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YY0572-2015《血液透析及其相互治疗用水》等规范标准

YY0572-2015《血液透析及其相互治疗用水》等规范标准

YY0572-2015《血液透析及其相互治疗用水》等规范标准
YY0572-2015《血液透析及其相互治疗用水》等规范标准

附件

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等90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适用范围

一、强制性行业标准(共14项)

(一)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

本标准适用于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和在线血液滤过或在线血液透析滤过中制备透析浓缩液、透析液和血液透析器再处理用水。本标准规定了相关用水的最低要求。本标准不涉及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亦不涉及由处理水与浓缩物混合后制成供治疗用的透析液。本标准不适用于透析液再生系统。本标准代替YY 0572-200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二)YY 0598-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

本标准适用于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本标准规定了浓缩物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纯度,微生物污染的监测,浓缩物的处理、度量和标识,容器的要求和浓缩物质量检验所需要的各项测试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治疗中浓缩物与透析用水配制成最终使用浓度的混合过程和透析液的再生系统。本标准代替YY 0598-2006《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

(三)YY 0599-2015《激光治疗设备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

本标准适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以下简称治疗机),治疗机采用193nm准分子激光去除角膜组织来改变角膜形状从而改善视力,主要用于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角膜屈光矫正术和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本标准规定了治疗机的术语、定义、结构、基本参数、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替代YY 0599-2007《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

(四)YY 0603-2015《心血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本标准适用于多功能系统的贮血器件,该系统可能有整体性的部件,如血气交换器(氧合器)、血液过滤器、祛泡器、血泵等。本标准规定了对无菌、一次性使用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简称贮血器)的试验方法、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上述器件拟供进行心肺转流手术(CPB)时贮血使用。本标准代替YY 0603-2007《心血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

(五)YY 0605.9-2015《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9部分:锻造高氮不锈钢》

本标准适用于外科植入物,且符合标准成分要求的不锈钢钢棒、钢丝、钢板和钢带等,取自成品试样的力学性能可不遵循本

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外科植入物用含氮量为0.25%~0.50%的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完全退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耐腐蚀性、力学性能及相应试验方法等要求。本标准代替YY 0605.9-2007《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9部分:锻造高氮不锈钢》。

(六)YY 0831.2-2015《γ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第2部分:体部多源γ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本标准适用于体部多源γ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该系统同时使用多个60Co密封放射源(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对体部病变区域进行聚束辐照。本标准规定了体部多源γ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术语、定义和试验方法等要求。

(七)YY 0832.2-2015《X辐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及计划系统第2部分:体部X辐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及计划系统》本标准适用于体部X辐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及计划系统。该系统与医用电子加速器配合使用,对体部病变区域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本标准规定了体部X辐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及计划系统的术语和试验方法等要求。

(八)YY 0945.2-2015《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带内部电源的体外心脏起搏器安全专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带内部电源的体外心脏起搏器和患者电缆(若使用)。本标准规定了带内部电源的体外心脏起搏器和患者电缆(若使用)的安全专用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直接或间接连到供电网的设备,也不适用于起搏电极或其它用于心电刺激的设备,

如从外部通过胸腔或食道刺激的设备、在高速起搏上提供抗心动过速能量的设备、提供起搏系统分析功能的设备。

(九)YY 0948-2015《心肺转流系统一次性使用动静脉插管》本标准适用于心肺转流系统一次性使用动静脉插管,供体外循环施行心脏直视手术时配套心肺转流系统引流或灌注血液使用。本标准规定了无菌的一次性使用动静脉插管的分类与结构、试验方法、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十)YY 0950-2015《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设备》本标准适用于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能量驱动治疗手柄内的子弹体,使子弹体脉冲式冲击治疗头,利用二者的弹性碰撞产生压力波,经皮传导作用于疼痛部位治疗的设备。本标准规定了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设备的术语、定义、组成、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气压弹道式碎石设备。

(十一)YY 0951-2015《干扰电治疗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同时将两路以上(含两路)不同频率的中频(1000Hz~100000Hz范围内)交流电流交叉地作用于人体,在组织内形成低频调制电流来进行治疗的设备。本标准规定了干扰电治疗设备的术语、定义、分类、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十二)YY 0952-2015《医用控温毯》

本标准适用于在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环境下,通过控制设备内

循环液体的温度,具有对人体进行体外物理升温和/或降温功能,达到辅助调节人体温度目的的设备。本标准规定了医用控温毯的术语、定义、分类、组成、试验方法、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热垫式治疗仪、仅用于四肢和额头冷/热敷的设备。

(十三)YY 0953-2015《医用羧甲基壳聚糖》

本标准适用于以壳聚糖或甲壳素为原料,经脱乙酰化、羧化、纯化而制成的医用级羧甲基壳聚糖,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本标准规定了医用羧甲基壳聚糖的原料、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十四)YY 0954-2015《无源外科植入物-I型胶原蛋白植入剂》本标准适用于以纯化的(非交联的)I型胶原蛋白为原料制备的注射型胶原蛋白植入剂。本标准规定了注射型胶原蛋白植入剂的专用要求和检验方法,并对产品预期性能、设计属性、材料、设计评价、检验方法、临床评价、上市后监督、制造、包装,以及由制造商提供的信息等做了具体说明。

二、推荐性行业标准(共76项)

(一)YY/T 0058-2015《牙科学病人椅》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结构的牙科病人椅,包括人工操作、电力驱动或其它方式运行,或以上方式组合控制的牙科病人椅。本标准规定了牙科病人椅的试验方法、制造商信息、标记和包装等要求。本标准代替YY/T 0058-2004《牙科病人椅》。

(二)YY/T 0066-2015《眼科仪器名词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眼科仪器标准的制订、技术文件的编制、教材和书刊的编写及文献的翻译等。本标准规定了眼科仪器的名词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代替YY 0066-1992《眼科光学仪器名词术语》。

(三)YY/T 0107-2015《眼科A型超声测量仪》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A型显示的眼科超声测量仪,该产品主要用于眼科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测量。本标准规定了眼科A型超声测量仪的产品分类、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使用说明等要求。本标准代替YY 0107-2005《眼科A型超声测量仪》。

(四)YY/T 0113-2015《牙科学复合树脂耐磨耗性能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光固化和化学固化的牙科复合树脂耐磨耗性能测试。本标准规定了牙科复合树脂耐磨耗性能的测试方法。本标准代替YY/T 0113-1993《牙科复合树脂耐磨耗性能测试方法》。

(五)YY/T 0308-2015《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

本标准适用于辅助眼科手术、外科手术防粘连、填充增加组织容积等的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本标准规定了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分类、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要求。本标准代替YY 0308-2004《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

(六)YY/T 0310-2015《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以下简称CT扫描

装置),其中包括为放射治疗计划提供图像数据的CT扫描装置。本标准规定了CT扫描装置的术语、定义、分类、组成和试验方法等要求。本标准代替YY 0310-2005《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七)YY/T 0328-2015《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器》

本标准适用于与血路和血液处理系统配套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器。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器的要求,以保证与所配套的血路和血液处理系统相适应。本标准代替YY 0328-2002《一次性使用机用采血器》。

(八)YY/T 0330-2015《医用脱脂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棉葵草棉属植物成熟种子的毛茸,经除去夹杂物,脱脂、漂白、加工而成的不含任何有色添加物质的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棉主要供医院临床作敷料用。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脱脂棉的要求。本标准代替YY 0330-2002《医用脱脂棉》。

(九)YY/T 0466.2-2015《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2部分:符号的制订、选择和确认》本标准适用于提出和制订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的制订、选择和确认过程的要求。本标准部分代替YY 0466-2003《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十)YY/T 0468-201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医疗器械术语系统数据结构》

本标准适用于提供和交换医疗器械产品信息。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术语系统数据结构的规则和指南,以促进国际范围内医疗器械数据信息的交换。本标准代替YY/T 0468-2003《命名用于管理资料交流的医疗器械命名系统规范》。

(十一)YY/T 0583.1-2015《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第1部分:水封式》

本标准适用于无菌供应的水封式一次性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该装置既可进行重力引流,也可与负压吸引系统连接,实现吸引引流。本标准规定了无菌供应的水封式一次性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的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插入病人胸腔的胸腔引流导管、干封式胸腔引流装置和带自体血回输系统的胸腔引流装置上自体血回输系统,也不适用于病人携带的引流装置。本标准代替YY 0583-2005《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水封式》。

(十二)YY/T 0593-2015《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本标准适用于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本标准规定了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术语、定义、产品分类、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使用说明等要求。本标准代替YY 0593-2005《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十三)YY/T 0646-2015《小型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

本标准适用于由电加热产生蒸汽或外接蒸汽,其灭菌室容积不超过60L,且不能装载一个灭菌单元(300mm×300mm×600mm)的自动控制型小型蒸汽灭菌器。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控制型小型蒸

汽灭菌器的分类、基本参数、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密闭性液体的灭菌器、立式蒸汽灭菌器和手提式蒸汽灭菌器。本标准代替YY 0646-2008《小型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

(十四)YY/T 0771.4-2015《动物源医疗器械第4部分: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的去除和/或灭活及其过程确认分析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对无活力动物组织来源的医疗器械加工过程是否有助于减少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的医源性传播风险的确认。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源医疗器械中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的去除和/或灭活及其过程确认分析的原则。

(十五)YY/T 0803.4-2015《牙科学根管器械第4部分:辅助器械》

本标准适用于除扩大器、加压器以及塑形、清洁器械以外的手持式或机用式根管器械。本标准规定了YY 0803.1-2010、YY/T 0803.2-2010、YY 0803.3-2010或ISO 3630-5:2011中没有提到的手持式或者机用式根管器械的要求以及测试方法,也规定了器械的规格、产品标识、安全注意事项、说明书和标签等要求。

(十六)YY/T 0873.6-2015《牙科学旋转器械的数字编码系统第6部分:研磨器械的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牙科旋转器械中的研磨器械和具有研磨作用的牙科抛光器械。本标准规定了用于牙科旋转器械中研磨器械特

征的编码数字,即位于15位全数组的第4组的3位数,其编码原则在YY/T 0873.1-2013和YY/T 0873.2-2014中给予说明。

(十七)YY/T 0878.2-2015《医疗器械补体激活试验第2部分:血清旁路途径补体激活》

本标准适用于固态样品的补体激活试验。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体外旁路途径补体激活作用的试验方法。本标准中的“血清”和“补体”可通用,意指将血清用作补体来源。

(十八)YY/T 0879.2-2015《医疗器械致敏反应试验第2部分: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BrdU-ELISA法》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器械或材料致敏反应试验,是豚鼠致敏试验的一种替代性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或材料致敏反应的试验方法。

(十九)YY/T 0912-2015《牙科学钎焊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制备金属修复体的钎焊材料。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制备钎焊金属修复体的钎焊材料的性能和试验方法等要求。

(二十)YY/T 0913-2015《牙科旋转器械用心轴》

本标准适用于牙科用切盘和抛光器械的心轴。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牙科用切盘和抛光器械的心轴的试验和包装标签等要求。本标准使用了YY/T 0873(所有部分标准)[ISO 6360(所有部分标准)]中的编码系统,该15位全数组的编码系统用于标记所有类型的牙科旋转器械。

(二十一)YY/T 0914-2015《牙科学激光焊接》

本标准适用于对金属修复体和修复装置进行激光焊接的材料。本标准规定了制作金属修复体时所用激光焊接材料的性能和试验方法等要求。

(二十二)YY/T 0915-2015《牙科学正畸用托槽和颊面管》本标准适用于正畸固定矫治器中的托槽和颊面管。本标准规定了比较正畸用托槽和颊面管功能性尺寸的方法和测量试验方法的细则,以及产品的包装和标签信息要求。

(二十三)YY/T 0921-2015《医用吸水性粘胶纤维》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粘胶法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的新纤维,经漂白、粗疏处理而成的不含任何有色添加物质的医用吸水性粘胶纤维。医用吸水性粘胶纤维可替代医用脱脂棉使用。本标准规定了医用吸水性粘胶纤维的试验方法等要求。

(二十四)YY/T 0967.1-2015《牙科旋转器械杆第1部分金属杆》

本标准适用于牙科旋转器械金属杆。本标准规定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牙科旋转器械的杆的要求,并给出了其尺寸验证的测量方法。

(二十五)YY/T 0967.2-2015《牙科旋转器械杆第2部分塑料杆》

本标准适用于转速低于5000r/min的牙科旋转器械塑料杆。本标准规定了由塑料制成的牙科旋转器械的杆的要求,并给出了其尺寸验证的测量方法。本标准中的4.6和4.7条款不适用于一次

性使用的器械。

(二十六)YY/T 0990-2015《聚合物基牙体修复材料临床试验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对后牙牙体缺损进行直接修复的聚合物基牙体修复材料。本标准规定了聚合物基牙体修复材料的临床试验的要求和方法,不包括对其它新功能的评价。

(二十七)YY/T 0991-2015《正畸托槽临床试验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治疗中所用正畸托槽产品。本标准规定了正畸托槽临床试验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二十八)YY/T 0993-201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纳米材料: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TT试验和LDH试验)》

本标准适用于纳米材料及纳米材料医疗器械(除纳米级颗粒或纤维被包裹或结合在一种不能释放或非游离的状态外)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包括以L929为受试细胞的MTT试验和LDH试验。本标准规定了纳米材料及纳米材料医疗器械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方法、试样制备、操作步骤和评价等要求。本标准是对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的补充。

(二十九)YY/T 0994-2015《磁刺激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高压储能电容对磁场线圈进行瞬间放电产生脉冲磁场,并作用于神经系统产生刺激的设备。本标准规定了磁刺激设备的术语、定义和试验方法等要求。

(三十)YY/T 0995-2015《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使用的医疗器械。本标准规定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衍生技术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术语和定义。

(三十一)YY/T 0996-2015《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数字成像自动识别)》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自动数字成像并自动识别原理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数字成像自动识别)。本标准规定了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数字成像自动识别)的术语、定义、试验方法、标志、标签、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三十二)YY/T 0997-2015《肘、膝关节被动运动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一种带动肘关节、膝关节在屈曲伸展方向上运动的术后辅助治疗或关节康复训练的电气设备。本标准规定了肘、膝关节被动运动设备的术语、定义和试验方法等要求。

(三十三)YY/T 0998-2015《半导体升降温治疗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半导体帕尔贴效应控制设备内循环液体的温度,对患处进行体外物理升温和/或降温,达到辅助治疗目的的设备。本标准规定了半导体升降温治疗设备的术语、定义和试验方法等要求。

(三十四)YY/T 1040.1-2015《麻醉和呼吸设备圆锥接头第1部分:锥头与锥套》

本标准适用于连接麻醉和呼吸设备(如呼吸系统、麻醉气体净化系统和蒸发器)的锥头与锥套。本标准规定了用于连接麻醉和呼吸设备的锥头、锥套的尺寸与测量的要求。

(三十五)YY/T 1084-2015《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声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0.5MHz~25MHz频率范围内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声输出功率的测量。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声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其中辐射力天平法为首选方法。当采用辐射力天平法存在技术难度时,在能够确保测量准确度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水听器法导出超声功率。本标准代替YY/T 1084-2007《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声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

(三十六)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表面电极采集身体肌电信号作为生理信息,以视觉或听觉等形式反馈给患者,使患者能够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来治疗疾病的仪器。本标准规定了肌电生物反馈仪的术语、定义、分类和试验方法等要求。本标准代替YY/T 1095-2007《肌电生物反馈仪》。

(三十七)YY/T 1252-2015《总IgE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本标准适用于进行总IgE定量测定的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包括以酶标记、化学发光标记等标记方法为捕获抗体,以微孔板、管、磁颗粒、微珠和塑料珠等载体包被抗体,定量测定总IgE的免疫分析测定试剂盒。本标准规定了总IgE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

剂盒的质量、检验方法、使用说明、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胶体金标记总IgE试纸条和用125I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各类放射免疫或免疫放射试剂盒。

(三十八)YY/T 1253-201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使用直接法对人血清或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定量检测的试剂(盒),包括手工试剂和在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试剂。本标准规定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的试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三十九)YY/T 1254-20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使用直接法对人血清或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定量检测的试剂(盒),包括手工试剂和在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试剂。本标准规定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的试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四十)YY/T 1255-2015《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透射法)》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透射免疫比浊原理,在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其它类型的分析仪上进行定量检测的试剂(盒)。本标准规定了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透射法)的术语、定义、试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四十一)YY/T 1256-2015《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本标准适用于检测人泌尿生殖道、呼吸道拭子中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的检测试剂盒。本标准规定了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的术语、定义、技术、试验方法、标识、标签、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四十二)YY/T 1257-2015《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

本标准适用于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原理定量测定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的试剂盒。包括以酶标记、(电)化学发光标记、(时间分辨)荧光标记等标记方法为捕获抗体,以微孔板、管、磁颗粒、微珠和塑料珠等载体包被抗体,定量测定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的免疫分析试剂盒。本标准规定了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的分类、试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胶体金或其它方法标记的定性或半定量测定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的试剂(如:试纸条等);也不适用于125I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各类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放射免疫或免疫放射试剂盒。

(四十三)YY/T 1258-2015《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酶循环法)》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使用酶循环法对人血清或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定量检测的试剂(盒),包括手工

试剂和在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试剂。本标准规定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酶循环法)的试验方法、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四十四)YY/T 1259-2015《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原理,利用戊型肝炎病毒(HEV)抗原包被微孔板和酶标记抗人IgG及其它试剂组成的试剂盒,用于检测人血清或血浆样品中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本标准规定了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术语、定义、分类、试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四十五)YY/T 1260-2015《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捕获酶联免疫吸附法原理,利用抗人IgM (μ链)单克隆抗体包被微孔板和酶标记戊型肝炎病毒(HEV)抗原及其它试剂组成的试剂盒;或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原理,利用戊型肝炎病毒(HEV)抗原包被微孔板和酶标记抗人IgM及其它试剂组成的试剂盒,用于检测人血清或血浆样品中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本标准规定了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术语、定义、分类、试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四十六)YY/T 1261-2015《HER2基因检测试剂盒(荧光原位杂交法)》

本标准适用于由HER2基因位点及17号染色体着丝粒荧光原位杂交探针和复染剂组成,通过检测样本(通常是乳腺癌组织切片)上HER2基因位点的异常情况,从而辅助判断与HER2基因相关的肿瘤(如:乳腺癌等)并在治疗过程中指导临床用药的试剂盒。本标准规定了HER2基因检测试剂盒(荧光原位杂交法)的定义、试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四十七)YY/T 1262-201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

本标准适用于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定量测定的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包括以酶标记、化学发光标记、时间分辩荧光标记等标记方法为捕获抗体,以微孔板、管、磁颗粒、微珠和塑料珠等载体包被抗体,定量测定NSE的免疫分析试剂盒。本标准规定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的检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四十八)YY/T 1263-2015《适用于干热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干热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本标准规定了相关的术语、定义、材料选择、设计和加工、材料试验等要求,为选择干热灭菌的材料适应性提供评价指南。

(四十九)YY/T 1264-2015《适用于臭氧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臭氧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本标准规定了相关的术语、定义、材料选择、设计和加工、材料试验等要求,为选择臭氧灭菌工艺材料适应性提供评价指南。

(五十)YY/T 1265-2015《适用于湿热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湿热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本标准规定了相关的术语、定义、材料选择、设计和加工、材料试验等,为选择湿热灭菌的材料适应性提供评价指南。

(五十一)YY/T 1266-2015《适用于过氧化氢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过氧化氢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本标准规定了相关的术语、定义、材料选择、设计和加工、材料试验等,为选择过氧化氢灭菌的材料适应性提供评价指南。

(五十二)YY/T 1267-2015《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本标准规定了相关的术语、定义、材料选择、设计和加工、材料试验等,为选择环氧乙烷灭菌的材料适应性提供评价指南。

(五十三)YY/T 1268-2015《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

本标准适用于经环氧乙烷(EO)灭菌法处理,采用传统放行或参数放行的医疗器械。本标准规定追加新产品或有变化的产品于原有确认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使用不同设备时灭菌过程的等效性。

(五十四)YY/T 1269-201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处理设备常规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供水处理设备的工艺研究者、制造商、使用单位和对处理水的制备负有责任的组织。本标准规定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处理设备的常规控制要求,包括标准适用的术语、定义和试验方法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单床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处理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监测。

(五十五)YY/T 1270-2015《心肺转流系统血路连接器(接头)》

本标准适用于心肺转流系统使用的血路连接器(接头),其为体外循环手术心肺转流系统中血路通道输送血液、观察和连接使用。本标准规定了心肺转流系统使用的血路连接器(接头)的试验方法、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五十六)YY/T 1278-2015《医用超声设备换能器声束面积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和医用超声治疗设备。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超声设备换能器声束面积测量的术语、定义、试验装置和方法等要求。

(完整版)《GB50656-2011_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CONSTRUCTION COMPANY SAFETY MANAGE CRITERION G B50656-2011 2009北京

目次 前言 (1) 1 总则 (3) 2 术语 (4) 3 基本规定 (5) 4 安全管理目标 (5) 5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与责任体系 (6) 6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 7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7) 8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8) 9 施工设施、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 (8) 10 安全技术管理 (9) 11 分包(供)安全生产管理 (10) 1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0) 13 应急救援管理 (12) 1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 (12) 15 安全检查和改进 (13) 16 安全考核和奖惩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CONSTRUCTION COMPANY SAFETY MANAGE CRITERION 前言 本规范根据建设部二〇〇二至二〇〇三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计划要求, 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会同有关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国内外相关规范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范共分16章,主要内容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要求,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安全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和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资金管理、施工设施、设备和临时建(构)筑物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分包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事故统计报告、安全检查和改进、安全考核和奖惩等。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政编码:200032,电子信箱:an54614788@https://www.doczj.com/doc/f11093911.html,)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应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政编码:200032,电子信箱:an54614788@https://www.doczj.com/doc/f11093911.html,),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定人: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施工行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

针灸的安全操作规范

针灸的安全规范及器具灭菌 1 预防感染 与任何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样,为避免感染针灸时需要做到:.清洁的工作环境 .操作者手的清洁 ..针灸部位的准备 ..消毒针和器具以及适当的存放 .无菌操作 认真管理和销毁使用过的针和棉签。 1.1 清洁的工作环境 治疗室应无灰尘,并具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区域,例如盖有消毒巾的桌子,摆放消毒过的器具(包括针灸盘、棉球和棉签,70%的酒精)都必须盖上消毒巾直至使用。整个治疗室要保持良好的光线和通风。 1.2手的清洁 治疗前,操作者必须洗手。针灸施治前再次洗手对于预防感染尤为重要。洗手包括用肥皂彻底地涂擦双手和指甲,流动水冲洗15 秒,取干净纸巾仔细擦干。 1.3针灸部位的准备 针刺部位应清洁,并且没有伤口,皲裂或感染。用70%酒精或异丙醇,从穴位中心向外周绕圈擦拭,令酒精自然干。

1.4消毒以及针和器具的存放 所有针具(毫针、梅花针、七星针、皮内针、揿针)、火罐和其他的器具(储物盘,镊子、管针管、棉球或棉棍等)都需消毒灭菌。 一次性针使用后必须马上丢弃,并放置专门的容器中。每一支消毒毫针只能使用一次。 梅花针或七星针可反复用于同一病人,但在下一个病人使用前必须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梅花针头。 针灸盒中的消毒针需在每天工作结束后重新消毒,因为针灸盒在治疗使用中已被污染。 1.5 无菌操作 行针时操作者的手指不能触摸针体。对于长针可持消毒棉球夹住针体进针。 起针时,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刺部位的皮肤,以保护受创皮肤的表面不接触潜在的病原菌,也保护医者不接触到针体和病人的体液。 所有被血液和体液污染过的敷料或棉球等都必须丢弃到一个专门的污物器中。 2.禁忌症 考虑到针灸在治疗中的“调整作用” ,很难为其界定绝对的

欧洲标准铝合金型材系统及国内主要供应体系介绍

一、欧洲标准铝合金型材系统及国内主要供应体系介绍 1.欧洲标准铝合金系统概念 以型材系统的区别划分为两大阵营:欧洲标准型材铝合金门窗五金 及独立型材铝合金门窗五金系统。 欧标系统公司:诺托,丝吉利亚,吉斯。 独立系统公司:阿鲁克,旭格、罗克迪 以目前中国门窗市场的价位及门窗厂家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要求出发,独立系统五金公司将会逐渐失去市场,他们所要提高的是开发适合中国市场变化的型材及完善服务。对于欧标系统五金公司而言:以进口五金公司目前提倡的全方位服务为市场策略,在销售五金产品的同时引导铝型材厂,门窗厂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市场。 门窗行业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产业链结构。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链条机构。如欧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门窗行业已经形成有品牌的系统行业。没有系统的门窗,在欧洲可以说是寸步难行。门窗系统已经被欧洲各门窗公司视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的价值如同品牌效应,代表品质、性能的保证,是不可估量的。 那么什么是门窗系统呢?即门窗要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并能通过各相关标准检测要求,满足市场存在的各种要求,各配套行业的有效配合和管理,并有效的性价比; 国外比较大的五金配件公司,如旭格、阿鲁克等公司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系统,这是他们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不断摸索和研究得来的。而我们很多公司看到外国的一些皮毛后,就以为窥一斑而见全豹,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自己也做出一些系统,结果这套系统的门窗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怎样,不做深入研究。实践证明,一个成熟的门窗系统是要经过长期的实践考验的,它是要经过设计、应用、总结、修改、再应用、再总结的多次反复实验、论证的; 2.欧洲标准铝合金系统综合分析 由于我国门窗系统多为引进欧洲门窗系统,如旭格系统、阿鲁克系统、欧标系统等。其中前两者为各自独立发展的特有门窗系统技术,其五金配套槽口为专用槽口,通用性差,五金配件无选择性,必须使用其配套产品。而欧标系统的门窗采用欧洲标准五金配套槽口,其在欧洲配套生产厂家多,使用者对于五金品牌的选择多,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市场占有率高。因我国目前市场流通的各种系列的铝合金内开窗,大部分采用欧标20槽口。 目前国内的系统的连接可靠度和可调节性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现在合页的片卡槽式连接被认为是先进的技术,实际使用中合页松动,锁块脱落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导致了一些地方使用而窗扇脱落的事故发生,甚至导致了些地方7屋以上建筑禁用外开窗,国此我们缺乏在可变荷载情况下对结构体系和连接的认真试验及明确的要求,比如:在紧固螺钉时,其拧紧力矩的控制就要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在正常使用多长时间应重新调整,坚固,用什么工具来调整,等等。除五金本身选择符合测试要求承重级别外,应对型材壁最(包括采用局部加强或其它构造实施方案)等提出针对性的要求,例如当需要设计180Kg级承重级

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77017 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管理规定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管理规定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目的 为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规定,杜绝和减少各类违章造成安全事故,促进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及安全网络人员尽职尽责搞好安全工作,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公司所有部门、员工及相关人员。 3 职责 3.1 安环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考核,并对各部

门、车间班组安全生产考核情况作综合评价,在安全生产例会上作汇报。 3.2 安环部负责公司、部门、车间安全隐患整改督查落实。 3.3 安环部负责公司、部门、车间安全隐患整改指导和帮助提供消除隐患措施。 4. 安全生产考核要求 4.1 各部门、车间均担负有确保本部门员工行为、装备、工作程序、过程和工作环境安全无危害,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国家财产不受损害的义务,对于具有明显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按照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要求及时发现、及时整治隐患;根据本部门车间生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并确保有效实施。

针灸按摩科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南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一.针灸 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遗漏、断针。采用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到零位。经常检查针灸是否完好,如不锐利或有弯曲时应及时修理,不易修直时应更换。 2、针灸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3、对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如情绪紧张时,要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4、针灸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应诊病人,做好门诊病历及就诊登记,建立治疗观察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效果,不断改进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5、针灸室外作人员应坚持岗位学习,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6、针灸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严禁在工作室内吸烟和喧哗。

二.推拿 1、凡需推拿治疗的病人,需经推拿室医生详细检查病情并根据病员的体质强弱、老幼、性别、肥瘦等不同情况选择推拿部位及手法后,选好适当的体位,让病人暴露治疗部位,术者应按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施术治疗。 2、在对异性病员推拿时,治疗部位暴露要适当,在进行治疗时要严肃认真,不得与病人开玩笑、聊天等。 3、在治疗室推拿时,术者要文明施术,选用手法要得当,不得为省力用肘部或脚跟等粗暴手法,更不能敷衍了事。 4、在保健性推拿时,病人应穿背心、裤衩、盖好按摩大单后可从上而下,先背后腹,先上肢后下肢,先舒盘扣点穴的原则进行施术。

5、推拿医生应坚持不懈的练功,不断提高推拿技术,真正达到有力、持久、均匀、深透的手法要求。 6、推拿医生在治疗后应及时洗手,注意清洁卫生。 7、推拿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不得在工作室内吸烟、喧哗。 中频治疗仪操作规范

德标、欧标、国际、国标标准件对照表

德标、欧标、国际、国标对照表 —— DIN EN ISO GB 对照表 新德标 旧德标 英文名 中文名 国标 DIN EN ISO 4014 DIN 931-1 Hexagon head bolts - Product grades A and B(ISO 4014:1999) 六角头螺栓 GB/T 5782-2000 DIN EN ISO 4016 DIN 601 Hexagon head bolts - Product grade C(ISO 4016:1999) 六角头螺栓 C 级 GB/T 5780-2000 DIN EN ISO 4017 DIN 933 Hexagon head screws - Product grade A and B (ISO 4017:1999) 六角头螺栓 全螺纹 GB/T 5783-2000 DIN EN ISO 4018 DIN 558 Hexagon head screws - Product grade C (ISO 4018:1999) 六角头螺栓 全螺纹 C 级 GB/T 5781-2000 DIN EN ISO 8676 DIN 961 Hexagon head screws with metric fine pitch thread - Product grade A and B(ISO 8676:1999) 六角头螺栓 细牙 全螺纹 GB/T 5786-2000 DIN EN ISO 8765 DIN 960 Hexagon head bolts with fine pitch thread - Product grades A and B(ISO 8765:1999) 六角头螺栓 细牙 GB/T 5785-2000 DIN EN ISO 4032 DIN 934 Hexagon nuts,style 1-Product grades A and B(ISO: 4032:1999) 1型六角螺母 GB/T 6170-2000 DIN EN ISO 4033 Hexagon nuts,style 2-Product grades A and B(ISO: 4033:1999) 2型六角螺母 GB/T 6175-2000 DIN EN ISO 4034 DIN 555 Hexagon nuts - Product grade C (ISO 4034:1999) 六角螺母 C 级 GB/T 41-2000 DIN EN ISO 4035 DIN 439-2 Hexagon thin nuts(chamfered)-Product grade A and B (ISO 4035:1999) 六角薄螺母 GB/T 6172.1-2000 DIN EN ISO 4036 DIN 439-1 Hexagon thin nuts - Product grade B(unchamfered)(ISO 4036:1999) 六角薄螺母 无倒角 GB/T 6174-2000 DIN EN ISO 8673 DIN 934| DIN 971-1 Hexagon nuts,style 1,with metric fine pitch thread - Product grades A and B (ISO 8673:1999) 1型六角螺母 细牙 GB/T 6171-2000 DIN EN ISO 8674 DIN 971-2 Hexagon nuts,style 2,with metric fine pitch thread - Product grades A and B (ISO 8674:1999) 2型六角螺母 细牙 GB/T 6176-2000 DIN EN ISO 8675 DIN 439-2 Hexagon thin nuts with metric fine pitch thread - Product grades A and B (ISO 8675:1999) 六角薄螺母 细牙 GB/T 6173-2000 DIN EN ISO 4762 DIN 912 Hexagon socket head cap screws(ISO 4762:1997)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GB/T 70.1-2000 DIN EN ISO 7380 Hexagon socket button head sxrews (ISO 7380:1997) 内六角平圆头螺钉 GB/T 70.2-2000 DIN EN ISO 10642 DIN 7991 Hexagon socket countersunk head screws (ISO 10642:1997) 内六角沉头螺钉 GB/T 70.3-2000 DIN EN ISO 1207 DIN 84 Slotted cheese head screws-Product grade A(ISO 1207:1992) 开槽圆柱头螺钉 GB/T 65-2000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规定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管理规定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1 为了识别、获取、更新适用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规定,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 职责分工 2.1 本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的识别、获取、更新并建立台帐,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认其适用性。 2.2 专职安全员负责向各岗位相关人员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 2.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岗位人员对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进行符合性评价。 2.4 各相关岗位人员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应及时传递给技术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 3 程序 3.1 获取途径 3.1.1 由技术负责人通过网络、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形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1.2 上级部门的通知、公告等。 3.1.3 各岗位人员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应及时报送技术负责人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 3.2 识别与登记 3.2.1 根据单位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2.2 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2.3 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组织评审确认,报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目录》。

针灸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艾灸操作规程 一、简介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二、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腹痛、呕吐、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等穴。 三、禁忌症 1、禁灸部位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法,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禁灸。 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症,一般不适宜用灸法。 3、禁忌体质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法。 四、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或香枝)、凡士林、弯盆、小口玻璃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布、屏风等物。 五、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诊断、部位及方法,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根据应灸腧穴部位,取适当体位,协助病人松开衣裤,暴露应灸腧穴部位,用纱布(或小毛巾)清洁局部皮肤,保暖。 2、核对、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3、温和灸: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后,对准施灸的腧穴部位(距

离皮肤2-3公分),进行熏烤,使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4、雀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如同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一般灸5分钟左右。 5、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离施灸腧穴部位3公分左右,反复地旋回移动或作左右方向移动。一般可灸20-30分钟。 6、施灸时,应密切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随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火烧伤皮肤、衣被,注意施灸局部皮肤有否熏烤灼伤趋向等。 7、施灸完毕,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病人衣着。整理床单,合理安置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8、记录施灸腧穴部位、方法、时间、反应及疗效等。并签名。 六、注意事项 1、实施艾灸前要全面了解受术者整体状况明确诊断,做到有针对性;准备好施术时所需要的器材、用品等;指导受术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加强与受术者之间的交流,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2、治疗过程中施术者要全神贯注艾灸操作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以受术者感觉舒适为佳,并且认真观察受术者的反应情况,必要时调整艾灸的角度及距离。 3、治疗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5-10min,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 七、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1、不良反应实施艾灸过程中可能出现胸闷、心慌、晕厥,皮肤瘙痒、刺痛、水疱等不良反应。 2、处理措施 ①根据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法以受术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决定施灸量的多少,若要选用化脓灸时,一定要征得受术者的同意,并在病历上记录、签字。 ②晕灸现象处理立即停止艾灸,让受术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

针灸科质量控制标准.

红星医院针灸科质量控制标准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针灸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针灸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旨在指导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加强中医针灸特色建设与管理,发挥科室中医针灸特色,同时可作为红星医院针灸科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针灸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红星医院针灸科是中医特色治疗优势科室,治疗病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皮科、骨伤五官等各科疾病,应在中医理论和针灸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二、基本条件 第五条红星医院针灸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以保障针灸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六条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应开设独立的针灸门诊,根据就诊病源情况,可开设专病门诊或针灸特色疗法门诊,进行专病专法建设与管理。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针灸病房,有急症处理

能力的可以开设针灸急诊。 第七条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针灸诊疗室,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诊疗室治疗床应不少于20张,。针灸诊疗室内应设置排烟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病房应设置操作治疗室。 第八条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设置针灸治疗室的,应配备火罐消毒设备、艾灸治疗仪、电针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等;设置理疗室的,应配备相应理疗设备,如:足底反射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远红外按摩理疗床、激光治疗仪、熏蒸(洗)设备等;设置康复室的,应配备相应的康复设备;有条件的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可配备应急呼叫装置、吸氧装置等。 第十条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及晕针、滞针、烫伤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红星医院中医分院针灸科针灸科应制定针法(包括毫针、三

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审批人: 编制:管理中心 发布实施:2012年3月

前言 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 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 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 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结果反映文明。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是企业取得效益的保护伞。 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行为人的行为体现对人的尊重,就是人性化管理,体现以人为本。 安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商业价值,它是企业取得卓越业务表现的催化剂,不仅能提高企业生产率、收益率,而且有益于建立长久的品牌效应。”现在,我们正在全力推广这一理念。 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保护员工安全健康,促进安全生产,需要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全体员工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三个理念”和“五步安全工作法”,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三个理念 坚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上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硬件完善胜于软件约束,为职工创造不出安全事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坚持诊断预防胜于通报处罚,重日常监督检查、轻事后处理。 五步安全工作法 我是否持有此项工作所要求的许可证或得到批准? 我是否具备了从事此项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我是否对此项工作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并采取措施以保证自己安全?我是否检查过我的活动不会危及或影响其他人员的安全? 我是否使用了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 目录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总则……………………………………… 3页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6页第三章安全教育管理……………………………………………12页第四章安全检查管理……………………………………………16页第五章消防安全管理……………………………………………19页

欧洲规范部分

第1章通则 本章涉及了EN 1991-1-7中的通用部分,欧洲规范1-结构上的作用:1.7部分:一般作用和偶然作用。本章中描述的材料涵盖在以下条目中: 范围条文1.1;1991-1-7 参照标准条文1.2;1991-1-7 假设条文1.3;1991-1-7 原理与实用规定的区别条文1.4;1991-1-7 定义条文1.5;1991-1-7 符号条文1.6;1991-1-7 1.1范围 EN 1991-1-7:欧洲规范1-结构上的作用:1.7部分:一般作用与偶然作用是1991年的EN的十个部分中的其中一个。它是建筑物和其他民用工程(如桥梁)可识别的和不可识别的偶然作用的策略和规则。 EN 1991-1-7定义规则基于以下两点: 可识别的偶然作用 限制局部衰竭的程度(比如当偶然作用不可识别时) 可识别偶然作用的典型例子包括火灾,爆炸,地震,冲击,洪水,雪崩和山体滑坡。 这些可识别的偶然作用,结构可能被各种不明的原因损坏,如在设计和施工中的人为失误,使用不当导致暴露的机构和设备故障,恶意攻击(如恐怖袭击)导致战争等等。 EN 1991-1-7给出的一般准则用来处理可识别的和不可识别的偶然作用带来的效应。因为偶然荷载的性质与普通荷载(例如附加荷载和有气候引起的作用)的设计方法是不同的,局部损伤是可以接受的和非结构性措施可能被证明是超过结构的成本效益。 EN1991-1-7总体上来说涉及许多方面,包括: 冲击(EN1991-1-7第4条) 爆炸(EN1991-1-7第5条) 代码包括以下主要附件内容: 从不明原因(EN1991-1-7附件一)设计建筑物局部衰竭的影响。 风险评估的信息,导致失败的后果的影响,这可能要使用EN 1991 -1-7附件B。动态设计的影响。 第4节给出的作用,由于影响交通的价值观,培养作为一种替代方法等,作为替代,可以直接使用EN 1991 -1-7附件C获得。

欧洲UPS标准规范介绍

欧洲UPS标准规范介绍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欧洲UPS的各种安全规范标准及其认证标志,包括安规、电磁兼容、UPS测试性能规范等,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IEC国际标准。 1 UPS国际标准概况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中大功率UPS多为国外品牌,如爱克赛、梅兰日兰、爱默生、APC、IMV、克劳瑞德等。由于配电制式的原因,进口UPS 中90%来自欧洲,因此有必要了解欧洲UPS 的技术规范标准。 在全球层面,国际电气标准是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来制定的。IEC成立于1906年,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IEC制定的标准供各成员国参考以制定本国标准。我国在2003年颁布的UPS 最新国家标准GB/T7260—2003也是参照IEC62040制定的。此外在中国境内上市的UPS 通常是要经中国泰尔实验室依据信息产业部UPS 行业标准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都将获颁信息产业部入网证书。这是一项在中国境内被广泛承认的认证证书,在各种UPS 招标项目中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当然有些部门还会有自己的专门入网证书,如总参、船级社认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大银行等还制定了自己的行业选型标准,以控制招标入围厂家的数量。 在欧洲,电气标准被分为三个认证等级: (1)国家标准; (2)欧盟标准; (3)tEC国际标准。 2 欧盟ups标准 欧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它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负责制定欧盟电气标准的是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简称CENELEC),该组织成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布鲁塞尔,它的宗旨是协调欧洲有关国家的标准机构所颁布的电工标准和消除贸易上的技术障碍。CENELEC的成员是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自由贸易区(EFrA)成员国的国家委员组成的。由其所制定的标准来约束电子电气设备在欧洲国家的自由流通。 CENELEC所制定的标准都冠以EN抬头,所有成员国家必须依法强制执行这些标准。各国的标准化委员会在制定本国标准时必须完全搬用EN标准,在将EN标准译为本国语言时不得对强制标准作任何修改。因此可以说,关于UPS 的英国标准BSIEN50091—1与德国标准DIN EN50091—1实际上是完全相同的。此外,EN标准还设定了一个DOW(英文Date of Withdraw的缩写)期限,规定当成员国的国家标准与欧盟标准有冲突时,必须在此规定期限之前撤销相应的国家标准。以ENV抬头的标准也是由CENELEC编制的,属于欧洲预备标准,供临时性使用。在临时使用期间,与之相冲突的成员国标准允许保留,两者可平行存在。 欧盟的众多产品标准都是依据欧盟理事会所颁布的“指令”来制定的。起初欧共体为了实现统一市场,消除贸易壁垒,实现欧共体各国人员、商品、劳务和资金的自由流通,发布了一系列的欧共体指令(Directives of EEC)。1985年,欧共体为了技术协调而采取了一种“新措施”(New Approach)。此后,欧共体指令不再对产品的具体技术参数要求作出规定,而只是着重强调产品必须保证其最低安全保护水平。迄今为止,欧盟先后对诸如

欧洲规范标准体系介绍

欧洲规范标准体系介绍 欧洲规范方案的背景 1975年,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决定,根据欧洲共同体条约第95条,在建筑领域作出一个行为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消除贸易技术障碍和统一技术规格。 在这一行动方案,委员会主动创立了一系列对于建筑设计的统一的技术规则,在第一阶段,它将作为对各会员国在相关国家规定的替代,并最终将取代它们。 在15年来,委员会在各会员国督导委员会的帮助下,主持了欧洲规范程序的发展,导致了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欧洲守则的发展。 1989年,该委员会与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决定,在委员会和欧洲标准委员会(CEN)同意的基础上,并通过一系列任务将准备工作和授权出版的欧洲规范转移到欧洲标准委员会(CEN),以为它们提供未来欧洲标准(EN)的地位。事实上,欧洲规范与所有安理会的指示和规定之间的联系,决定着欧洲标准(例如理事会对建筑产品的指令89/106/EEC - 持续专业发展- 和理事会对公共工程和服务的指令93/37/EEC,92/50/EEC和89/440/EEC,相当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指令发起设立国内市场的追求)。 欧洲法规程序的结构一般包括下列标准的若干组成部分: 欧洲规范标准意识到各成员国制定规章的权威的责任,并且保障他们依据各国情况的不同,从国家水平决定规章安全事件的权利。 欧洲规范的现状及应用领域 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各会员国认识到,欧洲规范作为参考文件是为以下目的服务的: ——作为一种手段,以证明民用建设工程遵守理事会指令89/106/EEC的基本要求, 特别是基本要求N°1 - 机械性和稳定性- 与本质要求N°2 - 在发生火灾时的安全;

纺织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纺织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正 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654-17 纺织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目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识别、获取、更新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保证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效性,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公司有关的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及时更新,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公司员工和相关方,以便严格遵守,消除违法行为和现象。 3. 职责 3.1安全办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于与本公司活动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

3.2设备部负责识别和获取安全设施管理、用电作业安全、设备安全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设备设施报废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 3.3总经办负责识别和获取工伤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 3.4财务部负责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 3.5生产部、设备部负责识别和获取相关方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 3.6其他专业职能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取; 3.7安全办负责对全公司通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文件的登记、发放方式包括以公司文件形式发放、原文发放和其他形式。 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其他要求的获取

针灸推拿火罐刮痧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丰满处。骨骼突出、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欧洲铁路标准前言(中文版EN50128)

绪论 该欧洲标准应和EN50126——2:“铁路应用——引导运输系统可信性——第二部分:安全性”,以及EN50129:“铁路应用——安全电子铁路控制和防护系统”一起阅读。 欧洲标准的关键概念是软件完善度等级。软件完善度等级越高,由软件规格说明或由设计缺陷所引起的系统危险失效和可能性就越小。 欧洲标准建立了为软件完善度的5个相应的技术和措施,其中0等级最低,4等级最高。等级1到4标征安全软件,而等级0标征非安全软件。将0等级也包括在其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非安全性软件开发和安全软件开发之间的平稳过渡,表中列出了完善度等级所要求的技术和措施。在这一版中,等级1和等级2相同,等级3和等级4所要求的技术相同,对于某一给定的危险哪一软件完善度用于它,欧洲标准没有加以指明。这将取决于多种原因,包括应用特征、其它系统实现安全性功能的限度、以及社会和经济因素。 EN50126——2:“铁路应用——引导运输系统可信性——第二部分:安全性”,以及EN50129:“铁路应用——安全电子铁路控制和防护系统”的作用就是详细说明分配给软件的安全性功能以及软件所要求的完善度等级。欧洲标准详细解释了要达到这些要求所必需的措施。 EN50126——2:“铁路应用——引导运输系统可信性——第二部分:安全性”和EN50129:“铁路应用——安全电子铁路控制和防护系统”要求将系统化的方法用于: i)确定危险、风险和风险准则; ii)确定为满足风险准则所必须进行的风险缩减; iii)为满足风险准则必需的安全监护定义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需求规格说明; iv)选择一个合适的系统结构; v)规划、监督和控制那些把系统安全性要求规格说明转换为具有确认的安全性(或安全性完善度)的安全系统所需的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活动。 在EN50126——2:“铁路应用——安全电子电路控制和防护系统”中,为满足所要求的风险准则必须进行的风险缩减将被指定为上述五个软件完善度等级之一,并示于图1中。风险率是在对危害事件的后果(或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而获得的。图1也指明了如何将规格说明分解为一个构造安全系统的设计,以及元器件如何实现安全性完善度等级的进一步分配。最后就导出了所要求的软件完善度等级,它同功能要求一起作为本标准所述活动的出发点。 从表面上看,一个运行的可靠系统可以被自动地假定为是一个安全系统,但详细分析后表明,必要的时候,仅仅有高可靠性还不足保证安全性。 可靠性是面向系统目标、预期作用(服务),以及系统所希望执行的特定任务范围的。可靠性要求研究服务的连续提供能力。 安全性研究可能事件的起因、后果,以及导致产生非所希望输出的顺序关系。安全性要求研究如何制作一个不会引发事故的系统。安全性要求将确保系统不会进入危险或不安全的状态,而在该状态,某一事件可能会引发事故。 从安全性角度看,系统是否按要求去工作不是十分紧要的,只要它不违背安全性要求就行。从另一方面讲,非常可靠的系统也有可能是不安全的。 考虑一个用两台计算机按动态冗余方式构成的故障安全系统。两台计算机的输出相互比较以检测其中之一可能出现的失效。这一失效出现之后……。 i)如果要求高安全性,两台计算机都需停机,并且进程也要求被导入一个安全的停止返回状态。 由于没有什么办法能确定是哪台计算机出错,所以系统不能提供进一步的服务。即使有很高的 概率识别出出错的计算机,但要检测进一步的错误输出没有冗余是不可能做到的。 ii)如果要达到很高的可靠性,那么就有可能在出错计算机被识别出来后,让(可能)无故障的计算机在没有任何冗余的情况下连续工作。 上例表明在安全性和可能性之间可能进行权衡。实际上,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其它的一些权衡,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对其它系统性能的影响,如可用性、可维护性及保险性。本欧洲标准的范围不包括对这些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基本操作方法: 包括消毒、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 (一)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二)进针法 进针时,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指、食指、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切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者的指甲掐切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食指将所刺腧穴部分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常用于皮肤松弛部分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食者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刺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1) 行针与得气 毫针刺入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要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 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有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3、留针与出针 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症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适应症: (1)上呼吸道疾病 1、急性(慢性)鼻窦炎; 2、急性(慢性)鼻炎; 3、感冒; 4、急性(慢性)扁桃腺炎。 (2)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慢性)气管炎;2、支气管哮喘。 1 (3)眼科疾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