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调查报告

改正拖延,提高效率

——关于湖北师范学院大学生拖延行为的调查报告

□石友明(文院1306班)

【摘要】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不能立刻持久的投入,而是从事与之无关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带来糟糕的结果,但仍自愿延迟预定计划的一种行为现象。拖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大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支配时间的机会,拖延倾向就更容易暴露出来。如果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养成拖延的习惯,就会对以后的生活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深入探讨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不断完善现有的拖延理论,对拖延行为的矫正具有积极意义。本报告主要考查的是在湖北师范学院这所以培育高素质教师资源为主要办学理念的省属重点高等师范院校内,大学生拖延行为的现状及原因。通过对各项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或轻或重的存在拖延行为,这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拖延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拖延不只是无效的时间管理行为这么简单,拖延已导致他们形成了不太健康的认知情感的人格特征,并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湖师学子拖延行为的现状展开调查,追踪拖延行为背后的原因,引导学子们重视拖延行为的危害,改正拖延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净化校园风气,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拖延行为规划意识效率意识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但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行动却呈反向趋势--拖延。这种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的普遍现象。据统计,86%的上班族存在拖延行为,其中,35%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拖延,24%的人在一般事务上会拖延,54%的人无论大事小事都会拖延。拖延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拖延具有自愿、回避和非理性三个特征,个体尽管可以预测到拖延会把情况变得更糟的不良后果,但依然会继续选择拖延。拖延行为往往会给大学生带来较强的压力,延缓既定目标的达成,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拖延行为对他们的危害更甚。对于大学生而言,它不仅耽误学业,影响情绪以及个人的家庭生活,甚至破坏人际关系,影响未来的发展等等。

就湖北师范学院而言,在校学生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拖延现象。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为主导方向的省重点高等师范院校,大部分的湖师学子将走上讲台,作为未来的“人类工程师”,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展开此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拖延行为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拖延带来高压力、健康问题;在学习生活中,它带来考试焦虑、错过交作业的截止日期、不如意的学期分数、沮丧的情绪以及低自尊、社会焦虑等问题。经常处在焦虑中,对身体对学习都有害。同样,对于其它人而言,拖延也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拖延行为的现状,探索出其产生拖延行为的原因,并分析出拖延行为对其造成的伤害,引起他们的重视,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达到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和办事效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增强我校综合实力,加快我校向全国重点高校迈进的步伐的目标,我们在湖北师范学院内就大学生的拖延行为现状展开了调查。

湖北师范学院是湖北省高等院校之一,是全国高等院校的缩影。此次调查可以引起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的重视,从而促进全国范围内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奠定人才基础,推动我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三、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有两个不同的调查取样范围:一是在校工作人员(包括教师、寝室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而是各院系各年级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方法

为了了解更多更加真实的、全面的湖北师范学院的学生拖延行为现状,本次调查综合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主,文献法为辅,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

1.文献法:搜集学者对拖延行为的含义解读、危险阐述,给出的“拖延症”的处方,剖析拖延症的深层原因及解决方法,关注有关拖延行为危害及现状的新闻,全面了解拖延行为。

2.问卷调查法: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最终编制和完善了一定份问卷《关于湖北师范学院大学生拖延行为现状的调查》。本问卷共有19个题目,分别从拖延行为的现状、拖延行为的原因、拖延行为的影响、拖延行为的评价四个维度出发,综合考察拖延行为。该调查问卷具体涵盖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拖延行为现状:了解程度、拖延表现、拖延时间频率及形成时期

拖延行为形成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拖延行为的影响:对个人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对校园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

拖延行为的评价:对自身的评价、对他人的评价

3.访谈法:为了使访谈取得更好的效果,现有本次所有调查员共同讨论通过后,拟制了一份有十四个问题的访谈提纲,然后再进行分组,两人一组共五组,随机对不同人员进行了访问,获得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三﹚调查过程

1.发放和回收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50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44份。各个年级各个院系都占有不同比例。问卷的发放总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进行得也比较顺利。

2.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整理相关文字资料。 ﹙四﹚数据分析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号,将编好后的问卷由小组成员输入系统,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了解程度不高

你对拖延行为的看法

时间管理或计划方面的问

题 62.7

慢性性格的外在表现

45.5

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

63.1

逃避任务的一种方式

37.7

1020304050

6070时间管理或计划方面的问题

慢性性格的外在表现

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

逃避任务的一种方式

看法

百分比

图一

拖延类型

10203040

50601拖延心理

百分比

追求完美缺乏自信过度自信抗拒心理依赖心理无所谓心理

图二

拖延不仅仅是时间管理问题,它也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的过程。由图一可知,大学生对拖延行为的概念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拖延行为的类型有追求完美型、缺乏自信型、过度自信型、抗拒心理型、依赖心理型和无所谓型。由图二可知,大部分同学是由于无所谓心理或抗拒心理导致拖延,

对改正拖延的态度

非常想了解希望有机会无所谓不想了解

其次是依赖心理、缺乏自信、追求完美、过度自信导致拖延。缺乏自信、害怕失败也会导致拖延行为。当面临较为困难的任务时,为了逃避完成任务失败的风险和来自他人和社会可能的批评,很多人会把拖延当成一种暂时的自我价值保护手段。完美主义的人易脱离实际,对自己期望太高,给自己制定了过高的目标或是苛求完美,在没有完全有把握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前,不愿意动手去做。因为苛求完美,反而不容易制定出可行的行动计划,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每一种类型对应一种心理原因。或许大多数同学每种心理都存在,只是影响程度不同。

﹙二﹚重视程度不高

对拖延行为的态度

51015202530

354045还好,不用改正

不好,决心改正

很不好,但很难改

无所谓,有空再说

态度

百分比

系列1系列2

图三

大学生普遍拖延现象的潜在原因就是自身对拖延行为的重视程度不高。由图三可知,一部分大学生对拖延行为引起了重视但仍深受其害。一部分学生直接忽视了拖延行为的危害,更有甚者还未发现其危害,这实在令人担忧。由图四可知,大学生中仅一部分人非常想了解拖延行为及其改正措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希望去了解拖延行为,这为我们的研

究、报告提供了信心。 图四

﹙三﹚表现范围广、情况复杂

在哪方面拖延

个人学习 44.3

集体工作 8.2

起居生活 29.9

休闲娱乐 9

个人工作 7.8

05101520253035404550范围

百分比

系列1

系列1

44.3

8.2

29.9

9

7.8

个人学习

集体工作

起居生活

休闲娱乐

个人工作

图五

参加集体活动到勤状况

提前到, 39.3,

40%

按时到, 48,

48%

偶尔迟到,11.9, 12%

提前到按时到偶尔迟到

上课迟到状况

经常, 4.5

偶尔, 58.2

从不, 36.1

0102030

40506070

1百分比

程度

从不偶尔经常

图六

拖延行为表现在个人学习、集体工作、起居生活、休闲娱乐、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据图四分析,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在个人学习方面表现得尤为严重,这种情况着实堪忧。而学习是大学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拖延会直接影响到自身未来的发展,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学习拖延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学习拖延的典型表现为上课迟到。据图五反映,半数以上大学生上课偶尔会迟到,少部分同学经常迟到,对此我们可以对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大学生的拖延行为还表现在起居生活方面,起居生活是学习工作的基础,做好起居生活事务也是极为重要的。大学生的拖延行为还表现在集体生活上,据图五反映,大部分同学参加集体活动能按时到场或提前到,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偶尔迟

到。这些体现了拖延行为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图七

﹙四﹚主观因素为主要影响 表一:拖延行为的主观影响因素 天生慢性性格 负面消极心态 自我时间规划 对某事的兴趣 很强 13.1 13.9 18.9 29.1 较强 26.2 25.4 24.6 36.9 一般 29.9 25 25 23 较弱 16 24.6 24.6 7.8 无 .1.7

8.2

8.2

4

拖延行为的主观原因有天生慢性性格、负面消极心态、自我时间规划、对某事的兴趣等因素。

其中对某事的兴趣占很大比例。兴趣又分为外在兴趣和内在兴趣,内在兴趣越高,产生拖延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外在兴趣越高,产生拖延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因为大学生本身对任务本身并不感兴趣,而仅仅是迫于外界的压力为了避免惩罚或是为了对抗内心的焦虑,才无奈的选择执行任务,因此他们在行为过程中无法享受乐趣,很难认识到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自己的成长,也就对任务产生更多的厌恶与抵触,甚至自动放大这种不良的感受,所以会不自觉地采用拖延行为来缓解内心的不适。但面对你不感兴趣的任务,出于责任你也应该把它认真完成。毕竟,不是所有的任务都符合我们的胃口,而面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任务时。考验的正是我们的责任心而不能像老师所反映的“因为有些同学不把任务放在心上,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其次,影响程度较深的是自我时间规划。规划是指在任务实施前进行有条理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拖延者往往缺乏规划调控的能力:在任务的规划上,他们没有进行缜密的思考,按照一定的科学顺序安排任务的执行,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或随机选做的近便原则做事,结果往往导致头重脚轻、重要及紧急的事物被耽搁、任务的完成不成体系不够完整等等后果。此外,正是由于对任务缺乏组织规划能力,一些拖延者往往认为任务是巨大而不可分割的,因此产生了畏难心理,从而导致拖延。在任务的调控上,大学生有了怕自己的辛苦白白浪费的狭隘心理,虽然明知自己对人物的执行偏离了预期的目标轨道,但因为担心自己之前的工作被推翻,因而新生矛盾,导致一再拖延。可见规划调控那个能力的低下也对大学生的拖延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负面消极心态即自我设阻会助长学生的拖延行为。自我设阻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而事先设定障碍以达到自我保护或自我提升的目的。拖延有时就是拖延者所采取的一种行为性自我设阻手段。个体通过拖延来进行自我设阻是为了在他人面前维护自己的价值,借此来保护自尊。因为时候个体可以将失败归咎于时间仓促、分等外部原因而不是他们的能力,同时如果个体存在拖延行为,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却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别人会认为这种成功来之不易,以此来提高自尊。

﹙五﹚客观原因助长拖延 表二:拖延行为的客观影响因素

客观原因分为任务性质(数量、重要

性、难度等方面)、环境因素(压力、诱惑、家庭教育方式、他人影响)、身体因素(身体素质的好坏)等方面的原因。据图八分析,任务性质影响拖延较深。而任

外界环境影响 任务难度 任务重要性很强 9.4 12.7 25.8 较强 35.2 27.9 36.5 一般 38.9 47.5 2.5 较弱 12.3 7.4 9.8 无

1.2

8

2.5

有人在看电影,这时你会

29.1

17.6

16.8

36.5

51015

2025303540做作业

看电影

边做边看

先看电影

选择

百分比

务性质中任务重要性的影响较重。大学生拖延者并不一定对每项事物都拖延,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要看这份任务是否重要,大学生处于本性会回避

不需要的任务,如果回避不了就会尽量延迟去做。其次,任务难度的影响比重也较大。对于困难任务的结果进行预测会加重个体害怕失败的程度,从而更容易导致拖延。这说明大学生由于畏难或

轻视心理会造成拖延,这需要我们正确引导。 图八

拖延者的拖延行为与完成任务所受的时间压力和来自外界的娱乐方面的诱惑有关。时间约充裕,个体越容易拖延。因为对于相对遥远的目标,拖延者往往会对遥远的可能获得的奖励打折扣,不愿过早付出努力,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身边的诱惑会对大学生造成影响。有一些人总是不能去做他们本来要做的事情,是因为他们已被外部事物所吸引,不能专注于眼前正在做的事,这时就导致了拖延行为的产生。当学生小的时候都受到了家长拖延行为的影响,长大后更加可能产生拖延行为。父母亲更多地在家庭生活中管制管制小孩而不是学校。母亲比父亲更多的影响小孩,并且他们

较少影响成年孩子的日常生活的拖延。 ﹙六﹚对个人影响深

表三;拖延行为对个人的影响

拖延行为对个人的影响又分为产生负面情绪、降低工作效

率、影响身体健康、打乱生活秩序等方面。拖延导致个体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和不能取得成功的作业成绩,会引发个体的焦虑压抑内疚自责等消极情绪体验。由于拖延的时间压力会引发个体的焦虑情绪核对问题的解决时间不够充分,使得个体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也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此外,拖延还与身体健康存在着负相关。拖延着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极少参

加锻炼,并且当身体状况不好了,他们也没有及时寻求治疗,拖延治疗从而导致身体状况恶化。长期拖延可能会伴随着烦恼失望焦虑自责和抑郁等消极情绪体验,并且导致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降低。拖延行为也会对个人角色、现实出境、未来前程构成损害。拖延虽然暂时避免了压力,但拖延者却避免不了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这些后果及对后果的预测会带来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因此,个体要主动认清拖延的危害,自发察觉发自内心的改正拖延行为。

百分比 产生负面情绪 15.2 降低工作效率 62.3 影响身体健康 4.1 打乱生活秩序

18.4

拖延对他人的影响

59.8

62.3

71.3

61.5

2

102030405060

7080

浪费时间

降低效率

打乱计划影响情绪

无影响影响方面

百分比

百分比

﹙七﹚对他人产生影响

对他人的影响又分为同学、老师、工作人员(宿管员、图书馆管理员、环卫工人等)的影响。为调查拖延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小组成员分成五组分别对各系教师各栋宿管员和图书馆管理员进行了访谈。据教师分析,忽视大学生的拖延行为较为普遍,但严重者较少,拖延会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教学秩序,也会对老师的生活健康产生影响。据宿管员反映,学生的生活拖延尤其晚寝晚归行为会对宿管造成极大影响,宿管员的工作秩序生活习惯身体健康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图书馆

管理员反映,借书迟还或晚上晚归的同学较少,但也存在,对此图书馆管理员表示理解,毕竟,读书是一件出发点本质都极好的一件事,偶尔的拖延也只因为求学若渴,可以提醒其改正。

图九

﹙八﹚对校园产生影响

表四:拖延行为对学校的影响

对校园的影响分为对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和管理(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据教师反映,大学生拖延行为会对学校造成影响,但学校也会采取防治措施减少拖延行为。由此,研究改

正拖延行为的方法我们可以先从学校学生自身等方面着眼。

﹙九﹚对社会风气有影响

单个大学生影响力微薄,但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未来的主人,理应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较高的自身素质要求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努力改正自己的拖延习惯,避免在不久的将来造成不良影响。

五、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起学生的重视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拖延行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对大学生改正拖延行为极为不利,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引起大学生对拖延行为危害的重视,令学生了解到:拖延行为不仅会引发自责悔恨等消极情绪,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健康等各个方面构成影响。长期处在拖延的压力下,学生的精神状态愈加糟糕,导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养成良好的性格

克服拖延行为的发生,需要学生从自身出发,养成良好的性格,培养自信、果断的品质。我们由学生产生拖延行为的原因之慢性性格影响和负面消极情绪可以分析,如果学生对自身充分自信,

影响学校风气 67.6 妨碍学校管理 6.2 不利人才培养

52

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就能减少拖延行为,获得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提高效率,改正拖延。

﹙三﹚克服消极主观因素

培养对任务的兴趣或责任感,一件任务,即使你不感兴趣,出于一个大学生的责任感,我们也应该尽全力去完成。这也有助于我们以后更早的适应工作环境,培养自己一种严谨的态度。其次,为了有效的减少拖延行为,我们要正确的认知时间、较好的控制时间。在计划安排任务时,学生可以将类似经验类推到其它事务上,凭借经验尽可能准确地推断出新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制定合理高效的新任务计划,并随时准备好在新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在制定计划之后,就应该以今日事今日毕的态度去对待,按照计划落实每一阶段的任务。另外,在时间安排上也不能给自己太长的期限。

确立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选择一个可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标马上开始行动,把任务分隔成小块,运用拖延日程表,不给拖延以可乘之机,借助外部监督力量防止拖延。另外,学会保护时间,学会拒绝做额外的或者不必要的事情,以免分散了注意力。在按时完成任务之后,记得给自己一定的奖励,增强成功的体验。

﹙四﹚克服客观因素的影响

影响拖延行为的产生的客观因素有任务性质、环境因素、身体状况等的影响。鉴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畏难心理,笔者认为,大学生可以尝试将任务分阶段完成。比如七天完成一篇7000的报告的任务也许想做大山一样摆在学生面前,但学生可以尝试化整为零,每天至少写一千字,分七天完成。环境对拖延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压力、身边诱惑、家庭教养方式、身体状况等方面。首先,压力与拖延行为是相伴而生的,压力是拖延行为的衍生物,要摆脱压力就需要我们提高效率,改正拖延。其次,身边诱惑对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摆脱身边诱惑的影响,需要大学生集中注意力,当下定决心要完成一项任务时,专心致志,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就能达到最好的状态,从而高效完成任务。由于大学生在大学这样一个不断学习的环境下,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是可变的,大学生可以抓住在校的改变给予,努力尝试,不断突破自身原有的局限,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五﹚严明校园纪律制度

首先,校园管理者可以以身作则,避免拖延行为,比如按时到会,形成上级的良好示范。同时,校园需要严格考核教师及学生。教师在学生改正拖延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督促着,另一方面,他有事引导学生学习的表率者。严格教师考核,提高教师出勤率和工作效率,会对改正学生拖延行为产生不可小时的影响。据访谈老师反映,学生的拖延行为一部分是由于学校纪律不严,没有与学生其切身利益挂钩。当学生的拖交作业行为影响到学生的

成绩和学分,他可能会有所警觉,从而提高效率,改正拖延。

六、结束语

大学生是社会的人才和精英,他们的成才对社会、对家庭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大学生有他们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摆脱了中学阶段的暴风骤雨的动荡状态,但是还没有真正形成中年人的稳重与成熟。他们在心理迅速成熟的过程中,内心的躁动也十分强烈。因此,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具有特殊性。与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相比,在大学中的学校管理更加轻松,大学生有很大的自由支配空间,对自己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为了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任务,就需要大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可以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依据;对大学生自控能力培养方法的讨论,可以为有效的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提供途径,也为克服拖延行为提供可行的方法。

大学生拖延行为危害重,影响深远。湖北师范学院作为省属重点高等重点师范院校,七大学生的拖延行为现状较具代表性。通过此次关于湖北师范学院大学生拖延行为现状的调查,笔者发现,拖延行为的产生影响尤其问题的严峻性,但也有其可变性。笔者相信,在大学生、教师、校园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湖北师范学院大学生一定可以改正自身拖延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湖北师范学院再创辉煌,为社会建设、国家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曼、张庆林.《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包翠萍、张志杰.《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

【3】董一.《浅谈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4】纪芳.《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徐爱红、徐梦吟.《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6】包翠萍.《归因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

最新版关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 随着当今世界高校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明朗以及国际形势的日益严峻,全球的政治、经济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我国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树立起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责任意识,关注国家政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院学生的政治意识比较淡薄,经常关注政治的只有18%,而大部分学生(63%)只是偶尔关注一下,其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新闻报纸,占70%,通过学校宣传的也只占15%,这说明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改善。对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现状,70%的人表示鼓舞人心和深受欢迎,但仍有14%的人认为只走形式,没有意义,这也证明我院学生在价值观和认识程度上存在着差距;至于大学生入党问题,61%的人表示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坚定信仰的只占30%,这说明大学生的入党意识逐步功利化,现实观念增强。 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更好的关注祖国的发展,将祖国的命运与自身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好的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然而上述数据表明当前我院学生对政治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通过广播电视,新闻报纸关注政治,通过网络的占10%,表明同学们上网时很少去浏览新闻。通过学校宣传关注的只占15%,这些数据也警世我院在今后要加大政治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政治关注力。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当前政治抱有很大信心。 一、学风建设方面 我院的学风建设一直在河南省高校中颇受赞扬,本次调查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我院80%以上的学生坚持每节上课,经常逃课的只占0.2%。81%的人认为我校的学习氛围较好,68%的人平均每天能够主动自习2-3小时,其中选择在教室学习的占63%,图书馆占20%,宿舍占18%,3%的在实验室,81%的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13%的人表示会研究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这些都充分证明我院的学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但同时调查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有40%的人不愿意上公修课,认为价值不大,45%的人对选修课采取了被动接受的态度。 我校学生学习以勤奋著称,38%的同学认为自己是学习勤奋型的,12%的学生认为自己属于聪明型的,5%的认为是捷径型的,10% 的认为是懒惰型的,25%的认为是混合型的。 由于我校专业年级的不同,日课时也大不相同,但平均课时为每日4-5节,课时数符合国家规定时数,有些课程因为专业原因,课时安排较多,但还在同学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对于我校的学习氛围,有54%的学生认为很好,27%的认为较好,19%的认为一般。35%的学生有不想上的课,但是82%的学生每节课都去上,12%的学生选择“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否则都去”,5.9%的学生是不喜欢的老师的课不想去就不去。大多的学生最喜欢讲授内容实用的课,其次是给以人生启迪的课,再次是有能力的老师讲的课,师生能充分交流的课,使用多媒体教学的 第 1 页共4 页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研究报告 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今天一定要早睡!”“我今天就要把作业做完!”“我马上就去洗衣服!”但很多时候,这样的话听听就可以了,不必当真,因为说这些话的人很多患有一种奇怪的病症——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症非常普遍,甚至有社会调查显示,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看似好像稀松平常的懒惰和散漫行为,却带来诸多隐患,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十分值得重视。 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拖延症的现象已经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拖延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也十分的广泛,根据我们在新闻与网页的搜索中,大型门户网站的拖延症调研表明,在80到90后的群体中,拖延症存在的现象达到80%。 拖延症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人们在最后的“死线”开始认真工作,而且容易导致思维的强化,进一步加剧拖延症的现象。 在大学生中,拖延症的集中表现为惰性大、自控能力差,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做。比如,有的人做作业途中,看电影、玩游戏。厌恶情绪也是一个原因,即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做,直到最后期限才草草完事,还有完美主义,不允许细节有下次,一旦发现全部推倒重来,而不是对细节加以修改,这样就导致整个计划延后。大学生在学习拖延上的表现主要针对作业情况和课程学习、复习。 现在大学生布置作业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上课前交纸质稿(打印或手写),二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作业上传至网络教务平台,三是上课的PPT

演示或者小组展示。如果老师让课前教纸质稿,有些学生就会在上课前一晚上补作业;而如果要上传至网络平台,一定会掐到平台关闭的前五分钟再将作业上传,但也有一些完美主义者,在老师布置作业后一直考虑怎么做,然后该来该去,一直到交作业的最后一刻。根据学生们以往的经验,到了期末复习的时候,就能看出这三种人群的不同表现。学霸是整个学期都在学习,每个月都有详细的复习计划,学渣是到了临考前一天四处求复习重点,背几个小时只为求过,学脆通常会在考前半个月开始复习,他们一整天都驻扎在图书馆,然而却不停地看着手机、出去接水等,学习效率很低。 而当代大学生对于拖延症的认识并不深刻,拖延症指的是非必须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目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货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而大多数学生则把拖延症简单认为是做事情拖拖拉拉,常在最后关头才开始着手完成某件事情。对于这样的认为并不可否认是有可取之处的,但由于这种简单的认识,造成大多数学生并不重视拖延症带来的危害,小组成员采访过女生宿舍数名学生,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种病症,但基本上一笑而过,有的人甚至把拖延症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不可否认,有拖延症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候效率极高,但其完成质量堪忧,只是应付任务而完成的作业势必没有太大帮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是在做无用功。 患有拖延症的几个原因: 1、压力过大 工作越多、压力越大越容易拖拉。还有人深信,他们在重压之下将工作得更为出色;或者把事情往后拖一拖能让自己的感觉好一些。 2、害怕失败 拖沓者害怕失败。所以,他们宁愿被别人认为是没有下足够的气力,而不愿意被人认为是没有足够的能力。 3、完美主义 有的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想着各种各样的计划,却一直都没有行动。完美主义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他希望讨好别人,他总在担忧自己不完美就没有人会喜欢。 4、不懂自我控制 比如,在写年度计划的时候,停下来吃点夜宵,然后觉得冰箱有点脏,想清理一下,最后把整个厨房打扫了。 5、强迫倾向 这些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寻找自己愿望的对立面。结果就是:越想往前,就越往后。有些人天天下决心要早睡,却熬到三更半夜,这既是拖延症,也是强迫症。 6、不自信易逃避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专家认为,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劳、状态不好、时间充足等借口来拖延工作进度。专家认为,

大学生拖延症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拖延症的调查 调查人:边悦陈静宜樊懿梁平林彩荧刘海志王卉吴海华徐炜杨刚钟奉龙张淑怡(飞行器制造4班) 调查时间:2013.10.20~2013.11.1 调查地点: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人数:120 问卷发放:120 有效问卷:110 前言: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然而我们发现拖延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广泛,据数据表明,拖延症存在的现象达到百分之八十,然而拖延症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工作效率,还会导致思维的缓慢。所以,就此问题我们对北理珠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拖延的调查。 一.总结 (一)调查显示,男女生中,有55.5%的认为自己平时有做事拖延的习惯,而女生更是达到了81.2%:对于拖延症的认识,男生和女生中分别有47.2%和54.1%的认为是时间计划方面的问题,其次是36.1%和35.4%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慢性习惯的心理障碍,还有16.7%和8.4%的人表示不太清楚,仅有2.1%的女生认为拖延症是天生特性。上述结果可见,拖延症在大学生群体广泛存在,并且在女生中更为常见:大多数人认为拖延症是时间或计划方面的问题,或是一种慢性习惯的心理障碍,而不是天生的特性。 (二)在调查中,大部分女生认为自己在学术论文上或是更多方面拖延严重,分别占33.0%和32.0%,而男生则更偏向学术论文上的拖延,占到60.0%。从这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部分男生和女生会偶尔对自己做事拖延感到后悔,分别占了35.4%和45.9%。但是还有13.5%的男生和10.4%的女生自己拖延做事而感到后悔。 (三)在所调查的男生中,有一半的人会认为拖延有一些负面影响,但不严重,而另一半的男生则认为拖延有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女生对此的看法和男生相差无几。 (四)所调查的男女生中,被调查者几乎都认为造成拖延的原因是自身的惰性和控制力不够,只有少部分的人认为是客观原因。 (五)对于拖延症,61.1%的男生和75.0%的女生表示想改掉拖延症,并付诸行动,5.6%的男生和10.4%的女生则表示无所谓,觉得改不改影响不大,更是有5.6%的男生和4.1%的女生选择以后再说,2.7%的男生和2.2%的女生选择不想改,还有25.0%的男生和8.3%的女生是认为自己没有拖延症;而想克服拖延症的大学生,选择通过自己的意志的这种方式的男女生分别有45.2%和39.2%,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提醒,如字条等的男女生分别有23.7%和45.1%,还有30.1%的男生和15.7%的女生会选择通过他人的监督。由上可见,绝大部分学生都想改掉拖延症,再付诸行动,而对于改掉的方式,男生主要会选择通过自己的意志来克服,女生则会用各种方式提醒自己。 (六)从这次调查,发现男生和女生都喜欢上课‘‘踩点”或是迟到一两分钟,各占男女生中的38.2%和31.2%。另外在所调查的女生中,有33.3%的人常出现将作业或任务拖延到最后期限来做,而男生相对而言则更喜欢赖床,约占33.3%。

中国大学生求职状况调查报告

2008年中国大学生求职状况调查报告 (2009校园招聘) 全文目录 一、调查说明 1.1 调查背景及目的 1.2 调查方式及时间 1.3 调查对象及样本总数 二、数据统计及结果 2.1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基本信息 2.1.1 男女性别比例 2.1.2 学历层次分布 2.1.3 年级分布比例 2.1.4 所在高校类型分布 2.1.5 所学专业分布(统计排名前十的专业,由高到低列出) 2.2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 2.2.1 想去的企业/单位性质 2.2.2 首选的工作地区分布(统计排名前十的地区,由高到低列出) 2.2.3 首选的工作行业(统计排名前十的行业,由高到低列出) 2.3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的求职现状和职业发展规划 2.3.1 至今为止投过的简历数目统计 2.3.2 至今为止参加过的面试次数统计 2.3.3 至今为止拿到offer的数目统计 2.3.4 求职时感到的主要压力 2.3.5 期望的月薪统计

2.3.6 未来五年的职业发展规划统计 2.3.7 向往工作的首选公司统计 2.3.8 企业吸引大学生的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3.1 海归群体就业需要更多关注 3.2 外企仍旧是多数大学生的首选,国企紧随其后 3.3 在上海、北京工作是大学生的首选 3.4 金融行业求职趋势上升,计算机行业有所下降 3.5 金融危机成为今年大学生求职的主要压力 3.6 大学生对薪资标准有所下降 3.7 成为企业管理层角色是多数大学生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 3.8 快速消费品行业、银行及咨询公司成大学生就业首选,职业发展前景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一、调查说明 1.1 调查背景及目的 由于今年突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求职成为了大学生们最关心的话题。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们现今的求职状况,应届生求职网https://www.doczj.com/doc/f24774298.html,策划并组织了《中国大学生求职状况调查》,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求职状况的各项数据的调查,来更有目的性地帮助大学生们及时了解更快更新更准确的求职信息,帮助大学生们找到满意的工作。 1.2 调查方式及时间 本项调查采用网上问卷的调查方式收集数据,从2008年11月21日开始,至2008年12月20日结束。在这一个月的问卷收集过程中,我们时刻关注着每一份问卷的结果,确保了问卷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以便我们能更准确及时地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3 调查对象及样本总数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调查报 告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学院 班级:12电气1班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 摘要:校园文明,在于点点滴滴,在于一举一动,在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我们的调查活动,旨在了解大家对校园文明的认识与看法,更进一步地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让同学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享受一个良好的文明校园氛围。 关键字: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文明素养,氛围 前言: 。如今,大学生文明素质已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灿烂的优秀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我们大学又被是看作了文明的象征,因

此身处大学的我们责无旁贷的成为文明素质的先行者和传播者。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状况,我们特意在我们学校范围内做了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现象观察,参考资料方式结合进行。网上问卷发放对象为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网上问卷克服了其地域和随机性上的不足,由网民随机参与,因此也符合随机性。本次网络问卷共回收到71份,被调查学生男女比例达3:4,范围阔及全校,因此在问卷发放和回收方面也基本上达到调研的要求。以本次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此份调查报告。 正文: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她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 璐,黄育艺

第31卷第4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1 No.4 2009年8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Aug. 2009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璐,黄育艺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以大一和大四学生为被试,考查了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在年级和性别上的不同变化,以及年级、性别、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完美主义等变量对学业拖延的预测力。结果发现:(1)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样本中存在学业拖延现象的大学生占较大比率(48%);(2)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存在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大四男生的学业拖延程度显著高于大一男生,而女生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3)自尊、完美主义和性别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自尊的预测力最大。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拖延;预测变量;回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9)04﹣0054﹣06 已有研究发现,相当比率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现象,即总是或几乎总是拖迟完成作业,并因此而体验到消极的情绪。[1]例如,Solomon和Rothblum早期的一项针对342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46%在写论文时、27.6%在准备考试时、30.1%在完成每周阅读作业时会拖延。[2]Milgram经调查发现,大约有10%~40%的大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出拖延现象。[3]从国外各时期的调查研究来看,大学学习中的学业拖延现象似乎是日趋严重的。学业拖延不但使大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可能失去许多完成任务的良好机会。另外,这种优柔寡断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拖延者的心理健康,容易使其产生自我怀疑、内疚、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不良的后果。分析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最终帮助大学生纠正这一行为(倾向)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拖延问题,促进其积极地适应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国外较早时期就已对学业拖延现象做了调查研究,但国内研究者于新近才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且多为综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相对较少。[4~7]从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研究者多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动机等方面对学业拖延展开探讨。如Beswick等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自我报告的学业拖延还是实际的拖延行为本身,都与自尊都呈显著负相关。[8]Haycock等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的缺失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9]另外Onwuegbuzie等关于动机与拖延关系的研究表明,学业拖延主要是由惧怕失败以及任务难度引起的。[10]Lee的研究发现,高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相关。[11] 此外,新近有关完美主义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完美主义是指一种对自己的表现或行为设置高标准的人格特质,即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倾向。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高标准的追求却伴随着与任务完成有关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低自尊。例如Eerde通过元分析发现,拖延与完美主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12]Pullen研究博士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发现,完美主义与拖延、完成学期论文相关显著。[13] 综上,学业拖延是一种与多维因素相关联的消极行为,现有研究分别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了学业拖延的有关因素和特点。本研究将结合国外关于学业拖延的新近研究结果(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综合考查自尊、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性别、年级等各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 收稿日期:2008–12–1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ABA060004)。 第一作者简介:张锦坤(1979-),男,福建永定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博士。

关于拖延症的成因及影响的调查报告

2015 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 赛 参赛团队主旋律 参赛成员买树月吴宇成王文丽王雪学校名称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朱瑞郎超

目录 一、设计调查方案 (2)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2) 1.调查目的 (2) 2.调查方法 (2) 3.数据分析方法 (2) (二)调查时间与调查对象 (2)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 二、统计样本分布 (3) (一)数据调查样本性别分布 (3) (二)数据调查样本年龄分布 (4) (三)数据调查样本学历分布 (4) 三、统计数据分析 (5) (一)现代人拖延症现状及具体表现 (5) 1.现代人对拖延症的了解程度 (5) 2.现代人对拖延症的自我认知程度 (7) 3.现代人的拖延症程度 (8) 4.现代人拖延行为的表现 (9) 5.现代人拖延症的行为类型 (11) (二)拖延症对现代人的影响 (13) (三)现代人对拖延症的态度 (14) (四)现代人拖延症的形成因素及预防措施 (15) 1.拖延症形成的自身因素 (15) 2.拖延症形成的外界因素 (17) 3.预防和治疗拖延症 (18) 四、调查结论建议 (19) (一)调查结论 (19) 1.拖延症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9) 2.拖延症的影响恶劣 (19) 3.内外因素造成拖延症 (20)

4.积极的态度可以预防拖延症 (20)

(二)调查建议 (20) 1.建立战胜拖延症的信念与信心 (20) 2.消除干扰、有效管理时间 (21) 3.加强锻炼、适当的放松自己 (21) 4.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任务分配适量化 (21) 附件一、参考文献 (22) 附件二、文献综述 (23) 附件三、网络问卷 (24) 附件四、纸质问卷 (26) 附件五、调研进度 (27)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黄淮学院 2015-2016 学年第下半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院系:动画学院 专业:动画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 6月 1日

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时间 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25日 三、调查形式 问卷调查并结合网上资料 四、调查论文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首先,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得知: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 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5篇

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5篇 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1 最近和几个同事(为了公平:8个)做了一份大学生全面调研,内容包括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学习观、恋爱观、网络生活等,可谓全面,据我所知还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做这样全面的调研。抛开调研报告,因为报告里是不允许太多个人评论的,所以只好在博客发表以下见解。 在许多人的研究和见解中我们看到,他们对大学生有太多的负面评价,难道当代大学生真的是快跨下去的一代,非也! 我们的数据表明(至少在我校的大学生中),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如: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沦丧、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但学生主体只好的,不能因为学生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否定了整个人,试问谁没有缺点呢?难道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领先的集体就不能有缺点了吗? 看看我们的学生吧,他们还是孩子,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为什么社会不能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对他们如此苛刻的要求,是想让他们完成“你”那没有完成的心愿吗? 给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引导吧,他们聆听的耐心会让你感动! 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2 为了使我院领导层更加深入了解我院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以便日后更切实地做好我院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

作,我小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我院大一新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调查,此次调查为期两天,整理分析数据用时两个星期,整个调查过程共用时三个星期,得到有效样本40个。本次调查的完成得到了相关人员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首先,我小组成员集合各方意见,经过认真考虑和共同协商,确定调查主题。调查主题确定后,小组成员内部进行分工合作。为了更好地完成分工,履行承诺以及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纠纷,我小组成员签订了合作合同,与此同时,调查工作有了顺利的开始。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此次调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全赖于我小组成员能够团结合作、各尽其力、共同协商。所以,团结合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进行问卷调查和回收问卷是整个调查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部分。或许是近期的调查问卷较多,许多人对问卷调查已经厌烦,以至于不愿意填写问卷。有的人甚至会说:“随便填个字母就可以啦”!但经过我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得到有效样本40个。有足够的耐心和亲和力才能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获得被调查者的回复。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结晶,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人和另一名组员担任的正是这一环节的工作,因此倍感光荣。刚开始数据分析时已感到困难重重,写报告时更是无从下手。但经过不断推敲,分析其中规律,我俩同心协力,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研究 作者:肖蓉, 骆云锋, 林倩, 楚翘, XIAO Rong, LUO Yun-feng, LIN Qian, CHU Qiao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广州,510515 刊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 年,卷(期):2010,19(6)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4条) 1.Harriott J.Ferrari JR Prevalence of procrastination among samples of adults 1996 2.陈保华大学生学习拖延初探[学位论文] 2007 3.Tuckman BW The development and concurrent validity of the procrastination scale 1991 https://www.doczj.com/doc/f24774298.html,y CH At Last,My research article on procrastination 1986 5.彭芳.张静平.杨冰香医学研究生拖延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分析[期刊论文]-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2) 6.Costa PT Jr.McCrae RR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Professional manual 1992 7.张红梅.张志杰Tuckman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试用结果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1) 8.Ellis A.Knaus WJ Overoming procrastination 1977 9.McCrea SM.Liberman N.Trope Y Construal level and procrastination 2008 10.Effert BR.Ferrari JR Decisional procrastination:Examining personality correlates 1989 11.康靖.章军建拖沓心理与大五人格因素 2007 12.Piers S.Thomas B.Catherine W Procrastination and personality,performance and mood 2001 13.Watson DC Procrastination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a facet level analysis 2001 14.Wendelien VE A meta-analytically derived nomological network of procrastination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曼.张庆林.Wang M.Zhang QL拖延行为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 2.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LI Xiao-dong.GUAN Xue-jing.XUE Ling-ling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期刊论文]-高校教育管理2007,1(3) 3.包翠秋.张志杰.Bao Cui-qiu.Zhang Zhi-jie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 4.彭芳.张静平.杨冰香.谢丽琴.焦娜娜.PENG Fang.ZHANG Jing-ping.YANG Bing-xiang.XIE Li-qin.JIA Na-na 医学研究生拖延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分析[期刊论文]-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2) 5.陈小莉.戴晓阳.董琴.CHEN Xiao-li.DAI Xiao-yang.Dong Qin Aitken拖延问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 6.庞维国.韩贵宁.PANG Wei-guo.HAN Gui-ning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期刊论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6) 7.张红梅.张志杰.ZHANG Hong-mei.ZHANG Zhi-jie Tuckman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试用结果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 8.刘桂荣国内关于拖延研究的现状[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9(2) 9.张锦坤.陈璐.黄育艺.ZHANG Jin-kun.CHEN Lu.HUANG Yu-yi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期刊论文]-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4)

拖延症调查报告

拖延症的研究报告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在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都养成了拖延的坏习惯,我们称之为“拖延症”。 为了这次研究,我们开始在网络上广泛涉拖延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我们因此展开了对拖延症的深入研究,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让大家对拖延症有深刻的认识,同时能够尽力去克服它。 我们采用的是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调查大家的情况,结果发现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拖延,即使意识到的也往往是陷于其中的痛苦而不能找到好的方法。于是我打算将文献有选择性的精读和总结,书籍也进行精读并且摘抄,甚至对其中的一些改善拖延症的方法进行实验,以此来寻找良方。 二、关于拖延症的简述 1.拖延症的概念 拖延症的最初亮相是在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里。 对拖延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个体对会体验到主观不适的任务进行的不必要的延迟行为(Solomon ,Rothblum,1984)。 ②推迟或完全回避个体控制下的某行为(Tuckman ,1991)。 ③一项相关的、及时的任务的推迟以及破坏性任务的出现(Ferrari ,2000 )。 ④个体延迟达成目标必须完成的工作的行为(lay ,1986)。 在各种拖延概念的界定中,从改善拖延症这个角度出发有这样几个共同点: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拖延来源于个体自身、并且是一种有意行为,因此想要改善也只能依靠自己,拖延的有意性也说明它的改善是可能的。其次,拖延带有回避性,回避应该完成的任务而去从事无关的活动,因此拖延是有危害性的行为,会导致个体在从事工作中遭遇挫败,必须要对其改善。最后,拖延是不必要的、非理性的行为,不能找借口去拖延,而是应该去改善它。 2.拖延的类型 从拖延的对象上来说,可分为四种不同的拖延: ①学业拖延,将学业任务推迟到最后的限期; ②生活次序拖延,很难确定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时间以及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计划的活动; ③迅速决策拖延,在需要决策的事情上缺乏及时做出决定的能力; ④强迫性拖延,一个人在做决定以及执行任务上的习惯性拖延。 从拖延影响范围来分,可分为社会拖延与个人拖延, 二者都涉及到情境性和持续性特征。社会拖延是人们拖迟完成其社会责任。个人拖延者在很多方面出现不必要的拖延,这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但社会拖延与个人拖延二者并不是绝对独立的,有时会有所迭交。 当然,个体的拖延症并不会纯粹是哪一种,而是各种类型拖延症的混合体。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一: 题目 系别: 计算机系 班级: 通信0803 姓名: 朱回 学号: 201X08002315 20xx年7 月5 日 前言: 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 在中国,随着婴儿潮和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使该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并被赋予了多层次的社会意义。 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收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产生发化;新职位的涌现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加;高校虽然在扩招,但学科的重复建设,以及扩招过程中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就此,我们小组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湖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了解和看法,更好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二、调查对象与手段 1、调查对象: 湖南科技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2、调查手段: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湖南科技学 院校园内随机选择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 三、调查20xx年6月26至6月28日 四、调查内容 大学生多当今就业形势的看法,根据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方向等。问卷共向学生提出了13个问题。A 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 B 在就业网站投放简历 C招聘会现场 D 由学校 E 通过熟人介绍 F 寄发自荐材料 G 其它 9 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A 专业技能 B 对单位的忠诚度 C综合素质 D 逻辑思维能力 E 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F 沟通能力与亲和力 G 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H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学院 班级:12电气1班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 摘要:校园文明,在于点点滴滴,在于一举一动,在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我们的调查活动,旨在了解大家对校园文明的认识与看法,更进一步地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让同学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享受一个良好的文明校园氛围。 关键字: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文明素养,氛围 前言: 。如今,大学生文明素质已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灿烂的优秀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我们大学又被是看作了文明的象征,因此身处大学的我们责无旁贷的成为文明素质的先行者和传播者。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状况,我们特意在我们学校范围内做了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现象观察,参考资料方式结合进行。网上问卷发放对象为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网上问卷克服了其地域和随机性上的不足,由网民随机参与,所以也符合随机性。本次网络问卷共回收到71份,被调查学生男女比例达3:4,范围阔及全校,因此在问卷发放和回收方面也基本上达到调研的要求。以本次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此份调查报告。

正文: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文明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学校园存在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为此我们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做了这份关于“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的调查报告,以下是我们从调查数据分析中得出的一些结果。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状况 我们的调查主要是围绕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活中的各细节展开,涉及学校生活的各个地点,如教室、宿舍、饭堂、图书馆、街道等不同生活场所,对这些场所的文明和不文明的现象进行统计和调查。通过问卷分析与现场观察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德心、对不文明行为的态度等方面表现比较好,但是在利他行为等方面则相对欠缺。 (一)社会责任感 以问卷第12题为代表,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 学生为救人而丧生,扶助摔倒老人反被索赔的事件,你认为大学生见到别人有难该不该及时出手相助?

关于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梦想调查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的梦想及其实现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姓名:专业:学号:年级: 任课教师:成绩: 年月日 题目:关于大学生的梦想及其实现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梦想及其实现情况的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梦想的认识程度、是否拥有梦想以及梦想是否明确并贯彻执行,并对调查结果作出初步的整合和分析,最后认真的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希望能够在此次调查中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取向。二、调查时间:三、调查地点:四、调查对象: 五、调查开展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拟定问卷数量100份,针对各二级学院学生,问卷内容由小组成员经上网采集、讨论修改并达成一致意见后完成;问卷由小组成员在不同地点(如宿舍、餐厅、师院广场、教室等)进行分发和收集;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整合,最后初步完成调查报告的初稿,经小组成员共同修改完善后成文。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分发的调查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9份,调查问卷中物电学院所占比例相对较多,其他二级学院所占比例适中,男女所占比例适中,本科、专科学生均有所涉及,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下为数据统计结果:经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梦想状况是良好的。 1.从第5题来看,不论是大一,还是大二等高年级的的同学,在受访的人群中全都有梦想,这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有一个比较明晰的目标的,而这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2.从第4题看,不难发现,小学和高中是梦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时候的梦想一般都比较大的受到了长辈以及老师们的影响,并从此根深蒂固;而在我们经历了9年的学习 以及人生阅历不断丰富以后,高中形成的梦想更多的符合了自己的意愿,而恰恰在初中这个尚未逃离父母严格管教又没有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的青黄不接的年代,梦想的形成则没那么普遍。 3.对于梦想的理解,从第1题看,30%左右的学生认为梦想是一种动力,30%左右的学生认为梦想是一个未知努力的目标,另外也有部分同学对梦想的理解并不特别透彻甚至有些模糊。而梦想,不仅仅应该是一个梦想,光想不做是没

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作者:曹婧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40期 [摘要] 当下拖延行为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仅影响到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围绕大学生拖延现象、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展开讨论。在分析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拖延症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拖延行为;影响因素;有效对策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山东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项重点项目 (JY201902XL) [作者简介] 曹婧(1990—),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0-0071-02; ; [收稿日期] 2020-04-16 一、拖延行为的概念以及具体表现形式 拖延是指个体推迟开始和完成必须完成任务时的非理性倾向。当下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已经非常严重,并且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如果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严重的拖延行为,不仅会令个体感觉到沮丧,另外长期的拖延也会阻碍目标的实现,从而降低学生们的生活幸福感,导致学业难以有效地完成[1]。总之,拖延行为是一种非适应的对个体产生有害结果的行为。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拖延 大学生在大学接受专业系统教学,如果在学习上拖延势必不能够完成学业。比如教师在布置相关作业时无论是要求一个月后交,还是一个星期后交很多学生难以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上课过程当中缺乏注意力。学生们在进行学习时缺乏积极主动性,在应对各种考试以及学习任务时存在着拖延的行为,难以按期完成相关的任务[2]。 (二)健康拖延 随着快速生活时代的到来,快餐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往往点外卖,缺乏身体素质的锻炼,不仅造成了肥胖的现象,而且影响到了自身的身体健康,比如很多的大学生喊着减肥,却

大学生拖延症访谈分析报告

《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报告大学生拖延症 小组成员:

目录 一、背景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二、研究问题 (2) (一)对拖延症的认识 (2) (二)周围环境 (2) (三)自身状况 (2) (四)拖延的影响 (3) (五)拖延的原因 (3) (六)克服拖延的行为及影响 (3) 三、访谈提纲、访谈对象、访谈的实施、结果的处理方法 (3) (一)访谈对象 (3) (二)访谈提纲 (3) (三)访谈的实施 (3) (四)分析方法 (4) 四、访谈结果的分析 (4) (一)全部材料来源的节点的参考点数中,位列前三位的节点分析 (4) (二)较多参考点的节点分布情况 (4) (二)二级编码分析 (7) (三)三级编码分析 (12) 五、研究结论 (16) (一)结论 (16) (二)不足 (16) 附件1 (17)

一、背景 (一)研究背景 拖延(procrasti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动词procrastinatinare,它的原义是推迟或延迟到另一天。关于拖延的根源,各大学习流派各执一词。在国内外学者对拖延的研究中发现,拖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认为拖延是指个体对可能体验到主管不是的任务进行不必要的延迟行为。在字典里,动词拖延的定义是“推迟、延后、延缓、延长”,也可以理解为以后再做。通常认为,拖延是吧任务不必要的一直拖到主观上感觉难受的行为,它是个体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而将达成目标必须完成的任务往后推迟的行为倾向。拖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普遍存在。它对人类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障碍和影响,因而受到的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今社会,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多的学生经历着“拖延症”的困扰甚至折磨。拖延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和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拖延症学生多无法完成学业任务,拖拉有时间限制的生活琐事,甚至会影响到就业、择偶等重要的人生选择。面对庞大的拖延症学生群体,必须要通过多方位、全方面的手段从根源更改拖延症状。 (二)、研究意义 因此我们展开了对拖延症的深入研究,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让大家对拖延症有深刻的认识,同时能够尽力去克服它。 二、研究问题 (一)对拖延症的认识 1、您了解拖延症吗?知道它是什么吗? 2、您身边有患拖延症的朋友吗?他们普遍具有哪些特点? (二)周围环境 1、您身边有患拖延症的朋友吗?他们普遍具有哪些特点? 2、您会如何关怀有拖延情况的朋友? 3、作为一名大学生,您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做事比较拖拉,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拖延症? (三)自身状况 1、您觉得自己有拖延症吗? 2、都有什么拖延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