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习题.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习题.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习题.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习题.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陈荣秋等著

只包含判断题和选择题(红色体为不做要求

第一章绪论

判断题:

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错

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错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错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错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对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对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错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对

10.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对

11.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对

12.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对

13.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错

选择题:

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B

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

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

A)飞机制造B)汽车制造C)快餐

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检

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

A)高效B)灵活C)准时

D)清洁E)以上都不是

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

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C)有较多标准产品

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

5.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

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以上都不是6.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

A)生产率难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

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E)与顾客接触

7.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

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

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E)产量减少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判断题:

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对

2.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了。错

3.降低成本是无限的。错

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对

5.公司自行处理其产出是后向一体化的例子。错

6.运作策略是一种职能策略。对

7.基于时间竞争策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上。对

8.高质量可能导致低成本和差异化。对

9.高效率不能导致产品差异化。错

10.好的顾客响应导致成本领先。错

11.自制还是外购,不是生产运作策略要考虑的。错

12.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方面,只有做领导者才是正确的策略。错

选择题:

1.低层决策被称为:C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操作决策

D)预测E)设计决策

2.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是:A

A)长期的B)中期的C)短期的

D)临时的E)以上都不是

3.SWOT分析包括:D

A)外部分析:识别机会和威胁B)内部分析;发现优势和劣势

C)提出不同组合下的策略D)以上都包括

E)以上都不是

4.企业创造的价值是:C

A)V B)V—P C)V—C

D)P—C E)以上都不是

5.哪项是事业部战略?E

A)相关多元化B)不相关多元化C)垂直一体化

D)水平一体化E)成本领先

6、哪项是公司战略?D

A 成本领先

B 差异化

C 集中化

D 多元化

E 以上都不是

7、商场不等于战场,是因为:D

A 要战胜竞争对手

B 要运用战略

C 要争夺市场份额

D 既要竞争,又要合作

E 以上都是

第三章需求预测

判断题:

1.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以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对将来的预测。对

2.对一组产品的预测比对个别产品的预测要准确。对

3.预测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发展做出规戈上同时也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应用做出计划。对

4.预测的准确性随着预测时间范围的缩短而提高。对

5.德尔菲法就是让专家在一起讨论,以取得共识的方法。错

6..单纯法预测只能预测没有趋势的需求问题。错

7.当采用简单等移动平均法预测时,取平均值的数据越多,则对实际变化的响应就越灵敏。错

8.简单移动动平均法实际上是给每个数据分配相等的权重。对

9.加权移动平均法的优点是对近期数据给以更多的重视。对

10.指数平滑法也是一种加权移动平均法。对

11.平滑系数取0.1,比取0.3能使预测值更快地反映外部需求的变化。错

12.MAD等于MSE的平方根。错

13.稳定性好的预测方法适用于受随机因素影响小的问题。错

14.响应性好的预测方法适用于受随机因素影响小的问题。对

15.按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移动平均的时间段越长,预测的稳定性越好。对

16.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平滑系数a越大,则预测的响应性越好。对

17.平均绝对偏差(MAD)可以衡量预测值的无偏性。对

选择题:

1.预测能帮助经理:D

A)预期未来B)对生产系统的发展进行规划

C)对生产系统的使用进行计划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2.预测是以下活动的依据:E

A)能力计划B)预算

C)销售计划D)制造计划E)以上都是

3.预测:C

A)时间比较长的更准确B)对单项产品的预测比整体项目的更准

C)是不完美的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

4.下列各项中不是预测程序的一个步骤是()B

A.决定预测目的

B.排除任何假设

C.确定时间范围

D.选择预测方法

E.对预测进行监控

5.两个一般的预测方法是:B

A)数学的和统计的B)定性的和定量的

C)判断的和定性的D)历史的和相关的

E)判断的和相关的

6.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观判断的预测方法?E

A)主管的意见B)销售队伍的意见

C)消费者调查D)德尔菲方法E)时间序列分折7.时间序列数据可能表现为:E

A)趋势B)季节波动

C)周期波动D)不规则波动E)以上所有的

8.下列预测方法依赖于选择适当的人员,由他们来作出预测的是()

A.时间序列分析

B.简单移动平均法

C.加权移动平均

D.德菲尔法

E.专家意见法

第四章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没有判断题和选择题)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判断题

1.选址决策只是新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决策。错

2.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对

3.砖瓦厂应该靠近原料产地。对

4.蔬菜罐头厂应该靠近市场。错

5.预制板厂应该接近消费市场。对

6.火力发电厂应该接近用户。错

7.啤酒厂应该建在水源质量有保障的地方。对

选择题

1.以下要求场址应该接近消费市场的条件()C

A.原料易变质

B.原料笨重

C.产品运输不便

D.原料运输不便

2.要求在城市设厂的情况是()B

A.工厂规模大,占地多

B.服务业

C.对环境污染大

D.有保密要求

3.服务设施和制造设施在选址时,关注点的主要不同在于()C

A.没有区别

B.制造业关注收入最大化,服务业关注成本最小化

C.服务业关注收入最大化,制造业关注成本最小化

D.制造业关注原材料,服务业关注劳动力

第六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判断题:

1.选址决策只是新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决策。错

2.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对

3.固定位置布置适合标准产品的生产。错

4.汽车生产流水线是按工艺布置的例子。错

5.按工艺(过程)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对

6.外科手术病人应该采取固定位置布置。对

7.循环时间(cycle time)是由最长的工作站的加工时间决定的。对

8.空闲时间为零,说明已达到完美的线平衡。对

选择题:

1.用于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加工系统是:A

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C)项目式的

D)批量的E)单件的

2.用于生产复杂的、有特殊要求的一次性产品的加工系统是:C

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C)项目式的

D)批量的E)单件的

3.哪种加工类型更适合多品种生产?B

A)装配线(assembly)B)单件小批生产(job-shop)

C)批量生产(batch)D)连续生产(continuous)

E)项目(Project)

第七章工业设计与工业测量

判断题:

1.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基础之一是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四原则。对

2.为提高企业效率,测时法应该选择非常熟练的员工作为观测对象。错

3.预定时间标准法和工作抽样法都是间接时间研究方法。错

4.测时法和工作抽样法都需要考虑宽放时间。对

5 测时法和模特法都需要进行作业分解,并且分解的方法也完全一样。错

6.工作测量中,因为存在由于管理不善而产生的无效时间,所以要考虑宽放时间。错7.宽放时间属于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对

选择题:

1.下述哪一项包括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作业总时间?A

A)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无效时间

B)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宽放时间

C)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调整准备时间

D)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产品设计缺陷的工时消耗

2.团队工作方式的特点和要求不包括下过哪一项?D

A)工作人员高素质,多技能B)较多的智能工作内容

C)基层自主性强D)众多的从属关系

3.人一机工程研究的工作环境不包括哪一项?D

A)气候状况B)照明与色彩状况

C)噪音与振动状况D)人际关系状况

第八章综合生产计划

判断题:

1.滚动计划的连续性和应变性好,但严肃性差。错

2.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企业年产电视机多少台”,是按假定产品。对

3.用收入利润对序法确定品种,收入少、利润小的产品不应再生产。错

4.用改变库存水平的策略处理非均匀需求,对劳务性生产也适用。错

5.产品出产计划是生产大纲的关键输入。错

选择题:

1.在生产大纲确定后,一般来说,紧接着进行哪项活动?C

A)流程设计B)制定战略性的能力计划

C)编制产品出产计划D)编制物料需求计划

2.下述哪项方法将产品出产计划中的具体产品的需求转化为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B

A)粗略能力计划B)物料需求计划

C)能力需求计划D)库存计划

3.制定生产大纲需要多项输入,哪项输入来自企业外部?B

A)现有库存水平B)原材料供应能力

C)现有员工数量D)现有设备能力

E)员工技术水平

4.制定生产大纲需要多项输入,哪项输入来自企业内部?C

A)转包商能力B)市场需求

C)现有设备能力和员工数量D)竞争者行为

E)原材料供应能力

5.制定生产大纲时,实际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C

A)线性决策法则B)线性规划

C)反复试验法D)模拟法

6.制定生产大纲时,下过哪种方法是正规的数学方法?B

A)反复试验法B)线性规划

C)图表法D)模拟法

7.制定生产大纲,符合准时生产思想的方式是?A

A)改变生产率,使之与需求同步B)推迟交货

C)改变库存水平D)既改变库存水平,又推迟交货

E)转包

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判断题:

1.企业进行库存分析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明确何时需要订货。对

2.维持库存费高的库存系统趋向于低库存水平和频繁补充订货。对

3.因为平均库存水平低,固定量库存系统更适用于低价格产品。错

4.根据消耗速度的不同,固定间隔期库存系统的每期订货量不同。对

5.按EOO公式,毛坯的生产批量应该大于零件的加工批量。对

6.对干价格折扣模型,按最低价求得的经济订货批量如果可行,则一定是最佳订货批量(即相应的总费用最低)。对

7.安全库存是由年需要量决定的。错

8.提前期和需求率中有一个不为随机变量,就不是随机型的库存问题。错

9.库存控制的目标只是要降低维持库存费。错

10.ABC分类法是按照物品的单价高低进行的。错

11.按照ABC分类法,得出的A类物资总是占少数。对

12.平均库存量和每年订货次数成反比。对

13.EOQ模型就是要使订货费用最省。错

14.准备安全库存是为了满足预期的需求。错

15.提高库存系统的服务水平就降低了缺货风险。对

16.单周期库存模型的超储费用是指过量进货带来的损失。对

17.单周期库存模型的欠储费用是指过量进货带来的损失。错

18.缺货概率是单位超储费用与单位超储费用加上单位欠储费用之和的比。对

选择题:

1.下述不属于制造企业的库存的是()D

A.原材料

B.产成品

C.在制品

D.库存记录

2.下述属于企业维持库存的原因的是()

A.保持生产运作对库存的依赖性

B.给员工提供安全的感觉

C.满足需求的波动

D.防止员工报酬的增加

E.防止供应商改变设计

3.下述哪项不属于维持库存费?B

A)物料费用B)运输费用C)保险费

D)被盗损失E)仓储设施折旧

4.在制定库存量的决策时,不需考虑下述哪项费用?D

A)维持库存费B)调整准备费C)订货费

D)固定成本E)缺货损失费

5.固定量库存系统的基本模型不包括下述哪项假设?C

A)一次订货费或调整准备费是常量B)根据平均库存计算维持库存费

C)库存回报是库存的减函数D)提前期为常量

E)需求率均匀且为常量

6.构成了固定量库存系统的总费用费用组合是?C

A)年购买费、年补充订货费和固定费用

B)年维持库存费、年补充订货费和单价

C)年维持库存费、年补充订货费和年购买费

D)年提前期内费用、年维持库存费和年购买费

E)单价、年调整准备费和年购买费

7.假定无需安全库存,某产品的平均日消耗量为30件,提前期为10天,现有库存量为500件,订货点是多少?B

A)200 B)300 C)400 D)500 E)600

8.求随机型库存问题的订货点时,除了计算提前期内需求的期望值外,还需加上下述哪一项?E

A)需求的均值乘提前期的标准差B)Z值乘提前期

C)需求的标准差乘提前期的标准差D)提前期乘提前期的标准差

E)提前期内需求量的标准差乘Z值

9.下面哪一项不是EOQ模型的假设条件?D

A)年需求为已知的常量B)提前期已知且固定

C)不允许缺货D)有数量折扣

E)补充率为无限大

10.以下不是维持库存的原因?C

A)使生产系统平稳运行B)减少缺货风险

C)使生产活动准时进行D)减少订货费

E)防止短缺

11.在双仓系统(two-bin inventory system)中,每个仓内的存储量为:A A)ROP B)EOQ C)安全库存量

D)安全库存加上最佳订货批量E)以上都不是

12.以下不属于维持库存费的是?C

A)保险B)利息C)缺货损失费

D)仓库照明E)陈旧化损失

第十章物料需求计划(MRP)和企业资源计划(ERP)

判断题:

1.MRP也适用单件小批量生产环境。对

2.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对

3.产品出产计划是通过分解生产大纲得出的。对

4.产品的包装物不是相关需求。错

5.产品结构文件是MRP系统产生的。错

6.MRP对产品结构树进行自底向上分析,按产品结构层次向上累计需求。错

7.MRPII与MRP是完全不相关的系统。错

8.MRP系统注重批量订单而JIT注重单件生产,因此MRP与JIT无法兼容。错

9.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因此不需要安全库存。错

10.实施ERP通常要求企业变革运行方式。对

11.汽车轮胎在汽车制造厂属于相关需求库存,在轮胎商店属于独立需求库存。对

12.MRP的三项主要输入是产品出产计划、库存状态文件和物料清单文件。对

13.产品出产计划说明哪些零件何时出产多少。错

14.物料清单文件包含提前期的信息。错

15.逐批订货法(lot-for-lot)比MPG法的维持库存费低。对

16.相关需求较独立需求的不均匀程度大。对

17.MPG法的实质是要在订货费和维持库存费之间取得平衡。对

18.最初,MRP只是个需求计算器。对

选择题:

1.那种行业最适合应用MRP?A

A)机床厂B)医院C)造纸厂D)炼油厂2.以下哪项不是MRP的输入?A

A)生产大纲B)产品出产计划

C)产品结构文件D)库存状态文件

3.哪项是产品出产计划的输入?B

A)库存状态文件B)生产计划大纲

C)产品结构文件D)车间生产作业计划

4.MRP的主要目的之一是()D

A.平衡生产能力

B.降低劳动力需求

C.培训员工

D.协调各生产阶段的活动

5.MRP与DRP的主要不同点是:D

A)假设能力无限B)固定提前期

C)按时段订货D)自上而下处理

6.哪一项不是相关需求?C

A)原材料B)在制品C)成品

D)外购零件E)产品说明书

7. MRP的输出是()E

A.总需要量

B.净需要量

C.计划发出订货量

D.现有数

8.决定某种零件的总需要量是?D

A)净需要量B)现有数C)上层元件的总需要量

D)上层元件的计划发出订货量E)所有以上因素

第十一章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判断题:

1.排序是指安排工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对

2.按照Johnson法则如得到多个加工顺序,则应从中取最优者。错

3.派工属于通常所说的调度范围。对

4.流水车间排序问题是指所有工件的加工顺序都相同的排序问题。错

5.列车时刻表属于作业计划。对

6.Johnson算法应用于只存在一台机器或者一个加工阶段的情形。错

7.n/m/A/B中A表示车间类型,B表示目标函数。对

8.单件车间排序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任务分配和排序。对

9.排序与编制作业计划是同义词。错

10.确定加工路线是排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错

选择题:

1.下边哪项不是排序的优先调度法则?D

A)优先选择余下加工时间最长的工件B)优先选择加工时间最短的工件

C)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D)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大的工件

2.一个工件剩下5天加工时间,今天是这个月的IO号。如果这个工件14号到期,临界比是多少?D

A)0.2 B)4 C)1 D)0.8

3.任务分派情况下,5个工件分派到5台机器上有多少种不同方法?C

A)5 B)25 C)120 D)125

4.通过哪项可将生产计划任务最终落实到操作工人身上?D

A)流程设计B)能力计划

C)生产大纲D)排序和车间生产作业计划

5.与流水车间排序不直接相关的是:D

A)加工描述矩阵B)加工时间矩阵

C)加工顺序矩阵D)“漏斗”模型

第十二章服务业作业计划

判断题:

1.服务设施能够在每小时为10个顾客服务,顾客到达率可变,但平均到达率为每小时6人,此时,不会形成等待。错

2.顾客的等待费用容易估算。错

3.最常用的排队模型假定服务率呈指数分布。对

4.最常用的排队模型假定到达率呈泊松分布。对

5.稳定状态系指顾客以稳定的速率到达,即,无任何变化。错

6.在单通道系统中,使用率等于到达率除以服务率。对

7.服务率的倒数是服务时间。对

选择题:

1.一单通路排队系统的平均服务时间是8分钟,平均到达时间是10分钟,到达率为:A

A)6次/小时B)7.5次/小时C)8次/小时

D)10次/小时E)5次/小时

2.下面哪一项等于顾客在系统中的平均时间?C

I.系统中的平均数除以到达率;

II.系统中的平均数乘以到达率;

III.队列中的平均时间加上平均服务时间。

A)仅I B)仅II C)I和III D)II和III E)仅III

3.无限源与有限源排队模型的基本区别是:D

A)服务台的数量B)平均等待时间C)到达率的分布

D)潜在呼叫人口的规模E)加工处理速率

4.为什么在无限源排队系统中会有等待?D

A)安排欠妥当B)服务太慢C)使用率太低

D)到达率与服务率不稳定E)多阶段处理

5.在排队分折中,下面哪一项通常不被当做系统绩效的度量?E

A)等待队列中的平均人数B)系统中的平均人数

C)系统的使用率D)服务台的费用加上顾客的等待费用

E)服务时间

6.哪一项会增加系统的使用率?B

A)服务率的增加B)到达率的增加

C)服务台数的增加D)服务时间的减少E)以上各项均可7.一个排队系统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包含3个成员,服务台的数量为:B A)3 B)4 C)7 D)12 E)l

8.一多通道系统中,每小时顾客的平均到达数是5,平均服务时间为40分钟,为不让系统过载所需要的最小服务台数是:C

A)2 B)3 C)4 D)5 E)都不对

第十三章供应链管理

判断题

l.供应链是纵向(垂直)一体化的产物。错

2.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与需求同步化。对

3.供应链和合作伙伴的设计属于供应键作业层研究。错

4.尽管JIT要求少量运输、频繁运送,但最优批量的思想对少量运输、频繁运送依然有用。对

5.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原因是注重自己的核心业务。对

6.物料通过供应链的速度越快,库存成本就越高。错

7.当订单沿顾客需求向制造商、供应商方向移动,商品的订货数量呈现放大的现象,称为牛鞭效应。对

8.外包使得公司注重核心竞争能力。对

9.物流是将国外生产的产品运送到国内的运输方式选择。错

10.VMI需要批发商与零售商共享信息。对

11.多频次运输必然提高运输成本。错

12.制造商建立营销网络是横向一体化的例子。错

13.供应链管理的中心始终是为了降低成本。错

选择题:

1.供应链成员间缺乏同步性的结果是:C

A)提前购买B)持续补充C)牛鞭效应D)时钟效应2.做外包决策时,公司要避免什么?B

A)取消非核心业务B)提供机会使得外包合作企业成为强有力竞争者

C)允许雇员加入外包合作企业D)允许外包合作企业参与创新设计3.供应链响应时间是对哪项标准的衡量?D

A)系统的可靠性B)柔性

C)设备利用率D)产品质量

4.供应链的组成包括:D

A)供应商B)顾客

C)内部供应链D)以上都是

5.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不同在于:C

A)为库存采购B)与供应商是一般买卖关系

C)与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D)让供应商竞争以获利

第十四章项目计划管理

判断题:

1.项目包括一系列重复进行的例行活动。错

2.甘特图揭示了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错

3.在网络图中,关键路线是时间最短的路线。错

4.箭线型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活动。对

5.箭线型网络图应该有、也只能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止节点。对

6.虚活动的主要作用是表明前后活动之间的关系。对

7.活动i-j对最早可能开始时间等于事件i的最迟必须发生时间。对

8.活动i-j的最迟必须开始时间等于事件i的最迟必须发生时间。错

9.不在关键路线上的活动,其松动时间为零。错

10.要想缩短工期,只有在关键路线上赶工。对

11.一项活动的总时间差用完了,则其所有后续活动均无松动余地。错

12.关键路线上的活动,其总时差一定为零。对

13.活动在箭线型网络图中除了不消耗资源外,在计算网络参数时应像实活动一样对待。对

14.在PERT网络中,关键路线可能有多条。对

选择题:

1.项目管理主要是控制:D

A)质量B)进度C)成本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2.关键路线是:C

A)活动最多的路线B)节点最多的路线C)时间最长的路线D)将事件时差为零的节点连起来的路线E)以上都是

3.事件时差是:C

A)最悲观时间和最乐观时间之差B)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之差C)事件最迟时间和最早时间之差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属于项目的特点的是?A

A)一次性B)重复C)产出是标准的D)重复性工作多E)风险小

5.活动的最早可能完成时间是:D

A)该活动箭头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B)该活动箭尾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C)该活动箭头事件的最迟必须发生时间D)该活动箭尾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加上活动所需时间E)以上都不是

6.活动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是:B

A)该活动箭头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B)该活动箭尾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C)该

活动箭头事件的最迟必须发生时间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第十五章设备维修管理

判断题:

1.设备综合效率是指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设备的输出与输入之比。其中,输出包括达到规定条件和没有达到规定条件下的生产量。错

2.全面生产维修制是在设备综合工程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

3.设备维修体制经历了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和设备综合管理等五个阶段。对

4.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面生产维修制都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研究目的。对

5.全面生产维修制是实现精细生产的条件之一。对

6.事后修理主要适用于小型、不重要设备的维修。对

7.生产维修是预防维修和事后修理的结合:重点设备采用预防维修,对生产影响不大的一般设备采用事后修理。对

8.预防维修和维修预防是同一种设备维修体制。错

9.设备综合管理包括起源于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和日本的全面生产维修制。对

10.维修预防在设备维修方面的重大突破是从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就考虑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对

选择题:

1.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特点不包括()?E

A)以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作为管理和研究的对象

B)将设备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作为研究目的

C)强调全面的、综合的管理

D)强调设备的设计、使用和费用的信息反馈

E)强调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体成员的参加

2.下过不属于计划预防修理制的方法的是()?D

A)标准修理法B)定期修理法

C)检查后修理法D)项目修理法

3.全面生产维修制的基本思想不包括?D

A)全效率B)全系统

C)全过程管理D)全社会推动E)全员参与

4.全面生产维修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

A)日常点检B)计划修理、改善性维修、故障修理三种机制相结合

C)维修记录分析D)抽样检验分析

E)开展5S活动、经常进行全面生产维修制的教育

5.设备维护的基本决策有哪些?E

A)集中维修与分散维修的选择

B)委托维修与自行维修的选择

C)备用设备问题和更换年限决策

D)预防性维修与事后修理的选择,以及维修人员的确定

E)以上全部

第十六章质量管理

判断题:

1.TQM不只是一些管理工具的集合,而是总体上对待质量的全新态度。对

2.从根源上保证质量(quality at the source)就是要求从提供给企业的原材料抓起。

3.六西格玛意味着很高的过程能力。对

4.PDCA循环形成了持续改进基础。对

5.过程能力指数为0. 7,说明有把握生产合格产品。错

6.异常波动意味着出现了特殊的原因,例如工具严重磨损。对

7.采用统计质量控制是为了在交付给顾客之前找出不合格品。错

8.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了加工中心未发生偏离情况的过程能力。错

9.控制图的上下限的设定并不取决于设计要求的容差(tolerance)。对

10.极差R控为图只适用于计数值。错

选择题:

1.质量管理使用的分折工具有下述哪一项?E

A)领导B)不断改进C)快速响应

D)建立伙伴关系E)排列图

2.下述不是质量管理使用的分析工具?B

A)因果分析图B)甘特图C)散布图

D)控制图E)直方图

3.下述属于质量管理的统计控制方法?B

A)领导B)控制图C)不断改进

D)看板E)箭线型网络图

4.下述不是质量管理的统计控制方法?E

A)数据分层法B)排列图C)统计分析表

D)直方图E)漏斗模型

5.相对与2s,用3s范围作为控制线对出现I类和II类错误的影响是:D A)同时减少两类错误发生的概率

B)同时增加两类错误发生的概率

C)增加I类错误发生的概率,同时减少II类发生的概率

D)增加I类错误发生的概率,同时减少II类错误发生的概率

E)对两类错误发生概率没什么影响

第十七章精细生产

判断题:

1.按照JIT哲理,凡是不增加价值的活动都是浪费。对

2.活动即使增加价值,但耗用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的界限,也是浪费。对3.JIT只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延误。错

4.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是应该鼓励的。错

5.超级市场生产方式、JIT、无库存生产、一个流生产,实质都是一回事。对

6.库存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掩盖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对

7.推行JIT主要是第一线生产工人的任务。错

8.推行JIT一定要从降低库存做起。错

9.牵引式系统的物流和信息流是分离的。错

10.整顿就是区分要与不要,将不需要的东西及时清理出现场。错

11.“U”型生产单元的优点之一就是工人行走路线短。对

12.实行JIT仅靠过程质量控制是不够的。对

13.精细产品要消耗较多原材料。错

14.按照精细生产不断降低成本的要求,选择供应商首先应该考虑价格。错

15.JIT生产是预先生产产品使得顾客不必等待。错

16.JIT运作的典型是非重复性制造。错

17.尊重人(例如工人)是日本改善思想的关键。对

18.在日本,广泛应用制造自动化和机器人实施单调的常规性工作,而工人集中解决为重要的改善问题。对

选择题:

1.哪一项不是组织准时生产的条件:C

A)减少调整准备时间B)准时采购C)建立推进式系统D)从根源上保证质量E)建立“U”型生产单元

2.以下哪一项不是“5S”活动的一部分:E

A)整理B)整顿C)清洁D)清扫E)操练

3.精细生产的内容不包括:D

A)产品精细B)布置精细C)组织精细

D)管理复杂化E)过程精细

4.从概念上讲,JIT可做到:E

A)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没有等待B) 没有无事可干的工人

C)没有等待零件加工的机器D)仓库里没有存货

E)以上各项

5.以下哪一项不是小批量的好处?B

A)在制品库存量低B)每种产品生产的频数低

C)维持库存费低D)检查和返工的成本低

E)物料流动快

第十八章其他先进生产方式

判断题:

1.瓶颈只是局部,但是限制了整个系统的产出。对

2.产销率就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错

3. 从OPT的观点看,公司的目标就是要在增加产销率的同时,降低库存和运行费。对

4.按照约束理论,瓶颈是任何能力超过需求的资源。错

5. 按照约束理论,非瓶颈资源就是任何能力小于需求的资源。错

6.瓶颈前面的缓冲库存被称为时间缓冲。对

7.在装配线上,加工批量可能无限大。对

8. 在装配线上,转运批量可能为1。对

选择题:

1.以下哪条不属于OPT的9条原则?D

A)转运批量可以不等于加工批量

B)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C)平衡物流,而不是平衡能力

D)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其他资源决定的

E)瓶颈上1小时的损失就是整个系统1小时的损失

2.哪一项是约束理论关键的一步?A

A)识别瓶颈B)减少系统的约束C)强化系统约束

D)支持系统约束工程E)若没有系统约束,制造一个约束

3.按照约束理论,以下哪一项是衡量企业赚钱能力的财务指标?C

A)销售收入B)产销率C)净利润

D)库存E)其他收入

4.按照约束理论,以下哪一项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作业指标?B

A)销售收入B)产销率C)运行费

D)单位成本E)库存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精品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解答参考 1-2题 ,7,5===h l P P n 107253=-?-?=F 机构有1个主动构件,所以机构有确定运动。 1-3题 1,11, 8===h l P P n 1111283=-?-?=F 机构有1个主动构件,所以机构有确定运动。 1-4题 0,11, 8===h l P P n 2011283=-?-?=F 机构有2个主动构件,所以机构有确定运动。 1-5题 1,8, 6===h l P P n 118263=-?-?=F 机构有1个主动构件,所以机构有确定运动。 2-1题 (a )双曲柄机构; (b )曲柄摇杆机构; (c )双摇杆机构; (d )双摇杆机构。 2-2题 0≠e 时,曲柄条件:e l l BC AB -<; 0=e 时, 曲柄条件:BC AB l l <。 2-4题

精品 极位夹角 ?=+-??=+-?=3636.161 2.11 2.118011180K K θ

精品 2-7题 极位夹角?=+-??=+-? =361 5.11 5.118011180K K θ 3-2题

精品 4-1题 m z m h z d a a )2()2(* +=+= 所以 25.2100 225 2== +=z d m a mm 主要几何尺寸计算(略)。 4-2题略 4-3题 分锥角 "43'25684287.6817 43arctan arctan 122?=?===z z δ "17'34215713.2190221?=?=-?=-∑=δδδ 分度圆 5117311=?==mz d mm ; 12943322=?==mz d mm 齿顶圆 580.565713.21cos 3251cos 2111=???+=+=δm d d a mm 206.1314287.68cos 32129cos 2222=???+=+=δm d d a mm 齿根圆 304 .445713.21cos 34.251cos 4.2111=???-=-=δm d d f mm 353.1264287.68cos 34.2129cos 4.2222=???-=-=δm d d f mm 锥距 358.6943172 32222 221=+?=+= z z m R mm 齿顶角 "44'4237122.3358.693 arctan arctan ?=?===R h a a θ 齿根角 " 7'2744519.4358 .696 .3arctan arctan ?=?===R h f f θ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算题答案 第四章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解:A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 (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1000+(20+35)×3000 =420000(m ). B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 (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1000+(10+25)×3000 =380000(m ). 故B 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 (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 第五章 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 1.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解:正常时间为:10.4×125%=13(分) 标准时间为:13×(1+16%)=15.08(分) 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 解:(1)观测到的时间:1.2分 X 关系簇

(2)正常时间:1.2×95% (3)标准时间:1.2×95%×(1+10%)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 解:正常工作时间:14 61+=6.35460??()(分) 标准作业时间:24+10 6.351+= 7.2240+14 ()(分) 8.在一个对航空特快货运飞机…… 解:(1)闲置时间百分数的估计值是:6/60=10% (2)大约需要的观测次数为: 2 4*10%*1-10%=1440.05n =() 第八章 库存管理 1.华海羽毛球俱乐部每天周大约丢失、损坏20打羽毛球…… 解:已知 D=20×52;P=5×12=60元/打;H=60×1.5%=0.9元/打.年; S=7元/次;LT=3周。 (1)经济订货批量: (2)订货点:RL=200+20×3=260(打) (3)由于每次对所剩的羽毛球进行清点,需要花费12元,大于订货费,故可以采用固定间隔期订货点方法,间隔期为127/20=6.35周,所以可以每隔6周订一次货,每次订货20×6=120(打)。 2.新华纺织厂生产牛仔衣面料…… 解:已知 D=180000m; d=180000/250=2500m/天;H=0.4元.m/年; (1)工厂的经济生产批量: (2)每次开工,工厂需要持续生产的天数: 14873/2500=5.95天 (3)最大库存量水平: 市场日需求量为:180000/250=720m/天; 在5.95天中需要720×5.95=4284m ; 因为生产率大于需求率,故生产的最后一天就是库存量最大的时候,其库存量为:14873-4284=10589m 。

数字图像处理: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连续图像中,图像为一个二维平面,(x,y)图像中的任意一点,f(x,y)为图像于(x,y)于处的值。 连续图像中,(x,y)的取值是连续的,f(x,y)也是连续的 数字图像中,图像为一个由有限行有限列组成的二维平面,(i,j)为平面中的任意一点,g(i,j)则为图像在(i,j)处的灰度值,数字图像中,(i,j) 的取值是不连续的,只能取整数,对应第i行j列,g(i,j) 也是不连续的,表示图像i行j列处图像灰度值。 联系:数字图像g(i,j)是对连续图像f(x,y)经过采样和量化这两个步骤得到的。其中 g(i,j)=f(x,y)| x=i,y=j 2. 图像工程的内容可分为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如下图所示。 图像处理的重点是图像之间进行的变换。尽管人们常用图像处理泛指各种图像技术,但比较狭义的图像处理主要是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并为自动识别奠定基础,或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少所需存储空间 图像分析主要是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量,以获得它们的客观信息,从而建立对图像的描述。如果说图像处理是一个从图像到图像的过程,则图像分析是一个从图像到数据的过程。这里的数据可以是目标特征的测量结果,或是基于测量的符号表示,它们描述了目标的特点和性质。 图像理解的重点是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图像中各目标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得出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以及对原来客观场景的解释,从而指导和规划行动。 如果说图像分析主要以观察者为中心来研究客观世界,那么图像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客观世界为中心,借助知识、经验等来把握整个客观世界(包括没有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 联系: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处在三个抽象程度和数据量各有特点的不同层次上。 图像处理是比较低层的操作,它主要在图像像素级上进行处理,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图像分析则进入了中层,分割和特征提取把原来以像素描述的图像转变成比较简洁的非图形式的描述。图像理解主要是高层操作,基本上是对从描述抽象出来的符号进行运算,其处理过程和方法与人类的思维推理有许多类似之处。 第二章: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全

7-1解:(1)先求解该图功的比例尺。 (2 )求最大盈亏功。根据图7.5做能量指示图。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 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6)如下:首先自向上做 ,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依次类推,直到画完最后一个封闭 矢量。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其绝对值为: (3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 曲轴的平均角速度:; 系统的运转不均匀系数:; 则飞轮的转动惯量:

图7.5图7.6 7-2 图7.7 图7.8 解:(1)驱动力矩。因为给定为常数,因此为一水平直线。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驱

动力矩所作的功为,它相当于一个运动循环所作的功,即: 因此求得: (2)求最大盈亏功。根据图7.7做能量指示图。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 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8)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 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然后作向上表示区间的盈功,至此应形成一个封闭区间。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 欲求,先求图7.7中的长度。如图将图中线1和线2延长交于点,那么在中, 相当于该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又在中,,因此有: ,则

根据所求数据作出能量指示图,见图7.8,可知最大盈亏功出现在段,则 。 (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7-3解:原来安装飞轮的轴的转速为,现在电动机的转速为,则若将飞轮 安装在电动机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为: 7-4解:(1)求安装在主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先求最大盈亏功。因为是最大动能与最小 动能之差,依题意,在通过轧辊前系统动能达到最大,通过轧辊后系统动能达到最小,因此: 则飞轮的转动惯量: (2)求飞轮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C )。 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 B.创新的原则 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它从属于(A )过程。 A.基本生产 B.生产技术准备 C.辅助生产 D.生产服务 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B )放在首位。 A.综合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平行性 B )。 C. 5.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C )。 A.基本流程图 B.平面流程图 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 D.由上而下流程图 6. (B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A.大批生产 B.成批生产 C.小批生产 D.单件生产 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单生产 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C )。 A. 1 m i i T n t = =∑ B. 1 (t) m i i T t n t = =+- ∑∑∑ 较大较小 C. 1 (-1)t m i i T t n = =+ ∑最长 D. 1 (-1)(t) m i i T t n t = =+- ∑∑∑ 较大较小 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B )。 A.平等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流水线生产 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C )。 A.综合的原则 B.安全的原则 C.弹性的原则 D.单一流向的原则 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这种设备布置称为(B )。 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 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 C.流水线布置形式 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CDE )。 A.人员组织要素 B.生产与运作计划要素养 C.生产技术 D.生产设施 E.生产能力 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职能有(ABCD )。 A.组织 B.计划 C.领导 D.指挥 E.控制 3. 与制造业比较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有(BCD )。 A.产品可以库存 B.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 C.以提供无形产品为主 D.消费者反作用(干预)相对程度大 E.质量可以直接衡量 4. 属于企业职能战略的有(BCDE )。 A.愿景 B.经营(业务)战略 C.生产与运作战略 D.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E.财务管理战略 5. 在生产与运作中,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ACE )。 A.库存策略 B.管理人员的选择 C.库存量的大小 D.设备的选择 E.质量控制 6. 与订货生产型比较,属于补充存货性生产类型的特点主要有(ACE )。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报告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 )·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和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是( 协方差 )与X 和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图像处理习题答案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课程习题 1.图1是一幅受到噪声干扰的10×10数字图像,试求出该图像经过3×3模板中值滤波后的图 像数据矩阵(边界点保持不变)。 图1 受干扰的数字图像 解 2.如题图2所示为一幅256×256 的二值图像(白为1,黑为0),其中的白条是7像素宽,210像 素高。两个白条之间的宽度是17个像素,当应用下面的方法处理时图像的变化结果是什么? (按最四舍五入原则取0或1;图像边界保持不变) (1)3×3的邻域平均滤波; (2)7×7的邻域平均滤波。

图2 条纹图像 解: 由于取值为1的白条的宽度是7,大于7×7和3×3窗宽的一半,这样就使得在用这三种邻域平均滤波时,若滤波像素点的值是1,则滤波窗口中1的个数多于窗内参加平均的像素个数的一半,平均并四舍五入后的结果仍为1;同理,若滤波像素点的值是0,则滤波窗口中0的个数必多于窗内参加平均的像素个数的一半,平均并四舍五入后的结果仍为0.所以,按照题意对这个二值图像用两种大小不同的邻域进行邻域平均滤波时,结果图像和原来的图像相同。 一、图像分割技术 1.什么是Hough变换?简述采用Hough变换检测直线的原理。 定义:Hough变换是一种线描述方法,它可以将图像空间中用直角坐标表示的直线变换为极坐标空间中的点。 原理:把直线上点得坐标变换到过电的直线的系数域,通过利用共线和直线相交的关系,使直线的提取问题转化为计数问题。Hough变换提取直线的主要优点是受直线中得间隙和噪声影响较小。 2.计算并绘出下列数字图像的归一化直方图。 0 1 2 3 4 5 6 7 1 2 2 2 3 3 3 7 2 0 0 6 6 5 5 1 3 1 2 1 2 3 6 4 4 4 2 2 2 5 5 5 5 5 7 7 4 4 4 5 6 5 2 2 2 6 6 6 7 1 1 0 0 0 2 2 解:图像共有7个灰度级:

图像处理习题答案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课程习题 一、 图像增强技术 1. 试分别给出灰度范围(10,100)拉伸到(0,150)和(10,200),以及压缩到(50,100) 和(30,90)之间的线性变换方程。 解: ①把(10,100)拉伸到(0,150): 15005 50(,)[(,)][(,)10]0(,)101033 -- = -+=-+=---d c g x y f x y a c f x y f x y b a ②把(10,100)拉伸到(10,200): 2001019 (,)[(,)][(,)10]10[(,)10]10100109 --= -+=-+=-+--d c g x y f x y a c f x y f x y b a ③把(10,100)压缩到(50,100): 100505 (,)[(,)][(,)10]50[(,)10]50100109 --= -+=-+=-+--d c g x y f x y a c f x y f x y b a ④把(10,100)压缩到(30,90): 90302 (,)[(,)][(,)10]30[(,)10]30100103 --= -+=-+=-+--d c g x y f x y a c f x y f x y b a 2. 已知灰度图像f (x ,y ) 表示为如下矩阵(如图1A 所示),拟采用如下函数g =G(f )进行反转变换 (如图1B 所示)。求反转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矩阵。 图1 灰度图像的反转 解:反转变换后的数据矩阵: 55155957570127024525?? ????????

3.图2是一幅受到噪声干扰的10×10数字图像,试求出该图像经过3×3模板中值滤波后的图 像数据矩阵(边界点保持不变)。 图2 受干扰的数字图像 解 4.如题图3所示为一幅256×256 的二值图像(白为1,黑为0),其中的白条是7像素宽,210像 素高。两个白条之间的宽度是17个像素,当应用下面的方法处理时图像的变化结果是什么? (按最四舍五入原则取0或1;图像边界保持不变) (1)3×3的邻域平均滤波; (2)7×7的邻域平均滤波。 图3 条纹图像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组编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第2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2-1画运动简图。 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4 3 5 1 2 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

2-3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 a) A E M D F E L K J I F B C C D B A 解答:a) n=7; P l=9; P h=2,F=3?7-2 ?9-2 =1 L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处存在虚约束 b) n=5; P l=6; P h=2,F=3?5-2 ?6-2 =1 E、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C处存在虚约束2-4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 D C A (a) C D B A (b) 解答:a) n=4; P l=5; P h=1,F=3?4-2 ?5-1=1 A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6; P l=7; P h=3,F=3?6-2 ?7-3=1 B、C、D处存在复合铰链 2-5 先计算如图所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 B C D E 解答: a)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 C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 B D E C A c) n=3; P l =3; P h =2,F=3?3 -2 ?3-2 = 1 D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d) n=4; P l =5; P h =1,F=3?4 -2 ?5-1 = 1 A B C D E F G G' H A B D C E F G H I J e) n=6; P l =8; P h =1,F=3?6 -2 ?8-1 = 1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 、G'处存在虚约束。 f) n=9; P l =12; P h =2,F=3?9 -2 ?12-2 = 1 C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I 处存在复合铰链。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

《生产管理》作业答卷 第一章 思考与练习题:P24,1,2,6 1、试述生产系统的基本结构。 答:完成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需要一个物质基础,这就就是生产运作系统或简称为生产系统。生产系统就是由人与机器构成,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使转化过程具有增值性就是生产系统的基本功能。 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生产运作管理就是对企业生产服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的总称,包括生产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两个方面。 6、服务业的运作管理与制造业的运作管理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服务业主要就是以提供服务为主与顾客打交道就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最主要的区别: (1)服务型生产效率难以测量,因为服务型生产的输出就是无形的,制造业企业可以统计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 (2)服务型生产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服务质量难以评价,无形产品无法触摸、无法测量,因此没有办法建立一个标准的质量体系; (3)顾客参与服务型生产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有时顾客就就是生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生产五福过程难以控制,因此,这种参与往往导致效率降低; (4)制造型生产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将少库存来处理由于需求变化引起的波动,但就是服务型生产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服务型通常的措施就是尽量使需求平衡; 服务型的设计更侧重于消费者的感知性要素。 案例题:P26 《F汽车有限公司的供应链运作管理》 1、从运作管理的角度瞧,F公司目前的运作管理模式就是如何实现生产运作管理目标的? 答:(1)业务外包战略(2)全球性资源优化配置(3)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管理方式(4)战略联盟的合作意识。 2、F公司的运作管理模式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答:可以从通过供应链系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设立中间仓库这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第二章 练习题:P47-48,2,4,6,10,11 2、运作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的区别与联系就是什么? 答:运作战略就是指企业在其经营战略的总体规划下,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系统,确定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对运作系统的整体谋划。现在讲的运作战略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战略,也包括与生产或服务配套的物流运作战略。 具体的说运作战略就就是要决定企业在产品/服务、生产过程、生产方法、制造资源、质量、成本、生产周期、生产计划、企业物流模式等方面的行动方案的选择。 企业总体战略就是全局性的战略,就是从整个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及政治局势出发的包括企业所有职能部门在内的实现企业远景规划的方案及实施策略的长期计划。运作战略就是职能战略,它制定出实现企业战略的产品方案,确定构造符合企业战略的生产运作系统及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与程序,就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一个部分。运作就是讲某一部门的连续。企业战略就是整个公司的。联系就是没有运作管理就没有企业总体。 4、运作战略的制定应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答:运作战略的制定应包含: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负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数量指标;单位成本属于质量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二、判断题 1、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答案提示: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 ) 2、工业产值属于离散变量;设备数量属于连续变量。(×;答案提示:工业产值属于连续变量;设备数量属于离散变量) 3、中位数与众数不容易受到原始数据中极值的影响。(√;)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

一、判断题 1、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是生产系统设计中的后期任务,对企业的经营效果影响很大,风险也很大。(错误) 2、地址选择只是新建企业面临的决策,老企业不存在这个问题。(错误) 3.在制造业中通常有两种基本生产单位组织形式,其中按产品专业划分生产单位成为对象原则。(错误) 4.(s,S)策略是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s,补充一个固定的最大库存量Q。(错误)5.BOM是物流清单,它记录了产品所有组件、父项-组件之间关系以及从技术和工艺设计中得出的组件用量数据。(对) 二、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中长期决策的是( D ) A.产品的选择与设计 B.质量控制 C.设备与生产方式的选择 D.职务与作业设计 2、以下最强调库存的是( A ) A.MRP B.ERP C.TQC D.JIT 3、准备车间属于哪种生产单位类型( A ) A.基本生产单位 B.辅助生产单位 C.生产服务部门 D.生产技术准备部门 4.按照生产方法划分有四种生产类型,其中不包括( A ) A.混合型 B.分解型 C.调制型 D.提取型 5.运营战略认为企业的竞争之本在于( A ) A.生产系统 B.营销系统 C.财务系统 D.采购系统 三、概念解释题 运营战略:是指企业设计一套运用自已资源的政策和计划,建立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系统,以支持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简言之,就是企业为自已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 生产系统。 工艺专业化:亦称“工艺原则”;它是按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的一种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基本形式。将完全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 个区域内,这样构成诸如铸造厂、锻造厂、热处理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机 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车工工段、铣刨工段等生产单位。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劳动定额是组织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与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与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与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与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就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就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就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就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就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就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与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就是( 协方差 )与X 与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2.评价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当r 在0、5~0、8之间时,表示( C )。 A 无相关 B 低度相关 C 中等相关 D 高度相关 3.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D )。 A 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不就是随机的;

数字图像处理习题解答

第二章 (2.1、2.2略) 2.4 图像逼真度就是描述被评价图像与标准图像的偏离程度。 图像的可懂度就是表示它能向人或机器提供信息的能力。 2.5 所以第一副图像中的目标人眼观察时会觉得更亮些。 第三章 3.1 解:(a )??+-= y x dxdy vy ux j y x f v u F ,)](2exp[),(),(π (b ) 由(a )的结果可得: 根据旋转不变性可得: (注:本题由不同方法得到的最终表达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通过变形可以互换) 3.2 证:作以下代换: ?? ?==θθ s i n c o s r y r x ,a r ≤≤0,πθ20≤≤ 利用Jacobi 变换式,有: 3.3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对的矩阵表达式为 当4N =时 3.4 以3.3 题的DFT 矩阵表达式求下列数字图像的 DFT: 解:(1) 当N=4 时 (2) 3.5解: 3.6 解: 3.11 求下列离散图像信号的二维 DFT , DWT,DHT 解: (1) (2) 第四章 4.1阐述哈夫曼编码和香农编码方法的理论依据,并扼要证明之。 答:哈夫曼编码依据的是可变长度最佳编码定理:在变长编码中,对出现概率大的信息符号赋予短码字,而对出现概率小的信息符号赋予长码字。如果码字长度严格按照所对应符号出现概率大小逆序排列,则编码结果平均码字长度一定小于其它排列方式。 香农编码依据是:可变长度最佳编码的平均码字长度。 证明:变长最佳编码定理 课本88页,第1行到第12行 变长最佳编码的平均码字长度 课本88页,第14行到第22行 4.2设某一幅图像共有8个灰度级,各灰度级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 1-5至1-12 指出(题1-5图~1-12图)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计算各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1-5 解 F =H L P P n --23=18263-?-?=1 1-6 解F =H L P P n --23=111283-?-?=1 1-7 解F =H L P P n --23=011283-?-?=2 1-8 解F =H L P P n --23=18263-?-?=1 1-9 解F =H L P P n --23=24243-?-?=2 1-10 解F =H L P P n --23=212293-?-?=1 1-11 解F =H L P P n --23=24243-?-?=2 1-12 解F =H L P P n --23=03233-?-?=3 2-1 试根据题2-1图所标注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题2-1图

答 : a )160907015011040=+<=+,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1707010016512045=+<=+,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132627016010060=+>=+,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1909010015010050=+<=+,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2-3 画出题2-3图所示个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题2-3图 解: 2-5 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题2-5图所示,要求踏板CD 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10度,且500CD l mm =,1000AD l mm =。(1)试用图解法求曲柄AB 和连杆BC 的长度;(2)用式(2-6)和式(2-6)’计算此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本科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一)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 二概念理解 1工时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的一种数量标准,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消耗,或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规定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 2工时消耗:是对工人在整个轮班的工作过程中全部时间的分类. 3 工艺专业化形式:这种组织方式是以工艺为中心,组织设备、人员等生产运作资源,为每一工序提供一 个工作场地 4 生产设施单元化:是指企业通过小生产设施的规模及范围,在保持其柔性的同时,集中精力于优势产品 或项目,以提高生产经营绩效。 5 生产运作计划: 是指在企业生产策略的指导下,根据需求预测和优化决策对其生产系统产出的品种、数 量、速度、时间和劳动力的配置及库存水平等问题预先进行的考虑和安排。 三填空题 1生产运作系统的三种基本职能是﹝生产﹞,﹝销售﹞和﹝理财﹞。 2按顾客的需求特征分类,可将服务业分为﹝通用性生产﹞和﹝专用型生产﹞。按运作系统的特征分类,可分为﹝技术密集型﹞和﹝人员密集型﹞。 3市场竞争的重点要素分为﹝成本﹞,﹝质量﹞,﹝时间﹞和﹝柔性﹞。 4制造业生产运作系统的竞争能力的种类可分为﹝缺乏竞争力﹞,﹝竞争对峙势﹞,﹝有竞争优﹞和﹝世界及制造系统﹞。 5顾客满意度可用顾客让渡价值来衡量,它是指顾客获得的﹝总价值﹞和顾客为之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距。 6生产运作策略是用以支持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长远规划﹞,使生产运作系统成为立足于市场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7 CIMS 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在(功能设计)方面,一个制造企业的全部生产和经营活动,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到(售后服务)是一个整体,要全面考虑。二是在( 信息处理 )方面,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采集)、传送和处理决策的过程。 8CIMS 集成的内涵,它包括五个方面: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信息的集成)、应用功能的集成、(技术的集成)、人和组织的集成。 9大批量定制生产是指既具有(大量生产)下的高效率,低成本,又能像(定制生产)那样满足( 特定 )顾客需求的一种全新型生产模式。 10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全部(生产)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技术组织)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DOC

o o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比较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比例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结构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强度相 对指标。2最小 值。345、正J 6于 重点7;总 8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若某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 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 13 1 100%, ) 2 3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5、统计调查按调查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6、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如果移动项数为偶数项,只要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如果移动项数为奇数项,则要进行二次移动平均。(×;答案提示: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 时,如果移动项数为奇数项,只要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如果移动项数为偶数项,则要进行二

《生产运营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生产运营管理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单选题 1.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A 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 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 C 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 D 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2.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 ? A 供方之间竞争激化 ? B 价格下跌 ? C 出现回购现象 ? D 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 ? E 产量减少 单选题 3.SWOT分析包括: ?

A 外部分析:识别机会和威胁 ? B 内部分析:发现优势和劣势 ? C 提出不同组合下的策略 ? D 以上都包括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4.用于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加工系统是: ? A 流水线式连续的 ? B 间断的 ? C 项目式的 ? D 批量的 ? 单选题 5.人机工程研究的工作环境不包括哪一项? ? A 气候状况 ? B 照明与色彩状况 ? C 噪声与振动状况

? D 人际关系状况 单选题 6.哪项是公司战略? ? A 成本领先 ? B 差异化 ? C 集中化 ? D 多元化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7.制定生产大纲需要多项输入,哪项输入来自企业外部? ? A 现有库存水平 ? B 原材料供应能力 ? C 现有员工数量 ? D 现有设备能力 ? E 员工技术水平 单选题 8.预测能帮助经理:

? A 预测未来 ? B 对生产系统的发展进行规划 ? C 对生产系统的使用进行计划 ? D 以上都是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9.企业创造的价值是: ? A V ? B V-P ? C V-C ? D P-C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0.商场不等于战场,是因为: ? A 要战胜竞争对手 ? B 要运用战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