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学校整体搬迁重建综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学校整体搬迁重建综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学校整体搬迁重建综合项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概况 (3)

1.3问题与建议 (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

2.2项目建设是调整和完善布局、满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 (5)

2.3项目建设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5)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6)

3.1项目选址 (6)

3.2项目土地占用 (6)

3.3建设条件 (7)

第四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9)

4.1需求分析 (9)

4.2建设内容 (9)

4.3建设规模 (10)

第五章工程方案 (13)

5.1设计原则 (13)

5.2总图设计 (13)

5.3土建工程方案 (14)

5.4装修装饰 (16)

第六章公用工程 (18)

6.1给排水设计 (18)

6.2电气设计 (19)

6.3暖通设计 (21)

6.4弱电设计 (22)

第七章环境保护 (24)

7.1环境质量现状 (24)

7.2环境保护标准 (24)

7.3污染因素分析 (24)

7.4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25)

7.5项目运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26)

7.6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27)

第八章卫生安全与消防 (28)

8.1卫生 (28)

8.2安全 (28)

8.3消防 (29)

第九章建筑节能 (31)

9.1建筑节能 (31)

第十章组织机构 (32)

10.1办学指导思想 (32)

10.2组织机构 (32)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 (33)

11.1 建设期 (33)

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3)

11.3 工程管理 (33)

11.4 项目招投标 (34)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5)

12.1 估算依据和估算内容 (35)

12.2 总投资估算 (36)

12.3 资金筹措 (37)

12.4 资金使用计划 (37)

第十三章社会评价 (38)

13.1 社会影响分析 (38)

13.2 互适性分析 (39)

13.3 社会风险分析 (40)

第十四章效益分析 (41)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42)

15.1 结论 (42)

15.2 建议 (42)

附图与附件 (44)

1附图 (44)

2附件 (44)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本项目为某学校整体搬迁重建综合项目工程,建设单位系**县教育局。

1.1.2建设单位概况

**县教育局是县人民政府主管全县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检查学校执行情况;研究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普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年度教育工作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年度教育工作计划等。下设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监察审计处、计划财务处、基础教育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督导处、师训高教处等八个处室。

1.1.3项目提出理由

原某中学位于某省**县**镇牛头山村,学校占地30亩,原隶属于某集团公司管理。根据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5】75号抄告单精神,2006年3月2日起,该学校整体移交给**县人民政府管理。目前某中学有初中生850人,在职教职员工43人。

某中学移交后,我县将该校定为县直属学校。由于学校校舍普遍陈旧老化,教学设施严重缺乏,专用教室、教学功能用房严重不足,我县及时对该校进行了整体维修改造。由于某中学位于某省境内给管理带来不便;进入90年代后,某集团公司在**县城区新建了职工宿舍,大量职工已陆续迁入**县城区;再加上近几年来我县外来民工子女较多,为

满足矿区及外来民工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愿望,经研究,我县计划对某中学实行整体搬迁。

1.1.4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编制依据

(1)**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县教育局迁建某中学立项的批复》(长发改经发[2008]629号);

(2)**县建设局《关于迁建某中学项目选址意见书》;

(3)**县国土资源局《关于某中学迁建工程项目的预审意见》(长土资预【2008】055号);

(4)**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县教育局迁建某中学建设项目登记表的批复》(长环管【2009】035号);

(5)**县财政局《关于某中学迁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承诺函》(长财函【2009】007号)

(6)《某中学对某中学迁建工程项目自筹资金的承诺函》

(7)**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8)《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9)某省工程建设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

(10)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

2、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充分论证迁建某中学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方案、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可行性分析。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项目选址于**县开发区内,位于经三路东侧、县前街南侧、下莘桥村北侧。

1.2.2建设规模

某学校整体搬迁重建综合项目工程拟按36个班级,1800名在校生规模建设,总建筑面积为 44875 平方米。

1.2.3总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8015.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846.3万元,其它费用1715.5万元,预备费用453.7万元。资金自筹3015.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5000万元。

1.2.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指标表

1.3问题与建议

1、某学校整体搬迁重建综合项目工程是教育系统内一项比较大的项目,工程实施管理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应该选派精兵强将,组织精干的队伍来做好项目前期和工程管理工作,建议聘请一定经验的技术力量来协助进行工程管理。

2、工程处于内,建议建设单位多与区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做好工程与地块周边各项基础设施的衔接工作。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外来民工子女到我县就学人数不断增多,对于外来民工子女我县全部安排到当地学校就读,享受与当地学生同样的教学条件。新建的某中学工程除了可以解决矿区子女850人就学以外,还可以接收外来民工子女950人到新校区就读,解决了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压力。

2.2项目建设是调整和完善布局、满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

原某中学学校校舍普遍陈旧老化,教学设施严重缺乏,专用教室、教学功能用房严重不足。由于某中学位于某省境内给管理带来不便;进入90年代后,某集团公司在**县城区新建了职工宿舍,大量职工已陆续迁入**县城区;再加上近几年来我县外来民工子女较多,为满足矿区及外来民工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愿望,经研究,我县计划对某中学实行整体搬迁。因此,新建某中学,是调整和完善布局、满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

2.3项目建设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迁建某中学,总用地面积6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44875平方米,容纳学生 1800人。迁建某中学,拥有普通教学楼、专业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及学生宿舍楼、风雨操场、运动场等教学用房及场地,拥有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先进设施。教学用房都按照某省工程建设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I 类标准设计建设,教学设施按照《某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意见》及有关部门的标准要求配备齐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3.1.1 选址原则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交通便捷,环境适宜、场地干燥、公共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平坦、有利于减少工程造价、节约费用开支;

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生产储藏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库房、医院传染病房、公安看守所、高压变配电所、公共交通枢纽站、垃圾堆场、垃圾处理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3.1.2 选址位置

项目选址于**县经济开发区内,位于经三路东侧、县前街南侧、下莘桥村北侧。

3.1.3 城市规划

项目选址符合**县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无工业噪声,无化学污染、无电磁波等物理污染,空气流畅,环境安静,地形平坦,适合办学的要求。

3.2项目土地占用

项目位于**县经济开发区,范围内总用地面积66667平方米,其中代征绿化用地21721平方米,代征道路用地 6662平方米,代征河流用地2417平方米,净用地35867平方米。项目选址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内,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用地性质为公共服务设施。

3.3建设条件

3.3.1 自然条件

气象:属东南沿海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5℃~16℃之间,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28.3℃;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2.8℃~3.8℃。年平均雨日142~155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50~1850毫米左右;平均湿度为78%左右;年平均风速3.2米/秒左右;无霜期224~246天。年日照为45%,气候温和宜人。

地质地貌:项目选址区为平原地区,整个项目区均为平地,平均标高在黄海标高2.5左右。

地震:本区属于上海—杭州地震稳定区,第四纪以来地壳以缓慢

上移为主,断裂活动微弱,历史地震资料表明,**县是一个地震震级小、裂度低、强度较弱的相对稳定的地区,本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本区地震基本裂度为六度,动震加速度 0.05g。

水文地质: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本区以前者为主,含水层由轻亚粘土、人工填土和淤泥质土组成,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 1-1.5m,局部地段不足 1m。

3.3.2 基础设施

本项目地处**县经济开发区,各项市政配套设施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统一组织落实及实施,为学校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

交通条件:本项目西侧为经三路、北侧为县前街。该校区选址相邻于两条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交通便利。

供电:该区域的供电网正在按规划建设,新校区的用电可直接接入市区供电网,确保学校的用电需求。

通讯:**县的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已建成具有通信能力强、业务类

别多、运行效率高、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的现代化电信网,完全可以满足学校的通讯、有线电视和 PDS系统的需求。

给排水:该区域的市政给排水系统正在按规划建设,新校区的给排水管网可直接进入市政管网系统,确保学校的给排水需求。

第四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4.1需求分析

原某中学位于某省**县**镇牛头山村,学校占地30亩,目前某中学有初中生850人,在职教职员工43人。由于学校校舍普遍陈旧老化,教学设施严重缺乏,专用教室、教学功能用房严重不足,我县及时对该校进行了整体维修改造。由于某中学位于某省境内给管理带来不便;进入90年代后,某集团公司在**县城区新建了职工宿舍,大量职工已陆续迁入**县城区。

新建的某中学工程除了可以解决矿区子女850人就学以外,还可以接收外来民工子女950人到新小区就读,解决了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压力。进入初中段将近 1800 名,按每班 50 人,需 36 个教学班。现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在经济开发区内新建某中学,规模为 36 个班。

4.2建设内容

根据某省工程建设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某省学校建设项目控制指标》等规定,结合本工程建设规模和实际情况,迁建某中学分教学办公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等三项内容。

教学办公区:包括普通教学楼、专业教学楼和综合楼。其中专业教学楼包括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及辅助用房,综合楼包括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社团办公室及广播室、会议接待室、校史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以及多功能教室、合班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等学校办公用房和公共教学用房。

体育运动区:包括风雨操场、30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

生活服务区:包括食堂、宿舍及门卫用房等服务用房。

4.3建设规模

根据某省工程建设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并结合迁建某中学周边的实际情况,某中学拟按设置36个班级,每班50人,1800名在校生规模进行建设,建设标准为 I 类。

1、用地面积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某中学规划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活动用地和绿化用地等部分。参照初级中学I类 36 班标准,学校生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 25.20m2/生,项目规划用地面积应不少于 45360平方米。

同时,根据《某省学校建设项目控制指标》,单位用地面积应小于33m2/人,故项目规划用地面积应少于59400平方米。

结合上述测算,并结合经济开发区规划和场地实际情况,某中学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35867平方米。

2、建筑面积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某中学校舍应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参照初级中学I类36班标准,学校生均建筑面积指标为11.58m2/生,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应不小于20843平方米。学校各类用房建筑面积见下表:

初级中学各类用房建筑面积招标表

根据上述建设标准和相关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某中学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4876平方米,各类用房建筑面积如下:

1、教学办公区

2、体育运动区

3、生活服务区

第五章工程方案

5.1设计原则

1、遵循国家现行的法规、政策与**县中心城的总体规划相一致。

2、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分考虑场地的环境要素。

3、保护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学校建筑群合理配置,达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形成生态型校园。

4、依据学校的各种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做到功能分区科学,结构布置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的智能化的校园。

5、符合地块特性,充分考虑学校的性质,力求校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体现学校文化与生态意识的有机结合。

5.2总图设计

5.2.1总图设计

学校按使用功能分成教学办公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共三大块。

教学办公区,位于学校用地的西南侧。包括普通教学楼、专业教学楼和综合楼,是学校教学、行政管理的中心,也是学校整体形象的重点所在。

体育运动区,位于学校用地的西面。包括风雨操场、30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和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既用于教学使用,也是学生的课余活动场地。

生活服务区,位于学校的东侧及南侧,包括教职工和学生食堂及宿舍,是教师与学生就餐及住宿的场所。

考虑到师生出入安全,学校设有两个出入口,北面一个主交通出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