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说课稿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说课稿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说课稿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说课稿

放大电路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而接近于1, 输入电阻高 、 输出电阻低 。 2.三极管的偏置情况为 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3.射极输出器可以用作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是因为射极输出器的 输入电阻高 。 4.射极输出器可以用作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级,是因为射极输出器的 输出电阻低 。 5.常用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电路为 分压式偏置放大 电路。 6.为使电压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能正常工作,必须选择合适的 静态工作点 。 7.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分析就是要计算静态工作点,即计算 I B 、 I C 、 U CE 三个值。 8.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的 集电极 极是输入、输出回路公共端。 9.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是因为信号从 发射极 极输出而得名。() 10.射极输出器又称为电压跟随器,是因为其电压放大倍数 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 。 11.画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时,电路中的电容应 断开 。 12.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电路中的电容应 短路 。 13.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容易产生 饱和 失真。 14.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低,容易产生 截止 失真。 15.放大电路有交流信号时的状态称为 动态 。 16.当 输入信号为零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 17.当 输入信号不为零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动态。 18.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方法有 估算法 、 图解法 。 19.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有 微变等效电路法 、 图解法 。 20.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能量来自 直流电源 。 二、选择题 1、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C C =12V ,晶体管的?=100,'b R =100k Ω。当i U =0V 时, 测得U B E =,若要基极电流I B =20μA ,则R W 为 k Ω。A A. 465 B. 565 2.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C C =12V ,晶体管的?=100,若测得I B =20μA ,U C E =6V ,则R c = k Ω。A 3、在图示电路中, 已知U C C =12V ,晶体管的?=100,' B R =100k Ω。当i U =0V 时,测得U B E =,基极电流I B =20μA ,当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 则电压放大倍数u A = 。A A. -120 D. 120 4、在共射放大电路中,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当未带上负载时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负载电阻R L 值与R C 相等 ,则带上负载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 V 。A

基本放大电路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目的] 1、了解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掌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 动态分析与计算方法(图解法、等效电路法) 2、掌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及其特点 3、掌握场效应管的等效模型及共源放大电路的原理及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分析及计算 2、BJ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特点、FE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特点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放大的概念 二、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第二节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二、设置静态工作点必要性 三、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四、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 第三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二、图解法 三、等效电路法 第四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一、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性 二、典型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 第五节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 第六节晶体管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 第七节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及分析估算 三、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四、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特点 [电子教案] 本章讨论的问题:1.什么是放大?放大电路放大信号与放大镜放大物体意义相 同吗?放大的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说明它有放大作用?如何将晶体管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放大作用?组成放大电路的原则是什么?有几种接法?3.如何评价放大电路的性能?有哪些主要指标?4.晶体管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它们的特点组成派生电路? 5.如何根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利用场效应管构成放大电路?它有三种接法吗? 6.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与晶体管放大电路有哪些不同处?在不同的场合下,应如何选用放大电路?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2.1.1 放大的概念 基本放大电路一般是指由一个三极管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1. 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放大微弱信号,输出电压或电流在幅度上得到了放大,输出信号的能量得到了加强。 2. 输出信号的能量实际上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只是经过三极管的控制,使之转换成信号能量,提供给负载。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见图。 放大概念示意图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1) 放大倍数 输出信号的电压和电流幅度得到了放大,所以输出功率也会有所放大。对放大电路而言有电压放大倍数、电流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它们通常都是按正弦量定义的。放大倍数定义式中各有关量如图所示。

(完整版)《固定偏置放大电路》教案

教学方案(一)

教学方案(二) 教学内容及导学设计学生活动与调控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 初步了解电子产品具有接受处理电信号的功能,那么用电设备是如何将微 弱的电信号放大,使我们最终能听到声音、看到图像的呢?这是我们高三 学生的毕业作品功率放大器,我们来通过它听一段美妙的音乐,这里起到 放大作用的是什么,对是功率放大器,今后我们也要做一个功率放大器, 我希望同学们做的功放会比这个更好,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先来学习最 基本的放大器——固定偏置放大电路,通过此电路的学习同学们就能了解 放大器是如何工作的。(2分钟) 复习提问:放大器的核心元件是什么? 一、电路组成(15分钟) 做中学:学生动手搭接单电源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二、放大电路电压电流表示方法(8分钟) 三、静态工作点(15分钟) 1.静态: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即输入端短路), 只有直流电源单独作用下的直流工作状态。 2.静态工作点:I BQ 、I CQ、U BEQ、U CEQ 做中学:学生在电路中只接入直流电源,用万用表测试静态工作点。学生思考电信号特点,B层级学生回答如何处理微弱电信号——放大。 C层级的学生回答放大器的核心元件应该是什么——三极管。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优化电路,A层级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分析。 C层级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分析三极管的作用。 B层级学生分析电阻的作用。 A层级学生分析电容的作用。 学生动手搭接电路。 C层级学生识记放大器中电流及电压符号使用规定。 AB层级学生理解放大器中电流及电压符号使用规定。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测试静态工作点。 教师通过复习提问引出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结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 双电源供电电路,引导 学生分析电路的弊端,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单 电源电路特点,并引导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确定静态工作点并指导学生利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使学生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解读

实验一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及其对放大性能的影响。 2、学习测量放大器Q点,Av,r i,r0的方法,了解共射级电路特性。 二、实验环境 1、Electronics Workbench5.12软件 2、器件:有极性电容滑动变阻器三极管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图1.1为一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按图连接好电路 . . 图1.1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1、静态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选项(Analysis/DC operating Point),电路静态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分析结果表明晶体管Q1工作在放大电路。 . 图1.2 共射极基本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2、动态分析 用仪器库的函数发生器为电路提供正弦输入信号V i(幅值为5mV,频率为10KHz)用示波器可观察输入、输出信号如图1.3所示,图中V A表示输入电压(电路中的节点4)V B为输出电压(电路中的节点5),由图波形图可观察到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信号反相位关系。

图1.3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 由上图可得: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v=801.54mv/4.97mv=161.3 理论计算:rbe=300+(1+β)×26mv/I E=300+26mv/I BQ=300+26mv/0.0226mA=1450Ω Av=-βR L′/ r be= 250×1000Ω/1450Ω=172.4 (其中R L′为RL与Rc的并联值,β的值约为250)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3、频率响应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交流频率分析项(Analysis/AC Frequency Analysis),在交流频率分析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定:扫描起始频率为1Hz,终止频率为1GHz,扫描形式为十进制,纵向刻度为线性,节点5做输出节点。分析结果如图2.4所示。 图1.3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由图1.3可得:电路的上限频率(x1)为10.78Hz,下限频率(x2)为23.1MHz,放大器的通频带约为23.1MHz,频率响应图理论结果基本相符。 1、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 (1)输入电阻的测量 在A点与B点之间串接一个2KΩ的电阻,如图1.1,测量 A点与B点的电位就可计算输入电阻Ri。 (2)、输出电阻的测量 用示波器监视,在输出不失真是,分别测量有负载是和无负载时的Vo,即可计算Ro 将上述测量及计算填入下表:

《基本放大电路例题》word版

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例题解析 例2.1三极管组成电路如图2.2(a)~(f)所示,试判断这些电路能不能对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正常放大,并说明理由。 解:解此类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判别三极管是否满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条件,具备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对NPN型晶体管构成的电路,集电极电源V CC的正极接集电极C,负极接“地”;对PNP型晶体管构成的电路,集电极电源V CC的负极接集电极C,正极接“地”。 (2)判断有无完善的直流通路。 (3)判断有无完善的交流通路。 (4)在前三步判断得到肯定的结果时,再根据电路给出的参数值计算、判断三极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区。电路的分析如下: 图(a)电路由NPN管组成,静态情况下发射结无正向偏置,电路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图2.2 不具备放大作用。 图(b)电路由NPN管组成,发射结满足正偏条件,但集电结不是反偏,也不具备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不能放大。 图(c)电路由NPN管组成,三极管的发射结、集电结满足正偏和反偏的条件,但发射结的偏置电源V BB将输入的交流信号旁路而不能进入三极管b,e间的输入回路,所以尽管电路具备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仍不能对交流信号进行正常的放大。 图(d)电路由PNP管组成,三极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交流信号能进入b,e间的输入回路,经放大后在输出端出现,放电路能进行正常的放大。 图(e)电路由PNP型管组成,三极管的发射结、集电结均满足放大的偏置条件,输入信

号也能进入输入回路,但输出端无电阻R

c ,故输出交流信号将经电源V CC 被地短路,因此电路也不能进行正常的放大。 图(f)电路由PNP 管组成,三极管的偏置满足放大的条件,二极管VD 为反向偏置,在电路中起温度补偿的作用,放电路能正常的放大。 例2.2 图2.3(a)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及交、直流负载线如图2.3 (b),试求: (1)电源电压V CC ,静态电流I B 、I C 和管压降V CE 的值; (2)电阻R b 、R C 的值; (3)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V OM ; 解 (1)由图解法可知,直流负载线与输出特性横坐标轴的交点的电压值即是V CC 值的大小,由图2.3 (b),读得I b ≈20μA ,V CC ≈6V 。由Q 点分别向横、纵轴作垂线,得I C =1mA ,V CE =3V 。 (2)由直流通路基极回路得 Ω?=?=≈-361030010206A V I V R B CC B 由集射极回路得 Ω=-= k I V V R C CE CC C 3 (3)由交流负载线②与静态工作点Q 的情况可看出,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输出电压V CE 在3V 到0.8V 范围内,变化范围为2.2V ;在信号的负半周输出电压V CE 在3V 到4.6V 范围内,变化范围为1.6V 。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应取变化范围小者,故V OM 为1.6V 。 例2.3 用示波器观察NPN 管共射单级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得到图2.4所示三种失真的波形,试分别写出失真的类型。 图2.3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 3.2.1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1.放大电路概念:基本放大电路一般是指由一个三极管与相应元件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a.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放大微弱信号,输出电压或电流在幅度上得到了放大,输出信号的能量得到了加 强 。 b.输出信号的能量实际上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经过三极管的控制,使之转换成信号能量,提供给负载 。 ■■童■ B r - - ■ :必)iy, :信号 慷: I ■ t>A 放大电路 !?! 2.电路组成:(1)三极管T; (2)VCC :为JC提供反偏电压,一般几?几十伏; (3)RC :将IC的变化转换为Vo的变化,一般几K?几十K。 VCE=VCC-ICRC RC,VCC同属集电极回路。 (4)VBB :为发射结提供正偏。 (习R十一般为儿1 K - JLT- Rb 一般,程骨V開=e7V 当%*宀只£时; ,V B, I B A (6)Cb1,Cb2 :耦合电容或隔直电容, (7)Vi :输入信号 (8)Vo :输出信号 (9)公共地或共同端,电路中每一点的电位实际上都是该点与公 共端之间的电位差。图中各电压的极性是参考极性,电流的参 考方向如图所示。 其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V ⑵输入电阻Ri I £黒 b ZC Kt 亡 /〒气 V.V 2^ 3.共射电路放大原理 f' h : 11 12V 峠变化% %变化 7变化 % 尸%-叫好变化 > %变化 SOOK A 4K TH l/cc /jt 躍—=40w/{ Ic = E h = \ .6rffA J cE = f4v-AVr = -bn y T M = —5 址4 4.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o /通频带 (1)放大倍数 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和电流幅度得到 了念大,所以输出功零也龛筋「所肢大.对赦夫电 ffilfilH'W:电压放人侣数;凰=峙电 电流放脸倚tt : ■半二扫冷 功率ttXMSi :心=£『尸=峡!鰹 通常它们蛊;fi 按F 张怙宦义的4放大俗数定 义式中各有其S 如图所示,

电子技术(康润生)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答案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习题解析 2-1试判断图2-48中各电路有无交流电压放大作用?如果没有,电路应如何改动使之具备放大作用。 解:(a)可以; (b)交流通路集电极对地短接; (c)直流通路基极开路,将电容移到B R 的外边即可; (d) B C V V >三极管没有工作在放大状态。 2-2半导体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2-49(a )所示,已知CC U =12V ,C R =3k Ω,B R =240 k Ω,晶体管的β=40。(1)试根据直流通路估算各静态值(B I 、C I 、CE U );(2)如果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如图2-64(b )所示,试用图解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3)在静态时(i u =0),1C 和2C 上的电压各为多少?并标出极性。

解:(1)由电路的直流通路可知:

12 0.05240 400.05212326CC BE CC B b b C B CE CC c C U U U I mA R R I I mA U U R I V β-= ≈====?==-=-?= (2)在图中画出方程为CE CC c C U U R I =-的直线,和50B I A μ=的曲线交点即为静态工作点。 (3)120.7,C C CE U V U U ==,极性如图中所示。 2-3在题2-2中,若使CE U =3V ,B R 应变为多少?若改变B R ,使C I =1.5mA, B R 应等于多少?在图上分别标出静态工作点。 解:CE CC C C U U R I =- 40123 160123 4012 3201.5 CC CE CC C B C B CC C B C C CE CC B C U U U I I R R U R R k U U U R k I ββββ-∴= ==??∴= = =Ω--?= = =Ω 2-4在图2-49(a )中,若CC U =12V ,要求静态值CE U =5V ,C I =2mA 。试求C R 和B R 的阻值。设晶体管的放大倍数β=40。 解: 4012 2402 125 3.52 CC B C CC CE C C U R k I U U R k I β?= = =Ω--===Ω 2-5放大电路如图2-50(a )所示,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及放大电路的交、直流负载线如图2-50(b )所示。试问:(1)C R 、B R 、L R 各为多少?(2)不产生失真的最大输入电压im U 和输出om U 电压各为多少?(3)若不断加大输入电压的幅值,该电路先出现何种性质的失真?调节电路中哪个电阻能消除失真?将阻值调大还是调小?(4)将L R 阻值变大,对交、直流负载线会产生什么影响?(5)若电路中其他参数不变,只将晶体管换一个β值小一半的管子,B I 、C I 、CE U 和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教(学)案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 教学容分析:§2-2共发射极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分析中的“近似估算法”:近 似估算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 教学对象及分析:1、基础知识: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共发射极低频电压放大电路 组成及工作原理。 2、分析与理解能力: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比较抽象,学生对此理解不够深刻,并且动手调试电子电路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本次课堂将结合共发射极低频电压放大电路演示测试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的: 1、了解、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近似估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耐心调试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法、讲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实验板、示波器、万用表。 教学重点: 1、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2、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 教学难点: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新课引入: 1、复习旧知识:(1)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提问:简述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静态和动态。 (3)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提问: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什么?) 2、启发、提出问题:(1)放大电路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产生非线 性失真,那么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才能避免非线性失真呢? (2)放大器的主要功能是放大信号,那怎样计算放大器的放 大能力呢? 引入新课题:必须学习如何分析放大电路。

板书设计: §2—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一、近似估算法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2.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 (1) 目的:计算I B 、I C 、U CE 。 (1)目的:计算A u 、R i 、R o 。 (2) 步骤: (2)步骤: ①画直流通路。 ①画交流通路。 ②计算I B 、I C 、U CE 。 ②计算A u 。 改进措施:强调三极管的非线性,分析非线性元件电量计算的特点。 u o i c +U CC I +U CC 2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近似估算法; 图解分析法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作者:————————————————————————————————日期:

武汉理工大学 开放性实验报告 (A类) 项目名称: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实验室名称:创新实验室 学生姓名:**

创新实验项目报告书 实验名称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日期2018.1.14 姓名**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一、实验目的(详细指明输入输出) 1、采用LM324集成运放完成反相放大器与加法器设计 2、电源为单5V供电,输入输出阻抗均为50Ω,测试负载为50Ω输出误差 不大于5% 3、输入正弦信号峰峰值V1≤50mV,V2=1V,输出为-10V1+V2. 二、实验原理(详细写出理论计算、理论电路分析过程)(不超过1页) 通过使用LM324来设计反相放大器和加法器,因为每一个芯片内都有4个运放,所以我们就是使用其内部的运放来连接成运算放大器电路。 我们采用两个芯片串联的方式进行芯片的级联。对于反相放大器,输出电压Vo=-Rf/R1*Vi;对于同相加法器,Vo=(Rf/R1*Vi1+Rf/R2*Vi2)。 由于对该运放使用单电源5V供电,故需要对整个电路的共地端进行 2.5V 的直流偏置。为实现2.5V的共地端,在这里采用了电压跟随器的运放模型。2.5V 的分压点用两个相同100k的电阻进行分压,并根据经验选取了一个10uF的极性电容并联在2.5V分压点处,起滤除电源噪声的作用。最终由电压跟随器输出端作为后面电路的共地端。同样为使反相放大器能够放大10倍,有-Rf/R1=-10,即Rf=10R1,可取R1=10kΩ,Rf=100kΩ,则R2=R1//Rf。对于加法器,有R1=R2=Rf,均取为100kΩ,则R=100kΩ。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汇总讲解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3分钟) 二、复习旧课5分钟) 三、导入新课(5分钟)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安全文明生产情况; (包括工作服,绝缘鞋等穿戴情况) 2.课前安全教育;按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电器设备的运行。 1、复习旧知识:(1)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提问:简述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静态和动态。 (3)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提问: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什么?) 2、启发、提出问题:(1)放大电路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 为了避免产生非线性失真,那么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才能避免非线性失真呢? (2)放大器的主要功能是放大信号,那怎 样计算放大器的放大能力呢? 引入新课题:必须学习如何分析放大电路。 课题:§2-2共发射极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分析 强调 安全用电 线 路 板 接 通 电 源 连 接 示 波 器 调 R B 观察示波器中输出电压的波形是否失真, 思考,回答 思 考 , 回 答 讲 授 法 讲 授 法 讲 授 法 稳定课堂秩序,准备上课。 巩固已学知识,为本次课程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通过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U CC + + V C 1 C 2 R B R C u i u o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近似估算法; 图解分析法 教师活动 教学方法 设计目的 教学内容与过程 学生活动

四、讲授新课(20分钟) 1、分析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1) 静态工作点要估算的物理量。 提问:什么是静态工作点? 回答:当静态时,直流量I B 、I C 、U CE 在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上 所对应的点称为静态工作点。 提问:要确定静态工作点,必须要计算什么量? 回答:I B 、I C 、U CE 。 (2) 计算静态工作点的解题步骤。 启发提问:怎样计算I B 、I C 、U CE 呢? 以例2.1为例子,具体讲解静态的分析解题步骤。 ① 学生阅读例题;(例2.1) ② 画图: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③ 提问:什么是直流通路? 回答:直流电流通过的路径。 ④画出放大器的直流通路。 方法:电容视为开路,其余不变 画图:放大器的直流通路 ⑤ 计算I B ; 适度引导板书课 题 讲解 学生阅读例题; 学生自己画出直流通路 +U CC V R B R C I CQ I BQ U BEQ U CEQ

东大模电实验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电路基础 第三次实验 实验名称: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 105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5年05月04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工程估算、安装和调试; 2.了解三极管、场效应管各项基本器件参数、工作点、偏置电路、输入阻抗、输出阻抗、 增益、幅频特性等的基本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3.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特性的影响。 4.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工程估算、安装和调试; 5.掌握基本的模拟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深化示波器、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 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技能训练。 二、预习思考: 1.器件资料: 上网查询本实验所用的三极管9013的数据手册,画出三极管封装示意图,标出每个管脚的名称,将相关参数值填入下表: 注:额——表示Absolute maximum ratings,最大额定值。 2.偏置电路: 图3-3中偏置电路的名称是什么?简单解释是如何自动调节晶体管的电流I C以实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的,如果R1、R2取得过大能否再起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为什么? 答: ①图3-1偏置电路名称:分压式偏置电路。 ②自动调节晶体管电流Ic以实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的原理: 当温度升高,会引起静态电流ICQ(≈IEQ)的增加,此时发射极直流电位UEQ=IEQ*RE 也会增加,而由于基极电位UBQ基本固定不变,因此外加在BJT发射结上的电压UBEQ=UBQ-UEQ将减小,迫使IEQ减小,进而抑制了ICQ的增加,使ICQ基本维持不变,达到自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同理,当温度降低时,ICQ减小,UEQ同时减小,而UBEQ则上升促使IEQ增大,抑制了ICQ 的减小,进而保证了Q点的稳定。 ③若R1、R2取得过大,则不能再起到稳定工作点的作用。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 流入基极的电流不可再忽略,UB不稳定导致直流工作点不稳定。

共集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 一、共集放大电路基本原理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2-11(a)所示。它就是由基极输入信号,发射极输出信号。从交流通路图2-11b 来瞧,集电极就是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故称共集电路。又因为信号就是从发射极输出,所以又叫射极输出器。 (a) (b) 图2-11 共集放大电路 (a)电路 (b)交流通路 二、共集放大电路的特点 1. 静态工作点比较稳定 射极输出器的直流通路如图2-12所示。由图可知: Re CC BQ b BEQ EQ U I R U I =++, β += 1EQ BQ I I 于就是有 β β++ ++-= 1U 1U U I I b e CC b e BEQ CC EQ CQ R R R R ≈≈ (2-23)

e CQ CC CEQ R I U U -≈ (2-24) 图2-12 共集电路的直流通路 CQ I 与三极管的参数无关,所以这个电路还具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2. 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近似为1) 图2-13就是图2-11(a)的微变等效电路,由等效电路可知: L o o R )1('βI U += 式中 L e L R R R //=' ])1([I U L be b i R r 'β++= 于就是可得 L be L i o u R )1(r R )1(A 'β'β+++== U U (2-25) 在式(2-25)中,一般有be r R >>')1(β+,所以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接近1),正因为输出电压接近输入电压,两者的相位又相同,故射极输出器又称为射极跟随器。 图2-13 共集电电路的等效电路 应当指出,尽管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但射极电流e I 就是基极电流b I 的(1+β)倍,仍能够将输入电流加以放大。所以,射极输出器虽然没有电压放大,但具有电流放

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

实验分压偏置共发射极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工作点漂移的原因及稳定措施。 2.熟练掌握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方法。 3.了解小信号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动态范围与静态工作点的关系。 二、预习要求 1.参考教材中有关稳定放大器工作点的内容,完成本实验习题。 2.按实验电路图3.1中实际元件参数值,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值。 3.据实验要求,设计数据表格,供实验测试时记录数据用。 三、实验电路及测量原理 图1 实验测试电路如图1所示: 1.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三极管的性能发生变化,致使放大器的工作点发生变化,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实验图 1 所示电路中是通过增加下偏置电阻和射极电阻来改善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的,其工作原理如下: (1)利用R b和R 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V B。 由实验图1可知,当R B、R B2选择适当,满足I2、远大于I B、时,则有 式中R B、R B2和V CC都是固定的,不随温度变化,所以基极电位基本上为一定值。 (2)通过I E的负反馈作用,限制I C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

具体稳定过程如下: 2.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与测量 图1所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由以下几个关系式确定: 对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在电路中只要分别测出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值,便可求得静态工作点I CQ、V CEQ、V BEQ的大小。 四、实验内容 1.按实验电路图1接线,收音机作信号源,扬声器作负载,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R L=5.1kΩ电阻作负载,观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2.用音频信号发生器作信号源,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在增大输入信号v i的同时,调整静态工作点,使用示波器观测到的输出波形最大而不失真。 3.保持静态工作点不变,撤去信号源,用万用表(直流挡)测量V B、V C、V E ,并与实 验习题中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3.改变R P值的大小,重复上述实验内容3。 4.改变电源电压值(3V、6V、9V、12V)的大小,重复实验内容2和3。 5.改变R C 值的大小,重复上述实验内容2和3。 6.改变R E 值的大小,重复上述实验内容2和3。 7.把发射极旁路电容C E开路或减小为4.7μF,重复上述实验内容2和3。 8.用电烙铁烘烤管子,使管子温度升高,观察I CQ、V CEQ的变化。 10.实验电路中把NPN型管换成PNP型管,调整供电电源性,极性重复实验内容2~6。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填入自拟表格中,计算出静态工作点值,并与对应的理论值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通过实验结论,总结改变电路R P、R E、R C 、V CC对工作点及输出波形的影响,分析 波形变化的原因。 六、实验习题 1 按实验电路图1 所示参数,计算出静态工作点。 2 影响工作点稳定的因素有哪些?采用何种方式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3 本实验电路图1与实验1 (a)的电路有何异同?

共集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共集放大电路 一、共集放大电路基本原理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 2- 11( a)所示。它是由基极输入信号,发射极输出信号。从交流通路图2-11b 来看,集电极是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故称共集电路。又因为信号是从发射极输出,所以又叫射极输出器。 ( a)(b) 图 2-11共集放大电路 ( a)电路(b)交流通路 二、共集放大电路的特点 1.静态工作点比较稳定 射极输出器的直流通路如图2- 12 所示。由图可知 : U CC I BQ R b U BEQ I EQ Re , I BQ= I EQ 1+ 于是有 U CC -U BEQ U CC (2- 23) I CQ I EQ= R e+R b R e+ R b 1+1+

U CEQ U CC -I CQ R e(2 - 24)图 2-12共集电路的直流通路 I CQ与三极管的参数无关,所以这个电路还具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2.电压放大倍数小于 1 (近似为 1 ) 图 2- 13 是图 2-11( a)的微变等效电路,由等效电路可知: U o=(1+) I o R L式中R L= R e // R L U i= I b[ r be+(1+)R L ] 于是可得 A u=U o=(1+ )R L( 2- 25)U i r be+(1+ ) R L 在式(2- 25)中,一般有(1+) Rr be,所以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接 近1),正因为输出电压接近输入电压,两者的相位又相同,故射极输出器又称为射极跟 随器。 图 2-13共集电电路的等效电路 应当指出,尽管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但射极电流I e是基极电流I b的(1

共集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 一、共集放大电路基本原理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2-11(a)所示。它是由基极输入信号,发射极输出信号。从交流通路图2-11b来看,集电极是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故称共集电路。又因为信号是从发射极输出,所以又叫射极输出器。 (a) (b) 图2-11 共集放大电路 (a)电路 (b)交流通路 二、共集放大电路的特点 1.静态工作点比较稳定 射极输出器的直流通路如图2-12所示。由图可知: Re CC BQ b BEQ EQ U I R U I =++, β + = 1 EQ BQ I I 于是有 β β+ + + + - = 1 U 1 U U I I b e CC b e BEQ CC EQ CQ R R R R ≈ ≈(2-23)

e CQ CC CEQ R I U U -≈ (2-24) 图2-12 共集电路的直流通路 CQ I 与三极管的参数无关,所以这个电路还具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2. 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近似为1) 图2-13是图2-11(a )的微变等效电路,由等效电路可知: L o o R )1('βI U += 式中 L e L R R R //=' ])1([I U L be b i R r 'β++= 于是可得 L be L i o u R )1(r R )1(A 'β'β+++== U U (2-25) 在式(2-25)中,一般有be r R >>')1(β+,所以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接近1),正因为输出电压接近输入电压,两者的相位又相同,故射极输出器又称为射极跟随器。 图2-13 共集电电路的等效电路 应当指出,尽管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但射极电流e I 是基极电流b I 的(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1.放大电路概念:基本放大电路一般是指由一个三极管与相应元件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a.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放大微弱信号,输出电压或电流在幅度上得到了放大,输出信号的能量得到了加强。 b.输出信号的能量实际上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经过三极管的控制,使之转换成信号能量,提供给负载。 2.电路组成:(1)三极管T; (2)VCC:为JC提供反偏电压,一般几~几十伏; (3)RC:将IC的变化转换为Vo的变化,一般几K~几十K。 VCE=VCC-ICRC RC,VCC同属集电极回路。 (4)VBB:为发射结提供正偏。 (6)Cb1,Cb2:耦合电容或隔直电容,其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7)Vi:输入信号 (8)Vo:输出信号 (9)公共地或共同端,电路中每一点的电位实际上都是该点与公

共端之间的电位差。图中各电压的极性是参考极性,电流的 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3.共射电路放大原理 4.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通频带 (1)放大倍数

(2)输入电阻Ri (3)输出电阻Ro

(4)通频带 问题1: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小,对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是否有利? 问题2:有一个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的频率成分为100Hz~10kHz,那么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应如何选择?如果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比输入信号的频带窄,那么输出信号将发生什么变化?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1.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静态:只考虑直流信号,即Vi=0,各点电位不变(直流工作状态)。 动态:只考虑交流信号,即Vi不为0,各点电位变化(交流工作状态)。 直流通路:电路中无变化量,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 交流通路:电路中电容短路,电感开路,直流电源对公共端短路。 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是保证动态工作的前提。分析放大电路必须要正确地区分静态和动态,正确地区分直流通道和交流通道。 直流通路

基本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

基本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 07级23系 马运聪 PB07210249 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计与调整方法。 2研究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3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及设计方法和测试技能。 实验原理: 1单管放大 2cos(21000)i U t mV π=?2114.675cos(21000)o U t mV π=?? 2.239BB U V = 1.247C I mA = 4.319CE U V = 输入输出波形图及其李萨如图形:

2射极串小电阻单管放大 2cos(21000)i U t mV π=?285.794cos(21000)o U t mV π=?? 2.012BB U V = 1.258C I mA = 4.49CE U V = 输入输出波形图及其李萨如图形:

3单管饱和 214.144cos(21000)i U t mV π=?? 2.855BB U V = 1.707C I mA = 1.414CE U V = 输入输出波形图及其李萨如图形:

4单管截至 228.284cos(21000)i U t mV π=?? 0.796BB U V =127.151C I A μ=11.23CE U V = 输入输出波形图及其李萨如图形:

数据分析: 1单极共发放大器 (1) ,204.1,60.29,74.9121Ω=Ω=Ω=k R k R k R E B B Ω=Ω=k R k R L C 054.5,384.2 静态工作点:V V V V V V CC BB E 114.12,555.2,001.2=== 交流信号: mV t U mV t U o i )10002cos(2255,)10002cos(23?-=?=ππ 95.922 1=--=≈=B BB B BB C C E E B E B C R V R V V R V I I I I β 85-==i o V U U A Ω==644.15E r e I U r 由 e b ie ie L C V r r h h R R A )1(,)//(0ββ++=-= 解得:Ω=64.301b r 与实验参考数据一致,但是β偏小,可能是由于BJT 管子长期工作在深度饱和区所致。输出波形基本没有失真。 考虑到BB V 较小可能产生较大误差,设计第二组电路数据。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说课提纲 平度电子职业中专穆汉毅 我说课的题目是《固定偏臵放大电路》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线路》中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共用3课时,今天讲第2课时。《电子线路》作为电类专业的基 础课,应该掌握各种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单元电路,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大电路是电子线路的核心电路, 在收录机、电视机、音响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放大电路正常工 作,必须设臵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这就是本课的内容让学生 理解合理设臵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熟练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方 法。 确立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静态及静态工作点的含义 2、掌握直流通路及其画法 3、熟练计算静态工作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重难点确定:应用是学习的目的,放大电路在实际中能否正常工作,关键是看其静态工作点选择是否合适。 所以确定重点: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突出方法:通过原理分析、课件演示,典型例题、学生实验及练习, 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加以巩固。 放大电路有正常的放大作用,关键在于静态工作点的设臵。 所以确定难点:对设臵合适静态工作点的理解。 突破方法:由实验引入课题,设臵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借助实验, 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极管、三极管的基础知识,但对具体电路应用较少,且职校生基础差,不爱理论爱动手。所以在教学中,让他们多动 手,主动思考,采用直观教学,加深印象。要达到这一目的调动学生 的兴趣是关键。这一点将从导课开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 教法与教学手段:鉴于职校生的特点,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为此采用实验与启发式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 教具:低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实验线路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稳定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复习提问]:(多媒体显示电路)固定偏臵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 电路结构与元器件作用仍是本节课必备知识。复习它可以达到巩固 及应用的目的。 [引入课题]:以实验与设疑引入课题。通过观察输出波形失真的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改变电阻Rb后输出波形的变化,给学生设臵疑问,启发学生 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为讲授本课内容埋下伏笔。然后板书课题。[新授内容]: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分析,解决问题 一、静态工作点: 首先,提出问题,课件显示,引出静态及静态工作点的概念。直观形象,调动学生积极性,板书关键字,加深印象。 其次,讨论回答,“静态时,放大电路中有无电流”引出直流通路及其画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能熟练画图。 再次,课件显示直流通路中电流流向,与电工知识结合,据回路电压定律,师生共同分析电路,让学生主动思考,回答问题,完成公式的推导过程,得出结论,并一进步分析公式中参数的影响。 二、为什么要设臵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在放大电路中,为什么要确定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呢?结合引入时输出波形失真现象,进一步分析合理设臵Q的重要性。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得出结论。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 3.2.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1. 放大电路概念:基本放大电路一般是指由一个三极管与相应元件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a.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放大微弱信号,输出电压或电流在幅度上得到了放大,输出信号的能量得到了加强。 b.输出信号的能量实际上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经过三极管的控制,使之转换成信号能量,提供给负载。 2. 电路组成:(1)三极管T; (2)VCC:为JC提供反偏电压,一般几~ 几十伏; (3)RC:将IC的变化转换为Vo的变化,一般几K~几十K。 VCE=VCC-ICRC RC ,VCC 同属集电极回路。 (4)VBB:为发射结提供正偏。 (6)Cb1,Cb2:耦合电容或隔直电容,其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7)Vi:输入信号 (8)Vo:输出信号 (9)公共地或共同端,电路中每一点的电位实际上都是该点与公 共端之间的电位差。图中各电压的极性是参考极性,电流的 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3. 共射电路放大原理 4.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通频带(1) 放大倍数 (2) 输入电阻Ri

(3) 输出电阻Ro (4) 通频带

问题1: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小,对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是否有利? 问题2:有一个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的频率成分为100 Hz~10 kHz,那么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应如何选择?如果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比输入信号的频带窄,那么输出信号将发生什么变化? 3.2.2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1.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静态:只考虑直流信号,即Vi=0,各点电位不变(直流工作状态)。 动态:只考虑交流信号,即Vi不为0,各点电位变化(交流工作状态)。 直流通路:电路中无变化量,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 交流通路:电路中电容短路,电感开路,直流电源对公共端短路。 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是保证动态工作的前提。分析放大电路必须要正确地区分静态和动态,正确地区分直流通道和交流通道。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