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单元 学案21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第五单元 学案21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第五单元 学案21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第五单元 学案21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学案21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考纲要求伴性遗传(Ⅱ)。

一、萨顿的假说

1.推论:基因是由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位于______上。2.理由: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______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______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一个来自____,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___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____________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3.研究方法:________法。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实验者:________。

2.实验材料:________

(1)特点:体积小,易饲养,________,________,易观察。

(2)染色体组成:①雌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________表示)。②雄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________表示)。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想一想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吗?

比一比(1)基因在染色体上提出者和证明者分别是谁?

(2)类比推理与假说—演绎法的结论都正确吗?

三、伴性遗传

1.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隐性遗传)

(1)

(2)

①男患者________女患者。

②女患者的________一定患病。

③有________遗传现象。

2.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

(1)患者的基因型

①女性:________和________。

②男性:________。

(2)遗传特点

①女患者________男患者。

②具有____________的现象。

③男患者的__________一定患病。

思考显性遗传病与隐性遗传病相比,哪一种发病率高?

探究点一萨顿的假说及实验证据

1.萨顿假说的内容是什么?假说依据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分析摩尔根是如何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完成下列填空:(1)果蝇的杂交实验

上述杂交实验结果表明:①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现的新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根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

(3)摩尔根设计了________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他的上述假说是正确的。

思维拓展

1.萨顿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的科学发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摩尔根的发现又为萨顿的发现提供了科学证据。

2.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如:X与Y,Z与W,其余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3.性别决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X与Y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是同源染色体。男(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对于鸟类等,雄性为ZZ,雌性为ZW。

4.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如激素等)的影响,如XX的蝌蚪在20℃时发育成雌蛙,30℃时发育成雄蛙。

探究示例1(2010·郓城一中模拟)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及其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如下:

P红眼(雌)×白眼(雄)

F1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红眼(雌、雄)白眼(雄)

3/4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支持/不支持)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试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P 红眼(F1雌)×白眼(雄)

测交

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雌)白眼(雄)

子代

1/4 1/4 1/4 1/4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代的基因型即可,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B、b。提示: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出。)

实验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听课记录:

探究点二伴性遗传

分析典型系谱图,完成填空:

1.伴X隐性遗传

(1)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

(2)典型系谱图

(3)遗传特点

①具有____________现象;②患者中________;③女患者的__________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④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2.伴X显性遗传病

(1)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典型系谱图

(3)遗传特点

①具有____________现象;②患者中________________;③男患者的________________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

3.伴Y遗传

(1)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2)典型系谱图

(3)遗传特点

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____________,女性全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________,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思维拓展性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与常染色体是一致的,也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上述图解中,我们只写了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XX、XY,其实,在减数分裂时,还有常染色体同时在活动,即:44+XX→22+X(卵);44+XY→22+X(精子)或22+Y(精子)。

探究示例2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听课记录:

题组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1.(2011·南京质检)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

B.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

2.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是() A.在向后代传递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分别来自父母双方

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完全一致

D.果蝇的白眼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4.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P F1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A.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

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题组二伴性遗传

5.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红绿色盲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上

B.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由于交叉遗传,儿子一定患红绿色盲

C.人类的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X或22+Y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6.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据下图判断该病遗传方式和有关基因型()

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为纯合子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4为杂合子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4为纯合子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为杂合子

7.为了鉴定下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下列方案最科学的是()

A.比较8与1的常染色体DNA序列

B.比较8与3的X染色体DNA序列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8.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Ⅰ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题组三应用提升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1/24

D.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

10.(2011·无锡调研)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成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的染色体组成(ZW)并没有改变,所以其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0 ∶1

11.(2011·

(1)

性别的关系。由表可知,Y染色体只在________(填“人”或“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表现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现型,问:

①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________,雄________。

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

(3)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____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__。

推断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引起的变异叫缺失,缺失杂合子的生活能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雄性个体X染色体片段缺失也视为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现在一红眼雄果蝇X A Y与一白眼雌果蝇X a X 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21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课前准备区

一、1.染色体染色体 2.(1)基因染色体(3)父方母方(4)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 3.类比推理

二、1.摩尔根 2.果蝇(1)繁殖快染色体少(2)①XX②XY 3.线性

想一想并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如小麦、玉米等。

比一比(1)萨顿;摩尔根。(2)前者不一定正确,后者一定正确。

三、1.(1)X b X b X b Y(2)①多于②父亲和儿子③隔代交叉 2.(1)①X D X D X D X d ②X D Y(2)①多于②世代连续③母亲和女儿

思考显性遗传病发病率高。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假说的内容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假说依据主要体现在: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如分离定律中的基因(DD、Dd、dd)。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3)雌雄配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个体。故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由自由组合定律可知,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2.(1)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②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2)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3)测交

探究示例1(1)支持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2)①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都相同

②X b X b、X B Y X B X b、X b Y

探究点二

1.(3)①隔代交叉遗传②男多女少③父亲及儿子

2.(3)①连续遗传②女多男少③母亲及女儿

3.(3)①男性全为患者②限雄遗传

探究示例2C[根据性别决定可知,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而母亲有两条X染色体,父亲只有一条X染色体,若DNA的碱基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两个女儿从父亲那里获得的X染色体应该相同。]

构建知识网络

基因性染色体伴X显性红绿色盲常染色体

课后练习区

1.ABC

2.D[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是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归纳提升遗传规律中,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关系

(1)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这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其结果是配子中含有每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如图表示含一对等位基因A、a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

①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性状的遗传,如图所示:

A、a和C、c或

B、b和

C、c控制的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而A、a和B、b 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则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这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其结果是形成不同基因组合的配子,如图所示。

3.C

4.C[根据第①组的实验可以判断出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根据第②组的后代可以判断出控制眼色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用B和b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A和a表示,第①组F1的基因型为:BbX A X a×BbX A Y,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1/2=3/8;第②组F1的基因型为BbX A X a×BbX a Y,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4×1/2=1/8。]

5.ABD[红绿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Y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母亲是携带者,儿子患色盲的概率应该是1/2。性染色体的基因表达的产物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如色盲基因就位于性染色体上,它控制的性状是视觉。]

6.D[由Ⅱ3和Ⅱ4生出Ⅲ2患者可以判断该疾病为隐性遗传病,且女患者Ⅰ2的儿子正常、Ⅲ2的父亲正常,所以该病不是伴X染色体遗传,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由于Ⅱ1的母亲为患者且她本人正常,所以Ⅱ1为杂合子。]

7.C

8.A[分析题意可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X B Y B)与突变型雌果蝇(X b Y b)杂交,子代为X B X b(刚毛)和X b Y B(刚毛),A正确。纯种野生型雄果蝇(X A Y)与突变型雌果蝇(X a X a)杂交,子代为X A X a(红眼)和X a Y(白眼),B错误。纯种野生型雌果蝇(X B X B)与突变型雄果蝇(X b Y b)杂交,子代为X B X b(刚毛)和X B Y b(刚毛),C错误。纯种野生型雌果蝇(X A X A)与突变型雄果蝇(X a Y)杂交,子代为X A X a(红眼)和X A Y(红眼),D错误。]

知识延伸X、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与伴性遗传的关系

(1)人的性染色体上不同区段图析: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区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2)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对应关系

提醒①基因在Ⅰ、Ⅱ-1、Ⅱ-2任何区段上都与性别有关,在男性、女性中的发病率都不相同。

②若将上图改为果蝇的性染色体,应注意大而长的为Y染色体,短而小的为X染色体,且在描述时注意“雌雄”与人的“男女”区别、“杂交”与人的“婚配”区别。

③若将上图改为“ZW型性染色体”,注意Z与X的对应,W与Y的对应关系。

9.C[由图中Ⅱ5和Ⅱ6患甲病,所生女儿Ⅲ3正常,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所生儿子患有乙病,可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则Ⅲ1的基因型为1/2aaX B X B、1/2aaX B X b,Ⅲ5的基因型为aaX B Y,他们生出患病男孩(基因型为aaX b Y)的概率为1/2×1/4=1/8。单纯考虑甲病,Ⅲ1的基因型为aa,Ⅲ4的基因型为1/3AA、2/3Aa,故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单纯考虑乙病,Ⅲ1的基因型为1/2X B X B、1/2X B X b,Ⅲ4的基因型为X B Y,故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可知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2/3×1/8=1/12;只患甲病的概率为2/3-1/12=7/12。]

易错警示“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的概率计算

(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如果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遵循以下规则: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1/2

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如果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该性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遵循伴性遗传规律,即从双亲基因型推出后代的患病情况,然后再按以下规则: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

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男孩中的概率

10.C[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性染色体组成ZW,性反转公鸡的染色体组成(ZW)并没有改变,所以其与母鸡交配后,后代中ZW∶ZZ=2∶1。]

11.(1)XY人(2)①BbX R X r BbX R Y②BX R、BY、bX R、bY1∶1∶1∶1

(3)雄性黄翅×雌性灰翅雄性灰翅×雌性黄翅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无关(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的一组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而另一组与性别有关(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而另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方法一: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结构。若染色体正常,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可能是染色体缺失引起的

方法二:选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

1∶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2∶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

解析(1)从题表中可以看出,在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中只要有Y染色体,不管有几条X 染色体,都为男性,而在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中XXY为雌性,而XO却为雄性,由此可知Y染色体只在人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2)B、b和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在判断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 染色体上时,可采用正交和反交分析后代表现型与性别的关系,若相关,则为伴X遗传;反之,则为常染色体遗传。(4)根据题目中对缺失纯合子的定义,可以判断一红眼雄果蝇X A Y与一白眼雌果蝇X a X a杂交得一只白眼雌果蝇(X a X a)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该果蝇发生基因突变,二是该果蝇发生X染色体片段缺失。可以通过观察该果蝇的X染色体是否异常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杂交实验进行判断。让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与雄果蝇数比为1∶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如果是X染色体缺失造成,则含缺失X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不能生存(因雄性个体X 染色体片段缺失也视为缺失纯合子,且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所以杂交后代的比例为雌∶雄=2∶1。

伴性遗传导学案

第3节伴性遗传(课前预习案) 【预习目标】 1.复习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 2.了解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遗传现象。 3.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和遗传规律。 4.如何正确看待遗传病? 【预习内容】 预习点1、伴性遗传概念: 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相关联。 2.常见实例:人的、和血友病等,果蝇。 预习点2、人类红绿色盲症: 1.基因的位置:在上。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及表现型: 3.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女性患者; ②往往有隔代现象; ③女性患者的一定患病。 预习升华: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发病率7%,远远高于女性0.49%,为何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预习点3、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的位置:在上。 2.患者的基因型:女性男性。 3. 遗传特点①_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________ 性。 ③男性患者的_______________ 一定是患者。

预习点4、伴性遗传的应用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相反,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型的,用表示;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型的,用表示。 【自我检测】 1、一对夫妇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色盲,预测他们儿子患色盲的概率是() A.1 B.1/2 C.1/4 D.1/8 2、在人的性别决定中,对决定性别起作用的是() A.精子B.卵细胞C.体细胞D.环境条件 3、人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是46条,在以下细胞中,可能找到两条X染色体的是 ①精子细胞②卵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④次级卵母细胞 ⑤精原细胞⑥体细胞⑦次级精母细胞 A.④⑥⑦B.③⑤⑦C.②④⑥D.①②⑥ 4、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的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为伴性遗传。 【反思总结】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预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一、减数分裂 1、定义: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特殊的体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 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在睾丸中)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 细胞(变形为精子) Ⅰ、间期(精原细胞) DNA复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间 期相同)

Ⅱ、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初级精母细胞) ①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交换部分片段。(又称四分体时期) 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下两侧。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Ⅲ、减数第二次分裂期(次级精母细胞) 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②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四个精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形成过程与精子基本相同,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卵细胞。 ②精子的形成场所在睾丸,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在卵巢。 ③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细胞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 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 能力目标: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情感目标: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重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学习难点】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学习方法】 1. 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驱动知识的建构。 2. 从“问题探讨”入手,逐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自主学习】(15分钟) 请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一、萨顿的假说 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________ 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 依据:(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在__________ 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 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___ 的。在配子中原本成对的基 因变为______________ ,同样,原本成对的染色体也变为__________________ 。 (3)体细胞中_______ 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 是______________ 的。 3. 方法:类比推理法。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复习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复习目标】 1.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 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4.伴性遗传的特点; 5.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复习重点】 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4.伴性遗传的特点; 【复习过程】 一、萨顿的假说 1、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____上。 2、原因:基因和______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⑴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着_______性和______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 稳定的__________。 ⑵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_______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成对的_____只有一个,同样,成对 的_____只有一条。 ⑶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_____也是如此。 ⑷_______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________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实验者:__________。 2、实验材料——果蝇 ⑴特点:体积小、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少易观察。 ⑵染色体组成 ①雌果蝇:_____对常染色体+_____对性染色体(用___________表示)。 ②雄果蝇:_____对常染色体+_____对性染色体(用___________表示)。

3、实验现象 P 红眼(♀)×白眼(♂) ↓ F1红眼(♀、♂) ↓雌雄交配 F2 __________红眼(♀、♂)_____白眼(♂) 4、实验现象的解释 P _____(红眼雌性)×_____(白眼雄性) 配子______ ____ ______ F1X W X w(红眼雌性) ×X W Y(红眼雄性) F2 5、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基因在____________上。 7、发展: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⑴发生时间:___________。⑵描述对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⑶实质:等位基因随___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⑴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 ⑵描述对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⑶实质:_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随________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四、人类红绿色盲症 (1)XY型性别决定的例子——人类红绿色盲症 ①致病基因:______性基因,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它和它的等位基因(即正常基因)仅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②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课本P35表2—1)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练习题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练习题 1.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将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2.现有一株高茎(显性)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3.下列有关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评价是() ①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应对父本在开花前去雄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A.一种说法正确 B.两种说法正确 C.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均不正确 4.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豌豆异花传粉 B.用类比推理法进行研究 C.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D.结果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5.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A.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下次抓取小球的随机性 D.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 6.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全为灰身,乙瓶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个体与异性的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认定() A.甲为乙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杂合体 B.甲为乙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纯合体 C.乙为甲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杂合体 D.乙为甲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纯合体 7表2显示某家庭各成员间的凝血现象(-表示无凝血,+表示凝血),其中妻子是A型血,则女儿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为() A.A型;I A i B.B型;I B i C.AB型;I A I B D.O型;ii 8.(2014年山东卷,6)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II—2基因型为X A1X A2的概率是1/4 B.III—1基因型为X A1Y的概率是1/4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人类遗传病

2014临安中学高三生物复习讲义(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 一、选择题:班级:姓名: 1.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大类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大小基本相同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性染色体上存在着和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 2.染色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结构之一,下列相关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经DNA酶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B.生物的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通过对比Y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可进行父子鉴定 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由此可以推测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男性一定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4.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该遗传病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5.右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 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 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6.右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 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7.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 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 推断正确的是 A.甲为BbX A Y B.乙为BbX a Y C.丙为BBX A X A D.丁为bbX A X a 8.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 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 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

高中生物 2.2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2.2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2 新人教版 必修2 一、预习目标预习,初步了解萨顿的假说,初步把握类比推理法,并尝试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预习内容 1、萨顿的假说(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b在体细胞中基因 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 ___________。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是:(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9a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

等位基因。b观察图28思考:(1)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吗?(2)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4、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 5、结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___________。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三、反思总结 1、萨顿的假说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四、当堂检测 1、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 B、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 C、可能有多对等位基因 D、最多一对等位基因

伴性遗传(导学案)

第三节伴性遗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性规律 能力目标 举例说出半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四、学习过程: 问题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相联系。 2、常见实事例:(1)人类遗传病:人类、和血友病等。 (2)果蝇。 问题二:人类红绿色盲症基因位置,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发病率和遗传特点1、基因的位置只位于。 探究讨论: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率(7﹪)远远高于女性(0.49%)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 亲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3、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及子代发病率 (1)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色盲婚配 (2)的图解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3)女性色盲携带者 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3)色盲女性与亲代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正常男性婚配图解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4)女性色盲携带者与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 问题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上。 2、患者的基因型(1)女性:和。(2)男性: 3、遗传特点:(1)女性患者男性患者。(2)具有 (3 性患者一定患病。 问题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W)。(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图解如下: P:(芦花鸡)× 配子: F1(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 五、知识连接 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 1、伴Y遗传:(1)特点: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 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为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 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希普图(如右图) 2、伴X显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连续遗传现象②患者中性多于性③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 (3)典型系谱图(如右图) 2、伴X隐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③女患者的父亲及女儿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④正常男性的 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⑤男患者的母亲及 女儿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 (2)实例: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眼色遗传。 (3)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2)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孟德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创新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课前预习】 基本概念: 类比推理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常染色体:还有与性别决定无关的 染色体。 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 科学方法:萨顿的假说。 假说—演绎法。 (1)人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XX、 XY 一、萨顿的假说 因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平行关系。 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美国生物学家,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创立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的理论和染色体理论获1933年诺贝尔奖。 2.实验材料:果蝇 选取果蝇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易饲养。 3.果蝇杂交实验图解: P 红眼(雌)×白眼(雄) 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雌、雄)白眼(雄) 3/4 1/4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高三生物联考、模拟题精选: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题组4 1.(10正定高三月考)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 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 ) A . 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 . 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单体中 C . 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 . 2个,分别位于同一个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 2.(10正定高三月考)一只雄蜂和一只雌蜂交配产生F 1代,在F 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 2代中,雄蜂基因 型共有AB 、Ab 、aB 和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的AaBb 、Aabb 、aaBb 和aabb4种,则亲代的基因型是 ( ) A. aabb ×AB B. AaBb ×Ab C. Aabb ×aB D. AABB ×ab 3.(10正定高三月考)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残翅白眼雄蝇。 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A 一长翅,a 一残翅)和X 染色体(B 一红眼,b 一白眼)上,在 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白眼雄蝇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 .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父本雄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XY 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的精子 XY 与正常卵细胞结合 C .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此时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 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 b ,AX b ,a D .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二次分裂出错,此时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 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 b ,AX b ,a 4、(10平遥高三月考)椎实螺外壳的螺旋方向,右旋对左旋是显性。杂交实验,当右旋♀×左旋♂时,F 1 为右旋;当左旋♀×右旋♂时,F 1为左旋,则椎实螺外壳螺旋方向的遗传( ) A 遵循伴性遗传的规律 B 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 5、(10平遥高三月考)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 A 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 他们的孩子是Rh 阴性的可能性是1/2 C 他们的孩子中有3/4 能够产生淀粉酶 D 他们的孩子中可能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类型的 7.(10南京高三测试)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一4是杂合子 B .Ⅲ一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 .Ⅲ一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 .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8(10安徽高三联考)已知玉米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 抗病(R )对易感病(r )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 ) 和乙(ddrr )杂交得F 1,再用F l 与玉米丙杂交(图 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 .DdRr B .ddRR C .ddRr

第二章_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图 部分概念 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2、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是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相同的子染色体 3、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相同的子染色体,这两条子染色体叫姐妹染色单体 4、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态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5、四分体:四分体特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每对同源染色体,称一个四分体 6、精原细胞: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 7、卵细胞:巢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位于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就是卵细胞 8、受精作用:两性生殖细胞成熟以后,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并相互识别后,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9、伴性遗传:决定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故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

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0、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11、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1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于描述人为的划分为五个 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 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 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 分裂期 (1)、通过有丝分裂,每条染色体精确复制成的两条染色单体并均等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使子细胞含有同母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区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间期是DNA合成和细胞生理代谢活动旺盛的时期,占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 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化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并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高等植物的纺锤体直接从细胞两极发出,高等动物及某些低等植物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而行成的)梭形的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细胞核分解,核仁消失,核膜逐渐解体. 中期:细胞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这时候,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 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所以叫做赤道板。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 后期:染色体分裂成单染色体,每一条向不同方向的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形成染色质丝,细胞一个分裂成两个,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建。 有丝分裂记忆口诀:有丝分裂并不难,间前中后末相连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的特点是: 1.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了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 的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无数条放射线,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 纺锤丝. 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并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 13、减数分裂

2.2基因在染色体学案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前预习学案 1、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果蝇的优点是: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 (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 a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b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4)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a.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课内探究学案 一、萨顿的假说 1.萨顿发现什么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萨顿做出了哪四个假说?他的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方法?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 果蝇的优点是: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 思考:(1)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吗? (2)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 (1)常染色体 XX(同型的):雌性果蝇中 性染色体: XY(异型的):雄性果蝇中 (2)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4.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 5.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伴性遗传学案

2-3 伴性遗传学案学习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学习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阅读P33) 由于某些遗传病的基因位于上,所以由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阅读P33-36) 1.基因的位置 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后代发病率 尝试写出四种婚配的遗传图解 男性色盲×女性正常(X b Y ×X B X B)男性正常×女性携带者(X B Y ×X B X b) 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X b Y ×X B X b) 男性正常×女性色盲(X B Y ×X b X b)

4.色盲病遗传特点 (1)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2)往往有 遗传现象。 (3)女性患者的 一定患病。 三、抗维生素D 佝偻病(阅读P 36) 1.致病基因 (1)显隐性: 。 (2)位置: 染色体。 2.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遗传特点 (1)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2)具有 遗传现象。 (3)男性患者的 一定患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阅读P 36-37)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 的,表示为 。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 的,表示为 。 2.实例分析 (1)鸡的性别决定是ZW 型的,芦花鸡羽毛和非芦花鸡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 和b 控制,请写出下列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 (2)从上表中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要求能根据雏鸡的早期羽毛特征就能区分出雌性和雄性,以便多养母鸡,应选择表现型为 的雄鸡和 雌鸡杂交,完成遗传图解: 3 . 在医学实践中应用——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实例一:如果一对夫妇中,妻子是红绿色盲症患者,假如你是医生的话你会建议他生男孩还是女孩,为 什么? 实例二:如果患有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男子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你会建议他们生男孩还是女孩? 为什么? 一、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内的一对异型性染色体——X 、Y 构成了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 和Y 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基因只位于 区段。在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2)控制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只位于 区段,在X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3)也可能有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 、Y 的同源区段(A 、C 区段),即可能出现下列基因型:X A Y A 、X A Y a 、X a Y A 、X a Y a 。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汇总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专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的比例一定不符合1∶3的有 A.酵母菌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与不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之比 C.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D.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2.表现型为绿豆荚(A)灰种皮(B)黄子叶(C)的豌豆植株AaBbCc自交,果实成熟前取其一个豆荚剖开(如图)进行研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一定表现为绿色,d一定表现为灰色 B.a、b、c所对应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 C.剥去该豆荚中所有种子的种皮d,里面c的颜色相同 D.该实验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3.已知小麦的抗病和感病、无芒和有芒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用两种表现型不同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如表所示: 如果让F1中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小麦杂交,则F2中表现型为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与感病有芒的比例为 A.2∶2∶1∶1 B.1∶1∶1∶1 C.9∶3∶3∶1 D.3∶3∶1∶1

4.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 C.蓝色∶鲜红色=9∶7 D.蓝色∶鲜红色=15∶1 5.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实验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 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 6.如图是患甲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等位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图,3号和8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下列叙述与该家系遗传特性不相符合的是

(完整版)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案)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标定位】 1.阐述减数分裂的概念,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2.比较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阐述受精作用过程。 3.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教材回归】 一、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分裂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二)与减数分裂有关的概念 2.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后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叫做一个四分体。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 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 和a′、b 和b′、c 和c′、d 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 不同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 和d 、b 和c 等。 4.交叉互换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相同区段的相互交换。

绵阳外国语学校高中生物备课组 5.同源染色体分离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彼此分离,分别随机移向细胞的两极。 6.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四)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往往是比较多的。例如,在人的体细胞中就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人体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可产生223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如果再考虑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就更多了。这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受精作用 (一)受精作用的概念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二)受精作用的过程 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后,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三)受精作用的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生物必修2 编号8 时间_2019年 3月班级组别第____组姓名__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学习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和试验依据。 (2)应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阅读教材P27-30,了解两位科学家的假说,以及相关的实验,完成预习案。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案,尝 试推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依据,可借助参考教学案后面的拓展知识。 预习案 (复习)1、分离定律: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______________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____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__________中,随__________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 一.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________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_______ 的分离极为相 基因的行为染色体的行为 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和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 相对稳定 存在体细胞k________________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细胞中来源一个来自______,一个来自_____一条来自_____,一个条自____ 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分离 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_____________分离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2)推论:基因位于_______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______ (3)科学研究方法—— 二.(1)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对染色体,其中对是常染色体,对是性染色体,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是的,用表示,雌果蝇一对性染色体是的,用____表示。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上呈排列。 三.(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细胞的染色体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一定的,在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会随_________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探究案 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问题1:为什么要选取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高三生物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测试题

遗传规律、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豚鼠,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小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 A.1/4 B.3/8 C.3/16 D.7/16 A B C D 果蝇的体色与翅形香豌豆的花色与花粉牵牛花的叶形与花色玉米的粒形与粒色 灰身长翅50% 黑身残翅50% 紫花、长粒44% 紫花、圆粒6% 红花、长粒6% 红花、圆粒44% 红花阔叶37.5% 红花窄叶12.5% 白花阔叶37.5% 白花窄叶12.5% 有色饱满73% 有色皱缩2% 无色饱满2% 无色皱缩23% 3.下列关于遗传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可产生D、d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雌雄配子数目比例为1∶1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往往也越多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4.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 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6.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7.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A与植株B决定 B.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属于细胞质遗传 C.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是亲代的,胚是F1的 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A相同 8.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种子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3:2:1 C.3:5:1 D.1:2:1 9.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