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版概论各章要点

2015版概论各章要点

2015版概论各章要点

说明:综合多方建议,为督促学生平时听课、看书,统一说明如下:1、每讲完一章,公布本章要点,不公布页码,让学生自己看书标注。2、此要点涵盖期末考试80%左右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P4-5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8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P6

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P10-13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4-17

6.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P16-17

7.为什么说虽然形势变了,但毛泽东思想并没有过时P15-16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P6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P19-22

10. “四个全面”及其关系P26-27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P27-29

12.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P33

1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P35-37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1948年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P45

2.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民族资产阶级P48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阶级领导的条件P50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P50-51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P51

6.中国革命分“两步走”P51-52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P52-55

8.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要性、可能性及其道路理论的意义P56-57

9.“三大法宝”及其关系P57-63

10.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演变及其实践经验P59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66-67)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依据(p70-72)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78-79)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p81-82)

5、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85-87)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论十大关系》的提出和意义(P90)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P92-95)

3.初步探索的意义(P100)

4.初步探索的教训(P102-106)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13—114)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115—116)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21)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23—124)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27—128)

6.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125—126)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异同?(114—115)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33)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35~138)

3.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36~137)

4.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P143~144)

5.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P142)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课后思考题4道,

1.p148;

2.P152;

3.p155;

4.p163

5.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p150

6.如何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p157

第八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P168)

2.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P169)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的依据(P170)

4.公有制经济的类型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P171)6.经济发展新常态(P176)

第八章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课后思考题3 p178

2.我国的国体与政体 p180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 p180-182

4.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p186-187

5.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有哪些?p188-189

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P193-194)

2.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94~195)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195~197)

第八章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何谓和谐社会?(P198)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P198)

3.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P199~200)

第八章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基本内容(203—204)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基本内容(205)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本方面(206—207)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如何理解实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P209~212)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P217~218)

3.习近平关于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五点重要

主张(P224)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228~230)

2、如何认识当今世界局势(P231~232)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和意义(P234~237)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241)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

力量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p247~251)

2、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p256)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p259~260)

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p261~262)

5、党的宗教政策和原则(p264)

第十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P273

2.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P278-280

3.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P280-282

4.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及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P289-291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_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实践。要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包括经典作家的论述和当代人的探索。要了解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4.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2.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本章引言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l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十多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末又发生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剧变。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则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坚持建设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当代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在进行不断的探索。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工人运动在社会实践中曲折发展、不断前进。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恩格斯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伊始,就有许多仁人志士对其弊端提出批评,并描绘出理想社会的蓝图来代替资本主义。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来到世间就带着许多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弊端,特别是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阶级矛盾、贫富分化极其严重,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极其恶劣,资产阶级的剥削极其残酷,这激起了工人阶级的激烈反抗,自发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2015年版毛概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教材内容解读 ●第二章的历史地位: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的“魂”) 本章从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凸现本课程主题、主线所强调的哲学基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精髓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本章是对第一章的继续讨论,归结到精髓的角度和高度来认识。所以,本章的历史地位,可称为全书的思想方法论的“价值魂”。 ●本章的逻辑结构: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本章以三节七个一级目的内容阐述,凸现的内容结构是:形成和发展——内容和意义——精髓和经验。这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阐发的,目的是为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也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第一节形成和发展 本节从历史的角度,通过两个问题的阐述,勾勒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定,重新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其根本目的在于:奠定了解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论基础,明确确立与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与当代价值。 一、形成和确立(P28-29),包含四层意思: (一)科学含义及价值意义(第1段)

1、科学含义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说明: ①对科学含义的界定,是递进的界定,即由词的本意到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词意是泛指,而政党的思想路线的含义则是特指。 ②思想路线的底蕴: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③政党的思想路线的底蕴:则是依据认识方法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并支配政党的正确行为。 2、价值意义 ①思想价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这进一步从思想立场界定了思想路线的厚重蕴意。 ②实践价值: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从思想路线的指导作用凸现了其科学含义的实践功能。 (二)党的思想路线确立的过程(第2-5段) 1、初步界定的过程(第3段) ①第一次提出与使用的标志 毛泽东在1929年6月给红四军写的一封信(即6月14日“给林彪的信”,林彪当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导刊P38)。

第六章课程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课程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 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21.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2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毛概复习题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单选题 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 江泽民 B.毛泽东 C.胡锦涛 D.邓小平 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 B. 举办世博会 C.汶川地震 D.举办奥运会 3. 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的新认识。” A. 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外交问题 D.发展问题 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5. 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 十七大 B. 十六大 C. 十四大 D.十八大 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 B. 国际金融危机 C.经济全球化 D.政治多极化 7.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经济升级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改善投资 D.发展金融 8. 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 科技进步和创新 B.加大投入 C. 科技人才 D.经济环境 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长 B. 综合国力增强 C. 文化繁荣 D.保障和改善民生 10.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A. 经济增长型 B.文化繁荣型 C. 政治昌明型 D.环境友好型 11.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毛概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阵线不同 3、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D?)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政权问题?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A) A.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地方实力派 ?C.亲日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6.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理论建设 7.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C)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8.“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9.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的着作是(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战争和战略问题》 10、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C) A.新文化运动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五四运动 D.十月革命 11、.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着名论 断是在(B)。 A.古田会议上 B.八七会议上 C.秋收起义中 D.三湾改编中 12、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是(C). A.统一战线理论 B.党的建设理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D.武装斗争理论 13、.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的是(D)。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4、完整地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内容的文章是(D)。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六章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六章参考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六章参考答案 一、练习本上参考答案 简答题 1、简述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P293-297) 答:(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①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这种发展主要是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②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的原因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③上层建筑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与法制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在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2)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完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目前,它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 2、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P265) 答: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上述五大特征,前两个特征是垄断资本在国内的统治,后三个特征则是垄断资本在国外的统治。 3、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P273) 答: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源有:(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2)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4、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P272) 答:(1)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3)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竞争的目的不同。②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③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④竞争的范围不同。 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同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P272) 答:(1)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3)

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第六章

?大学生创业基础 ?对应章节第六章 1A 【单选题】(2分) 注册企业的简要程序是:企业名称预核准(工商局——验资(会计师事务所)——办理相应的前置审批手续--申请营业执照(工商局)。是否正确。A A.正确 B.不正确 2A 【单选题】(2分) 新的公司法规定,允许1个股东注册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又称“一人有限公司”(但公司名称中不会有“一人”字样,执照上会注明“自然人独资”),最低注册资金10万元。是否正确。A A.正确 B.不正确 3A 【单选题】(2分) 理想的创业团队是A拥有共同的愿景。B各个成员的优势互补。C至少有三个成员,但通常最多不超过六个。D能够共患难吃苦,也能够共富裕享福。是否正确。A A.正确 B.不正确 4B 【单选题】(2分) 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大企业应选择股份有限公司,规模不大的企业,采用合伙企业比较合适。是否正确。

A.正确 B.不正确 5 【单选题】(2分) 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责任公司。是否正确。 A.正确 B.不正确 6 【单选题】(2分) 独资企业,业主无需和他人分享利润,但其要一人承担企业的亏损。合伙企业,如果合伙协议没有特别规定,利润和亏损由每个合伙人按相等的份额分享和承担。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公司的利润是按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和股份种类分享的。对公司的亏损,股东个人不承担投资额以外的责任。是否正确。 A. 正确 B. 不正确 7 【单选题】(2分) 有限责任公司指不通过发行股票,而由为数不多的股东集资组建的公司,一般由()共同出资设立,其资本无需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在出让股权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A.1人以上50人以下股东 B.2人以上50人以下 C.1人以上500人以下 8 【单选题】(2分)

王道俊郭文安新版第六章课程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的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及意义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侠义是指一门学科,广义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 教学科目,又简称学科,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从某一门科学中选择出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心理顺序重新组织构成的新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以学科文化知识为核心,但又不仅包括间接经验,而且包括设计一定的实践—交往活动要求学生获取的直接经验。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从育人的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要充分发挥课程系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应有的育人资源与蓝图的作用,以及对育人活动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就必须抓好三件事,编制好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文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程方案是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阐释每门课程的性质并规定其质量标准;教科书陈述每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应开展的活动。 (—)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文件。 教育学研究的课程方案主要是我国的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它是指在国家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课程方案主要由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学科与活动)的名称、开设的顺序与学时(学分)分配以及学年编制等部分所构成。 中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能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一般由说明(或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等部分组成。 (三)教科书 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 二、课程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发展 商代学校学习的大都是祭祀、军事、乐舞和文学的知识和技能。 周代的学校逐渐形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时期孔子注重整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宋以后,提倡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学校主要课程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二)课程理论的发展 斯宾塞于1859年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902年杜威发表的《儿童与课程》是影响深远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的著作。 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该书被视作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 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泰勒所提出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 泰勒的课程原理被称为“目标模式”,对课程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学科课程论(传统派):德国赫尔巴特

2015版毛概第二章复习要点

第二章新民主主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7、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哪些?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首位。 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建设。 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8、总结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主要在于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三是要采取区别对待方针。 四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9、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毛概第七章

第七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改革 B 开放 C 矛盾 D 民主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 A强国之路 B 立国之本 C 力量之源 D 执政之基 3、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4、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D、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6、社会主义改革是() A、对旧制度的根本变革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前提条件 D、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束为终点的 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B、改革是目的、发展是手段、稳定是前提 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D、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 8、下列不属于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北海 B、连云港 C、温州 D、厦门 9、()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1999年 10、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特色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现代化。 A、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B、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D、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2016世界地理第一、二章概论

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中2016阶段滚动检测 世界地理第一、二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5·西安模拟)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完成1、2题。 1.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A.180千米 B.1 800千米 C.400千米 D.4 000千米 (2015·长春模拟)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回答3、4题。3.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叠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的变化 B.距海远近的变化 C.气温的变化 D.降水量的变化 4.在全球,这种变化最不明显的地区应位于()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高原 D.埃塞俄比亚高原 (2015·沈阳模拟)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 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读两国简图,回答5、6题。 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中2016阶段滚动检测

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中 2016阶段滚动检测 5.近年来,卡塔尔出现外籍人口大量迁入的现象,导致人口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A.该国气候适宜,环境优美,吸引人们大量涌入 B.该国石油资源丰富,资源开采需要大量劳动力 C.该国政治稳定,成为周围动荡国家人民的避难所 D.该国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 6.两国在农业生产中垦殖指数都不高,其自然原因( ) A.相同,都是因为水资源缺乏 B.不同,俄罗斯地广人稀,卡塔尔地少人多 C.不同,俄罗斯气温低、冻土广布,卡塔尔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相同,都是因为地形崎岖 (2015·福州模拟)读图,完成7、8题。 7.该国西部( ) A.有其首都 B.有其所在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 D.有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 8.关于图示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18易班毛概第二章参考答案

[5分] 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 A. 北伐战争 ? B. 国民革命 ? C. 抗日战争 ? D. 辛亥革命 3、[5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A. 民族资产阶级 ? B. 农民阶级 ? C. 小资产阶级 ? D. 无产阶级 7、[5分]中国革命阵营实现壮大自己、孤立和瓦解敌人而采取的政策是() ? 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B. 实行军队内部民主 ? C. 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 D. 加强地方政权建设 多选题(共计35分) 3、[5分]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工农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 ? A. 城市小资产阶级 ? B. 农民阶级 ? C. 中等资产阶级 ? D. 工人阶级 4、[5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 A. 对手工业务的社会主义改造 ?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 国家对社会主义工业化 5、[5分]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 ? A. 官僚资本主义 ? B. 封建主义 ? C. 民族资产阶级 ? D. 帝国主义 6、[5分]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之间的关系。 ? A. 武装斗争 ? B. 统一战线 ? C.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 D. 土地革命 7、[5分]建国初期,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有() ? A.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B. 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D. 个体经济 3、[5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农民阶级()

? A. 错 ? B. 对 4、[5分]在民主革命时期,应没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A. 错 ? B. 对 5、[5分]分清敌友问题是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 A. 错 ? B. 对 6、[5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A. 错 ? B. 对 [5分]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 A. 新文化运动 ? B. 五四运动 ? C. 国民革命运动 ? D. 辛亥革命 2、[5分]中国革命阵营实现壮大自己、孤立和瓦解敌人而采取的政策是() ? A. 实行军队内部民主 ?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C. 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 D. 加强地方政权建设 3、[5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是()。 ? A. 对农民的领导 ? B. 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 C.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 D. 对军队的领导 4、[5分]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 B.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 C.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 D. 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6、[5分]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 A. 国民革命 ? B. 北伐战争 ? C. 抗日战争 ? D. 辛亥革命 多选题(共计35分) 2、[5分]建国初期,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有() ? A. 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 B.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D. 个体经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第六章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 参考答案 根据唯物史观,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具有历史必然性,因此都具有暂时的性质。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仅仅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尖锐起来,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克服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废除私有制,代之以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资本主义自身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种种新变化,如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矛盾缓和,国家权利配置行驶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教育科学文化进步,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提高,等等。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发生的。资本主义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

会的稳定。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因此,这些变化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在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并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917年,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在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性。既有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的苏联模式,也有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取得的重大成果。 总之,尽管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特别是1990年代前后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进入低谷,但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样化发展的历程表明,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大道上产物。 2、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辨析题 1、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反常现象”。 错误。(1)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 (2)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必然作用的结果。以上观点是错误的。 二、论述题 1、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2、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 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因为:(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出:“一些

毛概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思考习题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的。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我国政治局面混乱,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3)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这种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4)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

2015年全国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第六章章节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凭证按其( )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A.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B.填制的手续 C.来源 D.记账凭证 2.下列不属于原始凭证的是( )。 A.发货票据 B.借款借据 C.经济合同 D.运费结算凭证 3.下列属于累计凭证的是( )。 A.领料单 B.限额领料单 C.耗用材料汇总表 D.工资汇总表

4.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于内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或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应 该( )。 A.拒绝办理,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B.予以抵制,对经办人员进行批评 C.由会计人员重新编制或予以更正 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或重开,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5.下列属于通用凭证的是( )。 A.工资结算单 B.折旧计算表 C.增值税专用发票 D.差旅费报销单 6.会计人员对真实合法但小写金额错误的原始凭证应( )。 A.直接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B.将金额更正后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C.退回出具单位重新开具

D.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7.下列业务中,( )应编制付款凭证。 A.收回前欠货款30000元 B.购人材料10000元,货款未付 C.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50000元 D.接受投资者投入280000元 8.201 3年11月,某公司购进一批货物,款项已付,并取得了供货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按照原始凭证来源不同的分类原则,该公司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 )。 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C.外来原始凭证 D.自制原始凭证 9.差旅费报销单按填制的手续及内容分类,属于原始凭证中的( )。 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年修订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系: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