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培训资料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培训资料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培训资料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培训资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

语文

(一年级)

培训资料

目录

课程标准解读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习体会/崔峦

教材介绍与解读

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

教材简介/崔峦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

简介/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心中心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

简介/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心中心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袁瑢

6——这两册〈语文〉课本编得好/田本娜

7——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陈昌发

8——新教材新亮点新理念/洪春幸

教学经验

9——使用实验教材的几个误区与应对策略/姚淑华

10——浅谈开展拓展性活动的作用/周虹民

11——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陈主君

12——让游戏贯穿教学还孩子快乐童年/刘沙娟

13——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

趣味性/田国丽

14——拼音教学“趣”为先/田果

15——谈拼音教学的几点经验/韩志梅

16——认写分开及早阅读加强写字

—关于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问题的解答/崔峦17——增强趣味识用结合/皇甫惠仙

18——快乐识字主动识字/张凤英

19——创设交际情景引导语言实践/胡助金陈慧泉20——创新: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刘湘庆

21——让口语交际课堂活起来/戴俏枝

22——“语文园地”教学谈/陈美璎

23——一年级实验教材课后练习的新特点/武春娥

24——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口头评价“三勿”金晓芳

教学设计

25——《识字4》教学设计/王润莲

26——《《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陆锦华

27——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说明/崔丽霞28——《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及其评析/施洁红万晋玉29——口语交际《该怎么做》教学设计/卢静

30——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杜禹

课程标准解读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的学习体会

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改革课程为核心,牵动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而研究制订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点工程。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标志着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新课程在全国进入实验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和其他学科的一样,第一次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语文课程。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以及“附录”四大部分。设计思路是:首先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地位,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而后阐述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接下来提出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的几项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最后是附录,包括推荐的优秀诗文的背诵篇目、课外读物的建议以及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下面择其要谈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

一、关于前言

(一)关于课程性质与地位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阐述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字简短,但十分重要。讲了两层意思: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语文课程的功能、地位。

1.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长期争论不断。概括起来,主要有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性说。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课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接下来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难也难在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上。要既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对语文学科的完整性千万不能阉割。”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一定要全面认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充分地体现。

2.语文课程的功能、地位。

关于语文课程的功能,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定位语文课程的功能,根据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要很好地领会“语文素养”“形成”“发展”,来解读语文课程的功能。“语文素养”应是综合的、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形成”强调打好基础。“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懈的追求。

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有学语文、学做人、学创造等功能,能为一个人的一生打基础。特别是一至六年级(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更是基础的基础。正是由于语文素养的基础性,由于“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样的地位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动摇,不会因为世纪的更迭而变化。语文课程如此重要的地位,昭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二)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阐述的又一个重要问题。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改革重点和实践追求。此次语文课程改革,倡导以下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在语文教育改革中,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在这方面,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以已有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比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指导写字;再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又如,利用识字写字与阅读、作文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

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课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东、西、南、北、中,亿万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语文课程。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

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语文课程内容,由于地方、学校、教师参与开发,将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语文课程体系,由于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将变得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二、关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它体现了语文课程在培养人方面达到的目的、提出的要求。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一)设计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

一是九年一贯整体考虑,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以往的教学大纲,小学和初中分段设计,彼此缺少联系,在课程目标上难免出现重复要求、难易倒置、相互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导致在教材、教学上出现同样的问题。此次,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克服了小学和初中的割裂,使二者成为一体,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二是从三个维度提出课程目标,全面而富有新意。

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三个维度提出的,比较全面。拿“总目标”来说,一共有十项。1—4项是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兼有“过程、方法”的目标。第5项是侧重于“过程、方法”的目标。6—9项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诸方面提出目标,侧重点是“知识、能力”以及“过程、方法”。第10项从能力方面提出新要求──“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说课程目标有新意,除了目标从三个维度提出、体现新思路以外,还表现在:课程目标很好地体现了前面讲到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课程目标从时代需要出发,提出一些新目标、新要求。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三是从五个方面提出“阶段目标”,其中“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更应引起重视。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各个年段的具体目标中,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值得认真研究,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积累经验。

(二)关于总目标

一方面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是通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有关语文知识的目标并未忽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目标得到强化,特别是过程、方法目标的提出,对学生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起到了保障的作用。其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一是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当说,课程标准对人文性予以高度重视,并在课程目标中得以很好的体现。比如,“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都是课程标准体现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佐证。

另一方面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上,不仅在总目标的第5项中明确提出“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要求,而且将这一要求贯穿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各项目标之中。在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强调“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进而“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总之,努力体现课程性质,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目标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课程目标的显著特点。

(三)关于阶段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尽管阶段目标是分四个学段提出的,但各个学段的目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学段的目标都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提出的。这样,阶段目标就构成了纵横交织的目标体系。阶段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学段目标十分明确,阶段性十分明显,同时注意体现各个学段之间学习目标的连续性。特别是5—6年级的学习目标,与7—9年级的学习目标自然衔接,这就从学习目标上克服了长期存在的小学和初中脱节的问题,避免了难易倒置、重复训练、各自为政等弊端,使

另外,提出的各项阶段目标,体现基本的学习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广大学生达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得更好。

2.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阶段目标十分重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又面向未来,力求做到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各个学段的目标既体现了基础性,又体现了发展性。如,1—2年级的目标不仅详细,而且全面,力求对初入学的儿童进行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以利持续发展。又如,写作方面的学习目标,1—2年级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3—4年级重点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5—6年级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7—9年级重点是能写记叙文,能写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以及日常应用文。这样的写作方面的目标,由乐于写话到自由表达,再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再到学会常见文体的写作,不仅符合学生学习写作的实际,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有机联系,而且反映了贯穿于课程标准之中的语文学习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

3.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

以往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部分,侧重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上提出要求。对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给予特别的关注,明确、系统地从这两方面提出学习目标,是课程标准在

课程目标上的一个特色。如,在情感、态度方面,不同学段分别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图书”“有表达的自信心”“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又如,在学习习惯方面,不同学段分别提出“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目标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而且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终身学习乃至一生发展积蓄了后劲。

4.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它是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更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在阶段目标中,体现了综合性学习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是共同的:一是有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能提出学习的专题;二是自主实践,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尝试解决问题;三是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使研究的问题或拓宽或深入,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四是学习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包括融入其他学科的学习实践),来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三、关于实施建议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侧重提出课程实施的建议。它对于改进教材编写,加强语文课程建设,对于教学和评价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关于教材编写建议

涉及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写原则、教材内容、编写体例等方面。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部分,体现了“新”“实”“活”“宽”的特点。

“新”,首先体现在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要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理念;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植学生的爱国情感;要适合学生学习,有助于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其次,体现在教材内容上。要改变教材陈旧的面貌,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使其具有时代特点,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其具有全球意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如自然、环境、和平等;使其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实”,教材一方面要有助于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在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等方面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逐渐学会学习;一方面在编排上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实用;另一方面在语言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规范、生动。教材有四种境界: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最要不得,深入浅出最难做到,但教材编者要知难而进,向深入浅出的境界不断追求。

“活”,一个是教材内容要活。要鼓励教师活用教材,允许对教材进行调整甚至是重新组织;教材要体现内容和要求上的弹性,不要编满,不要要求过死,给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留有拓展的空间。另一个是教材形式要活。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学出发,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使教材真正成为“学本”,成为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学本。

“宽”,一是指课程的内容要宽。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课程所有的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应当在教材中体现对选择、利用其他语文课程资源的引导。二是指教育、教学的渠道要宽。语文教学的场所不仅仅是课堂,语文教学的形式不仅仅是读书、答问。在课堂上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开辟除了教室以外的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的渠道。应当在教材中体现对丰富教学形式、拓宽教学途径的引导。特

别是要重视并加强对综合性学习的课题开发和实施指导。

(二)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专辟一节来谈这个问题,是以往的教学大纲从来没有过的。这应该归功于对语文课程资源意识的觉醒和对母语教育特点的审视。

首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语文课程又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关键在于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其次,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校内的,如校园景观、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网;当地的,如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课程资源;当时的,如节日、纪念日、刚刚发生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社会现实。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可以大大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使语文课程内容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再有,要根据需要,利用当地、当时的课程资源,创设地方或学校的语文课程,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地方或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地方特色,用好、用足当地的课程资源,如,山东曲阜可围绕“三孔”与孔子,西安可围绕秦始皇与兵马俑,湘西可围绕东巴文化,延安可围绕这一革命圣地的文物、景观,创设地方课程。而在教学形式上,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的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自由读写课,课外识字交流与展示,语文知识与能力竞赛,谈天说地,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

总之,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场所。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最终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三)关于教学建议

这是“实施建议”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中贯穿的一个思想是树立现代语文教育观:包括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这一部分首先讲了一些原则问题,即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四个关系;而后具体到教学各个方面,阐述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大力改进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在以往的接受学习中,往往被教师剥夺了,现在要一一还给学生。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个是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使这种兴趣长久地保持,学生就一定“爱学”语文。

一个是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生如果能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一个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学生如果在大量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学生就真的“会学”语文了,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

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指导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会学”语文。

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样,每一个学生必然热爱你,必然喜爱你所教的语文课程。如果你能不断地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打动学生,不断地用自己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影响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定会越来越浓。

教师要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使学生在校园、在走廊、在教室,都置身于良好的语文学习的环境之中;教师在课上要营造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宽松,愉悦,师生之间极具亲和力,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展示课内学习所得,展示课外学习收获,肯定每个学生学习的进步,使每个学生特别是使“后进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最大的动力。”个个都是成功者,个个都企盼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还愁学生学不好语文吗?

教师还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指导、辅导的作用。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的学情为依归。要坚决摒弃形形色色的“牵着学生走”的“导”,要目中有学生,目中有学情,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来“导”,要顺着学生的学,就大家共同关心的“疑”“惑”来“导”。在“导”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的习惯。而这些方法、习惯,不应是教师讲出来的,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一点一点发现的、领悟的、小结的、归纳的。这样的方法才是活的、管用的方法,这样的习惯才是对自己有触动、愿养成的习惯。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并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要做的十分重要的指导工作。

教师要想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做一个称职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不断转变观念,用现代教学论武装自己;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要虚心地向教育对象──小学生学习,学生中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而且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教学相长”,在21世纪,绝对是一个真理。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课内、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课程本身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个维度,综合提出课程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和进行教学时,也应从上述三个维度,综合提出并全面实现课程目标,不能有所偏废。

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

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从课程实施来说,就是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还要搞好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自主权,更能发挥个人和群体的聪明才智,运用多种语文实践的形式,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一切课程资源、一切活动形式都能为我所用,将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形成一个整体,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自然、社会广阔的天地里,引导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实现这方面的目标与实现其他目标的关系。

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靠民族凝聚力,二靠高科技。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魂,这个魂的核心是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重视这方面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打好精神的底子。这无论对每个学生的一生发展还是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都是至关重要的。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是语文课程外加的任务,而是分内之事。每位教师要上升到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高度,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实现这方面的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语文重要特点之一是“情”,情感非常丰富。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不能靠灌输,靠说教,而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动情,心灵受到震撼,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做有爱国心、进取心,高尚的中国人。

4.打好基础,开发潜能,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夯实基础。所谓打好语文基础,就是使学生学会识字写字,学会阅读,学会习作,学会口语交际,学会进行综合性学习,学会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其中还包括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可见,这个基础不仅是扎实的,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这个基础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内的实而活的基础,不是传统的、通过机械重复练习得到的、以高分数为标志的不会运用的死的基础。

语文教学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此,教师应做如下工作: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培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教师长期坚持这样做,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定会得到开发,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一定会逐渐培养起来。

一句话,语文教学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开发潜能;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语文基础,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职责。

5.关于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教学改革,以及综合性学习指导建议(略)(四)关于评价建议

评价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以往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导致了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偏向。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首先明确评价的目的,旨在从观念上正确认识评价的功能,即要弱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化通过评价的及时反馈,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功能。也就是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师生不断得到激励,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其次,要不断改进评价的方式。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所谓突出整体性,就是要全面考察,要兼顾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语文能力具有整

体推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因此评价要体现综合性,避免繁琐化。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因此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重视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与进步。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变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为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加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要把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因为如果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家庭的、自然界的、社会中的学习资源,如果能调动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将是十分可观的。

再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要从机制上保证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做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学生自认为成绩不理想时,允许再次通过考核评定成绩,以促进每个学生追求卓越,健康发展。

评价改革要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重激励促发展的、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

总而言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明了在新世纪、素质教育下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有着鲜明的特色:第一次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语文课程;明确提出一系列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课程目标;第一次在各个学段系统地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参与课程建设等,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我们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标准倡导的先进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准确、完整地理解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用大幅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绩,在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教材介绍于解读

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一至三年级)教材简介

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共六册,经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目前正在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试用。审查委员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教材越编越好,不断有突破和创新。实验区教师在使用中反响良好,称这套教材为“新时期的珍贵的教科书”。这套教材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在保持和发扬人教社教材特色的基础上,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开拓创新,具有很高的质量和鲜明的特点。我们期望教材在以下几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一、教材改革的重点

1.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语文学习,给学生打下实而活的语文基础: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识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潜能,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审美情趣,打好精神的底子。

2.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教材内容要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对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自然、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的关注;要体现现代意识,如,自强自立、关爱他人、合作竞争、锐意进取,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还要表现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现对多样文化的介绍与尊重。

3.教材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一方面体现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简化头绪,合理编排,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方面加强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大量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重习得,重发现,重感悟,重积累,重视语感的培养,重视个人独特的学习体验,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4.呈现方式有助于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教材的呈现方式既要根据年段的不同有一定的格局,有人教版的特色,又要从方便教师的教、服务学生的学出发,在内容安排、练习编制、版式设计、叙述方式等方面,为更好地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条件,以利教师有效地指导,以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以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学习。

5.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

首先,教材要确保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以使绝大多数学生语文学习达标;其次,教材在内容、要求上增加弹性,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体现承认差异和因材施教,同时也给师生留有选择、补充、创造的空间;再次,教材要加强同现实生活、同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课程内容到实施途径向生活开放,以引导师生开发、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共同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教材编写的思路

一年级上册注意搞好幼小衔接,做到平稳过渡。汉语拼音部分降低教学要求,结合学习拼音,认识少量汉字,进行最初步的语言训练。识字的编排,采取根据汉字特点归类识字和随课文分散识字等多种方法,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识字、写字策略。教材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兼顾阅读和口语交际,使初入学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加大改革力度,围绕专题组织单元,以进一步整合每组教材的内容。每一组教材,首先是简短的“导语”,接下来是一课以韵语形式编写的识字课,再往下是四五篇课文,每组之后设“语文园地”,内有四个板块:“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每组教材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专题编排的,所有语文实践活动,都是环绕专题设计的。每组教材结构示意:

三年级上、下册继续采用围绕专题组织教材的做法。与前四册不同之处表现在:(1)识字,全部采取随课文识字的编排方法。(2)增设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穿插编排;为了加强本组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之后略读课文之前,用一段文字使二者形成一个整体,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3)改进课后“思考·练习”的设计,加强“导学”的功能。(4)“语文园地”作了进一步改进。一是把“口语交际”和“习作”

这两个板块提前,并作比较详细的提示,以体现这对两项训练的重视。二是扩充了内容,增加了“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三方面内容与“展示台”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更具人文内涵。(5)每册各有两组,结合专题编排了“综合性学习”,以全面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内容与编排:围绕重点或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整合语文学习活动

例如,一年级上册开始部分,教学的重点是学好汉语拼音。教材围绕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在突出这一重点的同时,把学拼音、认少量汉字、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地说,每一课大多包括学拼音、识字学词和读儿歌三个部分。像汉语拼音第4课,汉语拼音是学习声母d t n l和单韵母相拼。除了安排认读声母和练习拼读音节,还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小马驮着一袋米走在路上,米袋漏了,小兔赶过来告诉了小马。出现标注汉语拼音的词语“马、兔、大米、土地”。这几个词语既起到巩固拼音、引导识字(本课要求认识大、米、土、地、马五个字)的作用,又能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引发想象,发展语言。本课还安排了一首儿歌,朗朗上口,极富情趣,读一读,可以收到巩固拼音、陶冶情操的效果,甚至学生会在无意之中增识汉字。这样编排汉语拼音教材,既保证了学习拼音这一重点,又整合进认字、进步的阅读和口语表达,增加了趣味性,使儿童一入学就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围绕专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各个单元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这样编排,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专题是“温暖的家”。在简短“导语”之后,编排了一课新三字经形式的识字课,既识了字,又使学生懂得了“尊长辈,敬父母”“长辈错,要提醒”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第四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家的温暖,懂得关爱家人。在“语文园地”里,编进了一首体现家庭生活温馨、幸福的小诗《鞋》。口语交际引导学生讨论:要是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就这样,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以及学习做家务事、懂得关爱他人等实践活动,统统整合进“温暖的家”这个专题里。

对此,审查意见写道:“以专题组织单元,贴近儿童生活,又蕴含教育价值,且较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之间的联系。”

三年级上下册,在整合教材内容上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在每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那两个单元中。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个单元里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结合课文的学习,先是提出“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在本单元学习之中,对综合性学习进行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之后,利用“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凭借“展示台”,引导学生用展示搜集到的实物资料、动手操作(如,写春联、做风筝)以及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交流各自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阅读、口语交际,调查、了解、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审查意见中对此予以肯定:“每组教材能围绕专题合理有序地组织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使语文各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识字、写字: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识字和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加快认字速度,提高写字质量,以便使小学生尽早进入利用汉字阅

读的阶段,这是我们在实验教材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精神,实验教材主要做了三方面的改进。

1. 一、二年级教材努力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识字写字的主张。

一年级安排认识950个常用字,写其中的350个。二年级认识850个常用字,写650个。一、二年级总共要求认识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0个,要求认识的字,大体按照由出现频率高到出现频率低来编排。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高频字,可以覆盖日常阅读书报用字的50%。学生认识前四册安排的1800个字,可以覆盖书报杂志用字的90%以上。届时,学生已初步学会了查字典。这就是说,到二年级,学生阅读书报已基本上没有文字障碍了。与以往教材相比,实验本将认字速度差不多提早了一年。这对于提高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力,对于日后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都有非同小可的意义。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即在课文中认识,换个地方、换个语言环境还认识,大体知道意思。不要求具体分析字形,不要求书写,这些任务留待安排书写时完成。这就使认字的任务变得单纯,降低了要求,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材中要求写的字,体现写字的规律,按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顺序来编排。一年级上册只要求写100个字,每课一般3个,最多4个。全册很少写合体字。第一课学写“一、二、三”3个字,主要练习横画。第二课学写“十、木、乔”3个字,主要练习竖、撇、捺。这样编排,量少易写,受到师生的欢迎,既能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又能提高写字的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审查委员认为,“识字量适当,多认少写,既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又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教材重视写字教学。”

2. 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识字。

博采众长,采取多种形式识字,是人教版低年级教材历来的做法。这次编写课标实验教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识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归类识字。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归类识象形字或会意字。此外,还编排了按事物归类看图识字,如,认识蔬菜、日用品、体育活动名称,从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初步建立词的概念。

韵语识字。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这些识字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主要有由成语或词组组成的韵语、新编三字经、儿歌、对子歌、拍手歌、反义词歌、数量词歌、谜语、谚语等。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描绘出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学生从中既识了字、学了词,又培养了想画面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凭借这首节奏感很强的儿歌,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标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还悟到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一句式的表达方法。再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练书法画图画下象棋/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都是动宾结构的短语。学生在识字学词的同时,受到动词和名词应合理搭配的训练。此外,像新三字经、对子歌、反义词歌、数量词歌、谜语、谚语等形式的识字课,课课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识字学词、了解语言形式、陶情冶性、受到文化熏陶的统一。

审查委员称赞“识字部分编排有新意。精心选择,精心编排,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一方面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另一方面,加强了字词句的综合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也利于积累语言”。

随课文识字。这是主要的识字形式,特别是在二年级下册及其以后各册,更是最主要

的识字途径。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

结合“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认字。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中设“我的发现”这一栏目。一下、二上两册,主要引导学生陆续发现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安排认识少量汉字(只认不写)。这样做,既能增识一些常用字,又渗透了只要留意,处处可以识字的理念。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在引导学生发现用“加

偏旁”的方法识字的同时,从罗列的中,认识“评、访、挤”这

三个字;在引导学生发现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的同时,从罗列的

中,认识“邮、轿、钱”三个字。如,语文园地四,在归类复习一串串带有“月”“足”“目”的字之后,由带有“扌”的熟字“捕、摇、挤、搬”,引出生字“擦、抄、拾、摔、拨、拦、摸”,使学生既认了七个带“扌”的字,又发现了上述各组字的偏旁均能表义,

对形声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如,语文园地五,在“我的发现”中编排了

。不言而喻,是在引导学生利用反义的特点识“矮、瘦、暗、丑、闲、旧”这六个字。再如,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编写了韵文:“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木帛棉。人门闪,马门闯。心入门,闷得慌。合手拿,分手掰。人失足,跌下台。”利用汉字会意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甘、埋、闯、掰、跌”五个字,体会到可以用“两义合一”的方法,了解字义,增识汉字。

3. 认字采取两条腿走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一条腿是课内教师指导识教科书中要求识的字,另一条腿是课外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人教版低年级实验教材,贯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在教材的“语文园地”里,系统体现对自主识字和展示自主识字成果的提示和引导。如一年级下册,在“语文园地”一至七中,分别引导学生认班上同学姓氏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食品商标,认招牌路牌,认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字,认课外书上的字,交流课外认的字等等。学生如果是识字的有心人,所认的字一定会突破教科书规定的识字量。

(三)课文编选: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贴近儿童生活

一至三年级的六册教科书,大幅度更新课文,新编选的课文超过课文总数的二分之一。所选课文力求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反映当代儿童生活。其中,有反映领袖事迹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我不能失信》(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有歌颂祖国新貌和科技成就的《画家乡》《北京亮起来了》《东方之珠》《太空生活趣事多》《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表现现代儿童自强自立、尊重与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的课文《自己去吧》《平平搭积木》《借生日》《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称赞》《从现在开始》《窗前的气球》《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检阅》《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我为你骄傲》;有提倡保护环境,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文《爸爸和小树》《小熊住山洞》《两只鸟蛋》《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失物招领》《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燕子专列》《路边的橡树》;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和几十首古诗词;有歌颂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有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课文《地球爷爷的手》《最大的“书”》《恐龙的灭绝》《活化石》《奇怪的大石头》《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还有启发想象、鼓励创造的课文《四个太阳》《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一次有趣的观察》《爱迪生救妈妈》《矛和盾的集合》《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些课文既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又体裁风格多样,有童话、故事、神话、寓言、散文、诗歌等等;且难易适度,语言规范、生动,可读性强。

在内容的编选上,教材还十分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除了编选一定数量的课文介绍中华文化以外,还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节气歌、谚语、春联、歇后语以及成语故事等。通过上述内容,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增加语言、文化的积淀。

审查意见对选文是这样评价的:“课文文质兼美,较有典范性,语感鲜明,有利于启迪智慧,激发想象。”“选文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一是思想内涵比较全面,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二是题材广泛,有利于学生认识大千世界。三是体裁多样,增强了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选文还富有童心童趣,与当代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

(四)呈现方式:富有新意和亲和力,导学特色突出

1. 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和练习的内容。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思考练习题还是语文园地;也无论是提出学习任务,启发读书思考还是引导发现、交流、展示,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的,十分亲切、自然。如,一年级上册在课后练习和拼音复习及语文园地中,设计了大量的“我会读”“我会认”“我会说”“我会写”“我会连”“我会填”“我会猜”“我会讲”等图标,学生看了这样的图标,就有了自信,有了跃跃欲试的劲头。每个单元前面的导语,主要是点明学习专题,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专题的学习。由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话虽少,却很有感召力。如,一年级下册第一组的导语:“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以往,在课后练习中,最常见的就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样的板着面孔布置任务的题目。在三年级上、下册,由板着面孔变为面带微笑,由硬性布置变为主动实践,常见的是“这篇课文真有感情,我要多读几遍。”“这篇课文语言真美,我要背下来。”“我要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下来。”提出问题、引导实践也是用学习伙伴的口吻。如,在《春雨的色彩》一课之后用“吐泡泡”的形式启发提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导学生:“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对此,审查意见是这样评价的:“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2. 强化导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引导、指导学生学习上,这套教材有比较系统的设计。如,借助单元前“导语”来导向;凭借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的“泡泡”导思;利用课后的题目导学、导练;凭借语文园地引导发现,鼓励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

(1)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加强导学、导思、导练。

一方面,改进课文的编排,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根据需要,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如,三年级下册在《亡羊补牢》的课题旁边作这样的提示:“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同一册《检阅》一课,在描写残疾男孩博莱克接受检阅,走过检阅台的一段文字旁边,作了“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的提示。二年级下册在《小鹿的玫瑰花》一课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

另一方面,所提的问题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还有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了解文章写法的。如,“这一段里描写动作的词用得真好!”“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此外,还有的问题旨在联系实际、进行拓展的。如,在《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之后,作如下引导:“今天晚上,我就去观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联系《矛和盾的集合》一课中“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

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作这样的拓展:“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

再一方面,用举例的方式提倡和引导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如,一年级下册,在《美丽的小路》一课之后,设计了三个学习伙伴之间的对话。伙伴一:“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伙伴二:“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伙伴三:“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如,三年级上册,在《灰雀》一课之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我发现列宁非常喜欢灰雀,你发现了什么?我们都来说一说。”既倡导合作、交流,又鼓励发表个人见解。又如,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有一题这样设计:“我有一些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课后此类举例性、开放性的思考题明显增多,由编者统一提出的问题明显减少,以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尊重和对同学之间讨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提倡。

在审查意见中对体现导学给予较高的评价:“教材在导学上有特色。其一导学内容丰富:有引导读书思考的,有引导动手实践的;有引导单项训练的,有引导综合运用的;还有引导向课外延伸。其二形式多样:有的在课前引导,有的在课中引导,有的在课后引导。尤其课文中的导学设计有新意。”

(2)在语文园地中,注重引导发现,给学生不断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同时逐渐学会学习。

一是利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这一栏目,不断引导发现,发现识字方法,发现词句、标点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开始,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形声、会意等特点,利用加、减、换偏旁(部件)等方法识字;接着,引导发现字词多音、多义、反义、褒贬义以及词的不同结构方式等;还有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例如,给出“奶牛—牛奶水池—池水图画—画图牙刷—刷牙”等词语,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导发现:“这些词语真有意思。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可是……”又如,给出“舍近.求远.异.口同.声积少.成多.里.应外.合”等词语,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又如,给三个句子:“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导:“三个句子中的“回”字,意思……”再如,给出句子: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然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导:“我发现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学生自己不断有所发现,不仅有一种成就感,越学越爱学;而且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规律印象深刻,易于自觉运用于今后的语文学习之中,越学越会学。

二是“语文园地”中设“展示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如,交流课外识字成果,展示查字典的能力,交流搜集的谜语、谚语、春联,办墙报、手抄报,开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学习成果汇报会。“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审查委员认为,“语文园地从名称到内容,彰显特色。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发现’能激发学生发现汉字、汉语的特点,主动探究规律,‘展示台’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3)加强同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材中从以下几方面有所体现:①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读了《地球爷爷的手》,举出别的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读了《我是什么》,说出在生活中看到的水在变的实例。读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说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会怎么做。②口语交际的话题,搭起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桥梁。如,“秋游的打算”“我们身边的垃圾”“帮助残疾人”“班里改选干部,选不选自己”“春天里的发现”“劝说践踏草坪或浪费用水的

人”“有陌生人敲门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话题,从生活中来,学生有话可说,通过口语交际,既提高了口头表达和交流应对的能力,又提高了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联系生活,展开读写。如,联系所读课文开展课外阅读,到图书馆看书。联系本单元专题,记日记,写春天里的发现,写家乡的景色、物产,期末写一学期的学习收获。④联系专题,开展活动。如,了解家乡,做小制作,办墙报、手抄报,开故事会,办展览。⑤安排综合性学习的单元,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三年级下册“亲情友情”单元,在口语交际中让学生讲讲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在习作中让学生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或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在展示台中以给母亲做贺卡、和爸爸一起做航模、为“全家福”题小诗为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在这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将开展回报父母的爱的活动贯穿始终。这样,把爱的教育和读、说、写等语文实践,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五)教材设计:体现开放性,注重广泛适用性

在识字的设计上,贯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不断展示交流自主识字成果的思想。在阅读的设计上,一年级上、下册编排连环画性质的课文,引导学生借助图画阅读,鼓励学生遇到少量不认识的字猜读,尽早享受阅读的快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在每册之后编排若干篇选读课文,供师生灵活运用。此外,联系课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包括书籍文章,“我知道”“宽带网”中提供的资料,并鼓励学生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在练习设计上,编排少量选作题,提出一些活动建议,供学有余力的学校、师生参考。语文园地的设计,则为师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创造的空间。人教版教材,瞄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在设计时承认差异,关注不同程度学生和不同地区学生的不同需求,体现了普遍达标、因材施教、开发潜能、促进发展的编写意图。对此,审查意见予以充分肯定。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以语文教科书为基础,人教版还配套研制了教师教学用书、教学挂图、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以及同步阅读、同步练习等。配套齐全,方便教学,这也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优势的一个方面。

真诚希望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创造教学经验,希望老师们对教材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修订时进一步加以完善。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语文一年级上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部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新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下面从四个方面做介绍:

1.教材的编排

2.教材特点

3.教学目标与要求

4.教学内容与提示

一、教材的编排

这一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部分。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书后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材特点

1.综合性。

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教材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材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内容都不是孤立安排的,而是有计划地安排在一个有机的整体里。如汉语拼音第四课,要学的拼音字母是d t n l 4个声母,同时出现,马、兔、大米、土地4个汉字词语。这几个词语不但起着巩固音节、引导识字的作用,而且孕含着一个故事。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可以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这样,就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不是单一的学习拼音字母。学生从一入学就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对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2.科学性。

在教材中,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安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识字和写字为例,本册教材突出识字这个重点,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字400个,写其中的100个。认哪些字?应该是认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我们在编写教材之前,做了调查研究,对《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小学生常用字表》等几份资料,进行了分析综合,并加以人工干预,从中选择出最常用的400个字。据统计,这400个字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小学生阅读材料的50%左右。学生学会了这400个字以后,就可以阅读课文或浅显的儿童读物,也可以在阅读中增加识字量,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写哪些字?也应该科学。应该是写笔画最简单、最常用的字。从生字表(二)可以看出,所写的字绝大多数是独体字,笔画最多的不超过8画。每课要求写3—4字,而且有一定的共同点。本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等笔顺规则,进行安排。例如:识字(一)第1课,三个字都练习“横”。同时练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识字(一)第2课是练习写“先横后竖”的字,同时认识丨、丿、三个笔画。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汉字的笔顺规则,打好坚实的写字基础。

3.时代性。

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主要体现时代的特点。不论是课文、儿歌还是插图,都富有时代精神,富有人文色彩和感情因素。如,第27页出现了“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的图和句子,渗透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第37页的儿歌《登山》讲孩子们努力登到山顶上,渗透了培养意志品质的教育。课文第13课《平平搭积木》是讲平平搭了许多“房子”给大家住,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体现了儿童对他人的关爱。第18课《借生日》是讲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培训内容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培训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1、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单元(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 2、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的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5篇。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写会250个生字。 教科书集中编排了1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首先必须把握教材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学会抓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学习。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

的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文中的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的好孩子。《红马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启用的一篇全新的课文,文中的美术老师不但画画得好,还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有个性地画画。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位勇于创新的老师,因为他让孩子们明白了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用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妈妈睡了》这是一篇全新的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第四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黄山奇石》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家长如何辅导学生

今年9月份,全国就要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了(详情请戳→沪教版语文停用,全国统编教材上线!一年级新课本抢先看!),老师家长们比较关心的11个问题,对这套教材做了些说明,一起来看看吧~ 1、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 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2、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 教学有什么建议? 要先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 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其他额外的负担。 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老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语文教师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8月24日,我参加了全区语文教师统编教材培训,观摩了吴迪老师执教的《端午粽》,聆听了陈主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体系构建、编排创新及育人价值》的讲座和沈校长对二年级教材的深刻解读。虽然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这次培训让我对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有了些认识,真的是意犹未尽,收获良多。 新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语文课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 新教材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我们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怎样的双线?这就要我们自己进行梳理,所以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出单元的主线。 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其次,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

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我们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语文的天地是宽广的,我们语文人要携手共进,共同开启语文课程的新天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及儿歌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及儿歌 汉语拼音4 轻轻的 小兔小兔轻轻跳, 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疼了小草, 我就不跟你们好。 汉语拼音5 猜一猜 两棵小树十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汉语拼音6 在一起 小黄鸡,小黑鸡, 欢欢喜喜在一起。 刨刨土,捉捉虫, 青草地上做游戏。 汉语拼音7 过桥 计算题,三四道, 一排等号像小桥。 算对了,走过桥, 做错了,过不了。 想一想,算一算, 快快乐乐过了桥。 汉语拼音8 欢迎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飘呀飘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汉语拼音9 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小白兔 小白兔,穿皮袄, 耳朵长,尾巴小, 三瓣嘴,胡子翘, 一动一动总在笑。 汉语拼音10 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 有礼貌 大公鸡,有礼貌, 见到太阳就问好。 太阳公公眯眯笑, 奖他一顶大红帽。 汉语拼音11 课后,大家一起叠飞机,做贴画,捏泥娃娃,有趣极了。 月儿弯弯 月儿弯弯挂蓝天, 小溪弯弯出青山, 大河弯弯流入海, 街道弯弯到校园。 复习三 拼一拼

三个圆圈,三条直线。 拼出小鸭,嘴巴扁扁。 拼出小兔,尾巴短短。 还能拼什么?你来试试看。 汉语拼音12 远处一座座山,近处一块块田。左边一片树林,右边一座果园。 登山 一二三,一二三, 林文孙燕去登山。 林文登到半上腰, 风儿给他擦擦汗。 孙燕登到山顶上, 白云夸她意志坚。 汉语拼音13 老师教我们用计算机画画。小文画了一朵红花。小青画了一只白鹅。我画了一条 美丽的彩虹。 彩虹 雨过天睛白云飘, 蓝天架起彩虹桥。 赤橙黄绿青蓝紫, 数数颜色有七道。 复习四 秋叶飘飘 红色的蝴蝶, 黄色的小鸟, 在空中飞翔, 在风中舞蹈。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 是红叶舞,黄叶飘, 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告诉我们秋天己经来到。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讲稿资料)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温儒敏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套新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教社的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很自然的,大家会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比较要关注有哪些“不同”

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这也许会引发我们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家现在只看到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教材,其他还在最后送审,二年级大概8月份才能印出来。这里有必要让大家对整个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个大致的印象。说是总体特色,其实也就是从编者角度,希望教材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概括起来,有这么4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二是“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三是“守正创新”。教材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和一般个人著作是不同的,它的空间有限,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新教材并没有颠覆以往的教材,而是在以前各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去创新。 四是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以上4点,是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也是努力的方向吧。 那么,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 现在通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由各个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即所谓“一纲多本”。“一纲多本”本是个好东西,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让教材编写有竞争,优中选优。但实际上又很难做到有序竞争和优中选优。主要是市场的介入和行政的干预,“一纲多本”就有点变味了,现在又只好回到统编。不是所有中小学教材都统编,只是语文、思品和历史这三科统编。中央对此显然是有政治上的考虑的。中央直接抓教材,最后定稿都是交由中央会议上讨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1-6)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目录 ?识字 ? 1.天地人 ? 2.金木水火土 ? 3.口耳目 ? 4.日月水火 ?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 1.a o e ? 2.i u ü y w ? 3.b p m f ? 4.d t n l ? 5.g k h ?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9.ai ei ui ?10.ao ou iu ?11.ie üe er ?12.an en in un ün ?13.ang eng ing ong ?语文园地三 ?课文 ? 1.秋天 ? 2.小小的船 ? 3.江南 ?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语文园地四 ?识字 ? 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课文 ? 5.影子 ?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 音 ?语文园地六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 ?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 册目录 ?识字 ? 1.春夏秋冬 ? 2.姓氏歌 ? 3.小青蛙 ? 4.猜字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 故事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课文 ? 1.吃水不忘挖井人 ? 2.我多想去看看 ? 3.一个接一个 ?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 5.小公鸡和小鸭子 ?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识字 ? 5.动物儿歌 ?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课文 ?12.古诗二首 ?池上 ?小池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12.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 册目录 ?课文 ? 1.小蝌蚪找妈妈 ? 2.我是什么 ? 3.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识字 ? 1.场景歌 ? 2.树之歌 ? 3.拍手歌 ? 4.田家四季歌 ?语文园地二 ?课文 ? 4.曹冲称象 ? 5.玲玲的画 ? 6.一封信 ?7.妈妈睡了 ?口语交际:做手工 ?语文园地三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完整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6月19日,阳谷铜谷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在会议室参加了小学语文部编版的教材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对具体实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培训中,来自山东省青岛、北京市的几位名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展示,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示范课,并通过几位专家对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建议中,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新的诠释,对教科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先说识字教学的深入研究。五年级学生不论是识字量,还是写字量已经近达饱和,许多孩子,甚至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识字教学,重在阅读。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夹生现象严重,错别字及不规范的字比比皆是。这就给我们老师敲响了警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识字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扎实有效的进行落实。平时还要做到一课一听写,一单元一听写。很好地完成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再者是阅读教学的改革。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反映生活实际的,贴近生活,已与学生的阅读理解。并且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长文章要加快速度,不回读,长文短教,指导学生使用概括语。让学生读书为本,大量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精备教案,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碎。这也是我们许多老师课堂上所谓的“面面俱到”,对学生的“不放心”。这样一节课下来,重难点没有很好的凸现出来,反而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1.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及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师将成为课程研究的设计者。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发现许许多多这样哪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我们的教材。 三、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 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从课标、教材、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基本要求: (一)汉语拼音: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的内容感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结构 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部分。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书后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共4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共100个。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材特点 1、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教材重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自主性,整体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论是插图、儿歌,还是课文,都富有时代精神,富有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 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还体现在与当代儿童生活的紧密联系上。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准确把握儿童的思想状态,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转变学习方式: 从方便学生的学出发,教材首先是学生的学本,其次才是教师的教本。教材适当体现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注重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教材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学生主动学、游戏中学的意图。在练习、复习、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等练习形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教材还倡导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目录(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目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识字 1.天地人 2.金木水火土 3.口耳目 4.日月水火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1.a o e 2.i u ü y w 3.b p m f 4.d t n l 5.g k h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9.ai ei ui 10.ao ou iu 11.ie üe er12.an en in un ün 13.ang eng ing ong 语文园地三 课文 1.秋天 2.小小的船 3.江南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语文园地四 识字 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 课文 5.影子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语文园地六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识字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课文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8.静夜思9.夜色 10.端午粽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识字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课文 12.古诗二首 池上小池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地认识与思考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东方第一小学杨关辉 统编教材注重经典性和人文性,内容上着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体现了时代性,它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标志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语文学科的全面落实。本文我主要 以二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谈谈我对部编语文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一、部编版教材更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部编版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篇目有很多,如古诗、寓言故事、历史名 人故事、古代神话故事、以及大量的名言警句等等,这都浓缩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二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共有七首古诗,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沉浸在这浓浓的诗歌 氛围中吟诵经典,一起迎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天,并积 累有关“春”主题的诗句;一起学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品质; 一起同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劳动人民;一起欣赏“微微风簇浪,散 作满河星”的江上夜景。本册教材还从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文献中精心挑选了最 具代表性的故事进行了改写,以寓言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能从篇幅短小的故事中明白深刻的道理,如《亡羊补牢》告诉孩子们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揠苗助长》告诉孩子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等等。另外识字单元的第二课《传统节日》让孩子们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了解,认识了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节日的时间和风俗习惯。在本课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子让孩子把传统节日与西方的节日区分开,并且可以让孩子们积累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除了古诗、寓言故事、传统节日之外,《语文园地七》的《二十四节气歌》让孩子们对古时候农 民的农事生活有了大概定位;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向我们弘扬了雷锋 叔叔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随后教材又在《语文园地二》的“日积月累”板块给 出了三句关于助人为乐的谚语,加深孩子们的理解;《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板块则向我们出示了三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告诉我们“有言必行”的重 要性。这些都是在向我们展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需要新的一代传承下去。 小小情境图,浓浓中国味。不仅仅是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深厚的中国 传统文化,课本中的插图也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味道。以第一课《古诗二首》中的 《村居》为例,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弥漫,三五儿童提绳拽线,欢呼雀跃,欢快地放着风筝,一只只风筝随风飞舞,尽情飘荡,编者只是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含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明媚欢快的春光图。在教学的过程中引领孩子们结合情境 图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部编版教材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从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到二年级的“我爱阅读”,孩子们开始转入了“独立自主”的阅读,二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中推荐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这标志着孩子们真正意义上开始进入了整本书的阅读,这 与涧西区目前推行的新教育中的十大行动之一----营造书香校园密切相关。“和大人一起读”是亲子阅读的一种模式,能够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快乐读书吧”是读整本书的模式,能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年级下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总结 岑溪市南渡中心小学高倩 7月11日,我参加了梧州市组织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会,会上听取了来自天津市静海区教育教学研究室罗龙强专家的课,使我对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针对此次语文教材培训,特总结如下: (一)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 本册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篇章,不仅有古诗的学习,还安排了文言文寓言故事,我们既在学习现代语文,也不能割裂古代语文。学习古诗文,掌握汉语的传统与特色美。从课程中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是语文的责任,更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与体现。 (二)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教材编者非常用心地思考语文学习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总之,新教材有新气象、新要求,要深入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教,还需要我们对教材下更多的研读功夫。 通过专家的讲解,我对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材的编写以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的兴趣。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我们应当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语文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新教材的内容,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对教材的分析,帮我们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思路。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编版语文教材特色和理念

部编版教材 ●总体特色: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让课改的经验以及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 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3、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百年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研究”,对民国国文教科书的编写认真的清理总结,吸收好的经验运用到教材编写中。 重视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创新点 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选文变化 恢复经典课文“时文”相对减少,传统文化篇目增加,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占较大比重 课文数量总体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是几个教学板块内容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效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先是识字教学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一是课文,二是识字写字三是汉语拼音,教学时可按顺序进行也可以灵活穿插教学,综合性学习次数减少,中心更加突出,口语教学表面上是减少了,实际上是分散了。 语文教材的板块设置比以前更加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有所增强。汉语拼音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但是又不像以前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 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须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合集(修订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 合集(修订版) 一年级上册 【课文】 3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6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日积月累】 1.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悯农(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 【课文】 8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1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日积月累】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 【课文】 8-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1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8-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9月13日,我参加了由**市局组织的部编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训,听了本次讲座,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来后,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继续学习,这样,让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 首先说说教材的主要关键词: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其次,部编本教材的几点变化总结起来就四个字:调、减、增、融。调即教材板块调整、识字和拼音比重调整、选文调整、字种调换。 增就是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如:《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从内容上来讲,既具有中国传统元素又极具哲学感;并且用相关图画做插图,给人以辽阔的空间感。过去小学阶段古文很少,这次有了较大的增加。新版本教材整个小学阶段共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版教材增加54篇。但是我们要注意高年级教学古诗,要求不能太高,让学生读读背背,感受一点汉语之美,有兴趣就好。 语文园地增加了识字加油站预测 2个栏目。8个单元,有6个识字加油站。识字加油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识字,分担了课文识字的教学任务,把使用频率高但又不好在课文中呈现的字编排起来,6个识字加油站,共完成31个会认、6个会写的任务。这样就有利于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孩子从口语过度到书面语,引导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材中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要有整体的意识,把字融于词中融于中,引导学生多表达,多积累词语。教材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是有机的整体,拼音用来识字,识字用来阅读,阅读用来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积累中提高素养。 融体现在新版本教材分单元组织教学,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教学内容融合性更强,综合性也有所加强。新教材的内容有所删减,但我们课堂教学的容量却更加的丰富。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我们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渗透。例如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写入教材却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少的部分。 根据部编本的几点变化,在教学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备课是教学的前提,无论教材怎样变,只有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课,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今年的教材编排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我们老师们爱不释手。首先在备课中我会认真研究课文的每副图,利用好图片。其次认真备课确保我所讲出来的知识的正确性,不能应为是低段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准确性。最后每词备课都要认真思考课堂的引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丰富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学语文的快乐,爱学语文。 汉字教学时,夯实识字写字教学,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落实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加强写字的指导与练习,各年级要狠抓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直到习惯成自然。在教学中,从思想上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所以我们指导时要到位。要按照识字规律指导,指导独体字时,要让学生掌握笔画笔顺,关注主笔的占位;指导合体字时,要注意部首、比例、占位、相邻部位的交叉等。指导时要注意坐的姿势、执笔的姿势,注意笔顺和结构。要记住指导书写时观察、范写、描红试写、讲评、再写巩固提升五个环节必不可少。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目录及课文生字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者:吴然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2 花的学校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购猜扬臂 3 *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习作:猜猜他是谁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山行/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寒径斜霜赠刘盖菊残君橙送挑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6 秋天的雨 盒颜料票飘争仙淡闻梨勾曲丰 7 *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写日记 第三单元 8 去年的树 冷离等剩斧砍谷柴煤油诉睁接 9 *那一定会很好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咱怜救命拼扫胃管刚流泪算 11 *一块奶酪 习作:我来编童话 第四单元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洞准备暴墙壁饿蜘蛛漂撞饱晒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 *不会叫的狗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续写故事 第五单元 15 搭船的鸟 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 16 金色的草地 蒲英盛耍喊欠钓而察拢趣喜睡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断楚至孤帆饮初镜未磨遥银盘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优浅错岩虾挺鼓数厚宝贵 19 海滨小镇 滨灰渔遍躺载靠栽亚夏除踩洁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脑袋严实挡视线坛显材软刮库 习作:这儿真美 第七单元 21 大自然的声音 妙演奏琴柔感受激击器滴敲鸣 22 父亲、树林和鸟 朝雾蒙鼻总抖露湿吸猎翅膀重 23 带刺的朋友 刺枣颗忽乎暗伸匆沟聪偷追腰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司庭登跌众弃持 25 掌声 掌班默腿轮投调摇晃烈勇 26 灰雀 雀郊养粉粒男或者冻惜肯诚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口语交际:请教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绝句杜甫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三衢道中曾几 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 2 燕子作者:郑振 拂聚拢形偶尔倦支痕幅 3 荷花作者:叶圣陶 瓣露蓬胀裂姿势仿佛随 4* 昆虫备忘录作者:汪曾祺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 6 陶罐和铁罐作者:黄瑞云 骄傲谦虚懦弱何尘哟代价 7 鹿角和鹿腿作者:《伊索寓言》 鹿塘映欣赏匀称致传哎狮叹 8* 池子与河流作者:俄国克雷洛夫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笔记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一、编写“背景”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其纠偏作用 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 往语文生活延伸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三、七个创新点 1、选文的问题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32课)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内容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A、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一开始 就是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是拼音教学。 B、选文的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部编本”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3、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作。

﹡但总是要让一线教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备课时注意一: 重新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其中对各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备课时注意二: 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小学和初中的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系列,可以把这个系列和课标的要求对照,互为补充。 备课时注意三: 研究这些“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就是讲课的重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到每一课,要有梯度、螺旋式提升,这就是体系。 4、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部编本”语文教材有意识改变课型混乱的状况,加大了精度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阅读方法阅读速度 5、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采用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6、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要关注300字教学的问题 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注意两点: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套新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教社的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很自然的,大家会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比较要关注有哪些“不同”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这也许会引发我们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家现在只看到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教材,其他还在最后送审,二年级大概8月份才能印出来。这里有必要让大家对整个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个大致的印象。说是总体特色,其实也就是从编者角度,希望教材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概括起来,有这么4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二是“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三是“守正创新”。教材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和一般个人著作是不同的,它的空间有限,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新教材并没有颠覆以往的教材,而是在以前各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去创新。 四是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以上4点,是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也是努力的方向吧。 那么,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 现在通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由各个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即所谓“一纲多本”。“一纲多本”本是个好东西,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让教材编写有竞争,优中选优。但实际上又很难做到有序竞争和优中选优。主要是市场的介入和行政的干预,“一纲多本”就有点变味了,现在又只好回到统编。不是所有中小学教材都统编,只是语文、思品和历史这三科统编。中央对此显然是有政治上的考虑的。中央直接抓教材,最后定稿都是交由中央会议上讨论的。为什么这么重视?因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我们也应当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语文教材的统编吧。 下面,我想结合老师们接触这套新教材之后可能比较关心的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推进。本册教材安排了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教材安排的内容紧扣大纲内容,并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三个目标的整合。本册基础性的学习,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好语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编写意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部署,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进行编写的。新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内容、结构: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教材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 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四、单元之间的联系: 本册教材分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识字(二)、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大模块。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同时也给出上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为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汉语拼音“十三课”是学生识字的拐棍,也是以后课文学习的重要保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