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例谈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例谈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例谈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例谈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例谈

小学教学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载体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一、层次性

小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所以,练习课的设计要有层次,注意坡度。如:“比的应用”。

1、基础练习题:

(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是巧克力奶2,小清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千克?

11

(2)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小清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千克?

通过以上练习主要让学生回忆比的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2、专项练习(一题多变,逐题出现,只列式不计算)

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是1:150。

(1)现要配制3千克药水,需农药和水各多少千克?

(2)现有3千克农药,要配制这种药水需要加多少千

克水?

(3)现有3千克水,要配制这种药水,需要加农药多少千克?

通过这三道题的列式进行对比,既能全面理解知识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练习

(1)有一块长10米,宽3米的长方形地。现用这块地种西红柿、黄瓜和茄子。西红柿占总面积的2/5,剩下的按2:1的比种黄瓜和茄子。黄瓜和茄子要种多大面积?

通过这一综合练习,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巩固深化,解答分数应用题,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比的应用题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针对性

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问题的细枝末节,把解决问题的本质特征找出来,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如“百分数应用题。”

(1)有一块地种有柳树和杨树,杨树有120棵,柳树比杨树多20%。柳树有多少棵?

(2)有一块地有柳树和杨树,柳树有120棵,比杨树多20%,杨树有多少棵?

通过这两道题的对比练习,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类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抓主要矛盾(比杨树多20%”与“己知条件”的联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全面理解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三、概括性

对于一些看拟零散的知识,教师要注意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题,使之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如:“因数与倍数”。

(1)找出28的全部因数和100以内所有的8的倍数。

(2)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72的因数,这个数是多少?

(3)写出20以内所有的质数

通过这三道题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逐步养成了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

总之,我们要不断探索练习课的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做到精选、多变、巧练,通过点——线——面层次的练习,使知识形成网络,同时,充分发挥练习题的功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使数学练习课出一种有序、有层次、有思考空间的课堂模式。

三年级上册《小露珠》教案及原文

三年级上册《小露珠》教案及原文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在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重难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小露珠。(齐读课题) 2.课文中的生字词还记得吗? 草秆、珍珠、俊俏、吹奏、袭来、水蒸气、笑盈盈、夜幕降临、钻石、乐曲。 谁来笑盈盈地读读 从这个“笑盈盈”你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小露珠。 小露珠这是在和大家告别,那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想大家 只要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的小脑袋里。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

出现的时间:晚上到第二天的黎明;(太阳公公下山了,田野里雾漾漾一片,黑乎乎的,草丛中不时传来蟋蟀的鸣唱。请你们边读 “夜幕降临”这个词语,边想象这种情境。) 形成过程;(小露珠一边在柔软的花瓣上、草叶上、禾苗上打滚,一边尽情地闻着浓浓的花香、淡淡的青草香……此时,小露珠心里 会有怎样的感受?) 出现的地方:荷叶上、草秆上、花朵上(小露珠在花朵上、草叶上、禾苗上打滚,禾苗、小草、花儿不生气吗?) 2.你想怎样读呢?指名读。 3.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清晨,起早的小动物们看见了小露珠,来向她问好了,它们是谁呀?迅速浏览2~5自然段,找出答案。(学生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请大家轻声读读2-5小节,边读边体会小青蛙、小蟋蟀、小 蝴蝶它们看到的是怎么样的小露珠? (1)学生自由朗读第2-5小节 (2)你想做哪个小动物来给小露珠问好呢? (3)学生朗读2-5小节(多媒体出示) 师:谁来做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 A“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 对小露珠说 见过钻石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出示钻石图片)小露珠就像这 钻石一样闪亮。 你能读出来吗? 加上小青蛙的动作再读一次。

初中数学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答案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1) 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关于“理念”,下面错误的一项是()(A)理念是理想和信念(B)理念就是理论 (C)理念表达人对事物的看法(D)理念对人的行为有支配作用 2.“教学行为取向”的含义是()(A)原有的教学行为(B)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行为 (C)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D)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 3.下列哪一条要求,不属于“了解·感受”层次()(A)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 (B)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C)会推导数学公式 (D)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4.下列教学技能对教师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对数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一项是()(A)语言技能(B)板书技能(C)组织技能(D)电脑技能 5.教学设计文本的主体是()(A)教学方案(B)教育理论(C)经验反思(D)怎样解题 6.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时,切实可行的做法是()(A)每节课都要分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B)以知识目标为主,设计过程目标,将能力、情感包容于其中 (C)只要知识目标,其他目标都是虚的 (D)只要能力目标,有了能力就什么都有了 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 7.数学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8.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9.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是:①;②; ③;④;⑤.

10.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 . 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1.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12.在观摩新课程公开课的过程中,常常能听到“我们平时的课是不可能都这么上的”这样一句评价.确实,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为了倡导一些新的教学行为,许多公开课是为突出某种教学行为而精心设计的.试谈谈你对公开课上这种现象的看法. 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3.从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看,什么情况下需要实施“合作学习”? 14.如何处理操作几何、说理几何与逻辑几何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推论教学完毕后,老师给出下面一道巩固性练习. 已知:如图所示,P 是△ABC 内一点. 求证:∠BPC >∠BAC 然而,两种不同的启发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启发一: (1)我们能不能通过连辅助线AP 来证呢? (2)我们内外能够否用今天学过的定理或推理来证呢? 启发二: (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要证明的两个角不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或外角,能否化生为熟呢? (2)ABPC 是一个四边形(即化归对象),如何实现化归目标(三角形——化生为熟)呢?关键是寻找化归方法,请同学们自己探索一下化归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对这两种启发,你认为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吗?哪个是在引导学生探究? 16.从价值取向、评价方式和实际效果来分析下面的案例: 曾几何时,当有学生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而引得满堂哄笑时,仍只见教师坚定地说“很好,请坐下!”.问其为什么,教师回答“新课程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充分肯定和鼓励”. C

优质课教案公开课

奇妙的图形密铺 教学内容:教科书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密铺的特点,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 2、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合理推理能力,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3、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德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由美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 教学难点:理解密铺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教学准备: 1、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课件。

2、圆、正三角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七巧板和水彩笔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分析比较,认识密铺 1、找一找 出示生活中一组图片:(多媒体播放) 师:同学们,在我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画面,你能在上面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生回答) 它们是由正方形、长方形拼接而成的,这些图形拼在一起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2、分析比较 师:老师这有一副用圆形铺的画面,和上面两幅图形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出示用圆形铺的画面) 师:那这样呢?(演示圆重叠效果)就会重叠。 3、小结定义 师:像上面这样把平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的铺在平面

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板书:无空隙、不重叠铺在平面上) 屏幕演示正方形密铺。看,像这样在平面上无空隙、不重叠的一直铺下去。 4、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密铺现象,(出示:蜂窝、龟壳、棋盘、水立方)找到密铺的图案了吗?播放生活中密铺的例子。 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奇妙的图形密铺”世界。(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践,体验密铺 (一)一种平面图形密铺 出示课始的两幅图形 师:刚才我们发现哪些图形能单独密铺呢?(长方形、正方形)出示这样的两种图形。哪个图形不可以密铺?(圆形) 1、下面几种图形也能密铺吗? 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优秀教案山东大学版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课时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二课时 2、无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三课时 3、问刘十九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四课时 4、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五课时 5、塞上听吹笛

小露珠教学设计

小露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伊山中心小学郑真贞 教学过程: 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看哪个聪明的孩子能猜着: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 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 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 生答:(小露珠) 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小露珠? 没见过的也不要着急,下面老师就带着你们走进大自然仔仔细细的去瞧一瞧。 (放课件:精美露珠图片) 欣赏完这么美的小露珠,想说点什么吗? (此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谈看完后的感受,无论学生怎么说,教师都及时表扬,激励学生敢于表达。) 2、分段诵读,理解悟情。 ⑴学习第一自然段 大家还想更深入的了解小露珠吗?那就请打开课本,翻到课走进第一段,按你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看你又了解到了什么?(等阅读停止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⑵学习二、三、四、五自然段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小露珠,天渐渐亮了,小动物们出来玩耍,看见了小露珠都争着和他打招呼,瞧: (放动画课件:小动物和小露珠打招呼) 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称赞小露珠的话,请拿出笔在文中画出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 生读: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早哇,像珍珠那么美丽的小露珠。 师:能讲出喜欢的理由吗? (学生畅所欲言)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美美的来读一读吧!咱们听一听哪只小动物的声音最动听,称赞别人最真诚。 从小动物对小露珠由衷地赞美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外表美)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看 (拿出头饰),老师请你们带上动作来扮演小露珠和这三种小动物。 现在请同学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小组练一练,等一会儿请四位同学带头饰来表演。 (学生表演) ⑶学习第六自然段 热烈的掌声把太阳公公也叫醒了,他披着彩霞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天空和大地,所有的植物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请大家美美的来读第六段,看看读懂了什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大全

课题:定义与命题(一) 授课教师:朱成敏教材:浙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命题的结构,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让学生了解类比的思维方法; 过程性目标: 5.让学生经历术语定义产生的过程,在通过类比、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6.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 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学生活动的组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发现探究小组合作主体性讲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引入新课 创设“幸运52”的场景组织学生活动。 (第一关:幸运抢答) 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 例如: 它是一种方程; 它是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它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答案:一元一次方程) (引入定义) (设计说明:用“幸运52”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经历给名词下定义时候逐步明确的过程,最终清楚的表述就是名词的定义。)

二、探究一些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 定义: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是“数轴”的定义; (2)“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是“全等图形”的定义。 学生活动一:(小组活动) 如何给术语下定义: 学生单独学习一段材料,小组共同作答。 阅读材料: 1.选出下列图形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 (B ) (C ) (D ) 选C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三角形。 不同点:C 选项没有直角,而其余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由此把A 、B 、D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直角三角形”。 定义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填空作答: 2.选出下列式子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0122 =++x x (B )532=+ (C )a a a 2223 -=-+ (D )t t 53=- 选(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 不同点: 由此把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 定义为: 的 叫做 。 3.请设计一个类似的问题,要求能够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小结:请同学谈体会,如何给名词下定义。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给名词下定义的过程。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考虑了以下问题:a.把活动的设计成左右的对比模式,让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学习材料进行类比的思考;b.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以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友谊的回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学生在倾听、实践、师生合作中理解歌曲、学唱歌曲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 ”、“pp ”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教学重点: 掌握力度记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教学难点: 前半拍休止的准确演唱以及歌曲中回声处的自然准确的表现。 教学方法: 听唱法、模唱法、对唱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钢、教材、彩纸、磁铁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 一、组织教学 上课:师生问好!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还特意邀

请了我的小伙伴一起来和大家完成今天的任务,瞧,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来了(播放小猪佩奇的回声那一集) (如果学生不安静,提示学生仔细看,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师:同学们刚才观看的可真认真,为什么山谷也会唱歌呢?谁能告诉老师。 生:是一种自然现象, 师: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 生:回声! 师:那么羚羊老师发出的原声和回声有什么区别呢? 生:原声声音大,回声的声音小(你听的可真认真) 音乐里面我们常用强弱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强用这一个符号来表示(出示f,贴板书),弱用这一个符号来表示,(出示p)很弱用两个这个符号来表示(出示pp,贴板书),回声我们就可以用很弱的力度来演唱,面对着连绵起伏的大山老师忍不住也想向大山问声好,下面和老师一起做个友谊,向大山打个招呼吧!老师来唱原声,你们来表现回声。大山你好!(切分节奏)生模仿回声(在这里老师布置任务要明确,师唱原声,生唱回声,提示学生回声的力度很弱,师并示范一个)找个学生来向大山问好,其余的学生表演回声。 通过力度对比,我们感受到了美妙的回声,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回声有关的歌曲——《友谊的回声》(写板书) 二、学唱歌曲。 1.初听(身体可以跟着音乐轻轻地动)

(完整版)扬州慢公开课课堂实录

扬州慢(教学实录) 执教者:宋志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词《扬州慢》。我们学到有关扬州的诗句都有哪些呢?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李白的这首诗写出了扬州的俊秀和美丽。南朝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写出了扬州的富庶繁华,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写出扬州的温婉与可爱。今天,我再来看看姜夔笔下的扬州又是怎样的。(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大家先来看看这首词和我们前面学过的词相比多了什么? 生:词的前面有一段序言。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词前这段序言。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很流畅,从这段小序中你都读出了哪些内容呢。 生:交代了时间是在“淳熙丙申至日”;地点“维扬”;创作原因是“感慨今昔”;景物(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师: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呢? 生:“萧条” 师:刚刚我们一起还原了词的创作背景。南宋丙申年的冬至日,词人路过这座江南名城,昔日繁华的城市已经变得四顾萧条,词人心中怆然,于是把万千感慨写进了这首词中。这种感慨悲伤又被称为什么呢? 生:黍离之悲。 师:你能说说“黍离之悲”具体指什么吗? 生:注解上说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指故国之思 师:很好,同学们能够从看书下注释去寻找答案。《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篇名。(幻灯片,“黍离之悲”介绍)。 师:“彼黍离离”,“离离”是指繁茂的样子,“彼黍离离”的意思是说草木长得茂盛,而草木越茂盛往往也就暗示国事的衰败,可以联想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后人用“黍离之悲”来形容昔盛今衰之悲、亡国失土之悲。 师:诗词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诗人内在的情感,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下面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下。 (生诵读课文) 师:同学们认为他读的怎么样?谁能来品评一下。 生1:读的很流畅,但是情感还不够丰富。 生2:读的太快了,节奏感不太强。 师:你认为这首词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读。 生3:读时应该注意抑扬顿挫。 生4:应该注意轻重缓急。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从《扬州慢》的标题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慢词,既然是慢词就要尽量读的慢一些,节奏舒缓一些,停顿要长一些,最好读出荡气回肠的感觉。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声音洪亮) 师:从同学们的诵读中仿佛看到了词人在冬雪初霁的晚上,独自骑着马缓缓走进扬州城的情景。可是这座昔日繁盛的都城,今日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文中哪个字能够概括出此时扬州城的特点。

《小露珠》教案之一

《小露珠》教案之一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八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越越造句。 3.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见过小露珠吗?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又在什么时候消失?你注意观察过它吗?你有没有发现过它美丽的外貌和美好的品格?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28《小露珠》(齐读课题) 二、自读文章 1、请大家带着问题来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并在读准的地方打上记号。

2、学生自读课文 三、范读课文 1、交流在读书中碰到的问题 2、读课文 3、谈谈你觉得老师哪儿读得好 四、指名读课文 1、请大家模仿老师再来读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不理解的

地方。 3、四人小组交流,尽量自己解决 露珠:即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钻石:金刚石或泛指硬度很高、可做轴承和装饰品的各种宝石。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矿物。 珍珠:贝壳动物体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分泌形成的固体粒状物,有明亮、艳丽的光泽,可做装饰物,也是一种药材。 夜幕降临:夜间,景色迷茫像被一幅幕布遮住一样。

黎明:天快要亮的时候。 俊俏:相貌美好、漂亮。 4、对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五、指导书写: 临: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二笔的竖不要写成撇。喇:中间是束。 衰:中间是口字加一横。 六、作业: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二)数学思考: 体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主元思想。(三)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获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理解;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 学法:阅读、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姚明受伤事件引入。 师:火箭队最近取得了20连胜,姚明参加了前面的12场比赛,是球队的顶梁柱。 (1)连胜的第12场,火箭对公牛,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

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师:能用方程解决吗?列出来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连胜的第1场,火箭对勇士,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进了几个球吗?(罚进1球得1分,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师:这个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吗?,你能列出方程吗? 设姚明投进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3)在雄鹿队与火箭队的比赛中易建联全场总共得了19分,其中罚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别投进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设易建联投进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师:对于所列出来的三个方程,后面两个你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吗?你能给它们命一个名称吗? 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际问题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点燃学习新知识的“导火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而且“会学”“乐学”。)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师: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翻开书本,请同学们把这个概念划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和我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师:根据概念,你觉得二元一次方程应具备哪几个特征? 活动:你自己构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快速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①x2+y=0 ②y=2x+4 ③2x+1=2-x ④ab+b=4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那一定会很好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缩、努、茎、吱、嘎、拆”等8个生字,在语境中,注意读准“背、骨”两个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大树的语言,读出它期待的心情。 3.通过填写表格,感受大树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地板的历程,了解故事大意。 4.抓住“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5.通过小组讨论,比较本文与《去年的树》两篇童话的相同与不同点。感受童话中树的喜怒哀乐,想象丰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抓住“那一定会很好”,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难点:对比阅读,比较本课与《去年的树》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思考导语中问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认读字词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大家齐读课题: 9 那一定会很好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能读正确。 自己读一读试一试吧。 缩成努力根茎叶手推车吱嘎拆下来旧木料3.提醒:你认为这些词语中哪个字不好读,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出示图“茎”这就是植物的“茎”部分,注意读音读一声。4.练习用词语说话。 二、整体感知 1.字音大家都正确了,相信课文大家一定会读的更好,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接读课文。 2.这是我们接触的第三篇略读课文,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的要求呢?(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这段话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啊?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都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有的同学想好了,有的同学还需要再思考一下。大家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师画)对,一边读一遍想,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3.哪位同学能看着学习记录卡说说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 4.同学们,你们跟他填的一样吗?还有补充吗? 三、朗读感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师:一粒种子它被泥土紧紧的包裹着,这多难受啊。种子想——(请你来读)要是能站起来,大口大口的呼吸空气,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谁再来读读种子的愿望(指名读),对呀,成长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于是他努力生长,钻出地面,长成了——一棵大树。 师:它长成一棵大树,他又想(指名读)正巧,农夫经过这里,他把大树砍下来,拖到家里做成了——手推车,手推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听着耳边的呼呼声,多么舒服。你知道手推车为什么感到这么舒服吗?(生回答)是啊,做一辆会跑的手推车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请你带着快乐的语气再来读读他的这个愿望。师: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当他变老了的时候,他就想——(生读) 它已经老了,动不了了,师范读,你再来试试,于是农夫和儿子把他拆了,做成了椅子。师:这椅子一待就是很多年,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板坐在很吃力, 1.默读课文,画出种子变化的关键词语。 2.填写表格,完成自学记录卡。 3.与同桌讲一讲,种子的这段历程。 它多么想躺下好好歇歇呀,请你读——最后,农夫的儿子把它拆了,锯成木片,铺在阳台上,它变成了木地板。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段历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变化? (时间在变、愿望在变、种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帮助人它的人在变)什么没有变呢? (那一定会很好)大家发现了吗?每一次想法,后面的“那一定会很好”,这一句没有变,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快乐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大家看,这粒种子从大树到手推车、椅子再到木地板,就像连环画一样,向我们展现了它这样一段生命历程,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段历程,你想用什么样的词语。

《小露珠》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露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学会本课生字。 3、知道小露珠的形成,了解小露珠的形态美。 4、学会用“越来越”写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你们今天真精神!一则小谜语送给你们: 课件显示谜语: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 花草树叶作摇篮,太阳出来去无踪。 2、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3、谢谢你!猜出来了?(指名答——露珠) 你么都猜的露珠吗?是的,谜底就是露珠,伸出小 手和老师一起写。 板书:露珠 4、你们是从哪儿猜出来?(指名说2个) 5、齐读谜语。 6、同学们看,老师在这儿加上一个——“小”字,再

读读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指名说) 7、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读——齐读课题。 二、自学 夜晚的时候,花呀、草呀、它们的温度比空气低,所以当空气碰到它们的时候,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就是我们说的露水。现在请同学们美美的坐好,静静地欣赏它们吧! 1、播放配乐图片,静静欣赏整体感知。 2、欣赏完了,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露珠?(可爱的、漂亮的、晶莹透亮的……) 3、学生自由回答。 4、选择一两个你认为最美的词语送给小露珠,写在课 题的旁边。 过渡:夜深人静的时候,大自然已经入睡了,小露珠就在这时神秘的出现了,翻开语文书82页,走进课文,大声地朗读课文,去找一找小露珠吧! 5、检查读课文: (1)你读到了什么样的小露珠?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闪亮、透明、圆润)(2)出示带拼音词语: 草杆钻石水蒸气喇叭花笑盈盈 黄豆粒植物俊俏 夜幕降临光彩熠熠生机勃勃

(指名读,相机纠错、指导) (3)去拼音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4)理解“俊俏”:孩子们,注意观察这个词, 你知道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吗?(形容 人的)你怎么知道的?(他们都有一个单人 旁) 回答得真好!看来你不仅会观察还特别会开动脑筋。 俊俏一般用来形容女孩子的,我们三(8)的女生个 个都是俊俏的小姑娘! (5)齐读词语 三、导学 孩子们,你们读的真好听!听你们读,我也想读了,和老师一起来读课文吧?希望今天我们合作得愉快 哦! 1、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2、随机指名读2、 3、4段。 3、继续合作读5、6、7段。 过渡: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吧!轻轻地趴在桌子上,慢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天就快黑了,边听老师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1)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的小露珠。

《小露珠》教案及反思

《小露珠》教案及反思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黄淑娟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八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越……越……” 造句。 3. 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见过小露珠吗?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又在什么时候消失?你注意观察过它吗?你有没有发现过它美丽的外貌和美好的品格?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15《小露珠》(齐读课题) 二、自读文章 1、请大家带着问题来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并在读准的地方打上记号。 2、学生自读课文 三、范读课文 1、交流在读书中碰到的问题 2、读课文 3、谈谈你觉得老师哪儿读得好 四、指名读课文 1、请大家模仿老师再来读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四人小组交流,尽量自己解决 露珠:即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钻石:金刚石或泛指硬度很高、可做轴承和装饰品的各种宝石。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矿物。 珍珠:贝壳动物体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分泌形成的固体粒状物,有明亮、艳丽的光泽,可做装饰物,也是一种药材。 夜幕降临:夜间,景色迷茫像被一幅幕布遮住一样。 黎明:天快要亮的时候。 俊俏:相貌美好、漂亮。 4、对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五、指导书写: “临”: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二笔的竖不要写成撇。 “喇”:中间是束。 “衰”:中间是“口”字加一横。 六、作业: 抄写词语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定义与命题的知识在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但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学习,还是首次,在设计上体现了对数学本原的思考,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本节课以及后续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整个数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由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过渡的重要章节。而作为本章节的第一课时,为学生在本章节中更好的开展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从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在教学设计上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程度。另外,上课学校是一所知名学校,学生在学习上,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努力应该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定义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掌握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将一些命题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经历定义的产生过程,感受定义的必要性。同时对命题的含义有初步的体验。体验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命题的概念。 2.教学难点:命题的结构认识和改写。 四、教法与教具选择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教具选择:多媒体、其他教具。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程序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创设 情境“硬广告”的问题 引导学生参与 课堂交流 使学生感受到为了 进行有效的交流必 须引入定义。 新课 定义 1.定义的含义 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 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 语的定义。 定义的核心功能是能清楚地规定 名称和术语的意义。 2.对定义的强化巩固 (1)举出几个数学中的定义; (2)举出其他学科名称的定义。 3.如何定义 观察下列多项式的特征.给以名称,并 作出定义: x2–2x–1 2x2+3x+1 x2–2xy+2y2 4a2–4ab+b2 4.定义的价值 例题:校园中,并不令人在意的教室墙 角,却让我产生了兴趣。 问题1:按我们的生活经验,墙角的线 AO与BO 问题2:如何判断(验证)垂直? 强调定义 的功能。 学生自由发言, 组织学生评价, 捕捉学生反馈 的信息,适时地 引导学生感受 数学定义的严 密性和简洁性 等。 师生交流,老师 引导,强调“次、 项”。 与学生交流,教 师归纳。 教给学生获取知识 的方法和途径,让学 生的学习可持续发 展。 从定义出发来判断, 解决问题.既体现定 义的价值,有可作为 定义到命题的情境 过渡。 从定义出发思考问 题的解决。 引例:比较下列句子在表述形式上,哪 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 作出判断? (1)鸟是动物。学生自主完成。 突出语句的判断功 能。 针对学生在命题理A

《怎样听到声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回答)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又是怎么样听到声音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听到声音使用哪个器官?(学生回答)观察耳朵的结构。逐步讲解: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听神经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2、鼓膜的振动 为了便于观察, 我们可以在纸板前悬一个小球 在纸板前敲击小鼓, 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 观察一 A.保持小鼓与纸板的距离不变 B.用不同的力敲击小鼓 观察二 A.用相同的力敲击小鼓 B.小鼓距离纸板远近不同

仔细观察小球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总结: 距离不变 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 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相同的力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 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三、小结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四、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听力呢? 1、尽量避开噪声。 2、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 3、听到巨大响声时要张开口。 4、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介绍各种耳朵。 五、课堂练习 1.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3.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3.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听神经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4.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5.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

寇永升老师的《祝福》和《扬州慢》教学

执教者寇永升观察者高家风、刘祥 《祝福》教学实录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谁写的他是哪里人写的是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文中写的那个人物是谁 学生:鲁迅,浙江绍兴作家写的发生在浙江的人和事,祥林嫂…… 教师:同学们是什么地方人 学生:浙江人。 教师:同学们都是浙江人,又是小说所写的人物的同乡,从这两个方面看你们都是主人啊!看高一(5)班同学的啦! 二、研读文本 从第二部分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做工开始,问题预设与讨论、交流、概括生成: 教师:我请三名同学朗读第二部分1―3节,投影出示:男生:从年龄、外貌、身世遭遇、性格几个方面概括介绍祥林嫂;女生:概括介绍祥林嫂做工表现情况。 学生1:祥林嫂的年龄是二十六七岁,外貌是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红的。叫她祥林嫂,说说是自己母家的邻居,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 学生2:安分耐劳。 学生3:不很爱说话,人家问了才回答。 学生4:坚持不懈地做,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到了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全包揽了,而她反而满足,脸上有了笑影…… 教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一部分第2小节,范读:“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鲁四老爷家里雇用祥林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5:“是为了准备年终的祝福,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杀鸡宰鹅等等的事情都需要雇人,他们雇祥林嫂主要是为了这件事情……” 教师:请同学集体诵读第3小节(关注如何读“雇着了”三字,形成板书“雇着了”)。刚才那位怎么读的 学生集体:雇着(zháo)了。 教师:什么意思 学生6:雇对了。 教师:那还会雇错了吗 学生7:是说祥林嫂很勤快,干得多…… 教师:雇着了,动机和目的一致了,很划算――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学生8:原来找不到女工,现在找到了。 学生7:祥林嫂干得多,但是挣得少,每月工钱五百文……

小露珠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小露珠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小露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丽。 教学重难点:能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露珠》。(板书) (出示小露珠的图片)这就是小露珠!看!可爱的小露珠悄悄地出现了(出示课件)。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过渡:天亮了,早起的小动物都亲热地和小露珠打招呼。他们是谁呢?会和小露珠说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读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这部分的中心句。(生回答) 2、再读2--4段,用横线划出小动物向小露珠打招呼的句子。 他们对小露珠说了什么?(出示课件三句话) 3、课文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小露珠的闪亮、透明和圆润的?把什么比喻成什么了?(生答) 小动物们是用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来赞美小露珠。 4、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三样东西。(课件出示) 这是钻石,他会闪闪发光,所以课文中说他“闪亮” 这是水晶,非常的“透明”。 这是珍珠,圆圆的,表面非常光滑。这就是课文中说的“圆润”。 5、师总结:难怪小青蛙说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小蟋蟀说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小蝴蝶说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圆润”

这时你看到了()的小露珠(课件出示) 其实小动物们这么说也是对小露珠的——(生自由答) 6、你用什么语气来读呢?(生读三句话) 7、小青蛙是怎么到荷叶上的?(蹦)为什么是蹦?不是跑呢? 同样小蟋蟀和小蝴蝶又是怎么来到草秆、花朵上的?(爬到、落在) 原来作者根据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活动特点和习性在写作中用了:蹦到、爬到、落在,可见作者用词的是非常的准确性,今后我们在写作中也应该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8、同学们,老师把小动物们和小露珠打招呼的情景拍成动画片了。(出示课件)可是老师还没来得及配音,下面请同学来配音。谁想?(指名配音)咱们也不能闲着呀,他们配音,我们一起来读旁白,准备好了吗? (生表演) 表演的真的很棒,还有同学想试一试吗? 让我们一起来吧!全体起立。现在老师读旁白,你们来表演。开始! 9、小露珠真是惹人喜欢。除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还有谁会见到小露珠?他们会怎样赞美小露珠?(生答)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过渡:纯洁可爱的小露珠赢得了小动物的喜爱,也迎来了太阳公公,此时,小露珠又给植物们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小露珠把所有植物都装点的格外精神,如果老师把“格外”这个词去掉好不好(指名说) 那就让我们一起把植物们特别有精神的样子读出来!(齐读) 3、作者用金黄、碧绿、紫红写出了三种植物的颜色,有了这些颜色描写,让植物们看起来更美,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那么有生气,那么有生命力,这就是课文中说的哪一个词?(生机勃勃)你能把植物们生机勃勃的样子读一读吗?(指名、全班齐读) 这又是()的小露珠(课件出示)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精品】扬州慢公开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 改!) 导入:齐读《菩萨蛮》 江南人美、物美、风光美。所以“人人都道江南好”。扬州地处江南,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但在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建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使它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曾攻破扬州,烧杀掳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1176年,虽然已过十五年,作者路过扬州时,映入视野的还是劫后的扬州一片荒芜,满目疮痍的萧条景象,词人思绪翻滚,感慨万千,写下此词《扬州慢》。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读注释 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学生看注释,诵读诗歌,感受诗情。学生谈能否感受到黍离之悲。 昔盛: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青楼梦好。 今衰: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学生看示例,然后任选一句鉴赏。 1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经过金兵铁蹄蹂躏之后,如今是满目疮痍了。战争的残痕,到处可见,满城的“废池乔木”都不愿再回忆昔日的惨烈的战祸。 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侧面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目击了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对扬州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空荡荡的城中寒意弥漫。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