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的规范性文件中,表现法律原则时,法律一词一般作( )

A.狭义解释B.广义解释C.中义解释 D.普通解释

2.中国历史上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中,接近自然法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和墨家B.墨家和道家 C.道家和法家 D.儒家和法家

3.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强制性

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统治阶级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

5.法的关系根源于( )。

A.思想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C.物质生活关系 D.财产关系

6.在西方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法治的经典性论述即“法治应当优于(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孔子 D.韩非子

7.法制一词的词义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在( ) 后不断演变。

A.1949年 B.1982年C.1992年 D.1997年

8.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法治的时间是( )。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后期C.19世纪初 D.19世纪末

9.在法与经济的关系中其中与( )的关系尤为密切和重要。

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经济关系 D.经济体制10.法决定于经济基础,是在( )意义上所说的。

A.直接B.最终意义C.基础D.阶级意义11.把利益分为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的标准是( )

A.利益存在的不同领域 B.计算角度的不同C.利益主体不同 D.是否为法律所承认

12..主张“恶法亦法”的学派是( )。

A.自然法学B.分析法学 C.社会法学D.政策法学

13.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 )。

A.氏族 B.胞族 C.部落D.部落联盟

14.法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冲突激化 B.生产力发展C.社会分工发展 D.人文因素影响

15.法与国家( )

A.二者同时产生

B.二者产生没有内在联系C.先有国家后有法 D.先有法后有国家

16.法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概念出现于( )

A.古希腊B.古罗马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17.在西方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法学思想是( )

A.自然法思想 B.经济分析法学C.批判法学D.分析法学18.法理学概念从西方传人中国的中转站是( )

A.香港 B.澳门 C.日本 D.新加坡19.先秦时期与“法学”近似的知识是( )。

A.律学 B.经学 C.刑名之学D.儒学

20.科技法和证据学属于( )

A.理论法学 B。法学边缘学科 C.国际法学D.立法学

21.法学的阶级性归根到底取决于( )。

A.法律的性质B.阶级斗争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法律的价值

22.马克思所写的第一部法学著作是( )。

A.《法哲学原理》 B.《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批判》C.《共产党宣言》 D.《德意志意识形态》

23.法的历史类型的种类中没有( )。

A封建制法 B资本主义法C.社会主义法 D共产主义法

24.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从历史类型上看属于( ).

A.奴隶制法 B.封建制法 C.资本主义法 D.社会主义法

25.资产阶级在建立自己政权后,仍承认旧政权法律效力,但又根据自己的利益不断加以改

造和补充,这方面继承旧法的典型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中国

26.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资本主义法律不再标榜(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所有权为义务 C.国家干预经济运行 D.法律社会化

27.引用19世纪德国一个评论家的话,形象地揭露资本家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而敢犯任何罪行的思想家是( )。

A.马克思 B.黑格尔C.康德 D.恩格斯

28.除了正义之外,法所追求的诸价值目标中带有综合性的价值目标是( )

A.秩序 B.效益 C. 自由 D.人权

29.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法治”一词的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D,法家

30.西方最早主张“以法为据”的学者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西塞罗 D.苏格拉底

31.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法的统治”的观点的是( )

A.古希腊亚里士多德B.古罗马西塞罗 C.英国的戴雪 D.法国的孟德斯鸠

32.最早提出“法治国家”概念的是( )

A.英国的洛克 B.法国的卢梭C.德国的康德 D.美国的潘恩

33.下列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法的影响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有( )

A.扩大了法的调整范围B.促进立法体制改革

C.改变了法的本质D.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法律加以确认

34.普法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

A.让人们不惧怕法律 B.便于人们学习法律 C.杜绝一切违法犯罪现象 D.使受教育者养成守法的品质35.司法权在本质上是一种( )

A.创设权B.执行权 C.判断权D.监督权

36.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可以表述为司法( )_

A.合法性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平等性原则D.责任性原则

37.法律解释的正式解释包括(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B.国务院对宪法和行政法规的解释

C.法官在判决书中对法律的解释D.教科书中对法律的解释

38.首要的人权是( )。

A.生存 B.安全 C.民主 D.自由

39.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二者( )

A. 体现的意志相同 B.经济基础相同 C.适用的范围相同 D.思想理论基础相同

40.在法的价值的多种含义中,法的本质与目的问题,是属于( )

A. 法本身的价值 B.法的客体价值 C.法促进哪些价值 D.法的评价准则

4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 )

A.全国工人意志的体现

B.全国公民意志的体现

C.工人阶级和全国公民意志的体现 D.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42.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

A.防止公民的非法行为 B.避免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C.防止党派、团体的非法行为 D.意味着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立法,以保证立法的质量43.委托状、逮捕证、营业执照是()

A.规范性法律文件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司法机关公文 D.证据

44.由一个国家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法学上称为()

A.立法体系 B.法学体系 C.法律体系 D. 法系

45.属于部门法称谓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宪法修正案 C.宪法性文件 D. 宪法

46.美国的法律属于()

A.法典法系 B.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C.大陆法系 D.普通法系

47.根据法律的创制和表达形式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 普通法和根本法

48.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B.总结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 C.废除旧法 D.批判继承旧法

49.对法的作用的片面或错误认识之一是()

A.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B.法需要人的正确执行适用

C. 法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 D.法是达到一定目的的唯一手段和工具

50. 保护主义原则是()

A.确立法律时间效力的原则 B.确立法律空间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D.确立法律是否有溯及力的原则

51.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是()

A.违法必究 B.有法必依 C.有法可依 D.执法必严

52. 法的继承是指()

A.新法照搬旧法 B.一国立法对别国法律的借鉴和吸收

C.旧法发生了主体的变更 D.新法对旧法的扬弃关系

53. 按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划分为()

A.公权利和私权利 B.对世权和对人权 C.原权利和救济权 D.专属权和可转移权

55. 法与各种社会现象的联系中最根本的联系是( )。

A.法与正义的关系 B.法与经济的关系 C.法与国家的关系 D.法与文化的关系

56. 法对经济基础( )。

A.始终有积极的作用 B.有时有阻碍作用 C.有积极和阻碍两种反作用 D.没有反作用

57. 衡量社会文明包括法律的状态的基本标准是( )

A.是否合乎正义 B.是否公平 C.是否完善 D.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58. 法的价值的概念( )。

A.是中国古代法学概念

B.是从某些西方法学作品中引进的

C.是美国学者创造的

D.是现代中国法学的创新

59. 形式正义也可称为“正规性正义”,也就是指( )

A.社会正义 B.个人正义 C.法治 D.法权

60. 根据义务是否可以独立存在进行划分,法律义务可分为两类,即( )

A.主义务和从义务 B.公义务和私义务 C.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 D.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

61. 划分部门法的客观标准之一是()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数量的多寡与宽窄适当 C.立法规划部署 D.有关法律原则

62. 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

A.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前法优于后法原则 D.从旧兼从重原则

63. 当法律规定本身可能有抵触时,需要运用的推理形式是( )

A.形式推理 B.归纳推理 C.实质推理 D.演绎推理

64. 法区别于思想意识的重要特征之一是()

A.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之一 B.法具有普遍性C.法具有说服力 D.法具有约束力

65. 首先提出公法和私法划分学说的罗马帝国法学家是()

A.罗伯斯庇尔 B.柏拉图 C.乌尔比安 D.罗尔斯

66. 法系的划分标准是()

A.法的历史类型 B.法的历史传统 C.法律体系 D.法律部门

67. 民法法系通常将法律分为()

A.制定法和判例法 B.公法和私法 C.普通法和衡平法 D.成文法和法官立法

68.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须由()

A.全国人民代表全体的过半数同意 B.到会的全国人民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C.有效票数的过半数同意 D.三分之二以上多数代表的同意

69.在成文宪法制国家,根据法律的效力等级、内容和制定程序等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普通法和衡平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70.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称为()

A.无行为能力人 B.有行为能力人 C.有完全行为能力人 D.限制行为能力人

二、多项选择题

1.法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

A.法B.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C.法与道德的关系 D.政治2.从各种类别的法律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

A.国内法学B.国际法学C.理论法学 D.应用法学

3.研究法的本质,须区分( )。

A法的本质和现象B.法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C.法的内容和形式 D.法的本体与法的价值4..法的非本质属性包括( )。

A.阶级性B.国家强制性C.规范性 D.概括性

5.正义通常又可称为( )

A.公平 B.公正C.正直D。合理

6.亚里士多德把正义分为( )

A. 经济正义 B.分配正义C.改正正义 D。社会正义

7.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8.法律规范分别代表了两种指引形式,即( )。

A 个别性指引B.规范性指引 C 确定性指引D.有选择的指引

9.法具有制定、衡量人们行为的评价作用,它可以( )

A.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

B.评价人们行为是否犯错误

C.评价人们行为是否犯罪

D.评价人们行为是否违约10.根据法律的类别不同,权利可分为()

A.公权利与私权利

B.基本权利与一般权利

C.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

D.一般权利与特殊权利11.道德具有()

A.阶级性 B 强制性 C.多元性D批判继承性

12.从认识论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

A.国内法学 B.国际法学C.理论法学D.应用法学

13.下列学科属于法学边缘学科有( )。

A.法学本科 B.法医学 C.刑法学 D.犯罪心理学

14.分析法的概念,应该注意( )。

A.古代法与现代法 B.广义的法律与狭义的法律 C.外文中的法和法律 D.动态的法和静态的法15.古代汉语中法律的词源上有以下词义( )

A.公平B.神明裁判C.一致遵循D.权利

16.法的本质指( )。

A.法的内在联系 B.法体现哪个阶级意志C.法所包含的特殊矛盾 D.法的规范性

17.罗尔斯所指形式正义即( )

A.实质正义 B.正规性的正义C.制度本身正义 D.法治

18.正义的概念具有( )

A.相对性 B.绝对性C.阶级性 D.普遍性

19.原始习惯的特征是( )。

A.与图腾、道德、宗教规则融合在一起 B.主要靠氏族成员自觉遵守和氏族首领的威望来维持C.有一定的强制性 D.体现氏族成员共同意志

20.债权是( )。

A.对人权 B. 对物权 C.相对权 D.私权利

21.国家离不开法是由于国家必须用法律()

A.确立国家体制 B.实现国家职能 C.完善国家制度 D.组织国家机构

22.法与文化或精神文明的区别表现在()

A. 法属于制度范畴

B. 文化没有阶级性

C.精神文明中的某些内容的实施也有强制性

D.法的对象是行为,而文化的对象仅仅是思想

23.法理学所研究的法包括( )

A.实在法 B.理想法 C.国家法 D.民间法

24.19世纪西方最具代表性的法理学流派有( )

A.自然法思想 B.分析法学 C.综合法理学 D.社会学法学

25.法理学方法的现代发展趋势是( )

A.实证化 B.多元化 C一元化 D.综合化

26.我国的法理学为中国法治建设所提供的法学世界观和方方法论,应该是( )

A.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

B.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C.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D.本土性与普世性相结合

27.历史上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中,属于意志说的理论有( )

A.理性意志说 B.君主意志说 C.公共意志说 D.命令说

28.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法的本质问题的方法论特征是( )

A.鉴别本质与现象 B.界定内容与形式 C.区分实然与应然 D.强调共性与个性29.法的基本属性包括( )

A.规范性 B.普遍性 C.利益性 D.稳定性

30.中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认为:“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是指法的( )

A.规范作用 B.社会作用 C.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D.作用目的

31.法的社会作用中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

A.与全社会成员利益有关 B.调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C.反映了公共意志 D.几乎没有阶级性32.法的作用的机制的内容包括( )

A.法律体系结构 B.法作用的中介 C.法作用的社会条件 D.法的作用的内部机制33.法的作用的有限性表现在( )

A.徒法不足以自行

B.法的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

C.法的优越性是相对的

D.法的涵盖性和适应性是有限的

34.法的效益价值表现在( )

A.法能规定适合于生产力性质的财产制度,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B.法通过建立市场规则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

C.法能解决已发生的经济纠纷,使停滞的经济活动重新启动

D.法能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对其掠夺性地使用

35.在一个社会中,更可靠更真实的自由是( )

A.应有的自由 B,理想的自由 C.法律下的自由 D.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36.立法上的人人平等参与属于( )

A.实质正义 B.形式正义 C.实体正义 D.程序正义

37.历史上对实在法评价的主要的角度和层次有( )

A.合法性评价 B.合道德性评价 C.合理性评价 D.正义性评价

38.实在法的合理性评价包括( )

A.形式合理性评价 B.实质合理性评价 C.实体合理性评价 D.程序合理性评价39.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有( )

A.法律治理的普遍性和主体性 B.法律必须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

C.国家权力和政治权力源于法律 D.司法独立

三.名词解释

1. 法系: 2.法治: 3.法律移植 4.人治 5.法的历史类型

6. 法的价值

7. 法律的实效

8. 法的作用 9.法的局限性 10.法治

四.简答

1.法治作用有何局限性? 2.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的关系? 3.为什么说自由离不开法律?

4.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的主要差异? 5.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法律推理的特征?

7.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8.法的强制性的内涵及特征? 9.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观念有哪些?

10.法治运行的主要制度是如何体现法的正义价值目标的? 11.为什么我国不宜采用判例法制度?

五.论述题

1.试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试论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加强法制有什么重要意义?

《法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C

5.C

6.A

7.B

8.D

9.C 10.C 11.B 12.B 13.D 14.B 15.A 16.C 17.A 18.C 19.C 20.B

21.C 22.B 23.D 24.C 25.B 26.A 27.D 28.D 29.D 30.C 31.C 32.C 33.C 34.D 35.C 36.A 37.A 38.D

39.D 40.C 41.D 42.D 43.B 44.C 45.D 46.D 47.B 48.A 49.D 50.C 51.C 52.D 53.B

54.C 55.C 56.B 57.B 58.C 59.A 60.A 60.A 62.C 63.A 64.C 65.B 66.B 67.A 68.A 69.A 7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D

4.CD

5.BCD

6.ABCD

7.AB

8.ABCD

9.ABCD 10.ABC 11.ABCD 12.CD 13.BD

14.BD 15.ABD 16.ABD 17.ABCD 18.ABCD 19.ABC 20.ACD 21.BCD 22.ABCD 23.ABCD 24.BD 25.ABD

26.ABCD 27.ABCD 28.ABC 29.BCD 30.BD 31.A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CD 36.BD 37.ABCD

38.AB 39.ABCD

三.名词解释

1.西方法学家常用法学术语,根据法的某种形式特征或共同的历史传统对法的分类。

2.强调通过法制对人的行为的一般性调整,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治理国家的制度和原则,与“人

治”对称。

3.指一个国家将处于同一时代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某种法律或制度引进而成为本国的法律或制度的活动。4.强调通过领导人的个人权威以及对人们行为的具体指引而治理国家的一种治国制度和原则,与“法治”对称。5.法的历史类型是马克思主义者根据社会形态性质对法的基本分类。可以分为奴隶制法的历史类型,封建制法的历史类型,资本主义法的历史类型和社会主义法的历史类型。

6.法的价值是法这一事物的属性和存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7.法律实效指法律所产生的与其本性相一致的社会效果.

8.法的作用是法这一事实对其周围的事物乃至对人类社会所发生的影响,法的作用是法的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和重要实现方式。

9.是指法本身作为一个人造物在性质和功能上的不全面性,法的局限性是任何法律都有的,带有必然性。10.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治国理论和治国方式。

四.简答

1.答:(1)法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实行需要其它条件的有机配合。

(3)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有矛盾。

(4)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

2.答:(1)法的形式包括法的渊源,但还包括法的分类和法律的调整的方式等。

(2)法的渊源是法的效力渊源或表现形式。

(3)法的形式和法制渊源都属于法的现象,反映法的内容和实质。

3.答:①自由是离不开必然的,法律是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行为准则②自由的真正含义是自主,法律所体现的公共意志是个人的自由意志的共同部分,依法办事就是按自己的自由意志办事。③自由的社会性要求法律为自由划定合理界限④法律凭借国家强制力保护自由⑤法律把自由与实现自由的条件有机结合起来。

4.答:①从调整对象上看,道德通过调整人们内心信念来影响人的行为,而法律主要指向人的外部行为。②从调整范围上看,道德调整范围广于法律。③从调整内容上看,道德调整的重心是人的义务,而法律内容的重心是权利保障。④从调整手段上看赖于国家强制力

5.答:①合法性原则②合理性原则③法制统一原则④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6.答:①法律推理要受现行法律的约束②法律推理的主旨是为法律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结果进行正当性论证③法律推理的结果直接关涉有关人员的权义和利益。④法律推理使用的是特定的法律语言。

7.答:①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的经济,主体资格需要法律确认②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③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的经济④市场经济是开放的有序的经济⑤市场经济比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更需要法律的调整。

8.答:①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实施的②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固有特征③法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暴力,它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④法的强制性具有间接性和潜在性,“强制可能性”是其本质⑤国家强制力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9.答:①自由本位观念②恶法非法观念③宪法至上观念④法律主治观念。

10. 答:①法治运行的主要制度充分体现法的正义原则;②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专有立法权以及公民参与立法等制度体现了立法的公正性;③行政诉讼制度保证了行政权行使与司法审查相结合的公正④司法独立、司法平等、司法责任等原则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⑤法律监督中权力制约机制体现了权责结合的公正原则; (从其它方面论述,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

11.答:①判例法制度不符合我国形成的、实践证明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判例法律制度是普通法法系国家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③我国司法人员根本上

没有受过判例法方法论的教育和训练,而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④同制定法相比,判例法有许多缺点,即不够民主、溯及既往,以个案为基础有较大的片面性,判决往往由个人或极少数人匆忙做出,等等,所以,我国不应该实行判例法制度。

五.论述题

1.答:(1)法律对所有公民都统一适用;(2)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义务;

(3)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和任何法外特权的存在。司法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反对形形色色的封建特权思想,审理刑事案件时,必须依事实和法律,决不能因人而异,在审理民事和经济、行政案件时,应切实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4)坚持这一原则的意义:

①可以使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能有法律上的保障;可以防止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可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保证法律的正确适用;

②是实现市场竞争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正平等观念的集中体现。

2.答:在实现宏观调控的种种方式或工具中,法是主要的一种。其作用在于:

(1)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引导作用。国家通过法的规范,引导市场经济主体在遵循市场经济机制自身的要求的同时,也遵循一套统一而普遍适用的规则,使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法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从本质上说由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决定的,正确地认识和反映这些规律并通过对市场的引导使其符合这些规律的要求,是实现法的引导作用的根本任务;

(2)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促进作用。一方面通过直接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如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等,为市场发展,完善创造条件,扫除障碍,促使市场按法所反映的市场规律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如刑法、诉讼法等不直接调整市场经济的法,间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3)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保障作用。家通过法律规范确认和维护市场经济主体的正当权益,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利益保障;确立和维护必要的平等原则,确认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和平等地履行法定义务,平等地对待和处理各种经济纠纷,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平等保障;建立和维护必要的法律秩序和法律环境,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秩序保障和环境保障。

3.答:(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这一部分建设,是加强法制的先决条件;

(3)一定的道德要求和文化要在一定的制度中得到反映,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使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条件,因为法律和制度是由人来执行和遵守的,人们法律意识、道德和文化修养的提高,必然促进他们更好的掌握、运用和遵守法律和制度,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

《法理学》期末试卷A试题(哈哈)

《法理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简答题(40分) 1、法的一般分类有那些? 答:①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②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不同:根本法和普通法。 ③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实体法和程序法。 ④按照法的创制主体与适用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内法与国际法。 ⑤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一般法与特别法。 2、法律的行为分类? 答:①根据行为与法律的要求是否一致,把法律分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 有学者提出,还可以再分出一种中性行为。所谓中性行为,即介于合法 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虽没有得到法律允许又没有受到法律的禁止,而 处于现行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外,无法以现行法律规定进行评价的行为。 ②根据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方式是积极的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把法律 行为分为:积极法律行为(作为)和消极法律行为(不作为)。 ③按照法律行为的效力对象和生效范围,可以分为:抽象法律行为和具 体法律行为。 ③按照行为的主体情况,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个体法律行为和群体法律 行为。 3、简述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答:人权与主权并不是一对相互冲突,甚至相互对立的概念。恰恰相反,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在当代的国际人权保护制度中,人权与主权也是并存的,而且都拥有应有的地位,共同地为着世界和平和正常的国际秩序,为增进人权的正义事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4、简述资本主义法制的特征。 答: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一个总体特征就是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国家,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下述原则之中,(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二)契约自由原则;(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法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法理学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依靠( D ) A.自觉遵守 B.领导威信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保证 2.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B ) A.法律规范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3.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 ) A.一致的 B.对立的 C.矛盾的 D.对等的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 C ) A.无法可依 B.法律滞后 C.不依法办事 D.违法不纠 5.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 B ) A.一般人的行为 B.人们相互的行为 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6.法的消亡是如何实现的( B ) A.国家领导人废除 B.自行消亡 C.由国家公布法律予以废除D.全民公决废除

7.社会主义的法是怎样产生的?( A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8.美国法属于哪一法系?( D ) A.大陆法系 B.法典法系 C.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D.普通法系 9.资产阶级法律的核心是( A ) 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产阶级专政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10.下列哪项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 ( A ) A.依法办事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权利本位 11.在中国古代,下列哪一项是儒家的主张( B ) A.依靠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B.由掌权者通过强制性法律来治理国家 C.贤人政治 D.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12.下列对法律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 B.法律保证商品生产和流通 C.商品经济越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法律作为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增强

法理学提纲

法理学,也称法学基础理论,是法学的理论学科。它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律师专业的必考课程。 法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法律以及法律现象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它首先研究的是一般的法,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形式、作用、发展、制定、和实施等概念、原理和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即主要讲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历史、本质特征、方法以及地位等;其次是法的一般原理,也可以称之为法的内涵论,主要介绍的是法的概念、价值、作用、资本主义的法等,这部分的内容是主要是基本原理,是本书的核心理论部分;其次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可以称之为法的外延论,主要讲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的相互关系;再次是法的制定,也可以称之为立法论,主要从静态的角度来考察法的产生的过程以及相关问题;最后是法的实施和监督,也可以称之为法的实施论,主要讲法律在产生后如何从静态的、纸上的、死的法变成动态的、社会生活中的、活的法的过程。 考试大纲

【字体:大中小】 第一编 第一章法学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全书的绪论,是纲领性的一章,主要阐述法学学科的最基本的问题,它所包括的原理和原则,对其后各章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章是重点章。学习本章,应注重理解法学的性质和特征,法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学科划分,法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概括而集中地了解法学是门什么样的学问。 学习内容 第一节法学的性质和特征 一、法学释义 法学的含义和特征法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色 二、法学是历史的和国情的范畴 各个时代和国情之下的法学的共性和个性西方古今法学及人们 对法学的不同认知中国古今法学及人们的认知

法理学试题A

学院201 —201 学年度第 学期 《 法理学》课程期末考试 A 卷 该试卷使用范围: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最佳答案) 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 ) A、 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 B.法与道德一致  C.法与道德无关 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 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 ) A.刑法典 B.民法典 C.宪法典 D.商法典 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中国人的意志 C.全国人的意志 D.全国人民的意志 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 A.法自古以来存在 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 C.法将会永恒存在 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 5、法的规范性是指( ) A. 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 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地方权力机关 D.国务院各部门 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 ) A.行为关系 B.思想关系 C.意志关系 D.同学关系 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 ) A. 社会调查的方法 B.历史考察的方法  C.语义分析的方法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 ) A.准则 B.刑罚  C.公平 D.正义 1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英国 D.美国 1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属于法的构成中的( )

法理学试卷

这个是我们的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任意性规则和强制性规则是依据()来对法律规则进行的分类。 A、不同行为模式的角度 B、行为前是否有调整规则的角度 C、效力的强弱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2、关于法律问题的学问,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 A、刑名之学 B、律学 C、法学 D、刑名法术之学 3、民法法系的形成是以()为基础的。 A、衡平法 B、普通法 C、罗马法 D、判例法 4、美国法和英国法作为英美法系中的两个分支,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之分。 A、普通法和衡平法 B、成文与不成文宪法 C、联邦法与州法 D、判例法与制定法 5、我国有权制定宪法和基本法律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法院 6、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政治现象 C、法律现象 D、自然现象 7、下列有关法律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特殊行为规范 C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D、历史上的一切法律都是明确、公开的 8、将法典的本质归结为理性和正义的西方法学流派是() A、古典自然法学派 B、历史法学派 C、纯粹法学派 D、分析法学派 9、下列那个不属于法的基本要素()

A、法律制度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规则 10、下列那个不属于《说文解字》中“灋”的含义是() A、公平 B、权力 C、裁判 D、惩罚 11、社会主义法和资本主义法的区别表现在() A、调整范围不同 B、阶级本质不同 C、规范内容不同 D、表现形式不同 12、下列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则体现出来 B、一个法律条文就等于一个法律规则 C、一个法律规则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 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则在内 13、按义务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将义务划分为() A、公义务与私义务 B、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 C、主义务与从义务 D、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 14、每个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人身权 B、财产权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 15、在法律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A、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 B、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 C、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D、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 A、条件假定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法律的技术性规定 2、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 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 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 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 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 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 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 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 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考研法理学试题库

法理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 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 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 4、属地原则是指()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 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 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 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 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 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 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 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 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 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 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 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 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 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 17、法律编纂是一种() 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 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 18、法的关系根源于()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 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 C.裁定书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法理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 Word文档资料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法理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根据是否允当事人或法律关系参加者进行自主调整、自主确定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A]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型规则[B] 授权性、义务性和禁止性规则 [C] 绝对性和相对性规则[D]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2、法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 [A] 法律原则 [B] 法律概念 [C] 法律规[D] 法律行为 3、司法机关对其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属于() [A] 行政解释 [B] 司法解释 [C] 立法解释 [D] 学理解释 4、行政法律关系属于()。 [A] 平权型法律关系[B] 隶属型法律关系 [C] 一般法律关系 [D] 具体法律关系 5、西最早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学说起源于()。 [A] 古雅典[B] 古希腊[C] 古罗马[D] 古埃及 6、把法的规作用划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的划分法,是按照法的()。 [A] 行为的主体不同[B] 法律调整的围不同 [C] 立法意图的不同[D] 行为式的不同 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 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法治等于法制 [B] 法治代表着一种法律精神 [C] 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 [D] 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大学考试—法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64岁的李老太太在家中采用迷信的方法为刘某看病,获得刘某人民币9千元,法院宣判后,她一再声称,我没有文化,我不懂法,我有罪。李老太的行为形成哪一种法律关系 A. 单向法律关系 B. 横向法律关系 C. 民事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诉讼法属于 A. 私法 B. 社会法 C. 宪法 D.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A. 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B. 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 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 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律师法》属于 A. 宪法 B. 程序法 C.

D. 社会法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在我国违法者的民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权属于() A. 人民法院 B. 全国人大 C.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D. 公安机关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A. 第一性法律关系与第二性法律关系 B. 双边法律关系与多边法律关系

纵向法律关系与横向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与创设性法律关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大陆法系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是() A. 《法国民法典》和《人权宣言法》 B. 《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C.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D. 《德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深圳经济特区禁止使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使用的野生动物一起产品的名称、别称制作招牌、菜谱来引导顾客。”这一规范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 确定性规范

法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专科)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法 2.法律义务 3.法律关系 4.法律行为 5.归纳推理 6.法律效力 7.立法 8.立法技术 9.司法 10.部门法 11.法律事实 12.准用性规则 13.法律权利 14.法的实施 15.法的渊源 16.法的移植 17.法律意识 18.国家赔偿责任 二、简答题 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及其种类。 2.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简述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4.简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5.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 6.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法律规范的特征。 8.简述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 9.试述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特点。 10.什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何贯彻这项原则? 11.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有几种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2.简述法的继承的依据。 13.简述法律责任的免除。 14.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15.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法制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制化。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和主要区别。 3.在我国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立法原则? 参考答案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2.法律义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 3.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5.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中运用该推理之典型是判例法制度。法官审案时,将案件事实与以前类似案件的事实加以比较,从中归纳出一个比较抽象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 6.法律效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所有法律文件的效力,无论是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均具有法律效力;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剥削阶级类型的法。 ?.奴隶制法律制度 ?.封建制法律制度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是( )。 ?.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 .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 ??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 ?除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任何人都不得从自己的不当行为中获益”,这是一个( )。 ?.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 .法律概念 ?.法律标准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是否适用,适用,则为有溯及力;否则,则没有溯及力。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甲乙二人依法签订合同,甲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期限内无故拖延交货,给乙造成了 万元的损失。甲在乙的强烈要求下,交付了货物,赔偿了乙 万元的损失。甲赔偿乙之损失的行为,从法律责任的承担与实现方式上来看,属于( )。 ?.惩罚 ?.主动承担 ?.法律制裁 ?.被动承担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 ?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属于( )。 ?.非确定性规范 ?.准用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 、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国务院总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法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完整word版,2018 法理学试题库

法理学试题 一、填空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 2、法律实践中最能体现逻辑学知识的运用是法律推理。 3、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法学体系所作的划分中,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 4、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即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 5、从法学研究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三大法学流派。 6、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 7、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是以儒家法律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系统。 8、公元652年的《唐律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系统、保存最完整的注释法学著作。 9、法的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三种基本成分。 10、法律后果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两种形式。 11、狭义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 12、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地方性法规。 14、我国法的对象效力范围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15、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法律。 16、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是从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 17、法学产生的前提之一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个职业法学家。

18、每一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19、法的要素包括规则、原则和概念三个部分。 20、法律后果大体上可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 21、一切社会的法都可以有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之分。 22、根据法所创制和表达的形式不同划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两个部分构成。 23、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自然法学学派。 24、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25、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是部落。 26、法的发展可分为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7、原始社会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习惯。 28、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渊源。 29、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叫做法学体系。 30、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是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的 31、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首先提出了划分公法和私法的学说。 二、判断 1、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均可以对某种事实状态的法律意义作出明确的规定。(×) 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 3、法律规则往往通过法律条文表达出来,两者是同义的。(×) 4、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都属于义务规则。(?) 5、判例法在我国也法律渊源之一。(×) 6、从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看,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以下是整理的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 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 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 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 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 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 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 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 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法理学试卷(A)

法理学试卷(A)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直接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只指出应当作出规定的机关的法律规则是() A.确定性规则 B.委托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参照性规则 2.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和正义的西方法学流派是() A.古典自然法学派 B.历史法学派 C.纯粹法学派 D.分析法学派 3.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是(A) A.手段和目的关系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目的和本质的关系 D.理论和价值的关系 4.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须经(B) A.到会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B.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C.到会代表的2/3多数同意 D.全体代表的2/3多数同意 5.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法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D) A.宪政制度的建立 B.法制原则的确立 C.注重保护社会利益 D.强调法律保护私人利益 6.在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中,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方法是(D) A.法律清理 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 D.法典编纂 7.法学可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是从() A.法律类别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B.法律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C.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D.认识论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8.我国《公司法》第5条关于“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定,是属于(C)

A.法律概念的规定 B.法律原则的规定 C.法律规则的规定 D.法律技术的规定 9.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D.确认和维护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 10.法系划分的根据是() A.法的阶级本质 B.法的经济基础 C.法的地域分布 D.法的历史传统 11.根据立法机关的地位不同,立法可以分为() A.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 B.君主立法和议会立法 C.一院制立法和两院制立法 D.行政机关的立法和授权立法 12.根据法的调整范围(即法所调整的人和事是否在特定地区和时间内有效)不同,法可以划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13.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A.法律制度 B.法律体系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实体法和程序法 14.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属性是() A.法的国家强制性 B.法的规范性 C.法的公平性 D.法的人民性 15.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 A.种类 B.机制 C.目的 D.原则 16.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一词应作()

研究生班法理学作业答案.doc

法理学第一、二、三专题 1、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参见课本第十八页 2、法理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 答:我国法理学研究对象是法和全部的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法的基本问题。具体问题包括三个核心概念:法学、法律与法制。贯穿于法理学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关于法律是什么?二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律? 3、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法学的体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我们可以划分为六个层次:理论法学,法律史学,国内部门法学、比较法学与外国法学、国际法学、法学边缘学科。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总是列于体系之首,它对其他各个层次的法学学科都起着宏观的理论上的指导的作用,是整个法学的方法论。法理学的地位可用一句话概括:法理学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是法学的法学。 具体来说,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是: 1、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法理学与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的关系是“论”与“史”的关系。 3、法理学与理论法学中其他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 4、法理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参考课本第27-33页) 答:一般来说,法学方法论的内容分为两个基本的层次或方面,第一个层次是法学方法论的原则,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对其他方法的运用发挥着整体性的导向功能,第二个层次是研究的具体方法,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主干部分,在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方面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在法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当中,法学方法论的原则占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思路,也是关于如何运用具体方法的一种根本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方法。 法理学的学习方法有: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等也是法学研究中用到的方法。 二是法学的独有方法或法学特有的专门的研究方法。法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有两类,即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 价值分析方法。法作为调整社会生活的规范体系,它的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

《法理学》模拟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 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是否合法 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 D.是否具有社会性 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B)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D) A.授权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B)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C)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公权利和私权利 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 D.人权和公民权 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B)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A、文理解释 B、系统解释 C、目的解释 D、语法解释 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伯林 C、哈特 D、康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 A、秩序价值 B、自由价值 C、平等价值 D、效益价值 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 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试卷第1页(共10页)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追求幸福权 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 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B、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引起法律观念的进步。 D、法律与正义分离,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7、第21届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下列对于公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 B、该规定中的人权是集体人权 C、我国没有加入这个公约,由此公约的规定在我国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 D、该规定体现了集体人权高于个体人权。 8、所谓法律目的解释方法,指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以用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作为解释的根据,当采用文义解释及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以下对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理解正确的是: () A、目的解释不需要考虑立法者的意图。 B、目的解释方法,必须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冲突,或者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漏洞,无法进行有效衔接的时候运用。 C、目的解释高于文义解释。 D、目的解释要求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法律。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选自马克思的下列哪篇著作:() A、《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C、《共产党宣言》 D、《巴黎手稿》 10、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 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 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 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几项是错误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2、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 B、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 D、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