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哲史详细笔记

中哲史详细笔记

中哲史详细笔记
中哲史详细笔记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一)先秦时期的哲学

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

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

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

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

“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霍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的典籍,最有价值的是“德”的观念的提出。

《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五行出现。

《易经》:

1、以繁杂的莁法取代只问一正一反的的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的丰富感受。

2、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的认识。

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的支撑。后来的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则而成就人的“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一重要的价值源头的意义。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

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20年。

春秋开始于前722年,止于前481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

周平王东迁意味着周王室的分裂与诸侯国的离心。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殷商处在半渔耕半农耕的时代,殷末周初,转入以农耕为主,但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由于生产力低下,耕作的方式是集体协作。全国土地归王族所有,臣属以井田制方式划分土地。先治“公田”,后治“私田”。西周末年,春秋时期,铁器发明,牛耕使用,个体经营方式出现。这种阶级变动所显示出来的重要特征,是贵族阶级的衰落和战国之际平民地位的上升。

2、变法潮流

1、废弃氏族制的管理方式,转向区域制,郡县制的设置与推行既体现了这种转向。

2、废弃世卿世袭制,选贤能担任官员,加速不同阶级的上下流动。

3、打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做法,制定公开而严明的各种法律,贫民由之获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

4、推行耕战政策,

3、《诗经》的“忧患”意识与先秦思想史的理性走向

宗教信仰——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周颂》表现了周人的基本的宗教信念。“大雅”、“小雅”毕竟出现了一批具有浓厚“忧患”意识的作品。

天作为有灵性、有人格的神的意识进一步消退了,人们的思想进入了理性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还是持守着传统中的“德”,持守着对良好秩序(礼)和良好教养的一种理想。这仍然是超越的,仍然具有宗教性。《诗经》在这些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气质,正是贵族气质。

降及战国,各国内部的社会构成渐次由平民取代贵族,国与国的交往渐次功利化、权谋化,社会精神风貌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

四、“士”阶层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格局

在西周时期,“士”不构成为独立的阶层。到春秋,“士”这一阶层终于成为有教养、有学识,又有才干的士人,而为社会看重。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的士人都有志于构建自己的一套理论已立世,出现百家争鸣。

《庄子。天下篇》把先秦思想区分为三个时期:

1、沐浴在神明的临照时期:人们依一定的术数达到天意,生活在纯一与和谐中。

2、浸润在诗、书、礼、乐之教的时期:人们都显得十分有理性和教养。

3、逮变为百家之学时期:个人只把捉住事物的一个片面却自以为是,个人只顾及一己之私而自以为得。

人们开始自觉地思索宇宙的起源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并借助这种思考构起种种理论形态。人的理性得到张扬,心灵与思想的自由得到巨大发展。

儒、墨曾经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显学,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怀着崇高的价值理想,作入世拯救的工作的,他们的淑世精神赢得了后人的永远尊敬;道家、名家一度流播于战国中期,立场是批判性的、解构性的,借对社会与文化及其“进步”的深刻反省;法家、阴阳家则受宠于战国中后期,他们的努力是“重新建构”的,当阴阳(五行)家热衷于对宇宙发生发展的蓝图的玄想时,法家却依功利性的与工具的原则,为消解氏族贵族统治之后的、具平民化色彩的新的国家与社会运作体制提出了方案。

孔子

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典范。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范畴,并借助“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进而把德同治联系起来,阐发自己的治国理想。命——仁——德——治四者的特殊连接,构成基本思路。

“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从天到命的变化

到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怀疑,其人格神色彩淡化,孔子虽也提到天,但有的时候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动情况,有时候指道德价值的终极来源于意义。从一开始就使儒学奠基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上。

命——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这种状况是偶然的、暂时的。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终极支配意义的。天道就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就是“天命”。孔子没有明确的把时命转为天命,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

“仁”的凸显与“仁学”的关系

1、仁的情感性。仁从孝悌出发,以孝悌为本,表明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被赋予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

2、仁的普遍性。人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

3、仁的族群本位性。个人的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予以定位的。

4、仁的践行。关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

“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明确的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

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

1、道德义务意识。爱人就是一道绝对命令。

2、道德责任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全他人、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3、道德自律意识: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克制物欲。控制的标准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己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

1、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忠恕、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温、良、俭、让。

3、最高的道德要求

中庸。中行者善于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

“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1、求之于己。

2、笃信好学。

3、躬行实践。

最终目标是成圣。

“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

“道之以德”的治国方针

只有实行德治和礼治才能赢得民心。齐之以德不仅处于维系公共秩序的要求,也出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需要。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的理性精神即体现于一种有序生活中。

至于道之以政和齐之以刑,孔子虽然认为他们不能控制人心,但也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作用。

“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

最小的领导行为,一是修己,二是用人。

“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庶——富——教,是孔子的安民三部曲。孔子哲学的思想史价值

仁学由内圣开出外王。依照道德的应然性编制理想世界,并借此理想世界来观照、批判现实世界,力图把理想世界对象化为现实世界。孔子的伟大之处,他不仅把外王——追求理想社会看成是崇高目标,而且同时把内圣——追求理想的人格作为崇高目标,由于理想社会取决于时命,因此成就理想人格甚至有更优先的意义。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崇高的道德操守,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教养、有节制的孔颜乐处。老子

《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

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

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形成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

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独立的、无对待的、不会因外在力量有所改变。但是与自己的实存性。本源不能是绝对的无,道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到本来不是由经验所发现,实际上是从有形的世界突围到无形领域才体悟到的。无是无名的缩语,天下万物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又由“道”所化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

用道来取代天命、鬼神的权威,使老子成为春秋晚期人文精神觉醒过程中又一个重要奠基者。

道设置于混沌未分的气之前,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免不了被视为神秘的,“太一”后来被奉为神。

“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

道生万物,天地万物最终复归于道。

反:一是相反,二指反复。老子更重视反复。一切事物皆运动,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里面经常相互转化。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

“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与政治诉求

1、自然无为。自然从肯定方面讲,意识是依其本性来发展。无为从否定方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

2、柔弱不争。“弱者道之用”。谦下、守雌、不争。

3、致虚守静。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不管是孔子或老子,他们的追求都带有空想的性质。

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对道体的沉思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万物本根的理性思考。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饱含睿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老子以后的哲学家均有轻外物而重精神、轻知识而重境界的倾向,以至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墨子

前480——393年,鲁国人,生活在战国初年。

“兼以易别”的社会政治理论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兼爱”与“非攻”

视人如己,但与“仁爱”不同。

1、反对宗法伦理,主张爱无差等。

2、在先后顺序上,主张推人及己。

3、站在功利角度,提出对等互报的原则。

墨子认为,儒家“差等之爱”的出发点其实是自私自利,因而在最终的结果上和极端的利己主义并无不同。

儒家以亲族为起点的推及之爱,注入了贵族性的“恩泽”成分,无法突破此族与彼族,贵族与平民在经济利益上的分割与界限。墨子抹去人我差别,带有平民性的空想色彩。

非攻:

比较独特处在于,更偏重从战争的后果来分析危害,攻伐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危害很大,带有功利主义色彩。

“尚贤”与“尚同”

墨子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尚贤使能的范围扩大到“农与工肆之人”。从而打破了学院和阶级的界限。

尚同——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都必须统一,服从上级。一是思想的统一,一是政治的集中。社会背景是,一家一户式的、独立而分散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必须由氏族血缘制转向区域郡县制,管理官吏的任用,也由世袭制转向选举制。国家的统治走向中央集权。但是尚同的结果却只能是暴政,经过法家的吸收改造,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

二元分立的世界观构成

崇尚“天志”,重塑宗教信仰

1、天有意志,、有欲恶、为万事万物的主宰。

2、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

3、天对人的行为能够进行赏罚。

实际上,天意就是墨子自己的哲学主张。这一点恰恰与春秋战国之交天命论中一敏以代替天意的演进趋向吻合。

还有一层意思:天子也必须依天意行事。一方面,分散的独立的经济构成,在以国家统一为目标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走向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作为中央集权的最高主宰却又是有限的个人。

孔子思想被认为是贵族性的和保守的,然而却倾向于理性和文明;

墨子思想被认为是平民性的和革命的,然而却重新认同了信仰和服从。提倡“非命”,高扬力作精神

不反对天命论,但是对命定论非常厌恶。

1、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到破坏,社会出现混乱。

2、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

她是继孔子子后又一次把人的主体性的另一面以系统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但有别于孔子那种向内求善的价值主体性,而是向外求知并付诸于力作的行动主体性。

“三表法”与经验主义的认知主张

三表法:偏重于经验的证实和证伪。

察类明故法:偏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推得。

三表法的经验主义取向

本之: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即求之于古代的典籍。

原之:诉诸百姓耳目之实。属于归纳的范围。以至于没有区分直接经验中的真实与幻觉。

用之:将言论用于政治实际,相当于现在的验证方法。

三表法是一个完备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系统。

“察类”与“明故”,形式规则的最早表述

察类知故——在论战中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保持意义的一贯,从而避免把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的现象。

明故就是追问一个为什么,以便探求问题的原因。

墨子体现了先秦思想逐渐走向知识理性的过程。

触及到推理问题:“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大取》:“类、故、理”。

三表法和“察类明故”并未实现有机结合,经验和理性的矛盾仍然存在。 (三)早期儒家

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的深化

孔子创设儒家学派,更重视的是道德践行,重视于日常生活中随处指点为“仁”。孔子很少谈到天道与人心问题,他甚至把人道与天命看作是对立的。“早期儒家”则开始为“仁学”建构形上学。他们把“仁学”与天道、性命贯通起来。

“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的“情性”说

性有善恶,或可以为善,可以为恶。

喜怒哀乐,均为情,在这里都被指为“性”,这正是“情生于性”。

情作为人生而有之的一种本性,当然也是内在于每个个人的。只是,它需要在接触外界,受外物的牵引下才表现出来而已。情是主体的,物是外在的。

把主体性情归于天命禀赋,天命与性情不再分立,而是贯通。具有浓重的自然主义色彩。自然主义的精神追求在孔子那里也可以找到影迹。

孔子的仁,就是以亲亲之情为起点,情性说,也是孔子思想的引申。

“道始于情”与“长性者道”

道是从引导、调适情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道之与情的关系,以长、养述之,显见,在那个时期,情与理的关系并不像后来那样具有一种紧张性。把对情与性的教与道归之于人,而把情与性本身归于天,就是说,早期儒家甚至把情摆到更高的位置。

说明这些儒士既然固守着贵族精神的格调: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在理智和情感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性自命出》视心出于教、习,此心无疑为后天的、经验知识性的心。这种心性说,显然为后来的荀子所承接。在子思、孟子那里,却非赋予先验意义。

《大学》、《中庸》的性命观

《大学》的“修齐治平”思想

大学原指大人之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即新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就“三纲”追求“至善”这一点说,“本”是自新。

就“八目”的指向来说,包含“身家国天下”四个层级和“修齐治平”四个次第。

大本就是仁德。“格物”就是以德为本,儒家所说的致知并不是探索自然之物,而是体悟社会之理、圣人之道,所以朱熹把致知称为“名善之要”。其次,修身也是以仁德为依归的,最后,天下止于至善,也是由“德”来实现的,君仁、臣敬、父慈、子孝,始终贯彻着以道德理想提升个人与转变社会的诚挚追求。这就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追求。

《中庸》致中和的体用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认可能够使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皆中节的内在本有的根底的“中”为“性”。实即以“善”为“性”。《性自命出》把情视为天性的时候,转向了自然主义;《中庸》把中、中和、中庸等价值信念视为“天命之性”的时候,却使原来孔子那里属于道德理想的追求获得了存在论的支撑而进一步强化了。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主“自诚明”,是先验主义的路向;《大学》讲格物致知,是经验主义的路向。所谓诚,从字面上看是精诚、纯正之义,但《中庸》的作者却把它说成是贯通天人的绝对精神。孔子不谈“成物”,《中庸》以诚为贯通天与人、内与外的合一之道。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了孔子的“仁学”。

国际书生(2006-7-05 11:22:53)

(四)孟子

把孔子提出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论性善,由性善论天与命。

孟子把孔子所谈及的不安之心概括为人皆有之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就使仁学得以立足于人之为人的自我内在精神心理的一种检视与反省的基础上。如果说《大学》的贡献在于将内圣外王之道系统化,《中庸》的贡献在于将人道与天道接通,使人道获得客观的意义,那么孟子则由于把仁注入人的内在精神结构中而从主体的方面加以深化了。

由“本心”论“本性”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发为“仁义礼智”四德。

心、性是先验的,情是经验的。

从“尽心”、“知性”到“知天”

天只是借以显示主体内在本心本性的善的价值取向的先验性与绝对性的范畴,他的形上学,还是境界形上学。

孟子“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学说

“仁义礼智”的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

以“仁义”为主。

仁——推爱。

义——敬长。强调君臣之义。

智——了解仁义的道理而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

礼——对仁义的内容通过一套仪式表现出来并使之具有典雅性。

“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

这是最切近的道路。

“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

主要靠内心的培养,但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练。

孟子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国理想

由民惟邦本发展到民贵君轻这一思想传统,实质上仍表现着氏族贵族政权构架的基本特色,在这种权力架构下,君与臣、民的关系,还保持着一种互相依存的亲和性。

“得民得心”的王道学说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如果先讲义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利益的追求就会纳入正确的轨道。对老百姓则先利后义。带有实用色彩,统治者无法接受,然而,把精神价值置于人生追求的首位,却成为此后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信念。

“劳心劳力”的分工主张

一方面指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劳动成果交换的必要性。

孟子对现实政治的批判精神

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当时的暴政和暴君。同时又指向各诸侯争霸而发动的战争。还指向一批失去道德操守、专为暴君发动战争出谋划策的士人。

(五)庄子

老子后,道家思想沿两个方面展开:一个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一个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为君人南面之术。

前者以杨朱、庄子为代表。杨子讲:“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

《太一生水》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老子的学说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

1、它提供了比老子更具体、更系统的宇宙生成论。

2、在尚气说之外,提出尚水说。

3、有一个术数的背景。“四时成岁”的框架是古代术数的基本要素之一,

“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即是后来术数中“太一行九宫”的雏形。

4、与易学传统有相互影响的痕迹。

与《老子》相比得非常特别的特点:

1、主张生成物对本源有一种反辅的作用。

2、非常强调相反范畴之间的相反相成。

庄子的“齐物论”

老子捕捉到事物的矛盾性,许多时候会被转化为人生处世的一种智巧。庄子暴露事物的矛盾,是为了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论。

经验知识的人为性、主观性判认

不同的认知主体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人之美与动物之美)同一认知主体由于主观诉求的原因也会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朝三暮四)

庄子讨论的已涉及到认知的一般特点:认知总是从人的特定角度、特定需要出发,抽取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片段而形成的,这无疑是“主观”的;再人把这种主观认识加给客观世界、对象化为外界时,外部世界无疑成为“人为”的。

庄子的“道通为一”说

“道”从消解经验事物的分判而确立

在道的审视下,万物在经验世界、经验事务范围内的分判是没有本真意义、没有真确价值的,都可以化去。

庄子的道,一方面借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对待性及由对待性引发的种种差别与区分而建立;另一方面亦借拒斥作为宇宙本源本始的实存性而证成。显而易见,它不是作为本源的实存意义上的道,而是形上境界之道。“道”借剥离经验知识的不真而凸现

只有说“马非马而非马是马”,才可以超越经验分判,而升进于道。庄子的道与老子不同,它是境界性的。庄子建构的形上学是境界形上学。庄子以未落入经验分判之前的自然本然性的存在状况为道,所显示的境界追求,为以回归自然为特征的一种精神追求。

庄子的“逍遥游”

庄子的精神追求首先表现为出世追求。

惟有“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才可以超出一切对待关系,与道冥合为一而作逍遥游。

“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意识

庄子实际上是以世间为出世间的。在庄子看来,在世、与世俗处、却不将世俗的是非、善恶区分当真,即可出世。故庄子具有强烈的荒诞意识、嘲世与自嘲精神。在世间中,便可以通过游戏人间的方式而出世。

庄子的自由境界与传统中国的自由精神

人的本真与自由是在未落入矛盾对待中,未被知识理性肢解掉或遮蔽了,在自然——本然状态下才能给出的。需要相当好的修为,相当高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思想之所以在不同的时代都能产生影响,就在于它不仅仅源自于对特定社会生存境遇的焦虑、反省,更根自于对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存在这种具有“一般”、“普遍”意义的焦虑与反省。然而人进入社会即意味着必须接受对待关系的约束并改变自己,必须受到装饰并被理性化,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矛盾、困顿与迷失。

援道入法的稷下之学

慎到的“弃知去己”说与重“势”观

1、齐万物以为首。

2、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

3、弃知去己,无用贤圣。

1、老庄“道”均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到了慎到这里,道成了论述君主统治合理性的工具。

2、老庄提倡“明、公”,提倡“去私去欲”,慎到主张公正的目的却是

为了说明礼、法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是法家学派的典型说法。慎到的尚公去私开后世道法结合的先例,这也正是黄老道家的典型特征。

老庄反智反圣贤,主要是因为容易导致竞争之心,违背道家自然无为的理想;慎到所顾忌的是,智慧和圣贤不足以作为治国常道。治国的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礼法。特别是“权势”。

《管子》四篇的“精气”说与“心术”论

1、以气释道,系统地论证了精气说。精气不仅可以流布于天地之间,生

为鬼神,而且可以藏于人的胸中,成就圣人。人的智慧和精神都是这种精气的产物。

2、治国与治身基于同一道理。无为制窍,以静制动。

(六)《易传》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话流行说

他们的著作由于更多地从农业生产的实际经验出发,所以他们提出的关于宇宙起源、关于天道运化的观念,对后来的社会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邹衍的“五德始终”说

阴阳与五行的结合和传播

“五行”经历了并列、相杂、相克、相生等阶段。最早明确提出“五行”

的是《洪范》。西周末年,史伯始创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又以“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为说。春秋末年,五行相克的观念开始出现。降及战国初年,又出现了五行相生的思想。而且开始把它与阴阳结合起来。

依阴阳五行家的看法,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联结中给出的规则为依据。

邹衍的“五德始终”的历史理论

赋予“天道”以自然运行的并且可以为农业经验所接收的意味,由于它能够为争夺霸权的诸侯们的“顺天承命”提供神学上的依据,因而受到欢迎。

“生生之谓易”的气化流行观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相生八卦,八卦定凶吉,吉凶生大业”。

八卦:天地山泽风雷水火。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自行发动、自然生化万物的、不具有目的性。

其存在变化都是不露形迹的,其生化的万物才是有形迹的、可把捉的。

《易传》没有引入五行说,他的基本精神都显示着农业社会普遍流行的思想与信仰。

“唯变所适”的“变易”思想

1、确认“一阴一阳之谓道”。

2、对矛盾双方互相交感、互相推荡从而引发生化的作用也有深刻了解。

3、对对立双方通过交感引起双方的地位的相互转化也作了充分的肯定。

“易”包含:简易、变易、不易三义,变易是根本义。

《易传》是直面宇宙大化和在大化中变革的意义的,而老子对宇宙大化则采取反省与批判的态度。

《易传》与儒家的“性命”学说

《易传》的宇宙论建构落实在价值观上,是为儒家的人伦思想提供另一种“天道”馆的说明的。

它从“气化流行”论道德性命。

万物不仅借阳气的流行化育得以成形,且各自在乾阳的不同变化中所禀不同而成性。乾阳以生为德,生即体现为仁,故在正常情况下人物所禀之性当为善性。《易传》由此把儒家之仁的价值观与气化流行的“生生”

联系起来,使仁的价值观获得了宇宙论的支撑。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善性的养成,一方面仍需依顺于宇宙的生化规则,另一方面又需人——主体付出自己的努力。

《中庸》并未确指天命是什么,却称“天命之谓性”,难免费解。

《易传》仍旧带有巫术文化的成分,借推寻天道以论定人间政治秩序的作法,不仅明显带有阶级统治的印记,而且也封杀了它自己原本强调的“变易”精神。

(七)名辩思想与后期墨家

孔子:正名;墨子:取名予实;法家:循名督实。

惠施的“合同异”

提出过:去尊(针对强秦),偃兵主张。

“散于万物而不厌”的求知精神。“弱于德,强于物”。

“历物十事”的认识意义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需要注意的是,《管子。心术上》的无外、无内是形容道体的,而惠施的大一、小一是否有宇宙论的意义,从本条看不出来。

一切有限的东西,其大小都是相对的,但它们在都具有无限性这点上却是同一的。

2、无厚不可及也,其大千里

表示有无的相对性。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事物在空间位置上的差异是相对的。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时间是绵延之流。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小同异大概是指世俗或常识的观点。

6、南方无穷而有穷。

7、今日适越而昔来。

8、连环可解也。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强调事物的存在和人的认知、认知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的相对性,反对把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差异绝对化。展示了怀疑和批判的力量,促使人们进行理性反省。

公孙龙的“离坚白”

白马非马

1、从内涵论证。

2、从外延论证。

离坚白

藏起来,自藏:事物的属性可以与事物本身相分离。

概念是借人的认知而形成的,有特定与确定的内涵,它与杂处的实在物并不具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不同的认知通道形成的不同概念,也有非常不同的含义,不能将它们混在一起。

后期墨家

后期墨家的认识论

深入探讨了认识能力和认识对象的关系、认识过程的构成要素以及知识的来源和种类等重要问题。

后期墨家的知识论属于常识实在论。

物是达名,是一切存在物的总称。知识是对物的摹写和反映。

辩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本身又包括名、辞、说三种思维形式。其中,说由辞构成,辞由名构成,名则直接举实。以名举实就使人们的概念、思维均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知,材也。:人的认识能力。

虑,求也。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也可以看作认识活动的基本动力。知,接也。一种知觉,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知,明也。一种心智的作用,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

闻知:有传闻或者传授得来的知识。

亲知:通过自己感性经验得来的知识。重视亲知是后期墨家的典型特征。知识内容的分类:

名知:对名词或概念的认识。

实知:对具体事物的知识。

合知:把名实正确的配合起来。

为知:关于行为的知识。告诉人们做的目的以及究竟怎样做。接触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后期墨家的逻辑学

关于辩的作用和目的

1、名是非。

2、别同异。

3、察名实。

4、处利害。

5、决嫌疑。

6、审治乱。

关于辩的程序和步骤

辩是一种反映事物真相,探求各种思维形式之间关系的活动。

1、以名举实。举就是模拟。名总是实的名,而实却不必有名。名分为:达类私。

达名:外延最大的概念,包括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类名:包举一类对象的概念。

私名:特定的个体。

2、以辞抒意:辞就是判断或命题。正合:实然判断;宜合:或然判断,

必合:必然判断。

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是周延的,而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3、以说出故。说就是论证。大故是条件总合,小故是部分条件。

关于辩的规则和方法

1、以类取,以类予。按类同的原则进行归纳和演绎。

2、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坚持不矛盾律。

方法:

1、辟:比喻。

2、侔:齐等。相当于直接推理。特征是前提与结论的逻辑结构相同,均

为直言判断,结论的主谓项都是由前提的主谓项附加相同的概念而构成的复杂概念。

3、援:援引对方的论断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辟的前提通常是公认的结

论,援的前提是对方的判断。

4、推:推理。

知识的成立与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把对象世界的简约化与静在化,另一方面则是主观观念的客观化与形式化。

知识的成立,以切断认知对象与不可名状的终极本源的联系为条件。而终极本源是作为价值信仰的终极依托而被置定的。因此,知识的发展所导致的便是价值信仰的消退。人的认知追求即撇开了价值信仰,便不可避免要蜕变为一种工具性的追求。

先秦哲学演变为名辩学,实意味着其思想路向已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

(八)荀子

赵国人,晚年定居兰陵。

特别着重继承并发展孔子的外王学。又从知识论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

“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与认识论

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命,天道”上的自然观成分,然而他的立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起他的“人道”学说。

天行有常的自然学说

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人世间的治乱吉凶,同自然本身的运行毫不相关,仅取决于人是否适应自然的规律。

天不具有超然的价值实体,不再具有道德价值的源头的意义。

“心有征知”的认知取向

人生来就具有认识的材质,客观事物之存在与变化又有可以被认识的理则。

荀子以“知”来谓人的本性。以“知、辩”来称人之为人的本心。人天然禀得的“性”(材质)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心。

“虚壹而静”:道家使用这些概念时,蕴含着一种精神性的价值追求。

荀子这里,却把它作为一种确保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的方法来界说的。

“制天命而用之”的主体意识

在子思、孟子那里,天道与心性的贯通是把天道价值化,因而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境界上的贯通;《中庸》、《易传》也提及“参天地之化育”来成就德性,然而由于缺乏知识论的基础,始终未能走出“价值主体”的领域。荀子则是先秦时期表现人作为知识主体有能力支配和改变自然界的最强有力的声音。

“性恶”论与“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主张

他的最主要的努力还在于确认人在道德修养与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以自然资性为“性”的“性恶”论

以“情、欲”为性,也就是以“情、欲”为天。

“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观

“善”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群体性的生活秩序的建构与确保的需要。善的建立,有待于“心”的作用。他把“心”与“天”看作是对置的关系。荀子看重的不是天,而是心。心有控制情欲的能力,从而能够建立起道德意识。而心得这种能力来源于它的认知性。从而把道德的修为放置在认知的基础。无疑是经验的路向。

“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战国末年贵族与平民依血缘形成的原有的界线的消解。

荀子讲成圣,又希望借圣人的教化,使社会大众得以转为性情,以至于善。(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隆礼重法”与“强国裕民”的外王思想

名分使群的社会建构观念

风何以能行?曰:义。另一个“分莫大于礼”。

隆礼重法的国家宰制方略

“礼”是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的。消解了先验的或超验的思想信仰对社会人事的支配力,而把在这一领域的主宰权还给现实中的人和人的理性。

礼的遵行不免要诉诸一种强制性,礼转为法。以礼法并称。在荀子那里,礼是介乎义与法之间的一个范畴,在礼与义并称时,更多地涉及道德;在礼法并称时,更多地涉及制度。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与平民的界线,使一切人平均化了,但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不至于沦落。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的利欲追求与利益分割而又不失道德理想,顾及到用“法”来管制公共社会的必然性与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家。

“强国裕民”的王道政治理想

老子有“去知去欲”的主张,孟子有“养心莫善于寡欲”。荀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不在于去欲,在于道欲、节欲。

法家讲耕,是为了战,立场是国家主义的,荀子认为国家的富足就表现在裕民中。这里体现的仍然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的特点是:君民之间不是单一的服从于被服从的的关系,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信任的关系。

荀子以“隆礼尊贤”为王道,“重法爱民”为霸道。实际上是王霸兼综。纯粹的王道,只能扮演社会批判的角色;单一的以现实功利为目的的霸道政治,只会使社会沉沦。

荀子对百家之学的批判和旨归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不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荀子的基本立场是国家在统一的礼法治理下的秩序与稳定,但以最多的文字批评子思和孟子:“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五行:仁义礼智信。

《五行》篇的这种说法,至少有两点荀子是不能接受的。

1、五行内在于人的心性之中。

2、德是天道。

都是没有经验事实作依据的。

对名家的批判与对逻辑的发展

制名以指实——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给与事物以恰当的名称。约定俗成。

三惑:

1、惑于用名以乱名。“见侮不辱”,“杀盗非杀人”。

2、惑于用实以乱名。“山渊平”。

3、惑于用名以乱实。“有牛马非马”。

荀子力图把儒家的理想追求奠定在经过知识理性洗礼的基础上,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也使儒家的观念结构有了改变。

“齐言行,一统类”的思想旨归

“上则法尧舜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意,以务息十二子之说”。

(九)韩非子

前期法家编发的理论与实践

申不害:术。君主要深藏不露,然后对臣下以“名实”考量、驾驭之。

“皆挟自为之心”的人性透视

韩非以为这种自然本性只可以加以“利用”,无所谓善恶。

“世异事异”的历史变化主张

“上古、中古、近古、当今”

韩非把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不同社会特点归因于人口的增长因素。有意于摆脱形而上的迷雾而回到历史现实中来,有其深刻性。首先,他指出人口增长过快、物质欲求过高与生产和财富的增长速度过慢引起的矛盾,这一看法在当时自然经济和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力状况下,符合实际情况;其次,人们的矛盾冲突既然源于物质的分割,则社会制度的变迁也源于现实的经济利益及其调整。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这都是由经济利益决定的。韩非极力排斥主体的价值取舍,只强调因顺自然。

“道理相应”说与“道”的工具性向度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物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理:万物的独特性质,又指各自的具体规律。韩非指道为理,显然既强调它的可知性。理作为具体事物的规则是不断变化、无定形的,道与理相应,故道亦不得不化,而无常操。显然,又强调道的可变化性。通过这样的解释使道摆脱了形上性。

“守成理,因自然”——要因顺人的好恶之情而制定赏善罚恶的法。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道就是术。这种至上性又为君主的“君临万物”

提供了一种势位。

“参验”说的经验性质

“审合形名”的功夫——用办事的实际效果来审核一个人的言论是否正确可靠。

“偶参伍之验,以则陈言之实”——判断一种认识或言论是否可信,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要把各种情况进行排列、分类,比较,反复予以核实、验证,才可以论定。

只承认经验知识的有效性,不承认价值观念的有效性。

“矛盾”说的形式化表征

形式逻辑追求知识的确定性。

然而,知识虽然讲求确定性,知识的对象却永远处于变动中,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许多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却恰恰是借消除知识及其确定性而得以为人们接受的。韩非尤其不懂得超越追求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意义。

法家的历史功过评价

人际关系的极度紧张,正根自于法家所持的人性论:每个人都是自为的,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建立起信任关系,不可以凭借道德维系社会的公共运作系统;只能诉述统一的律法;律法裁定权在君主,从君主的立场看人性的自私性,不可信任性,意味着权力只可以独尊,决策只可以独断;律法既由君主自己裁定,则它必然不是君主用以约束自己,也不是用以确保臣民的权利,而只是用以控制臣民;君臣、君民之间既无信任关系,在唯我独尊的君主以为自己可以任意役使、宰制臣民的情况下,君臣、君民的紧张关系无可避免的爆发为战争。

国际书生(2006-7-11 09:35:13)

(十)汉、唐哲学综述

西汉:前206——25;

东汉:25——220

三国:220——280

西晋:265——317

东晋:317——420

十六国:316——439

南朝:420——589

北朝:386——581

隋朝:581——619

唐朝:618——907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儒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确立

1、由董仲舒与一批今文经学家复兴的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原儒学,而是掺和了阴

阳五行家和法家的观念重新整合而成的儒学。“天、天道”是已价值观念的自然化、存在化为言的。而把价值观念存在化,就是把存在界“灵性”化,走向宗教神学。

2、秦亡提供的教训。儒学要取得意识形态的地位,不可以仅仅面向贵族并取社会

文化批判的立场,还需面向平民大众,面向依阴阳、四时、五行运作的农业社会。

3、儒学在成为官方统治思想之后,逐渐失去作为价值信仰的意义,蜕变为一种技

术知识,转化为儒士谋求功利的手段。儒家的道德诉求逐渐流为外在装饰。

玄学:

玄学既然视儒家所倡导的礼教、操守为束缚而予以排斥,被解放出来的固然可以是精神生命,也可以是物质欲望。前者为向上提升,后者为向下坠落。

儒道佛:

道教以宇宙论为依托,其进路是存在论的。道教是以民间的、日常生活的、经验的向度而赢得敬信的。

佛教视世间的、有身的生活为苦,其起点无疑与道教相左,它是价值反省的。佛教的向度本质上是上扬的,觉解的。

儒学,就其关心价值信念而言,有与佛教相似处,然而不抛弃存在界;就其重视现实存在性而言,有与道教相似处,但它坚守价值信念。儒学既然承认宇宙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则力图入世以有所担当;自然需入世才能有所担当,则需有所协调与下调。

隋唐盛世与中古前期的浪漫精神

隋朝过分强势的军事政治统治误导了他们,培植了他们过分膨胀的权力意志。

唐朝的人本思想,可以说是以儒家的观念来回应政治统治的正义性问题。

中古前期的浪漫精神

一批有学识的人物更多的浸润于佛道二教,另一批关心国家政治的人物则醉心于诗词歌赋。

浪漫精神——与先秦思想史走向的理性主义、务实倾向相比较而言,一种比较地超拔、比较富于想象、比较激情化的文化精神。

不满足于人,而把自己托付于天与神,不满足今生,奉献给来世。唯如此,人的精神才可以上扬,人的生活才得以浪漫。

同时又是与这段历史时期做为哲学形上学形态的元气论相联系。“气”论看重天生资质与先天才情,这点尤使汉唐人物与宋明人物多有分别。

入汉以后,儒学复兴并采取神学形式,加之佛道盛行,人们又重新回到了“天、天道、灵性”与信仰,重新认可情性,并借信仰提供的想象力与激情,培育了浪漫精神。

国家政治是非常现实的,绝不可以没有功利计度;信仰只适合于民间社会,浪漫甚至只能留给个人。即使美好经常为俗世的纷争所撕碎,它毕竟还可以以梦幻的方式为世代的人们指引希望。

国际书生(2006-7-12 09:22:29)

(十一)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潮

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为体,以托名于黄帝的刑名法术为用,兼取儒、墨、阴阳诸家思想熔铸成的一种新的道家学派。体现于《黄帝四经》,集成于《淮南鸿烈》。

汉初的“无为”之治与《黄帝四经》的流播

《黄帝四经》:《经法》、《十六经》、《称》、《道原》。

道作为宇宙万物之本源,在形质上看是虚、无,然而,其化生天地万物确有一定的法则与规律。天地万物的存在与发展,即是这种法则与规律的体现。强调天道的可把握性。

只有掌握与运用“相与相成”的方法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老子的“以反求成”往往是绝对的、不讲条件的,而《经法》很强调注意适宜的“时”、掌握适当的“度”。尤其可贵的是,不像老子那样片面地强调“不争”,而是持守中道。

《淮南子》对黄老学的发展与黄老思潮的历史定位

以“道”作为宇宙的起源。把从“道”到万物的生成看作一辩证展开的过程,这却对老子有所发挥。

《淮南子》的“因循”与“变法”,“无为”与“更为”相结合的社会历史观,可以

说是融会老子与韩非子思想为一体。

?国际书生(2006-7-12 10:48:18)

(十二)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

“天人相与”的神学体系

“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前九项构成了他的自然观,也是其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十项凝聚了他的社会观,则是其理论的重心所在。

“天”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是有意志有人格的造物主。构成一个在“天志”支配下以阴阳、四时、五行相配的宇宙体系。

“人副天数”的天人感性论

“同类相动”理论。天之阴阳与人之阴阳。

“为人者天、人副天数、同类相动”

“深查名号”的认识路数

名号就是圣人发天意而制作的,具有不可怀疑的权威性。

“诘其名实,观其离合”的认识方法论

“性三品”的人性学说与王道教化的成德主张

“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箕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

“承天意,成民性”的王道教化主张

借人性待教成善观为天赋王权说提供根据。

“人理副天道”的神权政治理论

“尊天受命”的社会伦理观

臣、子、妇受命于君、父、夫,不过是天子受命于天的自然延伸。“天道右阳不右阴”。

“尊君”、“一统”的政治观

“德侔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奉天而法古”的社会历史观

“天不变道亦不变”。“三统三正”的历史循环论。“黑白赤”。“正月有建子、建丑、建寅之别。”“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

董仲舒与磯纬神学

炮制与《七经》(加《孝经》)相配套的《七纬》。《白虎通》构造了一套帝王法天、官制象天、三纲六纪拟于天的神学体系,标志着儒哲学神学化与神学经学化的最终完成

?国际书生(2006-7-12 11:23:01)

(十三)王充

“元气自然”的宇宙演化学说

具有无神论倾向的王充是向“无为”的自然寻求真理以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的。黄

老道家的“自然”主要是指主体适应外界的一种行为意识与价值观念,王充的“自然”,则扩展为对客观世界的自然本性的直接肯定。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元气观

老子首先用“道”作为宇宙万物统一的本原,并以阴阳二气的“冲和”解释万物的生成过程。《管子》中的道家更视“道”与“气”是同一的,用以加强本原的“实在性”,然而却把“是什么”和“怎么样”来年改革问题混同了起来。《淮南鸿烈》提出的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生天地的说法,实际上没有跳出老子的窠臼。就是说,这些学派或个人都没有解决形上先验与形下经验的关系问题。

王充摒弃了以往的先验立场而直接回到经验现实本身,建立起他的元气自然的宇宙生成论。多样性是由于“禀性受气”的不同所造成,而“气”作为统一的本始性的存在,则是自足的自为的和永恒的。

董仲舒建构的神学的特点是把自然存在灵性化的,自然世界灵性化必然同时被目的化,因而必主“天地故生人”。

“天道无为”、“天意人心”的无神论

1、致力打掉天的神秘色彩。

2、对于“天人感应”和帝王受命说,提出反驳。根据“同类相产”反驳异类交接。

3、致力于探寻迷信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人把自己比拟于天,天才被情感意志

华的。神性就是人性的异化。

注重“效验”的经验主义认识路向

“知物由学,学之乃知”的认识前提

孔子说他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

1、王充承认人才有高下,但是认为差别是相对的。

2、学习与实践才是认识的根本途径,也是认识的基本前提。

3、认识离不开感官的作用。

4、实践事物有不可知的。

已触及到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前提和知与不知的矛盾统一问题。

“不徒耳目,必开心意”的认识过程

从“以心原物”,进一步提出类似于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的认识方法。

“明于有效、定于有证”的检验标准

强调学以致用。

困惑:偶成说与命定论

同类通气,偶适相遇。过分强调必然与偶然在各类现象中的决定作用,反而使他对“人为”的作用未能给与正确的估计。

“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的命定论

偶变成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的治乱与贤君或暴君没有任何关系,受一种神秘力量所支配。

国际书生(2006-7-12 14:58:13)

(十三)魏晋玄学

分裂割据的年代,力求与混浊的现实拉开距离,并对这种社会状况及引发这种者会状况的根源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倾向位置是经营所崇尚。

本体论是借知识论开出的,但本体又被赋予先验意义。本体论最终是为人的精神的

大学马克思主义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复习知识点汇总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6.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7.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的本质? (1)客观实在性。 (2)时间和空间 (3)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8.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实践 9.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原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11.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特点?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3)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12.发展与运动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1)区别:性质不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动作,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运动;而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联系:发展一定是运动,而运动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叫发展。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理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5)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5)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页) (7)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2)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4)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4)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15)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16)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8)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0)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2)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3)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5)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25)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27) ④资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 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28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30)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30)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31)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32)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3)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34) 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36)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38)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38)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9)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0)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2)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2)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43)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5)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46)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47)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48)

马哲知识重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 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第5页。 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第2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第22-23页。 1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关系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法的根本分歧? 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中之重点第40页。 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第40-41页。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页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意于同一性中。(4)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5)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第42-43页。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四)物质,运动,时空,规律以及他们的特征第23-32页。 (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3)时空:值得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泛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关于马哲的读书笔记

关于马哲的读书笔记 【篇一:马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84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 《共产党宣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和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世界运动、 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 和获得自由。 哲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爱智慧”的意思。 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 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 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 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 哲学和其他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 具体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 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 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马哲重要知识点

马哲重要知识点 一、问答题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回答: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这个人类社会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④从它的理论体系构成要素来看,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 ⑤从概念上来说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①时代和实践基础: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时代背景);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现实需要) 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①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个也会是多项选择题) ①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三)为什么说马克思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 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为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一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

(完整版)【自己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 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 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 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 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 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 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 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 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 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 知 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大学马克思重点知识点复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 形式:简答题(5、6道)论述题(2道) 主体与客体: A.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成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它主要表现为: 第一,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来看,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它亦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地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第二,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来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这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B.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含义。(1)主体: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具体的人。(实 践主体和认识主体,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体力和智力,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主体的能力结构是: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因素是其物质基础;第二,智力技能因素,即进入主体实践后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具备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凝结而成的统一体;第三,精神动力因素,主体的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的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体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等形式。 (2)客体:进入人的实践范围和认识范围的客观事物。(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是实践客体与认识客体的统一,认识对象与改造对象的统一。 2.辩证关系: 区别:(1)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认识者与被认识者的关系。(认识关系) (2)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改造者与被改造者的关系。(改造关系) (3)需要与满足的关系;需要者与满足者的关系。(价值关系) (4)地位和作用不同。a.主体处于支配、主导地位,起能动作用。 b.客体处于被支配、从属地位,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联系:(1)相互依存的关系 (2)相互作用的关系:改造与制约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只能就主体而言。) 运动与静止 A.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和功能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宇宙间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载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设想非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无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速关系已为许多实验所证实。这一关系表明,物体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已为现代自然科学所充分利用。

马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2015级2班刘思怡 《哲学科学常识》陈嘉映东方出版社 总: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对哲学,科学,常识这三个不同的世界图景有了新的认识,也惊讶于陈嘉映老师的学识的丰富,对概念的精准把握,论述的条理分明,用词的精准度和独到的见解。虽然本人有很多地方由于知识缺陷,对很多章节有很多不懂得地方,像数学化、西方科学的发展历程等等,但这本书都为我提供了一个宏观,清晰的脉络。在很多方面扩宽了我的知识面,也完全打破了我对文理的界限观。 正如在书的自序中那样写到,“我有很多困惑,很多问题。思想对生活有什么意义?更明确一点儿,理论对生活有什么意义。哲学的工作被科学接过,哲学似乎寿终就寝。哲学何为?何为真理?科学中没有喜怒哀乐。各种问题相互交织,以不同形式存在。”作者本人关心的是哲学命运,思想的命运。这些问题似乎离现实生活那么遥远,生活是柴米油盐;似乎又离我们那么近,如果一个人连思想都不存在,何以存在于世界,又如何区别于自己和其他动物,区别自己和他人?作者的问题又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更多的问题产生。但似乎哲学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是或压根不是哲学考虑的问题。哲学是理性的反省,不能建立普适理论,不能提供唯一

正确的答案,哲学无法解决,那么科学就能够吗?难度哲学只是负责引发思考,科学来解决吗?这样看来哲学似乎没有用。答案显然不是,这本书的结尾为我解答了这个问题,虽无准确的答案但是却有了清晰的认识。关于哲学与科学,两个世界图景,基于对本书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和自己浅显的理解,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我不能也不敢说自己对哲学和科学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因为这两个图景基本承包了我们思维认识的大半江山,又怎么能说自己通过一本书知道了全部的真谛。所以我只想分享自己或算的上或算不上的领悟理解,以及自己的思考。 哲学科学又是怎样的关系,正如书中;“科学革命之后的 哲学,逐渐丧失了哲学-科学的性质,从对世界的整体解释 退回到概念分析的领域。哲学的自然理解本性不允许哲学成为普适理论。如今的哲学,早已不是哲学-科学。我们生活 在这个经验的世界,依然需要对经验进行反思,以期我们的理解在任何地方变得连贯一致。哲学在克服常识的片段零星,它对经验进行反思,进而揭示自然概念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但这种连贯总是局部的、多义的、不固定的。”在书的 结尾写到,也是最为触动我的。“理解从来是与我们变迁不 定的生活世界联系在一起,从来也不可能提供普适理解意义上的普适理论,从来不可能对世界有完整的理解。入乎万物一体的通融之境,用巨细无遗的理论为世界提供统一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完整版)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案:首先回答实践的含义,然后实践的特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最后是回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社会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 答案: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尤其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因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怎样理解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答案: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5、简述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马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阅读篇名: 《共产党宣言》 简要背景: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用德文首次发表。它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这部著作篇幅不大,只有3万多字,但在世界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由于它的问世以及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世界上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共产党组织和社会主义组织,产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由于它的问世以及马克思主义其他著作的发表,马克思被评为世界公认的人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共产党宣言》在世界上的传播非常广泛,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被翻译成200 多种文字,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人士必读的著作。 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四部分: 1、资产者和无产者:阐述了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 过的作用,通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无产者和共产党:揭露了雇佣劳动中隐含着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指出无产阶级的 历史使命就是“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并勾画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轮廓。 3、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列举并分析了当时存在的种种号称为“社会主义或共产 主义”的思潮的实质,指出它们与马克思所指的“共产主义”的区别。 4、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表明态度:“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 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应用唯物史观,深刻分析资产者和无产者产生、发展和相互斗争的过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通常习惯称为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是整个《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应用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即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的是生产资料的

超完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精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笔记 绪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应试提示:注意把握要点,常以简答题方式出现。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 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和法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法国、德国也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大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空前增长;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尖锐化。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 掌握三大工人运动,常以多选题方式出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具体表现为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发动了起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口号。标志着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可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此处知识点较多,注意记忆,常以选择题方式出现。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古希腊罗马哲学其他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影响相对说是间接来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两个分离得以统一。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最主要的是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终极马哲笔记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大学马哲期末详细知识点归纳教学内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回答。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3)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才会变成现实。 3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基本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意识的作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物质、运动及相互关系,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物质的唯一特性的客观实在性。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相互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是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题,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性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时间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联系与发展,如何理解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生活与哲学(马哲)笔记整理

期末主观题应试宝典 生活与哲学(马哲)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唯物论部分)与追求真理(认识论部分) 辩证唯物论核心词:物质、意识、规律认识论核心词:实践、认识、真理课题:一、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部分)二、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部分)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含义: (2)怎样?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 来。 ④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 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认识论部分) 【世界观】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 或螺旋式的上升。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部分) 唯物辩证法核心词:联系、发展、矛盾、辩证的否定观(创新) 【世界观】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理笔记

2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绪论 2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3 .....................................................................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二节 4 ............................................................................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节 5 ................................................................................................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 5 ....................................................................................................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7 ) ............................................................... (4页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2 ..................................................................................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4 ..................................................................................................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4 .............................................................................................. .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第一节 15 .................................................................................................. . 认识的辩证运动第二节 16 . ..........................................................................................................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18 ...............................................................................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第四节 20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三章 20 ...............................................................................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一节 22 ...........................................................................................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二节 23 ...........................................................................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25 ...........................................................................................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四章 25 ................................................................................................... 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节 27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第二节 ④资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28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30)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30)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31)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32)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3)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34) 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36)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38)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38)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9)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0)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2)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2)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43)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5)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4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