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第五章_,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

十,第五章_,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

十,第五章_,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
十,第五章_,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本节共包括三个部分:剩余价值学说;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危机理论)

一,剩余价值学说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本质区别:

任何一个资本家,手里都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当作货币的货币和当作资本的货币,是有本质区别的。

只要把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作一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区别。

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W——G——W

资本流通的公式:G——W——G

(1)二者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买与卖两个阶段的统一;

②在流通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同样有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③都同样有三个当事人:买者、卖者、又卖又买者。(最初的人既是买者也是卖者)(2)二者的区别是:

1)形式上的区别:

①简单商品流通(W——G——W):以卖开始,以买结束,起点和终点都是W,G不过是媒介;

②资本流通(G——W——G):以买开始,以卖结束,起点和终点都是G,W不过是媒介。

2)内容上的区别:

①简单商品流通: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使用价值;

②资本流通:为卖而买,目的是为了取得货币和价值。

由于货币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乍一看,G——W——G似乎是不合理的。资本家为什么要以货币换货币呢?假如资本家垫付的是100元,最后收回的也是100元,那当然是没有意义的。不过不要忘记,一个货币额同另一个货币额虽然没有质的差别,但却可以有量的差别。资本家所以要投资,正是看到了这个量的差别——价值增殖。这也正是G——W——G区别于W——G——W的本质所在。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公式G——W——G就应该改为G——W——G′

G′=G+△G (G′指最后收回的货币;G是最初垫付的货币;△G是货币的价值增殖)

结论:所谓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最本质区别就是价值增殖。

2,资本运动的特点——无止境

货币只有当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时,它才能成为资本;但也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它才能够不断增殖。一旦停止运动,它就不再是资本,而变成单纯的货币了。

3,G——W——G′资本的总公式(一般公式)

①乍一看,好像只是适用于商业资本,其实不然。

②这个公式对产业资本也适用:是G——W……P……W′——G′简化。

③也适用于生息资本:G——G′是G——W——G′的简化而已。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G——W——G′的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因为: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是不应该引起价值量变化的。而资本总公式却发生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剩余价值从何而来?

①能发生在作为资本的货币身上吗?不能,因为货币在流通中只能代表一个不变的价值量;

②能否发生在第二个阶段即商品的出卖上?不能。这种出卖只能引起价值形态的变化,不能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③只能发生在第一个阶段,即资本家所购买的商品上。(A,可是又不能发生在商品的价值上,因为资本家购买商品必须支付它的等价。B,所以,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那么,这种特殊的商品是什么呢?劳动力。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④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法律上的自由人。

①如果像奴隶那样,没有人身自由,就不能出卖。

②这种出卖还必须是按一定的时间一次次地出卖。如果是一次性全部出卖,那就是卖身为奴,是出卖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劳动力。

(2)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再生产出自身的劳动力);

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付的费用。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资本主义生产的二重性

资本家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后,就退出流通,进入生产领域。

(1)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的共同之处。)特点:①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劳动属于资本家;②劳动的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

(2)资本主义生产也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过程。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为了追求价值的增殖,为了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他之所以要生产使用价值,因为这种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形成过程(以棉纱的生产为例)

(1)生产之前:(共投资17元)

①假定资本家购买工人的一天的劳动力的价值为5元,工人用6个小时就能够创造出来;

②假定工人6个小时能够消耗10斤棉花——10元,1个纱锭——2元。

这样,资本家在生产之前的总投资是17元。

(2)生产之后:

6个小时之后,工人就把10斤棉花纺成了10斤棉纱(损耗忽略不计)。我们来看这10斤棉纱价值是多少。

①棉花10元和纱锭2元——变成了——棉纱;(棉花和纱锭的自然形态变了,成了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但价值没有消失,而是以棉纱的形态保存下来。因此棉花和纱锭的12元价值转移到了棉纱中去,成为棉纱的组成部分。即:原来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了新产品中去,其价值不变。)

②劳动力的价值5元——加入到棉纱。(这部分价值工人购买生活资料吃掉了,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是6小时劳动可以创造5元价值,所以,有5元价值加入到棉纱中去。)所以,现在棉纱的价值=12元+5元=17元。

这个数字恰恰同资本家原来的购买棉花、纱锭和劳动力垫付的价值一样多。

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3价值增殖过程

如果生产结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位资本家岂不白费心机了吗?事情当然不会是这样。

其实,资本家很清楚,他购买的是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尽管工人6个小时就能够生产出劳动力自身价值的等价;但资本家绝不会让工人仅干6个小时,他会让工人劳动6个小时以上,如10、12、16等等。结果就会完全改变。

假定工人一天工作12个小时。那么:

(1)生产之前:(12个小时可以消耗20斤棉花、2个纱锭)

①20斤棉花和2个纱锭————24元;

②但资本家购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仍然是5元。

这样,资本家生产20斤棉纱时就需要投资24+5=29元。

(2)生产之后:

①24元棉花和纱锭的价值照旧不增不减转移到棉纱上来——24元;

②工人劳动12小时的新价值——10元。

这样,20斤棉纱的价值=24元+10元=34元。

34-29=5元。这样,生产之后比生产之前多了5元,这5元就是剩余价值。

结论:什么是价值增殖过程?

通过以上比较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乎上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

由此可见,只要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就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时间总是要超过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的,劳动力创造的新价值总是要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的秘密就在这里。

(四)资本和剩余价值

1,什么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2,资本的本质和功能

(1)资本的本质: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天然就是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当它们被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才是资本。因此,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

“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

(2)资本的功能:就在于增殖。

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前提: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被以不同方式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不变资本。(厂房、设备是逐步地转移的;原料、燃料等等是一次性地转移的。)

(2)可变资本: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了其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了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这是一个可变的量,称为可变资本。(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意义: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为考察资本家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剩余价值率

既然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所以,在计算剩余价值率时,就不应该拿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比,而应该拿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比。

m′=m/v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用于生产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就是用于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例如:一个资本500元,其中410元为不变资本,90元为可变资本,经过生产过程之后,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是590元,问:m′是多少?

m=590—500=90元

m′=90/90=100%

所以,剩余价值率是100%。

5,关于剩余价值的辩证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正如工人得到劳动工资一样,资本家也应该得到监督工资和管理工资。

不错,任何大规模的生产都需要有人从事经营和管理。但是,资本家的活动是另外一回事。姑且不说,事实上大多数资本家并不从事生产管理和监督,而是把这类的事情交给他的代理人和职员来担任。即使他们也从事管理,那么上述说法也是骗人的。

资本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攫取剩余价值是其唯一目的,他们从事经营、管理、监督,不外是为了强迫工人为他们更加紧张更加有效地劳动,以便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些“管理”、“监督”活动,实质上就是剥削活动,而不是劳动。正像强盗为了抢夺别人的财物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甚至冒点生命危险一样,资本家为了剥削工人也不得不花费一些精力。所以,把资本家的剥削收入说成是“劳动收入”,并否定剥削存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五)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定义: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这种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如:①工人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为6小时(必要),如果工作日长度为12小时,那么,剩余价值时间=12-6=6小时;m′=6/6=100%。即资本家的剥削程度为100%。

②但是,资本家为了提高剥削程度,假如再延长3小时,即15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仍然为6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为15-6=9小时。m′=9/6=150%。

但是,工作日的延长不是没有限制的。因为人的体力还要受到生理等因素的制约。

总之,必要劳动时间<工人的工作日<24小时。

1926年上海工人罢工,要求“早6:00上班,晚6:00下班,工作12小时”。

这种工作日的长度是由阶级力量对比来决定的。

(2)为了延长工作日,资本家会搬出商品交换的规律作为“根据”,说他既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当然有权充分消费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但是,根据同一规律,工人也有权反抗,要求在工作日的正常长度内劳动。因为过度延长工作日,会损害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缩短工作年限。假如正常工作日条件下,工人劳动年限为30年,而由于延长工作日,结果劳动年限只有20年,实际上工人在20年内出卖了30年的劳动力。

正常工作日每天支出劳动力:1/365×30 (即30年中每天支出的劳动力)

过度延长后每天支出的劳动力:1/365×20 (即20年中每天支出的劳动力)

1/365×20>1/365×30 这就是说,工人在20年内出卖了30年的劳动力,在20年内干了30年的活,只拿了20年的工资。

实际上,如果进一步计算,就会发现,即使是这20年的工资,也并非工人这20年全部劳动所得,而只是这20年劳动力的价值,即只是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延长工作日经常遭到反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提高剥削程度呢?有的。这就是在工作日长度已经确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两个部分的比例,即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必要劳动时间越短,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如,工作日仍然为12小时,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4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应地由6小时延长到8小时。

m′=8/4=200%

这里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②降低劳动力的价值→→③降低工人及其家属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④提高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如食品等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这些东西的价格自然就便宜了,劳动力的价值就下降了)→→⑤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所需的)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⑥这样,全社会各个部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提高。

(3)既然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以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为前提,那么,个别资本家怎么会改进技术呢?

从直接意义上说,个别资本家追求的是超额剩余价值。

以生产皮鞋为例:

①原先,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生产1双皮鞋,值12元。其中6小时用于生产劳动力价值,另外6小时用于生产剩余价值(6元)。

②现在,由于采用新技术,工人一天工作还是12小时,能够生产2双皮鞋。2双皮鞋

仍然是12小时生产的,其个别价值仍然是12小时;但是,按照社会价值出卖,就可以得到24元。除了工人6元的工资外,得到18元剩余价值。

在改进技术以前只得到6元剩余价值,现在由于改进技术,可以得到18元剩余价值。

18-6=12元。即改进技术以后比改进技术以前多得12元。这12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4)超额剩余价值:这部分多得的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或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的一种余额,马克思把它叫做超额剩余价值。

因此,从直接意义上说,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的是超额剩余价值;

而从间接意义上说,整个社会的资本家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

因此,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过程表现为无数资本家狂热地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

以上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往往在资本主义初期比较多用,第二种方法往往在后来用的更多。但实际上,两种方法常常并用,实行“双轨制”。

(六)资本主义工资

1,工资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为什么说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工人为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劳动一天得一天的工资,劳动一个月,得一个月的工资。因此,表面上看,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好像是劳动,工资则是劳动的价格。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假象,因为劳动不能作为商品来出卖,劳动是不能有自己的价值或价格的,工人出卖的也根本不是自己的劳动。

1)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当和其他商品一样,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但是,劳动不是这样。工人和资本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时,工人还没有开始劳动。工人当然也就不能拿尚未存在的东西出卖。(因为劳动只有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时才能实现。

2)劳动,只有在工人被雇佣之后才开始。这时,劳动已经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家。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3)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同义语反复。

4)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那么结果,要么否定了价值规律,要么否定了剩余价值规律。

①如果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就应当等于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这样,资本家便得不到剩余价值。

②如果不是等价交换,即,资本家经常用较少的货币换取工人较多的劳动,那么也就违背了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原则。

因此,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劳动都不是商品。

因此,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力是商品,而劳动不是商品。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由于采取了“工资”的形式,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的秘密被掩盖起来了。

3,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1)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月、日工资)

(2)计件工资: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就是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对资本家的好处:

①计件工资进一步掩盖了资本的剥削关系。它比计时工资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易于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并且“多劳多

得”。

②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的有效手段。(工人为了多

挣一些钱,便最大限度地支出自己的劳动,尽可能多地增加产品数量,从而

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③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人工资的手段。

④计件工资为资本主义的家庭劳动奠定了基础。资本家对劳动过程的直接监督

就成为多余了,而是把工作交给分散的家庭劳动者去进行,吸收妇女和儿童。

⑤计件工资不利于工人的团结。(加强了工人的内部竞争;由于分散劳动,有

碍于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紧密团结,会削弱他们对资本家的共同斗争。)

4,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额。

(2)实际工资:工人用货币工资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呈下降趋势。因为:

(1)劳动力的供给常常大于需求;(你不干,有的是人)

(2)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消耗大,就需要补偿多)

(3)通货膨胀和物价、房租上涨等。

5,工人为提高工资而斗争

工人必然为提高工资和反对降低工资而斗争。但必须明确,工人为工资的斗争只是一种经济斗争,只能暂缓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日常斗争只是在反对结果,而不是在反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是在阻挠这种下降的趋势,而不是根本这一趋势的方向;只是在用止痛剂,而不是在除病根。”

二,资本积累理论

1,再生产: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2,再生产的分类:(1)从内容上看:①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②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从规模上看:①简单再生产;

②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但简单再生产是基础。)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1)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

①通常,工人在劳动一个时期以后才领得资本。但当工人领得工资时,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并不一定已经被卖掉。因此,如果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好像工资是资本家掏腰包垫付的,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

②但,只要把生产过程看作再生产过程,那么,就可以看出,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工人在以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就是说,工人下个月的工资,是上个月的已经转化为货币的劳动支付的。

所以,工人不仅创造了劳动基金(即自己的工资),而且还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

工人不仅靠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而且还养活了资本家。因此,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而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

(2)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由工人创造的。

①资本家常说,他们是靠“劳动”起家的,靠“省吃俭用”起家的。而实际上,

是靠剥削起家的。只要从再生产来看,就不难发现,资本家的全部原有资本不

管是怎样来的,就算它是通过劳动积攒起来的,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变成剩

余价值的积累。

②假定某个资本家有资本10万元,每年带来剩余价值1万元,全部被资本家消

费掉,那么,10年之后,资本家就消费了10万元。这个数字正好是他的原有

资本。而他仍然有10万元资本,这个10万元资本不过是10年里剩余价值转

化而来的。

(3)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本家的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①工人的个人消费,由于在生产过程之外,所以,如果孤立地从一次生产过程来

看,工人的个人消费好像是他自己的事情,同资本主义生产无关。

②其实,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了恢复被消耗了的劳动力,以便保证资本家能重新

购买到劳动力,继续生产剩余价值。

总之,从简单再生产看到,工人不仅生产出商品、剩余价值,而且还要再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即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从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有一部分消费掉,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资本积累:这种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例如:

(1)资本1万元,其中C:8000元,V:2000元,剩余价值率是100%。

这样,当年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m=2000元。

2000元:1000元用于个人消费,1000元转化为资本,这就是资本积累。

(2)这样,次年的总资本就变成了11,000元,如果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不变,那么,将有800元追加到C,200元追加到V,

即:11,000元:其中:不变资本8800元;可变资本2200元。

如果剩余价值率不变,仍然是100%,那么,第二年的m就是2200元。

这样持续下去,资本数量就会不断增多,剩余价值数量也会不断增多。

通过扩大再生产可以看出,资本积累过程中追加的资本来源于剩余价值。如果原始资本,资本家还可能辩解说是祖先积攒起来的,那么,对于扩大再生产过程的追加资本,就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了。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资本家总是通过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以便进一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三)资本积累的实质

从表面上看,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支付工资,是平等的等价交换,完全符合商

品交换的价值规律。

实际上,这是一种假象,对扩大再生产的考察,就可以看出真实内容。

(1)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不过是他上次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他们是用从工人那里剥削来的钱,再用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表面上是

等价交换,实际上资本家什么也不曾拿出来。

(2)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资本,在购买劳动力并变成工人的消费基金以后,不但要由工人在生产中把它补偿起来,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新的剩余价值。就是

说,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工人过去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用这种剩余价

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的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

(四)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它的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却是无产阶级失业和贫困的积累。所以,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阶者。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或基本特征):

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当危机到来时,就会大量商品积压,企业破产,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处于混乱状态。并非生产绝对过剩,而是相当于劳动人民购买力来说的。)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略)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①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购买逐步缩小之间的矛盾;

③两极分化: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者贫困的积累。造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3,经济危机的特征: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专题之二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一.政策的本质属性: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政府凭借权力,通过政策来规范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的行为和政府部门的行为。 因此,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也包括在政策范畴之中。 1.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政策是统治集团实现本阶级利益的一种工具。任何一个阶级社会的政策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2.政策是社会各利益体共同作用,以政府活动为主体的协调行为的规范准则。 3.政策的导向性 政策主要是在一定信念、价值观和目标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工作。 二.政策的逻辑体系与分类 1.逻辑体系: 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政策背景:是政策的起点,是作用的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 政策目标是终点,是作用对象后希望(预期)的理想状况; 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是改变现状到理想状态的措施。 2.政策背景与政策目标的同向性 全世界各国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政策干预趋向全面化。随着经济化的全球化,人类面的资源、环境问题随全球化加深;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都日益具有全球性质。因此,政府和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换活 动也逐渐超越国界,一些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修正必须放在全球的背景之上, 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相互协调。 由此,政策目标的确定是依据背景而定。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考虑全球范围、地区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全社会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 三.政策科学 政策科学是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拉斯韦尔(H.Lsswell)最早提出“政策科学”的概念。 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恩(D.Lerner)合著《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为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 政策科学主要研究政府制定政策、运用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等腰三角形的一系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公开课教学实录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公开课教学实录 师生互致问候,清点人数,准备上课。 (引入新课) 开场白:我们注意到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比如,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巴以争端等等。产生这些热点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地区发展不均衡、民族矛盾尖锐、美国的霸权主义等等,但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宗教信仰冲突所带来的,比如,巴以争端之所以常常得不到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耶路撒冷城的归属(显示幻灯:耶路撒冷城和圣殿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现在画面上出现的就是耶路撒冷。这个城市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共同圣地,信仰基督教的以色列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都宣称这里是他们的首都,而一个城市又不可能成为两个国家的首都,双方各不相让,所以巴以冲突迟迟得不到解决。因此,正确的认识宗教、学习宗教知识,不仅能够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且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进入新课) (板书主标题)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老师)宗教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现象,它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有很多体现,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印象中,你接触过那些宗教的具体事例呢? (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思考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启发同学:比如说,你在初中学习中,教材中有反映宗教的内容吗?你周围有信教的人吗?你听说过宗教的故事吗?在你看过的影视剧里有宗教的形象吗?等等。然后,让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一)老师,《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我记得唐僧好像是个唐朝的和尚,这应该是宗教吧?! (老师)说得很好,别的同学还有别的事例吗? (学生二)我们家附近有一个礼拜堂,每到周六周日,都有很多人到哪里去作祷告,这也应该是属于宗教吧。 (老师)你家住在哪里? (学生二)在五一路,少年宫附近。 (老师)对,那里确实有一个礼拜堂,这应该算是宗教。 (学生三)老师,我在电视上看到有很多人信仰法轮功,而且信得还很痴迷,法轮功也是宗教吧? (老师)XXX同学的思维很活跃,很注意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这很好。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法轮功不是宗教,而是邪教,对人类是会有严重危害的。但法轮功的一些外在表现却和宗教很像,很具有迷惑性,至于

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感

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感 鉴于本书写的比较高深,而自己的专业知识比较浅薄,所以读本书时略感艰难,所以在此发表一下自己关于本书的一些读后感,其中会包含比较多作者所提到过的东西。 本书接连罗列出一大批不成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并且说明了有关经济制度的一系列问题,并提拱了有关公共政策的一隅之见。 在第一章中,作者用交易成本经济学来研究经济组织问题提出的基本轮廓,让我们相信交易成本经济学确实大有用武之地。与研究经济组织的其他方法比较而言,交易成本经济学有以下特点:(1)更注重微观分析(2)在作出行为假定时更为慎重(3)首次提出资产专用性对经济的重要意义并用以解释实际问题(4)更加依靠对制度的比较分析(5)把工商企业看做一种治理结构而不是一个生产函数(6)特别强调私下解决问题的作用,重点是研究合同签订以后的制度问题。作者在剖析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特点后,先为我们论述了交易成本的性质,然后在研究合同示意图中交代了哪些方式能替代经济组织起作用,即垄断式合同,还有效率式合同,并且对利用这些方式要付出哪些交易成本作出分析。之后作者又分析了各种行为假定和代替合同的那些方式的关系,概括的介绍了合同入门知识,考察了在企业生活区的建设中会产生哪些问题,并简略地说明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其他用途,即对市场的纵向限制、价格歧视、政府管制和放松管制,然后进行总结。 其中,关于价格歧视,我想发表下看法。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它不仅有利于垄断企业获取更多垄断利润,而且使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了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规基本上都对它作出了限制。西方经济学中将价格歧视定义为: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实行价格歧视是厂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市场存在不完善性。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实行价格歧视。第二,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这时垄断者可以对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行高价格,以获得垄断利润。第三,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地区封锁和限制贸易自由的各种障碍往往有利于垄断者实行其价格歧视。经济分析表明,一旦产品的卖方形成了垄断,就非常容易形成价格歧视。价格歧视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一种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它可以使得社会福利达到最大,有效的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无剩余生产力。二级价格歧视可以看成是一种数量歧视,它主要是强调达到一定数量后的歧视,这在商场超市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很接近消费者生活的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和二级价格歧视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三级价格歧视主要是一种需求弹性的歧视,它强调由于细分市场的各个消费者的需求弹性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一个中性的经济术语,我们在分析价格歧视可能造成的种种弊端的同时也要看到价格歧视的优势,价格歧视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而且也是一些企业生存下去的一种手段,但是价格歧视的不正当使用,也会损害市场的公平,影响服务质量,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加。当我们发现价格歧视会造成市场经济的紊乱时,政府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强制性的法律来打压不正当价格歧视的行为,来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市场经济,只要企业采取价格歧视不削弱竞争,不损害社会福利,不造成资源浪费,那么法律就应允许其存在。 在本书的剩余部分中,作者大幅的论述了纵向一体化的理论与政策。作者从其基本假设:资产专用性假设、人的有限理性假设和机会主义假设出发,证明了在动态的市场中契约是不可能完备的,然后在比较了短期契约、长期契约与纵向一体化三者的优劣的基础上,得出纵向一体化可以有效避免市场交易由大数目条件向小数目条件转变而产生的双边依赖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从而获得内部组织的如下优势:改善激励、增强控制手段以及保证信息流程的畅通。在这篇论文里,威廉姆森着重从市场失效因素入手,分别结合谈判环境和企业的结构优势,分析了为什么会形成生产的纵向一体化。 首先,他考察了静态市场,为全文以后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在静态市场条件下,当存在双边垄断或双边寡头垄断的情况时,为避免在交易的价格条件方面出现无休止的争论,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实现纵向一体化使这种交易内部化,二是订立永久性的契约。此时,可以发生纵向一体化,但是并非必然出现的结果。 接着他一步步放松其假设,进行越来越合乎现实的推演。第一,由于存在契约的不完备性,对交易关系的不同安排会带来不同的结果。(1)订立永久契约会陷入两难困境:在所订立的契约不够详尽的情况下,各个独立的当事人为了对自己有利,会对有关条款采取机会主义的解释方式;巨细无遗地订约即使并非不可能,成本也是高昂的。这两方面都将使适应性、连续性的决策过程受到扭曲。(2)订立一系列短期契约会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针对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所需的最优投资方式是订立长期契约,而这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邈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 —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基本公式 ⑴速度一时间关系式:v二V o at 1 2 ⑵ 位移一时间关系式:x =v0t at2 2 2 2 ⑶ 位移一速度关系式:V -V o =2ax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常用推论 1 j (1) 平均速度公式:v v0v 2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2 v o v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x = X m - X n 二m - n aT2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研究运动图象 (1)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图象和V—t图象中,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 质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浅谈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姓名:张瑶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名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学期:2011年春 内容提要: 资产阶级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产物。在人类社 会发展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也创造了很强的社会 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由私人垄断阶段进入到了国家垄断阶 段,其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的联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借鉴 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但是也应该明确一点就是: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永远不能得到纠正的。 关键词: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严重缺点 罗斯福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 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对于他所说的永远 纠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缺点,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在资本 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 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 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是 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着功绩。 第一,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有了剩余产品, 商品交换才成为可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上出现了只从事商品交换的社会 阶层——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程度。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了商品,甚至连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当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时,就业工人身上的压力增大,迫 使他们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家的摆布。这时资本家的剥削就开始了。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A卷

高一物理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时间40分钟,赋分10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 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6.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

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宗教的本质及其作用

课题:宗教文化 ——宗教的本质及社会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06023054 王美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⑴掌握宗教本质的内涵 ⑵掌握宗教的社会作用 ⑶知晓世界三大宗教 (二)、能力目标:⑴学会归纳宗教的本质 ⑵能够深入领会宗教的社会作用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⑵形成尊重他人宗教信仰的良好风尚 (四)、创新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与教师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师生互动中享受快乐教 学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处理: 这是一节政治学科的校本课,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部分内容会使学生对地理和历史学科中学到过的宗教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 理解。为此,在处理时,应从宗教史出发,又不拘泥与此,联系地理学、哲学、 历史学的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渗透一部分文学,建筑学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宗教的本质及产生的根源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 心主义世界观。 产生根源: (1)、认识根源:人对客观事物认识水低 (2)、社会根源:阶级压迫 2、宗教的社会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 (1)、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2)、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3)、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 (4)、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1)、宗教的产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下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要 求,对社会发展产生过进步的影响。 (2)、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 度上起着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 3、对待他人宗教信仰的态度 应该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究式、多媒体计算机 三、学生分析 心理情感准备: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和雕像、图片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言: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引用与宗教相关的图片) (二)、介绍宗教的本质等相关难点、重点内容(以提问互动方式为主,引用多媒体教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 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 (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从理论体系上讲,本节阐述剩余价值理论,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从社会再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入手阐释该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殖。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农业政策

名词解释 1、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一项 具体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修正构成都是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相互活动的结果,其中政府行为占据主导 地位。 2、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 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3、经济再生产: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经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周而复 始,不断更新,包括物质资料、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4、自然再生产:指生物依靠其新陈代谢机能,借助自然力和外界 环境条件,通过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使自身不 断更新繁衍的过程。 5、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 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 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6、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 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7、社会福利:个人效用的加总 8、“个人主义”仍是社会福利函数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9、帕累托最优: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经济 状况好到这种程度,以致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又 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10、消费者剩余(CS):个人为一物品愿意付出的最大代价与他实际 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差额,也就是消费者实际付出的价格与他愿 意付出的价格之差。 11、生产者剩余(PS):是指生产者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与市场实 际价格之差。 12、经济剩余(ES):是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ES=CS+PS 13、农业政策目标: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 结果。 14、农业政策的合法化:是指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的全过程必须符 合法律规范或者传统规范。 15、农业结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的构成及其 比例,是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分配比例。 (狭义的农业结构是指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构成及其所占的比例,种养中各种产品的构成及其比例以及每一个品种的品质构成及比例。 广义的农业结构除包括狭义的农业结构外,还包括农业的区域布局,农业中的种养业,农产品中的加工业和农产品储藏、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构成及比例。) 16、农业部门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内农业生产部门及各生产项目的组成情况与所占比重。 17、农业土地(农用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林地、 草地、农用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哲学111班5000311012 吴小庆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影响深广的社会文化现象,人们对它从小就耳濡目染,非常熟悉。但是,如果要求人们就“宗教是什么”的问题,做出一个本质的概括论断,则显得十分困难。近百年来,随着宗教学的发展,宗教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在分析宗教现象之后对宗教下的定义常常也是各不相同的。 在近代宗教学中,在把握和规定宗教的本质问题上,有三种类型的宗教本质论具有代表性:一类是以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为中心;一类是以宗教信仰的主体为中心;另一类则是论述宗教的社会功能。下面将对这三种宗教本质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在第一种宗教本质论中,宗教以神道信仰为中心的历史事实,使宗教学者们承袭了关于宗教的传统观念,把宗教理解为某种以神道为中心的信仰系统。但由于逐渐积累了世界历史上各种神道宗教的事实,对他们进行比较性的研究,促使宗教学者们超出特定的宗教神道信仰,把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对象抽象化、一般化,从而使用“无线存在物”、“精神实体”、或“超世的”、“超自然的存在”等抽象的哲学概念来表述,使之适用于世界历史上的各种宗教体系。在第二种宗教本质论中,西方宗教学从人类学和历史学角度研究宗教,逐渐兴起了一种新方法,即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宗教信仰问题。宗教心理学特别强调宗教信仰者个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在宗教生活中的意义,往往把信仰者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宗教体验视为宗教最本质的东西和宗教的真正秘密所在。有些心理学者认为,正是由于信教者有了关于神或神圣物的宗教感情和宗教体验,才对他们体验到的神圣对象进行崇拜、祈祷、祭祀,从而形成各种宗教体系。后来,以这种观点来分析各种宗教现象的方式大为时兴。在第三种宗教本质论中,宗教社会学者一般把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作为宗教的基本因素。他们趋向于撇开宗教在观念上与其他社会意识区别开来的本质,专门致力于研究宗教的社会功能。有些学者甚至还把宗教的社会功能当成宗教的本质,并以此来规定宗教的定义。从20世纪60 年代以来,西方宗教社会学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把在社会功能上近似于宗教的非宗教现象称之为“非宗教的宗教”或“世俗宗教”。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文化现象都起着维系社会秩序、决定社会伦理价值的功能。但这种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练习题(新课标有答案).docx

& 鑫达捷致力于精品文档精心制作仅供参考&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练习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不定项) 1.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球很大,不能看作质点 B、原子核很小,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2.一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 A、5m,3m B、4m,1m C、4m,3m D、 5m,5m 3.某人坐在甲船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两船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D ) A、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 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 D、甲、乙两船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4.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 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D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 B、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将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看成质点 D、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车视为 质点 6.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7.如图所示,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当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时,其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C ) A.R R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 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 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

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 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 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 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封建社会:以农民对地主的依附为基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全 部被地主阶级掌握,农民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租用地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体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可以从社会在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说明。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值。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重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从再生产来看,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对竞争的压力,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积累和集中两种形式而不断的膨胀,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其结果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产生,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第二,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产业资本要连续不断的回圈,就不能处在某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一次转化。 第三,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则及其结果。从两个方面看,其一,劳资之间对新价值的分配决定了剩余价值总量。其二,资本家各利益集团间对剩余价值的瓜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必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轮回。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就使得经济危机有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剩余价值和竞争规律作用下,再生产的比例并不能被自觉遵守,周期性的经济位居在所难免,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有三个要点。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 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著功绩。 第一,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篇力学基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教学时间:5学时 本章教学目标: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解位置矢量和位移的不同含义;能够根据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能够根据速度和加速度求运动方程的表达式;掌握伽利略变换公式,能够根据相对运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能够根据速度和加速度求运动方程的表达式。 在经典力学中,通常将力学分为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本章只研究运动学规律。运动学是从几何的观点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即研究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不涉及引发物体运动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1.1 参考系坐标系物理模型 一、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从这种意义上讲,运动是绝对的。 但我们所讨论的运动,还不是这种哲学意义上的广义运动。 即使以机械运动形式而言,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地球就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太阳又相对于银河系中心以大约250 km/s。的速率运动,而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又相对于其他银河系大约以600 km/s。的速率运动着。总之,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然而运动又是相对的。

因为我们所研究的物体的运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运动。例如,当我们说一列火车开动了,这显然是指火车相对于地球(即车站)而言的因此离开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谈论运动没有任何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单个物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只有在相对的意义下才可以谈运动。” 二、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却是相对的因此,在确定研究对象的位置时,必须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或相对静止的几个物体)作为基准;那么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物体群,就称为参考系。 同一物体的运动,由于我们所选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 从运动学的角度讲,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通常以对问题的研究最方便最简单为原则。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地球为参考系最为方便(以后如不作特别说明,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但是。当我们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宇宙小天体”时,则应以太阳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 要想定量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就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在力学中常用的有直角坐标系。根据需要,我们也可选用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球面坐标系或柱面坐标系等。 总的说来,当参考系选定后,无论选择何种坐标系,物体的运动性质都不会改变。然而,坐标系选择得当,可使计算简化。 四、物理模型 任何一个真实的物理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为了寻找过程中最本质、最基本的规律,我们总是根据所提问题(或所要回答的问题),对真实过程进行理想化的简化,然后经过抽象提出一个可供数学描述的物理模型 现在我们所提的问题是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若物体的线度比它运动的空间范围小很多时,例如绕太阳公转的地球和调度室中铁路运行图上的列车等;或当物

农业政策学

《农业政策学》复习资料整理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政策的特点:①阶级性。②正误性。③时效性。④表述性 政策的三要素: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政策科学: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政策背景:是政策作用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 农业政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政府对农业实行干预的内容包括: 1、为农民提供直接补贴 2、提供农业信贷服务 3、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4、提供农业教育的科技服务 5、对土地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 6、建立农产品储备制度 7、实行食物分配计划 制定农业政策相关的经济理论: 1.公共选择理论 2.委托一代理理论 3.组织行为理论 帕累托最优: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好到这种程度,以致于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农业政策分析的模型: 一、理性决策模型二、渐进决策模型 三、系统模型四、过程模型五、精英模型 农业政策的目标: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中国的农业政策目标: 1、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3、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入 4、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美国农业政策目标: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增加和稳定农场收人(农产品补贴)、 3、增进社会福利、 4、农村发展 欧盟农业政策目标: 1、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农业生产的合理化,农业生产要素最优配置,特别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农业从业者的收入 3、稳定农产品市场 4、保证食品安全供应(转基因食品) 5、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农产品 农业政策手段体系:

宗教的本质和意义

宗教的本质和意义 现代生活中,不知是因为节奏太快了,人们的压力太大了,还是因为人们物质生活丰裕,开始追求有质量的精神生活了,反正信教的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全世界有51.4亿人信各种宗教。宗教一词,译自西文,英文是“Religion”。它出自拉丁文,意思是“人同神的联系”或“敬神”。其实,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并无“宗教”一词,但事实上,古代汉语中的“宗”与“教”两个字均与对神道的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宗”字有“祖先”、“宗庙”和“尊崇”的含义,原义中包含有对先祖神灵的崇拜;“教”字为“政教”、“教化”之意。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文化现象,如佛教僧侣的托钵行脚、基督教神父的布道传教、道士的深山修炼等等,在这些现象中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所谓宗教的本质?若无,宗教如何区别于其他事物?若有,但人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关于宗教的本质的得到普世认同的定义。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宗教的本质,和它的对社会的作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质的含义。 一、本质的释义 “本质”二字在古代便有连用的情况。古代单音节词很多,“本质”并不是一个词,而是“本”与“质”这两个单音节词的连用,其意义不同今天作为一个词用的“本质”,而是由“本”与“质”两个词义组成。如《史通·言语》中说:“夫本质如此,而推过史臣,犹鉴者见嫫姆多媸,而归罪于明镜也。”其中“本质”即是指“本来的事实”。从字源上看,《说文解字》:“本,木下曰本,从木,从下。”“本”的本义就是指草木的根或茎干。“质”亦有“本”的意思,《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可见当时,“本质”二字在中国古代通常指事物之本来面目,并没有西方哲学意义上与“现象”所对立的意味。 而在西方,本质是指事物的本质,指物体在具体形态上的多样性与本质唯一性之间的关系,即一与多的关系问题。现象与本质的划分在柏拉图那里便出现了,他将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存在的根据,“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那个实体,别无其他办法”。亚里士多德最先使用“本质”一词,其希腊原文是“to ti en einai”,按苗力田等人的理解,其中文意思为“是其所是”,表明了本质先于事物存在的先在性。在康德那里,事物本质与现象是对立起来的,二者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黑格尔反对这种划分,他把“本质”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确立下来,认为:“某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说某物是自身同一或异于对方……而在于表明一物的存在即在他物之内,这个他物即是与它自身同一的,即是它的本质。”“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黑格尔认为本质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它自身同一又包含着有差别的规定。现代西方哲学对本质的讨论,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现象学认为本质并非是超越现象的东西,而就是现象,本质就是事物向我们显现出来的有关它是什么的方面,现象学意在说明本质概念如何在意识中被构成;另一个方向是本质主义者的讨论,他们从区分事物本质特性和偶有特性分析角度分析。 谈了这么多有关本质的含义,我们再来了解宗教的本质。 二、宗教的本质 历史上,每一个研究宗教的学者都很关心宗教的本质问题。对宗教的本质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