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24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含解析

2019年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24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含解析

专题24 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答题要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十人民群众十价值观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复展状况。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⑤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另外,应与时俱进,使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跟上时代的步伐。

【典例探究】

典例1. (2018?天津高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技巧点拨】解读本题关键信息可知,根据“变化”做出“重大判断”,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于“判断”推出“政策措施”、重大战略部署,对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表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因而①②符合题意。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③说法错误。社会经济的发

展取决于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程度,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便会阻碍生产力发展,④说法错误。本题选B。

典例2. (2018?江苏高考)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段讲话蕴含的哲理是( )

A.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D.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A

【技巧点拨】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的一段话为背景,考查了社会发展规律等知识。“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强调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在社会发展中人的能动作用的内容,排除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通常用来说明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生产力的作用通常体现在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方面,这些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典例3.(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

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十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说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其实就是问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可以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两个层面进行解答。从理论依据角度来说,也就是指出改革的重要性。从现实意义角度来说,也就是指出改革对小岗村发展的意义。此外,考生不要忘记答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典例4. (2017·江苏高考)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 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④侧重讲“为什么”,不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排除。了解群众所思所愿,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强调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设问中要求分析材料给我们的启示,即“怎么办”,①③讲的是“怎么办”。答案选B。

【技巧点拨】“材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一般是强调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强调如何做,做什么,而不是强

调事物是什么,事物怎么样的内容。

典例5. (2017·课标卷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互联网思维”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①说法错误。判断社会意识先进与否,主要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不是看互联网技术先进与否,③说法错误。②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说法正确;

④体现科技的作用。答案选C。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答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2.(2015?课标卷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加深,但并不是由自发到自觉的标志(不能说过去的认识是自发的现在是自觉的),而是体现认识的发展,故③错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要不断地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且依法治国不能成为其标志,故排除④。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所以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的改革的要求,①符合题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②也符合题意。故选C。

13.(2015?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4.(2015·海南高考)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②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

③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④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表述错误;④说法错误,错在“决定于”,应为“决定”。“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①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15.(2015·浙江高考)材料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

【答案】

①W村的祠堂文化必须加以转化,因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影响村民团结,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②礼堂文化既继承祠堂文化的积极因素,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