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邯郸市一模考试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邯郸市一模考试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邯郸市一模考试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邯郸市一模考试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邯郸市一模考试理科数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3.19

一、选择题:DBCAC ABBDA DA

12题 解析:(方法一) 方程0)(=x f 即0122

=++++b x a x ax x ,注意到2)1(122

2

-+=+x x x

x ,进行换元,令,1

t x

x =+

则原方程可化为022=-++b at t ,其中22-≤≥t t 或。原方程再化为022

=-++t b ta 此时把方程看作关于),(b a 的二元一次方程,即点),(b a 的直线方程。根据直线上的任一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可得:

1

22

222+-≥

+t t b a ,两边平方得

1

)2(22

22

2

+-≥+t t b a

而61

9)1(19)1(6)1(1]3)1[(1)2(2

2

22222222

22-+++=+++-+=+-+=+-t t t t t t t t t 其中512

≥+t , 由函数69)(-+=r r r f 的单调性可知5461

9)1(22≥

-+++t t ,故542

2≥+b a 选A (方法二)

方程0)(=x f 即0

122

=++++b x

a x ax x ,注意到2)1(1222

-+=+x x x x ,进行换元,令,1

t x

x =+

则原方程可化为022=-++b at t ,其中22-≤≥t t 或。原问题等价于关于t 方程022

=-++b at t 在),2()2,(+∞?--∞上有解,由函数

2)(2-++=b at t t f 的图象和性质知有5种情况:

(1) 方程的两根均大于等于2,此时可得??

???-≤-≥≥++4)2(40222

a b a b a ,对照选项只要注意到

第三个条件4-≤a ,就知本题答案不在这种情况里.

(2) 方程两根均小于等于-2,此时可得??

???≥-≥≥++-4)2(40222

a b a b a ,同上对照选项只要注

意到第三个条件4≥a ,就知本题答案也不在这种情况里.

(3) 方程的两根一个大于等于2,另一个小于等于-2,此时可得

??

?≤++≤++-0

220

22b a b a ,由线性规划知识可得点),(b a 所在的区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对照选项知这种情况里也没有所选答案.

(4) 方程有两个根一个大于等于2,另一个大于-2小于2,此时有

??

?>++-≤++0220

22b a b a ,同上点),(b a 所表示的区域为下图,易求原点到直线022=++b a 距离为

5

2,所以2

2

b a +的最小值为

5

4,

(5)方程有两个根一个小于等于-2,另一个大于等于-2小于2,此时有

??

?≤++->++0

220

22b a b a ,此种情况同上一种. 二、填空题: 13.24 14.

65

15.[)+∞,2 16.②④ 三、解答题:

17.解:(Ⅰ)由余弦定理知,A bc a c b cos 2222=-+,

∴A

A cos 23

tan =

, ……………………………2分

∴2

3sin =

A , ∵)2,0(π∈A ,∴3

π

=A . ……………………………4分

(Ⅱ)由正弦定理得 2sin sin sin ===C

c

B b A a ,

∴C c B b sin 2,sin 2==

∴)3

2sin(

2sin 2sin 2sin 2B B C B c b -+=+=+π

)6

sin(32cos 3sin 3)sin 21cos 23(

2sin 2π+=+=++=B B B B B B …………………………7分

232ππ<-=B C ,2

π

2

6

π

π

<

3

26

3

π

π

π

<+

sin(323≤+

B ,

∴323≤+

∴b +c 的取值范围为(3, …………………………10分

18.解:

(Ⅰ)设“每个社区都有同学选择”为事件A .

每名同学都有3种选择,4名同学的选择共有43种等可能的情况.

事件A 所包含的等可能事件的个数为363

324

=A C , 所以, 94

3

36)(4

==

A P , 即每个社区都有同学选择的概率为9

4

. …………4分

(Ⅱ)设“一名同学选择甲社区”为事件B ,则3

1

)(=B P .

4人中选择甲社区的人数ξ可看作4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B 发生的次数,因此,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

ξ可取的值为0,1,2,3,4.

………6分

()4412()()33

i i i

P i C ξ-==, 0,1,2,3,4i =.

…………8分

ξ的分布列为:

ξ的期望为()14

433

E ξ=?=. …………12分

19.解:(Ⅰ)连结AC 1交A 1C 于点G ,连结DG ,

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四边形ACC 1A 1是平行四边形, ∴AG =GC 1, ∵AD =DB ,

∴DG //BC 1 , ………………2分 ∵DG ?平面A 1DC ,BC 1?平面A 1DC ,

∴BC 1//平面A 1DC . ………………4分

(II )解法一:易知,ACA 3

=∠在1ACA ?中可求31=AA ,……6分

过D 作DE ⊥AC 交AC 于E ,过点D 作DF ⊥A 1C 交A 1C 于F ,

连结

EF .

∵平面ABC ⊥平面ACC 1A 1,DE ?平面ABC , 平面ABC ∩平面ACC 1A 1=AC , ∴DE ⊥平面ACC 1A 1,

∴EF 是DF 在平面ACC

1A 1内的射影。 ∴EF ⊥A 1C ,

∴∠DFE 是二面角D —A 1C —A 的平面角, ………………9分

在直角三角形ADC

中,AD DC DE AC ?=

=又易知1ABB DC ⊥平面,所以1DC A D ⊥

. 在直角三角形1A DC 中,

11sin 813

A D DC DE DF DFE A C DF ?=

=∴== (0,)2

DFE π

∠∈,∴arcsin 13DFE ∠=.

所以二面角D —A 1C —A 的大小为……………………12分

解法二:易知,ACA 3

=∠在1ACA ?中可求31=AA , 过点A 作AO ⊥BC 交BC 于O ,过点O 作OE ⊥BC 交B 1C 1于E . 因为平面ABC ⊥平面CBB 1C 1

所以AO ⊥平面CBB 1C 1,分别以OB 、OE 、OA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6分 因为BC =1,AA 1

△AB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O 为BC 的中点,则

)0,3,2

1(),43,0,41(),23,3,0(),0,0,21(),23,

0,0(),0,0,0(11--C D A C A O ………………8分 设平面A 1DC 的法向量为(,,),x y z =n

则10,

0.

CD A C ??=???=??n n

1331(,0,),

(,4

230,4

410.2CD A C x z x z ==-

?+=??∴??--=?? 取1,3).

x A DC ==

-n 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可求平面ACA 1的一个法向量为1)=-1n . ………………10分

设二面角D —A 1C —A 的大小为θ,因为向量1n n 与所成的角与所求二面角的大小相等,

则cos cos θ=<>=

=1n,n (0,),θπθ∈∴= 所以二面角D —A 1C —A 的大小为……………………12分 20.解:(Ⅰ))(x f 的导数.)(m e x f x -='

由题意知0)0(='f ,即.1,01=∴=-m m ………………2分

令,0)(>'x f 解得;0>x 令,0)(<'x f 解得.0

从而)(x f 在)0,(-∞内单调递减,在),0(+∞内单调递增.

所以,当0=x 时,)(x f 取得最小值1. ………………4分 (Ⅱ)解:因为不等式1)(+≥ax x f 的解集为P ,且,}20|{P x x ?≤≤

所以对于任意]2,0[∈x ,不等式1)(+≥ax x f 恒成立.……………6分

由1)(+≥ax x f ,得01)1≥-+-

x a e x (. 设1)1)(-+-

=x a e x g x (,则)1)(+-='a e x g x (. (1)若0=x ,不等式01)1≥-+-

x a e x (显然成立. ……………8分 (2)若]2,0(∈x ,则1>x e .

当11≤+a ,即0≤a 时,0)(>'x g ,)(x g 在]2,0(上单调递增,

0)0()(=>∴g x g ,此时,不等式01)1≥-+-

x a e x (成立. ……10分 当11>+a ,即0>a 时,)(x g 在)]1ln(,0(+a 上单调递减,

0)0()(=<∴g x g ,此时,不等式01)1≥-+-

x a e x (不恒成立. 因此,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0,(∞-. …………………………12分 21.

解:(Ⅰ)依题意,可得222

2c a b c a b =??=??=+?

,从而2

21

3a b ?=??=??,故所求双曲线的

方程为2

2

13

y x -= . ………………………4分 (Ⅱ)解法一:设1122(,),(,)A x y B x y ,由22

2

330

x my x y =+??--=?,消去x 可得22(31)1290m y my -++=,因为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故213

m ≠

, 由韦达定理,得1221221231

9.31m y y m y y m -?

+=??-??=?-?

, ………………………………6分

两式相除,得

121143

m y y +=-, 所以121343y y my =-

+,而C 点的坐标为),2

1

(2y ,故直线AC 的斜率为

111211

111343413432

2

AC y y y y my y k my x my +

-+=

==+-

+, ………………………………8分 所以AC 的方程为12141

()432

y y y x my -=

-+,

整理可得1145

()434

y y x my =

-+, ………………………10分

故直线AC 恒过点5

(,0)4

. …………………………12分

解法二:

当0m =时,直线方程为2x =,将2x =与2

2

13

y x -=联立求得点()2,3A 或()2,3A -,点()2,3B -或()2,3B ,求得直线AC 的方程为45y x =-或

45y x =-+,由此判断直线AC 过定点5,04P ??

???

. ………………6分

就一般情况证明如下:

由22

2330

x my x y =+??--=?,消去x 可得22

(31)1290m y my -++=, 依题意213m ≠,设1122(,),(,)A x y B x y ,由韦达定理,得1221221231

9.

31m y y m y y m -?

+=??-??=?-?,

……………………………………………8分

点21

(,)2

C y ,22415324CP

y y k ==--.11

115344

AP y y k x my ==

-+, ……10分

∵2112121

211241612()

333(4348483131043

)4

CP AP y y my y y y k k my m m

m m m y y m ++-=--=-=-+---++=+,

所以,,A M C 三点共线,直线AC 过定点5

(,0)4

P . …………12分

22.解:(Ⅰ),23611211++==b b S n 时,

当 ∴2111==b b 或,

∵21

由2362

++=n n

n b b S , 得23612

11++=+++n n n b b S .

两式相减得:n n n n n b b b b b 3362

1211--+=+++,

即0)(3))((111=+-+-+++n n n n n n b b b b b b .

3,01=-∴>+n n n b b b . ………3分 ∴数列{}n b 是首项为1,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23-=n b n . ………5分

(Ⅱ)由1)1

1(-+

=n n

n a b a ,得n n n b a a 111+=-,

11

2211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

∴--- (2≥n ). 由23,21-==n b a n ,

知2)411()5311)(2311(?+??-+-+

= n n a n )2

31

1()411)(11(-+??++=n . …………7分

显然n =1时上式也成立. 又33113+=+n b n ,设313+=n c n ,

当1=n 时,有133314113811c a ==+?>=+=,

当2=n 时,有23

33

1238

56812525)411)(11(c =+?=>==++, 于是猜想 n n c a > . ………………………………………8分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1=n 时,由上面的证明知猜想成立.

②假设)1(≥=k k n 时n n c a >成立,即31

3)2

31

1()411)(11(+>-+??++k k 成立,

则1+=k n 时,左边=)2)1(31

1)(2311()411)(11(1-++-+

??++=+k k a k 1

32

313)2)1(311(1333++?+=-++

+>k k k k k ,

右边=331431)1(3+=++=+k k c k , 由

2

2

3333

13

1)13()13)(43()23()43()13()23()13()()(+++-+=

+-++?+>-++k k k k k k k k c a k k 112

0)13(4

9++>∴>++=

k k c a k k ,成立,即1+=k n 时n n c a >成立.

综上所述,n n c a >,即31+>n n b a 对任何正整数n 都成立. ……………12分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全国一卷Word版和PDF版。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一卷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M={x |-4<x <2},N={x | -x -6<0},则M∩U = A{x |-4<x <3} B{x |-4<x <-2} C{x |-2<x <2} D{x |2<x <3} 2.设复数z 满足|z -i|=1,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则 A B C D 3.已知a =2.0log 2,b =2.02,c =3 .02 .0,则 A.a <b <c B.a <c <b C.c <a <b D.b <c <a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到足底的长度之比是 ??? ? ??≈称之为黄金分割.618.021 -521-5,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 2 1 -5 。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cm,则其身高可能是 A.165 cm B.175 cm C.185 cm D.190 cm 5.函数()][ππ,的-cos sin 2 x x x x x f ++= 图像大致为 A B C D 6.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 -”,右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A. 165 B.3211 C.3221 D.16 11 7.已知非零向量,满足 ,且 ,则与的夹角为 A. 6π B.3π C.32π D.6 5π

2019年数学考试大纲

2019年数学二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数学约78% 线性代数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考试要求

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2019·肇庆统测]若复数z 满足12i 1i z +=+,则z =( ) A B . 32 C D . 12 2.[2019·武汉六中]设集合{} 2540A x x x =∈+->N ,集合[]0,2B =,则A B =( ) A .{}0,1,2 B .[]0,2 C .? D .{}1,2 3.[2019·海淀八模]如图给出的是2000年至201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2000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与年份呈负相关 B .2010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逐年增大 C .2008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速最大 D .2010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速最大 4.[2019·湘潭一模]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223S a =,则3 4 12 a a a a +=+( ) A . 14 B . 12 C .2 D .4 5.[2019·河南名校联考]已知函数()32f x x ax bx c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0,1,且()f x 的图象在点()()1,1f 处的切线过点()2,7,则b =( ) A .1 B .2 C .3 D .4 6.[2019·肇庆统测]已知ABC △的边BC 上有一点D 满足3BD DC =,则AD 可表示为( ) A .13 44 AD AB AC = + B .31 44 AD AB AC = + C .21 33AD AB AC =+ D .41 55 AD AB AC =+ 7.[2019·遵义联考]如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中任意两个顶点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 ) A . B .4 C .D .5 8.[2019·滨州期末]已知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PF 直线与抛物线C 的一个交点,若3PF FQ =,则QF =( ) A .3 B .8 3 C .4或8 3 D .3或4 9.[2019·宁德期末]已知函数()32,0 ln ,0x x x f x x x ?-≤=?->? ,若函数()()g x f x x a =--有3个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 B .[)0,1 C .(],2-∞ D .(],1-∞ 10.[2019·衡水中学]如图在圆O 中,AB ,CD 是圆O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现分别以OA ,OB ,OC ,OD 为直径作四个圆,在圆O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A . 1π B . 12π C . 112π- D .1142π - 11.[2019·湖北联考]椭圆Γ:()222210x y a b a b +=>>与双曲线Ω:()22 2210,0x y m n m n -=>>焦点相同, F 为左焦点,曲线Γ与Ω在第一象限、第三象限的交点分别为A 、B ,且2π 3 AFB ∠=,则当这两条曲线的离心率之积最小时,双曲线有一条渐近线的方程是( ) A .20x y -= B .20x y += C .0x = D 0y += 12.[2019·丰台期末]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分别是棱AB ,BC ,1CC 的中点,P 是底面ABCD 内一动点,若直线1D P 与平面EFG 不存在公共点,则三角形1PBB 的 面积的最小值为( )

2019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019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专题一:函数、极限与导数的综合问题(一)不等式、函数与导数部分考查特点分析与建议

全国课标卷考查内容分析(考什么) (一)结论: 考查的核心知识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象、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分段函数);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 函数的图象:包含显性与隐性; 导数的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与零点;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或证明不等式、求参数范围. (二)试题题型结构:全国卷基本上是2道选择题或填空题、1道解答题,共3道题.分值为22分. (三)试题难度定位:全国卷对函数与导数的考查难度相对稳定,选择、填空题中,有一道为中等难度,另一道作为选择、填空的“压轴题”进行考查;解答题均放置于“压轴”位置. 小题考点可总结为八类: (1)分段函数;(2)函数的性质; (3)基本函数;(4)函数图像; (5)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6)函数的最值; (7)导数及其应用;(8)定积分。 解答题主要是利用导数处理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等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往往放在解答题的后面两道题中的一个.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题,常见的考点可分为六个方面:(1)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2)证明不等式的问题; (3)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问题;(4)函数的最值与极值问题; (5)导数的几何意义问题;(6)存在性问题。

考点: 题型1 函数的概念 例1 有以下判断: ①f (x )=|x | x 与g (x )=? ?? ?? 1 x -x 表示同一函数; ②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的交点最多有1个; ③f (x )=x 2-2x +1与g (t )=t 2 -2t +1是同一函数; ④若f (x )=|x -1|-|x |,则f ? ?? ??f ? ????12=0. 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_______. 题型2 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和零点(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第8题) 例 2、已知函数()() 211 2x x f x x x a e e --+=-++有唯一零点,则a = A. 12- B. 13 C. 1 2 D. 1 C 【解析】函数()f x 的零点满足() 211 2e e x x x x a --+-=-+, 设()1 1 e e x x g x --+=+,则()()211 1 1 1 1 1e 1 e e e e e x x x x x x g x ---+----=-=- = ', 当()0g x '=时, 1x =;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调递增,当1x =时,函数()g x 取得最小值,为 ()12g =.设()22h x x x =-,当1x =时,函数()h x 取得最小值,为1-,若0a ->, 函数()h x 与函数()ag x -没有交点;若0a -<,当()()11ag h -=时,函数()h x 和 ()ag x -有一个交点,即21a -?=-,解得1 2 a = .故选C. 例3、 (2012理科)(10) 已知函数 1 ()ln(1)f x x x =+-;则() y f x =

2019考研数学一大纲原文(完整版)

2019考研数学一大纲原文(完整版) 来源:文都教育 九月即来,2019考研数学一大纲在九月中旬正式公布了,需要考此科目的同学快来收藏此页面,我们先了解今年大纲考哪些内容,考试限定范围有多大,然后在九月十五日,来和文都数学大咖一起,共同分析考研数学一新大纲有何不同!鉴于2019考研数学一大纲还没有出来,同学们可以借鉴2018考研数学一大纲进行复习。 2018考研数学一大纲原文(完整版)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数学约56%

线性代数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2019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2.设z =-3+2i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AB u u u r =(2,3),AC uuu r =(3,t ),BC uuu r =1,则AB BC ?u u u r u u u r = A .-3 B .-2 C .2 D .3 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L 2点的轨道运行.L 2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质量为M 1,月球质量为M 2,地月距离为R ,L 2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 满足方程: 121 223 ()()M M M R r R r r R +=++. 设r R α=,由于α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3453 2 333(1)ααααα++≈+,则r 的近似值为 A 2 1 M R M B 2 1 2M R M C 2 3 1 3M R M D 2 3 1 3M R M 5.演讲比赛共有9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9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7个有效评分.7个有效评分与9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数字特征是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方差 D .极差 6.若a >b ,则 A .ln(a ?b )>0 B .3a <3b C .a 3?b 3>0 D .│a │>│b │ 7.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2019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出现新考点题型有变化考纲摘录 知识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分别用A,B,C 表示。(1)了解(A):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2)理解(B):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并加以解决;(3)掌握(C):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 试题类型 全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文、理科全卷题型、题量和赋分分别如下: 试卷结构 文科卷: 1.全卷22道试题均为必做题; 2.试卷结构为选择题10道,每道5分,共50分;填空题7道,每道5分,共35分;解答题5道,每道分值不低于10分同时不高于14分,共65分。 理科卷: 1.全卷22道试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20道试题为必做题,在填空题中设置2道选做题(需要考生在这2道选做题中选择一道作答,若两道都选,按前一道作答结果计分),即考生共需作答21道试题; 2.试卷结构为选择题10道,每道5分,共50分;填空题6道,每道5分,考生需作答5道,共25分;解答题6道,每道分值不低于10分同时不高于14分,共75分;试题按难度(难度=实测平均分/满分)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 难度在 0.70以上的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40-0.70之间(包括0.40和0.70)的题为中等题,难度在0.40以下的题为难题。控制三种难度的试题的合适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题型变化对文科生影响更明显

2019年考研数学一高等数学考试大纲附录10页

2012年考研数学一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019届高三理科数学全国大联考试卷及解析

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答案版 数 学(理科)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复数z =x +y i ,其中x ,y 是实数,i 是虚数单位,若y 1-i =x +i ,则复数z 的共轭 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D) y =138(2.5是指对该样本所得结论:4.已知????2x 2-1x n (n ∈N *)的展开式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128,则其展开式中含1x 项的系数是(A) A .-84 B .84 C .-24 D .24 【解析】由已知,2n =128,得n =7,所以T r +1=C r 7(2x 2)7-r ????-1x r =(-1)r ·27-r C r 7x 14-3r . 令14-3r =-1,得r =5,所以展开式中含1x 项的系数为(-1)527- 5C 57=-84,选A. 5.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f (x )在R 上单调递增,若a ,b ,c 成等差数列,

且b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f (b )>0,且f (a )+f (c )>0 B .f (b )>0,且f (a )+f (c )<0 C .f (b )<0,且f (a )+f (c )>0 D .f (b )<0,且f (a )+f (c )<0 【解析】由已知,f (b )>f (0)=0.因为a +c =2b >0,则a >-c ,从而f (a )>f (-c )=-f (c ), 即f (a )+f (c )>0,选A. 6.设x 为区间[-2,2]内的均匀随机数,则计算机执行下列程序后,输出的y 值落在区间????12,3内的概率为(C) ④设g (x )=2sin 2x ,则g ???x +4=2sin 2???x +4=2sin ? ??2x +2=2cos 2x ≠f (x ),结 论错误,选B. 8.已知命题p :若a >2且b >2,则a +b <ab ;命题q :x >0,使(x -1)·2x =1,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A .p ∧q B .(綈p )∧q C .p ∧(綈q ) D .(綈p )∧(綈q ) 【解析】若a >2且b >2,则1a <12且1b <12,得1a +1 b <1,即a +b ab <1,从而a +b <ab ,所以命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解读考纲

15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考内容 (一)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坐标系 (1)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2)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3)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4)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5)了解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表示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 2.参数方程 (1)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2)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3)了解平摆线、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推导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4)了解其他摆线的生成过程,了解摆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摆线在表示行星运动轨道中的作用. 1.从考查题型来看,涉及本知识点的题目主要以选考的方式,在解答题中出现,考查与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相关的互化与计算 2.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考查:(1)极坐标系中直线和圆的方程;(2)已知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考向一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样题1(2018新课标III 卷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y θθ=??=? , (θ为参数),过点 ( 0,且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与O ⊙交于A B ,两点. (1)求α的取值范围; (2)求AB 中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答案】(1)(, )44 π3π ;(2)(α为参数, 44 απ3π << ). (2)l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44 απ3π << ). 设A ,B ,P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A t ,B t ,P t , 则2 A B P t t t +=,且A t ,B t 满足. 于是 , . 又点P 的坐标(,)x y 满足 所以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是 (α为参数, 44 απ3π << ).学-科网 考向二 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2019年整理】数学二大纲及题型分布

2012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数学考试大纲 数学二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教学 约78% 线性代数 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 单项选择题 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 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4分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 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0sin lim 1x x x →=, 1lim 1x x e x →∞??+= ???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

2019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及答案doc资料

2019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I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2.设复数z 满足=1i 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 ),则 A .22+11()x y += B .221(1)x y +=- C .22(1)1y x +-= D .22(+1)1y x += 3.已知0.20.32 log 0.220.2a b c ===,,,则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512 -(512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 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512 -.若某人满 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 cm ,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 ,则其身高可能是 A .165 cm B .175 cm C .185 cm D .190 cm 5.函数f (x )= 2 sin cos ++x x x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A . B . C . D . 6.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 —”,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A .516 B .1132 C .2132 D .1116 7.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2||=a b ,且()-a b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A .π6 B .π3 C .2π3 D .5π6

2019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发布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新版《考试说明》继续强调立德树人,突出能力、思维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和去年相比,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基础上有微调。其中,英语学科单项填空题调整为语篇填空题,政治学科和生物学科调整“考试范围与要求”内容,所有学科的“参考样题”都用2018年北京卷部分试题进行相应替换。 下面即《关于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修订的说明》,让我们先睹为快~

【语文】 2019年北京卷《考试说明》(语文)的修订,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同时结合北京市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总体稳定,局部调整。 新版《考试说明》中,“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附录1古诗文背诵篇目”“附录2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均保持不变。“参考样题”略有调整,删去个别往年旧题或试测题,将2018年高考北京卷语文部分试题纳入,具体调整如下: 调整后,参考样题总数由2018年的69道增至71道。从整体看,2019年参考样题体现出对语文基础、经典阅读、思维品质的重视,反映高考语文北京卷的命题思想和考查思路。 1.重视语文基础,突出综合与运用 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的素养形成、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样题强调在阅读、表达等语文活动中,重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融合贯通,突出以特定情境为依托进行综合考查的思路。如2018年第15题,在阅读情境中考查对古代诗歌基本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第17题第④题,用校庆致辞的现实生活场景引出古诗文默写,表现出积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征。 2.重视经典阅读,强调理解和感悟 经典著作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是传承文化、塑造品格的重要载体。样题强调阅读经典文学和文化著作,应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理解、感受和领悟作品的形象、主旨及思想内涵等。如2018年第13题考查儒学经典《论语》,

2019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共23 题,共150 分,共 5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 -5x+6>0} ,B={ x|x-1<0} ,则A∩B= 1.设集合A={ x|x A.(-∞,1)B.(-2,1)C.(-3,-1)D.(3,+∞)2.设z=-3+2i,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已知AB =(2,3), AC =(3,t),BC =1,则AB BC = A.-3 B.-2 C.2 D.3 4.2019 年1 月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 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L2 点的轨道运行.L2 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质量为M 1,月球质量为M2,地月距离为R,L2 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 满足方程: M M M 1 2 1 2 2 ( ) 3 R r (R r)r R . 设r R ,由于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 3 4 5 3 3 2 (1 ) 3 3 ,则r 的近似 值为 A.M 2 M 1 R B. M 2 1 R C. 3 3M 2 M 1 R D. 3 M 2 1 R

2019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内容比例 代数 约45% 三角 约20% 立体几何 约10% 平面解析几何 约25% (三)题型比例 选择题(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 约30% 填空题 约20% 解答题(含简答题、计算题和应用题) 约50% (四)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60% 中等题 约30% 较难题 约10%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高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学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对所列知识提出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顺序排列,且高一级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层次要求。三个层次分别为: 了解:对学过知识能进行复述和辨认,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感性和初步理性的认识,知道有关内容,并能进行直接运用。 理解: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理性的认识,能在了解知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相应的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掌握:对所列知识在理解基础上能综合运用,并会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代数】 (一)集合 1.了解集合的意义及其表示方法,了解空集、全集、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会求一个非空集合的子集,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2.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 (二)不等式 1.理解实数大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性质比较两个实数或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2.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理解均值定理,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不等式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2.设z =-3+2i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A .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AB u u u v =(2,3),AC u u u v =(3,t ),BC u u u v =1,则AB BC ?u u u v u u u v = A . -3 B. -2 C. 2 D. 3 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2L 点的轨道运行.2L 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质量为M 1,月球质量为M 2,地月距离为R ,2L 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 满足方程: 121 223 ()()M M M R r R r r R +=++. 设r R α=,由于α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3453 2 333(1)ααααα++≈+,则r 的近似值为 A. B. C. D. 5.演讲比赛共有9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9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

2019年新高考新考纲-数学理科

数学(理)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 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1.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 2.难度控制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2019年整理】数学二大纲及题型分布

2012 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教学 约 78% 线性代数 约 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高等数学 、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 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 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 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 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 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 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 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 ,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有界性、 最大值和最 小值定理、介值定理) ,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反函 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 高阶导数 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微分 中值定理 洛必达( L'Hospital )法则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 函数的极值 函数图形的凹凸 性、拐点及渐近线 函数图形的描绘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弧微分 曲率的概念 曲率 圆与曲率半径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 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 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理解函数的 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了 数学考试大纲 数学二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9 小题,共 94 分 lim sinx x 0 x 1, lim 1 1 x x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