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国卷一突破100分经济法必背(吴未央)

万国卷一突破100分经济法必背(吴未央)

万国卷一突破100分经济法必背(吴未央)
万国卷一突破100分经济法必背(吴未央)

万国卷一突破100分经济法必背(吴未央).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

卷一突破100分—经济法

吴伟央

2007年司法考试经济法分值为40分,其中单选8分,多选24分,不定项为8分。和

2006年相比,2007年经济法的试题难度有所下降,知识点回归到了经济法中传统的重点,

基本没有出现偏题。如卷一第21题考查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第22题考查不

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第21题考查税收强制措施;第24题考查《土地管理法》第16条关

于土地纠纷及其解决的规则;第25题考查招标、投标、中标的法律性质;第26题考查的《劳

动法》中的工作时间;第65题考查产品责任;第66题考查消费者的权利内容;第68题考

查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银监会和央行职权划分、商业银行的破产;第97—100题考查《劳

动法》中的经济性裁员。

第一章竞争法

第一节反垄断法

考点一、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1、反垄断法的目的:直接目的——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

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根本目的——维护消费者利

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

3、相关市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

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4、域外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

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考点二、垄断行为(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

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

1、垄断行为分为经营性垄断行为和行政性垄断行为。

(1)三大经营性垄断行为: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

者集中

(2)行政性垄断行为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

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反不正

当竞争法》)

2、垄断协议,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

为。(横向、纵向)

(1)要件:

横向(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限

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

场;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联合抵

制交易;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纵向(转售)——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限定向第三人

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特别提示】行业协会不得从事上述行为。★★

(2)豁免:(第15条)

3、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

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

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1)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六种)——垄断价格(以不

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亏本销售(没

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拒绝交易(没有正当理

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限制交易(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

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搭售等(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

易条件);差别待遇(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

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与不正当竞争法的区别)。

(2)市场支配地位:(第19条)【1—1/2;2—2/3;3—3/4】

4、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

(1)三种情形:合并;取得股权或者资产;通过合同等方式。

(2)申报与审查:事前申报原则;审查分初步审查(30日内两种

结果——可以集中、进一步审查)和进一步审查。★

(3)二种免于申报情形: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

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参与集中的每个经

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

的经营者拥有的。【本来就是一伙的!】

5、行政性垄断的类型:

(1)地区封锁★★;【限制商品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对外地商品设

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对

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

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

入本地市场;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

本地市场;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本地

商品运出);排斥限制招投标;排斥限制外地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

(2)强制交易(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

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

(3)强制经营者实施危害竞争的垄断行为(第36条);

(4)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

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考点三、反垄断调查机制(反垄断调查机构的职权反垄断调查程序对垄断行为的处罚措施)

1、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

2、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授权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相应的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有关反垄断执

法工作。

考点四、违反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

1、行业协会: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

登记。

2、行政性垄断: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

理的建议。

【特别提示】整体责任轻,基本上没有提及高管的责任。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

考点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

1、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

秩序的行为。

2、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

组织和个人。★

【关键词提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包括“服务”。

考点二、限制竞争行为(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招标投标中的

串通行为)★★★(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19题、2007年卷一第21题)

1、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1)主体特定,必

须是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企业,如电力局、自来水公司,一般具有合法的垄

断地位;(2)行为特定,即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实施了上述禁止行为,但是被指定的经营

者的行为不构成限制竞争行为。★

2、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1)主体限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这里的“政

府”指除中央人民政府外的各级人民政府;(2)实施上述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碍或排

除竞争,维护本部门、本地区利益。★★★(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19题)

3、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违背对方意愿,强行搭

售其他商品或者附加对方难以接受的不合理条件。要件:(1)附加不合理条件;(2)违背

消费者意愿。★

考点三、不正当竞争行为(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

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

誉行为)★★★(真题指引:2005年卷一第98题,2004年卷一第

97、98题,2003年卷一第15题,2001年卷一第90题,2007年卷一

第22题)

1、混淆行为:包括(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

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

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以为是他

人商品;(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

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真题指引:2003年第15题)

2、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给予交易对方相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回扣、折扣、佣

金、介绍费等。判断合法与否的关键是看财物、折扣、佣金等是否入账。此外,根据国家工

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有关单位或个人购买或销售商品时收受贿赂

的,同样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对经营者行贿的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关键词提示】:查处机关主要是工商局,犯罪归检察院

3、虚假宣传行为:(1)责任承担情况,①广告主发布虚假广告,应负民事责任;②广

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③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④社

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2)注意混淆行为与虚假宣传行为区别:前者是仿冒其他商

标或商品等特征,欺骗消费者使其误认为是其他商标或商品;后者则只是单纯夸大其词或隐

瞒真相。

【关键词提示】:结合产品质量法的虚假广告责任。

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1)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

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2)第三人明知或者应

知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主

体不限于直接的经营者。★(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97、98题)

5、诋毁商誉行为:经营者故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

声誉,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1)主体:经营者之间;(2)行为:捏造、散布虚假

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誉。★★★(真题指引:2003年卷一第13题)

【关键词提示】如果主体之间不是竞争对手,不存在竞争关系,则不构成该行为。

考点四、监督检查(监督检查部门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

考点五、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种类及其法律

责任)

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

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

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关键词提示】混淆行为、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诋毁商誉行为等四种不正当竞

争民事第一审案件,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章消费者法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考点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对象

1、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2、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执行。★

【关键词提示】:适用对象为“自然人”生活消费,单位组织购买自身消费的用品不属

于消法保护范围。

考点二、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

1、具体权利: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结社权、获得相关知

识权、受尊重权、监督权。★★★(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65题、2005年卷一

第69题、2004年卷一第20题、2007年卷一第66题)

2、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的要购买的商品或接受服务。自主选择包括四个

方面的内容。①消费者有权选择经营者。②消费者有权自由选择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这是对

强制交易而言的。③消费者有权决定购买或不购买某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某种服务。④在

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某种服务时有权选择和挑选比较。★★

3、公平交易权。根据《消法》的规定有两部分内容。第一,消费者有权享有公平交易

条件。第二,有权拒绝强制交易行为。公平交易条件包括“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准确”,货真价实,老少无欺。★★

4、经营者的义务:(1)商店明码标价的义务;(2)承租方标明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

的义务★;(3)开发票的义务★;(4)不得单方做出对消费者不利规定的义务★★;(5)质

量保证义务。(真题指引:2005年卷一第21、69题)

考点三、争议的解决(争议解决的途径解决争议的几项特定规则)★★

1、解决的途径包括:(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

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

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争议解决的特定规则:★★★

(1)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

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2)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

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

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

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

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3)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

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

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

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

考点四、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及其民事

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惩罚性赔偿制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

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第二节产品质量法

考点一、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和立法宗旨

1、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2、建设工程不适用产品质量法;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产品。

【关键词提示】:未经过加工制作的天然物品,不属于此处的产品。

考点二、产品质量责任

1、产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等。

2、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有效性、经济性等质量指

标,它反映、代表了产品的质量状况。

考点三、产品质量监督(产品质量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产品质量检验、认证机构)

1、抽查的原则: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2、公告:必须由省级以上(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公告抽查结果。★

考点四、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销售者的产品质量

义务)★★(真题指引:2002年第50题)

1、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其中重点包括:有中文

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

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使用不当,容

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

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

放射性等,作出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真题指引:2002

年第50题)

2、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

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3、销售者的义务包括:进货验收检查义务,保持销售产品质量的义务,不得销售明令

淘汰的、失效的、变质的产品的义务,正确标识的义务,不假冒的义务等不得违反禁止性规定的义务。

考点五、产品责任(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损害赔偿责任诉讼时

效)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的

法律责任其他相关当事人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质量监督部

门和其他政府部门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真题指引:

2005年第22题、2003年第91题、2002年第46、47题、2004年卷

一第63题)

(一)产品瑕疵责任--专指合同责任,指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者

不符合法定标准,或者不符合约定标准,致使购买者的合法权益受到

损害的,应当承担的责任。★★

1、主要情形:(1)销售者售出的产品不具备产品应具备的使用

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2)不符合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

(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等。

2、责任主体: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只可以向销售者主张权利;

销售者承担上述责任后,如果该责任依法应由生产者或向销售者提供

产品的其他销售者承担时,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追偿。

(二)产品缺陷责任--专指侵权责任,指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

存在缺陷而造成他人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时,应承担

的赔偿责任。★★★(真题指引:2005年卷一第22题、2003年卷一第91题、2002年卷一第46、47题,2007年卷一第65题)

1、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连带责任,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求

偿,也可以向销售者求偿,一方赔偿后,如果责任属于另一方,其有

权向另一方追偿。

2、生产者的免责事由:(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2)产品投

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

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三)其他组织的责任:★★★(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63题)

1、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证明不实,

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

验资格、认证资格。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

标志的产品,未依法要求其改正或者取消其使用认证标志资格的,对

因产品不符合认证标准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

者承担连带责任;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认证资格。

2、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保证,而该产品又不符合其承诺、

保证的质量要求,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章银行业法

第一节商业银行法

考点一、商业银行的业务

1、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1)吸收公众存

款;(2)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3)办理国内外结算;(4)办

理票据承兑与贴现;(5)发行金融债券;(6)代理发行、代理兑付、

承销政府债券;(7)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8)从事同业拆借;

(9)买卖、代理买卖外汇;(10)从事银行卡业务;(11)提供信用

证服务及担保;(12)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13)提供保管

箱服务;(14)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关键词提示】:商业银行不得代销公司债、股票。

2、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

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关键词提示】:结汇、售汇业务由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考点二、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

1、同业拆借:(1)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

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2)拆入资金(用

于弥补票据结算、联行汇差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

要);(3)禁止用途: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用于

投资。★★

2、对外投资: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

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

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关键词提示】:另外,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

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

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

业。

考点三、贷款法律制度★★(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27题)

1、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

2、贷款方式:以担保贷款为原则,信用贷款为例外。不得向关

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3、关系人包括:(1)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

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2)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

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4、资产负债比例:(1)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2)贷

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3)流动性资产余

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4)对同一借款

人的贷款余额与贷款人的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考点四、商业银行的接管、清算和终止★★(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73题,2005 年第27题、2003年卷一第52题、2007年卷一第68题):

1.接管的条件。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

存款人的利益时,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该银行实行接

管。★★

2.接管的目的。对被接管的商业银行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存款

人的利益,恢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能力。

【关键词提示】:被接管的商业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

变化。

3.自接管开始之日起,由接管组织行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权

力。

4、接管期限届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决定延期,

但接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关键词提示】:银监会本身并不是接管组织。

商业银行破产清算时,在支付清算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

险费用后,应当优先支付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

考点六、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法律责任★★★(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21题)

1、央行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建议责令停业整顿或

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1)未经批准办理结汇、售汇的;(2)未经批

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买卖金融债券或者到境外借款的;(3)违

反规定同业拆借的。★★

2、央行责令改正、罚款、建议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

可证:(1)拒绝或者阻碍中国人民银行检查监督的;(2)提供虚假的

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报表和统计报表的;(3)未按照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的。★★

【关键词提示】:“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只能由

央行建议银监会做出,央行只有建议权。

第二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考点一、监督管理机构★(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71题、2004年卷一第22题、2007 年卷一第67题)

1、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

合作社、政策性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

司、其他金融机构,适用监督管理的规定。★★

2、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派出机

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垂直领导。

考点二、监督管理职责监督管理措施★★★

1、银监会的职责包括:(1)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

变更、终止;(2)审批批准(或备案)业务范围和增加业务范围内的

业务品种;(3)审查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4)商业银行

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和平时业务接受银监会的行政监督;(5)现

场检查;(6)对央行建议的回复(30日)(7)突发事件处理。★★

2、监管措施主要包括:(1)有权获得报表;(2)现场检查★★;

(3)董事高管的说明义务;(4)责令披露信息;(5)违反审慎经营

的处理;(6)接管和机构重组;(7)查询、申请司法机关冻结帐户。

★★(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64题)

【关键词提示】注意现场检查的程序,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

考点三、违反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证券法

第一节证券法概述

考点一、证券的概念、特征及种类(真题指引:2007年卷一第75题)

1、证券种类:股票、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券等

2、证券衍生品种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

考点二、证券市场(证券发行市场证券流通市场)

1、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原则上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证券市场按其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交易市场又称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分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考点三、证券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

第二节证券发行

考点一、证券发行的基本条件(股票发行的基本条件公司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1、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具备健全且运

行良好的组织机构;(2)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3)最

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4)经国务

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2、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股份有限公司

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

币六千万元;(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3)

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4)筹集的

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

率水平;(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考点二、发行公告、发行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发

行方式(传统方式现行方式)★★

1、发行方式:(1)公开发行情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特定对

象累计超过200人;(2)非公开发行: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

相公开方式。

2、预披露制度: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在提交申请

文件后,应当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预先披露有关申请

文件。

3、违规发行的责任:已作出的核准证券发行的决定,发现不符

合法定条件或者法定程序,尚未发行证券的,应当予以撤销,停止发行。已经发行尚未上市的,撤销发行核准决定,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

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

担连带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的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

考点三、证券承销(承销业务的种类承销协议的主要内容承销团及主承销人证券的

销售期限代销发行失败)

1、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证券票面总值超过人民币五千万元的,

应当由承销团承销。承销团应当由主承销和参与承销的证券公司组

成。

2、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九十日。★

3、股票发行采用代销方式,代销期限届满,向投资者出售的股

票数量未达到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百分之七十的,为发行失败。发行

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股票认购人。★★

第三节证券交易

考点一、证券交易的条件及方式(交易的条件交易的方式)(真题指引:2005年卷一

第28题)★★

1、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应当采用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或者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方式。

2、证券交易以现货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交易。

【关键词提示】为场外交易、期货交易留有余地。

考点二、证券交易的暂停和终止(股票交易的暂停和终止债券交易的暂停和终止)

1、暂停股票上市交易的情形:(1)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

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2)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

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3)公司有重大

违法行为;(4)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5)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

定的其他情形。★★

2、暂停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情形:(1)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2)公司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符合公司债券上市条件;(3)发行公

司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不按照核准的用途使用;(4)未按照公司债券募

集办法履行义务;(5)公司最近二年连续亏损。★★

【关键词提示】决定由证券交易所做出。

考点三、限制和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一般规定内幕交易行为操纵证券市场行为虚

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欺诈客户行为其他受禁止行为)

1、禁止短线交易: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

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

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

公司所有。

2、内幕交易行为中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1)发行人的董事、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

管理人员;(3)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4)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5)证

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

管理的其他人员;(6)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

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7)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

机构规定的其他人。★★★

3、内幕交易行为的内幕信息包括:内幕信息:(1)法定临时报

告必须披露的重大事件;(2)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3)公

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4)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5)公司营

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30%;(6)

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

责任;(7)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8)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

【关键词提示】重点掌握内幕交易的相关内容。

4、禁止持有股票的机构人员:在任期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

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A证券交易所工作人员;B证券公司工

作人员;C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工作人员;D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

员。

第四节证券上市

考点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的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股票上市的公告)债券上市(债券上市的条件债券上市的申请)

1、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核准已公开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3)公

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

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4)公

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2、债券上市交易的条件:(1)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2)

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3)公司申请债券上

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考点二、信息公开制度(公开文件公开报告信息公开不实的法律后果)★★(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70题、2005年卷一第70题))

1、报告:中期报告(6月份前)、年度报告(4月份前)、临时报

告(重大事件)——报证监会+证交所(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70

题)

2、信息公开不实的法律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

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

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

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

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与发

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

外;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

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关键词提示】发行人、上市公司(严格责任);发行人、上市公

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

销的证券公司(过错推定);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承担(过错责任)。

第五节上市公司收购制度

考点一、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和方式(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

1、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考点二、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序和规则(报告和公告持股情况收购要约终止上市交易

和应当收购报告和公告收购情况)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后果★★

1、达5%报——增减5%报——30%(触强制要约收购线!)——

期满:不符合上市条件(超过75%或90%,依法终止上市;不再具备

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变更组织形式。

第六节证券机构

考点一、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的概念证券交易所的职能)★★(真题指引:2004

年卷一第23题)

1、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

2、证券交易所设总经理一人,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任免。★

因突发性事件而影响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时,证券交易所可以采取技术性停牌(涨停、

跌停)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为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临时停市。★★(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23题)

考点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设立证券公司的组织形式及业务范围对证券公司的

监管)★★(真题指引:2001年卷一第91、92题)

1、证券公司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

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

2、业务主要有:(1)证券经纪;(2)证券投资咨询;(3)与证

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4)证券承销与保荐;(5)

证券自营;(6)证券资产管理。

3、证券公司设立、收购或者撤销分支机构,变更业务范围或者

注册资本,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公

司章程中的重要条款,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停业、解散、破

产,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4、不得为股东或股东关联人提供融资或担保。★★

考点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概念与设立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职

能和责任)证券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的性质与机构设置证券业协会的职责)

1、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是为证券交易提供集中登记、存管与结算服务,不以营利为目

的的法人。

2、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自有资金不少于人民币二亿元。★★

【关键词提示】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自有资金是自由资金、非注册资本。

3、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证券公司应当加入证券业

协会。证券业协会的权力机构为全体会员组成的会员大会。

考点四、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性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1、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依法监督检查证券发行、上市和交易的信息公开情

况;依法对证券业协会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依法对违反证券市场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等。

2、可用措施:现场检查、调查取证、询问、查阅复制资料、查询帐户、中国证监会负

责人批准——冻结帐户或查封财产、限制证券买卖(15个交易日、可延长15个交易日)。★★

第七节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

考点一、证券投资基金概述证券投资基金当事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份额

持有人)

1、证券投资基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以

资产组合方式进行证券投资活动,

2、基金财产独立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固有财产。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不

得将基金财产归入其固有财产。★★

3、基金管理人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一亿元人民币,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主要股东具

有从事证券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信托资产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资产管理的较好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最近三年没有违法记录,注册资本不低于三亿元人民币。★★

4、基金托管人由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担任。

考点二、基金的募集、交易与运作(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额的交易基金份额的申购与

赎回基金的投资和收益分配)

1、基金募集程序:申请——审查(6个月)——核准——公布

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及其他有关文件(3日前)——发售—

—期满(10日内)验资——提交验资报告(向证监会)——

备案、公告。

2、基金财产不得用于下列投资或者活动:(1)承销证券;(2)

向他人贷款或者提供担保;(3)从事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4)

买卖其他基金份额,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5)向其基

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出资或者买卖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

人发行的股票或者债券;(6)买卖与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

人有控股关系的股东或者与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有其他

重大利害关系的公司发行的证券或者承销期内承销的证券;

(7)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及其他不正当的证券

交易活动;(8)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由国务院证券

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考点三、基金的信息披露与监督管理(基金的信息披露基金的监督管理)

第八节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

考点:违反证券发行规定的法律责任违反证券交易规定的法律责任违反证券投资基

金规定的法律责任违反证券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的法律责任证券机构的法律责任

1、违反证券发行和交易规定的法律责任见上文相应部分。

2、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在履行各自职责的过程中,违反本法规定或者基金合同约

定,给基金财产或者基金份额持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分别对各自的行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共同行为给基金财产或者基金份额持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关键词提示】证券发行、不实披露的民事责任。

第五章财税法

第一节税法

考点一、税法概述(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税收法律关系税法的构成要素)★

实体税法最常见的分类是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和

行为税法。商品税法包括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和关税法;所得税法包括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财产税法包括资源税法、房产税法、土地税法、契税法和车船税法等;行为税法包括印花税法、屠宰税法和筵席税法等。

考点二、增值税法(增值税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消费税法(消费税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营业税法(营业税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增值税法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进口货物的

单位和个人;消费税的纳税人是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特定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营业税法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营业收入额。

【关键词提示】增值税与消费税的关系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凡征收消费税的商品,肯定

是征收增值税的,但反之则不尽然;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关系就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增值税侧

重于对货物征税,营业税侧重于对劳务征税,两种税的征收不相重复。

考点二、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真题导引:2007

年卷一第70题)

1、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

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可扣除收入:(1)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2)企业发生的公益

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3)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4)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

4、税率:(1)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原则上为25%。(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

机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3)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考点四、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真题导引:2006年

卷一第26题, 2005年卷一第23题、2004年卷一第24题、2003年卷一第49题、2002年卷一第12题、2007年卷一第69题)

1、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2、免税对象:一、省部级、军、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

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公司债);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3、减税所得: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考点五、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宗旨和适用范围纳税人权利税务管理

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法律责任)★★★(真题导引:2006年卷一第25、67题, 2005年卷一第24、71题、2003年卷一第48题、2002年卷一第10、51题、2007年卷一第23题)1、税收保全:纳税期前-有逃税嫌疑-责令限期缴纳-转移迹象(限期内),则提供担保

- 不提供则经县以上局长批准,可冻结、扣押查封(保全措施)-期满未缴纳,则经县级局长批准,书面通知扣缴、拍卖或变卖(注:个人及扶养家属必需的住房和用品(5000元以下)可豁免保全)★★★

2、税收强制措施:纳税期后-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

银行扣缴、(查封、扣押)拍卖、变卖. ★★★

3、离境清税措施。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

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4、税收优先原则。这里的“优先”是指三个方面:第一,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

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第三,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节审计法

考点、审计的概念审计法的调整范围审计法的原则审计工作领导体制审计机关

的职责和权限违反审计法的责任(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责任审计人员的违法责任)(真题

导引:2004年卷一第62题)

1、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1)工作领导体制——双重领导体制,除受本上级机关的领

导外,还受本级政府首长的领导。(2)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2、审计报告义务:(1)审计署——向国务院总理报告;(2)地方各级审计机关——

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3)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本级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以预算执行为重点的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的报告。

3、审议处理: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财政收支的

审计决定不服——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政府裁决——政府裁决为最终决定。★★

第六章劳动法

第一节劳动法概述

考点一、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

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

2、只要劳动者已事实上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论

是否订立了劳动合同,都适用《劳动法》★

考点二、劳动法律关系(劳动者用人单位)(2003年卷一第14题,2002年卷一第

53题)★★★

1、劳动者指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

【关键词提示】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不得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害作业。★

2、劳动者主要包括:(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

动关系的劳动者;(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4)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3、非劳动者:务农的农民、家庭保姆、现役军人、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关键词提示】家庭保姆与服务的家庭之间不适用,但保姆和家政公司之间是劳动关系;农民与所在农村不适用,但进企业务工则是劳动关系。

4、禁止用未成年工,但不禁止16-18岁的未成年人从事一些适宜的工作,16岁以下可

以被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但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05年卷一第20题)★★

【关键词提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适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条件适用。第二节劳动合同法

考点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种类劳动合同的订立

1、三种劳动合同:定期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

合同。

2、应当订立不定期劳动合同的条件(三大类):★★★

(1)协商。

(2)法定(三种):

①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②用人单位初次实行

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

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③连续订立

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无特殊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3)推定。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

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的书面化:★★★

(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已建立劳动关

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

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

自用工之日起建立;(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

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5)本法施行

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

起1个月内订立。

考点二、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75题)

★★

1、试用期条款:★★

(1)不得约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或者期限不足3个月

(2)约定不成立:仅仅约定试用期而没有劳动合同期限

(3)试用期期限:劳动合同3个月以上不满1年,试用期不得超过

1个月;1年以上不满3年的,不能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或者

无固定期的,不得超过6个月。

(4)约定次数:只能有一次

(5)试用期待遇:不得少于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约定工资的80%,

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标准

(6)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超过试用期部分,以试用期满工资标准支

付赔偿金。

(7)不得随意解除

2、竞业限制条款:★★

(1)人员限于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约定

(3)期限不得超过合同后2年

(4)按月给与经济补偿

【特别提示】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两种情况:违反服务期,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

3、无效合同:

(1)原因: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

律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关键词提示】欺诈、威胁订立的为“无效”,不同于合同法中的“可撤销”。

考点三、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程序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终

止的原因)★★★

1、双方协商解除;

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66题,2005

年卷一第19题,2003年卷一第50题,2002年卷一第14题)★★★

(1)即时解除(六种情形1、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

规章制度,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4、兼职,造成

影响或者单位提出,拒不改正,5、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使合同

无效,6、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免经济补偿;★★★

(2)预告解除(三种情形:1、患病或者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而不听安排,2、不能胜任工作,培训、调岗仍不行,3、情势变更,未能就变更合同达成一致)——要经济补偿;★★★

(3)经济性裁员(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

方式调整)——要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限制解除(六种: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

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

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关键词提示】限制解除不针对即时解除

4、劳动者单方解除:

(1)预告解除——试用期内提前3日,平常提前30天书面通知;

(2)即时解除:(六种: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本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考点四、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的成立和生效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真题指引:2005年卷一第67题)

1、集体合同是由工会或职工推荐的代表代表职工一方与用人单

位就集体劳动关系中全体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等事项在

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

2、特征:(1)主体特定,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的团体组织—

—工会或是职工推荐的代表。(没有建立工会的,由职工推荐的代表

签);另一方主体是企业;(2)要式合同;应该采用书面形式。(3)效力

更高。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

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3、订立:集体合同草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与企业签订书面

合同——报送劳动行政部门——15日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

【关键词提示】集体合同生效时间较特殊,劳动行政部门15日未提出异议,自动生效。

4、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解决:协商——劳动行政部门调解。

5、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解决:协商、仲裁(劳动劳动争议仲

裁委员会)和诉讼。必须是先仲后诉,仲是诉的前提条件。

考点五、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协议用工单位的义务被派遣劳动者的

权利) ★★

1、三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被派遣劳动者、用

工单位、

【特别提示】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二年

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

遣协议。

2、报酬: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加班费、绩效奖金、

福利待遇);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3、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

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考点六、非全日制用工★★

1、一天不超过4个小时,累计周不超过24小时

2、口头协议、不得有试用期

3、随时可终止,不支付经济补偿

考点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劳动者的赔偿责任连带赔

偿责任)★★(真题指引:2002年卷一第48题)

1、劳动者应承担的赔偿责任:①用人单位招录其所支付的费用;

②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③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

经济损失;④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新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

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

任。★★

第三节劳动基准法

考点一、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的概念和种类休息休假的概念和种类有关

加班的法律规定)(真题指引:2005年卷一第66题,2007年卷一第26题)

1、每日工作8小时, 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法定休假日(六个):元旦(1天)、春节(3天)、国际劳动节(1天)、国庆节

(3天)、清明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

3、加班工资(1)延长劳动时间,至少150%;(2)休息日,不能安排补休的,至少200%;(3)法定节假日,至少300%。★★★(2004年卷一第28题)

【关键词提示】禁止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和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延长

工作时间,该两种女职工亦不得安排夜班。★★

考点二、工资法律制度(工资的概念和特征工资分配原则工资支付保障最低工资

保障)职业安全卫生法(职业安全卫生法的概念和特点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内容)

1、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

2、劳动者在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

应支付其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关键词提示】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标准,但是不得低于80%。

第四节劳动争议

考点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分类(真题指引:2003年卷一第47题,2002年卷一第

11题)

1、劳动争议的范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

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2、不属于劳动的范围:(1)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4)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5)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6)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考点二、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人民法院)劳

动争议处理程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99、100题,2002年卷一第54题))

1、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

2、劳动争议处理程序:(1)调解程序是任意的,可以不选择;(2)先仲后审。

【关键词提示】先仲后审的具体程序:争议发生——60日内申请仲裁——60日内裁决——不服者15日内提起诉讼★★★

第七章土地法和房地产法

第一节土地管理法

考点一、土地所有权(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

1、国有土地所有权范围:(1)城市市区的土地;(2)农村和城市郊区被国家依法没

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3)国家依法征用的原集体所有的土地;(4)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6)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的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成建制的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范围:(1)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

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3、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属于农村村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

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第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第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关键词提示】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直接用于房地产开发,若用于房地产开发必须先由

国家征用转变为国有后再由国家出让给开发商或划拨给具备规定条件的单位。

考点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真题指引:2006年卷

一第68题、2007年卷一第74题)★★★

1、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

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标的特定性、有偿性、期限性、要式性)

【关键词提示】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直接出让。

2、出让期限: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

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

3、转让形式:采用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

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方式;没有条件,不能采取拍卖、招标方式的,可以采取双方协议的方式。采取双方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真题指引:2003年卷一第89题)

4、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

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真题指引:2002年卷一第52题)

5、划拨适用范围:(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2)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

地;(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真

题指引:2005年卷一第26题)★★

考点三、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

1、农用地使用权:承包土地的调整方案必须经村民委员会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

以上村民代表通过,并经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本村集体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农用地使用权,必须经村委会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通过,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24题,2007年

卷一第73题)★★

2、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并不得超过规定标准。同一条

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转让、出租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考点四、建设用地管理[国家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 ★★★

1、国家建设用地的审批权限由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使,报国务院

备案。

2、乡(镇)村建设用地的审批:(1)非农经营用地:持批准文件

——报县以上土地局申请——县以上政府批准;(2)非农公益用地:

乡(镇)政府审核——报县以上土地局申请——县以上政府批准;(3)

宅基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3、临时建设用地:必须按照临时使用合同的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

筑,临时使用土地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真题指引:2006年卷一第68题,2007年卷一

第27题)★★

4、农用地转用审批:(1)国务院批准:省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

项目;(2)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3)省政府:其他。★★★

5、征地审批:(1)国务院批准权:①基本农田;②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

③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2)省政府批准权:其他,并报国务院备案。★★(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87题)★★★

【关键词提示】征地审批的机关只有国务院和省级政府。

考点五、土地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违反土地管理法的法律责任土地纠纷及其解决

途径)(真题指引:2007年卷一第24题)

1、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

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考点一、房地产开发制度(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建设规划管理)

(真题指引:2005年卷一第76题、2004年卷一第26题)★★

1、出让取得土地未开发: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

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

考点二、房地产交易制度(一般规则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屋租赁商品房预售

与按揭)★★★

1、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转让,应符合下列条件:

(1)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

地使用权证书;(2)按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

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属于成片开发投资的,形成工

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2、商品房预售条件:1、土地使用权证;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投入资金达到总

额25%,且确定进度和交付日期;4、办理预售登记,取得预售许可证;5、预售合同登记备

案(房产和土地部门);6、预售款,用于本工程建设。

3、土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依法拍卖该房地产后,应当从拍卖所得的价款中

缴纳相当于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真题指引:2004年卷一第67题)

【关键词提示】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需要拍卖该抵押的房地产时,可以

依法将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财产一同拍卖,但对拍卖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4、划拨土地上的房屋租赁,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将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缴国家。(真

题指引:2003年卷一第16题)★★

考点三、物业管理制度(概述物业法律关系的主体物业管理业务)

1、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

2、第一次业主大会,在物业已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达到一定比例时召开,临时会议则

需要经过20%以上业主提议,由业主委员会组织召开。业主大会法定人数,应有物业管理区

域内持有1/2 以上投票权的业主参加。★

第八章环境保护法

第一节概述

考点、环境和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环境保护法的体系环境保护法的

基本原则

第二节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

考点、环境规划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

制度总量控制制度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真题指引:2007年卷一第28题)

1、“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

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

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2、排污收费制度:(1)向水体排污的单位,即使未超过排放标

准,也要缴纳排污费,如果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要按照国家

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即实行双收费;(2)向大气和海洋排放污染

物的,其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达标排放的征收排污费,

超标排放的应限期治理并课以罚款。★★

3、限期治理制度:(1)管辖:省政府——中央或者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县政府——

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2)

到期未治理的处罚措施:加收超标准排污费,罚款或责令停业、关闭。

【关键词提示】罚款由环保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

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但中央直接管辖的单位停业、关闭,由

国务院决定。

4、环境标准制度:(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保部制定;国

家未作规定——省级政府可制定地方标准,报环保部备案。(2)国家

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部制定;国家未作规定的——省级政府可制

定地方标准;国家已作规定的——地方标准可以更严,地方标准报环

保部备案。地方排放的,执行地方标准。★★(真题指引:2004年卷

一第27题)

第三节环境法律责任和环境纠纷

考点一、环境法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环境刑事责任)★★★(真题

指引:2006年卷一第76题、真题指引:2003年卷一第53题)

1、环境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要件包括:(1)实施了致害行为;

(2)发生了损害结果;(3)致害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

不要求行为违法。

2、环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1)不可抗力造成并及时采取合理措施;(2)受害人自我致

害;(3)第三者过错。

考点二、环境纠纷的处理程序(环境行政纠纷处理程序环境民事纠纷处理程序)★

★★(真题指引:2005年卷一第74题、2004年卷一第27、88题、2003年卷一第17题、2007 年卷一第76题)

1、环境行政处理,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

院起诉。★★

2.环境民事诉讼:时效3年;举证责任倒置;因果关系推定。★★

经济法基础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3. 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C.战争爆发 D.海底火山爆发 4. 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6.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7. 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8.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中级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高级管理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 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组成 股东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 不设股东会 ①可以有职工代表(两个国有 应当有,其他都是可以有) ②人数3-13人 ③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公司章程规定 ①必须有不低于职工代表 ②人数≧3人 ③监事会主席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职权 1.经营方针、投资计划 2.选举更换非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 股东会对下列事项作出决议时,必须经代表(全体) 3 2 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a .修改公司章程 b .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c.公司合并、分立、解散 d .变更公司形式 1. 经营计划、投资方案 2.解聘或任聘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 a.召集股东会议 b.执行股东会决议 c.制定方案 3.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1.监督权 a.检查财务 b.提出罢免建议 2.提议权 a.召集临时股东会议 b.向股东会提出提案 召 集和 主 持 1.首次: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 2.以后: a.设董事会的: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 b.不设董事会的:执行董事召集和 主持 c.董事会或执行董事不履行职责 的:监事会或监事召集和主持 d.监事会或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 代表以上表决权的股份的股东自行召集和主持 董事长召集和主持 董事长>副董事>半数以 上董事推举一名董事 监事会主席 决议 代表全体以上表决权股东通过 半数以上通过 半数以上监事通过 临时股东会议:○1.以上表决权股东;○2.以上董事;○3.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监事 股东会对下列事项作出决议时,必须经代表(全体) 3 2 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①修改公司章程②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监事会 可不设监事会,设1-2 名监事 必须设监事会 召开频率 每年一次 3个月至少一次 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

中级经济法总结(1)

中级经济法数字大汇总 一、日期 1、2日: (1)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5%以后,再每增减量5%时,应报告和公告,在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股票。 (2)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人应当在每一季度结束后的2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因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份所引起的股份变动情况。 (3)招股说明书应当在股票承销期开始前2个至5个工作日期间公布。 2、3日: (1)票据持有人收到拒付证明,行使追索及再追索的期限为3日; (2)承兑人作出承兑或不承兑的期限为3日; (3)投资者持有一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报告,公司必须在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属上市公司的,同时向证交所报告。 (4)投资基金上市公告应在上市首日前3个工作日内公告。 (5)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双方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须予以公告。 (6)债权人会议主席召集债权人会议,应在发出通知前3日报告人民法院。 3、5日: (1)无记名股东应于股东大会会议召开5日以前至股东大会闭会时止将股票交存公司; (2)股票上市公告书在上市交易前5个工作日内公告; (3)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于承销前2-5个工作日公告; (4)企业债券公告日期为上市交易的5日前; (5)为上市公司出具文件的专业机构及人员在接受委托及文件公开后5日不准买卖该股票。 (6)可转换公司债券到期未转换的,发行人应当按照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于期满后5个工作日内偿还本息。 (7)破产的债务人为他人担任保证人的,保证人企业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破产案件立案通知后5日内转告有关当事人。 6、10日: (1)公司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3次) (2)股份公司与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应在会议召开10日前通知全体董事; (3)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或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10日起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4)支票持票人提示付款日期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

【VIP专享】中级会计师:经济法重要知识点记忆口诀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重要知识点记忆口诀 关于票据提示承兑及付款的期限问题,现总结如下: 对票据的种类要做到心中有数。 票据主要有: 1、支票(银行支票,下面简称“银支”) 2、本票(银行本票,下面简称“银本”) 汇票又分为: 1、见票即付汇票(简称“见即汇”) 2、定日付款汇票(简称“定日汇”) 3、见票后定期付款汇票(简称“见定汇”) 4、出票后定期付款汇票(简称“出定汇”) 顺口溜:即银支、银本、见即汇、定日汇、见定汇、出定汇 银支、银本、见即汇,属于见票即付的票据,不需提示承兑,但需提示付款,提示付款期限为出票后支票10日,本票2个月,汇票1个月。 简记为:支10本2汇1(可记谐音:“知是笨儿会衣”,知道是笨儿子会穿衣服了。 定日汇、见定汇、出定汇,需提示承兑、提示付款。 三者提示付款期限相同,都为到期日起10日内。 定日汇、出定汇,到期前。提示承兑期限为到期日前。

(因为从名称可知,这二个票据在出票时就已经知道什么时候到期,所以在到期日前提示承兑就OK了)。 见定汇,1月内。提示承兑期限为出票日起1个月内。 (因为见票后定期付款的限期取决于持票人什么时候向承兑人出示票据,所以要不能无期限的拖延,要在1个月内提示承兑)。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如下: 银本、银支、见即汇,不承兑,支10本2汇1; 定日、见定、出定汇,需承兑,到期10日提示付; 定日汇、见定汇,到期前承兑。 出定汇,1月内承兑。 会议的决议通过方式 关于会议的决议通过方式,相信大家记起来也很费力,现在总结一下。 顺口溜:普通决议“职工”“股董”——盐拌。(解释:应为全部的一半,全-盐) “股东”“创”“债”——醋拌。(出席的一半,醋-出)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绝密

第一章总论表一、法律关系 主体 (双)自然人自然人(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定主体机构、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党和社会团体 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积极、消极 客体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 人身 表二、法律事实 分类内容标准 事件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行为合法行为(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法行为(等) 表三、法的形式 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 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全国人大——基本 法律 人大常委会——其 他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 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 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 常委会 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地方政府 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 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表四、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创法成不成)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那(内)三小子根本太普通)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内容很诚实)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小三长的特别一般)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划分(祖国)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开公司)公法和私法【记忆口诀】“小三(根据三种效力)长的特别一般(分成一般法和特别法)”。 表五、经济仲裁 适用范围适用“平等主体”“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 不适用《仲 裁法》 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人身) 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委 员会 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无隶属关系

中级会计经济法章节重点总结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1.本章是经济法部分的重点章,平均分值在15分左右,并且经常考查主观题。 2.本章重点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和股权(份)转让。 3.本章理解难度并不大,但需要过数字关,知识较为零散,需要学员在不断对比归纳后做到准确记忆。 考点一公司类型 考点二公司法人财产权 1.对外投资: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 2.★担保能力的限制: 3.上市公司担保:需要股东大会决议 (1)单笔担保额超过净资产10%的担保; (2)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 (3)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 (4)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 (5)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提供的担保。 考点三公司的设立要求 1.★设立条件:

【补充】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设1名执行董事(可兼任经理),不设立董事会;可设1-2名监事,不设立监事会。 2.★出资方式: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3.非货币出资: (1)应当评估作价:未作价,去作价;价不足,不认定。 【注意】出资后因市场或其他客观因素导致资产减值,不能认定未履行。 (2)以划拨或以设定权利负担的土地使用权出资:合理期间内办理土地变更手续或解除权利负担。 (3)★已交付使用,未办理权属变更:未变更,给机会,变更后,交付算。 (4)已办理权属变更,但未交付使用:可主张实际交付后享有。 4.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注意】高级管理人员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 5.★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 考点四出资责任 1.未尽出资义务的责任 (1)★首次出资: 【必背法条】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2)增资:未尽忠实和勤勉义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2.★抽逃出资:验资后又转出;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出资转出;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 3.其他后果: (1)抽逃、未尽出资义务:股东权利受到相应受限。 (2)有限公司: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全部出资+催告→股东会决议除名 (3)股份公司:未按期缴纳+催缴→另行募集+赔偿 (4)★出资义务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必背法条】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依照规定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股东以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义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设立阶段的合同责任: (1)★以发起人名义订立:公司确认或实际成为主体+相对人要求公司承担→公司承担 (2)以设立中公司名义订立:有证据为发起人利益+相对人恶意→发起人承担

2018会计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一.法律基础 1.法的本质和特征 ①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②特征?: 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性 2.法律关系? ?主体: 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内容(权利和义务): ①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 ②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客体: 物(自然物eg土地森林;人造物eg机器建造) 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人身 3.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法律行为(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 ①无论是合法还是违法行为,都会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②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志表示,法律行为分为→ 表示行为(eg订立合同)和非表示行为(eg拾得遗失物)

③单方法律行为(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多方法律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体意志为转移): ①自然事件(绝对事件):水灾、地震 ②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 4.法的形式 ①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③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条例、办法、规定) ④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⑤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⑥特别行政区的法 ⑦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 ⑧国际条约 ?法律效力等级: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 5.法的分类 ①按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 ②按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 ③按法的内容分:实体法(实际内容eg:民法、刑法)和程序法(程序方面eg:刑事诉讼) ④按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人的效力分:一般法(普遍适用)和特别法(特别群体时间) ⑤按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6.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中级经济法考试重要数字总结

2010年中级经济法知识点时间数字对比汇总 一、一致 1、对合伙协议的订立、修改、补充,都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2、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3、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4、合伙企业的下列事务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改变合伙企业名称;改变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5、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 6、合伙人的继承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为有限合伙人。 7、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或者是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8、合营企业出资额的转让必须经合营各方同意。 9、委托合作各方以外的第三方管理企业的,必须经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一致同意。 二、半数 1、合伙企业解散确定清算人时,只需全体合伙人的过半数同意。 2、合伙事务执行的决议办法:实行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的表决办法。 3、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接受担保的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

的过半数通过。 4、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设主席1人,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5、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6、创立大会应有代表股份总数过半数的发起人、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 7、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对普通事项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8、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9、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10、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和副主席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三、1/3 1、有限责任公司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3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 2、股份有限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的条件: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1/3时;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董事会认为必要时;监事会提议召开时;公司章程规定的情形。 3、股份有限公司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3以上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 4、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 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董事会会议,经1/3以上董事提议,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考核前三类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本章主要涉及法律的基础理论内容,部分考点比较抽象,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本章考点导读 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与法律责任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2008年单选题;2009年多选题;2014年多选题;2015年判断题)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统治阶级 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且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国家意志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3)“经济”决定“政治” 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的特征

【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2014年) A.国家强制性 B.国家意志性 C.利导性 D.规范性 【答案】ABCD 【例题3·判断题】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2015年)【答案】√ 二、法的形式与分类(2007年单选题;2008年单选题;2011年单选题;2012年单选题;2013年判断题;2014年单选题、多选题;2015年单选题;2016年判断题)

中级经济法记忆口诀

中级经济法记忆口诀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中级经济法记忆口诀 1、不适用: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3、(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4、(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5、(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6、【口诀】投资存在(债)本息 7、 2、股东退出公司的法定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退出公司: (1)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5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口诀】五年盈利未分红,合并分立转财产,公司到期还继续,股东反对可退出 3、临时股东大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①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人数(<5人)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 ②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的1/3(≥1/3)时; ③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④董事会认为必要时;(董事长、董事不可以);

⑤监事会提议召开时;(监事不可以); ⑥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口诀】董事少五少大半,亏损达到一小半,董监会议提议开,十股股东两月办。 4、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合伙企业的下列事项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5、(1)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 6、(2)改变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7、(3)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8、(4)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 9、(5)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 10、(6)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11、(7)修改或者补充合伙协议; 12、(8)普通合伙人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13、(9)普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时; 14、(10)新合伙人入伙; 15、(11)普通合伙人死亡或被依法宣告死亡,继承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取得普通合伙人资格; 16、(12)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 17、【总结】口诀:继承担保交份额,入伙转变改协议,聘人处知不动产,改变范围地点名。 18、当然退伙的情形: ①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②②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③③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被宣告破产;

初级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 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 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 ◆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 ◆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 ◆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 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 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

会计中级经济法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必背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考点一合同法概述 1.按是否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保管合同、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借用合同、定金合同等★) 2.合同法不调整:(1)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2)劳动合同关系;(3)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协议。 考点二格式条款 1.格式条款无效: (1)具有《合同法》规定的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 (2)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 (3)免责条款无效: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 2.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3.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考点三合同的订立 1.要约: (1)★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2)要约符合①内容具体确定;②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3)生效: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4)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注意】要约不得撤销:①确定了承诺期限;②明示要约不可撤销;③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5)★要约的失效:拒绝;撤销;期限届满未作承诺;实质性变更(新要约)。 2.承诺: (1)以信件方式要约的承诺期限的起算:信件载明的日期→投寄的邮戳日期 (2)承诺可以撤回,但是承诺不得撤销。 (3)★是否新要约: ①迟延(超过承诺期限发出):一般为新要约;(注意迟到一般为承诺) ②受要约人作出实质性变更(对主要条款):为新要约。 3.合同的成立: (1)双方签字或盖章时;有先后时,最后一方签字或盖章时。 (2)★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考点四效力待定合同 1.种类: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知识点

1.【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调解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能为一般人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的属性(概括性)。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

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简称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法的可预测性)。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2.【知识点】:法律关系

3.法律关系的内容 (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4.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三大类。 (1)物 ①自然物:土地、森林 ②人造物:机器、建筑 ③货币和有价证券 【解释】物是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2)非物质财富 ①知识产品:著作、发现、发明、设计 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 【解释1】著作是著作权关系的客体。 【解释2】荣誉称号、嘉奖表彰是公民、法人“荣誉权”的客体。 (3)行为(行为结果) 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者不作为(消极行为),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如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如建设工程合同中的承包人应按期完成办公楼的建设)。 3. 【知识点】:法律事实 1.法律事件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或者生老病死、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 【解释】自然灾害可引起保险赔偿关系的发生;人的死亡可引起婚姻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的消灭,继承关系的发生。 2.法律行为 (1)无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二者均可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2)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法律行为分为表示行为(如订立合同)和非表示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3)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订立遗嘱);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乙订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 )。 A、合议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两审终审制度 D、一审终局制度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协 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有效 B、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C、仲裁庭有权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 前提出 3、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C、行政复议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D、申请行政复议,必须书面申请,不可以口头申请 4、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是( )。 A、试用期用工 B、非全日制用工 C、固定期限用工 D、无固定期限用工 5、A公司为员工贾某支付培训费30000元,约定服务期为3年。2年后,贾某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不肯再续签合同。那么贾某 应支付违约金( )元。 A、0 B、10000 C、20000 D、30000 6、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集体合同与劳务 派遣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 过 B、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 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初级经济法基础》快速记忆口诀

《初级经济法基础》快速记忆口诀 消费税~~~~三男三女去开车 三男: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 三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去开车: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汽油柴油 运费:7% 出门拾 拾了13 所得税 顺口溜:下午(5%。)上山(3%。)当招待1500净收入 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为:(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 在记忆过程中,我老是记错。后自己总结了一句话,再也没忘过。现贴出与大家一起分享: 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 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你纵着来看,第一纵列这样记:

5 2 5 2 4 6 8 10 10以上 第二列,这样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扣除这样记: 0 25 125 375 1..3..6..10..15....(注:省略号后都是375)这样你反复看上三遍,应该用不到三分钟 第一栏: 第二栏: 第三栏: 一, 二,偷税 三,欠税 四,逃税 四,骗税:一倍以上到五倍以下罚款 五,抗税: 一倍以上到五倍以下罚款 警察同志对你说: 你偷了钱(欠)不来申报,不上交,还要逃跑罚酒: 五杯(倍)半 如果你欺骗政府.顽抗到底罚酒: 一至五杯(倍)

速算扣除数=本级下限*(本级税率-上级税率)+上级速算数。 适用于工薪所得、劳务所得、个体经营所得、土地增值税等超额、超率累进税率的速算扣除数的计算。 业务招待费的速算增加数也同理。 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 (1)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 (3 (4 的25% (5 (6) 公司资本 开业3年 共有员工 人均工资1000元 现求25岁以上的司义15个 申明:以上报告无一虚假 巧计口诀 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口决) 公司发债券,主体受限制,净资36千,累计低40,三一付利息,利率和水平

初级经济法基础的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最终版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关系的主体:(1)公民(自然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③各政党和事业团体。(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法律关系的内容:(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①自然物:土地、森林②人造物:机器、建筑③货币和有价证券(2)非物质财富①知识产品:著作、发明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3)行为①生产经营行为;②经济管理行为;③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 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完成的建设项目)。(4)人身 法律事实:1、法律事件:(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2、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1)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6、特别行政区的法7、行政规章(1)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2)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8、国际条约 法的分类:1、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3、根据法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4、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者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5、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和国内法【解释】《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成文法、普通法、程序法、一般法、国内法。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1、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2、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仲裁的适用范围(1)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2)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①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②行政争议; ③劳动争议;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仲裁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仲裁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按照公平合理的一般原则来解决纠纷。(3)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机构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仲裁委员会:(1)仲裁委员会的独立性:仲

中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汇总

1. 2.仲裁开庭不公开属于一般情形。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劳动仲裁开庭并公开。 3.汇票和支票的基本当事人有出票人、付款人与收款人;本票基本当事人有出票人与收款人。 4.税率试点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下有四档税率,分别 为17%、13%、11%、和6%。具体规定如下:1、提供有形动 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2、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 为11%;(包括邮政业服务)3、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 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税率为6%。4、适用于小规模纳税 人以及一般纳税人适用简易方法计税的特定项目,如公共 交通运输服务,电影放映服务,仓储服务,装卸搬运服务 和收派服务等,增值税征收率为3%。 5.提示承兑期限: 见票即付的票据(银行汇票、本票、支票)无需承兑; 定日付款或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到期日前提示承兑;

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提示承兑。 6.提示付款期限:1、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2、定日付款和出票后定期付款、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10日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3、本票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提示付款;4、支票的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 7.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 8.行纪合同的行纪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必要时可介入交易活动,而委托合同的受委托人必须在委托人指示权限内从事工作,始终受委托人意志的控制。行纪合同必然是有偿合同,而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 9.普通合伙有二个以上合伙人。有限合伙由2-50个以下合伙人设立;普通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中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只有普通合伙中的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有限合伙中的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10.变更登记:减资、合并、分立45日,其他30日。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法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统治阶级+国家意志 (2)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2、法律关系主体: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3)国家 3、法律关系内容: (1)权利 (2)义务:积极、消极 4、法律关系客体: (1)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人身人格 (2)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荣誉产品 (3)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5、行为能力: (1)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 (2)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8)“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8≤X<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18) 6、法律关系客体的适用范围:(1)物(2)行为(3)人格利益(4)智力成果 7、法律事实: (1)事件:A: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B: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2)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几方表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特定形式)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体参与)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8、法的形式: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9、适用法的效力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10、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 (3)法规: A: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B: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4)规章: A: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无“上位法”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自身的权力或者减少自身的法定职责××办法××条例实施细则 B: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 11、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 12、行政诉讼管辖一般由什么法院管辖:一般由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13、行政诉讼判决生效规定:一审判决——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一审裁定——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不上诉 14、民事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