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教学案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教学案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教学案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教学案

课时4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

[课时诠释]

在近几年高考中,对化学计算的考查逐年增加,而学生平时养成的重思维而轻结果的做题习惯,也使化学计算成为制约学生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化学计算能力也成为教学重点。最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有关系式法、差量法、终态法、守恒法等。

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充分体现了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核心作用和纽带作用,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又是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其解题步骤如下:

①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过量物质,用完全反应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③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④选择有关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解题模板:现以2H 2+O 点燃,2H 2O 为例,方程式中有关量的关系如下:

2H 2 + O 2 =====点燃 2H 2O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1 ∶ 2

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 1 mol ∶ 2 mol

标况下气体体积之比

2×22.4 L ∶ 1×22.4 L 质量之比 4 g ∶ 32 g ∶ 36 g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相同状况下)≠质量之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时应遵循上述比例关系。

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所列比例是否正确的判断依据是:“上下单位要一致,左右单位要对应”。如

微点聚焦一 解答连续反应类型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质的量”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正确书写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的前提。

[典题示例]

【示例1】 (江苏高考节选)软锰矿(主要成分MnO 2,杂质金属元素Fe 、Al 、Mg 等)的水悬浊

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1)质量为17.40 g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________L(标准状况)SO2。

(2)准确称取0.171 0 g 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3P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用c(Fe2+)=0.050 0 mol·L-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3+被还原为Mn2+),消耗Fe2+溶液20.00 mL。计算MnSO4·H2O样品的纯度(请给出计算过程)。

解析(1)根据提供的化学方程式知,1 mol MnO2氧化1 mol SO2,则17.40 g纯净的MnO2

最多能氧化标准状况下SO2的体积为17.4 g

87 g·mol-1

×22.4 L·mol-1=4.48 L。(2)根据滴定原理可得关系式:Mn2+~Mn3+~Fe2+,n(Fe2+)=0.050 0 mol·L-1×0.02 L=1.00×10-3mol,则n(Mn2+)=n(Fe2+)=1.00×10-3mol,m(MnSO4·H2O)=1.00×10-

3mol×169 g·mol-1=0.169 g,故MnSO

4·H2O样品的纯度为:0.169 g

0.171 0 g

×100%=98.8%。答案(1)4.48

(2)n(Fe2+)=0.050 0 mol·L-1×20.00 mL

1 000 mL·L-1

=1.00×10-3mol n(Mn2+)=n(Fe2+)=1.00×10-3mol

m(MnSO4·H2O)=1.00×10-3mol×169 g·mol-1=0.169 g

MnSO4·H2O样品的纯度为:

0.169 g

0.171 0 g

×100%=98.8%

【解法模板】

关系式法解题步骤

1.在多步连续进行的化学反应中考虑,关系式法。

在进行多步反应的计算时,一般的解题步骤为

?

?

2.在涉及反应较多的化工流程或反应过程中考虑,特定关系式法。

在化工流程题中,计算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或在多步复杂的反应过程中进行某个特定量的计算,可以考虑利用某种微粒(或原子)的守恒关系或物质的特定组成关系建立关系式解题。

[体验感悟]

1.在O2中燃烧0.22 g由硫元素和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O2,将这些SO2全部转化为SO3,生成的SO3完全被H2O吸收,所得的H2SO4可用10.0 mL 0.50 mol·L-1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A.45% B.36%

C.20% D.40%

解析本题可用关系式法来求解,由S~SO2~SO3~H2SO4~2NaOH得:n(S)=1

2

n(NaOH)=

1

2

×(10.0×10-3) L×0.50 mol·L-1=0.002 5 mol,w(S)=0.002 5 mol×32 g·mol-1

0.22 g

×100%≈36%。

答案 B

2.(2016·潍坊模拟节选)金属表面处理、皮革鞣制、印染等都可能造成铬污染。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高,更易被人体吸收且在体内蓄积。

以下为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的测定方法:

准确移取25.00 mL含Cr2O2-7和Cr3+的酸性废水,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H4)2S2O8溶液将Cr3+氧化成Cr2O2-7,煮沸除去过量的(NH4)2S2O8;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以淀粉为指示剂,向其中滴加0.015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

20.00 mL。计算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单位:mg·L-1,写出

..计算过程

....)。已知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2Cr3++3S2O2-8+7H2O===Cr2O2-7+6SO2-4+14H+

②Cr2O2-7+6I-+14H+===2Cr3++3I2+7H2O

③I2+2S2O2-3===2I-+S4O2-6

答案由方程式确定关系式:Cr~3Na2S2O3,然后进行计算。

n(S2O2-3)=0.02 L×0.015 mol·L-1=3×10-4mol

n(Cr)=1×10-4mol

m(Cr)=1×10-4mol×52 g·mol-1=5.2×10-3g=5.2 mg

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5.2 mg

0.025 L

=208 mg·L-1

微点聚焦二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巧思妙解——差量法

“差量法”的实质是算出反应体系中某化学量从始态到终态的差量,以此作为解题的突破口。按差量的性质来说,除了利用质量差、体积差之外,还可利用物质的量的差值、压强差值、溶液质量差值和溶解度差值进行有关计算。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均可找到一个或多个有关量的差值,因此运用此法解题时,必须仔细分析题意,理清思路,选定好相关物理量的差值。利用差量法解题可以简化许多化学计算,并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发生反应的变化实质,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较好的作用。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然后求解。

[典题示例]

【示例2】 用H 2还原x g CuO ,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得残留固体y g ,共用去z g H 2,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

A.89

(x -y )g B .98(x -y )g C .9z g D .940

z g 思维提示 本题根据固体质量差计算尤为简捷:

H 2+CuO=====△ Cu + H 2O Δm

80 g 64 g 18 g 16 g

98

(x -y )g x g -y g 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用z g H 2进行计算,因为用去的H 2并非全部参加了反应;不可只用x g 进行计算,因为CuO 未全部参加反应;不可只用y g 进行计算,因为y g 是CuO 和Cu 的质量和。

答案 B

【解法模板】

差量法解题思维流程

1.计算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与差量成正比。

2.解题关键:一是明确产生差量的原因,并能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理论上的差值(理论差量)。二是结合题中的条件求出或表示出实际的差值(实际差量)。

3.解题步骤:一是表示出理论差值及相应反应物、生成物对应的物理量,要注意不同物质的物理量及单位间的对应关系;二是表示出实际差量并写在相应位置(注意应将理论差值与实际差值写在化学方程式最右侧;三是根据比例关系建立方程式并求出结果。

[体验感悟]

1.(2017·合肥质检)将a L NH 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 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是( )

A.2a -b a B .

b -a b C .2a -b b

D .b -a a 解析 设参加反应的氨气为x ,则

2NH 3 △N 2+3H 2 ΔV

2 2

x b -a

x =(b -a ) L

所以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

a L -

b -a L b L =2a -b b

。 答案 C

2.反应2A(g) x B(g)+2C(g),在恒温下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增加了30%,A 转化了20%,则x 值为( )

A .1

B .2

C .3

D .4 解析 容器内的压强增加了30%,即物质的量增加了30%,设原来有2 mol A ,则 2A(g) x B(g)+2C(g) Δn

2 x 2 x

2×20% mol 2×30% mol

列式解得x =3。

答案 C

微点聚焦三 简化过程 妙用守恒

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典题示例]

【示例3】 过氧化钙晶体(CaO 2·8H 2O)可用于改善地表水质、处理含重金属粒子废水、应急供氧等。

(1)已知:I 2+2S 2O 2-3===2I -+S 4O 2-

6,测定制备的过氧化钙晶体中CaO 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 产品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b g KI 晶体,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再滴入少量2 mol·L -1的H 2SO 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 -1的Na 2S 2O 3溶液发生反应,滴定达到终点时出现的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滴定消耗Na 2S 2O 3溶液V mL ,则样品中CaO 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已知过氧化钙加热至350 ℃左右开始分解放出氧气。将过氧化钙晶体(CaO 2·8H 2O)在坩埚中加热逐渐升高温度,测得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350 ℃左右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思维提示 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CaO 2~I 2~2S 2O 2-

3,由钙原子守恒,可判断所得固体的化学式。

解析 (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CaO 2~I 2~2S 2O 2-3,则样品中CaO 2的质量分数

为:cV ×10-3×722×a ×100%=36cV ×10-3a ×100%。 (2)CaO 2·8H 2O 的摩尔质量为216 g·mol -1,故2.16 g 过氧化钙晶体为0.01 mol,350 ℃左右所得固体质量为0.56 g ,根据钙元素守恒,可知为CaO 。

答案 (1)溶液由蓝色变无色,振荡,且30 s 内不出现蓝色

36cV ×10-3a ×100% (2)CaO 【解题模板】 明确目标→明确题目要求解的量

? 分析过程→分析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找出守恒类型及相关的量

? 运用守恒→梳理出前后守恒的量,列式计算求解

[体验感悟]

1.(原子守恒)标准状况下,将a L 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气体通入含b mol NaOH 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 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Cl -、ClO -、ClO -

3,则原混合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为( ) A.a 2

mol B .(a 22.4-b )mol C .(a 22.4-b 2

)mol D .b 2mol 解析 反应后溶液中的Na +的物质的量等于Cl -、ClO -、ClO -3三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也等于

混合气体中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所以原混合气体中氯气的物质的量为b 2

mol ,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a 22.4-b 2

)mol 。 答案 C

2.(电荷守恒)在硫酸、明矾和硫酸铝组成的混合溶液中,c (Al 3+)=0.3 mol·L -1,c (SO 2-4)=0.7 mol·L -1,由水电离的c (H +)=10

-13mol·L -1,则c (K +)为( ) A .0.15 mol·L -1

B .0.2 mol·L -1

C .0.3 mol·L -1

D .0.4 mol·L -1 解析 由水电离的c (H +)=10-13mol·L -1,则由水电离的c (OH -)=10

-13mol·L -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中的c (H +

)=0.1 mol·L -1,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 (Al 3+)×3+c (H +)+

c (K +)=c (SO 2

-4)×2+c (OH -),因c (OH -)很小,则c (K +)≈0.4 mol·L -1。 答案 D

3.(得失电子守恒)[2016·全国课标Ⅰ,28(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费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 2的氧化能力。NaClO 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氯气、亚氯酸钠的最终还原产物为氯离子。根据:

NaClO 2,Cl -,Cl 22Cl -

,得电子数相等时,存在: NaClO 2~2Cl 2,故亚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为71×290.5

≈1.57。 答案 1.57

微点聚焦四 物质的量在化学综合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综合计算都出现在第Ⅱ卷中,在理科综合里往往与工艺流程题、原理综合题以及化学实验融为一题。具有数据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的特点。构建“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心理素质”的基本思维模式,认真审题、规范答题显得特别重要。

[典题示例]

【示例4】 (2016·江苏,18节选)过氧化钙(CaO 2·8H 2O)是一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供氧剂。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如下:向一定量水样中加入适量MnSO 4和碱性KI 溶液,生成MnO(OH)2沉淀,密封静置,加入适量稀H 2SO 4,待MnO(OH)2与I -完全反应生成Mn 2+

和I 2后,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O 2――→Mn 2+MnO(OH)2――→I -I 2――→S 2O 2-3S 4O 2-6

(1)写出O 2将Mn 2+氧化成MnO(OH)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加过一定量CaO 2·8H 2O 的池塘水样100.00 mL ,按上述方法测定水样的溶解氧量,消耗0.010 00 mol·L -1Na 2S 2O 3标准溶液13.50 mL 。计算该水样中的溶解氧(用mg·L -1

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思维提示 在100.00 mL 水样中

I 2+2S 2O 2-3===2I -+S 4O 2-6 n (I 2)=c Na 2S 2O 3 ·V Na 2S 2O 3 2

=0.010 00 mol·L -1×13.50 mL×10-3 L·mL -12

=6.750×10-5 mol n [MnO(OH)2]=n (I 2)=6.750×10-5 mol

n (O 2)=12n [MnO(OH)2]=12

×6.750×10-5 mol

=3.375×10-5 mol

水中溶解氧

=3.375×10-5 mol×32 g·mol -1×1 000 mg·g -1100.00 mL×10-3 L·mL

-1 =10.80 mg·L -1

说明:前面讲的计算方法技巧,仍然适用于Ⅱ卷综合实验。

答案 (1)O 2+2Mn 2++4OH -===2MnO(OH)2↓

(2)见“思维提示”

【解法指导】

化学综合计算的框架结构和基本题型

[体验感悟]

1.(北京理综)在工业制硫酸的进程中,吸收塔排出的SO 2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 2和铵盐。

(1)SO 2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 2。SO 2吸收Br 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 mL ,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

铵盐质量为10.00 g 和20.00 g 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铵盐质量为30.00 g 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0.68 g ;铵盐质量为40.00 g 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计算: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若铵盐质量为15.00 g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2)由题中数据可判断出盐为(NH 4)2SO 4与NH 4HSO 4的混合物。NaOH 溶液中加入铵盐时,OH -优先与H +反应,加入10.00 g 时铵盐中的NH +4全部转化为NH 3,加入20.00 g 时,剩余的OH -等于10.00 g 时N 的物质的量,加入30.00 g 时剩余OH -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产生NH 3的物质的量)。设10.00 g 铵盐中含(NH 4)2SO 4与NH 4HSO 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可列出:2x +y =0.05c -2y,0.05c -3y =0.04,解得x =0.02 mol ,(NH 4)2SO 4的质量=0.02 mol×132 g/mol=2.64 g ,则NH 4HSO 4的质量=10.00 g -2.64 g =

7.36 g ,其物质的量为0.064 mol ,故10.00 g 铵盐中含有N 元素的质量=2×0.02 mol×14 g/mol +0.064 mol×14 g/mol=1.456 g ,故N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56%。NaOH 物质的量=3×y +0.04=0.232 mol ,15.00 g 铵盐中含有0.03 mol(NH 4)2SO 4、0.096 mol NH 4HSO 4,H +消耗OH -

0.096 mol ,故产生的NH 3=0.232 mol -0.096 mol =0.136 mol ,其质量等于浓硫酸增加的质量=0.136 mol×17 g/mol=2.31 g 。

答案 (1)SO 2+Br 2+2H 2O===4H ++2Br -+SO 2-

4

(2)14.56 2.31 g

2.(2014·课标全国卷Ⅱ,27节选)PbO 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

失重曲线上的a 点为样品失重4.0%(即样品起始质量-a 点固体质量样品起始质量×100%)的残留固体。若a 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 x 或m PbO 2·n PbO ,列式计算x 值和m ∶n 值________。

解析 PbO 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PbO 2=====△PbO x +2-x 2

O 2↑,知PbO 2失重质量即为生成O 2的质

量;取m (PbO 2)=239,则生成m (O 2)=2-x 2×32,根据题意有2-x 2

×32=239×4.0%,解得x ,然后根据PbO x 与m PbO 2·n PbO 中O 和Pb 原子个数比相等求得m ∶n 的值。

答案 根据PbO 2=====△PbO x +2-x 2O 2↑,有2-x 2

×32=239×4.0% x =2-239×4.0%16=1.4,根据m PbO 2·n PbO ,2m +n m +n =1.4,m n =0.40.6=23

。 【解题模板】

1.认真审题,吃透题意。要认真读题,明确题意,在关键的信息、数据、提示上作标记,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必要时可画出变化的路线图,以帮助审题。

2.全面分析,找出题目中要求的内容和提供的条件,分析它们与哪些概念、理论、公式和物质的性质有关,逐步地找出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联系。

3.分析数据的含义,注意单位。

4.挖掘有无隐含条件在内。

5.一般要转化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并注意其他物理量的变换。

6.根据题意设待求物质或间接待求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体积等。

7.根据题意正确写出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多步反应要列关系式)

8.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物与未知物的量的关系,或电子转移关系、热量关系、差量关系等。

9.列式、求解、讨论,应做到步骤规范、运算正确,并注意单位和有效数字。

10.检查答案的合理性、全面性、验算数据和结果。

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6 氧化还原反应 【课前自测】 1. (2015·海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 明矾净化水 B. 纯碱去油污 C. 食醋除水垢 D. 漂白粉漂白织物【答案】D 2. (2015·上海卷改编)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 2Na+2NH32NaNH2+H2 B. 2NH3+3CuO3Cu+N2+3H2O C. NH3+HCl NH4Cl D. 3SiH4+4NH3Si3N4+12H2 【答案】B 3. (2016·河北百校联考)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是还原剂,其中N元素被氧化 B. 生成物中的N2是氧化产物,K2O是还原产物 C. 若有65 g 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2 mol D. 每转移1 mol e-,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 L 【答案】D 4. 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护色剂—亚硝酸钠(NaNO2)必须严格控制用量,以确保食用安全。已知: 2NaNO2+4HI2NO↑+2H2O+2NaI+I2。 (1)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NaNO2+4HI2NO↑+2H2O+2NaI+I2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3)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是mol。 (4)若误食亚硝酸钠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的中毒,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 亚硝酸钠是还原剂 B. 维生素C是氧化剂 C. 维生素C能把铁离子还原成为亚铁离子 D. 亚硝酸钠被还原 【答案】(1)(2)NaNO2(3)0.5(4)CD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1-3章 含解析

课时1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2018备考·最新考纲]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考点层次A →自学、识记、辨析) 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说明:可以和其它物理量及单位对比讲解。 (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 x mol H 2SO 4 ↓ ↓ ↓ 数值 单位 指定化学式或微粒名称 例如:0.2 mol H 2,3 mol H 2O 等。 提醒:①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如1 mol 氢(不确切)和1 mol 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 ②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是指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约为6.02×1023。

(3)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 应用:已知物理量――→计算物质的量――→依据组成 计算微粒数目 2.摩尔质量 提醒:(1)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2)摩尔质量也等于N A m 0(m 0为单个粒子的质量)。 (3)注意掌握气体摩尔质量的求算:①标况密度法:M =22.4 L ·mol -1×ρ g ·L -1 。 ②相对密度法:例如M r =ρ(对空气)×29。 教材 VS 高考 1.(RJ 必修1·P 17)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离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 A .1.5 mol 0.5 mol B .1.5 mol 2 mol C .0.5 mol 4 mol D .1 mol 2 mol 解析 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Na +的物质的量是1 mol 、SO 2-4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 ,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5 mol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4=2 mol 。 答案 B 2.(LK 必修1·P 21迁移应用改编)填空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专题8(附答案)

基础组 时间:25分钟 满分:5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42分) 1.[2016·衡水二中模拟]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g)+CO(g) 12 N 2(g)+CO 2(g) ΔH =-373.2 kJ/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 D .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 答案 B 解析 A 项,加入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会向吸热反应方向即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降低,A 项错误;B 项,加入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即正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升高,B 项正确;C 项,升高温度同时充入氮气,反应速率增大,但是平衡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降低,C 项错误;D 项,降温和减小压强,反应速率都会减小,D 项错误。 2.[2016·武邑中学预测]工业上常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氢气,其中一步反 应的原理为CO(g)+H 2O(g) 催化剂 CO 2(g)+H 2(g),下面选项的条件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A .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的CO 同时生成2 mol 的CO 2 B .两条H —O 键断裂的同时有一条H —H 键断裂 C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 .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答案 B 解析 A 项中描述的反应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 项,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故压强始终不变;D 项,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 3.[2016·冀州中学仿真]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O 2(g)+3H 2(g) CH 3OH(g)+H 2O(g)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考纲要求】 1.理解甲烷、乙烯和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了解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3.了解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结构,掌握其化学性质 4.了解油脂、糖类、蛋白质的组成、结构、重要性质 重点:官能团的概念、有机物化学性质 难点: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几种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必修有机化学容较为简单,包括主要容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其知识网络如下: 【考点梳理】 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 甲烷 CH4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剩余 价键被氢原子“饱和”,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 (2)取代反应:卤代 乙烯 CH2=CH2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与H2O加成为乙醇苯 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中碳 碳之间有介于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 (1)取代反应:卤代、硝化 (2)加成反应: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乙醇CH3CH2OH 分子中含有羟基;羟基与链 烃基直接相连 (1)取代反应:与活泼金属Na、K等制取H2 (2)氧化反应:催化氧化时生成乙醛;完全燃烧 生成CO2和H2O 乙酸CH3COOH 分子中含有羧基,受C=O 双键影响,O—H键能够断 裂,产生H+ (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 (2)酯化反应:与乙醇等醇类物质反应生成酯物质的类别分子结构特征重要化学性质用途 糖 类 单 糖 葡萄糖 C6H12O6 多羟基醛,与果糖是同 分异构体 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能与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 应,也能与乙酸等反应生成酯 1.医用:静脉注射,为体 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补 充营养 2.用于制镜工业、糖果工 业的等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无醛基不具有醛的性质,1mol蔗糖 水解生成1mol葡萄糖和1mol 果糖 作甜味食品,用于糖果 工业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2019 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纪国君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底。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4讲专题总结 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 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 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

②取代关系; ③氧化还原关系; 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

2017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蔺东斌主讲)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 → =,则A BA C →→ ?的最小值为( ) A .1 4- B .12- C .34- D .1-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13)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13) 1.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具有很多优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现有以下三种乙醇燃料电池。 (1)三种乙醇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_____________。 (2)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空气代替氧气,电池工作过程中碱性会不断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______(填“a” 或“b”)移动,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氧气(1分) C2H5OH+16OH--12e-=2CO32-+11H2O 空气中的CO2会与KOH溶液反应,降低溶液的碱性,同时反应中也会消耗KOH O2+4H++4e-=2H2O a O2+2CO2+4e-=2CO32-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为正极,其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4)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32-向阳极(也是负极)电极a移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 2.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

题: (1)O点导电能力为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中,CH3COOH的电离度最大的是________;a、b、c三点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a=________。 (3)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则下列措施中,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 B.加入很稀的NaOH溶液 C.加入固体KOH D.加水 E.加入固体CH3COONa F.加入锌粒 (4)在CH3COOH溶液的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 B.H+的个数 C.CH3COOH的分子数 D.c(H+)/c(CH3COOH) (5)下列有关CH3COOH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3CO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H+)=c(OH-)+c(CH3COO-) B.向0.10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c(H+)增大 C.CH3CO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CH3COO-)>c(H+)>c(OH-) D.常温下,c(H+)=0.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与c(OH-)=0.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答案】无水醋酸不能电离成离子 c b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一轮导学案全集(含答案解析)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1(仪器、装置、操作、实验安全) 1.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5.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知识网络 问题1:实验室热源、加热仪器、加热方式有哪些? 问题2:如何根据实验需要来选择实验仪器? 1. (2016·新课标Ⅱ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B C D 除去SO 3. (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实验室中的蒸馏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仪器甲是锥形瓶,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B.温度计水银球应该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直形冷凝管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 D.石油蒸馏时加沸石,制蒸馏水时不用加沸石 4.(2016·浙江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大 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 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考点1常用的实验仪器及装置 基础梳理

2.常见的实验装置 (1)物质的分离、提纯与装置 ①基本概念 ②常见实验装置 装置

萃取和分液 (2)气体制备的有关装置 ①发生装置 反应装置图 或液、液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SO ②净化装置 液体干燥剂固体干燥剂 除杂试剂(Cu、CuO、 ③收集装置 中成分不反应中成分不反应 H、O、NO、CH、C H Cl、HCl、CO、NO、H S、 ④测量气体体积装置 ⑤尾气处理装置 常见有毒气体的尾气处理方法 NaOH溶液吸收CuSO4溶液或NaOH溶液吸收水吸收水或浓硫酸吸收点燃常考归纳几种常考的物质制备实验装置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第1练—第19练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第1练-第19练 1.(2015·湖南十三校第二次联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中含HF分子数目为N A 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 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 C.71 g Na2SO4固体中含钠离子数目为N A D.25 g质量分数68%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 A 2.(2015·赣中南部五校上学期二联)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4N A个电子 B.17.4 g某硫化磷(如图)中含P—S键数目为0.6N A C.每个分子中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1 mol烃中含碳碳单键的个数最多为7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SO2与O2的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氧原子 3.(2015·遂宁二诊)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况下,2.8 L丙烷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为N A B.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 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C.已知CH3COONH4溶液的pH=7,则1 L 0.1 mol·L-1的CH3COONH4溶液中,CH3COO-数目为0.1N A D.39 g Na2O2和Al(OH)3的混合物中阴、阳离子的总数为2N A 4.(2015·大连20中上学期期末)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 A B.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 A C.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 A D.80 g NH4NO3晶体中含有NH小于N A个 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中所含的氯原子数介于N A~2N A之间B.0.1 mol Cu与足量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体积约为2.24 L C.0.2 mol·L-1 Na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小于0.2N A D.在反应Zn+2HNO3+NH4NO3===N2↑+3H2O+Zn(NO3)2中每溶解1 mol Zn,转移的电子数大于2N A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 g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 B.常温常压下,28 g由C2H4和C3H6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 A C.0.05 mol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15N A 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7.(2015·深圳二模)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专题训练(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专题训练 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A(g)+B(g) 3C(g) +D(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为a%。若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几组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也为a%的是() A.3molC和1molD B.2molA、1molB和3molC C.4molC和1molD D.1.9molA、0.95molB、0.15molC和0.05molD 2.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建立如下平衡:H 2 (g)+I2 (g) 2HI(g),测得HI的转化率为a%。其他条件不变,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 HI,待平衡建立时HI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 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4.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反应2SO 2+O22SO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充入1mol SO3,达到平衡时,SO2的百分含量为ω%,若再充入1mol SO3,再次达到新的平衡时,SO2的的百分含量为() A.大于ω% B.小于ω% C.等于ω% D.无法确定 5.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A、B气体可建立如下平衡:2A(g)+2B(g) C(g)+3D(g) 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I. A、B的起始量均为2mol;II. C、D的起始量分别为2mol 和6mo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 B.I、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和途径II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气体密度为途径II密度的1/2 6.一定温度下,将a mol PCl 5通往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如下平衡:PCl5(g)PCl3(g)+Cl2(g),此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再向容器中通入a mol PCl5,恒温下再度达到平衡后压强变为P2,则P1与P2的关系是() A.2P1=P2B.2P1>P2C.2P1<P2D.P1=2P2 7.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 ―1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L 涪液 按组成元素 P 2O 5 (V )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知识精讲 1 ?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滉合物 L (伺种威两种亠胶体 以上物质} 2 ?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金属氧化物:如 K 2O 、CaO 、Fe 2O 3 , ---------- 非金属氧化物:女口 SO 2、CO 2、SO 3、 <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 氧化物t 成盐氧化物J 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按性质R [两性氧化物:如AI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 CO 、NO ? 特殊氧化物:如 Fe 3O 4、Na 2O 2、H 2O 2 3 ?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X ) (2) 强碱- -定是 离子化合物,盐也- -定是 离子 化合物 (X ) (3)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 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V ) (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 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 -定 是碱 (X ) (6) 在酸中有几个 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X ) (7)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 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V ) 「金屈单质 亍-非金属单庫 1 -稀有气体 的竹:用 化合物 *-{网种或两种 口上元亲) 「离:Ht 舍物 ?共价化合物 「強电解质 「电解质最嵐 颐—L 非电解质 「讯化剂 -还原剂 pm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X )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X )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X )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8) 水煤气:CO、H2 (9) 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10) 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 为主 (11) 裂解气:以C2H4 为主 (12) 水玻璃:Na2SiO 3的水溶液 (13) 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 : 1) ⑺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04和Ca(0H)2 (1) 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2) 碱石灰:Na0H 、Ca0 (3) 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4) 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I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 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X”。 (1) 2.24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X ) (2) 常温下,11.2 L 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X ) (3) 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X) (4) 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X)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 标准状况下,2.24 L HF 含有的HF 分子数为0.1N A(X)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铁及其化合物

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以Fe 2+ 、Fe 3+ 的相互转化为例, 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3.能鉴别溶液中的Fe 2+ 、Fe 3+ 。 考点一 用物质分类思想认识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1. 铁的存在 2. 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2)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时可生成+2、+3两种价态的化合物。 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Fe +H 2O(g)――→④ 3Fe +4H 2O(g)=====高温 Fe 3O 4+4H 2 3.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

4. (1)亚铁盐: 含有Fe 2+ 的溶液呈浅绿色,Fe 2+ 既有________性,又有________性,Fe 2+ 与Zn 、Cl 2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盐: ①氧化性:含有Fe 3+ 的溶液呈______色,Fe 3+ 具有氧化性,Fe 3+ 与Fe 、Cu 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性:含有Fe 3+ 的盐溶液遇到________时变成血红色。 ③易水解:FeCl 3滴入沸水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化 还原 Zn +Fe 2+ ===Zn 2+ +Fe 2Fe 2+ +Cl 2===2Fe 3+ +2Cl - (2)①棕黄色 2Fe 3+ +Fe===3Fe 2+ 2Fe 3+ +Cu===2Fe 2+ +Cu 2+ ②KSCN ③Fe 3+ + 3H 2O=====△ Fe(OH)3(胶体)+3H + 深度思考 1. 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容易生锈? 答案 主要因为铁不纯,往往含有碳等杂质,当这些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或接触到电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 1.“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钒是“现代工业的味精”。钒对稀酸是稳定的,但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中生成VO2+。 (1)请写出金属钒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灼烧NH4VO3时可生成钒的氧化物V2O5,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V2O5是较强的氧化剂。它能与沸腾的浓盐酸作用产生氯气,其中钒元素被还原为蓝色的VO2+,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V2O5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VO43-),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 的盐。请写出V2O5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5)工业上用接触法制硫酸时要用到V2O5。在氧化SO2的过程中,450℃时发生V2O5与VO2之间的 转化:V2O5+SO2=2VO2+SO3、4VO2+O2=2V2O5,说明V2O5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 V+6H++5NO3-= VO2++5NO2↑+3H2O(2分) 2NH4VO3V2O5+2NH3↑+H2O( V2O5+6H++2Cl-2VO2++Cl2↑+3H2O Na3VO4 (VO2)2SO4催化剂或催化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1) 钒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硫酸中生成VO2+,故金属钒与浓硝酸: 与强碱反应生成Na3VO4,V 2O5与强酸生成(VO2)2SO4;(5)由方程式V2O5+SO2=2VO2+SO3、 4VO2+O2=2V2O5可知,说明V2O5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点睛: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该物质作还原剂,变为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该物质作氧化剂,变为还原产物,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可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对于离子反应,同时还要符合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 2.氮和磷为周期表中的第VA族元素,它们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性质上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性。 回答下列问题: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情分析检测(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 1.[2016·四川资阳模拟]标准状况下有以下四种气体:①6.72 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体积:④<①<③<② B.质量:④<①<③<② C.物质的量:①<②<③<④ 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 答案 C 解析①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 6.72 L 22.4 L·mol-1 =0.3 mol, 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3.01×1023 6.02×1023 mol-1 =0.5 mol, ③13.6 g H2S的物质的量为13.6 g 34 g·mol-1 =0.4 mol,④0.2 mol NH3。标准状况下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体积:④<①<③<②,A 项正确;CH4的质量为0.3 mol×16 g·mol-1=4.8 g,HCl的质量为0.5 mol×36.5 g·mol-1=18.25 g,NH3的质量为0.2 mol×17 g·mol -1=3.4 g,质量:④<①<③<②,B项正确;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④<①<③<②,C项错误;CH4中n(H)=0.3 mol×4=1.2 mol,HCl 中n(H)=0.5 mol,H2S中n(H)=0.4 mol×2=0.8 mol,NH3中n(H)=0.2 mol×3=0.6 mol,氢原子数:②<④<③<①,D项正确。 2.[2016·潍坊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 B.20 ℃、1.0×105 Pa时,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

2018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突破《四大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四大平衡常数》 一、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 H 2O ?H ++OH - 表达式:25 ℃时,K w =c (H +)·c (OH -)=1.0×10-14. 2.对K w 的理解 (1)K w 适用于纯水、稀的电解质(酸、碱、盐)水溶液. (2)恒温时,K w 不变;升温时,电离程度增大(因为电离一般吸热),K w 增大. 二、电离平衡常数(K a 、K b ) 1.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如对于HA ?H ++A - ,K a =)A (H )A ()(H c c c -+?;BOH ?B ++OH -,K b =(BOH))(OH )(B c c c -+?. 2.K 值大小的意义 相同温度下,K 值越小表明电离程度越小,对应酸的酸性或碱的碱性越弱. 3.影响K 值大小的外因 同一电解质,K 值只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K 值越大;此外对于多元弱酸来说,其K a 1?K a 2?K a 3. 三、水解平衡常数(K h ) 1.水解平衡常数的含义 A -+H 2O ?HA +OH -,达到平衡时有K h =) (A (HA))(OH -c c c ?-=K w K a .同理,强酸弱碱盐水解平衡常数与弱碱电离平衡常数K b 的关系为K h =K w K b . 2.影响K h 的因素 K h 值的大小是由发生水解的离子的性质与温度共同决定的;温度一定时,离子水解能力越强,K h 值越大;温度升高时,K h 值增大;对于多元弱酸阴离子或多元弱碱阳离子来说,其K h 1?K h 2?K h 3. 四、溶度积常数(K sp ) 1.溶度积常数K sp 的表达式 对于组成为A m B n 的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A m B n (s)?m A n +(aq)+n B m -(aq),K sp =c m (A n +)·c n (B m -). 2.影响K sp 大小的因素 对于确定的物质来说,K sp 只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K sp 增大. 3.溶度积规则 当Q c >K sp 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当Q c =K sp 时,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当Q c

2018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总复习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 ↓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双线桥: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号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变化 变化 反应物→ 概 念 及 转 化 关 系 配平 氧化还原 反 应 →产物

①、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 ②、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④、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 2、Br 2、O 2 等; ②、元素(如Mn 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2、KMnO 4等 氧化剂: ③、元素(如S 、N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 2SO 4、HNO 3 等 ④、元素(如Mn 、Cl 、Fe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 4、KClO 3、FeCl 3、K 2Cr 2O 7 ⑤、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等。 ①、活泼的金属,如Na 、Al 、Zn 、Fe 等; ②、元素(如C 、S 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 、SO 2等 还原剂: ③、元素(如Cl 、S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 、H 2S 等 ④、元素(如S 、Fe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 2SO 3、FeSO 4等 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 、Si 等。 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离子互换反应 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类型: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个数、电荷数是否 相等。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 2O 3、SiO 2) 中学常见的难溶物 碱:Mg(OH)2、Al(OH)3、Cu(OH)2、Fe(OH)3 生成难溶的物质:Cu 2++OH -=Cu(OH)2↓ 盐:AgCl 、AgBr 、AgI 、CaCO 3、BaCO 3 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2Ag ++SO 42-=Ag 2SO 4↓ 发生条件 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Ca(OH)2+CO 32-=CaCO 3↓+2OH -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H 2O 、CH 3COOH 、H 2CO 3、NH 3·H 2O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CO 2、SO 2、NH 3等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强 弱 比 较 氧化剂 、 还 原 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