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复习教案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复习教案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复习教案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复习教案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复习

教案

【考纲点击】

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能够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2.通过复习能够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通过复习能够合理运用工业区位的选择要求及原则4.通过复习能够解释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新课导入】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是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按生产对象分,工业可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采掘工业是直接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加工工业是对农产品及工业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生产部门。工业就其产品性质,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为重工业,主要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为轻工业。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主导因素

类型

区位选择原则

典型工业部门

原因

原料

原料

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

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

市场

市场

导向型

接近市场

(往往是指城市)

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印刷厂

产品不便长途运输

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动力

(电力)

动力

导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

电能消耗量大

劳动力

(廉价)

劳动力

导向型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鞋帽加工业

劳动力需求大

技术

技术

导向型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

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

技术要求高

3.区位选择原则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通常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经济因素,而经济因素又主要考虑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如果某工业劳动力费用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很大,则劳动力工资水平就成为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该工厂在空间区位选择上就要接近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一般涉及的五种导向型工业可考虑为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即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下的阐述。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不断变化

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动力及劳动力数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即原料、燃料、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案例探究:本案例主要比较了鞍钢和宝钢的异同,也从另一方面分析了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

? 鞍钢

宝钢

煤炭来源

早期主要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山西等地

安徽淮南、山西等地

铁矿供应

鞍山铁矿

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

消费市场

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中心

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

交通运输

铁路运输便利

水陆交通便捷

主导因素

原料、燃料

市场和交通(海运便捷)

地位

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

基地

a.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的最大不同是: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而宝钢是以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

b.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从国外运进石油、煤、铁等原料,又能将产品远销海外,这就为临海地区建立大型

钢铁联合企业创造了条件。

c.科学技术地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导致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导致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导致信息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阅读指导: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间

主导因素

原因

区位特点

举例

早期

煤炭资源

早期冶炼单位钢铁消耗的煤炭较多

靠近煤炭产地

德国的鲁尔区

20世纪初

铁矿资源

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

靠近大铁矿

中国的鞍钢、武钢、包钢、攀钢等

二战后

消费市场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海运成本大幅度降低

靠近沿海的消费市场

中国的宝钢、日本的福山、意大利的塔兰托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空气污染

将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者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水源污染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①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②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也成为主导因素。

【感悟经典】

(源自旧人教版)(源自新人教版)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以下1~2题。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吨)

4

2

0.75

铁矿石(吨)

2

1.8

1.3

? 1.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A.接近原料地 B.接近燃料地

C.接近销售市场 D.接近交通枢纽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会选择右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反映了钢铁工业所需原料及燃料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在1800年,钢铁工业的分布类型为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动力指向型D.劳动力指向型

4.关于现代钢铁工业发展区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料对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劳动力对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C.交通运输对区位的影响显著

D.市场是现代钢铁工业区位的决定因素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5~6题。

5.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A.钢铁工业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6.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课堂练习】

1.“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 A、B、C三类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类别

原料运费

产品运费

原料购置费

技术研发费

劳动力费用

其他费用

A

40%

10%

20%

5%

8%

17%

B

10%

50%

13%

7%

8%

12%

C

5%

5%

15%

60%

5%

10%

A—原料原料导向型布局应接近原料产地B—市场市场导向型布局应接近市场C—技术技术导向型布局应接近科技发达处

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底特律动荡不断,而上海通用公司在2009年却创下了破纪录销售量。图1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该公司决定在中国广州投资建厂。结合有关知识,回答2~3题。

2.该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3.选择在中国广州建厂的原因主要是

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②水源、动力充足

③劳动力价廉质优④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面是“有关工厂设施与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各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造纸厂②水泥厂③钢铁厂④飞机场

B.①造纸厂②钢铁厂③飞机场④水泥厂

C.①钢铁厂②水泥厂③造纸厂④飞机场

D.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飞机场④钢铁厂

读图,回答5~6题。

□类为无污染的工业;△类为轻度污染的工业;▲类为严重污染的工业。

5.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6.关于图中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类工业可能为食品工业②△类工业污染最大

③▲类工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④▲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原料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课后反馈】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3问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少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或消费市场

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某跨国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建一生产基地,通过对四地区的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幅生产成本统计图。据图分析完成4~5题。

4.从生产成本考虑,该企业厂址应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5.该企业布局类型属于

A.市场指向型

B.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劳动力指向型

甲、乙、丙、丁表示我国四个地区优势产业形成要素构成图,回答6题。

6.这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依次是

A.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

B.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

D.电子信息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羊毛衫加工业7.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因素、能源因素、市场因素,则下列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点是

A.①B.②C.③ D.④

下图是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回答8~10题。8.工业部门①的技术、劳动力投入比重分别为

A.30%、50%

B.70%、20%

C.10%、80%

D.40%、30%

9.工业部门④最有可能是

A.钢铁工业B.纺织工业C.食品工业D.微电子工业10.科技创新会使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工业投入的变化趋势为

A.②①④B.③④① C.④②①D.③②①

读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图,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

答11~13题。

11.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

12.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源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力因素

13.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②乙、丙产业的集聚,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③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A.①④B.①② C.③④ D.②③

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15题)(16题图)

14.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15.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D.④⑤

上右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

16.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印刷工业B.电解铝工业C.电子工业D.制糖工业17.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选项中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A.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

B.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

C.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

D.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

读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图,完成18~19题。

18.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制糖、钢铁 B.集成电路、炼铝

C.服装、机械 D.纺织、石油加工

19.有可能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是

A.①B.②C.③D.④

20.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21.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22.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C.原材料成本D.劳动力成本【命题特点】

1.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综合题都经常出现,综合题往往占较大分值;信息呈现多以柱状图、坐标图、区域图、模式图、示意图、表格、文字材料等形式出现。

2.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工业分布、工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合具体的工业区,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3.从考查能力上看,主要考查从各种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工业区位理论的运用能力,以及对工业区位条件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教学要求 近些年来,案例教学的提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的研究文章中。在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使用案例教学,可以从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算起。该大纲规定,在高三年级开设地理区域研究的选修课,其中包括“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的内容。大纲要求结合东北、黄淮海平原、南方红壤丘陵低产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柴达木盆地、长江三峡、西南地区八个典型地区的具体事例来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和开发问题。 当时的大纲和大纲学习指导中都没有出现“案例”的字样,但是《学习指导》中把“采用了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作为该大纲的特征之一,而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就是“鼓励采用典型个案或例子说明基本原理”。200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进行再一次修订时,正值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被吸收到修订的大纲中。“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仍作为选修课,但改为“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这是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使用“案例”一词。该大纲与1996年版大纲的另一个不同,是把案例所在的区域名称从“教学内容要点”中删去,只在“知识要求”中规定了必学的案例,并在该区域名称后面加上了“等”字。 比较两个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后者对教学要求的表述更接近

案例教学的本质。首先,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定位在对某个具体区域整治和开发情况的了解,而是定位在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典型问题的了解上;其次,除了“知识要求”中规定的案例外,鼓励教师使用其他案例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开放。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继续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 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 二、作为学生研究对象的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的使用经常会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学的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具备如下特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地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地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地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地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地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地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 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地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特点和转变地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地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地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地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地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地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地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地.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趋势是怎样地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地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地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地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地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地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二节

第二节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 运用资料,了解 防灾减灾的措 施。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出防灾 减灾的主要途径。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说明防灾 减灾的主要手段,防御自然灾害 的主要措施。 水平3:能够运用资料,结合主要 自然灾害,提出该自然灾害防御 的主要措施。 水平4:能够运用资料,结合主要 自然灾害,制定该自然灾害的防 灾减灾方案。 人地协调观:从人地协调 角度评价防灾减灾措施。 综合思维:根据自然灾害 的成因及特点,分析防灾 减灾措施。 区域认知:了解区域差异, 因地制宜制定防灾减灾措 施。 地理实践力:能够进行防 灾减灾措施的调查研究。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1.灾害监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 (1)许多国家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01灾前预警、灾时□02跟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 (2)我国建立了包括□03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空—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 2.灾害防御的工程性措施 (1)手段:通过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直接接触,提高财物的□04抗灾性能等。 (2)我国建设减灾工程措施

林业工程:“三北”防护林、长江□05中上游防护林等;河流堤坝:松花江下游、黄河□06下游和□07内蒙古(省区)段;环□08北京治沙区;重点抗震防灾城市;滑坡泥石流防御城市。 3.灾害防御的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是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09管理、公众减灾教育等。 1.判断正误。 (1)监测灾害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起不到作用。(×) (2)防护林建设对自然灾害防御的意义重大。(√) 2.“三北”防护林的“三北”是指() A.东北、华北、河北B.华北、河北、陕北 C.西北、华北、东北D.张北、京北、华北 答案 C 解析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各段防御灾害的方向存在差异。 3.我国建设堤防工程有效防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黄河重要的堤防工程为什么建设在下游? 提示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夏季雨季汛期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加高加固黄河下游堤坝,可以控制黄河水的洪水径流。 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1.救灾准备:包括救灾□01物资和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1)救灾物资分为生活、□02救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 (2)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了救灾物资的□03到达时间。 2.灾中救援:指灾害发生后,相关救灾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灾民进行□04救护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05抢修,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2

案例《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联系生活。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而且视频中也富含的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凭借学生们的已有知识,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这样做对接下去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多媒体的信息含量比较大,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动画。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可使学生们加深

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第三、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可改也提出了让学生多学习家乡的地理,所以在将这个内容时,我大胆的加入了本地的天气变化来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上这节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冷锋的知识。 第四、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列出表格对比三种天气系统的俯视图、侧视图、结构、气团运动状况、降水分布、降水特征以及过境的天气变化特征。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的缕清知识点。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列表比较三种锋面系统的异同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提到最近冷空气对我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所用的时间也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了解此内容。 第二、在讲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所经过地区天气变化的影响时,过早的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 第三、上课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出错,有几个动画没有展示出来。且多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承转】我们共同分析了这样两个例子,得到了这样两个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自已看 一个例子。无锡市城市形态的变化。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上的材料1 和材料2,先自己 思考一下问题探究1 【小组探究】 【探究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材料1:无锡是我国古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19世纪中叶以后无锡之所以 能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工商业发达的著名城市,在一定程度 上得力于古运河。 材料2: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 【问题探究1】 1、推断无锡在“水运经济”时代的城市形态。 根据“主要的交通干线是聚落的发展轴线”,我们推断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 的城市形态主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 【设计目的】通过教师的设计,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对从未见过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推 断,教师帮助印证其正确性,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师】教师展示图(无锡运河风物图、著名的码头——黄埠墩)来印证其推断。 【承转】请同学们对比“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比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的聚落空间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 种变化能说明什么? 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聚落的空间形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而现在主要是 沿着铁路线、公路线发展延伸的。 这说明了无锡市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以水运为主转向了以公路、 铁路运输为主。(所以说聚落形态会随交通干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设计目的】学生能从地图中对比观察主要地理表象(主要要素的特征)的变化, 并对这种表象的变化运用掌握的地理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 老师:现在的无锡由于铁路和公路的快速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了,那么,古运 河就弃子不顾了吗? 答:不是 【课件展示】无锡古运河的旅游图 【承转】历史上较为典型的还有扬州城市形态的变化。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段材料,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教学案中图选修5

第三节国的海洋灾害 中国的海洋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4年3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与近10年(2004~2013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见下图)。 2004~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思考探究:说出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地区。 提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渤海和黄海沿岸。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 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危害: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二、风暴潮 1.台风风暴潮

(1)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3)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2.温带气旋风暴潮 (1)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2)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三、灾害性海浪和海啸 1.灾害性海浪 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造成翻沉、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 2.海啸 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我国的风暴潮 二、赤潮的定义、发生条件和危害

高中地理《拉丁美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拉丁美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㈠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 关系。 3.运用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㈡目标叙写 1.明确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区别。 2.记住拉丁美洲的地形,说出主要的地形单元和特点。 3.能够说出拉丁美洲的气候,并能够分析非地带性气候形成原因, 特别是安第斯山脉南40°以南地区东西侧气候类型的差异以及原因。 4.学会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 5.说出拉丁美洲的主要资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的区域特征。 难点:拉丁美洲地形、气候、河流和相互影响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法学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正式上课前,板图拉丁美洲轮廓图。 (二)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拉丁美洲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亚马孙河、仙人掌王国、印第安人、玛雅文明、狂欢节、巴西足球。 通过展示拉丁美洲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位置与范围 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说出拉丁美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并 在板图中标出西印度群岛、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南美大陆、火地岛 的位置。 (四)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 学生利用地图册和学案资料,填写拉丁美洲的地形单元名称。(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脉、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找一名学生代表爬黑板,在板图上标注以上地形单元的位置和名称。 其他同学思考:拉丁美洲地形、地势特征? 总体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三大地形区 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脉 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探究1】——考点一:板块运动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分析安第斯山脉的成因。 2、气候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特殊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高三复习) (知识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但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在一些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中出现了众多特殊的地域分异,而这些地域分异由于成因各异,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越来越成为近年来高考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掌握自然界中特殊地理现象的形成原 因。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特殊地理现象成因的习 惯与能力。 3、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试题的审题与解题规 律。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探究“特殊”的成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发现特殊的地理现象,并加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独立思考,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如: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气 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北部等地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等等。) 2、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 3、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4、改造自然条件影响农业布局。 5、工业布局的特殊性。 6、交通线路布局的特殊性。教学难点:特殊地理现象的成因 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师生互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设计:(引入)利用热带草原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导入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并要求学生分析原 因。 1、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 (课件显示)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图。 问:该处热带草原气候呈半环状,那么 A(北部)、B(东部)、C(南部)三地的气候成因一样吗?

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 生物灾害教案

第二章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 第三节生物灾害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通过对生物灾害的了解和学习,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观念。【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认识几种有害昆虫及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2.了解鼠类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1.列举我国蝗虫灾害的危害。 2.列举鼠类对农田、草地、森林的危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观念。 【教学重点】 虫灾和鼠灾的危害。 【教学难点】 虫灾和鼠灾的防治。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教材上的案例(2004年塞内加尔蝗灾)或其他蝗灾为导入点,导入新课。让学生生物灾害有个感性认识。 (设问)你能否说出其他的生物灾害?他们会造成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讨论)结合过去几年国内外发生的生物灾害,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除了蝗灾,还有鼠灾、棉铃虫灾害、禽流感灾害等等,综上所述,生物灾害可以分为:病害、虫灾和鼠灾。我们教材上主要讲述了后两者。我们先来学习虫灾。 一、虫灾 (导学问题一)什么是虫灾? (学生活动)根据案例总结。 (总结归纳)虫灾就是害虫造成的灾害,一般是指昆虫造成的灾害。 (导学问题二)虫灾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分布特点?又有什么危害? (可以课件演示)演示各种虫害、分布及其危害。 (学生活动)研究教材,阅读课件上的知识点,总结规律,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虫灾可以分为:农作物害虫和森林害虫。前者包括:粘虫、蝗虫、稻螟等等,主要随温度梯度分布,主要危害农作区的农作物,对于我们农业大国,危害十分巨大;后者包括:松毛虫、天牛等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三大林区,主要危害林区的林业发展,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导学问题三)历史上,上述虫灾中的哪些灾害发生最频繁? (学生活动)研究教材,回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可用课件演示)演示我国蝗灾的有关资料。 (总结归纳)是蝗灾。我国的蝗灾自古至今绵延不断,危害巨大。古代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可以看出我国的蝗灾危害之重,危害之广。 (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38《活动》题。大约4-5分钟。 (承转)我国洞庭湖地区最近几年屡次发生鼠灾,成群的老鼠遍布田野和河道,给生产

高中地理全套教案《优质课精选必修选修》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旅游地理》§1旅游景观的欣赏 绥林一中张慧文 【课标要求和解读】 1.课标内容: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活动建议----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体验。 2.课标解读: 要正确欣赏旅游资源,首先要以了解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景观特点为前提,并且对中外著名旅游景点有必要的了解; 不同旅游景观形成原因不同,所以欣赏方法不同; 了解欣赏旅游景观的主要方法----了解景观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把握有利的观察时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和历史内涵、激发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明确旅游景观的描述和欣赏是多角度的,掌握不同景观的一般欣赏方法----了解景观特点、精选点位、把握时机、洞悉文化定位。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不同的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的正确的欣赏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探索神奇大自然的兴趣;巩固学生热爱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在这一章中起导入作用,为学习旅游资源评价形成感性基础。 对旅游资源的了解,学生兴趣高,但亲身旅游经历少,所以对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的介绍,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先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分别从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人文景观等不同方面,以典型而著名的旅游景观为例,分别介绍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精选观赏电位、把握观赏时机、了解人文景观的内涵和特点......这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本节的学习难点。

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历得以充分体现,善于运用引言的探索和课后的案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拟采用“激趣-探究-讲授-反馈-延伸”的教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中要避免景观图像的简单堆砌,必须精选图案,注意知识的扩充和延伸。旅游景观千差万别,旅游主体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各有差异,必要让学生明白欣赏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步的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活动活跃,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旅游体验,为学习旅游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为课堂的互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学生的谈体验、感受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老师只是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不同类别旅游资源的一般欣赏方法,并帮助他们适当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实施过程】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教学案中图版

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春雨贵如油”“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思考探究:上述谚语主要反映了我国哪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分别对应我国的哪些地区? 提示:干旱。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台风的分布与危害 1.分布 (1)源地:菲律宾群岛以东太平洋洋面(西太平洋)。 (2)移动路径: ①西移路径:从生成地向偏西移动,在广东、海南沿海登陆。 ②西北路径: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在台湾、福建、浙江沿海登陆。 ③转向路径: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到达我国东部沿海后,转向东北方向。 (3)影响范围: 主要在太行山-伏牛山-武陵山-苗岭以东区域,其中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受灾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 2.危害 (1)构成因素:主要有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2)强风危害: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 (3)暴雨:巨大洪涝灾害。 (4)风暴潮:冲破海堤,引起海水倒灌。 二、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1.分布 (1)时间分布:9月到次年的5月,其中3~4月最强。

(2)空间分布: ①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②侵入路径: 西路:从西部进入我国,直接向东移动。 中路:从西北进入新疆北部,向东南经黄河河套进入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 东路:从北方直接南下。 2.危害 (1)使农作物、果木等遭受严重冻害。 (2)大雪、冰冻会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电力、通讯中断。 (3)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等。 三、旱灾的分布与危害 1.分布 (1)空间分布:形成了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2)时间分布:持续时间长,多为春旱,夏、秋旱次之,连旱现象也较明显。 2.危害 是我国范围最广、历史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影响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对比我国的台风与寒潮灾害 灾害 路径 灾害 名称 台风寒潮→天气 系统 气旋冷锋 成因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 发展的热带气旋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 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热力环流和风 课标内容解读:(目标细化) 运用图标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风的形成过程,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活动视频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 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原理、总结规律的能力。 4. 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 一、实验活动视频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实验活动,观看实验中的烟雾怎样运动,从而导入新课 二、目标展示,让学生一起细读本节学习目标。 三、讲授新课 1、要达成以上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检查大家预习情况,并补充气压、等压线、等压面的知识。

2、让大家背着知识行囊开启本节课的探索之旅。结合导学案及课本,大家有四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完成探究一热力环流的形成。第一个问题:地面受热均匀,大气有无明显运动,等压面怎样分布 第二个问题:等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首先怎么运动 第三个问题:大气的垂直运动会引起高空大气密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气压呢? 第四个问题:大气在水平方向怎么运动? 总结:大家整理思路,相互描述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第六个问题:观察大屏幕,观察等压面发生的怎样的变化? 第七个问题:(1)大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吗?(2)高压的数 值一定高于低压的数值吗?小试牛刀,练习本问题。 第八个问题: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 同学黑板画出海陆风、城市风示意图,并进行解释现象。 城郊之间也有热力差异,形成城市风,看下面两个小题:通过小题加强对城市风的理解。 在城市风的高空,气流有城市流往郊区,在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往城市,大气的这种水平运动就是风。下面我们继续本节课的探索之旅,大家有两分钟的时间先独立思考,再有两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探究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问题一:画出导学案两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并比较大小 问题二:如果仅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将会如何运动?

高中地理-2018届高三地理产业转移 最新

产业转移 【考纲解读】 1、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的影响 2、以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考查学生地理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并侧重考查产业转移的方向、原因及转移后对转入转出区的影响。 【例题】 诺基亚手机工厂,将生产任务移至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等国。下图为芬兰诺基亚手机在全球生产厂家分布图。回答1—3题。 1.手机芯片生产的区位选择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2.该公司在中国北京和广东投资手机 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①丰富的原材料②庞大的市场 ③廉价的劳动力④先进的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该公司第一次从芬兰转移到德国生 产,德国手机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 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手机工业生产的快速稳定发展 B.钢化塑料工业发展迅速为手机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C.电子工业、通讯业发展迅速和市场前景广阔为手机工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D.地处欧洲交通中心,交通十分发达,便于产品的对外运输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回答4-6题。 4.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乙图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 B.Ⅰ阶段中,甲地处于生产阶段,乙地处于研制阶段 C.Ⅱ阶段中,甲地进口产品,乙地出口产品 D.Ⅲ阶段中,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 5.图中第Ⅲ阶段,反映了 A.生产重心一直在甲地B.乙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C.消费重心随生产重心转移D.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使该产品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 6.在产品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的阶段,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A.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B.有较便宜的地价C.有便利的交通D.有较丰富的原燃料供应【课堂限时训练】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建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回答7— 8题。 7.三家企业在中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共同原因是 A.环境效益的需要B.新产品开发的需求 C.扩大占有中国市场D.追求更高的利润 8.图示外资与港资企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有利于 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②引进国外与香港地区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③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④安置劳动力,扩大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7),回答9-10题。 9.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0.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该企业的产品最有可能是: A 飞机 B 运动鞋 C 计算机 D 精密仪器 12.关于该产品的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 A .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技术力量雄厚 B. A国始终大量输出该产品 C.该企业付给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

巧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

巧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 摘要:地理案例教法运用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案例出现的背景,其次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材案例具体使用过程中应做到的要求,最后总结了高中地理教材案例使用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巧用高中地理教材案例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早已全面铺开,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把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式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的新课程改革这一特点尤为突出,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便是一个亮点,因此对于新教材中的案例如何使用便成为地理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使用人教版),认为在案例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地理新教材的难度虽然降低,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的知识面同样加宽。如果我们不及时增加新的知识,课本上的一些东西我们自己都搞不懂,如何去教学生呢?如必修①案例“台风及其危害”和“寒潮及其危害”,要求地理老师对台风和寒潮的形成、源地、路径、危害、对策等基本知识掌握,还要求地理老师了解一些与台风相关的实例,又特别是学生感兴趣并与战争、生活、生产等相联系的实例。教师讲解以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再如:教材对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般从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但各有侧重。其中,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侧重于分析生产的特点,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侧重于区位分析,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侧重于发展的努力措施。分析这些案例,需要教师对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生产特点等等方面了解甚多且透彻,并且要结合惠州的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生产特点来加以分析,并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结果,然后再用其他类型的农业类型与惠州的农业类型加以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要求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进一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为教学营造更好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自主学习。 其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挥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导者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地理新课改当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到知识。如必修①案例“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在讲解这一内容时,可能会有学生提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还有可能学生对欧洲的冬天下大雨会有疑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要表扬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但是要及时作出解析。又如:教材对以鲁尔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区,主要分析其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对以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重点放在特点和发展条件两个方面。这时,就有可能有学生要问:为什么各个国家所发展的工业不一样?建设工业基地所需要的区位因素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有联系吗?这就要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教案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Article/Index.html>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有些气象灾害既有自然的因素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并不断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预报 2.难点:台风的形成 3.疑点:无 4.解决办法:结合录像、图片讲述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启发式; 2.分析讨论法; 3.讲述法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台风、暴雨、寒潮和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危害 (2)认识到监测防御灾害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Article/Index.html>总结的能力 (2)能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性的气象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3.德育目标 (1)知道应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实际行动 (2)提醒人们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害的产生 (二)整体感知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在学习了前面气候资源之后本节课将气候灾害列为专题讲述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气候资源同时清楚地阐述了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入:通过对气候资源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大气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种类很多本节课重点学习几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涝和干旱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象灾害》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区 的成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灾情特点及发生原因 难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原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图片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一、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 月至次年5 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 月和10~11 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图2.35 表明: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 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

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主要表现为降 温、冻害、雨雪等。 探究活动: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 骤降。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四、沙尘暴——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 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 (2) 发生与防治 图 2.38 表明:2000 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 图 2.39 显示:沙尘暴的沙源地分布。 探究活动:结合图、文给出的资料,说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条件和防治措施。 1)沙尘暴发生时间: 冬春季节 (2) 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 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3) 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 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节并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 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1. 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的侵蚀越来越严重。②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