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

两千多年前的圣贤孔子有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千多年前的醉翁欧阳修曾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近代进步思想家林则徐写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的例子稍稍有点文学修养的人恐怕都能枚举很多,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到杜甫“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深沉,从王右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到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幽美。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已然根植于每一个中国文人的心怀,主观而艺术地完美再现于他们的笔端。

中国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山水文化组成的。纵观历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国文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退居山林,悠游于山水之间、放情于世俗之外,对酒当歌、清流赋诗。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自身的精神情趣,或者是对文化品位的追求,总之,他们对自然山水均有一种特殊的眷恋,偏执到无从可考,又自然到随心所欲。上至达官显贵、名门望族,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只要略懂文化,就会把隐居山林寄情山水当作最终的归宿。特别是那些文化品位越高、精神要求越强的人产生这种愿望的念头就越强烈。

说到隐居,还得从头说起。在尧舜禹时代就多名士,他们也多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尽管如此却深受人尊重,令人诧异。就像许由,尧有意把帝位禅让于他,而他不但不为所惑,反而认为这弄脏了他的耳朵,竟还要跑到河边去洗一洗,算是真正的隐士了。而最出名、对后代影响最大的就要数庄子了,他的一篇《逍遥游》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引导了多少人、憧憬了多少人。然而他们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居山水的文人,他们只是力求摆脱世俗对自身的限制和对文化的束缚,追求更高位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借助自然山水的力量来传达自己对文化的见解和思想风度。真正把山林隐士做地道、做漂亮了当是后来的陶渊明了。他凭借诗、酒、菊花做到了真正的隐士。或许他的归隐是出于政治原因,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深受后人赞许,也多为引用,更何况他还营造了一个桃花源的山中理想国度,足以成为后代文人的标杆。还有他前期的“竹林七贤”,算是为政治而隐居的代表吧!由于当时处于晋朝初期,司马氏窃篡曹魏政权,大势虽定,但民心未稳。司马氏虽表面上招贤慕能,但实怕诸多文人的议论及讨伐,时时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采取极端高压统治:对异己血腥打压,同时招集文人为自己歌功讼德。于是,就产生了两晋时期的浮华奢糜之风。就在这样的政治条件下,有些正骨文人不甘做朝廷的傀儡,却又言不能达其志,就不得不退隐山林、赋情山水,在自然风景中消耗、积淀,以景抒情、借山水表达其意,影射当政。

或许两晋昏暗的政治造就了诸多思想的大家吧!就在陶渊明稍后时期,又悠悠出来个谢灵运。他不是躲避政治,也不是厌弃世俗,而是纯粹的追求自然追求美,是人类对自然渴望最朴质的解释。他一生到过很多名山大川、淌过很多大河怒水、住过很多名刹古庙、也写过不少诗篇,清新自然、纯净流畅,丝毫不含两晋时期浮华无实的风气,真实准确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然后再付于笔端,使一代又一代人从中领略自然的伟大。他清新淡雅的风格与陶渊明的朴实无华相映照,对抗了整个晋朝的浓艳铅华,一扫两晋文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景象。同时,在晋

末时期有一位更特殊的人出现了,他就是权倾朝野的名门代表、连皇帝都要对他礼数有加、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宰相——谢安。他一生留情山水,超然物外。尽管在淝水之战后,他足以名扬天下、留芳千载,但他依旧不肯居住尘世,毅然退居南山、隐归山水,作玄学研究。其实从他的日常行为就可以看出他对山水的喜爱,早在淝水之战以前就曾多次隐居,但是为了谢家的前途又不得不出山,纵然官至宰相仍不忘山水,经常到秦淮河游玩。而且他本身的玄学研究也超越了世俗,红尘往事再难给他灵感,只有退居山林与自然对话,在与宇宙空间的对峙中获取心灵的空净,进而理解、领悟玄学的内涵,借助自然的空灵与宇宙的广博来渐善内心的充实和思想的纯备。

时间那笨重的车轮缓缓向前行驶,辇出一条条深壑,那是十六国南北朝的印迹,正值外氏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地区战火纷飞、生灵萘炭、民不聊生,千里沃土变得焦黑、四围锦秀变得枯败。这样的世界已不是文人的世界,这样的时代已不是文化的时代。文化始终是要给政权、战争让步的。就这样中华古国博大菲宏的文化在战火中焚毁几篇,在历史循进中丢失几页,再有当权者有意坑埋几本,剩下的就寥寥无几,供我们子孙后代继承、珍藏。

时间的箭头指向了唐朝。生命终于开始有了活气,色彩开始变得鲜明,线条开始变得生动国富民强、经济发达、政治清明,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华也果真多龙虎之士,虽因时所困,不得腾飞,但一遇时机,就一飞冲天,俯瞰众生。由于唐朝的政治、经济以及烘托文化的环境都适宜,就使得唐朝的文化飞速发展,众彩纷纭,汪洋姿肆,形成一种高度,是璨烂辉煌的顶层,使后代人只可抬头仰望,却难以攀登。正是这样的气氛烘托出这样的文化,而文化最终要服务于国家、人民,这是永恒不变的至理。唐朝诸文人也都明白,他们也多渴望能建功立业、名显当朝、荫及妻子。“至君尧舜上,复使民风淳”是当时文人普遍的心态。然而,在封建时代,无论政治清明与否,统治者们需要的多是为朝廷歌功颂德,而不是时时刻刻挑毛病、找错误、拼死谏的文人。而文人又多少有些天真,总以为凭一己之力就可使君尧舜。他们凭借自己的文化感知来构想治国之道,虽美好,但也不过是痴心一片,难以实施。最终他们难逃被贬谪的命运。像李白,他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站在文化的最顶层,笑傲众生。然而又如何?文人的天真难逃别人的忌恨,谄媚妄言比任何诗词章赋都有力量,一纸文书将你驱谪千里。就好像一台机器上的一个小小的零件,弃之亦不觉可惜。但是就李白的整体情怀而言,一个小小的县尉或别的什么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有他自己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有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和理性思考,应在更大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而不是被当作僵硬机体的无用零件随处拆下,随处安装。也就是对这种尴尬境地的透彻认知,他放纵山水,把情怀融入山水、美酒、月光之中,借此散发生命的美和不甘,也借此完善生命主观感悟和人生精神境界,完成人类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相溶合的至高境界。把自身思想与宇宙万物结合起来,归结人生最哲理、也最基本的思考。还有后代的苏东坡,依旧是这种情况,依旧有这种情怀依,旧放达山水、沉迷自然。

唐代的王维大概和谢安差不多吧,官至右丞相,也不算小了。但他依旧不为所惑,甚至在做官时期就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直至与朝廷宫门脱离关系,成为真正意义的隐士,完全融入自然。用诗篇描绘出大片的自然美景,而他自己呢?也为那片自然美景所陶醉,所吸引,深深地沉入其中,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只求能在其中一生一世,度过佘年。同时这种心态

和他的信仰不无关系。他信仰佛教是虔诚的佛教徒。佛教的宗旨就是因果联系。人的出生和死亡又是必然的因果,有生必有死,有死亦有生。在他的思考感知中,人类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从自然中获取食物,从自然中获取力量,这一切又心将随着死亡而回归自然。对于死亡,人总是有恐惧感,但是死亡又必不可免。于是为了避免这种恐惧,就有必要先回归自然、返回自然、融入自然,适应自然的美与随和,为日后自然的死亡做足准备。但他又拥有高出世人大段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情操,自不会甘心苦苦等待死亡的到来,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然后被豺狼噬咬,为野草掩埋。在等待过时程中他会把佛理与自然相映照,进一步完善其理性思考及人格魅力、文化魅力。

正是对政治与文化关系的大彻大悟,西湖边悠悠然站出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身不事仕途,远避官场和市嚣,凭借梅花、白鹤、诗句把隐士真正做完美、做漂亮了。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写梅花,着实高明,几乎成为绝唱。或许这是他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个人情趣,但这也是中国文人的狡黠之处,在世俗社会中难申其志,于是就狠一狠心,急流勇退,隐居山林,隔绝世俗,以自然为伴,躲进一个自然的小天地中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中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霉味浓重,却是安全而又宁静。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暗淡,文化不再是为人民服务,而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总体上的不道德,也因此文化随时间的推进而渐渐暗淡,不再是光耀四射、明亮辉煌,而是趋于灭亡。

时间的车轮轰轰前行。可到近代,似乎是适应了世界大势要求,突然变得急骤杂乱起来,快得令人难以思索,可用目不暇接来形容。世界格局时时变更常常发生大动大乱之事,可文人对山水的特殊情怀却丝毫没变,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特殊的代表大概就是余秋雨先生吧!他一生游览名山胜水无数,到过诸多名胜古迹,足迹印到中外,与山水对话,与名迹对话,与古人对话,企图用这种方式去寻找古人的踪迹,进而寻找文化的踪迹,研究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用一种有历史厚重的语气阐述文化的进程,剖析文化兴衰的原由,从而寻找当今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及文化的出路。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由于自身情趣,又或者是对政治文化关系的透悟,无论最终是隐居山林,还是历游名山大川,所经历的辛苦大概都不及余秋雨先生吧。他眼中在看大好美景,可描绘出来的却是颓废的历史、衰落的文化,心中竟要承受双重无情的打击。这大概就是他的作品为什么会像是白发老者苍茫的回忆吧?就是因为心酸,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给后人一些警示吧。

从古至今,历代都多有文人痴情山水,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但在山水中创造出的诸多篇章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典,也是世界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山水最美丽、最纯真的关系。这不但完善了文人自己的文化人格,也使中华多了几位思想深远的大家,足以名列为世界之林。总之,从众多隐居文人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常人难有的高度。同时也可以直接面对自然山水之美,滋润那早已麻木的心,使人类能更好的理解自然、敬畏自然、回归自然。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者给知识分子设计的一条理想的路途,但其不知,着却也暗示着未来不可知的命运的悲剧。面对理想的追求与残酷的显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人退却了。有的选择了在青楼里厮混耗尽一生;有的便归隐田园;甚或,以生命的完结来祭奠这混沌的现实。更多的便是以山水为伴,将灵魂放荡于这自然之物中。

先人对山水感知很早,如《易经》八卦中的:一卦为山,两卦为水。在儒家山水观里,山水哲学代表为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了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似乎古代文人与中国山水文化的渊源便由此开始。

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叹风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

这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楚辞·渔父》篇。诗人屈原流放江边,渔父飘然而至,劝他说:“圣人不为万物所羁绊,而能与世共进.既然举世混浊,众人皆醉,何不追随圣人,放弃执著,随波逐流呢?”屈原矢志不移。渔父笑笑而去,边走边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没有“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小女子之气,也不必慨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只有几分恬淡,几缕自如。

自谢灵运开始,文人开始摆脱了山水“喻诸心性德行”或仅以山水作为“失意时不得已之慰藉。”“山水”之“趣灵”更坦然毕现于人们眼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便很好的秉承了谢公的这一理念。隐逸于山水之中,沉静心怀。

北宋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中这样写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在文艺家们的眼里,山水是变换的,是精妙绝伦的。

山,水,和文人似乎注定要在一起的。山水影射着文人们的曲折命运,在某一时刻还容纳着文人们的失意情怀。在青山的掩映之下,在潺潺的流水声中,我们去看,去感受……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 摘要:文人画,也称文人士大夫画,这样明确指出作者定位是士大夫阶层,文人士大夫古代指官僚阶层。这一阶层的绘画表现手法以水墨为之。文人画是政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者的智慧结晶和思想产物,以书、画、文、思想构架起来的一种形式美。后来由文人士大夫阶层推向了社会,由业余走向了专业,在原先的框架上增加了诗词、印章等诸多因素,形成了一直延续壮大至今的形式美本体。 关键字:文人画、变化、发展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一个特殊的类别。此一分类并不是根据绘画的内容,而是以画家的身分而定名,画家的身分多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另还有较特别的──禅僧。 中国文人画始自唐朝的自然派诗人画家王维。其多才多艺,既能书擅画,又妙解音律,以画的造诣而论,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被称为“南宗画之祖”,文人画的开宗人物,受禅宗影响很大。诗作擅以描写山野田园自然风景,如身入诗中景色,他的画更具有这种气质。这种文字与绘画的结合始自王维,所以董其昌称王维的画为“文人画”。自此之后,中国的绘画与诗、词、书法等结了不解之缘,至于在一幅画上落款、题诗、题跋甚至于加盖图章,以及画家以书法笔意作画等的演变,似乎都可说是因“文人画”而产生。 表意境以书入画 “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人思想、意趣,结合书法、文学、绘画、人品诸种因素。大多数文人画家均以深远闲淡、穆和严静作为绘画创作最终追求的意境,因此他们以最简单的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最概括的黑、白、灰为色彩语言,传达出画家内心最深切的感受。北宋苏轼,米芾、米友仁父子被视作文人画山水最早的典型。米芾不只是画家,亦是著名书法家,其作画力求“平淡天真”,以书法笔意,或露锋缓行或挑笔出锋,佐以下笔的轻重缓急、顿挑、使转纵横,使书法的意韵表露无遗。 中国文人画,从唐朝的自然派诗人画家王维建立以来﹐到了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受到艺术家和文人普遍的重视与喜爱﹐直至清初。此一文人画形式的画风发

浅谈清朝玉器

摘要: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又—鼎盛时期,它集历代之大成,总结发扬数千年的雕刻技艺,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玉器,用途之广,雕塑之精,设计之妙,创新 品种,达到了高峰。 关键字:玉器的发展玉器的制作玉器的纹饰玉器的文化含义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各种工艺美术空前繁荣,其中玉器艺术更为突出。 清代是我国古代玉器最为发达的时期,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较以往有超越性的突破。此时,制玉作坊遍布各地,由宫廷直接控制的作坊便有十处。南方以苏州、扬州为中心的“南作玉”和北方以北京为中心的“北作玉”,是此时最具代表的两大流派。清代初期的玉器制造主要在民间,宫廷制玉较少。乾隆时期由于乾隆皇帝的喜好,原料的丰富以及工艺的进步,宫廷制玉发展较快,不仅出现了大批礼器,还制成一批体积庞大、雕琢复杂的玉山,一些乾隆御书的题记、诗文,还被琢刻于玉册之上,置于精巧别致的紫檀匣中收藏。乾隆之后宫廷制玉有所衰退,但晚清民间市场仍十分活跃,不断推动清代制玉的发展。 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期。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技术特色的“南玉”“北玉”制玉中心。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黄玉极少,也受到爱重。清朝最负盛名的碾玉中心仍是苏州专诸巷,内廷玉匠也多来自该地。扬州玉工艺后来居上,善于碾琢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重的特大件玉器,《大禹治水图玉山》即其代表作。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期。由于乾隆皇帝爱玉,所以清代玉产地主要有除了苏州、扬州还有宫廷,呈三足鼎立趋势,各具特色。 清代玉器品种和数量繁多,以陈设品和玉佩饰最为发达。陈设品有按青铜器为祖型的仿古形式器皿及各种仁兽,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种有山水、花鸟玉山,浮雕图画式的玉屏等。玉佩的品种更为丰富,成为各阶层民俗事项和服饰广泛佩戴使用的装饰品和吉祥物。此外兼有实用功能的各种玉器皿,文房用品数量和品种也较历代多有增加。 清代玉器在制作上以乾隆时代为分界线,前期治玉重视选料,由于开采条件改善,采集到的优质白玉、羊脂玉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材质的精美,为这一时期能产生许多珍宝性艺术品,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工艺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细腻。乾隆时代的玉器皿的轮廓线都极规则,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整挺拔。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工艺上也很讲究,一般细光处看不见琢镞的痕迹,细光能达到玻璃光亮度。 清代中期以后,玉器生产渐入衰落,不但规模减退,工艺制作上取巧偷工造成规格越益粗糙。如所琢树木花草枝梗,不再精到的琢出圆润的,符合生态的形象,仅以两面削琢的角形凸起代替。花卉图案也不再细致地琢出枝叶穿插、花叶翻卷的形态,太多取平面的浅浮雕

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中国文人画产生于晋元,兴于宋元,宋元以后文人画作品大量涌现,至明清大盛,并在理论上逐渐完备美学思想体系。文人画的特点是注重神似和笔墨意趣,本文就“以形写神”一词来着重讨论文人画中神似的重要性。 标签:以形写神;神似 中国的文人画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一、“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二、讲求“笔墨”及其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三、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性。本文以第一点特征为主要研究点进行探讨。 一般认为文人画始于宋元而盛于明清。因为宋元之后文人画论蔚然成风,作品也大量涌现;而且元代以前的画“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诗书画印的结合尚不明显。文人画的确只是到了宋元以后才真正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形式风格,并且在理论上逐渐完备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但本文还是将文人画的起始上溯至晋唐时代的观点。因为作为文人画的主要的本质特征“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的理论,是早在晋唐时期就已经确立并予以阐发的。晋时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想”的论点,奠定了中国文人画注重“神似”并逐渐发展为崇尚“写意”的思想。至唐张彦远在《六法论》中,提出了“以形似之外求其画”的论点,他认为“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明显地强调了“气韵”的重要性,“气韵”二字后来变成了文人画千百年来的第一要义。 文人画的涵义,应该是指那些以“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的美学思想为创作原则,强调表现作者主观精神及文学意味,并且以文人士大夫画家为主要创作者的中国画。 在文人画的传统中,“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的理论,是最主要、最根本、最可贵的。中国传统绘画对于形的认识,不是纯客观的、直接的形体感觉,而是移入了画家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并且经过审美认识和艺术改造的形体感觉,以及尽可能地注入了文学意味。文人画虽然也有写意和工笔之分,但那基本上是在绘画技法和形式意义上的分类,而就对物象的认识和表现来说,其实只可以说都是“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的。基于对这种形神的认识态度,文人画可以大大提高笔和墨的表现能力,可以“以书法入画”,可使与描绘物象本身原无瓜葛的题诗、款识和印章成为整个画面的合理组合部分……这样就为画家开拓了描绘主客观世界的广阔天地,特别是给画家提供了抒发胸意、表现自我的极大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在形与神的相互关系上,总的趋向是愈加强调“神似”。唐张彦远在强调“气韵”的同时,还认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而元倪瓒则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清代郑燮有两句诗说:“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可见其强调“神似”的程度。

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文化的认识 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认识 中国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对现在中国建筑的影响也是不可怀疑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很多的特点。由于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而且,当时的中国建筑都是以木质为主的。中国的古代人民在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的斗争中渐渐的产生了古代的建筑 特色和文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历史的不断变化中,中国的古代建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由于在中国的古代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到建筑体上,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在行态上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首先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的古代建筑文化是其一大特色。木构架有很多的优点。木构架建筑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制宜。另外,它的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因为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会倒而且屋也不会塌,有利于减少地震的损害。最后,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作。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然后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单体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所有的重要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建在基座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其次我国古代建筑的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积累了十 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作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新书·大政下》)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告诫统治者要用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他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这无疑是正确的。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 2.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如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才有了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之分,所以,加强后天的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虽然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__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摘要:几千年来,中国人喜玉、爱玉,和玉有着不解之缘。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处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接受人的崇拜。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Abstrac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hinese people like jade, jade love, and the jade has the indissoluble bond.Jade in the Chinese people's mind is in a supreme position, worship of the recipients.Its long history,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make its Oriental spirit materialized expression of vivid,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关键词:发展文化内涵文化影响 正文: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加工和利用玉(透闪石质)最早的国家,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玉,尤其是白玉,在古人心目中是最美、最珍贵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用玉、爱玉、佩玉、崇玉、藏玉的情怀。 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对玉的崇拜更多地源于古人类对玉器工具的深厚感情。其中有光泽的白玉被他们视为心目中神圣的主宰者给予的馈赠品而小心收藏。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又逐渐丰富了这种大自然赐予崇拜物的内涵,中国玉文化最初的启蒙思想正源于此。 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随着玉器的大量发掘及人们对玉器的认识、理解的不断深化,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归纳一下,主要有下列几点: 生产工具。玉器诞生之初,它曾作为生产工具使用过。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出土过玉制的凿、斧等生产工具,有的带有使用痕迹,说明它曾用于生产或战争。 祭器。远古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出于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迷茫、误解而产生一种错误的世界观,由此出现了早期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并逐渐发展到由巫师持有特殊的工具执行祭祀的使命,这类特殊的工具就是祭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制祭器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原始先民认为,玉器具有通神的功能,是通神的崇拜物,是偶像。至奴隶社会阶段,玉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艺术特点 文人画,亦称“士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化修养深厚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文人画发轫于唐,于北宋形成体系,至元勃兴臻于大成,经明清继续发展,主要代表画家有苏轼、赵孟頫、徐渭、郑燮等。其特点是,画家多有出世态度,寄情于山水、花鸟、竹木,重视文学修养,强调诗、书、画,印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不求形似只求生韵,追求笔情墨趣,是文人借以抒情、言志的手段。 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重表现、尚内美。“文人画”重自然,通常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也有人物画。文人画有四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因此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成为文人画最大的艺术特点,也是文人画文人画的原因,使文人的心灵情感有所寄托。 GAGGAGAGGAFFFFAFAF

诗作为文人画的魂之所在,有浓重的表情达意的抒情性 特征。王维的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最早确立了诗化的文人画美学原则,为后世的文人画家所追随。 文人画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体现文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画的表现性、抒情性、写意性更加强烈。 文人画多为水墨画,以墨为主要的绘画材料,墨色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唯取真淳,返朴归真、大巧若拙。 文人画的线条神采飞扬、删繁就简,以书入画。文人画巩固了对线条美的追求,强化了中国画意象造型的传统,并促成了人们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转向笔墨形式。 文人画不求形似只求生韵,亦既是‘写意’,它以画家 的主观意向为创作源泉,不专注于形似,其用笔时,自然流 GAGGAGAGGAFFFFAFAF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每 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与其时代特点和文 化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密切相关,从而 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包括功能、技 术与风格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孕育出各具 特色的建筑风格,文化成为建筑创作的主 要源泉。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出现、形成和发 展同样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中 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国各族劳 动人民使用木材和砖、石等材料相结合的 结构方法,建造了大量房屋,并在建筑布 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艺术装饰和 建筑传统风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逐步形成为我国建筑以木架结构为主导的 艺术风格和构造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的 一种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建 筑文化之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 中华先民将大自然视为“母亲”与“故 乡”,认为人与自然是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的,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亲和”的哲学思想。如《周易》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和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远在人们只能栖身于山洞土穴的时代, 根据需要就选择了临水、向阳、背风的地方 居住,以利于保温、防潮、防兽、防火,一直到近代,民间选宅基地、建房屋也都要看 “风水”,在山区以山为主,选择枕山、环水、面屏、向阳的地方;在平原以水为脉,选择 四面水绕、背河的地方,就是说要选择整个 环境较好即“风水”较好的地方进行建筑。 这是合乎科学的选择。风水学中有糟粕也 有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如强调建筑及其 设计必须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密切配 合与协调关系,尤其是在著名风景区进行 建筑,选址和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和色调 等,都必须与景区的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否 则就要造成对景区景观的人为破坏。对风 水术的科学内涵和它的封建迷信外衣必须 区分开来。风水术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 俗化的中国易学理论。在这种深厚文化的

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题: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 成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 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 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 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 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 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不说,中国几千... 中华民族有着 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成一条长长的历史 河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 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 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 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 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 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 不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变衍起到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方面从思维角度束缚 了国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为举措上规范了国人的动向。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 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互碰撞后必然的一个现象,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在许多地方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或者说中华文化注重的是底蕴,在实现性上没有西方文化那般快速迅捷,在世界 性战争的爆发与民族压迫之下,中华文化的转型是一个不可阻遏的趋势,但中国传统 的文化仍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从如今西方科学文化达到饱和后开始研究中华 文化便可看出。我以为中华文化去伪从简,便是一个“境”与“韵”,如同道德经中所云,“道可道,非常道。”中华文化所教授给人们的便是这样一种说不出来的意韵,是一种

古玉臻美首届中国古代玉器玉文化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古玉臻美—首届中国古代玉器玉文化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中国古代玉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实物 证据。省思斋主等几位藏家以收藏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积几十年的财力与精力,从海内外征集收购了一批种类别致、材质上乘、造型优美独特、工艺精湛、内涵丰富的战国汉代时期的玉雕珍品,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这一时期玉雕艺术所取得辉煌成就的认识。日前,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等单位联合在西安举办“古玉臻美—首届中国古代玉器玉文化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现场观摩省思斋主等藏家提供的精品玉器,从不同视角对其切磋琢磨,共同探讨这批玉器的内涵和价值。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摘录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天看到王院长这批藏品,我觉得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很震惊。这些玉器工艺的精湛程度是非常惊人的,非常精美,称得上品位高贵。我倾向于尊重云辉先生对玉器年代的判断,赞同他的观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扁杯的造型非常新奇,还有秘戏图纹样的玉卮,都非常罕见。总之,这批藏品对于我们认识当时人们的社会观念是非常有价值的,是非常珍贵的研究材料,可以和我们先秦典籍里记载的贵族生活结合起来印证研究。对于王院长的关中民俗博物院,我们都应该感谢他这么多年的努力,为

我们保留下来这么多值得珍视的民俗文化标本。李银德(徐州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 我讲讲对两种器物的想法和感受。一个是枕,汉代的枕头分为四种:第一种像长方盒子,第二种像板凳,第三种是大块玉料制成的实心玉枕,第四种是镂空的,类似现在的凉枕。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应该说是第五种。它的工艺是完全不同的,枕面由三块玉板组成,围栏上雕刻着各种形象的纹饰,还镶嵌有宝石。这种器型之前没见过,而且比以前出土的同时期文物要更加华丽。另外一个是卮。整体来讲,汉代的玉容器的数量非常稀少。这一批就达七件,方的圆的都有。这几件玉卮保存情况是很好的,铜胎、银构件里还加了一些其它的材料,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资料。它们的规格在当时都是顶级的。王院长花了极大的心血,这是用个人的力量建成了一座国家级别的博物馆,我们文博工作者都十分感佩。张尉(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我感觉非常震撼。这批玉器可以说突破了以往的一些认知。它们的造型、纹饰、工艺技法上的多种复合,都有很大的突破。在我们既有的出土文物里边,有这种品种,但完全相同的造型和纹样是没有的。尤其是秘戏、杂技等图样在玉器上出现,这真是开了一次眼界。这批实物对战汉时期玉器资料的丰富是非常有益的,它给予我们一种新的信息。这种信息有助于我们对战汉玉器研究作进一步的探索。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参观了关中民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就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2)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复习进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 析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贯穿史今的重笔,它既是我华夏文明的一例例见证,又是我们先祖勤劳与智慧的体现。从原始社会的山顶洞,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从大汉四百年的长安未央宫,一直再到明清的紫禁城,还有今日看不到的抑或是史书上也找不到的那千万座宏伟建筑,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在千年的智慧的结晶与沉淀中,我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思想。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而我国的传统建筑思想是以和谐思想与风水学为最主要思想,来体现民族精神与哲学的。 “天人合一”这一和谐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

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作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过如西方视建筑为永恒,不朽,纪念物的思想,当然也就谈不上与自然抗衡了。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房屋的设计也尽量体现与自然相同的思想。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室内外空间便完全流通在一起。在传统庭院中,主要建筑多用廊子相绕,廊实际上是室内建筑空间与室外自然空间的一个过度,是中国建筑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一个中介和桥梁。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

玉器文化的心得体会

玉器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一:浅论玉器文化中的艺术 浅谈玉器文化中的艺术内涵 【摘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尊贵、美好、道德、地位的象征。玉堪比君子德行,空灵莹润,是最有价值的收藏品之一。玉器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是研究人类文明的重要史证,笔者从出土玉器的外观造型浅谈玉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并且从道家和儒家的角度来分析玉是如何从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重要的艺术收藏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关键字】玉器文化艺术内涵 中国的玉器文化拥有7000多年的历史留痕,玉器文化的传承从未断层。玉,寓意着中国的传统美学,象征着美好生活,意味着吉祥幸福。《礼记·曲礼》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玉,还是一种品德和地位的体现。 一、玉器外观造型的文化蕴意 玉器的外观与时代工艺水平以及当时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玉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映射了时代变迁的痕迹。从旧石器时代形象象征的玉器、新时期时代当作生产工具和武器的玉器、周王朝用于礼仪的玉器、西汉用于辟邪和容器的玉器、隋唐代表官阶高下的玉器、宋代融入生存意识的玉

器、明代融入工艺美术的玉器、清代涉及广泛领域的玉器。 起初,由于工艺美术制作水平的限制,玉器仅仅只能作简单的碾磨,制成简单质朴的玉斧、玉铲,在当时的条件制约下,生产资料极度匮乏,玉器倾向于成为生产工具来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玉器的外观朴素,薄厚不一,造型不规则,反映了原始时期生存条件恶劣,人类在各种生存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极其艰苦的生存和发展,当时的玉器反映了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而作出的一系列努力。 玉刀、玉戈等玉质武器的出现,造型、雕琢、钻孔、抛光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此时的玉器形象意味着人类已经战胜了大自然对人类繁衍的制约,阶级和国家开始出现,人类族群内部开始争夺生产资料和土地资源,大规模战争开始出现,形成的奴隶制度促进了手工业下制玉工艺的显著发展,玉器制作工艺开始走上正轨。 玉制礼器的出现,并将玉赋予了“德”的理想和内涵,玉器开始真正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成为“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开辟新社会秩序的象征,也奠定了后世以《周礼》为古玉研究的理论基础。玉器成为当时人人佩戴的装饰品,成为深入人心教化民众的化身,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使得玉器使用范围极剧扩张,选玉和制玉的技术远超以往。 用于殉葬的“明器”出现,明器意味着当时的人类已

201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201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2014-07-30 09:57: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文人画通常被简单的认为古代文人画的画就被称为文人画。但这个概念过于模糊或者不够专业。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他们用笔气韵不凡,有墨趣之感,多显示雅致,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能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一)宋代以前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作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认为“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也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蔚然成风,代代相传。宋代以前,中国绘画已经得到显著的发展,出现了“三家山水”和“徐黄体异”的花鸟画。“三家山水”指的是关仝、李成、范宽,被史家称颂为“三家鼎立、百代标程”、“三家,犹如诸子之正经矣。”“徐黄体异”指的是五代西蜀宫廷画家黄筌擅作工细富贵花鸟,南唐士大夫徐熙则擅长疏淡野逸花鸟画,宋人所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这两人对后世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画史称之为“徐黄体异”。 (二)宋代

宋代建立了皇家画院。宋徽宗亲自主持画院,讲求“形似”和“法度”,宋徽宗以写实、形似为主导思想,发展精工细刻的作风。总的说来,两宋宫廷绘画都追求高度的“写实”,有的美术史家把两宋宫廷绘画称为“东方写实艺术的巅峰”。写实艺术发展到极点就容易走向反面。宋代一些具有广博文化修养的画家就发现了这一弊端,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另辟蹊径,首次提出了文人画的理论。 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他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后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东坡题跋?跋宋汉杰画》)。其次,他抬高了画家王维的历史地位,表现出将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分开来的愿望。再次,他倡导诗情画意的文人画风格,反对完全追求形似的画工风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从绘画实践上看,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可以看到他的美学实践,另外文同的墨竹图与苏轼共同开创了“枯木竹石”的文人画题材。人物画方面,具有很高文学、书法、古物鉴赏能力的李公麟把唐代的“白画”创造性的发展为白描,这种脱离色彩的线条更加强调书法功力和抽象的审美情趣,更加符合文人的审美标准。南宋米芾、米有仁父子独创的“米氏云山”,标志着山水画以简代密地转变,经元初的高克恭继承发展,对元明清的文人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元代 如果说苏轼是文人画的积极提倡者,那么赵孟頫就是开元代文人画风气的领袖。作为美术理论家,赵孟頫在《松雪斋集》中提出“以云山为师”,“作画贵有古意”和“书画本来

浅谈文人画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浅谈文人画的审美品格 学生姓名邱鹏学号 20094152059 学院美术学院 专业年级美术教育 2009级 指导教师田爱华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13年3月28日 吉首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提要 (3) 关键词 (3) 一、文人画的概述及发展 (4) (一)文人画的形成背景 (4) (二)文人画的历史发展背景 (5) (三)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及艺术主张 (6) 二、文人画的基本特征 (7) (一)修养深厚 (7) (二)言之有物 (8) (三)格调高雅 (9) 三、文人画的基本审美品格 (10) (一)书卷与艺术的融合——文 (10) (二)艺成而下道成而上——真 (11) (三) 画风之品格——清 (12) (四)诗书画印的结合——化 (13) 四、总结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浅谈文人画的审美品格 【内容提要】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一个画派。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由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王维为其创始者,并且为南宗之祖。“文人画”的作者,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鸟、竹木,以发抒“性灵”或者个人精神,其间有对民族压迫或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文人画家标举“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这些都是文人画的独特审美品格的体现。所以本文从文人画的形成、发展和文人画的基本特征出发来加以说明文人画的基本审美品格。 【关键词】文人画;审美品格;人品

一、文人画的概述及发展 (一)、文人画的形成背景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中独具特色的风格体系。从表义层面来看,它的作者多属具备较全面、有较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它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自然产物,它的出现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其概念是由北宋·苏轼提到的“士夫画”,到明末画家·董其昌更进一步提出“文人之画”的概念。在近代学者陈师曾对“文人画”有这样一番解释: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流入文人思想的绘画。”同时也讲到“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有一个相当长的演进过程,“文人”即“士人”,指的是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社会中的精英阶层,他们集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于一身,在社会历史的进程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起,就有关于文人参与绘画的记载,文人自觉参与绘画的人数也大量增加,其作品也被后人复制并保存下来,有关文人画的理论也被记载下来了。 如唐代的张彦远说:“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说的是:“自古以来善画画的人不是那些高官贵族,而是一些逸士高人,能够表达得精妙并且流传广远,不是那些职业画工可以比拟的”。张彦远对画家和画工作了界定,而界定的标准是画人的身份地位。这为后来文人画的确立产生了影响。虽然唐代文人画家从自身的审美角度发展了水墨山水画,但没有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于“文人画”的概念,直到北宋·苏轼的“士人画”的提出,就明确了它的范畴。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正说明了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特色,即诗画结合。并明确提出了文人画与画工的区别,并在他的倡导下,一批文人士大夫直接参与绘画,形成了一股可与宋朝画院抗衡的艺术流派。由此“文人画”也开始明确的出现在绘画史上,所以文人画在北宋正式形成,后成熟于元代,极盛于明清。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成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不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变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方面从思维角度束缚了国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为举措上规范了国人的动向。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后必然的一个现象,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在许多地方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或者说中华文化注重的是底蕴,在实现性上没有西方文化那般快速迅捷,在世界性战争的爆发与民族压迫之下,中华文化的转型是一个不可阻遏的趋势,但中国传统的文化仍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从如今西方科学文化达到饱和后开始研究中华文化便可看出。我以为中华文化去伪从简,便是一个“境”与“韵”,如同道德经中所云,“道可道,非常道。”中华文化所教授给人们的便是这样一种说不出来的意韵,是一种心境,这其中的智慧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数据化、理论透彻化的思维,是精神领域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中华文化产生于整个中华民族,然而其中真正的精髓神韵只是流淌在一部分人之中,如同一些思想,有着许多人信奉,但真正的核心却只是一小部分人开创。然而这一部分精华在历史长河之中不断更新完善,却控制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动向,道德体系,人文观念。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思维动向,道德体系,人文观念,都是在“儒释道”三家学说的牵引下变化发展。 从另外一些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也是在依靠文学来进行。《论语·为政》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边是儒家思想之中的“以德为政”,孔子借助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为当政者修身的最终目的是成“仁”。同样,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是在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诸多大家在借助文学来传承传播自己的思维见解,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无数年传承,便成了一种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是无数先辈智慧的结晶,无论文体如何,无论产生于怎样的社会背景,它们都要着极高的参考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于一个时代的鉴定,更是一种人文领域的探索,一次真实的人类变迁记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