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理论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理论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理论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理论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理论

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继承

对人的自我形态的考察

对人的无意识的考察

关注早期的儿童经验

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

更为关注个体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而非本能欲望

客体

在个人的外部世界与其进行互动的他人(婴儿、儿童和成人)以及被个人内化了的对他人的意象

真实的客体与幻想的客体

真实的客体:他人的客观特征

幻想的客体:关于他人的主观体验

婴儿期的主要照顾者是最初的重要客体

早期形成的客体关系虽然后期可以改变,但往往影响深远

分离—个体化(by Mahler),:客体关系的发展阶段

正常孤独阶段:

0-1个月,与外界无关,没有客体

后被认为该阶段并不存在

正常共生阶段:

1-5个月,意识到母亲的存在

但没有个体意识,认为与母亲是一体的

分离-个体化阶段

分离:发展出界限感,与母亲区分开来

个体化:自我、身份与认知的发展

三个亚阶段

1. 孵化阶段:”破壳而出“,意识到与母亲的区别,对外界的敏感度与兴趣都大增

2. 实践阶段:9-16个月,与母亲的距离增大,更积极地探索外部世界

3. 再接近阶段:15-24个月,通过行动上的自由度意识到与母亲的分离,在独立与依赖之间摇摆

初期:与母亲分享探索的发现

危机期:在独立与依赖之间动摇

解决期:语言能力与超我的发展使得个人解决方案成为可能

客体恒定阶段

理解母亲具有独立的身份以及是独立的个体

将对母亲的意象内在化:正面vs.负面

实践原则

对问题的界定:早期的客体关系病态

干预目标:放弃坏的客体或对客体的坏的意象

案主-社工关系

形成利于治疗的环境:安全、关爱

聚焦于移情和反移情

社工的角色:社工是案主可以利用的客体

干预的技巧:

澄清:帮助案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

解释:使潜意识变为意识

根源解释、动态解释、阻抗解释、移情解释

修通(working through):打破经验和记忆的禁锢,帮助案主在具体情景中进行自我的重构,对客体尝试新的反应和行为模式。其目的是个体发育的恢复畅通。

主要贡献

更加注重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系环境

对早期和后来人际关系的理解是洞察案主内部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提供了新的干预焦点

主要局限

对环境因素的关注仍然停留在心理层面

对文化多样性关注不够

对母婴关系的强调是片面的,并可能造成对女性不公平的指责

社会建构的过程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了关于彼此行动的概念,这些概念最终在行动者互相的角色扮演中习惯化。当这些角色也被其他社会成员扮演时,相互的互动就被制度化了。制度化的过程中,意义嵌入到社会中。知识和人们关于现实的概念则嵌入到社会的制度结构中。因此,可以说社会现实是社会建构的。

社会是在外化、客观化和内化三种持续、循环往复和辩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社会的两重性

作为客观现实的社会

制度

社会分工

符号体系:价值观

体系维持:神学或科学

作为主观现实的社会

社会化

认同(identity)

心理学的历史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历史与研究对象 在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曾说: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就是说,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因为心理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萌芽 几乎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很关心自身的心理现象并且试图给予解释。最早的解释,把心理说成是灵魂的活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探索自然界支配力的驱使,原始思维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但人们又无法理解自身的结构和机能,单凭直观的感受和梦境的影响,于是出现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认为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灵魂的活动。人出生时,灵魂在身体里,控制人体的活动;人在睡觉时,灵魂暂时走出人体;人在觉醒时,灵魂回到人体;人死时,灵魂则永远离开人体。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是人类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形式。 (二)心理学思想的产生 美国心理学史家加德纳·墨菲(G.Murphy)曾说过:世界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这是一个颇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因为两千年前,在我国思想家遗留下来的著作中,就有不少关于心理学的思想。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壅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以及“因材施教”等诸多观点,已蕴涵现代心理学中的兴趣、记忆和个性差异等问题。战国时期的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关于“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荀子·天论》)的学说阐明了先有身体而后有心理、心理依附于身体的身心观。 关于心理与脑的关系我国古代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认为脑是神经中枢,它聚集着人的精神。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1768—1831)根据大脑的临床研究和尸体的解剖,明确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后人称之为“脑髓说”。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关于心理现象的专著。自那时起,直至19世纪中叶,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许多学者论及心理学问题,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但心理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隶属于哲学范畴而无独立地位,是哲学家与思想家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领域。 仅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算起,对心理的研究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现象的探讨都是在哲学的范畴中进行的。心理学脱离哲学而独立是16世纪以后的事。1590年德国麻堡大学

自体心理学理论。

自体心理学理论。 自体心理学的模式认为,人需要从环境中的他人那儿获得特殊的反应,才能发展和保持自尊和安宁感。过失与匮乏比冲突占据了更加中心的位置,有缺陷的心理结构被看做是对有缺陷的功能的反应,强调婴儿需求的满足基于压抑的欲望和内驱力。因此,心理咨询师的治疗目标更多的是去理解那些需要,以及在治疗中去面对这些需要,而较少地去挫败那些在治疗中最终会放弃的婴幼儿欲望。建造这种精神结构和修复自体的不足,被认为比消除冲突重要得多。早年养育的过失与匮乏会导致自恋的病态发展,其表现如下: 1)自体客体关系( self-object-relation)。这类当事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 殊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做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 2)无所不能的自身(grand self),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孩子需要养育者同感的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并允许将养育者理想化。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同感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分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 3)对赞美的无限需要。将他人过分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是由于当事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做自己的一部分。这类人,在他们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在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不适当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反应。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意识到自己的反移情模式是一项挑战也是有益处的。例如,在精神病院中,一位患者对她的心理咨询师作出了令人难忘的指责:“你是我遇见过的最冷酷、最像计算机的人。你像个机器人,我说话时你只是坐在那儿,像机器一样点头,我打赌要是我切开你的手臂,我看到的不是血管,而会是电线。”

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中德精神分析系列课笔记 发表于:2010-12-03 13:35 | 分类:个人日记阅读:(15) 评论:(0) 《客体关系》中德精神分析系列课笔记小窗明月/yl 主讲人:李鼎智 核心提示:精神分析分为三大块: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很大程度上从温尼科特等人的理论中发展而来。经典理论强调驱力,客体关系理论强调关系。客体关系理论确实非常实用。 1、精神分析分为三大块: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 2、经典理论强调驱力,客体关系理论强调关系。 3、客体关系理论确实非常实用,有时比驱力理论好用多了。但理论发展时间不长,才几十年,是不太成熟的理论。有些现象无法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但驱力理论经过了时间的验证,已有100多年,有很多精辟的地方,不要否认它。 客体关系理论更强调前俄底普斯期,强调关系。人是哺乳动物里生存能力最弱的,特别是刚出生的时候。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关系,和抚养人的关系。 在客体关系理念中,客体这个概念,就是指除了主体以外的所有东西(主要指人)。过渡客体可以是物,但它是有条件的。关系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和弗洛伊德关于客体的概念有区别)。如,我做事的时候,内心总有另一个声音。 关系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本质上基于与他人的互动。认为客体是人。而弗洛伊德认为,性驱力是人发展的基本动力。认为客体是原欲的目标。所谓动力,就是那些冲突、不适应、焦虑。 客体关系理论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总结归纳。所以相比理论,更重要的是临床实践。马无名说,精神分析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4、经典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都是因果决定论,都在归因。 经典:强调本能,研究固着、退行,因为内驱力紧张、所以投注到客体、最后释放、消失、否则聚集、固着 客体关系:强调关系,研究缺失、建构、成长环境、早年亲子关系 5、客体关系理论家费尔贝恩说,没有本我,人最重要的自我,自我是与生俱来的,力比多是自我的一个功能。(他将本能终极原因替换了) 6、客体关系理论寻求客体的指向作用。否认弗提出的死本能(克莱因除外),认为死本能其实是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出的焦虑、敌意。 7、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攻击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防御,是对某一病态情境的响应或反应,受到挫折后的反应,他们更关注人格结构的形成,外显出来就是严重的关系困扰。重复过去早年的关系模式。 如,自杀是种攻击性行为,没法对外攻击,只有对内攻击,对自己,是极度受挫后的反应。 8、母子关系(广义的母子,指第一抚养人和孩子的关系,可以是爸爸或其它抚养人),决定了自我对客体世界的完整印象。决定了与人交往的模式和剧本。 如果这个关系不好,婴儿的自我可能扭曲,不完整。可能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发展出不良的人际关系。 9、婴儿一定会和周围人有互动,如游戏,这是最早的客体关系。如,有人看到领导就怕,这时领导就好像他的父母,他就好像领导的孩子,重现着小时的关系模式。 10、客体是个体愿望或行为所指向的人,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包含着爱和恨,爱恨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如,父亲干扰我太多,我恨他,为什么会恨?为什么会难受,因

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诞生后各流派的不同观点: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詹姆士(先驱)。不关心心理的元素或结构,关注心灵在现实世界中所导致的实际结果。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斯金纳,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惠特海默。主张以整体的观点来描述意识行为。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研究心理疾病。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以马斯洛,超越科学实证主义范式而趋向于建构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潮 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记忆力: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这样的记忆也叫意义记忆。主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 二、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安排复习。 {一}、复习要及时。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 {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 {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 {四}、复习内容系统化。复习要注意根据各部份内容、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归类,使之系统化。 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原因: 在大学里,由于理论课比较沉闷,而且大学里老师面对的是更多的同学。在大教室室里人又多,又很喧闹,学生更容易失去听课的兴趣。 学生不注意听讲解决方案: 1.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适时更新课件内容,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教学模式多样化,从以往的老师一人在讲课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发挥上。 3.灵活调整上课休息时间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讲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本讲要求: 1.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学习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3.了解和掌握学习和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定义: 管理心理学也称组织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行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1.管理狭义:指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 广义:泛指一切单位或组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 企业管理过程的两个系统: 一是技术系统,由物质资料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组成的,包括管理劳动工具和生产、经销过程,通过专业化与机械化,使人适应机器的特点以及制造的机器要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提高生产效率。(劳动工具与成产过程) 二是社会心理系统(即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社会过程),主要强调人的行为动机、人际关系、团队心理气氛、组织结构及领导行为等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2.对象 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技术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生活系统)和企业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 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改进管理工作,并充分调动人积极性的学科。 3.管理心理学内容范围: (1)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对人的本性基本观点与看法。 (2)研究个体心理:个体的认知、需要、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包括人的气

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包括组织中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共同的认知规律、共同的需求、态度改变的共同规律等。 人类行为八大基本规律:目标律、动机律、强化律、遗传律、环境律、发展律、差异律、本我律。 其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 (3)研究群体心理:它是指群体成员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行为特点的总和。其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包含人际关系测评,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障碍与改善等。(4)研究组织心理:组织心理是指在实现同一目标而组合起来的两个或多个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群体在组织环境影响中所构成的心理或行为。组织结构形式对个体效率的影响。(5)研究领导心理:它揭示领导者的素质、行为模式与被领导者的工作效率的关系,揭示领导者正确选择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效能的途径和方法。 (6)员工心理健康研究:指导员工工作减压,正确面对挫折,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管理心理学是以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科学。 二、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1.提高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权威”和“服从”,管理手段提倡“恩威并施”,管理者个人说了算,是独裁式、专制型的管理;对人才的使用、选拔是主观随意的,很少考虑人的心理特点和差异。现代化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化的管理,是指符合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的管理。它同单凭个人主观意想的管理、经验管理、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管理是完全不同的。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强调推行“合乎人性”的管理-----人本管理。 (1)在管理方式上,强调要尊重职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增进与职工的感情交流; (2)在管理手段上,强调各种激励机制,满足职工个各种需要去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3)在管理制度上,强调民主管理,提倡职工参与决策与管理; (4)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上,强调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个性差异合理用人,人尽其才。

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

2011年9月第5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Sep,2011 No.5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 郭本禹 摘要:新自体心理学重视诠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对诠释的内涵、功能、作用机制以及精确性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理解。新自体心理学家沃尔夫、斯托罗洛、布尔斯基和哈格兰德等人的诠释观继承并发展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关于诠释的基本观点。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是科胡特自体心理学有关诠释观点的继承与发展,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为诠释的内涵、功能、作用机制和精确性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理解,其理论视野与深度远远超越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自体心理学多元取向性、后现代性的理论特点,不仅丰富了新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当代精神分析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诠释;新自体心理学;科胡特;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5-0125-06收稿日期:2011-01-23 作者简介:郭本禹,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新自体心理学指的是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去世后发展起来的自体心理学理论,是当代精神分析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旧自体心理学与传统精神分析学一样,都非常重视诠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科胡特指出:“治愈的本质就在于以正确的诠释向被分析者提供对其需要或愿望的适度挫折,由此增长其心理结构。”在理解基础上,分析师还必须对患者的内心体验和移情反应进行解释,才能取得治疗的成功。“解释又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患者的心理反应尤其是移情体验做出动力学解释,第二步是对患者的自恋脆弱性和内心冲突做出发生学解释。”(Kohut,H.,1984)科胡特对诠释功能与步骤的论述成为新自体心理学家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他们从各自的理论立场与临床实践出发,对诠释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一、沃尔夫:诠释的多重功能 恩斯特·沃尔夫(Ernst Wolf)是当代重要的新自体心理学家,他着重探讨了诠释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功能。沃尔夫对诠释进行了宽泛的界定,认为诠释是“分析师所有从总体上带来被分析者心理改变的有意识活动,这种改变可能是变得更好(即治疗性的),但是也可能是失败的或甚至是反治疗性的。”(Wolf,E.S.,1993)他所说的“活动”包括言语陈述以及任何其他由分析师有意识地指导的干预,甚至包括那些明显的对治疗行动的放任或疏忽,因为它们也是被分析者心理世界改变的原因。显然,所有诠释通过被患者经验为来自分析师的目标导向的干预而起作用。沃尔夫排除了那些由分析师偶然或无意中引起的患者的经验。 在沃尔夫看来,在所有精神分析治疗程序中,诠释始终是被讨论最多、有时也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分析师们对诠释具有强烈兴趣的原因在于,诠释不仅反映了分析师技术和方法的熟练程度,而且还反映了其理论追求、人格以及对被分析者的态度。诠释就像一扇面向分析过程核心的窗户,深刻揭示了分析师与被分析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分析师的诠释由多种因素的结合而形成,不过,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却并没有一致意见。大多数新自体心理学家与传统精神分析学家一样,认为分析师的理论取向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因为采取一种理论态度有助于确定治疗的科学性及其治疗功效。沃尔夫不同意这种看法, — 521 —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 摘要作为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流派,客体关系理论和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两个理论体系在渊源和内容上具有复杂的关系,他们既有一致的理论态度,又有着不同的理论建构。这两种理论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关键词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科赫特精神分析 作为最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就不断有着各种新的发展,产生各种新的理论,由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开始,荣格创立了心理分析理论,阿德勒埃克森等人也分别构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在当代精神分系的理论发展中,最重要的则是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 theory)和科赫特(Heinz Kohut)创立的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理论。 一,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内容 1,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由英国心理学家罗纳德·费尔贝恩和梅兰妮·克莱因等人所开拓。 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该理论认为,人格形成的关键在于客体关系而非弗洛伊德理论中“利比多”的推动作用。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寻求客体的动机,而人类的一切活动,究其根源都是为了与客体建立满意的关系。因此,客体关系具有动力的性质,它是心理活动的机能,也是人格的动力来源。 客体关系理论探究的是心理结构(指的是自体与他者,或客体之内在影像)的早期形成与分化,以及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于人际情境中呈现。这些理论家所着重的点是早期生命的种种会带(给后)来持续影响力量的关系上。 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具有原始的、未分化的整体自我,这是人类最本质的特点。但是,由于自我具有关系的本质,它总是会不断地寻求建立同客体之间满意的关系,因此,在现实中 又难免会遭遇各种挫折(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挫折) 。由于婴儿的能力有限,它们只能采取从主观上改造客体的方式来应对挫折,由此也使得原始自我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单一的连续体,而成为一个多重的结构,即内心结构( endop sychicstucture)。 在费尔贝恩的理论中,内心结构是由彼此之间存在互动的三个部分、六种成分所构成的,即中心自我与理想客体( ideal object,即被接受的客体,是被带入内部的好母亲,它通过好的乳房经验而建立) 、力比多自我与令人兴奋的客体、反力比多自我与令人拒绝的客体。 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综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理论与克莱因的心态概念,构想了一个全新的人格发展图式。在自我客体关系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的每一阶段中,身体需要与特定的身体区域———例如口唇、肛门和生殖器———只是自我偶然的兴趣所在。个体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归根结底主要发展的是心理方面的关系特性,而力比多的满足仅是次要的。 而与此对应的,该理论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早期经历的密切关系,是由于客体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由此发展出的心理治疗理论,也着眼于对客体关系的分析与利用。 2,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 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旨在理解和解释自身的发展以及在人际交往情境中自身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其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是“自体”(self)与“自恋”。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 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客体理论家认为客体指的不是物,而是某个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所指向的人。客体理论家认为的客体承载了某一种情感(爱或恨),Object 作为本身意义而言是对象,由主观意识所染指后为客体。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互动在其内心世界留下的痕迹。客体关系理论则是重视关系,并以客体和客体关系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观点。客体关系理论家不像古典精神分析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关注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客体理论家认为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对以后生活中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主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有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等。他们提出了不太统一、各自独立的理论。 2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2.1 克莱因(Melanie.Klein)

克莱因是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并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克莱因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认为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她的工作为弗洛伊德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从理论上来说:对本能理论,特别是死亡本能理论提出与弗洛伊德不同的观点。克莱因把本能分为爱的本能和死亡本能。爱的本能是寻求与他人的关系。死亡本能是指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充满了迫害、敌意、危险和焦虑的幻想世界,死亡本能是儿童早期喜欢将世界分为好与坏的原因,这些儿童接触到的客体依次被投射到儿童的内心原欲,产生了一个内在的表象世界――一个被分成破坏性(坏的)和善良仁慈(好的)两个部分的世界,正是好客体和坏客体之间的动力性相互影响构成了克莱因关于婴儿精神世界的观点。 提出儿童早期的内部世界的构成= 幻想+投射+家人照顾,克莱因认为幻想指的是心理预期,是内部世界的基础。作为防御的投射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情感、冲动归属到他人身上。 她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发展,用偏执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描述婴儿早期经历的两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偏执分裂即把客体分成不同部分,不同部分独立存在,如把客体分成全好或全坏。抑郁状态时爱与恨指向同一客体,婴儿表现出对客体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这会引起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的管理学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 3、教学内容 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从简单的教具模型、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不可替代的因素。 5、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硬件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仪)和空间布置(如教室文化建设情况、座次排列)等要素; 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 (二)学习与教学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1)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 李小龙编译 当科胡特(Kohut)开始构建自体心理学大厦时,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也已经或开始关注一些同样的问题。回顾两者对精神分析的贡献颇有意味。科胡特在他的著作中对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参照很少,他对其中一些与他的概念相近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另一方面,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却没有能够将他们的一些发现像科胡特那样系统化,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英国理论家在看待自恋这个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摆脱主流的道德观念的态度。对比两者或许会加深我们对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结论的理解。 伊恩·萨蒂(IAN SUTTIE) 考察客体关系理论,从伊恩·萨蒂(Ian Suttie)开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萨蒂是早期塔维斯托克(Tavistock)小组的核心成员,他的工作令人注目地预示了费尔贝恩(Fairbairn)、冈特瑞普(Guntrip)、巴林特(Balintt)和温尼可特(Winnicott)的工作,并和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遥相呼应,后者对客体关系理论做出了更为全面的贡献。不过,萨蒂的观点代表的是与他那个年代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决裂,而梅兰妮·克莱茵的意义主要在于她是一个过渡期的人物,在为维护客体关系理论的一致性所做的努力中,她并没有明确地超越内驱力防御心理学(drive defence psychology)。 1923年,萨蒂给国际精神分析杂志寄去一篇文章,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拒绝发表该文,与此同时,琼斯也见识了萨蒂富有才华的独创性。正如琼斯的传记(布罗姆,1982)里所说:“批评性的材料是一回事,而富于创新意义的论断则完全是另一回事。”现在,萨蒂被视为首批客体关系理论家中的一个,这是一种迟来的认可。根据布罗姆的看法,萨蒂的基本观点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这个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寻求客体的行为从出生时就显露出来了。这就以一种完全的客体关系理论代替了弗洛伊德的双重本能(dual instinct)理论”。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一一自体心理学的一些语言 在自体心理学的发展观点里,原始的、核心的自体在环境气氛里,透过自恋原欲的灌注,与镜映的和理想化的自体客体之互动,在恰好的挫折与满足的携手合作下朝统整的、成熟的自体发展。原始的自恋也得以转化为较高形式的自恋。 自体里的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这两极,加上孪生(也是另我)的第三极之自体客体需求,因着自体与自体客体之关系所得到的自体客体经验,进行转变内化作用。在此作用中,夸大自体相对于镜映的自体客体,理想化的双亲影像相对于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孪生自体相对于孪生的自体客体。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可以是由原始的到成熟的全光谱范围。 长期缺乏良好自体客体经验,或阶段不恰当的自体客体回应,会产生自体方面的病理,如自恋暴怒、自体崩解、自体的解组等现象,及导致轻重不等的自体疾患。在镜映转移关系中的自恋能量流动时,因着母亲自恋地使用儿童之成就,将形成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被打通的垂直分裂(公开夸示婴儿化的夸大) ,其次是打通因母亲的拒绝儿童独立之自恋所形成的水平分裂(潜抑了的古老自恋之要求) 。 在分析情境或其它特定情况里,早先的古老自体客体可能透过自恋的转移关系而被活化。在治疗上,透过神入的工具,治疗师以自己提供异于个案过去的自体客体经验,或修补缺陷的自体,或强化代偿结构,使个案的自体更趋统整。 Alter ego 另我即孪生(twinship) 在此关系里,对方有如自己,双方都经验对方的感受有如自己的一般。科胡特在最后一本着作《分析的治愈之道?》(1984)里提出第三个自恋的(亦即自体客体)转移关系,也就是孪生。从科胡特最初将孪生转移关系包括在镜映转移关系之下来看,这是个改变。孪生自体客体关系的本质是在兴趣与才能上的相似性,那意思就好像是被某个像自己一样的他人所了解一般。科胡特所说的悲剧人(tragic man) (相对于弗罗伊德所描绘之精神官能症个案的罪疚人(guilty man))在过去曾处于无反应之环境的危险中,如今被提供了两个去了解其核心自体之残存潜力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核心雄心与抱负透过早期夸大表现癖幻想的巩固而被建立起来,这大部分是发生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年间,并且需要母亲的镜映接纳,以坚固其充当雄心与抱负所不可或缺乏基础的健康表现癖。 第二个去了解核心自体潜力的机会是获致大部分特定的理想化目标,通常出现在生命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年中间。科胡特(1977)也提出一个张力弧的概念,以描述在自体之两极间的心里活动之持久不变的流动,也就是一个人对于朝向被其雄心与抱负所驱使且被其理想所引导之事物的基本追求。这是科胡特早在1966年时便提出的一个想法。 在转移关系的情境脉络里,个案早期的存在与行动因某个得以成为纯真喜悦之来源的那个人物之轮廓会逐渐显露出来;而这人充当静默的存在、充当儿童紧挨其身旁便觉得精神抖擞(小女孩在厨房里紧挨着其母亲或祖母做家事;小男孩在地下室紧挨着其父亲或祖父做工作)的另我或挛生之重要性也会逐渐变得明显。科胡特(1984)最后终于视孪生转移关系为一统整核心自体发展的第三个机会,而这发展大概是在镜映与理想化需求未被满足后,才自那些好的自体客体所分享来的技巧、才能与经验中兴起的。 Cohesive self 统整自体 是一个人对自己认同上之稳定且恰当地结构化了的感受。这让他对今日与昨日的自己感受为同一个人。既使在面对对于自尊的失望或威胁时亦然。 根据科胡特,自体发展定藉由巩固三个元素的方式:夸大一表现癖的自体(全能。有雄心与抱负的去挣扎获取权力和成功) 、理想化的父母影像(价值与目标) ,和一技巧与才能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与他的环境格格不入。弗洛伊德和他的同代人相信,人类就像动物一样,注定要拼命追求简单的幸福。然而,根据弗洛伊德的霍布斯人类社会观,追求个人满足会危及其他个人,因此人类群体需要控制每个人的快乐目标。童年的任务是社会化,即把具有动物性冲动的儿童转变为拥有复杂心理装置的成年人。 成年人的精神装置有复杂的检查和障碍系统,可以将动物性冲动和目标引导成社会可以接受的文明生活形式。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都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符合并适应他出生后面临的世界,而不是格格不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loyd)不同意父亲过分强调本我的观点,认为她应该对自己给予足够的关注。 1936年,她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1939年,海因茨·哈特曼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一书,并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领域”,从而为自我界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哈特曼指出,自我和本我一样,都是从先天未分化的矩阵中继承和产生的。它是一种同时具有独立能量的心理功能。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我自治和自我的基本功能--适应问题,这是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维持人与环境平衡的结果。

适应概念为弗洛伊德向当代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转化提供了核心概念中介。在哈特曼之后,斯皮茨、雅各布森、穆勒等许多自我心理学家都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试图描述婴儿自我发展的过程。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蓬勃发展时,一大批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因素,而是强调早期母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物体不是指无生命的物体,而是具有爱、恨、渴望等情感的人的物体。“客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动力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背景下提出的。 在客体关系理论家中,他们关注客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欲望,重视和强调客体与客体的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婴儿期外在关系经验的内化形成内在物,而内在物又会影响个体的外在关系体验;也就是说,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在物就像内部的模板,影响着个体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感知和反应。梅勒妮·克莱因的作品是弗洛伊德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之间的桥梁。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和客体是内在联系的,驱动力表达了这种关系,生来就是面对客体的,这改变了弗洛伊德关于驱动力是无目的的观点。 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出现在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调整。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是为了释放能量,也是为了满足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对本能驱动力和客体关系的强调与弗洛伊德的驱动力是无目

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 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 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 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 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 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

来源:考试大 二、填空题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被认为是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2.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心理学有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短暂的历史。 4.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 观能动的反映。 6、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有三个变量,一是自变量,二是因变量,三是无 关变量。 7、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8.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为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 究意识(经验的科学。冯特首创了实验内省法。这个理论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继承和 发展。 9.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等,强调意 识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10.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S-R作为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 麦克·克莱尔(Michael St. Clair)著 / 陈登义译 第一章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 本章提供往后旅程上的一张"地图";并将精华部分提炼出来。 本章所要介绍的有下列几个主题: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相关的名词与概念、一些主要理论间的核心议题与重大差异以及阐释这些议题所需的活生生个案例证。 一、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Object Relat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Self) 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客体"(object)这个词,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所引用的一个技术性字眼,单纯指的是可以去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比较广义的讲,则是指作为另一个人其感受或驱力的客体(对象)或标的物之重要关系人或事物。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及有关早期母子(女)关系的背景脉络时首次使用客体一词。在和"关系"(relations)连在一起使用时,客体指的是人际关系并且认为过去关系(所留下)的内在残余(inner residues)会塑造个人在目前和其它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 精神分析总是在探究个人的过去到底是如何在影响目前的行为与关系。例如,精神分析寻求的是去探究治疗中所发生的转移关系;也就是说,个案到底是如何把他或她的过去关系转移到目前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里。精神分析也在传统上要去研究关系议题,诸如在伊底帕斯期儿童和父母的关系。 然而,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某些学者也曾以很特别的方式去关注这个「关系」以及「过去关系」究竟是如何结构及塑造其人格。这些作者对关系以及人格的结构与发展所采取的途径是和古典的弗洛伊德人格模式不相同。粗略地讲,那些远离古典弗洛伊德模式的人--这里我并不是在讲那些弗氏在世时和他分裂开来的人们,诸如卡尔荣格、阿德勒、朗克以及其它人--我们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客体关系理论家以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家。这两类理论家自认为是在精神分析的主流中,但他们却相当大幅度地改变了主流。 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生于维也纳,但移居伦敦。在1930到1940年间,她和苏格兰爱丁堡的费尔邦(W.R.D.Fairbairn)彼此影响理念并出版著作而开始了客体关系理论的不同思潮。 温尼可(D.W.Winnicott),一位伦敦的小儿科医师,他在从事小孩的精神医疗工作,出版了一些很个别而独特的、原创性的且和其它精神分析著作不太相关的作品。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人类知识的科学体系中,有两千五百多门学科,其中,心理学居于中心位置。在众多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中,心理学是最显要的一门。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写出了《心灵论》一书。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丘、孟轲及荀子等人,对人的心理现象也有不少的论述。但是,心理学真正成为 一门独立的科学,则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 一、什么是心理学 一个正常的人,不管是在清醒状态,还是处于睡梦之中,不管是从事社会实践,还是自发的本能活动,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现象。应该说,心理现象是人们最熟悉、体验最多的现象。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灵魂”(psy che)和学问(logos)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之学”。“灵魂”是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律。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意“灵魂说”对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应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了一个新台阶。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供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辨的方式,而逐步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而且成为教育人、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进行人才选拔的科学依据,心理学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而心理学则是本世纪的带头科学。 可见,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发展,既离不开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学,也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因此,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也是这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现象丰富多彩、绚丽多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总分:14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33.00) 1.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分数:1.00)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解析: 2.下列哪一种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 )。 (分数:1.00) A.格式塔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构造主义心理学 解析: 3.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 (分数:1.00) A.情绪 B.需要 C.想象√ D.兴趣 解析: 4.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 (分数:1.00)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解析: 5.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 )的具体表现。 (分数:1.00) A.能力 B.品质 C.意志√

D.气质 解析: 6.詹姆士是( )心理学的创始人。 (分数:1.00) 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格式塔 D.机能主义√ 解析: 7.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 )。 (分数:1.00) A.卡尔 B.皮亚杰√ C.罗杰斯 D.奈塞 解析: 8.从学科性质看,心理学是一门( )科学。 (分数:1.00) A.行为 B.自然 C.社会 D.边缘√ 解析: 9.有常模进行比较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分数:1.00) A.实验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个案研究法 解析: 10.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 )。 (分数:1.00)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解析: 11.( )首创实验内省法。

自体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自体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Self psychology 自体心理学 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一种,源自Heinz Kohut对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研究,关注的是自体的发展及自体客体转移关系。自体心理学主张三极自体的结构,以及正常自体是镜映、理想化、和孪生需求的平衡。 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同为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以来,擅长且详细描述了关于前语言期现象的问题与处理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Personality, narcissistic,自恋型人格 NPD,自恋人格疾患在精神科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里的基本特征是持续型态的夸大、过度敏感,以及缺乏神入、夸大感,、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唯一,且只会被特定的人所了解:需要持久的注意与钦佩(当『表现癖』被用来定义自恋家时,有时会被拿来使用) :权力感。夸大感、独一感,和被赞赏的需求,是三个最能将自恋人格疾患与其他人格疾患区分的因素。 其他相关特征,如权力或无限成功的潜意识幻想、当被批评时暴

怒、羞耻和屈辱的感受、人际利用的;缺乏同理心、对他人的嫉羡和过度理想化的感受偏见。后面这些特征与疾病的严重度的关系,甚于人格的特定分型。 持续在镜映自体客体关系上的不足,可能产生三种人格型态: 1.渴求融合(merger—hungry)人格——这些人必须将自己持续依附到自体客体上,并常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期待自自体客体分化出来:他们毁灭性地要求自体客体持续存在于自己可及之处。 2.逃避接触(contact—shunning)型人格——他们隔离自己以否认令自己惊惧的对别人的需要,并避免被别人吞没与摧毁。 3.渴求镜映(mirror—hungry)人格——他们坚持展现自己以挑起别人的接纳与赞美:常在忧郁后的退缩与愤怒后的行动化爆发之间变动。 自体另两极[理想化和另我(或孪生))的不足产生下列情形: 1、渴求理想化(ideal—hungry)人格——他们永远在寻找自己所能赞赏者。 2、另我(alter—ego)人格——他们寻求一种与某个人的关系,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