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科0902班 环境规划与管理 复习摘要

环科0902班 环境规划与管理 复习摘要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第二节 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个路标)
2、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1973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3、1984年10月,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下,编写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战略。
4、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第二个路标)
5、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 远景目标》,明确“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
6、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刚要》提出了“一控双达标”(全国主要污 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空 气、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33211工程。
7、2002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10月,又颁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志着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正在深化。
8、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 (1)行政手段 (2)法律手段 (3)经济手段 (4)技术手段 (5)宣传教育手段。
第二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1、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2)“污染者付费”政策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2、1996年9月30日前,对小造纸、小制革、小染料厂及土法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铅锌、炼 油、选金和农药、漂染、电镀、石棉制品、放射性制品等“15小”企业实行取缔、关闭或停产。 提出了限制发展的8个行业,即造纸、制革、印染、电镀、化工、农药、酿造和有色金属冶炼。
3、环境经济政策:是使用税收、信贷、补贴、收费等各种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这 些政策大致可分为经济优惠政策、生态补偿政策和排污收费政策三类。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1、环境法律责任:指环境法主体因违反其法律义务而应当依法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按 其性质可以分为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民事责任和环境刑事责任三种。(1)环境行政责任:指违 反环境法和国家行政法规中有关环境行政义

务的规定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环境民事 责任:指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公共财产或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合法环境权益所 应当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3)环境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因违反环境法,造成或可能造 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构成犯罪时,应当依法承担的以刑罚为处罚方式的法律后果。
2、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2)环境保护基本法 (3)环境资源单 行法 (4)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5)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法令、 法规和条例 (6)环境保护地方法规 (7)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第三季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1、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1)“三同时”制度: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2)排污收费制度:指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用于污染的治理。
(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4)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其规定了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应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的领导 人对本单位污染防治负责,并确定他们在任期内环境保护的任务目标,列为政绩进行考核。环境 保护目标责任制被任务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制定量化指 标进行考核,每年评定城市各项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
(6)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 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 项活动,这就是许可证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方式是针对分散控制的问题,改变过去一家一户治理污染 的做法,把有关污染源汇总在一起,经分析比较,进行合理组合,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 效益优化的前提下,采取集中处理措施的污染控制方式。
(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对超标排放的污染源,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作出必须在一定期限内 完成治理达标的决定。
第四节 环境标准体


1、环境标准分类(五类两级) 五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 方法标准以及其他标准。 两级指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1)环境质量标准: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 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允许含量,叫做环境质量标准。
(2)污染排放标准:为了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 的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量规定就是污染物排放标准。
(3)环境基础标准: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 指南、导则及信息编码等所作的规定,叫环境基础标准。
(4)环境方法标准:国家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环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 技术所作的规定,叫做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5)其他标准:除了上述四类之外的环境标准,均纳入其他标准,如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1、环境目标的类型 按规划内容分: ①环境质量目标 ②环境建设目标 ③污染控制目标 ④环境管理目标
2、空气环境功能区
(1)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2)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 地区。
(3)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1)一类水域: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二类水域: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3)三类水域: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 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4)四类水域: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五类水域: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第七章 流域水环境规划
第一节 流域水环境规划的内容和工作程序
1、流域水环境规划的内容:①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各种标准,提出水体功能区划和水质控制指 标。②确定水质超标河段和主要污染物。③确定各河段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容量。④确定各排污口

的允许排污量。⑤预测污染治理费用,提出最佳规划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