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纵断面计算题

纵断面计算题

纵断面计算题
纵断面计算题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思考题

1.纵断面设计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纵坡设计的步骤;

3.竖曲线上的设计高如何计算?

4.如何进行平、纵组合?

5.

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_____;另一条是___________。

2.纵断面设计就是根据汽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当地气候、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土质条件、排水要求、工程量等来研究这条空间线形的纵坡布置。

3.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

4.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百分数来量度的,即i=h/l(%)。

5.理想的纵坡应当________平缓,各种车辆都能最大限度以接近__________速度行驶。6.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要受到_______阻力、________阻力、__________阻力和________阻力等四种行车阻力的作用。

7.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根据汽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要保证________________。

8.最小坡长通常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__________的行程来作规定。

9.设置爬坡车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________,以免影响_________的车辆行驶。

10.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_______的控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决定。

11.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指的是____________的设计标高。

12.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___________,两转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___________。13.调整纵坡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纵坡线和__________纵坡度等。

14.凸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选取其中较大者。15.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来选取其中较大者。16.纵断面设计图反映路线所经中心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关系。

17.竖曲线范围内的设计标高必须改正,按公式h=l2/2R计算,l代表距________的距离,竖曲线上任一点l值在转坡点前从竖曲线_______标起,在转坡点后从竖曲线__________标起。

18.凸形竖曲线的标高改正值为__________,凹形竖曲线为_________;设计标高=未设竖曲线的标高________________。

19.当路面为表处(_f=,解放牌汽车用Ⅲ档,以30km/h不减速行驶(D=时,可爬升的最大纵坡为____________。

20.在确定竖曲线半径大小时,《规范》规定当条件受限制时,方可采用_________最小值,

特殊困难不得已时,才允许采用__________最小值。

21.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_________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曲线的______________。

22.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上。

23.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大于_________,且坡长不得__________最小坡长的规定值。24.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纵坡,一般以接近_________(相对高差为200-500m)和_________(相对高差大于500m)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___________。

25.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___________时,可设爬坡车道,其宽度一般为_______________。

26.各级公路的__________路段,以及其它___________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的纵坡。

二、选择题

1.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

A.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c.路肩边缘标高;D.路基坡脚标高

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

A.路面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D.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根据(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行程时间、离心加速度和视距; B.行程时间和离心力;

c.行程时间和视距; D.视距和离心加速度

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

A.切线长;B.切曲差; C.曲线长

5.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合成坡度的限制值为10%,设计中某一路段,按平曲线半径设置超高横坡度达到10%,则此路段纵坡度只能用到( )。

A.O%; B.0.3%; C.2%; D.3%

6.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行驶。

A.加速; B.等速; c.减速; D.无法确定

7.牵引平衡方程式P=P w + P i + P f + P j中的各种阻力,坡度阻力P i与车速( )关系。

A.有直接;B.有间接;c.完全无

8.当某一排档的ψ=D max时,说明该排档不能( )。

A.加速;B.等速;C.减速

9.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 )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A.上坡;B.下坡;C.平坡

10.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A.汽车动力性能; B.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 D.排水要求

11.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以( )标高为准。

A.路基中心; B.加宽后的路基内侧边缘; c.未加宽前的路肩外侧边缘

12.汽车下坡减速行驶时,其行使阻力中( )为正值。

A.空气阻力与滚动阻力; B.滚动阻力与惯性阻力;c.空气阻力与坡度阻力

13.汽车下坡减速行驶时,其行使阻力中( )为负值。

A.空气阻力与惯性阻力; B.滚动阻力与惯性阻力;c.惯性阻力与坡度阻力

14.汽车上坡减速行驶时,其行使阻力中( )为负值。

A.惯性阻力; B.滚动阻力; C.坡度阻力

15.汽车下坡加速行驶时,其行使阻力中( )为正值。

A.惯性阻力; B.空气阻力; C.坡度阻力

16.公路纵坡越大越长,则汽车越需要( )。

A.较高排档; B.较高车速; c.较大D值

17.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速度行驶( )的行程来规定的。

A.3~6s;~9s;C.9~15s; D.15~20s

18.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

A.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土石方填挖平衡;

c.最大纵坡和坡长; D.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9.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 )的整数倍桩号处。

A.5m;B.10m;C.20m;D.50m

20.《设计规范》中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4%时,可沿上坡方向车道右侧设置( )。

A.爬坡车道;B.变速车道;c.错车道;D.辅道

21.《设计规范》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 )。

A.二次抛物线;B.三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 D.双纽线

22.对于海拔高度在4500m的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其最大纵坡值应为( )。

A.3%; B.4%; C.5%; D.6%

23.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设计成果。

A.平面; B.纵断面; C.横断面; D.平、纵、横

24.各级公路在积雪冰冻地区,合成坡度值不应大于( )。

A.4%; B.6%; C.8%: D.10%

25.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

A.O.3%; B.0.4%; C.0.5%: D.1.0%

三、问答题

1.决定转坡点位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2.缓和坡段的作用是什么?

3.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从汽车行驶的动力特性出发,对道路纵坡有何要求?

5.路线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哪些主要标高控制点?

6. 汽车行驶的条件是什么?

7.道路纵坡设计应考虑哪些技术指标的限定要求?

8.相邻竖曲线在衔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9.简答纵坡设计的步骤。

10.纵坡大于5%的坡段长度为什么要加以限制?

11.为什么要控制平均纵坡?

12.合成坡度过大对汽车行驶有什么不利?

13.对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设计有何要求?

四、计算题

1.如图1所示,A 点里程桩号为K3+040,其设计标高为478.00m ,变坡点B(K3+240)处竖曲线的切线长用25m 。求:K3+215,K3+240,K3+260及C 点(K3+390)的设计标高。 2.某竖曲线半径R=3 000m ,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度分别为:i1=3%,i2=1%,转坡点桩号为K6+770,高程为396.67m 。要求完成:(1)竖曲线各要素计算;(2)如果曲线上每隔10m 设置一桩,请按表1完成竖曲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计算。

竖曲线高程计算表 表1

3.如图2所示,立交桥下有一转坡点,其桩号为K2+230,立交桥下净空要求为,设K2十230高程为。问该转坡点处最大能设多大的竖曲线半径(取5m 整倍数)?根据所设半径求A 、B 和K2+230处的路线设计高程。 4.某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所经地区积雪季节较长。试问在纵坡设计时,平曲线半径为lOOm 的弯道上,其最大纵坡不应超过何值?(μ=,i 合= 5.路段中某一转坡点的标高为,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一6%和4%,根据实际情况,转坡点处的设计标高不得低于。问: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倍数)?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面线 设计线

2.动力性能 道路性质 公路等级 交通组成 3.匀坡线 竖曲线

4.升降高度h 水平距离l 5.均匀 设计

6.空气 滚动 坡度 惯性

7.动力性能 公路等级 自然条件 行车安全 8.9s ~15s

9.通行能力 较高车速

10.设计标高 设计纵坡度 变坡点位置

图 1 图 2

11.路肩边缘(有超高、加宽则为未超高、加宽前的路肩边缘)

12.交点坡长

13.延长缩短加大缩小

14.视距行程时间

15.离心力行程时间

16.地面起伏设计标高

17.切点起点终点

18.负值正值±h值

19.%

20.一般极限

21.小半径转向点

22.纵断面图路基设计表

23.3%小于

24.% 5%%

25.4%

26.长路堑横向排水不畅

二、选择题

1.C;2.D;3.C;4.C;5.A:6.D:7.C;8.A;9.B;10.D;11.C;12.A;13.C;14.A;15.C;16.C:17.C:18.A; 19.B; 20.A; 21.A; 22.B; 23.D;24.C; 25.C

三、问答题

1.答:(1)考虑坡长限制;

(2)最大纵坡;

(3)缓和坡段和纵坡设计的有关要求;

(4)纵面线型与平面线型的相互协调、配合;

(5)使工程量最小而线型最好;

(6)转坡点位置设在10m整倍数的桩号上。

2.答:(1)改善汽车在大于5%的坡道上行驶的紧张状态,避免汽车长时间使用低档爬坡;

(2)增大汽车下坡行驶时的安全性,减轻汽车机件负荷(上坡)和降低制动器过高的温度(下坡)。

3.答:(1)应该在视觉上自然诱导驾驶员的视线;

(2)保持视觉上的连续性,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平衡;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答:(1)纵坡力求平缓;

(2)陡坡宜短,长坡道的纵坡应加以严格限制;

(3)纵坡度不宜变化太大,尤其应避免急剧起伏变化,力求纵坡均匀。

5.答:应标出公路起终点、垭口、桥涵、地质不良地段范围、最小填土高度、沿河线洪水位、隧道、路线交叉点等位置的控制标高,以及工程艰巨地段横断面的最大容许填土高度和最小挖深限度。

6.答:(1)必要条件:牵引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行驶阻力之代数和;

(2)充分条件:牵引力不能大于路面和轮胎之间的摩阻力,即满足P≤P ψmax 。 7.答:(1)最大纵坡; (2)最小纵坡; (3)最大坡长; (4)最小坡长; (5)缓和坡段; (6)平均纵坡; (7)合成坡度。

8.答:(1)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曲线问,如果直线坡段不长,应合并为单曲线或复曲线形式的竖曲线,避免出现“断背”曲线;

(2)反向曲线间,最好设置一段直线坡段,其长度一般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的3s 行程。 9.答:(1)准备工作:①点绘出里程、桩号、直线与平曲线、地面高程和地面线; ②标出桥涵、地质、土质及有关资料。 (2)纵坡设计: ①标出控制点; ②试定坡度线; ③调整纵坡线;

④根据横断面图核对纵坡线; ⑤确定纵坡线;

⑥计算各桩号设计标高。

10.答:(1)纵坡大于5%的坡段太长会因克服升坡阻力需要增大牵引力,动力因数提高,速度降低。在提高动力因数时汽车功率必须提高,从而热量大大增加而使水箱开锅,产生气阻,致使汽车爬坡无力,甚至熄火,机件磨损大,驾驶员工作条件恶劣; (2)下坡时制动次数太多,使制动器发热而失效,造成车祸。

11.答:(1)若平均纵度较大,上坡用低档的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汽车“开锅”;

(2)下坡时较长时间加速,为保安全必须频繁制动,引起制动器发热,甚至烧毁制动片而造成车祸;

(3)为使行车便利和安全,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段的规定。

12.答:(1)如果合成坡度过大,当汽车速度较慢或停在弯道上时,可能沿合成坡度的方向产生侧滑或打滑;

(2)若遇急弯陡坡,汽车可能在短时间内沿合成坡度方向下坡,因合成坡度比纵坡和横坡均大,汽车会突然加速,冲出弯道而造成车祸;

(3)在合成坡度上行车,还会造成汽车倾斜、货物偏重,致使汽车倾倒。

13.答:(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即“平包竖”; (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半径大小应保持均衡。

四、计算题

1.解:(1)B 点桩号竖曲线计算:

B 点桩号为K3+240,05.0=ω, L=2T=50m ,

100005.0/50/===ωL R m , 31.01000

22/25

2

2

=?=

=R E T m

(2)标高计算 ①K3+215处:

25.48317503.000.478=?+=H m ②K3+240处:

69.48331.020003.000.478=-?+=H m ③K3+260处:

60.48340.000.4842002.0=-=?-=

'H

B

H m

01.01000

220

.52

2

=?=

=

R

y x

m

59.48301.060.483=-=-'=y H H m ④C 点处,即K3+390处:

00.48115002.0=?-=

H

B

H m

2.解:(1)凸形竖曲线)

(02.001.003.02

1

=-=-=

i

i ω 6002.03000=?==ωR L m 302/==L T m 15.03000

2230

2

2

=?=

=R E T m

(2)竖曲线起点桩号=K6+770-30=K6+740

竖曲线终点桩号=K6+770+30=K6+800

竖曲线上任一桩号的标高改正值计算公式为R

h l

22

=

凸形竖曲线设计标高=切线标高-h 详细计算结果请见表2。

竖曲线高程计算表 表2

3.解:(1)凹型竖曲线)(045.0015.003.0-=--=ω (2)取T=20m

(3)89.888045.0/202/2=?==ωT R m

(4)取R=885m

(5)91.192/==ωR T m (6)82.392==T L m (7)22.0)8852/(2/91.192

2

=?==

R E T

m

(8)K2+230处设计高程

62.18022.040.180=+m (9)A 点处路线设计高程

00.1812003.040.180=?+m (10)B 点处路线设计高程

70.18020015.040.180=?+m 均为路面中心高程。

4.解: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为V=30㎞/h ,在平曲线半径为100m 时: (1) 超高横坡度为 021.005.0100

12712730

2

2

=-?=

-=

μR

V

i

b

(2)最大纵坡 积雪地区

077

.0222

208.0021.008

.02

2

=-=

-=

-=

=i i i i i i

i b

b

纵纵合

5.解:(1)凹曲线)(10.004.006.0-=--=ω

(2)R

E T

22

=

2

ω

R T =

(3)82

ωR E =

(4)1600)

5052(881

.02

2

=-?=

E

R m

财务报表分析计算题复习

计算题 1. A公司年末流动资产7330万元,流动负债3700万元,存货4600万元,货币资金55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00万元。 试计算该年度的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解:营运资本=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7330 – 3700 = 3630 万元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7330 / 3700 = 1.981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 7330 – 4600 = 2730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2730 / 3700 = 0.738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 流动负债 = (550 + 400) / 3700 = 0.257 2. 某公司年末部分财务数据为:流动负债60万元,流动比率2,速度比率1.2,营业成本100万元,年初存货52万元。 试计算本年度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 解: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期末存货= 流动资产–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 60 ×(2 -1.2 ) = 48 万元 存货周转率= 营业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 = 100 / [(52 + 48) / 2] = 2 存货周转天数= 360 / 2 = 180 天 3.某公司的财务信息为:速动比率是2,非流动负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4倍;应收账款4000元,是速动资产的50%、流动资产的25%,与固定资产价值相等,所有者权益总额等于营运资本,实收资本是未分配利润的2倍。 根据以上资料完成资产负债简表。 解:速动资产= 4000 / 50% = 8000 元流动资产= 4000 / 25% = 16000 元固定资产= 4000 元 存货= 流动资产–速动资产= 16000 – 8000 = 8000 元 应付账款=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 8000 / 2 = 4000 元 资产=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16000 + 4000 =20000 元 所有者权益= 营运资本=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16000 – 4000 = 12000 元 负债= 资产–所有者权益= 20000 – 12000 = 8000 元 非流动负债= 负债–流动负债= 8000 – 4000 = 4000 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 4000 / 4 = 1000 元 货币资金= 速动资产–应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乙= √[∑(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数据分析》练习题

《数据分析》练习题 1.一个地区某月前两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x 1, x 2, x 3, x 4, x 5和x 1+1, x 2+2, x 3+3, x 4+4, x 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 2.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12 B. 15 C. 1 3.5 D. 14 3.一组数据8,8,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6 B. 8 C.7 D. 10 4.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众数为 分,乙班众数为 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2)甲班的中位数是 分,乙班的中位数是 分; (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 班;、 (4)甲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从平均分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5.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222 21210120202010 s x x x ??= -+-+???+-??中, 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6..如果将所给定的数据组中的每个数都减去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数组的 ( )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输不变,方差改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7..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是6,则_____________321=++x x x . 8..已知一组数据-3,-2,1,3,6,x 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 . 9..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 3 1 ,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 3x 4-2,3x 5-2的平均数是和方差分别是 . 10..关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B. 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甲 1 6 12 11 15 5 乙 3 5 15 3 13 11

报表分析例题

五、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8. A公司2007年利润表如下表所示:A公司2007年利润表 单位:万元 要求:计算A公司的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并说明进行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答:销售毛利率=(550-420 )/550 X100% =23.64% 销售净利率=46.57/550 X100% =8.47% 对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都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这两个指标应联系起来看待。如果企业的 销售毛利率与同行业水平接近而销售净利率很低,说明企业对其他各项费用的控制存在问题。销售毛利率主要取决于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而销售净利率及其变动则受销售成本、期间费用、其他业务的盈利水平、非经营性损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较复杂。 39. 某公司2007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资产负债表 要求:计算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并简要说明三个指标的共同经济含义,指出分析中存在的共同问题。 答:负债总额=848402- (92400+406044 )=349 958 元 资产负债率=349958/ 848402 =41.25% 产权比率=349958/498444 =70.21% 权益乘数=848402/498444 =1.70 (或: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1.70 ) 以上三个指标都是反映企业债务的整体保障程度,也就是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和承担财务风险的程度。其中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是对资产负债率指标的变形。在运用这三个指标进行分析时,应注意它们都是静态指标,都没有考虑负债的偿还期限

和资产的结构,因此仅仅根据这几个指标的计算结果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 40. 某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要求:(1)计算上年及本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指标;(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年数据) 上年总资产周转率=29312/ 36592 =0.801 本年总资产周转率=31420/ 36876 =0.852 (2)计算上年及本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年数据)答: 上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9312/ 13250 =2.212 本年流动资产周转率=31420/13846 = 2.269 (3)计算上年及本年的流动资产的结构比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年数据)答: 上年流动资产结构比率=13250/36592 = 36.21% 本年流动资产结构比率=13846/36876 =37.55% (4)分析总资产周转率变化的原因。(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x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 本年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相比,上升0.051次,其中流动资产周转率上升带来的影响为(2.269-2.212 ) X36.21%=0.0206 次,流动资产结构比率上升带来的影响为: 2.269 X(37.55%-36.21% )=0.0304 次。 41. 要求:对大华公司的营运能力进行趋势分析,并思考其变化的原因。(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年数据) 分析:大华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在2006年以后不断上升,固定资产周转率五年中逐年上升,总资产周转率也是逐年上升。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上升,资产使用效率在提高。从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各自的变动来看,流动资产周转率前3年变化不大,是因为流动资产的占用水平与主营

数学分析计算题库

一、 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十六章 1、求y x y x xy y x y x +++→→2430 0lim 2、lim() x x y y x y →→+0 22 22 3、lim() x x y y x y →→+0 22 22 4、求 x y x x y x →∞ →+-α lim ()11 2 (10分) 十七章 1、求() z f xy x y =22 , 的所有二阶偏导数. 2、设2 2 2(,),z u f x y y =+求,,u u u x y z ??????,2u x y ??? 3、设22 2(, ),z u f x y f y =+是可微函数,求,,u u u x y z ?????? 4、设(,,)F f x xy xyz =,求,,F F F x y z ?????? 5. 求函数 ()33220,x y f x y x y ??=??? -, ,+ 22 22x y 0x y 0≠=+,+, 在原点的偏导数()00x f ,与()00y f ,. 6. 设函数()u f x y =,在2 R 上有0xy u =,试求u 关于x y ,的函数式. 7.设2 (,)y u f x y x =求 22,u u x x ????

8.设x h z h y g y f x e z d z c y b x a z y x +++++++++=),,(?, 求22x ??? 9. 1 1211222 21 21 21111),,(---=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u , 求 ∑=??n k k k x u x 1 10.求函数xyz u =在点)2,1,5(A 处沿到点)14,4,9(B 的方向AB 上的方向导数. 11.设)ln(2 v u z += 而 y x v e u y x +==+2 ,2 , 求 y x z ???2 12.用多元复合微分法计算 2 2cos sin ln )1(x x x x y ++=的导数. 13.求 5362),(22+----=y x y xy x y x f 在点)2,1(-的泰勒公式. 14.求 )sin(sin sin y x y x z +-+=在}2,0,0|),{(π≤+≥≥=y x y x y x D 上的最大与最小值. 15.设123123123()()() (,,)()()()()()() f x f x f x x y z g y g y g y h z h z h z φ=,求3x y z φ ???? 16、试求抛物面22 z ax by =+在点000(,,)M x y z 处的切平面方程与法线方程. 17、设2ln()z u v =+,而2 2,x y u e v x y +==+,求 ,.z z x y ???? 18、没222 (,,)f x y z x y z =++,求f 在点0(1,1,1)P 沿方向:(2,1,2)l -的方向导数. 19、求函数2x y z e +=的所有二阶偏导数和32 z y x ???. 20、设(,)x z f x y =求222,z z x x y ?????. 21、求2 2 (,)56106f x y x y x y =+-++的极值.

行测资料分析同比计算练习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炫酷备考资料分析同比计算练习题材料一: 2009年7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月提高6.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月提高5.4个百分点;焦炭产量同比增长6.3%;铁合金产量同比增长15.1%。钢材出口181万吨,比上月增加38万吨;进口174万吨,比上月增加11万吨。钢坯进口57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焦炭出口5万吨,比上月增加2万吨。 1~7月,全国粗钢产量31731万吨,同比增长2.9%,增速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钢材产量37784万吨,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9048万吨,同比下降3.5%,上年同期的同比增长率为11.3%。铁合金产量1124万吨,同比增长0.8%,增速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钢坯进口323万吨,同比增长27.9倍。钢材出口1116万吨,同比下降67.3%;进口988万吨,同比增长1.6%。铁矿砂进口35525万吨,同比增长31.8%。焦炭出口28万吨,同比下降96.6%。 1.2009年6月全国钢材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为()。 A.5.4% B.14.0% C.19.4% D.24.8% 2.下列选项中,2009年7月环比增长率最高的为()。 A.钢材出口量 B.钢材进口量 C.钢坯进口量 D.焦炭出口量 3.2009年1~5月全国钢坯月均进口量为多少? A.45.6 B.46.2 C.47.4 D.49.0 4.2007年1~7月全国粗钢产量约为多少亿吨? A.2.0 B.2.4 C.2.8 D.3.2 材料二: 2011年某省接待过夜游客总量再次实现突破,达到3001.34万人次,同比增长 16.0%。实现旅游收入324.04亿元,同比增长25.8%。12月份宾馆平均开房率为74.02%,同比增长0.06%;全年累计宾馆平均开房率为62.37%,同比增长2.0%。

数据分析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数据分析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分析题中数据,将15名运动员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即为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中位数; 2.对于一组统计数据:1,1,4,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位数是1 B.众数是1 C.平均数是1.5 D.方差是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依次计算可得答案.【详解】 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1、1、3、4,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A选项正确; 众数是1,B选项正确; 平均数为11134 5 ++++ =2,C选项错误; 方差为1 5 ×[(1﹣2)2×3+(3﹣2)2+(4﹣2)2]=1.6,D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3.有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根据调查,将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效果.现在糖果价格有了调整: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但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 变,则x y 等于() A.3 4 a b B. 4 3 a b C. 3 4 b a D. 4 3 b 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表示出价格变化前后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详解】 解:∵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 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

∴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为:ax by x y + + , ∵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 ∴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为: 1520 (1)(1) 100100 a x b y x y -?++ + , ∵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变, ∴ax by x y + + = 1520 (1)(1) 100100 a x b y x y -?++ + , 整理,得15ax=20by ∴ 4 3 x b y a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表示出价格变化前后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4.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则12名队员的年龄() A.众数是20岁,中位数是19岁B.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19岁 C.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5岁D.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岁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中位数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众数是指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详解】 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9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9岁;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0岁,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20岁.故选:D. 【点睛】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综合练习题汇总

【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综合练习题汇总

财务报表分析综合练习题(此题来自四川电大教学平台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债权人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最为关注的是(B)。 A.获利能力 B.偿债能力 C.发展能力 D.资产运营能力 2.利润表上半部分反映经营活动,下半部分反映非经营活动,其分界点是(A)。 A.营业利润 B.利润总额 C.主营业务利润 D.净利润 3.较高的现金比率一方面会使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另一方面也会带来(D)。 A.存货购进的减少 B.销售机会的丧失 C.利息费用的增加 D.机会成本的增加 4.如果企业速动比率很小,下列结论成立的是(C)。 A.企业流动资金占用过多 B.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强 C.企业短期偿债风险很大 D.企业资产流动性很强 5.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90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80天,则简化计算营业周期为(C)。 A.90天 B.180天 C.270天 D.360天 6.某公司2008年年末资产总额为9800000元,负债总额为5256000元,据以 计算的2008年的产权比率为(A)。 A.1.16 B.0.54

C.0.46 D.0.86 7.从营业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得知,当主营业务收入一定时,影响该指标高低的关键因素是(B)。 A.主营业务利润 B.营业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8.某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800万元,净利润480万元,总资产周转率为2,则资产净利率为(C)%。 A.12.6 B.6.3 C.25 D.10 9.某企业2008年净利润为83519万元,本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12764万元,无形资产摊销95万元,则本年产生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D)万元。 A.83519 B.96288 C.96918 D.96378 10.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A)。 A.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 B.企业的经营活动 C.企业的投资活动 D.企业的筹资活动 11.在下列各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属于调整事项的是(D)。 A.自然灾害导致的资产损失 B.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C.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 D.以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 12.下列各项指标中,能够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是(B)。 A.现金比率 B.资产负债率 C.流动比率 D.速动比率 13.若流动比率大于1,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B)。 A.速动比率大于1 B.营运资金大于零

财务报表分析计算题及答案

1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存货周转次数(率)及周转天数:流动负债40万元,流动比率2.2,速动比率1.2,销售成本80万元,毛利率20% 解: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货币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应收账款 =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资产=40×2.2=88 速动资产=40×1.2=48 年末存货=88-48=40 毛利率=1-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毛利率) 销售收入=80/(1-20%)=100 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存货=100/40=2.5 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365/2.5=146 2 某企业全部资产总额为6000万元,流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40%,其中存货占流动资产的一半。流动负债占流动资产的30%。请分别计算发生以下交易后的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1)购买材料,用银行存款支付4万元,其余6万元为赊购; (2)购置机器设备价值6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40万元,余款以产成品抵消; .解:流动资产=6000×40%=2400 存货=2400×50%=1200 流动负债=6000×30%=1800 (1)流动资产=2400+4-4+6=2406 材料为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1800+6=1806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1200-4=1196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406-1806=6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406/1806=1.33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196/1806=0.66 (2)流动资产=2400-40-20=2340 机器设备为固定资产

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专题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451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女党员111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17.4%;少数民族党员4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状况更趋合理。目前全国35岁以下的党员有1439.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237.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50.2%。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1319.3万名,占20.5%;研究生学历41.1万名,占0.6%。 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有工人、农牧渔民316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6.3万名;机关干部592.3万名;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618.2万名。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 年达到26.7%。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1395.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764.6万名,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315.2万名和211.6万名。 1.截至2000年底,我国男性党员人数为: A.5332万 B. 1439万C、6451万D.3794万 2.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专科学历以上的党员约有: A.3237.4万B.2157.2万C.1360.4万D.784.8万 3.2000年底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 A.9.2%B.9.6%C.9.3%D.9.8% 4.2000年全国新发展的女党员占新党员总数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高出了几个百分点:A、5.6 B、7.2 C、6.4 D、5.8 5.199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各多少人: A.1080.2万627.8万B.897.6万627.8万 C.1080.2万553万D.897.6万553万 【答案】1、A 2、C 3、B 4、D 5、C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24日),根据下列文字和图表回答6—10题。 ―九五‖期间(1996—2000年),我国全面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1996—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为67884.6亿元,74462.6亿元,78345.1亿元,81910.9亿元和894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22913.5亿元,24941.1亿元,28406.2亿元,29854.7亿元和32619亿元。 附:―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图:

数据分析练习题

数据分析练习题 第 小组 姓名: 练习一: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期末考试占35% x 小关 = . x 小兵 = . 2、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 x = .小时 3、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 1次,3出现了x 2次,4出现了x 3次,5出现了x 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4、某人打靶,有a 次打中x 环,b 次打中y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5、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答:(1)组中值为: . (2)解: 6、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7、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8、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练习二: 1. 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 一组数据23、27、20、18、X 、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 的值是 . 3. 数据92、96、98、100、X 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60 噪音/分贝 80 70 50 40 90

3报表分析计算题

第三章财务报表分析 计算题: 1、某公司财务报表中部分资料如下:假设该公司长期资产只有固定资产.货币资金:150000元.固定资产:425000元.销售收入:900000元.净利润:80000元.速动比率为2,流动比率为3,平均收账期为40天. 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流动负债、流动资产、总资产、资产净利率 2、某公司年初存货30000元,应收账款25400元,年末计算的速动比率1.3,流动比率2.0,存货周转率为4次,流动资产84000元,其中现金类资产20000元,本期销售成本80%. 要求计算:(1)本年销售额 (2)该公司本年应收账款的平均收账期 3、某股份公司2007年有关资料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计算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假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与存货组成); (2)计算本年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周转率; (3)计算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4)计算每股收益和平均每股净资产; 4、宏大公司资产负债表: 2004年12月31日单位:万 年末产权比率为0.8,年初存货等于年末存货.要求: (1)填空表 (2)假定销售收入净额86000万,年初应收款等于年末,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5、某公司为上市公司,2001年股东权益总额为60000万元,净利润额为8000万元,没有优先股,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为2000万股,年底每股市价为50元,当年分配股利总额为24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公司2001年度(1)每股收益(2)市盈率(3)

每股股利(4)留存盈利比率(5)股利支付率(6)每股净资产 6.某公司年末资产负债表如下:该公司的年末流动比率为200%,产权比率为0.6,以销售额和年末存货计算的存货周转率为16次,以销售成本和年末存货计算的存货周转率为10次,本年销售毛利额为60000元。要求:用已知数据计算表中空缺项目金额。 7、兴盛公司2008年年末有关资料如下: (1)存货周转率为6次,期初存货为30000千元,本期销货成本为294000千元(2)流动比率为2,产权比率为0.7 要求:计算下列表中未知项目,并把表填列完整 兴盛公司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单位:千元

计算分析题答案

计算分析题答案

计算分析题 练习一 [目的] 练习财务比率的计算。 [资料] 宏达公司2008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表所示。 (假定该公司流动资产等于速动资产加存货) [要求] 1.计算该公司流动资产的期初数与期末数; 2.计算该公司本期销售收入; 3.计算该公司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练习一答案 1.该公司流动资产的期初数=3000×0.75+3600=5850 该公司流动资产的期末数=4500×1.6=7200 2. 该公司本期销售收入=18000×1.2=21600 3. 该公司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5850+7200)÷2=6525 该公司本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1600÷6525=3.31 练习二 [目的] 练习财务指标的计算原理。 [资料] 兴源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该公司的全

部账户都在表中,表中打问号的项目的数字可以利用表中其他数据以及补充资料计算得出。 兴源公司资产负债表 2008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补充资料:(1)年末流动比率1.5;(2)产权比率0.6;(3)以营业收入和年末存货计算的存货周转率16次;(4)以营业成本和年末存货计算的存货周转率11.5次;( 5)本年毛利(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 31500万元。 [要求] 1.计算存货账户余额: 2.计算应付账款账户余额; 3.计算未分配利润账户余额; 4.计算有形资产负债率及有形净值负债率。 练习二答案 1.营业收入÷存货=16 营业成本÷存货=11.5 (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存货=4.5 又因为: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毛利=31 500(万元)

资料分析练习题

资料分析练习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题。 2015年全国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39.3亿元,同比增长26.1%,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078.7亿元,同比增长37.4%,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417.2亿元,同比增长31.4%,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业务总量完成569.9亿元,同比增长41.3%,比上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 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0.8亿元,同比增长50.7%;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12.9亿元,同比增长33.8%;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69.6亿元,同比增长17%。12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24.2亿件,同比增长47.7%;业务收入完成313.4亿元,同比增长39.5%。 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1.9%、10.3%和7.8%,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与上年持平。 1.2014年报纸业务累计完成量比杂志业务多多少亿份? A.165 B.173 C.180 D.188 2.以下说法不能从材料中推出的有()个。 ①2015年1-11月全国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两成多 ②2015年函件业务累计完成量约是包裹业务的120倍 ③2013年12月全行业业务收入约240亿元 ④2014年全国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同比增速比当年12月份同比增速少2.6个百分点

统计分析练习题

《统计分析在Excel 中的实现》练习题 1.Excel 中提供了常用的内置函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在Excel 中制作问卷,可使用________令用户选择的结果自动填入指定位置的单元格。 3. 饼图可以展示________个数据序列。 4. _________可以用于表明针对某个社会现象的观测值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概括总体的数量特征。 5. 抽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6. 根据显著性水平得到相应的检验统计量的数值称为_________。 7. 用来衡量因素在不同水平下不同样本之间的误差叫做 _________。 8 回归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预测与估计。 9 .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相继观测值排列而成的序列称为 __________。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1. 以下关于Excel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xcel 不仅可以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还可以用于复杂的数学模型的分析 B. 存放在记事本中的数据,无论是否有结构,可以一次性导入为Excel 数据表

C.Excel 可以通过手动、公式生成和复制生成的方式输入数据 D.Excel 绘图功能可以根据选定的统计数据绘制统计图 2. 为了调查某学校学生的上网时间,从一年级中抽取80名学生调查,从二年级学生中抽取5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3. 以下关于Excel 制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Excel 中可以制作曲面图、面积图、气泡图等多种类型图表 B. 制作图表时,往往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整,以符合Excel 制图对数据摆放的要求 1 C. 股价图只可以用于金融股市数据的显示,无法显示其他类型数据 D. 以上都正确 4. 反映数据分布离中趋势最主要的指标值是( ) 。 A. 全距 B. 方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5. 估计量是指( ) 。 A.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名称 B.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 C. 总体参数的名称 D. 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 6. 假设检验是检验下列哪个假设值的成立情况的?() A. 样本指标 B. 总体指标 C. 样本方差 D. 样本平均数 7.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判断()。

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

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 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一、小学计算题的分类: 1、按算理分,有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有大、中、小括号的运算)。 2、按算法分,有口算(含估算)、笔算(含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简便计算等)。 3、按数的性质分,有整数运算、分数运算、小数运算、百分数运算、混合运算等。二、小学需要进行计算的内容:化简(化成最简分数、化成最简比),通分、约分,互化(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列式计算,解方程,解应用题等等都需要通过某种计算来完成问题解决。三、小学计算题的意义及算理: 1、无论何种运算、无论什么数,最终结果都是按规定算理或算法将其变为一个数。对运算有如下规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合为一个数的运算。减法:一种是加法的逆运算,另一种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个数的运算。乘法: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一种是乘法的逆运算,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运算或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运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与整数的意义是相同的。 2、整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加法:合在一起数一数。减法:去掉一些再数一数还剩多少。乘法:一个一个地加以共有多少。除法:一个一个地分每份是多少。小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加、减法: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乘法:小数乘整数,一是运用小数加法,二是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把小数变为整数、先按整数的乘法运算,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乘得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小数乘小数依据小数乘整数第二种方法的算理。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是运用单位的进率把小数变为整数再按整数的除法运算,二是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把小数变为整数、先按整数的除法运算,再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把商缩小相同的倍数;小数除以小数依据小数除以整数第二种方法的算理。分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加、减法:相同分数单位相加、减。乘法:分数乘整数,一是运用分数加法,二是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依据分数的意义。除法:分数除以整数,根据平均分;一个数(整数、分数)除以分数,其算理分三步,第一步是求‘单位1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第二步是求被除数里有几个一。第三步是根据乘法的意义,表示出一共有多少。 四、小学计算题的算法整数四则运算的算法加法:低年级初学,多种算法,合起来后数;其中一个数作基础接着数;凑十法等等。中高年级,对齐数位相加。减法:低年级初学,看减想加法(20以内的减发);借助小棒去掉一些再数;中高年级,对齐数位相减。乘法:低年级初学,乘法口诀;中

数据分析练习题(解答)

E X 1-0 设来自样本观测值如下表: T EX1-1 某小学10名11岁学生的身高(单位:cm)数据如下: (1) 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峰度; (2) 计算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四分位极差、三均数; (3) 作出直方图(范围130~145,a i-1≤x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及计算分析题

A 公司2 0 0 7 年利润表如下表所示 A公司2007年利润表 单位:万元 要求:计算A公司的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并说明进行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A公司销售毛利率=(550-420)- 550=23.64%(1分) A公司销售净利率=46.57 - 550=8.47%(1分) 销售收入是企业利润的初始源泉,主营业务毛利是企业最终利润的基础,销售毛利率越咼,最终 的利润空间越大;(1分) 销售净利率可以从总体上考察企业能够从其销售业务上获得的主营业务盈利;(1分)

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都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以便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改 善的对策。(1分) 某公司2007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 2007 年12月31日单位:元 要求:计算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并简要说明三个指标的共同经济含义,指出分析中存在的共同问题。 答案:资产负债率=(5 634+54 258+9 472+66 438+172 470+41 686) - 848 402X 100% =349 958 - 848 402=41.25%(1 分) 产权比率=349 958 - \u65288X92 400+406 044 )X 100%=70.21%(1 分)权益乘数=848 402 - \u65288X92 〈400+406 044) (或)=1+70.21% =1.70(1 分)

三个指标都能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都假设负债资金和股权资金所形成的资 产对负债有着切实的保障,但没有考虑资产的结构,这是它们共同的问题。(2分) 40. 某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要求:(1)计算上年及本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指标;(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年数据) (2)计算上年及本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计算结果保留 三位小数,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 年数据) (3)计算上年及本年的流动资产的结构比率;(计算结果保留 两位小数,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 年数据) (4)分析总资产周转率变化的原因。(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答案:(1)上年总资产周转率=29 312 - 36 592=0.801(次)(0.5分) 本年总资产周转率=31 420 - 36 876=0.852 (次)(0.5分) (2)上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9 312 - 13 250=2.212(次)(0.5分) 本年流动资产周转率=31 420 - 13 846=2.269 (次)(0.5分) (3)上年流动资产的结构比率=13 250-36 592=36.21%(0.5分) 本年流动资产的结构比率=13 846-36 876=37.55%(0.5分) (4)分析对象=0.852-0.80仁0.051 由于流动资产周转加速的影响: (2.269-2.212 ) X 36.21%=0.0206(1 分) 由于流动资产结构变化的影响: 2.269 X (37.55%-36.21%)=0.0304(1 分) 两因素的影响合计:0.0206+0.0304=0.051 41. 大华公司2004--2008年度的财务比率数据如下: 单位: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