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屏.息(bǐnɡ)踱.步(duó)

顿.时(dùn) 恪.守不渝(kè)

B.酣.畅(hān) 欺侮.(wǔ)

瘦削.(xuē) 含英咀.华(jǔ)

C.景仰.(yǎnɡ) 激亢.(hánɡ)

抛掷.(zhì) 垂涎.三尺(xián)

D.寒暄.(xuān) 焦灼.(zhuó)

阴.凉(yīn) 涕.泗交流(tì)

【答案】C(“激亢”的“亢”读kà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韵文景养达官显宦

B.渲纸谦逊黄沙弥漫

C.激亢机缘手舞足蹈

D.沾襟自负起成转合

【答案】C(A项养—仰;B项渲—宣,D项成—承)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

结合,两者交相辉映

....,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交融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B.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真是

大快人心

....。

C.姜文导演的影片《让子弹飞》自上映以来,仅仅两日,其票

房收入轻松过亿元。《让子弹飞》的票房“飞行”速度让很多影片只

能望其项背

....。

D.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创作的小说《城市与狗》《绿

房子》《酒吧长谈》后来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实至名归

....,他于201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D(“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A项“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用在此处不合句意。B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与句子意思相悖。C项“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时间12月26日,距台湾陆地15公里的海底地层发生7.2级地震,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的生命财产损失。

B.中国歼十战机的正式入役,虽然标志着我国空防实力大大提升了一个档次,却更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高科技兵器的能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C.国税局办税人员在对一家公司的申报资料进行稽核时,发现其物耗、存货与销售收入等对应关系有疑点,及时进行了纳税评估,使这家企业足额纳税。

D.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造成“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答案】C(A项定中不搭配。句中无“财产”损失。B项复句关联词错。据句子逻辑关系,“虽然”应为“不仅”,“却”删去。

D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或“诱发”。)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第一段拿“显宦”“叱咤风云的人物”和梁任公作对比,以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来反衬梁任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文章写梁任公的开场白,非常奇特,以此说明梁任公为人古怪、与众不同。

C.“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这是对梁任公讲演的高度评价和赞颂。

D.“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本段收束全文,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我”对于梁先生的敬仰之情、欣赏之情和赞美之情。同时对梁先生的精神予以高度的赞扬。

【答案】B(“古怪”不对。)

6.填空

(1)梁实秋,现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散文以________为代表作,译有____________。《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自____________。

(2)梁启超,号________,又号________,中国近代________领袖。其著作合编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散文文学评论翻译《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梁实秋散文选集》

(2)任公饮冰室主人维新派《饮冰室合集》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

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7.讲普通话能更好地交流,可作者为什么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梁启超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讲话风格,所以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8.作者引用《箜篌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箜篌引》简短鲜明,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当年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又遇到实际的环境,因此,印象更深刻。引用这首诗充分说明先生讲得逼真、深刻。

9.为什么许多听了他讲演的人就“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生完全投入,每次讲过,“大汗淋漓,状极愉快”,以强烈的情感感染了听众。

10.选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写梁任公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段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写梁任公。通过讲《箜篌引》、敲头背书、手舞足蹈地讲《桃花扇》等细节,具体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三、延伸提高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萝卜白菜的意识

董桥

我不懂画艺,却爱看画。少年受环境熏陶,多看国画;稍后受西方人文思潮感染,一度醉心西画;于今中年情怀十分秋,仿佛悟出了疏影横窗的玄机,竟又耽悦浮现传统风骨的国画。既有这份偏爱,照说应该学点画理,这样看画才可看出真乾坤;但我毕竟疏懒,总觉得心之所爱,何须讲理?于是,我说的传统、风骨,指的也就不是画的技巧,而是画的意识了。张大千画过一幅关于萝卜白菜的画,题了一首石涛的七绝:“冷澹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莱根切莫多油煮,留点青灯教子书!”绿缨红头的萝卜、鲜嫩青翠的白菜,此处已成寒士操守的象征,配上那首诗,风骨自是越发峥嵘了。

再说,山水画中的一山一水大半被萦绕着故园梦影,难免隐含着几丝有爱有恨的政治联想,这时候,家国之感的传统,绝俗超尘的风骨,只好又向丹青之中去细辨了。黄宾虹1924年为陈柱画过一幅山水画,陈柱有绝句二首作答,其一是:“万壑千峰欲插云,依稀莫辨故山村;斜阳远映红于血,知是江山是血痕?”第二首更说道“神州

破碎难回首,只向先生画里看!”陈柱虽然晚节不保,在汪伪政权下当过南京伪中央大学的校长,但他到底深明中国艺术的意识和中国画家的气节,诗中不至于辜负黄宾虹画里的寄托。至于李可染画《万山红遍》,画《井冈山》,用意当然也在于描绘“改变中国命运”的山水景致,笔底的政治意识再清楚不过了。到了被打成“黑画家”,饱受迫害时,他在画室里坚持原则画出来的作品,想来又把故国山水纷纷化成了胸中丘壑,这些墨痕,一定更见古典中的今情了。

李可染论山水画有“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八字,不仅涵盖了画艺的经验,而且流露出画人的怀抱。我每次听画家论画,想到的往往不是画,而是人。前几天,关山月趁来港之便,带了几张近作的菲林给我发表。关老写梅,不知迷倒了多少人,我读过他的一幅墨梅,大字题了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铁干虬枝,孤标粲粲,真是神品!那时,和他谈起时下画人不知进出传统、终致不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问题,关老说,有东莞人卖席,顾客嫌席子太短不合身长,席贩说:是给活人睡还是给死人睡?客答曰:当然是给活人睡!席贩说:既是活人,难道不会蜷着身子睡吗?客哑然。席子如此,传统如此;作画如此,看画亦复如此。万山红遍,可以是斜阳,也可以是血痕;中国画可贵者意,所要者识,意与识会,萝卜白菜当然不再是萝卜白菜了。

(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中的“萝卜白菜”并不都代指张大千先生的画作。

B.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在画上题写石涛的诗,有力地烘托了其画的“意识”。

C.文中的“风骨”是指中国画雄劲有力的艺术风格。

D.王冕的诗使关山月墨梅的风骨也“越发峥嵘了”。

E.李可染被打成“黑画家”后的作品更着力表现出“改变中国命运”的“意识”。

【答案】CE(C项,文中的“风骨”是指国画中蕴含着画家的操守;E项,“更着力表现”于文无据。)

1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席子如此,传统如此;作画如此,看画亦复如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席子”是一样的,关键是人怎样使用它;传统是固定的,关键是人如何突破传统;作画有一定之规,关键是如何在传统中创新;赏画有迹可寻,关键是赏画人的见识。

(解答时要考虑句子中的词语“如此”的指代意义,从上文看,“如此”是指人使用席子时要根据情况而变化,由此联系到绘画,对待传统也应该有所变化,有所突破。据此,即可分析出答案。) 13.根据文意,谈谈“萝卜白菜的意识”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有人认为这个题目起得妙,你认为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萝卜白菜的意识”指国画的传统、风骨。妙处:以“萝卜白菜”代指国画(或象征传统、风骨),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以违反常规的词语搭配形成表达的张力;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萝卜白菜的意识”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文章是在谈画,很显然这个比喻是指国画的传统、风骨。以此为标题比直接用“国画的传统、风骨”这一标题更生动、形象。)

14.李可染论山水画时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作者说“中

国画可贵者意,所要者识”,你更认同谁的观点?试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一:李可染。“胆”指突破传统,敢于创新;“魂”可指传统、风骨、襟怀。

提示二:作者。“意”指画者的思想情怀,“识”指艺术、人生的独到见解。

(要答好此题,必须理解李可染和作者的话的意思。李可染强调山水画创作既要有风骨,又要能突破传统,勇于创新;而作者强调的是绘画者不仅要有一定的思想情怀,还要有对艺术、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分析时首先应立足这两个观点,明确表态,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四、高考热点

1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

《千家诗》是一本在历代各种诗歌选本中所选都是律诗和绝句,大部分通俗易懂、诗意天然、语言流畅、便于背诵的较好的青少年学习近体诗的启蒙读物。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历代各种诗歌选本中,《千家诗》是一本青少年学习近体诗较好的启蒙读物。它所选的都是律诗和绝句。这些诗大部分诗意天然、通俗易懂、语言流畅、便于背诵。

16.公司张总在主持会议,下面是他办公室的电话留言,如果你是张总的秘书,请整理一份电话记录。要求简明扼要,不超过50字。

张总,您好!我是广博广告有限公司的秘书小周。我们刘董事长

出差在外,明天上午乘飞机返回,他嘱咐我和您确认一下先前约定好的明天在花园大酒店共进晚餐一事,时间是明晚6:30,在现代广场东边的那一家。您可以回电15771588,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广博公司刘董秘书来电,确认明晚6:30在花园大酒店(现代广场东)共进晚餐,回电15771588。(本题应包含这样几个要素:①谁来电;②时间;③具体地点;④什么事;⑤回电号码。) 17.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要求主语不变,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例句:古人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今人说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今人说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古人说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今人说幸福是委屈时父亲的一次粗糙的抚摸。

五、写作创新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箜篌引》只有四句十六字:“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诗中的“公”明知渡河有可能殒命,却还去渡河,不幸“渡河而死”,令人叹息且又无奈。其实,这里的“渡河”不仅仅是指渡河。“公”为什么要渡河?渡河的意义在哪里?渡河成败意味着

什么?都值得细细品味。请以“渡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话题分析】

这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我们的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渡河”这件事,而应通过探究其原因、意义等将这一话题延展开。

河对岸或是真理、爱情、事业等,虽成败难定,但仍会有人义无反顾地追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执著”。

“执著”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当初,“执著”褒贬皆用,而现在多用于正面意思,同“坚持不懈”。古往今来,人类留下了一页页“汗”的创业史、“血”的奋斗史。英雄在创造历史,普通人也在创造历史,于是历史的车轮才不断滚滚向前,这就是人类的“执著”。

但仅就“执著”的正面意义阐释,思维未免狭窄。渡河之时,明知有可能殒命,为何不变通一下呢?这便联系到执著与变通的关系。执著是精神,是原则,是基础,是根本,是方向;变通是方法,是技巧,是路径,是战术。执著而不知变通是错误的做法。

除此之外,“渡河”有时会有“固执”之嫌,我们有必要区分“执著”与“固执”。面对纷繁生活,面对复杂社会,认准正确道路不回头,是执著;朝错误方向不撞南墙不回头,则是固执。

写作时,以上讨论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而要注意选择某个小切入口,并且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话题素材】

1.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口渴,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水去喝水,黄河、渭水的水量不够他喝,向北到大湖去喝

水。夸父还没有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丢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2.精卫填海

发鸠山树林里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嘴,红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它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3.飞蛾扑火

飞蛾在夜间看见灯火,便会扑上去。即使被火烧死,飞蛾还是一个接一个扑上去。这个神奇现象在今天仍然是未能完全破解的谜。不管是嘲笑飞蛾自取灭亡的愚蠢,还是赞美飞蛾追求光明的勇气,有一点是肯定的,飞蛾并非是在寻死,而是误把灯火当成某种对其生存或繁衍至关重要的东西,是我们人类的发明操纵了飞蛾早已进化而来的某种本能。

4.守株待兔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农夫的执著不但没能等来撞死在木桩上的第二只兔子,连地里的庄稼都荒废了。倘若农夫懂得变通,可以用许多方法逮到兔子,比如挖陷阱、设圈套等。

【佳作赏读】

固执与执著

刘备一心要为关羽报仇,不听众将劝告,以举国之兵伐吴,结果大败而归,身死白帝城。这说明人所追求的东西不一定总是正确的,固执地坚持自我,就可能失去年华,断送事业,毁掉人生。另一个有

趣的例子是,南辕北辙。

一个人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想到楚国去。有人问他:“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人对他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人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

其实他要到楚国去,走的路却完全不对。马、路费、车夫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这人的固执不仅毁掉了他的楚国之旅,也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他的固执使他根本看不出自己的错误,多么可悲。

所以,固执是蛇,是狡猾、隐蔽的杀手,是邪恶的武器。

而执著,是引导迷途水手航行的灯塔,是帮助遇旱农民丰收的甘霖。

屈原放逐赋《离骚》,执著于兼济天下,虽死犹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执著于拯救黎民,流芳百世;林则徐不畏强权,虎门销烟,执著于救亡图存,彪炳千秋。

他们的执著成就了他们。

固执使人无视危险,执著使人认识危险;固执使人蔑视良机,执著使人创造机遇。

笑自己固执于幼稚,就应该执著于成熟;笑自己固执于浅薄,就应该执著于深刻;笑自己固执于失败的阴影,就应该执著于成功的酝酿。

失误被分析征服,离正确就不远了;挫折被毅力征服,离成功就不远了;狭窄被豁达征服,胸襟就开阔了;狂热被冷静征服,理智就成熟了……而这一切征服,首先源于固执被执著征服,只有征服了固

执,才能征服生命中的每一次磨难。

坚持不该坚持的是固执,坚持该坚持的是执著;不放弃该放弃的是固执,放弃该放弃的是执著。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文字流畅,句式整齐,举例精当,准确而精当地诠释了作者对执著与固执的理解。作者思路清晰,将古今事例信手拈来为自己的议论服务。恰当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增色不少。

梧桐雨

杂剧剧本。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白朴作。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但删去道士求仙一段。写当斩的边将安禄山被唐明皇赦释留宫中侍候期间,与杨贵妃有私。后安禄山赴任渔阳节度使,贵妃则邀取明皇宠爱,双双对天密誓,永为夫妻,并成天沉湎于声色歌舞之中。安禄山乱起,明皇仓皇西逃。至马嵬坡,护驾六军不发,先杀杨国忠,继迫明皇缢死杨贵妃以谢天下。乱平以后,明皇重返长安,于秋雨之夜,追思贵妃成梦,醒来正听雨打梧桐,愈添伤情,叹为终身之恨。作者倾心歌颂帝妃爱情,但又写明皇之昏庸及杨、安之私通,造成主题上的矛盾与混乱。唯抒情写景较有特色。尤以第四折中以雨打梧桐叶的实写引出雨滴人心脾的虚写,情景交融,极富诗意。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原文阅读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原文阅 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文/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1921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

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衷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衷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 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 )沁园春( )百舸( )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彷徨( )彳亍( )颓圮( )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靡( )奢靡( )矫揉造作( )繁衍( )挑衅( ) 2、成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 大堰河(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冰屑( )凌侮( )叱骂( )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 2、字形 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 叱骂/诧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 辗转/碾了三番 3、词语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小 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 典押:典和当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答案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预习学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两首》 (1)、《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2)、《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一到必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一到必修五 2019-08-20 09:26:15 文/尹乙晴 高中语文都学了些什么?下面小编汇总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供大家参考。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目录 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第三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小狗包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包身工 飞向太空的航程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目录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囚绿记 第二单元 《诗经》两首 氓 采薇 离骚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我有一个梦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目录第一单元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老人与海 第二单元 蜀道难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过秦论

师说 第四单元 动物游戏之迷 宇宙的边疆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目录第一单元 窦娥冤 雷雨 哈姆莱特 第二单元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单元 拿来主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信条 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目录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边城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并序 滕王阁序 逍遥游 陈情表 第三单元 咬文嚼字 说“木叶” 谈中国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第三课 注意点:本文是略读课文,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自读、自评文中的精彩描写,感受大师的风采和人格魅力,领悟文章简练而生动传神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梁启超的资料和相关知识,; (2)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隽永朴实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学习运用诵读、评点阅读散文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旁注评点的阅读方法,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

(二)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三处韵文,体察任公先生演讲中表现出的情感,从而感知其爱国情怀。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旁注评点、交流借鉴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旁注评点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认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书籍或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梁启超的资料,了解他涉及到的事件,以及相关文学作品。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查找《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资料。 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引用名人作品作为导语。同学们,上个世纪初,正当我们中华民族处于积贫积弱、饱受凌辱之际,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地寄希望于青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这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话语出自着名的《少年中国说》一文,它的作者是谁呢?(学生答梁启超)对!他就是梁启超,即梁任公,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说》优秀教案.doc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⑴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⑵学会“写人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⑴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⑵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所以品文和品人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所谓品文就是品赏文章。所谓品人就是品评人物。 品文是从教书的角度观照这篇文章,重在赏析文章的写人技巧,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品人是从育人的角度观照这篇文章,重在关注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评价标准】 只要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如下方面有一点收获,就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并作出适时的恰当的评价。 如: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会分析、能概括;能交流、善表达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问题及预案 一、导入新课(竞猜题:猜猜他是谁?) 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诗经》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梁启超。 二、课文分析(品文与品人) 问题设计: 梁实秋是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环拿下来,就当这篇文章是平常人──你,我,他写的,大家试着批改他的文章,给它写评语,作旁注。 教师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明事知理 启发学生明白一件事情: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个道理: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将对

高一语文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

高一语文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 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向学生):请大家再说一句“各位老师好”! 生:各位老师好。 (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向大家提两个小小要求:一、朗读课文的时候,向老师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时候,挺起胸,声音要响亮;二、你必须使用麦克风,不用麦克风不说话。记住没有? 生:记住了。 师:现在我们看看文章的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是梁实秋。梁任公,梁实秋,这两个人物,同学们了解吗?谁来介绍?噢,沈浩同学。 生:在我的印象中,梁任公,就是梁启超,是变法的策划…… 师:仅仅是变法的策划者吗?什么变法? 生:百日维新。 师:百日维新是什么变法呢?

生:……(其他生:戊戌变法) 师:邓丹霞同学,你还想补充吗? 生:他是广东新会人,他是康有为的徒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 师:好,补充了一些答案,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呢?欧英,除了他们的答案之外你还有什么补充吗,对梁任公? 生:他曾经在政治、军事、哲学和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学、音韵学方面做过演讲,还和他的师傅康有为,一起倡导过变法维新。合称为康梁。 师:很好。大家看看下面的注释。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那么我们这里梁任公是他的什么? 生(齐):号。 师:好,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室”是他的书斋,也是他居住的地方。广东新会人,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全集》,这是课本上一个简介,和刚才我们同学们搜索的资料合在一起,基本上就是梁启超先生的一个概况。梁实秋是谁?有同学知道吗?举手!好,唐建波同学。 生: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志华,浙江杭远人(生笑),生于北京。 师:浙江什么地方人? 生:浙江杭县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文档资料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文/梁实秋 本文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

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

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 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 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三、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 六、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投影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 作品) 原名:梁治华 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3、七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 A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 B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齐读生字词 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 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 蓟(jì)北 (2)回答思考问题 A明确: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B 明确:深刻印象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 刻的印象。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4、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要注意的是,每组每位代表限说最多两个特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5、朗诵课文 6、补充《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 八、课后作业: 找出文中细节及侧面描写的地方,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九、板书设计: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眼神光芒四射

最新《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读后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读后感 忙读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读完一遍后,无深刻理解,但是,毕竟开卷有益,简单谈谈感受。 简单介绍一下两个主要人物: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梁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19年以后开始写诗。1923年8月赴美留学,翌年进哈佛大学研究院,1926年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后转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主任,之后任教于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经常发表小品评论,后集为《骂人的艺术》。此书和后来的《雅舍小品》、《秋室杂文》,都以文笔幽默风趣形成独自的风格。著作《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等。是新月社主要成员。 1948年移居香港,后到台湾,历任台湾大学教授,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他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37卷,于1967年出版。 梁任公,即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鼓吹改良主义,坚持立宪保皇立场;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提倡“新文体”。辛亥革命后,曾拥袁反袁,与段祺瑞合作。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晚年讲学于清华大学。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实秋曾在大学听过一次梁启超先生的演讲,他评论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梁启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 000余万字。 梁启超是一个情感丰富、忧国忧民的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提到:“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这写的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杀人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登上煤山自缢而死。崇祯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但最终不能改变现实。在位十七年间,他勤勉辛劳,不溺于声色犬马,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终于江山易主。 梁任公先生如此悲绝,肯定不是因为崇祯皇帝,而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古代文化常识整理(精)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 (1)文学常识填空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____(体裁)史书,相传为_________末年_____国史官____________所著,主要记载了__________(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并称为“春秋三传”。 A《左传》《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编年体春秋鲁左丘明春秋 B《公羊传》《谷梁传》 (2)《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4)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5)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汉朝开始公之上设王爵;王爵只封给开国功臣。品级是官职的等级,与爵位是两码事。爵位是世袭的,品级不能世袭。 《荆轲刺秦王》 (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我们学过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荆轲刺秦王》。(3)荆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4)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购,重金征求。邑,封地。 (5)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音律度量 1,音律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即1234567。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为主即作为乐曲主旋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七音中,主音),就构成了一个调式,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和表达功效主音),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例如《荆轲刺秦王》叙述荆轲一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例如《荆轲刺秦王》行出发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行出发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这种调式旋律苍凉悲壮,适宜于悲歌。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这种调式旋律苍凉悲壮,适宜于悲歌。下文又有“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就是羽调式,下文又有“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就是羽调式,羽调式这种调式高亢激越,所以听后“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所以听后“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古代有六律,只古乐的十二个调,它包括黄钟、古代有六律,只古乐的十二个调,它包括黄钟、无射等六个阳律以及大吕等六个阴律,大吕等六个阴律,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称,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称,而且还有固定的音高,而且还有固定的音高,调等。如黄钟相当于今天西乐的C 调,无射相当于A 调等。 古代还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钟等)、石磬等)、丝古代还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钟等)、石(磬等)、丝)、)、(琴瑟等)、竹(管、箫等)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如《石琴瑟等)、竹)、箫等)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钟山记》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钟山记》“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噌吰者,周景王噌吰者,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无射”就是无射钟,无射”就是无射钟,因为此钟合于无射律;歌钟就是编钟,它常用于歌唱伴奏,所以称为因为此钟合于无射律;歌钟就是编钟,常用于歌唱伴奏,“歌钟”。歌钟” 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必不可少的组成,经数千年发展形成了品种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必不可少的组成,众多,曲目丰繁的态势,大致可分为合奏与独奏两大类。众多,曲目丰繁的态势,大致可分为合奏与独奏两大类。合奏乐器多为锣鼓、锁呐、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等。独奏乐为锣鼓、锁呐、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箫等等。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筝等为主。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筝等为主。 下面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曲调进行简要说明。下面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曲调进行简要说明。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琵琶起舞换新声,——乐府曲调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梅花落——曲调名。“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梅花落——曲调名。:黄鹤楼上吹玉笛,——曲调名如江城五月落梅花。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天飘落的景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象。: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把握全文,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感受;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手法,透过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品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良好有效的阅读方法习惯,训练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1、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情; 2、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适当补充讲解。 教学难点:1、作者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2、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准确到位地把握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相信大家对“演讲”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类演讲,也曾经在以往的学习中领略到伟大演讲家们留下的精彩演讲。如每周一升旗仪式时的《国旗下的讲话》,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还有我们今后将要学习的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 今天,我们又一次走进演讲,重温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的精彩演讲,学习一篇与演讲密切相关的文章------《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板书) 二:释题 1、哪一个字可见本文的文体?(记,记人或记事的散文) 2、本文记了谁?为何称其为梁任公先生?(表示尊重) 3、谁记的?(梁实秋) 4、请学生介绍两位相关人物,提示学生关注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主要作品。 5、本文记了什么?(一次演讲) “演讲”是文章的关键词,请找出这次演讲的相关信息。 时间:1921年(民国十年前后) 地点:清华学校高等科楼大教堂。 主讲人:梁启超 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三:走进梁启超 1、教师范读,学生品味梁启超先生的演讲那些地方精彩。提示学生给段落标序,并参照练习一尝试作旁注。 2、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 板书: 肖像:一登台神采飞扬(形神兼备) 出场语言:一开口不同凡响(谦逊与自负共存) - 1 -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1【背景资料】一、写作背景年,当时革命运动的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1925这首词作于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湖南、这年深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统一战线已经确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据写下这首词。重游橘子洲,在长沙停留,动讲习所,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曾于湘潭衡山一带,“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载: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二、补充注释: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沁园春》《沁园春》双调,《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汉书》13字。上片114 句,五平韵。12句,四平韵;下片【示范教案】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长沙》的写作背景。.了解《沁园春1 .了解词的发展简史。2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3 二、能力培养目标.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1 .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2 三、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1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珍惜今天的一切,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2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以乐

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1词人笔下的秋感伤的“悲秋”情调,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又是寒秋景物,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美好的。景是活泼、这里面也含有热爱当然,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感到革命的必要。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对比手法的运用。2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使描绘的形象鲜明,词中含有多种对比,“同“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对比;是暗(未在词中点明)“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含的对比。.极富表现力的语言。3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极富表现力,形象、本词用语精当、“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解决办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1 .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2 .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3 【学生活动设计】.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1 .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23 .观看多媒体。.自由讨论。4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课内美读成诵。1 .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2 背诵二、诵读 .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1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