的发动

8.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

B.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

9.在雅典城邦,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为自己的提案负责,即使提案经过了公民大会的批准。如果实施成功,荣誉归于公民大会;反之,公民大会将追究提案人或执行人的

责任。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政治

A.纵容政治领袖操纵民意B.公民大会徒具形式

C.缺乏对公民大会的约束D.各个环节权责分明

10.从哥白尼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欧美科学家信仰基督教的案例为数不少。这表明

A.基督教教义蕴含着理性精神B.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彻底性

C.基督教会推行宗教宽容政策D.科学伦理离不开上帝指引

11.肯尼迪在处理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周里,充满着焦虑与犹疑:“我根本没有细想过第一步会是什么样子,我只知道,第四步和第五步将是升级双方的冲突,而第六步永远不

会到来,因为那时将不会有人存在。”据此推断,古巴导弹危机

A.促使美苏在核心利益上避免直接对抗

B.迫使美国放弃了对古巴的孤立与封锁

C.缓和了美苏间的大规模军备竞赛D.强化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12.图5为1980-2021年美国进出口商品贸易差额示意图(单位:亿美元)。出现图5所示状况的重要原因是

A.美国经济陷入持续滞胀B.经济全球化改变贸易结构

C.工业化开始向世界扩展D.美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13.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中外兵力对比情况(单位:人)由此可知()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英法蓄谋侵略战争

C.中方极力抵抗外侮D.清朝军队纪律涣散

14.西方传教士卫三畏认为:“1865年中国所面临的形势,其被破坏的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然而,恢复的速度——居民不仅恢复了旧业,而且重建了住所,整顿了贸易——甚至使那些一贯诋毁他们的人也感

到吃惊,并转而赞誉很被人瞧不起的中国文化所显示出的复兴活力。”材料认为民众社会生活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 B.中外友好局面的建立

C.洋务运动的有效开展D.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15.丞相是太平天国前后期一直存在的官职,大体可分为虚衔和实职两大类,各类丞相在前后期的演变情形,符合中国中国历代丞相制度的基本规律。到后期太平天国的官职已丧失了其基本功能,也偏离了其设官建制的原初动机,这说明( )

A.太平天国已经建立起新型的职官秩序B.太平天国完成了建立近代农村秩序的任务

C.太平天国没有提出再建工商社会秩序的方案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6. 1902年,有学者指出,“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该学者强调()

A.以法律途径修改不平等条约的重要性B.依法治国是挽回利权的前提条件

C.领事裁判权的废除是主权恢复的标志 D.北洋军阀政府主张依法修订条约

17.下面是1934年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A.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B.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D.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18.1938年初,日本声称: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这些情况说明( )

A.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B.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19.毛泽东在《复李济深等56人电》中说:“……(蒋)求喘息谓为求和平,待外援名曰待谈判,口诵八条,眼望美国,脚向广州……”,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

A.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B.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

C.渡江战役刚刚取得胜利D.三大战役中共取得胜利

20.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B.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21.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九月,日本各大财团资产迅速增加:三井财团的资产由11.8亿日元增加到28.2亿日元,三菱财团由8.5亿增值为21.6亿,住友财团由3.8亿增值为首28.2亿,安田财团由2.6亿增至20.9亿。此时期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大力扶持

B.战后民主改革

C.科技革命推动D.侵略战争掠夺

22.列宁在1922年3月党的“十一大”上说:“我们已经退却了一年。我们现在应该代党宣告:够了!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材料表明列宁( ) A.认为新经济政策还不成熟 B.认为苏俄经济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C.将对新经济政策重新定位 D.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弊端已经完全暴露

23.1921年7月,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对该条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租让和租借企业是国家资本主义企业B.租让和租借企业所有权属于私人

C.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本质D.发生在赫鲁晓夫改革期间

24. 亚里士多德在论及雅典民主政治时也认为:“男女之间的高低之分是合乎自然的.因为男人能用理智控

制自己的情欲,而女人往往成为情欲的俘虏.”这反映出雅典?A. 女性的民主权利没有男性多

B.女性逐渐不再卒有民主权利?C.民主程序的运行呈无序状态 D.民主政治有重男轻女之局

25. 1829年,古典主义剧作家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在巴黎公演,歌颂爱国主义,表现被占领国人民的武装起义,反抗异国统治,引起了正遭受奥地利统治的意大利人的强烈共鸣,成了19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材料表明

A.罗西尼歌剧迎合了叛逆精神

B.爱国成为罗西尼歌剧主旋律

C. 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D.音乐具有反封建专制的功能

26.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7.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

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28.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

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29.(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96年,亨利·福特将他的第一部汽车开上底特律大街。

1908年,推出T型车,在1908到1927年间生产了1500多万辆T型车。

1913年,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在海兰园设立第一条总装线,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最终使每工作日每隔10秒钟就有一台T型车驶下生产线。

1914年,宣布公司八小时工作制的最低日工资为5美元,是当时工资水平的两倍以上。

1922年,收购林肯品牌。

1925年,日本公司成立。

1932年,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成功铸造出整体V8发动机缸体的公司。

1948年,生产第一部F系列皮卡,这在汽车史上是最成功的汽车系列。

1954年,推出Thunderbird车型。这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小型运动车。

1956年,福特第一批普通股票出售。

1959年,汽车信贷公司成立。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

1967年,欧洲公司建立。

1989年,收购捷豹汽车。投入重金振兴这一英国名贵轿车品牌。

1994年,中国业务部成立。

1996年,成为首家全部生产厂取得ISO 14001世界环境标准认证的汽车公司。

2000年,从宝马汽车集团正式购得路虎公司的所有权。

——摘自巴克《福特帝国》(1)根据材料,概括福特公司发展的特点。(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特公司发展的历史机遇。(6分)

(3)简要谈谈你对福特公司发展历程的认识。(4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1925—1949)

——据民国时期各市县方志,转引自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

上表能够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变迁的诸多历史信息。提取其中至少两项信息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提示:信息提炼+结合史实分析材料+结论)

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唐代国子监隶属尚书省礼部,管辖六学,即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律学、

书学、算学。据《新唐书·选举志》:“凡生,限年十四以上、十九以下,律学十八以上、

二十五以下。”依据《唐六典·国子监》,四门学生500名,取“文武官七品以上及侯伯子

男子”及“庶人子为俊士”者。

开元七年(719年)的救令:“通一经及未通经而聪悟有文辞史学者,入四门学为俊

士。”结果,四门学生总数增加至1300人,其中500人选录标准大抵同《唐六典》,余下的

800人皆“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五月,唐玄宗又下了一道敕令:

“诸州县学生年二十五以下八品九品子。弱庶人生年二十一,通一经以上及未通经精神超悟有文辞史学者,每年铨量举选,所司简试,听入四门学充俊士。即诸色人省试不第情愿入学者,听。”

——据王勇主编《东亚坐标中的遣隋唐使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唐玄宗时期改革“四门学”招生制度的举

措。(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时期改革“四门学”招生制度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 BCDDB 6 CCBCA 11ABCAD

16 ADDDD 21DBADC 16 ABA

29.(20分)

(1)最早发明和制造汽车,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向全球扩张汽车业务,实现生产和经营的全球化;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相关业务,收购或参股同类企业;发行股票并建立金融机构,开辟融资投资渠道。(10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福特汽车应运而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福特汽车积极向全球扩张业务。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改进技术,进行收购兼并,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6分)

(3)适时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满足社会需求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重视革新技术、开发产品、创新

管理、提高效益;重视建设融资投资渠道,确保资金安全。(4分。言之成理即可赋分)

30. 答案要点:(共12分)

示例一:信息: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巨大。(2分)

说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缔造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国各省几乎都建有中山公园,说明了民众和政府对孙中山历史功绩的认可。(4分)

示例二:辛亥革命及国民革命的影响区域性不平衡。(2分)

说明:辛亥革命及国民革命均发端于南方,民主共和观念在南方地区影响力更大。南方各省受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的洗礼,对民主共和观念认同程度较高,故南方中山公园数量较多。4分)

示例三:民国政府不能全面控制中国。(2分)

说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中国,但地方的军阀割据势力仍然存在。在民国政府实际控制地区中山公园数量较多,而在地方势力控制较强地区,中山公园数量较少。4分)

示例四:近代中国城市公共建设的西化。(2分

说明:公园是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城市公共建设项目之一。民国时期,各地民众及政府兴建中山公园以此纪念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同时,也带动近代中国城市公共建设的西化和进步。(4分)

45.(12分)

(1)放宽入学资格,降低年龄、父祖官阶和经学功底等要求,省试不第者也可入选;

改革选才方式,从单一的考查经义到兼及文辞史学;扩大招生人数,从500人扩大到

1300人。(每点3分,其中概括2分,说明1分,三点共6分)

(2)关照了中下层官吏的利益,缓和了官僚集团内部的矛盾;推动了庶族精英阶层的

崛起,有利于抑制门阀士族;促进了文学、史学等各项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促进了中外

文化交流,扩大了唐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