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医学公选课复习提纲

法医学公选课复习提纲

法医学公选课复习提纲
法医学公选课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

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在火灾高温环境中,灼热的空气、蒸汽、刺激性气体及大量

的烟雾随呼吸进入呼吸道,从而引起呼吸道烧伤改变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

外源化学物

保险杠损伤因保险杠撞击而形成的损伤???

电流斑其形成是由于带电导体与皮肤接触,电流通过完整皮肤时,在接触处产生

的焦耳热及电解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特殊皮肤损伤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尸僵指人死后躯体逐渐变硬而僵直的过程

皮肤金属化系因电极金属在高温下熔化和挥发而成的金属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

沉积于皮肤表面及深部

尸体现象指人死后,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并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

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特殊征象的死后变化

机械性损伤当机体收到机械性暴力作用后,器官组织结构被破坏或功能发生障碍八字不交指缢死者缢绳的着力部位在颈前部,多在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绕向颈部左右两侧,斜行向后上方,沿下颌骨角,经耳后越过乳突,升入发际,达头枕部上方而形成提空

亲子鉴定就是利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

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猝死。在日本有“突然惊叫一声而死”的意思(P97)

脑死亡指大脑、小脑、脑干等在内的全部脑功能活动不可逆地永久性地丧失,也可称为全脑死亡。(P18)

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机械性窒息因机械性暴力作用引起的呼吸障碍所导致的窒息

尸斑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的血液缺乏动力而沿着血管网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尸体高位血管空虚、尸体低下位血管充血的结果,尸体低下部位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充满血液,透过皮肤呈

现出来的暗红色到暗紫红色斑痕,这些斑痕开始是云雾状、条块状,最后

逐渐形成片状,即为尸斑

白骨化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过程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

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

法医鉴定人具有法医学知识和经验并受司法机关指派、委托或聘请,就所交付的事物进行检验、研究和认定并作出具有法律证据效力的鉴定结论的人。

溺死由于液体阻塞呼吸道及肺泡,阻碍气体交换,体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发生窒息死亡

自溶动植物尸体、残株和粪便等不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就能释放出营养物质的现象

生物性检材主要指人体组织与器官、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由它们形成的瘢痕猝死又称急死,是指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而发生的突然性死亡

中毒量能使机体出现中毒症状的毒物最小剂量

致死量指能使生物死亡的物质所需的最少剂量

中毒血浓度指能引起中毒反应的这种毒物在中毒者血中的最低浓度

致死血浓度指引起中毒死亡的这种毒物在中毒者血中的最低浓度。

水性肺气肿溺水者强烈的死前呼吸运动,导致溺液、粘液、空气三者在气道内混合成为泡沫,而吸气力量大于呼气力量,使泡沫样溺液被吸入肺泡而不易呼出,导致大量溺液储集于肺中,导致水性肺气肿

挫伤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挤压等作用于人体软组织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外力

直接作用的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轻者局部血肿、瘀血,重者肌肉、肌腱断裂,关

节错缝或血管神经严重损伤,甚者伤及脏腑经脉和气血而造成内伤的疾病

表皮剥脱机械性暴力引起皮肤表层或表皮层与部分真皮的缺损,又称擦伤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座一个基因或某些其他的DNA序列在染色体上所处的特定位置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

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婴幼儿猝死综合征系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婴儿突然意外死亡

颅相重合将失踪人生前照片的负片与颅骨负片进行影像重叠,判断重叠照片的解剖学关系是否一致,从而确定该死者和失踪人是不是同一人的技术。

问答题

1、法医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对象是什么?

答:1为刑事案件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2 为民事案件伤害赔偿提供科学依据,3 为灾害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4 为立法提供科学依据5 促进医学发展研究内容及对象: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

2、详述晚期尸体现象有哪些?

答:晚期尸体现象根据是否保存完整分为毁坏型尸体现象和保存性尸体现象,尸体因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器官和组织被部分或者完全破坏,称为毁坏型尸体现象,包括腐败:尸臭,出现腐败气体气泡水泡,尸绿,死后循环,腐败静脉网,泡沫器官,巨人观,呕吐口鼻血型液体流出,肛门子宫阴道脱垂和死后分娩。另外,还会出现霉尸,白化骨等现象尸体受某些内外因素影响,腐败过程中断,软组织免于崩解而被不同程度的保留下来,称为保存型尸体现象,例如一些干尸,尸蜡,泥炭鞣尸,特殊性古尸

3、电击死如何判断?电流斑的形态学特点有哪些?(P113)

现场要有带电的电源或用电器

要有确实的触电经过

体表应能见到电流斑或其他电损伤

4、什么是中毒、毒物、毒品?(P16

5、183)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人体后,能

与生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的化学物质。

中毒:机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遭受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毒品:指国际禁毒公约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或精神药物的统称。

6、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征象有哪些?(P62)

外表征象:颜面肿胀、发绀;尸斑显著、出现早,呈暗紫红色;面部皮肤及眼结膜点状出血;

尸冷缓慢;牙齿的石竹色变。

內表征象: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内脏淤血;浆膜及黏膜下点状出血;急性肺气肿和肺水肿;脾脏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损害。

7、机械性损伤的类型有哪些?(P35)

按致伤物分,可分为钝器伤、锐器伤和火器伤

8、猝死的诱因有哪些?猝死的概念如何表述?(P80、83)

诱因:精神因素;外伤;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疾病;其他

猝死又称急死,是指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而发生的突然性死亡。对猝死的完整的名词解释应是急速、意外的自然性死亡。9、强奸案件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是什么?(P134)

首先应及时勘察现场,收集物证,对被害人及可疑罪犯进行检查,并作详细记录。

鉴定过程主要包括案情调查、现场勘察、检查被害人及嫌疑人。在检查被害人时最好由女性完成,还要注意方式、方法,遵守职业道德,保护当事人隐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性交的证明和暴力的证明。

10、中毒症状在中毒法医学的鉴定中有哪些?(P178)

迅速死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抽搐;昏迷;瞳孔散大;瞳孔缩小;全身或局部麻痹;呼吸减慢;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发绀。

10、如何描述机械性损伤创口的基本形态?(P52)

描述下列项目:位置和数目;形状;大小;创的特点;创的颜色;附着物或其他异物;当事人全身情况。

11、什么是个人识别?个人识别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个人识别是对不明身份的尸体、活体和生物学物证所做的识别判断;

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个性特征、指纹、血型、复容和颅像重合等方

面的同一鉴定。

12、烧死的法医学鉴定是什么?对烧死的鉴定必须解决一下问题:

(1)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区别

()烧死的死亡机制

比较复杂,主要有休克、窒息、中毒、损伤;如果伤者当时未被烧死,有可能死于烧伤

并发症,如急性喉头水肿引起的窒息

(3)鉴别火场尸体有无其他暴力损伤

凶犯杀人后,焚尸灭迹,如为勒死后未去掉勒索即行焚尸,勒索覆盖处烧伤较轻。有时自杀未遂,放火焚尸。火烧建筑物倒塌,打击、压伤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必须确定是否致命伤

13、列表详述生前溺死与死后抛尸入水的鉴别?

(1).手部特征:生前溺死者手中一般都有泥沙或水草,死后没有。

(2). 口鼻部位特征:生前溺死者有蕈状泡沫,死后抛尸没有。

(3).呼吸道特征:生前溺死者气管和支气管有泥沙存在,死后抛尸没有。

(4).肺脏特征:生前溺死者有水性肺气肿、骨压痕、溺死班,死后抛尸没有。

(5).心脏特征:生前溺死者左心血比右心血稀。

(6).胃及小肠特征:生前溺死者在十二指肠处有溺液、泥沙、异物,死后抛尸没有。

(7).肝脏、肾脏及脾特征:生前溺死者一般有淤积,死后抛尸没有。

15、电击死如何判断?电流斑的形态学特点有哪些?

鉴定电击死亡主要依据现场勘验与尸体检查,尤其详细检查电流斑。确认电

击死要具备三个条件:

(1)现场要有带电的电源或用电器

(2)要有确实的触电经过

(3)体表应能见到电流斑或其他点损伤

电流斑的形态学特点:

局部:(1)电流斑如帽针头至豌豆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灰白色和灰黄

色或黑褐色炭化,质硬而干燥,中央凹陷,边缘隆起

(2)金属化,由于电极金属蒸发,金属微粒沉着于皮肤呈金属化

(3)电击纹,电流出入部位向各个方向发生树枝状或蛇形状鲜红色乃至

红褐色的皮肤绒状斑纹

(4)电烧伤

16、脑死亡的基本概念、判断标准及其医学意义是什么?

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在内的全脑功能活动不可逆地永久性丧失;

判断标准:(1)深度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无反应;(2)无自主呼吸(3)无反射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无眨眼;无姿势性运动;无吞咽、咀嚼、发声;无角膜反射和咽反射;无腱反射(4)平直脑电图(5)脑循环停止意义:A.弥补传统的死

免疫学名词解释1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Ag(抗原,antigen):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

法医培训心得体会

法医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学法医学心得】 学法医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医学生,大二的时候已经学习了《病例解剖学》,观察了 各种脏器的病变标本以及病例切片,并且在学期末一次偶然的机会 亲眼目睹了一次尸体解剖过程,是由我的代教老师完成的,当时我 就对法医学产生了极大地兴趣,为了进一步学习,期末选课是我选 修了《法医学》这门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收获了很多。 通过老师的讲解,初步认识了现代法医学,了解了法医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司法鉴定程序和司法鉴定人必备的素质等。课堂上看了许多老师为我们搜集的图片,学习了死亡的定义、尸体 死后的变化以及死亡时间的大概推测等知识。 上完课后我对法医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法医学(forensic medicine)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问 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法医学 是应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立法、侦查、审判实践中涉及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法医学是一门应用医学, 又相当于法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为制定法律提供依据,为侦查、审 判提供科学证据,因此法医学是联结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 现代法医学分基础法医学和应用法医学两部分:前者研究法医学的 原理和基础:后者则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司法、立法和 行政上的有关问题。这包括受理杀人、伤害交通事故、亲子鉴定等 案件的鉴定,为侦查、审判提 供线索和证据,为制定死亡判定、脏器移植、现代生殖技术以及解 决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法律提供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一贯坚持“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 口供”的原则,从而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法医学鉴定结论作为 各种诉讼活动中重要的科学证据,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等案件 的侦查、审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对非正常死亡的 尸体检验来发现传染病,进行中毒和灾害事故的防治及行政处理。 法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活体、尸体)和物。法医学的研究方法有医 学的、生物学的、化学的和物理学的四类。而其涉及的内容有死亡 与尸体现象检验,各种机械性窒息的发生机制、征象、后果和检验

2013下半年教育学公选课作业(85分)

1.第1题 论述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您的答案:答:(一)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国家和社会是优先的价值实体;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二)理论基础:社会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 最高宗旨,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成为“社会人”。“社会本位论”由来已久,《学记》中就曾谈到:“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中国古代教育一直以修身为本,但修身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国家必须由三部分人组成: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选拔这些人,使其各司其职。教育因此成为社会政治的附庸。在近现代西方教育史上也出现过社会本位的目的论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社会学中的社会功能学派。他们将人类个体发展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事物,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他说:“正如我们的身体凭借外来的事物而获营养,我们的心理也凭借从社会来的观念、情感和动作而获营养。我们本身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从社会得来的。”整个社会及其结构就决定了教育能够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社会功能学派认为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涂尔干还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站在社会本位主义的立场上,说:“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成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 社会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充分注意到了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然而另一方面,这一学派却没有看到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活力的个体,社会存在就是病态的;同时离开个体的生活幸福等目的,社会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社会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社会并不是个体存在的终极目的。因此,教育目的如果只看到教育对象存在的条件而对教育对象自身的需要不 做足够的关照,就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三)评价: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法医学作业

法医学作业 溺死(drowning):俗称淹死。指因大量液体进入呼吸道,影响气体交换而引起的死亡。 实验一再证明,溺液被吸入呼吸道和肺泡内,妨碍呼吸运动,影响气体交换,导致体内氧气缺乏和二氧化碳的潴留,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高碳酸血症。因此,不论是淡水或海水溺死,死因都是缺氧窒息和酸中毒所致。有时在溺水过程中,可吸入细沙、水草等物质或发生呕吐致呕吐物被吸入呼吸道,因而加剧了窒息或加速了窒息死亡。 溺死属于窒息性死亡,所以新鲜尸体有一般窒息征象,即全身血液不凝固;内脏淤血;睑结膜、粘膜、浆膜瘀点性出血。此外尚见下述溺死尸体的征象。 水中早期(新鲜)尸体尸表征象 (1)尸表温度较低、皮肤苍白:由于水温多低于体温,皮肤血管收缩所致 (2)尸斑浅淡、出现慢:原因①、出现慢:原因A、尸体水中漂浮,体位不固定;B、皮肤血管收缩②、浅淡:呈淡红色或粉红色,原因A、水温低,HbO2不易分解;B、水中氧渗入血管使HbO2浓度较高。 (3)尸僵出现早:因溺死过程中的挣扎抽搐,肌肉剧烈运动,能量丧失多 (4)口鼻部蕈样泡沫:由于冷水刺激呼吸道粘膜分泌大量粘液,粘液、溺液及空气三者经剧烈的呼吸运动而相互混合搅拌,产生了大量细小均匀的白色泡沫,因富含粘液而极为稳定,不易破灭消失。蕈样泡沫是一种生活反应,对确认溺死有一定意义,但也可偶见于其他原因死亡的尸体,如有机磷中毒、勒死、癫痫、电击死等。 (5)鸡皮样皮肤:冷水刺激立毛肌收缩,毛囊隆起,毛根竖立,以两臂和两腿外侧较明显。注意死后不久抛尸入水的尸体也可见到此征象。 (6)手及指甲内有异物:对确认溺死有重要意义 (7)洗衣妇手:尸体浸泡水中,水份进入皮肤使表皮角质层浸软、变白、膨胀、皱褶,

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同时排除非己抗原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抗原(antigen,缩写Ag,不是银!):能诱导(活化/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与相应的反应产物(抗原/致敏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体内/体外)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又称抗原决定簇。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教育人类学公选课作业答案

第1题(10) 分简述教育人类学的人性观的内容。 答:人性观就是对人以及人的本质的看法。教育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人”,教育与人类学的中心都是人,都把人作为研究对象。教育人类学之所以在这两个学科联姻的基础上产生,很大的一个动因是源自对人的研究的共同需要;而教育人类学对教育研究发生着重大的影响,正式由于这一学科对人的本质具有更有力更深刻的见解。教育人类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本质体现着人的不同方面的发展;这些不同本质互相作用,共同反映着人总体成长和种群的进化。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思维和语言能力、自我、主体性、创造、发展、追求意义的本质。 第2题(10) 分简述人的未特定化对人的生成的作用。 答:教育人类学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主要在于具有的未特定性。人的未特定化和未专门化使人无法仅仅凭借天生能力生存,导致了人的生命功能的且欠缺——本能的缺陷。1、未特定化赋予人以可塑性;2、未特定化赋予人以教育的需求与可能;3、未特定化赋予人以社会性。 第3题(10) 分什么是濡化? 答:濡化有别于涵化,是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的,纵向的传播过程.是人及人的文化习得和传承机制,本质意义是人的学习与教育。 第4题(10) 分什么是本质生成模式? 答:本质生成模式指研究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的互动关系和生成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人之所以成为人和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以及他们的互动关系,特别重视从人与教育的本质的行程、发展、改变的一般特性上,把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一般作用模式。 第5题(10) 分教育进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教育进化的基本特征:1、教育进化具有整合性;2、教育进化是多种社会力互动合力的产物;3、教育进化与人类社会发展想一致。 第6题(10) 分简述人的生成特征。 答:人的生成特征:1、人的生成是文化演进之历程。2、人的生成是文化适应性成长之过程。 第7题(10) 分 简述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 答: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便在于:证明以现存主流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可以变更为容纳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目标里那个领域加以验证:第一,通过修整一系列的而文化障碍而达成多元化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即分析课程与教学中的偏见问题;第二,表述一些方法以达成多元主义在课程与教学中的结合,通过某些课程的修订而使来自不同族群文化的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学习和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第8题(10) 分试述文化模式与民族生存的关系。 答:文化模式与民族生存的关系:1、文化模式是基本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2、文化模式通过变异及整合等方式适应民族生存需要。3、文化模式活力决定民族生存方式。 第9题(10) 分简述课堂人种志研究的特点。

法医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3 作业要求 1. 根据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上述资料中未提及或未做特别说明的均视为无异常。 2. 答案书写时分别出具法医病理学诊断、分析说明和鉴定意见,案情材料等不用在重复抄写。 3. 法医病理学诊断:资料中涉及的损伤或病变均应以法医病理学诊断方式列出。 4. 分析说明:要求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对死亡原因进行论证。论述力求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提示:本案例涉及中毒与疾病分析,请查阅吗啡、海洛因中毒资料) 5. 鉴定意见:对死亡原因进行鉴定。(提示:包括死亡原因和死亡机制,要求简明、扼要)。 注意: 1.发现存在结果(分析说明)串通情况的,按“不通过”结果处理。 2.最后一次课结束时由各班班长将本班学生的名单及答案一并交给上课老师。未交答案者视为本课程考核不通过。 3.学生学号逐一写出,并记录应交人数、实交人数、未交人的原因,请留下班长的联系电话。所交的答案要按照学号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一、案情简介 死者李某,男,36岁。某日21:50许,被其朋友发现突然昏倒在某旅馆卫生间内,呼之不应,遂对其进行胸外按压并拨打“120”急救。约20分钟后“120”到达现场,医生检查发现:口唇发绀,脉搏触不到,呼吸、心跳停止,两侧瞳孔缩小,直径均为0.2cm,对光反射消失。予胸外按压、心内注射强心针,抢救无效后,宣布临床死亡。 据调查材料反映,李某既往有吸毒史3年,生前患有艾滋病。曾因犯罪服刑1年,于死亡前1月余刑满释放。死亡前7天因纠纷被他人用热水瓶砸伤右上肢及腰背部并致局部烫伤,伤后感局部疼痛,无其它不适。死亡当日8:30许与其朋友外出。现死者家属怀疑李某被伤害致死,故申请尸体解剖检验。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63862

第一章 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和衰老、凋亡细胞。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第二章 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IL-3、IL-4、IL-6、IL-7、SCF、GM-CSF 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的造血细胞赖以分化发育的环境。 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应用同系小鼠骨髓细胞输注给经射线照射的小鼠,可在受体小鼠脾脏内形成由单一骨髓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细胞集落,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等,此称为脾集落形成单位。 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ulture,CFU-C)用半固体培养技术,在有造血生长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不同谱系的细胞集落,称为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 初始淋巴细胞(na?ve lymphocyte)尚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 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与T 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 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抗原的能力。 免疫原(immunogen)或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 变应原(allergen)能诱导变态反应的抗原又称为变应原。耐受原(tolerogen)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又称为耐受原。 抗原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 BCR/TCR 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或非线性表位(non-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通过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如BCR 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表面。 顺序表位(sequential epitope)又叫线形表位(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连续线性排列的多肽形成的决定基,如TCR 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内部。 功能决定基是指位于分子表面能被BCR 或抗体直接识别的决定基。隐蔽决定基是位于分子内部,因理化因素作用而暴露才被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 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抗原分子中常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用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此类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故又称T 细胞依赖性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类。 第 1 页共9 页 胸腺非依赖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 细胞的辅助,又称T 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法医学课程心得体会

法医学课程心得体会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法医学课程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们开了法医学这门选修课,之前由于经常看一些破案类的电视剧对法医学的课程十分的期待,终于迎来了开课,法医学老师在讲课时常常结合具体的事例给我们讲解,使得本应该枯燥或是严肃的课堂充满了轻松的气息,虽然有的图片比较血腥或是令普通人难以接受,但是作为法医学的例子,它们鲜活的向我们传达了法医的高超技能、智慧、与知识,令我对揭露犯罪真相的法医十分崇拜。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立法、侦查、审判实践中涉及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法医学为制定法律提供依据,为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因此法医学是连接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现代法医学分基础法医学和应用法医学两部分:前者研究法医学的原理和基础:后者则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司法、立法和行政上的有关问题,包括受理杀人、伤害交通事故、亲子鉴定等案件的鉴定,为侦查、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为制定死亡判定、脏器移植、现代生殖技术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法律提供依据;另外通过对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检验来发现传染病,进行中毒和灾害事故的防治及行政处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NA标志系统的检测将成为破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此方法作为亲子鉴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一种方法。目前法医基本需要做以下工作共五个部分。尸体: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作案工具;活体: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物证:如现场一堆血,判断血是谁的,是男的还是女的,怎么形成的;人类学:通过物件(如骨头)判定年龄、身高、性别;另外还有法医精神病学。 现举一例,说说我对法医学在医疗因素介入的亲子鉴定中的意义的看法。 DNA还傻女一个清白高科技让歹徒认罪伏法 一个因小患乙型脑炎留下发育迟滞后遗症的弱智傻女,竟被多人,多次强奸,致使她怀孕。在公安部门多次破案过程中,在证据不足,无法定案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能还蒙受不白之冤者一个清白有什么办法能将案发时间过长,又毫无证据的罪犯送上法庭西安交通大学法医中心运用国际尖端

华师在线-《食品营养学》公选课期末作业

填空题 第1题 (2) 分常见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肉制品(酱卤肉、家禽肉);鱼类、蛋类及制品。 第2题 (2) 分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的人体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的人体的部位是:肝脏。 第3题 (2) 分长期食用高精度大米,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期食用高精度大米,会导致:脚气病。 第4题 (2) 分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适宜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适宜比例为:1:1:1 。 第5题 (2) 分肉类食品是人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来源之一。 肉类食品是人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

第6题 (2) 分人体内含量小于0.01%的矿物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内含量小于0.01%的矿物质称:微量元素。 第7题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疾患,几乎占食物中毒病例总数的70%。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疾患,几乎占食物中毒病例总数的70%。 第8题 (2) 分食醋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酿造食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醋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 第9题 (2) 分常见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是。 常见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是:水果罐头、腊肠、火腿等;臭豆腐、豆豉、豆酱、红腐乳等。 第10题 (2) 分食品污染包括中生物性污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对食品所造成的污染。 食品污染包括中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对食品所造成的污染。

免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通过区别“自己”和“非己”,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2初始淋巴细胞: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淋巴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分别通过BCR或TCR识别抗原,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 3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 4淋巴细胞归巢:是指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5抗原:是指能与TCR或BCR结合,激活T或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6完全抗原:是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即通常所说的抗原。例如:各种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的外毒素等。 7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磺胺等。当与载体等大分子物质结合后又具有免疫原性。 8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 9抗原的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称为抗原的结合价。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天然蛋白大分子通常为多价抗原,含有多种,多价抗原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含有多种特异性抗体的多克隆抗体。10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需要Th细胞的辅助的抗原。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11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辅助的抗原。可分为 TI-1抗原和TI-2抗原,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毛素。 12共同抗原表位:在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共同抗原表位可引起交叉反应含有共同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称为交叉抗原。 13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族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名Forssman抗原。 14同种异型抗原:是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常见的人类同种异型抗原有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15外源性抗原:并非由APC合成,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16内源性抗原:指在APC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17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B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18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19互补决定区:Ig的VL与VH均有3个HVR,它们共同组成Ab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 20调理作用:是指抗体,补体(C3b,C4b等调理素)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21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一种细胞毒反应,指表达FcR 的具有杀伤活性细胞(如NK,单核巨噬)通过识别Ab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

法医学课程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法医学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 1.猝死:貌似健康而无明显症状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机能障碍,于开始感到不适后24小时内发生意外的突然死亡,称为猝死,又称急死。(3分) 2.诈病: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企图逃避工作分配,逃避兵役,掩盖犯罪行为,摆脱于本人不利境遇或推诿责任,骗取休假,骗取药物,骗取福利或赔偿等,身体健康的人假装患病,称为诈病。即无病装病(3分) 3.挫伤:由致伤物作用于皮肤造成皮内或皮下血管破裂引起皮内或皮下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3分) 4.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3分) 5.医疗纠纷:在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病人和家属或其工作单位对医院的诊(断)、治(疗)、护(理)、管(理)、等工作中的一项不满意,或与医、护或管理人员发生争执,甚至上诉,要求对某人员或有关部门追究责任,在事实真象尚未调查研究清楚之前,统称为医疗纠纷。(3分) 二填空题:(每空0.5分) 1.现场勘验、活体检查、尸体剖验、物证检验、书证检验 2.死后变化尸体现象 3.尸僵上行型下行型 4.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腐败水泡巨人观泡沫器官 5.擦伤挫伤创内脏破裂骨折肢体断离 6.损伤 7.机械性窒息中毒性窒息电性窒息缺氧性窒息病理性窒息新生儿窒息 8.前位缢型侧位缢型后位缢型 9.A O B AB 10.组织器官结构损害功能障碍 11.创口创角创缘创壁创腔创底 12.体力活动精神因素外伤或感染过冷过热暴饮暴食其他如排便 三选择题:(每题1分) 1B 2E 3D 4C 5D 6D 7C 8E 9E 10E 11D 12C 13B 14C 15E 16D 17D 18A 19C 20B 四简答题: 1.锐器创特点:创角锐利,创缘整齐,创壁平整,创口多大于创底,创底齐整。(2分)钝器创特点:创角钝,创缘不整有挫创缘或呈撕裂状,创壁参差不齐,有组织间桥,创底大而不平,多形成创腔大而创口小的潜掘状创。(3分) 2.尸斑与皮下出血的区别:(任写其中5点,每点1分)

公选课作业1

我所理解的权利 关于权利,在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应,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人权概念的核心词,法律规范的关键词。在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中隐含或明示的最广泛、最实际的一个内容。从通常的角度看,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认定及保障。” 而我对权利的理解为:“权利通常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权能具有可能性,利益具有现实性。也可以说权能是可以实现但未实现的利益;利益是被实现了的权能。因此,权利有着应然权利和实然权利之分。” 关于权利的实质,历史上学者曾有过很多不同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即权利只不过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法律形式。统治阶级利用法律确认人们的某种权利,并赋予它以法律上的保护,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有利于本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剥削阶级的法往往公开剥夺被剥削者的权利,或者使法律上确认的权利对劳动者徒具形式。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在法律上确认公民具有广泛的权利,而且为公民行使权利提供政治上和物质上的保障,体现了权利的真实性。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权力是迫使对方强制服从的制度性力量,它是基于强制性原则的。在中国的传统政治语境中并没有“权力”这个概念,与此相似的是“霸道”(以力服人)。现代政治与传统政治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政治生活开始从官僚权力本位转向公民权利本位,由专制和人治走向了民主和法治,而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和整个制度环境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改变。 政治学的权力更多的是国家权力,依赖于制度和职位,具有强制特性;而社会学的权力则指的是社会权力,即社会主体凭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对社会和国家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支配力,不具备强制性,更多的是影响力特性。后现代社会学则主张进一步淡化权力主体,重点体现权力的发散特性,并试图利用社会权力制衡国家权力。在社会学理论中,权力概念不断经历着由国家权力中心转向社会权力中心、从集中走向分散、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过程。 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是一对历史概念,社会权力先于国家权力而产生,而国家自国家的诞生就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和控制力量;在早期国家与社会一体化,权力主要体现的是国家权力;随着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权力逐渐被唤醒,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处于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状态。国家权力以社会权力为基础,借助社会权力加以贯彻实施;社会权力以国家权力为保障,国家权力是社会权力的重要巩固手段。而与此同时,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又是相互制约的,在人类社会早期,国家权力集中垄断的方式限制社会权力的发展;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到高级阶段,社会权力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权力逐步成为制衡国家权力的重要力量。 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配置根据人们对国家和社会关系形态的认知不断深化而变化。人类早期历史里,国家社会一体化,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未形成,国家垄断一切社会资源和权力,基于“天命论”和“君权神授”等思想,君主得以成为国家权力的最高拥护者,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之手。 近代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人们对权力主体的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典型代表为洛克、霍布斯和孟德斯鸠的古典分权理论。他们主张在国家内部以权力制约权力,权力开始从垄断集中走向制衡分散。

法医学职业生涯研究报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职业生涯管理》课程作业 (小组作业) 系别_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 专业__人力资源管理 小组成员:任晓红、魏红娟、葛欢欢、徐月辉 姓名/学号:任晓红/2009011977 葛欢欢/2009011970 徐月辉/2009011971 魏红娟/2009011966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专业概况 (3) 二、在校生情况 (4) (一)院校情况 (4) (二)在校生人数统计 (5)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5) (一)法医学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行业 (5) (二)法医学毕业生主要职业 (6) (三)工作环境 (7) (四)工作地域和工作领域 (7) (五)薪酬状况 (8) (六)就业率 (9) 四、职业发展情况 (9) (一)主要职业的发展路径 (9) (二)发展路径分析 (10) 五、结论与建议 (11) (一)总结分析 (11) (二)建议 (12) 六、附录 (13)

法医学专业的发展道路研究报告 一、专业概况 专业编号:100601 专业名称:法医学 学科门类:医学类(编号:10) 门类:法医学类(编号:1006) 专业描述: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学及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受到医学及法医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法医学检案鉴定的基本能力。 课程描述: 1、研究对象:包括人(活体、尸体)和物。 2、主干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 3、主要课程:法医学概论、人体解剖学、法医病理学、刑事侦察学、法医 5、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二、在校生情况 (一)院校情况 1.本科院校 全国设有法医专业的医学院校大约有28家,目前,国内在本科阶段开设有法医学专业的医科院校有28所,名单如下: 表1:法医学本科招生院校 赣南医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广东医学院皖南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昆明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 目前国内,可以招收法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大学,国内有30所。其中有4所医科院校只能招收法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这四个院校分别是:辽宁医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皖南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剩下26所医科院校既可以招收法医学硕士研究生还可以招收法医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2:法医研究生招生院校个数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开设有法医学专业的医科院校(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共有45所。其中拥有本科至博士完整体系的只有12所。拥有硕士到博士体系,但本科不设法医学专业的有14所。而拥有从本科到硕士体系的有3所。只能招硕士研究生但在本科不设法医学专业的有1所。只在本科阶段设有法医学专业,但不能招收法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有15所。通过上面的资料,对于目前国内各医科院校,在法医学专业方面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是可以有一个较为基本的了解。 3.知名院校 表3:法医学专业院校等级表 安大学、昆明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 B等(6个)南方医科大学、苏州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大学、中南 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C等(4个)名单略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传统概念: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现代 概念: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物质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物质的功能。即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2.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产生抗体或致敏T细 胞)。 4.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又称:免疫反 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反应原性(reactogenicity) 5.半抗原(hapten) /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6.抗原决定基(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 共同抗原。 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极低浓度即可激活较多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 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 9.抗体(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与相 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cAb):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纯度高的 抗体。 12.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IgG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 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从而导致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13.补体(Complement,C):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酶活性的 球蛋白。 14.白细胞分化抗原:有称CD抗原或CD分子,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 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15.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 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16.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活化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蛋白质 物质。细胞因子能介导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7.白介素(interleukin,IL) :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后来发现也可作用于其它细 胞。 18.肿瘤坏死因子(TNF):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19.生长因子(GF):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TGF- β,EGF,VEGF,NGF等。 20.趋化因子: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可结合在内皮细胞的表面,对中 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活性。 如IL-8。 21.组织相容性:指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 22.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也称移植抗原。 2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是一群高度多态性、紧密连锁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 抗原的基因复合体。 24.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首先

法医学课件

法医学课件

————————————————————————————————作者:————————————————————————————————日期:

第一章绪论 1 法医学是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3.随着新刑法公布,侦察审判工作也更注重证据.因此对法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概念 法医学:主要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人身伤亡和生理状态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法医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1.尸体: 判断死亡原因,性质. 2.死亡分为暴力死亡(自杀,他杀,意外)和非暴力死亡(病死和衰老死) 3.活体: 被害人,被告人,当事人的生理病理状态 4.物证: 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痕迹 5.文证: 对案件有证明意义的文字,图表等(死亡诊断书,调查笔录,尸体解 剖报告等) 6.现场: 案件发生的场所(原始现场)或发现尸体的场所. 三.法医学任务 1.为刑事案件提供线索,证据. 2.为民事案件提供帮助 3.医疗纠纷中也需法医学鉴定 4.研究与立法有关的问题 四.法医学研究方法. 1.医学的方法(尸体解剖,人身检查,动物实验) 2.化学的方法 3.物理的方法 4.生物学的方法 第二节法医学发展简史 一.祖国法医学发展简史 1.萌芽时期 (公元前500-第十世纪)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发掘大批秦代竹简. 与法医学关系最密切的是《封珍式》 三国吴末”张举烧猪” 2.形成时期(约11-19世纪) 1174年《验尸格目》使狱案验尸成为官方制度. 1247年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是现存历史上最早的系统法医学 著作.比西方早350多年.西方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是意大利的菲德利 斯的《医生关系论》 3.发展成熟期(19世纪后) 二.我国法医工作体制 公安,监察,法院都设有法医鉴定机构. 三.世界法医发展史

《人文科学概论》公选课期末作业(不少于1000字) 2

作业 1.第1题 如何理解“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您的答案:文如其人,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也指文章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场和世 界观。人如其文,指人的思想立场观点性格等必然要在其人的文章中反应出来。实际上两个词都在强 调一个人所写的文章是这个人性格特点,思想观念的表现。比如:一个博爱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弘 扬无私的博爱。一个老师写文章往往少不了对教育的关注……有时还可以通过文章推知作者的性格、世 界观等东西。比如:看《红楼梦》,我们就想作者肯定出生于富贵之家,经历了从繁华到贫困的洗礼…… 再举一处:“人品的修养,实在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思想情感为文艺的渊源,性情品格又为思想情 感的型范。思想情感真纯则文艺华实相称,性情品格深厚则思想情感亦自真纯。仁者之言霭如,诐辞知 其所蔽,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李白的徜徉自恣、杜甫的每饭不忘君国,都表现在他们的 作品里面”。一提文人,应该有一种彬彬有礼的感觉,好像他们知识博大精深、修养比较深厚、人格 也是比较完善的。可是为什么有些文人也经常与小人挂起钩来,让人不齿呢?除了相互诋毁造成的人格 落差之外,当代文人的人格其实真的已经受到了挑战,而且人格的失落也影响到了他们作为文人的尊严 和作品的价值,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其实,在历史上文人的作品往往是与他们的人格交相辉映的,像 孔子不仅有《论语》一书,他还周游列国、收徒三千;屈原更不是仅仅依仗他的《离骚》而名垂千古, 他忧国忧民以至于投身汨罗江才真正成就了他的伟大;还有忍辱著书的司马迁、一心报国的辛弃疾、致 死不降的文天祥、还有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等等,无不是一身正气、胸怀大志,他们可曾为自己的名利 得失考虑过,而历史和人们却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了,不仅在历史上大书特书,而且铭刻在心 里。他们的作品也正是这种浩然大气的真实写照,当然“光芒万丈长”了!而相反的,有一些人却因为 自身的人格问题而使自己的才华也一并为人们看轻。大家可能知道宋朝书法界有“苏、黄、米、蔡”“宋 四家”之称,其中的“蔡”其实是指蔡京,据说他的字“字势豪健,痛快视着。”只因为其为奸臣,后 世恶其为人,进而推崇稍排其后的蔡襄。在近代也有一人,博学多才并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但是却身为 汪伪政府的高官,作《中华日报》的主笔。他就是胡兰成,张爱玲之夫。据说此人的文笔只在张爱玲之 上而绝不在她之下,但是有几个人读过他的“大作”啊!有才无德,才又有何用,只能是祸乱人间!像 这样的人,世间还不知道有多少,只是其人的文采被斑斑劣迹所掩盖,不为人知就是了。 题目分数:100 此题得分:70.0 作业总得分:70.0 作业总批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