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总论

第1条规划范围

本项目规划范围是黄冈所辖区域,包括二区(黄州区、龙感湖区)、二市(麻城、武穴)、七县(团风、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位于东经114°25`~116°8`,北纬29°45`~31°35'。东邻安徽省六安、安庆,南与江西省九江、本省鄂州、黄石隔江相望,西连武汉、孝感,北接河南省信阳。总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98万。

第2条规划期限

本项目期限为2012年-2025年,共14年,具体年限为:

近期:2012年-2015年,四年,重点开发建设期;

中期:2016年-2020年,五年,全面建设发展期;

远期:2021年-2025年,五年,产业完善提升期。

第3条规划性质

本规划为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4条规划目的

紧紧把握国家提升旅游业为战略支柱产业以及武汉城市圈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的机遇,制定黄冈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战略,对各项旅游要素进行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利用圈中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系列旅游吸引物打造,完成旅游产业聚集,带动农业大市的相关产业全面升级。

第5条规划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以生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根本,坚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平衡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运用现代旅游科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科学的区域旅游规划与技术路线,紧密结合黄冈旅游发展实际,规划旅游产业,重视旅游项目策划设计,使规划在具有前瞻性的同时,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三)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规划在全面考虑黄冈旅游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注重大区域的互动与联合,促进黄冈旅游与武汉城市圈旅游的对接与融合,积极发挥其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

(四)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规划在注重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产业互动、社区参与、生态利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需求,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产业效益,全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第6条规划依据

见说明书。

第二章综合分析

第7条产业背景

(一)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旅游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重要驱动力。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旅游业”。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对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级试验区,黄冈是武城市圈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

自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市圈各成员城市都在寻求发展路径和破题方向。

武汉城市圈是一个将要站立起的巨人。武汉是城市圈的心脏,而黄冈作为城市圈中国土面积最大,传统的农业大市,正是武汉城市圈的支撑臂,黄冈经济能否取得跨越式发展是武汉城市圈巨人能否站起的关键。

编制《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目的就是要利用武汉城市圈中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系列旅游吸引物打造,完成旅游产业聚集,实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带动农业大市黄冈的相关产业全面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落实黄冈发展战略——“一区两带”发展战略,为黄冈构建旅游产业提供了战略支撑《黄冈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一区两带”的总体战略。

一区:以黄冈市区及其发展组团为中心,按照“以港兴城、以港兴业、港园城互动发展”的思路,建设黄冈临港经济区。

两带之长江经济带:大力推进黄冈长江经济带建设。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沿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培育大工业、发展大农业、搞活大物流,努力推进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两带之大别山经济带:大力推进黄冈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吸引力,全力打造“大别山”旅游品牌。把黄冈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战略支撑点,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圣地。

黄冈应该抓住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契机,以旅游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之一,将旅游产业全面融合到黄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黄冈战略支柱产业。

第8条区位分析

(一)地理区位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理方位为:东经114°25′至116°8′、北纬29°45′至31°35′ 。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黄冈市党、政、军机关驻地黄州,是中外闻名的文化古城,西距省会武汉78公里。全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9.4%。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12.2%,岗地占10.3%,丘陵占43.3%,山地占34.2%。东西最长距离为168公里,南北最宽跨度为208公里。

(二)交通区位

鄂东门户黄冈市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紧靠省会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鄂东门户“133488”交通格局如下:

依傍 1 条黄金水道:长江;

紧邻 3 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庐山机场、筹建黄冈蕲春机场;

涵盖 3 个交通枢纽:黄州、麻城、蕲春;

贯通 4 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

飞架8座长江大桥:已建四座(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长江大桥)、在建两座(黄冈长江大桥、九江二桥)、前期工作两座(武穴大桥、棋盘洲大桥);

纵横8 条高速公路:黄黄高速、大广北高速、武英高速、武麻高速、黄小高速以及在建的麻竹高速、黄鄂高速和麻阳高速;

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三)经济区位

近年,黄冈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年黄冈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在2005年350亿元的基础上净增50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00亿元,年均增长14.6%。

规模工业经济大幅提升。近5年,黄冈规模以上企业由500家增加到1500家,同比增长30%,增长速度高出全省7.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经济结构明显改善。黄冈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11.58%、42.93%和45.49%调整为2010年10.21%、58.35%和31.44%,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了15.4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3.94%提高到2010年的30.59%。

2010年,工业经济增速跃居全省第一位,黄冈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领跑者”,随着“一区两带”战略的实施,黄冈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依托“鄂东门户,大别枢纽”的交通区位优势,紧扣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的契机,黄冈旅游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第9条资源分析

(一)黄冈旅游资源总体情况

黄冈背依大别山,面临长江,生态环境优越,山水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水、林、温泉于一体,总量丰富,类型多样。黄冈人文丰厚,大别山红色文化是黄冈最具影响力的人文资源,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家喻户晓,远播国际;黄梅四祖寺、五祖寺是禅宗天下祖庭;蕲春是医圣李时珍故里;苏东坡谪居黄州,赤壁“二赋一词”达到其文学巅峰。

(二)黄冈旅游资源分级评价

详见说明书

(三)黄冈旅游资源特征

东坡赤壁、黄州古城、蕲州古镇、四祖寺、五祖寺、七里坪等古色旅游资源;白潭湖、遗爱湖、望天湖、策湖、赤龙湖、武山湖、龙感湖(古雷池)等蓝色旅游资源沿长江分布,沿线的团风县、黄州区、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龙感湖区,由长江蓝色旅游公路(规划建设)连接成线。

长胜街、烈士陵园、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乘马会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天堂寨、龟峰山、三角山、吴家山、桃花冲等绿色旅游资源主要沿大别山脉分布,沿线的红安县、麻城市、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由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连接成线。

“ 江山如画,多少豪杰”是黄冈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

(四)黄冈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资源品质较高

各类资源中黄冈三级以上的旅游资源点共84处,其中:特品级旅游资源5处(90分以上),优良级资源79处,其中四级资源19处,三级资源60处。黄冈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高。

2、资源分布均衡

黄冈两区两市七县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均衡,每个区市县都有各具特色相对强势的旅游资源,有利于黄冈旅游产业形成各个击破,合纵连横、均衡发展的产业格局。

3、资源特色明显

黄冈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可以分为红色旗帜资源、绿色生态资源、蓝色江韵资源、古色人文资源四大类,并且四类资源都有高品质的资源支撑,形成丰富的旅游资源格局。

第10条现状分析

(一)旅游产业分析

1、黄冈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逾 5.4 万人次,年均增长25 %,旅游外汇收入1038万美元,年均增长30 %。接待国内旅游者295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2亿元。201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4.45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4.1%,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发展较快的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黄冈市的国内旅游稳步增长,年接待量从2006年的460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819万人次,但是从表中亦可以看出,在2007年-2009年间,连续三年的增长速度小于1.5%,虽然随着2010年对外交通体系的大幅改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迎来加大增幅,但是由于缺乏核心吸引物和龙头旅游项目,并未出现预想的旅游井喷增长。

2、湖北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89.81亿元,年均增长22.3%和25.22%。《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重点打造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清江和荆楚文化为依托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武汉城市圈围绕都市旅游、生态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加快建设大别山游憩带、鄂东——鄂南水体和山地游憩带,积极发展以鄂东禅宗文化为主的宗教旅游、以矿冶文化为主的工业旅游,大力发展温泉旅游和绿色森林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重点打造武汉、黄冈大别山、孝感大悟等国家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红安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武汉——麻城——红安等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挥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突出的优势,整合和推出观赏性、互动性强的精品剧目和情景艺术。加强与外省市的合作,与重庆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与安徽、河南联手打造大别山全国重要红色旅游基地,与广东、湖南等联手打造高铁旅游示范区。

通过以上对黄冈及湖北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尽管黄冈近年来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增长迅速,但其2010年的旅游接待总量仅占湖北省的3%,黄冈当前的旅游发展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鄂东禅宗文化宗教旅游,未来黄冈的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二)主体旅游市场消费潜力分析

1、近程市场——以武汉为例

2010年武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6.32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均消费支出14490.07元,增长14.0%。

武汉市民2009年出游次数在两次及两次以上的人数达到了50.5%,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认识水平的上升,为了暂时摆脱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压力,人们外出旅游的水平也相应的在提高。

在出游季节上,82.2%的人选择了春秋两季,选择夏冬季节的人较少,这与春秋季节气候宜人、适合出游的特点相关联;在出游时间上,33.5%的人选择了“十一黄金周”,27.6%的人选择了“其他法定假日”,随着国家休假制度的调整,人们的出游时间也会相应的调整,由于取消了五一长假,尽管有可能出现人流高峰,“十一黄金周”依然是人们的最爱。

在交通方式的选取上,34.8%的人选择了飞机,30.9%的人选择了火车,选择自驾车的人

也有一定比例,飞机快捷舒适,火车方便安全,这两种交通方式理当成为远途旅行人们的首选,而由于经济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私家车,于是自驾车旅行成为短途游的新兴力量。

在出游方式上,选择半自助游的人数最多,达到了38.7%,因为半自助游相对来说是比较灵活却又不失经济的;其次是参加旅游团,有30.8%的人选择此项,参加旅游团可以较为省心地游玩而不必担忧吃住行等一系列问题,而23.7%的人选择了自助游,自助游的灵活性最大,对于一些性格开放、不喜拘束的人来说,自由自在的自助游更能实现其旅游的价值。

在旅游目的地类型、购物和娱乐方面,根据里克特五点量法来测试武汉居民的偏好程度。

(数据来源于《基于人格特质的城市居民出游行为偏好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2、中远程市场——以北京为例

(三)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1、休闲度假引领主导潮流

好看到好玩,视觉到全觉,有意思到有意义,快游到慢游。

2、亚健康人群占全球人口70%

生态休闲市场、康体运动市场、养生市场、商务休闲市场。

3、散客市场逐渐成为主流,学生市场、自驾游庞大

伴随着我国私家车数量持续增长,自驾游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亮点。据全国汽车流通协会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国自驾游消费达18亿元,市场前景广阔。自驾车露营基地、青年旅舍、驴友俱乐部前景广阔。

4、周末乡村游、民俗游市场火爆

与家人、朋友周末告别城市,去乡村休闲体验两天民俗已成为大都市的主要休闲方式。

5、旅游地产热

城市地产投资风险加大,开发商纷纷进入旅游地产。

第11条竞合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主要城市竞合分析

黄冈拥有的高质量旅游资源(5、4级旅游资源)数量在武汉城市圈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了武汉市。作为国土面积最大,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黄冈旅游收入却和武汉相差很远,落后于咸宁,与孝感、黄石处于一个水平。这说明黄冈虽然旅游资源优越,但旅游产品严重滞后,以致于旅游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二)大别山城市群竞合分析

黄冈所拥有的大别山旅游资源,与六安、安庆、信阳相比各有特色,大别山旅游资源虽然四地共有,四地也都将目光投向境内的大别山,四地竞合发展大别山旅游的基础是首先确定自身在大别山旅游格局中的位置。黄冈大别山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精准定位、产业化发展。

不论是在武汉城市圈,还是在大别山城市群,黄冈旅游资源都有竞争优势,但是旅游产品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区域竞合的不断激烈,黄冈必须首先创建自身的旅游吸引物体系,同时注意和周边地区的营销联动,共同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旅游和大别山旅游。

(三)苏轼被贬城市群竞合分析

谪居黄州造就了苏东坡人生中的创作顶峰,其流传千古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赋(前、后《赤壁赋》)及其他名篇佳作大都在黄州所作,东坡赤壁亦由此得名,但东坡赤壁因为长江改道、古迹被毁等原因,在惠州西湖、苏堤、东坡书院等项目中并无竞争优势,还需深度挖掘东坡文化和赤壁文化,全新演绎东坡赤壁产品,才能在同类产品中胜出。

(四)禅宗圣地竞合分析

和少林寺、二祖寺、三祖寺、六祖寺比较,黄冈的四祖寺、五祖寺的景观优势欠缺,独有的“农禅并重”理念成为其最大优势,因此黄冈四祖寺、五祖寺应深度挖掘这一特色优势,重振昔日农禅并重之禅风,开创禅修旅游之先锋。

(五)医学典籍养生产品竞合分析

通过与《黄帝内经》及其代表项目、《神农本草经》及其代表项目的竞合分析可发现,黄冈蕲春县的李时珍本草养生文化独具深远的国际影响力,但现有项目缺乏竞争力和参与性,而郑州黄帝养生园已开发出养生产品,神农架虽无产品但生态养生资源优势明显,黄冈急需依托《本草纲目》和李时珍的国际影响力,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项目,引领国际本草养生旅游。

第12条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旅游资源优势

黄冈高品质旅游资源在武汉城市圈处于领先位置,在环大别山区城市群也有竞争优势,由“江山如画多少豪杰”统领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旅游资源的绝佳匹配,为黄冈旅游井喷式增长提供了必须的资源保障。

2、交通区位优势

黄冈日益完善的水、陆、空的三维立体交通网络,尤其是和武汉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沪汉蓉客运专线运营和筹建的蕲春机场,奠定了黄冈“鄂东门户大别枢纽”的交通优势,为黄冈旅游井喷式增长提供了必须的进入性保障。

3、政策保障优势

省政府于2009年6月份召开大别山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指出要把大别山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黄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黄冈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旅游发展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

(二)劣势(Weaknesses)

1、旅游管理体制不顺

跨区域、跨部门项目管理是黄冈旅游发展的最大管理瓶颈。如罗田、英山各自为政的大别山旅游开发,东坡赤壁的多部门管理,使黄冈两大龙头项目发展滞后,没有起到产业龙头引领作用。

2、内部交通待改善

虽然进入黄冈的大交通初步得到提升,红色旅游公路的建设使大别山景区间内部交通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内部公路等级不高、交通不畅、车速偏低仍然是制约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3、服务设施发展滞后

黄冈市区以及一些重点城镇是游客进入黄冈市的重要集散地,城市旅游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城市旅游交通及其标识、游客中心、散客或自驾车服务中心、特种旅游咨询与服务中心、城市旅游信息系统等服务设施严重滞后。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扩大内需的机遇

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市场受众面广,其抗风险能力和拉动需求的能力较强,刺激经济的作用明显。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旅游局鼓励福利旅游、奖励旅游、乡村旅游、农民旅游等旅游活动,提出了许多增加国民旅游数量、加强市场营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旅游业成为了扩大内需的重点产业。

2、产业升级的机遇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发展引起的环境恶化不断加剧。人们对优良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向往,逃离污浊的城市生活,到乡村、山野、森林、湖岸度周末、假期渐渐成为都市旅游消费主流。各地政府紧扣旅游从观光向度假产业升级的契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威胁(Threats)

1、资源雷同竞争加剧

黄冈与信阳、六安、安庆同属大别山山脉,同是鄂豫皖根据地,同是刘邓大军战斗过的地方,旅游资源极其雷同,为了发展老区经济,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投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2、项目雷同客源重叠

针对核心城市武汉的近千万客源市场,外围的8个城市都在大力发展依托湖泊、乡村、生态资源的乡村游、自驾游市场,项目雷同化已经成为业界的公认,很难避免的掉入恶性竞争的泥潭。

3、旅游发展保护开发

保护与开发并重,黄冈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如赤壁、禅院、战争遗址等,在开发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保护。同时,大别山、龙感湖生态资源优势明显,需保护生态环境,寻求适宜的开发模式,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第13条问题分析

黄冈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品质较高,而且近年来罗田、英山、红安等大别山区主要资源地的进入性大为改观,但是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并没有迎来预期的井喷增长,主要是前期发展规划、建设、运营存在五个缺乏:

1、缺乏强势品牌塑造

黄冈旅游资源虽然拥有“江山如画多少豪杰”的旅游资源,但是不论是长江文化代表的东坡赤壁,还是红色根据地、绿色生态区的大别山,亦或是禅宗发源地四祖寺、五祖寺,亦或是李时珍故里,都仅仅是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因为前期规划、建设、运营等各方面原因,都还没有成为让游客和旅行社追捧的项目、产品,缺乏核心旅游吸引物,缺乏能够引领黄冈旅游高速发展的强势品牌。

2、缺乏强势文化对接

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各县市已经认识到苏东坡、李时珍、毕昇等人文资源的价值,策划、生产、注册了系列活动、商品、项目等,但是开发思路过于表面化、程序化,缺乏对资源核心价值挖掘,没有形成有效的价值项目,拥有厚重人文资源的黄冈在旅游和文化产业两大朝阳产业缺乏高效对接,很多项目仅仅是粗浅的旅游地产项目,缺乏文化支撑。

3、缺乏强势营销推广

黄冈已经认识到营销推广的重要,2010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黄冈大别山旅游节,其中“挺进大别山自行车赛”、“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受到了媒体广泛报道,取得了预期效果,但这只是节事活动策划运营的初级阶段,节事活动的影响力、推广力不仅仅要看举办期间,还要看后续阶段,成功的节事活动应该由举办期间引出很多新闻话题,让媒体和公众保持对举办地的长期持续关注,使项目地成为新闻点和投资热地,如博鳌的亚洲经济论坛。

4、缺乏产业聚集规划

黄冈在大别山区和长江沿线旅游资源集聚程度较高,但是前期规划各自为政,项目业态构成简单,基本停留在“观光、餐饮、住宿”初级阶段。旅游吸引物规划雷同,项目投资回报简单,很难吸引到有实力的开发商。缺乏有影响力的开发商带动,很难形成黄冈的旅游产业聚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旅游投资商都会选择产业聚集度高的地区,通过协作经营共同维护项目地的长期市场热度。

5、缺乏老区富民工程

旅游业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国家因此明确提出旅游是富民产业,但是旅游项目往往也仅仅是通过促进就业惠及到民生而已。因为招商引资竞争的加剧,地方政府不得不

考虑开发商的投资回报,而开发商很少从当地百姓的角度出发,让百姓,尤其是老区人民真正融入到旅游项目开发中,从项目开发中真正直接受益。黄冈必须改变旅游项目开发模式,使老区人民真正受益。

第三章战略目标

第14条发展理念

构建以文化为魂,生态为本的旅居城市

黄冈不仅有红色大别山的良好生态环境,还有赤壁怀古的古城文化、李时珍的健康产业体系、四祖、五祖的禅修境地、黄冈中学的求学氛围,在城市生活压力、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今天,黄冈是武汉城市圈中最适合人们在工作之外,观光、度假、学习、修身、养性的地方,是人们工作之外的旅居城市。

黄冈不仅仅是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更是武汉城市圈的旅居城市,随着武黄一体化发展,黄冈也将成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客源市场的观光客、商务群体的旅居地。

旅居城市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破题发展方向。

黄冈必将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发展的典范。

第15条发展思路

(一)以龙头项目为纽带

黄冈及各县市通过核心项目激活市场人气,成为市场热点,带动相关项目及产业共同发展。在旅游项目建设上,从初级的旅游项目向垄断型、集聚型大项目开发转型,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助推黄冈旅游的飞速发展。

(二)以产业聚集为通路

通过核心项目引领形成几个定位不同的旅游产业聚集区,进而形成旅游产业体系,是黄冈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同时,各县市需加强项目合作,从各县单打独斗向全市旅游一盘棋转型,凝聚合力,因为核心项目及其产业链条往往是跨区域的,必须整合运营。

(三)以老区富民为责任

充分利用黄冈特色农业已形成“五带十区”的产业格局和集群效应,形成各县各具特色的“十全十美”(十个市县)乡村旅游体系。同时利用国家政策,导入红色旅游机制,通过创新性旅游富民工程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引领农业大市黄冈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老区农业升级。

(四)以城旅一体为核心

旅游依托城市发展,黄冈城市建设体现旅游功能,把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整体打造,将城市旅游变为旅游城市。黄冈旅游不再是单一的经营景区或者景点,而是在经营景区或者景点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经营和城市品牌的提升,通过城市建设、环境改善、土地运营、氛围营造、品质提升,使城市成为黄冈旅游的核心载体。

(五)以武黄同城为杠杆

旅游已进入新的客源圈层时代,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使黄冈的客源地半径扩大几倍,黄冈要强化与武汉同城化发展措施,充分接力武汉作为中国高铁网络枢纽的优势,优化武黄城铁服务体系是黄冈撬动市场的杠杆。

第16条战略定位

凭借鄂东门户、大别枢纽及武汉同城化的区位交通优势,依托江山如画,多少豪杰的强势旅游资源,黄冈构建起“大江山”(大别山旅游经济带、长江旅游经济带)的旅游产业格局。从市场和产业两个方面入手,用5—10年左右时间,将黄冈建设成为国内标志性的红色旅游地和红色经济高地,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国际知名的禅修本草养生地和产业集聚区,成为华中地区、长江中游的重要休闲度假地。

第17条发展目标

(一)目标体系

1、发展梯级目标

黄冈应该立足大武汉城市圈,凭借自身的优势旅游资源和强势项目运营,构建起最丰富的度假项目体系,进而确立自身在武汉城市圈的休闲度假基地地位;通过大别山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专项旅游等项目群体的整合推动,成为大别山区的引领者和标志旅游地,进而和长江水系的自驾游旅游、湖泊旅游等构建起黄冈特有的“大江山”产业格局,成为国内著名的江山型旅游目的地;通过国内外少有的高品质禅宗、本草、武术等资源整合,进行深度开发,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禅修本草养生度假地。

2、旅游产业目标

(1)产业定位

黄冈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位于湖北省前列,在鄂豫皖大别山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细分目标

红色产业目标:抓住国家扶植连片扶贫区的契机,用2年时间,以“省级大别山实验区”为基础,整合红色、绿色旅游资源,探索出一条引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新路。2013年申请成立国内第一个“红色旅游经济实验区”,作为向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献礼成果,2014年创建国内第一个“红色(旅游)经济特区”,作为向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献礼成果。

绿色产业目标:在“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国际大背景下,黄冈必须抓住武汉城市圈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契机,按低碳节能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绿色生态度假项目、农业转型提升项目,低碳和谐旅游成为黄冈旅游的重要标准和旅游标识之一,由旅游产业引领,黄冈成为国家两型社会发展示范区。

古色产业目标:黄冈应该整合长江水系的自然优势和沿线厚重人文优势,尤其是充分整合蕲春本草、武穴(广济)武术、黄梅禅宗旅游资源和产业资源,依靠龙头项目的带动,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养生度假产业聚集区。

蓝色产业目标:蓝色战略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沿海城市都在探索蓝色海洋旅游发展之路,黄冈应该发挥长江水系的自然优势,通过市场化、体系化水上旅游项目群体,率先在内陆城市探索出一条内地蓝色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3)具体目标

依托黄冈丰富优势旅游资源,抓住武汉创建两型社会的契机,通过龙头项目引领,逐步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在2015年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占黄冈GDP2.8%,旅游产业成为黄冈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25年产业增加值占GDP6.4%,旅游产业成为黄冈的重要支柱产业。

到202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近800亿元以上,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比重逐年增加,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10%,黄冈建成5A旅游区2家,4A旅游区20家,3A以上旅游区80家,至少1家大型旅游集团,1家进入国内旅行社百强的规模旅行社,大型专业旅游交易网站1个,星级饭店300家,旅游强县达到4家以上;“湖北旅游名镇”达到4个以上,生态文化旅游镇达到10个以上,“湖北旅游名村”达到20个以上,星级“农家乐”达到3000家。

3、客源市场目标

从客源市场区域来说,黄冈应主要定位于如下几个市场区域:

基础市场:以黄冈市为中心的3个小时车程范围内的城市和地区,主要有武汉、黄石、鄂州、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孝感等武汉城市圈内的大中城市及郑州、合肥、南京、南昌、长沙、杭州等省会城市的游客。这些城市交通方便可达性强,武汉城市圈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消费行为大体相近,人民之间往来密切,有强烈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省会城市经济发达,民众出游愿望高,不仅是黄冈二日游、周末游的最大消费市场,还必将成为黄冈市基础客源市场。

潜在市场:以黄冈市为中心5个小时车程范围内的城市和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太原、石家庄、济南、西安、成都、重庆、贵阳、南宁、香港、澳门、福州、台北等大城市,这些城市中既有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又有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港澳台等,是未来黄冈旅游发展的潜在市场。

海外市场: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地区将是黄冈市旅游发展的主要海外市场。

4、旅游形象目标

现有主题大别山水人文黄冈

释义评价:大别山水是蕴藏着黄冈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的无穷宝库,而黄冈丰厚人文资源在国内少见。“大别山水人文黄冈”准确的把握了黄冈旅游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但生态、人文组合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主题,往往缺乏特色,很难让人过目不忘,起不到浮想联翩的作用,不易作为推广语使用。

建议在黄冈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别山、长江沿线旅游格局已具雏形时,推出下列形象主题:

备选主题江山如画大彩黄冈

用语释义:苏轼走遍了黄冈的山山水水,才会有感而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江山如画”是黄冈核心文脉“赤壁怀古”对其自然资源最传神的真实写照,是对黄冈山水人文的高度概括。

在黄冈2000多年历史中,在世界印刷史、中国革命史、中国佛教史、中国医药史、地质科学、文学等方面的表现都不仅仅只是丰富多彩,而是都留下了诸多改变历史轨迹的、浓墨重彩的“大色彩”,一个城市在众多方面都有“大彩”,这在国内城市中都是鲜有企及的。

相信,基于“江山、大彩”资源,通过系列旅游吸引物规划建设和节事活动营销推广,相信黄冈旅游能够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演绎出独具魅力的“大彩”。

注解:“大彩”可能会引起媒体异议,但是媒体关注正是营销的基础。

(二)阶段发展目标

1、近期(2012年—2015年): 重点开发与集中突破阶段

着重开发具有推动和引导功能的旅游项目,启动建设刘邓巨幅头像、挺进营地、千古风流广场、小别镇、大别山冬宫、夏宫、禅修精舍、七里坪、龟峰山、桐梓太极温泉、林家大湾、一多运动公园、雷池等,同时重点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基本形成“千里风流地红岳大别山”的特色,并随着休闲度假人口的增加,实现旅游产业化水平的根本性突破。

至2015年,黄冈的游客接待量近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3亿元。旅游商贸项目和公共配套项目基本可以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系列营销会展活动全面展开。黄冈在武汉城市圈成为必游地,在中部地区形成巨大影响力。

2、中期(2016年—2020年): 深度开发与全面发展阶段

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配套建设,在进一步完善黄州古城、蕲春古城、挺进营地、大天堂寨、横岗山等重点项目,在重点形成精品产品的基础上,保护性地持续开发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品序列,基本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体系。

至2020年,随着规划近期各项目的深入运营,使黄冈旅游的市场运营水平显著提高,游客接待量近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0亿元以上,推动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幅度提高,使旅游业成为黄冈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3、远期(2021年—2025年): 整体提升与持续发展阶段

对旅游产业结构体系进行整合、提升,提高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品质,提质增效,增强各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旅游支撑和保障体系。

至2025年,黄冈游客接待量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00亿元,黄冈成为武汉旅游的一部分,中部地区必游的旅游目的地,跻身中国旅游大市行列。

第18条县市发展策略

(一)全面融合战略

立足武汉城市圈旅游,配合武汉打造“国家中部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促进武黄同城一体化进程,依托黄冈丰厚人文、优良生态资源,将黄冈旅游的规划、建设、营销全面融入武汉旅游,实现到黄冈旅游就是在武汉旅游的战略目标。

(二)区域共赢战略

立足大别山旅游跨区域大环境,通过加强和安徽、河南相关地市多维的空间联动,积极建立政府间的旅游合作关系,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与合作,通过积极竞合使周边的竞争和屏蔽效应尽快转化为近邻互动、区域联动效应,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旅游格局,构建产品互补、客源共享、利益共赢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三)产业联动战略

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多功能、全方位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旅游业的产业群体已向一产、二产延伸,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和旅游联动,黄冈的旅游开发需要联动农业、康体、商品制作等产业,尤其强化与文化创意、房地产强势产业的对接,形成泛旅游产业结构,快速、稳步启动黄冈泛旅游产业体系。

(四)圈带发展战略

现代经济已经进入了圈带时代,各地联动发展才能取得竞争优势,作为武汉城市圈一员的黄冈也必须发展起自身的旅游圈带,在大江山格局下,通过挺进营地、温泉走廊,养生禅修圈等地区圈带完善产业链,形成均衡发展的旅游大格局。

(五)绿色生态战略

紧扣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契机,建设以“绿色交通”、“绿色酒店”、“绿色景区”、“绿色餐饮”、“绿色娱乐场所”、“绿色旅游商品”等为支撑的绿色旅游体系,形成生态旅游地的重要产业支撑体系。提倡休闲度假旅游消费方式,引导旅游者强化环保意识,最终把黄冈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旅游目的地。

第19条县市发展策略

(一)黄冈市区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资源特色,以名人资源为主线,将江、湖、山等自然资源有机联动,形成了东坡赤壁及黄州古城、闻一多与望天湖,林家大湾与回龙山等重要资源节点。

【发展瓶颈】黄冈市区旅游发展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传统的高品质旅游资源,如黄冈的文脉—东坡赤壁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为旅游市场热点;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有的黄州区面积过小,已经无法承载黄冈市区的发展需要,故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黄冈市区规划范围包括黄州区、团风县、浠水县的巴河、兰溪、散花。

【应对策略】以建设旅游目的地的标准规划黄冈市区,彰显黄冈厚重人文资源,通过分阶段恢复黄州古城和建设“千古风流人物”广场凸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化底蕴,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整合发展之路。同时通过自驾车营地带动林家大湾、望天湖进入旅游发展快车道。

(二)团风县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团风人文资源丰厚,团风籍的世界名人就有三位,即李四光、林彪、熊十力;团风红色底蕴深厚,由陈潭秋、林育南、李求实等在回龙八斗湾成立的“共存社”,组建了红六军;团风自然生态资源丰足,大崎山森林公园素有“鄂东泰山”之誉,“鄂东千岛湖”之称的牛车河风景秀美,尤其是林家大湾与回龙山的人文生态绝佳组合。

【发展瓶颈】在自然资源方面,团风县大崎山、牛车河等资源不错,但是在黄冈地区缺乏比较优势;在人文资源方面,“林家大湾”是“林氏三雄”祖宅所在地,是团风县最具潜力和市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是也因为林彪而一直处境尴尬。

【应对策略】林彪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组建反党集团而推出历史舞台,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国内外充分肯定。林彪是一位有争议的传奇人物,在寻找差异化体验的今天,林彪因为争议而具有了比其他同时期人物更大的市场吸引力。团风应该充分整合回龙山的自然资源和林家大湾的人文资源,发挥团风是黄冈距离武汉市最近的县区,以林家大湾作为旅游吸引物,整合其他人文资源,以回龙山生态资源为大背景,在黄冈地区率先探索自驾车营地和特色乡村游整合发展之路。

(三)红安县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红安有雄奇的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神秘的古兵寨九焰山等,但红安尤其以红色旅游资源最具震憾力,第一个革命法庭、第一家苏维埃银行、第一家苏区食堂、第一所列宁小学……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里坪长胜街革命旧址群,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等两百多位将军。

【发展瓶颈】红安红色旅游发展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由于鄂豫皖根据地及红四方面军是由张国焘领导,红安不是中央及中央红军所在地,很难在政治影响力方面和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相比。二是鄂豫皖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众多,39个县市多建有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同质化竞争严重。三是红色旅游景区免门票政策,使项目运营缺乏激励机制。

【应对策略】根据不同时期的红色旅游资源,采用不同的操作策略。土地革命时期,即鄂豫皖根据地、红四方面军时期,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与七里坪长胜街革命旧址群联动运营,在参观游览的基础上加入体验感悟,突破门票收入瓶颈;解放战争千里挺进大别山时期,战役地点很多,散落在各地,不成规模、不易保护,通过产品将各点连接起来,形成联动的线路产品。上述两个产品都是体验性的第二代红色旅游产品,通过消费体验实现项目收入,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

(四)麻城市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麻城有以龟峰山和五脑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杏花村、孝感乡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花挑、花鼓戏等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等,同时拥有众多的红色资源,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红四方面军、红25军和红28军的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阶段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位于大别山中段的龟峰山风景区(AAAA级),有标志性景观——龟峰神形酷似一只翘首苍天的巨形神龟。

【发展瓶颈】龟峰山上分布着生长周期上百万年、连片集中面积达10万多亩的古杜鹃群落,被吉尼斯认定为“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景区为杜鹃花王投保960万元。“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已经成为麻城的城市品牌,但是由于杜鹃季节性很强,花期仅有一个月左右,杜鹃给麻城带来的经济贡献不高。麻城和红安同为红色旅游资源强县,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特色红色旅游之路。

【应对策略】麻城应充分整合两大红色资源,即传统红色革命历史旅游资源和龟峰山映山红旅游资源,让映山红观光游客感悟红色革命历史,让红色历史学习团队欣赏人间胜景—古杜鹃群落,让麻城旅游红透中国。在整合红色资源的同时,必须加大杜鹃花卉产业的开发力度。在红色旅游大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杜鹃花(花卉)旅游发展之路。

(五)罗田县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罗田旅游资源具有丰度高、规模大,密度高、组合好,品位高、优势强,环境优、感召强的特点。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属的天堂湖、薄刀峰、九资河等风景区具有较高品质,或有地域垄断性,或有区域性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天堂寨是大别山主峰所在地,已开发出神仙谷、天堂顶、哲人峰等景点。天堂湖风景区位于薄刀峰、九资河、天堂寨三个景区脚下,是典型的山间湖泊。

【发展瓶颈】罗田县天堂寨、天堂湖、九资河的山、湖、古镇资源组合,在鄂豫皖大别山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港中旅进驻河南信阳鸡公山,安徽天堂寨申请5A,大别山区旅

游竞争加剧,罗田县必须短时间内确立自己在大别山区旅游的龙头地位。

【应对策略】作为黄冈大别山旅游代表的罗田县不仅需要在传统观光市场有所作为,更需要凭借天堂湖、九资河优良的生态环境,通过高水准的度假项目规划、建设,迅速确立自己在大别山度假市场的领袖地位;同时利用笔架峰的高度、区位优势,完成“千里挺进大别山”概念的标志性景观破题。罗田县只有同时占领大别山红色、绿色两个制高点,产生项目跟进壁垒,才能成就大别山区旅游标杆地位。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山地旅游发展之路。

(六)英山县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英山山川秀丽,人杰地灵,自然景观异彩纷呈,文化史迹沉淀丰富。除了大别山观光资源,英山最有特色、竞争力的是其温泉资源,地热田呈集群状分布,分布在东汤河地热田、西汤河地热田、北汤河地热田、卢家湾地热田、丝茅岭——芭茅街地热田,是湖北乃至全国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水质好,水温高,埋藏浅,温泉出露点多,是我国著名的温泉之乡。地热可开采量54500吨/日,开发利用可达1000年左右。

【发展瓶颈】英山温泉旅游资源目前主要用于体育、旅游、医疗、服务等方面,仅占总用水量的14.9%,资源基本上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由于温泉资源极为丰富,如果英山温泉采用常规化资源招商模式,投资商基本会复制国内盛行的“万国温泉+水上乐园+旅游地产”类的开发模式,必然会引起英山县温泉项目之间恶性竞争,而且国内传统的开发商开发模式,当地农民受益很少。

【应对策略】英山要做足水文章,在做好夏季冷水漂流时,尤其要依托温泉优势,做透暖水项目,颠覆传统温泉项目开发模式。将温泉集聚区作为一个整体,本着造福于民的理念,将乡村旅游和温泉产业开发模式进行有效整合,创新规划英山温泉乡村开发模式,不仅是温泉洗浴富民,而且在英山形成完整的温泉产业体系,探索出全新的温泉产业发展之路。

(七)浠水县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浠水山川秀美,风景如画。有茶圣陆羽鉴定的兰溪镇“天下第三泉”,有被誉为“佛教圣地”的斗方山禅寺,驰名湖北的三角山避暑山庄、白莲河风景区、策湖湿地公园、望天湖风景区。收藏线装古籍出版物四万余册、位居湖北各县市之首的县博物馆。特别是闻一多纪念馆,已列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驴友追捧的油菜花海,浠水是全国7处最佳油菜花拍摄地之一。

【发展瓶颈】浠水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特色不鲜明,三角山高山避暑、白莲湖水岸度假、斗方山禅宗养心都是不错的旅游发展方向,但是在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黄冈,上述资源就只能做到百花齐放(各县都可以开发同类项目)层面,浠水县缺乏独秀一枝的资源,必须进行资源整合。

【应对策略】浠水最知名的人物是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出生于巴河镇的他不仅仅是爱国诗人,更是一位国学大师,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浠水最受旅游市场追捧的旅游景观就是每年4、5月份的巴河镇等处的油菜花海。浠水应该将聚焦在巴河镇的两大资源整合,形成自己的品牌项目,探索出一条农业休闲产业发展之路。

(八)蕲春县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蕲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三角山、云丹山、横岗山、南天河、仙人湖、赤龙湖、赤西湖、桐梓温泉等山水资源,尤其以医圣李时珍及《本草纲目》为其核心资源,蕲春已经开发了系列李时珍品牌的商品及项目,包括李时珍医药集团的李时珍保健油、李时珍保健酒,李时珍国际医药港、李时珍医药工业园以及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故居、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等旅游项目。

【发展瓶颈】蕲春虽然认识到李时珍的品牌价值,规划投资40亿元建设了李时珍健康文化产业园,但是由于前期规划缺乏文化挖掘,目前的主要项目,古镇、影视基地、高尔夫等很难成为支撑健康概念的标准性项目,而健康论坛没有项目支撑,成为空中楼阁。

蕲春需要有市场影响力、号召力的能够体现李时珍本草养生理念的项目,总体而言,李时珍及《本草纲目》对蕲春的经济贡献值有限。

【应对策略】李时珍健康产业园应该立足整个蕲春,将蕲春作为一个大的健康文化产业园规划运营,深度挖掘李时珍《本草纲目》文化,规划建设高品质的、全新的李时珍本草旅游项目,将其注入产业园,整合提升现有的李时珍健康文化产业园。将其打造成全国,甚至世界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走出一条自身的本草养生发展之路。

(九)武穴市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武穴溶洞群气势恢弘,造型奇特,景致迷人,是湖北省少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区点有梅川水库、武山湖风景区、双善洞、仙姑山、魏高邑农业科技园等。武穴前身为广济,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在唐朝便有“千庙之县”的盛名,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较高,有一定的客源基础。

【发展瓶颈】武穴有代表性的、近期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是武山湖和横岗山,武山湖水体景观资源较好,但是作为长江水系的淡水湖泊,在千湖之省的湖北,长江沿线水体众多的黄冈没有比较优势,只适合做中小规模的水岸度假村及湖景地产项目开发,很难承载起武穴深厚的广济文化,很难成为武穴的旅游龙头项目。

【应对策略】武穴核心旅游资源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横岗山,古称匡山,唐代匡山和庐山总称为匡庐,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说,可是匡山的名字因为避赵匡胤讳改为大王山后而消失,而庐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山历史渊源极深,庐山佛教净土宗开山法师慧远就是从武穴的黄牙寺渡江上庐山的,武穴应将横岗山作为龙头项目进行重点规划,以演绎、凸显“广施佛法,普济众生”的广济文化,重塑“匡山”,探索出一条宗教、中药、现在医学整合发展之路。

(十)黄梅县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黄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国粹级别的“黄梅戏”的故乡,有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黄梅挑花”,更是驰名中外的禅宗源地,有创中国禅宗丛林之始的四祖寺,被宋英宗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御书[天下禅林]的五祖寺,自唐宋两朝以后香火尤为兴盛。

【发展瓶颈】由五祖弘忍大师亲手创建于唐永微五年的五祖寺依东山而建,气势恢宏,而经过本焕大师筹资修复的四祖寺更是占地57340平方米。两座寺庙规模宏大,香客众多,但也仅仅是香客众多,因为四祖寺、五祖寺所在的西山、东山缺乏观光资源,无法与传统佛教圣地九华山、峨眉山相比,甚至不及安庆三祖寺,游客量一直没有达到预期。

【应对策略】禅宗在四祖之前,默默无闻,而经过四祖、五祖大行天下。四祖、五祖对禅宗发展有着划时代的贡献,四祖道信在黄梅西山完成了“农禅并重”和“聚居传法”两个历史使命,五祖的“东山法门”继承了四祖的佛教改革并且创新和发展,减低了禅宗的门槛,促进了禅宗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迎来了禅宗的发展盛世。黄梅禅宗旅游的核心优势不是传统的观光,而应该以四祖、五祖开创的农禅并举、生活悟禅理念,黄梅应以此为破题方向,走出一条禅修养生之路,复兴黄梅在禅宗的地位和影响力。

(十一)龙感湖农场旅游发展策略

【资源点评】除鱼类资源外,湖中野生水生植物的资源丰富。古“雷池”就是龙感湖,“不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即源出于此。龙感湖是黄冈最大的湖泊,水质达到了国家地表水二级以上水质标准。龙感湖自然保护区地处龙感湖核心地域,该区也是龙感湖地理环境、生物资源最为复杂和丰富的地区,是历年众多候鸟集中栖息地,湿地类型多样。湖面上不时掠过自由嬉戏的天鹅、白鹭、鸳鸯、野鸭、鸬鹚的身影。

【发展瓶颈】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黄冈的几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构成了完整的鄂东生态体系,它的资源体现在两个“大”,即大面积的农耕土地和大面积的湖面,但也仅仅是土地和水面,缺乏能够吸引游客的传统观光资源,单纯的冬季观候鸟已经被一衣带水的鄱阳湖证明不足以

支撑旅游开发,而且自然保护区对旅游开发的要求更加严格。

【应对策略】将“不越雷池一步”人文典故和龙感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整合,进行大景区、大景观创意规划,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设定为“雷区”,即普通游客不能进入的科研区域,是黄冈生态资源的最后一片神秘区域;将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和非保护区湖面设定为“池区”,和农场的大面积土地整合进行旅游项目开发,探索出一条湖泊(水上)旅游发展之路。

第四章空间布局

第20条空间布局

(一)空间发展理念

1、起步阶段(2012年前):一带三区

大别山旅游经济带,红色、绿色、古色旅游区,以旅游项目为中心,关注产业支撑、发展

2、发展阶段(2012年后):两带四区

大别山、沿江旅游经济带,红色、蓝色、绿色、古色旅游区;以核心项目为龙头,引领产业聚集,形成“大江山”产业格局

(二)总体空间布局

黄冈总体布局为:一核两带三心四片十一区

一核:黄冈市区旅游核

两带:大别山、长江旅游产业发展带

三心:黄冈、麻城、蕲春旅游集散中心

四片:红色、蓝色、绿色、古色旅游片区

十一区:黄州古城旅游区、团风自驾旅游区、红安红色旅游区、麻城杜鹃(花卉)旅游区、罗田山地旅游区、英山温泉旅游区、浠水农业旅游区、蕲春草本旅游区、武穴山水旅游区、黄梅禅宗旅游区、雷池湖泊旅游区

第21条旅游核

(一)范围

黄冈市区(在原黄州区的基础上增加团风县、巴河、兰溪、散花三镇)

(二)功能定位

集旅游观光、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会议会展、运动康体、旅游集散等功能的旅居一体化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是鄂东文化产业聚集区和引领区,是一个全新的旅游文化目的地。黄冈文化旅游目的地不仅仅体现在地理空间位置上,同时也具备统筹黄冈地区旅游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核心动力的功能。黄冈市是整个黄冈地区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地方,也是旅游接待设施最高端最密集的地方。

(三)总体布局

一轴两翼四片区

一轴:黄州古城附近是黄州的老城区,白潭湖是黄州的新城区,由黄州古城和白潭湖新区构成的黄州旅游古今发展轴。

黄州区旅游有两大核心功能区构成。一是位于赤壁公园、黄州古城周边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和旅居古镇、旅游码头(包括李四光纪念馆,详见项目篇蓝色旅游龙头项目),一是位于白潭湖新区的黄冈旅游集散中心(详见旅游集散、项目篇千古风流人物广场)。

两翼:两个自驾车营地发展翼。以团风回龙山镇为主的传奇名人游(详见项目篇林家大湾),以浠水巴河、散花为主的休闲农业游(详见项目篇一多花海运动公园)。

四片区:

1、白潭湖片区:以白潭湖风景区为主,包括东湖、西湖等,以市民公园为基础,通过举办

赛龙舟、鹊桥会等活动提升商业配套,土地价值,成为黄冈的中央游憩区。

2、黄冈中学片区:以黄冈中学新老校区为中心,和挺进营地等红色旅游资源联动,培育夏令营市场,成为国内夏令营市场的领先者。

3、陈策楼片区:以陈潭秋故居为中心,整合周边的农业休闲观光区域,将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特色餐饮、住宿、娱乐等联动发展。

4、叶家洲片区:以叶家洲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先期开发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自驾游项目,后期通过引入开发商开发,开发农业山庄和运动公园等复合旅游项目。

第22条产业轴

1、功能定位

大江山旅游产业格局,由大别山旅游产业轴、长江旅游产业轴共同组成。集交通组织、空间整合、产业集聚、形象展示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廊道和产业功能轴线。

2、规划内容

将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要素产业优先布局于产业轴,充分发挥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构建黄冈地区旅游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

大别山旅游产业轴:产业轴沿红安县、麻城市、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境内的大别山脉分布,包括以刘邓头像雕塑、千里挺进营地、七里坪红色古镇、老区温泉产业、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构建的红色旅游产业,和以小别镇、天堂寨、九资河、龟峰山、横岗山等构建的绿色旅游产业,由红绿旅游产业支撑起的旅游产业轴,是黄冈依托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抓住“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实验区绿色旅游契机,让黄冈旅游走全国市场的主要产品带,率先启动产业带。

长江旅游产业轴:产业轴沿流经团风县、黄冈市、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龙感湖区的长江水系分布,包括以黄州古城、蕲春古城、古雷池、望天湖等构建的蓝色旅游产业,和以四祖禅修、五祖禅博、蕲春本草、武穴匡禅等构建的古色旅游产业,由蓝古旅游产业支撑起的旅游产业轴。近期,主要面向武汉城市圈游客的湖泊旅游、自驾游为主;中期,随着黄州古城、蕲州古镇、古雷池、蕲武黄养生产业聚集区等项目的建成,成为黄冈大江山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远期,随着内河游船和私家游艇的增多,及各沿岸湖泊和长江的联通,养生产业将和湖泊度假充分融合,长江产业轴将成为黄冈旅游重要的增长极。

第23条集散中心

1、功能定位

依托交通优势,充分发挥旅游集散作用,完善旅游接待、商务休闲等城市旅游服务功能。

2、规划内容三主三辅

三个主要旅游集散中心

(1)黄冈市:随着与武汉交通同城化,黄冈将承接武汉城市圈,及武广、京武高铁、武汉机场过来的环渤海客源群体及珠三角客源群体,是人气聚集最密集的地方。

黄冈旅游集散中心位于黄冈白潭湖新区,武汉黄冈城际铁路路口站站前广场,是一个集旅游集散功能、旅游购物功能、文化游乐功能为一体的现在城市综合体。

(2)麻城市:依托沪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承接长三角及四川的客源群体。

(3)蕲春县:目前,拟投资25亿元蕲春机场项目规划,已上报上级部门,进入了机场选址阶段。蕲春机场将成为黄冈的航空枢纽,为之带来南来北往的客源。

三个辅助旅游集散中心

(1)武穴市:即将启动的武穴长江大桥将联结杭瑞高速和麻阳高速,东临黄梅,西接蕲春,南连江西九江、瑞昌市,具备二级旅游集散中心的基本条件。

(2)黄梅县:依托与庐山的便捷交通,通过匡(山)庐(山)联动,有效分流庐山游客经过黄梅到黄冈感悟匡禅。

(3)九资河:作为大别山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打造九资河旅游服务基地,着重建设九资河水街长廊、九资河游客服务中心、打造鸠鹚古国、对九资河镇进行旅游休闲化提升改造。

第24条旅游片区

根据区块旅游资源类型和特色,将黄冈整体分为四色片区:

1、红色旅游区

范围:包括红安、麻城

定位:红色旅游体验区

依托挺进大别山重要事件及抗战遗址、纪念馆、将军故里等红色资源,从传统观光教育转变为体验感悟,通过长胜街、千里挺进营地等让游客体验。

2、蓝色旅游区

范围:包括黄州区、团风、浠水

定位:文化创意产业区

依托黄州古城为发力点,整合片区内白潭湖及千古风流广场、望天湖及一多故里、浠水河及浠水文庙资源等。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片区、更是一个文化创意园区,是蓝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力点。

3、绿色旅游区

范围:包括英山、罗田

定位:生态休闲度假区

大别山森林覆盖率极高,生态资源品质优良,依托英山温泉和罗田大别、小别等项目,打造休闲度假胜地。

4、古色旅游区

范围:包括黄梅、武穴、蕲春、龙感湖区

定位:禅修本草旅游区

依托黄梅四祖寺、五祖寺,武穴横岗山,蕲春李时珍健康产业园等开展禅修本草养生旅游,成为国际著名养生度假地。

第25条旅游产业聚集区

为了充分发展黄冈总体规划对各县市区的行业指导作用,结合各县市区的资源不同特点,特制定了11个不同的旅游发展路径,即黄冈以文化旅游、团风以自驾旅游、红安以红色旅游、麻城以杜鹃花卉旅游、罗田以山地旅游、英山以温泉旅游、浠水以农业旅游、蕲春以本草旅游、武穴以宗教旅游、黄梅以禅宗旅游、龙感湖以湖泊旅游为旅游突破口,各县市区在发展本地区旅游产业时,可以互相借鉴,整合发展。

各旅游区不仅是主题旅游景区,更是主题旅游产业集聚区,通过核心项目吸引,产生市场影响力,从而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条和丰富产业业态组成,形成产业聚集。

各县市区发展时要主要和周边县市形成产业联动,如红安和麻城等共同做大红色旅游,罗田、英山、蕲春共同做大山地温泉旅游,黄州、团风、浠水共同做大文化旅游……,通过产业聚集、联动共同做大做强黄冈旅游产业。

第五章项目规划

第26条项目策略

以红色旅游为灵魂

大别山是湖北的红色旅游龙头资源。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引领老区脱贫致富已经是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共同职责。《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别山红色生态旅游板块以黄冈市全境为主体,以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灵魂,大力整合绿色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不断完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形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红色旅游基地和旅游

目的地。

以绿色旅游为基石

绿色观光度假将是旅游市场的持续热点,符合人类回归自然生态的发展要求和心理需求,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更是黄冈两型社会的破题点,以武汉都市圈客源群体为核心客源群体,规划建设一批高品低碳的绿色观光度假产品,绿色旅游将为黄冈旅游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以蓝色旅游为亮点

黄冈厚重人文资源如东坡赤壁、黄州古城、蕲州古城、古雷池、闻一多与望天湖等,都沿长江水系分布,应该充分挖掘以东坡“赤壁怀古”为代表的人文资源,通过有影响力的系列节事活动和有创造力的旅游文化产业,通过蓝色旅游保持媒体、公众、投资商对黄冈旅游产业的持续关注。

以古色旅游为特点

相对于其他资源,黄冈古色旅游资源如四祖寺、五祖寺、李时珍《本草纲目》、宗教武术等在黄梅、蕲春、武穴呈一体分布,这种禅宗、中医药、武术高度密集的资源状况,在国内具有垄断优势,是黄冈进入养生度假产业体系的快车道。

项目层级

项目分为四个层级,一级是引领黄冈旅游发展的4个龙头项目,分别是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标志性景观——刘邓巨幅头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创建的代表项目——小别度假镇,国内禅修养生的标杆项目——四祖禅修精舍,黄冈城市文脉的载体项目——黄州古城;二级是4个重要的跨区域发展项目,有千里挺进营地、天堂寨、横岗山、三角山;三级是11个重要项目,如黄冈千古风流广场、团风林家大湾自驾车营地、红安七里坪古镇、麻城龟峰山、英山温泉乡村、浠水一多花海运动公园、蕲春桐梓温泉、武穴横岗山、黄梅禅文化旅游区、龙港湖雷池旅游区等,四级是其他储备项目。

项目级别具体项目

龙头项目刘邓巨幅头像黄州古城小别度假镇四祖禅修精舍

跨区项目千里挺进营地天堂寨横岗山三角山与屏风寨

重要项目千古风流广场、林家大湾自驾车营地、七里坪古镇、龟峰山、温泉乡村、花海运动公园、桐梓温泉、横岗山、禅文化旅游区、雷池旅游区11个项目

其他项目 11县市储备项目

第27条龙头项目

(一)红色龙头项目——刘邓巨幅头像雕塑

【资源现状】大别山区横跨鄂豫皖三省,是千里挺进大别山发生地,是国家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是三省的红色旅游龙头地区,但是大别山区红色旅游景区多只是建有纪念馆、烈士陵园等项目,缺少象宝塔山、茅坪八角楼的标志性景观。

【发展策略】黄冈必须率先在鄂豫皖大别山区规划建设“千里挺进大别山”红色旅游的标志性景观,该景观建设将为黄冈红色旅游争取到更多的政策及相关支持。

【项目内容】项目选址罗田县笔架山顶。刘邓巨幅头像雕塑前期规划建设不能采用美国总统山的写实方法,主要是初步处理,勾勒出两个意向的头像,传递两位统帅的神韵,同时通过全息成像技术进行技术辅助。后期得到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后,可以再精细雕塑。主要的观景留影区设在九资河木梓树农田区,该处现在是黄冈最美的田园风光区之一,未来将是黄冈旅游的标志性留影点之一。

(二)蓝色龙头项目——东坡赤壁与黄州古城

【现有规划】2010版《赤壁公园总体规划(中期稿)》将赤壁公园分为三个区域,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东坡赤壁为核心的东坡文化区,赤壁公园北部,黄州古城墙北部的黄州古城文化区,

赤壁公园西南部,延伸到长江岸边的三国文化区。

【调整策略】一个东坡赤壁旅游区不需要三种文化,必须形象清晰,文化主线就是东坡的二赋一词,尤其是《赤壁怀古》,文化载体就是黄州古城,建议将上述三区中的黄州文化区、三国文化区、东坡文化区作为黄州古城概念整体整合开发。先期开发拆迁量较小的赤壁公园北部及其周边,再开发南部的老城区。

【规划支撑】《黄冈城市规划》中,黄冈行政中心向北迁移,白潭湖将成为新城区,规划给恢复黄冈的文脉,再现”大江东去浪淘尽“意境提供了难得契机,可以通过新老城区房屋置换开发恢复黄州古城,即先开发新城区,将老城区部分居民迁往新城,再开发老城,将黄州古城建成成为黄冈的旅游目的地。

(三)绿色龙头项目——小别镇

【项目现状】天堂湖位于天堂寨、薄刀峰下,生态环境优美。为了支撑老区经济发展,天堂湖被批准为湖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正在抓紧规划建设。安徽省金寨也将山下水库变身“天堂湖”,山下小镇摇身变成“天堂镇”,希望做实“天堂”品牌,区域竞争日益加剧。

【发展策略】罗田在运营天堂寨、天堂湖的同时,应该站在大别山区的整体高度,运营“大别”、“小别”品牌。在国家商标局抢先注册“小别”系列商标,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各级政府加快小别镇规划建设,从商标申请、规划阶段就必须开始营造“小别”天堂湖是中国大别山区首选度假地形象,而不是等到项目建成。

【项目内容】选址在罗田天堂湖,借鉴法国依云小镇发展模式,背靠大别山天堂寨主峰,面临天堂湖。按国际山地度假的典范标准规划建设小别镇。建筑风格采用欧洲19世纪建筑风格,和九资河古镇形成明显差异化。有教堂、广场、商业街、酒吧街、游艇俱乐部、高尔夫练习场、度假区、会议中心等。

(四)古色龙头项目——四祖禅修精舍

【项目现状】四祖寺是禅宗丛林的发端,禅宗第一所寺院。不但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特别在日本、印度、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享有盛誉。近年,本焕大师筹资对四祖寺建筑进行修复,使古刹得以重辉。四祖寺如何充分发挥禅宗第一寺的地位和影响力乃是规划发展的关键。

【发展策略】恢复四祖创立的农禅并举禅风,以农入禅,农禅并举,农禅合一。针对中高端群体规划深度禅修项目,规划一处供参修者、居士、香客居住、参学的地方,打造中国禅宗农禅精舍,作为禅宗复兴的标杆项目。

【项目内容】当地政府划拨部分菜田、农田给四祖寺,供僧侣种植黄冈本地草本中药及禅茶,冬参夏学,学经传戒,重振四祖农禅并重禅风。同时按照禅院最初的“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的建设原则,规划建设禅宗农禅精舍,作为中高端禅修者体验农禅、和高僧一起半日种田收菜,半日听经,悟禅参禅的场所。

第28条跨域项目

(一)挺进营地

【资源现状】黄冈红色旅游资源众多,尤其是与千里挺进大别山有关的战役、会议旧址,如高山铺、三角山等,但是资源单体体量不大、散落在各市县,很难形成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资源只能靠各级财政做保护性的规划管理。

【发展策略】整合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各个战役、会议旧址资源,使它们成为一个大项目整体的各个子项目,既可以单独运营,也可以连接成旅游线路。

【规划内容】既有能提供投弹、射击、匍匐等军事项目的训练场地,又有和红色战役旧址、山村紧密结合的帐篷营地、生活营地,并且将各挺进营地互动连接,为游客提供团队拓展、越野训练的千里挺进线路。选取知名度较高、有旅游项目成功运营经验的龟峰山景区作为“挺进营地”的第一个项目建设地,同时注意和麻城烈士陵园王树声纪念馆的项目互动运营。

(二)大天堂寨

【资源现状】黄冈天堂寨景区横跨罗田、英山两县,由罗田的天堂寨、天堂湖、薄刀峰、九资河等和英山的南武当、龙潭谷、韶关等共同构成,但是由于核心资源跨越两县,形成了现在的规划、建设、运营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市场合力的局面。

【发展策略】通过大天堂寨概念、机制整合两县资源,统一规划、建设、运营上述资源。

【项目内容】大天堂寨旅游区呈一带三区整体布局,一带是天堂寨观光游览区,三区是三个旅游度假区,罗田的小镇会议度假区、英山的森林生态度假区、农业休闲度假区。

1、观光游览带:横贯罗田、英山两县,包括天堂寨、薄刀峰、青苔关、南武当、龙潭谷、韶关、刘邓巨幅头像雕塑等。

2、小镇度假区:以罗田县小别镇、九资河区域为主,为企业群体、中高端人士提供会议度假、山地休闲的度假区。

3、森林度假区:以英山县桃花冲区域为主,主要为中老年群体提供森林疗养服务的度假区。

4、农业休闲区:以英山县乌云山茶场、张家咀水库区域为主,主要为自驾车群体、驴友等散客群体提供农业休闲服务。

(三)大横岗山(匡山)

【资源现状】横岗山位于蕲春县、武穴市交界处。重峦叠嶂,宛如龙卧其巅,故名“横岗”。最高峰815米,素有鄂东屏嶂之称,横岗山茂林修竹,郁郁葱葱,隋唐开山,寺庙林立,景点多而集中,横岗山耸翠为黄冈古十景之一。

【发展策略】横岗山和梅川水库、荆竹水库结合,景观资源丰富、优越,但是文化资源略显薄弱;四祖寺禅宗地位高远,但是双峰山自然景观较弱。两者联系发展旅游将是强强联手。

【项目内容】

集山水观光、宗教修养为一体的匡禅旅游区

空间布局一轴两核N节点

一轴从四祖寺到大横岗山(包括西山、太平山)的匡禅旅游轴

两核四祖寺、横岗山

N节点双峰山、沧浪书院、黄牙寺、梅川湖、荆竹湖等

(四)大三角山

【资源现状】三角山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横跨蕲春、浠水两县,方圆60平方公里,大小山峰近30座,主峰三角山海拔1200米,是鄂东地区名山之一。境内山恋起伏,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气温26℃―28℃,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跨越浠水、蕲春两县。

【发展策略】浠水三角山经过多年开发,已经成为黄冈地区的避暑胜地;但是因为三角山很多景观资源、红色旅游、古山寨旅游等资源在蕲春县境内,三座主峰也是横跨两县,必须启动蕲春三角山项目,才能打造出观光度假精品——大三角山旅游区。

【规划思路】

1、爬山的乐趣在于登越顶峰,穿越主要山体,浠水的小环线无法完成;

2、应该在蕲春依托红色旅游、古山寨资源开发挺进营地、古寨避暑度假项目,和浠水差异化规划,形成完整的大三角山旅游体验项目体系;

3、两县共同进行一尖、二尖、三尖观光游览方式开发,将是三角山的标志景观;

【项目内容】一轴两核N节点

一轴:跨越三主峰的观光轴线

两核:浠水风情避暑度假区、蕲春古寨避暑度假区

N节点:三尖峰、老龙洞、三角寺、笔架飞瀑;还有舍身崖、龙船石、拨火棍、屏风寨、燕子寨

旅游管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 (一)现状 1、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状况和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 (1)办学条件。旅游管理专业目前有在校学生138人,期中2015级两个班、2014级一个班、2014级两个班。有三个实训室,包括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茶艺实训室。 (2)师资队伍。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人,期中教授一人,讲师三人。均为硕士研究生以后学历。教师队伍中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1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教学骨干4人。 (3)专业学科建设。旅游管理专业2009年创建专业,2012年成立商务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商务旅游系的一个专业。 (4)校企合作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根据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坚持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紧密,先后与港中旅、中原铁道旅行社、河南大唐国旅等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并于2014年与三门峡市卢氏县双龙湾景区、2015年与河南方特欢乐世界开始合作。这些企业现已成为我

系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我系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参加企业一线的生产实践;同时与联办企业以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方式,为他们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为其提供技能、管理培训服务。 (5)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学校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和支撑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旅游企业发展趋势及工作岗位群的需要,结合我们专业设置的特点,旅游管理专业规划建设的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 校内实训基地在原有模拟导游实训室基础上计划建设导游3D模拟实训室,但由于院系的搬迁,原已建模拟实训室已拆迁不能使用,导游3D模拟实训室未获批准,现校内实训室暂无。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包括大唐国旅、三门峡双龙湾景区等。 (6)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为了有效地推进专业建设,成立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与会专家和学者共同研讨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行业发展对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影响。并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提出指导性的

[城市旅游,几个问题]对城市旅游规划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城市旅游规划几个问题的思考 摘要:在当前旅游行业中,城市旅游属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的规划。因此,相关人员应该立足于城市规划中的问题,推动城市旅游产业的进步,为城市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为旅游行业的进步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简单分析了城市旅游规划的必要性,并且深入探讨了城市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旅游规划的有效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旅游;规划;问题;方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城市旅游规划,同时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寻找适应城市发展趋势的有效措施,确保所在城市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城市旅游规划几个问题展开思考,具体内容如下。 1 城市旅游规划的必要性 1.1 完善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所处的环境会让城市居民产生一种自豪感,并且也会使人们自觉树立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与维护中。而且,进行城市旅游规划可以增强城市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的文明发展,全面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从而为城市营造出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1.2 促进区域旅游业的进步 城市发展的关键方向属于某个区域发展的核心,科学的制定城市旅游的方案,这与区域的进步有很大的联系。因此,科学的制定城市规划的方案,分析城市规划的内容,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旅游行业的影响力与作用。同时也会直接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全面进步。在确保城市旅游业进步的前提下,创造出有利于区域旅游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2 城市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规划水平不高 旅游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关于旅游规划可供借鉴的成功规划案例并不多,再加上旅游规划本身具有地域,文化差异,使得我国大多数旅游规划编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免不了存在与环境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2.2 旅游规划中科学性匮乏 我国大部分旅游规划仍属于感性规划。具体表现为:原则多,实质内容少。旅游规划停留于理论层面上分析,缺少具体的发展思路和策略,规划项目雷同类似,缺少地方特色,出现各地旅游区同一化现象;定性多,定量少。规划缺少有效的技术方法,以主观经验为主,

旅游标准化培训计划.

风景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旅游标准化培训计划 为贯彻实施国家旅游局对全国旅游业实行服务标准化管理意见的精神,推行景区服务制度标准化管理,完善服务程序,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景区科学化发展,确保太阳岛风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的成功创建,计划在全公司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 一、指导思想 将标准化管理制度与景区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围绕服务质量标准化开展全员培训。充分发挥标准化的职能作用,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水平,促进景区各项管理的规范化。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和掌握《服务标准体系》的标准知识。 能够在工作中自觉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质量。 2、以各岗位《工作质量标准》、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技能培训、 素质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完善各项培训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确保培训工作的高效运作。 3、提高景区整体素质,增强景区的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 三、培训内容 (一提升员工精神面貌、创建景区“形象岗”培训

目的:培养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提高职工岗位技能,熟知景区知识,力争通过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好、服务意识强、业务技能精的职工队伍。 参加人员: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及全体员工。。 方式:1、观看《执行力》光碟、自学一本管理书籍。 2、各部门领导组织自学。 时间:2010年9月20日、21日、22日。 培训评估:1、培训结束后交培训心得。2、进行面试检测。 (二服务标准化培训 目的:1、掌握景区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使员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2、提高工作热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改进员工工作表现,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员工履行 职责的能力和主人翁的责任感,端正工作态度。 4、提高景区整体素质,增强景区的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 参加人员:景区全体员工。 方式:面授与自学相结合。 时间:2010年11月1日至2010年11月15日。 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受训人员进行笔试与口试检测。 (三第二十三届雪博会服务标准化相关知识培训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信息化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形势与要求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信息化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一)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化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全球信息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信息化产业体系已逐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异军突起,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

显。 (二)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将呈现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业发展对信息化有了新的需求,需要用信息技术推进旅游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形态的转变,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目标。 (三)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近年来,特别是旅游“515”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旅游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旅游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在线市场初具规模,全覆盖式旅游宣传营销格局基本形成,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旅游信息化对旅游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要求

2016—2020年某市某区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3) 一、规划背景 (3) 二、规划范围与规划内容 (4) 三、规划编制依据 (4) 第二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6) 一、旅游发展回顾 (6) 二、“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4)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基本原则 (17) 三、发展目标 (18) 第四章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20) 一、大力推进两大旅游产业带开发建设 (20) 二、积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28) 三、“十三五”XX旅游建设项目 (30) 第五章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36) 一、旅游产品体系 (36) 二、游览线路组织 (42) 第六章旅游市场体系建设 (43) 一、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43) 二、旅游总体形象 (46) 三、市场营销策略 (46)

第七章旅游产业配套体系建设 (48) 一、旅游交通 (48) 二、旅游住宿 (49) 三、旅游餐饮 (50) 四、旅行社 (52) 五、旅游商品 (53) 六、旅游娱乐 (55) 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6) 一、加强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56) 二、推出鼓励发展旅游新业态的优惠政策 (56) 三、做好对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56) 四、加强对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57)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既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宏观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小康社会的消费需求及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升级,旅游休闲度假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之相适应的是一批宜居型生态城市的兴起。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趋势也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自2012年成立XX区风景旅游局以来,XX区旅游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在旅游规划、招商引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2013年,XX区召开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明确了提出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和X西南旅游集散中心的战略目标,并提出打响XX画乡、风情东西、城市温泉、乡村旅游四大品牌的具体举措。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XX区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按照XX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精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旅游业”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信心、促转型、扩总量、保增长”为主线,用发展的眼光及创新的角度,认真审视XX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

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 序言 旅游标准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古坊秩序,强化行业监督管理,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总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旅游标准化水平,更好地发挥旅游标准化在旅游业发展十的引领、规范和促近作用,加快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家旅游局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国务院关于加陕展服务业的若于意见》、《全国服务业标准2009年一2013年发发展规划》、《中国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共和国标准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编制《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以下简称 《规划》)。 该《规划》是我国首次编制的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是全国旅游标准化建设 的纲领性文件。 一、现状与形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业在促进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发展,推进文化建设,提升环境品质,改善国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成为推动世界 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标准化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1987年我国首次预定并颁布实施《旅游涉外饭店的星级划分和评定》标准以来,通过实施旅游标准化带动战略,旅游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旅游标准化建设逐渐成立。我国已成立国家级旅游标准化专业机构--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下设八个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旅游业标准研究、编制等技术工作和相关组织工作。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相应的旅游标准化组织和研究机构,为有效推进我国旅游标 准化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旅游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颁布了《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初步构筑了旅游业诸要素为基础的旅游标准体系框架,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截至2008年底,已经颁布了1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7项,是世界上颁布旅游业标准最多的国家;目前正在制定、修订的21项国家标准和7项行业标准,为旅游标准覆盖旅游业各要素奠定了基础。此外,地方政府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旅游企事业单位自主或参与制定标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地方制定旅游标准的速度不断加快。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地力旅游标 准已达100多项。 三是旅游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国家旅游局颁布施行了《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逐步规范了旅游标准化工作。对旅游标准实行了年度立项计划申报制度,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年度立项计划工作实现了有效衔接。初

某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导言-------------------------------------------------------1 1.1项目由来与本规划的意义-----------------------------------------1 1.2规划围、性质与期限-------------------------------------------2 1.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2 1.4规划任务-------------------------------------------------------3 1.5规划方法-------------------------------------------------------4 1.6规划依据-------------------------------------------------------4 第一篇某市旅游产业发展系统分析----------------------------------6 第2章某市旅游业发展现状-----------------------------------------6 2.1某市国民经济概况---------------------------------------------6 2.2 某市旅游业发展现状------------------------------------------6 第3章旅游资源分析------------------------------------------------7 3.1旅游资源构成---------------------------------------------------7 3.2旅游资源特点与总体评价-----------------------------------------9 3.3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与开发序列------------------------------------10 第4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11 4.1客源市场开发影响因素分析--------------------------------------11 4.2客源市场预测--------------------------------------------------12 4.3客源市场细分--------------------------------------------------13 第5章某市旅游发展优劣机威分析(SWOT)--------------------------14 5.1优势----------------------------------------------------------14 5.2劣势----------------------------------------------------------15 5.3机遇与挑战----------------------------------------------------15 第二篇某市旅游发展规划-----------------------------------------17 第6章某市旅游发展战略------------------------------------------17 6.1战略定位------------------------------------------------------17

旅游规划编制标准(国家)

旅游规划编制标准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小安、张吉林、郑光中、杨锐、邓卫、汪黎明、彭德成、潘肖澎、周梅。 引言 为规范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提高我国旅游规划工作总体水平,达到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编制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的规范。 本标准的制定,总结了国内并借鉴了国外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体现中国旅游规划特色的同时,在技术和方法上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 旅游规划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的编制的原则、程序和内容以及评审的方式,提出了旅游规划编制人员和

评审人员的组成与素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9663 旅游业卫生标准 GB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9665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 GB966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 GB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9668 体育馆卫生标准 GB9669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9670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 GB9671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9672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9673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12941-199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等战略,全面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冲刺万亿元产业,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旅游新路。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统筹推进皖南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板块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国际化旅游精品线路,创造一批顺应世界潮流的旅游业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培育5个至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力争2020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8.8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到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 为实现《规划》目标,我省将实施“1+1”(一计划一工程)旅游强省决策部署,“一计划”即:5年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万亿元,打造山地旅游、湿地旅游、农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会议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温泉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10大类产业集聚区,实现省旅游总收入达1万亿元的“111计划”;“一工程”即:重点推进一批国际和国内旅游示范工程,具体包括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万里茶道”旅游兴农、遗产文化旅游等3个国际典范工程和“四个旅游”特色化、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试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大别山旅游精准扶贫、皖北塌陷区生态旅游、全球孔子学院研学体验基地、“幸福安徽”大众游、中国新型城镇化旅游、乡村旅游分类施策全域推进、生态旅游试点、低碳全域旅游、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等13项国内试点示范工程。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打造系列重点旅游项目,建立5A级景区备选名单遴选制度,推动巢湖中庙景区、亳州古城景区、皇藏峪景区、寿州古城-八公山旅游区、焦岗湖风景区、

2020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

2020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2020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制定的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重点建设工程,是统筹推进未来五年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发展和改革的综合性、纲领性文件,是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行动指南。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2020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吧。 推动景区门票优惠和免费开放 长期以来,阻碍民众出游意愿的因素之一就是景区门票价格偏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202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186家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达112元。 对此,规划提出,推动各地推出景区门票减免、赠送等惠民活动。推进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城市资源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推动有条件的景区景点设立公众免费开放日。 随着景区门票减免和优惠措施的推出,未来景区门票有望更加亲民,从而让更多民众能够玩得起。

落实国民休假制度制定实施细则 出门旅游,需要金钱,也需要休假时间。2020年4月开展的部分城市(60个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情况调查显示,超过50%的职工当年享受了带薪年休假。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有时间去休闲旅游,规划提出,推动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鼓励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休假时间。支持各单位结合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安排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可以预期,国民休假制度的加快落实,更多的人将能有时间去外出旅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一种奢望。 5A级景区全部具备第三卫生间 在外旅游,不少人都遭遇过如厕难,尤其是旅游高峰期,景区厕所尤其是女厕所往往大排长队。而且,由于没有家庭卫生间,带小孩如厕也是一个难题。 如厕难题未来有望得到缓解。规划提出,加速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步伐,推进厕所革命深入城乡、普及景区内外,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国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累计完成10万座;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线路、旅游步行街区、乡村旅游点等游客集中区域的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旅游厕所地图覆盖所有A级旅游厕所;无水冲、泡沫节水、微生物降解等厕所技术得到广泛应用;4A级以上旅游景区80%以上的旅游厕所实

标准化旅游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标准化:旅游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刘士军刘莉莉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在此期间,中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地位大幅提升,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综合功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国家旅游局按照国家标准化战略部署,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把实施旅游标准化战略作为提升旅游业整体素质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积极适应培育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 需要,推动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旅游标准日益渗透到旅游经济活动和行业监管的各个层面,旅游标准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为旅游业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十一五”创新突破收硕果 “十一五”期间,适逢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星级饭店标准实施20周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周年等一系列对旅游标准化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盛事。中国旅游业是伴随改革开放而产生并发展的,旅游业的发展催生了旅游标准化,1988年首次制定并颁布实行的《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成为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发端。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旅游业在旅游标准覆盖范围、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旅游标准化工作机制、旅游标准实施成效等方

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突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为国际上标准化领域的权威机构,自1996年首次提出“服务标准化”、“呼唤服务标准”理念以来,标准化在全球范围逐步从工业、农业延伸到服务业经济活动和民生领域。由此可以认为,我国1988年颁布实行的星级饭店标准,在国际服务标准化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在中国则开了服务业实施标准化管理之先河。“星级”已成为质量与档次的象征,为消费者所接受,并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所借鉴。 (一)旅游业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覆盖范围不断扩展从“七五”时期我国第一个旅游业标准出台,到“十五”时期末,我国已发布实施旅游业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服务基础术语》、《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导游服务质量》、《内河旅游船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10项。发布实施行业标准《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汽车服务质量》等5项。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旅游业标准化推进最快的时期,国家旅游局研制和修订旅游业标准达40多项。截至2011年1月,我国共发布实施旅游业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7项,这些标准基本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经济活动的诸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索引号:000014349/2016-00252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旅游 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7日 发文字号:国发〔2016〕70号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 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 专栏1“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 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 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 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旅游业被确立为幸福产业有利于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 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 旅游,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良好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全球旅游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速。亚太地区旅游业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旅游重心将加速东移,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 境之中。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处于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是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综合 产业和综合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旅游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明显滞后,补短板任务艰巨;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从业人员 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这些问题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加以解决。 第三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需求品质化。人民群众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 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政策法规第四章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测试题题库含答案1

精品文档“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练习题一、判断题时期,要通过大力提十三五”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1.《“振出境旅游,有序发展入境旅游等措施,推进国际旅游合作,构建旅游开发新格局。错误时期,应从推进导游自由执业改革、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十三五”2.“监管、改革导游保障体系这些方面着手,不断创旅行社委派制”加强“新导游管理体制。错误时期,要实施乡村旅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3.《“十三五改厨、“完成年,50万户贫困户游扶贫重点村环境整治行动,到2020 工程。正确“三改一整”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的新型推动旅游与城镇化、+”战略,”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实施“旅游4.“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工业化、正确时期,坚持保护优先、有效管理的原则,强化旅游环境影十三五“”5. 响评价,推动绿色技术开发应用,实施绿色旅游开发。错误旅游业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十三五”6.“定性作用,遵循旅游市场内在规律,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错误时期,要严格遵守相”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7.《十三五”关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方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进行统一指导。错误时期,要构建新型住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8.宿业,推进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适度控制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大力支持高星级酒店的发展。错误时期,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由景点旅”9.“十

三五实现促进旅游发展阶段演进,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正确时期,自助游、自驾十三五”“”“10.《十三五旋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游成为主要出游方式。正确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要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重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11.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引领产业、要推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体、梦作出重要贡献。正确协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12.“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动努力建成全面小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康型旅游大国。正确二、单选题3亿人次,年人均出游次数达到年,我国国内游客达到 39.713.2015我国国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有150次。亿人次。已成1.331.20亿人次;入境游客达到内公民出境旅游达到)大出境旅游国和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为世界(A D 第四C第三第一A B第二)建设时期,应加快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D14.“十三五”为核心,打造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节点。D城市游客中心城市咨询中心C城市集散中心A城市服务中心B)四级B”“十三五时期,要加强旅游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建立(15.旅游数据中心,使之成为我国旅游统计工作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决策支持平台、产业引导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县市—B国家—省—国际A—国家—省—市 村—县—乡D省—县省C—市——乡

我国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优点与不足—我国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之(一)

摘要:以游客为本的旅游标准化,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是我国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系列文章之一。文章从国际标准化运动综述与中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分析入手,进行中外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对比,进而分析我国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优点与不足。 一.前言 1996年,iso将“世界标准日”的主题确定为“呼唤服务标准”,此后一些发达国家都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类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已明确提出:“积极实施旅游标准化带动战略,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率先在服务业中快速发展。”2009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2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服务业标准2009年-2013年发展规划》(国标委服务联〔2009〕7号)。国家旅游局其后发布了《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这是我国首次制定的旅游标准化建设规划。 我国不少专家学者也在旅游标准化方面做了诸多有益探索。2003年,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何力、李泽华两位专家从旅游标准化工作现状介绍、经验总结、机遇和挑战分析、下一步工作战略展望等方面较为全面分析了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1]。2011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两位学者张凌云、朱莉蓉则对中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和趋势做了比较深入的比较研究[2]。 二.国际标准化运动与中外旅游标准化 (一)标准化运动的起源 国际标准化迅速遍及各行业,由先行的工业产品、农产品和交通运输领域,扩展到近二三十年发展迅猛的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中国则于1978年加入iso。在2008年10月的第31届国际化标准组织大会上,中国正式成为iso的常任理事国。 (二)中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 旅游行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化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以说,旅游标准化是标准化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1.全球性旅游标准 全球旅游标准机构,主要有2005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旅游及其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iso/tc28)。iso/tc228“旅游及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是根据西班牙标准化与认证协会(aenor)的倡议于2005年1月正式成立。其业务范围是旅游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产品及相关活动名词术语和特性的标准化,其中包括旅游目的地及其设施和信息服务的标准化。 2.区域旅游标准与欧美国家旅游标准化发展 欧美国家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出人境人数上居统治地位。其中,德国的出境人数居全球第一,而法国、美国、和西班牙,则是全球入境旅游目的地前三位。与此对应,这些国家的旅游标准化工作也走在世界前列。欧洲国家的旅游标准化工作,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三个国家贡献最大,他们都是cen/tc329的正式会员。其中,编制国家级旅游标准最多的欧洲国家是法国;德国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研究与编制了旅游代理商和旅游运行商术语标准;西班牙标准化和认证协会负责组织研究与编制了饭店和其他类型旅游住宿业术语标准则。 美国采用的是以企业为核心的高度市场化机制,这与欧洲各国都不一样。国家层面上,美国的旅游业行政管理由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执行。国家层面上,美国的旅游业行政管理下属的制造业和服务局,设立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旅行和旅游行业办公室,负责履行评估旅游业对行业贡献统计系统管理等职能;州层面上,美国各地的旅游业管理情况不同,但绝大多数州都建立了专门的旅游办公室,这些州每年划拨高达数千万美元用于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3.亚太国家与地区旅游标准化状况[3] 以泰国、韩国和香港为代表的亚太国家与地区,也积极参与旅游标准化进程之中。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 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制定的专项规划。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印发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的通知 旅办发〔2017〕3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已经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 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一、形成新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国旅游公共服务有序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交通集散、厕所革命、旅游便民惠民、旅游安全保障等领域加速建设,全国旅游公共服体系初步建立。 (一)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实现突破 旅游公共服务已成为各级旅游部门的重要职能和工作内容。国家旅游局首次出台《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

意见》等政策文件,指导和推进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地不断强化领导,设立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研究出台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建设。 (二)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车站、码头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发展,旅游通达条件持续改善。通信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旅游信息服务基础不断巩固。大型旅游综合体相继建成,城市休闲设施加速开放,国民旅游获得更大休闲空间。 (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加速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覆盖主要交通枢纽、景区景点、商业步行街区等游客集中区域。旅游咨询网站、智慧旅游终端等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相继建成。旅游信息咨询、门票预约、酒店预订等服务功能不断拓展。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开通,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慧化水平逐步提升。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不断提升。旅游道路加速建设,旅游专线相继开通,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明显好转。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等主要交通沿线的景区景点标识导引设施加速建设。旅游集散、交通换乘等旅游集散中心服务功能日渐强化。 厕所革命启动开展。《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等文件制定出台。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中国厕所革命推进日、中国厕所革命宣传日、全国旅游厕所设计大赛、全国旅游厕所技术创新大赛等相继举办。各地厕所革命领导小组纷纷成立,厕所建设计划相继出台,厕所资金投入、用地保障等政策不断推出。2017年全国建设旅游厕所 22009 座,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厕所革命开局良好。 旅游便民惠民举措陆续推出。旅游消费券、旅游卡、旅游年票等便民惠民举措

旅游行业创建标准化策略及思考

旅游行业创建标准化策略及思考 旅游服务标准化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旅游产业也 蓬勃发展。游客们已经厌倦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 求持续提升,旅游区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服务质量逐渐成为吸引 游客的关键,因此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控制就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 问题。如何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管理优化服务水平,从而赢得顾客,赢得市场。旅游 服务标准化,就是通过制定和宣贯实施各级旅游服务标准,运用标准 化原则和方法,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 程序化,从而获得优质服务的过程[1]。通过建立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并在相关行业进行宣贯实施、评价、改进,不仅是提升旅游业服务质 量水平的依据,也是旅游业进行市场定位,树立市场形象,参与市场 竞争的有力手段。因此,旅游标准化的建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并成 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的发展领域。 1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规模大幅增长。据统计,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 万人次,增长20.4%[2]。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2.5万亿元,旅游业将逐步成为我 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3]。自1987年我国颁 布实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以来,我国旅游标 准化工作已经历24年,在促进行业素质提升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 其中也存有一些问题。 1.1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成效

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细则

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推动旅游标准的应用和普及,促进旅游品牌培育,根据《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和《关于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由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负责组织开展。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结合实际,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三条政府推动与企业为主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导向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发动旅游企业及社会中介组织,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共同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合力。 第四条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试点工作将先选择旅游标准化工作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地区和旅游企业进行,通过一定时期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培训、辅导,经过评估达到试点要求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经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第五条软件提升与硬件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旅游标准的宣贯、实施,进一步规范旅游服务行为,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旅游产品的质量,维护广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促进旅游服务设施的升级和完善,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第六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试点工作,充分调动各地推进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共同组成的四级旅游标准项目框架体系。 第三章试点的申请与受理 第七条试点单位可以是旅游业发展较好或具备潜力的省、市、县(区)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以下分别简称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 第八条试点地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或支柱产业之一,积极申请参加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并能为试点工作提供政策及经费支持。 (二)旅游产业基础较好,具有较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和接待服务体系,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或特点。 (三)地区内的旅游企业整体上具有一定实力和竞争力,积极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